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本土文化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16 15:41:47

本土文化论文

本土文化论文范文1

全球经济一体化,崇洋已成为中国的主流。认为说英语、吃西餐是一种时髦,听音乐会是一种高雅的表现。中国人越来越多的去学习西方文化,这对我国传统文化有一个巨大的冲击作用。而老师在教学中只停留在英语教材上的知识,忽略了英语教育方面的实际运用,忽略了英语教育本土化的重要性,忽略了英语与我国文化相融合。

二、英语教育本土化的必要性

什么是“本土化”?就是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又或者一个国家所具有自己独有的语言、文化、民族习俗、地域风貌。所以,若到了一个地方,首先要学习他们的语言、文化、民族习俗,观察他们的地域风貌,只有这样才能融入其中。所以要想培养学生对英语的运用,就得把我们的文化融入到英语当中,这也是英语教育融合本土化的一个必然。更要把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我认为文化有一种很强的融合性。从我国历史就可以看出,在朝代交替过中,传承文化的同时也不断有新的文化,又与以前文化相互碰撞,直到相互融合。而今天的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也是这样的一种过程,直至达到互相融合的一种平衡状态。

三、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育

(一)观念本土化

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运用它来学习西方文化和先进技术,同时要传播弘扬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跨文化交际是指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们,所进行的文化交流。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原因,往往就是对自己本国文化知识的不了解,导致的。因此要树立英语教育本土化的观念,不断在教学中与学生互动,培养学生对本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自主学习本国文化,并可以用英语表达出来,这才是实际教学中的目的[2]。英语教育本土化的过程就是学习西方语言文化,同时要传播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过程并与时俱进的过程。

(二)编写具有本土化的英语教材

英语教材作为教学的基础,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方式,现在我国英语教材是知识难还有涉及的内容比较老旧,缺少本土文化方面的英语教材,会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单方面了解学习西方文化,没有主动去传播弘扬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基于教材对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就必须要编写具有本土化的英语教材。也可以融入一些其他国家的文化不要仅限在西方,这对学生文化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理论本土化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改变方式,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更要让学生参与,比如,老师可以提前把一周的学习计划布置好,以提高同学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中西方知识,文化的载体是语言,而学习的内容是文化。而只局限在教科书上的内容作为课堂教学,是有些乏味枯燥了,现在科技发达,信息更新速度快,而只学习在书本中知识,就有些落后于当代社会[5]。

四、结论

本土文化论文范文2

1、跨国公司的SWOT分析

(1)优势。

跨国公司拥有先进的现代科技和创新机制,这极大的有利于扩大他们在中国的发展空间。对于那些具有较强规模和资产的跨国公司,他们可以利用其品牌竞争力来冲击中国市场。

(2)劣势。

由于中西方巨大的文化差异,导致中国复杂多样的社会文化环境使跨国公司的本土化发展战略面临不利因素。

(3)机会。

中国,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当进入世贸组织之后,给跨国公司提供全世界最大的劳动力市场和最多的消费者,从而有利于他们获取更高的利润。

(4)威胁。

跨国公司正面临着来自于中国的国内企业和外国的竞争对手的双重威胁。由于很多国内企业已逐渐掌握了部分技术和管理经验,使得使跨国公司不再占据竞争中的主导地位;而与国外竞争对手相比,大部分跨国公司都来自发达国家且依靠资本实力和品牌为依托,因此都拥有强大的竞争力。

2、中国复杂多样的社会文化环境

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t•霍尔提出了“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理论。高语境文化指包含在语言中的信息要低于低语境文化所传承的信息,且大部分信息隐含在沟通过程中。因此,中国(高语境文化)和西方国家(低语境文化)在商务沟通中的价值取等方面都具有很大差异。

3、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政治监管和经济风险压力

跨国公司面临着法律和贸易壁垒的限制。如根据反垄断法,中国政府在2008年9月禁止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集团。在经济风险方面,由于商标和版权的侵权问题日益严重使跨国公司不得不遭受利润和公司形象的双重损失。

二、根据中国环境和文化的战略调整

1、文化敏感度确认及价值维度分析

跨国经理应意识到中西方之间巨大的文化差异,因此他们必须具有文化敏感度以及避免狭隘主义和种族中心主义。通过霍夫斯泰德的价值维度可以分析,首先,中国是一个高权力距离的国家,因此组织内的权利的等级制很明显。但在西方国家,如美国和英国是低权距国家,因此上级和下属之间地位是平等的。第二,中国是一个高度不确定性规避的国家,中国人民厌恶风险,因此终身雇佣制很常见。而西方国家的不确定性规避较低,人们愿意承担更大的风险并从事流动率较高的工作。第三,中国作为高语境文化国家,更重视集体主义,因此,员工较重视成员间的相互交流。而在低语境文化的西方国家,员工之间的沟通非常少,员工更注重个人空间及个人主义的实现。第四,中国是一个高度的男权主义国家,这意味着女性的家庭观念更重,而在西方很多女性从事高层次的工作并面临更多的工作压力。

2、建立基于中国文化的独特的竞争机制和领导战略

规避政治风险的本土化战略:

(1)关系本土化。

在中国,“关系”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资源,能帮助其赢得中国民众和政府的信任。例如,大众汽车公司是最早在中国开展本土化研发的汽车厂商,通过与中国政府的密切合作,将桑塔纳打造成几近100%的中国汽车。

(2)产品本土化。

产品本地化意味着跨国公司的主要产品都在中国生产或在本土采购原料,这有利于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最优合作伙伴关系和供应链体系。例如,家乐福,作为世界第二大零售商,原材料在当地的采购比例已经接近90%。

(3)人力资源本土化。

跨国公司发现当地的优秀员工和经理更易了解中国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如在2004年4月,摩托罗拉和诺基亚都将以往的外派高级经理调整为当地人,这在推动人力资源本地化策略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4)营销本土化

随着21世纪的到来,制造企业和经销商之间的关系已经从纯粹的利润关系过渡到战略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如IBM和联想之间的合作,联想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PC)活动,同时IBM持有部分联想的股票。通过这种方式,不仅IBM可以获得更低的成本并通过联想获得在中国的销售渠道,联想也可以增加品牌认知度并拓宽发展空间。

(5)研发本土化。

跨国公司不仅给中国带来先进的技术,而且也重视加强与中国的合作。例如,微软、诺基亚、摩托罗拉和大众在中国市场的成功都受益于技术研究的本土化。从1998年到现在,跨国公司在北京建立的研究机构已经达到了120家之多。

3、建立独特的激励政策和领导策略

如果跨国公司想在中国取得成功,他们必须调整其激励制度和管理模式,因为激励政策会影响人们的工作态度和行为。根据霍夫斯泰德的四个价值维度,中国是一个高权距的国家,因此经理和下属之间应建立层级清晰的等级制;高不确定性规避使跨国公司应实行长期就业制来提升员工的安全感;集体主义说明人们更强调团队合作的激励机制;男权主义意味着应建立基于传统分工的激励机制。

