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车辆工程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0 16:12:55

车辆工程论文

车辆工程论文范文1

关键词 车辆工程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Reform

about the Major of Vehicle Engineering

WU Hequan, ZHANG Xin, HU Hongwei

(College of Automotive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Hu'nan 410114)

Abstract Take the major of vehicle engineering in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a example, this paper carried out a detailed analysis on the teaching reform, include of training objectives, training program, knowledge structure, course content, practice teaching and education reform. The research results provide a reference to the other college's education reform.

Key words Vehicle Engineering; teaching reform; teaching methods; training program

0 引言

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十二五”期间仅湖南省在汽车行业的人才缺口就将近15万人。车辆工程专业高技术人才的缺失已成为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瓶颈。长沙理工大学作为一所省属重点高校,车辆工程专业的发展已经有十余年的历史,其专业的建设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本课题拟以长沙理工大学车辆工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情况为例,来探索本科院校车辆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途径和主要方法。

1 培养目标与时俱进,体现行业特色

通过到车辆工程专业相关用人单位进行市场调研,掌握社会需求,并以此为依据及时调整专业培养目标。

针对我国现阶段汽车行业设计和研发水平较低、自主知识产权少、技术难度升级、项目开发与国际接轨的特点,以及基层单位对技术人才需求和综合素质要求日益提高的形势,提出了本专业“培养具备车辆工程的基本理论,系统掌握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和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种车辆(包括汽车、改装车辆和特种车辆)及其零部件的设计、制造、检测、实验和应用等工作以及能从事汽车运行管理、经营销售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使得本专业行业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日益凸显。

2 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

建立一个由学校、行业、社会共同组成的“车辆工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切实加强学校与行业及社会的合作,共同开展对具有汽车行业特色的车辆工程专业发展趋势及人才培养质量要求的研究,共同探讨人才培养与教学质量监控方案,吸引行业单位与部门共同参与研究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计划,制定与生产实际相结合、适应国家汽车行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需要、体现办学特色的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修订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

3 完善知识结构,制定合理培养计划

为使车辆工程学生具有更全面的知识结构、更高的文化素质和更强的适应性,在培养模式上采取“基础平台+专业模块”,按照理论知识模块、业务技能模块和职业修养模块“三大模块”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实行了弹性学制、大类专业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并轨共修,加强了基本理论教学,拓宽了专业口径,有利于培养社会需要的多元化人才。

4 改革课程内容体系,加强教材和双语建设

根据“应用型”人才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以工程理论和工程实践教育为核心,完善车辆工程专业知识体系结构。坚持知识和能力并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核心的课程建设;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参与,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好地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知识与能力的提高;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要全面考虑基础理论课程、基础应用课程和实践教学三个教学平台;为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国内外最新知识,加强相关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注重国外优秀教材的引进和使用,大力提升双语教学的质量。

5 改革实践教学体系,推进人才培养与生产实际相结合

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进一步确立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以工程能力培养为主线,逐步形成“三层次、四模块、三结合”①②的实践教学体系。实验、实习、设计、课外实践不同模块的有机联系和不同作用,创造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将第二课堂和学生专业技能培训、竞赛纳入培养体系,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为适应实践教学和创新教育的需要,车辆工程专业建立了多个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并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新模式,将现代教育技术、仿真技术运用于工程实践教学过程之中,创建网上实训教学平台。同时为解决校外实习中学生动手机会少的问题,建立了“汽车整车动态拆装”等校内生产实训基地,确保学生在工程技术和项目管理方面能得到系统的训练。

6 积极开展质量工程和教研教改项目建设

高度重视教学改革研究。根据车辆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和学校的有关政策,制定了本专业教学研究与改革的整体设想,鼓励和引导教师积极参与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教学研究和改革。

授课教师以质量工程建设为契机,对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探索。通过教研教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近三年来,本专业教师先后主持校级以上教学研究与改革课题20余项,公开发表教研教改论文15余篇,并获校级教学成果奖1项。教研教改课题的研究与教学成果的取得,提高了教师的教研教改意识、教学方法和教学水平,完善了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促进了专业建设和教学手段的改善,保证了本专业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7 加强与企业联系,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不断改革与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与行业主管部门、生产单位在人才培养上密切合作的长效机制,初步形成了“政府监督、社会监督、自我控制”的三方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先后建立了北汽福田、吉利汽车、比亚迪汽车、众泰汽车、龙镶集团、和波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实习基地。这些实习基地的依托单位或是国内著名汽车制造企业、或是国内重点工程建设企业,其生产装备、工艺对于培养学生的车辆设备运用能力和增强产品设计制造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8 结束语

通过一系列车辆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工作,我校车辆工程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从每年的毕业生跟踪调查反馈情况来看。主要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质量总体评价较高,普遍认为,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扎实、工作踏实、专业适应性强、实践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这也证明了我校车辆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本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为其它地方院校车辆工程相关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参考。

基金项目:湖南省特色专业资助项目;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长沙理工大学校级教改项目

注释

车辆工程论文范文2

关键词:非战争军事行动;车辆技术;保障能力

引言:

在我国车辆技术保障的整个体系中非战争军事行动车辆技术保障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目前,我国非军事行动的利用相对频繁,所以提高非战争军事行动车辆技术保障能力成了车辆技术保障工程的首要任务。本文首先针对非战争军事行动的个性化特征给车辆技术保障带来巨大挑战来切入主体内容。

一、非战争军事行动的个性化特征给车辆技术保障带来巨大挑战

(一)非战争军事行动环境复杂

非战争军事行动常常在我国边境与落后的山区地界进行部署,其地理环境十分复杂。除了交通阻碍的问题,还有通讯设施的短缺或损坏的问题也很常见。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的部队行动相对分散,在人力资源不是十分充足的情况下,车辆技术保障面对复杂的环境在工作上便迎来巨大的挑战,其保障的方法与手段大大受到了周围恶劣环境的限制。这就导致整个车辆保障行动无法启动,甚至可能形成整个非战争军事行动的重大阻碍[1]。

(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多样

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多样,且具有一定的破坏力,是十分严肃且危险的军事行动。而且非战争军事行动的任务是存在变化性的,这就对车辆的质量有一定的要求,于是,其保障车辆技术便是整个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的重要部分。但是在复杂多样的行动中,人员分配也比较分散,其车辆保障设施与技术人员可能不是特别充足,这就给车辆技术保障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三)非战争军事行动保障多元化

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的各项保障呈多元化,由于其车辆装备来自于不同的地区和军队,各个兵种与军地的联系也十分复杂,于是各个车辆技术保障的关系也极为复杂,这使指挥协调保障的工作陷入窘境。而且,我军一切军事行动要求保证任务完成的速度,但是在真正执行任务期间,各项保障多元化的特点给车辆保障也带来诸多困难与挑战[2]。

