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空调技术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1 17:02:38

空调技术论文

空调技术论文范文1

1概述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商用建筑(写字楼、宾馆饭店、大中型商场等)大量兴建,1997年全国房屋建筑竣工面积达62244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占53.8%、商业建筑占25.4%[2]。目前国内兴建的采用中央空调的商用建筑普遍存在着高能耗的问题,例如清华大学在1998年对北京市的十家营业较好的大商场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和统计,这些商场的全年运行能耗平均大约是188kwh/m2.a,而气候条件大致相当的日本的同类建筑的平均全年能耗大约是135kwh/m2.a,也就是说北京市的商场的能耗要比日本高出将近40%。空调能耗是商业建筑的能耗的主要部分,占总能耗的50~60%。初步估计目前全国商用中央空调用电量为400万~450万kW。按重庆和上海的统计,中央空调用电量已分别占全市总用电量的23%和31.1%[3],给各城市的供配电带来了沉重的压力。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能源供应会更加紧张,将会导致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一般中央空调能耗约占整个建筑总能耗的50%左右,对于商场和综合大楼可能要高达60%以上,因此节约商业建筑空调能耗是刻不容缓的。

空调系统的能耗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为了供给空气处理设备冷量和热量的冷热源能耗,如压缩式制冷机耗电,吸收式制冷机耗蒸汽或燃气,锅炉耗煤、燃油、燃气或电等;另一方面是为了给房间送风和输送空调循环水,风机和水泵所消耗的电能。

冷热源的能耗由建筑物所需要的供冷量和供热量决定,建筑物的空调需冷量和需热量的影响因素有室外气象参数(如室外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太阳辐射强度等),室内空调设计标准,外墙门窗的传热特性,室内人员、照明、设备的散热、散湿状况以及新风量的多少等。风机、水泵的输送能耗受所输送的空气量、水量和水系统、风系统的输送阻力影响,风系统、水系统的流量和阻力的影响因素有系统型式、送风温差、供回水温差、送风和送水流速、空气处理设备和冷热源设备的阻力和效率等。针对上述影响因素和商业建筑的特点,商业建筑空调节能的技术措施可归纳为七个方面:减少冷热负荷、提高冷热源效率、利用自然冷源、减少水泵电耗、减少风机电耗、改进气流组织、改善控制。

2减少冷热负荷

冷热负荷是空调系统最基础的数据,制冷机、供热锅炉、冷热水循环泵以及给房间送冷、送热的空调箱、风机盘管等规格型号的选择都是以冷热负荷为依据的。如果能减少建筑的冷热负荷,不仅可以减小制冷机、供热锅炉、冷热水循环泵、空调箱、风机盘管等的型号,降低空调系统的初投资,而且这些设备型号减小后,所需的配电功率也会减少,这会造成变配电设备初投资减少以及上述空调设备日常运行耗电量减少,运行费用降低。所以减少冷热负荷是商业建筑节能最根本的措施。减少冷热负荷有以下一些具体措施:

2.1改善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

房间内冷热量的损失通过房间的墙体、门窗等传递出去的。改善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可以直接有效地减少建筑物的冷热负荷。改善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确定合适的窗墙面积比例,不要盲目追求大窗户、全玻璃幕墙。

合理设计窗户遮阳。

充分利用保温隔热性能好的玻璃窗。

2.2选择合理的室内设计参数

商业建筑空调的主要目的是创造一个舒适的室内空气环境,满足人们办公、学习、娱乐等的舒适及卫生要求。美国供热制冷空调工程师学会设计手册[1](ASHRAEHandbook)的基础篇里,给出了人体感觉舒适的室内空气参数区域,大约是空气温度13℃~23℃,空气相对湿度20%~80%。

如果夏季设计温度太低或冬季室内设计温度太高,都会增加建筑的冷热负荷。在满足舒适要求的条件下,要尽量提高夏季的室内设计温度和相对湿度,尽量降低冬季的室内设计温度和相对湿度,不要盲目追求夏季室内空气温度过低、过干,冬季室内设计温度过高。

2.3局部热源就地排除

商业建筑中的有些房间,由于使用功能的需要,会在房间的局部产生较大的散热量,例如厨房的灶台、医院消毒间的消毒柜、电话机房的交换机等。在空调系统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在发热量比较大的局部热源附近设置局部排风,将设备散热量直接排出室外,防止热量散发到室内,以减少夏季的冷负荷。但是在运行中,这些排风机可能没有开启或者发生故障并得不到及时的更换和修理,那么这些局部热源就会造成很大的冷负荷,浪费冷量和破坏室内热环境。

2.4控制和正确使用室外新风量

由于新风负荷占建筑物总负荷的20~30%,控制和正确使用新风量是空调系统最有效的节能措施之一。下图为北京某写字楼典型工况的冷热负荷各分项的比例:

图3-1冷热负荷分项比例

由于新风负荷接近总负荷的1/3,所以要严格控制新风量的大小。除了严格控制新风量的大小之外,还要合理利用新风。春秋季或冬季,有些房间仍需供冷,此时当室外空气焓值小于室内空气设计状态的焓值时,可采用室外新风为室内降温,可减少冷机的开启量,节省能耗。

减少新风负荷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不要随意提高最小新风量标准

杜绝非正常渠道引入新风

3提高冷源效率

评价冷源制冷效率的性能指标是制冷系数(COP,CoefficientOfPerformance),是指单位功耗所能获得的冷量。制冷系数与制冷剂的性质无关,仅取决于被冷却物的温度T0’和冷却剂温度Tk’,T0’越高,Tk’越低,制冷系数越高[4]。所以空调系统冷机的实际运行过程中不要使冷冻水温度太低、冷却水温度太高,否则制冷系数就会较低,产生单位冷量所需消耗的功量多,耗电量高,增加建筑的能耗。提高冷源效率可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3.1降低冷却水温度

由于冷却水温度越低,冷机的制冷系数越高。下图显示了某离心压缩制冷机的制冷效率与冷却水温度的变化关系:

从右图可以看出,冷却水的供水温度每上升1℃,冷机的COP下降近4%。降低冷却水温度需要加强运行管理,停止的冷却塔的进出水管的阀门应该关闭,否则,来自停开的冷却塔的温度较高的水使混合后的水温提高,冷机的制冷系数就减低了。冷却塔使用一段时间后,应及时检修,否则冷却塔的效率会下降,不能充分地为

冷却水降温。

3.2提高冷冻水温度

由于冷冻水温度越高,冷机的制冷效率越高,右图显示了某冷机制冷系数与冷冻水供水温度的关系。从图中可看出,冷冻水供水温度提高1℃,冷机的制冷系数可提高3%,所以在日常运行中不要盲目降低冷冻水温度。例如,不要设置过低的冷机冷冻水设定温度;关闭停止运行的冷机的水阀,防止部

分冷冻水走旁通管路,经过运行中的冷机的水量较少,冷冻水温度被冷机降低到过低的水平。

4利用自然冷源

由于建筑室内的人员、照明灯光、电脑的设备的散热量的影响,在春秋季当室外空气温度较低时,室内空气温度仍然较高,仍需要供冷。尤其是没有外墙、外窗的内区房间,即使在寒冷的冬季,由于室内的散热量没有途径散发到室外,室内仍需供冷。此时如果开启冷机供冷,不仅由于此时冷负荷较小,冷机制冷系数较低、能耗大,而且极端不合理。

比较常见而且容易利用的自然冷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地下水,另一种是春秋季和冬季的室外冷空气。由于地下水常年保持在18℃左右的温度,所以地下水不仅可以在夏季可作为冷却水为空调系统提供冷量,而且冬季还可以利用水源热泵机组为空调系统提供热量。第二种较好的自然冷源是春秋季和冬季的室外冷空气,此时室外空气较低,可用于空调系统供冷。例如,北京春秋季的室外空气湿球温度一般低于15℃,冬季室外空气湿球温度一般低于0℃,这种温度下的空气是较好的冷源,可用于空调系统供冷。

室外冷空气的利用有两种方法:一是春秋季利用低温室外空气供冷,当室外空气温度较低时,可以直接将室外低温空气送至室内,为室内降温。为了能实现在春秋季利用低温室外空气供冷,空调系统设计时注意要有足够的新风道引入室外新风。第二种方法是利用冷却塔供冷,适合没有足够的新风道为室内送室外新风。具体方法是春秋季利用冷却塔将冷却水温度降低,再通过板式换热器冷却冷冻循环水,被降低了温度的冷冻水送到末端的散冷设备,如风机盘管、空调箱,将冷量送到各个需要供冷的房间。

此外,冬夏季利用全热交换器回收冷热量,也可起到很大的节能作用。为了保证室内空气足够新鲜,满足人们的舒适要求,空调系统需要从室外抽取一定量新鲜空气送入室内,同时将室内污染物浓度较高的空气排至室外。而这部分排风的温度、湿度参数是室内的空调设计参数,冬季比室外空气热,夏季比室外空气冷。通过全热交换器,将排风的冷热量传递给新风,可以回收排风冷热量的70~80%左右[5],有明显的节能作用。

5减少水泵电耗

空调系统中的水泵不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耗电量也非常大。下图是对北京12家星级宾馆空调水泵耗电量的调查结果:图3-4空调水泵耗电量比例

