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金融硕士毕业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0 16:15:09

金融硕士毕业论文

金融硕士毕业论文范文1

本文以财经类高校的硕士研究生为调查对象,采取问卷调查(实发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45份,问卷有效率93.13%,其中男生318名,女生427名)和个人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开展就业意向与就业服务需求调查,分析财经类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意向以及在就业过程中需要提供的服务,为财经类学校更加有效地开展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

一、财经类硕士研究生就业意向与就业服务需求总体分析

1.财经类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意向分析

(1)职业规划。关于毕业后的打算,高达92.67%的学生选择就业,只有不足5%的学生期望继续升学,选择出国、自主创业或其他的学生也不足4%。可见,财经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的定位明确,目标具体,且高度集中。

这一方面反映了财经类硕士研究生经过三年硕士生涯的学习和锻炼后,理论知识较为扎实,专业功底积累充分,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较强,因此更倾向于直接就业;另一方面也说明财经类硕士研究生对自身未来的发展侧重于应用型人才定位。

(2)择业意向方面。财经类硕士研究生在首次就业时,优先考虑专业对口的金融机构(占比77.11%)。国有大中型企业(占比50.67%)、事业单位(占比39.78%)以及党政机关(占比26.22%)等相关岗位对毕业生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由此看出,财经类硕士研究生对就业的期待起点较高。

(3)期望就业的金融机构。在银行、证券、保险、基金、期货及信托等各金融机构中,超过一半的学生(59.22%)期望进入银行,选择证券和信托的比例分别为16.22%和11.33%,居于平均值水平,而选择基金、期货、保险等金融机构的硕士研究生则少之又少。

(4)期望工资水平。财经类硕士研究生首次就业时对月薪的期望水平为5465元(选取区间数据的中位数作为样本数据进行加权平均),其中,85%以上的财经类硕士研究生对首次就业的月薪期望达到4000元以上,并且45%左右的学生更期望首次就业的月薪达到5500元以上,超过目前全国硕士研究生首次就业月薪平均值3680元(数据来源于搜狐教育)。可见,财经类硕士研究生对首次就业的薪水普遍存在较高的期望。

(5)影响就业选择的各项因素重要性分析。考虑就业单位各方面因素,财经类硕士研究生最看重以下两点:个人发展空间和行业发展前景。在5级量表体系中,这两项的重要性分别高达4.46分和4.42分。说明财经类硕士研究生在择业过程中目光长远且理性,具备一定的长远规划。薪资福利水平(4.14分)排名第三位,这与前面分析的财经类硕士研究生的期望薪资较高的结论一致。

同时,财经类硕士研究生对于职业稳定和地理位置的要求相对较高,这两项的重要性分别占4分和3.91分;而企业文化氛围相对来说就没有那么被看重(3.87分)。因此,财经类学校需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加强文化熏陶,提高人文素养。

此外,财经类硕士研究生在择业时对岗位与专业的对口性较不看重,他们并不拘泥于专业是否对口,专业对口的重要性只占3.46分,对比其他因素来说分值较低。

2.财经类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服务需求分析

(1)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财经类硕士研究生主要通过以下三条途径获取招聘信息:学校的招聘信息(82.44%,包括网站或海报等)、应届生专业招聘网站(78.89%)和校园宣讲会(70.00%);通过工作实习、企业官方网站等获取就业信息的比例较小,分别只有20.89%和17.56%的比例。

(2)对学校职业规划服务的需求。财经类硕士研究生希望学校重点提供以下三方面的职业规划服务:职业规划一对一咨询(62.22%)、职业规划课程(53.56%)和职业规划测评服务(44.67%)。可见,财经类硕士研究生对于职业规划相关服务的需求较大,而且更加需要专业的一对一服务。

(3)对学校就业服务的需求。对于“硕士研究生最期望参与的实习实践活动”这一问题,91.11%的财经类硕士研究生最期望参与专业实习;其次是企业参观体验(35.56%)和行业课堂(33.78%)。

当被问及“您认为学校就业部门在帮助学生就业的过程中,应该提供哪些服务?”时,88.67%的财经类硕士研究生认为最需要学校提供充足的就业信息,61.78%的人认为就业技能指导和培训服务也很重要,另有58.89%的人希望学校拓展就业渠道,更优质和高效地为学生提供就业服务。

二、开展财经类硕士研究生就业工作的对策建议

1.加强用人单位的引进工作,鼓励学生多元化就业

关于就业意向,金融机构、国有大中型企业以及事业单位三大领域吸引了90%以上的财经类硕士研究生;而其他诸如民营企业、基层就业项目、选调生等对学生吸引力不明显。为此,财经类学校一方面需要提供更优质的就业服务,加强对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业等用人单位的引进工作,以满足广大财经类硕士研究生对高端行业的岗位需求;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大力度拓展房地产业、快消行业、IT企业、咨询服务行业等就业市场,鼓励更多学生进入社会各主流行业展现财经学子的风采。同时,学校要加强对基层就业项目的宣传和动员力度,鼓励和引导更多优秀的财经类毕业生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锻炼,扎根在艰苦的岗位上,为贫困落后地区的发展贡献青春和智慧。

2.加强学生在金融机构就业的差异化引导

在各类金融机构中,有接近2/3的财经类硕士研究生对银行情有独钟,就业目标比较集中。因此,学校在培养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多元化、差异化引导,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培养,提升学生在金融招聘市场上的就业竞争力;学校就业中心也需引进更多类别的金融机构,为硕士研究生的分散化、个性化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

3.提供优质化的就业信息和专业化的就业认知辅导

财经类硕士研究生对首次就业的月薪期望值存在偏高的倾向。若是在全面评估自身实力以及了解总体就业行情后,确定自己合理的月薪期望,那说明学生对自身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充满信心。因此,学校就业中心可进一步扩展对毕业生的就业服务,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就业信息,创造更精品更高端的就业平台,以充分展现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防止某些学生盲目跟风,学校就业中心也需加强对学生的就业认知辅导,协助学生分析目前的就业形势,鼓励其制定长远的职业目标,在首次就业过程中不要盲目跟风,过分看重薪资福利,要综合考虑自身条件、行业发展趋势和个人发展空间等,制定更科学合理和可行的发展规划。

4.提供全方位的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服务

金融硕士毕业论文范文2

“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从2005年设立至今,已评选了三届。该奖项已经成为祖国关爱自费留学生的知名品牌,受到国内外权威媒体和有关人士的普遍关注和广泛赞誉。

广大自费留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为了进一步加强他们与祖国的联系,弘扬优秀自费留学人员奋力拼搏的精神,本刊从2006年第1期开始,向广大读者介绍部分获奖者。同时近期我们又开辟了“我的自费留学经历”专题,真诚欢迎更多的自费留学生将你们留学中的酸甜苦辣与心得写给我们。

本栏目联系电话:010-62257722转208

传真:010-62252501

电子信箱:baiyu48@sina.com

叶海涛,2003年获奖者,留学英国。现任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纳米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员,与劳斯莱斯公司(Rolls-Royce plc)合作共同研发飞机引擎内部的高温功率放大器。1998年西安交通大学本科毕业,曾获得“好来西”企业奖学金、首届美国联合科技公司(UTC)容闳科技教育奖。2000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硕士毕业,获新加坡Tan Chin Tuan国际交流奖学金及李氏基金(Lee Foundation)。2004年英国伦敦大学博士毕业,主要专业方向为金刚石由子学及纳米器件2004~2005年被聘为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国际研究员,从事单晶金刚石场效应管的研发。现已发表国际期刊论文20多篇及国际会议论文40多篇,多次应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做大会专题报告。在攻读博士期间,连续三年荣获英国大学校长委员会颁发的海外研究生奖学金(ORS)、英国EPSRC奖学金和香港王宽成奖学金(KCWong),并被吸收为英国材料学会(IOM3)(2000年)、英国物理学会(10P)(2001年)及英国电子工程师学会(IEE)的会员,(2003年、2006)年当选为旅英中国工程师协会的理事,并应邀成为以色列国家科学基金委的特约评审人。

而立之年的叶海涛表示:“一定不会辜负祖国的期望,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份工作,心系祖国,愿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谢向华,2004年获奖者,留学英国。2000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01年9月赴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攻读计算机硕士学位,一年后顺利完成“高级计算科学”课程,并获得理学硕士学位。2003年11月开始在布里斯托尔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媒体计算科研小组攻读博士学位,同时担任“研究助理”一职从事科研工作。2006年3月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自2006年2月起,在布里斯托尔大学计算机系做博士后,从事一项由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资助的旨在开发帮助盲人和视力严重损伤的病人与外界交互的计算机认知系统的研究项目(CASBliP)。其研究主要为立体计算机视觉系统,动态曲线分割模型,计算机材质分析,自动缺陷识别和医学图像。他在计算机视觉与图形处理领域的国际性刊物和国际性学术研讨会上以第一作者发表了10多篇论文。2004年,应美国玛柯尼医疗系统(Marconi Medical System,Inc.)苏里博士的邀请,在《医学图像分析手册高级图形分割与图像注册模型》一书中撰写章节――“区域支持的几何彩色动态曲线分割模型”。谢向华现参与《材质分析手册》一书的编撰工作,该书将于2007年出版。2006年初,他与默曼迪博士的PRINS研究方案得到了英国Levelhulm研究基金会为期两年的资助。他现担任多个国际性学术期刊的评委,并是英国“医学图像分析与认知”年会等多个国际性学术协会的会员。谢向华认为,获得“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是祖国对自己在海外多年努力学习的莫大鼓励与肯定,同时也让所有海外的莘莘学子看到祖国对于他们的重视与厚望。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他将继续努力学习尖端技术,为祖国将来的科技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姚小军,2004年获奖者,留学法国,研究方向为化学信息学。1994年就读于兰州大学化学系,2002年1月获“促进科学技术研究中法协会信息科学奖学金”资助,作为兰州大学与巴黎第七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生,赴法国留学,师从法国巴黎第七大学ITODYS研究所化学信息学和分子模型实验室主任范波涛教授和兰州大学胡之德教授。在范教授和胡教授的共同指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两个方面的研究:(1)新的机器学习算法在QSAR/QSPR中的应用;(2)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他在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了30余篇论文并被多次引用,所做的工作曾多次在国际会议上介绍,得到了同行的广泛好评。留学法国期间,曾获得2002年“法国华人青年企业家协会”教育基金会第二届“优秀中国留学人员奖”和2004年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以及2005年“促进科学技术研究中法协会信息科学奖”。2004年12月获得博士学位。获得学位后,姚小军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怀着对母校的深厚感情,决定回到兰州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为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母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获奖后,他深深地感谢国家对海外留学生的关心和支持。他表示将会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成绩,更好地报效国家。