(四)非战争军事行动装备繁多

非战争军事行动的任务十分艰巨与繁重,具有一定的突发性,通常都是在军方毫无准备之下通知启动非战争军事行动。这无疑加大了各项工作难度。在非军事行动启动之时,各项装备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装到军事车辆上。而且,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各项装备繁多,特别是执行救援类的任务,所需物资与装备就有了更高的要求了。所以,这就给车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行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故障,但是由于诸多装备却无法卸载,也大大增加了车辆保障工作的难度。

二、提高非战争军事行动车辆技术保障能力的策略

(一)加强车辆保障技术人才培训

1.提高车辆保障技术人员的保养与检查能力。车辆保障技术的人才团队就是整个车辆技术保障工程的基石,所以加强车辆保障技术人才培训是我国军方需要重视的一项策略。培训车辆保障技术人才要从保养车辆的能力方面着手,因为车辆的保养在整个车辆技术的保障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想将车辆的保养工作落实,就需要制定相关的保养政策与制度,根据相关文件的要求,严格按照保养标准来进行车辆的保养工作。在保养工作的基础上,更要加强对车辆的技术检查,只有及r检查出车辆的故障与隐患,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保养,从而提高保障工作的质量[3]。

2.提高车辆保障技术人员车辆故障排除能力。车辆保障技术人员应该根据运输实践不断总结常见车辆故障的紧急排除法,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演习与训练。因为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形势十分紧急,需要在各个环节节省一切时间。所以,要想提高车辆保障技术人员车辆故障排除能力就必须要在总结基本故障的基础上,不断演习故障排除,从实践中总结分析最简便的方法,敢于创新,从而更好地应用到未来的实践当中。

(二)加强车辆技术保障理论研究

加强车辆技术保障理论研究提升车辆保障技术的有效途径。任何专业技能的养成都离不开理论的支撑。所以我军应该在实践的经验中,不断总结反省,结合理论知识全力探究车辆技术保障的相关特点与要素,将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归纳,形成一个理论系统,并加以不断完善,从而更好地应用到以后的实践工作之中。

(三)完善车辆技术保障体系

车辆技术保障是我军开展非军事行动的重要部分,其技术的完善有助于提高整个非军事行动的工作效率。所以,我军应该加大力度开展完善车辆技术保障体系。一个体系的形成自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所以我军要有长期作战的准备。在建设车辆技术保障体系期间,应该引进高端的技术人才,从而带动整个车辆保障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注入新思维、新方法,从而结合参加过诸多次行动人员的实践经验,继续探究技术保障的体系构造。除此之外,我军也应该大力投入资金用以建设整个车辆技术保障体系,及时更新相关的车辆检测设施,使检测结果更加精准。同时,也要引进先进的工作用具,更好地提高车辆技术保障工作的效率。

(四)加强前瞻性研究

在完善整个车辆技术保障体系的基础上,我军要加强此技术上的前瞻性研究,为将来的技术保障提供先导性意义的资料。所以,在大力倡导提高非战争军事行动车辆技术保障能力的基础上,要积极了解分析国内外的车辆技术保障的相关材料,进行整合分类,结合我军在实际行动应用中的经验教训,做好前瞻性研究工作,从而为未来的车辆技术保障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论:

非战争军事行动车辆技术保障是我国的军事力量发展的驱动力,也是我国军方需要不断完善的一项保障工程。通过以上对提高非战争军事行动车辆技术保障能力的思考,我们就要时刻怀有忧患意识,认清总体局势与挑战,然后有针对性地实施相应的策略,进而才能有效提高非战争军事行动车辆技术保障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秦赓.提高非战争军事行动车辆技术保障能力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2,13:325-326.

车辆工程论文范文3

论文摘 要:加强车辆技术管理工作,降低运输成本,是当今道路运输企业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本文对如何做好车辆技术管理工作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运输企业的车辆技术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其目的在于为运输生产提供安全、优质、高效、低耗、及时的运输力,保证车辆运行安全,确保车辆在使用中的良性循环,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放,道路运输的发展空间大大提高,但是有些道路运输企业只注重车辆的更新,轻视车辆技术管理工作;只注重眼前的营运收入,轻视运输成本的核算;只注重新型车辆的使用,轻视车辆维修技术人员的培养;这些传统的运输组织方式和管理方法必须从根本上加以改变,否则就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1 车辆技术管理是降低运输成本的重要途径

在道路运输企业运输成本中,运行材料(燃油、材料、轮胎)的消耗占很大比重,在实行了费税改革后,汽车运行消耗费用占汽车运输成本40%左右,其中燃料费在运输成本中约占25%~30%,材料的消耗费用占汽车运输成本1%~3%,轮胎消耗约占10%~15%。车辆技术管理工作在降低燃润料、轮胎等运输材料费成本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不容忽视。

(1)汽车的性能和汽车的使用是影响燃料消耗的两大因素。汽车的技术状况是节油的技术基础,只有在良好的技术状况下,才能充分发挥汽车的燃料经济性。因此,在使用中应特别重视汽车技术状况的检查与调整,使其处于最佳状态。

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是节约燃油的根本。无论是节能方针、政策的贯彻,还是节油技术、设备的改进和节油方法的落实,最终都要通过驾驶和改善管理工作来实现。

(2)合理使用材料,不仅可以降低材料本身的消耗,而且还可以提高机件的条件,减少摩擦和磨损,从而减少功率消耗,降低燃料消耗,延长机件使用寿命。

(3)轮胎的管理工作是汽车运输企业技术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合理使用轮胎,提高轮胎的使用寿命,对降低运输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保持轮胎良好的技术状况对确保行车安全,降低行驶阻力,减少油耗也有较大的影响。运输企业应配备专门的轮胎管理技术人员,负责轮胎的全面管理;建立轮胎技术记录卡片,考核轮胎实际行驶里程和使用情况。

2 汽车维修技术管理工作不容忽视

我国交通部所颁布的《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中规定“车辆维护应贯彻预防为主,强制维护的原则”及“车辆修理应贯彻视情修理的原则”。

所谓“视情修理”就是根据车辆检测诊断和技术鉴定的结果,视情按不同作业范围和深度进行的修理。其目的在于防止拖延修理造成车况恶化,又防止提前修理造成浪费。为此,运输企业应积极创造车辆检测诊断和技术鉴定的条件。

在车辆维护和修理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维修标准,把好检验质量关,提高汽车的维修质量;同时,要不断地提高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维修质量好,车辆的技术状况好,这样不仅可以降低燃料的消耗,还可以减少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的维修时间,减少维修费用。

