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本土文化资源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1 17:02:44

本土文化资源论文

本土文化资源论文范文1

一、选题依据(选题的目的与意义,与选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综述,附主要参考文献。)

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对珠海特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是推进土地资源信息化的一项重要举措。本人在参与周口市土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项目开发小组工作的基础上,对系统设计和实现作了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当前,我国城镇已进入快速建设阶段,城镇建设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其中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土地有效开发与集约利用问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城镇土地利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之一,极其宝贵,土地合理利用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土地资源尤为紧缺,因此要大力提倡小城镇在建设过程中坚持土地的合理利用。但我国城镇的土地开发建设的现状不容乐观。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导致了城镇土地开发建设在规模和结构上的迅速变化,产生了许多普遍问题,如土地利用无序、利用粗放、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偏低,建设用地与耕地的矛盾日益显著,土地破坏、污染、浪费严重等等,造成半城市化、生态恶化等严峻的问题。这是小城镇土地开发建设中的两难困境,它表现出一种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么地方政府、开发商与当地住民的矛盾。在目前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土地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对它的开发建设进行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土地资源信息种类繁多、数量巨大、涉及面广、管理利用相当复杂。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实施信息化发展战略,实现土地资源工作的现代化,在土地资源调查评价、政务管理和社会服务等各个层面广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信息化带动土地资源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以信息化带动信息采集技术与分析技术的飞跃,以信息化促进政府工作方式由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的转变。建立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顺应资源、环境的全球性持续利用需求。土地资源数据标准化、信息共享、科学监督以及将这些信息快速反映到经济建设中去需要建立统一协调的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用以管理海量数据,迅速处理文档、图件,提供准确可靠信息,从而将资料的大量积累、更新与经济快速增长联结起来,为综合利用土地资源信息进行宏观决策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土地信息产业的建立和地理数字化产品的发展,社会对土地资源管理的认识普通提高,对农村土地的认识逐渐加强,对其需求也大幅度提高。农村土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成为包括政府部门在内的必备的重要系统,各国都大力开发自己的农村土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并将先进的技术、方法应用到其中,如空间信息分析的新模型和方法,空间信息应用的新模型和方法:三维、四维数据结构和数据模型,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网络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技术等,来提高土地资源信息管理的技术含量,以更好的为土地管理服务。

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很早就意识到了土地资源的使用价值和稀缺性,对土地资源配置调控的研究较早,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土地地租理论、土地资源市场配置机制、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等多个方面。

无论是市场经济国家,还是转轨经济国家,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每个国家都有一定数量的国有土地资源。在认识到拥有一定数量的国有土地资源有调控土地市场,维护公共福利,储备能源,调节生态平衡等功能后,一些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国有土地资源数量还有扩大的趋势。国有土地资源管理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在多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下,虽然世界各国的国有土地资源管理体制多种多样,但国有土地资源管理体制的现状和发展存在共性,是有规律可循的。

土地资源配置调控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其调控结果是各种因素、各种手段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且各种因素和手段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终共同影响调控结果。要达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发挥土地资源的最大综合效益,需要调动市场、政府、社会等各种力量,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税收等多种手段,并且各种手段相互协调,互相促进。土地资源调控就是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措施,达到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既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能同时兼顾社会和环境效益。

土地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经济转型以来,土地资源实行了由无偿无限期无流动,向有偿有限期有流动的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十余年的改革,成效和缺陷并存。一方面,国有土地以地生财,为地方政府积累了大量的建设资金,从而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了城市落后的面貌。另一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有偿使用的改革仍然采用的是政府审批模式,即要用地找市长的模式,从而影响了资配置的公平与效率,并成为长期 以来困绕改革深化的重大问题。经济发展史证明,实现土地资源和资产利益最大化的最佳途径,是市场配置资源13%建立土地交易市场,是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的必然选择。当前,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市场,并进行 土地市场运作机制的观念创新。

贸规则强调行政主体一致原则、公平原则、透明原则、非歧视原则。在中国人世的大背景下思考建立土地市场新机制,首要的问题是要认清当前土地市场政府与市场的现状,找准和WTO规则存在的差距。土地市场新机制必须围绕政府与市场、监管与竞争、平台与服务等市场机制,开展全面而有针对性的深刻的行政革命, 实现计划经济观念向市场经济观念的转变,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确保政府行政管理体系必须和 世贸规则所任。

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活动对土地的使用展开竞争,以土地需求的市场价格变化和自身能从土地上获得的经济利益来决定各自活动的最佳区位,从而使商业、工业、住宅等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布局与地价之间得到祸合,推动了城市用地结构的调整,使城市空间结构发展变化,形成合理的土地资源空间布局(曹建海,2002)[22],使得城市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呈同心圈层分布。

参考文献:

1.〔美〕阿瑟.奥沙利文著苏晓燕等译,2003,城市经济学〔M],中信出版社;

2.毕宝德,1991,土地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毕宝德,1994,中国地产市场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柴强,1993,各国(地区)土地制度和政策〔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5.柴强,2001,房地产制度[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6.曹建海,2002,中国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

7.陈顺清,2000,城市增长与土地增值M],科学出版社;

8.董俊祥等,1994,土地管理理论与实践〔M],中国经济出版社;

9.何银虎,1999,中国土地管理与开发经营全书〔M],中国社会出版社;

10.浦东新区经济发展报告[Ml,1998,上海三联书店;

11.万曾炜等,1997,土地经济论[M],上海远东出版社;

12.万曾炜等,2001,透视浦东思索浦东[M],上海人民出版社;

13.许学强等,城市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14.邹兆平,1990,外国与港台土地管理制度[M,中国国际广播电视出版社; 巧.施源,2002(ll),规划导向型的土地开发供应计划[J],城市规划;

16.周树志,1999(4),论公共政策范畴[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7.刘溶沧,1999(l),中国经济体制转型与公共政策的重新定位[J],财贸经济;

18.马风光,2001(2),市场经济中公共政策的角色定位lJ],技术经济;

19.吴未,2003(3),论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公众参与[J],中国土地;

20.刘浩葛吉琦,2002(9),城市化中的土地征用问题[J],国土经济;

21.谭术魁彭补拙,2003(l),对我国若干城市土地储备运作的比较[J],中国房地产;

22.谭刚,2001(5),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的新突破一一《深圳市土地交易市场管理规定》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J],特区理论与实践;

23.董坷,1999(3),市场机制和国家干预下的城市土地利用[J],城市规划汇刊;

24.张文彪,2002(8),美国的土地管理及其借鉴[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5.魏景明,2002(11),美国的土地管理与利用[J],中国土地;

26.束雷,2002(2),英国土地利用与管理[J],中国土地;

27.王国强,2002(4),中日土地利用管理比较研究[J1,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8.欧阳安蛟,2001(4),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国际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

29.万曾炜,1997(2),论浦东新区土地滚动开发机制[J1,上海经济研究;

30.万曾炜,1997(l),浦东新区土地滚动开发机制分析[J],浦东开发;

31,徐永倡等,1997(8),切实加强浦东新区土地的宏观管理[J],浦东开发;

32,芒棘,1997(9),完善新区土地市场体系浦东实施土地租赁办法[J1,浦东开发;

33.陶建强,1998(l),土地开发模式与浦东新区的形成和发展[J],城市发展研究;

34.钱芝平,1998(3),加强浦东新区国有土地资产运营管理的建议[J1,浦东开发;

二、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本文的第一部分是绪论。这部分首先分析了选题的背景与意义,指出文章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意义,然后对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综合介绍与简要评述。第二部分是介绍城市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的理论基础及土地资源调控系统与手段。城市土地资源的调控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相关的理论基础有产权理论、地租地价理论、土地市场理论、土地资源配置理论、公共政策理论。土地资源调控系统主要包括市场机制、政府调控、公众参与三种手段。论文的第三部分是国外经验的介绍及其经验总结。这一部分主要从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两个方面介绍国外经验。其中,市场机制方面主要介绍了市场机制的作用、美、日、加等国土地交易的制度和做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政府调控主要从土地用途管制、土地征购储备制度两个方面介绍了西方国家的做法。最后,系统地总结了国外做法对我国城市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的启示,即需要完善市场机制,建立市场与政府相结合的调控系统。论文的第四、五、六章是文章的重点,第四章分析了周口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与特点,第五章在介绍周口地区土地调控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分析了周口土地资源管理调控存在的问题。在前面几章的基础上,第六章在构建周口地区上地资源调控管理模式,分析其构成要素、运作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地区土地资源管理的具体措施,最后根据周口地区的城市发展和功能定位提出了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与制度创新的几点探索性建议。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2研究综述

1.2.1国外研究综述

1.2.2国内研究综述

1.2.3国内外研究的简要评述

1.3论文的思路结构与创新之处

1.3.1论文的思路与结构

1.3.2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的理论基础及调控系统

2.1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的理论基础

2.1.1产权理论

2.1.2地租地价理论

2.1.3土地市场理论

2.1.4土地资源配置理论

2.1.5公共政策理论

2.2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系统及手段

2.2.1市场机制

2.2.2政府调控

2.2.3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2.2.4公众参与

第三章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的国际经验

3.1市场机制调控土地资源的国际经验

3.1.1国外实施市场机制调控土地资源的实践

3.1.2国外经验对我国建立土地市场调控机制的启示

3.2政府调控土地市场的国际经验.

