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有效课堂教学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17 18:00:01

有效课堂教学论文

有效课堂教学论文范文1

一、在语文课堂让学生学得扎实,有效

能使教学高效的方式很多种:激发兴趣、情境教学、巧设问题、开展相关的竞赛活动等。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自制力较差,教师可在课前及时激发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在课中理解全文后,教师可以追加较深层次的问题;在课后反馈时,对学生在思考上遇到的难题,教师可以点播进行引导;并提出一些具有争论性的问题供学生思考、辩论等。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的特点、结合语文教材进行教学。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培养其学习习惯,培养学生一边读、一边思考的习惯;即用工具书阅读的习惯,主动克服困难的习惯,这样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养成学习习惯,还能为课堂实效打好基础。

二、朗读内蕴词句,启发学生想象

朗读是学生以静态的诵读用动态的意境从脑海里表现出来。朗读指导是语文教学必要的教学手段,它可使学生在初次了解作品后,通过对具体作品亮点进行朗读,以加深对作品文意的理解,从中摸索出主要的作品意境路线,并从路线中揣摩出作品内含的意境深远的含义和独特的审美属性。

例如教学《瀑布》一文时,文中对瀑布的音、形、象、色等方面进行了重点写作,宛如将一幅生动立体的画面呈现在了读者的眼前。如若仅仅是从文字表面去理解,根本无法体会到瀑布的雄伟壮观。只有将语言文字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创造性的想象才能复原并感受文中的画面,才能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倾倒。例如“叠叠的浪涌上岸滩”、“阵阵的风吹过松林”等富有动态的词句,能有效的引导学生想象气势洪伟的浪花和林风,惊心动魄。由如“一座珍珠的屏”、“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等这些色彩鲜明的语句,构成了一幅青山相映、霞光夺目的美景画卷。此时启发学生,在那青翠的高山之上,瀑布就像白银一样一泻千丈,在阳光的照射之下,泻下的水珠晶莹剔透,宛如无数颗洁白的珍珠混成的屏风。又如教学《罗盛教》文中的第二段这样写道“他在水里摸了好一阵,也没有摸到”。其中的“摸”字完全可以训练和培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通过启发学生:“罗盛教在水中到底是怎么样摸的呢?请问你们能将当时的情境表现出来吗?”同学们经过精心的思考、想象、排序之后,用生动的语言将想象出来的画面讲述出来。部分学生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之后,滔滔不绝:“水流很急,冰凉的冷水浸湿了罗盛教的衣衫,罗盛教托着沉重的身体在水里一会向前摸,一会向后摸,小心翼翼的在水中摸索着,许久时间也未摸到。”

三、通过师生互动,启发学生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多思维去认识、分析、解决问题,通过理解全文或师生提问互动的形式使学生在创新思维的过程中,反应迅速、灵活、敏捷,畅通无阻的找出问题答案。

有效课堂教学论文范文2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行为影响教学效果。相关研究表明,不同课堂教学行为对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尤其是教师行为,好的教学行为能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3]。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较为有效的教学行为有显示行为中的演示行为,如传统的板书和现代的多媒体课件;讲解行为,这种最为主要的教学行为,同时也是较为缺失的行为。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行为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对提高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点:1.教学目标不合理。一些初中语文教师为了响应新课程改革的号召,在教学中过度强调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忽视了最基本的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目标设置不全面。2.教学方法的单一性。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在诗歌、散文、小说、阅读、写作等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教学中仍然采取同一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对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综合自主学习等教学方法的运用。3.教学评价的片面性。教学评价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行为的重要组成,但是现实是很多语文教学评价较为片面,在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上都不够全面,影响了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二、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的科学策略