金融硕士毕业论文范文3

关键词:工程硕士;创新能力;企业实践;学位论文

作者简介:张建斌(1966-),男,陕西岐山人,江苏理工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研究生教育管理;屠远(1981-),女,江苏常州人,江苏理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研究生教育管理;刘维平(1965-),男,江西吉安人,江苏理工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研究生教育管理;周全法(1966-),男,江苏溧阳人,江苏理工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研究生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改项目“工程硕士‘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的实践与探索”(编号:2016-ZX-424),主持人:周全法;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重点课题“工程硕士‘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编号:JGZZ16_088),主持人:张建斌、周全法;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以实践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编号:B-a/2016/01/28),主持人:张建斌、周全法。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8-0057-05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11年启动了“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以下简称“特需项目”)工作。开展此“特需项目”的目的是“服务需求、创新模式、突出特色”,主要针对国家有关行业领域特殊需求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紧扣择需、择优、择急、择重,安排一批办学水平较高、特色鲜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高的高等学校,依托其与国家重大战略、产业发展和改善民生相关的优势学科,在一定时期内招收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1]。“特需项目”的实施,激发了试点高校办学活力及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有关行业领域在特殊人才需求上的矛盾,适应了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m应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5年多来,全国63家试点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能力培养、毕业论文改革等方面努力工作,取得了一些很好的经验,为我国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了典型案例。

作为首批“特需项目”试点高校的江苏理工学院之一,在3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主动契合国家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逐步形成了以“资源再生”、“绿色装备制造”为特色的学科、专业和科研格局,在资源再生利用、关键基础零部件的再制造、循环经济研究等方面,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特色,为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两个领域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特需”的工程硕士研究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江苏理工学院在开展“特需项目”以来,学校充分发挥自身办学优势,紧密依托行业协会组织和相关企业,深度开展产学研合作培养工程硕士,以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探索了“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以工程创新能力提升为主线的工程硕士“四结合”培养模式

在“特需项目”中设立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背景是国家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考量。从2010年开始,国家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迫切需要提升硕士和本科层次人才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特需项目”设立并实施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硕士生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提升愈显紧迫。然而,由于大学的行业属性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弱化,企业与高校之间原先存在的行业纽带已经不复存在,硕士生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的土壤逐渐消失,即使是工学硕士研究生的工程能力培养也已经出现严重困难,因而在“特需项目”的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等领域的工程硕士的工程能力培养途径和方法已经成为一个影响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大问题。

江苏理工学院在30多年的本科人才培养中,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双证书”毕业制,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所有的工科学生在毕业前必须通过“应知”和“应会”考试取得劳动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工、高级工),工科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和行业性一直未弱化。借此基础,江苏理工学院提出在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的实践能力培养上,必须把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工程硕士培养的重中之重的工作,通过专业(领域)的行业属性定位、与行业产业和企业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不打折扣的工程领域实践和工程创新活动,全面提升工程硕士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基于这样的工程硕士培养理念,江苏理工学院在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尝试了“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四结合”培养模式的核心是以工程硕士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提升为主线,以企业急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为载体,将工程硕士的企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科技创新和就业进行有机整合,企业为每个选题提供一定的科技创新基金,研究生毕业后,可选择到该企业就业,继续从事企业实践与论文阶段未完成的科技创新活动。

图1 “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模式

(一)课程学习阶段

在课程学习阶段,相关课程的设置原则是注重基础,联系实际强化应用,为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打好理论基础。通过理论课程学习、实验操作以及技能培训等环节,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的专业理论水平、专业实验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2]。在此阶段,每位工程硕士的企业导师必须给研究生开设专业领域相关专题,介绍专业领域新动态、新技术、发展趋势,强化工程硕士的工程概念和创新意识。此阶段的另一重要任务是研究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的指导下,选择确定未来的企业实践单位、工程研究方向、科技创新内容、毕业论文(含设计等)选题以及职业规划和就业计划。

(二)企业实践阶段

在“四结合”培养模式的实际运行中,企业实践、学位论文和毕业就业环节都在相关企业进行。在企业实践阶段,工程硕士研究生主要围绕本领域的工程实际开展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通过岗位实习、工程体验、综合训练、技术研发等环节,在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的共同指导下,运用领域专业知识,开展企业实践和科技创新活动,从而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职业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3]。

(三)学位论文阶段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必须在企业实践之前的课程学习阶段完成,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学位论文必须在企业实践时完成,学位论文还要与企业实践、科技创新和未来的就业工作结合起来。论文选题必须结合企业、产业和行业实际,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为第一导向,注重技术性、工程性,兼顾学术性。通过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形式,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领域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工程问题发现与解决能力和工程创新等能力。

(四)毕业就业阶段

从就业角度来看,工程硕士的企业实践以及在企业从事科技创新和学位论文工作,是工程硕士和企业相互选择、相互适应的过程。学校通过对毕业研究生、实践企业和就业单位的跟踪调查,审视、反思学校对工程硕士培养定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设置、培养过程及管理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同时获取企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等需求信息,进而反馈予学校,优化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定位和培养方案,调整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完善管理服务。

实践表明,“四结合”培养模式得到了企业和学生的热烈欢迎,解决了长期困扰企业的“人才招聘易、留住人才难”的难题,解决了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阶段必须花费大量时间找工作、影响论文质量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优质就业的难题。

二、工程硕士“四结合”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成效

(一)进一步健全了工程硕士培养的运行机制

江苏理工学院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形成了优化的《工程硕士“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确定了“工程硕士培养目标紧贴服务需求、培养过程体现能力要求”的培养思路,据此修订了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高标准制订了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与实施方案,完善出台了企业实践基地建设方案、导师聘任管理办法、研究生企业实践基地建设管理办法、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以及毕业质量跟踪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同时,专设了研究生企业实践管理办公室和项目实施经费,从而为“四结合”培养模式改革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企业实践是工程硕士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围绕特定的专业领域,以研究生为主体,以企业实践基地为载体,将理论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并对实际问题进行理论思考的过程。工程硕士企业实践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学制不同,实践时间理论设计为半年到1年不等。我国目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其专业课程设置以及实践环节存在一定程度的封闭性和局限性。而在“四结合”培养模式下的实际运行中,研究生实践、论文和就业环节都在相关企业进行,实践的时间得到有效延伸。在“四结合”培养模式的企业实践过程中,研究生进行的科技创新活动不再因为课程、实践以及论文等环节而分段,而是以企业急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为载体进行有机整合,连贯、深入地进行实践与研究,学校理论学习和企业实践进行无缝对接。由于企业实践项目能大大激发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探索能力,其理论学习和实践指导能很好结合在一起,学生更愿意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大胆尝试。同时,双导师共同引导研究生从企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中发现问题、提炼问题、思考问题,学会设计解决方案,学会通过观察、实验、调研等活动对问题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鼓励研究生将所学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运用到企业实际生产中,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从而提高工程硕士的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最大限度的激发和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从实践成果来看,以江苏理工学院2015届毕业生为例,该届毕业生科研成果丰硕,参与申请专利30余项,参与技术研发项目20余项,参编著作2本,50余篇,在上海派力迪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进行企业实践的赵洁同学被全国工程教指委评为第三届“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全共100名)。近年来,“四结合”培养模式下研究生和企业基地参与的项目获得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多项奖励。

(三)学位论文质量和毕业质量明显提升

“四结合”培养模式中,研究生学位论文课题是由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共同为学生选定的,一般是行业或企业急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从而保证了学位论文与企业实践具有很好的延续性、融合性。学位论文选题来源于企业的应用课题、工程实际或现实问题,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工程技术背景和应用价值,形式包括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开发与技术改造,工程设计与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论文体现工程硕士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能力,突出工程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学位论文实行双指导和双盲审,按照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2011〕11号《关于试行工程硕士不同形式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及评价指标的通知》要求进行评审。

从学位论文质量来看,以江苏理工学院2016届毕业生为例,该届毕业生共计44人,其中,21人选题与实践内容选题直接相关,17人在实践企业完成了论文的撰写。其中,毕业论文盲审优秀率29.5%,而按“四结合”培养模式在企业完成毕业论文的学生论文盲审优秀率高达52.9%,占全校优秀率的69.2%。不难看出,在“四结合”培养模式下的研究生,实践成果丰硕,毕业论文质量明显优于其他研究生。

(四)就业质量和满意度大幅度提升

“四结合”培养模式中的校企深度协同,让研究生在就业方面有很高的质量和效率。因为企业全程参与研究生培养中实践、论文、科技创新和就业等环节,实现了几个环节的无缝对接,将校企深度合作和协同育人贯穿于工程硕士培养的全过程,让研究生切实参与到企业的科技创新项目与实践活动中去。毕业生就业时,由于对实践企业比较熟悉,不用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研究课题,所学的内容也与工作内容高度一致,研究生乐于到所实习企业就业,同时企业也需要这样一个对企业文化比较熟悉,并有一定的科技创新能力的人才来工作,这就形成了企业与毕业研究生就业双赢的局面。

从就业情况来看,江苏理工学院两届工程硕士毕业生70多人中,有23人留在原实践单位就业,通过举办用人单位以及毕业生返校交流等活动,学校得到了双方关于“四结合”培养模式毕业生的反馈。其中,用人单位高度评价了这部分毕业生,认为采用“四结合”模式的研究生动手能力的提升更加明显,在企业中更有干劲、取得的成果更多;而毕业生们在返校交流中也提到,“四结合”培养模式已成为助推自己全面成长成才的“加速器”,在这种模式下的毕业生一到单位便已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受到了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