从上图可以看出,空调水泵的耗电量占建筑总耗电量的8%~16%,占空调系统耗电量的15%~30%,耗电量接近于全楼照明用的电量,所以水泵节能非常重要,节能潜力也比较大。减少空调水泵电耗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5.1冷却水开式系统改为闭式系统

开式冷却水系统中冷却水泵的扬程除了要克服冷却水在管道中的流动阻力外,还要提供将冷却水从冷却水池送至高位冷却塔克服水位高差所需要的能量。如果取消冷却水池,将从冷却塔回来的水管直接接至冷却水泵的入口,这种冷却水系统成为闭式冷却水系统,冷却水泵就不需提供将冷却水从制冷机提升到冷却塔克服水位高差所需要的能量,只需提供能量克服冷却水在管道中流动的阻力,所以所需要的水泵扬程要

比开式冷却水系统小得多,因此水泵的能耗也就小很多。例如北京某饭店冷却水系统为开式系统,制冷机房和冷却水池设在一层,冷却塔设在十层屋顶,距地面33米,冷却水泵扬程为67米,配电功率为180kW,而改成闭式冷却水系统后,冷却水泵扬程只需25米,配电功率仅为75kW,每年可节电18万度,合人民币10.8万元。

5.2减小阀门、过滤器阻力

阀门和过滤器是空调水管路系统中主要的阻力部件。在空调系统的运行管理过程中,要定期清洗过滤器,如果过滤器被沉淀物堵塞,空调循环水流经过滤器的阻力会增加数倍。

阀门是调节管路阻力特性的主要部件,不同支路阻力不平衡时主要靠调节阀门开度来使各支路阻力平衡,以保证各个支路的水流量满足需要。由于阀门的阻力会增加水泵的扬程和电耗,所以应尽量避免使用阀门调节阻力的方法。

实际工程中有很多不合理地调节阀门开度,造成水泵电耗无谓浪费的现象。例如北京某饭店的空调水系统的压力分布如下图所示:

根据上图水系统的运行压力分析可以看出,在热交换器和热水循环泵之间的阀门(此阀门的开度仅有25%)和管路消耗了0.2Mpa的扬程,泵后阀门(此阀门的开度仅有25%)消耗了0.08Mpa,而加压泵总的扬程才0.25MPa,加压泵出口的阀后压力为1.12Mpa,还低于热交换器的出口压力,加压泵的加压都消耗在了其前后的管路阀门上了,并不起到真正的加压作用。所以从冬季供热工况而言,加压泵是多余的。如果取消标准层加压泵,每年可节省电耗22万度,节省运行费16.5万元。

5.3提高水泵效率

水泵功率是指由原动机传到泵轴上的功率被流体利用的程度。水泵的效率随水泵工作状态点的不同从0~最大效率(一般80%左右)变化。在输送流体的要求相同,即要求的输出功率相同的条件下,如果水泵的效率较低,那么就需要较大的输入功率,水泵的能耗就会较大。因此,空调系统设计时要选择型号规格合适的水泵,使其工作在高效率状态点。空调系统运行管理时,也要注意让水泵工作在高效率状态点。

5.4设定合适的空调系统水流量

空调系统的水流量是由空调冷热负荷和空调水供回水温差决定的,如下式所示:

(3-1)

式中:

G――水流量,kg/h;

Q――冷热负荷,kcal/h;

Δt――供回水温差,℃。

从上式可看出,空调水供回水温差越大,空调水流量越小,从而水泵的耗电量越小。但是空调水流量减少,流经制冷机的蒸发器时流速降低,引起换热系数降低,需要的换热面积增大,金属耗量增大。所以经过技术经济比较,空调冷冻水的供回水温差4~6℃较经济合理[4],空调热水的供回水温差10℃较经济合理,大多数空调系统都按照5℃的冷冻水供回水温差和10℃空调热水供回水温差的工况设计。

空调循环水泵的耗电量跟流量的3次方成正比,如下式所示:

(3-2)

式中:

N――水泵耗电功率,kW;

S――管路阻抗,表征管路特性的参数,kPa.s/m6;

G――水流量,m3/s;

――水泵效率。

实际工程中有很多空调系统的供回水温差只有2~3℃,如果将供回水温差提高到5℃,水流量将减少到原来的50%左右,所以如果水流量减少50%,水泵耗电量将减少87.5%,节能效果非常明显。但是实际工程中常出现如果减少水流量,有些房间就会出现夏季室温降不下来的情况,而不得不提高流量、降低温差来运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水系统中各个支路阻力不平衡,夏季过热的房间所属的支路阻力大,当流量减少时,阻力大的支路水流量减小到不能满足需要的程度,致使房间过热。如果加大流量,阻力小的支路就会超过需要的水流量,那些阻力大的支路的水流量则刚好满足要求,不会出现夏季室温降不下来的情况。这种空调系统的运行是以增大流量和耗电量为代价的。

变频水泵的使用

室外空气温度、湿度参数在整个供冷季和供暖季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空调系统的冷热负荷在一年中也在不断变化,并不保持一成不变。空调的冷热负荷一年中变很大,全年大部分时间的负荷只有最大负荷的50%左右。当空调冷热负荷变化时,由公式(3-1)可知,所需要的空调冷热循环水量也随负荷相应变化。水泵的流量、扬程、轴功率和转速间的关系如下:[7]

(3-3)

式中:

n1,n2――电机转速;

G1,G2――水流量;

H1,H2――水泵扬程;

N1,N2――水泵轴功率;

所以通过改变水泵电机的转速,就可以连续地改变水泵的流量。电机的转速跟交流电的频率成正比。通常市政电网的电流频率是50hz,变频调速水泵就是利用变频器改变电流频率来改变水泵转速和流量。

由于建筑全年平均冷热负荷只有最大冷热负荷的50%左右,如果通过使用变频调速水泵使水量随冷热负荷变化,那么全年平均的水量只有最大水流量的50%左右,水泵能耗只有定水量系统水泵能耗的12.5%,节能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6减少风机电耗

空调系统中风机包括空调风机以及其它送风机、排风机的,这些设备的电耗占空调系统耗电量的比例是最大的,右图显示了北京某饭店空调系统各设备能耗所占的比例:

空调系统风机电耗所占比例最大,风机节能的潜力也就最大,风机的节能也应引起最大的重视。减少风机能耗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定期清洗过滤

图3-6某饭店空调系统各设备耗电量比例

定期检修、检查皮带是否太松、工作点是否偏移、送风状态是否合适。

7改善空调系统控制

目前很多商业建筑的空调系统未设空调自控,也有很多商业建筑的空调自控系统因年久失修而无法使用,这使得空调系统的运行管理很不方便。特别是对于面积较大的商业建筑,可能有上百台空调箱、新风机组,运行管理人员连每天启停空调箱都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实现,更不用说适时地调整空调箱的运行参数,让其节能运行。因此很多商业建筑的空调箱、新风机在空调季节只得让它们全天24小时运行。如果为空调系统加装自控系统,即使是最简单的启停控制,也可以极大节省空调能耗。例如北京某写字楼、饭店,面积13.5万平方米,有空调箱、新风机组90多台,而运行管理人员只有十几人,空调箱、新风机在空调季只能全天24小时运行。如果只为空调系统增加启停控制,每年可节电130万度,节约运行费78万元。

8总结

目前中国商业建筑建设量大,商业建筑的能耗较发达国家高40%左右,商业建筑的节能是非常重要、刻不容缓的一项工作。商业建筑的空调能耗是商业建筑的能耗的主要部分,通过上述具体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商业建筑的空调能耗,并且已建成的商业建筑空调节能具有投资回收期短、效益高的特点,有利于商业建筑空调节能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ASHRAEhandbook1991:Heating,ventilating,andair-conditioningapplications,AmericanSocietyofHeating,RefrigeratingandAirConditioningEngineers,c1991。

[2]中国统计年鉴(1998),中国统计出版社。

[3]何雪冰,刘宪英,中央空调节能有关问题的研讨,99西南地区暖通制冷学术年会论文集。

[4]彦启森主编,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年7月第一版。

[5]钱以明,高层建筑空调与节能,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一版。

空调技术论文范文2

暖通空调软件可以按用途分为辅助绘图(CAD)软件、设计计算软件和模拟分析软件,按其与Internet的关系可以分为离线应用软件和Internet在线应用软件,这些软件共同构成了暖通空调领域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本文就这些软件本身及其发展作一个简要的回顾。

自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以来,科学技术发生了一场深刻的革命,计算机不仅有惊人的运算速度和很高的计算精度,还具有记忆、判断等功能,同时计算机软件技术也在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计算机及其软件的可靠性和应用性越来越高,它们已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暖通空调软件在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暖通空调设备生产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暖通空调软件最早应用于暖通空调设计和制造领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目前,暖通空调CAD和设计计算软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暖通空调设计专家系统软件已经用于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和决策,能耗分析软件、气流模拟CFD(计算流体力学)软件的应用使设计人员在大楼建成之前就能对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工况和能耗情况进行模拟,从而据此选择最优的设计方案。

