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文言文教学法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3 15:11:14

文言文教学法论文

文言文教学法论文范文1

(1)生源质量不高

专科院校的学生一般高考分数都不是很理想,有的学生进入专科院校的目的是继续“专升本”,最终完成本科学业。专科院校的学生整体英语能力较低,在英语基础、词汇量以及语法知识等方面存在严重的欠缺,给专科英语教学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有的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存在着缺乏学习兴趣、学习自信心不足、甚至是厌恶英语学习的问题,导致专科英语教学工作难以开展。另外,专科院校的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普遍存在被动情绪,很少有学生会根据自身的英语基础和学习能力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英语学习计划,甚至连教师布置的预习、复习内容都很难完成,根本无法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2)专科英语教学效果不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首先,英语教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其教学目标除了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以外,还要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充分体现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形式、新特点,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重点往往还是基础的语言能力训练,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十分欠缺。其次,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具有高度的思想性、人文性和科学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基础较为薄弱,教学方式方法落后,无法将这些特点展现出来,也就达不到英语课程教学的标准。

(3)专科英语教学资源相对匮乏

当前很多专科院校采取分级教学模式,以对专科英语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进行补充、更新,例如将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到课堂中、为学生推荐多种课外读物和自学教材等等,但英语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仍然存在,很多专科院校使用的英语教材与本科教材是一致的,教材的内容设置与学习难度与专科院校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情况不符,缺乏实用性强、难度适中的专科英语精品教学教材。

2交际语言教学方法相关内容阐述

交际语言教学方法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大力发展的背景下形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语言教学方法。这种语言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是Hymes在1972年提出的关于交际能力四个方面的认知理论,这四个方面认知分别是可能的交际形式、可行的交际心理、得体的交际语境以及交际实现。交际语言教学方法认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当通过目标语言进行真正的互相交流。将交际语言教学方法运用到专科英语教学中,目标语言就是英语,而专科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英语的有效交流。通过交流方式提高英语学习能力是交际语言教学方法的主要目标。与过去传统的讲授法相比,交际语言教学方法改变了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求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通过模拟真实的场景,提高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交际语言教学方法在专科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首先,教师和学生要对学习目标进行明确,认同提高英语交流能力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其次,交际语言教学要充分地体现相关人文精神、文化内涵,要符合社交、交际的实际情况。另外,教师和学生要明确自身在模拟场景中所扮演的角色,教师要具有流利、正确使用英语的能力,学生要积极配合相关场景的布置和开展。

3交际语言教学方法在专科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1)学生和教师的积极参与

学生和教师的积极参与主要是指学生和教师要在交际语言教学方法中明确自身的作用,相互配合,促进英语教学的顺利开展。首先,教师要充分发挥在交际语言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要从过去的教学内容教授者、课堂教学管理者的角色中抽离出来,积极转变角色,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和引导,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增强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要让学生成为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改变过去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运用学到的语法知识和词汇量等,在各种模拟场景中练习听、说、读、写、译能力,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2)创新英语课堂教学形式

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需要对英语课堂教学方式进行创新,要将多种多样的活动引入到交际语言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针对专科院校学生基础薄弱、沟通交流能力有限的现象,教师应当选择一些符合学生实际、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内容进行教学。例如在词汇学习方面,可以根据词汇特色融入场景,通过大脑风暴进行词汇记忆。在学习新课的时候,通过学习小组进行课文导入介绍,让每一个小组都对即将开始的新课发表看法和讨论结果;定期举办故事会活动,让学生将身边发生的真实故事用英语讲给全班学生,然后就故事中的人物关系、文化内涵、事物现象等展开讨论。迷你情景剧也是交际语言的一种重要教学方法,对名著、影视、戏剧中的相关场景进行情景再现、创新表演等,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自然地展示语言,进行沟通交流。交际语言教学课堂能够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注意力更多地投放在交际能力培养方面,提高学生在真实环境中运用英语的能力。另外,教师应当积极开展第二课堂,让交际语言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例如组织学生参加外语话剧竞赛活动、外语辩论会等,在训练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肢体语言表达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3)注重专科英语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交际语言教学方法对专科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英语语言能力、良好的人文修养和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语言素质,而且要求教师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准确把握交际语言教学方法的内涵,能够有效地指导交际语言教学活动。因此,要注重专科英语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提高教师在交际语言教学活动组织、活动预测和效果评价、经验总结等方面的能力,通过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实际案例研讨和交流学习等方式,发挥教师在交际语言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意义。

4结语

文言文教学法论文范文2

关键词:文科专业;大学数学;教学方法;通俗性语言

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是一种模式的科学,其具有严密的逻辑系统、独特的公式结构以及形象的图像语言。数学是严谨的、精确的,它要求数学定理、结论必须论述精准,不能模糊。数学又是抽象的,因为数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依赖于抽象。数学的这些特点对学生是非常有益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对学生数学素质甚至个人能力的发展与提高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然而,又恰恰由于数学的这种谨性与抽象性,对于初学大学数学的文科学生而言,数学就像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许多人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而被拒之于数学理想国的大门之外。经常有学生抱怨极限的定义抽象,根本理解不透;这个证明过程好复杂,用了一晚上的时间还是没有理解等等。总之一句话,数学太难,甚至难于上青天。

其实,造成这种现象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长期以来在数学教学中都一直强调理论的严密性,教师在授课时过分严谨、过分强调其中的逻辑推理,致使许多学生感到数学课枯燥乏味,数学复杂难懂,产生畏难情绪,进而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而数学教材中的语言往往是高度抽象的,需要严谨推理的,理解、应用起来困难很多很大。而教师如果完全照本宣科地按照书上的内容去讲解,学生理解起来、接受起来的效果和自己看书的效果几乎无异,从而形成了许多学生的一种共同看法或者结论,数学太难,我不是学数学的料,而这恰恰失去了数学教学的根本意义。

一、什么是通俗性语言教学

“通俗性语言”就是遵循直观、形象原则,利用并不十分严谨的通俗性语言,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因为人们总是希望借助直观、具体、形象的事物理解抽象的事物,我们可以在教学中让学生观察、初步了解所学事物或教师的形象描述,再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更加深入的认识,丰富、完善他们的知识构架,使他们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发展其认识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通俗性语言,也就是平常所讲的通俗易懂,教师的语言要平易、易懂和浅显,要深入浅出地阐明教材中深奥、复杂的定理或者定义的内容。即“话需通俗方传远。”通俗性语言教学将会在学生理解定义及掌握其应用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中的一些实例

下面将从四个方面来近一步解释说明这种教学方法――通俗性语言教学。

1.关于极限的定义

许多教师在讲授极限定义的时候采用拗口复杂的精确定义,即如果数列yn与常数A有: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着,总存在一个正整N,当n>N时,yn-A

2.关于范德蒙行列式(Vandermonde)

3.关于微分,特别是在涉及分部积分法的时候

4.在无穷级数、贝叶斯公式等等知识中都是可以用通俗性语言来实现,传授知识,并且让学生容易理解、接受所学知识,达到通过严谨性语言有时候达不到的效果

比如,无穷级数un就是高中所学数列的加和,贝叶斯公式就是一个条件概率PA|B而已,都能收到严谨证明推理所达不到的意外的好的教学效果。

三、通俗性语言与数学严谨性的辩证关系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或者精确性,广泛的应用性。它能训练人们的思维能力,能让人们的思维更敏锐,并且其他学科基本上都会运用到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完全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数学可以说就没有这个世界。但是,数学里面许多看似枯燥又无聊的知识完全是可以通过通俗性语言传递给别人的,从而不需要给数学、给数学的抽象性等特点附加上高不可攀的外衣。

数学的目的是培育人的数学思想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开拓我们头脑中的数学空间,促进人各项能力的发展和提高。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掌握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推理能力等多方面也得到进步与发展。通俗性语言这种教学方法也是能够达到这些目的的,并且能够让学数学的人易于接受。

通俗性语言不是与数学的严谨性、抽象性背道而驰的,也不是说整个课堂始终是在使用通俗性语言,更不是说数学教学或者数学学习是在忽略数学的重要特点,而去一味地追求一种通俗性。通俗性语言的主要目的是先通过这种通俗性的语言让学生进入数学的天地,再继续深究数学里面的严谨、抽象等等诸多特点,并且是在遇到一些很抽象、复杂的知识点的时候采用的一种方法。个人认为,通俗性语言讲授的知识和数学的严谨性语言二者反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都能达到数学教学的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文献:

[1]张全信.决定数学解题成败的四个基本因素[J].滨州师专学报,2003(2).