(五)导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导师水平是工程硕士培养的关键因素,实施“双导师制”是工程硕士培养的必然要求。在“四结合”培养模式中,一方面,校内导师的遴选除了对其学术水平、科研能力有明确的要求外,还要考察其实践能力以及与行业、企业联络和协作能力;另一方面,聘请行业内的领军人物、技术专家作为校外导师,并以讲座、研讨等多种方式与校内导师交流工程硕士指导经验。此外,设立导师组,由领域内学术水平高、工程经验丰富的导师担任组长,负责小组内其他导师的日常培训与管理,使导师的业务水平得到整体提高;学校实施导师“能力提升计划”,定期组织校内导师到行业内知名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等进行进企、进站工作,及时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提升校内导师的实践能力。根据“四结合”模式的需要,学校加大工程硕士培养经费,增加企业导师的辅导报酬,为工程硕士培养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同时,不断完善导师考核制度,实施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

(六)专业领域的产业和行业属性得到显著强化

加强研究生企业实践是国家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要求,是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培养质量的需要。近年来,学校陆续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等联合成立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新能源汽车学院、电梯学院、机械研究总院江苏分院等行业学院,通过“专业+产业”、“教学+研发”、“培养+就业”等链条,把学校、企业、行业等主体和人才培养培训各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提升学校行业知名度的同时,有效增强了工程硕士培养的行业背景。

在此过程中,学校以稳定、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互惠互利樵则,通过产学研结合等方式,多途径建设实践基地,有效拓宽了研究生选择实践企业的渠道。目前,学校已与5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包括常州翔宇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常州环境监测中心、常州市润源经编运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无锡市派克重型铸锻有限公司等。其中,已有28家单位成功获批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导师和研究生可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在众多实践基地中选定实践企业,进入工程硕士培养的实践和论文阶段。2016年,常州翔宇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获批“江苏省优秀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该公司每年可容纳5-10名研究生进行企业实践,并可根据学生意愿为他们安排就业岗位。

江苏理工学院工程硕士“四结合”培养模式自2012年以来的四年多探索实践中,边探索边实践边完善,以环境工程和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将企业实践、学位论文、预就业、科技创新活动等实践环节有机衔接,以企业急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生实践创新课题和毕业论文选题,企业为每个选题提供一定的科技创新基金,研究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双指导下从事企业实践和毕业论文工作,并在此过程中签订就业意向。从已毕业的两届工程硕士研究生就业跟踪调研情况来看,学生和企业均对此模式实施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四结合”培养模式提出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新思路,解决了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的“研究什么”、“培养什么能力”、“毕业后如何服务特需”和“如何高质量对口就业”等问题,为培养行业和企业急需的硕士层次的高技术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1]余国江,杨冰玉.特需项目:专业硕士培养路径新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8):9-13.

金融硕士毕业论文范文4

一份十大中国经济学家的榜单近期出炉,在学界引起关注,并公认这是一份具有说服力的名单。

这十大中国经济学家榜单顺序是:张五常、钱颖一、郎咸平、林毅夫、邹恒甫、吴敬琏、张维迎、李稻葵、陈志武、田国强。

这份榜单把学术影响力看做是最重要的评价指标,同时也引入全球知名学者的评价。《华尔街电讯》表示,他们想以此斧正被妖魔化的经济学家,肯定他们对中国经济改革的贡献。

经济学家须有创造力

《华尔街电讯》送出的这张引人注目的榜单,十人中,只有吴敬琏一人是中国本土培养的。其他学者如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张维迎,清华大学教授钱颖一、李稻葵等都在国外接受过系统的西方经济学训练。

据调查,在中国被称为“经济学家”的约有6000人,然而,能在国际主流学术刊物上的经济学者只有大约100人。目前,中国经济学家在全球经济学界和财经媒体界的影响力和话语权非常有限,他们的观点仍然处于边缘状态,全球主流媒体很少关注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华尔街电讯》董事会主席、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蒙代尔教授指出,“评判一名经济学家是否合格主要有两点:第一,他对经济到底了解多少?第二,是否有创造力?有很多人有一流经济学的教育背景,但他们没有创新思维,这也是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经济学家的。”

学术影响权重占70%

《华尔街电讯》评选经济学家的指标包括三个方面:学术影响(70%)、经济影响力(25%)和社会影响力(5%)。学术影响力主要考察候选人在国际国内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的数量和被引用的次数,经济影响力主要考察候选人对经济增长、经济改革和产业政策的影响,社会影响力主要考察候选人的社会责任感、社会知名度以及话语可信度。

《华尔街电讯》总编辑丁海森说:“和第一届评选相比,学术影响力的权重已经从60%提高到70%,以后这个权重还会持续增加。”

蒙代尔表示,中国有很多名牌大学经济学系,但没有一个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经济系前列,无法与麻省理工、哈佛、耶鲁、剑桥、牛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世界名校相提并论,这也是制约中国经济学家成长的关键因素之一。“经济学是一门非常专业、非常严肃的学科,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必须经过长时间的研究才可能出结果。”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中国十大经济学家的身世:

张五常1935年生于香港;1959年到洛杉矶加州大学经济系跟从现代产权经济学创始人阿尔奇安学习;1961―1962年攻读硕士学位;1963一?967年攻读博士学位;1967年到芝加哥大学跟从科斯作博士后研究;1969年为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教授;1982年至今为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教授。

张五常教授为现代新制度经济学创始人之一,在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的演讲中,多次提到张五常教授对新制度经济学的贡献。1997年张五常教授当选为美国西部经济学会会长,这是第一次将该职衔授予美国本土之外的经济学家。

钱颖一 生于北京,祖籍浙江。1977年考入清华大学数学专业;1981年本科(提前)毕业,1982年获学士学位,毕业后留学美国;1982年获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硕士学位;1984年获耶鲁大学运筹学/管理科学硕士学位;1990年获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90-1999年任斯坦福大学经济系助理教授;1999-2001年任马里兰大学经济系教授;2001年至今任伯克利加州大学经济系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组织和制度经济学、转轨经济学以及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

郎咸平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博士,长江商学院(首席)教授,2003年世界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沃顿商学院、密歇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最高学术级别的(首席)教授,搜狐首席经济顾问,世界银行、深交所和香港政府财经事务局公司治理顾问,受中小投资者赞誉的“郎监管”,1990年金融学论文引用率排名全世界第一,畅销书《公司治理》的作者。

在大众心目中,郎咸平是位观点鲜明而且具有世界级学术成就、在中国博得极高知名度的大师级学者。郎教授曾于1998―2001在世界银行担任公司治理顾问,致力于研究公司治理以及保护小股民权益的课题。在东亚地区,此项研究尚属首次。其论文在美国最负盛名的《2000年金融经济学期刊》、《2002年美国金融学会期刊》发表,被专业学者、研究人员及《经济学家》、《华尔街日报》等知名媒体广泛引用,并且被收存在美国国会图书馆。

林毅夫 现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林毅夫生于1952年10月,籍贯为台湾省宜兰县;1971年,台湾大学农业工程系肄业;1978年,台湾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硕士;1982年,北京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1986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博士;1987年,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发展中心博士后;1987―1990年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副所长;1990-1993年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1994年至今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研究领域: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主要作品有《制度、技术和中国农业发展》、《中国农业科研优先序》、《充分信息与国有企业改革》、《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等。

邹恒甫出生于湖南省华容县,武汉大学经济系本科毕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世界银行政策研究司经济学家,武汉大学经济学教授,武汉大学经济科学高级研究中心主任。

他在国外主要杂志上发表740多篇有影响力的论文。由于他在宏观经济学领域所作的突出贡献,在去年年初全球10多万名经济学家和5500名著名经济学家的大排名中名列世界第247位。根据2000年国内文献情报中心的SSCI检索结果,仅仅由于邹恒甫一个人所发表的文章,就把武汉大学在这一领域的排名从全国第十几位上升到了第三位。

吴敬琏 1930年1月生,江苏南京人。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1954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系。曾师从著名改革派经济学家阿―毕尔曼。1983年赴美国耶鲁大学做访问研究员。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研究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1979年开始,吴敬琏教授研究的重点逐步转向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比较研究方面,是经济体制比较研究学科的开创者之一。他在国内最早提出并倡导市场经济理论,是我国经济理论界“市场经济论”和“整体改革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以坚持市场化改革而被称为“吴市场”。其不同时期的理论主张和政策建议,如建设市场经济、建立现代公司制度、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等,在理论上始终一贯,在实践上推动了中国改革事业的前进。

2000年以来,吴敬琏教授先后对基金黑幕和中国股市进行抨击,引发了学界对中国证券市场的争论。

张维迎 1959年生于陕西省吴堡县,1982年获西北大学经济系学士学位,1984年获硕士学位,同年进入国家体改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从事改革理论和政策研究。1990年9月入牛津大学读书;1992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4年获博士学位。1994年8月回国到北京大学工作,现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研究所所长,同时兼任牛津大学现代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1984―1990年在国家体改委工作期间,在部级杂志上发表数十篇有广泛影响的论文,是国内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证双轨制价格改革思路的学者。

张维迎教授的企业理论及有关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界有广泛影响,被公认为中国经济学界企业理论的权威。

据对国内最权威的经济学杂志《经济研究》1995―1997年间论文引证统计,张维迎教授的论文被引证的次数排名第一,其中《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名列单篇第一。

李稻葵 曾任美国安娜堡密歇根大学经济系助理教授,并兼任该校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国家研究员,从事中国经济改革的制度变迁研究;长期受聘为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系副教授,并任该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曾获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学士学位;美国哈佛大学国际发展研究所(HIID)访问学者;哈佛大学哲学博士(经济学)学位。

现兼任(欧洲)经济政策研究中心(CEPR)、美国密歇根大学威廉戴维森研究所研究员;国际《经济学通报》、中国《经济研究》、香港《中国评论》等学术杂志的编委;国际比较经济研究会执行理事;南开大学、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兼职教授,曾兼任世界银行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研究项目顾问;国际《比较经济学杂志》编委;中国留美经济学会(CES)会长;

主要研究领域:转轨经济学、公司金融、国际经济学、中国经济。

陈志武 1983年获中南工业大学管理学学士学位,1986年获国防科技大学硕士学位,1990年获耶鲁大学金融学博士学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美国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终身教授,普纳思经济管理研究院联合学术主席,国际著名金融学家、耶鲁大学金融学博士,美国价值引擎公司创办人,华尔街Zebra对;中基金公司的首席投资经理,金融学和金融资产定价领域最具有创造力和最活跃的学者之一,获得过美国默顿・米勒(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研究奖、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研究奖等多项重大奖励。