不难发现,暖通空调软件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粗糙到精细、从面向过程无友好程序界面到面向对象界面友好、从离线到网络的发展过程,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暖通空调的软件也更加完善,更好地为暖通空调工程师服务。我们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及时地充分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使暖通空调技术的发展不断推向前进。

2、暖通空调软件技术

2.1暖通空调辅助设计软件

暖通空调辅助设计软件包括辅助绘图(CAD)软件和设计计算软件,就我国的情况来说,暖通空调辅助设计软件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起步、发展、成熟。

1)起步阶段(20世纪70年代左右)

各大学和研究单位研制开发一些符合国情的暖通空调程序软件库,但多为局部性的,覆盖面不宽,水平也有限。

2)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左右)

国家出资研制开发《建筑工程设计软件包》(BDP),作为国家“六五”科技攻关项目,该软件于1986年5月通过国家(部级)鉴定,被誉为当时具有国际水平的优秀软件,并在此后的数年里,在国内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也有一些CAD软件出现。

3)成熟阶段(20世纪90年代)

Windows的出现,以及AutoCAD的推广应用,各种空调CAD软件涌现,并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1995年3月,我国第一个在Windows环境下开发的暖通空调设计计算软件EasyHVAC(同济大学)投放市场,它一出现即受到设计人员的青睐,1998年,该软件又推出了辅助绘图版本EasyHVACCAD.我国的空调辅助设计软件正日益走向成熟和完善,2001年7月,上海华电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共同开发的HDY-SMAD空调负荷计算及分析软件将暖通空调设计计算软件推向了新的高潮,该软件通过了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的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该软件部分功能填补了国内同类计算软件的空白,总体设计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该软件具有如下区别于其它软件的新的功能和特点:

1)内嵌215个城市和地区的气象资料,并具有城市扩充功能,能够计算各个城市和地区的全年逐时室外干球和湿球温度、太阳辐射强度。

2)在不同的设计阶段,由粗到细提供6种不同的空调负荷计算方法,用户可根据需要自由选择。

3)能够对冬季空调热负荷进行逐时计算,并且可以将冬季的人员、照明和设备得热产生的负荷从空调热负荷中扣除。

4)强大的楼层组管理功能,支持多个标准层。

5)独特的工作时间表设定和指派功能,支持不同日期具有不同的上班模式,以及不同时间的不同上班模式,无缝处理间歇运行空调系统。

6)应用动态焓湿图(HDY湿空气分析大师)能自动对一次回风系统自动进行冬季和夏季工况,HDY湿空气分析大师能够分析和计算各种空调系统和工况。

7)利用东方空调网()的暖通空调设备数据中心,得到各个厂家的最新空调设备资料,用于空调设备的选择。

8)可以输出14种文件类型:封面、建筑概况、室外气象资料、室内设计参数、围护结构参数、空调负荷计算方法及公式、空调负荷详细计算参数、空调负荷统计数据、空调负荷逐时数据、空调工况分析结果、楼层组管理文件、回风系统划分文件、新风系统划分文件、设备选择结果。

暖通空调辅助设计软件的应用范围不限于暖通空调工程的设计,它还用于暖通空调新产品的开发。暖通空调设计专家系统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它能给出特定建筑物的暖通空调系统和暖通空调设备的各种可能的设计方案,并评判它们的优劣,从而可以得到最好的设计方案。

2.2暖通空调能耗分析软件

暖通空调辅助计算软件解决了辅助绘图和设计计算等较简单、静态的问题,但是暖通空调系统是一个随建筑类型和室外气象条件动态变化的复杂系统,暖通空调工程在设计时要考虑节能和环保,在运行时也要考虑节能和环保,因为在暖通空调运行期中大部分时间中其负荷条件是不同于设计条件的。采取一定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适应负荷动态变化,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能耗,这是暖通空调节能的重要方面,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对暖通空调系统的全年动态能耗进行模拟分析,从而准确地制定相关的优化方案。因此暖通空调能耗分析软件也就应运而生了。

暖通空调能耗分析软件,能够对已经建成的和将要建造的大楼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进行全年负荷动态分析、能量消耗模拟和技术经济分析,设计人员可以由此判断空调设计的优劣,并提出空调系统的最佳控制和管理办法。

美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发出了暖通空调能耗分析软件,例如美国能源部开发的DOE软件,英国的ESP-r软件,并在美国和欧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001年,作为DOE软件和BLAST软件的升级版本,美国能源部又开发了EnergyPlus软件,该软件集中了美国政府在建筑环境与设备领域的投资所产生的世界上最先进的科研成果,有10来个美国大学和公司参与了该项目的研究,最终由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LawrenceBerkeley国家实验室(LBNL)发行。建筑能量模拟已经在美国和发达国家中普及,预计在未来2-5年内,将在中国推广和普及,相关的建筑节能标准正在加紧制定,从而为能量模拟软件的推广做好了政策上的准备。目前国内的能耗分析软件有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DEST软件(基于AutoCAD)和上海华电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共同开发的HDY-SMAD空调负荷计算及分析软件(直接基于Windows,V2.0以上版本可进行能耗分析),后者具有以下的主要功能和特点:

1)采用谐波反应法计算墙体得热,采用热平衡法计算房间负荷,能够计算全年8760h的逐时负荷。

2)同时对建筑物和空调系统设备进行模拟分析,设备运行结果可反馈到空调系统中进行负荷的反馈计算。

3)对空调负荷的强大的统计和分析功能,弥补了国内同类软件的空白。

4)基于Internet的网上空调设备选择功能。

5)中英文两种输出方式。

2.3气流模拟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

空调系统设计的效果与室内气流组织密切相关。好的气流组织方式能够使空调房间的温度、湿度和速度很容易地符合设计要求,反之,差的气流组织方式可能根本就达不到设计要求。因此,在空调系统设计完成之后施工之前,预测空调系统的气流组织状况就很重要。在以往的研究中,只能用模型实验的方法研究几种典型送回风方式的气流组织状况,获得一些简化的计算公式,并将它们套用到类似的设计中去,但是,它们的精度和使用范围都不能令人满意,尤其当遇到一些特殊难题,如高大空间的气流组织、车间有害气体浓度场分布、室内不同障碍物情况下的气流流动规律等等便无法解决。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FluidDynamics)的空调系统气流模拟软件发展起来了。

气流模拟软件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从简单的单个送风口气流状态,到多风口相互影响下的室内气流组织;

2)从二维到三维;

3)从稳态到动态;

4)从层流到紊流;

5)从简单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到复杂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6)从单纯的数值计算,到图文并茂的计算和前后处理一体化软件。

比较著名的气流模拟软件有SIMPER、PHOENICS等等,另外很多商业计算机公司,如IBM,也开发了与建筑配套的空调系统气流模拟软件。由于气流模拟的计算复杂,以前大多在工作站或大型计算机上开发,随着微型计算机速度的提高,现在已经有了微机上的气流模拟软件。

气流模拟计算方法以计算机为运算工具,其最大优点是成本低,实践表明,计算机运算的成本要比相应的模型实验低许多倍,随着被研究的物理对象越来越大和越来越复杂,这个优点将更显著;其次是速度块,用计算机运算,设计人员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设计对比许多不同方案,从中优选出最佳设计,而相应的模型实验则需很长时间;第三是具有较强的模拟真实条件的能力,它的计算空间不受限制,无须缩小几何比例,而模型实验就难以办到。不过数值计算结果的可靠性主要依赖于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的正确程度,故不如实验方法那么直观可靠,因而必要时还须将两种方法结合使用。

2.4基于Internet的空调系统远程监控软件

随着Internet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通过Internet对世界各地的空调系统进行远程监控已经成为现实。杭州华电华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和上海华电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冰蓄冷空调远程监测系统已经实现了对冰蓄冷空调工程现场的全自动监测,具有以下的功能:

1)管理人员通过Internet能够在任何地方通过密码登录后对各地的冰蓄冷现场控制系统实施远程监测;

2)各地的冰蓄冷现场控制系统能够及时地向管理人员发送运行数据;

3)管理人员能够通过浏览器对各地工程的反馈信息,进行统计整理和比较,并进行故障诊断。

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基于Internet的常规空调系统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将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

2.5基于Internet的暖通空调电子设备手册

暖通空调专业是一个设备应用专业,设备的正确选用和布置是工程设计最关键的环节。由于目前设计人员主要是通过设备手册和设备样本来获取设备的信息,这样获取的数据难以及时更新,查阅起来也不太方便,因此,上海华电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出了开发基于Internet暖通空调电子设备手册的设想。

基于Internet暖通空调电子设备手册,除具有常规设备手册的基本功能(具有设备的使用和安装说明,用户可以查阅)外,而且具有以下常规设备手册所不具有的功能和特点:

1)提供各类设备专门的选型程序,根据用户提交的设计参数,可以迅速从设备库中检索到符合条件的一组设备,显示各自的设计人员关心的数据,利于用户对这些设备进一步的比较和分析。对于某些设备,并提供一些必要的计算和分析功能,简化用户的选型。