[2]李超,邓四清.问题解决教学应在问题编拟上下功夫[J].湘南学院学报,2006(5).

文言文教学法论文范文3

“言语”论者包括“语感”论者、“言语—语言—言语”论者、“言意互转”论者、“言语生命教育”论者、“言语智慧教育”论者,他们都以现代语言学之父、结构主义语言学创始人——索绪尔的“语言、言语二分学说”为理论依据,否定“工具性”论者的性质观,认为“语文学科”或“语文课”不是教语言而是教言语,只是由于他们对“言语”的理解不同或者体系运演的不同而导致具体主张有别。“工具性+人文性”论者虽然否定“工具性+思想性”学科性质观,但却使用了与“工具性+思想性”论者基本相同的思想方法,先承认“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再将长期以来基本上是政治思想教育意义上的“思想性”修改为“人文性”。“人文性”论者反对“二元论”,并试图彻底抛弃语言或言语的“工具”与“技术”属性,认为“语文”不是“工具学科”,而属于“人文学科”,“人文性”才是它的本质属性,有人甚至极而言之“母语教育实质就是精神教育”。“模糊性”论者针对“工具性”论者的理论与实践以及从西方引进的唯科学主义取向的“标准化”考试暴露出的种种弊端,认为“语文的模糊性是绝对的、普遍的,而精确性是相对的”,“模糊性”是“语文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本质属性。

“美辞”论者认为“语文课”不是教学生学语言也不是学言语,而是学习修辞——美辞:听读上能鉴赏美的辞、说写上能使辞美。在经历了上述无休止的争论之后,近几年出现了自称“本质悬置”和“反本质”的声音。“本质悬置”论者主张既然“‘语文’是什么”说不清楚就干脆不去说了,暂且将本质“悬置”,转而说可以说的“‘语文’不是什么”。“反本质”论者则认为不是“语文”的本质说不清楚,而是本来就不应该有“语文”这个错误的名称,因为原本就没有“语文”这么回事,甚至有人主张将“语文”还原为“国文”,有人呼吁将“语文课”分为“汉语”、“文学”两门课。由以上的简略梳理可以看出,在半个多世纪里,学界对该学科本质的认识仍然是一笔“糊涂账”,而“语文教育本质”问题始终没有解决。

为什么“语文教育本质”研究会陷入这种“过尽千帆皆不是”的困境,乃至有人声称干脆“本质悬置”或“反本质”呢?第一,研究对象不明。我并不怀疑绝大多数研究者的本意是弄清楚“语文教育本质”,有的研究者也申明自己在探讨“语文教育本质”,但实际探讨的却是“语文”、“语文教学”、“语文学科”或“语文课”的基本特点与属性,而且经常将这几个有密切联系但并不完全相同的概念相互替代使用。第二,研究方法不当。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用“拆字—析字法”界定“语文”二字。例如:有几位著名语文教育家、语言学家在其重要文章里或在大型研讨会上的如下表述都有“拆字—析字”之嫌:“语就是口头语,文就是书面语,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语文这个词可以解释为语言和文字,也可以解释为语言和文学。”“语文这门学问主要是语言文字之学。”“语文课,照我的理解,应该是语言文字。”“我想中学的语文课是指语言文学。”由于先拆字再析字,对“语”的解释有了母语、汉语、口语、语言、言语、语感、现代汉语等,对“文”的解释有了书面语、文字、文学、文章、文化、人文、文言文等。这样,“语文”、“语文教学”、“语文学科”或“语文课”的本质说不清楚了,而“语文教育本质”就更说不清楚了。二是根据语文教学内容、价值观和目的观来确认“基本特点与属性”。传统的“文道统一”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工具性”说、五种“言语”说、“工具性+思想性(人文性)”说、“人文性”说、“模糊性”说、“美辞”说等性质观,都与此有关。三是将“特点”、“属性”等同于“本质”。李海林已经指出:我国语文教育界已经习惯于用“××性”这种言语方式来表达对语文学科、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甚至已经形成了一种顽固的思维定势;“××性”仅仅是一种指向事物外在形态的描述,用“××性”概括语文学科、语文课程的性质是把它的某一外部特征当作了内部性质,而揭示“本质”的最好方式应该是下定义。第三,知其难而退缩。所谓的“本质悬置”论者主张既然“‘语文’是什么”说不清楚就干脆不去说,转而说“‘语文’不是什么”。例如:不是语言教学、不是培养语言学家,不是文学教学、不是培养作家,不是一般的文化课,不是言语形式教学、不是言语内容教学等。其实,这并不是哲学意义上的“本质悬置”,而是在“反向”地说“本质”。所谓的“反本质”论者认为不应该有“语文”这个错误的名称,因为新中国成立以前并没有“语文”这么回事,意欲放弃对“语文教育本质”的追问。例如:有人认为把“国文”改为“国语”进而改为“语文”决不是科学的明智之举,现在把“语文”还原为“国文”不是复古,而是拨乱反正;有人呼吁将“语文课”分为“汉语”、“文学”两门课。这是对“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与机械分割,并不是哲学意义上的“反本质”,因为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用以消解乃至放逐形而上学“本质论”的“反本质”方法论,并不是主张通过放逐或分割使该事物不再是该事物,而是强调只关注“现象”和“存在”本身,闭口不谈本质,压根儿不承认事物有“抽象的本质”。这三种原因的共同点是研究方法不正确,方法不正确又是因为方法论不正确,方法论不正确的根源又在因哲学意识淡薄而没能找到可靠的哲学基础。

“语文教育本质”研究怎样才能走出困境?强化哲学意识——找到可靠的哲学基础——吸收其方法论——运用正确的研究方法,关键是找到可靠的哲学基础并吸收其方法论。那么,包含着“语文教育本质”研究方法论的可靠哲学基础是什么?笔者认为,其哲学基础在于分析哲学和哲学解释学。分析哲学是20世纪前期最重要的哲学思潮,代表人物有罗素、维特根斯坦等人。尽管分析哲学内部不同学派之间的观点和方法有较大差异,但都重视分析的方法、强调进行语言分析。罗素认为,语言的意义在于精确地描述世界,使世界的本质结构得以呈现;而日常语言是模糊不清的,哲学中经常使用的词语表意不明、歧义丛生。因此,要运用逻辑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分析,从而建立理想的人工语言。后期的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的意义全在于它在实践中的用法,应该把语言作为一种生活现象和实践来考察;语言本身并不存在问题,问题在于人们对语言正常用法的错误使用。因此,分析哲学的任务就是分析日常用语中有哪些歪曲,还语言以真面目。分析哲学的共同旨趣是通过语言分析给语言“看病”,代表了哲学研究的科学化取向。我国学者王路在《走进分析哲学》中指出:分析哲学对观念明确、思想清晰的强调,对科学精神的追求,正是中国学者最应该学习和借鉴的。真正的“语文教育本质”研究,必须运用分析哲学的语言分析方法。

哲学解释学是在20世纪历史主义和人文主义思潮影响下,针对自然科学方法论对人文领域尤其是哲学领域的渗透与制约的反抗而形成的一种哲学思潮,代表人物有海德格尔、伽达默尔、贝蒂、哈贝马斯。伽达默尔认为,科学并不能解决“存在”的根本问题,不足以成为人文科学方法论基础;语言不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工具,而是人类存在的方式,是存在的家园,存在只有通过语言才能得以显现,即“能被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人类的母语学习即意味着在这个语言世界中成长,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获得对世界的认识。语言自身对于世界解释的有限性决定了学习者的有限性,语言的界限即是理解的界限。作为核心概念的“理解”是对语言的理解,它离不开“前见”的影响,是理解者自身视域与历史流传物视域之间的“视域融合”。真正的“语文教育本质”研究,必须运用哲学解释学的语言理解方法。分析哲学追求精确严密的语言分析,代表着科学主义的方法论;哲学解释学主张对语言意义进行理解,代表着人文学科的方法论。虽然分析哲学和哲学解释学起初是旨趣不同的两个哲学派别,但从20世纪中后期开始,两派哲学家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分析”与“理解”有相互补充的必要,逐步从方法论角度克服各自的片面化信念与主张,呈现出对话和融合的趋势。更重要的是,这两种哲学都极为关注语言,分析哲学由于对语言的关注才带来了哲学研究的“语言转向”,哲学解释学始终把语言看作一切“理解”的基础。正如孙正聿在《哲学通论》中所说:语言的逻辑性与人文性的关系,是现代哲学中的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双峰对峙”的重要根源,也是相互融合的重要基础。分析哲学和哲学解释学融合的趋势,已经为真正的“语文教育本质”研究提供了深刻的方法论启示。

