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舞蹈学习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2 17:35:10

舞蹈学习论文

舞蹈学习论文范文1

一、 舞蹈理论课程在教学中的基本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舞蹈理论课是对舞蹈艺术作全面、系统、历史的研究的一门学科,当中涉及中外舞蹈史、中国民间舞蹈文化、舞蹈教育、舞蹈作品欣赏与评论等等。目前,我国高职舞蹈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各艺术高职院校为加强培养舞蹈人才的综合性、全面性,越来越凸显舞蹈理论课在教学中的作用,舞蹈理论课教学已成为高职艺术院校舞蹈学生知识结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门理论课程的开设正是解决高职高专舞蹈表演专业学生(尤其以普通高中学生居多)专业知识结构匮乏、专业概念模糊、舞蹈分类界定不清及实践中舞蹈风格把握不准等一系列问题的有效途径。理论课的学习成为架构舞蹈基础薄弱的学生与舞蹈专业知识体系的“桥梁”,是进一步深化高职高专舞蹈教育的具体表现。

在全国诸多本科艺术院校专业分类中,舞蹈专业又细划为表演、教育、编导、史论四个类别,针对子专业类别的不同进行专门化教育。然而对于高职舞蹈教育而言,必须改变过分强调以学科为中心、分工过细、专业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起全新的、以专业综合能力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并且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专业与文化的结合、技能与素质的结合,是我国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对今后舞蹈艺术人才的培养及促进舞蹈艺术的繁荣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

二、舞蹈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关系

我国艺术高职院校针对舞蹈专业学生开设舞蹈理论必修课程较为普遍,当前,就湖南艺术高职院校的教学现状分析,高职主要普高学生升学居多,在以实践为核心的课程教学中,对专业知识了解不多、概念模糊,加之艺术高职院校以实践技能为主,知识技能的学习比重偏少,使得专业上学生对理论与实践的认识脱节,专业知识面的匮乏也间接影响到实践教学中理解能力的问题,以及对学习舞蹈作品造成表现力的不足、有偏差等多重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所正视并予以解决的。

在美国、法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高等舞蹈教育以大量的理论知识作为根基,打破了单一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综合培养人才的目标,呈现全面铺开状态,从低到高,环环相扣,形成比较完整的舞蹈教育体系,是一个既能掌握不同舞种技能,又能从事理论研究,更能自主进行舞蹈创作的教育体系,也是体现高水平综合素质人才培养的模式,使得高等舞蹈教育的素质化、专业化发展得以实现。这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模式,舞蹈理论课与实践课理应互为补充,互为所用,使学生能够掌握人体动作科学分析、人体动作训练的方法以及理清舞蹈知识脉络,今后能够独立承担不同层面的舞蹈教学工作。

基于以上论述,舞蹈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理论课以实践为素材,不断深化、加强认识;实践课以专业理论为基础,强化技能、巩固专业知识体系,实现理论教学的应用,促进实践教学的开展。

三、舞蹈理论课程的发展对策

我国舞蹈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受教育者的艺术鉴赏力和参与力,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各类舞蹈人才。结合高职艺术院校舞蹈人才培养的模式,对相关院校教育中舞蹈理论课程的特殊性及建设方向进行比较与探研,分析舞蹈理论课的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关键在于提出行之有效的发展对策。

本课程的设计是根据高职高专的教学特点,以提高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为主导,结合具体舞蹈表演专业的需要,进行必要的表演作品分析和阐述,其教学重点并不是一味的去让学生钻研理论,进行学术研究,而是为了丰富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拓宽学生艺术视野,继承和发展中国的舞蹈文化,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促进实践教学与创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结合高职学生的内在心理特点,一方面要分析知识的内在结构,将知识以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呈现给他们,并以适当的方式进行引导和启发,促进学生实现高效的学习。根据课程教学现总结以下三个方面:

1、理论前沿化

舞蹈理论课先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灿烂悠久的舞蹈历史和文化,使学生掌握中国舞蹈产生、发展的状况及各历史时期的舞蹈审美特征、艺术风范,对中国舞蹈的历史发展有初步的了解;其次,使学生在把握历史脉搏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各门类舞蹈的历史积淀和现代特性,为学生更好地分析、理解、创作舞蹈作品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石。以史为铺垫,掌握行业前沿最新发展动态,让学生能够从历史和文化前端的角度去认识舞蹈、感受舞蹈、传播舞蹈,弘扬中华民族的舞蹈文化。

2、内容模块化

在舞蹈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大概将其分为专业基础理论、舞蹈历史和舞蹈欣赏3个模块,各占时比例分块讲解,思路清晰。在依托高职舞蹈表演特色专业建设上,力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遵循艺术高职教育教学规律,注重理论知识的综合化、现代化、人文化、本土化,使舞蹈学生在专业体系中能够更为系统的学习,逻辑分明,循序渐进,从而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开发和培养,完善艺术高职院校舞蹈教育领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推进。