2)能够直接根据用户选定的设备生成或调用相应的CAD图形(三视图)。

3)上述功能既能在常规的操作系统和CAD环境下实现,又能在Internet上实现。

4)制定了暖通空调所有设备的标准数据库格式,统一了各生产厂家提供给设计人员的样本的格式,利于设计人员进行分析和比较。

5)各生产厂家可以随时在网上对其产品数据和图形进行更新,从而保证设计人员所得到的产品资料永远是最新的。

目前,该暖通空调电子设备手册已经有Internet、Windows和AutoCAD三个版本的软件产品,Internet版本的产品可以在东方空调网()上的数据中心运行。

2.6专业Internet网站的涌现

互联网已经成为暖通空调专业信息交流的一个重要渠道,因此至今已经涌现出了一大批的暖通空调专业和企业网站。目前,各大设备生产厂家均有自己的企业网站。国内比较著名的暖通空调专业网站有东方空调网()、暖通空调信息网()、中国空调制冷网()等,其中东方空调网除提供信息服务外,还提供设计资询和各种暖通空调专业软件的开发和外包服务,及附加技术服务。可以预见,随着人们对互联网络认识的深入,暖通空调专业网站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暖通空调专业也将随着Internet的发展而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空调技术论文范文3

关键词:空调用制冷技术;理论;实践

由于空调用制冷技术课堂这一专业特性,空调用制冷技术教学毋庸置疑兼具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向学生传输制冷的基本原理、系统组成、设备构造以及运行与维护等基本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又要重视实践课堂的作用,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从而学以致用,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显然,这对教师的要求很高,下面笔者就从如何科学组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及其课程的考核三个方面对空调用制冷技术的改革进行探讨。

1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1 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课堂

多媒体技术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具有内容丰富、方式多样等特点,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丰富了课堂内容,让学生能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潜移默化的接受教师知识的传输。同时,动态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可以向学生展示空调用制冷技术的运行状况,学生能够清楚的看见空调用制冷技术的运用,更加深刻的领会空调用制冷技术的理论知识。在空调用制冷技术的教学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方式,提高课堂质量,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后也能发挥其作用,学生自主学习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1.2 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生作为空调用制冷技术课堂学习的主体,注重师生互动,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老师能时刻的掌握学生的课程进度,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有足够的了解,才能在此基础上不断调整教学方案以配合学生的学习进度,帮助学生不断提高,不断进步。另一方面,注重师生互动,能够使得师生关系融洽,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不容小觑的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使学生增加对课堂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毋庸置疑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例如,在课堂中增加互动环节,在介绍制冷技术的理论循环时 ,可以用一些学生经常接触的如家用空调和家用冰箱等家电对学生进行发问。这些家电的制冷系统都安置在什么地方?都有哪些制冷的元件?冰箱是夏天使用频率高还是冬天的使用频率高?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参与到学习中,这样就能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热情,同时也可以贯彻落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一原则,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3 与时俱进跟进制冷新技术

在当代科技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空调用制冷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发展,而书本往往具有滞后性,教师如果只是向学生讲述课本知识这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必须在课堂教授过程中不断与时俱进,跟进空调用制冷技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入空调制冷的新技术,同时向学生介绍这一技术发展的最新发展态势,才能向社会提供符合要求的专业技术人才。

在讲述制冷剂这一知识内容时,则应该结合当前的时代要求,强调在制冷剂的选用上要充分考虑制冷剂对臭氧层和温室效应的影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对学生节能环保意识的培养。讲述制冷系统不仅要传授书本上的水源热泵系统和空气源热泵系统,还要向学生补充最新孕育而生的地源热泵系统,地源热泵系统由于其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在市场上所占份额越来越大。

当然,对于空调用制冷新技术的补充最好的方式就是运用多媒体技术,因为课本的滞后性不能及时的补充相关内容,只有借助多媒体技术才能让学生接触到最新的空调用制冷技术。同时,师生也可以通过QQ等通讯设备进行知识传输,不断与时俱进,了解世界当前最热门、最受欢迎的空调用制冷技术。

2 将实践教学引入教学目标

为了贯彻落实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一原则,除了理论知识的课堂教学外应加入一些实践教学课堂例如以下两种方式,让学生把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学以致用,达到学习的最终目的。

2.1 组织学生多参观实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多带领学生到超市空调制冷系统、化建小区空调机房和大型冷库等地方进行参观。在参观时对相关内容进行再次讲解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让学生在实践中领会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情况,最后要求学生总结参观实习的心得,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吸收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多看、多学、多思考。

2.2 组织学生参与实训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组织学生参与实训是空调用制冷技术教学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学校应该创建相关的实训基地丰富实训项目,让学生能够在实训中掌握知识、提高技巧,真正掌握空调用制冷技术,能够达到社会对实用型人才的要求,与技术岗位接轨。

3 创新课程考核方式

空调用制冷技术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不能只重视理论知识的考核,应该改变传统唯理论知识的考核方式,将实践考核加入空调用制冷技术的考核方式中,在考核时对理论知识进行考核同时也要注重对实践能力水平的考核,只有兼具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才能达到考核标准。只有创新考核方式,才能为社会培育出符合要求的实践性人才,促进社会的发展。

4 结语

空调用制冷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也要求教师能够创新教学方式,兼顾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合理组织课堂教学和加入实训教学以及创新课堂考核方式,旨在培养出一批批符合社会要求的兼具深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职业性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冯晓辉.空调制冷技术发展研究状况浅析[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2(01).

空调技术论文范文4

关键词:制冷与空调;实践教学;目标

制冷空调行业的快速增长使我国成为世界发展最迅速、最有活力的市场。巨大的市场空间带来了巨大的社会需求,尤其我国有如此多的人口,市场需求令人咂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空调价格不断下降,空调已经像电视机一样走进了千家万户,越来越普遍,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成为了生活中的必需品。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和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出现,例如各种变频空调、纳米空调的应用和上市,客观上要求更多的制冷与空调专业的技术人才来做好设备的维护、维修工作,同时也对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课堂教学要不断变革,以市场为方向,重视专业技术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把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结合起来,缩短学生的上岗时间,使学生上手快、后劲足。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人才,这也是学校坚持不懈的教学目标。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愈来愈旺盛,带动了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为我国制造行业培养了不可缺少的专业技术人才,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壮大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高等职业教育是和实践紧密联系的,培养的技术人才往往从事一线工作,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比较高,在这种情况下,高等职业院校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把以前的重视理论课程转变为现在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也巩固了课堂教学效果。

一、实践教学的相关内容

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内容是实践教学目标的具体化。通过合理课程设置,把实践教学的目标落实到各个实践环节中,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系统的技术和技能。要根据市场对毕业生的需要,突出关键能力培养。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职业技能。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应该具备以下能力:运算能力、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能力、识图和绘图能力等,基本职业技能具有在不同职业和岗位间的实用性和可迁移性等特点。

2.专业职业技能。专业职业技能是完成职业任务必备的技术能力,专业人员要能够运用所掌握的专业技能解决相应的专业问题。

3.岗位综合职业技能。学生毕业后从事具体岗位工作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和技能,包括所具备的知识、工作中的经验、态度等。

4.创新能力。学生在大量的实践工作中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能够认识到工作中的不合理一面,就具备了提出改进的建议和实施改造的能力。

二、制冷与空调专业实践教学的实施

在对实践教学课程有足够把握的前提下,要把实践教学内容分成不同的训练单元,分别对应不同的实践项目进行实施。努力在实际教学中做到教学一体化,全方位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1.基本技能实践

2.专业职业技能

3.岗位综合职业技能

4.创新能力

三、结语

制冷与空调专业建设要紧紧抓住市场的脉搏,跟随社会的需求,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突出课程特色,为社会和企业培养个性化的高素质人才,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魏龙,张国东.高职制冷与空调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J].制冷与空调,2011,(02):25-26.

[2]何钦波,郑兆志.制冷设备电气与控制系统检修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11-12.

空调技术论文范文5

关键词:中央空调;节能技术

中图分类号:S210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伴随着人们追求更高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要求创造舒适而健康的室内空气环境,中央空调势必成为21世纪健康环境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中央空调系统运行耗能很大,在某些工业发达国家,供暖和空调系统的能源消耗约占国家总能源消耗的1/3。因此,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已成为空调工程技术的一项重要课题。为了降低空调系统的能耗,在世界能源日益紧张、环境保护日益重要的今天,探讨空调系统的节能环保问题意义重大。

一、中央空调的特点

1、对象特性

不同的被控对象,在相同的干扰作用下,被控量随时间的变化过程也不同。空调自控系统的任务就是克服这些干扰因素,维持空调房间一定的温、湿度和空气品质。但温、湿度的控制效果不仅取决于自控系统,更是取决于空调系统的合理性及空调的对象特性。

2、温湿度相关性

多数情况下,空调控制主要是对空调房间内温度和湿度的控制,这两个参数常常是在一个调节对象里同时进行调节的两个被调量,且这两个参数在调节过程中又相互影响。

3、干扰性

空调系统运行中,由于气温、太阳辐射、风、晴、雨、雪等外部条件和空调房间中设备、投入运行的多少,以及人员的增减等内部条件的变化,都会干扰空调系统的运行。

4、整体控制性

空调自动控制系统一般是以空调房间内的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控制为中心,通过工况转换与空气处理过程每个环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整体控制系统。空调系统中空气处理设备的启停都要根据系统的工作程序,按照有关的操作规程进行,处理过程的各个参数调节及联锁控制都是与室内温、湿度密切相关的。