(一)促使教学观念向教学行为转化,提高教学观念的有效性

新课程改革已经开展了十来年,很多教师在教育理念上取得了可喜的变化,但是在课堂教学行为上还需要继续探索和实践。首先,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认识到树立正确教学理念的重要性。一旦教师形成一种教学理念后,就会长期甚至永远伴随其教育生涯,影响着其在教学中的行为表现。因此,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一开始就要重视教学理念,形成科学、正确的教学理念。其次,教师必须以新课程理念为导向,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树立教学理念时,可以对新课程标准和教育理念认真探索,与传统的教育理念进行比较,深入理解新理念的本质,以帮助自己树立科学正确的教育理念。最后,教师要科学践行教育理念,建立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的长效机制。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的转化必须经过理解、评价、判断、实践四个阶段,因此,教师要想将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必须经过不断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4]。通过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提高了教学理论的有效性,同时为初中语文课堂实际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初中语文教学中,必须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目标的有效性。如在《生命•生命》一文的教学目标设置上,通常教师会设置这样的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积极人生态度和对生命的理解。这样的教学目标过于笼统,引导性和可操作性不够有力,且对教学重难点也没有很好的指引,这样学生就很难真正理解文章,达到应用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可以设计更有针对性、具体的教学目标,如揣摩文章中有感染力的语言,理解生命的真正意义。这样具体合理的教学目标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三)精炼课堂讲解语言和内容,提高讲解行为的有效性教学

语言是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教学行为必须要求教师的讲解语言要流畅、准确、科学,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提问《旧事重提》和《朝花夕拾》两个题目哪个更好,来引导学生对两个题目进行对比分析,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和讲解,运用准确艺术的词语将一些学生没有表达出来的意识进行深入讲解和补充。教师可以用艺术性和哲理性的语言对该问题进行总结,如“作为历史的见证,在作者成长的青葱岁月中,历史到底见证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呢?”这不仅提高了语言的有效性,还调动了学生对课文的探索欲望。教学内容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讲解时,对教学内容的包括上要包括生活、思想、行为、价值观和情感等,要设置具有教育性的教学内容,以提高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在《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教学中,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要紧抓文章的细节,如“文章三四段中爸爸将摘好的花戴到瘦鸡妹妹的头上时”这温馨的动作细节,教师可以利用好该内容,将其与现实中父母用物质来表达自己对子女的爱进行比较,引发学生对父爱表达方式的思考。通过设置这样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教学内容,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还对现实生活中一些父母对子女不当的感情方式的社会问题进行思考,发人深省。

(四)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初中语文本身教学内容就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如果仍然采取传统的单一教学方式,对提高教学行为有效性和教学质量是不利的。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采取综合性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在探究式课堂教学中,采取多媒体技术创设合理化的教学情境,有效结合传统教学方法和小组合作学习、任务教学法等新型教学方法。如在《蜡烛》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前10分钟,利用多媒体导入有关二战相关历史故事、图像或者视频,将学生逐渐引导到文章的氛围中,学生在这样一种环境下也能更好地进入到学习状态。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分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兴趣爱好等进行科学分组,将文章分为三个部分“从开头到‘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从‘方场的一边’到‘回到地窖去了’”“从‘拂晓前’到结尾”,然后根据文章内容设置问题“理解文章多次提到炮火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响起来的意义,你认为老妇人舍身掩埋红军战士的动机是什么”等。让每组学生带着问题分别对自己部分的文章进行阅读和理解,进而组内讨论交流,获取答案。最后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如“你认为,作者以蜡烛为题的原因是什么”,以调动学生更加充分地发挥探究力和想象力。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情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力;通过采用探究式的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提高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教学评价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整节语文课的总结和反思,必须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以提高教学评价的有效性。一方面,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及时做出教学评价,最好的方式是通过提问、对话、讨论进行评价、指正和鼓励[5]。如在《我的母亲》一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设问:“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作者论述了与母亲之间哪些故事,并归纳出我的母亲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样一来,就会出现各式各样的回答。学生1:每天天刚亮,母亲就会把我叫醒,跟“我”说“我”昨天说错了什么话、做错了什么事,要“我”认错、用功读书,每每说到父亲的好处时,就会落泪,我认为母亲是一个慈祥的人。学生2:有次母亲拿了一件小衫让“我”穿上,“我”随意说了一句浅薄的话“娘(凉)甚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晚上,母亲就罚我跪下,重重的责骂了我一顿,我认为母亲是一个严厉的人。两个学生的概括都很比较准确,这点教师要及时肯定,然后可以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可以结合两个学生的观念,阐明“我”的母亲既是慈母,又是严师。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实行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要在内容、手段、过程、管理等方面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学习态度、思维方式等进行综合的评价。教师既要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及时评价,又要从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进行评价,升华教学评价,提高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三、结语