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市场监管、风险管理、资本市场、公司治理、现代金融理论、资产定价和投资管理、公司财务、期权定价模型和套期保值、资产证券化的运作等。

陈志武先生在核心财经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过大量具有广泛影响的研究论文,涉及从股票定价和期权定价理论到有关外汇、资本市场发展、公司治理、基金管理和投资战略的研究。最近几年,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转型过程中的市场发展和其他新兴资本市场问题。

陈志武先生的著作常被《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远东经济评论》等杂志所引用,也常发表于许多香港和内地的报纸和杂志上。陈教授的学术思想常被实业界和政府高层领导所采纳。2000年,一项颇得全球经济学家首肯的世界经济学家排名出炉,在全球前1000名经济学家中,有17人来自中国,陈志武教授的排名为第202位。陈教授还是许多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的主编或副主编等。

田国强湖北省公安县人,1956年生。1977―1982在华中理工大学数学系就读、任教,1982年获数学硕士学位。1983-1987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经济系攻读博士学位,并获明尼苏达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金融硕士毕业论文范文5

基金项目: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改项目“工程硕士‘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的实践与探索”(编号:2016-ZX-424),主持人:周全法;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重点课题“工程硕士‘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编号:JGZZ16_088),主持人:张建斌、周全法;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以实践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编号:B-a/2016/01/28),主持人:张建斌、周全法。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8-0057-05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11年启动了“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以下简称“特需项目”)工作。开展此“特需项目”的目的是“服务需求、创新模式、突出特色”,主要针对国家有关行业领域特殊需求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紧扣择需、择优、择急、择重,安排一批办学水平较高、特色鲜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高的高等学校,依托其与国家重大战略、产业发展和改善民生相关的优势学科,在一定时期内招收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1]。“特需项目”的实施,激发了试点高校办学活力及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有关行业领域在特殊人才需求上的矛盾,适应了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適应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5年多来,全国63家试点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能力培养、毕业论文改革等方面努力工作,取得了一些很好的经验,为我国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了典型案例。 

作为首批“特需项目”试点高校的江苏理工学院之一,在3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主动契合国家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逐步形成了以“资源再生”、“绿色装备制造”为特色的学科、专业和科研格局,在资源再生利用、关键基础零部件的再制造、循环经济研究等方面,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特色,为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两个领域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特需”的工程硕士研究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江苏理工学院在开展“特需项目”以来,学校充分发挥自身办学优势,紧密依托行业协会组织和相关企业,深度开展产学研合作培养工程硕士,以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探索了“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以工程创新能力提升为主线的工程硕士“四结合”培养模式 

在“特需项目”中设立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背景是国家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考量。从2010年开始,国家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迫切需要提升硕士和本科层次人才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特需项目”设立并实施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硕士生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提升愈显紧迫。然而,由于大学的行业属性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弱化,企业与高校之间原先存在的行业纽带已经不复存在,硕士生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的土壤逐渐消失,即使是工学硕士研究生的工程能力培养也已经出现严重困难,因而在“特需项目”的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等领域的工程硕士的工程能力培养途径和方法已经成为一个影响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大问题。 

江苏理工学院在30多年的本科人才培养中,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双证书”毕业制,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所有的工科学生在毕业前必须通过“应知”和“应会”考试取得劳动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工、高级工),工科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和行业性一直未弱化。借此基础,江苏理工学院提出在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的实践能力培养上,必须把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工程硕士培养的重中之重的工作,通过专业(领域)的行业属性定位、与行业产业和企业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不打折扣的工程领域实践和工程创新活动,全面提升工程硕士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基于这样的工程硕士培养理念,江苏理工学院在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尝试了“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四结合”培养模式的核心是以工程硕士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提升为主线,以企业急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为载体,将工程硕士的企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科技创新和就业进行有机整合,企业为每个选题提供一定的科技创新基金,研究生毕业后,可选择到该企业就业,继续从事企业实践与论文阶段未完成的科技创新活动。 

图1 “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模式 

(一)课程学习阶段 

在课程学习阶段,相关课程的设置原则是注重基础,联系实际强化应用,为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打好理论基础。通过理论课程学习、实验操作以及技能培训等环节,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的专业理论水平、专业实验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2]。在此阶段,每位工程硕士的企业导师必须给研究生开设专业领域相关专题,介绍专业领域新动态、新技术、发展趋势,强化工程硕士的工程概念和创新意识。此阶段的另一重要任务是研究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的指导下,选择确定未来的企业实践单位、工程研究方向、科技创新内容、毕业论文(含设计等)选题以及职业规划和就业计划。

    (二)企业实践阶段 

在“四结合”培养模式的实际运行中,企业实践、学位论文和毕业就业环节都在相关企业进行。在企业实践阶段,工程硕士研究生主要围绕本领域的工程实际开展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通过岗位实习、工程体验、综合训练、技术研发等环节,在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的共同指导下,运用领域专业知识,开展企业实践和科技创新活动,从而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职业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3]。 

(三)学位论文阶段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必须在企业实践之前的课程学习阶段完成,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学位论文必须在企业实践时完成,学位论文还要与企业实践、科技创新和未来的就业工作结合起来。论文选题必须结合企业、产业和行业实际,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为第一导向,注重技术性、工程性,兼顾学术性。通过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形式,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领域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工程问题发现与解决能力和工程创新等能力。 

(四)毕业就业阶段 

从就业角度来看,工程硕士的企业实践以及在企业从事科技创新和学位论文工作,是工程硕士和企业相互选择、相互适应的过程。学校通过对毕业研究生、实践企业和就业单位的跟踪调查,审视、反思学校对工程硕士培养定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设置、培养过程及管理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同时获取企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等需求信息,进而反馈予学校,优化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定位和培养方案,调整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完善管理服务。 

实践表明,“四结合”培养模式得到了企业和学生的热烈欢迎,解决了长期困扰企业的“人才招聘易、留住人才难”的难题,解决了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阶段必须花费大量时间找工作、影响论文质量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优质就业的难题。 

二、工程硕士“四结合”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成效 

(一)进一步健全了工程硕士培养的运行机制 

江苏理工学院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形成了优化的《工程硕士“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确定了“工程硕士培养目标紧贴服务需求、培养过程体现能力要求”的培养思路,据此修订了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高标准制订了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与实施方案,完善出台了企业实践基地建设方案、导师聘任管理办法、研究生企业实践基地建设管理办法、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以及毕业质量跟踪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同时,专设了研究生企业实践管理办公室和项目实施经费,从而为“四结合”培养模式改革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企业实践是工程硕士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围绕特定的专业领域,以研究生为主体,以企业实践基地为载体,将理论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并对实际问题进行理论思考的过程。工程硕士企业实践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学制不同,实践时间理论设计为半年到1年不等。我国目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其专业课程设置以及实践环节存在一定程度的封闭性和局限性。而在“四结合”培养模式下的实际运行中,研究生实践、论文和就业环节都在相关企业进行,实践的时间得到有效延伸。在“四结合”培养模式的企业实践过程中,研究生进行的科技创新活动不再因为课程、实践以及论文等环节而分段,而是以企业急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为载体进行有机整合,连贯、深入地进行实践与研究,学校理论学习和企业实践进行无缝对接。由于企业实践项目能大大激发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探索能力,其理论学习和实践指导能很好结合在一起,学生更愿意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大胆尝试。同时,双导师共同引导研究生从企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中发现问题、提炼问题、思考问题,学会设计解决方案,学会通过观察、实验、调研等活动对问题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鼓励研究生将所学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运用到企业实际生产中,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从而提高工程硕士的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最大限度的激发和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从实践成果来看,以江苏理工学院2015届毕业生为例,该届毕业生科研成果丰硕,参与申请专利30余项,参与技术研发项目20余项,参编著作2本,50余篇,在上海派力迪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进行企业实践的赵洁同学被全国工程教指委评为第三届“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全國共100名)。近年来,“四结合”培养模式下研究生和企业基地参与的项目获得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多项奖励。 

(三)学位论文质量和毕业质量明显提升 

“四结合”培养模式中,研究生学位论文课题是由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共同为学生选定的,一般是行业或企业急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从而保证了学位论文与企业实践具有很好的延续性、融合性。学位论文选题来源于企业的应用课题、工程实际或现实问题,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工程技术背景和应用价值,形式包括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开发与技术改造,工程设计与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论文体现工程硕士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能力,突出工程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学位论文实行双指导和双盲审,按照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2011〕11号《关于试行工程硕士不同形式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及评价指标的通知》要求进行评审。 

从学位论文质量来看,以江苏理工学院2016届毕业生为例,该届毕业生共计44人,其中,21人选题与实践内容选题直接相关,17人在实践企业完成了论文的撰写。其中,毕业论文盲审优秀率29.5%,而按“四结合”培养模式在企业完成毕业论文的学生论文盲审优秀率高达52.9%,占全校优秀率的69.2%。不难看出,在“四结合”培养模式下的研究生,实践成果丰硕,毕业论文质量明显优于其他研究生。

   (四)就业质量和满意度大幅度提升 

“四结合”培养模式中的校企深度协同,让研究生在就业方面有很高的质量和效率。因为企业全程参与研究生培养中实践、论文、科技创新和就业等环节,实现了几个环节的无缝对接,将校企深度合作和协同育人贯穿于工程硕士培养的全过程,让研究生切实参与到企业的科技创新项目与实践活动中去。毕业生就业时,由于对实践企业比较熟悉,不用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研究课题,所学的内容也与工作内容高度一致,研究生乐于到所实习企业就业,同时企业也需要这样一个对企业文化比较熟悉,并有一定的科技创新能力的人才来工作,这就形成了企业与毕业研究生就业双赢的局面。 

从就业情况来看,江苏理工学院两届工程硕士毕业生70多人中,有23人留在原实践单位就业,通过举办用人单位以及毕业生返校交流等活动,学校得到了双方关于“四结合”培养模式毕业生的反馈。其中,用人单位高度评价了这部分毕业生,认为采用“四结合”模式的研究生动手能力的提升更加明显,在企业中更有干劲、取得的成果更多;而毕业生们在返校交流中也提到,“四结合”培养模式已成为助推自己全面成长成才的“加速器”,在这种模式下的毕业生一到单位便已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受到了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 

