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德育原则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16 15:41:25

德育原则论文

德育原则论文范文1

关键词:德育方法;理性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3-0003-03

何谓德育方法?南京师范大学编写的《教育学》认为,“德育方法是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采取的各种影响方式的综合……包括教育者的活动方法和受教育者的活动方法”[1]。这一定义认为方法就是“方式的综合”。由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编写的“教育原理”把德育方法界定成“方式”的综合,并明确“既包括教育者的施教方法,也包括受教育者形成品德的方法”[2]。1989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大辞典・教育学》给德育方法下的定义是“思想品德教育所采取的各种影响方式的总合,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方面的活动方法”。鲁洁、王逢贤主编的《德育新论》一书认为,“德育方法是为达到既定教育目标,教育者、受教育者参与德育活动所采取的各种方式的总称”[3]。该书将方法解释成“各种方式的总称”。詹万生等认为,“德育方法是为达成教育目标,完成教育任务,在教育原则指导下,运用各种教育手段,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总和”[4]。檀传宝教授认为,德育方法是指“学生和教师在德育过程中为达成一定的德育目标而采用的有一定内在联系的活动方式与手段的组合”[5]。在这里,檀传宝教授把德育方法看成是“具体德育方式与手段的组合”。王玄武等人认为,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落实德育内容所采取的各种手段、方式、途径和形式”[6]。很明显,王玄武等人把德育方法看成“手段、方式、途径和形式”的运用。

通过上述对德育方法概念的梳理可以看出,从表面上看,我国理论界对德育方法的理解大体上是一致的,即基本上都认为德育方法是德育“方式的总合”。也就是说,我国对德育方法概念的认识表面上基本都统一在所谓“方式”上。那么,究竟何谓方式?如果不能确切地回答这个问题,是不是有用概念解释概念之嫌。事实上,我们几乎都回避了这个问题,都是在实践中根据不同的理解来掌握,这就导致德育方法看似一致,实际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可以说十分混乱,这也是我国学校德育时效低下的原因之一。德育方法是实现德育目标的重要条件,然而在我国对德育方法概念迄今仍有着不同的认识,这就必然会致使具体的德育方法出现偏差,进而影响德育实效。笔者认为,导致我国德育方法概念混乱的原因有五方面。

一、对方法一词的模糊认识

方法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词汇,人们的举止言行中处处都体现着方法。何谓方法?《辞源》的解释是“方法,谓办事之条理也”[7];《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方法,指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门路、程序”[8];《新现代汉语词典》对方法的解释是,“古指量度方形的法则,现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途径、步骤、手段等”[9]。可见,上述几部权威词典对方法的解释并不一致。实际上,在现代汉语和现实生活中“方法”也是一个模糊概念,也就是说,人们并没有把方式、方法、手段、原则,甚至途径严格地区别开来。尽管如此,由于有了具体的语言情境或上下文,还是可以较好地把握方式、方法、手段、原则和途径的内涵,达到沟通与交际的目的。然而,在教育研究与实践中就不允许我们使用模糊概念,也就是说,必须把握方法的确切内涵,并将其同方式、手段、原则和途径区别开来。然而,我们没有做到。在德育方法概念的界定中,由于大多都参考权威词典对方法的解释,因此,对德育方法概念的定义也基本是围绕着所谓“方式”进行的。究竟何谓方式?“方式的总合”就是方法吗?几乎又都回避了这个问题,各自在实践中根据不同的理解来掌握。笔者认为,我国当前教育中的许多问题都是因为没有确切地理解方法的内涵而造成的。事实上,在我国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特别是在德育工作中,把方法、方式、手段、原则、途径,甚至内容混在一起的现象司空见惯,这一点,已经严重地影响了德育的实效与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实施。这正是我国德育方法混乱的根本原因。

二、对方法一词内涵的误解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对“方法”一词内涵的认识不尽相同。最为明显的是人们常常把方法与方式混在一起,有时也把方法、方式、手段混在一起,有时把原则、途径也称之为方法。这种对“方法”的不同认识与解释,直接影响着人们对教育方法的理解,当然也影响到对德育方法的理解。在教育中,由于未能较好地区别开方法与方式、原则、手段、途径的关系,致使我们对教育方法的认识不尽统一,甚至人言言殊。在教育理论与实践中,有的把“方式”看成“方法”,有的把“手段”看成“方法”,有的把“途径”也当做“方法”来对待。特别是把原则当成“方法”的情况最为普遍。比如,孔子提倡的学思结合、启发诱导;《学记》中的善喻、长善救失、循序渐进、藏息相辅;朱熹提出的“学思结合、温故知新”;王夫之提出的“知行并进、学思想资、因材施教、积渐不息”以及陶行知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等等,这些都是原则,但许多权威专家也把它称为方法。众所周知,原则是应该遵循的准则,是指针,应该是“方法”的上位概念,原则下应该还有具体的方法,但如果把原则看成方法,就穷尽方法,没有下位概念。方法易于操作,而把原则当做方法来使用就难以实施和实现。大凡研究过西方发达国家教育方法的人就会发现,西方发达国家教育家说的方法都比较具体,且能够操作与评鉴。因为他们提出并研究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方法。如夸美纽斯的教育过程四步骤法(观察、记忆、理解、练习);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过程四阶段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杜威根据“做中学”原则提出的具体教育步骤与方法: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法;奥苏伯尔的先行组织者方法;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法;赞科夫的高难度教学法;洛扎诺夫提出的暗示教学法,以及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型教学法、项目驱动型教学法等。但是,在我国许多方法都比较原则且不易操作,更不宜评鉴,因为这些方法本来就是原则性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对方法一词内涵的误解所致。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德育活动与过程中,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是灵活多变的;方法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妥当与否,应该寻求方法的最优化;手段是动态开放的,应有效地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与手段;途径是一种客观存在,要尽量开发和利用,否则德育就不会收到实效。

三、对方法本质的不同认识

对德育方法本身的理解与认识不同,也是导致德育方法混乱的原因之一。一方面,由于所持的教育理念和角度不同,对德育的动因或决定因素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导致对德育方法的认识不同。“教师中心论者”和认为“德育可作为知识教”者,从“教师主体”的角度和教师“教”的角度来理解德育方法,在他们眼里语言讲授(教授)的方法就是主要的方式和方法,而课堂教学则必然被视为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德育途径。与之相反,“学生中心论”者,则把学生如何利用教师提供的教育资源进行自我教育视为德育的关键,即教师只是德育服务的提供者,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主创新性学习和自我教育才是德育的关键。因此,从如何指导与帮助学生生成与发展良好品格的角度来理解德育方法,十分重视学生自我教育的方法。具体而言,教育工作者所采用的德育方法(包括语言说理类、榜样示范类、实践锻炼类、规范制约类、评价激励类、情感陶冶类等)其落脚点主要在指导上;而在德育途径上除了强调课程学习外,也十分重视实践活动途径、日常生活途径以及管理活动途径等。因此,“学生中心论”者对德育方法下的定义是:“(服务)德育方法,是指为实现德育目标、达到德育目的,施教者依据德育基本原则向学生提供德育服务时所采用方式、手段与程序的组合,以及学习者在施教者的帮助下,在自我教育活动和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手段与程序的组合”[10]。德育方法是一个由“施教者采用的德育具体方法”和“学生者自我教育的方法”构成的德育方法体系。另一方面,对德育方法的组成认识不同,也导致了对德育方法的不同认识。例如,有的专家学者认为,德育方法由指导思想和方法构成[11];有的认为,由方法论意义上的方法和具体的方法构成[12]。笔者认为,我国亟待开展对德育方法论的系统的、理性的研究。

四、对传统德育的非理性评价

对传统教育方法缺乏理性的认识与客观的评价,导致德育方法概念混乱。现在有一种倾向,就是,谈到教育和教育方法问题,就指责传统教育;说起传统的教育,就一概予以棍之,加之盲目或断章取义地对古人教育思想与方法的批判,直接导致对教育方法及其概念的茫然。类似的批判可常见于报端,例如:“长期以来,我们将‘传道、授业、解惑’看做教师的神圣职责……教师的这种职业定位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使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创造性几乎丧失殆尽。”我们知道,“传道、授业、解惑”,这是我国唐代教育家韩愈的著名论断:“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其实,这里韩愈强调了教师作用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了教师职业的特征。但以何种方式、方法,采取何种途径传道授业解惑,韩愈并没有具体说。就教师职业特征而言,“传道授业解惑”并没有错,这是教师职业的一部分功能,问题是采取何种途径、方法来“传道授业解惑”。我国古代许多宝贵的教育思想精华,如孔子学、思、行的教育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由博返约”、“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孟子“教亦多术”对教学方法的认识;王守仁“顺应儿童的性情”教育思想;王夫之 “讲习君子,必恒其教事”对教师的要求;杨贤江“全人生指导”教育思想以及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原则等,都是文化瑰宝。我国古代、近代的私塾,老先生(教师)更多地管理着学生,由学生自己读书,遵循的是“书读千遍,其意自见”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原则,在今天看来,处处都洋溢着倡导学生自主性创新学习和自我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然而,这些我们并未较好地汲取和继承,或非理性地漠视,或盲目地摒弃或批判,使得我们自己也陷入糊涂的泥潭,进而导致德育方法与概念的混乱。