有效课堂教学论文范文3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往往采取的是“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这严重限制了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极大程度地影响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打破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将“问讲式的主体课堂”向“研讨交流式的自主学习课堂”转变,让学生进行独立探索和质疑问难,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在教授《坐井观天》时,可以给学生设计“青蛙说的话是真的吗?”等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行阅读,再用纸折一个青蛙进行试验,给学生留下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并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如此一来,教师便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引导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

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巧妙的留白,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创新空间,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放飞思绪。如此不但对教师的主动授业有所帮助,还能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大大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进而提高教学艺术的水平和成果,也让学生得到独特的审美体验和语文素养的提高。例如,教师在教授老舍先生的优美散文――《草原》时,可以先让学生将这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的散文进行朗读,然后引导学生走进文中的草原,欣赏草原美景并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等。在讲解“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这一句话时,教师可以设计“老舍先生会低吟什么呢?”等相关问题,让学生发表各自的观点,如此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还给学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提高了整堂课的质量,进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要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要始终遵循“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占主体地位”的原则,努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只有如此,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课堂教学论文范文4

(一)评价多元化原则

语文课堂教学有多方面的要求,而每一个学生自身存在的不同差异产生的学习效果也各不相同。同时不同的评价原则和标准,运用的评价方法也各不相同,针对每一个学习效果有差别的学生,应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促使其高效学习,让每一个学生得以发展。美国有一个多元智能理论说:“每个学生都具有创新、发展的潜力,只是所展示的领域各不相同。由于受到其家庭遗传及生活环境等许多因素的影响,让学生个体之间存在了很多的差别。如生活习惯、兴趣爱好、思维方式、个性特点等都是千差万别的。”这就需要教师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看待不同的学生,从而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二)评价主体性原则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主体性原则做出了明确规定:实施评价时应注重教师评价、学生间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三者要相结合。传统教学中评价的主体为教师,学生只能附和或被动式接受,现如今教学中的评价主体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教师的“主体专利”发生了改变。要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应将评价的“权利”下放,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或学会自己给自己评价,从而确保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二、使用丰富多彩的课堂评价语言

(一)使用评价语言要准确得体,发自内心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我们的日常教学中经常会说一些空泛的评价,让学生觉得言不由衷,许多表扬的话成了喊口号,使评价失去了意义。教师一个充满希望的眼神,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鼓励的微笑,都能传达出一份关爱,表达一种尊重。这有发自内心的准确得体且具有激励性的评价才具有亲和力,更能拉近心与心的距离。例如:“你真会学习,对刚才的问题能联系课文上下的内容。如果你能概括地用自己的话回答,那就更了不起。”像这样具有针对性的评价语言,在指出学生不足的同时给一句激励的话语,让学生树立自信,坚定方向,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习惯。

(二)使用评价语言要适时适度,因人而异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差异,课堂教学评价也需要适时适度。优秀学生已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的评价,不能停留在简单的对错和好坏的层次上,要选择独特视角,多给予启发,开阔学生视野,激发深入探究的欲望。对班上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评价时要用准确、生动、幽默的语言为其营造一种自由、民主的氛围,让他们努力向优秀的学生靠拢。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则要多倾向于鼓励,因为这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记忆能力或者主动学习意识较弱,他们缺乏自信心,渴望别人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这样学生就能对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有一个正确的评估,明白自己的不足并找出努力的方向。

(三)使用评价语言要生动形象,幽默风趣

生动形象的语言是最富有感染力的,让学生可感可知。诙谐幽默的评价不仅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发散思维更能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为教学增色。这样既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又可以使他们获得“满足感”。如“没关系,老师小时候还不如你”。听到这样的评价,让每个学生如沐春风,热情洋溢,相信每个学生心头都暖烘烘的。

