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政治形势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3 15:11:42

政治形势论文

政治形势论文范文1

恐怖主义是指国际上一小部分极端分子为达到一定的目的,有组织、有预谋地采用暗杀、绑架、劫机、制造爆炸事件等极端手段,进行破坏、报复和讹诈造成社会恐怖的犯罪行为的总称。恐怖主义是冷战后困扰国际社会的重要问题之一,它与地区冲突、核武器扩散、走私一起并称为“国际社会四大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恐怖主义事件发生的次数越来越频繁,大规模和超大规模的恐怖袭击事件呈加剧之势。世界变得更加不安全。

从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终结后的90年代到现在,国际恐怖主义与过去相比,呈现出如下一些新的特征:

第一, 恐怖主义分子袭击的目标多元化。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恐怖组织袭击的目标主要是政府首脑、军事首领、国家机关等。其中,政府首脑是恐怖袭击的最重要目标。因为恐怖组织主要是想通过打击政府的各种目标直接改变政治进程。主要事件有:1981年8月,伊朗总统拉贾伊、总理巴霍纳尔被暗杀;1982年9月,黎巴嫩当选总统马耶勒被暗杀;1984年10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遭炸弹袭击,幸免于难;1984年11月,印度总理英迪拉被暗杀;1986年2月,瑞典首相帕尔梅被枪杀;1988年6月土耳其总理被枪击轻伤;1989年11月黎巴嫩总统姆阿马得被炸身死;1991年,印度总理甘地被暗杀;1993年4月,南非共产党总书记哈尼遭暗杀;1993

年5月,斯里兰卡总统普里马达萨遇刺身亡等等。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除继续沿袭这种方式使许多政府首脑遇害外,还开始将无辜平民和许多外国游客作为袭击对象,大规模屠杀平民的事件剧增,这是当前国际恐怖主义出现的新特征,同时也是当前恐怖主义活动中最令人忧虑的现象。

在恐怖主义制造的各种恐怖活动如爆炸、绑架、劫持飞机、杀害人质等事件中,无辜的平民成了他们实现目的筹码。例如:1995年3月20日,东京地铁毒气事件造成12人死亡,约有5500人中毒;1996年2月,耶路撒冷连续发生两起爆炸事件,死伤300多人;1997年9月18日和11月7日,埃及接连发生两起袭击外国游客事件,共有70多名外国游客遇害。1999年8月,车臣竟然炸毁了俄罗斯境内的4座居民楼,导致近300名平民死亡。 (2)(1)

第二,恐怖活动作案主体多样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失衡、人炸、粮食短缺、环境污染等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与此相应,恐怖主义也从原来单一的政治恐怖主义向多目标的恐怖主义演化。当今世界上已经出现了诸如反对核武器的研制和部署、抗议环境污染、爱好野生动物、反对科学进步等各种组织。有些组织已经不再是单纯地进行和平的游行示威,其中一些狂热分子也开始效法恐怖组织的做法。美国在90年代就发生过系列邮包炸弹案,是因为该组织反对科学进步。这些恐怖组织和个人并无明确的政治意愿和动机,盲目仇杀或制造爆炸事件只是为了发泄内心的不满和愤怒,或者是为了证明他们自身的存在。美国的“地球解放阵线”就是一个激进的环境保护组织。他们大肆进行纵火,曾焚烧过华盛顿大学的一幢教学楼,以此来抗议该大学在植物上进行生物技术研究。

第三,恐怖手段日益高科技化。

90年代以来,开始采用高科技手段从事恐怖活动,一些高级知识分子也加入到了恐怖集团中,拥有无线遥控的地雷等爆破器和先进的通讯、交通运输工具,使恐怖活动更加隐蔽。制造和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可能性和危险性也在进一步增大,并把袭击的范围扩大到经济和信息领域。例如:1995年,奥姆真理教在东京地铁投放了大量的沙林事件充分表明,世界上的一些已经具备了制造生化武器的能力,已经开始把生化武器用于恐怖活动。 (1)

(2) 胡凡,《国际恐怖主义与反恐斗争》,国防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版. 李慧智,《反恐学》,人民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除了生化武器以外,将来也有可能使用核武器对有关国家和人群进行攻击。随着苏联的解体,其庞大的核武器部分失控,一些核技术、核原料、核设备成为猎取的目标。例如: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也多次发生丢失核机密的严重事件。穆斯林极端武装分子在受审时证明,本拉登也曾试图购买铀,用来制造核武器。

