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交通银行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17 17:57:51

交通银行论文

交通银行论文范文1

关键词:股份制商业银行 it外包 交易成本理论回归分析

据美国银行联盟的调查显示,上世纪90年代以来,银行作为信息技术的密集使用者,通过各种方式来获得it服务,而选取合适的it服务来源已经成为银行业管理it资源的核心主题之一。所谓it外包(it outsourcing),是指外部服务商提供实物和(或)人力资源承担用户组织的部分或全部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服务方式。

银行it外包的产生背景及发展现状

(一)银行it外包的产生背景

竞争日益激烈的国内外金融环境使得银行业不断在挑战中求生存、求发展,以此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地位。但是随着银行间竞争的加剧以及新业务的层出不穷,银行需要更优良的信息系统来满足竞争和业务的需要,这就对银行电子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银行电子化水平作为银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已经普遍成为银行在市场运作、金融创新、客户服务和量化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基础,直接参与到越来越激烈的银行业市场竞争中。银行信息系统的战略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的证明和共识。一些银行已经外包出其所有的信息服务职能,而外包部分及全部信息技术活动的趋势也在加剧。其它跨国企业以9%的速度增加其it外包业务,该速度和银行业十分相似。

20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的银行纷纷采用外包这一金融电子化建设的新策略。摩根大通银行于2002年与ibm达成的为期7年、合同总额为50亿美元的it外包服务协议,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银行it外包项目。it外包使摩根大通银行全面提升了业务处理能力,具备了更好的灵活性和更快的市场反应速度。同时,摩根大通银行通过it外包进一步降低了运营成本,使其能够更好地集中精力发展核心的金融服务。同年,美洲银行又以45亿美元的价格与eds公司签订了为期10年的银行it外包服务协议。2002年,全球5家较有影响力的银行分别签订了价格在10亿美元以上的it外包服务合同,金融业务正逐步转化为信息管理服务业务。竞争的巨大压力、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和对成本效益的精打细算都使得银行不断增加对it系统的投入。

(二)我国it外包发展现状

在我国,2001年深圳发展银行与gdc公司签订的灾难恢复外包合同成为国内商业银行第一份it大单。2003年11月,中国光大银行与联想it服务正式签约,联想it服务将成为其核心业务和管理会计系统建设及咨询项目的总承包商,项目合同金额达数千万元;ibm也获得了招商银行的it外包大单。

与国外相比,我国由于互联网发展进程的制约及信用体系制度的不健全等,银行业it外包还处于起步阶段,外包程度普遍偏低。然而,随着银行业信息化迅速发展要求的不断加剧,外包业务的广泛运用已成必然,处于市场体制转轨和经济迅速发展环境背景下的我国商业银行在进行相关it外包业务决策时,同样受到众多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

it外包影响因素理论综述及假设

(一)相关研究

it外包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为帮助企业更科学地进行外包决策,众学者从不同视角出发对其进行研究,形成了众多的it外包决策理论。

loh & venkatraman (1992)指出, it外包决策依赖于不同层次的多种因素,包括经济层面、行业层面、公司层面和公司内部管理因素。

资源基础理论(resource-based perspective)和资源依赖理论(resource-dependence theory)分别从公司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入手,对it外包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成本理论(agency cost theory)下的it外包主要是研究怎样用最有效的合约来管理委托者和者之间的关系,成本是委托者的监督成本、者的束缚成本和委托者的残余成本三者之和。

我国学者王欣荣和樊治平(2002)基于管理、战略、技术、经济和质量5个影响外包决策的因素,给出了一种应用于信息系统外包决策的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王建业和简兆权(2006)提出了闭环动态外包决策模型,认为外包决策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对不确定的环境变化做出快速的反应,并及时调整外包策略。

交易成本理论(transaction cost theory)在it外包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交易成本理论由coase(1937)提出,认为组织的经济活动依赖于平衡生产经济性,自行完成相关业务还是选择外包主要取决于交易成本的两个方面,即生产费用和交易费用。自行完成相关业务存在较高的生产费用,而外包可以带来较低的生产费用,但同时也产生了较高的交易费用。虽然外部供应商提供信息系统时,由于规模收益的存在能够使生产费用降低,但基于业务外包而产生的相关谈判、监督、实施合约等交易费用却相应增加了。

williamson(1975,1979,1985)发展了这一观点,认为决定交易成本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人的因素与交易特殊因素。人的因素主要指人的机会主义和在追求效率极大化时受身心、智能、情绪等制约的有限理性;而交易特殊因素包括资产特性、市场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三大方面(如图1所示)。

信息系统外包下的资产特性是指公司硬件软件结构与it人员技术能力,若资产专用性高,则交易成本因信息全程交换和投资成本难于回收转换使用而费用高昂;若资产专用程度低,则供应商可以通过共享实现规模经济效益。不确定性主要指交易过程中环境的不可预测性、技术经济趋势的模糊性及相关合同的复杂性等各种风险的发生机率。交易频率则是指初次合作关系建立时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交易的频率越高,相对的管理成本和议价成本也就越高,交易频率的升高会使得企业将交易的经济活动内部化,以此来节省企业交易过程中的各项成本。

图1指出了交易成本和其决定因素与外包的关系。外包决策可以用以下函数关系来表示(其中,不确定因素在问卷设计中兼顾市场不确定性与人为不确定性) :

外包=f(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f (资产特性,不确定性,交易频率)

因此,外包选择可以从评估影响交易成本规模的因素来进行。soon ang和detmar w. straub曾在1998年通过对美国243个银行的实证研究,探讨了美国银行业的it外包与交易成本理论之间的关系。

(二)假设与分析

本文以“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并结合我国目前it外包市场现实情况来进行相关变量的设置与研究。基于上述分析,本出如下假设:

假设1:it外包得到的相对生产费用优势越高,it外包度也越高。

假设2:it外包所需要的交易费用越高,it外包的程度越低。虽然我国的it外包发展迅速,但是关于it外部供应商的服务质量仍然需要提高。gartner it服务首席分析师rolf jester曾经在亚太it服务高级研讨会上说,中国的it服务市场仍不够成熟,大约50%的it服务合同是以不能让用户满意的方式提交的。因此,考虑到我国it外部市场的影响,本文将it外部供应商的信誉也作为一项影响因素。

假设3:it外部供应商的信誉越高,it外包的程度也越高。

我国商业银行it外包现状调查问卷设计

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实证研究,然而考虑到我国的银行规模之间的差距很大,因此各银行的it外包程度有较大差距,而银行规模势必将影响到组织界限的决定(例如外包)。因此本文调查的银行均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并且在设计问卷时,对问题的维度进行简单的概括,问题采用“克特”七点量表进行度量,如表1所示。

问卷调研了我国所有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发放问卷76份,收回有效问卷72份,有效率为94.7%。在检验变量维度的信度上,本文采用cronbach’s alpha系数来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各个维度的变量的cronbach’s alpha系数都大于0.7,表明问卷问题可信度足以得到保证。

调查数据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我国目前银行it外包整体较弱,银行多借助自身的开发能力进行it建设,如表2所示。除了“信息系统实施”的均值为3.33外,其余的五项功能均值都小于1.63,表明目前银行在进行决策和管理时,单独决策依然普遍盛行。

对于“信息系统的日常运行”和“终端计算机的管理支持”等日常维护,均值1.264与1.472表明基本上都是由银行内部it人员进行管理;后者的标准差0.964大于前者标准差0.531,表明对于终端计算机的管理支持各银行之间的决策差异大于对与信息系统日常运行的决策差异。在“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上,均值1.347也表明银行普遍倾向于自行决策。“灾难恢复与网络管理”的外包功能程度略高于日常维护等项目,但均值也仅为1.625,其标准差1.041可能是由于各银行内部it人员的技术水平存在差距而产生的。而在“信息系统实施”上,均值3.33表明银行与it外部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多集中于共同进行系统管理和开发。

在研究银行it外包应用程度问题方面,根据银行业标准功能来进行分类统计,如表3所示。通过分析,发现在银行的信息系统中,atm系统和信用卡系统外包的程度比较高,其均值接近于4,且标准差比较低,仅为0.64与0.61,这些表明几乎所有参与调查的银行对这两部分系统都采取了不同程度的外包。而对于银行核心系统、客户信息系统、会计系统方面,企业外包的程度相对较低,并且标准差较大,这也就是说不同银行在这几个信息系统的实施管理和开发上采取的方式各有所不同。

同时在对it外部供应商提供服务的满意度统计中,发现对it外部供应商信誉的均值不到4,这说明银行对与it外部供应商的服务不是很满意,且方差非常低,说明即使是外包程度相对比较高的银行,对其it外部供应商的服务也不是特别满意。从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国银行it外包服务质量未能与银行的发展相适应,无法满足其需求,仍有待提高。

(二)因子分析与回归分析

通过因子分析将每个维度的变量旋转后得到少数的几个因子,在此基础上进行回归分析,验证“交易成本”理论在银行it外包决策中的应用,同时通过因子分析可以对问卷问题的结构效度进行验证。

对变量旋转后的kmo球形检验值均0.805>0.5,且p值为0,拒绝球形,适合用因子分析进行解释。通过极大似然旋转出四个因子。其中 “it外包程度”作为因变量,“生产费用”、“交易费用”和“it外部供应商信誉”作为自变量,通过pls(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本文通过分析结果,显示出r2为0.772,并且调整的r2为0.546,排除自变量因子的增加所带来的r2的提高,回归模型仍然可以解释因变量总方差的56%。而f检验值为43.730,这就能够说明回归方程比较好地解释了变量间的关系。

在0.05的置信度下, it外包程度与生产费用优势成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78;it外包程度与交易成本成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10;it外包程度与it外部供应商信誉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22,3个假设都得到了验证。同时能够发现it外包与生产费用的相关系数高于其与交易费用的相关系数,也就是说在制定it外包决策时,生产费用的影响更大一些。虽然数据分析结果显示it外部供应商信誉的影响较小,但是如果考虑到描述性分析得到的银行对it供应商信誉均值比较低,那么it外部供应商信誉仍然在企业it外包决策中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些影响对于it外部供应商取得长远发展具有启示作用。

结论

本文通过对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it外包的实证分析,证明了“交易成本理论”在银行进行it外包决策时的正确性。it外部供应商能够提供的成本优势是银行进行it外包决策的一个重要原因。

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与soon ang、detmar w. straub(1998)对美国银行业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本文通过对美国银行的研究显示,it外包程度与生产费用的相关系数为it外包程度与交易费用相关系数的3倍,而我国商业银行it外包程度与生产费用和交易费用的相关系数中,交易费用所占的比重更大,这与我国目前it外包市场发展得不够成熟有关系,银行在进行it外包业务时要承受更大的风险,这成为影响商业银行it外包的不稳定因素。

同时调查还显示,目前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it外包,但对于it外部供应商的信誉及外包质量的满意度均较低,也能够说明对于it外包而言,除了成本因素的影响外,it服务商的服务质量也是银行进行it外包决策必须考虑的问题。因此,it服务供应商需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来取得客户信赖,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竞争力,同时促进双方的共赢。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银行在进行it外包决策时可以从交易成本理论出发来进行决策,以此决定是银行单独进行管理开发还是依靠it外部供应商来进行合作。除此之外,it外部供应商信誉和服务质量也是股份制商业银行it外包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loh, l. and n. venkatraman.determinant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sourcing: a cross-sectional analysis.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1992. 9(1)

2.ang, s. and d.w. straub.production and transaction economies and is outsourcing: a study of the u. s. banking industry. mis quarterly, 1998. 22(4)

3.杨晓勤.探讨银行it外包之路.中国计算机用户,2005(33)

4.paisittanand, s. and d.l. olson.a simulation study of it outsourcing in the credit card business.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6. 175(2)

5.郭英见.银行it外包及其风险管理策路.中国金融电脑,2006(1)

6.grant, r.m.the resource-based theory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implications for strategy formulation.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1991. 33(3)

交通银行论文范文2

银行IT外包的产生背景及发展现状

(一)银行IT外包的产生背景

竞争日益激烈的国内外金融环境使得银行业不断在挑战中求生存、求发展,以此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地位。但是随着银行间竞争的加剧以及新业务的层出不穷,银行需要更优良的信息系统来满足竞争和业务的需要,这就对银行电子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银行电子化水平作为银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已经普遍成为银行在市场运作、金融创新、客户服务和量化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基础,直接参与到越来越激烈的银行业市场竞争中。银行信息系统的战略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的证明和共识。一些银行已经外包出其所有的信息服务职能,而外包部分及全部信息技术活动的趋势也在加剧。其它跨国企业以9%的速度增加其IT外包业务,该速度和银行业十分相似。