3.2.1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国际经验

3.2.2土地征购储备制度的国际经验

3.2.3国际经验对我国城市政府调控土地资源的启示

第四章 周口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4.1土地资源利用结构

4.2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

4.2.1农业用地迅速减少

4.2.2可预征地空间减小

4.2.3城市建设用地增长很快

4.2.4土地闲置量较大...

4.2.5土地批租总量逐渐由粗放转向集约

4.2.6土地批租方式出现多样化

第五章 周口地区土地资源管理系统及其存在的问题

5.周口地区土地资源管理系统

5.1.1地区管理系统

5.1.2开发公司管理系统

5.2土地资源调控管理存在的问题.

5.2.1政府宏观调控力度不足

5.2.2土地调控管理制度、体制不完善

第六章 周口地区土地资源调控管理模式与措施

6.1构建周口地区土地资源调控优化管理模式

6.1.1周口地区土土地资源利用优化模型的选择

6.1.2周口地区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目标函数

6.1.3周口地区土地资源调优化方案

6.2周口地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管理创新..

6.2.1确定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

6.2.2根据产业发展战略进行合理的土地功能分区

6.2.3实行城乡一体化的土地管理机制

6.2.4逐步实现全部土地有偿使用

参考文献

(二)研究方法

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城镇建设及其土地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笔者从小城镇的概念入手,分析我国城镇化中选择小城镇发展战略的客观必然性,并回顾了伴随我国城镇发展历程中的土地问题的历史演进。论文结合我国城镇发展的现状,着重对我国小城镇建设中的重大土地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文章讨论了城镇建设中土地开发与管理的几种有代表性的发展模式,概括了其特征,探讨了城镇土地开发与管理的原则与方向,并尝试对其成因作出论证。最后,文章立足土地管理实践,以土地增减挂钩管理为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土地管理的学理性对策建议。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l)比较系统、全面地总结了国外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包括市场机制调控的经验和政府调控管理的经验两个方面。

(2)针对周口地区土地利用和管理的现状与特点,系统地分析了周口地区土地利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

(3)在总结各种土地资源调控手段的同时,构建了一个政府、市场、公众三方共同作用的周口地区土地资源调控管理模式,对这一模式的构成要素、运行机制等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观点,并在土地管理措施的优化与创新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4)由于本文是在课题研究成果上的深化,是基于周口地区土地资源利用和管理实践的分析,因此提出的土地调控管理措施具有较好的实践指导意义。

(五)可行性分析

无论是市场经济国家,还是转轨经济国家,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每个国家都有一定数量的国有土地资源。在认识到拥有一定数量的国有土地资源有调控土地市场,维护公共福利,储备能源,调节生态平衡等功能后,一些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国有土地资源数量还有扩大的趋势。国有土地资源管理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在多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下,虽然世界各国的国有土地资源管理体制多种多样,但国有土地资源管理体制的现状和发展存在共性,是有规律可循的。

土地资源是一切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是影响到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的稀缺性越来越突出,如何分配有效的土地资源,使其在城市功能布局、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整体环境的提升等方面发挥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突出的问题。

市场机制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但是土地资源作为城市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基本物质条件,需要从经济、社会和环境多方面综合考虑其利用效益,实现土地资源利用综合效益最大化。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是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两种必要手段,一方面,通过市场机制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资源的资产效应,实现优地优用另一方面,通过政府调控可以保证土地资源的利用符合社会和环境等方面发展的需要,实现社会生活和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公众参与是保障土地合理利用的一种有效机制,通过公众建议和意见反馈影响政府政策而修正市场失灵,促使土地资源利用效益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但是目前我国土地资源调控体系还不完善,政府的调控力度不够,特别是在一级市场上没有实现垄断,无法有力地调控市场供需,同时各种管理制度还不完善,既无法保障政府政策、规划等的贯彻与落实,又无法有效地为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创造条件。并且公众参与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公众参与既没有在法律制度上得到明确和保障,也没有具体实施措施。因此,我国土地资源调控的优化还在于政府职能的完善,通过法律、制度、政策的完善,既保障政府的调控,又为市场机制正常作用创造平台,最终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提出的周口新区土地资源调控系统是市场机制、政府调控、公众参与三种机制的有机结合。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何把握三种机制的作用程度,使之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衡,不是一个简单的模式能概括出来的,也不能用一个固定的模式生搬硬套,需要根据实践的变化不断调整和深化。并且,一个成熟的土地资源调控系统,主要还是以完善的市场机制为基础,通过市场的竞争机制、供求机制实现供需平衡,政府的各项政策只是其补充,并且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政府政策的变动只是对市场的微调,不会引起市场较大波动。

目前,周口新区实行的是新区政府和开发公司二级土地管理系统,开发公司在一定程度上代替政府形式土地基础开发和招商引资的职能。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一级市场调控乏力,二级市场存量过大,土地管理措施和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强化土地利用规划的控制性作用,建立土地储备机制,加强土地市场建设,完善土地管理系统,建立公众参与机制等具体措施,希望能对周口新区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的优化具有实质性的指导意义。

由于本人的研究水平和知识有限,论文对土地资源调控的具体措施的研究尚不深入,有的措施还缺乏可操作性,对各种调控要素的变化引起的土地市场的变化也缺乏系统的讨论。而且由于数据有限,周口新区还没有建立地价指数等原因,论文对土地资源调控优化的分析和提出的管理措施还仅限于定性的描述,没有进行定量分析,希望今后随着对实践的了解和知识的深化能够深入研究下去,弥补以上不足。

三、研究基础及进度安排

(一)研究基础

本人自1990年开始一直在河南省周口地区各乡镇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曾担周口市淮阳县的镇长和党委书记,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有过深入的研究,对农业区域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了解透彻,因而有能力完成该论文的研究工作。

(二)进度安排 论题前期准备30天。

相关文献资料论证查阅、国家和地方政府涉农政策、法律法规研究、借鉴、分析,制订出论题研究方案。

论题调研实施150天。

社会调研展开,调研资料、数据整理、分析、归类卡片制作、确立本论阐述内容构架构思。 论题写作形成150天。

调研报告―――提炼形成论题初稿―――立论观点、内容座谈考证修正、正式文本形成。

四、预期研究结果及本研究创新之处

土地资源调控管理是作者三年来一直在持续研究的重点内容,通过不断的学习、借鉴、总结与深化,形成了本文的一些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l)比较系统、全面地总结了国外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包括市场机制调控的经验和政府调控管理的经验两个方面。

(2)针对周口地区土地利用和管理的现状与特点,系统地分析了周口地区土地利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

本土文化资源论文范文2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本土文化品格

[作者简介]孙月华(1971- ),女,宁夏灵武人,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宁夏 银川 75002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8-0042-02

在教育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现实,不能超越民族、历史、文化等客观实际情况的认识是一致的。2012年11月,在山东师范大学举办的“全球化与道德教育专题学术会议”上,学者戚万学指出:“当前中国道德教育应以中国当今时代的社会生活为根基,以中国社会文化传统的流变和转换为依托,树立道德教育的本土文化品格,找寻道德教育的文化根基,循序渐进地实现植根于自身文化脉络中的再造。”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同样也应当遵循戚万学提出的树立本土文化的品格,以本土文化资源的利用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基,努力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稳固、持续发展。

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树立本土文化品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文化品格是文化内容中包含思想道德情感在内的知情意的精神境界。本土文化由于是植根于本民族的、深藏于民间的,具有民族传承性、继承性、典型性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因此,本土文化品格更集中地体现了本民族精神文化的特征和人民大众的精神境界。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为什么要树立本土文化的品格呢?这主要源于以下必要性、可行性的因素:

1.本土文化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缺失,但现实要求必须重视本土文化资源的利用。当前我国传承的民族文化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西方文化和思潮的影响充斥着人们的头脑,给高校传承民族的本土文化带来了影响。很多人崇洋,对本土文化开始淡漠;同时,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受到多元精神文化中不良成分的影响,发生了价值观的扭曲和畸变。很多人对传统的、民族的东西不屑一顾,对本土文化持怀疑甚至拒绝的态度;另外,当前一些理论工作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着片面追求创新理论、忽视研究和利用本土文化这一根基资源的问题。因此,在这种复杂的文化环境中,具有不可比拟的、民族的、传统的、大众的这些特征的本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缺失,存在着自觉和自信的缺乏,亟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给予关注。

2.本土文化具有丰富的思想道德情感内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之不竭的教育资源。文化内容具有朴素内容的基础层次和理论认知的较高层次。本土文化是最基础的文化层次,它潜藏于大众日常生活中,是人民大众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产生、形成和积淀而成的特定的本地文化、区域文化和乡土文化,是老百姓在衣食住行、日常起居中所反映出来的行为标准、道德规范、思想情操,体现在大众生活礼俗、婚丧嫁娶、尊卑情感、族规民约之中,是一种朴素的原生态的文化成分。虽然本土文化是未经文化精英加工改造的原生态文化,但它却具有民族文化的精华和经典,经历了民族文化的积淀、现实社会生活的变迁,因此本土文化的思想道德情感内涵丰富、意蕴深厚,值得挖掘、研究和有效地利用。我国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本土文化资源丰富,既有众多的名人文化,亦有不胜枚举的景观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还有众多的现代文化、奇特文化等,这些都是培植学生思想政治情感,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感悟能力的不竭资源,应引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3.本土文化植根于大众生活中,容易对学生的思想政治认知产生深刻影响。本土文化植根于民族生活中,人们十分熟悉,倍感亲切,无论走到哪儿都会潜藏于大脑之中,每当触及就会勾起人们心里的波澜,本土文化成为每个人头脑中不变的思维。从大学生接受学习的心理这一视角来看,本土文化最亲近、最直接、最真实,因而他们也最乐于接受,最容易从中获得深刻的体验。相比而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大道理、大理论,则在大学生面前变得遥远、无味,仅能获得思想道德的“知识”,却很难获得思想政治情感的体验与共鸣。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充分借助本土文化让学生们吸收知识,增长智慧,陶冶情操,丰富情感。