(五)导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导师水平是工程硕士培养的关键因素,实施“双导师制”是工程硕士培养的必然要求。在“四结合”培养模式中,一方面,校内导师的遴选除了对其学术水平、科研能力有明确的要求外,还要考察其实践能力以及与行业、企业联络和协作能力;另一方面,聘请行业内的领军人物、技术专家作为校外导师,并以讲座、研讨等多种方式与校内导师交流工程硕士指导经验。此外,设立导师组,由领域内学术水平高、工程经验丰富的导师担任组长,负责小组内其他导师的日常培训与管理,使导师的业务水平得到整体提高;学校实施导师“能力提升计划”,定期组织校内导师到行业内知名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等进行进企、进站工作,及时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提升校内导师的实践能力。根据“四结合”模式的需要,学校加大工程硕士培养经费,增加企业导师的辅导报酬,为工程硕士培养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同时,不断完善导师考核制度,实施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 

(六)专业领域的产业和行业属性得到显著强化 

加强研究生企业实践是国家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要求,是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培养质量的需要。近年来,学校陆续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等联合成立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新能源汽车学院、电梯学院、机械研究总院江苏分院等行业学院,通过“专业+产业”、“教学+研发”、“培养+就业”等链条,把学校、企业、行业等主体和人才培养培训各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提升学校行业知名度的同时,有效增强了工程硕士培养的行业背景。 

在此过程中,学校以稳定、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互惠互利為原则,通过产学研结合等方式,多途径建设实践基地,有效拓宽了研究生选择实践企业的渠道。目前,学校已与5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包括常州翔宇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常州环境监测中心、常州市润源经编运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无锡市派克重型铸锻有限公司等。其中,已有28家单位成功获批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导师和研究生可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在众多实践基地中选定实践企业,进入工程硕士培养的实践和论文阶段。2016年,常州翔宇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获批“江苏省优秀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该公司每年可容纳5-10名研究生进行企业实践,并可根据学生意愿为他们安排就业岗位。 

江苏理工学院工程硕士“四结合”培养模式自2012年以来的四年多探索实践中,边探索边实践边完善,以环境工程和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将企业实践、学位论文、预就业、科技创新活动等实践环节有机衔接,以企业急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生实践创新课题和毕业论文选题,企业为每个选题提供一定的科技创新基金,研究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双指导下从事企业实践和毕业论文工作,并在此过程中签订就业意向。从已毕业的两届工程硕士研究生就业跟踪调研情况来看,学生和企业均对此模式实施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四结合”培养模式提出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新思路,解决了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的“研究什么”、“培养什么能力”、“毕业后如何服务特需”和“如何高质量对口就业”等问题,为培养行业和企业急需的硕士层次的高技术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1]余国江,杨冰玉.特需项目:专业硕士培养路径新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8):9-13. 

金融硕士毕业论文范文6

万科A(000002)

女,41岁,198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2000年获中欧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曾于中南工业大学、中国科技资料进出口公司、三菱商事会社深圳事务所工作,1994年加入万科,1994年6月任集团办公室副主任,1996年3月至2004年6月任集团办公室主任,1995年至今任董事会秘书。2004年4月,出任公司董事。同年7月起,担任董事会办公室主任。

2 袁璐

青岛啤酒(600600)

女,48岁,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董事会秘书。

长期从事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参与组织了公司多项资本运作项目的策划、谈判及实施。曾成功组织实施了公司2001年增发A股、2003年向美国AB公司定向发行可转换债券等资本运作。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设、上市公司运作以及组织协调信息披露、协调与投资者关系、参与组织资本市场融资、处理与中介机构、监管部门、媒体等公共关系建设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1

2

3

4

5

10

11

12

13

15

16

17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1

43

44

45

46

48

47

50

3 陈宇

招商地产(000024)

男,34岁.生于北京,祖籍江苏,重庆建筑工程学院获工程学士学位。

曾在北京住总和美国史丹利公司工作;1998年考入北京大学,获MBA学位;毕业后参与组建北大招商创业投资基金,募资3亿;自2001年起在招商地产任董事会秘书一职至今。

4 陈革

中国石化(600028)

男,42岁,大庆石油学院石油炼制专业大学学士学历,大连理工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学历,高级经济师。

自1983年7月至2000年2月,在北京燕山石化公司工作,自2000年2月至2001年12月,任中国石化董事会秘书局副主任,自2001年12月起任中国石化董事会秘书局主任,自2003年4月起任中国石化董事会秘书。

5 张锦根

上海汽车(600104)

男,58岁,籍贯上海,硕士学历,高级经济师。

1965.9-1969.5,中国人民4459部队任战士;1969.6-1990.12,上海柴油机厂任工人、团总支书记、车间主任、党支部书记、副科长等职;1991.1-1992.5,上海内燃机厂任党委副书记;1992.6-1997.8,上海拖拉机内燃机公司制造部党委书记、经理,上海拖拉机内燃机公司总经理办公室主任,万众工贸公司总经理;1997.9-至今,历任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证券部经理,现任公司董事会秘书、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党委办公室主任。

6 李洪海

中原油气(000956)

男,43岁,南开大学管理系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财务管理在读博士生,教授级高级经济师,现任中原油气董事、总经理、董事会秘书。

1988.7-1993.5,中原油田企业管理处任科长、经济师;1993.6-1997.4,中原油田对外经济贸易总公司任副总经理、高级经济师;1997.5-1999.9,中原油气股份有限公司筹建处任副主任、高级经济师;1999.10- 2001.11中国石化中原油气高新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董事会秘书、副经理、机关党总支书记、教授级高级经济师;2001.12-至今,中国石化中原油气高新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总经理、董事长助理、董事会秘书、机关党总支书记、教授级高级经济师。

7 祁勇耀

双汇发展(000895)

男,33岁,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1994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同年进入双汇集团工作。

在此期间,先后在双汇集团总经理办公室、投资发展部、企业管理办公室、股份制改造办公室、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证券部工作,曾任双汇集团企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股份制改造办公室主任、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证券部主任和证券事务代表,现任双汇发展董事兼董事会秘书。

8 劳建华

中国联通(600050)

男,56岁,高级会计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非执业会员、工商管理硕士。现任本公司董事会秘书兼投资者关系部总经理。

1991年8月担任上海市邮电管理局副总会计师兼财务处处长;1992年11月担任上海国脉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现名联通国脉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2000年7月担任原中国电信上海市电信公司副总会计师兼执行总监;2002年7月起至今担任中国联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投资者关系部总经理。

9 高军

紫江企业(600210)

男,34岁,中共预备党员,高级经济师,199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运筹学专业,1998年取得中欧国际工商学院MBA学位。

曾任东方集团财务公司证券部经理、东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办副主任、东方集团董事局秘书处副处长,现任紫江企业董事会秘书兼副总经理。2001年被《上海证券报》评为“十佳优秀通讯员”,被上海董秘协会、上海证券交易所等单位评选为2000-2001年度“优秀董事会秘书”。

10 林奕辉

佛山照明(000541)

男,51岁,经济类研究生毕业,中共党员。

1970年12月至1986年10月在部队服现役,先后在基层和机关任职;1986年11月至2000年9月在佛山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工作,曾任科长、公司副总经理,多年来一直主管公司证券、人民币融资、信贷工作,主持多家公司股票的承销发行、上市推荐工作;2000年10月至今在佛山电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工作,现任佛山电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

11侯郁波

方正科技(600601)

男,35岁,中共党员,北京大学EMBA,现任方正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

1993年大学毕业后即在上海第一家发行股票并上市的上海延中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延中实业)工作,现更名为方正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历任延中实业董事会秘书、机要秘书、企业发展部副主任、董事会授权代表,方正科技董事会秘书、副总裁等职务。从1993年起即长期从事证券、股权事务,先后经历并参与了多起上市公司二级市场股权收购事件。

12 余子权

韶钢松山(000717)

男,50岁,广东兴宁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毕业,MBA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1982年8月毕业于武汉钢铁学院炼焦化学专业,1999年1月,美国国际东西方大学工商管理专业(MBA)硕士研究生毕业。

1982年加入韶钢,历任车间党委副书记、副厂长、供应处处长兼党委书记、投资发展部部长、韶钢集团董事兼总经理助理、本公司董事兼董事会秘书、澳门南粤集团企管部总经理、物业部总经理、行政部总经理、香港粤海制革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等职。现任韶钢松山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

13 王敏

江淮汽车(600418)

男,43岁,毕业于安徽财贸学院法律系,在读清华大学法学院民商法专业硕士研究生。

1976年11月参加工作,曾任北京部队装甲兵训练基地技师、教员,合肥江淮汽车制造厂纪检审办主任,江汽集团人事部部长等职,现任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兼证券部部长。

14 高莉娟

振华港机(600320)

女,48岁,MBA,高级会计师。

现任上海振华港口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执行董事兼董事会秘书。历经公司的改制上市、B股首发,A股增发等一系列企业资本运作,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业务知识,在公司经营和融资计划中提出了一系列有效合理的建议和筹划,为保证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15 郑延海

国电南瑞(600406)

男,45岁,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现任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

1974年参加工作。1996年起先后担任南京京瑞科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电力自动化研究院企业发展处副处长、企业战略规划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财务资产管理处副处长。曾任深圳市美欧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16 冯健雄

中兴通讯(000063)

男,31岁,本科。

曾任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部部长、证券部部长,现任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证券财务部部长。

17 刘莉

深长城A(000042)

女,43岁,高级经济师,MBA。

深圳市长城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兼总经济师,自1998年2月任深长城董事会秘书至今。公司近年来连续三次被深交所评为信息披露优秀上市公司。

18 陈景东

国电电力(600795)

男,41岁,硕士,高级工程师。

历任水电部电力生产司工程师、能源部电力司高级工程师、龙源电力集团公司龙源电气公司总经理助理,电力部安生司、国家电力公司安运部、国家电力公司发输电运营部助理调研员、副处长、处长。现任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党组成员。

19 曲为民

张裕A(000869)