3 落实车辆技术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车辆技术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不容忽视的工作,是道路运输企业深化管理,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径,为此要做好以下几项基础工作。

一是建立激励机制。车辆技术管理工作要严格而规范,实行一车一档的定额管理标准台帐,驾驶员行驶里程与用油指标挂钩,燃油实行百公里油耗定额管理,轮胎按规定的里程使用,节超奖罚分明,公开透明。车辆定期维护保养,人为造成的机械事故按规定处罚。

二是健全各种台帐,加强成本核算。车辆技术管理是对运输车辆实行择优选配、正确使用、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合理改造、适时更新和报废的全过程综合性管理。要真正做到择优选配,适时更新和报废必须建立在基础资料的完善上。不但要按常规做好车辆技术档案一车一档,另外还可以建立综合性的车辆技术状况台帐,及时反映各车及总成的维修情况、维护频率,便于分析各车型、总成的使用寿命,合理编排车辆的各级维护计划,做到既不提前维护而造成工时材料浪费,又不延误维护使车辆带病行驶,反而造成维修成本增加。

三是要重视车辆的一级维护。目前汽运企业对车辆的一级维护可有可无,对车辆的二级维护则普遍比较重视,这是因为运管部门抓得较紧。孰不知,一级维护是二级维护的补充,车辆在一个二级维护周期内运行,各机构连接件不可能不磨损,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有些零部件可!能会松脱,部位出现缺油和漏油,影响汽车的操纵安全,所以说,定期进行一级维护是必做的工作。

四是安全例检不放松。车辆的例检也是车辆各级维护的补充,是车辆技术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在车辆的各级维护之间的时间间隔里,车辆各安全部件的连接,像横直拉杆球头、传动轴连接螺丝等会产生松动,如不及时进行检查调整,将会引发交通事故。由此,整个安全例检工作的重点应放在车辆进站及回场的检查上,让例检人员有充足的时间对汽车的方向、制动、传动、悬架、灯光信号等安全部件进行仔细检查,这不但减轻例检人员对车辆出站检查的压力,一旦发现会影响出车的问题,还可提前作好准备,及时调整车辆。

五是完善经营管理制度,实行成本控制。加强对节油的管理,收集和记录汽车燃料消耗的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节油制度,并组织实施;同时把好维修配件品质关,建立完善的维修配件进出渠道和台帐管理制度;对报修的车辆要求车辆检验员故障诊断准确,维修技术人员准确确定配件是否更换,汽车维修工准确排除故障,减少返工,节约维修过程用料等成本,将维修的各项成本费用控制指标和责任落实到车间、班组、人和车辆。

六是培养车辆技术人才。一种是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管理者;另一种是维修技术人才,既有丰富的汽车维修理论知识,对现代汽车结构和新技术有一定了解,又有很好的维修实践经验。这些人才是企业的宝贵财富,要加强培养、选拔,人尽其才,防止人才流失。同时注重后续人才的培养 ,通过开展劳动竞赛、技术比武等活动,不断提高专业维修技术人员的综合技能。

七是提高驾驶员操作技术水平。开展各种培训,提高驾驶员的节能意识,改变不良的操作习惯。推广节油经验,每个驾驶员都要养成正确使用和驾驶车辆的习惯,缓启动、不踩急刹车,练就过硬的“脚下功夫”。做到“中速运行、减速提前、避免刹车、停车熄火”,每天都认真保养车辆,发现问题及时排除,确保车辆处在最佳的节能运行状态。

降本增效,提高企业竞争力是道路运输企业管理的永恒主题。实践证明,车辆技术管理在降低运输成本过程中尤为重要,只有提高车辆技术管理工作的水平才是道路运输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车辆工程论文范文4

关键词:铁道机车;故障维修;检修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众所周知,铁道机车的维修是铁路运输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能够恢复机车的受损功能,进一步提升机车的质量,对安全运输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铁道机车的维修制度从设立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机车车辆维修和管理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现在的维修制度相比以前已经提升了不少,为整个社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铁道机车的维修制度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维修的针对性差、维修工作量大、维修时间长、费用高、机车车辆利用率低等问题,都是在维修过程中人们反映的问题。新的维修体制需要一个逐步建立与不断完善的过程,它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检测手段和诊断标准,建立一支在实践中有着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队伍,这样更能使铁道车的维修能够落到实处。

一:铁道机车维修的发展现状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维修制度主要就是以“以可靠性为中心”这个为标准,实施的一系列维修制度。目前主要还是计划预防修的理论框架,通常是整辆车或大部分零件定时或定期进行不同等级的维修,多年的工作经验使得铁道机车的预防修体系已经十分成熟。对于需要维修的车辆,维修部门根据计算机提供的数据分析,首先对机器进行必要的检测,检测之后再进行修理,对于重要的部件要实行特殊的管理。

二:铁道车辆故障检修

铁道车辆在平常生活中的应用,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车辆的各种零部件会不断消耗、腐蚀或磨损,这些零件的损害会大大降低车辆的实用性,为了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行和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必须对车辆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修,这样做也延长了车辆的使用寿命。

1)检修制度

对于车辆的检修,国际上专门设立了两种不同的检修制度。一种是计划预防修理制度,另一种是根据车辆技术状态的不同设立的修理制度。计划预防修理制度,首先要了解车辆各类零部件的损耗程度,确定相应的使用年限,根据数据的分析,了解车辆的检修循环结构和检修周期,在车辆部件还没有完全损耗之前就对零件加以修整,使得零件最大程度的实现了自己的使用价值。按车辆修理状态修理的制度,就是在规定的使用期限内,观察设备的运行参数,若参数在规定的范围内则不检修,超过规定范围才进行检修。这个修理制度最大程度的发挥了各个设备的最大利用价值,使检修的工作量尽量减小的同时,也保证了车辆的行驶安全。

2)定期检修

所谓的定期检修就是每隔一段时间,就对行驶的车辆进行一定的检查,确保车辆的安全。定期检查可以使车辆及时发现问题并维修,使车辆保持一个良好的运行状态。确保在下一次检修之前,车辆不会出现较大的故障。

3)车辆的日常维修

对车辆进行日常的维修不仅保证了车辆运时的良好状态,使得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不会发生什么故障,而且也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确保了行车的安全。中国人口多,车也多,而且铁路上的车的数量特别多、车的种类也多,必须对车辆进行检查维修,为自己,更为了他人。维修内容通常涉及两个方面,技术检查和故障修理这两个方面。技术检查主要是检查车辆的技术状态,发现车辆出现故障时应及时进行修理。故障修理是针对车辆出现的问题,根据出现的具体故障来实施不同的解决方法。