随着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家安全的概念已从传统的领土安全扩展到包括信息安全、经济安全等在内的全方位安全,国际互联网将成为恐怖活动的新领域。一些恐怖组织开始选择以网络恐怖主义替代传统恐怖主义。已经开始对网络进行过多次重大攻击,其中包括重要的政府网站和金融网站,使其处于瘫痪状态。此种恐怖主义活动所产生的破坏性丝毫不比传统的恐怖主义的小,造成危害的速度更快、范围也更广,而袭击者本身的风险却非常小。

第四,恐怖活动组织方式日益国际化。

当前恐怖组织分工明晰,组织计划性很强,活动资金与武器的获取、转移、利用,活动的策划等都有相应的人员负责,有各自的组织纪律,有步骤、有预谋、有计划地进行恐怖主义活动的特性日益明显。冷战结束后,恐怖组织开始共享情报、技术、资金和人力,并且开始进行跨国性发展,即在本国以外组织武装团伙。同时各恐怖组织之间开始建立联系,形成了一定的网络。例如:本拉登的恐怖组织在沙特、苏丹、埃及、也门、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等国建立了都基层组织,所以进行恐怖活动时也是分工协同,互相配合。(1)

恐怖主义的这些新特征和发展的新趋势,加剧了恐怖活动的危害性。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恐怖主义行为制造的悲剧令世界人民震惊和不安。各国政府和人民以及国际社会应该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对恐怖主义活动予以防范和打击。下面简略谈一下反恐策略和原则。

二、国际反恐的原则和策略

随着恐怖主义的跨国化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只有通过国际社会的共同合作,才能有效地消除恐怖主义的威胁。自恃强大的美国为了打击本拉登的国际恐怖网络,也不得不奔走于世界各地,寻[!]求其他国家的支持。所以,在国际反恐战役中,各个国家必须遵守(1) 张毓诗,《世纪之交的国际关系》,时事出版社,2002年版.

一定的原则,采取一定的行之有效的策略,才能将反恐怖斗争进行到底。

第一,杜绝反恐怖的“双重标准”和“以暴制暴”的反恐怖方式。

个别大国在对待反恐怖问题上一直采取“双重标准”,使

得国际反恐局势不容乐观,甚至出现越反越恐的局面。例如:美国将对实施“9·11”恐怖事件的组织定义为恐怖主义组织,而面对俄罗斯车臣分裂分子则采取绥靖政策,并把俄罗斯对车臣的打击视为侵犯人权的现象,其用意不难理解。美国在反恐怖方面采取的这一政策,实质上分化了国际反恐阵线,进一步助长了恐怖组织的嚣张气焰。伊拉克战争即是个别大国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偏离了反恐轨道,违背反恐初衷而采取“双重标准”的典型案例。同时在反恐方式上,一定要坚决杜绝无限制的“以暴制暴”。单纯的以暴力和国际恐怖主义对抗,只会陷入如同恐怖主义一样的怪圈里。所以,对恐怖主义进行军事打击不是万能的,只有综合整治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例如: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后,当地的局势不但没有缓和,恐怖主义反而愈演愈烈。这充分说明了单纯的武力报复是不可取的。 (2)(1)  第二,必须加强反恐的国际合作,反对单边主义反恐。

恐怖主义组织分散于世界上许多国家,并且国际也发动跨国恐怖活动。所以仅靠单一的国家,难以杜绝恐怖主义的袭扰。各个国家必须联合起来进行反恐。当前国际反恐怖合作形式主要有两种:双边反恐怖合作和地区性反恐怖合作。双边反恐怖合作主要出现在有着共同的边界,同时有一个或数个恐怖组织对两国的利益构成威胁。但是这种合作只能解决一些局部性的恐怖主义问题。例如:英国和爱尔兰、法国和西班牙、美国与以色列、埃及和苏丹等,都已经达成相关的反恐怖合作协议、协定、公约等。地区性反恐怖合作发展得比较迅速,90年代以来,有许多国家加入了地区性组织,加强反恐怖斗争合作。例如:上海合作组织、阿拉伯国家联盟、海湾合作委员会等。