3、形式立体化

舞蹈学习论文范文2

无论哪一种艺术,哪一种学科,只有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才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中有所成就,有所发展。没有理论知识作为基础的学科就好像是没有血肉的躯壳一样,所以说对于舞蹈理论的学习研究,没有其理论知识作为基础,学习舞蹈就只能说是天方夜谭,华而不实。举个例子,比如说现在的音乐学院舞蹈系的课程安排都设置了一些有关舞蹈理论的课程,《中国舞蹈史》这门课程的学习需要我们对我们国家的历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此为基础来学习这门课程就会得心应手,事半功倍;学习《中国民族舞蹈文化》这一课程就要在了解中国民族发展史的基础上进行。哲学上说,理论来源于实践,对实践又具有指导作用。而舞蹈理论的产生就是根据舞蹈实践的经验概括出来的,正好符合这一哲学原理,通过对舞蹈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可以更好的对舞蹈的实践进行指导。现在有很多的专业舞蹈演员或者是舞蹈专业的学生只侧重于舞蹈实践的锻炼和技能的提高,而忽视了对舞蹈理论知识的学习,也可以说是对这些理论知识根本就没有兴趣。这种现象所带来的后果是对于舞蹈艺术的理解能力差,舞蹈艺术素质低,在这种条件下创作出来的舞蹈作品会具有情感匮乏,内涵不足等缺点,在表演中也只是简单机械的模仿一些僵硬的示范动作,这样将会给舞蹈艺术的发展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在舞蹈艺术的发展史上,如《千手观音》、《黄土黄》等作品曾受到过观众的热烈喜爱,并且在民间艺术团中广为流传,这些作品之所以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是因为这些作品中包含了丰富的中国风土民情的元素,这些作品的创作者如果没有丰厚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是编创不出来的。有好的作品自然也会有差的作品与之比较,有一些舞蹈创作者缺乏理论知识基础,在其创作过程中缺乏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与追求,所创作出来的作品空洞、乏味,或者是一味的跟随别人的脚步,很难有艺术上的创新。这种作品即使创作出来也不会受到群众的喜爱。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有一部分舞蹈老师没有丰富的舞蹈理论知识来充实自己,在教授学生时也不能生动的表达舞蹈艺术中的精髓和舞蹈艺术之美,这也不能为舞蹈艺术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这些都是不重视舞蹈理论学习所带来的危害,所以说,在学习每一种舞蹈的同时必须要了解这种舞蹈所产生的历史背景,掌握其所包含的规律。

二、如何更好地学习和研究舞蹈理论

每一种理论都有对错之分。所以说,学习舞蹈理论的前提是要学会独立的思考。首先,需要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树立正确艺术观的首要前提。第二,对舞蹈理论的研习还

要根据自己的情况,从实际出发,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要想更好地掌握舞蹈理论知识,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系统的学习文化课程,积累与舞蹈相关的民族常识。第二,重视舞蹈的社会实践性,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更好地把舞蹈理论与舞蹈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第三,仔细分析、研究舞蹈的发展历史。第四,赏析高质量的作品,以提高自己对舞蹈艺术的鉴别能力。

三、技能训练中的文化元素与舞蹈理论学习的关系

舞蹈的技能训练可以把人的自然形式的形体转化为赋予美感的艺术形式的形体,它是培养舞蹈美感表现的启动因子,它可以借助优美的技术表演来表达出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以及这个民族对美的要求。所以说,舞蹈技能的训练所包含的的文化特色既具备了自然的属性也具备了社会的属性,其主要的目的是在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客观规律下,最大程度的发挥人体的柔韧度及各部位的机能,充分调动人体形象思维的积极性,从而让舞蹈表演者化身为艺术与想象充分结合的舞蹈精灵。技能训练不是一项轻松的、短暂的训练,它要求学生每天坚持进行,反复的对一些简单的、不连贯的动作进行训练,因为只有这样坚持不懈的努力练习,才能一点一点的、逐步的对舞蹈动作中的技能、技巧性的东西有所把握,才能把这些动作在演出中表现的收放自如。但是,如果在掌握了这些技能、技巧之后没有进行后续的练习,那么,这种技能、技巧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生疏,因此,这些技能、技巧在熟练运用以后也要在舞蹈艺术的实践中进行多次的训练。但是,这种训练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这样一种观念,即简单的技术思维,经常把这些技能、技巧性的东西当做是舞蹈艺术中的唯一的因素,有时候就会盲目的认为舞蹈艺术表现形式的好坏就是用这些技能、技巧水平的高低来衡量的。很显然,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因为技能、技巧这些因素是表现舞蹈艺术水平高低的一个基本因素,它没有全面考虑影响舞蹈艺术的所有因素,当然,在这些因素中,舞蹈的理论知识这一因素是不可缺少的。所以说,在进行舞蹈技能、技巧训练的同时还要对相应的舞蹈理论知识有所了解。

四、结语

舞蹈学习论文范文3

舞蹈史;改革;课堂;舞台.课程教学特色

1.1课程简介。古代舞蹈史论课,是中国舞表演专业的必修课程,是舞蹈教学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课程的设计是根据高职高专的教学特点以培养学生实操技术能力为主导,结合具体的舞蹈表演专业的需要,进行必要的理论归纳和阐述,其教学重点并不是一味的去让学生了解历史,摸清历史,进行学术研究,而是为了丰富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拓宽学生艺术视野,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进行实践创作。我们学习《舞蹈史论》是为了更好的继承和中国的舞蹈文化,我们学史最终目的是为了古为今用,为了能更进一步深入了解我们的过去,继承弘扬我们祖先所留下来的丰富宝贵的文化遗产。为学生更好的分析、理解、创作舞蹈作品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石。

1.2课程作用。通过中国古代舞蹈史论的讲授,让学生了解我国灿烂悠久的舞蹈历史和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其爱国主义思想,宏扬中华民族的舞蹈文化,帮助他们树立起为祖国舞蹈事业献身的信念。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中国舞蹈产生、发展的状况及各历史阶段的审美特征、艺术风范,以便能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去认识舞蹈、感受舞蹈、传播舞蹈,并让学生通过舞蹈史的学习,以其中的历史资料作为编创元素,进行编创,开阔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锻炼学生艺术创造能力,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的。《中国古代舞蹈史论》课是舞蹈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前期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在本课程中有着极大的应用价值,起着指导作用。它与舞蹈技能课之间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系,为学生能更好的学习技能课起了理论指导作用。

1.3课程改革。

1.3.1一定打破以往的理论教学模式,“照本宣科”。不管学生接不接受,学没学懂,师生每人拿一本教科书,老师在上面说,学生极没兴趣的拿着笔在书上跟着老师的节奏,吃力的划着。其次,不要让学生一味的让学生死记硬背,“啃书本”而是通过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再其次,在理论教学中,增开实践教学部分,并加大实践教学课量,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1.3.2此舞蹈史是在高职高专院校开设,其教学重点是不是一味的去让学生去搞懂历史,进行学术研究,而是为了丰富学生理论知识,开阔学生艺术视野,我们学习《舞蹈史》是为了更好的继承和发展中国的舞蹈文化,为历史上有益的经验,为更好的分析、理解、创作舞蹈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石。

