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学术道德规范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1 17:04:10

学术道德规范论文

学术道德规范论文范文1

论文摘要:为了防范高校教师的学术不端行为,我们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学术道德规范教育。教育应该结合社会现实和师德教育来进行。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学术道德教育和学术规范(包括基本学术法律规范、学术引文规范、学术成果规范、项目研究规范、学术评价规范等)的教育。同时,应该注意形成有效的教育机制,实现教育的改进创新以及建立教育引导与制度保障相结合的机制。

中国高校有少数教师在学术研究工作中违背学术道德规范,存在学术不端行为。这些学术不端行为,影响了高校学术声誉,其“低投人、高收益”的特点导致了学术上“劣币驱逐良币”和“马太效应”的出现,严重阻碍了学术进步。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与我们的学术制度体系不健全有关,也与对高校教师的学术道德规范教育不足有关。“我们在培养年轻的学术接班人时偏重于他们各自的学术领域,却忽视了那些让他们成为成功的负责任的学术公民所必需的其他知识和技能。”因此,我们必须要在高校教师中进行学术道德规范教育,以在高等学校建设一支具有强烈学术使命感、学术作风严谨、研究功底扎实、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学术队伍。

一、商校教师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方式

学术道德规范是学术研究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既包含学术内在伦理要求,也包含基本学术规范要求,是提高学术水平、实现学术积累和创新的根本保障。然而,我们在高校的师德教育中,对于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教育却是个弱点。因此,高校主管机构和各高校应该重视教师的学术道德规范教育工作。在工作中,应该注意教育的方式,以便取得良好的成效。

1.结合社会现实进行教育的方式。高校教师也具有社会人、经济人的属性,受到社会的影响,因此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进行教育才是一个有说服力的教育。当前实行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是一场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深刻变革,必然给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文化生活带来多样化。市场经济功利性和工具性的特点,一方面激发了人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也容易引发人们的私欲膨胀,导致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等思想蔓延。应该说,当前高等学校出现的学术泡沫、学术不端愈演愈烈现象,恰恰是社会上浮躁心理和功利思想在高校教师身上的集中映射。因此,教育管理机构和高校要教育教师认识到市场经济特性给学术研究领域带来的影响,学会辩证地看待商品交换法则和功利主义观念,防范信念迷失和道德滑坡;要教育教师淡看获得名利和荣耀的结果,而着重审视获得名利和荣耀的过程;要鼓励教师在学术研究中宁静致远,走内涵开掘、科技创新之路,而不能急于求成,走外延拓展、低水平重复之路。

2.结合师德教育的方式。师德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品质、思想观念、职业精神等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诸多内容。学术道德规范教育是师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结合师德教育来进行。教育管理机构和高校要教育教师自觉维护学术界良好的社会形象,努力以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术服务于人民群众,回馈社会对高校教师的尊重;要置身于科教兴国的伟业之中,以培养人才、繁荣学术、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要增强献身科教、服务社会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正确对待学术研究中的名和利,反对沽名钓誉、急功近利等不良风气;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忠于真理、探求真知,自觉维护学术尊严和学者的声誉;要通过教育,努力使高校教师成为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严谨治学的力行者、优良学术道德的传承者。

二、高校教师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内容

高校教师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学术道德教育和学术规范的教育。

1.学术道德教育。第一,进行学术道德精神的教育。学术道德是学术共同体内形成的为保障其学术活动的有效、有序与健康的社会目的学术研究的基本道德规范。教育管理机构和高校要进行经常性、有组织的学术道德教育活动,使形成高尚的学术道德追求成为教师的一种精神追求。要把国家和社会对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品质的要求内化为教师自身的学术道德诉求,促使严谨学风的回归和科学精神气质的重塑。要通过广泛深人的学术道德教育,使高校教师在致力于学术科研工作时明辨是非,树立以创造性的学术研究为荣、以投机性的学术研究为耻的道德观念;通过道德塑造,形成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努力做学术道德和良好学风的维护者、践行者和弘扬者。第兰,进行学术诚信教育。“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信在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一直处于核心地位。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看,社会与学术机构、学术人员之间存在的“委托一”的契约关系也需要信守和践履承诺。诚信在学术研究活动中既具有认知的意义,又具有社会道德的意义。西方许多大学深刻地认识到学术诚信的重要意义。普林斯顿大学的学术章程《前言》中写到:“普林斯顿大学是一个知识分子的社区,这一社区拥有丰富的知识、技术与信息资源,可供师生们共同追求学术兴趣……从各个方面来讲,诚信是这一知识分子社区的核心道德。”

国内许多大学以前对学术诚信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现在必须要加强。我们应该在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课程中设置有关科研诚信以及科学家和工程师社会责任方面的内容;在青年教师岗位培训中进行诚信品德和“科学研究伦理”的教育。要通过网站、宣传短片和定期出版科研诚信刊物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来培养和督促学术诚信,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诚信氛围。

2.学术规范教育。学术规范教育包括学术法律规范、学术引文规范、学术成果规范、项目研究规范、学术评价规范等方面的教育。

关于学术法律规范:要使教师通过了解《著作权法》、《专利法》等学术研究的相关法律、法规,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增强学术法律意识,承认并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不钻法制的空子。同时使教师了解国家有关部委颁布实施的学术规范的文件,如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科学技术部《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等,并在学术研究中严格遵守以上规范的原则、精神和具体规范。

关于学术引文规范:要使教师了解学术论著写作中引文的原则和正确方式。了解引文应以原始文献和第一手资料为原则;凡引用他人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均应详加注释;不得将未查阅过的文献转抄入自己的引文目录或参考文献目录中;引证内容不得构成创造性作品的主要部分或核心内容;对已有学术成果的介绍、评论、引用和注释,应力求客观、公允、准确,等等。

关于学术成果规范:要使教师了解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重要性。要教育教师在学术研究中充分尊重和借鉴已有的学术成果,注重调查研究,在全面掌握相关研究资料和学术信息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研究方案;要了解学术成果不应重复发表,另有约定再次发表时,应注明出处;学术成果的署名应实事求是,署名者应对该项成果承担相应的学术责任、道义责任和法律责任。

关于项目研究规范:要使教师了解项目申请时的真实性要求与项目研究规范,认识到申请课题只重视“拿到”而不重视“完成”项目是非常错误的观念;在科研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应该依据包括项目申请书、计划任务书与项目预算书等正式承诺,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约定的义务;在科研项目研究过程中,所有的科学研究活动应该严格遵守目前科技界公认的行为准则。

关于学术评价规范:要使教师了解学术评价的基本运作程序,以及学术评价中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要求;了解对基础研究成果的评价,应以学术积累和学术创新为主要尺度;对应用研究成果的评价,应注重其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了解学术评价中的同行专家评审制、回避制度、民主表决制度、结果公示和意见反馈机制等的内容和实施办法。

三、高校教师学术道德规范教育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努力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相关部门各负其责、有关方面大力支持、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将端正学术风气,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纳人学校校风建设的整体工作之中,进行统筹规划和分步实施。教育管理机构和高校要多渠道、分层次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道德规范教育,要经常开展以学术道德规范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教师轮训,并使其制度化。要充分利用高校各种资源,以多种渠道和途径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力度,营造教师严格自律的良好学术道德氛围。

学术道德规范论文范文2

关键词:研究生;学术道德;思考

中图分类号:[G40-012.9]

学术道德规范是从事科研、学术活动人员务必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对学术的创新、进步、发展、积累、交流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关系到社会风气和国家精神。科研工作者都需要遵守学术规范,恪守学术道德,做到诚实守信。在当今社会中,研究生是各高校发展的主力军,是科研工作的有力支撑者,也是未来的科学家的后备人选。学术道德体现着研究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因此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建设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根本加强研究生的学术规范性,培养专业的学术思想,将学术道德建设贯穿至研究生的培养上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些年,在学术界出现学术道德问题屡见不鲜,这也进一步提醒了研究生培养工作者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建设势在必行。研究生培养阶段的要求和本科生的培养是截然不同的,本科生多以学习基础知识,参加理论课程学习为主,而研究生阶段开始后,要涉及到专业性的学术研究,同时还需要发表学术论文,将自己的研究内容形成书面报告进行总结和发表,这其中研究生就会借鉴已有的发表文献,出现了剽窃、抄写已的情况。因此,提高学生加强学术道德意识刻不容缓。

一、开展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措施

1、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建设制度,规范研究生学术道德

建议由学校牵头,各个分科专家和知名学者担任委员,建立学术道德委员会,制定、发展学校的的学术道德方面的制度、规定,指明其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生部中关于研究生管理办公室作为其主要成员,负责全校的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实物,从而使得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和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过程管理、学位论文管理、科学研究、思想教育工作等方面有机结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体制。通过制定《学术道德技术方案》,为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2、加强培养方案的实效性,针对性,创新性,加强学术道德规范建设