三、改善和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使评价方式多元化

(一)要关注师生间的互评,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

顺应新课改在课堂评价方式上提倡民主和谐的要求,师生要处于平等的地位,师生可以互评,要打破传统教学中教师地位高高在上,一统天下的习惯,还要通过家长“座谈会”、家长“邀请日”等形式,适时引入家长的参与和评价,因为学生在受到教师的表扬时,往往更渴望家长的肯定。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留意学生,给予合理评价,还要引导学生就课堂中的某些环节如教师的范读、提问、板书等进行评价进而使学生感受到尊重,让学生畅所欲言。不管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是好是坏,教师都应鼓励学生评价,让学生在民主、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中和教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二)要引导学生进行真实的自我评价

学生自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是学生自我反省、自我完善的过程,它消除了由他人评价引起的自卑和不自信。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并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教会学生真实地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引导学生透过现象反思自己的不足,寻找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而且对他的个性发展也有极其深远的意义。例如学生在回答问题有偏差时,教师没有及时给出评价,而是引导学生:“你觉得自己的描述怎么样?你能再结合课文主要内容描述一次吗?”让学生处于一种能动的学习状态下,不断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三)创建平台,开展生生互评进行课堂互动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和勇于创新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组织同桌互评,采用小组内评议等其他方法,来弥补其评价方式的不足,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当然,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评价语言的准确、恰当、有针对性。如学生在评价一位学生的朗读时大多数会说:“他读得不通顺,有错别字,没感情。”教师就要适当引导学生发现他的优点说:“难道他读得没有一点优点吗?他的声音很大,表情很丰富,特别有感情。”这样被评价的学生才能正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同时对其他学生也能形成一个怎样正确看待问题、如何合理评价的良好习惯。

四、结语

有效课堂教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效果

一、所谓有效性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学校和教师不懈地追求。有效教学是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有效教学的价值取向是:首先,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学生情感态度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其次,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再次,有效地发展教师的教学效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学者进一步指出,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有效教学研究的重要价值在于实现了教学视点的变革与研究方法的转型。有学者指出,以有效教学作为切入点展开的教学研究,冲破了孤立地研究教学方法的陋习,拓展了教学研究的视野,为教学的改革和转型――从传递中心教学转型为对话中心教学,从教的课堂转型为学的课堂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保障。开展有效教学研究有助于实现教师文化的创造,开拓了教师研究共同体的实践空间;有助于聚焦学生成长的评价,使学生成长成为公认的衡量教学成效的标准。分析有效教学的核心因素,有学者指出,从学生的角度来讲,速度、收益、安全是有效教学必须综合考虑的三个要素――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学习结果、强化学习体验,提高学习效率的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是有效性的灵魂。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教学的有效性依赖于教师有效的教,即能够促进学生学的教。从教育学专业角度说,有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的发展:针对最近发展区的教学与发展,着眼于人的内在的发展,以及充分的个性与社会需求相统一的发展。

二、有效性的表现

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是一种教学追求,更是一套教学方法与教学技艺。有学者把“有效教学”原则归结为五大方面:理解学习者、理解学习过程、创设支持性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建立有益的学习伙伴关系、密切联系社会和文化情境的特点。“有效教学”的实现,需要通过确定科学的衡定标尺来规范和督导,其指标内容应是多维的。有学者认为“有效教学”的标准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界定:师生共同参与的创造活动以促进学习;通过课程发展学习者的语言,提高学习者素质;学习背景化,把教学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联系起来,以此创造学习的意义;挑战性的活动,教学生复杂的思维技能,通过思维挑战发展学生的认知技能;教学对话,通过对话进行教学。并进一步对“有效教学”的评价策略提出建议:建立评价的指导思想;制定评价的指标体系;秉持过程和结果相统一的评价原则;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三、实现有效性的策略