男,48岁,学士学历,高级经济师。

1986年至1994年,先后任职于烟台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烟台市政府研究室;1995年任烟台张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1997年当选本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并任职至今。

20 丁志刚

莱钢股份(600102)

男,54岁,山东济南人,大专文化。

现任莱钢股份公司董事会秘书、综合业务处处长、证券部主任。历任莱钢调研室、体改办副主任,莱钢厂长办公室副主任,莱钢股份公司董事会秘书室主任等职。

21 王克明

中化国际(600500)

男,41岁,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硕士研究生毕业,高级国际商务师。

曾在北京大学、首钢研究与开发公司、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工作。历任中化集团战略研究室职员、企业发展部经理、总裁办公室副主任,中化国际化肥公司办公室主任,中化辽宁进出口公司副总经理,中化国际第一、二届董事会秘书兼董办主任、投资部负责人。

22 印学青

中华企业(600675)

女,37岁,同济大学管理工程与科学硕士学位,高级经济师。

曾荣获“上海上市公司优秀董秘”称号。

23 裴姜媛

深赤湾A(000022)

女,32岁,硕士,2001年3月出任本公司董事会秘书,本届任期从2002年5月至2005年5月。

24刘翔宇

燕京啤酒(000729)

男,33岁,大学文化,中共党员,经济师。

曾任本公司证券部副主任、主任,现任本公司董事会秘书兼证券部部长。曾参与“燕京啤酒”1997年上市筹备工作,组织实施了公司1998年配股,2000年配股,2002年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等资本运作。参与 “惠泉啤酒”等多家公司的收购兼并工作。

25 黄艾农

云南白药(000538)

男,58岁,生于江西省南昌市,大专学历,高级会计师职称。

本公司改制上市前,在云南白药厂历任工人、会计、财务科副科长、科长、副总会计师;改制后在本公司历任董事(1993月11月28至1999月12月27日)、总会计师(后改为财务总监,1993月11月28至2002月12月24日)、董秘(1999年12月28日至今)。

26 黄东风

江西铜业(600362)

男,47岁,大学学历,高级经济师,本公司董事会秘书,江西省上市公司协会理事。

从事企业管理工作21年,在企业管理、资本运作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7 周云福

深圳机场(000089)

男,47岁,经济学硕士。

曾任国信证券投资银行部业务董事,期间主持承做的项目包括:农产品配股、中信海直新发、中兴通讯公募增发、新城房产资产重组等。现任深圳市机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兼投资发展部经理。

28 华翔

盐田港A(000088)

男,43岁,中共党员,经济学硕士,高级经济师。

1979年9月至1983年7月在中南财经大学统计专业学习,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3年9月至1986年7月在武汉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学习,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86年7月至1993年7月在湖北省宜昌地区行署和宜昌市计划委员会工作,历任计委团委书记、综合计划科副科长、科长、宜昌地区信息中心主任等职务;1993年7月至1997年6月在深圳盐田港务公司工作,历任经营发展部经理、工程项目部经理、副总经理;1997年7月至今在本公司工作,历任总经理助理兼证券部经理、董事会秘书兼董事会秘书处主任。

29 李卜海

邯郸钢铁(600001)

男,40岁,中共党员,律师、高级经济师。

现任邯钢股份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兼证券部部长。曾任邯钢集团公司企管处法律事务室主任、股份公司证券部副部长等职务。

30 田建国

顺鑫农业(000860)

男,44岁,大学学历,政工师,中共党员。

历任教师、顺义区粮食局办公室副主任、主任。现任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秘书、副总经理。

31 肖德中

华侨城A(000069)

男,50岁。

1990年1月-1994年1月,湖南省统计局副处长;1994年1月-1996年5月,中国光大工业管理公司总经济师;1996年5月-1997年7月,华侨城经济发展总公司企划部总经理助理;1997年8月-2003年10月,深圳华侨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2003年10月至今,深圳华侨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

32 于玉群

中集集团(000039)

男,40岁,1987年7月和1992年7月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学专业和经济管理专业,并获得经济学学士和经济学硕士学位。

曾在国家物价局工作。1992年加入本公司,先后任金融事务部副经理、经理,负责股证事务及筹资管理工作。

33陈建军

锦州石化(000763)

男,35岁,中共党员,毕业于东北大学辽宁分校。

曾任锦州石化报社记者、编辑,锦州石化公司办公室秘书、秘书科科长,锦州石化股份公司证券部副主任、主任。

34 程博明

中信证券(600030)

男,44岁,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经济学博士。

1987年,获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研究生部货币银行学专业硕士学位,并分配到金融时报社理论部工作;1988年至1993年,任金融时报社理论部负责人,主持理论部工作;1993年3月至2001年7月,任北京证券登记有限公司总经理。其中,1994年至1996年任北京证券登记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994年至1995年兼任长城资信评估有限公司董事长;1997年至2000年兼任北京京正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2001年7月任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襄理兼研究咨询部总经理。2003年4月至2003年9月,任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襄理兼董事会秘书。2003年9月至今,任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

35 肖来久

粤高速A(000429)

男,41岁,出生于安徽省桐城,工商管理硕士,高级会计师。

长期从事财务管理工作,1992年加入广东省高速公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历任财务部副经理、经理,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有丰富的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现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总会计师、董事会秘书。

36 徐骏民

上海航空(600591)

男,41岁,硕士学历,经济师,现任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

1987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获学士学位。1987年就职于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历任计划财务部资金室副主任、主任、计划财务部经理助理、副经理职务。1998年起攻读工商管理,2000年在上海财经大学获得MBA硕士学位。

37 秦桂玲

鲁泰A(000726)

女,39岁,1987年参加工作,经历了鲁泰公司从创业到发展的全部过程。

1993年,参与鲁泰公司定向发行内部职工股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1997年组织并负责公司B股发行及上市工作,2000年组织并负责公司增发A股发行及上市工作。1997年参加深圳证券交易所组织的首届董事会秘书培训班取得董事秘任职资格,被公司两届董事会聘任为董事会秘书。现任鲁泰公司董事、董事会秘书、总经理财经助理。

38 何舒华

广州药业(600332)

男,49岁,硕士学历。198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生物系,同年加入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曾任车间工艺员、车间技术副主任等职务。1995年于中山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

现任广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和董事会秘书,目前为广东省现场统计学会常务理事和广州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

39 章雁

首钢股份(000959)

男,50岁,祖籍浙江绍兴,现任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

已在首钢服务二十多年, 80年代从事过金属材料研究、技术管理、公司秘书和进出口贸易工作;90年代主要从事首钢海外发展和股份制改造的对策性研究, 为首钢董事会提供决策咨询服务;自1999年10月首钢股份成立以来, 担任公司董事会秘书。

40 袁志刚

柳化股份(600423)

男,33岁,学士学历,经济师,在读法学研究生。

曾任柳化集团办公室主任助理,公司行政部部长、董事会秘书。现任公司董事会秘书、行政部部长、投资融资部部长。

41 谢新宇

皖通高速(600012)

男,37岁,高级工程师,1989年毕业于长沙交通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

现任本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曾是本公司第二届董事会成员。

42 施军

武钢股份(600005)

男,42岁,研究生学历,硕士,毕业于浙江工学院工业设备防腐蚀专业,并于1990年获得了武汉钢铁学院管理工程专业硕士学位,高级经济师。

1982年加入武钢,历任武钢技术经济研究中心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兼任武汉董事会秘书协会理事长。

43 郭国强

金地集团(600383)

男,42,中共党员,浙江大学理学硕士、厦门大学金融学博士。

拥有证券发行、证券投资咨询从业资格。曾任中国化工建设深圳公司进出口三部经理、党总支委员,荣深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海通证券投资银行(深圳)总部融资四部副总经理,现任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兼企业发展部总经理。

44 夏晶寒

东电B股(900949)

女,36岁,经济学硕士,经济师。

历任浙江省发展计划委员会计划综合办公室科员、副主任科员,浙江省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金融处主任科员、副处长,现任浙江东南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秘。

45 齐联

清华紫光(000938)

男,38岁,中共党员,工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高级工程师。

1992.4-1997.9,清华紫光集团测控公司,副总经理;1993.5-1997.9,清华紫光集团,团总支书记;1997.9-1999.3,清华紫光集团战略研究中心,主任;1999.3-1999.9,清华紫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兼企划部经理;1999.9-2003.1,清华紫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兼证券部经理;2003.1-至今,清华紫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兼投资总监。

46 黄新

美克股份(600337)

女,汉族,37岁,大学学历,工程师。

曾在新疆水利厅和新疆美克实业有限公司从事技术管理工作和企业管理工作,现任公司董事、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连续四年被中国证监会新疆监管局、新疆上市公司董秘协会评为 “优秀董事会秘书”。

47 吉广林

新钢钒(000629)

男,40岁,新闻学硕士,高级经济师。

曾任教师、记者、攀钢(集团)公司的调研秘书和调研科长,2002年开始任攀钢集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董秘。

48 冯

上海家化(600315)

女,37岁,复旦大学理学硕士、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金融系研究生。

1991.7-1993.7,上海市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1993.7-1997.11,日本山一证券上海代表处首席交易员及研究员;1998.4-2000.4,联合证券投资银行部高级经理;2000.4-2000.9,上海家化(集团)有限公司投资部总监;2000.9至今,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助理、董事会秘书。

49 郭俊香

特变电工(600089)

女,33岁,本科(研究生在读)学历,高级经济师职称。

现任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兼副总经理;曾任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行管办副主任、证券部主任。郭俊香女士连续多年被中国证监会新疆监管局评选为优秀董秘或良好董秘,多次获得昌吉州五一劳动奖章以及昌吉州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

50 李刚

华泰股份(600308)