通过适时调整各学科培养方案,加强研究生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实事求是,让其了解从事科研工作的意义、原则、方法,让研究生了解本学科最新发展方向,培养创新的研究能力。将对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的教育贯穿至研究生的日常培养工作中去。

为增强学生对科学工作严谨求实的精神,加快转变新入学研究生由本科过渡至研究生的转变,可以针对不同年级学校大范围内安排若干场以学术道德规范为主题的专题报告的集体宣讲,例如"人生与信仰"、"遵守学术规范,恪守学术道德"等专题。同时做主题教育宣讲总结报告会,可以对加强研究生的学术道德的培养。

同时也采用多种方式,不断丰富和发展学术道德建设。各个院校、科研院所及其各部门也可举办有关学术道德规范的讲座,演讲者可以是各学院各学科的专家,带头人。

3.加强导师责任制,促进道德规范建设

在中国的大学校园里一般都是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之"导"有双重含义,一是在专业知识上引导研究生向纵深方向发展,二是在人品、素养上引导研究生健康成长[1]。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的第一责任人,实行导师负责制,可以采取多种模式,如:各位导师应与指导研究生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主题的谈心活动,就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其作用在于通过到适合学生的沟通增加导师和学生的联系,导师通过将自己的丰富经验和独特理念灌输给自己的学生,会促使学生感同身受,加强对学术道德规范的认识水平,增加学习兴趣,学会热爱科研事业。从而培养学生高度重视严谨求学、诚信学术的重要性的态度;规范其认真选题,确立学术规范化的开题报告;保证毕业论文及发表文章的安全性。从而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水平。因此导师责任制对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建设起着主导、示范和管理作用[2]。

二、进一步思考

关于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的建设,需要得到各个学科专业人士和学生本身的共同重视,要求我们遵守法规,保护知识产权,需诚实守信,勇于创新,认真准手学术刊物引文规范,严禁弄虚作假,抄袭剽窃。学生均要对自己的学位论文和其他自主发表的学术著作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提高学生自身对科研工作的重视。

目前,加强学术道德规范的建设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尽早出台相关明确的法律法规,使得有法可依,实现依法治国在科研学术领域的要求,也是治理现阶段学术腐败的内在需要。学术腐败现象,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我国的科研评价机制的不完善,以数木为标准来评价科研水平,因此除了研究生由于因为撰写论文,急于毕业而急于求成地剽窃、抄袭外,部分教师也由于急于取得科研成果,不惜选用各种手段,包括照抄、剽窃、篡改科研数据,以尽快、晋职称,谋名利,以摆脱坐冷板凳。这种畸形的科研评价机制严重制约了中国科研学术界的发展,同时也制约了中国道德水平发展。以此来看,要想治理学术腐败问题,不仅仅要想加强学术道德水平建设和学术法制建设,我们更要重视学术体制的改革,从根本解决问题。只有从体制上进行改革,完善,净化学术空气,使得科研学术的大环境中充满积极向上的空气,我们才能将学术腐败之风彻底打败,才能使学术道德规范得以全面实施。

为更好地实行导师负责制,加强研究生以及教师的学术道德规范建设同样重要,我们要认识到学术不端、剽窃行为的危害性,这是对科学的亵渎,更是对当事人本身的亵渎。做好学术道德工作要从基础做起,从青年时期形成良好的学术作风,培养自觉的学术意识,建立诚信的学术机制,净化学术界和高校风气,为科研工作的良性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学术道德规范论文范文3

论文摘要:当代武术道德规范体系的构建为丰富和发展武术文化的内洒,完善和充实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起到积极作用;为实现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的发展目标和为服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对于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消极现象主要通过教育和法律两个手段来解决。处于我国法律体系还不完善的社会转型期,道德教育就是最佳的手段之一。武术具有特殊的格杀技术,对社会的稳定和繁荣有积极向上的一面,同时也有消极的一面。那么如何约束控制武术人的隐患性,唯一的方法就是通过武术道德来规范。传统武术道德规范和内涵不能完全为现代武术界服务,必须构建新的符合时代特征的武术道德规范体系。

1.当代我国社会道德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市场经济化、社会法制化和国人道德之间的矛盾冲突日益凸现出来。与之相对应,我国的道德规范体系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原有的一些社会基本道德框架逐步解体,传统意义上的道德观念不能够完全适应今天的变革社会,而新的人际规范和道德规范体系又没有重新构建出来,致使武术界的“道德失范”现象日渐突出,武术道德已“跌向历史的边缘”。一些带有封建糟粕的消极思想有所抬头,并有蔓延之势,它像幽灵一样悄无声息地游荡于武术的各个领域,潜移默化地腐蚀着习武者的思想与行为,并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表现出来。

    目前,在武术界,由于一些地方武术馆校负责人的素质修养不高,对优秀武术传统美德的具体内涵理解不透,故而在办学过程中,虽然打起了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招牌,但向学生灌输的却是“江湖哥们义气”、“以霸为荣”的民族糟粕文化。为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形成了武术教育单纯技击化,武术道德教育模糊化的畸型发展现状。

2当前武术道德规范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

    现有武术道德规范科研成果中,基础研究相对较多。有关武术道德规范体系的研究成果尚待进一步检索。表现在研究方法滞后、研究目的模糊、研究范围偏窄、研究角度匾乏、研究内容明显浅薄,不具有时代性、超前性和适应性。

    面对目前国内外武术道德规范发展的现状,武术界应该积极合理的吸收与武术道德规范体系构建相关的基础理论与实践资源,对于传统武术道德规范内容,应进行挖掘整理,继续深人研究,客观合理的吸取国外武技道德的优点,为我国构建一个相对科学合理、完善可行的武术道德规范体系做好前期工作。

3当代武术道德规范体系概述

3.1武术道德规范的概念

    武术道德规范是对武术人道德行为和道德关系的普遍反映和概括,是从一定社会或阶级利益出发,用以调整武术社会中武术人自身及武术人与武术人之间、武术人与非武术人之间、武术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的行为准则,也是判断、评价武术人行为善恶的标准。不同时代、不同阶级有着不同的武术道德规范,武术道德规范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作为一定武术社会或阶级的普遍武术道德要求,积极地影响和调节人们的武术道德关系,直到支配习武人群的道德生活和道德行为。

3.2武术道德规范的社会功能

    “教书育人”贯彻在武术教学之中,“未曾习武先崇礼,未曾习武先习德”,传统武术道德教育始终把“德”列为习武的先决条件,武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向重礼仪,讲道德,“崇尚武术道德”,诸如尊师爱友,互助互学,以武会友,讲究信用,见义勇为,不逞强欺弱等品质,是中华武术传统道德的内容。在当代社会,武术道德非常有益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武术道德是社会道德的有效组成部分,社会道德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武术道德也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武术道德讲求热爱祖国,尊老爱幼,惩恶扬善,诚实守信,谦虚礼貌等,其内容蕴涵着丰富的社会道德内容。中国武术道德文化是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几千年悠久的武术道德文化,对洗涤民族伦理文化中的污浊,升华其中的优秀成分,对于培养民族尚武、进取、团结、坚韧,增强民族和国家的凝聚力、自信心,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3.3武术道德的社会人文教育价值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是一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动教材,具有博大的精神力量、深刻的道德力量和巨大的感召力,特别是中华民族优秀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要求有新的中国文化精神和理念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抓住各种有利时机,在举国开展武术进奥运的同时,宣传武术道德文化,让人们了解我国的武术道德发展史、武术道德文化史,了解武术道德是中国文化一个独特的视角,揭示和展现着中华民族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继承和发扬世代相承的武术道德文化,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可以振奋民族精神,使社会道德具备更丰富的内涵。

4建构当代武术道德规范体系可行性的方法与途径

4.1继承传统武术道德的原则

    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特别是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时,我们有必要对武术道德继承问题的正确理论和方法进行认真的探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无产阶级对于本民族历史上的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武术道德,应当采取一种既批判又继承的态度,批判是为了更好地继承,继承中就包含着批判,批判不是完全否定,而是一种扬弃,继承不是照搬,而是赋予新的意义。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要求,我们可以对武术道德的继承间题,提出一个总的原则方法,即“批判继承、弃糟取精、综合创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4.2辫证吸取国外武技道德规范体系中的有益成分

    “始于礼终于礼”的思想观是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在日常练习和竞赛过程中应重视对礼仪道德的遵守。韩国贻拳道中每次练习均“以礼始,以礼终”,培养人的忍耐、谦虚和坚忍不拔的精神,体现了一定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品性。这些礼仪让每位学生在学练贻拳道过程中达到一种谦虚忍让、克己、恭敬、纯朴、坦诚、服从的人格素养。对这些武技道德规范体系中的有益成分,要辨证吸取,以丰富和完善当代武术道德规范体系。