五、外文文献的误解误译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引进与翻译了大量的英文教育文献。然而,由于对有关教育方法词汇的误解与误译,在一定程度影响了我们对德育“方法”概念的正确认识。“方法”一词,英文为“method”,一般认为,该词来源于希腊文的“metodos”,意思是沿着的一条路径或程序。实际上,在现代英语语言中,英文“method”、“approach”、“way”、“means”等都可以表达汉语的“方法”之意(在汉语中“方法”一词是个笼统的模糊概念),其中“method”和汉语的“方法”意思最近,英文的“methodology”翻译成“方法论”;“approach”也有汉语“方法”的含义,但更多地强调“方法实现的活动过程”;英文的“way”也可译成汉语的“方法”,但更多地强调“方法实现的路径”;英文“means”也可以译成汉语的“方法”,但其重点在“手段”上。汉语的“方式”,英文用“way”、“manner”、“mode”、“style”等来表示,这里的“way”实际上更强调“方法实现的过程特征”,“manner”强调的是“人的(好的、坏的)活动方式特征”,“mode”(非常正式的词汇)强调“方式的选择性,主要用于有关文化的上下文之中”、“style”强调的是“形式”和“风格”。汉语“途径”用英文“way”、“channel”表示,“way”强调的是“路径”,“channel”指的是“渠道”。通过上述分析发现,除了“method”外,在英文中,“approach”、“way”、“means”也都有汉语“方法”的意思。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way”既可以表示汉语的“方法”,也可以表示“方式”,还可以表示“途径”,也就是说,英文的“way”是一个常用多义词汇(common word),在明确上下文的情况下,可以用来代替“method”、“means”、“manner”、“style”和“channel”等。事实上,在英语语言中,尤其是在非正式的(infml)或非标准的(nonstandard)或口语(oral or spoken)的文献中,这种现象十分常见。这就是说,在英译汉时,只有仔细阅读和领会字里行间的含义,才能知道究竟该用“方法”还是“方式”,或者说是“途径”来翻译。本人发现,在教育专业文献中,不确切的翻译司空见惯,由此引发的误解和不必要的争论更是层出不穷。可见,由于翻译不当造成对“方法”、“方式”、“途径”等的混淆不可小视。

总之,目前我国德育方法的概念十分混乱,造成这一问题除了上述五大原因外,还有一些其他原因,诸如是实施“大德育”,还是“小德育”;道德是否可教;德育是否只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等,这些都影响着德育概念和德育方法概念的界定。笔者认为,从德育方法概念的文字表述来看,如何界定德育方法概念,关键是要从文字意义上把教育方法、教育方式、教育手段、教育途径、教育原则较好地区别开来。否则,概念不清或混乱必然影响对德育方法的认识,进而影响德育实效。

参考文献:

[1]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282.

[2]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校.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115.

[3][11]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386,401-412.

[4]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420.

[5][12]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46,151-166.

[6]王玄武等.比较德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225.

[7]词源(第二册)[Z].北京:商务印书馆,1915:1145.

[8]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306.

[9]王同亿等.新现代汉语词典[Z].海南:海南出版社,1993:434.

德育原则论文范文2

论文摘要:网络道德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上网者人数的不断扩大而逐渐产生和突显出来的一个新问题,近年来,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本文在总结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网络道德内涵、网络道德建设、网络道德教育等问题做了简要的论述。

一、关于网络道德的内涵

确定网络道德的内涵是网络道德研究的一个重要起点。2002年10月出版的《伦理学大辞典》收录了“网络道德”这一新辞条,网络道德,又称“网络伦理”,是指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开发、设计与应用中应当具备的道德意识和应当遵守的道德行为准则。网络道德在计算机网络这一“虚拟的真实空间”中,起着规范人们的行为,调节人们之间利益关系,保证社会整体利益的重要作用。尹翔从道德的构成要素方面着重探讨了网络道德的内涵,认为网络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上网行为,调节网络时空中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蒋灵达以网络参与者的角度界定了网络道德的内涵,认为网络道德这个概念主要是指制约上网者在网上的作为与言论的一套准则和规范。

还有论者探讨了网络道德的实质。刘丽萍认为,网络道德就其实质而言属社会公德,网络属人类共同财富,每一个上网的人都有从网上获得收益的机会和权利,从信息活动的广泛性来说,所有网民均需共同遵守规则,建立良好的网络秩序。”黄寰则认为,“网络伦理就是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人类社会所表现出的新型道德关系,以及对人和各种组织提出的新型伦理要求、伦理准则、伦理规约。”

二、关于网络道德的主要问题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网络产生的网络道德是推动网络文明发展的基础,但是也可能产生网络道德问题。

概括起来说,主要有:其一,网络上的不良信息泛滥。这样就使“与健康的社会文化相比,、色情、暴力等不良现象在互联网上的传播速度更快,面也更广”。其二,合理的个人隐私权频繁的遭到侵犯。网络具有开放性、虚拟性、交互性、隐蔽性等特点为窃取他人的隐私提供了技术的平台,致使“偷窃”而不会被发现,合理的个人隐私权遭侵犯是网络道德问题的主要表现之一。其三,网民的道德意识淡薄。不少网民将违反道德规范的网上活动视为自己技艺高超的表现。真实世界的道德规范难以规范他们的行为,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充斥使得主体价值选择趋向盲点,这些都使得网络中的人际关系以及形成的人群,缺乏基于道德、价值共识所具有的在情感、责任、信念和理想等心理机制上的内在张力,容易导致不良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其四,人性的异化。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性格正常,生活正常。但是,如果长时间僵坐在一个固定地方进行非口头的符号交往,就会使人的性格、爱好发生变化。对网络痴迷的网民常常会产生撒谎、孤独、冲动、暴决、淫逸、空虚等心理障碍。。此外,张道理还认为,网络难以做到人人平等共享信息、容易产生人际衍生冷漠现象、个人隐私和社会安全之间存在冲突、其负面影响威胁社会道德等四个方面的问题。陈万求、唐忠旺进一步认为网络犯罪、网络色情、网络黑客、网络沉迷是网络道德问题的典型形式。

三、关于网络道德教育

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是为了营造良好的网络道德环境,预防并规避网络的负面影响和上网者的网络失范行为的产生,并引导上网者文明上网,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目前,以网络的全体参与者为研究对象来研究网络道德的学术成果比较少,而己大学生或青少年为研究对象来研究网络道德教育的就比较多。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 因为青少年、大学生是最经常、最密集的上网群体之一。另一方面是 因为青少年(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其社会化的形成、发展和逐步定型时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和不良行为的影响,不明事理,不辨是非,容易迷入歧途而沉沦堕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主要困境

主要表现在义务责任感缺位,出现信任危机、“网恋”陷阱、网络色情泛滥、人的异化等。.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是进行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主要困境之一,主要体现在网络道德价值观念模糊、网络行为随意放纵、网络道德人格突出。.在对青年学生网络道德素养调查结果分析可知,大多数青年学生在自身网络道德素养方面存在知行分离的现象,也存在一些如不讲实话、部分青年学生崇尚黑客的有违网络道德的行为。。在大学生中开设的“两课”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材中也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概括,网络色情信息泛滥,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软件、游戏、影视作品、音乐、书籍和论文等知识产权受到盗版行为的严重侵犯:电子商务活动中的欺诈和失信现象时有发生;传播计算机病毒和黑客对网络的破坏日益严重,等等。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陈春萍认为主要包括引导大学生培养网络道德意识、教育大学生讲究网络礼仪、要求大学生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等三个方面二发挥传统“慎独”精神的当代普适教育价值,加强大学生网上“慎独”教育,是确保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保证。今诚信教育是网络道德教育的有力支撑。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目前还无法有效监控互联网的信息提供者绝对真实地传递正确、可靠的信息,所以网络信息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真现象。面对信息不可完全相信的网络,我们应教育学生树立高度的诚信意识与责任意识,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保持真诚,共同维护和提高网络信息的可信度,使网络生活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之上。.高等学校要将网络行为规范教育要加强网上正面引导,加强校园网络文化教育,引导大学生在网络中级取营养、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增强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思想的能力。同时.要大力加强网络阵地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随着信息社会的迅猛发展,教育的当务之急就是把素质教育拓展到信息素养的教育中来。

(三)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

要坚持必要的理论灌输和教育培养,使道德教育从被动的盲目的状态转向主动、自觉的方向发展,一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知道道德行为和不道德行为总有本质区别,不容混淆。二是坚定网络道德意志,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让大学生有个明确的道德实践方向.三是以网络行为规则来指导网络生活行为。。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以网上正面引导为主,强化网络道德教育。学校必须将网络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中,不断将党的方针政策和文明健康的文化信息输入网络,引导大学生在网络中吸取营养,陶冶情操,增强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思想的能力。

四、关于网络道德建设

(一)关于网络道德建设的原则

网络道德的原则是网络道德要求的具体体现,它是建立于一定的社会存在基础之上,是网络社会关系的人际体现。在网络道德的原则的概括上,严耕、陆俊、孙伟平把网络道德的基本原则归结为:全民原则、平等原则、公正原则、兼容原则、互惠原则、自由原则等。。黄寰提出了无害原则、尊熏原则、参与原则、允许原则、创新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自组织和他组织相统一原则等网络道德原则。杨宗建提出了善意无害原则、公平正义原则、尊重原则。并进一步提出了规范网络道德的四个范畴,即自律慎行,平等公正、互利互惠,诚实守信、反对欺诈,关心社会、爱护他人。⑧有论者积极吸收中国传统道德的精华,并把它引入到网络道德研究领域,合理地实行了“嫁接”,提出了网络道德同样适合的道德原则,比如慎独原则,自省原则,节欲原则,以德交友原则,见得思义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原则,以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此外,美国成立计算机伦理学会,制定了计算机伦理原则,即“计算机伦理10戒”来规范网民的行为。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己经制定和实施网络伦理的原则和规范,对网络行为加以约束。

(二)网络道德建设的内容

网络道德建设应立足于道德的民族性和地域性,要摈弃那些泛道德主义的观点,实现网络道德与现实道德相统一,并从技术手段、法律建设上给道德网络建设以支持,把网络建设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场所,建设成先进文化的传播阵地。网络道德建设要重视网络道德主体的建设。这是因为,“加强网络主体自身的道德修养,培育一支高素质的网络主体队伍,对于规范整个网络社会的道德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德育原则论文范文3