研究“语文教育本质”应该用“语言分析”和“语言理解”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理解并明确地回答“语文教育”的两个根本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语文教育是什么?’是什么意思?”伽达默尔说:当我们碰到“事物的本质”这个表述时,它的要点显然是说,那可供我们使用与支配的东西,实际上有一种自身的存在,这使它能抵制我们用不适当的方式去使用它。或者从积极的角度讲:它是一种不能更改的给定性,我们必须适应这种给定性。维特根斯坦发现,即使我们认为是同类的事物之间,也存在着许多差异,它们充其量只有“家族类似”。那么,超越种种语文教育内容观、价值观、目的观介入的语文教育“家族类似”的“给定性”即为“语文教育本质”,“语文教育本质”研究就是要对这种“家族类似”的“给定性”给出“唯一表达”。

文言文教学法论文范文4

【关键词】解释学 语文教学 本体论智慧

语文教学解释学理论的研究,是一个开创性的新课题。它主要以哲学解释学理论为基点,打破过去的概念化阐释模式,建构全新的语文教学解释学的理论与方法,旨在为语文教学提供新思维、新视点、新思路和新方法。这是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早已触摸到的一个牵动语文教学生命的课题,它直接关系到语文教育与课程改革的功效和成败,因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要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创新观和方法论,就离不开解释学的理论和方法。解释学方法是语文课程教学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第一方法,语文教学解释学是语文教育与课程改革理论前沿领域中一个有着重大意义的研究课题。

深层的醒悟与思维新秩序语文教学本体论的研究,也是一个前沿性的新课题。对于“本体”与“本体论”,有很多阐释和讨论,在这里我们无意于考察形而上的概念性思辨,只是着眼于具体探讨语文教学的本体问题。我们认为,语文教学的本体,即语言本体或日语文本体。毋庸置疑,语文本体的构成与存在原理――包括语文与世界、语文与文化、语文与主体、语文与生命、语文与存在、语文与意义等,是语文教学本体论要探索的基本问题。语文本体论是关于语文自身的学问,它要阐释和描述语文的构成与存在形态,可以说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和根本。因此,深入研究语文教学本体论原理,建构语文教学本体论视点和思路,可以从根本上变革语文教学的思维与秩序,消除过去我们将语文与世界、语文与文化、语文与主体、语文与生命、语文与存在、语文与意义隔离的鸿沟,把语文作为主体生命的形式来把握,视一个语言形式为一个生命形式。显然,这是一个全新的语文本体观的建构,也是一个从根本上颠覆和重建语文教学思维和秩序的重大变革。有不少专家指出,本体问题或存在问题是和语言紧密交织在一起的。当代语言哲学家认为,利用现代语言分析手段,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本体问题,对古已有之的问题给出崭新的、确切的答案。语言哲学界的这种认识分歧与争论,引发了我们多方面的思考和深层的醒悟,使我们深刻认识到语言和本体原本就是“紧密交织”而同构于一体的,本体即语言,语言即存在,谈“本体”就不可能不谈“语言”。本体和语言的这种交织同构关系决定了语文教学本体的研究方面:

1.语言的人文视界与本体论阐释,包括语言与人的意义世界的构成、语文本体世界的哲学透视等。这个方面重在探讨语言作为人之表征,是人的生命的呈现,是人的基本生存方式。语言还是民族精神的外化,一个民族从诞生之日起所经历的漫漫历程都深刻在语言中。在语文教学本体论研究中,对语言与世界、语言与主体、语言与生命、语言与存在等所作的具体的探讨和哲学透视,多维化地揭示了语文本体构成的特征及其存在原理。语文教学的主体是人,人与世界不可分离。世界是人的生存居所,而语言是人与世界的本质关系。所以,语文教学一定要充分认识语言与人和世界的同构性。一个语言形式就是一个特定的生命形式,一个语言形式就是一个特定的存在世界。学习语言也就是拥抱生命、投身世界,而非单纯的、枯燥的知识灌输和技术操练。

文言文教学法论文范文5

一、重大的进展

1.理论建树初具规模。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科学。科学赖以存在的基础,是因为它建立在朴素的客观规律之上。对外汉语教学尽管头绪纷繁,却是有规律可循,从理论上探索这些规律,把几十年来国内外汉语教学的经验加以总结,从中归纳出若干规律,形成自己的理论框架,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成熟的标志。已故的朱德熙先生说:“现在世界上有各种理论,汉语有其特殊性,我们应该提出自己的一种理论来,我认为是完全有可能做到这一点的。”(朱德熙,1989)现在,“对外汉语教学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由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两部分组成;基础理论包括语言理论、语言学习理论、跨文化交际理论和一般教育理论等;应用理论是指教学理论和教学法(教学法的部分内容具有理论性质,因此不妨把它也归入理论范畴)。”(《纪要》,1995)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则是一种综合的、跨学科的理论,它是建立在综合应用语言研究、语言学习研究,语言教学研究和跨文化交际研究等方面的研究之上的。围绕着理论的思考,有一批出色的论文,其中吕必松、胡明扬是其代表。然而,框架虽然搭起,研究却还不能说十分深入。真正称得上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的文章,为数并不多。当然,我们不需要所有的人都去从事理论研究,但我们必须有我们自己的理论研究者。如果说,一个理论研究十分薄弱的学科,犹如建立在沙滩上的大厦,决不为过。我们期待着更多的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文章面世。

2.研究对象更加明确。具有独特的研究对象,是一门学科赖以建立的前提。对特殊对象的深入研究,是一门学科朝着精密科学发展的必然途径。对外汉语教学的特殊研究对象,朱德熙在1989年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汉语研究,这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是后备力量,离开汉语研究,对外汉语教学就没法前进;另一方面是对外汉语教学本身的研究,而这决不仅是教学经验的问题。四年之后,盛炎、沙砾认为,对外汉语教学“有明确的研究对象,这就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途径和方法”。(盛炎、沙砾,1993)到了1995年,我们对特殊的研究对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就是,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汉语的学习和教学,即研究外国人学习和习得汉语的规律和相应的教学规律。研究的内容则是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汉语学习和教学的全过程。从“学”的角度,要研究学习者是如何学会并掌握汉语的;从“教”的角度要研究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语言测试等全部教学活动,其研究目的是为了揭示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汉语学习和教学的内在规律,以便指导教学实践。(《纪要》,1995)只有研究对象明确,才能产生具有指导意义的具体的研究成果。我们根据研究对象,可以分别开展学科理论研究、汉语本体研究和方法论研究。

3.研究方法已具有自身的特点。既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对象是汉语的学习和教学问题,那首先要把“学什么”和“教什么”研究清楚。所以,第一位是汉语本体研究,但在研究方法上、侧重点上不同于一般的汉语研究。

在汉语本体研究方法上突出的特点是运用比较语言学的方法,进行汉外语的比较,从而找出学习的难点,“所谓难点,就是中国人看来容易,外国人学起来困难的地方。在语音、语法、词汇三方面,汉语都有自己的民族特点,这些特点往往就是难点。”(王力,1985)研究语法结构,研究语音规律,对本国人来说,一般规律也就够了,但对于外国人来说,只掌握一般规律是学不会汉语的,常常一用就错,这种错误往往启发研究者去注意中国人自己不容易想到的问题,于是促使我们在研究方法上更注重“习惯用法”和“例外现象”的研究。这种从教学中发掘的研究课题,具有对外汉语教学本体研究的独特视角。其研究,不仅推动了对外汉语教学本身,也对现代汉语研究起了促进作用。在汉语研究方面的代表人物有:李英哲、柯彼德、陆俭明、邓守信、王还、刘月华、赵淑华、佟秉正、舆水优等。

至于研究“教”和“学”,与其他语言作为外语教学是有共性的。这也就是在创始阶段,我们不断引进、介绍各种外语教学法的原因。外语教学法的研究,在国外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关于这方面的著作已经很多。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无疑应该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法,吸取其精华,为我所用。但在研究汉语教学法时,正如张清常先生所指出的:“一不能忘记汉语本身的特点,二不能忽略中国传统语文教学千百年经验的合理成分,三不能忽视国外某些教学法它们一方面显示其优越性另一方面却也暴露出一些严重问题的这种缺陷。”(张清常,1990)这是十分中肯的话。