1.3.3让学生通过舞蹈史的学习,以其中的历史理论资料作为编创元素,进行编创,开阔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锻炼学生艺术创造能力,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的。教授学生如何从一个带鲜明风格的舞蹈文物的局部和整体的动态、静态舞姿比较分析,找出舞姿的来源特色,和艺术风格,并以其中的元素进行创作,分三个步骤(舞词、舞句、舞段)最后形成舞蹈作品,达到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的。

2.改革措施与方法

2.1理论教学

2.1.1课前阅读大量资料、教案做仔细,做到每一个教学点都有大量实际例证给学生观看。艺术类教学是一门培养观察方法、思考方法和制作方法的学科,其教学方式不能死板,而且课程本身就是一门舞蹈理论学科,进行理论教学,不能让课堂教学枯燥是至关重要的一点。这就需要做好充分的备课,翻阅大量的书籍资料,做好大量的课前资料收集(、图片、视频)必须就每一个历史环节进行展开,尽量深入,做到每个历史朝代都有史来依,有图可看,有教学视频来观看。 2.1.3不同的课程与不同的教学对象采取不同针对性的教学方式。要做到因材施教。有些同学历史兴致高,有些同学兴致低。

做为老师要应该分别对待,要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去引导学生,去带动学生。坚决不主张强迫填压式教学,要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主。 2.2.1要让课堂动起来。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打破以往学习理论,枯燥的学习的氛围,让课堂活跃起来。通过丰富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必须就每一个历史环节进行展开,尽量深入,做到每个历史朝代都有史来依,有图可看,有舞蹈视频来观赏。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感到枯燥和乏味,在每章节的学习中都有不同的收获和感受,始终保持学习兴趣。

(2)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在每章节的学习中,我都会根据自己多年的舞蹈史论学习,说一些有关的历史典故及野史的内容,来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在里从中加一些思考问题来询问学生,启发学生思辨能力。这样课堂就不会那么死气沉沉。有一次上课,说到有关舞蹈起源的问题,同学们各抒己见,课堂非常活跃,甚至有的同学为了一个观点与我争的面红耳赤。我不怪她,反而觉得这很好,因为说明她有在思考,有自己自己独特的见解。这也是我最终的教学目的,课堂互动教学,锻炼学生实践动脑思辨能力。

舞蹈学习论文范文4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 舞蹈教学 现状 发展

【中图分类号】J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215-01

一、引言

学前教育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舞蹈教学凭借其巨大的美育作用逐渐成为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的素质从根本上影响着幼儿的初级教育素质,学前教育中的舞蹈教学与其他专业艺术院校的舞蹈教学有着根本的不同,其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进入社会之后可以更好的做好幼儿舞蹈教育工作,因此,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重点就是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基础的舞蹈知识和技能。就现阶段来看,我国的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现状还不尽如人意,教学水平达不到目标的要求,因此,找出当前情况下我国学前教育中舞蹈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并找出相关的解决方法是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当前形势下我国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现状分析

学前教育专业在我国成立的时间并不长,在这段时间内我国的学前教育专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还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前教育专业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

舞蹈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学前教育的舞蹈课程与艺术院校开设的舞蹈课程也有着根本的差别,如果按照艺术院校的舞蹈教学模式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教育,那么势必会事倍功半,导致学生只会跳而不会教。就现阶段来看,由于学前教育专业成立时间相对较短,大多数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都没有制定好完善的舞蹈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过于重视舞蹈技能和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情感体验和教学能力的培养,很多学生只会对舞蹈进行机械的模仿,无法了解舞蹈中蕴含的深刻内涵,实践能力还有待提高。

2.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基础较差

学前教育属于幼教专业的分支,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上,幼教专业的招生要求很低,只要学生愿意入学就即可,事实上,当前我国的学前教育专业招生工作做得也不尽如人意,对学生要求较低,在入学前无需进行专业的面试,很多学生没有舞蹈功底,且模仿能力、平衡性、协调性、身材比例也到不到学习舞蹈的要求,虽然舞蹈理论知识可以通过后天学习来提高,但是身体的柔韧性和软开度的再次塑造性就很小了,以上的因素导致学生学习舞蹈难度大,很多学生通过反复的努力还是难以达到要求的目标,这种很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情况严重时甚至导致学生产生学习舞蹈的逆反心理,严重的影响了舞蹈教学的有效性。

3.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舞蹈教学课时少,学生舞蹈技能达不到有效的锻炼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学习时间一般为三年,学生的实际学习时间一般是五个学期,据统计调查表明,学前教育专业每学期教学周为17周,而舞蹈课时只有两个课时,舞蹈学习需要极强的技巧性,需要长期的锻炼和学习才能具备舞蹈教学的能力,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差,联系的课时也少,而一名合格的舞蹈教师需要对各个舞种都有较为全面的认识,了解舞种与舞种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课时学习太少这就必然导致学生不能完成全面舞蹈知识的学习以及技能的联系,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难以适应学前教育的舞蹈教学工作。

三、发展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途径

根据舞蹈教学中的不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

1.把握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目标要求,突出重点教学内容

舞蹈的内容很丰富,包括的种类很多,古典舞、现代舞、外国舞、民间舞等都属于舞蹈的范畴。学前教育专业开展舞蹈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具有基本舞蹈教学功底的幼儿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要严格根据培养的目标来进行教学作业。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抓好对学生舞蹈基本功的训练,循序渐进,加强幼儿舞蹈编排和指导教学的训练,帮助学生积累基本的舞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舞蹈编排能力和舞蹈鉴赏能力,为以后的学前教学打好坚定的基础。