三:维修措施

1)改善铁道机车车辆的维修制度

现有的铁道机车的维修制度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应该加快维修的改革进程,改变以往的维修模式,让它变得有层次性、多样性、实用性。打破原有的维修观念,要从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和安装就开始,直到车辆的使用、维修、改造和报废这一整个过程,都要实现设备的综合管理,发挥所有设备的最大利用率。

2)缩短车辆的维修周期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定期进行维修是很有必要的。但目前我国车辆的维修次数比较频繁,维修周期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好几倍,车辆维修时间过长的话,降低了车辆的使用率,而且增加了维修费用,加重了人们的负担。在确保车辆安全的前提下,应尽量的缩短维修周期。

3)增大车辆维修的投入

车辆是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工具,车辆的运用和维修在运输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国家对车辆维修部门的投入太少,使得维修技术还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经济的不断发展,应不断加大对车辆维修的投入,加强维修学科的建设,使得车辆的维修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4)加强维修人员的技术培训

由于之前的科技相对比较落后,维修人员的理论知识也比较薄落,大部分维修人员受教育程度不高,各方面的素质都需要提高。对于正式的维修人员,在他们正式工作之前就应该对他们开展相关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维修技术,同时加强他们的职业素养,为铁道机车的维修做好准备。

结语:随着铁道机车的广泛应用,铁道机车的故障维修引起了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 。改善铁道机车车辆的维修制度,缩短车辆的维修周期,增大车辆维修的投入,加强维修人员的技术培训,实施这些方法都能给铁道机车维修部门起到很好的作用,进一步改善铁道机车车辆的维修水平。

参考文献:

[1] 董叶青.机车车辆诊断技术的发展及其开发中的几个问题[J]. 中国铁路. 1992(06)

[2] В.И.Щедрин,谢小海.再论机车车辆故障诊断设备[J]. 国外机车车辆工艺. 2008(06)

[3] 刘峰,黄强,李伟,赵玉其,倪纯双.旅客列车动力学状态实时监测系统的研究[J]. 铁道机车车辆. 2001(05)

车辆工程论文范文5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选择,预测客流,发展预留

上海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快速发展对车辆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车辆选型及列车编组等关键问题至今尚待解决。在上海市于2020 年将建成的14 条轨道交通线中,除r1 、r2 、m3 、m4 、t 等6 条线外,其余9 条线的车辆选型和制式均未确定(其中l1 线、l4 线采用与莘闵线相同的小型车辆可基本肯定) 。在r4 线、m7 线、m8 线等轨道交通线的前期研究过程中,选用大型车还是选用小型车及采用何种列车编组的问题,每每引起激烈的争论,始终难以达成共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轨道交通建设发展进程。本文旨在以发展的观点,从工程总体角度对此进行探讨。

1  两种基本车型技术规格和性能

目前,上海市已建和在建的轨道交通线(磁悬浮线除外) 车辆的两种基本车型为:

(1) 大容量铝制宽体a 型车,架空接触网供电。如r1 、r2 、m3 、m4 和即将开工的m8 线均采用这种车型。

(2) 小容量铝制metropol is 系列c 型车,架空接触网供电。如莘闵轻轨交通线采用这一车型。Www.133229.cOM表1 为两种基本车型车辆的主要技术规格和性能对照情况。由表可见:大型车的结构尺寸较大,需要较大的结构限界;大型车的额定负载较大,是小型车的1. 42 倍;小型车轴距小,对平面曲线的适应能力较强,利于线路平面布置;大型车爬坡能力强,利于线路纵断面布置; 大型车平均起动加速度较小型车大;车辆自重相差不大,大型车拖车自重小,小型车动车自重小。在同样的运能条件下,由于小型车编组大,线路年总运量(含自重) 反而较大型车大。其他指标基本相同。

2  若干问题的探讨

2. 1  关于预测客流

预测客流是确定车辆选型、车辆编组的重要依据之一。一般中小运量(如高峰高断面客流量≤3 万人/ h) 轨道交通选用小型(c 型) 车辆,较大运量或大运量(高峰高断面客流量> 3 万人/ h) 的轨道交通宜选用大型(a 型) 车辆或b 型车辆。而且,应该肯定客流预测机构对轨道交通的预测结果无可非议。但是,如果将该预测客流作为确定车辆选型和列车编组的唯一依据或者充分条件,则不仅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靠的。其理由如下:

(1) 首先,远期客流预测年限是25 年,而轨道交通工程的设计使用年限是100 年,用第25 年的预测客流来确定使用年限为100 年的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规模和标准,在时域上就存在很大的差异(且不说预测客流本身的波动性或不定性) 。

其次,城市总体规划是客流预测的重要依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年限是20 年(2020 年),城市发展规划在时域上与轨道交通使用年限也存在很大差异。同时,城市发展是可持续的,也是可变的。预测客流只是在某一时期的城市发展规划基础上取得的,不是恒数,而是变数。另外,单从客流预测来看,除前述的总体规划外,预测客流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居民出行方式、出行次数、轨道交通网发展计划、线路的服务水平(发车间隔、旅行速度、舒适程度等) 、票价等。这些因素的变化,对客流预测结果有很大的影响。

(2) 上海交通发展战略是: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加快大容量城市轨道交通2. 2  关于发展预留系统建设,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地面公共交通轨道交通建设必须考虑适当的发展预留。而为基础的客运网络;在中心城控制私人小汽车和摩这一发展预留应包括运能储备和舒适度两个方面。托车,逐步取消燃油助动车,自行车成为地区内部关于客流量的增长或波动性以及运能储备方的辅助交通工程。这个基本政策为轨道交通的建面的发展预留前已述及,不再赘述。在此主要从舒设和发展开辟了广阔天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适度方面对发展预留进行论证。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日益频繁,对出行的条件提出城市的发展是可持续性的,人们对出行条件或了更高要求。轨道交通以其特有的快捷、准点、安乘车环境的要求将越来越高。这一点在现代化城全、舒适的优势必将吸引更多的客流乘坐轨道交市发展中显得异常突出。因此,轨道交通建设既要通。这个事实,已被国内外运营的轨道交通所证考虑到客运量的持续增长或者波动性,更要考虑出实。这种因素,在考虑车辆制式及列车编组时,应行条件的提高和舒适度的改善。该作适当考虑留有余地。因此,预测客流只是轨道交通建设的一个较为厢内站席为6 人/ m2 。这一标准显然太低,不仅不重要的参考因素,而不是决定性的因素。故在确定适合未来人们对出行的要求,即使在今天,与现代轨道交通车辆选型、列车编组和建设规模及标准化的城市发展也是不相适应的。运营中的地铁1 时,以远期预测客流为基础,适当预留一定的运能号线实际已证实了这一点。(根据地铁运营公司的储备量是十分必要的。统计,在高峰时间内车厢内拥挤不堪的情况下,车厢内站席平均密度最高只能达到5 人/ m2 。) 如果仍然按照这一标准来建设轨道交通,将来总有一天人们会感到拥挤不堪,并逐渐失去与其他交通方式的竞争力。拥挤的客运交通将不可避免地引发治安方面的问题(如性骚扰、抢劫、偷窃等) 。这种情况在世界上有些城市,如莫斯科、墨西哥、东京、纽约等都普遍存在。为了给人们(尤其是妇女、儿童) 提供一个较为安全的乘车环境,这些城市的地铁运营管理者不得不采取男女分车厢乘车的措施。显然这是迫不得已的做法。然而,如果适当地提高标准,降低拥挤程度,车厢比较宽松,不仅增加了乘客乘车的舒适度,而且也增加了安全感。