在语文的教学中,如果要让学生感到学习有趣且有益,以饱满的热情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主动与语文教师进行交流,探讨和研究学习语文中的重点与难点。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树立起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与学生建立起融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形成民主的、和谐的、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敢于发言,而且勇跃发言,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语文的学习中。

语文是以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基础课。在学生的心中比较抽象模糊,难以理解和运用。在农村小学的课堂上,大多数教师只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就完成所有课文的教学。这样单一的教学手段,久而久之,学生没有了新鲜感,感觉枯燥无味,也就影响了教学效率。如果多运用现代教具,如:挂图、录音机、多媒体等,用声音、图片、视频,就有可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展开丰富的想象。例如,在教学《颐和园》这一课时,我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颐和园美景的图片,使学生充分直观的感知颐和园的美。课文也就在看、说、读中植入脑海。现代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发展,使学生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激起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有效课堂教学论文范文6

兴趣是学习任何一门科目最重要的前提,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来源。作为教师,更应该懂得如果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有效完成课堂教学。实际上,要完成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就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创设灵活的课堂教学,充分激发学会的学习积极性。

1.1打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利用适当的游戏,可以起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主动参与到学习中的作用。打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还能提升课堂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hobby”课时时,课堂上进行接龙游戏,随便提问一位学生“What’syourhobby?”,学生回答“IlikewatchingTV。”,然后再继续问相邻的下一位同学“Whataboutyou?”,“Ilikelisteningtomusic.”,下一位“Whatkindofmusicdoyoulike?”,“Popmusic.”。这样不断的进行游戏,一小段时间后,学生的思维和目光就已经完全被教师吸引了。因此,运用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目光是最好的方式。初中阶段的学生本身自控能力差,就需要教师通过不同的方式吸引学生的视线,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1.2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随着各项技术的发展,教学过程中也能够采用一些现代化的手段来辅助教师教学。如利用多媒体设施等教学手段,充分利用起多媒体教学设施的网络性有点,在网络上寻找更多有趣的内容,通过播放与书本不同的内容吸引学生的视线。通过强烈的视觉感官体验,将英语知识形象化,加深知识在学生脑海里的印象。

1.3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个体差异

学生与老师都是课堂的主体,当然也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作为知识的指导者与传递者,教师的角色应定位在副主体上。现在很多的课堂教学,几乎都是教师主要主体,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较少。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给予学生更多的锻炼、与使用英语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积极思考,积极讨论。在这一方面,陶知行先生也指出过,创造是源于问题,产生问题才能进行思考,思考了才能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应不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积极思考问题,教师给予一定的辅助与指导,通过思考与讨论等得出解决办法,这也是锻炼学生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

2.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要想实现英语课堂的有效性,就要讲求教学方式,追求教学效率。这就要求学生要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平时教师就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适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例如,在做阅读练习时,不要因为个别不认识的单词,而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纠单词的意思,应该通读全文,了解大概的意思后,再回过头来,仔细阅读,应该就能大概懂得单词的意思。如果还是不理解,就先放弃,等到做好下面的题目后,再回过头来查阅字典。这种学习方法能够很好的在学生考试中发挥良好的作用,考试本身就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很多学生并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答卷的所有题目。对于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的阅读题型,这种方式就能很好体现出优秀之处,也能够很好的锻炼学生的思维,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以及英语习惯。另一方面,在平时,还要注重自我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与运用英语的能力,有效达到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目的。

3.结语

有效课堂教学论文范文7

从广义上来讲有效教学是一种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实现预期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有效的课堂教学从专业角度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以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从其内涵上讲,指的是技能、知识,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协调发展,地理学科是一门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在有效教学中,应该注重和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也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论,在陶行知看来,教育与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当今高中地理课堂存在的问题

(1)部分地理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及教学策略不够合理。

教师在地理教学备课时比较注重教学设计,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略单一,不能有效利用相关教学媒体和地理教学教具,不易激发的学习兴趣。教师的讲课时仍用填鸭式、满堂灌、一言堂等消极、无效的传统教学方式,压抑、挫伤了学生的智慧自主性。具体表现为过分强调预设教学活动,缺乏教学过程中对生成性问题的考虑及关注,教学活动缺乏创造性等。目前,许多教师对此也苦于无处借力,仅靠自己摸索实验、设计教学方法,劳心劳力,还吃力不讨好。