20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的银行纷纷采用外包这一金融电子化建设的新策略。摩根大通银行于2002年与IBM达成的为期7年、合同总额为50亿美元的IT外包服务协议,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银行IT外包项目。IT外包使摩根大通银行全面提升了业务处理能力,具备了更好的灵活性和更快的市场反应速度。同时,摩根大通银行通过IT外包进一步降低了运营成本,使其能够更好地集中精力发展核心的金融服务。同年,美洲银行又以45亿美元的价格与EDS公司签订了为期10年的银行IT外包服务协议。2002年,全球5家较有影响力的银行分别签订了价格在10亿美元以上的IT外包服务合同,金融业务正逐步转化为信息管理服务业务。竞争的巨大压力、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和对成本效益的精打细算都使得银行不断增加对IT系统的投入。

(二)我国IT外包发展现状

在我国,2001年深圳发展银行与GDC公司签订的灾难恢复外包合同成为国内商业银行第一份IT大单。2003年11月,中国光大银行与联想IT服务正式签约,联想IT服务将成为其核心业务和管理会计系统建设及咨询项目的总承包商,项目合同金额达数千万元;IBM也获得了招商银行的IT外包大单。

与国外相比,我国由于互联网发展进程的制约及信用体系制度的不健全等,银行业IT外包还处于起步阶段,外包程度普遍偏低。然而,随着银行业信息化迅速发展要求的不断加剧,外包业务的广泛运用已成必然,处于市场体制转轨和经济迅速发展环境背景下的我国商业银行在进行相关IT外包业务决策时,同样受到众多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

IT外包影响因素理论综述及假设

(一)相关研究

IT外包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为帮助企业更科学地进行外包决策,众学者从不同视角出发对其进行研究,形成了众多的IT外包决策理论。

Loh&Venkatraman(1992)指出,IT外包决策依赖于不同层次的多种因素,包括经济层面、行业层面、公司层面和公司内部管理因素。

资源基础理论(Resource-basedperspective)和资源依赖理论(Resource-dependenceTheory)分别从公司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入手,对IT外包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成本理论(AgencyCostTheory)下的IT外包主要是研究怎样用最有效的合约来管理委托者和者之间的关系,成本是委托者的监督成本、者的束缚成本和委托者的残余成本三者之和。

我国学者王欣荣和樊治平(2002)基于管理、战略、技术、经济和质量5个影响外包决策的因素,给出了一种应用于信息系统外包决策的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王建业和简兆权(2006)提出了闭环动态外包决策模型,认为外包决策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对不确定的环境变化做出快速的反应,并及时调整外包策略。

交易成本理论(TransactionCostTheory)在IT外包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交易成本理论由Coase(1937)提出,认为组织的经济活动依赖于平衡生产经济性,自行完成相关业务还是选择外包主要取决于交易成本的两个方面,即生产费用和交易费用。自行完成相关业务存在较高的生产费用,而外包可以带来较低的生产费用,但同时也产生了较高的交易费用。虽然外部供应商提供信息系统时,由于规模收益的存在能够使生产费用降低,但基于业务外包而产生的相关谈判、监督、实施合约等交易费用却相应增加了。

Williamson(1975,1979,1985)发展了这一观点,认为决定交易成本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人的因素与交易特殊因素。人的因素主要指人的机会主义和在追求效率极大化时受身心、智能、情绪等制约的有限理性;而交易特殊因素包括资产特性、市场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三大方面(如图1所示)。

信息系统外包下的资产特性是指公司硬件软件结构与IT人员技术能力,若资产专用性高,则交易成本因信息全程交换和投资成本难于回收转换使用而费用高昂;若资产专用程度低,则供应商可以通过共享实现规模经济效益。不确定性主要指交易过程中环境的不可预测性、技术经济趋势的模糊性及相关合同的复杂性等各种风险的发生机率。交易频率则是指初次合作关系建立时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交易的频率越高,相对的管理成本和议价成本也就越高,交易频率的升高会使得企业将交易的经济活动内部化,以此来节省企业交易过程中的各项成本。

图1指出了交易成本和其决定因素与外包的关系。外包决策可以用以下函数关系来表示(其中,不确定因素在问卷设计中兼顾市场不确定性与人为不确定性):

外包=f(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f(资产特性,不确定性,交易频率)

因此,外包选择可以从评估影响交易成本规模的因素来进行。SoonAng和DetmarW.Straub曾在1998年通过对美国243个银行的实证研究,探讨了美国银行业的IT外包与交易成本理论之间的关系。

(二)假设与分析

本文以“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并结合我国目前IT外包市场现实情况来进行相关变量的设置与研究。基于上述分析,本出如下假设:

假设1:IT外包得到的相对生产费用优势越高,IT外包度也越高。

假设2:IT外包所需要的交易费用越高,IT外包的程度越低。虽然我国的IT外包发展迅速,但是关于IT外部供应商的服务质量仍然需要提高。GartnerIT服务首席分析师RolfJester曾经在亚太IT服务高级研讨会上说,中国的IT服务市场仍不够成熟,大约50%的IT服务合同是以不能让用户满意的方式提交的。因此,考虑到我国IT外部市场的影响,本文将IT外部供应商的信誉也作为一项影响因素。

假设3:IT外部供应商的信誉越高,IT外包的程度也越高。

我国商业银行IT外包现状调查问卷设计

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实证研究,然而考虑到我国的银行规模之间的差距很大,因此各银行的IT外包程度有较大差距,而银行规模势必将影响到组织界限的决定(例如外包)。因此本文调查的银行均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并且在设计问卷时,对问题的维度进行简单的概括,问题采用“克特”七点量表进行度量,如表1所示。

问卷调研了我国所有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发放问卷76份,收回有效问卷72份,有效率为94.7%。在检验变量维度的信度上,本文采用Cronbach’salpha系数来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各个维度的变量的Cronbach’salpha系数都大于0.7,表明问卷问题可信度足以得到保证。

调查数据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我国目前银行IT外包整体较弱,银行多借助自身的开发能力进行IT建设,如表2所示。除了“信息系统实施”的均值为3.33外,其余的五项功能均值都小于1.63,表明目前银行在进行决策和管理时,单独决策依然普遍盛行。

对于“信息系统的日常运行”和“终端计算机的管理支持”等日常维护,均值1.264与1.472表明基本上都是由银行内部IT人员进行管理;后者的标准差0.964大于前者标准差0.531,表明对于终端计算机的管理支持各银行之间的决策差异大于对与信息系统日常运行的决策差异。在“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上,均值1.347也表明银行普遍倾向于自行决策。“灾难恢复与网络管理”的外包功能程度略高于日常维护等项目,但均值也仅为1.625,其标准差1.041可能是由于各银行内部IT人员的技术水平存在差距而产生的。而在“信息系统实施”上,均值3.33表明银行与IT外部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多集中于共同进行系统管理和开发。

在研究银行IT外包应用程度问题方面,根据银行业标准功能来进行分类统计,如表3所示。通过分析,发现在银行的信息系统中,ATM系统和信用卡系统外包的程度比较高,其均值接近于4,且标准差比较低,仅为0.64与0.61,这些表明几乎所有参与调查的银行对这两部分系统都采取了不同程度的外包。而对于银行核心系统、客户信息系统、会计系统方面,企业外包的程度相对较低,并且标准差较大,这也就是说不同银行在这几个信息系统的实施管理和开发上采取的方式各有所不同。

同时在对IT外部供应商提供服务的满意度统计中,发现对IT外部供应商信誉的均值不到4,这说明银行对与IT外部供应商的服务不是很满意,且方差非常低,说明即使是外包程度相对比较高的银行,对其IT外部供应商的服务也不是特别满意。从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国银行IT外包服务质量未能与银行的发展相适应,无法满足其需求,仍有待提高。

(二)因子分析与回归分析

通过因子分析将每个维度的变量旋转后得到少数的几个因子,在此基础上进行回归分析,验证“交易成本”理论在银行IT外包决策中的应用,同时通过因子分析可以对问卷问题的结构效度进行验证。

对变量旋转后的KMO球形检验值均0.805>0.5,且P值为0,拒绝球形,适合用因子分析进行解释。通过极大似然旋转出四个因子。其中“IT外包程度”作为因变量,“生产费用”、“交易费用”和“IT外部供应商信誉”作为自变量,通过PLS(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本文通过分析结果,显示出R2为0.772,并且调整的R2为0.546,排除自变量因子的增加所带来的R2的提高,回归模型仍然可以解释因变量总方差的56%。而F检验值为43.730,这就能够说明回归方程比较好地解释了变量间的关系。

在0.05的置信度下,IT外包程度与生产费用优势成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78;IT外包程度与交易成本成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10;IT外包程度与IT外部供应商信誉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22,3个假设都得到了验证。同时能够发现IT外包与生产费用的相关系数高于其与交易费用的相关系数,也就是说在制定IT外包决策时,生产费用的影响更大一些。虽然数据分析结果显示IT外部供应商信誉的影响较小,但是如果考虑到描述性分析得到的银行对IT供应商信誉均值比较低,那么IT外部供应商信誉仍然在企业IT外包决策中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些影响对于IT外部供应商取得长远发展具有启示作用。

结论

本文通过对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IT外包的实证分析,证明了“交易成本理论”在银行进行IT外包决策时的正确性。IT外部供应商能够提供的成本优势是银行进行IT外包决策的一个重要原因。

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与SoonAng、DetmarW.Straub(1998)对美国银行业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本文通过对美国银行的研究显示,IT外包程度与生产费用的相关系数为IT外包程度与交易费用相关系数的3倍,而我国商业银行IT外包程度与生产费用和交易费用的相关系数中,交易费用所占的比重更大,这与我国目前IT外包市场发展得不够成熟有关系,银行在进行IT外包业务时要承受更大的风险,这成为影响商业银行IT外包的不稳定因素。

交通银行论文范文3

Keywords:netbank;microfoundation;competitionstrategy

摘要:互联网和银行业的结合成就了现在的网上银行,这一新银行业务的出现和发展必有其原因。本文的出发点就是从网上银行业存在的原因入手,结合微观基础中的劳动力市场的偏好理论、市场理论以及信息不对称性,进而分析网上银行的现状和产生的问题。问题主要存在于网上银行的交易成本、发展多样化,传播功能等,根据这些问题,本文分别从战略的角度探讨网上银行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网上银行;微观基础;竞争战略

一、网上银行简介

网上银行就是“网络银行”吗?