4.本土文化特有的传承方式,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教化。本土文化是质朴的、潜藏于大众日常生活中的,通过人们日常生活的言行举止、行为方式、举手投足表现出来,通过口传心授、相互效仿不断传递,是一种潜意识的、朴素的传承方式。这种传承是日常的、不间断的,它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人们的血脉中,不经思考就会被人们接受,自发地影响着人们行为,而且,这种影响远比讲大道理,看经典影片更具有亲近感和说服力。所以,本土文化中的乡俗、家风、族规、礼仪等,人们大多只是思考“怎样去做”,而不去思考“为什这样做”。本土文化这种“天然”的秩序规则和结构原则,是促进人们道德情感走向理性的起点,是青年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树立本土文化品格的作用

树立本土文化的品格,就是将本土文化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视野。这是适应时代要求,契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实效性的正确选择,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1.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本土文化紧密契合于大学生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亲和力、感染力强,有利于激发学生爱家乡、爱山川、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政治情感。以本土文化资源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们了解身边的历史经典、文化内涵,可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基本道德品格的培养,有利于使广大学生树立深厚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情感,促进学生人格养成、道德养成和思想养成。

2.有利于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鲜活的内容。植根于大众生活中的本土文化资源最能体现民族的思想政治品质,是最贴近现代人生活的鲜活内容,是原汁原味的、少受污染的、原生态的文化资源。通过本土文化的利用,可以为大学生提供自然与人文,历史与现实,民俗与经典的思想道德内容,若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以利用,必将激活教育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驱动力和感召力。

3.有利于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大多是理论性的、灌输性,学生处于单调的学习情境之中,学生在学习态度上是消极、被动的,甚至存在反感、抵触的情绪;而本土文化的介入,有利于为大学生营造多元的学习方式和手段,从而获得多种学习资源,体验多种学习情境,转变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积极性。

4.有利于推动教师教学方式的更新。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往往是学术权威的化身,教师我说你听的一言堂教育,抑制了学生的思考,并且少有吸引人的教学情境,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情绪,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升;而利用本土文化,可以根据学生身边的人和事,基于学生的切身感受,就地选材,灵活运用,从而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多元的思想政治教育情景创造了条件。

5.有利于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利用本土文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就是选择的素材来源于生活,采用的形式也是生活化的场景,教师容易操作,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因此,能够改变传统的学生课堂理论教学的场景,增强学生的生活感受,是直接的、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

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树立本土文化品格的策略

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树立本土文化的品格,需要研究、挖掘、整合本土文化资源,并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做到有的放矢、精心规划、科学选材、巧妙构思、积极组织。

1.考察、研究本土文化,将其整合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资源之中。由于本土文化是朴素的、原生态的,其中不乏“糟粕”,有一些文化成分不适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适合高校的学生需求特点,需要对本土文化的原始素材进行深入考察,细致分析,进行“去伪存真”,从中选取素材。同时,每个高校都处于不同的文化地域中,其本土文化带有特有的“乡土”气息,在思想政治教育选材中,既要考虑其本土性,还要考虑其适应性、典型性和教育性,使选取的素材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良好道德情感。在选材之后,就要对其进行整合:一方面要以学生全局视野,以专题教育进行材料汇总、梳理。另一方面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包括将国内外的地理人文、历史景点、经济社会、民俗民风中的积极的东西,纳入其中进行整合,形成条理分明、主题鲜明的教育内容。

2.创新本土文化融入的形式,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独具魅力的教育载体。我国民族文化发展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本土文化和地域文明,面对浩瀚的本土资源,高校可以根据教育教学的规律,以多种形式将本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形成高校独具魅力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比如,可以编写乡土教材,在梳理本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加工,提升本土文化的思想内容和境界高度;开设本土文化教育课堂,让学生在认识本土民俗民风中了解家乡、了解社会礼俗,从而理清思路,提炼总结,提高对本土文化的理性认知,增强学生的道德情感,铸造学生优秀的品格;组织学生深入了解本土文化,开展寻根、考察地域文化、家乡文化、历史文化的系列活动,让他们寻访古迹、了解历史,搜寻名人、缅怀伟人,聆听故事、感受乡土魅力,让他们在与大众的接触交流中,体验民俗风情,增加对家乡、祖国、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热爱,使他们在浓郁的本土文化气息中受到熏陶和磨炼,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境界。

3.构建与家庭、社会沟通联动机制,建立起本土文化教育的科学体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但本土文化教育的主要力量在于高校,并体现在高校的组织和精心设计。因此,高校在利用本土文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以构建与家庭、社会沟通、联动的机制为目标,在本土文化资源整合、教学方案设计和教育教学活动中,要设定与家庭、社会联动的内容,激发家庭、社会挖掘利用优秀的本土文化,使大学生在家训、古训、家族史中受到家庭美德、家庭伦理的教育,在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中接受社会公德、社会伦理的感化与引导,从学生爱家、爱社会的情感出发,完善他们的人格,扩展对他们的爱国、爱人类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参考文献]

[1]时勇鹏.依托本土红色资源,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菜单化”的教学模式[J].鸡西大学学报,2012(9).

[2]周凯模.中国本土“乐教”哲学与民间“乐教”传承――兼议古代“多元化”教育思想的当代续接[J].中国音乐学,2012(3).

[3]朱季康.民国时期民间本土育儿思想中“教”属性的缺失与“育”属性的习惯[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

本土文化资源论文范文3

作者简介:曾伟(1978-),男,湖南湘潭人,西南财经大学博士,昆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增长经济学。

摘要:运用动态最优化方法以及联立方程系统,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探析土地资源对城市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影响效应。理论研究发现,在土地资源有限性约束下,技术进步与城市土地资源以及资本投入之间存在内在相互增长制约关系,并且此关系受到利率、土地-资本比、要素替代弹性等条件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土地资源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其使用数量的多少与城市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量”的大小之间存在一种正相关的决定关系;土地资源作为一种发展要素,其使用数量的多少与城市经济可持续增长的“质”的高低之间存在一种负相关的表现关系。

关键词:土地资源;城市经济;可持续增长;CES生产函数;联立方程系统

文章编号:2095-5960(2013)05-0089-09

;中图分类号:F061.3,F293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现代增长经济学中一直面临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在自然资源有限性的约束下,如何实现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国外相关研究更多地是将土地资源作为固定变量,分析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决定关系(Nichols,1970;J. Wiley, 1975;Romer,2001;Gillham, 2002;Zhang, 2004)及其在经济增长模型中的动态效率等问题(Ara,1961;Nichols,1970;MeCain,1970;Homburg & Phee1991)。国内已有研究大多基于静态模型考察土地资源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丰雷、魏丽、蒋妍2008;杨志荣、靳相木、杜雪君、黄忠华等2009;李名峰2010)。此外,很多文献关注在有限耕地资源条件下,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问题,但涉及土地资源对城市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影响却研究甚少。

本文首先考察土地资源对城市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动态影响效应,重点剖析将土地资源纳入生产函数后实现城市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条件,以及在实现城市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条件下,土地与资本、技术等要素间的内在影响制约关系。其次,本文通过构建联立方程系统进一步探究土地资源对我国城市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影响。

二、理论模型的构建

假设土地资源是经济生产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并且其与资本、劳动力等要素之间存在有限的可替代性。本文以CES函数为基础考察土地资源对城市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动态影响效应。

(一) 关于生产

假设城市经济系统内包含着n个企业,并且第i个企业的生产函数为CES生产函数形式,即:

(四)理论研究模型

根据上述假设,城市经济管理者将面临下述问题,即在城市土地资源有限性的约束下,选择社会消费C和土地使用量T,使整个城市经济系统的总的跨时效用达到最大化。具体可表述为:

(二)对技术进步的进一步讨论

(23)式表明要实现城市经济可持续增长,技术进步增长率应大于城市经济生产活动中土地资源投入的减少率,且“大于”的程度受到城市经济中土地与资本间替代弹性、“土地-资本比”以及资本与土地在城市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程度即α等因素的影响。具体而言,如果资本对土地的替代弹性越大,所需技术进步的增长率就越小;如果城市经济活动中资本对土地的替代性是有限的,那么保持城市经济可持续增长需要以较快的技术进步为前提。这从理论上证明了为什么那些土地资源相对稀缺的城市,其城市经济可持续增长中技术进步的贡献率通常要大于那些土地资源相对丰裕的城市。同时,(23)式还表明如果土地在城市经济生产活动中的重要程度越高,那么保持城市经济可持续增长所需要的最低技术进步水平就越高;而资本在城市经济生产活动中的重要程度越高,则保持城市经济可持续增长所需要的最低技术进步水平就越低。此外,单位土地的资本投入越多,那么保持城市经济可持续增长所需的最低技术进步水平就越高;反之则保持城市经济可持续增长所需的最低技术进步水平就低。