但同时美国的单边主义反恐怖政策抛弃了联合国的主导作用,伊拉克战争就是其单边主义政策结下的一颗恶果。战后的伊拉克动乱不断,暴力行动频频升级,并将整个中东局势拖向更危险的境地。美国在反恐怖斗争中一意孤行地采取单边主义政策,严重破坏了反恐战线的团结,影响了反恐怖斗争的效果,给反恐怖斗争带来严重的损失。

第三,反恐怖合作应以联合国为中心。 (1) 杨扬,《国际反恐:任重道远》,党政干部学刊,2005年第1期

杨洁勉,赵念渝,《国际恐怖主义与当代国际关系——“9·11”事件的冲击和影响》,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 (2)

美国向来绕开联合国,采取军事行动打击恐怖主义,但是效果甚微,反而将自身陷入战争的泥潭。从反恐怖战斗三年的时间看,联合国应成为反恐的大本营,在联合国框架下的国际反恐合作是最终方向。在消除恐怖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一些国际组织尤其是联合国应该发挥重要作用。单靠一个国家或若干军事强国的武器和军队是不足以应对国际恐怖主义的,它需要国际社会的通力合作,需要就恐怖主义和反恐怖主义达成理解和共识,建立起相互信任、和平共处的机制。

联合国自成立以来,在反恐怖主义国际合作方面,多次召开世界性的反恐怖大会,提出了一系列对国家恐怖主义制裁的措施,达成了若干协议和宣言。例如:1994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项《消灭国际恐怖主义措施宣言》。联合国大会要求各国和国际社会采取措施,消除恐怖主义;1996年联合国设立了一个特别委员会,拟定新的国际公约,抑制恐怖主义分子的炸弹攻击和抑制核恐怖主义活动。1997年制定了《制止恐怖主义爆炸事件的国家公约》,1999年制定了《制止向恐怖主义提供资助的国际公约》。

政治形势论文范文2

关键词:新形势;马克思主义;政工人员;思想政治

一、引言

党的十以来,统揽国内国际大局,论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主线,提出并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新形式。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最新理论成果,它主要在三个层面上发展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第一个层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深刻揭示,第二个层面是提出并努力探索和回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三个层面为高扬以人为本理念,重视并切实加强民生建设。

二、政工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必要性

(一)政工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对政工人员进行思想政治的教育是我国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样也关系着马克思主义新形势下的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简称,亦称思想工作或思想教育。思想政治工作代表着政治集团和一定的阶级,是一种社会行为,是有针对性的影响人们的意识形态,这一工作的目的就是使人们的思想有所转变,并且还能够指导人们的行动,以此来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而政工人员就是政治思想工作人员,他们是在一些事业单位中进行党的工作和新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对这些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二)政工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国家在不断地壮大,政工人员为国有经济的迅速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国有经济中政工人员在工作中的主要任务就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经济不断发展为前提,政治思想工作才有实际意义,只有当政工人员的思想政治程度提高了,随之而得到提升的就是文化思想和文化素质,这样政工人员才能更好的胜任岗位,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现在我国需要的是高文化和高政治思想的人才,所以在马克思主义新形势下对政工人员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任务。但是目前我国的政工人员思想政治教育不容乐观,并没有得到重视,甚至有时候被认为是可有可无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新形势的发展下,政工人员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显,越老越重要,即使这样还是有一些政工人员对政治工作一窍不通,这就严重阻碍了我国事业单位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所以在新形势下开展马克思主义政工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刻不容缓。

三、在马克思主义新形势下,政工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路径分析

(一)充分展现政工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效益

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意义体现在国家建设的时候,尤其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政治路线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使人民的力量凝聚在一起,还可以组织鼓励人民积极地参加革命。在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发展中,政工人员不仅要宣传新形势的马克思主义,还要与完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有机的统一,通过政工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来是群众更加团结,进而深入到基层中,使我国的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另外,通过深入分析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可以发现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与新形势结合的越密切,那么人民就会有越强的凝聚力,进而可以使出浑身解数来为新形势下马克思社会主义的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所以,在马克思主义的新形势下,政工人员通过充分结合马克思主义新形势的特征来进行思想政治工作,达到把马克思主义在政工人员进行思想教育时运用起开,使得政工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更添色彩,增加新内涵,从而使得政工人员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暴露出的薄弱环节不断得到完善。只有这样良好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才会充分体现在在政工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更能使得政工人员清楚的意识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从而在马克思新形势下更好的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更好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对政工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进行丰富