三、结语

本土文化论文范文3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首要教学目标就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悦纳自己,学会自我调节、自我教育。而利用乡土课程资源使青少年更准确地认识自我,观照自己的内心,因为只有自己所处的环境和熟悉的情境与经验才能反映自己的行为。同时,要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应以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自己为前提。

二、提高学生学习需求和动机

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帮助学生在肯定自己直接经验的基础上更加有热情地去探索未知的知识,帮助学生学会良好的学习态度、习惯和思维可通过正确的开发乡土资源。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教育最终的目标不是累计增加儿童的客观知识,而是为儿童营造一个充满新奇的环境,让儿童学会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去主动地学习经验和知识。戴尔的经验塔理论也认为学生用其感官亲身参与的直接经验,能够激发学生的虚席兴趣和动机,能促使学生学会用自己所习得的经验继续发现问题,继续发展其学习。

1.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自己探索和发现在心理健康课程的定位更多是以体验性学习为主,教师要教会学生在生活中自己通过体验和感受来对生命的认识、对自我的认识、对自然和社会的真实认识。因为学生可以通过直接感受和生活经历来获取乡土知识与经验,因此学校教育课程中增加乡土课程知识和经验,可以达到激发学生求知探索的乐趣,当学生将所学知识和现实实际环境联系起来时,会更利于知识的吸收,同时也会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知识的认同度,也能更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求知的潜能。

2.知识要密切联系实际缺乏乡土知识是目前许多学校传统的教学课程所共存的缺陷,将生活体验与具体的学习经验相割裂甚至是相背离,不利于学生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要更多地融入实际生活中存在的经验和问题,教会学生如何运用系统知识解决复杂的动态的真实的情境。

三、通过知识和情感影响学生认知

只学习书本知识的学生,最终没有学习的主体性,没有主体经验的存在,也更没有根据主体经验去实践的经验,那么学生所获得的经验都是间接客观的,难以被学生内化。重视主体经验对于学校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育内容应该回归知识的本来面目,让知识真正符合现实中人与世界语自然真实的互动,而非疏离于人主体经验和客观世界之外的笼统概念。教会学生如何爱护环境,最好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切实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例如在当地成立定点定期废品回收站,教会学生学会回收和分类各类废品资源,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废品回收、分类整理、集中处理的意识和能力,养成良好的回收习惯。义卖还能教育学生树立公民意识,做一个健康发展的社会人,提高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另外,通过教会学生利用回收的废品进行义卖也能教会学生遵守市场规则。学生可以通过对生活的体验,初步形成市场经济意识和劳动价值,提高自己的交际、表达能力以及增强个人理财能力。在课程中融入本土文化能帮助学生获得一种归属感,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要多设计乡土文化,以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发展志向。如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课程中带领学生多领略本土自然的美好,多介绍本土自然引以为豪的地方,多去了解和感受本土特色文化,来增强学生对本土的认同感。

四、提高学生的民族荣誉感

自己所属民族的文化内涵可以通过课程教学内容来得以实现,通过课程内容教学来传承自己民族属性,也能达到提高学生的民族荣誉感的作用和效果。一个民族经久不衰,其原因就是在于该民族的文化得到了民族大众的认同。各个地方的本土文化非常值得学校和家庭教育将之纳入对学生的教育环节中去,时刻在教育中渗透宣传这些本土精神,让学生对本土文化更加认同,形成积极进取、爱国爱家的正确价值观。

五、通过隐性文化渗透心理健康课

本土文化论文范文4

关键词:企业风险管理理论中央企业本土化

本世纪初以来,以不确定性为基本研究对象的企业风险管理(EnterpriseRiskManagement,ERM)理论逐渐进入我国实业界和研究者的视野。2006年6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实施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下称《指引》),该《指引》的颁行,可以看成是企业风险管理理论在我国大规模本土化的开始。

一、企业风险管理理论概要及在我国的规范化实施

1.企业风险管理(ERM)理论的一般框架。企业风险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管理理念或管理框架的最终形成,是由美国发起人组织委员会(CommitteeofSponsoringOrganizationsoftheTreadwayCommission,COSO)在2004年9月提出的,标志文书是《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EnterpriseRiskManagementIntegratedFramework,下称《整合框架》),这个框架是迄今为至企业风险管理最完善、最成熟的理论概括。COSO认为,企业风险管理是经由企业当局广泛参与,对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进行多要点掌控,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整合框架》提出了企业风险管理的8个核心要素,即,目标设定、内部环境、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回应、信息沟通、控制活动和持续监督,这8个要素组成了一个有机体系。企业风险管理有4个目标,即,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理想的ERM框架是通过对不确定性的管理增加股东价值,以共同的语言和要素安排,落实企业的上述4项目标。企业风险管理的要素与目标之间是一种紧密的支持与保证关系。

2.企业风险管理在我国中央企业的初步实践。在《整合框架》的背景下,2006年6月国资委根据《中a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颁布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对中央企业实施风险管理的总体原则、基本流程、组织体系、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监督与改进、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等进行了系统规范,成为中央企业风险管理的权威指导文书。之后,一些省市区也出台了很多相关文件,对《指引》的实际操作进行具体化。《指引》所称企业风险,包括纯粹风险(只有带来损失一种可能性)和机会风险(带来损失和盈利的可能性并存),具体分为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法律风险等。

《指引》对企业风险管理的目标、流程描述,与《整合框架》中的描述大体相同。它将企业风险管理的目标设定为五个方面:一是将风险控制在与总体目标相适应并可承受的范围内;二是确保企业内外部实现真实、可靠的信息沟通;三是遵守法律法规;四是通过企业制度安排降低实现经营目标的不确定性;五是建立针对重大风险发生后的危机处理计划。这五个方面的目标,分别对应着《整合框架》提出的4个目标。它将企业风险管理流程区划为收集初始信息、进行风险评估、制定管理策略、提出实施解决方案和监督改进等5个阶段,分别对应着《整合框架》中的企业风险管理8大基本要素。二、企业风险管理理论本土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找到切合实际的本土化切入点

一方面,通过对《指引》的解读可知,与国资委以往出台的文件有很大不同是,过去国资委颁行的大多数文件都是在对企业大量实践经验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之上形成的,是一个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回到实践的过程。而《指引》则正好相反,它来自于成熟的理论,而且主要是国外的成熟理论,先于国内企业的管理实践。另一方面,每一个中央企业都有其特殊的行业特点、既有体制、历史传承、文化特色和企业员工队伍、管理当局的素质水平等,这决定了不同的企业在实施风险管理时应有不同的切入点或突破口,不能好高骛远,要从各自的实际出发,找准影响各自企业主要经营管理领域的不确定性来源,有针对性地进行企业风险管理实践。