四、 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框架下的讨论

根据(25)~(31)式的推导不难发现:若将土地资源作为内生变量放入模型中,城市经济生产活动中的投入要素:资本、土地和技术,在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的条件下存在内在的相互增长制约关系,并且这一关系受到利率、单位土地的资本投入量、资本和土地之间的替代弹性以及两种生产要素在经济生产活动中的重要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具体而言,资本的增长率是由技术进步的增长率和土地使用的增长率所决定的。技术进步越快,资本就能获得更多节约;而土地使用的增长将引致资本投入的同比例增长。因此,在可持续经济增长条件下,技术进步不仅能够实现土地使用的集约化,同时也能实现资本使用的集约化。利率的上升、资本对土地替代弹性的增加、土地相对于资本的重要程度上升,以及单位土地资本投入量的提高都会引致所需资本投入的增长。

五、 土地资源对我国城市经济可持续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计量模型的构建

为了研究的需要,首先从现实基础、经济表现、推动力量等方面将“城市经济可持续增长”细分为城市化水平、工业化水平、经济产出增长以及产业结构等四项内容。在构建联立方程系统的基础上,通过系统估计,考察土地资源与城市经济可持续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而分析土地资源对我国城市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影响效应。

对于城市土地资源使用方程:所有解释变量均通过了5%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表明方程中各解释变量对城市土地资源使用均存在着显著的影响。城市化率、工业化率以及城市人口规模对于土地资源使用的弹性系数均为大于1的正值,说明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以及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导致了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产业结构调整、城市交通条件的改善则有利于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进而减缓城市建设土地面积的增长。

对于经济产出增长方程:解释变量“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第二、三产业劳动力”通过了5%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并且它们的弹性系数均为正值,说明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要素对我国经济产出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意义。劳动力的产出弹性系数大于1,表明劳动力投入增加将带来经济产出的显著增长,这与我国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体的经济生产结构相符。同时,土地资源对于经济产出的弹性系数在0和1之间,这一方面表明经济产出增长速度的大小并不依赖于土地资源供给的多少,过多地依赖于土地要素投入的“粗放式”城市经济可持续增长模式,并不能保证长期的城市经济产出增长。另一方面,由于弹性系数显著不为零,表明土地供给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其对城市经济产出增长仍是不可或缺的。此外二、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的产出弹性出现负值,这与一般经济理论不符。这其中是否隐含了我国城市存在着严重的“投资过度”问题?地方政府普遍存在的“投资饥渴”是否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一个制约性因素,这值得我们深思。

对于城市化水平方程: “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弹性系数大于1,说明城市用地面积增加是决定我国城市化水平的重要因素。然而,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对城市化率的弹性系数为负,这与我们的一般认知不符。本文认为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与水平的提高对于“城市人口”同时存在两个方面的效应。“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进入城市,这对于“城市人口”是一种正效应。

另一方面,长期以来的“城市倾向化”政策,使我国“城市居民”相对于“农村居民”①①根据王永钦、张晏、陈钊、陆铭撰写的《十字路口的中国——基于经济学文献的分析》一文,可将“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理解为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下存在的两个利益集团,即“城市利益集团”和“乡村利益群体”。 具有更多谈判地位和影响力,“城市居民”为保持并不断提高其生活质量,通过对作为“局内人”的地方政府施加影响,形成农村居民进入城市以及转变为城市居民的经济和制度障碍,限制了“农村居民”向城市的流动,这对“城市人口”是一种负效应。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与水平的提高对于“城市人口”的负效应是大于正效应的。

此外,工业化率和产业结构对城市化水平的弹性系数均为负值,表明城市高工业化率以及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不仅不能使城市化水平提高,反而会带来城市化水平的降低。我们给出的解释是:城市工业化以及第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城市化发展出现城市人口的“郊区化”倾向。相对低廉的城郊土地开发与利用成本,使新兴发展的工业园区、产业园区不断向城郊边缘扩展,进而延伸至乡村,这使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与城市人口规模增长间的关系变得不再密切。同时,最近几年农村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以及由经济、制度障碍带来的“入城难”,进一步促使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化发展之间表现出一种负相关的关系。

对于工业化水平方程:估计结果中,固定资产投资对工业化水平的弹性系数为正值,这与一般经济理论相符。然而土地资源、劳动力投入以及技术进步水平对工业化水平的弹性系数则均为负值,这需要做出必要的经济解释。由于近些年来,我国的工业用地成本、劳动力成本以及工业企业技术引进与消化的支出日益上升,且上升的速度快于工业本身的价值增长幅度,因此导致了土地资源使用、劳动力投入以及技术进步水平的增长与工业化水平的增长之间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这表明,我国工业生产的价值创造能力相对于其生产成本而言是较低的,这与我国在世界经济产业链中处于“微笑曲线”低端的现实相符。

对于产业结构方程:在估计结果中,城市建设用地与劳动力投入对产业结构的弹性系数为负值。其原因可解释为:在经济生产中如果增加土地与劳动力的投入势必会对资本与技术的投入产生“挤出效应”,而产业结构调整则更多地依赖于资本和技术。因此,在土地和劳动力使用成本日益增长的条件下,土地和劳动力要素投入的增加不仅不能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积极影响,反而会对其带来抑制性作用。

六、主要研究结论

通过基于CES生产函数模型的理论研究,本文认为:在土地资源有限的刚性约束下,没有技术进步的城市经济增长将是不可持续的;技术进步支持城市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实现条件是技术进步的增长率大于经济生产过程中土地投入的减少率;若将城市土地作为内生变量放入模型中,可看到在实现稳态的条件下,资本、土地和技术存在内在的相互增长制约关系,即资本的增长率是由技术进步的增长率和土地利用的增长率所决定的。同时,资本、土地和技术内在的相互增长制约关系受到了利率、单位土地的资本投入量、资本和土地之间的替代弹性以及两种生产要素在经济生产活动中的重要性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基于联立方程模型的经验实证分析,本文形成的主要研究结论是:一方面,土地资源对于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所涉及的经济产出增长、城市化、工业化以及产业结构等四个方面均存在显著的影响效应,并且土地资源的使用数量对于城市化和经济产出增长的影响为正向效应,而对于工业化和产业结构的影响为负向效应。据此本文认为,作为生产要素的土地,其使用数量的多少与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量”的大小之间存在一种正相关的决定关系;而作为发展要素的土地,其使用数量的多少与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质”的高低之间存在着一种负相关的表现关系。

另一方面,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涉及的城市化、工业化、经济产出增长以及产业结构也会对我国土地资源使用带来显著的影响,并且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将导致城市建设用地数量的迅速增长,表明我国的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进程仍处在加速发展期,尚未形成较为稳定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而经济产出增长和产业结构提升则对城市建设用地数量存在负的影响效应,表明长期稳定的城市经济发展将有利于城市土地资源从“粗放型的规模化利用”向“集约型的效率化利用”转变。

参考文献:

[1] Ara,Kenjiro.1961.Labor,Captial and land in Economic Growth[J]. Hitotsubashi Journal of Economics.(9):26-41

[2]Kmenta.J. 1967.On Estimation of CES Production Function [J]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8): 180-189

[3] Homburg, Stefan.1991. Interest and Growth in an Economy with Land[J].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24(2):450-459

[4] Chang, Gene Hsin and Brada, Josef C. 2006, The Paradox of China’s Growing under Urbanization[J]. Economic System, (30):24-41

[5] Esteban Rossi-Hansberg. 2004,Optimal Urban Land Use and Zoning [J]. Review of Economics Dynamics. (7): 69-106

[6] Peter J. Marcotullio. 2001, Asian Urban Sustainability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J]. Habitat International, (25): 577-598

[7] David Romer.2001. Advanced Macroeconomics, second edition[M]. Shanghai: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Press and the McGraw Hill Company.

[8]Nichols, D.A.1970. Land and Economic Growth[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60, No.3. 60(3):332-340.

[9]Nordhaus, W.D. 1991.Lethal Model2: The Limits to Growth Revisited[J]. Brookings Paper on Economic Activity, (2):1-43.

[10]Phee, Changyong.1991.Dynamic Inefficiency in an Economy with Land[J]. Review of Economic Study.58(49):791-797.

[11] 蒋南平,曾伟.土地资源与城市化发展:理论分析与中国实证研究 [J].经济学家,2012(4):52-62.

[12] 丰雷,魏丽,蒋妍.论土地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J].中国土地科学,2008(12):4-10.