金融硕士毕业论文范文7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8-0269-02

一、背景探究

2010年随着国家对民办教育重视的思想影响,民办高校的壮大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新的力量和增长点。2014年民办高校相对普通高校占比逐年增加,截至7月份,普通高校共2246所,比2013年增加48所,增长率为2.18%,比2013年下降0.63%,其中民办普通高校444所,已达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19.77%。[1]从1999年开始,随着全国高校扩大招生,硕士招生计划也增长迅速,2006年以前平均增幅达到10%以上。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开展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可以培养硕士学位工作,2012年有52个单位通过教育部审批,获批的专业学位包括教育硕士、金融硕士、工程硕士等17个,其中黑龙江东方学院等在内的5所民办高校在首批中,此举意义重大,既打破了公办大学独揽招收培养研究生的局面,又标志着社会对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认可。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为56万人,较2013年的53.9万人扩招2.1万人,约4%,扩招幅度相较于2013年的4.2%较为稳定,虽然5所民办高校获招硕士研究生资格后,大约仅占去0.62%的份额,但研究生教育重心逐渐从公办大学的精英化、学术研究型走向普及化、专业应用型,2010年专业硕士人数增长超过50%,占整个研究生人数的24%,2013年该比例已达到40.3%,根据教育部规划,到2015年专业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之比达1:1。但由于公办大学人才培养“大而全”的局面,这更加不能满足社会对有特殊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而这个缺口正好由民办高校弥补。

二、几所民办高校的研究生培养现状

(一)北京城市学院开设4个研究生专业

主要是为适应北京市社会管理、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工作的需要,与行业组织和政府主管部门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将学术研究、社会服务、专业人才培养三位一体有机结合,突出城市特色,服务于北京市社会建设大局。“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侧重于社会工作和实践管理能力培养,采取在职学习方式,弹性学制,即引入实际社会管理的项目,加强社会工作实务技能的训练,以项目制、项目驱动的模式进行教学。校内建有先进的社会工作实验室和一流的社会工作文献信息中心,校外拥有北京第一家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基地和与东城区司法局共建的矫正人才特色培养基地等各种领域的实习基地。学院采取“理论+实习”的双导师制,理论教师均有海外留学访问经验,熟悉学科最新发展动态,实习教师包括专业顾问及实习督导由一批国内外社会工作权威专家、机构资深社会工作专家组成。其项目管理硕士专业与华威大学共同承担教学管理,采用国际先进的教学方式和领先的专业教材,设置公共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专题讲座模块、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模块。每门专业课集中授课1周,另由实践导师在2~3周内指导并完成该门课程的考核。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分别设置面向社区管理、司法社会工作和社会组织管理相应的课程模块,且每门课程是以学生参加的实际项目解决的成果为考核依据。

(二)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招收翻译硕士

该校采用“双外语(日朝双语)”和“外语(英、日、俄、朝)+专业方向”两种培养模式,全面培养精通外语、语熟经济管理和商务礼仪的专业性、应用型、高层次、复合型高级翻译人才。“双外语”模式招收日语专业学生,并要求考生的朝鲜语达到高级水平,学制为3年,实行“1(一年基础课程学习)+1(一年国外语言实训)+1(一年专业实习和论文写作)”的模式,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具有较强的中、日、朝互译能力;“外语+专业方向”模式,外语教学突出实训,要求专业翻译基础要扎实、外语语言运用能力要流利以及使用现代化信息工具能力要灵活,尤其是口笔译实践能力,同时专业知识以市场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开设金融、旅游和贸易相关行业背景课程,侧重翻译实务,学制为2年,实行“1(一年基础课程学习)+0.5(半年国外语言实训)+0.5(半年专业实习和论文写作)”的模式。

(三)黑龙江东方学院食品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教育采取“五段式项目带教学”的培养模式

“五段式项目带教学”指认知实践、理论、深入实践、再理论、项目实践五阶段,分为生产认知实习、学位课理论学习、深入实践提出项目、选修课理论学习及项目实施(毕业论文撰写)五个培养环节。学院与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联合乳品学院”,同时与飞鹤集团、完达山集团等15家国内外知名乳品企业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组成了由学校、科研单位和企业三方工作在生产、建设和管理一线卓有成绩的实践导师队伍,共同承担人才培养任务。第二和第四环节在校内及国乳中心完成,第一、三、五环节在合作乳品企业完成,毕业论文在校内或乳品企业完成,培养既善于经营管理又精通生产技术,同时注重质量安全的“人格、知识和能力”全面发展的应用性、开放式、职业型专业人才。

(四)河北传媒学院首次获批的是艺术全日制专业硕士,主要是广播电视领域,学制3年

学院依托传媒艺术业,立足河北,辐射周边,培养方式是学校与河北电影制片厂和河北电视台等产业部门联合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实行“0.5(半年基础课)在学校培养+1(一年实际操作)在产业部门的具体岗位上”的培养模式,毕业环节根据具体情况或在学校或在产业部门培养。2013年10月该校又获得了与中国艺术研究院合作培养全日制艺术类博士研究生资格,这也是首家开展博士研究生培养项目的民办高校。

(五)西京学院招收机械工程和控制工程全日制专业硕士,学制3年

学院立足陕西,面向西部,辐射全国,推行“学以至真、工以致善、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德育为首,德与才相结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以实践能力为重点,第一和第二课堂相结合;以“产学合作教学”为主要途径,通过校企合作,采取基于以项目绑定的研究实践过程为主线的培养模式,借助项目研究实践过程培养人才。

三、民办高校创新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

(一)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平台,突出实践特色

民办高校研究生培养为避免引发“花钱买硕士”、“注水硕士”,关键是落实应用型专业实践。学校培养中应以专业基础知识为引导,重视案例教学,突出实践操作在理论中的运用,加大专业硕士校内理论学习与校外企业实践相结合、人才培养与技术研发相结合、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紧密结合。通过企业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创新中心、实践工作站等多种形式,打造高层次专业硕士校企联合培养平台,既可保证培养质量和办学层次,又可以提高就业水平,从而保证毕业证书的“含金量”。

(二)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

专业硕士培养的核心是实行“复合型导师”,既要组建懂得实践操作的理论导师队伍,又要组建谙熟理论的实践导师队伍。导师应根据社会需求和专业特色,拟定具体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指导每个学生的理论研究、生产实践、项目实施和论文撰写。通过校内外导师团结协作、优势互补的双向指导,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如武昌理工学院和武汉工程大学联合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实行“三导师制”:第一导师是武昌理工学院导师、第二导师是武汉工程大学导师、第三导师是企业导师。

(三)构建培养目标,创新课程体系

专业研究是理论研究与技术操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因此民办高校专业硕士培养的重心是将学生通过理论学习掌握的最新科技成果转化到企业生产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目前专业硕士更突出地表现在课程体系过于理论化、学校与企业联系薄弱、理论导师与实践导师配合不密切这三方面。所以学校应构建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为核心的应用型课程体系,由企业直接参与课程设置及教学管理,把企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及素质的要求落实到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实施中,实现多样性和创造型教学,进而突出民办高校应用型研究生教育的特色。

金融硕士毕业论文范文8

会不会有一天我醒过来发现自己已经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仿佛四年的在美岁月只是一场印象深刻的梦。

半年多过去了,我已经在北京安顿下来,开始了新的生活。

但是我知道,本科留美的四年带给我的是无法替代的回忆,

是对数不尽细节的深深了然,

而这些细节是停驻在国内所无法了解的,即使读遍书本,看尽美剧。

金融圣地香港

中国本科留学生论坛CUUS这么多年来在留学圈内一直赫赫有名。我最初了解留学的点滴也是从高二的暑假开始,在学长学姐的引导下翻遍整个论坛一点点地做功课,从选校到申请文书,反复推敲。2008年,本科出国的中介刚刚兴起,而今天,十万元级别的套餐已经能让申请者轻轻松松走完流程。

CUUS的创始人茶茶是人们口耳相传的传奇。2008年我进入芝加哥大学时,她已经离开了学校,带着四年本硕连读的传说和麦肯锡的光辉职业前途。她选择离开美国,到香港工作。在香港举办的芝大迎新活动中,在中环交易广场49层的露天平台上,她凭栏远眺维多利亚港,对一旁的我由衷地感叹道,瞧瞧吧,这座城市是那么的美丽。

香港也确实成为了本科留美学生毕业后的一大去处。芝大和我同届的2012年大陆毕业生中,除了美国以外,香港就是我们的第二大目的地。这也得益于香港金融和咨询业的发达。这些高薪的白领工作可以给刚入行的学生提供每个月5万以上的薪水,在扣除了当地超高的房租后能有近4万的盈余。对于读书期间每年6万美金的开销,确实是非常快速的回本方式。

但同时,这也意味着较窄的选择面。香港的商业本身萎缩严重,主要是依靠良好的法制环境和开放的金融市场,吸引各大外资投行和基金设立总部。我所认识的学生去了香港后几乎全部集中到了这些行业内,传媒、地产、市场等则鲜有人去。

这或许和企业的招聘策略相关。大型投行和基金的入门分析师职位对留美本科学生专业限制极少。而且和国内券商对学历的高要求不同,他们认为本科就足以胜任这些工作,多读一年研究生反而是一种浪费,并不能让申请者脱颖而出。顶尖名校、优异成绩和乐于拼命干活,或许是人力部门最看重的质素。

这样的职业开端也意味着从8点到深夜的工作时长。我的一位同届新加坡朋友,当过兵,毕业后直接进了大投行做分析师。十一期间,好不容易获得两天假期来深圳相聚。在短暂的一个下午里,有一半时间在抱怨他每天所作就是拿6万月薪摆弄ppt,调整字符,和摆弄excel函数来填模板。另外一半时间里,我们去看了电影。在电影最后高潮的10分钟,他默默拿出了24小时开机的黑莓手机,接到了上级命令要在今晚立刻回办公室处理数据。当客户有需求,公司全然不管分析师的作息安排。

这样的生活或许枯燥、乏味,但高收入和接触广阔金融市场的前景仍然吸引着大批留美学生。在招聘季,美国各校的图书馆常常可以看见紧张准备面试的学生。他们是西装革履参与各大招聘会的主力,通过在校几年里参加各类投资、财务相关的社团活动,累积经验,在漫长的几个月申请季中希翼斩获offer。但有时候这样的职业选择并不全然建立在对行业未来前景的深入了解之上。曾经有媒体报道,一些学生在面试前废寝忘食阅读华尔街时报,记下指数升跌,熟记走势和分析观点,面试完毕后则抛之脑后。

即使今天投行的业务大多向内地企业倾斜,由于国内金融市场的相对封闭,而且近些年内股市低迷,公司上市动作不大,能给得起高工资的外资投行设立在北京、上海的办公室并没有多少利润,做亚洲市场依然以香港为主要基地。