2.重视舞蹈教学的实践

在实际的教学中,必须要重视学生的舞蹈实践,教师可以安排一些相关的比赛或者舞蹈编排训练培养学生的舞蹈实践能力和编排能力,提高学生对舞蹈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实际运用的能力,此外,学校方面可以定期安排学生到幼儿园进行实习,为以后的幼儿舞蹈教学积累一定的经验,同时,学校可以邀请一位幼儿舞蹈教育方面的专家来学校进行指导,帮助学生了解幼儿舞蹈教育的现状,不断提高学生的舞蹈实践能力,培养全方位发展的未来幼儿教师。

3.改革教育方法,增加舞蹈教学课时

在实际的舞蹈教学中,教师可以添加一些趣味性,多利用多媒体教学等辅助教学设备,播放一些实际的幼儿园编排的舞蹈以及基础舞蹈的学习技能,帮助学生拓展舞蹈的学习事业,同时,加强对学生舞蹈理论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可以全面地了解到每一种舞蹈的特征,在课堂教学中,要增加与学生的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由于舞蹈技能的积累需要长期的实践和联系,因此,学校可以适当增加舞蹈教学的课时,让学生有更多的舞蹈学习和训练机会,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舞蹈技能,提高学生的舞蹈教学能力,以便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以后的幼儿舞蹈教学工作。

四、结语

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培养优秀的幼儿教育人才,学校以及教师应该采取适当的改革方案,从舞蹈教学的实际出发,改革教育方法,加强对学生的训练,为幼儿教育源源不断的输送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范燕华、龙有成.高师学前专业舞蹈教学现状与模式构建[期刊论文],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5)

[2]刘芸.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几个问题[期刊论文],学前教育,2009(8)

舞蹈学习论文范文5

【关键词】舞蹈史;改革;课堂;舞台.课程教学特色

1.1课程简介。中国古代舞蹈史论课,是中国舞表演专业的必修课程,是舞蹈教学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课程的设计是根据高职高专的教学特点以培养学生实操技术能力为主导,结合具体的舞蹈表演专业的需要,进行必要的理论归纳和阐述,其教学重点并不是一味的去让学生了解历史,摸清历史,进行学术研究,而是为了丰富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拓宽学生艺术视野,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进行实践创作。我们学习《舞蹈史论》是为了更好的继承和发展中国的舞蹈文化,我们学史最终目的是为了古为今用,为了能更进一步深入了解我们的过去,继承弘扬我们祖先所留下来的丰富宝贵的文化遗产。为学生更好的分析、理解、创作舞蹈作品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石。

1.2课程作用。通过中国古代舞蹈史论的讲授,让学生了解我国灿烂悠久的舞蹈历史和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其爱国主义思想,宏扬中华民族的舞蹈文化,帮助他们树立起为祖国舞蹈事业献身的信念。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中国舞蹈产生、发展的状况及各历史阶段的审美特征、艺术风范,以便能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去认识舞蹈、感受舞蹈、传播舞蹈,并让学生通过舞蹈史的学习,以其中的历史资料作为编创元素,进行编创,开阔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锻炼学生艺术创造能力,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的。wWW.133229.CoM《中国古代舞蹈史论》课是舞蹈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前期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在本课程中有着极大的应用价值,起着指导作用。它与舞蹈技能课之间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系,为学生能更好的学习技能课起了理论指导作用。

1.3课程改革。

1.3.1一定打破以往的理论教学模式,“照本宣科”。不管学生接不接受,学没学懂,师生每人拿一本教科书,老师在上面说,学生极没兴趣的拿着笔在书上跟着老师的节奏,吃力的划着。其次,不要让学生一味的让学生死记硬背,“啃书本”而是通过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再其次,在理论教学中,增开实践教学部分,并加大实践教学课量,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1.3.2此舞蹈史是在高职高专院校开设,其教学重点是不是一味的去让学生去搞懂历史,进行学术研究,而是为了丰富学生理论知识,开阔学生艺术视野,我们学习《舞蹈史》是为了更好的继承和发展中国的舞蹈文化,为总结历史上有益的经验,为更好的分析、理解、创作舞蹈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石。

1.3.3让学生通过舞蹈史的学习,以其中的历史理论资料作为编创元素,进行编创,开阔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锻炼学生艺术创造能力,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的。教授学生如何从一个带鲜明风格的舞蹈文物的局部和整体的动态、静态舞姿比较分析,找出舞姿的来源特色,和艺术风格,并以其中的元素进行创作,分三个步骤(舞词、舞句、舞段)最后形成舞蹈作品,达到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的。

2.改革措施与方法

2.1理论教学

2.1.1课前阅读大量资料、电子教案做仔细,做到每一个教学点都有大量实际例证给学生观看。艺术类教学是一门培养观察方法、思考方法和制作方法的学科,其教学方式不能死板,而且课程本身就是一门舞蹈理论学科,进行理论教学,不能让课堂教学枯燥是至关重要的一点。这就需要做好充分的备课,翻阅大量的书籍资料,做好大量的课前资料收集(文献、图片、视频)必须就每一个历史环节进行展开,尽量深入,做到每个历史朝代都有史来依,有图可看,有教学视频来观看。

2.1.2讲究授课技巧。在课堂上根据教案展开,不读死教案,采取人性化教学方式。有了详细的电子教案之后,接下去就是互动教学了。如果只是把备好的教案诵读出来,那么完全起不到真正教学的目的。首先,老师要有语言组织能力,重视说话的逻辑性以及条理性,语言要精辟要做到点到即止,不要有太过于繁琐啰嗦。有时候更善用一些恰当的比喻和实例及亲身所感或者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来举证,这样老师的课堂就会比较生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学生也更容易接受。课堂上经常和学生产生互动,可以使他们更深刻地记住所学的内容。其次,在课堂上老师应注重劳逸结合,有节奏地控制学生的注意力,一旦出现听觉疲劳或者视觉疲劳的现象,就采用比较有趣的例子提高他们的兴致,或者就是采用提问的方式来引起他们的注意力。