下面我们对教学法研究略事回顾:1985年第一届国际汉语讨论会上,汉语教学法研究与国际上交际法原则盛行一时相同步,并开始探索结构与功能相结合、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新路子。1987年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上,教学法研究不断创新,预计有可能形成“结构——功能——文化”三位一体的教学法新路子,并向综合教学与分课型教学相结合的新模式拓展。1990年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上,人们对教学法又有了新的思考,以历史的态度对以往的教学法进行冷静的分析和科学的总结,从而发现现在还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法是完整的唯一可行的,而且可以普遍适用的。应该更加充分地考虑到不同的语言教学目的和不同的教学阶段对教学有着不同的要求,因而普遍存在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方法是根本不存在的,《语言教学法的研究——各得其所、各取所需、各有千秋》([美]杨觉勇)一文代表了这种思想。到了1993年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上,吕必松总结到:“更快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已成了各种语言教学法流派的共同目标,这也是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不可逆转的一种发展趋势。”(吕必松,1993)没有一种教学法是全能的,也没有一种教学法是毫不足取的。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不同的教学对象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今后,我们应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兼采众长,摒弃其短,探索汉语教学的新路子。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近年来在研究中比较注重教和学的调查研究,注意统计分析(定量、定性分析),创造条件搞各种教学试验等科学的方法。

4.研究领域正在拓宽。语言教学的研究,是受语言理论研究制约的。80—90年代,国外普通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向,是乔姆斯基的理论已经不似70—80年代那样风靡一时,代之而起的是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研究。潮流所及,社会文化因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作用的研究,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开始是关注汉语教学中文化背景和文化知识的介绍,继而进入了跨文化交际的研究领域,开始研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领域。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民族形式,深入研究并在语言教学中引入语言所表现的文化内涵,是将语言知识转化为交际能力所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胡裕树等,1989)不同的语言所包含的民族文化是有一定差异的,这种文化差异是第二语言学习的障碍之一。近年来,关于如何在语言教学中排除跨文化交际障碍的讨论,已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之一。研究的方向有两个:一个是文化对比,主要是以汉语为背景的中国文化和以英语为背景的欧美文化、以日语为背景的日本文化的比较;另一个是在汉语教学中注入文化内容的研究。然而,并非所有的文化内容都与语言学习和教学直接有关。《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胡明扬,1995)探讨了究竟哪些文化因素最有可能直接影响语言的学习和使用。文章认为,在语言教学中注入文化因素应考虑到外国学生的母语和汉语在文化上的异同,不要喧宾夺主,不要把语言课上成文化课。这篇文章廓清了在汉语教学中注入文化内容的一些不够清晰的认识,有助于大家形成共识。总的看来,语言和文化的研究还刚刚起步,讨论汉民族文化特点的文章比较多,讨论汉民族文化对汉语学习影响的文章还比较少。领域虽已打通,深入下去还值得探讨。

5.研究成果十分可观。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汉语本体研究成绩尤为突出,这是汉语研究专家与对外汉语教师密切配合,通力合作的结果。对外汉语教学从一个新的角度开拓了汉语研究点,它受到汉语专家热情的关注,从理论体系、研究方法、研究视角为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研究提供帮助;而对外汉语教师,掌握外国人学习汉语的特点与难点,从那些中国人习焉不察的问题中,小处人手,大处着眼,发掘带有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的研究课题,体现了学科的特色,为汉语研究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在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篇章、汉外语对比以及与汉语教学有关的文化因素的研究中,语法研究又占更大的比重,在前四届讨论会的论文选中,有关汉语本体研究的论文共160篇,占全部论文总数363篇的44%,而其中仅语法研究的就有90篇,又占总数160篇的56%。这些论文涉及下列三类内容:一是从宏观上研究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路子,探讨浯法教学的改革。二是针对外国人学汉语的难点,深入分析语言事实,发掘语言规律。三是在汉语语言现象的分析与描写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种研究的势头,与80—90年代中国语言学界的语法研究不无关系。近年来,中国的语法研究异常活跃,呈现一片繁荣景象,硕果累累,新人辈出,成为语言学科各个部门中发展最快的一个。(龚千炎,1996)影响所及,对外汉语教学界的语法研究,有以下几个值得注意的研究特色:一是理论和方法的多样化,涉及到传统语法、结构主义语法、功能语法等。二是体现了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的研究,特别是三个平面的语法观、形式与意义密切配合,交互验证的研究方法,深深地影响着对外汉语教学的语法研究。三是结合汉语与外语的比较,深入发掘汉语的特点,渗透着理论的思考。

在教学研究方面,对汉语诸要素教学的研究更深入、更具体,有不少新的教学设想,得出不少有教学参考价值的结论。通观教学研究方面的论文,可以说在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上,都不断有新的进展。首先,对“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教学路子,基本上形成了共识;其次,进一步明确丁以总体设汁为主导的教学过程的四大环节。对各个语言教学环节和各种浯言技能训练的研究,更有理论的深度,对教学也更具指导作用。对于各种语言技能从设课到训练,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规范。最后,建立并在不断地完善有效的汉语水平考试系统等等。

自1987年中国对外汉语教材规划会以来,对外汉语教材建设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几年来编出了上百种不同类型、不同课型、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特色的汉语教材,可谓洋洋大观。在这些教材中,大都能较好地体现汉语内部的结构规则,并带有不同的教学法理论倾向,应该说各具特色和优势。(杨庆华,1995)对外汉语教材的建设与发展,实际上反映了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探索。今天,更新教材的呼声日高,我们期待着新一代教材的尽快问世。

学会成立以来,研究的重点开始由“教”转向“学”。学习者学习行为的过程和规律的研究直接影响着教学水平。研究的范围涉及到对学生特点和需要的分析,对外国人学习汉语过程的描写,外国人学习汉语过程中的偏误分析及中介语研究,外国人学习汉语行为过程的调查与实验,以及对课堂上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的观察研究,等等。学习规律研究中提出的若干理论、模式和假设,对促进汉语教学研究由“经验型”向“科学型”的转变,将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的说来,研究成果应该重视,值得提及。但是,我们还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真正找到一条全面体现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教学规律的教学路子,世界各国的同行们都处于探索过程中,力求逐渐加深认识,不断地改进处理方法,争取良好的教学质量。(吕必松,1993)这是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

二 、明显的不足

1.关于学术方向。1994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对外汉语教学的定性、定位、定量问题座谈会指出:“由于近年来我国涉外教育和对外汉语教学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和内涵等问题上便产生了某些不同的看法,甚至对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本身也产生了某些怀疑。”(《纪要》,1995)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的分歧,不但关系到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地位和研究对象,而且也关系到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对课堂教学也不无影响。面对这种局面,学术方向出现摇摆。

这次座谈会经过坦诚的切磋,在学术方向上可说达成共识,从而明确了学科的性质,规定了学科的内涵,维护丁“对外汉语教学”这一名称的唯一性、稳定性和严肃性。会议指出:“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根本的区别,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教学,教学规律也没有足够的共同点,所以它们不可能属于同一学科。”(《纪要》,1995)这样就摆正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关系。今后,发挥学科优势,突出学科特色,把握住对外汉语教学的学术方向,仍是不容忽视的。

2.关于研究视角。从总体上看,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视角还略嫌偏窄,一个领域的各部门的研究也多有失衡。在汉语本体研究中,词汇及其教学研究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几年来毫无改善,极需加强。近年来,语音及其教学的研究,有滑坡现象,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质量有待提高。这方面的研究论文其数量在历届论文集中呈递减趋势。汉语语段、篇章,汉语风格及其教学的研究,除个别文章,几乎无人间津。

在教学研究中,探讨一般教学法的文章较多,而探讨具体语言要素教学的文章较少,能为单项语言技能训练寻找出有效方法的文章更少。在学习研究上,缺乏有份量的各种教学实验,也还需要更多的学习行为的调查报告及相关的科学数据。由此看来,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视角还应更开阔些。