(2)学生对地理学习态度不积极、兴趣不浓。

初中阶段对自然地理、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部分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好,使学生在高中地理学习中碰到这些方面的知识内容便觉得听课很吃力,有些同学甚至感觉如同听天书,学生已掌握的基础知识与现行的高中地理教学脱节,造成了地理教学现状低效甚至无效,加上缺少实践课,造成学生对地理学习态度不积极、不感兴趣。

(3)学生课内和课外的地理实践能力弱。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及学校资紧金有限,实验室在很多学校都没有配备,部分有实验室的学校以及相关的齐全的实验仪器,限制了实验课的开展,加上地理实验课不受重视,导致学生的课内动手能力差。此外,大多数学校不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和地理课外实践活动,日常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学生了解很少,课外地理实践能力弱。

三、高中地理课堂的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

新课标明确指出:“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改变过去的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陶行知曾经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育应该是:“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活的人才教育呢?笔者以高中地理必修一《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的教学实际为例,来探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贯彻“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思想”,在开展有效教学中体现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和现代教学的共通和相融。

1、深刻理解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目标设计教学目标,并体现和贯穿于教学目标之中,使教学目标的内容范围和课程目标保持一致。具体可分为三个领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 指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及过程,学会学习,学会发现、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对学生在体验、探索的学习过程及获取技能与知识的过程中给予高度的重视与肯定。“知识与技能” 指地理学科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技能” 主要指地理观察与调查技能、地理图表技能及地理统计与计算技能,“知识”则指概念、原理、规律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括对己、对人、对自然、、对国家、对世界及其相互关系的价值判断、态度、情感以及做事具有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具体的新课程内容标准为课程目标的具体化,规定了学生在具体的每一部分课程学习结束后,所达到的基本要求。在《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中,确定教学目标内容范围时,应全面考虑三个领域分目标,知识与能力层面设计为能应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过程与方法要求启发中观察、交流、总结;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激发学生探索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

2、改变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手段

实现教学目标所采取的一切技术、手段、途径即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有力保障就是必须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对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目标、学生认知及能力发展水平,结合其自身的风格和特长,各教学方式灵活的运用,实现了各种方式的优化组合,以保证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创造性、科学性,在课堂教学中注入新的活力。在《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中,可以通过启发,探究式的提问为主导,辅助案例教学和课件演示等方法,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关注,利用图标,让学生明白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热源的结论,对于其中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常见的温室大棚原理、地球温室效应等方面的知识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 来激发兴趣,让学生解释生活现象,最后在探究中得到结论,培养学生跨学科知识的迁移能力和锻炼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课堂生成有效的关键是采用合适的教学法。在选用教学法时,教师要认真考虑教法的适用性,特别要注意:针对某个知识点,有时需要多种方法,即选择适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法。作为地理教师应根据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活动情况和知识反馈灵活选择教法,在课堂上不仅要注意知识的讲授,而且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维进展情况,按照学生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教学方法。

3、活化课堂流程、注重学习能力

3.1开展以问题教学为核心的有效教学活动

疑惑,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开始或起点,是思维与现有知识之间的矛盾,亦是探究新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源动力。《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教学内容问题的设计,应引导学生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融入自己的思考、开展合作等激发其问题意识,并从中了解大气运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启迪学生的思维,就大气的热状况提出难易适度、新颖有趣、发人深省的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教给学生思考线索和方向,引导学生层层深入的思考问题,掌握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培养其良好的思维品质,达到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3.2.以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基础,创建起良好学习氛围