本土文化资源论文范文4

结合乡土文化的特征与这三个方面的阐释为乡土资源的开发与语文课堂相结合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1.乡土文化为实现新课标基本理念提供丰富资源。新课标是教材编写的理论依据,反过来,教材是对新课标的再组织再创造,是新课标精神的体现。目前课堂使用的教材无论是人教版的还是鲁教版、北师大版的,都以此作为编排的依据,但这三版教材作为全国通用教材都只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共性,因此在资源的提供上有一定的限制。而乡土文化既体现中华文化的共性,又体现地方文化的个性,那么在教材的编排上,在体现新课标的大前提下,既是对通用教材的补充,又是新课标精神理念在地方深入贯彻的体现。乡土文化内容的多样性和获得方式的多样性使得它与通用教材相比,体现新课标精神的内容和手段更为丰富。

2.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体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的新课标理念。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而乡土文化多或以语言的方式存在的,如戏曲、楹联、地方历史等;或是借助语言为工具体现其存在,如乡土民俗、名胜古迹等。前者本身就是一种语言艺术、语言现象,对其开发也就是对语文知识的学习,语言的积累;后者需要资源开发者对语言文字准确生动的运用,这更能有助于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方法的改进:两者相结合从而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3.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体现“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的新课标理念。前文笔者已指出乡土文化此与彼的最大区别主要是审美观和具体文化内容的区别,正是有这种区别,才有乡土资源开发的必要,也正是在对这种区别的深入研究中,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

4.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体现“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的新课标理念。新课标指出:“学校应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按照具体条件和学生的需求,有选择地、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课程,开发利用各方面的课程资源,建立互补互动的资源网络,发展教师的教学个性和业务特长,根据时代的需要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

以上是新课标基本理念给乡土文化资源开发与语文课堂相结合带来的理论基础,此外,两者相结合也有其现实的基础――学生学习了解家乡文化意义。

一.乡土文化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可操作性

课堂教学作为传统的也是当时当下的主要教学方式,是在当前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条件下不可替代的最有效的主要教学方式,主要的教学方式当然是为了完成主要的教学任务――通用教材文本的教学,但通用教材不是新课标精神的唯一具体呈现方式,新课标在“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部分明确提到“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方面的语文课程资源,应积极利用和开发”。

二.但课堂教学也有其局限性

1.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我国,一节课45分钟,教学活动一般在教室开展。时间有限制但教学任务必须完成,教师必须在两者之间平衡。绝大部分教学只能在教室开展,空间的限制也就有了教学手段方式的限定。

2.缺乏直观性。由于课堂空间的限制,大部分乡土文化存在的形式让你不可能将它们搬进教室让学生对其有个直观的了解。如特色建筑、民风民俗等。这些文化形态只有直接接触它们才能真正感知它们的魅力。

本土文化资源论文范文5

【关键词】 稀土; 成本结构; 收益; 资源成本; 环境成本

一、前言

稀土行业一直都受到各界的强烈关注,我国的稀土资源在世界上具有垄断优势,但稀土资源优势并未转化为经济优势,我国稀土产业面临着一系列突出问题,例如,稀土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的保护性开采问题,稀土生产和应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严重。最近几年,稀土价格火箭式上涨,市场价格严重偏离其理论价格,造成了稀土行业利润过高和掠夺性开采问题,我国为保护稀土资源和环境实施的管制政策也遭到国际上强烈的指责。我国稀土企业现行成本不是完全成本,资源和环境尤其是环境成本没有内部化,这对于实现稀土价值和价格的统一、资源和环境的有效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有何影响?这些需要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目前,学术界关于研究稀土出口(王利清等、张红霞)、稀土产业发展(孔锐等、贾根良)、稀土竞争力(张丽颖等、苏文清、李胜连等)、稀土管制(吴一丁等、程慧)的文献比较丰富,但是,由于稀土生产企业的具体财务数据获取极为困难,现阶段较少学者研究我国稀土精矿的成本结构和利润空间的大小,而对比稀土精矿在不完全成本和完全成本下的成本结构和收益状况,对于了解环境成本的影响、建立稀土产品完全成本、提高稀土价格、应对国际上针对中国稀土管制的指责有着重要意义。其中苏文清试图在考虑资源和环境成本的情况下对中国稀土成本与效益做详细的分析,提出了应把稀土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建议;曾先峰等基于完全成本核算了2008—2010年碳酸稀土的理论价格,指出碳酸稀土的国内价格严重偏离其理论价格。这些研究为本文增加环境成本后进行稀土精矿成本与收益的探讨提供了借鉴。

包钢稀土是我国稀土行业最大的上市公司,在全球稀土行业的地位举足轻重,白云鄂博稀土矿是世界最大的稀土矿,占全国稀土工业储量的83.7%,产量是全国稀土生产量的52.7%,是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稀土原料生产基地和供应基地。由于其财务资料较好获取,在行业中有较大的代表性,本文利用包钢稀土精矿的成本资料进行研究,加入没有内部化的资源和环境成本,揭示了完全成本下包钢稀土精矿合理的成本结构和收益状况。

二、不完全成本下包钢稀土成本收益现状

目前,包钢稀土精矿的成本并不是完全成本,不能体现稀土资源的价值,由于我国稀土资源税收成本和环境成本长期偏低,导致企业承担的环境补偿成本过低,无法满足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需要。通过包钢稀土的成本资料分析现阶段包钢稀土精矿的成本收益状况和成本结构可以看到,包钢稀土的利润空间因为成本的不完全被人为扩大,造成了暴利的假象,而我国针对稀土产业的管制政策因为没有真实成本数据的支撑显得苍白无力,遭到发达国家的指责。

(一)包钢稀土的成本收益状况

计算包钢稀土的成本收入率和成本利润率,是了解包钢稀土利润空间的基础,也是分析其成本构成是否合理的依据。包钢稀土收益状况如图1所示。

图1反映出包钢稀土的成本收入率非常高,而且增长迅速,说明包钢稀土成本水平太低而利润空间太大。成本利润率与成本收入率的变化趋势相同,反映出包钢稀土利润很高,盈利能力较强。

包钢稀土2007年以来的营业收入呈增长趋势,尤其2011年增长速度很快,但2008年和2009年总收入利润率突然降低且降幅很大,主要是因为2008年经济危机的波及导致包钢稀土2008年和2009年利润总额急剧下降。表中各项数据都是没有包括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情况下企业的利润状况。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在当前成本状况下,包钢稀土精矿的毛利率很大,五年中最低的毛利率为22.08%,最高达到71.42%,其利润空间很大,稀土行业被认为是暴利行业不足为奇,但如果在完全成本下计算精矿生产中的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其利润空间肯定大幅度降低。

(二)包钢稀土的成本构成现状

包钢稀土精矿的完全成本中应包括生产成本、期间费用(从广义上来说期间费用也是属于生产稀土所要发生的成本)以及税费成本,但是,由于我国稀土税收体制不健全,资源和环境方面的税目不完善,征收也不彻底,资源和环境成本特别是环境成本没有计入稀土精矿成本。图2是包钢稀土公司2007—2011年的成本结构示例图。

从图2可以看到,包钢稀土生产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在不断下降,下降幅度比较大,2007年和2008年包钢稀土生产成本占总成本的大部分,但从2009年开始,生产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迅速下降,降幅较大,2011年生产成本占总成本的1/2左右。

包钢稀土期间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较小,波动不大,呈先增后缓降的趋势,在构成期间成本的销售、管理和财务费用中,管理费用占总成本的比重最大,销售费用占总成本的比重最小,说明企业的主要成本投入在管理费用。

包钢稀土税费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基本处于不断上升趋势,尤其在2010年以后上升幅度较大,到2011年税费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达32.99%。虽然税费成本不断提高,表明了稀土完全成本的重要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国家和企业开始重视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内部化,政府利用税收作为完善稀土完全成本的重要手段,但是现阶段包钢稀土精矿的成本还是不完全的,没有完全包括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

(三)包钢稀土综合评价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自2007年到2011年包钢稀土的成本是没有完全包括稀土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的不完全成本,不能反映稀土生产的耗费,不是合理的稀土成本,导致成本太低,利润空间太大以及一系列稀土问题的出现。

1.生产成本所占比重最大,期间成本变化幅度较小,税费成本增幅明显但仍然较低,这些变化可以反映出国家宏观调控的变化,不断健全稀土产业的税收征收体系,完善稀土资源和环境税目的征收。

2.税费成本中资源成本明显偏低,虽然开征了资源税和矿补费等税目,但税目不完整以及征收不规范导致大部分资源成本没有计入稀土精矿完全成本中。

3.税费成本中没有体现稀土环境成本,环境成本没有进入稀土完全成本中。

目前,稀土企业大部分环境成本并没有进入稀土成本中,与国外许多稀土生产企业相比,我国稀土企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工业“三废”排放不达标、治理环境污染的投入少。

三、完全成本下包钢稀土成本收益状况分析

稀土企业的完全成本是指科学开发、合理利用稀土资源所付出的各种成本的总和,是全社会为利用稀土资源而付出的真实成本。按照完全成本理论,就是将开采稀土资源时的外部成本内部化。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知,包钢稀土现行成本不是完全成本,完全成本中应包括的资源和环境成本没有内部化,研究中发现,资源的稀缺性主要通过资源成本得以体现,而稀土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污染,从而产生巨大的环境污染成本,所以在环境治理和恢复时也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以上所说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基本上是通过稀土的各项税费实现的,本文通过计算税费成本来体现。

(一)稀土精矿资源成本估算

目前包钢稀土精矿成本中没有完全包括资源成本,与国外资源有偿相比,我国现行资源是无偿使用的。我国稀土资源成本主要包括矿产资源补偿费和资源税,分别反映了稀土资源的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其性质类似于国外的权利金。包钢的资源税是按铁矿征收的,按照先选稀土核算,两吨原矿生产一吨精矿,每吨精矿资源税为11.4元。在计算稀土资源成本时,苏文清在《中国稀土产业经济分析与政策研究》中参照美国对石油、天然气和煤矿实行的权利金费率12.5%,即稀土精矿销售价格乘以12.5%为稀土资源成本,本文也以此进行稀土精矿资源成本的估算。