3.关于学术课题。在学术课题的选择上,一些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研究课题还没有被攻克。比如,我们还没有一个科学的、统一的、具有国家水准的汉语语言能力等级标准和等级大纲。我们虽有《当代北京口语语料》,也还只是初级产品,还有待于系统地、全面地开发研究,我们迫切地需要通过开发研究为对外汉语口语教材找到真正的现代汉语口语标准。我们虽然有《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那还只是一个“暂拟”型的或“提要”型的理论框架,似嫌陈旧,我们还应研制一个适合外国人学习汉语语法的应用型的教学大纲。有些基础研究工作,个人难以完成,有关部门应组织人力,成立课题组,共同研制。比如把近年来分散的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成果,分门别类,整理归纳,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一方面便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另一方面也可从中发现薄弱环节,以便补苴罅漏,填补空白。有些几经繁难,辛勤劳动研制成功的基础项目,对外汉浯教学界的同仁要充分利用,如《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系统》、《现代汉语句型系统》、《现代汉语研究语料库系统》等,要物尽其用,不可束之高阁。(张旺熹,1996)

4.关于论说方式。科学研究的成果应以严谨的形式来体现。一些对外汉语教学的科研论文还只是教学总结,或断想式的经验之谈,甚至写成了工作报告,严格讲来这都不能算作科学研究论文。有的论文选题不错,然而或论证角度欠妥,立意不明;或逻辑层次紊乱,让人难明事理;或浅尝辄止,失之于肤浅。有的论文所用语言不是科学论说语言,过于散文化或口语化。有的文章不列“参考文献”,也没有注释,引文也不注明出处,看不出自己的新见解,甚至对所研究的某一问题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也不甚了了,不能充分掌握某一问题所有的资料。这些都是对外汉语教学在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过程中要加以克服的。走向成熟的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应该有一批水,平较高的研究者,并且取得水平较高的研究成果,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三、乐观的前景

1.语汇及其教学研究将迈入新起点。长期以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比较重视语法教学,把词汇及其教学的研究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于是,词汇的教学与研究就成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至今依然如此。

究其原因,是忽略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是成年人、外国人这一根本特点,混同了对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的汉语教学。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学龄前就掌握了汉语的基本语汇及其用法,他们在达意上没有困难,以后的任务是扩大词汇量及提高语言表达水平的问题。外国成年人学汉语要一个词一个词地学,要掌握每个词的用法,日积月累,熟能生巧,最终才能掌握一种语言。如果只学一些干巴巴的语法规则,充其量只能表达一些简单的标准句,稍一活用,常常是一开口——动笔就错误难免。特别是随着学习的深入,外国人会觉得语法条条不管用,而一个个词的用法才真正解决问题。以至于有的外国学者认为:“在学生看来,汉语语法规律不像其他语言那样严密、系统,而且有不少语法规律不好归纳,甚至等于学一个个词的用法。”(舆水优,1991)其实,早在三十年代,著名瑞典汉学家高本汉就说过:“学习中国语言有三大困难,其实只是一个,即中国语词的问题。”(高本汉《中国语与中国文》)这是因为语汇是语言存在的唯—‘实体,语法也只有依托语汇才得以存在。语法也可以说是无数具体语汇的具体用法的概括与抽象。因此,胡明扬说:“语汇教学的重要性是怎么强调都不会过分的。也正因为如此,加强语汇研究和语汇教学就成了当务之急。”(胡明扬,1996)现在,我们看到,语汇及其教学的研究已经迈入新起点。《现代汉语常用词用法词典》的正式出版是其标志。这是一部为外国人编的汉语学习的原文词典,它收词3700多个,有准确的释文,丰富的例证,简明的用法,更宝贵的是备有错用的提示。这是语汇及其教学研究的新作,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汉语学习和教学的需要。

最近,语言学领域新出现一个叫做“最小程序”(minimalistprogramme)的新论点,这一论点将各种语言之间的不同归结为其虚词成分和词汇方面的差异。,(袁博平,1995)与此相关,又有“词汇语法”(lexicon-grammar)之说,认为:“语法理论,无论是转换取向或功能取向,若不跟词汇分类相结合则不可能有任何实质意义的突破。”(郑定欧,1995)理论语言学的这些新发展,必将对语汇和语汇教学研究产生一定的影响,带来新的契机。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和教材编写注入新的思想。

2.学习规律的研究将出现新推进。以往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重点多集中在“教”和“学”的内容,以及“怎么教”这两方面,对“怎么学”的研究重视不够。语言学习和获得是一种特殊的心理过程,研究语言的学习和获得的规律,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对提高教学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国内汉语学习规律研究起步较晚,真正引起人们的重视是1992年以后的事情。我国较早的学习规律研究是对比分析,即从两种语言本身的比较来预测学习中的难点,继而是中介语研究。研究者认为在学习过程中的某一个特定阶段,学生使用的实际上是一套独立的语言体系。这套体系既不是学生母语的语言体系,也不是第二语言的体系,而是学生自己的一套语言体系。研究这套语言体系,可以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而学生的语言偏误正可以观察中介语在学生头脑中的运作情况。七十年代,国外第二语言教学中,偏误分析曾风靡一时,风尚所及,对外汉语教学界曾把错误分析、对比分析和中介语分析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作为学习理论研究的突破口。(吕必松,1993)近年来,克拉申(krashen)的输入假设理论也曾影响学习理论的研究,如区分“习得”与“学习”,采用吸收可理解的输入信息提高听力教学的质量等。八十年代,乔姆斯基提出了普遍语法理论,这不仅仅是一种语法理论,同时也是一种语言习得理论。普遍语法理论认为世界上所有的语言都有着某些共同的语言原则,这些原则是天生的,人的头脑中固有的。有人认为,目前世界上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发展趋势是,以语言原则参数理论为基础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已成为近年来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主流。(袁博平,1995)对外汉语教学的学习研究必将在这一趋势影响下,展开新的研究未来。

3.电脑化教学研究将跨向新高度。应用现代技术进行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八十年代,视、听材料进入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仅仅是利用电视机、收录机的效能开展教学。近年来,计算机辅助汉语教学迅速发展,也仅限于以常见情景;常用句型为线索,配以常用语词和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教学,还不能充分发挥这类设备为语言教学所能提供的多方面的可能性,如综合性、直观性、可选择性等,开辟教学的新路子。

现代信息技术的新发展,诸如笔输入技术,多媒体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出现,为对外汉语教学带来新的希望。如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利用这些先进技术,开辟教学的新途径,研制新一代教材,促进科学研究,已经提到了议事日程。

仅以多媒体为例,编写多媒体教材应立即着手去做,多媒体是既能处理文本信息,又能处理图像、图形和声音的多功能技术,并具有人机交互的能力。以这种技术研制的新一代教材,是一种文字、声音、图像立体发展的教材,必将给对外汉语的教学带来一场革命。又因多媒体信息量大,具有跨时空特点,可变平面教学为多元立体化教学,因之也更符合语言学习的心理过程,我们相信,必将会为对外汉语教学带来一番新的景象。

 

参考文献

朱德熙  1989  《在纪念<语言教学与研究>创刊十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王  力  1985  《在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上的讲话》,《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胡裕树  1989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两个问题》,《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

              《对外汉语教学的定性、定位、定量问题座谈会纪要》,《语言教学与研究》1995年第1期。

胡明扬  1995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陈亚川  1990  《汉语教学研究的拓新与深化——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读后》,《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吕必松  1993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郑定欧  1995  《“凝固”析——词汇语法(lexicon—grammarr)引介》,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讨会论文

李忆民  1995  《现代汉语常用词用法词典),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龚千炎  1996  《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汉语语法研究》,《汉语学习》第2期。

杨庆华  1995  《新一代对外汉语教材的初步构想》,《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盛炎等  1993  《对外汉语教学论文评述》,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舆水优  1991  《通过常用语法错误来看处所词的用法》,《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张清常  1990  《对外汉语教学法·序》,现代出版社。

赵金铭  1985  《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举要》,《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1987  《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举要》,《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1989  《近十年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述评》,《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1993  《汉语教学与研究的发展与创获——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综述》,《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文言文教学法论文范文6

文言文议论文体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一、议论文体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议论文体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新课程改革下地方教育课程中对此种文体教学的要求以及教学目的更加明确、具体。提升了语文教学文言文中议论文体的地位及重要性,并做了更加详尽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其次,各地方中考要求语文教学科目中文言文之议论文体知识的掌握更加严谨,并严格要求按照文体知识来明确采分点。

由此看出,议论文体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不能忽视其对教学结果的影响。但目前,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某些问题,那么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解决好这些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学过程出现的问题及教学解决建议

1.产生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学生掌握和知识理解;第二,教学过程知识掌握程度方面。具体表现在:

(1)学生对文言文文体辨别的困惑。在进行孟子《鱼我所欲也》的教学中,让学生辨别一下此文章是何种文体时,学生有的说是记叙文,还有学生回答是说明文。可见,针对文言文阅读中学生就会出现对文体辨别不清的问题。

针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困惑,我认为作为教师解决此问题的建议是:首先,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议论文。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又可分为三部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就《鱼我所欲也》这篇文章而言,当学生知道了议论文的概念后首先让学生找出文章的论点。全文的中心论点是“舍生取义”。接着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采用了讲道理摆事实的方法论证了中心论点的正确性。在《鱼我所欲也》作者摆出了这样的事实:“呼而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事例。其次,作者运用了道理论证论述了羞恶之心人皆有之的道理,有力地论证了“义”重于生命的道理。以此来证明中心论点的正确性。在《鱼我所欲也》这篇文章中,作者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有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

(2)论点与论据的关联性。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不能掌握论据是如何证明论点的。针对这个问题,解决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明确解决论点与论据两者概念的界定和辨析。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问题或事件的见解、看法、主张,论点主要解决的是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正确的依据。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论据主要解决的是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在《鱼我所欲也》中开篇作者提出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兼得”。作者以鱼和熊掌做比,并以鱼喻“生”,以熊喻“义”,形象地区别出“生”与“义”的价值高下。在引用到本文所研究的问题中,引导学生掌握论点的知识,就要让学生在整体和宏观的角度看,如此也可提高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如果放到《告子上》文章里面看,本文讲的是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关头,人也能经受住考验。但是如果丧失了“本心”,人就会做出亏心事来。实则,仅对本文的结构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可以知道本文所选取的文章的主旨讲的是每个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在第一段中,作者用比喻的方式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并且在正面和反面加以阐明。行文至“所恶有甚于死者”作者对这个观点的论述就结束了。紧接着“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提出了新的命题。人人都有“是心”既是本心。文章第二段就是对这个命题的论述和阐明。作者用一般的人和乞人都不接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说明人人都有“本心”,用“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概括失去本心的人的惯有行为,并对此进行批评和嘲讽。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在课文整体上看,人应该保有“本心”是论文的中心。“舍生取义”的观点和不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讲的都是“本心”赋予人的极大力量,属于正面论证;“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讲的是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耻,属于反面论证。

2.让学生进行相关文体知识的练习,以此来进一步掌握知识。例如,让学生在学习了《鱼我所欲也》中有“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可以让学生分析此句运用了何种写作手法,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以此来引导学生。

3.学生对文言文中论证方法的运用上存在一定的问题。那么作为教师,讲解议论文中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并且要结合具体的文章进行分析解决。在《鱼我所欲也》中为增强文中说服力,作者运用了多种说服方法。比喻论证文章一开始就用“鱼”和“熊掌”来设喻,得出的结论是“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以此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舍生取义”。显得通俗形象。举例论证,作者举出“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而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的典型例证,有力正证明了义重于生的观点。对比论证,这篇选文第一段从正反两面说明为什么要“舍生”,第二段中把“向”与“今”对“万钟”的不同态度做了对比。

4.通过对文章的理解学习和掌握,教师要对本文进行整体的知识梳理。在本文所选取的文章中作者用了讲道理和摆事实的论证方法,在讲道理中作者提出论点即舍生取义,并且从正面和反面阐述观点,最后得出结论。在摆事实中作者正面举例论证“义”普遍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之中,并且还从反面说明“万钟”也不应该接受。

通过对具体文章的讲解,来使得学生充分掌握文言文中的议论文体知识,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每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

5.通过引领学生对《鱼我所欲也》的学习,不但要使学生掌握文言文中议论文体的运用,还要让学生在情感和价值观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本选文中孟子由口腹之欲推衍到道德之美的独特论证方法,体现了中华民族以善为美、美善合一的独特审美观念,和学生由官能感觉上升到审美认识的审美历程。

文言文教学法论文范文7

【关键词】文化差异 旅游外语 创新 教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7C-0114-02

随着现代化旅游业的发展,对高素质旅游外语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在旅游外语教学中,渗透中外文化差异的内容,对培养高素质的旅游外语人才有着重要意义。如何推进中外文化差异的内容进旅游外语教学课堂,是旅游外语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方法。本文从旅游外语教师的文化意识、旅游外语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方法、教材改革等方面作初步探讨。

一、切实增强旅游外语教师的文化意识和文化理论知识

涉外旅游业,不仅是经济领域中的朝阳产业,也是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载体,这对旅游外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旅游外语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明确了方向和内容。旅游外语教学传递给学生的不再是单一的语言知识,更是语言中蕴涵的文化要素,所以旅游外语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意语言的形式,更要注意语言使用的文化环境。形式的变化,客观上要求教师在旅游外语教学过程中渗透中外文化差异的内容。

在旅游外语教学中渗透中外文化差异的内容,也是提高旅游外语教学质量的要求。旅游外语教学不是纯粹的语言教学,不是为学语言而教语言,其目的是为了促进涉外旅游业的发展,所以,旅游外语教学不能只关注语言本身,更重要的是了解与语言密切相关的文化因素。教师不应将语言教学当做是旅游外语教学的全部内容,还应当重视学生文化意识和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教会学生语言的同时,更需要让学生了解中外文化之间的差异。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旅游外语教师切实增强文化意识,充分认识到文化对语言教学的影响,文化对语言应用的影响,并提高应对语言文化冲突的敏感性。旅游外语教师只有增强了文化意识,才能够自觉引导学生养成对中外文化差异的认识和处理文化冲突的能力。

旅游外语教师增强了文化意识后,还应了解和掌握丰富的中外文化方面的理论知识,如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外国传统文化中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文化差异理论知识;基于生存环境和生活环境不同而带来的中外文化习俗差异的理论知识;基于不同而形成的宗教文化差异的理论知识;基于不同民族性格而形成的非语言方面的文化差异的理论知识等。当然,这些理论知识中,有的是与教材上的内容有直接的联系,也有些看似无关实际相关,但教学实践证明,教师掌握的中外文化理论知识越丰富,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得心应手、信手拈来,及时向学生传授中外文化差异的知识,使文化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二、创新旅游外语教学的内容

语言与文化不可分离,这是毫无疑问的,语言结构、语言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文化,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语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产物,是人类交往交流的一种工具,但同时,每一种语言都代表着一种文化,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旅游外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用综合的“语言文化观”取代纯粹的“语言工具观”,创新旅游外语教学的内容。

综合的“语言文化观”进入旅游外语教学课堂,旅游外语教学的内容发生了变化,讲授的内容从单一的语言知识转变为综合的语言、文化知识,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创新。中外文化差异的内容进入课堂后,旅游外语教学内容的构成主要包括:语言要素(含词汇、语音、语调、语法、语段等)、非语言要素(含体态、表情、眼神等)、礼仪与习俗要素(含称谓、称赞、打招呼、做客与送礼等)、要素和价值观念要素,极大地丰富了旅游外语教学的内容。

旅游外语教学内容的创新,一个重要特点在于传授语言的同时把语言中的文化知识和交际内容传授给学生,体现了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教学理念。这需要旅游外语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交往能力,使学生语言知识与文化能力同步提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不仅学会使用正确的语言,更重要的是能够用恰当的语言在适当情境中进行涉外交际,准确地获得信息,最大限度减少交际中的误会,提高交往的质量。

推进旅游外语教学内容的创新,还需要求教师以社会语言学的观点指导旅游外语教学工作。社会语言学的研究重心从语言结构转向语言功能,从孤立的语言形式转向在社会环境中使用的语言形式,重视语言的社会环境、社会制约。社会语言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要研究语言形式和社会制约(社会环境)的关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旅游外语教学与各学科的关系,增设社会语言学、文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人类学等课程,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不同语言文化的背景、社会关系、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和信息,积极开展中外语言、文化比较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融会贯通于教学过程,提高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创新旅游外语教学的模式和方法

文言文教学法论文范文8

[关键词]模因;模因论;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12)02-0061-04

1 模因的由来

英国牛津大学著名动物学家和行为生态学家RichardDawkins在他的The SelfishGene《自私的基因》第十一章中问道:文化领域有没有一种类似基因的东西,也在文化进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呢?Dawkins的回答是肯定的。他认为,除了DNA以外,还存在另外一种复制因子,他将这种复制因子命名为“meme”。Meme[mi:m]在国内学界有许多译法,诸如“弥母”、“拟子”、“密母”、“谜米”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博士生导师何自然教授将meme译成“模因”,已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模因(meme)指文化基因,即文化领域内人与人之间相互模仿、散播开来的思想。模因通过复制、模仿而传播,是文化的基本单位,语言是它的主要载体之一。