2.1.3不同的课程与不同的教学对象采取不同针对性的教学方式。要做到因材施教。有些同学历史兴致高,有些同学兴致低。

做为老师要应该分别对待,要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去引导学生,去带动学生。坚决不主张强迫填压式教学,要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主。

2.1.4每个教学点都会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这样可以让学生课后去思辨。每次学生交作业后要进行公开的讲评,这样可以使学生看到其他学生的作业,有相互间的交流,做到举一反理论课的学习切忌不要让学生形成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而是要培养开拓学生的思辨能力,活学活用。尤其是在公开讲评思考题时,学生最好能各抒己见,发表个人的看法和观点,甚至为了一个问题讨论起来,最后老师再进行深一步的分析与点评。这样的一个过程可以使学生的思辨能力在短时期里有快速的提高。

2.2实践教学

2.2.1要让课堂动起来。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打破以往学习历史理论,枯燥的学习的氛围,让课堂活跃起来。通过丰富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必须就每一个历史环节进行展开,尽量深入,做到每个历史朝代都有史来依,有图可看,有舞蹈视频来观赏。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感到枯燥和乏味,在每章节的学习中都有不同的收获和感受,始终保持学习兴趣。

(2)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在每章节的学习中,我都会根据自己多年的舞蹈史论学习,说一些有关的历史典故及野史的内容,来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在里从中加一些思考问题来询问学生,启发学生思辨能力。这样课堂就不会那么死气沉沉。有一次上课,说到有关舞蹈起源的问题,同学们各抒己见,课堂非常活跃,甚至有的同学为了一个观点与我争的面红耳赤。我不怪她,反而觉得这很好,因为说明她有在思考,有自己自己独特的见解。这也是我最终的教学目的,课堂互动教学,锻炼学生实践动脑思辨能力。

2.2.2要让学生动起来。

(1)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激发学生的创作的欲望。这也是本课程改革的宗旨--实践创作。我把实践创作部分纳入理论教学,就是想要把“死”的历史,让它“活”起来。此教学部分我叫它历史舞蹈创编,是中国古代舞蹈史论的实践教学。其开设的目的是为了丰富中国古代舞蹈史课程的实践部分,是尝试着对舞蹈史论的教学体系做一个补充。我始终认为我们学史最终目的是为了古为今用,为了能更进一步深入了解我们的过去,继承弘扬我们祖先所留下来的丰富宝贵的文化遗产。这历史舞蹈创编课不是复古它是一种新的尝试,是创新。它是用现代人的现代观点,比如说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经过仔细揣摩,研究分析去看待历史、解构历史。让学生根据前段时间所学的历史理论和对舞蹈文物的参考,并进行课堂实践分析,对历史舞蹈文物中的静、动造型进行摹拟,并从中找到其运动和连接方式,领会掌握各历史朝代舞蹈的风格特点,对当时的舞蹈场景进行摹拟复苏,编创出符合此历史朝代舞蹈风格的舞蹈片段,最终呈现在舞台上。

例如,我院大二学生通过学习,在舞蹈史论实践课上用原始图腾蛙祭祀为题材,进行分析创作,形成舞蹈片段,最终在老师的指导下形成舞蹈作品,此作品《蛙图腾》参加澳门第三届国际“金莲花杯”舞蹈大赛荣获大赛最高奖,“金莲花杯”)这就是很好的例子,因为要进行编创,这就意味着学生要去大量的阅读书籍史料,不仅是课本上,还要去图书馆,以及上网去查询收集,在经过仔细揣摩和分析后,然后开始从中找到编创的的素材和动机,进行创作。经过这样一个从学习到创作的过程,大大的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的了解,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潜力和激情,使她对今后学习更加有兴趣,有信心。这也比在课堂上逼学生去背一些死的理论知识,有效的多,更能贴近我们高职高专教学理念,培养高素质实操能力综合型人才。

(2)通过对舞蹈史论学习和对史料、图片、视频资料的分析,让学生准确掌握各历史朝代舞蹈的风格特征,并引导学生依据史料作为编创元素,进行历史舞蹈创编。锻炼学生艺术思维和编创能力:①选定一个朝代进行分析,以3人或5人形成一个创编小组;②分析舞蹈图片的动势;③找到形成舞蹈动作的5个方法和支点;④然后把5个方法结合起来形成词、句、段;⑤最后形成舞蹈片段;⑥再以组为单位加以整合将舞蹈片段进行完善形成舞蹈作品,最终呈现在舞台上。

3.结语

舞蹈学习论文范文6

关键词:高职舞蹈;教学;修养;技能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2-0413-02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精神生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舞蹈作为一项能够愉悦身心的活动,在现代社会中受到了高度重视。通过舞蹈学习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而且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学生思想修养的提升,同时还要注重学生技能的提升。

1.通过高职舞蹈教学提升学生的修养

现代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人才要有专业的技能,更要求人才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和修养。舞蹈作为一种高雅的艺术,是提升学生修养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就通过舞蹈教学提升学生的修养展开论述。

1.1 通过舞蹈练习提升学生的修养。一个人修养的提升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而想要通过舞蹈学习提升高职学生的修养,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舞蹈的练习过程。舞蹈练习是一个能够欣赏美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十分辛苦的过程,学生在进行舞蹈练习的过程中,能够发现舞蹈的每一个动作之美,同时也能够发现自身之美,将自身之美与舞蹈动作之美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美的熏陶,继而使学生的思想更加高雅,提升了学生的修养。学生在舞蹈练习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而学生克服练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最终跳出优美舞姿的过程也是学生思想不断升华的过程,是对学生灵魂的一次洗礼,进而使学生的修养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1.2 通过舞蹈欣赏提升学生的修养。在舞蹈课上,教师不能一味的让学生进行舞蹈练习,一种既能力提升学生的修养又能够提高学生舞蹈欣赏能力的方法就是让学生欣赏中外优秀舞蹈家的作品。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首先能够产生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使学生欣赏到舞蹈大家完美的舞台表现形式,给学生以灵魂的震撼,同时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也会不断进行思考,思考他们成功背后的付出与努力,这些都能够使学生的修养得到提升。