(二)稀土环境成本估算

稀土生产过程中会造成环境污染,污染造成的破坏和环境的恢复是需要成本的,这部分费用大部分没有计算到包钢稀土精矿的成本中。

环境成本包括的项目很多,其中主要的一项是排污费,目前实收标准和制定的收费标准之间有很大的差异,两者之差就是未计入的环境成本。以国家排污收费标准计算,每吨稀土氧化物的环境成本为2 673元,这只是国家减免的部分,企业应计的环境成本即5 347元减去已上缴的金额。

图3中在完全成本条件下,总成本上升,税费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加大,并逐年增加,到2011年税费成本占总成本比例已超过生产成本。可以看到,资源和环境成本的计入对于稀土精矿完全成本的提高作用是巨大的,在2011年彻底改变了包钢稀土精矿的成本结构。

计算在完全成本条件下包钢稀土的成本收入率和成本利润率(图4)可以看到,在加入估算的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后,包钢稀土成本收入率和成本利润率明显下降,利润空间得到了压缩。如果在主营业务成本中加入主营业务收入12.5%的资源成本,毛利率减少12.5%,历年精矿的毛利率仍然可以达到9.58%—58.92%。即在大幅度压缩利润后,稀土企业还是有利可图的。

四、结论

(一)环境成本在稀土成本中体现不完全,现行成本核算体系不健全

稀土价格低于其真实成本与内在价值,从而严重扭曲。把根据有关依据估算出的稀土精矿资源和环境成本计入包钢稀土总成本后,得到包钢稀土精矿理论成本。这一成本反映了稀土资源的价值,包括它在开采中的资源成本与环境成本。在完全成本条件下,包钢稀土精矿的成本大幅度提高,被人为扩大的利润空间大大缩小,其高价导致的“暴利”便无从谈起。

(二)实现稀土企业资源和环境成本的充分内部化主要依靠稀土企业的税费改革

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应尽快推进资源环境税制改革,让资源和环境成本参与到稀土资源价格的形成过程中,使资源价格能充分全面地反映资源的全部成本。上述完全成本是参照国外权利金费率和现行的税费政策计算的,在完全成本条件下包钢稀土精矿的收益下降幅度较大,利润空间大幅度压缩。

(三)目前的稀土价格依然过低,企业利润空间较小,获利能力不强

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用途日益广泛,稀土价格却不能体现稀土珍贵的价值。通过分析可知,稀土生产企业的成本太低,尤其是稀土资源和环境成本反映不完整,稀土企业的“暴利”主要是价格火箭式上涨造成的,当前的价格甚至没有达到合理的价格水平,还不足以完全体现稀土价值。当稀土资源和环境成本计入到稀土成本后,稀土企业利润空间迅速压缩,因此,实行完全成本核算后的稀土行业将不应是暴利行业。

【参考文献】

[1] 王利清,洪梅.从出口税率变化看我国稀土出口结构调整[J].稀土,2012(2):92-97.

[2] 梁咏.WTO框架下稀土出口限制引致的争端及对策[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1(4):34-41.

[3] 孔锐,王文杰,雷涯邻.由中国稀土贸易现状而引发的战略思考[J].资源·产业,2002(6):69-71.

[4] 贾根良,刘琳.稀土问题折射出我国资源战略亟须作出重大调整[J].经济研究参考,2011(60):37-38.

[5] 李胜连,鄢文博,张丽颖.稀土资源竞争力区域动态绩效评价实证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2(5):122-124.

[6] 苏文清.中国稀土产业竞争力评价和分析(续)[J]. 稀土,2004(6):91-99.

[7] 张丽颖,鄢文博,曾昭志,李胜连.基于Malmquist指数的稀土资源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及动态评价[J].资源与产业,2012(5):100-104.

[8] 吴一丁,陈成.基于稀土管制政策变动的稀土企业财务状况分析[J].财务与金融,2012(6):32-36.

[9] 程慧.论中国稀土资源出口管制的战略意义与合法性[J].中国经贸导刊,2011(4):53-55.

本土文化资源论文范文6

关键词: 乡土资源 农村英语教学 途径与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一)新课标的要求

《英语国家课程标准(实验稿2002)》提出:教师要积极开发与合理、有效地利用多种课程资源,使学生尽可能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学习和使用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英语及英语的运用,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

(二)我国农村中学课程资源开发现状

目前在我国许多农村中学,英语教科书仍然是英语教师的唯一课程资源。笔者对自己所在的教育学区13所初中学校共130名英语教师作了一份关于农村初中教师的教学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约86%的教师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根本就没有进行乡土教学资源的开发,这些教师所依赖的教学资源就是英语教科书、学校订的教学参考书以及他们自己购买的教学参考书和辅导材料。这些教学资源中有很多材料与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作用不大。对于广大农村英语教师来说,在日常英语教学中,积极开发各种乡土资源,把它作为语言教学的辅助材料,融入到日常英语教学的各个方面,介绍本地的习俗、典故、历史、风土人情等,如果选材得当,则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农村学校英语教学效率,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更体现在可以培养基于对本国文化深刻理解基础上的爱国主义精神,达到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并行的目标。因此,开发多样性的课程资源尤其是乡土资源,已成为当前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迫切需求。

二、乡土资源的概念及其在农村中学应用的理论基础

(一)概念

广泛地讲,乡土资源范围相当广泛,以时间而言,包罗古代历史与未来展望,以空间而言,则包括了自然与社会的一切。具体而言,凡是与本乡本土有关的人类生活的材料,包括自然与人文、实体和活动,只要能够协助教师进行教学、学生学习的资源,都可以成为乡土教学资源。一般来讲,乡土资源可以分为以下两个个部分:乡土环境资源与乡土人文资源。所谓乡土环境资源是指我们生活所在地的地理环境、自然风景及各种动植物的生存形态等;而相对而言,乡土人文资源则是指那些以“人文”精神呈现的,凡关于地方乡土的人、事、物与风情等都属于这一领域,其所反映出来的是以“人”及其所产生的“文化”为主本位的精神。具体而言,即包括祖先的迁徙、聚落的选址定向、民宅的建造、生活器物、庙宇的肇基兴建、交通道路、田园产业等物质面的塑造,还有地方史事、俗谚、风俗习惯、教育文化、信仰风格、休闲生活等精神面的形成。

(二)乡土资源在农村中学运用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一个个体主动建构的过程。也就是说,学习并不是个体对外在事物的机械性的反应,而是主体和外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外在的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学习者个人的认知结构、情绪等也对知识建构有着重要的影响;强调环境,尤其是社会文化环境的重要作用。维果斯基认为,个体思维发展的方向并不是从个人思维向社会思维发展,而是由社会思维向个人思维前进,心智发展也是社会文化层面要优先于个人意识层面。因此,智能的运作蕴藏在社会文化之中,社会互动是儿童成长的媒介,尤其是高层的心理功能,比如概念形成、自我调整等。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更多的是一种情境学习,认为学习应该发生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真实世界问题的解决,才能产生真正的学习。因此,学习应以问题或者活动为中心,让学习者自己组织、诠释和说明知识,并将知识跟现实问题进行有效的联结,这样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产生有意义的成长。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乡土教学资源开发。

首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从学习过程的角度阐释了乡土教学资源开发的必要性。首先,由于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给学生提供的课程就不应该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也应该考虑学生的特殊性。以此标准来看,国家课程资源显然不太适合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建构,而乡土教学资源则是从学生的现实出发,从学生的个性出发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因此有助于学生进行知识建构。

其次,建构主义关注社会文化环境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而乡土教学资源开发就是一个有效地把学生的学习与相关情境联结起来的途径,即开发出符合学生兴趣、能力及地区文化特色的课程教学资源。这与建构主义所提倡的学习要源于社会文化脉络的思想是相符的。

再次,建构主义关于学习是一种情境化的学习的理论,提醒我们在进行校本教学资源开发时,应该十分关注社会文化及儿童已有的经验。

三、乡土资源融入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途径与策略

(一)乡土资源融入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途径

1.结合话题,融入英语课堂教学。乡土资源通过话题与英语课堂教学相融合,是乡土资源融入英语教学的主要途径。在农村中学,由于英语课时的限制和英语语言环境的缺乏,学生英语实践的机会主要在于课堂内。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将自己开发的各种英语乡土资源融入到英语课堂教学中去。新教材大都是按话题进行编制的。教师在开发乡土教学资源时,可以按照话题进行,然后把有关乡土资源与教材内容相符的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如在教学饮食健康这一话题时,可将本地的一些传统食品的英语单词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在教学节日这一话题时,可融入本地的一些传统节日等。

2.将乡土资源融入英语实践活动课或选修课中。

新课程要求英语教师每学期必须开设实践活动课。由于乡土资源的内容非常广泛,教师可把部分内容编成几个专题,在英语实践活动课中进行教学。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设乡土英语选修课,每两周或一个月开设一节,进行乡土英语教学。如笔者所在的学校利用一学期的时间,在八年级学生中每两周开设一节英语选修课,主要教学学校所在的部级风景名胜区雁荡山景区的各方面,如景点介绍、住宿,饮食、交通、气候、历史、传统特产、活动内容等,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教学效果明显。

3.将乡土资源融入英语兴趣小组活动中。

现在有许多学校都成立了英语兴趣小组,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在英语兴趣小组成员中进行乡土英语知识的渗透,利用英语兴趣小组成员的辐射作用,进而激发全体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4.将乡土资源融入英语学科竞赛活动中。

乡土资源融入英语学科竞赛活动,能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和对家乡的热爱,对学生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我们在各个年级分别进行了以热爱家乡为主题的英语比赛活动,如七年级的英语手抄报比赛、八年级的以我爱家乡为主题的英语演讲比赛、九年级的以介绍家乡新风貌为主题的作文比赛,在学生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创造了很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三)将乡土资源融入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策略

1.相关文献研究。教师首先要运用文献法对关于英语教学中乡土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了解前人是如何利用乡土资源进行英语教学的,为自己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提供实践材料和指导。

2.调查法。教师在进行乡土资源开发研究之前,一定要对本校的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什么样的乡土资源感兴趣,这样教师才能了解学生的真正需要,有的放矢地进行乡土资源开发。此外,还要了解英语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现状及意愿,因为教师是乡土资源开发利用的主体,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将乡土资源融入英语教学只是一句空话。

3.教师合作研究。要进行乡土资源英语教学研究,必须要有英语教研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与协调。特别是同一年级段备课组的老师要落实好分工与合作,统一内容与进度,才能做好乡土资源的开发工作。

4.利用网络资源。许多本地网站都有大量关于本乡本土的乡土资源,教师可以利用其中与教材相关联的素材,改编成英文进行教学。

四、结语

就目前来说,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资源开发利用方面,一方面缺乏专家的引领,另一方面由于教师自身的资源开发能力有限,仍处于一个摸索的起步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乡土资源开发机制和操作模式。

参考文献:

[1]舒丽萍.英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1).