Richard Dawkins列出了模因的三个特征:(1)长久性(10ngevity):复制模式存在越久,复制的数量越大。书本、杂志、计算机硬盘、摄影等都可以长久地保持信息。(2)多产性(fecundity):它是指模因的复制速度,复制速度越快,模因散布越广。网上模因几乎可以在一瞬间向全球任何地方传输,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复制成千上万份相同信息。(3)复制保真度(copying-fidelity):模因具有很强的复制保真度,它从一个新的角度阐释了话语流传和语言传播的规律。复制的越忠实,原版就越能保留。语言、宗教、传统风俗等能代代相传,因其具有相当高的保真度。

Francis Heyligen曾经探讨了模因复制的4个阶段:(1)同化(assimilation):成功的模因必须能感染新的个体,个体必须和模因载体有接触并且模因呈现后必须受到应有的注意。(2)记忆(retention):记忆保留时间的长短要依赖模因的重要性、重复的频率大小等。模因在宿主的大脑里停留的时间越长,传播并影响他人的可能性也就越大。(3)表达(expression):模因要想传递给其他个体,必须从记忆储存中释放出来,能够被他人感知。最突出的表达手段就是话语,其他常见手段有文本、图片、行为等。(4)传播(transmission):模因若想传递给其他个体,需要具备看得见的载体或媒介。大众媒体特别是因特网的出现对于模因的传输显得尤为重要。4个阶段周而复始,在选择中存在或淘汰。仿拟模因的复制过程同样遵循这四个阶段,而且其过程是连续的、反复进行的,这样仿拟才得到不断生成和传播。

2 模因论概述

模因论(memetics)是一种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文化的传播与人类遗传相类似,即它也能导致某种形式的进化,而语言的进化就是通过非遗传的途径进行的。伴随模因理论在文化领域的发展,语言模因论逐渐成为当代语言学研究中一个蓬勃发展的热点领域。语言模因论主要是从模因论的角度审视语言及其相关现象。模因有利于语言的发展,而模因本身也靠语言得以复制和传播。从模因论的角度看,语言模因揭示了话语流传和语言传播的规律。自然语言中的模因从教育和知识传授、语言本身的运用和信息的交际及交流中得以体现。语言模因以两种方式复制和传播:内容不变但以不同的形式进行,或者形式不改却以不同的内容加以扩展。

目前,模因理论还面临着许多不能解决的难题。首先,模因基于基因的隐喻性认知理论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因其理论体系没有经验证实的成分。其次,模因论这一新兴领域的学科体系、研究对象、目标等还缺乏系统的界定,模因是否存在,能否确定其单位,能否确定模因储存和传递的机制,是目前反对模因理论的学者提出的主要问题。但Blackmore认为,现在还没有必要去探究模因的物质组成,工作重点应在于研究模因理论能否提供新的解释框架。大量国内外的模因论研究成果表明,模因论在社会语言文化中具有很强的解释力,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实证研究的不断深入,笔者深信模因论会越来越成熟。

从模因论的角度看,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模因,模因也寓于语言之中。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教授学习者英语这种语言,使学习者达到能够掌握运用英语的目的。也就是说,英语教学的对象英语本身也是一种模因,学习者要掌握英语这门语言,必须了解模因的特征和模因复制的几个阶段,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模因论的视角来重新思考一下当代的英语教学。

3 英语教学的回顾与现状

几百年来,全球应用语言学者和外语教育研究者一直在努力探索更为有效的外语教学方法。经过大量的理论思考、实证研究和激烈争论,他们推出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外语教学法,以期使外语教学更高效。我国也先后引入各种不同的教学法,主要有语法翻译法、听说法、视听法、情境法、交际法、任务型教学法等。随着理论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谁都无法令人信服地证明某一种教学法必然优于另一种教学法。人们对各种教学法理论和程序的实践效果始终不很满意,对教学法局限性的讨论也越来越多。比如Prabhu梳理了以往的各种实证研究,通过文本分析和逻辑思辨,阐述了不存在“最佳教学法”的理由;Richards指出,决定外语教学质量的是教师而不是教学法;Stern认为,以教学法为中心来组织外语教学、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材编写、测试评价和师资培训的做法过度简化了外语教学这样一个涉及众多因素、错综复杂的动态系统工程。Allwright在分析讨论了导致各种教学法“相对无助”的6方面原因之后,干脆得出“方法已经死亡”的结论。

表面上看,形形的教学法流派都有各自的理论原则和实践程序,但实际上相互之间存在很多重叠之处。一些看似全新的方法不过是原有方法的变形,用新的术语掩盖本质上的雷同。很多声称具有革命性的教学理念,不过是先前教学思想和程序换了个角度重新命名。随着教学实践的推进和理论探索的不断深入,教学法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大约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超越教学法概念的必要性成为外语教学领域的共识,“后方法”外语教学理论应运而生。外语教学中的“后方法”(post-method pedagogy)也译作“后教学法”,指的是20世纪中后期以来西方外语教学研究中出现的从根本上超越传统“教学法”概念的一种外语教学思想,以印裔美籍学者、加州SanJose州立大学应用语言学教授Kumaravadivelu为主要代表人物和理论集大成者。后方法的理论思

想主要是Kumaravadivelu在他的Toward a Pos-tmethod Pedagogy这篇文章中具体提出的。他把教学法(pedagogy)界定为一个宽泛的概念,不但包括课堂教学策略、教学材料、大纲目标、评价措施,还涉及影响外语教学的广泛的历史、政治和社会文化经历。他认为,后方法教学法是一个由具体性、实践性和社会性三个层面组成的三维体系。

21世纪,外语教学理论已经进入到后方法时代。外语教学中的“后方法”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法流派,它是一种灵活、动态、开放的外语教学思想和理念。它充分考虑外语教学的各种复杂情况,强调语境对教学的重要性,尤其强调社会、政治、教育制度等因素对外语教学的重要影响。“后方法”的倡导者提出了“学习者自主”和“教师赋权”等核心理念,鼓励教师将课堂教学实践理论化,将教学理论知识实践化。它提出的并不是具体的教学法,而是一种基于语境的(context-based)教学主张和一系列宏观策略。它的贡献主要在于对教师、学习者和教师教育者的再定义以及教学经验理论化等新主张。

我国的外语教学同其它国家情况类似,也同样经历了各种不同的教学法,但教学效果都不甚理想。不管是历史上出现较早的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等,还是近几十年来流行的交际法和任务型教学法,都越来越受到专家和师生们的批评和质疑。后方法寻求的不是另一个方法而是方法之外的东西。由于认识到方法的局限性,后方法指出教师要具备必要的知识、技能、态度和自主性,并顾及政治、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4 模因论视角下的英文背诵与模仿再审视

模因论对于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让人们尝试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英语教学方法与技巧。语言学习本身就是语言模因复制和传播的过程,要靠复制来与别人交流、达到传播的目的。研究语言模因的复制与传播有助于改进语言教学和观察语言自身的表现,发现语言发展和进化的规律,有利于在社会文化的交流和交际中学习语言。Dawkins认为,“模因自我复制的途径是从人的大脑复制到书本,又从书本传播到人的大脑,再从人的大脑传播到电脑”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语言便是它的载体之一。在语言的起源、语言的定义以及语言的使用中都有模因的影子,模因现象使语言得到了继承和发展,语言也使模因得到自我复制和传播。语言本身就是模因,可以表现在单词、句子以及语言的篇章上。人们能够学习各种语言是因为历代语言使用者的不断复制和传播。