2.建立起具有可操作组织规范

企业风险管理理论和《指引》都是针对企业所面临的时时处处都存在的各类风险提出的,都只是一个理论框架和方向指引,没有统一具体的模式。它要求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各个管理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营造风险管理的氛围,建设风险管理体系,等等。可见,无论企业风险管理理论还是《指引》,都没有为中央企业的现实经营管理给出一个具体的、可以搬来即用的药方,所以,将企业风险管理理论和《指引》具体化为每一个中央企业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组织结构和规章制度,是当前我国中央企业需要下大力气去做的事情。

3.培育良好的气氛和合格主体

一般讲,一个良好的适合于特定企业的ERM氛围,应该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是将企业的风险偏好与企业战略有机联系;二是能够保证企业的风险管理战略、企业的发展战略与企业的股东价值保持一致;三是可以提供鉴别和评估风险的工具,并有强大的企业舆论支持这些工具使用;四是企业各层面有统一的风险语言,和畅通的沟通管道。任何一个ERM框架都是在一定的氛围中由具体的企业成员最终实施的,没有良好的企业风险管理氛围,得不到企业各层面人员的支持,再好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和《指引》都会流于口号和形式。

参考文献:

[1]滕青:我国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构建[J].经济管理,2007,(3):45~48

本土文化论文范文5

图书馆学本土化,概括来说,就是根据中国的国情,将产生于西方的图书馆学体系,通过引进、消化、改造、创新变为适合我国文。图书馆学本土化并不仅仅是我国图书馆或其他发展中国家图书馆所独有的,它是所有图书馆所共有的一种发展模式。从涵盖的范围来看,本土化涉及的学科范围极广,涵盖的领域宽泛,具有涵盖广、内容多的特性;从发展过程来看,在整个本土化过程当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本国哲学、宗教、社会习俗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点。本土化受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程度和开放程度的影响,社会进步程度越高,对外来文化的接受度就越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

2图书馆学本土化应用对比

纵观我国图书馆学的本土化,主要是从引进图书馆学新理论、吸收图书馆学新技术、形成图书馆学新学科这3个方面全方位地进行。

2.1吸收先进的理论

(1)组织结构的划分。国外图书馆的组织结构通常是两分式、三分式或是多分式。其中,三分式较两分式多划分出一个行政部。两分式的结构划分适用于小型图书馆,三分式在中、大型图书馆中较为常见,多分式则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配置。由于国内图书馆的规模、人员配置等各不相同,因此,一般采用多分式组织结构划分模式。

(2)馆员素质培养。国外较为重视人才的引进、图书馆岗位的创造和重新定位,如数字项目协调员、馆藏与学术资源协调员、数据库编目员等。同时为了留住人才,常常派遣馆员出国访问和学习,到国外图书馆进行定期的进修,或安排馆员到大学继续深造。在国外,馆员有很高的薪金和社会地位,甚至可为国会写报告,德国和日本图书馆员可以通过国家考试获得资格。我国目前已经非常重视馆员素质的培养。通过定期的馆内培训和不定期的馆外参观学习,图书馆员的个人素养及业务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一些大型图书馆的馆员也有机会远赴国外学习国外图书馆先进的技术和工作理念。

(3)成本管理。国外图书馆普遍重视成本核算,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成本管理。成本效益分析是国外图书馆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通过成本计算,如果发现图书馆某项产品的成本高于市场,图书馆就会考虑外包。同国外相比,我国图书馆缺乏全面系统的成本管理实践和意识,技术层面还停留在传统的会计体制下,依靠经验而不是科学的数据,缺乏成熟的成本核算方法。对此,我国可以借鉴国外普遍采用的分级采购管理制度,让各部门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眼光,采购所需的高质量文献,既保证了文献的质量,又节约了采购资金。而借鉴国外图书馆成熟的成本核算技术,提高既有资源的使用效率,保证新资源的采购质量。

(4)多样化的用户服务。国外的服务方式多种多样,服务渠道不断创新。随着新技术的应用、新传播媒介的开发,服务方式和渠道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而国内的服务方式多受外来影响,个性化服务创新少,偏重于提供服务,关注用户需求变化的少。

(5)多元化的图书馆宣传活动。国外十分注重与读者的互动交流,并设有专门的对外宣传员,他们要采用读者年度聚会,各种单项活动的宣传材料,采用的方式有通过网站提供服务,特别是利用Facebook、Twiter网站开展服务,博客服务等方式进行宣传。国内目前也充分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图书馆宣传,通过网站宣传,而开展丰富的读者活动,通过广播和电视等媒体进行宣传等。虽然图书馆宣传的活动已经开展,但从宣传的渠道及宣传的力度来说,还远不及西方发达国家。

2.2新技术的引进我国图书馆不断引进国外新技术,建设了数字图书馆,开展了联合实时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开通了博客和播客等服务新渠道,应用了移动阅读技术,彻底改变了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模式和方法。

2.3学科理论的新发展随着图书馆信息论、图书馆控制论、图书馆系统论等新兴的理论的引进,推进了图书馆事业飞跃式的发展,拓展了国内图书馆学理论发展空间,促进了图书馆学与数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更多学科的结合,形成了崭新的图书馆学理论体系。

3图书馆学本土化的成果

近些年,随着图书馆学本土化的发展,我国图书馆在新媒体服务等方面具有同国外图书馆不分伯仲的服务能力。如:移动阅读方面,手机图书馆可以同国外手机图书馆一样提供移动阅读服务、移动流通服务、信息咨询服务、语音导览服务、通知提醒服务等。我国的手机图书馆还具备借阅查询、续借、文献检索的功能。除此之外,我国很多图书馆还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数字电视等新媒体,为读者提供数字化服务。

4本土化创新服务的远景设想

4.1自动化的图书馆通过对系统的操作,实现全自动图书借还服务。读者借书时,通过图书的标志码选择需要的图书;读者还书时,自动将读者归还的各类图书通过识别图书的分类标志,用传送带传送到各个书架区。在未来图书馆的发展中,将减少或取消人工劳动,更多强调馆员的知识服务和智力劳动。瑞典查默斯理工大学图书馆正在应用这种自助系统。我国部分大型图书馆也相继引进了自助借还系统,但仍处于试验阶段,不能够完全脱离人工的监督和维护。而少数社区设立了全自动借还的社区图书馆设备,真正实现了图书的全自助借还服务。