[2]靳玉乐.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3]《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与实验》课题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本土文化资源论文范文7

本土文化资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1B-

0010-03

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利用本土文史与文化资源开展校本课研究性学习”的研究结果表明,普通中学依托本土文化资源,以开展搜集、整理和研究本土文史资料的活动为载体,深层次地挖掘和充分利用本土文史与文化资源,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本课自主研究性学习的活动,是使学生增进道德素养、塑造高品位人格、提升学习研究能力的有效手段。

一、校本课的提出要立足实际、面向未来

(一)校本课立足于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全新要求

新时期对人才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这对我国的基础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在目的上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方式方法上难以摆脱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忽视对学生走上社会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可持续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能力的培养,这显然不适应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高级中学承担着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并为高等学校输送新生的重要职责,必须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们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因此,以新时期社会对人才和教育的全新要求为依据,立足实际、面向未来,我校申报立项了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利用本土文史与文化资源开展校本课研究性学习”。

(二)校本课立足于新时代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近年来,极端民族主义、民族分离主义、小国寡民的分裂主义等势力日益威胁世界的安全与稳定。我国新疆地区的“东突”分子、地区的分子以及台湾地区的分子等活动日益猖獗;某些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的渗透活动日益加剧,这些都在危害我国民族团结、领土完整和尊严。我国当代青少年们生活在和平环境中,未有亲身经历过战乱频仍、国家分裂、领土丧失等社会灾难,其居安思危的意识比较淡薄。他们认为维护民族团结、捍卫领土完整是政府和军队的责任,而对人人有责的认识模糊。当前,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进行统一祖国、防止分裂的爱国主义教育。利用本土文史资源,充分发掘和利用古代、近代和现代维护民族团结、捍卫领土完整的民族英雄、爱国志士的事迹来教育学生,是学生喜闻乐见且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和途径。

(三)校本课立足于充分发掘与利用本土文史资源

全国各地有着丰富的爱国主义题材的文史资源,这些爱国志士、革命志士的事迹是开展校本课程的重要文化资源。因此,充分挖掘与利用本土文史资源作为载体,以开展校本课学生自主研究性学习活动作为平台,可以切实有效地对高中生进行励志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广西钦州拥有作为“全国一百个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刘永福和冯子材的故居,拥有抗日名将蔡廷锴在桂南会战中驻扎灵山县指挥抗击日寇的纪迹。近代出现了打败过帝国主义列强的著名英雄冯子材,出现了援越抗法、在台湾抗日浴血奋战、誓死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民族英雄刘永福。抗战期间广西爱国志士和人民英勇抗击日寇,参加过血战昆仑关的战斗等。这些惊天地动鬼神的英雄事迹在本土广泛流传着。“利用本土文史与文化资源开展校本课研究性学习”这一课题,可使学生从中接受励志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自己动手、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目前,以本土文史资源为载体,开展校本课自主研究性学习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几乎是空白,成熟的经验更是很少见。因此,开展这一课题研究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

二、校本课自主研究性学习要切合学生年龄特点、要科学而严谨

要使学生养成自主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和良好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科学而严谨的进程。根据人们的认识规律和高中生的心理特点,此课题要使学生在自主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实现认识的两个飞跃,应该采取以下操作步骤。

(一)激发兴趣,使学生发掘本土资源,形成感性认识。引导和组织学生瞻仰文史遗迹,调查、搜集、整理正史资料以及民间流传的文史资料,使学生们对历史名人尤其是爱国志士、英雄人物在本土抗敌、捍卫国家和领土等事迹形成感性认识。

(二)正确引导,使学生自主探究,形成理性认识。开办有关讲座,引导学生查阅历史书、回忆录、地方志,整理有关文史资料,使学生对本土历史名人尤其是爱国志士、英雄人物形成正确的、全面的、立体的理性认识。

(三)引导学生自学研究、质疑发问、升华认识。探究本土爱国志士、英雄人物在全国抗敌卫国斗争中的历史意义,以及其思想动因与现实意义。探究个人与民族、地方与国家之间的密切关系,促使学生从了解家乡升华到热爱家乡,从了解民族与国家历史升华到热爱民族与祖国的新高度。

三、校本课自主研究性学习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了浓厚兴趣,才会学得有劲头,学习效果才会好。校本课自主研究性学习要选择恰当的载体,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才能取得如期的效果,实现如期的目的。为此,课题组选择在本土流传十分广泛、许多人耳熟能详的刘永福、冯子材、蔡廷锴抗敌卫国的爱国主义题材的文史资料作为自主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的载体;并且根据人们的认识规律设计了由感性认识(感知现象)到理性认识(理解实质)的研究步骤。针对高中阶段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他们喜欢表现自己“成熟”、表现自己有能力,初步具备了一定程度的动手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那么开展校本课自主研究性学习,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学生走向社会、深入群众、实地调查,亲自动手查找、记录、整理文史资料,积极参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自己思考探索而得出结论;从了解本土文史资源升华到热爱家乡,从了解我们伟大民族与祖国升华到热爱伟大的民族和祖国。为此,课题组设计了激发学生参与“校本课自主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方法。

1.近代、现代历史课与语文课、专题讲座相结合,发挥学科互补的作用;校团委会、学生会组织学生参观故居,凭吊旧战场等历史遗迹,走访调查群众等,采取协同攻关的方式方法。

2.综合运用调查研究法。在课题组老师指导下,学生走到社会上、深入社区里、走到群众中调查了解,翻阅历史文本、查阅文史资料,亲自整理归纳、研究探讨、得出结论。

四、校本课自主研究性学习要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一)实际发掘本土文史资源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乐园。课题组引导学生们走向社会、深入社区,瞻仰刘永福、冯子材故居,参观蔡廷锴部在桂南会战中的战场遗迹,调查了解本土抗御外敌入侵、捍卫国家领土的文史资料,开展了解本土历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社会实践活动,发起了采集本土抗敌卫国故事征文比赛。

学生们采访长辈、邻居,查阅《灵山县志》《钦州志》《蔡廷锴自传》《广西通史》《广东革命斗争回忆录》等文史资料,进一步了解家乡近代历史上在抗敌卫国战场上叱咤风云的刘永福和冯子材等英雄的事迹,抗日名将蔡廷锴率二十六集团军将士抗日战斗的故事,本地爱国志士、人民群众同日本鬼子进行的殊死搏斗的有关故事,写出了700多篇文章。学生们深切地感受到:本土近代英雄人物浴血奋战的动人故事俯拾皆是,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永远值得讴歌,永远值得发扬光大。社会调查活动,促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也使学生增强了自主研究性学习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精神,达到了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除此之外,课题组还在全校范围内举办了以参观与瞻仰本土文史遗迹、拍摄本土文史遗迹为主题的摄影作品比赛活动,促使学生们亲自观察、感受、拍摄本土文史遗迹,产生一大批优秀摄影作品。课题组从中选取部分优秀摄影作品在全校展示,对学生们产生很好的影响,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二)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方式方法。包括开办讲座,查阅历史书、回忆录、地方志,整理文史资料。

学生们搜集本土爱国主义题材的文史资料,记录抗敌卫国英雄们的感人事迹,撰写爱国志士与人民群众为保家卫国而浴血奋战的动人故事,初步掌握了比较分散的、带有个人感情倾向的感性材料。在这些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课题组因势利导,在历史课、政治课或主题班会上采取宣讲、讨论、辩论等多种形式,进一步促使学生自主探究本土文史资料,积极地到本校图书馆、县市图书馆和档案馆查阅关于本土英雄人物事迹的历史书、回忆录、地方志;采访本地老人,进一步挖掘群众流传的英雄故事。特别是引导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获得文史资料的做法,培养了学生社会交际和调查研究等综合实践能力。

除此之外,课题组邀请对本土文化与历史有较深研究的灵山县文联主席给学生作了题目为《蔡廷锴将军在灵山》的报告,引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课题组引导学生充分挖掘本土文史资源,使这些文史资源变成宝贵的教育资源和活教材,促使学生们主动地搜寻、整理本土文史资料,对本土抗敌英雄和爱国志士形成了客观的、完整的、立体的认识,进一步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提高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能力。