既然轨道交通建设必须考虑发展预留,那么首先可以从线路设计通过能力方面来做文章。

2. 3  关于车辆来源及价格

(1) 车辆来源

根据国家计委关于轨道交通车辆国产化的要求和我国车辆生产(组装) 能力,两种车型的车辆来源如下:

大型车有四家定点厂,分别是长春客车厂、浦镇车辆厂、株州电力机车厂和四方车辆厂。

小型车有一家组装厂,即上海阿尔斯通闵行组装厂(尽管其他厂家也能生产或组装小型车辆,但与上海目前所采用的小型车不同) 。

显然,大型车的来源较小型车广。如果说小型车的供货不成问题的话,那么大型车的供货则更有保障。目前我国已加入w to , 今后无论是大型车还是小型车,其供货来源将越来越广阔。以完全满足运能储备和舒适度两方面的预留要求。因此,还必须在车辆方面做文章,如选用大容量车型,或者适当增大列车编组。

(2) 车辆价格

表1 为两种车型车辆价格及人车价格对照表。

表1  车辆价格及人车价格对照表

表1 表明,尽管大型车的单价较小型车高,但由于大型车的额定负载远比小型车大,其人车价格仅为小型车的90 % 。从人车价格上讲,大型车较为经济。对于一条轨道交通线的车辆购置总价来讲,在保证同样的运能条件下,采用大型车要比采用小型车经济。上海市m8 线初期采用两种不同车型车辆配属总数及购置总价对照结果已充分证实这一点(见表3) 。m8 线若采用小型车辆,初期车辆购置费将比大型车增加1 355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 125 亿元) 。

表2  m8 线车辆配属及购置费对照表

2. 4  关于车辆选型及列车编组对工程投资的影响来讲,其建筑限界仍然不能缩小。因此,对于以地

下线为主的上海市轨道交通工程,无论采用小型车

(1) 车辆选型对区间土建工程投资的影响采用大型车时,结构限界较大,对于高架线和矩形隧道来讲,将增加一定的土建费用;但由于车辆高度和授电方式相同,对于盾构法圆形区间隧道还是大型车,区间土建工程投资基本相同。

(2) 车辆选型对车站土建工程投资的影响

在同样的运能条件下,采用大型车时列车的编组数较小型车的编组数小得多(如4 辆编组的大型车与6 辆编组的小型车运能几乎一样,前者为3. 72 万人/ h , 后者为3. 82 万人/ h) ,车站站台有效长度可很大程度地缩短,从而缩小车站规模,降低车站工程投资。当然,采用小型车时,车站宽度可以缩小,但非常有限,对车站规模和土建投资影响不大。采用大型车使车站规模缩小后,还有利于减少环控等设备系统的投资,并有利于减小运营费用。表3 为两种车型与车站规模的关系对照情况。

表3  两种车型列车编组与车站规模关系

(3) 列车编组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毋容置疑,列车编组增大,工程造价增大。但这主要是车站土建造价方面,而对于整个工程来讲,列车编组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究竟到什么程度呢,答案可以从以下分析和对比中得到。

正在建设中的轨道交通明珠线二期工程全长22 km ,17 座车站,基本为地下线,采用6 辆列车编组设计;即将开工建设的轨道交通m8 线一期工程,全长23 km ,22 座车站,全部为地下线,采用5 辆列车编组设计。前者工程直接费用平均造价指标为2. 7 亿元/ km , 较后者的2. 58 亿元/ km 仅增加4 % 左右。增加幅度较小。这固然与明珠线二期工程车站较少、有部分高架区间(1. 25 km) 有关。然而,即使如此,对于同一条线路来讲,采用6 节编组与采用5 节编组相比,估计其工程造价充其量也就增加5 %~6 % 。这是因为列车编组增加主要引起车站土建工程造价的增加(约12 %) ,而机电设备系统及轨道增加幅度很小,有些则完全相同。可以说,无论是5 辆编组还是6 辆编组,机电设备系统的造价指标相差不大。

由此可见,适当增大列车编组以预留必要的发展余地,对工程总投资的影响程度并不是很大。而另一方面,采用6 节编组时,其运能或容量却较5 节编组增加了20 % 。显然,以增加5 % 的工程初期投资(直接费) 的代价换取必要的运能储备或发展预留(且这种储备或预留是必需的) 是完全值得的。

3  几点建议

(1) 对于客流预测机构对轨道交通的预测工作和结果应予以充分尊重和认可,但预测客流并不能作为确定轨道交通建设规模的唯一依据。轨道交通建设必须考虑一定的发展预留,而且这一预留不仅是运能方面,更是乘客舒适度方面,故车辆选型和列车编组应通过综合分析来确定。简言之,要以发展的观点来确定轨道交通的远期规模。

(2) 对于轻轨来讲,采用小型车是可取的。但对于市区地铁线和市域快速线(尤其是以地下线为主的地铁线) 采用大型车较为合适。

(3) 选用大型车和适当地增大列车编组,对工程初期投资的影响程度是有限的,以此来获取必要的发展预留是值得的。

(4) 在上海城市轨道交通中,虽然小型车只用于轻轨交通线,但在全国来讲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供电方式采用三轨制式更为适合,同时,还需提高爬坡能力。

(5) 车辆编组及动拖比等技术条件应符合工程总体需要,车辆编组的灵活性有利于运输组织。相信车辆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生产厂家能够解决车辆本身的技术问题,并完全有能力提供满足工程总体需要的车辆。