(一)定义和历史

确切地说,网上银行应该是“网络银行业务经营管理”。这个概念是动态发展的,自从美国提出建立“信息高速公路”以来,网络已经从简单的计算机有线网络转变到的“三网合一”,提供“3A式”服务已经不存在技术瓶颈。而银行的业务发展主要借鉴西方的金融业务和金融工具,金融工具也呈现出多样化,除了国库券外还出现了商业票据、短期融资债券、回购协议、大额可转让存单等与货币市场工具和长期政府债券、企业债券、金融债券、股票、受益债券、股权证、基金证券等金融市场工具。

回顾国内的网上银行发展历史,1997年招商银行的“一卡通”开通了网上业务,从此拉开了国内网上银行的序幕,2000年中国银行上网开展业务,2001年工商银行大刀阔斧开拓网上市场,2002年交通银行和建设银行分别推出自己的网站。自此国内四大商业银行全部被“一网打尽”。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我国目前已经有20多家银行的200多个分支机构拥有网址和主页,其中开展实质性网上银行业务的分支机构达50余家,客户数量达40万,远远超过了电话银行和手机银行。

(二)前期研究成果综述

2000至2002年期间,理论界在理论和实证方面也曾作过许多的分析研究,大部分来自于对国外网上银行的分析以及借鉴。笔者将前期研究成果归纳为以下几类:

1.实证类型

此类多来自于银行内部、各大知名咨询公司和网站的分析报告和年报,其中主要包括各类指标,如使用人数、使用频率、最频繁使用的网上银行业务、用户满意度等等,并在此基础上做出相应的预测。

2.经验类型

这一类在网上银行的现有研究报告中占去很大一部分比重,主要是借鉴国际上知名的网上银行的经验看中国网上银行的发展态势。这类分析报告主要从国内网上银行的不足入手,根据国外的成功案例给出的一些启示,谈论国内应该改进的不足之处。

3.功能类型

这一类型主要抓住了银行管理的一些具体细节,例如交易费用理论、金融效率、风险管理等。上述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将网上银行和经济学以及管理学理论结合起来,这样的视角显得更为专业。

4.用户类型

此类文献的作者具有如下特征:一、对管理和计算机技术颇有研究;二、这类人士还是网上银行的用户;三、对生活质量有较高的要求,故善于发现问题。这类文献比较通俗,但是很有价值。

5.技术类型

此类文献专攻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单纯的技术不同,这类文献偏重于信息资源的整合,例如后台CRM(客户关系管理)、数据仓库等概念的挖掘。从计算机公司的角度出发为银行业提供全面解决方面,因此这类文献多来自于如IBM、HP等企业。

(三)本文的出发点

本文的出发点始于两个问题:一、网上银行的立足点;二、网上银行的存在方式和目的。由这两个基本的问题引出的关于现存网上银行的问题和经营对策。

这两个问题在理论界一直试图给出答案,只是角度的不同。本文从经济基础来看待存在的原因,同时从网上银行的行为特征来看存在方式和目的。从上面的分析就可以看出本文走的是“功能类型”路线。

二、网上银行扎根在何处

首先从微观经济学中的消费者偏好理论和市场理论出发。传统银行业务的开展一般都在营业网点进行,这带来了诸多的不便:一是距离的问题,二是时间,三是交易成本。

一般在中级微观经济学中,我们知道如果将无差异曲线和消费者预算约束所决定的商品的效用理论应用到劳动力要素市场,我们便得出了一个后弯的劳动力供给曲线,这条曲线表明随着工资的上升,人们对于闲暇会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个时候,只要时间的边际效用大于货币的边际效用,人们宁愿用货币去换取自由的可支配时间。如果传统银行业务的开展不能跟上这个趋势,那对于传统银行业将会是一个冲击。

这里的结论再简单不过了,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需要更多的可支配时间,人们会将传统银行业的不便作为一项生活中的负担。随着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消费将从适应性转向理性消费。

从市场理论来分析,在西方经济学中有效竞争市场是也就是使交换达到帕累托最优的市场,这样的完全竞争市场在现实生活中是几乎不存在的。在现实生活中消费者往往欢迎垄断竞争市场,这样的市场能给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服务。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证券公司(如集合理财)、基金公司、财务公司等机构金融功能的完善与强化,中国的商业银行将会成为竞争性行业中的竞争性企业。

此外,在消费者和厂商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同样也会降低市场的效率,这在金融业也是同样的情况。依赖于信息不对称所获得的超额利润只是短期的行为,市场因此变得没有效率,就像“次品市场”的例子,结果使得高效的厂商和客户退出市场。需要改善这样的一个情况,就需要有信息机制和监督机制。这样的机制一方面是为了规避市场上由于信息不对称所酿成的风险,同时也能培育出理性的消费群体。而这样的一个机制是需要成本的,信息技术和银行这两项以服务为导向的产业走到一起并不是偶然。

信息不对称不仅包括银行对客户的,还包括客户对银行的,以银行的贷款业务为例,银行依赖什么来进行个放贷业务呢,信用体系尚未建立。据专家测算分析和保守的判断,中国市场交易中由于缺乏完善的信用体系,使得无效成本占GDP的比重至少为10%至20%。其中信用体系建立的首要难题就是信用信息从哪里来。银行业也希望通过对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尝试来降低这方面风险。

结果各大银行之间个体理性的博弈结果使得最终大家都会拥有网上业务,所以正如我们看到的,四大商业银行在短短两、三年内纷纷落网。

二、网上银行现状分析

(一)从成本特点看网上银行

从网上银行的自身出发,采用微观经济学中对厂商的分析方法,由于网上银行的投入主要是固定成本,那么随着提供服务的客户人数增多,单位成本应该呈递减趋势,由于边际成本较低,据估算,一笔网络交易的成本是0.01元,因此从国外网上银行的存款利率来看,就要明显高于一般实体银行。在银行考虑是否推出网上银行业务的时候,很容易就能根据成本和业务定价(网上银行已有收费的趋势),估算出自己的盈亏平衡点,这个点可以是稳定的客户数量,也可以是每天的交易量。

(二)从发展趋势看网上银行

网上银行既称作银行,那它和商业银行一样,首先应该是利益驱动的,在国内网上银行的形式是以实体银行为支撑的。通过网上业务,银行可以有效整合自己的资源,从整体上降低自己的营运成本,稳定现有的客户。另外由于网上银行不存在地域的限制,同时还能发掘新的客户。从这几点看,网上银行符合银行的内部需求。但是由于这类数据隐含体现在上市银行的财务报表上,因此很难找出营业费用减少了多少,收入增加了多少。在此只能做一个定性的分析。

现在我们从下面三幅图可以看一下网上银行的利润前景。

资料来源:2009中国网上银行研究报告,iResearch-ChineseInternetResearchCenter

通过经济学原理中的外部经济性来分析,网上银行功能的成熟与完善会拉动社会其他的产业的进一步网络化,成为互补产品,形成范围经济。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网络化,网民人数的不断增长,将会使得行业的单位成本呈进一步下降趋势。这个发展态势对网上银行业务的利润增长是非常关键的。

(三)网络功能分析

根据网络的特性,我们可以看到网上银行本身除了盈利能力以外,还有一个信息传播的功能。就现在已有的传播功能分析,网上银行可以分为网上教育和信息,除此以外有些银行还开出网上论坛,以便用户之间的沟通,以加强营销的力度。

但对于银行来说,网上银行的重要作用不单单是一般意义上的传播功能这种功能一般的网站都具有,但是在大浪淘沙之后,又有几家剩下来了呢。网上银行真正的核心是要透过精美的页面,基本的交易系统,直达它的数据平台,也就是现在颇为流行的CRM平台。

四、问题的突现

总结前面对微观基础、成本特点、发展趋势以及传播功能的分析,可以看到网上银行的问题有其特殊性。

(一)关系生存的交易成本

关于交易成本不是指银行方面的,这里特指客户的交易成本,银行方面通过网上银行业务降低了自身成本,是否有效传递到了客户方面呢。以个人业务为例,现行的网上银行(一些试点收费分行)交易成本大都是这样制定的,一般网上银行都需要交纳一定的年费以外,其他的业务和传统业务收费标准相同,换句话说在客户交易成本,或是网上银行的价格制定方面,与传统银行相比并没有进行差别化价格战略。

但是这一点合理吗?按照上面的分析,成本函数可以概括如下:

TC——每年总成本

C——网上银行年费

t——每次的交易费用

n——交易的次数

公式比较简单,这里的t代表简化的交易费用,对于消费者来说,每年所负担的成本就等于网上银行年与交易费用的总和。但是站在风险的角度考虑,就要对以上公式做出补充。其一、由于网络传输数据所特有的风险,误码率是不可避免的。其二、划转过程中的时间延误,比如可能发生如下情况,货款已从一方账户划出,但该对方账户还未能确认你的款项到达,这中间的时延也是一项成本。当然这样的成本是在一定的概率条件下发生的。可以看到修正后的成本函数为:

P——事件发生的概率

X——事件发生所引起的损失

这样一来,即使要根据网上业务等于传统银行的成本原则定价,由于交易风险的存在,那交易费用也应该小于传统银行业的交易费用(或者利率要高于传统银行利率)。

(二)发展需要多样化

首先,由于国内网上银行的服务是建立在传统商业银行的基础上,原先各大商业银行的经营重点不同,因此各自的产品的差异和主要的客户群体差别是不言而喻的。相对于商业银行个体来说,他们的网上银行就要在这个基础上通过提供各类互补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使得用户在本行能享受到需要的产品。

其次,在上面所提到的几家做得比较好的商业银行中,除了比较全面的金融产品以外,还需要本行的自有特色,如业内所称的招商银行服务比较快速,工商银行接入比较方便等,多样化的一个关键就是针对客户的营销。举例来说,商业银行已经看到了国内的青少年出国留学的热潮,而这对于银行来说一是贷款业务,二是本外币的划转业务,结合网络的地域优势和时间优势,如果银行推出一卡两币的服务,这必将大受消费者欢迎。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针对需求变化的多样性问题。

(三)传播功能意义不大

作为网络功能的一大特点,由于网上银行是一项新鲜事物,对于它的营销不仅仅要停留在广告和促销手段上。就如前面所分析的微观基础中所谈到的信息对称性问题,国内大多数的网上银行仅是对网上银行的业务做出说明,而对收费细则和安全特性等网上银行用户最关心的问题并没有给出具体地说明,而且对于损失赔偿也没有明确的承诺。这上面只有工商银行做得比较好,它在自己的主页上开出了一个论坛,有员工定期值班,为客户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从另一观点来看,银行在没有公布有效的信息之前,客户在使用这个产品时就会有顾虑,这样一来银行也不便于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又会对目标客户群的划分造成困难。

五、关于我国网上银行竞争战略的思考

网上银行是从西方借鉴过来的,但是从西方借鉴过来的并不一定都适用于中国。考虑到我国网络化并没有像欧美那样普及,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在各地区呈现不平衡的态势。因此对网上银行的战略构架就提出了新的问题。笔者结合上面提到的一些微观基础问题,就网上银行的战略实施提出一些建议。

(一)我国网上银行重在品牌建设

品牌建设成为了新兴行业一个差异化的重要标志,由于网上银行的产品类型,如各种金融工具和业务易于被同行业其他竞争对手模仿,所以现阶段最明智的做法应该是树立自己在客户和潜在客户中的知名度。

品牌战略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消费者肯为我们的产品付钱?银行可以通过价格优势树立品牌,例如美国的最大的网上银行NetBank在1999年报上所称,它的品牌形象来自于低廉的交易成本和丰富的产品。当然国内不一定都借鉴它通过价格打响品牌,我们同样可以走高价路线,但要提供的是物有所值的产品;或是利用互联网的地域优势,成为全球性的支付银行;或是通过服务建立品牌,工商银行做得就不错,因此工行在第一季度的交易额达2.7万亿,居各行之首。

(二)网上银行的安全考虑

网上银行对消费者来说最主要的就是安全性的考虑,这一点绝对有必要提到战略的高度来讲,而且已经成了判断网上银行优劣的重要因素。英国的“卫报”就在5月6日报道了关于12名跨国网上银行诈骗罪犯的新闻,这就为网上银行的安全风险管理提出了要求。有些问题是技术问题,需要银行与高科技公司合作来解决,而事实上我国网上银行系统全数是依赖国外公司搭建的系统平台,这样的风险不可谓不大。另一方面来自于教育问题,由于客户的自身原因所造成的资金损失,这就需要借助网上银行的手段进行教育和宣传。最后还要加强国际间银行业的紧密合作,因为网上银行的一大特征就是无国界。

除了以上的预防措施以外,还可以从补救方面着手,就好像美国成立了FDIC就是为了树立银行客户的信心。网上银行也需要一个第三方机制来消除用户的顾虑。

(三)与政府部门联动

这里并不涉及政府公关,重点是通过和政府合作,形成网上银行的社会效益。一方面,社会信用体系的形成需要网上银行这一技术机制的加入,也需要政府部门的协调合作。另一方面,网上银行也迫切需要一个较为完善的信用体系来支撑自己的业务开展。网上银行本身的社会效益要大于个体效益,因此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上最近的两则消息来看,政府也有意推行这一信息化建设。

网上银行业务的整条价值链几乎都是在虚拟的网络上进行。如何使利益相关者效用最大化、以及如何积极配合政府实施宏观经济政策成为了网上银行发展的目标。

(四)网上银行战略目标定位

网上银行在国内作为传统银行的一个部门,其目的不同于国外一些独立的网上银行。我国网上银行的目的不是从自身营利的角度出发,而要考虑到商业银行整体的利益,可能产生的现象就是网上银行部门不盈利或亏损,但是整体银行的利润在上升。

这里涉及到一个核心业务问题,核心业务并不一定是赚钱的业务,如果商业银行将其网上银行部门定为核心业务,有可能就是利用这一业务为银行吸收客户,为其他的业务提供盈利的可能性。当然国内银行也可以将网上银行定位成盈利业务,但是其业务的划分和客户市场的细分要和本身传统银行业务交错开,以避免银行内部利润出现此消彼长的情况,这同样也是对传统银行的一种保护。