马克思主义原理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具备高度的实践性,这实践指导意义可以由好多鲜明实例来证明。在对政工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基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对新形势下的马克思主义进行完善,在新形势下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来对全体政工人员进行思想武装,把对政工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到位,使得政工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得以推进。另外,基于马克思主义的高度实践性这一特点,政工人员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可以以这一特点为指导思想,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充分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准则,在反复法人进行实践工作后,得出对结果的新认识,通过把认识和实践相结合的规律来,在马克思主义新形势下来对政工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进行丰富。

(三)在马克思主义新形势下,将政工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径进行拓宽

在对政工人员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可以有以下策略:以马克思主义新形势为基础、结合人们喜欢的一些文化、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引进来、再把关于民族特色的文化融合进来,这样才能使政工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得到有效实现。在马克思主义的新形势下,大众化的道路才是政工人员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的有效途径,政工人员在充分了解了马克思主义新形势的真正内涵的情况下,可以使政工人员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增添一些民族化的气息,受到马克思主义新形势的熏陶,政工人员可以实现独具特色的思想政治建设。

在进行政工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时要充分利用新形势下的马克思主义,进而使得政工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体制和指导方针不断完善。在马克思主义的新形势下,只有遵循社主义理论才可以更加丰富政工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内涵,使得政工人员的力量凝聚在一起,让政工人员为了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而做出巨大贡献。

四、在马克思主义新形势下,对政工人员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完善的方法

在马克思主义新形势下,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完善政工人员思想政治工作,具体方法如下:

(一)深入掌握科学理论体系

要想使得政工人员的理论思维能力的到提高,从本质上来说不仅要对马克思主义新形势下的理论进行准确把握,还要更加注重精神实质。最近几年,我们都是在系统的对邓小平同志的著作进行学习,但经常会出现“通读”而没有“读通”的现象,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我们仅仅是对这些著作进行了“通读”,并没有融会贯通的“读通”。所以为了对邓小平理论进行深入的把握和领会,使得政工人员的理论思维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政工人员要深入的钻研基本理论观点,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把握和领会;第二,在正确认识改革开放新形势的前提下,对邓小平理论的实质和主题进行把握和领会;第三,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经典著作进行学习和研究,以此来更加深入地对邓小平理论进行把握和领会;第四,为了更好的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可以结合第三代领导人的核心,这就要充分结合同志的重要论述。

(二)广泛吸纳新信息新知识

在知识的支撑下,创新是一种超越。所以,必须要学习和掌握当今世界的各种新信息和新知识,才能更好的提高政工人员的理论创新能力。如果知识积累不充足,也没有坚持进行知识的更新,何谈创新,就更加不可能在进行新的实践时以创新的思路为指导。在我们所处的二十一世纪,不仅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还是一场信息知识的革命。政工人员在面临这场信息知识的革命时,不能还沿用传统的单纯工业务型人才,而应该转变成学习型的人才。也就是说,仅仅拥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已经不满足马克思主义新形势下的要求了,不断地进行知识的获取、对知识的意识进行追求才是最重要的。所以马克思主义新形势下,要想使得政工人员的理论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政工人员就要对各种新知识进行不断地学习、对各种新信息进行不断地吸纳,同时还要养成利用与当代经济生活相关的新信息和新知识的好习惯,最终使得政工人员的理论创新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三)研究解决新问题和新情况

在马克思主义新形势下,政工人员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理论务实和工作落实要受到重视。理论的根本特性是务实,当然理论也不单单是务实的。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学马要静,要管用”,而“管用”这一词就很好的体现了务实这一含义,就是政工人员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要把学习、运用理论结合起来。在马克思主义新形势下,政工人员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杜绝形式主义,杜绝照本宣科。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另外在工作中还要把基础性的工作做扎实。贯彻邓小平同志在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时的“要管用”思想,同时结合马克思主义的新形势,去除那些毫无意义的过场、形式、和口号,把工作落到实处,争取使得政工人员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中理论运用能力得到不断地提高。

五、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新形势下政工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路径进行分析研究,政工人员在宣传和学习思想证实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马克思主义的新形势,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特征体现出来,从而使得政工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进程得以推进。另外在工作路径中还要对政工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进行丰富,不断地将政工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径进行拓宽,在马克思主义新形势下使得政工人员的理论思维能力、理论创新能力、理论运用能力不断得到提高,这样使得政工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得到更广泛的传播,是我国能够更加持续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研究 [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2.