关键词:德育;道德模范;先验;实践理性

中图分类号:B8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3-0073-03

德育,也称道德教育,重在养成道德信念,形成道德行为的习惯。宽泛地说,全部人生都是德育的阵地。狭义的德育是指学校的道德教育,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活动、社会实践、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为基础,同经过选择的人类文化,特别是一定的道德观念、政治意识、处事准则、行为规范相互作用,经过自己的感受、判断、体验,从而生成道德品质、人生观和社会理想的教育[1]280。其中,道德典范可以把道德观点和行为具体化、形象化,产生一种感染力和影响力,有效促进德育。但康德对道德典范的伦理价值提出了批评,实在是有悖于我们的常识。在这里,从学校德育角度,结合康德的伦理学对道德典范进行先验分析,考察道德典范在大学生思想政治课中的伦理价值与作用。

一、中西德育观之别:西学中用

我国教育向来重视德育,黄济认为:中国的传统教育,可以认为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伦理本位教育,因而道德教育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2]。例如,儒家经典《论语》就是一本孔子和弟子们的对话录,其中大部分内容涉及道德教育内容。再如,《大学》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文治武功同样突出的王阳明认为“古之教者,教以人伦……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3]。概言之,中国传统教育一直强调政治、伦理、教育的三位一体,具有强烈的道德色彩。

西方教育不是一种伦理本位教育,德育和智育、美育、体育等是并列的。黄济认为,西方道德教育主要有理性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存在主义几种思潮。其中,背后的支撑是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分殊。理性主义属于唯理论,功利主义偏向于经验论,实用主义旨在调和唯理论和经验论,而存在主义过于强调个人自由,偏向非理性主义。理性主义道德观注重道德自律,功利主义道德观强调他律。这和中国哲学中“义”和“利”的分殊是基本一致的。

中西德育定位的差异源自其哲学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国哲学主要思考的对象是人,这个人指的是社会的人,“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其核心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即社会秩序,这其中大部分涉及伦理道德。反之,西方哲学的思考对象在于物,核心问题有两个,一个是人和物之间的统一关系,通常叫认识论;另一个是物的本源的探讨,通常叫本体论。进一步而言,中国伦理,特别是儒家,核心理念“孝”和“仁”都和人情有关,强调伦常感情、情理协调,这是以世俗生活为本的体系;反观西方伦理,诸如柏拉图、康德,尤其是基于基督教义的体系,则强调高于人世间的关系、律令和规则,注重理性和感性的分离,甚至是理性控制感性。因而,中西伦理差异在于,一个强调情(欲)理交融,一个强调情(欲)理差别[5]86。

两种哲学传统的差异性,显示其有互补性的可能。我国现代教育立足于中华文明传统,重视伦理的教育,但很少对道德模范的伦理价值进行形而上学的思考以及严谨的逻辑论证,这是我们的一大缺憾。西方人重视理性分析和论证,对道德模范进行过系统的思考和分析,诸如康德的学说,对我们的德育工作具有很好的启示意义。

二、道德典范具有伦理价值吗

康德哲学是西方哲学的一颗明珠。他认为,道德模范的作用远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其伦理价值是存疑的。这种观点对于盲目推崇道德榜样的行为,无疑是一剂清醒剂。其观点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道德典范的正面作用仅在于经验层面,没有上升到形而上学层面。“好的样板(示范性的转变)不应当充当典范,而只应当充当合乎义务的东西的可行性的证明。”[6]也就是说,榜样只有对道德原则进行证实的作用,并不能确立道德准则。例证只能起鼓舞作用,把道德律先天规定的东西用经验的方式表达出来,变成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以此增强道德信念。但是,确立准则的应当是理念,即形而上的道德自律,而不是经验现实中的道德榜样,因而道德典范没有什么伦理价值。

其次,道德典范通常没有现实的可行性,哪怕是至善的化身――耶稣。即使耶稣“把这些人从永恒的堕落中拯救出来,这样的思想必然会引起我们的心灵对他的赞叹、爱和感激……但是,他自身却不会是作为可供效仿的榜样,因而也不会是作为一种对我们来说如此纯洁的、高尚的、道德上的善之可行性和可达到性的证明。”[7]因为至善的概念来自于理性所先天设定的道德完满性概念。一方面,完满性是个超验的东西,超验的东西不在经验范围之内,不具备认识论价值,因而,没有可效仿性。另一方面,康德意义上的上帝,属于道德神学的范畴,道德推导出神学,而非由神学推导出道德,至善化身耶稣是道德理论的结果,而非促进道德的原因,因而,没有现实的可行性。

再次,道德典范有时候反倒具有消极作用。“对于道德,没有什么比举例说明更为有害的了。因为,任何举出的例证其本身在事前就须对照道德原则来加以检查,看它是否值得当作原始例证,也就是当作榜样它并不增加道德概念的分量。”[8]此处表达了两个观点,首先,道德例子有可能起反作用,引起被教育者对道德典范的反感。其次,道德原则是道德榜样的前提条件,没有道德原则在先,根本不能提出合适的道德例子。道德典范并不具有促进道德概念的力量是因为道德原则属于理念,是先天的,而道德典范属于经验,是后天的,后天经验的东西在理论上当然不能促进理性理念。

最后,道德的力量是由内至外,而非由外至内。换言之,道德动机不是来自于外,即榜样的作用,而是来自于内,即内在的道德动机,也称之为道德义务概念。“为儿童树立一些行动作为高尚、慷慨和值得赞扬的模范,以为通过灌输某种热忱就会获得他们对这些行动的好感,这完全是适得其反”[9]213。因为儿童还没有明确的道德原则,未接受良好德育的成年人也是如此,想利用情感来唤起其道德义务,没什么作用,因为,“原理必须被建立在概念上,在一切别的基础上只能造成一些暂时的冲动,它们不能使人格获得任何的道德价值……”[9]213更为严重的是,感性冲动往往是易变的,一旦道德原理建立在感性经验上面,极有可能使得道德标准变成模棱两可。

三、对道德典范的先验分析

那么康德何以会提出这种看似违反直觉的观点?这跟康德的元伦理学或形式伦理学立场有关。

首先,形式伦理学不在经验讨论范围中。形式伦理学独立于经验,讨论普遍的、必然的道德规律,超越具体的历史条件和族群,适合于全人类。其基本道德法则为“要这样行动,使得你的意志准则任何时候都能同时被看作一个普遍的立法原则”[9]39。这个法则之所以具有普遍性,是它立足于理性的逻辑的一致标准,而不是借助于经验而有效。相对而言,经验的东西都是特殊的、具体的东西,往往难以具备普遍性,强行对之进行归纳,由于“休谟问题”的阻碍[10],其可靠性也是存疑的。康德以绝对律令的先验形式突出了理性主宰、统治、支配人的感性作为、活动、欲望、本能这一道德行为的特征[5]66。在形式伦理学体系内,道德典范是经验个例,不具备普遍必然性,因而没有重要性。

其次,具有伦理价值的是道德法则或道德律。道德律令必须具有四个特征,(1)不能借助于经验的感受性,感受性没有普遍性。(2)进一步而言,一切经验(质料的而非形式的)原则最终可追溯到感受性上。(3)道德法则只能是形式的(先天的),而不能质料的(或经验的),这样方可达到一种普遍性。(4)形式的法则出自自由意志的德性,这实质上是一种自律,与之对应,幸福原则求助经验,是一种他律。“幸福原则……永远也不能充当意志法则的那样一些准则……因为,对这种幸福来说,它的知识是基于纯粹经验素材上的,因为这方面每个判断都极其依赖于每个人自己的意见,加之这意见本身又还是极易变化的。”[9]48因而,道德典范会指向一种感受性,由(1)和(2)可知,道德典范是一种自爱或幸福准则,不符合伦理法则的要求(3)和(4)这两条。

最后,形式道德律的前提是先验自由。自由概念是批判哲学的拱顶石,自由构成了理性人的德性基础,也是伦理价值的基石。自由分为两个方面,消极的自由指的是独立于经验因果链条,积极的自由是一种自由意志或者自律。自律适应于经验意义上的人吗?答案是:不适应。具有自律的人不是针对思辨理性来说,而是针对实践理性来说,对应于思辨理性是现象的人,而实践理性是本体(智性)的人。康德揭示了人之为人在于具有“自由意志”,其“伦理本体”地位远在任何个体感性幸福、功绩和事业之上。具体到道德典范,其伦理价值取决于自律的意志,而非意志的结果,因而其伦理价值不是依据其效应或结果,而是依据自律的动机。自由概念推导义务概念,义务概念推导动机概念,动机概念推导德性概念,所以,以道德典范来谈德性无异于缘木求鱼。

四、重新定位道德典范的德育功能

康德侧重于从道德动机来讨论德,这种观点往往被称之为道德动机论。与之相反,功利主义则善于从道德行为的后果来谈德,又被称之为道德效果论。道德典范更适合于效果论而非动机论,那么如何调和动机论与道德典范的冲突?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要分析大学生道德心理发展状况。

依据道德心理学理论,道德心理发展有三个要素: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先知后行,知是行的前提,行是知的后果,所以,道德认知在德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起源于皮亚杰发生学认识论,并由柯尔伯格加以完善的道德认知理论认为,青少年在后习俗水平阶段,也就是第6阶段,已经能够以普遍的伦理原则为定向,可以根据良心做出相应的行为[1]293。以此类推,作为已经成年的大学生,完全具备接受抽象形式思维的道德认知能力,更容易接受普遍必然的伦理原则。由这个道德心理事实,我们可以对大学生德育中的道德典范的价值做出如下评价。

第一,依据大学生道德认知状态,大学生具有接受抽象伦理原则的认知条件,进行道德认知教育的条件是十分成熟的。所以,可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康德的形式伦理学的理论教育,一方面可以锻炼大学生的形而上学思辨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树立一种客观、全面的伦理价值体系。这在当代功利主义价值观大行其道的教育环境中尤为重要。

第二,道德认知教育中,不能把道德典范的作用盲目提高,甚至是把道德典范完美化、神化,这是极为不妥的。因为,考察德性不仅有效果论,还有动机论的维度。从动机论角度来看,完全有可能存在一种动机不纯但效果很好的行为。可见,道德典范不一定具有伦理价值,具有伦理价值的事件也不一定是道德典范。

因而,在形而上学层面,要清醒地意识到道德典范的伦理价值并不大,道德典范的德性来自先验的形式律令,从逻辑顺序来看,自由意志是因,道德典范是果。在具有形式伦理学认知条件的大学生群体中,就道德典范而言,分析、辨明道德典范的伦理价值的源头应该占相关德育的主置,而列举道德典范以进行激励应该占相关德育的次要位置。

参考文献:

[1]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1:74.