(6) 对于某些线路,若近期内客流较小,可按“高密度、小编组”的原则组织运营,也可暂采用小型车组织运营。这样,可以保证必要的行车密度, 若采用小车还可以解决上海市已订购300 辆小型车的使用问题。当然,这需要车辆能够灵活编组, 或者要求线路满足大、小车兼容的技术条件,而这是不难做到的。

以上是作者从工程总体角度对轨道交通车辆选型和列车编组初浅认识,乃一家之言,仅供同行参考,望批评指正。

车辆工程论文范文6

【关键词】机车车辆;维修理论;发展

中图分类号:TF576.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轨道交通设施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世界轨道交通迅速发展,铁路运输也向着客运高速化、货运快捷重载化、城际交通公交化的方向发展。在当今发展形势下,我们更应该注重机车车辆的维修。机车车辆的维修对于轨道运输是至关重要的,相信在不断努力下,机车维修理论会被更好的掌握。

二、机车车辆维修目前的问题

目前在机车大修中,一般情况下,委修方和承修方不是同一个单位,双方常在某个部件更新方面存在意见分歧。因为机务段为了保性能及使用年限,想尽可能多地换新零部件,但是机车大修价格是由铁道部有关部门根据大修厂试修报价和实际可支配经费额度综合确定的,一个车型一个价格, 与入厂车的状态无关。故规程中要求机车入场前保持运行状态,不许拆换零部件。而段修时,零部件是互换的。这就造成机车入厂前的运营里程只能反映段修中不进行互换的车体、电线路和空气管路等零部件状态。

三、我国机车车辆维修进展及维修保养有如下几种形式

1、机车车辆维修进展

近10余年来在我国机车车辆维修领域内涌现出一批技术成果。在技术诊断方面,对原有检测诊断设备进一步完善、改进,合理使用,例如油光铁谱分析诊断标准的制订与完善、内燃机车综合检测装置的充分利用等。另一方面开发出众多性能良好、使用便捷的部件检测装置,如机车车辆轴承地面检测装置、电力机车弓网动态检测装置、机车轮箍在线探伤装置、提速机车转向架试检装置以及利用高压水或射流技术的部件清洗装置等。在机车车辆维修信息系统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柳州铁路局建立了机车检修综合管理系统,并在全铁路推广;北京、山海关、大同西、上海等机务段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维修作业过程进行控制管理,为实现机车检修现代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2、维修保养的几种形式

(1)检测

确定对象是否有规定的特性(非定期检测)或现保持对象规定状态的所有措施。

(2)检查(目检)

恢复对象规定状态的所有措施。不采用特别辅助方法的非定期检测。在工厂和车间的维修保养使预防性维修系统具有很高的有效值。它们是计划维修组采用特别辅助方法的非定期检测。

(3)测量及检验

按机车车辆走行公里数或按走行时间进行维修作业。定期检测并与规定的标准进行比较。

(4)功能试验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定期或不定期对规定的参数进行测试,并与规定的试验标准进行比较。

(5)维修

检查走行装置所有直接用于保持或恢复该检测单元的运行安全;

(6)更换

检查(特殊情况)更换部件与安装的高质量零件无关,拆卸主要组件、组件或部件。

(7)加工

在实现高质量维修时有专业很广的工艺要求,修理和修复有故障或磨损的零件。

四、机车车辆维修的理论

1、维修理论介绍

(1)可靠性工程与维修性工程

近代维修理论是应用可靠性工程理论作为基础的,其中可靠性、维修性指标作为装备维修质量的评价及验收标准;维修性作为装备维修的设计特性,在产品研制阶段就受到重视。

(2)“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理论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理论是在传统的计划预防维修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维修实践中人们发现,并不是维修越勤,修理范围越大就能减少故障,相反会因频繁拆装而出现更多的故障。技术装备的可靠性是由设计制造决定的,有效的维修只能保持其固有可靠性。今天,“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理论对铁道机车车辆维修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这种先进的维修思想和维修制度已在机车车辆维修中实施和推广。

(3)技术经济学的有关理论

近代加强了装备技术经济方面的分析研究,诸如技术经济评价方法、装备大修的经济界限、装备更新的经济寿命和费用效能分析等。特别是装备的寿命周期费用分析,不但对于技术装备设计制造中费效分析权衡、改进RAMS(可靠性、可用性、维修性和安全性)特性,而且对于装备的采购决策、使用维修策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4) 维修组织管理方面

主要是运用现代科学管理理论来研究机车车辆维修的组织管理,研究的目的在于寻求维修最有效、最经济、最合理的途径。

(5) 维修工程技术方面

为了改变我国铁道机车车辆维修制度落后的面貌,推进修制改革的进程,我们必须加强维修理论的研究,将维修工作逐步建立在近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之上。根据我国国情,亟待开展的机车车辆维修理论研究和基础工作有:失效分析理论、维修工艺理论等。

2、维修理论的各个阶段

维修理论是随着维修实践的发展和需要而发展来的。维修理论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如下:

(1)事后维修阶段

(2)传统理论维修阶段

这种传统的计划预防修的维修理论具有如下的特点:

(一)认为装备的每个机件工作时都会产生磨损,从而引起故障。由于磨损是随工作时间而加剧,因此每个机件的可靠性与时间有关;

(二)装备的故障率变化按照浴盆曲线的规律,即机件故障率作为时间的函数分为3个阶段:产品刚刚投入使用故障率较高的早期故障期;故障率低平的偶然故障期;磨损到限故障率激增的耗损故障期;

(三)由于把机件磨损或故障作为时间的函数,因此定时维修、拆卸分解就成为这种维修的主要方法。

(四)计划预防修的关键是确定装备及其主要零部件的检修周期,合理划分维修等级及维修周期结构,制订维修规程与规范。

(3)近代维修理论阶段

五、机车车辆维修理论的发展

过去研究维修理论时只是孤立地看待维修本身,近代维修理论的特点是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和方法来看待、分析和研究维修,即用全系统、全寿命和全费用的观点认识和看待维修。

1、维修的全系统观点

(1)将装备及其相关部分看成一个系统

维修理论的全系统观点就是要把维修装备的各种特性和所有组成部分(包括维修保障部分)看成一个系统来加以研究和处理,要弄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外界的约束条件,通过综合权衡,使整个系统优化。

(2)重视保障系统

要为整体优化的装备提供一个匹配、有效而又经济的维修保障系统。

(3)重视装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性

在系统工程理论指导下,运用系统工程的技术和方法来处理和规划维修工程问题。

(4)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树立大局观

2、维修全费用的观点

维修的全费用观点就是要考虑装备寿命周期费用(Life Cycle Cost,简称LCC)。维修的全费用观点要注意如下几点:

(1)只用LCC才能衡量装置的经济性

(2)重视再现费用

(3)LCC的先天性

3、不断建立和完善机车车辆维修理论体系

(1)机车车辆维修理论范畴研究

(2)机车车辆维修理论体系研究

(3)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体制研究

(4)机车车辆维修经济性的研究

六、结束语

我国机车车辆维修及管理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都有明显的突破,现行的维修制度有了很大的改观,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我国的机车维修还是很落后的,基本处于初级阶段,有维修针对性差、维修工作量大、维修时间长、维修费用高、机车车辆利用率低、基本建设投资大等不足之处。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只有刻苦探究机车维修的理论,创新机车维修理论,了解当今世界机车维修的最新发展才能使我国机车车辆维修取得显著成果。

参考文献

[1]高宇.对铁路机车车辆维修与保养问题的探讨与分析[J].技术与理论,2011.