1.3 通过舞蹈学科对学生的学习要求提升学生的修养。学生在学习每一门学科的过程中,都应该遵循该学科学习的规律,舞蹈作为一门具有高度艺术性、技术性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也应该遵循舞蹈学科学习的规律。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有严格的要求,例如对学生的站姿、坐姿等都提出了要求,学生的行为举止在潜移默化中也会受到影响,从而使学生的动作举止更加优雅,这也是提升学生修养的一种重要方式。

2.通过高职舞蹈教学培养学生的舞蹈技能

掌握舞蹈技能是学生进行舞蹈学习的重要目的,然而想要提升学生的舞蹈技能,需要从多个方面努力。

2.1 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提升学生的舞蹈技能。舞蹈虽然是一门极具表现力的艺术,但是理论知识的学习依然十分重要,学生想要使自身的舞蹈技能更加完美,就要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开展。舞蹈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技能教学的过程中,还要与理论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从理论的角度去分析动作技能,进而更科学的把握动作技能。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往往认为舞蹈理论知识的学习十分枯燥,因此对理论知识的重视程度不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通过理论的高度来提升学生的舞蹈技能。

2.2 通过思考提升学生的舞蹈技能。学生舞蹈技能的提升当然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然而孔子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生舞蹈技能的提升还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思考,才能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舞蹈需要学生有灵感,也需要学生有创新精神,这样才能创造出更多反映实际生活的舞蹈,学生的技能才能得到提升。因此,学生首先要对舞蹈的动作技能进行思考,发现更多能够展示人体美的姿势,同时还要思考生活,捕捉更多鲜活的东西,进而达到提升学生舞蹈技能的目的。

2.3 为学生提供实际表演的机会。在提升学生的舞蹈技能方面,为学生提供实际的表演机会很重要,学生在练功房的练习与真实的舞台表演有很大的差异性,只有在真实的表演过程中,学生才能真实的感受到自身的优点与表演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因此学校要积极的组织一些文艺表演活动,为学生创造更多登台表演的机会,使学生的舞蹈技能得到提升,学生个人也要积极的为自己创造更多进行舞台表演的机会。例如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一些社会性的表演,一方面能够提升自身的舞蹈技能,另一方面能够使学生更好的体验社会,为舞蹈表演与创作提供更多的灵感。

3.将通过舞蹈教学提升学生的修养与技能结合起来

学生的修养与舞蹈技能提升的过程不是割裂开来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因此虽然在提升学生的修养与技能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与技巧,但是将二者结合起来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一个人的情感可以通过肢体动作体现出来,同理一个人的修养也可以通过舞蹈表演得以体现,而学生舞蹈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修养能否得以体现。对于高职学生而言,由于学生进行舞蹈学习的时间还不够长,同时学生掌握的舞蹈学习方法与套路还较少,因此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将修养与技能结合起来的意识与能力都不强,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使学生能够在舞蹈学习过程中将自身的修养与舞蹈技能有效结合起来。

舞蹈学习论文范文7

摘 要 本文分析了目前安庆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体育舞蹈课程开设的现状,探索存在的问题,分析对策并给出合理的建议,以期更好地提高体育舞蹈课程教学。

关键词 现状 体育舞蹈 教学 对策

一、前言

高校体育舞蹈课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大中小学体育舞蹈教师的水平。本文从课程设置、实际情况、师资力量、教学设施、教学效果等方面对安庆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体育舞蹈课的开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期为今后安庆师范学院体育舞蹈课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调查对象

以安庆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从事体育舞蹈教学的教师和学生为调查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访问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发放教师问卷5份,回收5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5份,有效率为100%;发放学生问卷60份,回收6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60份,有效率为100%。

三、安庆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现状的分析

(一)课程设置的分析

经调查,安庆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中已开设体育舞蹈课程。教学计划规定,体育舞蹈普修课为36学时,为2个学分。

(二)开课情况的分析

经调查,该校体育教育专业开设体育舞蹈课程并全部按教学计划安排上课。

(三)体育舞蹈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分析

根据调查5位教师的结果显示安庆师范学院理论教学内容为体育舞蹈教学法、体育舞蹈编排、体育舞蹈教学理论与方法、体育舞蹈竞赛组织与裁判,并没有完全根据教学大纲开设体育理论课教学内容。

(四)师资结构的分析

表1的数据显示,安庆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体育舞蹈教师5名,年龄结构多数集中在20-40岁,教师群体比较年轻;体育舞蹈教师的职称结构为讲师与助教,没有教授与副教授,充分反映出其职称水平偏低;从学历结构来看,硕士学占40%,本科学历的占60%。综上所述该校在教师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等方面表现出不均性。

(五)教学效果的分析

1.学生对体育舞蹈课程设置的满意度

表2显示在被调查的60名学生中对体育舞蹈课程设置的满意度,结果表明安庆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体育舞蹈课程设置基本达到但没有完全达到所有学生的学习要求。在实地访谈中学生主要是对在教学方法,教学设备上的不满意。