4.2纯数字化的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是图书馆馆藏储存形态变化的发展方向,纸质文献占据统治地位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而馆藏以纯数字化信息和电子出版物为主,各种介质的信息都通过数字化形式采集、加工、整理、储存和传递,电子阅读器为纯数字化图书馆提供有力支持。未来图书馆只需提供阅读器终端、电子参考桌、电子期刊检索工具和数据库,即可向读者提供服务。我国图书馆馆藏建设模式也在逐步向数字化馆藏倾斜。数年之后,纯数字化图书馆也可能将相继出现。自动化的图书馆和纯数字化的图书馆是图书馆发展的新趋势,未来图书馆将以崭新的面貌、更快捷的资源获取方式向读者提供服务,图书馆本土化的进程也将更趋完善。

5本土化过程中应坚持的转换原则

本土化过程中要坚持批判的吸收其合理成分,摒弃其中存在的弊端,避免不加分辨的照搬照抄;要坚持发展和创新意识,不断进行自我素质的提高,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学习其先进的发展经验,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因馆制宜,不能完全把自身发展维系在国外图书馆的发展上,要创造性地发展新思维、新理论和新服务方式。

6结语

本土文化论文范文6

打造本土文化栏目的意义

关注率高、影响力大。文化上的亲和力,地域上的亲近感,最能使本地的观众产生共鸣,获得审美认同。准确把握本地观众对地方文化的认同感、崇敬感和自豪感,以兼具表现张力和文化底蕴的文化资源作为传播资源,有利于把文化资源和外部形态的表现发挥到极致,有利于彰显文化资源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有利于提升公众对文化资源的享受度,有利于电视台或频道目标受众对本土文化资源的了解与分享。我们海口电视台2007年就比较重视和加强文化资源向电视传播资源的转化,《海南故事》栏目改版就紧紧抓住本地人文地理方面的独有特点,对本地的历史、人物、文物、古迹、民俗、建筑、工艺、、乡土人情、特产、戏曲等进行广泛深入的发掘宣传,来满足本地受众的求知欲,使本地观众产生亲切感、自豪感和文化归属感,形成强大合力,同时吸引外地受众的向往和仰慕。

收视率高,广告创收多。弘扬本土文化的栏目讲求本土化、特色化、首创性,突显大众文化,更贴近百姓,在服务娱乐群众中教育引导群众,因而更容易得到受众的支持。像广东电视台经典剧集《外来媳妇本地郎》创下中国电视剧的神话,创造了多项国内电视之最:国内同类电视剧集数最长(1500集)、播出时间最久、收视率最高(最高47%,平均18.9%)、广告效益最好,每年收益达到1亿多元。被喻为广式幽默喜剧最牛的系列短剧,后被各地方台买剧本,改方言重拍。《外来媳妇本地郎》之所以红遍广东省,就是因为它有优秀的剧本、优秀的演员和用广东方言演出,它立足本土文化、凸显浓郁的地方特色,把整个剧情淋漓尽致地演绎到了每一个广东人的心里,使其在本地收视上始终独占鳌头。

易创精品获奖节目。颂扬本土文化的节目因为有着强烈的地方特色,浓郁的民族风情,比较容易制作出获奖的节目,因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而本土文化可以说有取之不尽的题材可供选择。像我们海口电视台《海南故事》这几年来在全国和本地,整个栏目以及部分节目都得到专家的好评和肯定,获奖的主要优势就是我们节目题材有地域性、民族性。

把弘扬本土文化的栏目打造成一个强势的品牌栏目

优化信息,精制传播内容。品牌栏目的信息,必须是优化的。我们不仅把这看作是一种方法和技巧,而且把它看成是一种新闻理念。从广义上说,人类的一切传播,都是文化的传播。但文化的传播有略有详,有高有低,有雅有俗,有博大精深与粗制滥造的区别,还有精美与一般的差别。我们必须坚持把关,坚持优化,坚持高品位,坚持精制作,只有这样才能名副其实。

记录文明,推进社会进步。品牌栏目是一个媒体的精品屋。栏目组的每一个人都必须坚持我们党所倡导的“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只有这样才能担当起记录历史文明,推进社会进步的责任。同时他们都应懂得新闻必须是时效性与史实性相统一的辩证法。将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的看法演绎为制作过程的内涵性条件,使得自己的作品能穿越时空,成为“历史上的今天”,“作为社会文化‘日记’长卷中的一章或一节、一段、一个细节,进入历史长廊,或成为严肃的历史资料”。

点石成金,追求超越、升值。点石成金,既是栏目制作的要求、手段和过程,又是栏目制作的目的、任务和结果。每一个系列里都要争取出精品工程、灵魂工程、样板工程,这也就要求我们在工作的每一步都必须如同沙里淘金一样,锲而不舍,追求闪亮和金贵的出现。

注重品位,提高文化含量。尽管人类精神文化的需求和审美的趣味涵盖本能审美需要、物性审美需要、知性审美需要、德性审美需要等诸多方面,但趣味毕竟有高下、雅俗之分。文明的杠杆在于对人类文化需求的提升。栏目作为具有广泛传播的媒体单元,它担负着构筑受众精神生活和文化空间的任务,更有这方面的文化责任,这也是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原因。

长于策划,明察张弛盛衰。文化是个动态的、变量的过程,旧的需求满足了,又有新的需求。栏目制作必须识时务,善策划,尤其是要依靠集体的智慧,进行会商式思维。这样才可在运动变化中延长名专栏的寿命,或及时以新的策划代替旧的栏目。

勇于创新,突破惯例束缚。这是一种思想和策略,也是一种认识和把握。人类的社会活动,在受到文化浸润、文化滋养的同时,也受到文化惯例的束缚。所以作为文化的传播者,有时也得反躬自问:我们究竟冲破惯例系统有多深,为时代提供了多少新的东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失时机地克服自己的文化惰性,使得栏目得以及时更新。

总之,本土文化资源是地方电视台的品牌之源,重视和加强文化资源向电视传播资源的转化,是电视传播品牌化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充分发挥电视的优势,紧紧抓住本土文化资源可视性强的特点,运用电视手段对本土文化资源进行深挖细研,对本土文化资源进行有目的的选择和整合,借助文化资源深邃的人文魅力和现实价值,为电视传播增添文化内涵和引力,以鲜明的地域特色、丰富的文化内涵、独特的人文视角、高雅的审美追求,为当地和外地受众开启了解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窗口。

本土文化论文范文7

——雅克布·格林《论法之诗》 

一、苏力提出“语境论”的缘起 

所谓“语境论”,按照作者的观点,就是在不脱离当前国情的情况下,系统化、规范化地对各种社会问题予以理解和反思。 那苏力为何要提出“语境论”呢,而且还要以之为做学问研究之根本方法并期在中国学术界推而广之?苏力先生究竟有一种怎样的希冀?基于客观的观察视角与朴素的道理认识,笔者发现,苏力先生是在努力寻求研究法学问题的“尚方宝剑”,是在用自己独立的学术人格与操守在法学界开辟出一条新路,姑且不论其结果如何,但是苏力先生这种敢为人先的学术品质,就已为国界多数学者所敬仰。 