4.3“尚武崇德”是当代武术道德规范体系构建的核心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尚武祟德的优良传统,明确提出“尚武精神”一词的是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1920年,上海精武体育会出版会刊—《精武本纪》时,孙中山先生应邀作序,亲笔书写“尚武精神”四个字,并将“尚武精神”归纳为“以振起从来体育之技击术,为务于强种保国有莫大之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武术功能的不断扩展。“尚武精神”的内涵也得到极大丰富,体现了习武者的一种强身健体的生存意识和民族性格,是尚武精神的一种境界。在当代武术道德规范体系构建中,要将“尚武祟德”精神发扬光大,以丰富武术道德规范的内容。

5结论和建议

5.1结论

    武术道德体系由武术道德基础理论、武术道德规范体系和武术道德的实践方法三个部分。其中武术道德规范部分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这个体系的核心和框架。中国武术道德文化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儒、释、道三家文化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主体,武术道德规范自然而然受到三家文化的影响,对武术道德规范的发展和完善起到积极作用。武术道德规范属于道德范畴,武术道德的功能发生嫂变,武术道德规范的内涵也将更加丰富。在当今对于习武者个人和社会,将发挥其更重要的作用与价值。也为促进武术学科领域自身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学术道德规范论文范文4

[关键词]研究生 学术道德 长效机制

[作者简介]房三虎(1977- ),男,华南农业大学教务处,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广东 广州 51064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体系构建”的最终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2YJG1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9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是学术研究和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后备军,提高和改进研究生培养质量不仅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研究生入学比例逐年提高,研究生的数量在不断增加。然而,在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现象却屡屡发生。不良的学术道德不仅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也损害高校的学术声誉,同时影响研究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学术道德成为影响与制约研究生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引起了高校、社会和家庭的广泛关注。

一、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

1.伪造和篡改实验数据。在实验过程中,为了使实验结果符合预设结果,有的研究生不能实事求是地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而是伪造和篡改实验数据,使实验数据满足主观判断的需要。导致实验数据看上去很“完美”,实则掩盖了原始数据反映的客观问题,严重违背了科研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2.抄袭、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现实生活中,盗窃他人财物是一种犯罪行为,在学术研究领域,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也是一种犯罪行为。为了出成果,部分研究生把他人的研究成果改头换面,署上自己的名字投稿发表或添加到自己的学位论文中,更有甚者用剽窃来的学术成果用于申报课题和参与评奖。

3.找“”论文。在利益至上、金钱至上、物质至上等不良价值观的影响下,论文成为部分不良分子的“职业”,并呈现出“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等产业化特征。部分研究生不愿潜心搞学术,而是花钱找“”论文,“市场”损害了学术的纯洁性与高尚性。

4.一稿多投或多发。为了又多又快地发表学术论文,部分研究生在投稿时采取“全面撒网”的方式,将一份稿件在同一时间段投递给多家刊物,无视刊物投稿要求中提出的“不得一稿多投”的规定,甚至同一份稿件被多家刊物采用后,将文章稍作修改或不作修改,也不发表情况说明就公然发表在多个刊物上。这种缺乏学术道德自律的行为,不仅扰乱了期刊秩序,同时也浪费了宝贵的刊物资源。

5.采取不正当手段毕业。按时顺利毕业是在校研究生最为关注的一件事情,而有的研究生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在科研上,贪图学习轻松、生活逍遥,懈怠导师安排的实验任务,对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放任自流,只想“混”个学位了事,到撰写学位论文和论文答辩时,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部分研究生利用、物诱等不法手段贿赂导师和研究生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以获取毕业。

二、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原因

1.主体因素。在建设人力资源大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指导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稳步提升,研究生教育力度日益加大,在校研究生规模逐年增大。从当前高校研究生群体的组成来看,其来源主要包括重点本科院校、一般本科院校、大专院校;从研究生的年龄结构来看,涵盖应届毕业生、具有一定工作经历的历届生、结婚成家的在职工作人员等,研究生年龄跨度较大。可见,高校研究生的生源成份比较复杂,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及学术修养良莠不齐,部分研究生将社会的不良风气带入高校,侵蚀高校优良的校风、学风、教风。在社会转型期和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当下,高校研究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价值观亦呈现出功利化、复杂化和多元化的倾向。具体而言,有的研究生确实对科研感兴趣,并有远大的理想抱负,立志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为国家、社会和民众服务;部分研究生读研则为了将来谋求一份好工作;有的研究生读研仅仅是为得到一纸文凭;有的研究生为了逃避本科毕业后就业的压力被迫选择读研。不同的学习动机,表现出不同的学习行为,进而产生不同的行为结果。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中,应注重引导研究生树立积极向上的、正确的学习动机,摒弃狭隘的、不当的学习动机;应注重引导研究生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学术道德、恪守学术规范,坚决抵制学术不道德行为,增强自身学术道德“免疫力”。

2.客观环境因素。不良的社会风气侵蚀高校的办学生态,冲击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底线。社会中制假售假、投机取巧、金钱至上、唯利是图、权力腐败等不良现象屡禁不止,对高校的学术环境和研究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强烈的冲击。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压力,部分研究生的学习动机变得充满功利性色彩。

3.教育与管理因素。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本科生要求的较多,配备了专职辅导员全面负责本科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而研究生的思想教育主要由导师承担。高校导师不仅承担繁重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也担负一定的社会服务职责,导师往往注重研究生的科研指导,无暇顾及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的培养表现出重“智”轻“德”、只“教”不“育”、只 “知”不“行”等学术道德教育缺失和人才培养失衡的现象。此外,随着研究生导师规模的不断增加,导师队伍素质高低不齐,难免存在学术不端的导师,对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产生消极影响。现实中,由于部分导师指导的研究生过多,采取“放羊式”指导,无法真正指导和监督研究生的学业和学术道德。导师对研究生指导监督不力及部分导师自身学术道德失范助长了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在研究生学术评价体系中,部分高校偏重研究生的数量而忽视论文的质量,注重研究结果而缺乏科研过程学术诚信监督,成为研究生评优的硬性指标;再者,部分高校不顾研究课题的客观性和特殊性,刚性规定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才能给予毕业。有失科学性和合理性的研究生学术评价体系,导致“一稿多投多发”“伪造数据”“找人论文”等学术不道德行为滋生。同时,在高校研究生管理中,欠缺针对研究生学术作假的鉴定、处罚等相关规定。

三、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对策

1.思想建设。将学术道德教育纳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升研究生的学术品德。辩证唯物主义因果分析理论认为,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就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主客体因素而言,虽然外部存在复杂多变的客观因素,若研究生自身能够主动净化思想、排除杂念、提升修养,坚决抵制外在不良诱惑,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问题则可以迎刃而解。为此,在研究生入学教育、学术报告、学术讲座、学术会议、学术竞赛、科学研究、社会实践等教育教学环节中渗透学术道德教育,将其纳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从思想上端正研究生学术态度。同时,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课程建设,开设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专题,内容包括“科学精神”“学术诚信”“科学伦理”“研究规范”等,系统地教育引导研究生正视学术道德,践行优秀的学术信念,杜绝学术不端行为。此外,学校还应该加强研究生学风建设,定期开展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自查自纠活动,及时清除研究生中的不良风气。

2.导师建设。导师的一言一行对研究生的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导师队伍规模不断壮大。然而,导师队伍中学术失范、学术腐败者屡见不鲜,严重损毁了导师的学术声誉,对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产生了消极影响。研究生导师应树立正确的学术观、金钱观、权力观,以身作则,为研究生树立良好的学术道德典范。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应对研究生严格要求,不仅指导研究生如何做学问,更要教育研究生如何做人,对研究生的成长成才真正负起责任。导师应以学术追求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不断增强自身学术能力,提高指导水平。

3.制度建设。注重学术管理制度建设,加大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惩治力度。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是巩固思想、作风、预防学术腐败等各方面建设成果的保证。如果说思想教育可以提高研究生学术道德的自律性,那么制定法律法规则可以增强研究生学术行为的他律性。开展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应建立健全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管理办法,严明学术行为规范,严惩学术行为不端,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同时,要加大制度宣传,让研究生、导师、管理人员等人人皆知,并以学术行为管理制度为蓝本开展有针对性的学术规范教育,做到入脑入心、知行统一。此外,期刊、杂志、报纸、网站等学术成果发表终端,应建立科学、严谨的学术成果发表审查制度,对审查中“一稿多投”“论文剽窃”等行为及时反馈给作者单位,并给予处罚,同时,建立学术不端黑名单,实现刊物之间互通互报,对有学术不端前科者重点审查。在监督学术成果发表者的同时,国家相关部门也应对各类期刊、杂志、报纸、网站等媒体终端开展监督检查,净化学术刊物市场。