[2]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3]陈红曼.试论灌输理论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3(4): 24- 25.

政治形势论文范文3

关键词 “形势与政策”课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7.02.040

Abstract The course of "Situation and Polic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owever, it has long not been incorporated into the unit teaching system of centralized management, therefore, the uneven teaching quality standard, and the tendency of stylized, dogmatic and utilitarian, which directly affects the syste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serious and normative, effectiveness and the indirect impact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political education. Aiming a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urse of "Situation and Polic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Keywords “Situation and Policy”;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对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定位,2004 年、教育部以《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 文件给予了明确:“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①然而,鉴于形势与政策的特殊性,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的值得关注的问题。

1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1.1 课程设计缺乏灵活性、趋于程式化

形势与政策课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可相比更具有时代感和时效性。对于认知力、判断力和行动力的自主性都趋于成熟的大学生而言,形势与政策课本身更具有吸引力,它应是教师引导大学生运用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习的相关理论观察、解释现实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以及判断并预测时展趋势的实践性课程。形势与政策课首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同时也是理论与实践、理想与现实、自我与社会联系最为紧密的素质提升课程。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学术能力训练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能够得到最好的呈现。这一教学目标及其背后的育人价值的实现之前提在于形势与政策课程设计的科学合理。然而,现实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设计却呈现出缺乏灵活性、趋于程式化问题。在课程设置上基本是将政策宣读与社会实践硬性焊接在一起,没有贯通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教师讲形势时只描述社会现象而不分析问题,讲政策时只照本宣科而不解读内涵。实践部分参观游览、交流座谈变成了走马观花看热闹,津津有味听故事。这种停留于程式化的感性认知教育,根本无力回应大学生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很多深刻现实问题的追问,也不可能保障课程教育目标和价值的实现。

1.2 课程讲授缺乏现实性、趋于教条化

形势与政策课讲授缺乏现实性、趋于教条化本质上是其缺乏灵活性、趋于程式化问题的延伸。之所以形势与政策课程脱离现实并教条化与其课程归属、教师素质直接相关。与形势与政策课程相比,其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都是归口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单位。从而在经费、科研、师资、课程讲授和考核标准等各方面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提供了专业化的保障。然而,形势与政策课课程配备的师资基本上是高校各学院的辅导员,辅导员归属学工系统管理,学工系统非教学单位,教学的经费、科研、师资、课程讲授和考核标准难以保证。而且教育部的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要求是将辅导员认定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并且提出了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高的选拔和工作标准,②然而真正落实却多有“走样儿”。高校的不同学院更倾向于选择本学院的毕业生留校担任本学院的辅导员。这导致了大量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在没有经过严格的选拔培训之后就直接走上了辅导员岗位兼任形势与政策课教师,而他们对于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特点、规律、规范、目标等是没有专业化认识的,大部分人的形势与政策课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有限。所以教学中只能是教条化的照本宣科,无法从科学研究的高度对形势与政策课程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最终导致课程在缺乏现实性中趋于教条化。

1.3 课程效果缺乏价值性、趋于功利化

形势与政策课效果缺乏价值性、趋于功利化是前文所述两个问题导致的连锁反应。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师充实到兼任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辅导员岗位,专业化功底薄弱后期培训欠账使这些辅导员从事形势与政策教学力不从心。很多人仍然“坚守岗位”,主要是将形势与政策课视为转岗教学的垫脚石亦或申报职称的登云梯。没有寄托职业理想的形势与政策课难以让辅导员全身心投入到教学研究和创新。对于无志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辅导员兼职教师而言最简单的应对就是教条化的政策宣读。还有部分形势与政策课教师擅自更改教学内容,将形势与政策课程变成了学生例会或者主题班会,甚至以形势与政策课考勤情况作为大学生奖学金评定的加分项处理。原本承载着引导大学生“四个自信”的形势与政策课的r值被,形势与政策课沦为大学生日常管理的替身。相应的,大学生难以深度融入形势与政策课程,则以功利化的态度来认识形势与政策课程,上课出勤被认为是挣工分。被抽离了价值内涵的形势与政策课不论在辅导员还是大学生的课程价值认定谱系中都处于边缘化。毫无育人之功,徒显画蛇添足之效。