[3]王阳明.传习录[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280.

[4]逄锦聚,陶德麟,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29.

[5]李泽厚.伦理学纲要[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

[6]道德形而上学[M].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254.

[7]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M].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58.

[8]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2:20.

[9]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0]休谟.人类理智研究[M].周晓亮,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

德育原则论文范文4

关键词:孔子;德育;德育原则;青少年

Abstract: Morality is the symbol of national progress, teenagers' moral education is the basic project of a country and n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 The ancient Chinese thinker Confucius in the long-term educational practice, creatively put forward the content of moral education, summed up a set of moral principles, such as determined perseverance, learning and thinking, self-denial, intrapersonal, provides the reference plane and the theory reference for the teenagers' moral education work today.

Key words: Confucius; moral education; moral principles; adolescents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中国是文明古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学说和思想,深刻影响了我国数千年思想文化的发展。批判地继承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对于改进和加强当代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孔子生平

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 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子以私人的身份终生从事教育,他的学生人数多,来自社会的各个阶级和阶层,从而打破了官府对于教育的垄断,在我国教育和学术的发展上有卓越的贡献。

二、孔子的德育原则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断得到完善,最终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体系。本文将从孔子道德教育思想中学的原则与教的原则两个维度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学的原则

1.学思结合

孔子说:“学以致其道”,一个人要具备仁、信、直、勇、刚等品质,必须进行学习。又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意思是只有良好的愿望,而不学习,是有害无益的。

2.立志有恒

“志”就是“心上所之(止)”,立志就是确立目标和理想;有恒,就是持之以恒。孔子认为志向确立以后,又经过长期不懈地学习、修养、使之思想、感情和行为,达到道德的高度自觉与“不逾矩”的境界。

3.克己内省

“克己”就是处理人际关系时,克制和约束自己的言行。 “内省”,指内心深处的自我反省。孔子主张一是要有力图改革社会风气的仁的道德准则的要求,二是要有客观的见闻作比较,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符合仁德的要求,从而加强道德信念,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4.改过迁善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难免会出现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过失。孔子认识到人的道德面貌有善有过,在处理过失与改过的关系方面,强调改过。他把道德修养的过程也看作是改过迁善的过程。孔子说,人“孰能无过”,他很注意用扬善抑过的教育手段,促进改过迁善的自觉性。

5.慎言敏行

在德育教育中,孔子抓住了知与行的内在联系,主张慎言敏行,言行一致的原则。为了防止言行脱节,孔子主张“慎言”,“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行动敏捷而说话谨慎。它所说的言行一致,是德言与德行的一致。孔子提出对一个人的观察要通过他的行为,来检验其行是否真实。

(二)教的原则

1.教学相长

教与学是相互的。孔子说:当一个先生,必须要懂古代与现代的知识。他还说“多识于草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这种“多识”、“多闻”、“多见”都是孔子一生“知新”的方法。孔子无所不学,无人不师,才能博学多闻,才能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使门弟子都能信服而敬仰,发生教育上的功用。

2.启发诱导

孔子主张对弟子施教时,首先必须等待他们有求得知识的动机,然后,趁此时机进行启发,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主张不到百思不解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当欲说不能的情况下不去启示他。孔子运用启发式教学,从根本上来讲,就是为了使受教育者主动地去认识“为仁”的意义,从而自觉地接受“礼”的约束。

3.因材施教

孔子是我国第一位重视因材施教的教育家,在进行道德教育时,他善于分析学生的年龄特征,如当概括了少、壮、老各个阶段的特点,要从实际出发,救其失,补其善。因之,他所教育出来的学生,各有所长。这种教育方法,在当今班级教学中虽然难以全面实行,但在德育工作中行之有效。

4.以身作则

孔子教人,不重在“言教”,而重在以“身教”,常以自己的行动举止作出榜样以达到教育上“潜移默化”的效果。只有教育者具备高尚的德行才可能指导学生修身养性,自己都不能做到的事,而要学生去实现是没有说服力的。这种以身作则,重视人格感化的教育方法,衍变为当今德育工作中常用的“榜样激励法”、“人格感化法”的重要教育方法。

5.内省外察相结合

孔子认为内省是日常必用的修养方法,在学生中积极提倡。他认为培养言行一致的“士”、“君子”甚至“仁者”,必须既了解学生的外部表现,从视、听、言、动上进行考察,又要研究学生未表现于外的思想、情感、意志、愿望等内心世界和心理活动。也就是把外察与内省结合起来。

三、孔子的德育原则在现代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的借鉴意义

当我们进入21世纪的殿堂,审视两千多年前孔子的德育思想,我们应该清晰地认识到他存在“唯心”的空想成分和其它一些不合理的因素,但对当今的青少年也有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加强教师的行为修养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导,以其自身的活动来促进受教育者身心的发展和变化。孔子以身作则,重视人格感化的教育方法,为当前的道德教育作出了榜样。因此,教师应该要有高度的自觉、自律精神,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主体地位

孔子在道德教育中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别特征施以不同的教育,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主体地位,但这并不意味放任自流,人的思想都有自发性和盲目性,需要正确的理论进行教育,对不健康、不正确的思想要批评教育,但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

(三)培养青少年学生的自德精神

坚持自我修养是道德教育之本。孔子强调积极开展主观的思想活动,进行自我监督,使道德行为的规范和准则成为内在的自觉要求。在日常的生活中,引导学生坚定道德信念,在个人独处,为人所不知的地方,也要恪守道德准则。引导学生借鉴前人的修身方法,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水平和能力,达到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目的。

(四)改进德育教育方法

坚持教育的民主化,反对单向的道德灌输,在道德教育中,师生应该互相尊重、平等相待,教师的道德要求应该贴近学生实际,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道德实践,注重道德修养,在实践中提高道德认识,增进道德情感,磨炼道德意志,检验道德行为。

综上所述,孔子思想中有些品德的行为规范已成为古今人类共同的品德和规范,如诚实守信,爱国爱民;修身养性,君子慎独;质朴求实,宽容大度;勇敢刚毅,身体力行等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汲取孔子的智慧,用更科学的方法完善现代德性培育的过程,探索德性培育的新途径、新方法。

参考文献:

德育原则论文范文5

关键词:科尔柏格; 价值相对主义批判;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二十世纪的西方道德教育领域中,价值相对主义非常盛行。因而有人把二十世纪称作道德的“相对主义时代”。 [1]价值相对主义有两种,即文化相对主义和个人相对主义。文化相对主义,主要是强调社会价值的相对性,认为一切道德标准都是社会性的,都随地域、文化的不同而不同,从而任何特定历史条件下的道德标准都是值得尊重的,对特定道德文化的评价也应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去进行;在特定社会中,对下一代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将该社会认可的道德规范传授给下一代,使其适应该社会要求,维持该社会的稳定。如以涂尔干为代表的社会学道德教育理论就是文化相对主义的。涂尔干认为:“所谓道德不管它是哪一层次,必然跟社会状态有关,也必须随着社会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2]道德的本质是道德的社会性,“教育的目的是在儿童身上唤起和培养一定数量身体的、智知的和道德的状态,以便适应整个政治社会要求以及他将来注定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Www.133229.Com”[3]因此,道德的目的和出发点也正是社会的目的和出发点,评判道德标准并非个人的心理状态,而要以社会的利益和要求为依据。与此相对立,个人相对主义反对将社会道德标准灌输给受教育者以使其适应社会要求的做法,强调个人价值的相对性。认为即使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特定的社会文化中,也不可能存在统一的价值标准,每个人的价值标准都是不相同的、相对的。因而不存在可以对每个人的道德进行评价的外在标准。因此,对个人进行道德评价是不可能的,将任何外在的标准强加于某一个体之上也是不道德的。他们强调个人价值的独特性,主张通过受教育者自身选择自由获取价值。如价值澄清学派认为,“我们把价值看作是不断地形成并检验着它们的经验联系在一起的……某些事物被认为是对的、合乎意愿的和有价值的,于是就变成了价值”。[4]因此,“每个人都有自已的价值观;并且,每个人都可按他个人的价值观行事”;而且,“从来没有人教会我们把某种价值体系变成我们内心的信念”。[5]某个人的价值观不可能,也不应该被传授给另一个人。价值是个人选择的产物,道德教育中的文化相对主义和个人相对主义的对立,实际上反映了道德教育领域中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对立。文化相对主义虽然看到了道德教育的社会价值,强调个体道德必须社会化;但它把各种社会道德相提并论,认为无论何种社会道德都无优劣之分,都值得尊重,这显然有失偏颇。例如,在同一历史条件下,资本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道德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法西斯主义的道德与甘地主义的道德也是不能同日而语的。个人相对主义强调人的个性发展,否定忽视个性的强迫灌输教育,这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的;但它否认道德标准的普遍性,又会使人失去判别是非丑恶的标准,极易导致放任主义。