4.社会建设。首先要净化社会风气,建设风清气正的学术生态环境。作为教书育人、科学研究、传承文明的高校逐步受到社会不良之风的侵蚀,学术腐败、学术造假、不正当交易等不正之风难禁,高校的育人环境、教学环境、学术风气等办学生态受到极大冲击。治理学术环境的小生态,必须整治社会环境的大生态。司法、行政、工商、公安等国家职能部门要严厉打击各类犯罪行为和不文明行为,建立公平、公正、文明、和谐的社会秩序,实现风清气正之风常兴,污浊不正之风常抑,为学术文明生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要积极挖掘、树立学术道德典范。先进的榜样能够把高尚的学术精神具体化、生动化、人格化,对树立和弘扬优秀的学术精神具有巨大的感染力与号召力。要深入挖掘在学术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体与集体,树立学术道德典范,把优秀的学术精神通过先进的人和事展现出来,引导广大研究生学习典型、响应典型、践行典型,培养研究生积极向上的学术精神,激励他们刻苦学习、诚实守信、文明守法、勇于创新。

5.文化建设。加强创新文化建设,摒弃抄袭文化。创新是学术研究的主要特点,没有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方法和创新的载体,科学研究难以产出有价值的好成果、大成果。然而,在社会中一度流行“天下文章一大抄”的错误观点和不良文风,致使抄袭风气盛行。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应增强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教育与培养,弘扬创新文化,杜绝抄袭文化,搞科研、写论文、实践调查等,应以抄袭作假为耻、创新诚信为荣。

[参考文献]

[1]马革兰.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根源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

[2]王绪本,向玉凡.科学研究生视域下的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探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4).

学术道德规范论文范文5

关键词:学术道德失范;生态竞争;生态平衡

学术道德失范是目前学术界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研究学术道德失范对学校德育和净化学术生态环境具有深远的意义。学术道德失范的研究可以从不同视角出发,本文重点借鉴生态学原理,从生态竞争视角研究当下的学术道德失范问题,分析种内、种间竞争,寻求对学术竞争的合理引导并构建生态学术竞争体系。

一、我国学术道德失范存在的问题

当前媒体等对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揭露,学术界对学术道德失范问题的研究都相对较多,但是在理论上并没有对学术道德失范概念做出明确的定义。本文采用学者江新华的定义,学术道德失范是“学术人用不符合学术道德规范的手段去实现社会的价值目标(如获取职称、金钱、学位等)。”①“按照学术失范的程度而言,学术失范可以分为学术过失、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②

学术过失是学术主体在科研过程中由于疏忽而没有预见、意识到本应该预见和意识的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这种情况大都发生在没有系统学习学术规范的初学者身上。例如目前的专科、本科院校的学生,在平时的教学作业中出现的直接复制别人文献并不做注释,大多是为了敷衍作业,水平较低,写出的文章亦属于粗制滥造型,没有学术写作经验,已经违反了学术道德规范而不自知。

学术不端是指学术工作者在学术活动中出现的有意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主要表现为抄袭和剽窃、杜撰参考文献、捏造实验数据、一稿多投或一稿多发、研究成果搭便车等现象。学术不端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有意识行为,是学术主体明知不可为,但是为一几私利而故意为之的行为。

学术腐败指主体在学术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借用权力和资源为个人或团体谋利的行为。目前不少教师在职称评审的活动中存在向评委打招呼的现象;权力者一各种形式“威逼利诱”小辈,以权谋学;甚而利用自己的学术地位从异性身上求取不正当关系、利益的学色交易等。

目前关于学术道德失范的问题在学术界的讨论有很多,但是,不是集中于研究大学生(本科生),要么是集中于研究生,要么是研究教师等科研工作人员,再者就是把所有对象混为一谈,来找出背后的教育、制度等原因和对策,殊不知,忽略了重要问题:即比较大学生与研究生、科研人员他们各自的学术道德失范是在不同目的、不同层次上的。

二、学术道德失范的生态学视域:生态竞争理论

(一)学术竞争与学术道德失范

宏观当下大学生的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状况,可以说他们的学术道德失范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出于以不正当竞争方式达到获得利益的目的。可知,大学生中的学术失范问题大都停留在学术过失这一层面。然而,研究生、科研工作者等,他们的学术道德失范的出发点则不像本科生那样单纯。大量是出于竞争目的,为了谋取一定的利益,大多是属于学术不端与学术腐败行为。

很多学者在分析引起学术道德失范现象的成因时,认为学术制度是其根本原因,固然,造成学术道德失范的原因很多。在这里分别针对两种群体:大学生与研究生、科研学者,分析这两种群体在学术道德失范行为上的终极矛盾。前者的矛盾在于要应付作业、考试、毕业等,而后一群体比前一群体,更多的是出于利用不正当竞争获取利益。不出于竞争目的的学术道德失范不一定产生危害,但是出于竞争目的的学术道德失范一定会产生危害。

(二)种内、种间竞争与学术道德失范

“根据德育的内涵,高校德育实际上就是高等学校范围内的思想政治教育。”③而学术规范教育是高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将高校德育视为一个生态系统,那么高校学术竞争系统则是这个大生态系统的子系统。竞争主体,如大学生、研究生、科研工作者等,他们则与其他的竞争者,形成一系列的种群。他们之间必然会出现像自然生态系统中发生的为了争夺资源而进行的生存竞争。

动植物在在自然界中会出现以食物、配偶、空间等资源为主的种内与种间关系。存在于生物种群内部的个体间关系叫做种内关系;在同一生物环境中,所有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叫做种间关系。那么在高校学术竞争系统中,我们可以认为大学生与大学生之间、研究生与研究生之间这样的关系成为种内关系。大学生与研究生、大学生与科研工作者等之间的关系称之为种间关系。竞争关系发生于前者是种内竞争,发生于后者是种间竞争。

一定的空间、时间范围内,种群内的个体数目不断增加时,那么临近的个体相互之间必定产生影响,这种影响生态学上称之为密度效应。大学生和研究生的不断扩招,一方面使得社会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但是另一方面也给有限的教育资源、就业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从学校的教育上来看,一个考研占座现象就引得我们唏嘘,很多学生选择走学术道德失范这条路,除了缺乏对学术道德规范的认识、学术能力不足等原因,更重要的是他们怀着侥幸心理达到急功近利的科研目标。因为这样的捷径可以在茫茫人海中迅速地鹤立鸡群,无论是评奖、评优,自己都拥有比别人更多的筹码。从就业方面看,高校待就业人数年年刷新,每年都堪称是最难就业季。另外已经在工作岗位的高校老师、科研工作者,也是战战兢兢,现行评价体系通常是以出版物和的数量来衡量教师的学术水平,为了获得职称、提高工资水平相互之间都在进行着激烈的竞争。生物学上有“最后产量恒值法则”,即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各种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无论种群的密度如何,最后的产量差不多总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因此,在如此高密度地生产知识分子、研究人员的环境下,每个人都尽其所能地开花结果,主动或被动地加入到竞争行列,最后的结果就是量太多,但是真正有价值的科研成果还是在上述所说的“最后产量恒值法则”范围内。稻穗很多,但很多都是瘪的,浪费了大量的教育资源,同时滋生了很多学术道德失范的不良行为。

“种间竞争是指具有相似要求的物种,为了争夺空间和资源而产生的一种直接或间接抑制对方的现象。” ④就目前教育现状而言,大学生与研究生、研究生与高校教师这样的种间竞争,状况不是很激烈,因为他们各自所追求的目标之间冲突不大。生态学中的种内、种间引发的竞争,可以在一定的生态系统内保持平衡和稳定,是因为这种竞争具有生态性,循环往复,将学术竞争引向生态竞争方向,对于整个学术生态系统具有深远意义。

三、构建生态学术竞争体系

从当下的学术竞争来看,对于学术活动带来的资源、利益的竞争,大多局限于同学之间、教师之间、校内校外之间的简单划分,也即种内竞争大于种间的竞争。这样的学术竞争定位缺乏生态系统观,让“竞争”一词更多的陷入贬义的语境,因心境、思考和理解上的狭隘,最终的学术成果也难免会显得不够深入和透彻。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学术研究活动在不断的发生着物质和能量的输入与输出工作,任何一个种内或种间的活动都会影响着整个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发挥。因此,我们要借助生态学的竞争理论,构建属于学术研究系统合理的发展体系。