(五)业内的竞合态度

竞合指竞争与合作共存,目光短浅往往会造成“以邻为壑”的战略部署,而这样于己于人都不力。从银行个体来看,竞合的态度首先体现在各商业银行的特色不用,专攻方向也不同。在竞合的概念中首先强调的是竞争,竞争才能体现效率,其次讲得是合作,因为网上银行是有互联网联通的,即使不合作也已经被连在了一起,随着外资银行的网上业务开办,国内的强强联手会成为一个趋势。从银行的外部来看,过度的竞争会导致资源的浪费,重复建设现象的严重,就会存在外部不经济,这与发展网上银行的初衷就背道而驰了。

(六)网上银行相配套的管理体系

网上银行的形式与一般银行不同,对比之下更需要人才的创新能力,当然就如前面所说,网上银行的关键因素不在于技术,而在于策划、管理和实施。随需应变的概念在网络时代得到重视,同时与之相适应的管理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网上银行的体系下,需要强调知识性和灵活性,在这里就能体现出学习型组织的理念,整个组织构架应该是由项目所驱动的,客户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就是项目的核心,依次展开实施,在这里层级观念需要进一步弱化,以适应灵活性的需要。作为现代商业银行的一个独立部门,网上银行的管理体系要做好和传统银行的沟通,同时保留自身的独立实施权利,在权责分明的情况下开展活动。

六、结语

交通银行论文范文4

关键词 跨国银行 对外直接投资 理论分析

关于银行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及其理论渊源的研究,西方学者大都借鉴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进行分析。由于跨国银行是以提供金融服务为经营对象的特殊的金融服务性企业,所以对跨国银行发展动因的理论分析,又不同于一般的跨国企业。

1 比较利益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的延伸

对跨国银行理论的研究是在跨国公司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1960年,史蒂文·海默在他的博士论文中开创性地将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应用于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分析。产业组织理论是以同一商品市场的企业关系为研究对象,以产业内的最佳资源分配为目标,研究产业内企业规模以及企业之间竞争与垄断关系的应用经济理论。

美国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的罗伯特·阿利伯教授在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研究跨国银行对外发展的比较优势。阿利伯得出的结论是:在给定的市场上,银行的效率和银行的数量是反向关系的,即银行在集中率高?数量少?的国家比集中率低?数量多?的国家有更高的收益,也就是说在银行集中率越高的国家,银行的存贷利息差越大,其银行体系的效率越高,未来的成长潜力越大。在银行高度集中的国家,银行的规模往往很大,相对较小的国内市场限制了这些银行的发展,只有走向国际市场,才能实现其规模经济效益。

美国经济学家赫伯特·格鲁贝尔在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跨国银行功能的三分类理论,这个理论回答了跨国银行在与东道国的竞争中如何获取比较优势。格鲁贝尔将跨国银行分为跨国零售型、跨国服务型和跨国批发型三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相应的比较优势。跨国银行会根据自身的优势实行不同的发展战略,以便发挥优势,避免趋同,寻找自己的利润增长点。格鲁贝尔的三分类理论为跨国银行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2 内部化理论———交易费用理论的延伸

1937年科斯在其著名论文《企业的性质》中首次提出了“交易费用”的概念。内部化理论是科斯交易费用理论在跨国公司对外投资战略中的一种应用,最初由巴克莱和卡森提出。卡森在《跨国银行演变的理论透视》一书中,用“内部化理论”来解释跨国银行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他认为,由于金融市场的不完善及处于国际财务保密等一些特殊金融服务的需要,有些金融业务很难与别国银行合作展开,而跨国银行通过遍布全球的分支机构的灵活性,可以降低金融交易的成本和风险。

内部化理论的两个假设前提是企业利润最大化和不完全市场,强调市场的不完全性如何使企业将垄断优势保留在企业内部,并通过企业内部使用而取得优势的过程。当这一过程超越国界便会形成跨国企业。内部化理论认为,中间产品市场上的不完全竞争, 是导致企业内部化的根本原因。这些中间产品,不只是半成品、原材料, 更为重要的是专利、专有技术、商标、商誉、管理技能和市场信息等知识产品。由于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 企业在进行知识产品的外部交易时, 存在着泄密的危险和定价的困难, 企业为了克服这些障碍需要付出高昂的交易费用, 所以外部市场对于中间产品的交易既是昂贵的, 又是低效的。企业不得不以内部交易机制来取代外部市场, 将知识产品的配置和使用置于统一的所有权之下, 并在对外直投资中加以利用, 从而降低交易费用, 使企业的技术投资获得充分的报偿。

跨国银行不仅向客户提供最终产品, 而且还进行研究开发、培训员工、形成独具特色的服务技术和管理技能等, 并利用转移价格通过跨国银行网络销售这些中间产品。由于信息不对称, 这些中间产品很难定价, 因而存在不完全外部市场, 因此传统自由贸易的赫克塞尔———俄林模型(以下简称H-O 模型) 不再适用。为了克服外部市场不完全性, 跨国银行通过组织内部市场以降低交易费用, 此时H-O 模型中的国家特有优势变为企业特有优势, 正是这种优势激发了银行服务的跨国界延伸, 因而内部化的前提条件是不完全市场。由于市场不完全, 银行在让渡其中间产品时难以保障自身的权益,也不能通过市场来配置其资源, 保证银行效益最大化。通过形成中间产品的内部市场,银行可保留对中间产品的控制权, 防止中间产品的扩散以免失去这种优势,所以中间产品的内部市场化尤为重要。中间产品优势是银行的公共产品, 通过离岸扩张这种优势可被充分利用。20世纪60年代美国银行向欧洲市场发展可以很好地说明内部化理论,60年代初期,欧洲美元市场形成,欧洲市场宽松的监管环境及较高的获利水平吸引了大量美国银行向欧洲市场投资,1963年,美国政府实行利息平衡税、自愿对外贷款计划等条例限制美国银行对国外客户贷款以防资本外留。美国银行为了逃避这些管制,纷纷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特别是在伦敦从事欧洲市场业务。跨国银行从事欧洲业务的机理有:由于跨国银行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的地位, 它们能内部化对某种货币的优势;由于跨国银行仅与大客户打交道, 它们提供的产品具有优势, 因而跨国经营可以在比较低的固定成本下内部化这种比较优势;跨国银行通过跨国界经营以逃避国内监管趋严引起不断增加的经营成本并将其内部化。

银行实行市场内部化的目的是消除市场缺陷,目标是获得内部化本身的收益,但市场的内部化也会增加其它成本, 银行此时必须承担分配和定价成本, 所以市场内部化也并不是没有成本的。银行市场内部化的进程取决于其对内部化收益与成本比较的结果, 内部化最好的结果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3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对跨国公司各种理论的折衷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邓宁提出的。1977 年, 英国里丁大学教授约翰·邓宁发表著名论文《贸易, 经济活动的区位和跨国企业: 折衷理论探索》, 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邓宁认为:早期理论都只是对跨国公司行为作了部分的解释, 不能成为跨国公司的一般理论。他强调, 对外直接投资、对外贸易以及向国外生产者发放许可证往往是同一企业面临的不同选择, 不应将三者割裂开来。应该建立一种综合性的理论, 以系统说明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动因和条件。他把自己的理论称为折衷理论,其意图是要集百家之长, 熔众说于一炉, 建立跨国公司的一般理论。

邓宁认为,一国企业?包括跨国银行?之所以能跨国经营,关键在于拥有:所有权优势。主要表现为企业所拥有的某些无形资产,特别是专利、专用技术和其他知识产权;内部化优势。这是指拥有无形资产所有权优势的企业,通过扩大自己的组织和经营活动,将这些优势的使用内部化的能力;区位优势。这是指特定国家或地区存在阻碍出口的因素而不得不选择直接投资,或者使直接投资比出口更有利的各种因素。区位优势是造成对外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当一个企业同时具备前两种优势,并能确认获得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区位优势时,对外投资常常是企业不可避免的选择。邓宁对这三种优势的分析见表1。

根据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分析框架,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各种因素对银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见表2。

4 总结

以上各种理论各有侧重,但总体上遵循这样的机理:当银行境外业务比境内业务存在超额利润,即收入更高或成本更低时,银行境外投资就更有利可图,实现净收益的最大化,从而产生国际化经营的动机。可以用一个模型来分析此结论。

模型假定:①银行和厂商一样,是具有有限理性的“经济人”。②金融市场由境内市场和境外市场两部分组成。③银行占有有限的生产要素。④金融市场为非完全竞争市场,包含以下几点: a. 要素流动限制,要素报酬国家间差别化; b. 金融产业流动限制,金融产品价格国家间差别化。c.各国税负、技术水平、风险系数不一致,且不同市场均存在信息成本。d.有些国家存在金融管制,产品价格(如利率)并非市场出清。

银行在国内、国外要素投入的过程为:

MRi=αIim?bi ; MRj=βIjn?bj ;

s.t. m?0,n?0,TR=Ri?Rj , I=Ii?Ij

其中,MR为边际收益,I为投资量,TR为总收益,R为收益,i为境内,j为境外,则:

maxTR=dTR?dIi=0,推出MRi=MRj

由于是非自由竞争市场,m≠n, bi≠bj , α≠β,则:

MRi=MRj推出αIim?bi=βIjn?bj

当βIjn?αIim?bi-bj时,Ij>Ii

即此时银行在境外业务的收益比境内业务的收益大(收入更高或成本更低),这时银行境外投资的收益最大,产生跨国经营的动机。无论是用哪一种理论来说明跨国银行的国际投资,最终都是在当境外投资存在超额利润即境外收益比境内收益大进行国际投资的。

参考文献

1 薛求知,杨飞. 跨国银行管理「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2 马之?.国际银行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 卢现祥. 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 北京: 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3

4 吴先明.现代跨国公司理论的发展「J.经济评论,2000(1)

交通银行论文范文5

关键词:网络银行;发展;金融监管;新问题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1

随着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如今要进行转账、汇款、付款等金融活动再也不必去银行苦苦排队了,申请一个网络银行,又称网上银行(下称网银)在家就能完成。

一、互联网与网银

互联网是广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它是将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计算机的终端、服务端、客户端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手段互相联系起来的结果。

网银包括两层意思,一个是机构,另一个是业务概念。机构意义上的网银指的是通过互联网开办业务的银行;业务意义上的网银是指银行通过互联网提供的金融服务。本文所指的网银如无特别说明,均指后者。

二、网银的发展

1.从银行业务看网银的发展

现在网银可提供服务的业务有:开户、销户、查询、对帐、行内转账、跨行转账、信贷、网上证券、投资理财等。归纳起来讲网银业务包括基本业务、网上投资、网上购物、个人理财、企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服务等六个方面。网银的基本业务包括交易记录、下载数据、网上支付等;网上投资包括股票、期权、共同基金投资等;网上购物是商业银行在网银设立的一种网上购物协助服务;个人理财理是目前在国外银行重点发展的一个服务品种;企业银行,企业银行是网银服务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除了银行自身的业务外,其也通过网银提供诸如保险、抵押、按揭等其他金融服务。

2.从历程看网银的发展

中国银行于1996年2月率先在互联网上了自己的主页,藉此成为我国第一家在互联网上信息的银行。时隔1年,招商银行率先推出名为“一网通”的互联网银行服务,成为国内第一家网上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也相继推出了自己的网银。2000年时,我国的网银用户已达41万人,交易金额6500亿元,仅隔1年,网银用户升至200多万户,2004年,网银用户又升至逾1000万户,有的银行光网银业务就高达20万亿。此后的2005年,2006年更是一路攀升,分别达到3460万户和6900万户,网银交易额140多万亿。2008年虽受国际金融风暴影响,但是网银开户仍过5000万,网银交易量达354.1万亿元。2009年经济开始复苏后,网银交易额升至400万亿元。2010年时,我国的网银用户数量更是激增到了2.7亿户。到2011年底时,网银客户已达3.69亿人。

3.从电子商务看网银的发展

作为基于互联网的一种新兴商业模式,我国的电子商务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2001年1月时,我国电子商务网站数量已达1500余家,到了2010年前后,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更是迅速,团购网站大量出现。仅2011年,我国团购类电子商务网站就达3600家,电子商务交易总额逾4万亿元,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背后,又催生着与之配套的业务发展。商务网站多是以网上交易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开通网银是必须的,电子商务的业务与网银的业务呈现一个有我必有你的趋势,伴随着电子商务越来越发达,网银的用户量及交易量也越来越多,开通多个网银的人不在少数,可以说电子商务极大促进了网银的发展。