5、多工况运行及转换控制

由于空调系统是在全年的室内外条件变化下,按照一定的运行方式(即工况)进行调节的。同时在内外条件发生显著变化时要改变运行调节方式,即进行运行工况的转换。

二、中央空调系统节能的意义

1、建筑节能法规要求空调系统降低能耗

长期以来,当季节变化、昼夜温差变化、温室效应和空调实际使用工况发生变化时,中央空调系统在传统的运行模式下,能源浪费很大。就我国情况而言,现代建筑中采用中央空调的民用、公用及商用建筑,中央空调能耗约占整个建筑总能耗的50%左右,商场和综合大楼等的能耗甚至可能高达60%以上。我国属能源消耗大国,能源有限,利用率不高且依赖性强。近年来能源短缺的现实迫使国家把公共建筑节能提升到战略高度,相应制定了节约能源法,对公共建筑能耗国家实施国家节能标准。

2、产业办公楼宇的发展对空调系统节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阶段,产业办公楼从发展初期的以“产权式商铺”为主要销售模式逐渐被经营持有型物业所取代,从投资者的经济效益来说,过去一段时间由于利润的实现,产业办公楼多以出售为主,受短期利益的驱动,往往只追求建设阶段的低成本和销售时的高收益,对后期实际使用阶段的效果和运营成本很少考虑,后期往往中央空调系统效率低、能耗大。而目前越来越多的项目——主要为商业办公地产,以持有物业持续经营为主要赢利模式,这势必使投资者及发展商从一开始就关注能耗问题。现阶段我国中央空调能耗现状概述我国现阶段中央空调系统的应用中,更多的关注的是空调系统温湿度控制效果及空气品质控制效果,往往忽略了空调系统的能耗情况。

三、中央空调节能环保技术

1、太阳能空调

太阳能是一种可持续利用的清洁能源。利用太阳能供热与制冷是近年来国内外新能源研究领域的热点课题。利用太阳能真空集热管与溴化锂双效吸收式制冷技术的有机结合,形成夏季制冷、冬季供热和全年生活热水供应的空调热水机组,做到一机多用,从而可以显著提高太阳能空调系统的利用率和经济性。

太阳能空调热水系统的优点:季节适应性好。太阳能空调系统的制冷能力是随着太阳辐射能量的增加而增大的,这正好与夏季人们对空调的迫切要求相匹配;太阳能吸收式空调热水系统以不含氟氯烃化合物的溴化锂为工作介质,无臭、无毒,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有利于环境保护。

2、变频空调系统

变频空调是指采用变频原理得到可变化交流电源来控制压缩机的转速,从而根据需要控制空调器的输出能力。在中央空调系统中目前运行使用的大部分空调输送系统,大都按传统方法设计运行,即根据空调的最大负荷设计水系统和风系统,而空调系统大部分时间处于部分负荷状态,一般水系统通过阀门节流,风系统通过再加热等措施以适应部分负荷运行的需要,而采用此种调节方式能量浪费严重。有资料统计表明,此类调节方式中,定速泵和风机所耗电能有60%一70%消耗于调节阀、节流控制压降等处,因此改变空调输送系统的流量调节方式,节能潜力巨大,而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成熟,可将其应用于空调输送系统中,当空调负荷下降时,通过变频装置调节水泵(风机)的转速,从而减少水(风)量,节省电机的耗电量,达到节能目的。

3、智能控制技术

智能控制技术是自动化技术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融合了控制技术、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包括模糊控制技术和神经网络控制技术等。对于现代空调日益复杂的系统,传统控制技术难以实现精确、可靠且有效的控制,智能控制技术因此应运而生。

(1)模糊控制技术

模糊控制是模糊数学、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科学等多种学科相互渗透而产生的一种具有很强理论性的控制技术。模糊控制系统的理论基础是模糊集合论、模糊逻辑推理规则和模糊语言变量,计算机控制技术是其系统的主要实现形式,其核心为智能模糊语言控制器。这种控制系统具有智能性和自学习性,并且并不需要建立精确的系统数学模型,适用于复杂的系统和过程。目前模糊控制已经在中央空调的定风量空调系统和变风量空调系统中得到了应用。

利用模糊控制技术对空调回风温度和湿度进行自动调节,可以受到不错的节能效果。利用温度传感器将测得的回风温度信号输入到模糊语言控制器中,并与给定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自动调节回水调节阀的开度,以实现控制冷冻水流量的目的,从而使室内温度稳定在设定值。对于这个自动控制系统,新风温度的变化是系统的一个干扰量,为了提高系统的控制精确性,可以将新风温度传感器的信号作为一个反馈信号加入到系统中。采用模糊控制的回风湿度自动控制系统与回风温度自动控制系统工作原理相类似。

(2)神经网络控制。神经网络控制融合了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和系统控制理论,属于智能控制的另一个分支。其原理是模拟人脑神经系统的工作方式,以大量简单的处理单于相互连接,构成一种复杂的网络。神经网络的结构可分为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在中央空调的控制系统中,采用神经网络代替原来的控制器或辨识器,就构成了神经网络控制系统。这种控制方式对于复杂的、不确定的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整个控制系统可以获得较高的稳定性和动静态性能。并且对于变化的环境有着良好的适应性。基于这些优秀的性能,神经网络控制技术在中央空调的控制系统中也得到较多的应用。

结束语

我国的建筑施工中的中央空调的施工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地发展,节能环保技术成为施工技术中控制的重点,同样的现今我国的很多的施工建设都是和节能相关联,我国的科学家也在不断地研究和探索节能的新理念,相信我国的中央空调的建设施工会更好的实现节能和环保这两个目标。

参考文献

[1]谭胤.张德源智能中央空调节能系统设计实现[期刊论文]-工业控制计算机2013.

空调技术论文范文6

关键词:地源热泵,建筑空调系统,设计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室内环境和环保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如何寻求一种低排放的清洁能源也摆在我们建筑从业者的面前,但地源热泵技术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地源热泵空调系统通过吸收大地的冷热量, 利用浅层地能进行供热制冷的新型能源利用技术,将地下土壤中热量或者冷量转移到所需要的地方。

一、地源热泵在我国的发展

地源热泵在我国,虽然是一项新兴的技术,但是从90年代起,就已经在很多的项目例如建筑中兴起了地热直接利用的高潮,尤其在高纬度寒冷的东北、华北、西北地区,逐步加大了以地热供暖为主的开发力度。地源热泵应用于建筑空调系统设计工作的开展不仅减少了大量有害物质的排放,利于环保,而且还能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毕业论文,设计。除此之外,在北京、天津、西安等地正在利用热泵技术等多种形式进行示范工程并逐渐推广。东南沿海地区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利用地热进行制冷和烘干。需要特别加以指出的是随着热泵技术的发展和采用,中低温热水在全国正以强劲势头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健康发展。

地源热泵系统采取了与传统的供暖系统不同的的换热方式,使其具有乐传统空调系统无法比拟的高效节能优点。地源热泵系统彻底解决了大众常用的室外空调机的排放对大气坏境的污染,可以完全取代锅炉和其他传统供暖方式和空调系统,而且土壤中的热量来源于太阳能,它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像太阳能一样永无枯竭。因此,从建筑节能和绿色环保的角度来讲,地源热泵在我国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地源热泵特点

在建筑空调系统设计中,地源热泵有着非常环保经济的特点,也更易于为大众所接受。在建筑空调系统的设计中有着非常突出的优势。地源热泵的这些优势突出体现在资源的可循环利用、经济节能、环保、使用费用低等方面。

(一)地源热泵技术具有可再生能源利用优势

一般的自然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而地源热泵技术和太阳能一样,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地源热泵以地表浅层资源作为冷热源进行能量转换与供给。一般来说,利用地表资源比如土壤、水吸收太阳能、地热能量进而蕴藏的热能。可以想象,这种地表资源不受空间、环境的限制,在量上可以说达到了不受限的程度,利用这种资源进行能量转换进而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中,是一种非常环保的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应用。这样,利用地源热泵技术就使地能成为一种可再生、可持续发展的新型能源的一种形式。

(二)地源热泵具有经济节能优势

从节能方面来讲,地源热泵具有突出的优势。土壤、湖泊、河流等地表资源的温度相对来说要比较稳定,一般要高于或低于冬季或夏季的环境空气温度,对于地源热泵系统和空调系统进行能量转换有着良好的客观条件。据调查,应用地源热泵技术进行建筑空调系统的设计要比传统的空调运行费用节省40%左右。而且,土壤、水等地表资源相对稳定的温度为地源热泵的稳定运行提供了高效、经济的条件。经过调查,技术成熟的地源热泵系统在用户供热制冷空调的运行费用上可以节约30-40%,大大降低了人们平常使用传统空调的运行费用,具有不可比拟的经济节能优势。

(三)地源热泵污染物排放更少

与其他的供热制冷方式相比,地源热泵的污染物排放更低,从环保、低碳的角度来讲是一种更加绿色的节能方式。在污染物的排放上,据调查结果显示,地源热泵的污染物排放比电供暖减少70%以上,比空气热源泵减少40%以上。而且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可自主调节温度,为人们带来更为自主、环保的生活状态。