[2]赵中喜. 关于机车车辆维修的几个问题[J]. 中国铁道科学,2000.

[3]王光远.论工程优化[J].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1994.

车辆工程论文范文7

关键词:方程式汽车大赛 一体化 教学模式 改革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车辆工程专业培养人才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1]。如何改变高等学校现有的车辆工程专业教学模式,培养实践、创新、卓越工程师型人才显得十分必要[2]。以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为平台,建立一种新型学校培养实践、创新、卓越工程师型人才的“教、学、做”车辆工程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对车辆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 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车辆工程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

1.1 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简介

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简称“中国FSAE”)是一项由高等院校汽车工程或汽车相关专业在校大学生组队参加的汽车设计与制造大赛。该赛事通过搭建自主创新技术的国际交流舞台,深化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主流意识,完善汽车人才培育机制,为中国汽车工业从“制造大国”向“产业强国”的战略方向迈进奠定人才基础,同时积极探索建立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培养汽车产业创新型人才的素质教育新体系。

1.2 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车辆工程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

在现有车辆工程专业教学模式下培养人才,教学与实践存在脱节,理论与运用也存在脱节,导致应届毕业生缺少实践创新能力,制约着汽车行业发展。基于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车辆工程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能一定程度上改善这方面的缺陷。该模式以大学生方程式大赛为辅助,以车辆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为主体[4],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形成“教、学、做”一体化车辆工程专业教学模式,以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2 基于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车辆工程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

2.1 改革的目标

基于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车辆工程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的目标在于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综合发展、教学相长的教育教学理念,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培养学生成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同时依托河南省车辆及零部件生产制造工业基地这个优势,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质量反馈体系,最终形成一套基于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的车辆工程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2.2 改革的内容

车辆工程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观念创新。明确基于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实践性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和定位,通过项目培养学生参加实际工程设计,并自己动手加工零件,制造和调试赛车,同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贯穿于整个赛车设计和制造过程中,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2.2.1 由“纸上谈兵”到“真刀真枪”教学模式的改革

传统的工程设计实践,仅仅是延续理论上可行性的设计分析,具体设计的零部件能不能用于实际生产或能不能生产都是未知数,没有一个可以检查设计是否合理正确的方法。大学生通过参加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参与实际工程设计,由亲手设计每个零件开始,完成零部件的加工制造,最终装配出一辆满足要求的具有良好行驶性能的赛车。教学模式中设计实践应用的改革,学生进行工程设计不再是纸上谈兵的理论设计,而是必须应用到实际进行生产加工,这样不仅使学生的设计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更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性创新能力。

2.2.2 实践动手能力教学模式的改革

传统教学模式中,学校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方面的培养是以金工实习和一系列课程实验进行实际动手能力培训。这种模式培养的是一种简单的操作能力,学生按部就班完成规定的实验,验证书本知识,发挥空间有限,仅仅是知道已有的工艺和设备的简单使用与操作。

通过参加大学生方程式大赛,学生完成整车设计。所有零件自己设计,在软件上完成控制分析,形成零部件图纸。自己设计零件加工工艺,在教师辅导下动手操作各类机床加工设备,加工出零部件,将这些零件应用到赛车上,通过实车验证设计、加工的正确性。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培养的学生更加符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能更加适应企业发展。

2.2.3 传统产、学结合与企业合作教学模式的改革

传统教学模式中,在产、学培养方面,企业多数是扮演旁观者的角色,很少真正参与到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来。高校往往采用生产实习、认识实习的方式以参观的形式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这种简单的参观,学生仅仅是形成初步的企业生产概念,并没有充分理解理论如何应用到企业实践。通过参加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参赛过程中学生要制造出一辆满足竞赛要求的赛车,在赛车的制作过程中可充分利用企业的优势与企业联合制造赛车,企业可以为学生在汽车零配件制造方法、制造过程、性能检测与维修等方面提供全面系统的培训和场地技术指导,学生提前进入企业中进行生产学习,并验证自己设计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2.2.4 师资队伍建设改革

车辆工程专业是集车辆开发、设计、生产为一体的产品类专业,要求教师除具有理论知识外,应当具有丰富的产品设计经验。目前,由于新进教师多为高校硕士、博士应届毕业生,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缺乏,这样的青年教师很难胜任培养企业需要的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的教学体系。因此需要有实践培训过程,通常做法是到实验室工作1~2年,但效果不理想。建立了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平台后,这一情况明显改观。严格实践的要求使教师的实践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成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双师型”教师,从而形成一支教学实践能力强、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因此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平台也为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使其更能够胜任“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的要求。

2.2.5 实验教学及实验室改革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车辆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多数以演示和验证性实验教学为主,学生通过观察教师实际操作和一定的参与来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通过大学生方程式大赛平台,学生在赛车的制造过程中利用实验室的各种资源,自己动手制作、加工、组装、调试、维修赛车,且方程式赛车不仅仅是设计和制造赛车,还需在比赛中发挥优异的性能,因此必须进行汽车平顺性、舒适性、安全性、动力性等各种相关性能的检测试验。汽车各种性能方面的试验都要由学生自己操作完成,这样将学生由被动角色转化为主动角色,增强了学生对车辆工程专业实验理论与相关技术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这种“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初步搭建了卓越工程师型校内培养平台。

2.2.6 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质量反馈体系改革

传统教学模式中,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通过对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评价,对教师的讲课和实验指导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对学生的实践动手情况进行客观评价来得到评价结果。这种评价方式是建立在理论评价的基础上的,没有可以检验评价效果的方法,如何建立一套能把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的体系,使实践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不断上升,一直是教学模式中实验教学改革的目标。通过方程式赛车设计、制造、测试、比赛的过程,很容易评价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是否合格和教师指导是否到位。这不是一种虚的评价方法,是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制造出来的赛车在竞赛场上运行的实际性能来评价实践环节的教学效果。这种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质量反馈体系能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规范质量管理制度。