(一)优胜劣汰是生态竞争的基本阶段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看守好学术殿堂的大门,首先就是要求在审查学术的原创性、规范性等方面加大力度,把一切可能的学术失范扼杀在摇篮里。在种内竞争中做好优胜劣汰工作,严格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在教学设计中重视论文写作规范课程,平时的课程作业,学生应付作业是不对的,但是授课老师没有提出批评和指正也是变相的纵容。秩序不能单靠道德自觉维持,好的学术监审制度可以让坏人无法任意横行。

(二)发展创新是生态竞争的初级阶段

学会了走路,推开学术殿堂的大门,我们接着可以选择竞走、跑步、跳舞等,我们早就有口号“学术上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同志曾总结:“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生态学上讲维持物种多样性,爱护稀有、濒临灭绝的物种,在学术上要提高学术创新制度,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在竞争中不断推陈出新。

(三)合作共赢是生态竞争的高级阶段

生态竞争具有互惠互补特点。在获取能量、营养时,双方通常要互补,从而达到互利共生。比如藻类与真菌构成地衣这一共生体,其中藻类负责光合作用,菌丝则进行水分、无机盐等的吸收,共同合作,在耐旱的环境中作为一个良好的整体生活。在生态竞争中还有一种防卫共生,比如在一些海洋生态系统中,专门有一些鱼和虾为其他鱼类清除体表和鳃上的寄生物,以所清除的寄生物为食,而被清洁的鱼类则免除了寄生物的干扰。学术工作上的生态竞争,无论是单人科研还是团队项目,都离不开他人的帮助。与其以论文署名形式侵占他人的科研成果,不如参与其中,互利共赢。为此,一定要排除搭便车现象,营造良好的学术竞争氛围。

(四)生态平衡是生态竞争的终极阶段

分出胜负不是竞争的最终目的和结果。生态平衡是指生物与其周边环境、生物的各种群之间互相高度适应,环境质量良好,整个系统动居于动态协调与统一的状态。木桶理论告诉我们整体的重要性,一个桶的容水能力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这就在学要求我们在学术研究活动中,在为最精尖的学术成果喝彩的同时,不忘打牢基石,克服豆腐渣工程。手掌效应说明系统合作才能正常运转,五个手指有长有短,各不相同,但是能够让双手去灵活创造。因而,无论是种内竞争还是种间竞争,只要在科研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能够严守,整个学术生态竞争系统就可以由低到高、有内而外维持平衡。

总结

康德说:“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始终新鲜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⑤社会生态系统失衡之前是人们的心理失衡,要守护学术这片净土,不仅需要内心的道德操守,更需要整个学术生态系统的维护。面对高密度的学术环境,我们不妨参考生物学方面的理论,让各种群在各自生态位上安心地生存发展,构建一个结构、功能都运行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马克思理论教学研究部)

注释:

①江新华,学术何以失范:大学学术道德失范的制度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31页。

②代琼琼,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原因分析及学术制度应对[J],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

③马千,德育生态评价论[M],青岛出版社,2014年,第19页。

④杨持主编,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第69页。

⑤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77页。

参考文献:

[1]邱柏生、董雅华,思想政治教育学新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19-220页。

学术道德规范论文范文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5918( 2015) 08- 0009 - 02

doi:10. 3969/j.issn.1671- 5918. 2015. 08- 005

[本刊网址]http://hbxb.net

学术道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术活动的基本伦理规范。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推进,我国高校学术氛围活跃,学术成果丰硕,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近年来,纵使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出台了若干学术规范文件,但是,高校教师频频出现学术失范事件,诸如抄袭、剽窃学术作品、课题申报弄虚作假等等,失范者涉及范围广、领域多,甚至是一些知名学者教授也被卷入学术失范事件,社会影响极坏。高校教师频发的学术失范事件,对整个高校教师群体利益造成了严重伤害,因此,国家在建立各种学术规范的同时,更需加强学术道德教育与建设,引导高校教师从他律走向自律,方能从根本上保障整个高校体系的正常学术秩序。

一、学术道德的内涵

学术道德,指从事学术活动的主体在进行学术研究、学术评价(审)、学术奖励等活动的过程中,以及在活动结果中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等关系时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同时也包括学术操守和个人品德的基本要求。它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突出的自律性等特点。学术道德失范是以学术道德规范的存在为前提的。同其它道德规范一样,学术道德规范是学者社会生活规范的一种,它通过风俗、习惯、舆论、良心等来维护与调节人们的行为并被学术界认可的规范要求,是学术道德的核心内容。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从“基本规范”、“学术引文规范”、“学术成果规范”、“学术评价规范”、“学术批评规范”等五个方面对科研活动的学术道德进行了相应的规范。相对来说,学术道德失范主要是指学术人在学术活动中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缺失。

二、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失范的表现

(一)制度层面的学术失范行为

制度层面的学术失范行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评审制度有失公平,项目评审问责机制的缺陷导致监督体制不到位等出现了学术腐败的现象。部分学术研究者为追求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在项目申请、评审,成果评定、奖励等程序上违规操作,滥用职权、工作之便,形成评审“关系圈”、评价“亲友团”、“利益联盟”,从而在各级各机构的学术活动领域中出现了各种形式的不道德行为和欺骗行为,随着后续问责机制的监督不到位,学术评价机构虚拟化,还陆续出现违反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利益行为。二是高校教师职称评聘时,学术机构频频出现违规行为。每年评职称时,评委都对评审对象握有“生死大权”,为了争取晋升指标,更大限度的追求个人利益,评审对象会根据学术道德不良评委的要求暗里送钱送物,以达晋升之目的。

(二)道德层面的学术失范行为

道德层面的失范行为主要有抄袭剽窃、篡改数据、伪造证明、学术“”、研究成果的无偿占有等等。为了“学术创作”,不少学者,甚至是知名的专家、博士、教授也参与到剽窃行列来,以高超的“技艺”移花接木、修改数据、改头换面,其抄袭行为不仅给学生、后辈学者一个负面的“榜样”例子,还给社会文化的和谐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再则,一些高校领导则利用职权之便要求他人做学术“”,为其写论文、申报课题,伪造学术证明,欺世盗名,以权谋私,摇身一变,成为名气响当当的“学术人”。第三,一些研究生导师、专家学者利用自己的名气以及关系申请了一大堆各种级别的科研项目,但是为了私利,要求自己的学生或他人来完成,学术成果最终归自己所有。还有部分专家学者以自身名气和关系圈的优势署名第一作者,这种在学术界无偿占有他人研究成果的现象屡见不鲜。

(三)技术层面的学术失范行为

技术层面的学术失范行为主要包括成果的署名、引注、符号的使用以及文体形式等操作技术上的不规范。这种失范现象主要表现在论文的低水平重复、粗制滥造,一稿多投或一稿多发。由于对教师评聘职称的数量作了硬性规定,评聘职称的竞争激烈性使得部分教师为追求发表数量,把自己发表过的论文在字数或表述方式上稍作修改,与其他学者合作发表向不同期刊投发,从而经常出现重复投稿的现象。其他期刊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仍然同意其论文一稿多发。这些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在高校内部以及学术界并未得到重点关注,甚至部分评审机构对该行为予以了容忍。长期以来,这种道德失范的现象直接催生了大量学术泡沫,学术领域充斥着大量低级重复的学术成果,其学术价值严重缩水。

三、构建高校教师学术道德保障机制的有效途径

(一)高校需实行学权与政权分离制度,使学术道德呈法制化管理

目前,高校职称评定、申报课题、成果鉴定、科研经费分配等方面都存在着“评审”关系圈、利益联盟等行政权力干预的现象。如项目申报要成功,就要默认程序中的“潜规则”,署名党政领导或者博导、硕导等,在申请同一项目的课题中,更多地倾向于行政领导或者博导等等。就连党政管理人员的评聘和评价,多多少少都与著作、论文、科研项目等联系在一起。为了营造健康的学术环境,规范研究人员的学术道德行为,教育部了诸如《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等法规。虽然,这些法规对高校的学术行为起着一定的约束作用,但是高校内部缺乏相应的部门贯彻落实并监督到位。社会现行的法律和部分学术方面的法规之间缺乏有效的保障,高校在处理学术失范方面的行政法规应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认。

(二)加大学术道德教育力度,发挥学术道德自律作用

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道德教育活动,不但可以加强对高校师生的学术道德教育和职业伦理教育,还可以培养师生的诚信教育,更好地发挥学术道德的作用,遏制学术失范行为。学术道德教育的形式和途径多种多样,在立足本国、本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可借鉴和参考国外高校对于师生学术道德培养和学术诚信教育的先进经验。如美国许多大学都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学术诚信教育,并有着严格的规定。例如,美国曼哈顿学院明确规定了学生、教师和校方在坚持学术诚信上的责任。又如瑞典的高校,则把学术道德教育列入新生教育课程中,严厉打击学术研究中的弄虚作假行为,一旦发现在未来的学习研究中有欺骗行为,将进行纪律的惩处,同时禁止使用大学的任何教学设施。