作者虽然在美国留学,接受到学术前沿的先进思想,但是始终情系祖国,他一直以来都在探寻中国的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他所密切关注的是中国的人和事,他所想解决的问题、改变的现状都是中国化的,正是旗帜鲜明地站在了这个立场上,他才提出“语境化”的研究进路。由宏观而微观,从抽象到具体,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目光反复移转,才是研究法学问题的根本之策。 

苏力提出“语境论”的直接原因,这就要谈到当前(大体指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法学的研究方法,学界共识,那就是对于空理论的讨论往往超出社会现实而存在。苏力教授在《法律与文学》一书中試图打破这种现状,一方面,他不再过于强调法学概念的研究方法,而是创新性地提出了“语境论”的进路,即社科法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实证主义研究;另一方面,他以法律与文学为阵地,从中国传统戏剧中汲取素材,抽象出法学问题并加以验证,从而与第一方面实现了一个完美的互动,这种良性的互动在“语境论”的平台之上尽情演绎着苏力先生的智慧,对此笔者钟情不已。 

二、“语境论”之路如何走 

所谓语境论的进路,是指坚持以法律制度和规则为中心关注,力求语境化地理解任何一种相对长期存在的法律制度、规则的历史正当性和合理性。 “语境化”这个词是由著名学者苏力先生率先提出的,由于他在做学问研究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这一方法原则,并且这一原则为他的学术体系的构建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苏力先生的语境论思想作为一种法学研究方法逐渐为国内大多数学者所接受并得以广泛应用。 

苏力先生在《语境论——一种法律制度研究的进路和方法》中明确地对何为“语境论”、为何“语境论”,以及如何“语境论”做出了详尽的阐释,而且论证的逻辑性很强,因而笔者在此不再赘述,仅仅结合苏力教授一直以来颇为关注的封建社会婚姻制度的合理性问题,也是最能体现苏力先生学术创新性的问题,通过一条语境化的进路进行探讨。 

本书除了导论之外共分为四编,分别是“历史变迁”、“司法制度”、“法律文化”以及“方法问题”。在这四编之中,前三编无疑是整本书所讨论的重点,在这三编中作者从历史、制度、文化者三个宏观层面结合具体的问题展开论证,逻辑严密,层次清晰。在第一编中,作者集中讨论了制度变迁的问题,第一章讨论复仇制度发生的历史条件、在传统社会中的作用、其制度要求(包括意识形态要求)及其弱点,由此探讨制度变迁的历史必然和逻辑。第二章借《梁祝》来探讨制度的历史变迁中个人力量的渺小和珍贵。 第二编的三章分别是“窦娥的悲剧”、“制度角色和制度能力”以及“清官与司法的人治模式”,集中讨论了司法制度。第三编的两章分别是“德主刑辅的政法制度”与“戏剧空间与正义观之塑造”。第六章、第七章则指出传统戏剧趋向于塑造了一种以实质正义为主导的正义观。 

接下来笔者试举一例透过“人”与“公民”的辩证关系看待语境论这种分析方法对国家目的认识的影响,让我们来对比分析语境论的意义。亨利·梭罗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公民。”“人”是优于“公民”的,“人”是纯自然状态下的产物,而“公民”则是一政治性语言,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公民”是生于“国家”之后的,因此,它并不独立,反而带有一种附庸色彩。既然如此,从某种程度上我们便可以说人是优于国家而存在的。国家是公权力的象征,人(公民)是私权的主体,公权与私权自古以来就是一对矛盾,在这对矛盾反复博弈的过程中,智慧的人类总结出一条真理——私权神圣,公权的目的是保护私权,而不是侵犯。 

除此之外,公权的存在毫无价值。在弗里德曼看来,从本质上说,国家仍不过是一个手段、一个工具。国家既不是一个给我们带来恩惠与礼物的人,也不是使我们盲目崇拜和为之服役的主人或神灵。所以,弗里德曼说:“除了公民们各自为之服务的意见一致的目标以外,他不承认国家的任何目标;除了公民们各自为之奋斗的意见一致的理想以外,他不承认国家的任何理想。”否则的话,这种个体与国家职能的本末倒置必然会腐蚀一个国家自由的根基。那些将国家当做最高目的去努力为之创造价值的人注定是悲哀的,因为国家不是目的,人才是目的,国家充其量是一种手段,是国民将自己权利最大化的一种手段。

     大到每一个章节,小到每一个问题,辗转之间,都会出现“语境论”的影子,挥之不去。作者行文之魅力正在于此,放得出去,又收得回来,有的放矢,随性自然。语句之优美、文底之深厚、论证逻辑之严密无不令人折服! 

三、 跳出《法律与文学》看“法律与文学” 

《法律与文学》是苏力先生的一本书,某种意义上讲,苏力教授的这本书是“法律与文学”运动的一个产物,那么要想研究中国的“法律与文学”,仅仅立足于中国国情也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学者们的思想要纵横万里、漂洋过海,对西方“法律与文学”运动的历史、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做一番研究,并在纵向研究的基础上做出横向层次化的解构,如此方能知晓其实质,并更好地应用于中国法学界。 

但碍于篇长有限,笔者在此对其源源以及发展状态不再赘述,仅仅做一番横向分类的规范化解构,因为这种研究方法与《法律与文学》这本书的行文逻辑关系最为直接,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本书的写作背景。 

“法律与文学”运动中的法律与文学大体分为两支:“文学中的法律”和“作为文学的法律”。前者着重于对戏剧、小说中的法律秩序描写的研究;后者则运用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来帮助阅读和解释法律文本(法律文本主要包括宪法、制定法、审判和行政规则、判决意见等),这有时也被人称为“法律中的文学”。 但苏力教授并未局限于此,他将其划分为四个分支:作为文学的法律,文学中的法律,有关文学的法律和通过文学的法律。具体细节不再赘述,笔者这个论证视角只是从抽象画化的“法律与文学”具化出一个小问题——法律与文学的分类。也许选例不具代表性,论证也没有说服力,但在一定程度上为研究法律与文学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什么是“文学”?什么是“法律”?二者在本土化的研究进路中究竟存在什么交集?这一系列问题并不单单是一本《法律与文学》就能够解释清楚的,但至少,这本书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或者可以说,是一种进路,是文学与法律在中国本土的一种进路,这本书将学界的争端拿到桌面上来,而不是避而不谈。苏力先生与其他学者的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看待问题的方式,他不是站在学术高度就问题而评论,而是在本土研究的基础上,对问题加以剖析,是从下而上的,而不是自上而下的,这种研究问题的方式又被苏老先生称之为“本土化研究”,这种研究方式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毕竟有很多东西不是照搬西方就能够做得来的。 