后方法时代的外语教学本身就是一种灵活、动态、开放的教学思想。在模因论的视角下,过去一些丢弃了的、被认为不合理或不可取的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主张也许要重新作出评价,甚至要恢复和再次提倡。例如,根据模因论和语言模因复制、传播的规律,语言背诵教学不但不应放弃,而且还应大力提倡。背诵可以使模因深刻地储存在个体的记忆中,而储存的模因又可以以不同的方式传播、扩张。从某种意义上讲,背诵是语言模因的最佳复制,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和实用性,是很重要的一个学习手段。背诵可以说是一种扎扎实实的硬功夫。善于利用背诵来促进外语学习的人,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除了背诵,从模因论里还可以悟出模仿对语言学习的积极意义。学语言本身就是语言模因复制、传播的过程,学习的各种语言表达手段,要靠语言模因的复制来与别人交流,达到传播的目的。模仿在心理上是一个随着感知进行再现或尝试的过程,这是人类一切学习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模仿是习得语言最有力的手段,离开了模仿可以说几乎不可能掌握任何语言。模仿、复制不是百分百的拷贝,而是模因集合的重组。有一些模因保存着内容,以不同形式出现;而另一些模因则根据相同形式放进不同的内容来扩展。因此,模因的复制和传递方式也启发人们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既要学会以不同形式表达同一信息,又要学会以相同形式去套用不同的内容。在语言教学,特别是外语教学的过程中,要教会学生根据不同语境掌握不同的表达方式来表达相同的思想,同时还要他们学会依照英语的地道表达形式来与别人交际交流各种各样的不同思想口’。这就要求在英语的学习和教学中要重视基本的英语表达形式和内容的模仿训练。例如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利用模仿范文的写作方法,可以快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语篇组织能力等。

5 模因传播与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语言模因的复制同样会经历同化一记忆一表达一传播4个阶段。下面从这4个阶段具体讨论如何进行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1)同化阶段:同化指呈现的模因被宿主注意、理解和接受。注意是指模因载体的显著程度足以引起宿主的关注:理解意味着宿主能将该呈现的模因纳入自己的认知体系。在外语教学中,教师要将语言模因传递给学生,就必须首先通过多样化的呈现手段与方式,引起学生对语言模因(即目标语)的关注和理解;并尽可能多的使用各种辅助教学工具,如多媒体,加深学生的理解,以达到语言模因被学习者所感知和理解的目的。

2)记忆阶段:模因在宿主的大脑里停留的时间越长,传播和影响其他个体的可能性越大。在外语教学中,怎样才能使学生更长久的记住所学习的语言项目,是每一个外语教师应该经常思考的问题。人的工作记忆(即短时记忆)一般能够保持10~20秒,怎样才能使学生的工作记忆内容转入长时记忆呢?外语教师可以提供不同的语言输入形式,如提供听力材料、阅读材料或者视听材料,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感知语言模因,加深理解。而且要反复或循环呈现所学内容,这样才能使语言模因在学生大脑中停留的时间更长,记忆更深。

3)表达阶段:表达指宿主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把记忆中储存的模因转化成他人可以感知的物质外形。最突出的表达手段就是话语。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各种语言产出活动,例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对话、写作以及翻译,使学生有机会把所记忆的语言模因在真实语言环境中表达出来。这些活动使语言模因得以释放并进入传播的最后一个阶段,从而也提高了学习者的语言表达能力。

4)传播阶段:为了传播给更多宿主,表达需要模因载体,如书本、照片、光碟、录音磁带等。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创造条件把优秀学生的作文、演讲等制作成范文、录音带等,在学习园地中张贴范文,在学生中传阅优秀作品,让学生们听自己的、同伴的录音带,这样不仅完成了语言模因传播的最后阶段,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

英语课堂教学要遵循语言模因复制的规律,在语言模因复制的不同阶段,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使语言模因在师生间、生生间以及语言媒介与学生间广泛复制和流传,增强学生的信息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其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目的。

6 结束语

文言文教学法论文范文9

一、支架理论

支架理论是由“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教学中的使用发展而来,借用建筑中的“脚手架”。支架理论简而言之就是在学生“会”与“不会”的知识之间架起“桥梁”,成功帮助学生走向新的知识,一步一步累积知识,向更深的方向迈进。语法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语言的内部规律。学习语法知识是学习文言文的一座桥梁。同时,学习语法知识能够在学习文言知识的道路上举一反三,帮助学生阅读更多的文言文。

二、文言文语法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

九十年代,我国教育界出现“淡化语法教学”的趋势。新世纪,语文界对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进行大讨论,毫无疑问,人文性更深得人心,语法教学成为一切语文问题的“众矢之的”。很多人强调“语感中心说”[1],主张“淡化语法教学”,甚至是取消语法教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进行语法教学有利于高效教学文言文。学习文言文语法,将文言文中蕴含的规则展现出来,文言文教学则能更加科学化。如能使学生掌握这些规则,方便学生学习文言文,掌握文言知识,学会迁移,学会自己分析文本,相信学生定不会再“二怕文言文”了。与此同时,当学生具备了这样的能力,教师讲文言文也不再需要花大量的课时去“字字落实,句句清楚”,完全可以由学生自学,教师点拨,教师与学生应该在了解文章的基础上去探讨这些经典文章中所蕴涵的传统精神。从而达到学习这些文言文的终极目的,也提高了文言文教学的效率。

(二)有利于汉语语言的传承

文言文作为三千多年来中华民族的书面语,其中所蕴含的语法规则具有稳定性,文言文中的语言因素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代汉语书面语同样也是中华民族使用的一种通用语言,且其历史距今仅一百多年,现代汉语的句式大多来自古代汉语,虽然有些特殊句式在现代汉语中不存在了,但是其中的构词法仍在,如我们从小就学习过的“桃红”、“柳绿”等等。文言文与现代汉语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的发展有其内在的继承性,古代汉语语法和现代汉语语法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学习文言文语法,有利于现代化语法的学习。最重要的是在学习文言文语法的同时,能够规范现代汉语的使用,并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语言。

(三)有利于W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最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学习文言文语法无疑是对提高语文素养有好处的。正如上文所说的那样,学习文言文语法,可以使学生学习文言文变得简单易懂,从内在规律上理顺文言文的内在规律,理解文言文的内容,更重要的是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样一方面提升了学生的内在素养;另一方面,学习文言文也能让学生读懂古代书籍,扩大学生古代名著的阅读量。阅读量的提高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此外,在能够读懂文言文后,对这些著作中所蕴涵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进而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精神。理清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拥有语感等这些都与语文素养有关,这也是学习文言文语法最内在的意义。

三、文言文语法教学方法

正如学者范晓认为的那样,“语法教学最紧迫的问题是改进语法教学”,[3]了解语法教学的重要意义和教学内容后,最重要的就是运用适当的方法将语法知识教给学生,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文言文语法与现代汉语语法相结合的教学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显然它与现代白话文之间存在诸多差异。这对到初中才开始接触文言文的学生来说,其难度不言而喻。但是现代汉语与文言文之间是有共通性的,因此通过学习现代汉语语法来学习文言文语法是十分有必要的,同样这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如在教学中,首先教学生分清现代汉语词性,这样在文言文中学生才能快速地辨别词性。如我们会形容上海人的生活“很小资”,“小资”就是名词活用为形容词。同样在句式结构的学习上,先学习现代汉语的句子结构,分清主谓宾定状补,再运用到学习文言文语法中去。

(二)分散教学与集中教学相结合的教学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学目标与内容的第四学段阅读目标中建议语法知识要随文学习,因此语法教学必须随文。学生最初接触的文言文,不仅篇目少、篇幅短,而且在内容上比较简单,因此所涉及的语法内容也很少。加之学生的理解能力也还有待加强,如果在初一就开始集中教学可能教学效率不高,并且在初中初始阶段,学生的很多学习习惯可能和小学是不相同的,在仅仅20周的学习里,是没有足够的学时来深入教学的。因此在日常的文言文语法教学上,笔者主张分散教学,即随文教学,在遇到语法问题,教师讲清所以然就可以了。集中教学则分为两层意思:一是小集中,是针对一学期所学的文言文中涉及的文言现象做总结概括,这个大概需要一个课时时间;二是大集中,在初二下结束前进行有三个课时的语法学习,并辅之以练习。同样,不论是苏教版还是人教版的附录中都有语法简表,教师要利用这个教材进行大集中教学。针对所学的语法知识来归纳各种有规律。

(三)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相结合的教学

语法知识的讲解可能困难而又十分无趣,教学效果可能很低,因此教师教学需要改变方法。教师不应仅仅是知识的传输机,更重要的应该是引导者。师生双方要共同改进,教师教方法,学生丰富教学的内容。课内文言文是有限的,但是我国有丰富的文献,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多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并收集例子。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那样:“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练就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这样的举一反三不只是自己造句,也可以是经典文献中的句子。教师可以将学生自己造的句子收集起来方便学生之间点评分析。

参考文献:

[]张先亮等.教学语法应用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