三、网银发展及其带来的金融监管新问题

1.网银发展自身的问题

(1)网络建设方面。虽然我国的网络近年来发展迅速,但网速、上网费用、覆盖地域等与人们的期望还有一定偏差,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一现状一定程度影响到了网银向更多网民普及。

(2)网络支付方面。目前我国的网银发展只是速度上的优势,并不成熟更谈不上完善,因此在交易过程中的安全性难以保证,最突出的就是在支付时的安全,银行的全国联网服务还不完善,行与行间的合作也不尽人意,其网络支付的覆盖面也相对较小。

(3)网络安全方面。安全性问题是网络银行在建设网上支付系统时,最为重视,也是花时间最多的问题,在很多情况下,犯罪分子侵入系统,干扰、破坏系统或盗用资金,给银行带来重大损失,给用户造成资金损失。

(4)网络法律方面。网银是先进、超前、方便的,其生命力也是强大的。但是目前我国与网络相配套的法律还不完善,还存有很多漏洞,使得消费者不能很放心地进行网上交易,影响到了网银的发展。

2.网银发展带来的金融监管新问题

网银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归根结底是金融监管方面的问题。

(1)监管滞后。综合前文所述,我国的网银无论从用户量和交易量上讲都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但是如潮涌般的背后,暴露的却是我国网银监管方面的落后,在网银监管方面有些地方是空白,有的是用传统银行业务的模式来监管,造成体制上的落后,从而使得网银实际上处于一种缺乏监管的状态,导致网银的申请和使用出现多而滥的现象,带来了金融风险隐患。

(2)保障缺乏。我国的网银监管落后于网银的发展,还表现在保障体系上。虽然近年来提出了网银实名制,但是实际执行得并不怎么到位。这给一些匿名从事非法交易活动的人提供了可乘之机。

(3)监管立法。网银发展至今,我国还没一部与之配套的监管法律,也没有任何指导意见明确当事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有的全凭一纸与银行签订的协议,这些协议往往只讲明了银行的权利与用户的义务,而对自身的问题却提之甚少。当用户因为网银使用过程中产生了诸如账户资金被盗、上当受骗等问题时,监管部门往往不能维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4)监管被动。当钓鱼网站层出不穷且冒充正规银行网站与网购网站,从而导到用户网银资金被骗时,监管部门往往不能做到与公安机关联动,第一时间冻结被骗资金,而是要等到实际损害已经发生过后,骗子已经逍遥自在了,才启动相关的机制,呈现一种事后诸葛亮的作风。

四、结语

虽然在网银的发展与监管中暴露出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网银作为一种新兴的银行业务以及交易方式,在其发展过程中遇到些阻力也是常情之事,不可因噎废食,而是需要将不到位或是空缺给补上,特别是要加强对网银准入的监管,把问题发现在萌芽状态,从而促进网银健康、快速发展,为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罗应珍.电子商务发展简史[M].电子科技出版社,2011,11.

[2]穆乃云.网络与商业应用[J].现代商业经月刊,2009(07).

交通银行论文范文6

1907年11月,清政府邮传部正式奏请:设立交通银行。邮传部在奏文中指出:“臣部所管轮、路、邮、电四政,总以振兴实业,挽回利权为宗旨,设立银行,官商合办,名日交通银行。”邮传部希望以银行为枢纽,使轮、路、电、邮四政互为交通,于是取“交通”二字,交叉贯通,引申兴旺发达之意。故名“交通银行”。当时拟设交通银行的具体缘由,一是经办募债赎路(京汉铁路);二是经管四政收支;三是办理国外汇兑;四是辅助统一币制。1907年12月8日,经批准,交通银行正式在北京开始筹备。

1908年3月4日,交通银行正式开业。民国纪元以后,经董事会议决定,交通银行的英文名称:BANK OF COMMUNICATIONS。Communication是指交流、交际、通讯;Transportation单指交通运输。交通,是指从事旅客和货物运输及语言和图文传递的行业。包括运输和邮电两个方面,在国民经济中属于第三产业。运输有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种方式,邮电包括邮政和电信两方面内容。交通银行的业务涵盖轮、路、电、邮四政,由交通银行的英文取义,不难看出其希望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和意义,是取了“交通”一词的古义,即:交错相通、交相通达。

当时的交通银行之第一个项目,是帮助清政府获得争取北京一武汉铁路运营权所需的资金,交通银行的标志,那个行徽的小写字母“b”和“c”组合起来,构成的那个立体面,其实就是火车头的变形。

很多人知道,“交通银行”这四个字为郑孝胥所书。有一种说法是,交通银行以四千两银子的润笔费,向郑孝胥求来“交通银行”四个字。

郑孝胥(1860年-1938年),中国清末官僚,洲国总理。字苏龛,一字太夷,号海藏,中国福建省闽侯县人。他是清朝具有改革意识的政治家,也是创建满洲国的参与者之一,据轶闻,他曾是溥仪的老师。当年满洲国成立后,郑孝胥出任总理兼陆军大臣、文教部长。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郑孝胥以遗老自居,后担任溥仪的内务大臣与顾问。他还投靠袁世凯,当过交通银行的行长。郑孝胥后来因为反对日本方面对满洲国的压制,而于1935年失去势力;1938年在长春暴病去世,传言是被毒杀的。直到现在为止的历史,对郑孝胥的评价是汉奸。

如今在钱币市场上,还可以见到很多交通银行当时发行的旧钞,上面印刷的就是郑的字。观郑孝胥的“交通银行”四个字,笔力坚挺,有清刚的金石之气。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金石大字典》,书名也是郑孝胥所题。如今的治书史者在论及民国书法史,以吴昌硕、康有为、李瑞清、郑孝胥、于右任五家并论,誉为“民国书法五大流派”,郑孝胥的润格在当年就已经很高了。很多人指点郑孝胥的是是非非,如今郑氏的作品在各大拍卖场的价格不但高居不下,而且稳增有序。再过几十年,郑孝胥的书法也一定会享受到“文物”级的待遇。

郑孝胥的书法,工楷、隶,尤善楷书,取径欧阳询及苏轼,而得力于北魏碑版。所作字势偏长而苍劲朴茂。郑孝胥的书法是近代书家中很有个性特点的一位。以擅长行书著称。郑孝胥早年学颜真卿和苏轼,后学魏碑,形成一种清刚、道劲、凝炼的风格。沙孟海对郑孝胥的评价较高,他说:“可以矫正赵之谦的飘泛,陶浚宣的板滞和李瑞清的颤笔的弊端的,只有郑孝胥了。他的作品,既有精悍之色,又有松秀之趣,活象他的诗,于冲夷之中,带有激宕之气”,评价不可谓不高。

关于交通银行还有一段“公案”。当时民国时期的四大银行是: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央银行和中国农民银行。交通银行始建于1908年,1949年他们随着和政府一同迁往台湾。而交通银行和中国银行建国以后也曾经有过一段日子。1958年所有的银行都归入中国人民银行,交通银行国内业务分别并入当地中国人民银行和在交通银行基础上组建起来的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成为中国人民银行的外汇部,是中国外汇管理局的前身;现在的建设银行是从交通银行中分离又并入的(交行中分离出建行,交行业务又并入建行),1986年7月24日为适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作为金融改革的试点,国务院批准重新组建交通银行。

台湾当时为了“一个中国原则”,曾经有一段时间没有把交通银行叫交通银行,后来内地把交通银行给撤销了,台湾就开始叫交通银行了,而中国银行我们一直没有撤销,他们也一直没有叫。85年内地又成立的新的交通银行,他们为了加以区分,把原来的Bank Of Communications改成了Bank OfQiaotong。内地的交通银行则仍然使用BANK OFCOMMUNICATIONS。

中国人历来把文字看成神圣之物,对文字有着敬拜的情结。书法,既是艺术,又寄托着精神的印迹。东方人偏爱文字,留下一幅幅匾额,激励自己,启发后人。历史上众多书家的摩崖石刻、碑林匾额,让这些人名留青史,闻名天下。交通银行也已经成为海峡两岸一流的金融控股集团而名闻四海。闻也是个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289位:“闻莘党翟谭贡劳逢”。

相传中国春秋时期末叶鲁国有个人物叫少正卯,他博学多识,曾聚众讲学,很多观点与孔子不同,使得孔子的不少弟子都跑到少正卯处听讲,后来孔子做了鲁国司寇,就以“改政”为名,把当时远近闻名的少正卯杀了。少正卯的后代子孙为纪念他,就以此事做了姓氏,以“闻人“为姓。而后,闻人氏的后人将复姓“闻人”单化成“闻”姓。据《风俗通》记载:上古闻人氏的后代,其子孙以“闻人”为姓,但有一部分子孙,只以“闻”为姓。闻人氏改为闻氏,少正卯就是闻姓的得姓始祖。

还有一支“闻”氏出自文姓,文天祥之后避难改姓。这种说法最早出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第一次修撰的《闻氏宗谱》:“吾姓本姓文氏,世居江西吉安之庐陵。宋景炎二年(1277年),信国公军溃于空坑,始祖良辅公被执,在潜逃于蕲之兰清邑,改‘文’为‘闻’,因家焉。”这里所说的信国公就是文天祥。

据考证,闻姓大致是在唐末和宋初形成的。主要历史名人有闻良辅、闻一多等。

姓闻的属兔、属羊、属马的为上上格,他们少年得志,学业有成,事业不凡,财运不俗。姓闻的,如叫闻杰、闻建国、闻晓红等,名字中有闻的人,一般他们兴趣广泛,好学勤问,写字秀丽,善于表达。肖龙、肖蛇、肖虎之人,他们容易离开出生地,去他乡发展,很大一部分人去异国他乡发展,颇有成就。肖鸡、肖牛之人名字中有闻的,如叫季闻恺、闻向东、高闻海等,他们很大一部分人今年有变动:转工、下海、结婚、生7-,买房、出国、留学、装修或换办公室等。肖猪、肖狗、肖鼠之人名字中有闻的,他们乐于助人,富有理想,部分人艺术上颇有成就。肖猴之人名字中有闻的,颇有意思:他们从小有逆反心理,不听父母、老师的话,成年之后独闯天下,很大一部分人会从事餐饮、酒店业,或自己开饭店,他们从小有天厨星,他们今年秋天以后运气不俗。

交通银行论文范文7

关键词:网络银行;发展;金融监管;新问题

    随着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如今要进行转账、汇款、付款等金融活动再也不必去银行苦苦排队了,申请一个网络银行,又称网上银行(下称网银)在家就能搞掂。

一、互联网与网银

    互联网是广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它是将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计算机的终端、服务端、客户端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手段互相联系起来的结果。

网银包括两层意思,一个是机构,另一个是业务概念。机构意义上的网银指的是通过互联网开办业务的银行;业务意义上的网银是指银行通过互联网提供的金融服务。本文所指的网银如无特别说明,均指后者。

二、网银的发展

1、从银行业务看网银的发展

现在网银可提供服务的业务有:开户、销户、查询、对帐、行内转账、跨行转账、信贷、网上证券、投资理财等。归纳起来讲网银业务包括基本业务、网上投资、网上购物、个人理财、企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服务等六个方面。网银的基本业务包括交易记录、下载数据、网上支付等;网上投资包括股票、期权、共同基金投资等;网上购物是商业银行在网银设立的一种网上购物协助服务;个人理财理是目前在国外银行重点发展的一个服务品种;企业银行,企业银行是网银服务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除了银行自身的业务外,其也通过网银提供诸如保险、抵押、按揭等其他金融服务。

2、从历程看网银的发展

    中国银行于1996年2月率先在互联网上了自己的主页,藉此成为我国第一家在互联网上信息的银行。时隔1年,招商银行率先推出名为“一网通”的互联网银行服务,成为国内第一家网上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也相继推出了自己的网银。2000年时,我国的网银用户已达41万人,交易金额6500亿元,仅隔1年,网银用户升至200多万户,2004年,网银用户又升至逾1000万户,有的银行光网银业务就高达20万亿。此后的2005年,2006年更是一路攀升,分别达到3460万户和6900万户,网银交易额140多万亿。2008年虽受国际金融风暴影响,但是网银开户仍过5000万,网银交易量达354.1万亿元。2009年经济开始复苏后,网银交易额升至400万亿元。2010年时,我国的网银用户数量更是激増到了2.7亿户。到2011年底时,网银客户已达3.69亿人。