学术道德规范论文范文7

关键词:科技;伦理

1科技与伦理的关系

科学通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建立起比较成熟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伦理并不具有像科学那样的客观性、共同性。从科学的评价标准来看,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是对地心说的革命,是科学的巨大进步;但从中世纪欧洲的伦理观念来看,却违背了《圣经》的教义,不适当的伦理标准阻碍了科学的进步。伦理的这种保守性、稳定性、滞后性与科学的进取性、快速发展性形成鲜明的对照。科学促进伦理的变革,使伦理更好地适应科学和时代的需要;伦理引导科学的进步,使科学更好地为人类造福。科学界也有人担心伦理的规范和引导会不会背离“科学自由”的原则,但实践充分表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必要的适当的伦理规范非但没有背离科学自由的原则,反而促进了科学顺利健康的发展。

2关于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关系的理论研究

古今中外的学者对此提出了许多看法,总结为以下四种观点:

(1)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等同论。这种观点认为,知识就是道德,道德也是知识,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本身就是道德行为,反之,愚昧无知或盲目迷信是与道德无缘的。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是第一个把知识与德行统一起来的人。他认为,“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美德作为一种善,属于知识的范畴。知识使人变得明智、就会有美德,相反愚昧无知是导致恶行的根源。

(2)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相斥论。这种观点认为,科学技术发展不仅不能带来道德进步,反而导致道德退步,因此,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是水火不相容、互相排斥的。我国古代思想家老子认为,“智慧出,有大伪”、“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只有“绝巧弃利”、“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才能保持道德的纯洁性。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在著名的《科学和艺术的发展是败坏了风俗还是净化了风俗》一文中,悲观地预言:“科学与艺术日益进步,可是人类变得越来越坏了”,“随着科学和艺术的光芒在我们的天边上升起,德行也就消逝了。”特别是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道德堕落的现象遍及社会各个角落,一些学者认为“道德崩溃”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他们甚至主张停止科学技术的发展,拯救道德危机,陷入了道德决定论的误区。

(3)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无关论。这种观点认为,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分属两个不同的领域,它们有各自的研究对象和社会作用,从来也不相遇,永远也不会发生冲突”,是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英国思想家休谟把知识和科学分为“事实的知识”、“价值的知识”和“物理科学”、“精神科学”,认为道德价值观念来自趋乐避苦的情感,理性对道德价值无能为力。德国哲学家康德也认为,科学的王国与正义的王国是不交叉的。现代西方新实证主义伦理学派代表人物维特根斯坦、卡尔纳普等人也认为道德不存在对错、真伪的问题,科学也没有善恶之分。

(4)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善恶并进论。这种观点认为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既非等同,亦非排斥,更不是无关的,而是善恶并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既能促进伦理道德进步,也能导致道德退步。我国近代思想家章太炎认为,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但是人们的物质生活与道德思想却非完全直线发展,是苦乐并进、善恶兼行的。皮埃尔·居里和玛丽·居里夫妇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们既认定人类由新发现得到的利益将会比害处多,但又有些忧心忡忡。后来,爱因斯坦、维纳等人也同样表示了这种忧虑。这表现出科学家对科学技术社会后果的关注和他们的高度社会责任感。

当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和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分析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之间的关系,我们看到两者之间既不是等同的,又不是相斥的,更不是不相干的。

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①科学知识是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而道德作为人们行为规范和准则,是对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反映。它们分属于不同的认识领域,因而社会作用不同。科学用于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而道德用于调节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但两者又是密切联系的,都是对客观实际的正确反映,统一于真善美的追求之中;②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也是辩证统一的,从根本上来说,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对于伦理道德的发展也是同样具有革命意义的推动力量,表现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决定了人类道德前进的基本趋势,促进了新的道德规范的形成,深化了人们的道德认识、更新了人们的道德观念等等。同时进步的社会伦理道德,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发挥了重要的精神动力和和文化支撑作用。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因为受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其它因素和中间环节的影响和作用,因此相互作用关系不是单向的、直线式的,而是曲折的、复杂的。

3目前科学技术发展与伦理冲突表现

(1)当代科技发展引发的伦理冲突具有深层次的影响。例如克隆技术,克隆技术的诞生将使人类能够操纵基因,打破种属的界限,人类可以改变物种的基因构成和机能,但是从伦理道德角度来看,克隆人将干预人类自然发展,改变人类亲缘关系,打破人类生育概念和传统生育模式。这些冲突比曾经生命技术带来的冲突更加严重和深刻。

(2)当代科技发展引发的伦理道德冲突涉及领域更加广泛。例如,安乐死、人工受精等研究带来的生命伦理问题;网络技术带来的网络伦理问题,利用网络的虚拟、无序、开放等特征导致的网络犯罪,网络侵犯等;核能、核武器的和平利用引发的伦理问题等等。

(3)当代科技发展引发的冲突更加直接,更加尖锐。例如,高科技应用导致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克隆技术引发的人类身份确定问题,核能的开发引发的安全以及世界和平问题,这都是直接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问题。

4协调发展科学技术与道德伦理

为缓解上述的科学技术与伦理冲突主要提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对策:

(1)强化社会伦理责任,克服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

强化社会伦理责任,包括科技工作者、政府以及社会等多方面的伦理责任。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多是受政府、企业集团和组织资助的,也就是说,科技工作者成为社会职业角色,科学已不再纯粹是为了探索自然奥秘,它成了满足社会经济、政治等需要的一种工具,更直接地为科研活动的组织者和赞助者(政府和企业)服务。科技工作者一方面以发现和发明造福人类,另一方面又无法摆脱政治和军事控制。无论从研究手段还是从研究目的来看,科学家的行为时刻处在社会各阶层的关注之下,受制于社会的普遍道德规范和标准。科技伦理和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不仅仅是个人层面的道德行为和价值观念的问题,而且事关整个社会的道德取向和价值规范,事关整个社会的发展前途。这就要求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不仅要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精神,客观公正地提交科研成果,更应该对某项即将诞生的科研成果所带来的社会后果进行充分评估,向公众说明其科技成果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公众应当享有广泛的知情权。

虽然由于科技风险的不可避免性,科学家难于对其科研成果的负面效应有完全的预见性,但科学家应尽可能考虑到其成果的应用可能造成的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负面影响。科学家还必须坚持公众利益优先的原则,以人类的幸福和世界的和平为科学研究的根本出发点,关心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2)更新观念,包括科学发展观,文化观等。

传统科技发展观既割裂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同时又割裂了科技与社会、自然紧密的互动关系,其结果必然导致传统科技发展观的狭隘性,要么相对孤立地只是从科学系统内部“为科学而科学”要么只注重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动力作用而“为经济而科技”,从而纵容了科技负效应的日益膨胀,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恶果。

为此,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创新跨越、竞争合作、持续发展”的新科技发展观。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确立以人为本的价值中轴,在此基础上探索真理。科学是一种对真理的追求活动,在其活动过程中正确处理理性与情感,功利与审美的关系。②对高科技的应用进行人本主义的规约。这样既可以克服科技双刃剑的特征,最大限度地遏制其负效应的作用,又可以从根本上消除科技对人性的挤压。

新文化观就是把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相结合的大文化观。也就是说要在现代科技发展过程中注入人文关怀,即以人为本。在科技理论中,同样蕴含着逻辑的、直觉的、价值的、审美的、道德的、信仰的因素,科技成果无法超越认识论和价值论的前提。为此,要探究有利于科技健康发展的社会总体精神,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新文化观。这种新文化观体现了科技中的人性、人道、人生等的人文指向和尺度蕴含,表达了人的情感世界,它为高科技的健康运行提供了指导。

(3)建立完善法律机制。

保持科技与道德协调发展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要进行两项立法:①立法律之“法”,即行政立法;②立道德之“法”,即自我立法。法律是强制性的规范,约束人们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道德则是非强制性的规范,也是一种立法,以人类特有的内驱力的激励,达到自我觉醒和自我约束。道德和法律,一是“自律”,二是“他律”,二者缺一不可。

法律侧重在于惩恶,而道德侧重于劝善,防患于未然。从事科技活动的专家,违规或失范的行为大多不属于法律管辖的范围,要靠本人的自省自律和公众舆论的谴责去克服、防止和净化。但我们看到,由于道德规范的非强制性,它只能解决人们在科技活动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的问题,当有人偏要反其道而行时,其规范就会显得苍白无力了。如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基因技术必然给人类带来更大的福利,但是,也必然有人以基因技术为恶:如根据基因组工程学,达到治病的目的,也可以利用此技术使人致病,更有甚者,有些国家正准备或正在研制基因武器,如果使用这种武器必然产生可怕的后果。像这类问题仅靠道德是解决不了的。道德的下限就是法律,当道德的力量不足以律己或律人时,就不得不依靠法律的威严,通过立法禁止。

总之,科技道德与科技法制都是规范和调节科技活动的手段和机制,法制是通过法律制度,以强制手段来约束人们的行为;道德则通过道德教育和舆论教育手段,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来影响和提高人们的道德觉悟,使人们遵守合乎道德的准则。显然,科技法制的强制性约束是不可缺少的,而道德的非强制性规范和教育作用,特别是它对科技工作者思想观念与行为准则产生潜移默化作用也不可替代。

参考文献

[1]雷毅.科学也要关注伦理问题[N].科技日报,2000-12-15.