(四)地源热泵维护费用更低

在相同的使用条件下,采用地源热泵系统的建筑物早维护费用上能做到更低。与锅炉供热系统相比, 地源热泵要比电锅炉加热节省三分之二以上的电能,比燃料锅炉节省二分之一以上的能量; 其运行费用为普通中央空调的50~60%。因为地表资源的温度相对稳定,使得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也较为稳定,这样维护起来更为简便。而且地源热泵的运行部件一般都在地下或室内,几乎不受受恶劣气候影响,大大节省了维护费用。

三、地源热泵在建筑空调系统设计中的应用推广

地源热泵在国内也被称为地热泵。毕业论文,设计。根据地热源的种类和方式不同可分为土壤源热泵、地下水热泵系统、地表水热泵系统。目前建筑空调设计最常用的是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

而今,世界范围内的能源环保压力越来越大,中国在能源环保方面也同样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毕业论文,设计。在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国家也在严肃考虑环保、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这就要求从各个行业、各个方面提高能源利用率,要求能源结构的调整和有效利用。例如在北京,已经提出使用清洁能源改造取暖方式。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的使用率也在逐年提高,空调拥有率上海居民已超过60%,北京占34%,城镇居民拥有率20%,空调成为冰箱、彩电后普及的又一种主要家电。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能源的消耗加大,污染加重。在满足人们生活环境改善的同时,国家要考虑采用优势更多的技术满足经济环境和谐发展的各种需求,因此,地源热泵技术在建筑空调系统中的设计与应用就将成为最具竞争的建筑空调方式,而且在未来的发展中有着广阔的前景。

四、地源热泵系统发展的前景

虽然存在各种困难,地源热泵技术作为一项有效的暖通空调节能技术,因其自身的清洁、节能等特点,存在一定的推广价值。在国外,由于起步较早,此技术已经基本成熟,并开始逐步应用于各种建筑中,并且针对不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我国的地源热泵系统的应用研究工作相对较晚,但随着技术的引进与需求的提高,在一些建筑工程中已逐步采用了地源热泵技术进行空调系统的设计与应用。随着技术障碍的不断被克服,在地源热泵的应用上,一些制约因素将会逐步被克服,为地源热泵的应用于发展提供便利条件。我国幅员辽阔,地域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各不相同,但大部分地区都是冬冷夏热,都符合地源热泵的使用条件。因此,地源热泵系统在建筑空调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中有着广阔的天地。利用其经济、节能、维护费用低的优势,相信地源热泵技术越来越多、越快的为广大群众所认可和接受。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只要发挥其突出的优势,规范其弊端,正确定位,地源热泵系统有着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总之,地源热泵系统的能量来源与地下能源。它不向外界排放废气、废水、废渣,是一种理想的“绿色空调”,被认为是目前可使用的对环境最友好和最有效的供热、供冷系统。该系统无论严寒地区或热带地区均可应用,可广泛应用于办公楼、宾馆、学校、宿舍、医院、饭店、商场、别墅、住宅等领域。再结合高性能的外墙措施,对于我国当前的建筑节能要求来讲,是一种很值得推广的系统方案。毕业论文,设计。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地源热泵技术在建筑空调系统的设计中将被广泛应用,成为一种主流的方式。

参考文献:

[1]焦文君.地源热泵在暖通空调设计中的应用.今日科苑[J].2010,(14).23-25

[2]齐水艳.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建筑物地源热泵的施工技术.科技传播[J].2010,(15).12-13

[3]李新国.地源热泵—供暖空调节能环保技术.节能与环保[J].2001,(2).45-46

[4]杨飚.地源热泵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前景浅析.城市建设·下旬刊[J].2010,(4).56-57

[5]梁晓华.地源热泵空调的应用设计.企业导报·上半月[J].2010,(8).34-36

空调技术论文范文7

一、建筑学的一般概念:

1、名称的来源:Architecture、Architektur、L‘architetura、 Apxutektypa.(均来自古希腊)

本身具有艺术的含义,故又称建筑艺术

2、建筑学的含义:建筑学是设计与建造房屋的科学与艺术,即通过建筑的群体组合、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面形式、内外空间、结构、装饰、色彩等多方面的处理形成的一种综合性的艺术与技术。同时,建筑的艺术形象具有特殊的反映社会生活精神面貌和经济基础的功能。

3、建筑学和土木工程的最大区别:艺术性和历史感是建筑学和土木工程的最大区别。

基本概念辨析

广义建筑学和狭义建筑学围绕建筑学的中心议题是“人”

杨·盖尔的话,“如果能通过对城市及住宅区进行明智的规划设计,为户外生活创造适宜的条件,就不必为了使建筑物更加迷人和丰富而去刻意追求那些耗资巨大而又生硬、牵强的戏剧性建筑效果。从长远的眼光来看,户外生活要比任何形形色色扭捏作态的建筑形式组合更加切合实际,也更引人入胜。

广义建筑学的本质是无所不包的环境,大到区域和城市规划,小到室内和家具设计,贯穿宏观和微观世界。广义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就是人类的生存环境。它是一个整体,一个环环相扣,有小到大紧密配合的层次关系。

4、建筑学和城市规划的终极目的:我们的建筑师应该以最优的设计服务于社会大众为目标,并不拘泥于形式上的结果, 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只要符合这个目的,那管它洋、中、传统抑或是现代基本概念辨析

建筑学的特点:

(1)建筑学反映时代精神。(社会性、艺术性)

(2)建筑学反映地域性的风土人文(全球化中的地域文化概念)

(3)建筑学反映社会现象(大众参与设计,增加对建筑环景社区或者公共空间的认同感)

5、建筑设计的概念建筑设计是把想象的状态转变为现实状态的重合过程,涉及到技术经济、美观等多方面综合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建筑观念中,地位和所占比例是不同的。

基本概念辨析

6、建筑师的职责(建筑学和其他专业的结合问题、建筑设计类课程的重要性)

建筑师主要和真正的职责,是把各种不同因素都表现出来,并且协调各种专业,共同建成现代化的建筑。为了能够进行这种高度创造性的活动,同时又能在各种专业人员的不同要求之间进行必要的调节,建筑师不必对一切细节都具有专业知识,但他对建筑工业的的每一部门都应该具有清晰的一般概念,这正如同一个优秀的交响乐队指挥一样,他必须懂得每一乐器的可能性和局限性。

(意) P.L.奈尔维《建筑的艺术与技术》

基本概念辨析

二、城市空间设计的三大基础理论

1、图底理论(Figure-ground theory)或称图形、背景分析;实空分析(mass-void approach)。

图底理论研究作为建筑实体的图和作为开敞空间的底的相互(比例)关系。

室外空间也应该是积极空间(positive space)而不应是消极空间(negative space)

室外空间也有动静之分,内外之分,也有空间私密性上的差别。

基本概念辨析

2、联系理论(linkage theory)或称关联-耦合理论(connecting-coupling theory)

联系理论致力于分析联系各个元素的线路,这一理论强调的是交通图解。它研究各部分线的组织,以及由这些线把建筑和空间联系起来的空间基线设计,空间基线可以是场地线、运动的导向线、组织轴线或建筑边缘。

转贴于   基本概念辨析

3、场所理论(place theory)

60年代以来,西方学术界以场所的概念代替传统的空间概念,是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飞跃。

场所涵指一种具体空间,与人们的活动或认识有联系,它包含空间、时间、活动、交往、社会与文化意义等多种内容,因此包含了特定的意义,能引发人们的联想。它不同于抽象的数学或几何空间,而具备确定的品格气氛,染有某种感情色彩。

场所的内涵特征就是创造人们对环境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基本概念辨析场所指由特定的人或事所占有的环境特定部分。场所具有的重要特征是:

a、场所的占有性,即人对场所的占有。

b、场所的非空间性:场所研究的是人的活动与事件的环境的关系,不涉及固定的空间几何形态,具有非空间性

c、场所的随机性,不同的人或事物对场所的占有,从而使同一地点的场所在不同的条件下具有不同的意义。

基本概念辨析推荐阅读、讨论文章

1、教建筑、学建筑作者:Peter Zumthor文章来源:世界建筑2003\03

2、 思考题:建筑与水技术、历史沿革

一、建筑技术发展的历史沿革(空间组合论24、25、26、35、43、44、45、46、47)

1、古希腊、古埃及。

建筑材料 力学性质 建筑外观(条形)

2、古罗马推力屋盖(单拱、十字拱、球拱),水平力的平衡问题 内部空间 浴场万神庙很厚的墙和拱技术、历史沿革

3、哥特建筑理性和浪漫的交织、无情的技术与奔放的热情的融合

4、近代建筑19世纪中叶以后,靠直观感觉(以经验和直观为决断基础)的经验主义时代结束了,代之而起的是科学性(数学、力学以及材料科学)的技术时代。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开始分工。

1889年巴黎机械馆是第一批严格按照力学和结构逻辑建造的大跨度建筑之一。结构形式是三铰桁架。

技术、历史沿革

5、近代以后的三次技术革命(覃力—深圳大学)