3、从电子商务看网银的发展

    作为基于互联网的一种新兴商业模式,我国的电子商务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2001年1月时,我国电子商务网站数量已达1500余家,到了2010年前后,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更是迅速,团购网站大量出现。仅2011年,我国团购类电子商务网站就达3600家,电子商务交易总额逾4万亿元,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背后,又催生着与之配套的业务发展。商务网站多是以网上交易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开通网银是必须的,电子商务的业务与网银的业务呈现一个有我必有你的趋势,伴随着电子商务越来越发达,网银的用户量及交易量也越来越多,开通多个网银的人不在少数,可以说电子商务极大促进了网银的发展。

三、网银发展及其带来的金融监管新问题

1、网银发展自身的问题

(1)、网络建设方面。虽然我国的网络近年来发展迅速,但网速、上网费用、覆盖地域等与人们的期望还有一定偏差,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一现状一定程度影响到了网银向更多网民普及。

(2)、网络支付方面。目前我国的网银发展只是速度上的优势,并不成熟更谈不上完善,因此在交易过程中的安全性难以保证,最突出的就是在支付时的安全,银行的全国联网服务还不完善,行与行间的合作也不尽人意,其网络支付的覆盖面也相对较小。

(3)、网络安全方面。安全性问题是网络银行在建设网上支付系统时,最为重视,也是花时间最多的问题,在很多情况下,犯罪分子侵入系统,干扰、破坏系统或盗用资金,给银行带来重大损失,给用户造成资金损失。

(4)、网络法律方面。网银是先进、超前、方便的,其生命力也是强大的。但是目前我国与网络相配套的法律还不完善,还存有很多漏洞,使得消费者不能很放心地进行网上交易,影响到了网银的发展。

2、网银发展带来的金融监管新问题

网银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归根结底是金融监管方面的问题。

(1)、监管滞后。综合前文所述,我国的网银无论从用户量和交易量上讲都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但是如潮涌般的背后,暴露的却是我国网银监管方面的落后,在网银监管方面有些地方是空白,有的是用传统银行业务的模式来监管,造成体制上的落后,从而使得网银实际上处于一种缺乏监管的状态,导致网银的申请和使用出现多而滥的现象,带来了金融风险隐患。

(2)、保障缺乏。我国的网银监管落后于网银的发展,还表现在保障体系上。虽然近年来提出了网银实名制,但是实际执行得并不怎么到位。这给一些匿名从事非法交易活动的人提供了可乘之机。

(3)、监管立法。网银发展至今,我国还没一部与之配套的监管法律,也没有任何指导意见明确当事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有的全凭一纸与银行签订的协议,这些协议往往只讲明了银行的权利与用户的义务,而对自身的问题却提之甚少。当用户因为网银使用过程中产生了诸如帐户资金被盗、上当受骗等问题时,监管部门往往不能维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4)、监管被动。当钓鱼网站层出不穷且冒充正规银行网站与网购网站,从而导到用户网银资金被骗时,监管部门往往不能做到与公安机关联动,第一时间冻结被骗资金,而是要等到实际损害已经发生过后,骗子已经逍遥自在了,才启动相关的机制,呈现一种事后诸葛亮的作风。

四、结语

虽然在网银的发展与监管中暴露出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网银作为一种新兴的银行业务以及交易方式,在其发展过程中遇到些阻力也是常情之事,不可因噎废食,而是需要将不到位或是空缺给补上,特别是要加强对网银准入的监管,把问题发现在萌芽状态,从而促进网银健康、快速发展,为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罗应珍.电子商务发展简史[M].电子科技出版社,2011.11

[2]穆乃云.网络与商业应用[J].现代商业经月刊,2009.07

交通银行论文范文8

关键词:金融功能;银行组织;交易成本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7)08-0048-05

研究银行组织成长有两种基本方法:一是“机构论”的方法,主要从金融机构自身成长过程和原因研究银行发展;二是“功能论”的方法,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从金融功能出发,通过研究银行功能的变迁来研究银行组织成长。

一、金融功能观视角下的银行

银行的基本功能就是金融中介,它的出现不仅有效地减少了交易成本,降低了费用,而且通过集合投资者的资金,产生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通过对不同风险收益的贷款合约、投资品种等的组合,转换金融合约和证券的风险、收益和期限。

1.货币流通和清算服务

在标准AD模型下,不仅没有银行也没有货币。一旦在交易中引入任何摩擦,货币即可出现,这极大地提高交易效率,也呼唤货币中介――银行的产生。

银行起源于货币兑换,同时银行凭借广泛的分支机构和雄厚的经济实力逐步建立了庞大的支付结算系统,垄断结算服务,使其成为其他中介机构无法替代的独有的服务功能之一;结算服务随着银行体系的发展而逐步细化为央行的清算功能和商业银行的结算业务,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金融效率,成为推动银行体系变迁的最重要的技术力量之一。

2.资产转换和信用创造

银行的资产转换功能包括质量转换、数量配置等。质量转换包括不同风险度、流动性、收益性和不同成熟期的资产相互转换。数量配置是指银行集聚不同规模的闲置资金,向资金需求者提供所需要的资产,同时可以使家庭合理安排消费时间,满足效用最大化的消费需求。

银行的产生与资产转换功能密不可分。根据这一功能,西方理论界提出了新的银行存在理论模型。该模型假定在t0时期给定1单位资金,在t1时期可以消费(C1,概率P1)也可以用于投资(I在t1期只有L变现消费,到t2期回报R>1),在t2时期的最终价值用于消费(C2,概率P2);效用函数U为增凸函数;p为t2时期的贴现因子。因而,总效用函数为:

U=P1U(C11)+P2U(C22)p

在没有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情况下:

t1时期可供消费量:C1=1-I+LI=1-(1-L)I≤1,当且仅当I=0时,等号成立。

t2时期可供消费量:C2=1-I+RI=1+(R-1)I≤R,当且仅当I=1时,等号成立。

在没有交易的情况下,消费者只能在上述约束条件下选择消费分配,使效用最大化。

现在假定金融市场存在,投资项目可以按价格(贴现率)p在t1时期出售(p≤1)。则在t1期的消费约束:

C1=1-I+pRI

在t2期的消费约束:

C2=(I-I)/p+RI=1/p(1-I+pRI)

可以看出,由于金融市场的存在,无论在t1期的消费约束还是t2期的消费约束都优于没有市场的情况,消费有了明显的帕累托改进,但达不到帕累托最优。

实际上,两个时期的消费效用约束条件:P1C1+P2C2/R=1,因而,帕累托最优的一阶条件为,U'(C1*)=pRU'(C2*),在市场条件下,消费效用最大值是在U'(1)=pRU'(R)时产生的,即C1=1,C2=R。如果假定CU'(C)是C减函数,则有:

pRu'(R)<pu'(1)<u'(1)

可见,金融市场可以通过增加t1期消费,减少t2期消费而增加消费效用,但仍没有达到最优消费效用,因为C1=1<C1*,C2*=R<C2*。换言之,金融市场不能提供足够的流动保障,这就需要银行的产生。银行可以轻易地满足C1*和C2*的条件:只要将1单位的资金转换成银行活期存款,银行会因为信用创造而提供足够多的流动性,从而满足C1=C1*和C2=C2*的帕累托最优消费。

银行的资产转换功能的最大作用是可以产生更大的流动性,以满足社会经济对资产转换的要求。这样充当货币供给和需求中介的银行就具有灵活调节供求关系的功能。银行可以根据投资人的需要创造各种形式的存款类型,也可以根据货币需求创造货币,满足市场的需求,这就是信用创造的调节功能。正因为银行的存在可以提高社会的总消费效用,银行必然产生。

3.信息功能和贷款监督

一般来说,融资企业具有内部信息,它更了解所投资项目的质量,投资人处于信息的不利地位,这样就造成了信息不对称及“逆向选择”。

在较简单的Diamond模型中,假设大量企业拥有两类项目,期望收益Q是内部信息,分为两类(期望收益分别为Q1和Q2,概率分别为P1和P2,均有相同的方差b)。企业的效用函数为U(W)=-e-pw,p>0是恒定的绝对风险厌恶系数,w代表最终财富。投资者风险中性,企业风险厌恶。如果期望收益可以预计,则企业在市

场上出售项目的价格P=Q。因为期望收益是企业的内部信息,并且P=P1Q1+P2Q2,可得到企业进行“逆向选择”的条件是:P1(Q2-Q1)≤1/2Pb2,企业进行逆向选择的风险收益必须大于风险成本。

由于信息不对称,投资者无法分辨项目的预期收益,如果投入一定量的自有资金(a)作为信号,就可以使坏项目模仿好项目出售无利可图。有自有资金的项目售价为Q1,没有自有资金的项目售价为Q2,a满足的条件为:

a2/(1-a)≥2(Q2-Q1)/pb2

从企业的效用成本来看,预期收益低的企业由于信息完全损失的效用为:

C=1/2pb2a2

这就是信息成本。从上式可知,企业自有资金数额是项目风险程度的函数。如果银行通过资金集合而进行分散投资于N个项目,预期收益仍为Q,而方差却变为b2/N。由于信息成本是风险程度的减函数,所以银行的出现可以降低信息成本。西方学者还探讨了银行在信息收集和处理及贷款监督等方面的作用,同样证明银行的出现和存在是必然的。

4.关于银行产生的金融功能理论评价

上面介绍了几个简单的关于银行产生的理论,它们是当前金融功能理论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体现了金融功能理论的基本思想,特别是信息非对称假设已经成为研究金融组织成长的最基本的理论前提,银行的其他功能都可以在这一前提下进行研究,例如银行的货币兑换和清算服务主要基于银行可以将货币标准化并且掌握着辨别各种货币的信息优势,而且由于这种优势的不断扩大,银行的货币兑换和清算体系才逐步成长为几乎覆盖全球的技术服务体系;资产转换功能同样可以归结为银行掌握着不同类型的资产需求者的信息而开创的服务类型,也正是银行的信息优势才吸纳了大量的社会闲散资金,成为信用创造的基础;信息非对称理论更广泛的用途是银行可以降低贷款辨别的信息成本,减少贷款的监督成本。非信息对称假设是金融市场不完全的最基本的特征,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实际。正是银行具有信息优势,才吸纳了大量的社会资金,银行便产生了。

金融功能观使研究金融组织成长的理论逐步深化,认识和研究了银行组织的作用,形成了金融组织理论体系。也正是顺着这一思路,引入金融功效,可以研究银行的发展变迁。

二、功效变迁与银行发展

中介功能呼唤银行产生,功能和效率的变迁促进银行的成长。金融体系的效率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金融体系能不能创造合适的金融工具,以合理的价格有效地满足市场的资金供需,这被称为配置效率。二是从储蓄者流向借款者的全部资金的流量越大,金融体系越有效率,称之为交易效率。

1.金融体系效率衡量标准

金融体系的效率可以从交易成本和真实经济两个方面衡量。

银行体系的交易成本是指银行体系为了完成银行功能而付出的代价,一般包括三类:银行与资金盈余者之间形成委托关系,产生成本;银行组织经营运作的管理成本和银行作为投资人对投资项目的甄别、谈判和监管等产生的监理成本。一般来说,随着规模的扩大银行会增加谈判中的垄断优势,有可能增加委托谈判的不公正性,增加成本,但是银行治理结构规范、科学可以有效地遏制谈判的不公正。若治理结构不能随银行规模的扩大得到改进,则可以认为成本是银行规模的增函数。起初,银行管理效率会随规模扩张而提高,在银行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管理成本则成为银行规模的增函数,管理效率将下降。监管成本则是银行规模和监管技术的减函数,达到临界值之后将不再随规模变化。在一定制度和技术条件下,银行交易成本的最优化决定银行的规模。创新和竞争可以改变制度和技术条件,扩大银行组织交易成本下降空间。

真实经济是指随着规模的成长、业务的熟练以及各种业务之间的互补作用而使运作效率和效益提高,包括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学习效应等。一般说来,随着银行规模的增大,银行会有实力使用和研发更加先进的技术设备,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同时内部分工也会更加精细,这可以提高技术水平和效率、提供更多的服务项目,产生范围经济和学习效应。

真实经济和交易成本是有联系的,交易成本降低会利于真实经济的增长,同样真实经济的增长也会降低该组织的交易成本。它们又有所区别,一个组织的交易成本是针对利用该行业或组织进行交易的投资人而言的,真实经济是针对该行业或单个组织而言的。