2.学生学习体育舞蹈的效果分析

由表3可知,该校学生学习体育舞蹈的过程中大部分能达到自己所希望的学习效果,但有的学生也并未达到自己理想的学习效果。

(六)体育舞蹈硬件、软件设施建设分析

由调查可知,安庆师范学院只有健美操训练馆,健美操与体育舞蹈公用舞蹈房,并没有专门的训练房,这样的场地设施是远远不够的。对该校实地考察得知,学生对该院系所订阅的体育舞蹈专业期刊、图书、本专业藏书及音像制品基本上不知,从这些可以反映出该院校影音资料的建设基本上是处于空白状态,这必然会影响到体育舞蹈专业教学的质量以及对体育舞蹈了解程度。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该校体育舞蹈开展刚刚起步,基本上处于初级阶段,已把体育舞蹈课程纳入正常的教学内容中,绝大部分的学生能够达到自己的理想学习效果,但是由于一系列因素影响了部分学生学习的效果,引起对课程设置的不满情绪。

2.由于该专业在该校是新兴专业目前还处于完善阶段,体育舞蹈教师的专业水平、师资力量还比较薄弱,教师团体队伍比较年轻,甚至有的教师未参加任何培训以及外出学习。

3.体育理论课教学不够完善,教学时数偏少;主要是没有统一的体育舞蹈课程标准与教材,理论教学内容没有统一的标准。

(二)建议

1.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营造良好的学习体育舞蹈氛围,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比赛以及表演活动,给他们以展示自己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更好的推进教学。

2.领导以及体育各部门应加大重视与投资力度,加强对场地设施的建设,增加体育舞蹈训练房,完善该校软件、硬件设施;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和考核机制,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技术水平,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培养更多的体育舞蹈优秀人才。

3.充分发挥图书馆资源优势,加大图书馆的开放力度,订阅有关于体育舞蹈方面的书籍,共同建设良好的影音资料库;优化体育舞蹈理论课,增加理论课教学时数,根据教学大纲内容开设理论课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舞蹈学习论文范文8

关键词:构建主义 高校舞蹈教学 探讨 教学方法 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1.139

1 构建主义视野中的高校舞蹈教学探讨的必要性

构建主义最早是由皮亚杰提出的,是学习中行为主义过渡到认知主义后进一步的发展,在此发展过程中分为了三个代表性的流派,即社会构建主义、激进构建主义和个人构建主义。虽然他们在探究时的重心不同,但都主张个体根据自身的经验和背景去认识客观事物并进行意义构建,侧重学习过程而轻知识的简单传授,认为学习应该是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对事物的理解的基础上作为新的知识增长点,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正确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构建,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和理解将知识融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行为中,使知识呈现出学生的主体特征,使知识的内涵和学生自身更好的融合,达到最佳的效果。所以,在构建主义视野下的高校舞蹈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并强调出教师的引导作用。与其他课程相比,高校舞蹈教学有其学科特殊性,在强调学生具有一定的身体个性时,又要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喜好对生活有自己的理解和挖掘能力,创新具有自身特点的舞蹈形式,加上高校舞蹈教学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涉及到学生的人文修养、音乐能力、创新能力、表现力等诸多方面,又要将这些方面运用到舞台之上,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形成属于学生自身特点的舞蹈风格。总之,在构建主义视野中探讨高校舞蹈教学,既可以挖掘学生主体作用,又可以为高校舞蹈教学改革提供理论的支持。

2 构建主义教学策略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运用

2.1 支架式教学

这种教学方法应该为学生构建对知识的理解框架,该框架可以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更深的理解,对此,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将复杂的知识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部分来理解,进而向复杂的区域深入。对于高校的舞蹈教学,可以将学习内容分为搭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和效果评价等环节,着重突出中间三个环节,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内容有针对性地将学生引入到学生领会的舞蹈教学设置的情境中去,并积极地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相互协作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内容进行创造性的发挥。

2.2 抛锚式教学

构建主义理论认为学生要完成对知识的意义构建,则必须要对知识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如事物的性质、规律和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等方面,最好的途径就是让学生到真实的环境中去感受,即通过直接的方式来获取经验,而非通过教师或其他人的讲解。抛锚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有良好的作用,舞蹈表现力讲究的是学生通过身体语言来表达自身的情感和舞蹈的内涵,这需要学生对舞蹈内涵所要表达的知识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因此,运用抛锚式教学可以让学生融入到实际中去,去感受真实环境带来的舞蹈内涵,能够让学生对舞蹈要表达的内容和内涵有一个更系统、更全面的认识,并结合自身特点创新性地表现出来。

2.3 随机进入教学

随机进入教学是基于构建主义理论下的一个新分支理论(弹性认知理论)中的一项,该理论主要主张的是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和迁移能力,就是我们常听说的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即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时间、地点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呈现。高校的舞蹈教学应该通过随机进入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使舞蹈的基本表现形式、舞蹈文化和舞蹈基本功多方面进行呈现,从而使学生能够发散自身的思维,培养其思维灵活性。

3 构建主义理论下的高校舞蹈教学发展方向

3.1 舞蹈教学的多元化和针对性

高校舞蹈教学中的针对性就是指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进行指定,教学中进行差异化教学,对于舞蹈动作也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基本功、喜好等进行设计,并了解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讲解舞蹈理论时,要根据学生目前的知识结构选择能和学生产生共鸣的传授方式。所谓多元化,就是指在教学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利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选择自主学习过程。

3.2 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

构建理论中提到要求学生能够成为意义的主动构建者,在构建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亲身去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和分析信息,并对自己的假设和自己的猜测进行验证。在实际的教学中,需要教师有意地训练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正确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掌握的知识进行联想,通过自身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联想结合起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学生对舞蹈学习和运用的创新。

3.3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对于舞蹈学者的人文素养培养是必不可少的。舞蹈家邓肯曾说过:“舞蹈目的是要表现出人类灵魂中最崇高也是最内在的各种情感……舞蹈必须为人生带来和谐之感,它既是灸热的又是欢腾的,把舞蹈仅仅看作是一种轻松愉快的消遣,那是亵渎舞蹈。”所以在高校的舞蹈教学中,在传授学生基本的舞蹈知识的同时还要加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引发学生的内在感受,进而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美和感受美中去欣赏美与享受美,最后能创造美。在构建主义理论中,教师并不是意义构建的主导者,仅是帮助者和促进者,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时,做好自身的引导作用即可。

4 总结语

面对日益变革的教育制度,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要对相应的理论进行改革,努力发现高校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及时地解决问题,然后在构建主义理论下对高校的舞蹈教学工作进行深入的分析,从根本上寻求舞蹈教学技能的提升,不断培养学生们的学习情怀,以求最大程度提高高校舞蹈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振峰.21世纪高校开展体育舞蹈教学的探析[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3(3):63-65.