自从19世纪工业革命以后,现代建筑的发展变化,经历了三次重大的技术革命:第一次是材料技术和结构技术的革命。工业革命、钢、玻璃、混凝土建筑物在跨度和高度上和空间组织的灵活性上得到了解放。

第二次是设备技术的革命。

电梯、自动扶梯、人工照明、空调等,使得建筑空间和使用功能的构成模式发生变化。设备造价超过总造价的30%第三次是信息技术的革命。

计算机技术、节能技术,楼宇自动化。体现了智能化和生态化的发展方向。

6、三次技术革命的后果

技术、历史沿革

三次技术革命彻底改变了,建筑造型的形象了和人们的建筑观,第一次,改变了建筑造型;第二次:建筑不再受交通、朝向、采光、通风等影响,可以采用人工处理得来。第三次:改变的是建筑的管理中枢等,还在演变过程。

总之,技术手段的变革,会超越风格流派等文化因素,对建筑造型产生巨大的影响,并使得建筑创作观念和设计方法随之发生变化。

技术、历史沿革7、后工业社会的技术科学技术的强劲发展迫使人文学者批评的反思这种发展的社会后果。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可以看成是人文思潮对科学技术的反思在建筑领域内的一种反映。

现代主义建筑艺术的两个基础—现代艺术和机器美学受到挑战,体现在下面的两个方面:技术、历史沿革

(1)、寻找传统技艺的再现和体现

(2)、以更高的工艺水平来设计和“制造”建筑,尤其以精致的节点和精细的加工来体现高超的技艺,体现在Hi—tech建筑中。

空调技术论文范文8

【关键词】中职学校 电冰箱维修技术 一体化教学 实践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B-0048-02

随着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是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的课题。为使中职学生毕业后能够尽快地完成从学生到技术工人的转变,进行一体化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一体化教学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旨在提高被教育者的综合素质。而一体化教学体系,就是整理、融会教学环节,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单独制订教学计划与大纲,构建职业能力整体培养目标体系。对于如何做好中职学校一体化教学改革工作,本文以广西经贸高级技工学校电冰箱维修技术课程为例进行探讨。

一、电冰箱维修技术课程开展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

中职学校主要培养面向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特别是如制冷与空调、电气运行、机械制造等专业,需要学生掌握较强的专业技能,具备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的能力,为成为社会中的技术型先锋做好准备。电冰箱维修技术是制冷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学好这门课程,不仅可以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而且对于学好其他的专业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总结以往电冰箱维修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制冷教研组认为可以在这门课中应用一体化的教学方式。一方面,中职学生的文化素质较差,抽象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也较差,他们对于理论方面的教学大都有抵触情绪,而对于实训操作方面却很感兴趣,因此,可在电冰箱维修技术课程中采用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在电冰箱维修技术课程中进行一体教学的实践,也可以为后面的空调器原理与维修、制冷与空调作业、冷库、中央空调等专业核心课程进行一体化教学提供良好的教学经验。

二、电冰箱维修技术课程开展一体化教学的准备工作

(一)制定教学目标。广西经贸高级技工学校的制冷班又称“申菱班”,制冷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相当一部分人到广东申菱空调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工作,一部分人到制冷空调公司从事安装、维修工作。我们首先明确了学生的专业岗位方向主要是“生产、安装、维修”,然后结合企业的意见明确制定电冰箱维修技术课程开展一体化教学的教学目标。

通过征求申菱空调设备有限公司、东莞国顺制冷设备公司、梧州格力空调公司等企业专家的建议,确立制冷与空调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的学生是在生产第一线、服务第一线从事制冷与空调设备制造、工程安装调试、系统运行管理,低温物流设备运行管理、维护保养,中央空调系统运行管理等岗位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中等应用型技术人员。整个教学计划的思路是:紧密围绕市场,以培养学生小型制冷和空调设备原理及维修技术职业能力为主线,技能应用能力为主体。在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与组织安排上,突出实用性和先进性,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使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与国家制冷维修工职业技能鉴定全面接轨。

根据制冷与空调专业设定的教学目标,制冷教研组全体教师在一起共同讨论,确定电冰箱维修技术和制冷技术基础知识这两门课的教学目标为:了解制冷的基础知识和电冰箱知识,掌握电冰箱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能熟练使用电冰箱的检修工具和仪器;掌握制冷管道加工、制冷管道的气焊技术和电冰箱维修过程的各种技能;熟识电冰箱制冷系统的检修过程,掌握电冰箱基本维修技能,能对电冰箱常见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及维修;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二)制订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在以往的教学中,制冷专业在第二个学期的专业课有制冷技术基础知识和电冰箱维修技术,这两门课一般是由两位教师担任。制冷技术基础知识只是学习制冷和空调方面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制冷原理等内容,基本上没有什么实验和实训,学生学起来觉得比较枯燥。电冰箱维修技术课程是以技能为主的一门课程,同时也需要相应的制冷理论知识作为基础。在进行课程改革时,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作为一个整体考虑,有必要将制冷技术基础知识这一门基础课和电冰箱维修技术这一门课融合在一起进行一体化教学。否则,不仅教学的内容容易脱节,同时教学效果也不明显,难以达到教学目标。

在制订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时,制冷教研组的教师共同讨论,将制冷技术基础知识和电冰箱维修技术这两门课融合在一起来制订教学计划。在具体安排上,将所有排列出的教学内容分割成一个个模块,每一个模块列出重点、难点、技能的具体要求和考核办法。在教学的课时安排上,安排每一周12个学时,为了方便教学和减少辅助时间,安排每周3个早上连续4个学时的教学时间,充分保证教学的连贯性。

(三)教师、教学场地和设备的准备。广西经贸高级技工学校很重视制冷专业进行一体化教学的实践,在人员、教学场所、教学设备等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为了确保一体化教学的顺利开展,教研室起用既精通制冷专业理论,又熟识操作,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来负责这一门课的一体化教学工作。一体化教学实践基本是在实训室进行,由于制冷专业2010级只有一个班共33位学生,教学场地、教学设备都能够充分满足一体化教学的要求。

(四)教学过程的监督。在教学监督方面,教研室和教务科全程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跟踪,在教学过程中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检查,了解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问题很快就给予解决。经常对学生进行了解,询问学生对一体化教学方式的意见,在跟踪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建议,确保电冰箱维修技术课程一体化教学的顺利进行。

三、电冰箱维修技术课程开展一体化教学的主要内容及过程

将制冷技术基础知识和电冰箱维修技术这两门课的内容分解为13个教学模块,这些教学模块内容不是随意拼凑的,也不是按照课本先后顺序排列,更不是简单地将课本的内容进行分解,而是按照知识结构和电冰箱系统的工艺流程按顺序将各个知识点、技能点进行罗列,也就是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制冷考工考证的内容进行安排的。

电冰箱主要是由箱体、制冷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组成的,教学的主线是先进行冰箱制冷系统教学,再到冰箱电气控制系统教学,然后再到整体冰箱的教学。在冰箱制冷系统的教学中,按照事物的认知规律,先从制冷管道加工技术到制冷管道的焊接及排污到制冷系统的检漏,再到制冷系统的抽真空,然后到制冷系统充制冷剂,从而完成整个冰箱的制冷系统的教学。在电冰箱电气控制系统各模块的教学中,也是按照认知规律,先熟识电冰箱的控制电路,再到各电气部件的原理及检测,然后到电冰箱控制电路的连接及检测,从而完成冰箱电气控制电路的教学。最后,进行简易电冰箱的组装、调试和故障的检修。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电冰箱的基本知识、制冷的理论和原理等部分内容融合相应的模块中去,使整个教学过程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在教学过程中,将全班33位同学分成11个小组,每个小组为3人,小工具人手一套,大一些的工具设备基本上是每个小组3位同学共用一套,每个小组3个同学之间在每一个模块既要进行单独的练习,又要进行相互之间的合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边讲课,边演示,边指导;学生边学习,边动手,边提问,实现课堂理论教学与技能培养的真正融合。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是以学生为主体,是以学生的技能学习为主线,教师只是进行相应的讲解和指导。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比较明显。这样的教学情境,比较接近真实的生产环境,解决了以往在课堂上无法讲解的生产一线的技术问题,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这种一体化教学方式,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在教中学,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做到教、学、做合一。

四、电冰箱维修技术课程一体化教学的考核办法

在电冰箱维修技术课程的考核中,淡化理论考试,以技能考核为主。在完成每一个模块的教学后,都要进行相应的考核,根据技能的要求和标准,考核采取的是一一过关制。在期末这一门课的考试,按照考工考证的标准和要求进行考试,同时,也增加职业素质考试,强化实践技能考试,考试标准完全参照生产一线的技术要求制定。按照一体化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基本上能实现教学内容与生产一线技术的零距离培养。

五、电冰箱维修技术课程一体化教学的效果

笔者从事制冷专业的教学工作有十多年,经历了从传统的教学方式到强调以实验、实训为主的教学,再到现在的一体化教学。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枯燥。学生有厌学情绪,专业技能普遍较差;以实验、实训为主的教学,虽然学生的专业技能有所提高,但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脱节,也没能真正解决学生知识、技能脱节的问题;一体化教学方式,是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融为一体进行教学,学生是在教中学,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做到教、学、做合一,基本上解决了学生厌学和知识、技能脱节的问题。教学实践表明,学生接受一体化教学后到企业实习实训,均能很快适应不同的技术岗位,且很快就成为企业的骨干力量。尤其是制冷专业的学生在岗位适应性、技能水平、团体协作能力、职业素养水平都比以往各届学生都好。

总之,中职学校采用一体化教学有助于改善目前中职生普遍厌学的现象,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课的教学质量都大有帮助,能大大提高专业技能水平,拓宽学生的就业面,促进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完善一体化教学,培养更多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孙立群,彭爱红,李利花.电冰箱维修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2]制冷技术基础[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3]宾泽云,覃维献.汽车电气系统检修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初探[J].广西教育(C版),2010(30)

空调技术论文范文9

关键词 警务执法行为 限制空间环境 安全意识

中图分类号:D92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6.076

Abstract There are many limited space which limits the police law enforcement behavior in the present .The research of police law enforcement behavior will strengthen the police tactics and related teaching technique and teaching research,raise the level of police training.And it has a profound significance and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on improving the level of the police actual combat.