四、苏力眼中的幸福 

“人活這一生,最重要的事情之一莫过于要对自己始终都抱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无论什么时候你始终都要相信自己,这是很重要的。从个人上升到社会层面,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泱泱华夏,难道文学与法律都是经不起一点敲打的?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只是我们后人对那些精华没有很好地挖掘,这才是问题的根本。那么这就使我们感觉到太幸运了,古人不必表达,只需强调实践就够了,而现代文明社会则不同,不仅要做还要表达它,即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所以我活在这个时代是很幸福的,因为有话不说就好像有痰不吐,那感觉很不好受,比方某个男生喜欢某个女生,暗恋她、关心她很久,但是迟迟不敢将那句话说出口,这样看来那个男生一定是很痛苦的。” 

幸福这个字眼是最难捉摸透的了,每个人心中对幸福都有不同的定义。对于苏老先生而言,他的幸福就是抱着坚定的信念,对中国法律文化做出自己的理解,这也就是苏力先生对我国法治事业进展的最大的贡献。苏力先生感受到自己的幸福,这份幸福为他在学界努力开辟新路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以“语境论”为研究问题的方法与进路,将法律与文学完美地结合起来,于纵横交叉之间,我们看到了美,更看到了法律人的责任与使命。 

注释: 

苏力.法律与文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4,36. 

苏力.语境论——一种法律制度研究的进路和方法.中外法学.2000(1).1. 

本土文化论文范文8

〔关键词〕社会工作;本土化;家文化

〔中图分类号〕 c9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8-2689(2011)01-0069-04

一、社会工作本土化的主要困境

在近几年的多次国内社会工作专业学术会议上,一些专家学者热衷于讨论根植于西方社会与文化的专业社会工作进入中国大陆之后是否需要进行本土化这一过程。有人认为,专业社会工作是国际的也是技术的,根本无需进行本土化的过程,只需进行简单的技术移植就可以了。而持肯定态度的学者主要是根据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的特殊性,认为西方的社会工作理念要想真正进入中国社会,就必须实现契合于中国社会独特的本土性。时至今日,讨论专业社会工作本土化对中国内地已不是多余的了,因为中国经济与社会的急剧变迁已使原先政府包办的社会工作助人体系产生了漏洞,原来被这一安全网保障的人已经预感到某种不安。但是,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原有的这套社会工作助人体系还在或强或弱地发挥作用,人们对之有时还有美好的回忆和企盼。[1]这样的困境就是当前专业社会工作本土化进程中的真实反映,在专业化需要与传统助人体系之间、专业社会工作本土化与本土性社会工作之间、西方社会工作理念与本土社会结构之间存在太多的困境。

第一,专业社会工作需要与传统助人体系的困境。一方面,民间的社会服务机构雨后春笋式的出现带来社会工作服务的巨大拉力,官方也在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立“宏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专业发展方向。这两者相互影响,与高校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激情交相辉映,构成推动大陆社会工作专业化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人们遇到来自不同处境的压力与困难还是习惯性地依赖传统的中国式的助人系统,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如何真正契入中国社会而进入人们生活成为一个莫大的难题。尽管社会工作在西方被称为是“社会的稳压器”,其对于缓解个人困境和促进社会公平的功能是毋庸置疑的。但在中国社会的处境中,要靠缺乏经济和社会资源的社会工作队伍去处理这些问题是十分困难的。也就是说,在计划经济体制的管理理念还起主导作用,政府还主要靠自身的行政力量解决问题的情况下,专业社会工作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相当有限的。

第二,专业社会工作本土化与本土性社会工作的关系困境。专业社会工作本土化与本土性社会工作是一对很难辨析的概念。一般说来,专业社会工作本土化是指外来社会工作的理念、方法与技术进入某一社会文化区域发生的适应性变化,而本土性社会工作则是原本存在于原区域的社会工作。王思斌教授认为,此二者在意识形态、工作模式、工作方法与技巧层面上的亲和程度直接决定着二者之间的共生或融合,也决定着专业社会工作地本土化。就中国来说,如何正确认识此二者之间的关系和如何把西方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契合于本土性社会工作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此,我们深入讨论中国社会的独特结构是推进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关键。

第三,西方社会工作理念与本土社会结构的关系困境。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是用来反映社会工作独特的价值理念、理论知识和实务技能而最终获得一种排它性权利的过程。究其原因,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真正确立与其所在本土社会结构亲和程度有很高的实质性关联。问题是中国的社会结构与西方国家的社会结构有较大的差异,较一直的看法是中国的助人体系是传统的差序格局,而西方更像一种群体格局。如杨笑思提出的中国三极模式与西方二极模式就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他认为西方社会是一种“个人——社会”两极模式的社会结构,这种结构在西方社会广泛存在,而且居于西方观念系统的核心并影响着人们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式。实际上,更重要的是这种两极思维模式直接造成了西方社会“家”文化的缺失。[2]加上基督教人类大家庭信念的影响,西方人的集体意识主导了他们日渐轻家庭生活的特性

,家庭也就在人们处理日常生活困境的经验中淡出视线。相反,中国社会“个人——家庭——社会”的三极模式中家庭占据了核心的地位。金耀基强调中国的“家”是社会的核心,它是一“紧紧结合的团体”,并且是建构化了的,整个社会价值系统都经由家的“育化”与“社化”作用以传递给个人。[3](24)因此,在专业社会工作本土化进程中忽视“家”文化的作用与地位是非常有害的,必须强调对中国结构中“家”文化的讨论与研究,才能真正实现专业社会工作的本土化。

二、中国社会结构根深蒂固

的“家文化”情结

家庭是人类社会最普遍的基础性社会组织,也是每一个人不可或缺的重要日常生活领域。从某种意义上,中国的“家”文化不仅源远流长而且还具有超强的渗透能力,可以影响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在我国,虽然“家庭”一词直到南北朝时期才出现,但是早在周代时期就有了所谓的“嫁娶”婚姻关系,并形成“六礼”的社会习俗,说明那时候已经有较完整的婚姻家庭制度。几千年来,中国人从个人的小家到天下的大家一直围绕着家庭功能、家庭制度、家庭关系、家庭伦理、家庭结构等进行着不懈的建构。多功能的传统中国家庭以生育为第一要旨,每一个家庭都非常看重家庭或者家族的延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孝”作为一种道德观念一直是中国家庭伦理思想的核心,在传统中国家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此外,轻感情、重义务是传统中国家庭的普遍特征,亲子关系常常超越夫妻关系或兄弟姐妹关系成为家庭关系的一个重要表现。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家庭系统对于一个人的性格养成及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杨懋春先生指出,在中国传统的社会中,社会化及认同大半是在家庭及家族中完成的。中国特有的价值观或者说是“国民性格”,大部分也是经由家庭学习来的。因此中国家庭对家庭、子女的价值观或子女的教养态度,不只是受到上一代观念的影响,同时也经由家庭的社会化影响其下一代,乃至子子孙孙。[4]近20年来,中国社会正在经历加速社会转型以及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体制改革,再加上来自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家庭的嬗变就不可避免地呈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这种嬗变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市场化改革改变了原先资源配置的方式和人际关系的纽带,血亲主位、父子轴心、男性专权的传统家庭模式日渐被婚姻主位、夫妻轴心、两性平等的现代家庭模式所替代。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家”文化尽管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变迁有着不同的建构,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始终是中国人挥之不去的重要情结。