科尔柏格是当时唯一个既反对文化相对主义,又反对个人相对主义的道德教育家。科尔柏格认为,“伦理相对主义无论从科学上或从逻辑上都是一个不正确的,伦理相对论充其量只是混杂着部分的事实”。[6]他说:“我们经常作出不同的决断,但也有共同的基本的道德价值”。[7]他相信在世界上的无论哪一种文化或亚文化中,都可以发现相同的基本的道德价值,也存在着趋向道德成熟的相同步骤。社会环境能直接产生不同的特定信念(如吸烟是不好的,吃猪肉是错的),但并不产生不同的基本的道德原则(如考虑他人利益,平等待人等等)。[8]他认为,人的道德发展是有阶段的普遍性,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儿童道德推理能力向更高阶段的发展,道德发展是以普遍的公正原则为轴心的。因而,在学校道德教育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失败不是由于价值的不同或价值相对性,而是由于教师与儿童在语言和思维方面的发展水平的差异”。[9]即使有时人们的基本道德原则不完全相同,那也是由于人们所处的道德发展阶段不同,在思考基本道德问题和概念时成熟的水平不同而已;学校道德教育应该按普遍的公正道德原则标准促进儿童道德阶段的发展。

科尔柏格认为,“道德教育中的关键问题是价值观的相对性问题”。[10]而“道德教育的实施必须是有意识的”,因而,“伦理相对性这一问题必须得到系统的解决”。[11]为此,科尔柏格通过确立研究道德发展的哲学假设,对道德和道德教育中的价值相对主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批判。

首先,科尔柏格认为,在道德和道德教育中不能回避道德语言和道德教育及其价值的规定性。针对某些教育家因忌讳价值相对论问题而有意回避道德名词和道德教育,试图以注意心理调节、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术语来隐化道德和道德教育的价值性。科尔柏格引用杜威的话反驳说:“尽管人的健康、幸福和发展是教育的终极标准,但这不意味着教育可以不要确定的道德原则、道德品格和发展道德品格的方法这些概念了”;[12]并进一步指出,“赞成明显的心理健康之类的术语而使道德因素隐而不现只能导致自相矛盾、混淆不清和隐含的道德灌输”。[13]还有一些心理学家因讳忌价值相对论,就抱着把事实和价值混为一谈的自然主义的态度,认为在讨论道德时,为了使一般的道德语言更客观而科学,就不能对道德含义作出规定性的假设,认为要想建立一套新的关于道德的“科学”语言,就只能以中立的方法来描述道德事件。而科尔柏格坚持认为,道德语言和道德规范不是描述性的,而是有价值的规定性的。道德指令的规定性,告诉我们每一个人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若每一个人都想要逃避道德规范,其结果是灾难性的。他同时指出,“任何人若不对道德的含义作某些假设,他便不可能研究推理的发展”。[14]

其次,科尔柏格认为,想在道德和道德教育中保持价值中立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取的。当人们在回答什么是道德时,道德概念本身就一定会带有某种价值倾向;当人们主张一种道德教育方法时,实际上就已经暗含了一确定的价值立场。在他看来,在道德教育中主张价值中立性立场必然会导致价值相对主义,是达不到道德教育的目的,因而是不可取的。他以价值澄清法为例,说明了这一点。他认为价值澄清法“将道德教育限于价值澄清就不能适当地解决道德教育中的各种问题。它不仅没有解决道德教育中的各种问题,而且因为它严格地限于澄清价值从而实际上是在教伦理相对论是真这一信条”[15]

再次,科尔柏格坚持道德原则的普遍性假设,反对伦理相对主义。科尔柏格认为:无论在哪一种文化背景下,诸如正义、公正这样最根本的道德原则是放之四海皆准的。这里的普遍性有两个方面:一是从道德发展形式上看。科尔柏格说:“有普遍的人类道德思维的方式和原则,它们是通过一个恒定不变的顺序发展起来的。”[16]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沿着一个普遍而不变的道德发展阶段不断地成长,并最终形成道德判断三水平六阶段的发展模式,其中,“在每一阶段,同样的基本道德概念的定义是已被限定的。但在每一个较高的阶段,这种定义变得更分化、更整合、更一般和更普遍了”。

[17]最成熟的道德发展阶段就是有原则的道德阶段;二是从道德的内容来看。科尔柏格认为:“道德的基础是道德原则,这些原则与诸如诚实之类的美德词和‘勿偷盗’或‘勿争吵’之类具体规则是不同的。原则是指我们希望所有人将其运用于所有情形的那些普遍的选择方式,它们代表了在道德上对行动作自我证实的理由”,[18]“一个道德原则是一个普遍的选择方式,是我们希望所有人在所有情景中都采用的一个选择原则”。[19]也就是说,作为普遍性的道德原则不同于文化习俗。“一个原则就是一种能普遍化地、无偏向性地作出决策和判断的方式,而不是一个具体文化准则”。[20]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可能风俗迥异,但最根本的道德原则都是殊途同归。亦即原则的普遍性,是缘于“它不受特定文化内容的限制,它既超越、又包容了特定的社会法规”。[21]就正如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制、“勿通奸”、“不要吃猪肉”等属于文化差异的习俗性,而信任、正义等原则则具有的文化普遍一样。为坚持道德原则的普遍性观点,科尔柏格还专门批驳了道德情境相对主义。而道德情境相对主义认为,若想确定某个道德判断的合理性,只能依据当时具体情境,从而普遍的道德原则是不需要的。科尔柏格对此坚决反对,认为想要判断一个道德行为不依据某个具体的行为规范,而应以普遍的道德原则为标准。否则,每个人都能为自己一时的行为找出若干理由,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也必将陷入混乱。

此外,科尔柏格还以浪漫主义和文化传递主义道德教育观为例,从伦理学角度分析了其价值相对论的错误。科尔柏格认为,浪漫主义看重个人自由发展,主张创设外部环境是为了引发其内在善恶本性的自然发展,这其实是一种个人价值相对论。其最终结果将导致取消学校教育,放任儿童自由发展的情况;而文化传递主义强调道德教育是为了儿童将来适应其所在的社会,是一种典型的文化或社会价值相对论,其最终将导致把儿童训练成如同“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没有个性的模式。用这样的教育理论指导的教育实践都不可能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解决不了实际的道德问题。

总之,科尔柏格通过在道德和道德教育领域内对价值相对主义进行系统分析和批判,其目的是对能满足两种情况的道德教育进行阐述:预先假设的道德理论,不是相对主义的;预先规定的教育方法,没有采取灌输的形式。[22]而且,根据他的解释,“灌输方法本身也暗示着相对主义,因为他们武断地将个人文化或意识强加于人”。[23]所以,教师要避免教授道德相对主义,也要避免道德教育灌输的方法。科尔柏格道德教育理论在西方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很多国家都把它作为制定学校道德教育的依据,对改变当时整个西方社会的思想混乱和德育危机起了重要作用。

科尔柏格强调道德价值的普遍性, 认为人世间存在着一些“全人类的正义”和在“个人的尊严”基础上形成的某些超越法律的普遍原则,如公正原则、人权原则等等。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这些“价值原则”无论怎样解释都是抽象的、思辨性的。因而,依这些价值原则建立起来的价值标准就不可避免地会有一定的空想性。但是科尔柏格强调道德上、文化上的普遍价值标准,反对价值相对主义,对于我们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是有一定的现实启示意义。

首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核心价值观教育,反对价值相对主义。所谓价值观是人们以自身的需要为尺度,对外在于自身的事物或现象所蕴含意义的认识和评价,它往往表现为信念、信仰、理想、追求等形态。一定的价值观是处于一定经济关系之中的人们的利益和需要的反映,它决定着人们的思想取向和行为选择。由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利益和需求,也必然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观。但是,正如科尔柏格所言:“每一个人在信仰和价值的领域中都有同等的权利这一点并不意味着必须将每一个个人的价值观看作是同等的正确。我们尊重作为一个个人的艾希曼(eichman)的权利,但不必因此将他的价值观看作同自由和公正的价值具有同等的说服力。这在逻辑上不仅不必要,而且是不可能的”。[24]因而,在一个社会的多样价值体系中,总有一种处于主导、支配地位,反映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内在普遍要求的以及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基本价值体系,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核心价值体系。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人们的思想行为、社会的精神风尚和发展方向的灵魂,是关系社会稳定与国家兴旺的决定性因素。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我国作为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传统社会和发达的现代社会的多种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并存,不可避免地带来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在这种情况下,更要坚持核心价值教育,反对价值相对性,以社会核心价值引领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以夯实社会团结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

其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主导价值共识,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全社会能最大限度地形成主导价值共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利益冲突的社会,也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通过对各种利益关系、社会矛盾的调整和处理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融洽。这不仅需要相应的社会机制,也需要相应的主导价值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代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价值,是认识和评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标准和取向,是社会和谐的思想根基。它提供了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所以,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成人们形成主导价值共识,使多元价值观得到合理的调适、引领和规范,以化解矛盾、消除冲突,增强社会的亲和力、凝聚力。特别要倡导正确的荣辱观,作为引领文明道德风尚的标杆,以凝聚社会道德共识。社会一旦有了共同的价值目标和理想追求,也就有了超越具体利益关系的精神纽带,就能够宽容谅解、求同存异,团结协作,共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再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价值整合作用。社会价值观念的多样化为促进创造活力的竞相迸发提供了有利条件。然而,社会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逆反性和无序性。科尔柏格认为,“尊重信仰自由并不需要持价值中性的立场”。[25]我们今天搞和谐社会建设,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统摄、整合多样化的价值观念,通过倡导和支持积极、有益的价值观念,改造和抵制落后的、腐朽的价值观念来实现社会思想文化的和谐。特别是在当前矛盾突显时期,各种价值观念鼓浪而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提出了挑战。如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不到应有的价值统领作用,就会使整个社会陷入无序和混乱。所以,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价值整合作用,反对价值相对主义,努力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的和谐思想文化氛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美]l.j.宾克莱.理想的冲突———西方社会中变化着的价值观念[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3]涂尔干.道德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4][5][6][7][8][9][10][11][12][13][15][16][17][18][19][20][21][24][25][美]柯(科)尔柏格.道德教育的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德育原则论文范文6

一、传统道德与德育的批判继承

如同我国现时代整个的社会文化一样,德育文化处于既有德育文化趋向消解、新的德育文化正在建构的文化转型阶段。新的德育文化的建构过程实质上便是既有德育文化的现代化过程。那么在这一现代化过程中,究竟怎样看待传统道德与德育呢?传统道德与德育体系中又有哪些因素具有现代因子经过必要的现代转换能够纳入正在建构中的新的德育文化,并为与现实的德育所用呢?在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过程中必须坚持什么原则呢?