2.功能变迁与银行组织成长历程

(1)从银行出现到货币发行的垄断(13世纪~19世纪60年代)

自从威尼斯银行出现以后,各国商业银行如雨后春笋,且各自为政地发行银行券,造成货币流通市场上的混乱。国家将货币发行权逐步集中到一家或几家规模较大、信用较好的银行后,混乱的货币发行和流通局面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货币的信用风险明显降低。由于货币发行权的垄断,到19世纪中叶英格兰银行逐步发展为中央银行,自此西方发达国家逐渐形成了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系。1863~1864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了国民银行法,金融体系的风险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货币流通成本明显降低,并且银行清算体系在中央银行的统一规划、组织和协调下发展迅速且运转高效,从而降低了银行的交易成本。

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和对存款保护的需要也呼唤中央银行的产生。Mankiw模型认为:由于“逆向选择”,信贷市场可能因为货币市场利率(银行再融资成本)的轻微上扬而崩溃。Bemanke和Gertler模型说明:由于“道德风险”,诸如借款人的信贷价值、银行的偿债能力等金融条件会影响宏观经济。这就是银行体系脆弱性之所在。一旦经济条件发生变化影响市场利率,必然会造成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不足,从而造成银行恐慌。为防范由此引起的信用危机,起初银行之间建立危机相互辅助机制,后来逐步被政府控制的中央银行体制所替代。中央银行的产生使银行体系更加完备,更加富有运作效率,大大降低了银行体系的交易成本。

(2)货币发行垄断之后的混业经营(1863~1933年)

中央银行产生以后,货币发行权垄断于中央银行。由于商业金融实行混业经营,商业银行达到历史上的相对鼎盛时期,被喻为“万能垄断者”,它涉足于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处于资本主义的垄断经济的“核心”地位。

19世纪末,纽约和芝加哥的大型国民银行

开始利用债券业务部从事投资银行业务。20世纪初期,各大银行纷纷成立证券附属机构,有权从事各种业务。这种通过证券附属机构形成的正式和非正式的联合正是“全能银行”的开端。全能银行具有真实经济效应,一开始就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但忽视了金融风险,逐渐显现出经济泡沫,致使1929年的证券市场崩溃,数以千计的银行破产。在审视大萧条时期金融体制时,Irving Fisher认为造成这次大危机的原因是“债务紧缩”:当时企业负债过高,一旦商品市场上对他们的产品或资产产生小小的冲击,就会在金融领域产生大的波动,引起一系列银行倒闭事件,并进一步引起投资、消费和价格的萎缩,从而引起金融危机。在此后的几十年里,虽然对大萧条的解释产生不少经济理论,但受影响最大的却是整个金融体制的改变:1933年美联邦通过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标志着金融分业经营体制的开始。

从运作功效分析当时的全能银行制,可知它们在单个银行体系内的经营运作具有真实经济效应,而就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而言,却不能负荷整个金融体系的高效,从而产生了相当高的社会交易成本――金融风险。这场危机留下了深刻教训,时至今天人们还心有余悸,在不可逆转的趋势下,各国都慎而又慎地放行着混业经营。

(3)分业经营时期(1933~1999年)

1933年以后,金融体系被人为地分成了银行、保险、证券和基金等业务体系。在随后的50年里,虽然业务基本互无交叉,但它们之间业务合作却日益紧密。在金融市场主导的国家里,银行资产的份额从20世纪30年代的银行一统天下发展到七八十年代银行、保险和证券业的三足鼎立(尤其是美国)。

①机构发展。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是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空前发展,金融市场上的创新层出不穷,特别是金融衍生工具市场日益繁荣。Merton在《金融中介功能观》一文里通过描述金融创新深刻地揭示了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螺旋式上升的互动关系。他说:“看来存在着由不透明金融机构向透明金融机构发展的金融模式”。这里的不透明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和保险公司,半透明机构包括信托公司、共同基金、养老基金和金融公司等,透明的金融机构则是指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期货与期权市场。另外,80年代早期,银行控股公司这一组织形式逐步在金融舞台上施展身手,得以插手各种金融业务,使分业经营千疮百孔。

②业务发展。这一时期银行的业务创新也是层出不穷,一是在银行业务的处理方法、程序或手续上广泛采用电子技术,如EFT(资金调拨)、POST、ACH(自动交换所)、ATM等,使传统银行向“三无”银行迈进。二是负债业务逐步采用协议和可转让等凭证形式,表现出市场化的灵活性特点,如NOW、ATS、SDA(股票账户)、CDS等。三是贷款业务证券化,如抵押传递债券、保证抵押债务等。四是与投资银行业务融合,如RUF(循环包销融通)、NIF(期票发行融通)、SNIF(备用发行融通)等。五是中间业务或表外业务迅速发展,如业务、银行卡、衍生产品交易等业务。这实质上是各种金融业务的融合。

(4)新时期的混业经营

混业经营时期孕育着分业经营的胚胎,分业经营同样是培育混业经营的温床。20世纪末,银行业重新走上了混合经营之路,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各国间的金融体系逐渐趋同。这不仅在于金融创新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更在于它是进一步提高金融功效的必由之路。

新的混业经营能够从两个方面降低银行体系的交易成本:一是组织内部可形成内部资金市场,降低该组织的资金筹措成本和配置成本。二是产生范围经济,降低该组织的运作成本。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依附于银行的优势,降低了固定成本,同时为银行的业务多元化奠定了基础,提高了银行的收益,这就是金融组织的协同效应。这样银行体系的交易成本也随之进一步降低,银行规模又有了发展的空间。

三、银行组织发展趋势

上面的介绍和分析体现了银行功能变迁对组织发展的影响,也说明了银行发展的一些趋势。但那些仅仅是对金融机构自身分析得出的结论,现在结合整体经济运行分析银行组织的发展趋势。

1.银行体系的作用

经济增长和银行组织成长的相关性研究可以追溯到Schumpeter和Gerschenkron,然而,明确而清晰的结论却是在信息不对称假设前提下才得出的。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经济学家认为银行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渠道作用于经济增长:

(1)筛选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投资项目。Boyd和Prescott认为如果投资回报足够高,投资自然会实现;否则,银行会选择投资于安全资产。因而,银行选择投资项目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

(2)提供投资便利和创造流动性而促进经济增长。上面介绍了Diamond和Dybyig模型,与其类似的还有Bencivenga和Smith模型。这些模型认为金融机构不仅能为有效投资提供便利,而且还会降低坏项目的清理费用;流动性创造可以灵活满足投资需求。

(3)Sussman和Zeira研究了金融中介在投资寻找中降低交易成本方面的作用。他们建立了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相互反馈关系模型,并用美国银行业的总体数据验证了其结果:单位资本的通过金融机构投资在较低交易成本的情况下会得到较高的产出,因而会促进经济增长。

当然,银行体系也有它的脆弱性,它通过这些途径也会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2.银行的未来发展方向

由于银行体系的巨大作用,未来的银行体系会继续在履行金融功能的前提下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1)全能化

在信息不对称假设下,银行自觉履行监管职能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其监管行为能为银行带来利益,最好的方法是银行持有企业股份或获得其他便利,因而银行就有了控制企业或包揽其他业务的动机。另外,全能化还能带来信息优势和真实经济效应,并能扩大银行资金的来源,从而提高运作效率。当然,全能化可能带来一些“利益冲突”,比如增加了关联交易中的不公正和银行或高管人员的寻租机会。但这些利益冲突的发生与监管当局的监管能力有关,由于监管能力的逐步增强,全能化交易成本势必不断降低。

(2)层次化

全能化为银行拓宽了发展空间,强势的银行集团不断涌现和发展,但这些银行集团一般会面向长期的、大型的企业客户,这样中小企业或一些金融业务就会由一些专业性的或小型的银行为其服务,从而产生与之相适应的银行体系或市场体系。这就是金融体系的层次化,它适应了各经济层次的金融需求,满足了各层次金融服务的交易成本最优原则,成为银行体系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3)市场化

Merton在《金融中介功能观》一文中,对市场化做了明确的分析,指出“金融机构存在一种由不透明向透明发展的实际模式”,这实际上是指市场化趋势。这自然基于市场监督功能的增强和运作效率的提高。

交通银行论文范文9

关键词:外汇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做市商制度;人民币汇率

中图分类号:F83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09)03-0076-05

一、外汇市场的微观结构理论

Meese和Rogoff(1983)指出在实证检验中,宏观汇率决定模型对短期汇率解释力还不如随机游走模型。Meese(1990)提出对于月度和季度汇率,宏观汇率模型解释力几乎为零。Evans和Lyons注意到宏观汇率决定理论模型在实证检验中的不足,同时也注意到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的方法在股票市场中获得了较好的实证结果,从而开始努力把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的方法引入到外汇市场中来,试图利用外汇市场微观结构的方法来解释短期汇率,外汇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开始兴起。

宏观汇率决定理论模型假设交易者是同质的。信息对汇率的作用是相同的。但是外汇市场微观结构理论认为这种假设同现实不符,其假设交易者是异质的、汇率基本面的信息是分散的、市场必须花费一定的时间来吸收这些分散信息。外汇市场微观结构理论最初关注的主要变量是:交易者的异质性、私人信息和交易制度;随着外汇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逐步发展,该理论的主要变量变化为指令流,即带符号的交易量(Kyle-1985)。指令流作为信息的加总器,其最基本的作用是信息的中介,它成为连接宏观基本面信息和短期汇率的桥梁,也是连接微观交易主体和短期汇率的枢纽。指令流包括做市商间指令流和客户指令流。

Evans和lyons(2002)提出的投资组合调整模型是学术界引用最为广泛的外汇市场微观结构理论。该模型认为:宏观基本面信息既可以直接传递影响到汇率,也可以通过指令流的渠道传递影响到汇率,从而认为利率差和做市商间指令流的变化是现汇汇率变化的主要决定因素。实证结果也表明:做市商间指令流能解释美元,德国马克现汇汇率报价变化的60%以上,实证结果远远好于宏观汇率决定理论模型。投资组合调整理论模型认为:外汇市场分散的信息通过客户指令流传递给做市商,再通过做市商之间的交易形成做市商间指令流,其加总信息、最终信息被反映到现汇汇率中。客户指令流是其投资组合调整的结果(Evans&lyOIIS,2002),如果客户对外国基本面的预期好于做市商。客户就会增加外币的持有,带来正向的外币客户指令流,反之亦然(Evans&lyons,2007)。E-vans&lyons(2006)证明:决定客户指令流变化的信息结构和决定现汇汇率变化的信息结构是相同的,从而客户指令流也是现汇汇率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lyons(1997)提出做市商是风险的规避者,他通过在外汇市场频繁交易出清头寸,从而带来外汇市场巨大的交易量。形成做市商间指令流。Evans和lyons(2004)也证明外汇市场微观结构理论能够对国际金融学中汇率决定的三大谜团做出解释。

二、2005年7月以来人民币外汇市场的发展总结

2005年7月21日。中国进行了汇率制度改革,同时加快了中国外汇市场的发展。2005年8月8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快发展外汇市场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中提到了加强中国外汇市场发展的4个方面的措施:扩大交易主体;增加询价交易方式;丰富了市场的交易品种;加强了外汇市场监管。下文总结了2005年7月到2007年年底,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发展取得的成果。

(一)人民币外汇市场微观结构的建设

1、引入了做市商制度。2005年5月18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外币交易系统上线后,银行间外币对外币的做市商市场逐步形成。2005年末,会员银行30家,10家做市商(中资行3家,外资行7家)。2006年年初开始在人民币外币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提供双边的买卖报价,增加市场的流动性。当时,共有13家做市商,中资银行8家。外资银行5家。

2、引入询价交易,延长交易时间。2006年初,即期外汇市场推出了询价交易,询价交易的结束时间为下午17:30。交易成本仅为竞价交易的1/30,而且人民币远期市场也仅实行询价交易方式。询价交易推出之后。询价交易的规模远远超过了竞价的交易规模。

3、扩大交易主体。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金融公司可以申请成为银行间市场的会员。到2007年年底,有1家信托投资公司、中化财务和中化集团申请成为银行间市场会员。

4、增加市场交易产品。2005年8月15日,正式推出远期人民币外汇交易业务;2006年4月24日。推出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2007年8月,推出了货币掉期交易。