2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困境的解决对策

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③形势与政策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价值目标的选择,所以,以切实有效的方法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1 增强课程设计多样性,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中赢得大学生的信仰认同

感性认识是人类认知的逻辑起点,课程设计死板单一则影响课程感性吸引力,因此一门课程如不能唤起学生兴趣,则很难吸引学生深入探究其内涵与价值。所以,形势与政策课设计也应坚持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承载内容。课程设计趋于多样性,形势与政策科课程教师要着力打造课程精品模块,激发大学生对课程价值的求知欲。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灵活性也表现在课程设计中,要考虑不专业背景的学生不同的兴趣点,有的放矢而非整齐划一。各个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办学层次,学生培养目标,各学院可以结合自身专业特色设计多样化的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模块。但是要在追求课程设计多样化的同时,坚持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育目标和育人价值,其内容设定的核心不能偏离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舆论热点,针对舆论热点结合不同学科大学生的知识积累设计相应的问题,提高大学生依据国际国内政策结合自身掌握的理论知识提高分析和解释问题的能力。同时,打造精品实践内容,让大学生走出校园,投身社会实践,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在服务生产,服务群众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并将自身的发展与国家社会的发展相统一,提高大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道路、理论、文化的认同,并将这种认同提升为自信,从而坚定大学生在价值层面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

2.2 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在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方法中实现价值观教育目标

高校现行的以辅导员充实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师的做法是可行的,而且高校辅导员长期工作在大学教学、管理、服务的一线,是最了解大学生思想困惑,明细大学生关注焦点,洞察课堂教学盲点的教学和管理人员,优秀的辅导员都是能够兼任多种角色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最为宝贵的人力资源之一。之所以出现上文所述形势与政策课程讲授缺乏现实性、趋于教条化的问题之根源是担任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辅导员专业化程度没有达到课程要求。什么样的辅导员才能够胜任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任务。2015年新修订《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给出了明确的标准: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具备运用理论分析、调查研究等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能力。积极学习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围绕学生关注的重点、难点、热点进行有效舆论引导,……敏锐把握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群体性问题。要解决学生关注的焦点与困惑,教条化的政策宣讲收效甚微,有效的教育要求综合运用教育教学、实践养成、文化熏陶、研究宣传等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学生日常管理服务各个环节,使大学生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3 完善教师发展保障机制,在全身心的育人投入中践证职业理想与价值

很多毕业生都将从事于辅导员工作作为留校的权宜之计,而非寄托职业理想与价值的终身事业。在兼任形势与政策课程科研和教学工作中他们很少投入必要的时间和精力,他们多是在这一岗位上获取专业博士学位之后就迅速脱离这一队伍,转任专职教师。这种高流动性直接制约了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要解决这一问题,则要从教师个人发展上给予完善的机制保障,吸引辅导员全身心地投入到寄托自身职业理想c价值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事业。工作中需严格执行《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通过选拔优秀辅导员参加国内国际交流、考察和进修深造,支持辅导员在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上攻读相关专业学位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专门人才,享受专任教师培养同等待遇,并在职务和职称晋升上为他们开设绿色通道,让辅导员能够看到光明的职业前景,增强其职业归属感和自豪感,从而专心于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研究和实践,在全身心的育人投入中践证自身的职业理想与价值。

注释

①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6)[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10.

政治形势论文范文4

论文摘要: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特殊的一门课程,这是它非常难以规范教学的重要原因。本文认为,要规范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首先要把握课程现实针对性的特点,并处理好教学内容的变动性与稳定性的关系。

《形势与政策》课作为一门必修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与其它几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相比,这门课又是一个薄弱环节,主要问题是教学不规范,随意性比较强。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表面上有重视不够的问题,但从根本上来说,是对这门课本身的特点研究不够,不能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热点问题半月谈”是河北科技大学《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成果,自1993年创办以来,已持续举办了17年。本文拟以“热点问题半月谈”的教学实践经验为基础,拟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的本体特征作一些理论性的探讨,以期为从事实际教学工作的教师们提供参考。