与会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的精华,既是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建构新的德育文化的需要。我们不可能割断中国的历史,脱离国情。在急剧变改的社会中,对传统的维系与科学地弘扬对维护社会稳定、缓解因观念突变而出现的思想阵痛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新的德育文化的建设固然以对传统的扬弃为重要特征,但尤为重要的是科学地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的精华是我们赖以建构新的德育文化体系的基础。整个人类思想史的发展证明:人类思想的发展并非依据基础而创造新的思想,而是依据基础而改变传统意识。对新的德育文化的建构而言,所依据的“基础”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现实,据此应予改变的“传统意识”主要包括了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体系的精华。

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体系博大精深,虽有糟粕,更有精华,继承其精华,有利于加强学校德育及德育学科建设,这是与会的专家学者所普遍认同的观点。与会的专家学者指出,礼、义、廉、耻、信,以及孝等传统的道德观念,传统美德所体现的整体主义(具体表现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与强调集体利益)、辩证思想(具体表现在强调“为政以德”与人际和谐)以及“先义后利”等,虽然其中具有特定的历史局限,但都拥用合理内核,所蕴涵的基本价值有一定的超时代特性,经过必要的现代转换,结合现实赋予必要的时代内涵,完全可以变现实的德育及新的德育文化建设所用。在研讨过程中,有些专家还特别指出,传统道德与德育是一个有机的思想体系,它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同时也包括了儒家以外其它学派(比如道家、墨家等)的思想在内,在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儒家的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会上,有些专家学者专门就“先秦道家的德育思想”、“《周易》的道德教育思想”作了研讨,与会者对此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传道德与德育的批判继承,既是一个理论,也是个实践问题。那么,在批判继承过程应遵循哪些原则呢?经过研讨,与会的专家学者普遍认识到,在新的德育文化建构过程中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必然要遇到三大矛盾,即精华与糟粕的矛盾、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的矛盾;要正确解决三大矛盾,必须区分、认识和处理这三大矛盾关系,坚持三个基本原则:1.正确区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中的精华与糟粕,坚持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2.正确认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坚持古为今用,发展创新的原则;3.正确处理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的关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贯通古今、融汇中西原则。在对待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的问题上,“五四”以来更有着两种不同的态度度和主张:一是毫无批判兼收并蓄,食古不化;一是全盘否定,“全盘西化”。受其影响,在批判继承的实践中也多出现过国粹主义与的错误。与会的专家学者强调,我们今天仍有必要批判和警惕这两种极端倾向的出现。基于对此现象的高度关注,有的与会者提出,在新的德育文化建构过程中批判继承传统德育文化尤其需要遵循这样四项原则:1.化为现代的而非守成的;2.实践的而非体用的;3.抽象的而非具体的;4.历史的而非学理的。

二、德育学科建设

德育学自80年代初从教育学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始终受到这样一种非议,即认为它缺乏理论,没有科学的体系。与会的专家学者勇敢地面对这种非议,视之为加强德育学科建设的一种动力,站在使德育学更为完善的维度上,就德育学的学科性质、德育学的若干基本概念,既有德育原理教科书的体系编排等问题作了研讨;与此同时,运用整体辩证思维、系统论、现代全息论等现代的新思维新方法提出了新的德育学理论及体系。

究竟怎样认识德育学的学科性质,与会的专家学者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它是一门以理论为基础的应用学科。在这种观点看来,德育学是从德育的现实出发,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德育的本质问题,并运用从实践中总结来的德育规律去指导实践,其研究目的在于指导实践。另一种观点认为德育学是具有多种性质、多种功能的学科群,包含众多具体的德育学科,比如德育社会学、德育心理学、德育哲学、德育工艺学等,不同的具体学科有着不同的性质与功能。

一门学科的概念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科的科学性。德育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仍有作进一步界定的必要。在这一方面,与会的专家学者主要围绕“德育”的内涵、外延、功能、目标、任务等作了探讨。与会者认为,我们现在对德育所下的定义仅仅是自学校教育的维度出发的,因此无法涵盖社会及家庭教育中的德育的内涵:一般认德育的外延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但在教育学的各个领域的阐述过程中,却只有道德教育是贯彻始终的且有实在的内容;在表述上,“德育的功能”、“德育的价值”、“德育的作用”并存,有的专家主张用“功能”更为确切;至于德育功能的问题,有的专家认为它既有现实的一面,也有超越一面,我们强调它的现实功能是必要的,但不能忽视它具的的超越现实的功能,即按照某种超越于现实的道德理想去塑造与培养人的功能;德育的“目标”与“任务”是有区别的,“目标”是概括的、相对稳定的。任务则是根据目标所制定的具体化措施,现行的《德育原理》及德育实践中将它们合二为一是不恰当的。

德育原则论文范文7

(一)研究的领域

随着1950年底我国接收了第一批来自东欧的33名留学生,新中国的留学生教育事业开始起步,初步建立了来华留学生教育体系。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接收来华留学生的高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育机构达746所,来华留学生人数从1978年的1200多人增加到2013年356499人,增长了290多倍。随着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快速发展,相关的研究也获得了发展,学术界开展了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管理工作和教学等方面的研究,一批高水平的成果相继发表,如于福增的《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来华留学生教育》、董泽宇的《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但是,目前来华留学生教育存在注重专业技能教育轻人文教育,特别是轻思想道德教育的问题,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主要研究的领域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内涵研究。关于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展开了探讨和论述。曹亚红率先提出了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她认为:“对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主要是接收来华留学生的院校,通过知识的传授,文化的传播等对来华留学生的思想、观点施以一定的影响,以达到教育目标。”李本义,刘荣山认为:“加强来华留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就是要在留学生教育中,坚持把道德素质教育的内容渗透到教育的全过程,培养学有所用人才。”可以看出,理论界对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用什么名称来形容,怎么下定义存在很大的争议,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2.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研究。国内理论界,充分认识到了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对此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刘世伟指出“: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是实现我国总体战略目标的需要,是发展我国经济与科技的需要,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需要”。关秋红从国际政治局势、培养国际化人才、高等教育发展等方面指出了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必要性。王春刚认为加强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建立留学生教育大国、强国、营造和谐社会和校园氛围、完善留学生教育和管理、提高留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3.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理论基础的研究。对于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这一问题,有的学者主张中国的传统道德是其理论依据,也有的学者从更广范围进行探讨。刘庆委主张儒家言语道德文化特别是礼、仁、忠、信之说是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吕萍认为,用陶行知德育思想指导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王春刚认为,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政策依据、学科依据、研究依据、现实依据和历史理论依据。可以看出,我国理论界对此问题研究刚刚开始,存在分散、不系统、不全面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国外思想道德教育理论的指导作用。

4.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的研究现状。对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研究较少,相关文献只有三篇。王吉芳认为:“包括如何做人教育、关心他人教育、与人交往教育、享受人生教育和合作精神教育。”韩晓明指出:“应包括勤奋学习教育,团结友好教育,中国国情教育。”刘本义、刘荣山认为“:包括法制教育、文化素质教育。”通过三位学者的认识,可以意识到学术界对此问题分歧很大,认识还不够清楚,甚至存在一些偏差,缺乏一定的理论高度。

5.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原则和方法的研究现状。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原则和方法研究的相关文献较少,通过查询只有两篇。刘世伟率先提出了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他认为:“应坚持积极影响与不强加于人原则;严格管理与思想教育原则;平等信任原则,针对性原则。应采取感染法,冲突缓解法。”王凤丽认为: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应该运用渗透的教育方法,将其渗透到具体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看出,此问题是理论研究的难点,需要不断探索和深入研究,需要更科学更完整的阐述。

6.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研究现状。目前,国内相关文献较多,该问题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崔永日,崔亨龙最先提出此问题,他们认为:“应从教学和课外活动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金春花指出:“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应依靠思想教育课和班主任”。关秋红认为:“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要从重视课堂教学,丰富业余生活,克服文化差异三个途径进行教育”。从几位学者的观点可以发现,国内对此问题研究相对较多,较深入。但是观点都趋同,缺少突破,需要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研究。