留在北美的游子

相比于香港,更多的人则留在了美国。继续进修、争取获得硕士学位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既避免了漫长的博士修行道路,又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增加了砝码。当然,这还意味着一到两年高额的学费支出。这对于本科已经在美国就读的学生来说,边际效益并不十分可观,因为毕业后往往和国内读本科美国读硕士的留学生在同一起跑线竞争,但整整六年的投资已是不菲。

在各大硕士专业中同样以金融类较为热门。有一位同学第一天走进金融数学课的教室后惊讶地错觉自己正在国内大学里上课。

如果对学术较有追求,走向博士则代表着五年以上的艰难路程。理工科相比社科更为热门,人文学科的博士相对较少。我的朋友中,确实有勇于一试人文学科的。特别是一些女生做出了这样坚定的选择,几乎意味着今后把家庭安放在了美国。往往女生的父母又不希望孩子长期在海外逗留,其中必然面临家庭和学业的两难抉择。

一些进入就业市场的本科毕业生则在美国拿到了让人欣羡的工作,比如在对冲基金担任分析师,或者是如Google、Amazon这类大型IT企业的工程师职位。这类以高福利和善待员工著称的企业,在工资上甚至不输于大型投行,在作息时间上却远胜于斯,而且较为灵活,人性化,是不少理工科男生奋力追寻的福音。

回国路漫漫

如果说在美就读本科是一场高额的投资,那回国就业的收益率则看起来并不那么诱人。

据报告显示,在上海等地的本科应届毕业生起薪每月只有4000元。这对于一个美国留学生来说甚至不足以支付一个月的房租,更不用说加上节节攀升的学费。如果指望通过这样的报酬水平来对四年的大学投资回本,可以说是遥遥无期。

因此,尽管国内的饮食打动着留学生的味蕾,父母的亲情勾起了留学生的思念,国内的朋友承载着留学生的回忆,肯在本科毕业后就回国的依然少之又少。

除了支出回报方面的考虑,横在他们面前的更有几道难以逾越的关卡。最主要的是本土企业对本科留学生的认知程度依然不高。学成归来理应备受国内用人单位的重视,但随着出国大军的壮大,海归日益平常。何况本科出身往往会让国内招聘企业觉得学历不足。和国际顶尖投行相比,我们的券商、基金、大国企对海归的要求往往更高,达到了硕士、博士级别。这使得海归本科生甚至没有参加面试的资格。不少留学生因此抱怨,连Google、高盛这样的一流企业都会给本科生一个机会,难道国内券商、国企比它们还牛气?

这样的高门槛有其内在的逻辑。门槛面对的不仅仅是留学生,也包括国内大学生。不少人感觉在本科阶段,国内同等大学课程难度低于美国高校,特别是独立研究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深入培养,而是以上课为主。不少留学生发现他们国内同学的一些研究论文和海外相对严格的论文训练相比,要求比较宽松。国内的研究能力培养更多地放在了硕士阶段。对于快消等行业,本科生还较容易适应,但在需要系统经济、金融学训练的金融机构等明显更偏向招收国内硕士或以上的毕业生。

但用人单位不可能对海内外大学分设门槛,一旦区分对待难免使单位遭受非议,谨慎的做法是一视同仁。毕竟,舍弃少部分合格的本科生,依然可以招收到平均水平更高、技能更偏实用的硕士。

更大的问题是只有极小部分的用人单位会定期往海外招收本科生。目前能在常春藤看到的公司也只有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等寥寥数家。

所以,大部分希望回国工作的留学生只能走标准面试过程。各大公司的笔试、面试往往分散在数月之间,使得大四的留美本科生即使简历过关,也难以长期驻留国内参与考核。为了一个面试花上1万多元飞机票往返,只限于对工作极其渴望或者家底殷实之人,更多的是乘着寒假顺便参与一两个面试。客观条件的艰难使得在读应届生无法踏足国内的就业市场。热切渴望归来的人通常要面对巨大的不确定性,只身回国和下一届一同求职。这种不安定因素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毕竟,这等于眼看着同一届的朋友没毕业就有了工作而自己依然没有着落。

金融硕士毕业论文范文9

一、金融硕士专业双导师制概念

金融硕士专业是我国目前40种专业硕士中的一种,2010年开始设立,时间较短。目前,金融硕士的培养借鉴其他学科的宝贵经验引入了双导师制。

金融硕士培养中双导师制是指由校内具有丰富经验的,长期从事理论知识研究的专职导师和校外聘用的实践经验丰富的高层次专业人才联合指导,完成对金融硕士的培养。简单的说就是校内学术导师和校外实践导师联合教学的制度。

二、金融硕士教育中双导师制存在的问题

校内导师将金融硕士的理论水平引领到一定高度,而金融硕士校外导师有银行、证券公司、金融集团、担保公司等行业背景,凭借其在该领域丰富的实践经验为研究生提供实践能力的指导,有效地弥补了校内导师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欠缺,使得增强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了学生适应社会的实践能力,拓宽了学生的学术视野,加强了学生的综合思辨能力。但金融硕士双导师制的培养刚刚起步,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现实实践过程中遇到了诸多的问题。

(一)校内导师观念陈旧,指导方式落后,实践环节参与不够

校内导师可称为学术导师。金融硕士是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必然要符合社会的需求,强调实践性与社会接轨。而仍有部分校内导师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观念,采用科研模式指导金融硕士专业研究生,单方面注重学术,以纯学术研究为目的,所讲内容不结合实际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学术导师掌控申请项目核心的研究,学生并不能真正的参与其中,不能获得理论知识实质性的进步以及高层次、专门化的应用技能。简单地认为实践环节是校外导师的责任,所以对实践环节参与少,甚至不参与,对专业学位导师的认识片面。

(二)校外导师、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低,影响金融硕士培养的质量

校外导师对金融硕士研究生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影响重大。现实实践中,由于校外导师都是有银行、证券公司、金融集团、担保公司等行业背景的高管,除了教课、指导学生外,还得利用大部分的时间工作,精力有限,指导学生的数量有限,未形成规模,很多学生得不到校外导师的指导,致使校外导师发挥的作用不明显。很多高校并未对校外导师进行补贴,学校认为校外导师属于聘任的兼职教师,对其没有行政管理权,未给予同专职教师同等的权利,没有相应的激励制度和评价监督制度,管理存在严重漏洞,严重挫伤了校外教师的积极性。很多学校教育计划中如选拔录取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体系的设置、学位论文选题和担任授课教师等环节工作都没有让其参与其中,使得校外导师参与指导的积极性低。校企合作企业不深入,企业关注短期利益,不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在银行机构实习的金融硕士,往往接触的是简单的业务,涉及不到核心业务,成为企业单位的打杂工,不能真正了解前沿理论和实践,实习效果大打折扣。

(三)校内外导师缺乏沟通,责任不明,合作不深入

双导师制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校内和校外导师的优势培养优秀的金融硕士,通力合作,共同探讨培养金融硕士的最佳培养计划。现实实践中,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几乎不沟通,甚至从未见谋面,无法及时处理一些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双方各自为政,何谈共同探讨金融硕士的培养。没有明确的制度界定校内外导师的责任、职责,诸如金融硕士的实习鉴定、中期考核、毕业答辩等环节的导师责任及侧重点都没有明确规定,使得相应责任缺位,影响硕士培养质量。校内导师注重科研,认为实践导师只是起“协助式”作用的导师,没有给实践导师科学合理的定位,没有认识到与实践导师实质性合作的重要。

(四)缺乏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金融硕士培养双导师制落实不到位

2011年,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倡导高校全职教师与实践部门具有良好理论素养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为共同导师,实行“双师制”。但只是做了概括式指导,在制度、资金上并未给予支持与协助。各级地方政府也基本上停留在意见指导上,在制度、资金等照顾上也没有具体的措施。

金融专业学位设立时间短,各高校对其培养未予以足够重视,尤其金融专业双导师制度的实践形同虚设。调查显示,多数的学生没有校外的导师,未参加校外的实践基地,即使确定了导师,也是挂名的较多。学校缺乏相应的组织管理措施,促进校内外导师的沟通合作,缺乏相应的激励制度,未形成统一、可循环的评聘模式调动企业,校外导师的积极性。

很多学校不注重对教师的遴选和培训,例如,未对校内外老师的聘任做具体的规定,即使要求了校内教师的职称、的数量、项目研究等,但没有明确的量化指标,在实际的招聘过程中操作性不强,遴选教师往往不符合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求。

三、构建金融硕士完善双导师制的对策

(一)组织校内外导师培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观念的转变,增进责任意识

培训是增强校内外导师对金融硕士培养的目标、规律、政策的认识,转变陈旧观念,促进教学创新的有效手段。通过培训,转变校内外导师对金融硕士培养认识的不足和误区,有针对性地增强校内外导师的指导能力。通过各类适时的多样化、长效化、常态化的培训,促进校内外导师在原有基础上提高。转变校内导师唯学术论的片面观念,侧重校内导师实践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培训;促进校外导师增强教育责任意识,针对其实践经验丰富、理论知识相对欠缺的特点,培训侧重加强金融硕士培养的特点和规律的认识,加强金融硕士教育相关政策和规定的讲解。不断优化导师结构,促进强强联合,以强带弱,增强青年教师的实际指导能力,增强教师教学活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二)加强沟通,协同创新,通力合作

双导师制的核心思想是充分发挥校内外导师的各自优势,促进金融硕士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提高,这就需要不断加强校内外导师的交流,探讨学生的能力结构,有针对性的培养、发挥双导师制的优点。考虑校外导师并不是专职的教师,工作性质特殊,校内导师需主动与其通力合作,优势互补,提高金融硕士的培养质量。校内外导师可以组建导师团队,共同研讨学术和社会实践生产,促进校内导师提高社会实践的认识。同时,让校内导师参与学生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计划等各方面的制订。学校组织相应的研讨会,为校内外导师沟通创造条件;开设校企合作课程,促进校内外导师之间、师生之间合作与交流,校内外导师共同开发校企合作课程,合力为学生提供研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实践、科研为一体的依托国家需求项目的新型课程,促进金融专业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

(三)完善创新制度建设,政策支持,促进双导师制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