一、《形势与政策》是一门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课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形势与政策》课与其它课程担负着同样的责任。但与其它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相比,《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又是非常特殊的,从而使其在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中处于独特的地位。

第一,课程定位的独特性。《形势与政策》课在整个高校思想政治课体系中的定位也是非常独特的。从《形势与政策》课所担当的任务来看,它不是一门讲理论的课程,而是一门综合运用所学的政治理论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课程。虽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其它课程也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但其它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讲好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是为了说明理论。而《形势与政策》课则是一门主要讲“实际”的课程。

第二,教学内容的独特性。《形势与政策》课与其它几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其教学内容的动态性。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国的发展成就、国际问题及其我国的立场。从这些内容看,其中的绝大多数内容都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的。就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来讲,虽然总体上是有延续性和稳定性的,但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的出台,都是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来做出的,也存在着很大的变动性。由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这一特性,因此这门课程没有固定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随“形势和政策”的变化而变化。

第三,教学模式的独特性。由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动态性,使其无法像其它课程那样按部就班的组织教学,其教学模式总体表现为一个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必须要做到教学形式的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教学内容的思想性与及时性、针对性的结合。由于这一状况,也使《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师必然是一个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体系。

第四,教育作用独特性。随着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的发展,目前大学生获得各种资讯的渠道增多了,眼界更开阔了。网络论坛、BBS使学生有了更多的自由发表言论的空间。虽然这些都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随之而来的一问题是:学生受国内外形势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大,由此而产生的思想问题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多了。而在这一方面,《形势与政策》课无疑是扮演着独特而重要的教育和引导的角色。另外,《形势与政策》课还是唯一一门能对大学高年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

由于《形势与政策》课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充分考虑到这些特殊性。也就是说要根据《形势与政策》的课程特点来开展教学工作,才能真正发挥这门课的教育功能。

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建构原则

如前所述,《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是不断变动的,如何在海量的时政信息中选择所需要的教学内容是课程教学的难点所在。《形势与政策》课的这一特点就意味着其教学内容存在着建构的问题。所谓建构,就是建设、构筑的意思。教学内容的建构则是通过选取特定的内容,以形成特定的教育意义。而要进行教学内容的选题,就要确定相应的原则。根据 “热点问题半月谈”17年的经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建构原则应该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政治性,即要保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形势与政策》课所涉及到的时政问题往往都是社会热点问题,而对于这些问题又往往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因此,《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师在选取教学内容的时候,要牢记课程的性质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要与党、政府的方针政策的政治导向保持一致。

其次是现实性,即用“最新的”形势与政策的材料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由于“形势”和“政策”是不断的发展变化的,就要求《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也要相应的不断做出调整,由此使其呈现一种动态性特征。《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要反映不断变化了的社会现实,是这门课程的生命力所在。

第三是针对性,即课程是针对现实生活中大学生所关注的、重大的、有影响的问题来展开的。《形势与政策》课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要主要选择那些学生普遍关心或对其有重大影响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从而有效地提高教育实效性,发挥好《形势与政策》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政治性、现实性和针对性三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只有实现了三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出《形势与政策》课的独特作用。

三、《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的建构方法

在《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中一直存在着一对矛盾,即教学内容的规范化要求与动态性现实之间的矛盾。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其教学内容就必须规范化。从一般意义上讲,教学内容的规范化,就是教学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容,即稳定性。那么,《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稳定性到底是什么呢?

如前所述,《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实践应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强调的是要关注现实问题,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分析形势、解释政策、回答现实中存在的思想认识问题。《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确是存在着稳定性的内容的,主要体现在两个层次上。

第一个层次是马克思主义的形势观,既分析和判断形势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根据形势与政策课的课程定位,这些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都来源于高校思想(下转第71页)

(上接第86页)政治教育的其它课程。例如,在形势观中的实事求是的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以及阶级分析法、矛盾分析法、比较法等都来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范畴,是稳定不变的部分。

第二个层次是基本理论,这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部分,主要包括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外交等方面的各项政策,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基本状况等。这些方面虽然从一个长时间的发展来看,也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的,但在一定时期之内,还是处在相对的稳定之中的。