教学实践证明,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教师与学生均是有思维、有情感的教学统一体。对于教学而言,师生关系意味着参与,意味着对话,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教与学的活动方式,更是充盈、弥漫于师生之间的一种精神氛围和教育情境。对学生而言,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意味着主体性凸现,个性的张扬,心态的开放,创造性的解放。对于教师而言,热爱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意味着上课不但是传授知识,而且是在一起分享理解,体验生命的价值及自我实现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课堂环境,尤其是应该努力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学习共同体”。

3. 3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以“活动”教学为主要方式

教学过程活动化是指以主题活动为线索展开的教学过程,或者在教学过程中以"活动"的方式进行,主题活动穿插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活动,保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和持续的新鲜感;通过活动,使学生保持长久高涨的学习情绪;通过活动,使教师走到学生之间,走进学生的心灵,倾听他们对于问题不同的看法,利用学生生活实际向课堂内注入新鲜的生活内容,将地理知识移植到生活中,使学生在娱乐中便学到了有用的地理,这样自然而然地打开了学生形象思维的大门,使学生学习兴趣得到了培养。

有效课堂教学论文范文8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语文教学在各个阶段的教学中都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具有基础性意义,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俗话说得好: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般,做好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工作,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新课改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很多新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只有将新的教学指导思想落到实处,才能真正达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一、实现新的教学理论与实际教学活动的有效结合

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而人才应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才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学也应该做出相应的改革,这样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新课改是新时期推动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契机,新课改过程中提出了很多有助于提高现代教学质量的方法与措施。小学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自然在新课改过程中做出了重要指示,教师想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就必须及时将新的教学理念与实际的教学活动有效结合起来。目前很多小学教师都在积极的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但是在将新的教学理念落实到实际教学这一环节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程度不足,因此,教师应该积极的将新的教学理念与课堂教学活动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得到快速地提升。

二、尊重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人翁地位

对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做出科学的定位,是新课改过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并确立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很多教师对师生角色的转换能够理解,并能够切实的落实到实际的教学中去,但是就小学阶段的教学而言,部分教师认为教师依然要发挥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因为小学生的自主能力学习较差,应该在教师的指挥下更好的学习。实际上在小学阶段就培养小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不仅不会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而且还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小学生较之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对教师具有更强的依赖心理,这就导致学生在接受知识的时候变得被动,不仅影响了学生接受知识的有效性,更影响了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积极的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的话,那么,学生的学习将由被动转变为主动,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加积极的接受知识,而且能够使学生开动脑筋思考问题,这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有助于学生成长为创新型人才。

三、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创建趣味课堂也是新课改提出的一个重要教学指导思想。不管从事哪一阶段的教学工作,教师都要注重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营造趣味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魅力。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生的诸学科中,语文是一门相对比较来说枯燥的学科,这会导致部分学生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如果能够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的话,那么无疑能够更好的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并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的学习效率。在构建有趣的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到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小学生的群体进行调查与研究,掌握小学生的兴趣点,为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奠定基础。例如:小学生一般对动画片很感兴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入动画片中的一些情节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将一些与动画片相关的图片结合起来运用于课堂教学中,这都能使学生耳目一新,大大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使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吸引力。

四、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法宝。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具有丰富的内涵,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与学生都将师生之间的互动理解为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实际上师生之间的问答只是师生互动形式的一种,除此之外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还有很多其他含义。其中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要求教师与学生积极的进行沟通与交流,这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五、注重通过课堂教学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有效课堂教学论文范文9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合作学习;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1-0079-01

合作学习通常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出现,故又称"小组学习"。以往的传统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一支粉笔一张嘴,以独角戏形式进行课堂教学,其课堂设计是以教师的主观的指令为基础,并以权力主义和刚强机制为驱动,严重缺乏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学情出发的弹性机制。而近些年来合作学习已渐渐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如何使合作学习发挥更大效率,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就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进行一些探索。

1 有效性合作的前提――教师的调控性策略

合作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成败的关键还在于教师的思想认识和调控能力。对此我认为在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应注意:

1.1 小组的优化组合。首先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可由学生自己选择,老师协调,以4-6人一组为宜,不同学生水平能力和兴趣爱好等混合编组,合理组合,由于学习中某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集体的智慧和努力,而小组合作学习能促使每个学生自由思考,表达不同解决问题的观点,从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因此,小组的组合必须合理。其次,融洽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为使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发展,必须注意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促使他们互相帮助,相互关心,友好交流,使每个学生乐于把小组学习看成是一项合作性的活动,把解决问题看成是乐事。再次,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小组成员之间积极投入,互相切磋,展开争辩,互相沟通信息,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1.2 议题的明确集中。为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议题的明确集中甚为重要。切忌议题信手拈来,五花八门。我认为小组议题应环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重难点,抓住文本引发讨论。讨论什么,解决什么,要达到什么效果必须明确,一堂课中讨论问题不宜过多,以讲求实效宗旨。例如,教学《晏子使楚》一课,在学生了解楚王三次侮辱晏子,结果都被挫败的经过后,我让学生讨论燕子能获得胜利的最根本原因,因紧扣住"最根本",学生一致认为在于"楚王无理",晏子据理力争这一突破口。通过组内合作讨论,不仅从课文中找到楚王三次无理的表现,而且还从生活中举出无理取闹,咎由自取的事例,课件议题明确集中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1.3 时间的确实保证。实践证明,合作学习要确实做到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发现急需讨论的重要议题,老师要有足够的时间耐心等待。教师要善于调控把握时间,让学生畅所欲言,人人参与,真正解决问题,使合作学习得到有效性的保证。

2 有效性合作的关键――主体的积极参与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理论家布鲁纳认为: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得知识。因此要在学生通过自学,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这一优势,互相提问,互相帮助,共同商讨解决问题。

2.1 主动参与各抒己见。以往在每节课中,发言的学生总是少数。现代的课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得到交流的机会。例如:教学朱自清的《春》一课,文章的第一句"盼望着 ,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为例,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小组内一人读,其余的认真听,听完后大家点评并总结出阅读过程中应注意的点,最后每个同学逐一示范朗读,发现还存在问题的话,再商议出解决办法,最后小组内统一意见。在此基础上,组织组与组之间的竞读比赛,评价哪个小组读的最好,最准确。因同学们的主动参与,各抒己见,不仅顺利而完满地完成了《春》一文的教学任务,还培养了学生们的竞争意识,团队精神和朗读能力。

2.2 集思广益,充实信息。集思广益是指集体思考,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借助于思想的彼此交流,充分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更好地解决问题。例如:在讲解《世界何时铸剑为犁》这一学习时,我先给全班各个小组分配具体任务:第一组:中国古代战争;第二组:中国近代战争;第三组:世界其他国家地区古代、近代战争;第四组: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第五组:中国的。要求尽可能多地搜集典型资料,根据各小组搜集的资料,运用各种形式向大家介绍,学生们终于明白了战争给世界和人类留下的伤痛、警醒:要和平,不要战争。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意义。课后学生完成了一次次创新的作业。我体会到了像这样的共同探讨既不耽误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又丰富了学生课外活动的内容,使学生的思维发展找到更广阔的天地。

2.3 开拓思维,解决疑难。凡小组讨论的问题,一般是有一定难度或需要深化理解的问题,单独思考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合作学习中鼓励学生敞开思想,畅所欲言,跳出课文开拓想象,通过讨论分析把疑难的问题解决了,并且得出比较合理,有价值的结论,在合作中共同得到提高。例如《孔乙己》学习后,我要求学生对造成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原因,允许有不同的结论,以此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各小组经过讨论,畅所欲言。在充分议论后,学生们更深层次地明白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对于理解这一问题就更深刻了。

3 有效性合作的发展--活动的提高深化

合作学习不能仅停留在有学习的组织形式,有小组活动的开展,更主要的是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防止形成追求表面现象,我认为要使合作进一步深入开展获得更大的效益,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3.1 组长能力的提高。合作学习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长的能力。对内容,时间的安排,对讨论的掌握,对组员评定的客观等等。实践证明组长能力强,积极性高,开展活动效果好,回答问题质量高。因此对组长的培训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