[2]詹颂生.科技时代的反思[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

[3]刘大椿.在真与恶之间—科技时代的伦理问题与道德抉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学术道德规范论文范文8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社会道德 失范 重构

    网络空间是网络技术带给人类的奇异礼物,它是一个技术范畴,就其本质而言,它是一个虚拟的空间(Cyberspace)。正是这一空间浓缩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类开辟了第二个生存空间,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如麦克卢汉曾断言的那样,“任何技术都倾向于创造一个新的人类环境。不过,在网络社会中,同样会出现网下社会或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诸如道德、伦理、侵犯等,而这些都归之于网络社会道德失范名下。

    关于失范的研究,具有开创性贡献的法国学者马里·居友从失范的正功能角度去理解,而我们此处的行文逻辑则是从失范的负功能开始,因为我们是将大学生网络社会道德失范看成一个社会问题,是偏离了社会常态后的一种纠偏行为,而不是着重论述大学生网络社会道德失范对社会产生的有利影响。渠敬东在总结涂尔干失范观点时认为,涂尔干的失范概念是指一种与正常现象相对的反常现象,是一种社会状态。失范的本质特征是社会整合的病态征兆,是“社会在个体身上不充分在场”的结果。不难发现,失范始终与社会常态无法分开,偏离了常态且长期运行,便概之为失范。

    一、社会失范、网络社会道德失范

    在探讨网络社会道德失范之前,必须先探讨社会失范的涵义。所谓社会失范,一方面指社会的价值与规范体系产生紊乱而导致功能丧失,无法指导与约束社会成员的思想与行为,使整个社会秩序呈现无序化状态;另一方面也指社会成员违背主导的社会规范的行为。这里将社会失范的定义放开了,以免把那些可能是重要的失范现象排除在外。规范瓦解与行为越轨是理解失范范畴的两个重要概念。对于“失范行为”,及“行为失范”的解析,应当同行为主体及其行为活动本身联系起来,即失范是行为主体在其行为活动过程中所作出的偏离或违背社会规范要求的行为,这里的社会规范,既包括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等一般的社会规范,也包括规章、规程和纪律等组织机构的特定规范。行为失范的直观表现,在于行为主体的行为活动偏离了社会规范所预设出的“正常运行轨迹”。行为主体走向失范、作出某种失范行为这一事实本身,也可以折射出其在观念和认识上存在的一些偏失或缺位。

    网络社会源于以计算机为结点的“物的网络”与以人为结点的“人的网络”的复合。现实社会是网络社会的基础,网络社会作为现实社会的折射和反映,与现实社会共同构筑了当代人类社会。所以,网络社会仍然以现实社会中的人和人的参与作为核心要素来运行的。网络社会道德失范某种程度上需要参照现实社会的社会失范,这也是不断强调社会失范的缘由之一。

    网络社会道德失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人的行为道德失范,它同时也是人的网络道德走向偏差的一种类型。它指的是网络行为主体违背了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和所应遵循的特定道德准则要求,在虚拟的电子网络空间里出现行为偏差,以及因为不适当地使用互联网络而导致道德偏差的情况。网络社会道德失范行为是人作出的一类特殊的行为,它与发生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其他失范行为,并不存在本质的差异。两者之间的不同,无非是在发生的“场域”,和展现的形态上有所体现而已。所以,网络社会道德失范的参照系是网下的社会道德,以网下社会人的道德行为准则来要求网络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上网者,当然包括大学生。

    二、大学生网络社会道德失范的行为表现

    毋庸置疑,大学生是网络行为发生的重要主体之一,他们成为时代新技术和新科技的应用者和实践者,故而本文择选大学生群体来探讨网络社会道德失范,以期对整个网络社会道德失范起抛砖引玉之功效。网络社会孕育和催生了许多新的价值观念和伦理精神,重铸了当今社会的许多现代意识,如,自由与平等、信息与共享、互助与奉献、自主与创新以及开放与兼容等现代意识和伦理精神。自由与平等是网络社会的初衷,也是现实社会中人们的梦想和追求,网络社会一开始就是一个自由、平等和自治的世界,为人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但是,网络社会滋生的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却发人深省。

    李伦在《鼠标下的德性》中指出:网络在给人们带来物质享受、交往便利和丰富信息的同时,网络行为“也带来了道德失范行为、网络犯罪、人情隔膜、情感危机、道德权威缺失和人性异化等问题。道德相对主义、无政府主义和个人主义成为网络时尚,困扰着网络文化的精神提升。信息崇拜、技术至上和工具理性导致人的价值取向的偏离。进人新世纪以来,人们开始清醒地认识到网络社会在给人类开拓生存空间、提供方便快捷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各种难以逾越的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既有技术层面的,也有社会层面的;既有政治层面的,也有经济层面的;既有文化层面的,也有人性层面的;既有法律层面的,也有伦理层面的。本文探讨大学生的网络社会道德问题,主要集中于他们比较习惯的网络场域,即网络游戏、BBS论坛和电子商务等,从中总结出大学生网络社会道德失范的行为表现。

    其一,虚假信息与信任的缺失。在诸多BBS论坛中,大学生群体一般不会公布自己详细、真实的信息,他们以匿名人的心态公布虚假的信息,尤其是在高校BBS匿名版聊天时,这种论坛连ID账号都不再使用,每个人都是匿名的、陌生的,人处于最典型的“无标识状态”。这样,有了匿名性的遮掩,使很多信息者把BBS论坛作为发泄情绪、无聊信息和虚假信息的平台,诚信在这些大学生中荡然无存。大学生在BBS论坛中具有双面性存在,一方面在网络实名制要求下的BBS论坛,为获取一个ID,他们必须公布真实信息且相信别人也同样会真实信息;另一方面,在高校BBS匿名版中,他们却借匿名将信任置于不考虑之列,道德的窘境在信息的真实与虚假之间客观地存在着。

    其二,网络犯罪行为的增加和对人起码的尊重的消失。网络犯罪行为是指利用网络技术或以此传播虚假信息从而达到占有他人物品的行为,这种行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自从1994年我国发生第一例大学生张男电子邮件诈骗案以来,大学生利用网络技术盗窃和诈骗的报道屡见不鲜。如哈尔滨某大学三年级学生王某,因英语成绩始终不及格,便产生了用黑客人侵学校网站改成绩的念头。将“桂林老兵木马”程序植人到了所在大学的教务部网站中,将自己40余科成绩都改为80分以上。不仅如此,王某以修改一科大学生考试成绩要50元或100元的价格,先后为本校20余名大学生修改了成绩数据,共收取赃款13130元。大学生的网络犯罪使得彼此间起码的尊重荡然无存,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基础之一即尊重在网络社会中消失,并且进一步延伸至现实社会。

    其三,网络黑客的崇拜与网络麻木。对于网络黑客行为,很多人把它纳人技术分析行列,但是,网络社会只是现实社会的延伸。所以,必须从社会与人性的角度去对待网络黑客行为。黑客行为起码触犯了社会秩序的基础即安全。“正因为它(即安全)是从正常人的原始本能产生出来的,所以它可以看成是第一性的社会利益。大学生对于网络黑客行为表示出的态度令人瞳目。

    2005年11月末,沈阳师范大学在沈阳市10多所高校中发起了“大学生网络文明抽样调查”,将3000份调查问卷发放到沈阳市的部分大学生手中,参与调查的包括沈阳师范大学、沈阳药科大学、辽宁大学、东北大学等各年级的大学生。调查问卷涉及的问题除上网时间、上网喜好等基本情况外,还毫不避讳网恋、网络黄色网站、网络黑客等敏感话题。关于网络黑客的问题,表示崇拜网络黑客的被调查者竟占到74.3 %,但同时也有88.3%的被调查者清醒地认识到,这是一种网上犯罪,侵犯了他人的利益。分析一个群体,关键是看其所行,而非看其所想或所说,网络黑客在大学生中制造的崇拜氛围已经在大学生的行为模拟中表现得十分清晰,而网络黑客作为一种危害网络社会基础的行为,大学生对其表现出的崇拜恰恰说明了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乏,网络麻木。