(三)自学讨论、质疑发问是学生自主探究的重要方法。探究本土爱国志士浴血奋战行动的思想动因,及其在全国抗御外敌、捍卫领土斗争中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引导学生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深刻地认识事物本质,才能切实提高学生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能力。为此,课题组举办辩论会,举办论文比赛,使学生交流了体会,加深了认识。

课题组和本校历史组联合举办了论文比赛,探讨近代历史上广西出现刘永福和冯子材等英雄人物的人文环境方面原因,探讨他们成为抗敌英雄的思想动因及其历史意义和现实影响。近年来,某些国家公然挑战我国领土。捍卫国家领土是政府和军队的职责,也是广大青年一代当仁不让的责任。利用本土文史资源,开展校本课自主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加深对本土英雄人物和爱国志士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爱国主义精神,立志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提高了自己动手、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协作攻关的能力。

本土文化资源论文范文8

【关键词】本土文化;语文教学

一、《新课程标准》的需要

《语文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着眼于学生素质的提高,认为语文学科应使学生“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志向与愿望”,由此可见《标准》强调语文学科的民族性。越是地方性的就越是民族性的,越是民族性的就越是世界性的。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巧用各个地方丰富的文化资源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水平,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

《标准》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标准》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本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生于斯长于斯的学生们,面对熟悉的家乡,也许并未能真正领略家乡之美。注重本土文化的培植和熏陶,能激发学生对家乡人文的热爱之情。

二、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将本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

课堂教学在传授学生知识、方法、技能的同时,应该有意识地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把对课文的分析和对本土文化的分析联系起来,将本土文化教育渗透在教学的各个阶段,渗透在整个语文教学之中。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课本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还是校本教材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都可以将本土文化与语文教学结合是来,同时也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彰显本土文化的魅力。比如我校对七年级新生入学开展的校本教材以“爱”为主题的活动,就是对学生进行本土教育,培养其良好品格和高尚情操。

第一、二周,“爱老师”,“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顾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让学生了解我们学校的尊师传统,了解老师的职业特征,引导他们熟悉本校师生故事,给老师写祝福语,使学生学会感恩,尊重老师,加深师生感情。

第三、四周,“爱家乡”,“百年为客老,一念爱乡深”回味家乡,体味家乡的情与味;为家乡做宣传,向家乡表达热爱之情;了解家乡的“皮影戏”、“长面”、“百合”等极其蕴含家乡特色的文化,最终让每一位学生收获一份幸福的感动。

第五、六周,“爱同学”,“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要求每个学生为同学为班级做一件好事,并把它写下来,使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第七、八周,“爱自己”,“不可逆转的是时间,不可侮辱的是人格”曾经拥有的不要忘记;已经得到的要懂得珍惜; 儆谧约旱牟灰轻易放弃;已经失去的留着回忆;想要得到的必须努力,更重要的是要好好爱自己。

第九、十周,“爱学校”,“学校者――造就人才之地,治天下之本也。”学生从步入学校的那一刻起,就成为学校的一位主人,学校就是他们的家,“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总之,我们要利用好综合性学习活动,最大限度地凸显传统文化的作用。

三、课堂外的语文教学应着意融入本土文化

仅靠课堂融入本土文化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该在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中有意识地贯穿本土文化的教学。

1.编写本土文化读本,为学生提供阅读的方便,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渗透本土文化

学校课题组在2010年编写了《我爱我乡》,并推荐给学生,学生非常欢迎。该读本分为“皮影戏”、“百合文化”、“园子长面”、“园子史话”、“北山罐罐茶”、“北山窑洞”等几个方面,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形式灵活,特色突出,深得学生、家长、社会人士的喜爱。

2.校园、班级文化的建设中渗入本土文化

比如每班可以以弘扬本土文化为主题办黑板报,学习园地等。耳濡目染,让本土文化悄无声息地滋润着学生们的心灵。

3.利用手抄报、广播站等宣传本土文化

手抄报可以成为开展本土文化教育的阵地,有利于展示老师、学生学习过程以及研究成果的一个重要窗口。我校的广播站每期开播“本土文化”专版,专门播报学生关于本土文化的习作,采风收集的本土谚语、谜语、格言、对联、诗歌,以及老师们在民族文化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

4.其他各种形式的渗透

比如我们组织了实验学生参加了“本土文化教育读本朗读比赛”,由此,在全校掀起了一股读“读本”、读文化书籍的浪潮;我校多次组织了“本土文化手抄报、剪贴报”评比活动;组织了“我心中的本土文化”习作竞赛;组织学生开展了书法比赛,要求书写的内容为“我爱我乡”上的美文……

四、思考与总结

1.找准校本课程开发的切入点

发掘、利用富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不仅在于形成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使课程乡土化、个性化、多样化,使课程贴近社会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大自然,让孩子们受到情感陶冶的同时,增强对社会与自然的感知与了解。

2.明确指导思想和课程开发目标

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指导思想是:首先,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符合《纲要》的基本精神,要有科学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其次,校本课程必须是学校、教师经过长期的实践、摸索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价值追求的课程。

开发特色园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当地名胜古迹、人文景观、土特产等,培养幼儿爱生活、爱家乡的情感;引导幼儿观察生活,学习多途径收集信息的方法,养成乐于与同伴交流、合作的习惯;让学生感受参与活动的乐趣,使他们能用多种形式创造性地表现自己对传统文化、乡土资源的认识。

3.合理安排活动时间

本土文化资源论文范文9

关键词:语文教学;本土主义;本土文化;渗透应用

在当今的高中语文教育中,本土主义理念已逐渐渗透进教学实践当中,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习本土文化,揭示本土文化内涵,将本土文化资源与高中语文教学进行有效整合,挖掘审美主题,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对实践目标而言,就是要将本土的诗词歌赋等语言文化渗透到高中语文相应知识的模块中,把源远流长的优美文化艺术模块嵌入高中语文学科内容中;对实践内容而言,就是将诗歌文化纳入高中语文的诗歌模块、文赋特色纳入高中语文的文言文模块,这些优美、内隐的本土文化国粹都是民族文化的产物,我们要加以继承和发扬。

一、本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存在的误区

1.高中语文教师缺乏开发意识

本土文化包含了相当多的民族风情、风俗旅游特色内容,蕴藏着非常丰富的语文资源,可是,在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缺乏长远眼光,只是局限于高中语文课本,硬生生地将课本内容教授给学生,将选修科目充当考试的工具,这是对本土资源的浪费和无视。事实上,运用本土文化可以教授学生学习更多的、更广的语文知识,可以用本土主义的理念向学生传输高中语文的内在底蕴,而大多数教师缺乏对本土资源的开发意识,也没有认识到向学生介绍文化底蕴的深层意义。

2.学生缺乏本土认识

随着当今社会网络化和信息虚拟化的发展,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听老师传授高中语文课本的教科书内容外,基本上把课本之外的所有生活重心都转移到了虚拟世界中、游戏空间里,学生只了解老师传授的基本语文课本内容和一些网络当红术语等,而对生活当中的语文常识却一窍不通。学生的语文学习脱离了生活、脱离了实际,有的学生甚至连自己所处的本地历代名人都不曾听说过,对本土传闻、轶事一无所知,这种对本土文化缺乏基本了解的现状实在令人担忧,大有民族文化后继无人乏力之感。

二、本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应用分析

1.转变观念,加大本土文化的渗透力度

无论是政府、社会还是学校课堂,都要重视本土文化,齐集一心,投入各自的资源,对高中语文教育形成合力,将本土文化渗入高中语文“大环境”中,积极更新语文知识体系,增添本土文化内容,对语文教材的知识点予以延伸,使学生在融入本土文化的语文学习中增加对家乡的热爱、对乡土的殷殷关切之意。

2.渗透本土资源的鉴赏和情感体验

在高中语文课堂上,要侧重于本土资源的文本选构,以本土文化内容为主题,增加名人传记、民间故事、民俗文化等元素,老师通过对本土资源的课堂讲解,拓展教学新视野;要侧重于本土文化中的优雅品鉴艺术特色,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文化元素,在生活中摸索本土奥秘,在学生探究性的学习中提升学生的鉴赏品位,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要侧重于学生对本土资源文化的情感体验,让本土文化变为学生眼中的“语文”。

3.借用乡土情怀解读语文教学过程

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凭借智慧借用本土资源,随时随地将本土文化与高中语文教学恰当融合,将词、楹联嵌入语文教材,则显得不落窠臼。如,教学《书愤》一课,老师可以引用与陆游同时代诗人的诗句:“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这样迁移的诗句情感可以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感受文中的情感起伏,这些乡土气息浓厚的文化素材,可以渗透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唤起学生幼稚的敏感心灵,让学生逐渐将本土气息引入自己的文化知识框架里,达到“外化于形,内积于心”的境界。

运用本土主义理念,加深学生对本土文化的了解,实现本土文化与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相融合,极大地提升语文自主学习的空间。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是我们国家的魂,高中语文教学担负着传承本土文化和延续民族精神的文化使命,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用本土文化滋养后代,用本土意识传递民族精神,在把握语文教材之本的同时用科学的态度传播本土文化的精髓,激发学生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为高中语文教学课程注入新鲜生动的血液,锻造学生的民族文化之魂。

参考文献:

[1]邰雨春.如何走出农村高中语文教学的困境[J].教学与管理,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