[2]王锦峰.高校舞蹈教学的美育熏陶作用探析[J].音乐时空,2012,(11):67-68.

舞蹈学习论文范文9

人类自衍生以来进行自我情感的表达方式就是多种多样的,包括语言、文字、音乐以及肢体等。其中,肢体的表达主要通过舞蹈形式来实现,舞蹈艺术是人类文明历史上的珍宝,通过舞蹈形式展现出来的人类情感更加厚重,也更加深化,而优秀的舞蹈作品来源于舞蹈编导的创作,那么如何紧跟时代前沿,不断创作出符合当今现代人审美观的优秀作品?这是舞蹈编导教学中应该重视的内容。

一、高校舞蹈编导专业开展教学改革工作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提高,国民经济水平日益超前,在国民教育方面的支持力度也随之加大。高等院校是我国培养综合人才的主要阵地,其开设的内容与教学模式与社会发展始终保持一致性,特别是在人们物质生活条件不断充实的前提下,在精神世界上的需求也愈加丰富。舞蹈艺术是重要的精神文化之一,大众舞蹈审美与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保持着统一步调,为满足观众多种舞蹈审美需求依靠舞蹈编导行业对舞蹈作品进行创新开发创作,因而舞蹈编导专业人才培养应是适应于舞蹈艺术时代审美需求。

开展舞蹈编导教学改革目的在于对高校舞蹈编导专业学生采取综合素质培养模式,除了舞蹈教学方向的培养,还需要关注学生艺术素质的提高,只有通过不断更新舞蹈编导教学方案才能够始终保持教学活力,使舞蹈艺术教学更具无尽魅力。

二、当前舞蹈编导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弊端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已经开设有专门的舞蹈编导专业与课程,舞蹈编导专业也经过长期的发展与探索演变成一个体系完善的学科,然而当前高校所开展的舞蹈编导教学工作始终基于过去的教学经验与社会旧况,对已经焕然一新的舞蹈行业需求难以准确把握。部分高校当中开展的舞蹈编导教学工作存在很多不足与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

(一)培养模式片面,学生综合素质难以提升

高校舞蹈编导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包括专业舞蹈课程教学以及通识课程教学,舞蹈课程教学当中涵盖了众多舞蹈技能实践训练课程以及舞蹈专业理论课程,将一些基础的古典、芭蕾舞技法以及编导理念等都通过系统化课程教授。此外还专门开设供艺术专业学生选修的声乐、钢琴、体育、教育等通识课程。单一从课程体系构建角度上看,舞蹈编导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将舞蹈技能与素质文化结合,坚持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实践应用。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学过程始终难以打破课堂教学空间的桎梏,少有能够训练学生专业应用技能的舞蹈实践活动,让学生所学专业知识沦为无用的“纸上谈兵”而难以配合实践需求,这样教学功能单一的培养模式难以培养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舞蹈编导人才,也难以满足舞蹈行业的真正需求。

(二)教学理念落后,漠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高校所开设的舞蹈编导专业采用的教学方式本身具有强制性特征,是过去教学经验累计的结果,也说明了高校当前的教学理念与学生的学习实际已经出现明显矛盾。舞蹈编导专业教师落后的教学惯性使得其在教学过程中过分霸权主义,对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动性与思维创新能力不能给予肯定,甚至伤害学生对舞蹈编导学习的热情。此外,大部分理论课程教学主要依靠教师的“讲”与学生的“听”完成,过于单一的课堂教学难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缺乏实践示范与模仿练习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的学习思维难以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转变。

三、如何提升舞蹈编导教学质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一)提高教学队伍的质量水平,增加针对舞蹈编导教育者的专业考核

舞蹈编导教育者是开展舞蹈编导教学的主导者也是重要参与者,而教学队伍的水平能够直接决定舞蹈编导教学质量的好坏。作为一名优秀的舞蹈编导教育者,除了基本的身体舞蹈素质之外,最重要的具有较高的舞蹈情感表现能力、较高的舞蹈艺术鉴赏水平以及优质的舞蹈编导教学能力,通过开展针对舞蹈编导教学队伍的专业考核,对外引进优质编导教学人才能够保证舞蹈教育队伍的高水准,从而确保舞蹈编导教学的质量水平。

(二)提炼舞蹈编导课程设置,缩减教学耗时

舞蹈编导专业课程学习不同于一般专业的学习,其专业课程设置应坚持动静结合,尽量缩短教学战线,集中教学资源。在保障教学课时量的前提下可以尝试减少教学周期,让学生更好的保持良好的创作状态,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课堂学习时间的同时也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参加编导实践活动。

(三)解析经典舞蹈编导案例,细化舞蹈情感教育

舞蹈不是单一的肢体语言表达,而是由人类身体姿态,音乐艺术以及人类情感三部分组成,优秀的舞蹈表演无论在人物肢体表达上还是情感投入上都应具备超高的水准。因此,在一般舞蹈编导教学中,需要加深学习者对以往经典舞蹈作品的情感理解,从而提升学习者在舞蹈编导过程对舞蹈情感的渲染能力。此外,舞蹈编导教学不能始终停留在口头的教授,应通过海量的舞蹈作品分析与欣赏,让学习者直接感受舞蹈编导技能的魅力所在,通过熏陶学生的舞蹈艺术气质,从而实现舞蹈编导基本素养的提高。

(四)强化学生艺术审美训练,刺激舞蹈创造性,以练促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