    三、规范大学生网络社会道德的策略选择

    解决网络社会道德失范必须与现实社会道德联系起来,因为网络中的行为个体扮演着双重角色,即身份制的人和匿名性的人,只有将两者统一起来,才能更好地解决大学生网络社会道德失范问题。既然网络行为仍旧是人的具有社会性的行为活动,那么,无论是在网上还是在网下,人的行为活动都应当遵循一定社会规范的要求来加以展开。

    网络社会伦理问题的形成虽然有其十分复杂的原因:既有技术方面的原因,也有文化方面的原因;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既有人的因素,也有物的因素。但其关键还是“人”和“信息”的原因,其实质则是信息权利的异化问题。“互联网的最大成功不在于技术层面,而在于对人的影响。”由网络技术衍生的一切问题既源于人又必须依靠人来解决。鉴于此,规范大学生网络社会道德的诸多策略选择必须围绕个体大学生和群体大学生两个层面展开,具体策略表现为强化技术设置、注重个体建设、延伸高校引导、规范网络法律的警示与制裁功能等四个方面。

    1.强化技术设里。

学术道德规范论文范文9

研究生学术自律性培养就是将学术道德品质转化为研究生的学术自律行为,只有随着研究生学术自律意识和学术自律能力的提高和成熟,研究生才会对自己的学术活动产生独立的判断和评价,进而规范自身的学术行为。

(一)以学术道德观念为主导的自律性养成是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的关键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只有在正确的思想引领下才会形成正确的行动。当代研究生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学术不端行为,正是受到不良道德观念的影响,一些研究生由于对学术道德缺乏基本的认知,导致其学术自律意识淡薄,认为抄袭等剽窃他人研究成果的学术造假行为并不是什么大事,也不认为这样做是不道德的,相反的,认为这是大多数人的普遍行为,也缺乏对科学的敬畏。而研究生学术自律就是研究生自觉地对一定的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认同,并自主地把外部规范转化为内在准则。研究生学术自律性培养首先需要强化研究生对学术道德观念的态度和对学术道德观念的认识,只有具有正直的人品,才能成为一个正直的学者。因此,学术道德需要贯穿科学研究的始末,它既是科研工作者科研态度的核心,也是科研工作者应有的基本素质,同时,研究生所应具备的学术责任感和学术素养也是建立在学术道德的基础上,研究生作为未来科技工作的继承者,需要具备实事求是、勤奋刻苦、虚心学习、潜心研究、崇尚科学精神、开拓创新的优良作风,所以说研究生的学术道德自律是研究生践行学术规范的内在驱动力,对研究生的科研活动具有内在的制约作用。

(二)以学术诚信意识为根本的自律性养成是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的价值取向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是一个运用科学方法和严谨思维探索客观事物本质的过程,在此期间,研究生既需储备系统完整的专业知识,又需要培养踏实严谨的学术操守,磨练求真务实的科学品德。学术诚信是对每一位科研工作者从事学术活动的基本要求和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研究生学术诚信的自律性培养就是从思想上让研究生认识到学术诚信的必要性,对学术活动的自我要求、自主选择、自我监督、自我评价和自觉践行,学术自律性养成是个人的品德、品格和品质在学术研究中的体现和升华,而研究生具有较强的学术自律意识和自律能力是其思想道德的表现,也是提高研究生学术能力的重要目标。有些研究生不只是缺乏学术自律意识和做学问的严谨性,在写论文的过程不爱独立思考,遇到困难不想如何突破,而是想怎么寻找捷径,避开困难,找“”论文的事情在研究生中也时有发生,这是研究生严重缺乏学术诚信的表现。因此,研究生学术自律性培养不仅关系到研究生自身的发展,是高校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还关系到高校的学风建设和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的实现以及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三)以学术责任感为保证的自律性养成是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的基本条件学术责任感的培养是研究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有利于正确指导研究生的学术行为。研究生学术责任感是研究生发自内心的一种自觉意识,它指导、调节、甚至支配研究生的学术行为,并且这种学术责任感也是研究生对自身学术活动所承担责任的一种意识,而学术失范、学术不端行为都是学术责任感弱化的表现。有的研究生受利益的驱动,往往会缺乏意志力,替他人撰写论文获取经济报酬,或为了完成交稿,在最短的时期内拼凑出论文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此外,为了获奖学金、评优、毕业等原因而撰写论文,使科研活动变得功利化,而这些急功近利为了攒成果、凑数量进行拼接和加工形成的“科研成果”,既无创新,更无科研价值。因此,高校重视对研究生学术责任感的培养,就显得极为迫切和重要。由于研究生自身的学术责任感决定着其对待科研的态度,而学术责任感的培养又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研究生只有养成学术自律,认识到自身肩负的学术责任感和使命感,且具有较强的自制力,才能够约束自身的学术行为,才能不为利益、诱惑所动,自觉做到遵守学术规范,所以说以学术责任感为保证的自律性养成是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的基本条件。

二、加强研究生学术自律性培养的对策

道德规范是约束个体行为的一种内在的软约束力量,因而在科学研究中,要使抽象的学术道德转化为研究生个体的自律行为,除了需要研究生内心的自悟,也需要外在引导。因此,研究生学术自律性养成即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在研究生学术自律性养成之前,需要社会、高校、导师等各方外部力量的监督和指导,通过外部的他律加强对研究生学术行为的引导,使研究生遵守学术规范。

(一)加强学术自律性教育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学风不良现象的存在与高校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反差,让我们不得不对现行的研究生培养体制进行反思。与国外很多大学非常重视新生入学时的学术规范教育相比,我国高校在研究生培养中往往缺乏对学生的学术规范教育。因此,今后研究生学术自律性培养不仅是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更应是高校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内容。关于研究生学术自律性培养,强化研究生学术自律意识,高校应先从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入手,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克服浮躁之气,养成良好学风。同时,学校还应定期组织研究生学习我国老一辈专家、学者的优良学风、治学品格和科学精神,以提高研究生自身的品德修养,自觉抵制不良学风。通过强化研究生对学术道德的认知,使研究生积极地认识到学术道德的重要性和充分理解高校学术道德教育的意义,将学术道德由一种外部要求转变为内在需要,并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使研究生产生认同感和有效回应。其实,研究生对学术道德的认识本身也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过程,通过对学术道德、学术诚信教育的学习,获得对学术道德认识的积极性,并最终实现由对学术道德的认识层面向端正的学术道德态度的转变,有助于研究生践行学术道德。

(二)提高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研究生群体的年龄大多在22~30岁之间,性格较成熟,具备一定的学术道德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因而只有提高研究生自身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才能有效杜绝学术失范行为,同时这也是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方面。而提高研究生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高校、导师、研究生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首先,高校应为研究生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加大科研投入,从而减少由于科研器具不完备和经费紧张出现的学术论文造假、捏造数据等现象的发生。其次,高校教学质量是高校发展的根本,影响高校整体素质和学术风气,加强研究生导师的队伍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导师对研究生的言传身教的作用。同时,导师也要根据研究生的自身特点,充分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引导研究生自觉遵守学术规范,自主提高学术能力。最后,高校应定期组织举办学术讲座、学术论坛、学术沙龙、读书会等活动为研究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便于研究生进行学术交流和体验,开阔研究生的学术视野,进一步提高其科研能力。

(三)建立学术道德奖惩机制“律”即是规范,研究生学术“自律”是相对于“他律”而言的,指研究生在认识和接受一定学术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能够以学术道德规范为从事学术活动的准则,自觉保证和约束自身的学术行为。而学术自律性培养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因此,为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防治研究生的学术不端行为,在研究生学术自律性养成之前,必须以“他律”对研究生学术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监督,将学术道德奖惩的外部压力转化为内部动力。而缺乏对研究生学术道德的考核是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体制的弊端之一,导致有学生通过学术上投机取巧获得“荣誉”,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在学生中间产生效仿行为。因此,学校应将对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奖励和惩罚常态化、制度化,对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给予严厉的处分而不是碍于面子袒护、包庇。其中,学校通过建立学术道德奖惩机制,在强化研究生学术自律性方面还可以利用学生会、学生党支部、学生社团、学生自律管理委员会等学生团体,组织研究生开展学术道德规范以及提升学术自律能力的宣讲报告会,充分发挥研究生干部和研究生党员在学术道德与优良学风建设宣讲活动中的模范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