5、统一交易系统。2005年5月18日。银行间外币对外币的买卖系统上线,2005年8月15,银行间人民币外汇远期交易正式上线。2007年4月9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新一代外汇交易系统上线。该系统集合以前的各种交易系统。新系统支持了人民币对外币和外币对外币两个市场,人民币外汇即期、远期和掉期三种交易品种,以及竞价和询价两种交易模式。

6、改变中间价确定方式。2005年6月末,以前一交易日即期交易的加权平均汇率。作为下一交易日人民币对外币交易中间价;2005年7月21日以后,以前一交易日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交易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2006年1月3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每个交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向所有银行间外汇市场做市商询价,并将全部做市商报价作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的计算样本,去掉最高和最低报价后加权平均,得到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权重由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根据报价方在银行间外汇市场的交易量及报价情况等指标综合确定。其他币种中间价确定方式:通过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和国际外汇市场各币种当时的汇率套算得到。

7、扩大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幅。2005年7月20日,即期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在中间价的03%范围内浮动;2007年5月21日以后,浮动幅度由0.3%扩大为0L5%。

8、丰富了即期交易货币。2006年8月1日,即期外汇市场增加了人民币兑英镑,至此银行间即期人民币外汇市场共有5个交易货币。

(二)人民币外汇市场交易量的变化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统计。在国际外汇市场中,传统交易工具日均交易量在逐年大幅攀升,在12年的时间中日均交易量翻了将近3倍。2007年,传统外

汇市场日均交易规模达到3.2万亿美元,2004年为1.95万亿美元,增长率为71%。而且在1995年―2007年中,处于前五位的交易币种始终是:美元、欧元(或者德国马克)、日元、英镑和瑞士法郎,占比高于160%;而且货币对主要是美元货币对(86%)和欧元货币对(10%)。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统计。2007年,中国大陆的日均交易量占国际外汇市场比重,在传统外汇市场上为0.2%,在衍生品市场的占比为0;香港特别行政区占比分别为4.4%、0.9%;台湾的占比分别为0.4%、0.1%。在所有的交易货币中,中国人民币占比仅为0.5%,港元占比2.8%,新台币占比为0.4%。

在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中。2007年全年总的交易额超过2万亿美元,同比提高近90%;2007年远期交易全年交易总量为0.02万亿美元;外币掉期全年交易总量为0.3万亿美元。相对于国际外汇市场日均3.2万亿美元的交易量来讲,人民币市场的交易规模极为有限,市场深度不足。

在银行间人民币市场总交易量中,做市商之间的交易量占比极高,2006年为93%,2007年为90%。人民币市场的交易主要发生在做市商之间。

随着我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的快速发展。参与主体不断扩大,产品序列继续丰富。市场基础设施日趋健全、成交量将大幅增长,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人民币市场在价格发现、资源配置和风险防范中的作用也将日益增强。

(三)人民币外汇市场微观结构的特征

1、1994――2005年,人民币外汇市场微观结构特征。

在此期间,中国实行的汇率制度类似于固定汇率制度。1994年我国确定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是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中国政府加强了外汇市场的管制,维持人民币汇率保持在1美元兑8.2765人民币的水平。1999年,IMF重新核定中国的汇率制度,认为中国的汇率制度已经从1987年核定的浮动汇率制度转变为目前的传统盯住汇率制度(Guijun Lin,ect,2003)。

外汇市场微观结构是指包括做市商的交易结构,客户同做市商交易,做市商再同其他做市商交易。在2006年以前,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没有实行人民币外币的做市商制度。从而在此期间,人民币外币市场中不存在包括一个定价中心的市场微观结构。但是。Guijun Lin,etc(2003)提出在1994-2003年间。中国的银行间外汇市场是中央银行――中国银行的双寡头的垄断市场结构。中国银行作为客户的经纪人,买进客户的外汇,中央银行买进中国银行卖出的全部外汇。在这段时期,中国人民银行就相当于外汇市场的做市商,而银行间外汇市场的成员都是客户。在这种类似的外汇市场微观结构中,中央银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干预活动带来的指令流平滑了其他交易主体的交易行为带来的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压力。中国外汇市场是一个有形和无形并存的市场,主要以银行间外汇市场为主,仍然保留着集成交易的形式。外汇市场的这种特点保证政府能够对外汇市场实行有效控制。保持人民币,美元的基本稳定。

2、2006年以来,人民币外汇市场的微观结构特征。

2005年7月21日,中国确立以市场供求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随后,人民币市场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比如:引入了做市商制度和询价交易方式、改变了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确定方式;增加了外币远期、外币掉期和货币掉期交易。外汇市场的交易规模大幅提高。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了双向波动。人民币外币做市商制度实行以后,人民币市场就具备了Lyons和Evans所提出的外汇市场的微观结构。

(1)人民币外汇市场是一个混合型市场。金融市场的微观结构从交易机制上来讲,可以分为指令驱动型市场和报价驱动型市场,即竞价市场和做市商市场。2006年以前,人民币市场只有竞价交易这一种交易方式,没有做市商,是指令驱动型的市场。但是2006年之后,人民币市场引入了询价交易的方式,市场中竞价和询价两种交易方式并存,而且引入了做市商制度。从而人民币市场就成为指令驱动型和报价驱动型并存的市场,是一个混合型市场。

(2)人民币外汇市场做市商定价中心的地位日趋强化。做市商作为市场定价中心的地位在日趋强化。其一,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确定方式的变化强化了做市商在中间价确定中的作用。2006年1月3日以后,中间价由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向所有的做市商询价后去掉最高最低价再加权平均得到。做市商的报价决定了人民币外币的中间价。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确定方式的进一步完善反映了市场在决定人民币汇率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提高(SAFE,2006)。其二,做市商间的交易决定了日内汇率在既定区间内变化。客户指令流传递和集合了市场供求和基本面的信息。做市商再从客户指令流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决定做市商间的交易。做市商在寻找人民币汇率的限定性均衡报价中引导人民币汇率在既定区间内变化。2006年全年,做市商间交易量占全部交易量的93%,2007年达到90%;这表明做市商间交易的频繁,做市商是市场主要的交易主体。人民币短期汇率分为2个部分:中间价和波动区间。而做市商在这两个部分中都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人民币汇率主要由做市商来决定,人民币市场做市商的定价功能日趋强化。人民币短期汇率的市场化程度在提高。

(3)银行间外汇市场客户结构单一。2005年7月之前,中国外汇交易系统共有366个会员,主要成员是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2005年7月以后。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非金融公司基于本身的外汇实际需求在满足中国人民银行要求的前提下。都可以作为银行间市场的会员参与市场交易。2007年7月末,银行间外汇市场共有263家会员(经过重新登记以后的数量),其中:做市商22家、非做市商的银行会员238家、其他金融机构只有2家(1家信托投资公司,1家财务公司)、企业会员只有一家。2007年年末,会员数增加到268家。从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客户结构来看,做市商的客户几乎都是非做市商会员银行,99%的客户都是银行金融机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的数量过少,杠杆类和非杆杠类金融机构为零。这种同质的客户结构在2年内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所以,同国际外汇市场相比。人民币市场做市商的客户完全同质。结构单一。我国外汇经纪公司刚刚出现,做市商间的交易都为直接交易。2007年,中国银行间市场做市商之间的交易量占比达到90%(SAFE,2008)。按照BIS的分类,人民币市场的交易几乎都是做市商之间的直接交易。这种同质的客户结构确保了市场稳定,但是却不能及时而充分地传递关于经济基本面和市场供需变化的信息,不利于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

综上所述,在2006年以后。人民币市场是一个混合型市场,做市商市场定价中心的地位得以强化,但是做市商的客户结构相对单一。

(四)人民币外汇市场微观结构同发达国家的差别

1、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市场微观结构的特殊性。

新兴市场国家的外汇市场微观结构同发达国家不同,这些差别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其一: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市场中做市商制度的引入较晚。其二:中央银行干预更加频繁,央行干预指令流对汇率有决定性作用。中央银行可通过设定汇率波幅的方式来间接管理外汇市场。其三,外汇市场的交易成本较大,交易量较小。其四:客户指令流异质性的含义不同。在发达国家,客户指令流区分为金融机构客户指令流和非金融机构客户指令流,以及杠杆金融机构的指令流和非杠杆金融机构的指令流,因为前者包含的信息量都多于后者(E-vfln8&Lyons。2006)。但是在新兴市场国家,按照其包含的信息量的不同。客户指令流被区分为:外国客户的指令流和本国客户的指令流,前者包括更多的信息,而后者只是流动性的提供者。指令流不包含信息。

2、人民币外汇市场微观结构的特殊性。

(1)信息传递的过程不同。发达国家(主要指美国和英国)是市场主导型的金融体系,外汇市场以场外市场为主,90%的交易商是做市商,同外汇最终使用者距离很近。信息传递和处理的过程如图1所示:其中指令流只包括客户指令流和交易商间指令流。

中国是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外汇市场是有形和无形并存的市场,而且主要以银行间外汇市场为主,不到10%的交易商(即会员银行)是做市商,做市商仅同部分的外汇最终使用者有直接的联系。部分机构希望成为银行间会员,但是考虑到成为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会员资格的高成本。或者是考虑到会员身份的高垄断性,他们会纷纷放弃申请成为银行间会员,转而通过各自的账户银行(账户银行一般都是银行间会员)来进行外汇交易。随后,账户银行再同做市商交易。将信息传达给做市商。最后,做市商之间再进行交易。通过做市商间的指令流将场外市场中客户(外汇的最终使用者)的供求和基本面信息传递到人民币汇率中。人民币市场信息传递和处理过程如图2,其中指令流包括:场外市场客户指令流,场内会员银行客户指令流。以及做市商间的指令流。

区别可以概括为两点,其一,增加了场内会员银行客户指令流;其二,做市商通过场内会员银行客户指令流来获得基本面的信息。

(2)中央银行指令流对汇率变化有决定性作用。目前,人民币汇率形成中,市场的力量在日益提高,政府力量在慢慢地削减。当人民币市场具备了合理的定价能力后。政府退出的速度会加快,市场定价的决定权会提高。2005年7月汇率制度改革以后,人民币,美元汇率的波幅为中间价上下0.3%。市场有一定定价权。但权力异常有限。2007年5月21日,人民币,美元波幅从0.3%提高到0.5%。市场的定价能力逐步放大。但是,汇率波幅限制就相当于中央银行的指令流仍然在人民币汇率决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由于银行间外汇市场的会员结构相对单一。无需对客户的指令流进行再分解。但是中央银行同做市商交易形成的指令流包含的信息同一般客户的指令流包含的信息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如果对做市商的客户指令流进行分解,最好分为:中央银行的客户指令流和其他客户指令流。而且需高度重视中央银行的客户指令流信息量。

(五)加强市场微观结构建设,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人民币汇率反映宏观基本面和供求信息的能力:从外汇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角度来讲,就是充分重视指令流在传递信息中的作用,理顺信息传递渠道。通过上文的分析,人民币外汇市场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交易量提高,而且有了一个定价中心。人民币市场微观结构的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认为,我国应借鉴外汇市场微观结构理论通过加强人民币市场的微观结构建设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1、增加市场的交易主体和参与主体。

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参与主体绝大多数是银行类金融机构,参与主体种类单一导致市场的信息不能够有效地传递到汇率中;而且市场中的外汇投资咨询机构和经纪机构不足,关于人民币汇率的预期信息也不能传递到汇率中。所以,增加人民币市场交易主体和参与主体是极为必要的,这有助于改善人民币市场的微观主体,增加人民币交易中的信息量。具体的措施是:吸收更多的财务公司、集团公司、基金公司成为交易主体,大力鼓励成立各种货币经纪公司、外汇市场投资咨询公司。

2、提高做市商价格发现的功能。

做市商是定价中心,提高做市商价格发现的功能能确保宏观基本面信息的顺利传递。如果做市商对人民币汇率效率价格的预期准确,其价格发现的功能提高,中间价就能充分反映出宏观基本面信息和市场供求信息。如何提高做市商价格发现的功能呢?其一,做市商须加大汇率定价方面研究的投入,利率汇率的市场化改革需要银行加强自我定价能力方面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其二,中国人民银行需给于做市商必要的货币性补贴,降低市场的买卖价差,提高市场的流动性。增加人民币市场的交易量。其三。做市商在报价中除了关注本交易日内存货的变化,而且须高度重视累积存货规模变化,因为累积存货规模也提供汇率基本面的信息,这样的话,做市商的报价就能够相对全面地反映出信息,提高做市商价格发现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