既然中国社会是家庭本位的,那么社会结构的基础首先就应该是家庭结构,是依靠费孝通所说的差序格局形成的一种社会支持体系。这种以儒家伦理为基础的社会结构特别强调家庭的整体性,鼓励小我对大我的责任。一旦个人不能施惠于家庭,他便会自责。一个有能力的个人对家庭或更大社会不是索取取向而主要是奉献取向的。王思斌教授指出,在中国社会,由于个人与家庭是小我与大我的关系,所以本质上在这一范围内并不存在求与助的关系,如果有,可以视为自我求助。[5]对此,他又进一步阐述中国传统的求—助关系不是发生于陌生人之间,讲究回报的中国人也不一定愿意接受陌生人的帮助,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要付出怎样的回报。熟人社会的特殊性使得中国人相互支持的关系都会尽量的将陌生人关系熟人化,进而将熟人关系血缘化或亲属化。如陌生人见面就会以“兄弟”、“姐妹”、“大哥”、“兄弟单位”、“母校”等血缘化或亲属化的词语相称,以便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并增强相互责任和相互信任,从而采用拟亲属的方式相互支持,如联姻、成立老乡会或同学会、建立朋友圈或战友会等。这种中国特色的信任结构是以家庭为中心,以亲密程度为标准将身边的人群自然而然的分成“自己人”和“外人”,并作出相应的区分。这种信任结构对于专业社会工作的本土化造成极大地障碍。习惯于“家丑不可外扬”、“谁家孩子谁抱走”的传统求助思维如何容纳社会工作者这一“外人”的介入实在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西方的社会工作者在面对家庭问题的辅导与治疗的时候可能更多考虑的是服务对象个人的感受与处境,尊重服务对象的个人选择与尊严,而中国人却是要在情理法的视野下注重去维持家庭的团结与和睦。

会工作来说,家庭社会工作在整个社会工作领域的体系中属于微观社会工作的范畴。实际上,在中国家庭是社会

工作的一个重要维度,这一点差异我们可以从考察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只看重个人与社会两个层面而忽视家庭层面有很多启示。中国人的家与天下是有异曲同工之处的,人们可以把整个中华民族看成是一个大家庭,也可以在自己很小的三口之家中获得很多物质上和情感上的满足。所以,必须把家庭置身于微观社会工作与宏观社会工作的体系中去思考,进一步泛化家庭而作为一个专业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维度去考虑。

三、基于“家文化”情结的

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策略

在社会工作百年实践探寻的发展历程中,国际上早就社会工作专业自身形成了利他主义和“助人自助”的共识,它以帮助有困难的人定位为自己的天职,而且这种帮助就象医生对于病人一样几乎不带任何辅加成分。这些注满价值观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会全身心地致力于服务困难群体和人士,他们会在“家”的体系之外从事“家”体系之内的事,并且是一如既往,自然有效。在中国,长期的政府包揽和“家”文化浸染使得慈善意识和公民的社会权利意识严重不足,为他人服务特别是为陌生的弱者服务的职业一般不会得到较合适的社会评价。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家庭变迁已使得很多的家庭问题凸显出来,而传统的求—助体系基本无法面对和解决这些既复杂又层出不穷的问题,太多风险家庭的出现迫使家庭内部原先自我调和和自我整和的功能正在逐渐丧失,这就为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提供了空间和可能。同时,随着全球化体系的进一步确立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西方社会工作一直强调的平等、尊重、个别化等价值观念正在中国的家庭中出现,这也为基于“家”文化情结的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契合点。就具体推进策略来说,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倡导专业社会工作积极主动的助人取向。中国的婚姻家庭问题与个人情感困扰一直延续着“个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消极求助心理与行为。人们把家庭问题扩大化或是传扬给外人知晓视为一种卑劣的行为,这与西方社会工作坚持的从有需要的服务对象求助开始大相径庭。假如我们还是像医生和心理咨询师一样,端坐在自己的治疗室等待人们的主动求助那是行不通的。必须因应中国“家”文化的特点,倡导专业社会工作者积极主动进社区,与老百姓建立较高亲和度的实质性关联,才有可能使专业社会工作真正进入人们的生活。

其次,专业社会工作者由“外人”转“自己人”的角色定位。一个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效果的真正体现,基本上是由他与服务对象的专业关系建立为前提的。在中国“家”文化浸透到社会各个领域的处遇中,社会工作者要想方设法与服务对象的“家”文化形成一致性的关系,使自己与服务对象更进一步的血缘化或拟亲属化,成为服务对象的“自己人”或“内人”,才能合适地开展专业服务,不然社会工作者只能凭着满腔热血而游离于服务对象之外。

再次,“家”文化的本土性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建构。价值体系是社会工作的灵魂,是主导一个专业社会工作者献身于助人事业的信念。不过,考察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我们不难发现当中缺乏“家”的价值倾向。无论是强调个人价值的泰勒,还是追求社会价值的戈登,或是兼顾个人与社会价值的比斯台克,都忽视“家”的存在。实际上,“家”是连接个人与社会的重要纽带与平台,是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必须建构“个人—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

最后,专业社会工作与本土性社会工作融合的本土化发展策略。尽管专业化的社会工作近几年在中国有较快的推进速度,但不可否认的是人们对于“行政性、半专业化”的本土性社会工作还有较强的依赖。我们不可以全盘照搬西方社会工作的整套体系,也不可能根植于中国传统社会的本土性社会工作,必须改造本土性社会工作的积极因素,融合西方专业社会工作的积极因素,才能建构适合中国社会的、实质关联的、较高亲和度的专业化社会工作。

总之,“家文化”是传统中国社会一种根深蒂固的情结,它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这种影响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消失,而是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专业的社会工作要想实现中国的本土化,对于“家文化”的关注与重视是不可逾越和必须重视的。

〔参考文献〕

[1]王思斌. 试论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j]. 浙江学刊,2001(2).

2]田毅鹏,刘杰. 中西社会结构之“异”与社会工作地本土化,中国社会学网,2009-05-08.

[3]金耀基著. 从传统到现代[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杨懋春. 近代中国农村社会之演变[m]. 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4.

[5]王思斌. 中国社会的求助关系[j]. 社会学研究,2001(4).