Key words The police law enforcement behavior; limited space; safety awareness

1 研究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各级公安机关正在大力开展警务实战技战术教学研究工作和大练兵活动,不断推进公安工作和公安教育的深化改革,特别是在条件作战状况下的警务技战术运用教学训练研究,这极大地促进了我国警务实战理论的研究和发展。而提高警务技战术理论与实践,改进教学方法、丰富训练手段是提高警训质量,保证警务实战技能训练的关键。但警务技战术研究与相关教学课程在全国公安战线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因此,重视和加强警察在各种执法环境过程中的典型状态的研究,并在教学训练中大力开展战例教学、实战模拟教学、条件对抗教学、限制空间环境对抗教学等,是改进和完善当前训练模式,在实战中达到防暴制暴、减少伤亡的一个重要内容。特别是在限制空间下的防卫与控制技战术教学训练研究,由于其环境、案件性质等的特殊性,当前发案的高频性,场景的普遍性,一般的防卫与控制技战术难以施展等特点,警务执法人员顾虑太多,既要考虑人员安全,又要保证一定的环境安全,就必须运用更加合理、有效、适时适用的战术,采取快速、有效、简单、直接的格斗、擒拿技术,制服犯罪嫌疑人,控制环境,才能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对国际、国内警务技战术研究资料和限制空间中的案件情况进行了解、对比、分析。以警察法学、警察体育学、警察指挥与战术、警察心理行为学的知识和技术为基础,借鉴体育学和军事体育学、军事战术学、公安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公安工作和警务技战术的特殊性,进行参考与提炼。对各公安院校和警察训练基地、公安实战一线的警务技战术训练情况和在限制空间中的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

(2)找到在限制空间中的案件发生的一般原因、过程。了解在限制空间中的案件环境规律、现场物品位置摆放规律、空间结构规律、人员分布规律。寻找到在限制空间环境下的案件从发生、发展到结束的过程、性质、暴力程度等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归纳犯罪分子、警务执法人员、受威胁人员和其他人员在限制空间的环境下,案件过程中的心理、行为、精神、情绪等的状态变化规律。

(3)总结在限制空间环境下的执法理念、安全理念、防卫理念、控制理念、战术理念。

(4)探索警察在限制空间的环境下的武力使用原则、方法、限制和有效途径,技术的运用与革新。警械武器在限制空间环境下使用的法律权限、现场限制、使用原则、方法、可能性与使用的后果,创新型使用技术的探讨和论证。

(5)在限制空间环境下的现场控制的途径、规律和有效性,各种战术运用的可能性规律和造成的后果规律,创新战术的研讨、设计、论证。探索防卫与控制技战术在限制空间环境下的综合运用和实战效果探讨的理论、方法。

(6)推动警察在限制空间中的警务执法行为训练与研究,丰富警察技战术理论体系,促进警务技战术训练理论的不断创新,提高其训练质量、训练效果,形成更具有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的警察训练方法和理论。

3 研究方法

(1)对国际、国内警务执法行为研究资料和限制空间中的案件资料进行了解、整理、对比、分析。深入调查了解各公安院校和警察训练基地、公安实战一线的警务技战术训练情况和在限制空间中的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论证。广泛汲取经验,搜集相关材料,寻找师生、干警访谈,请教专家、学者、一线实战教官。

(2)对限制空间中的案件和警务执法人员所用技战术,根据案件性质不同、案件元素不同、场景不同、暴力程度不同、目的不同等情况,分别作分类对比研究;对典型案件和场景作实验对比研究。统计材料,深入归纳分析,总结在限制空间中的环境元素、空间元素、人员元素、案件元素,汲取犯罪分子、警务执法人员、受威胁人员和其他人员在各种限制空间的环境下,案件过程中的心理、行为、精神、情绪等的状态变化规律。

(3)以警察法学、警察体育学、警察指挥与战术、警察心理行为学的知识和技术为基础,借鉴体育学和军事体育学、军事战术学、公安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公安工作和警务技战术的特殊性,进行参考与提炼。发现问题,寻找原因,加以科学分析和论证,总结经验与教训,提出较科学的警察在限制空间中的技战术基本理论。

(4)根据人体运动规律、心理行为规律、案件发生发展规律、环境控制规律,掌握警察在限制空间环境下的武力使用和警械武器使用的法律权限、现场限制,使用原则、方法,使用的可能性、有效途径与使用的后果,防控技术的运用与革新、探讨与论证。在限制空间环境下的现场控制的途径、规律和有效性,各种战术运用的可能性规律和造成的后果规律,创新战术的研讨、设计、论证。

(5)探索警务技战术在限制空间环境下的综合运用和实战效果探讨的理论、方法。总结在限制空间环境下的执法理念、安全理念、防卫理念、控制理念、战术理念。通过探索研究,为警察警务技战术训练提供更加有力的理论依据和支持,推动警察在限制空间中的警务技战术训练与研究,丰富警察技战术理论体系,促进警务技战术训练理论的不断创新,提高其训练质量、训练效果,形成更具有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的警察训练方法和理论。

4 研究展望

通过对警务执法行为在限制空间环境下的研究探索,旨在寻找限制空间中的案件起因、性质、特点,总结此类案件的发生、发展过程规律,以及案件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动态联系规律,从中发现问题,系统归纳、分析研究,探索警务执法人员在此类执法环境条件下和特殊执法限制下,应对突发、暴力、恐怖、紧急案件的防控战术运用技巧、原则、方法。创新临战警务防控战术方法和理论,完善和弥补警务技战术的技术和理论空白,拓展警务技战术的教学训练研究领域。目前,我国各级公安机关正在大力开展警察警务技战术训练、研究工作,这极大地促进了我国警察警务技战术理论的研究、发展、探索。而增强技术含量、促进战术探讨、改进教学方法、丰富训练手段是提高训练质量,保证警察警务技战术训练的关键。加强警察警务技战术与相关教学课程的技术和教学研究,进一步提高对人民警察的训练水平和丰富其训练理论,对提高公安学警察技战术训练的理论水平和实战水平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警务技战术具有高对抗性、高实战性、高危险性的特点,通过研究了解,案件的性质、暴力程度,执法现场的自然气候、环境、场景、武器、装备,人员的心态、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执法人员的能力、理念、方式方法等因素对案件的进程与终止情况均会形成影响因子;案件的后果是无法反复和倒带的,而我国公安如要更加有效的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并尽量减少公安干警伤亡,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公安队伍,这就需要我们从警察的警务技战术研究和教学训练上抓起。目前,我国各个公安院校和警察训练基地的警察警务技战术教学与训练已成为其教学科研的重要课题,警察警务技战术的训练包括警察院校和各种警察训练基地、防暴队、特警队等对公安专业学历教育学生、政法体制改革学员、在职干警培训学员、常备作战警员等的课程教学训练、短期专业培训和常态化训练。在全国公安大练兵、大比武和公安干警大轮训等背景下,四川省公安机关提出了“战训合一、值守四川”的理念,仅每年的各种专业警务培训和常规培训就达到约3万多人次,再加上公安院校学历教育、政法体制改革教育、厅直机关培训和国际维和警察培训、公安部战术培训等约近2万人次,每年四川省警察教育训练量就超过了5万人次。

把总结、整理、调查、实验、分析、研究的警务技战术动作、原则、方法、手段、要求等实践和理论应用于警察教育训练中;丰富警察教育训练内容、方法、手段、理论,使警察教育训练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实用化。促进警察警务技战术的探讨,提高受训人员的技战术能力、临战应对能力、环境控制能力、心理行为掌控能力,增强警察的防卫意识、控制理念,强化安全意识。为警务技战术训练提供新的技术、理论依据和支持,减少执法人员在警务执法实战过程中的伤亡概率,增大执法人员在警务执法实战中的成功处置几率,填补警察实战和警察教育培训中薄弱项目。

本文章系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科研项目:《警察在限制空间中的防控战术研究》课题文章,项目编号:15SB0158

参考文献

[1] 王锶明.论新时期处置的警务战术价值观[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9(1).

[2] 张银福,何杏娜.公安高等院校开设警务战术课程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

[3] 林通.对警务战术教学实践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若干理性思考[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