(二)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研究人员相对较少,组成相对单一,成果较少,研究深度和广度有限,需要进一步完善。首先,研究人员相对较少,组成相对单一。目前,我国从事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人员大部分是工作在留学生管理和教学第一线的高校管理者和教师,其他领域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专家学者、科研人员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寥寥无几。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的进展。其次,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从中国文献总库和其他文献上可查阅关于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文章只有20余篇。最后,研究深度和广度有限,大部分的研究还局限于对策研究,一些问题还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到问题的内部,对基本理论的阐述较少,研究的视角有待扩展。虽然,目前我国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刚刚开始,但随着国家对留学生教育问题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必将引起理论界的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必将成为留学生教育研究的新领域,也必将向纵深领域进行。第一,研究的内容将更加广泛,将突破原有领域的限制,从宏观领域到微观领域,从应用研究向基本理论研究拓展,从关注来华留学生总体人群思想道德向关注个别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转移。第二,研究方法将多样化,从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到定量法、定性法等方法,改变研究过程中单纯依靠一种方法,实现研究方法的现代化、多样化。第三,研究范式将更加广泛,实现社会事实范式、社会定义范式和社会行为范式的有机结合。

二、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研究价值

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是中外文化教育交流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动力。它对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高我国国际地位,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的理论意义

1.拓展思想道德教育的研究领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是我国理论界研究的重点领域,形成了许多成果,并且有些成果已经开始在教育实践中运用。目前,我国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思想道德教育基础理论研究、思想道德教育应用研究等方面。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为思想道德教育提供新的课题,要求思想道德教育研究向更深更广的领域进行。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实现了思想道德教育研究由单一关注本国学生向关注生活、学习在中国的留学生领域开展,推动了思想道德教育的向前发展,开拓了思想道德教育研究的新领域,有利于我国思想道德教育研究的快速发展。

2.深化了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留学中国的热潮,世界各地的学生纷纷漂洋过海来到中国求学。在来华热潮的推动下,国内理论界也开始关注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问题。目前,国内对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留学历史的研究、管理的研究、教学的研究、招生的研究等方面。在思想道德领域则相对落后,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因此,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不足。通过对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研究,推动留学生教育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

3.推动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研究的快速发展。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问题虽然较之其他方面处于相对落后,但随着来华留学生规模的扩大特别是留学生思想道德出现的种种问题,已经开始引起相关教育机构和学者的关注。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研究已经开始起步,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发展缓慢,其原因在于受困于基本理论。

(二)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构建留学生教育强国。目前,来华留学生逐年增加,2008年我国接受了来自189个国家和地区的22.35万留学生,我国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留学生教育大国。我们在为这一成绩欢欣鼓舞之时,也要认识到我国与发达国家在此领域存在很大的差距,还不是留学生教育强国。这种差距表现在诸多方面,其中重要一点就是我们在留学生教育方面忽视了人文教育特别是思想道德教育。国内外教育家一致认为,没有思想道德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从这个角度分析,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通过对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深入研究,能够唤起人们对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视,推动思想道德在实践中开展,从而促进我国留学生教育水平的提高,加快留学生教育强国建设的步伐。

2.便于来华留学生的教学和管理工作。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实践将是盲目的。来华留学生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也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这样,才能顺利进行。对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特点、内容、重要性、原则和具体途径等理论的研究,将为来华留学生的具体教学和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3.促进高校的稳定和发展。来华留学生日益成为高校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生活学习的状况,将会直接影响高校的稳定和发展。来华留学生来自世界各地,留学生之间、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之间、留学生与教师之间、留学生与社会其他人员之间,由于文化差异、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经常会发生争议甚至冲突,以致严重影响高校的稳定和发展。通过对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研究,为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一些借鉴,推动思想道德教育开展,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及时化解矛盾,维护校园的稳定,促进高校的发展。

德育原则论文范文8

【关键词】大学生 德育生活化 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026-03

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和科技突飞猛进的新形势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探索和创新。随着哲学、社会学、教育学领域顺应关注人、回归生活的历史潮流,不少学者将目光转向了生活德育,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成为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对国内学界关于大学生德育生活化研究的相关成果进行综述,旨在不断拓展深化这一研究。

一、关于大学生德育生活化的缘起

近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德育工作仍存在不少问题,其实际效果并不乐观,德育生活化就是在对德育困境的反思、批判和应对中产生的。

唐汉卫认为只要德育由于脱离生活而带来的问题依然存在,只要生活在不断变化而德育却没能及时立足于现实生活,对德育脱离生活的批评就不会过时。他还指出德育脱离生活主要表现为道德教育的科学化、理想化、成人化和泛政治化等几个方面。高德胜把传统德育表述为“知性德育”,认为它“割裂了德性的内容结构与形式结构,认知与情感、知德与行德,进而割裂了与生活的血肉联系”,全面超越知性德育,需转变到生活德育。文艺文认为去生活化是传统高校德育低效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德育观念上过度理性化、知性化,德育对象主体地位缺失,德育过程脱离学习主体的生活以及德育情景脱离社会实际”。可见,去生活化是造成传统德育低效、失效的主要原因已成为众多学者的共识,德育生活化成为高校德育发展的价值取向,成为传统德育走出困境的必然选择。

二、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涵,理论界尚未形成明确一致的表述,但不少学者作了有益的尝试。张国启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相对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抽象性、概念性的灌输路径而言的,是以生活世界为基础的教育理念或教育哲学思想”。该种观点看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在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批判的基础上产生的,但将其界定为一种单纯的理想性、导向性的教育理念,有失偏颇。尚丽娟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于生活世界,在生活中找依托、以人为主体、以生活为中心、以教育为导向的教育模式”。该观点阐释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生活性、主体性、教育性的特点,但只把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作为一种教育理论模型和实践样式的教育模式,仍未全面揭示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本质。杨永明则将其内涵界定为“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活世界理论的指导下,以生活为基点,以人为中心,以实践为手段,成为人们现实生活中一部分”的状态。该内涵尊重了“化”字的词义,同时符合逻辑学的定义规则,对德育生活化的本质的揭示有借鉴意义。

在综合学者们对于德育生活化所下定义的基础上,笔者尝试对其进行界定:德育生活化是与脱离生活的过于追求理想化、教条化、泛政治化的德育相对而言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它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以现实生活为基点,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手段,不仅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引导大学生生活建构的过程和状态。

三、关于大学生德育生活化的依据

(一)理论依据。学者们分别从哲学、教育学、伦理学、社会学等角度对德育生活化的理论依据等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一些学者关注了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对德育生活化的理论意义,其中主要的理论支撑包括实践观、认识论、人的本质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等理论观点。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要求在德育工作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应把学生视为具有独立人格、自主意志、选择愿望、自主负责的主体,注意让学生在现实社会环境中通过自我实践、自我锻炼、自我判断、自我选择去接受教育。人的本质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种“社会关系”就是主体间的关系,强调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为平等主体进行平等交流、相互启发、相互生成的过程。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要求德育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根本目的,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根本的目标追求。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主张在生活实践中接受教育,并为生活实践服务,德育也才能收到实效。

2.回归生活世界的理论。胡塞尔回归生活世界理论对实现德育生活化有重要的反思和借鉴意义。李和佳等学者较早地阐述了胡塞尔生活世界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发、借鉴意义。他在文中提出胡塞尔生活世界的概念总的来说是一个哲学概念,“强调人们日常的生活及活动是科学的基础”,自伽利略时代开始,纯客观、唯理性的实证主义思潮使得现代科学忽视了人们的生活世界。在胡塞尔看来,只有彻底地追问使一切科学获得有效性的“主观性”,追问对人类的意义和价值,才能理解客观的真理,才能获得世界最终的存在意义。在哲学界回归生活世界的背景下,这一观点引起了现代教育观念的深刻变化,针对德育与生活对立甚至异化的困境,许多学者也提出德育回归生活世界。

3.生活教育理论。众学者认为德育生活化理论是对生活教育理论的扬弃。胡凯、赵惜群等对亚里士多德、卢梭、杜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文章论述到,亚里士多德从三方面阐述了生活与德育的关系,即生活是道德存在的最终依据,是良好德性养成的重要途径,是道德和道德教育的目的;卢梭所倡导的“自然生活”、“自然教育”的理念,对西方德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长远的影响;杜威在进一步反思传统教育脱离生活的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即生活”这一关于教育的本原性命题;陶行知扬弃杜威的生活教育思想,构建了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为精髓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为德育生活化理论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许多学者指出,“生活与道德是一体的”,真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生活为起点,在生活中开展,回归生活,引领生活。“生活教育理论”为德育生活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已成为学者们普遍的看法。

4.人本主义教育思想。部分学者认为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德育生活化的理论依据。张月霞指出“在人本主义哲学理论的指导下,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当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产生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其“核心主题是对人的关注,对人之所以为人的思索,以及对人的尊重”,对确认学生的主体性价值,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等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学者们看到了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较多地关注了社会价值,以培养“社会人”为重任,较少地关注个体价值,抹杀了个体的独立性,提出思想政治教育亟待生活化,在丰富的生活中进行价值引导,培育具有独立人格的学生。

5.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对德育生活化的指导意义引起了学者的重视。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以原有经验的基础,对新知鉴别、选择和加工,新旧知识相互作用,从而达到知识建构的过程。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有意识地开发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尽可能创设具有生活气息的思想道德情境,以最大可能地调动学生的体验与经验,切实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二)德育生活化的现实依据。较少学者论及德育生活化的现实依据与需求,现有研究认为时代在变革,思想在更新,而德育的主体――大学生,也处在一种与时俱进的变化和发展之中,德育理念和模式必须发生相应的变化,才不至于滞后于快速发展的社会现实。

1.时代的呼唤。杨迎春谈到现代科技的发展、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带来了人们科学观的革新、世界观的变革,对人的素质也提出了新要求,共同驱动传统德育向生活化转向。范美香指出中国经济、政治、文化、信息及体制的全面开放转型呈现出正反两种效应,对个体发展也具有积极和消极两种影响,为发挥积极影响,抵制消极影响,德育生活化成为开放社会的应然选择。此外,李荣认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呼唤人的主体意识,只有德育生活化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人的主体性得到解放。