"family culture" feeling on the localization process of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 in china

huang yao-ming

(history and sociology department z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zhangzhou 363000,china)

本土文化论文范文9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本土文化;大学英语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0-0115-02

1 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现状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古今中外,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一直受到语言学家的关注,在经历了长期的研究与实践之后,得出的结论就是: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美国学者克拉姆契(Kramsch,1993)曾说:“语言是人们进行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当它被用于交际场景中的时候,它便以多样而又复杂的形式与文化发生着联系。”美国著名人类语言学家加利・帕尔默(Palmer,1967)也对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有所见解:“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是相辅相成的,他们可以互相协助和启发。”[1]因此可以得出:语言与文化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基础,文化需要依靠语言符号的记载来传承下去;另一方面,文化影响着语言的传播与发展。人们依靠语言符号可以了解民族文化,与此同时,文化的学习也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掌握语言的内涵。因此,在外语教学中,目标语文化背景的导入将有利于学生对语言的掌握和运用。

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1)英语语言学习的需要。大学英语教学自身的教学目标就是语言能力,即要求学生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上有所提高。鉴于语言和文化关系的讨论,知道语言的内涵会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同一个词汇可能会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表现为不同的含义。在文献[2]中就有提及:“同一动物词汇在英汉语中有着截然相反的文化内涵。例如,在汉语中,鱼通常被人们认为是代表吉祥、富足之物……然而,在西方国家,鱼(fish)是贬义词,常用来形容那些品质恶劣的人。例如:a cold fish(冷血的人)、fishwife(爱骂街的泼妇)等。”因此,为了使学生能够更恰当地使用英语词汇,准确把握英语句子及语篇的主旨,就必须要求学生了解英语语言文化的相关背景知识,这也有利于学生国际文化素养的提高。

2)跨文化交际的需要。文化对语言的作用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交际过程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因此,跨文化交际重点强调了在外语教学中需要文化的导入。美国外语教育家查斯顿(Chastain,1976)曾指出,文化教学是外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其原因在于:与另一种语言的人进行交往的能力不仅依赖于语言技能,而且依赖于对其文化习惯和期望值的理解[3]。全球一体化的趋势要求高校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双语人才,能够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充分发挥作用。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传授文化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风俗习惯等,将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促进他们与英语人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且避免交际失误的产生。

2 本土文化缺失现象分析

随着跨文化交际的兴起与发展,英语教学中除了要注重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之外,还要注重文化教学的开展,这一观念已经得到普遍认可。然而,在学生对英语文化日渐熟悉的同时,却表现出对自己本土文化及其英文表达的匮乏,这在某种程度上引发了对外语教学的思考。

本土文化缺失现象产生的原因 外语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既包括学生能够用英语与英语国家的人进行沟通,也包括能够用英语与他们谈论本国的风土人情。然而,当前我国大学生正面临的就是“中国文化失语症”,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多元文化的冲击。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了各国间文化的相互渗透,各国出现以本土文化为主,多元文化并存的局面。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也不可否认多元文化的局面对本土文化的主流地位带来冲击。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受英语国家政治、经济地位的影响,一举成为文化入侵的“领军人物”,并且严重威胁中国本土文化的主流地位。其中,不乏英美等英语语言大国利用其影视、网络等优越资源向中国的民众进行文化传播,将其推崇的资本主义世界观、价值观渗透至我国。大学生是社会建设的生力军,也是易“感染”人群,对西方优越物质条件的强烈渴望和对“美国梦”的盲目追求,使他们忽视了中国本土的东西。

2)我国现阶段人才培养机制的倾向性。现阶段我国人才培养机制过度重视英语水平,导致学生只注重英语相关知识的钻研,而忽视本土文化。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要求:“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也应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大纲内容主要强调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以及国际文化素养的培养,并没有提及到本土语言文化对外传播能力。

3)课堂教学理念的偏差。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多数教师强调通过在语言教学中对英语国家文化的导入来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但是他们只强调学生遵循英语会话原则,注重培养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能力,而忽视了跨文化交际的另一层含义,即通过英语语言的学习向本族语以外的人传播本土语言文化。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的“交际能力理论”认为:“一个人在交际的过程中,不仅能按本族语的习惯说出符合语法的句子,而且还能在一定的场合和情境中恰当地使用语言形式。”[4]那么,跨文化交际能力就可以理解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既能遵循目标语的说话习惯,也不违背本族语的语用形式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能够准确解读“跨文化交际”的内涵,做到引导学生注重英汉文化的对比和相互融合,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中国本土文化的主流地位不会因为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而动摇。

本土文化缺失的影响 本土文化缺失之所以受到广大学者的注意,是因为它已经直接或间接地对我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首先,文化多元化意味着多种文化并存,其社会意识、观念也随之渗透。英美文化作为影响力最强大的外来文化,对中国本土文化冲击最大,在高校教育中主要表现为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5] 。外来文化的强势入侵将非本土的社会、历史、人文的东西带入本国,再加上本土文化教育的缺失,导致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受到影响。

其次,过度强调目标语文化而忽略本土文化将不能达到现阶段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片面强调英语水平,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全方位”人才。

最后,本土文化缺失必将影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文化是华夏儿女创建美好家园的精神支柱,是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失去了这些财富,将失去屹立于世界之林的资本。

3 大学英语教学中避免本土文化缺失的对策

鉴于大学英语课程性质的特殊性,大学英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解决当前大学生本土文化缺失问题。

设定合理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计划 首先,课程目标除了要求对英语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以外,还要强调能够熟练用英语表达中国本土文化;其次,教材的编写应适当加入由著名的中国外语人编写的、具有代表性的、有关中国本土文化的篇章,使学生既温习了本民族文化知识,又能学习如何用英语表达本土文化;最后,在课程设置上,建议利用网络辅助课程为学生添加有关本土文化的讨论议题,并要求学生用英语来发表意见。

提高英语教师的文化素养 现阶段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英语教师对目标语的文化背景一般都是较熟悉的,但是对于本土文化的掌握程度需要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对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语言的理解和表达上,比如说汉语中的成语、谚语等。因此,加强英语教师本族语文化的学习,提高本土文化素养,是引导学生进行英汉文化对比与融合的基本条件。

通过中西方文化对比,加强学生本土文化意识感 学生自身对本土文化的不重视是导致本土文化缺失的根本原因。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中西文化对比,有意识地突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民族的伟大精神,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荣誉感,从而加强本土文化在学生心中的存在感,使他们明确学习英语语言和文化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民族文化,从而恰当处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关系。

4 结语

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缺失现象已经对当代双语人才的培养造成了威胁,加强中国文化教学势在必行,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促进跨文化交际的有效进行,而且有助于中国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国际化传播。

参考文献

[1]刘艳.文化定势在帕尔默文化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的诠释[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2]李兰兰.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动物词汇内涵对比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2).

[3]刘晓茜.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思考[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