3 基于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车辆工程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成效

基于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车辆工程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以主干课程为重点,跟踪汽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在人才培养目标、主干课程教学体系和内容的改革与实践、教学队伍和教材建设、网络课程建设、多媒体课件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改革工作。目前已形成了队伍结构合理,教学内容组织科学,教学设备齐全,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先进,教学效果良好的局面,为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校“河洛风”SAE方程式赛车队作为河南省唯一的参赛队伍,参加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获绿色环保大奖、最佳外观设计奖等11项大奖,赢得了组委会及企业界的广泛好评,得到CCTV-5、东方卫视等社会主流媒体的大力宣传与赞扬。

同时在赛车的设计和加工制造过程中,与中船重工725双瑞科技有限公司、洛阳一拖集团、洛阳亿众等相关企业合作,建立了多个与专业对口的校外专业实习基地,形成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学生申请与赛车相关的发明专利2项,公开发表与项目相关的高水平教学改革研究论文多篇。车辆工程专业形成完善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建成一批精品课程。同时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质量反馈体系,加速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培养了实践能力强的青年教师,创建结构优化的高素质“双师型”师资队伍,完善车辆工程部级教学团队。

改革成果应用于我校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每年直接受益学生150人,间接受益其他相关工科专业学生1 000人。改革研究面向全校,以大学生方程式赛车为载体,以车辆工程专业为实例,形成的一套完整“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4 结束语

基于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车辆工程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以学生自主学习、综合发展的教育教学为理念,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这种教学形成了一整套科学、完善的组织运行体制,创造了一种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新模式,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为教育教学的改革,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培养开辟了新路。

参考文献

[1] 李延保.着力构建创新型人才生成的教育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6(3):28-32.

[2] 王树才,宗望远.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 2007,10(10): 63-65.

车辆工程论文范文8

论文关键词:MRO2车辆,监理

 

0 引言

随着国内轨道交通的大力发展,各地城市轨道交通的地铁车辆需求不断增加,车辆监理作为车辆制造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这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而如何把车辆监理做好、作出特色、水平,就需要站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来创新和提高,MRO2就是这样一个好的平台,如何利用和开发这一平台,使车辆监理工作取得突破和创新,这就是车辆监理系统研究的意义所在。

1 MRO2系统平台概述

(1)MRO2的内涵

MRO2:Maintenance :例行保障:使产品装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Repair:故障恢复:在产品装备受到损害后使恢复良好状态;Operation:健康运行:保持正常运转所需的相关流程、活动和资源;Overhaul:装备大修:为保持产品装备性能和寿命所作的翻新与革新。

这是一个面向设备全寿命周期的支持系统平台,车辆监理作为其中的一个子系统来研究。

(2)MRO2的核心业务

MRO2对于车辆监理的核心业务为六方面:基础数据管理、监理信息管理、监理质量管理、监理计划管理、监理原材料管理、监理执行管理。这六大模块涵盖了车辆监理的全过程,可以用下图说明监理工作流程(图1):

车辆工程论文范文9

作为2012年度“讲理想、比贡献”活动(以下简称“讲、比”活动)的科技标兵,潘树平一直走在科技创新道路的前沿。1992年,潘树平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被分配到南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设计处工作,从此他便与铁道车辆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热衷科技创新,自加入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工厂新产品的设计开发研制工作。爱岗敬业的他自从走上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的领导岗位以后,更是成为了公司新产品开发的领头人。

搭建科技平台,提高创新能力

企业做大做强靠的是自主创新,拼的是核心技术,南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是中国高速、重载、专用铁路车辆生产经营的优势企业,轨道车辆制动机研发制造的主导企业。南车瞄准世界铁道车辆前沿技术,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材料,不断优化产品设计,保证了企业持续的产品创新和技术进步。南车先后有32项新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公司自主开发的产品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科技攻关奖,形成了涵盖敞、棚、平、罐、漏等多个类型、多种规格、不同轨距的产品系列,是国内唯一一家拥有最多、最全生产资质的新造企业。

潘树平团结带领公司科技工作者开拓创新、创先争优,为促进公司又快又好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他领导组织技术讲座、技术交流、技术培训,组织学术交流研讨会、报告会,组织科技论文评选、汇编优秀论文集、奖励优秀论文获得者,为企业搭建了一个良好的科技平台,提高了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多年来潘树平致力于新产品的研发和技术创新,积极参加各项技术交流活动,是中国铁道学会车辆委员会货车、转向架学组成员,四川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四川省科技青年联合会会员、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项目支持者。在学术研究上,他在《铁道车辆》等部级刊物上发表了《出口巴基斯坦集装箱平车的研制》、《25t轴重摆动式货车转向架的研制》等多篇论文,并有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他负责开发的项目曾被评为四川省优秀新产品三等奖和中国南车集团2005、2007年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他参与的《搭建一流技术创新平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论文获南车公司第一届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他带领公司科协荣获眉山市“2010、2011年度科协工作先进集体”。在实施“金桥工程”项目中,不仅为公司的技术进步、经济效益做出了贡献,提高了企业的影响力、凝聚力,同时也增强了企业经济实力和品牌价值。

2011年始,潘树平和科技团队不计时间、不计报酬地开展了48项科技研发工作,其中有19项货车新产品研制工作、14项关键零部件新产品研制工作和15项基础性研究工作。南车眉山车辆生产的新型80t级通用敞车、通用棚车得到铁道部认可,被铁道部运输局装备部定为这两个车型的联合设计单位,27t、32.5t轴重副构架式转向架获得设计主导权。由公司自主开发的70t级焦炭车、黄磷罐车被推入市场,大轴重货车制动系统、UIC标准制动系统研发取得重大进展。巩固铁路货车拉铆钉技术主导地位,新增紧固件新产品8项。2012年,南车眉山车辆公司完成年度新产品开发计划立项评审75项。

潘树平积极投身“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的主战场,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奉献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实践中,努力为企业的科技进步服务。他组织科协和团委以“小发明、小革新、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为核心内容,组织全公司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开展“五小”活动,提高青年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而对推动公司产品升级、促进公司的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树立新风讲理想

重任在肩比贡献

2009年潘树平兼任公司科协秘书长,负责科协工作。潘树平充分发挥科协工作的优势,积极倡导公司科技人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把“讲、比”活动作为激发企业科技工作者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的平台,把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建设创新型国家当成重要工作来抓。在“讲、比”活动中,他注重群众性、实效性、广泛性和深入性,不断扩大“讲、比”活动的覆盖面,积极搭建活动服务平台,推动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