2.大学生的诉求。大学生心理特点决定了该群体独有的学习和活动方式,德育生活化是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诉求。卢雄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大学生追求幸福、超越自我、渴望实现人生价值、体验新生活的需要。

3.教育的要求。生活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源泉,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归宿,因此德育生活化不仅是教育满足受教育者身心发展需求的内在要求,是素质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更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特性与自身规律的内在要求。

4.应对德育困境的选择。时代大发展和社会大变革对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利益格局带来猛烈冲击,人们价值观和思想观念发生显著变化,而由于传统德育的封闭和狭隘,未能直视社会现实,紧跟时代步伐,履行自身使命,呈现明显的滞后性、低效性和被动性。因此,学者提出德育生活化是摆脱困境的应然选择。

四、关于大学生德育生活化的原则

德育生活化的原则是为实现德育生活化,在确定德育内容、选择德育方法和途径等方面所遵循的基本准则。根据学者对德育生活化原则现有的探索,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本性原则。人本性原则主张高校德育以学生为本位,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在实践中促使大学生产生情感体验从而生成价值认同,在尊重理解的基础上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二)渗透性原则。渗透性原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具备和强化渗透意识,把德育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交往之中,融合各种教育因素及中介形成全方位的教育网络体系,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循序渐进地进行。

(三)主体间性原则。主体间性原则是指首先要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看做交互主体,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教育双方对彼此的协同互动的对话、沟通与情感交流,形成道德共识。

(四)主体性原则。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教育者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激发受教育者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受教育者在分析、比较、推理、实践的基础上能够积极进行自我选择、自我教育、自我建构、自我完善。

五、关于大学生德育生活化的对策

多数学者从德育生活化范式构建较为宏观的视角探索了德育生活化的实现对策,从现有的文献来看,研究者对其探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德育目标生活化。作为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德育目标在整个德育过程中起着指导和调控作用,邱海锋强调实现德育生活化,内在地要求德育目标生活化,需要“坚持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注重目标的辩证性;坚持统一要求与个体差异的统一,注重目标的层次性;坚持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的统一,注重目标的整体性”。

(二)德育内容生活化。高校德育内容生活化,首先要求德育内容紧贴时代,与时俱进,积极充实拓展;其次突出生活性,从个体生存和发展的角度,探索创新德育内容以关注并引导大学生生活;再次重视生活世界德育资源和素材的开发利用。总之,高校德育不仅要指明政治方向,而且要诠释社会问题,提升人生境界。

(三)德育过程生活化。学者们探索了实现德育过程生活化的原则,杨永明指出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互主体性”,使大学生走进他人、走入社会,建立起平等合作的互动型教育过程。邱海锋还提出将德育过程寓于生活中,把计划性和随机性结合起来,自然地进行德育。

(四)德育评价生活化。德育评价体系对德育活动具有导向、激励、调控和约束等多种功能,是构建德育生活化范式的重要部分。多数学者指出要在生活中进行评价,坚持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评价主体的多样化、评价方法的多元化。此外,温丽丽还提出坚持评价的层次性。

六、德育生活化的研究评价与前景展望

经过对所收集的文献进行研究发现,现有成果对深入研究德育生活化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迪作用,然而这一研究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仍处于探索阶段,且多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主,还存在一些亟待澄清、分析和解决的问题。

其一,德育生活化的概念及内涵是德育生活化研究的逻辑起点,至今尚未达成普遍认可的共识,需进一步解析探讨和充分理解,以形成更为科学的界定,为研究深入开展奠定前提和基础。

其二,学者们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论依据有了颇为全面的论述,但受到专业背景等认知经验的制约,深刻性和严谨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其三,关于高校德育生活化对策的研究尚显不足,一方面对策的维度需要继续拓展;另一方面,每个维度的探索有待进一步深化。此外,往往将对策探讨与范式构建置于同一层面,缺少具体可操作的路径措施,关于大学生德教育生活化路径的研究仍有待具体深入。

其四,德育生活化与主体性、主体间性、体验性、欣赏型等其他德育模式在理论依据、现实依据、实施原则等方面存在着相关相融性,应对诸模式关系给予重视与探索,以利于德育模式的整合协调与改革创新。

其五,由于各地区经济水平、文化传统、民族习俗、教育环境等方面的特殊性,大学生在心理素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着许多特殊的地方,大学生德育生活化也就有了特殊性,因此应结合不同地区实际,不同类型高校实际开展研究,将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使德育生活化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唐汉卫.脱离生活的道德教育:表现与批判[J].当代教育科学,2004(10)

[2]高德胜.知性德育及其超越―现代德育困境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

[3]文艺文.大学德育路径生活化[J].道德与文明,2007(5)

[4]张国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路径探讨[J].思想教育研究,2008(4)

[5]尚丽娟.思想政治教育应生活化[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5(10)

[6]杨永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0

[7]张廷国.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及其意义[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

[8]张月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2

[9]邱海锋.论大学生德育生活化范式的构建[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7

德育原则论文范文9

摘要:本文针对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德育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的原则,并对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在校德育的新方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

关键词:小学德育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由传统的纸质媒体和语言传播,变为更加多样化。书报、电话、影视、网络等媒介以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媒体方式传递着大量的信息。信息技术所带来信息交流的无障碍性、快捷性、多样性,使得以说服教育为主要方式、以教育者控制的德育内容、形式、过程等各个环节的传统德育途径,显得越来越缺乏活力。如何应对信息技术环境所带来德育的挑战和机遇,提高德育的时效性、实效性,使德育途径由封闭走向开放,德育途径由传统走向现代化,是目前很多小学德育工作者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1]。

1、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的原则

1.1时代特征

坚持与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标相一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原则。既要体现优良传统,又要反映时代特点,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

1.2实效性

体现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它所具有的超越性的特征。”这种超越性是通过学生主体来实现的。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既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适应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疏导的方法、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2]。

1.3学生的主体性

在德育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是主体性德育的一个重要观点,它是人们基于对传统德育反思的基础上而获得的有关德育目的、德育功能和德育本质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的全新认识。德育是有目的地向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促使其实现社会思想道德个体化和个体思想道德社会化。德育的目的是使人适应社会和满足社会的要求。因此,要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既要重视课堂教育,更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引导未成年人在学习道德知识的同时,自觉遵循道德规范。

1.4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不断完善思想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将自律与他律方法相互补充,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更有效地引导未成年人的思想,规范他们的行为。通过德育,使学生从一个自在的人成为一个自为的人,从“学会生存”到能“学会发展”,从被动地适应社会到主动地改造社会。教育的“超越性发展,究其实质即是人的主体性的发展。

2、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在校德育的新方式

2.1德育网站

网站德育资源的整合与构建是拓展中小学德育途径的核心内容。要进行网络化的小学德育,必然要在网上现有的丰富德育资源基础上,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其进行优化、整合和重新构建。网络毕竟是一种工具,网络功能再强大,教师德育理念再先进,没有适切的德育资源,也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么网上德育资源哪里来?在于德育网站的建设。较之传统媒体的区域性、时效性而言,德育网站具有广泛性、长期性的特点。

2.2学校网站、班级论坛

学校网站为平面直观的学校实体树立起具有时代特色的网络形象。学校网站是学校办学方针、德育目标、办学特色,结合本校(本班)学生的实际所建立的德育平台。通过学校网站,不仅使学生了解学校的过去、现在,激发学生的爱校情怀。同时,也是学校育人的平台。学校网站发挥了网络传播快捷的特点,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校园信息,发挥了德育网络的作用,使其影响力能够得到持续和延伸。校园网因为体现了学校风采,展现学生风貌,内容生动活泼、页面友好、互动性较强,而受到学生、家长、教师的喜爱。

校园网站是学校社会的网络化,学生对此有强烈亲近感、和归属感;又因网络的虚拟性和自由性,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分享观点,所以,成为学校联系学生、家长纽带之一,学校进行德育教育平台之一。

班级论坛是立足班集体而设立的班级内部事物论坛。它的结构通常根据班集的具体情况而设立,是展现班级特色,表现学生特长,商讨班级事务的平台。

2.3博客

“博客”一词是从英文单词Blog翻译而来。Blog是Weblog的简称,而Weblog则是由Web和Log两个英文单词组合而成。Weblog就是在网络上和阅读的流水记录,通常称为“网络日志”,简称为“网志”

作为班级Blog的内容可以是学生纯粹个人的想法和心得,包括学生对时事新闻、国家大事的个人看法,也可以是在基于某一主题的情况下或是在某一共同领域内由一群人集体创作的内容。班级Blog则将学习生活体会的个体性和公共性的有效结合,它所提供的内容可以是班级发生的事件记录,可以用来进行交流和为他人提供帮助,可以包容整个互联网的,具有较高的精神共享和价值。

通过班级博客及教师博客,以教育述事的方式,将德育生活化细节化。适合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以点带面探微式细节化的德育。如对学生之间的团结友爱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习惯教育等。

2.4网络即时通讯

QQ群、MSN是建立在网络基础上的即时通讯工具。如果说网站、班级论坛、班级博客等是以稳定的框架结构,鲜明的主题,深思熟虑的文字进行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的公开德育的话,那么,即时通讯则是用即时的语言,进行较为隐密沟通和辅导。即时通讯则体现了网络的另一面:即时性、隐密性、更个性化,有利于消除学生对教师权威感,使学生与老师在网络中平等交流,畅所欲言,表达最为真实的自我。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心理活动,第一时间了解班级的及学生的动态,更好地倾听到来自学生心灵深处的真实声音,从而防患于未然。

3、结论

总之,网络化德育系统是教师、学习者、德育目标、网络资源四个基本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活动,因此,在加强学生自主性及自觉性的教育同时,也需要家长和老师一起,对学生的网络德育进行适当的引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