教学内容的稳定性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基石和核心,也充分表明了这门课与其它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之间的关系。但作为《形势与政策》课的个性特征,教学内容的不断变动是一个客观现实。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教学内容的稳定性与动态性的关系,两者不能偏废。

首先,不能片面强调稳定性,把教学内容局限在一些变动很小的内容上。这样不仅违反了《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特点,也会使这门课失去活力。另外,由于这些内容在其它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都讲过,如果只关注稳定性的东西,也存在着重复的问题。这一问题在形势与政策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比较突出。

其次,如果只强调动态性,就会出现就事论事的问题,难免陷入肤浅,与媒体上的时事新闻分析相似,从而偏离这门课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本质。

在处理《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稳定性与动态性的关系问题上,根据“热点问题半月谈”的经验,正确的做法是要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寓稳定性与动态性之中”。例如,科学发展观是党的一项重要的、基本的方针,是《形势与政策》课必讲的内容,但这个内容很早就提出了,因此属于教学内容的稳定部分,而且“科学发展观”在其它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也讲。如果《形势与政策》课再讲这个内容,就发生了教学内容的重复。《形势与政策》课讲“科学发展观”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要找一个最近发生的与“科学发展观”有关的事件,通过对这个事件的分析,自然地引出对“科学发展观”内容的讲解。只有这样的优点是能既使教学内容符合课程教学特点,又保障了这门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形势与政策》在教学内容上的这些特点,对任课教师的要求就比较高,即必须具有比较高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而长期以来,《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师成分比较复杂,水平参差不齐,这也是造成这门课程的教学水平长期徘徊,不能受到应有的重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参考文献

政治形势论文范文5

关键词 形势与政策 教学 对策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 号)强调高等学校必须加强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通知》对高校政治理论课进行了重新调整, 明确指出开设四门必修课,同时也必须要开设形势与政策课。《、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 号)对有关问题作出了更明确的规定, 指出形势与政策课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 并要把形势与政策课作为重点课程来加强建设。这一系列文件对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作出了明确而具体的部署,也显示了《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地位。

一、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性质和基本任务

《形势与政策》课包括形势和政策两方面的内容,形势指当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现实状况和国际国内时事的发展趋势,而政策是指党和国家指导人民从事现实活动的奋斗目标及其重大举措和行动准则。所以这门课是关于社会发展新时期国内外形势与党和国家政策的教育的时效性很强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同时也是一门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意义教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程。”具体来说包括:第一,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认识、分析时事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形势观和政策观;第二,引导学生熟悉当前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的状况、发展趋势以及我国的对外政策, 引导学生明确基本的原则立场, 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第三,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体察、感知国情民意,体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践,把对形势与政策的认识统一到党和国家的科学判断和正确决策上,真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遇到的挑战

(一)对《形势与政策》课思想上不重视,组织领导不力

少数领导、教学管理部门和直接从事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师本人和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认为学校主要任务是抓教学,把基础课和专业课抓好就行了,形势与政策教育可有可无。有的学校《形势与政策》课是不算学分的也不考核的。而许多学生认为这门课占用了学习时间, 但是却没有学分, 所以学习没有重视起来。还有有些高校减少《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时数。

(二)教师参差不齐,教学水平偏低

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有专职教师承担、专兼职教师共同承担以及由兼职教师承担等形式,其中由专兼职教师共同承担的方式最为普遍。《形势与政策》作为一门时效性非常强的思想政治教育课,要上好非常难。由于各高校之间和各校内部的教师参差不齐, 部分老师专业水平不够,有的学校甚至没有配备专门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老师, 许多教学任务都由辅导员或者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担任, 加上《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师的培训也没有形成系统化, 从而导致了授课效果的参差不齐。

三、解决办法及建议

(一)需进一步引起思想上的重视,落实教学管理制度,使《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更加规范

要落实中央和教育部的要求,将《形势与政策》课纳入高校的学生教育培养方案和课程建设体系,列入学校正式教学计划中,按课程建设的一般规范建立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把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并作为一门重要课程进行建设。武汉大学东湖分校就建立了一个在学校行政的直接领导下,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教务处和各院系通力合作组织运作的有效机制,各部门分工合作、齐抓共管,保障了《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能一一落到实处。

(二)在《形势与政策》教学中应坚持两个结合

由于《形势与政策》课的独特的课程性质和任务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以下两个结合,增强这门课程的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第一,热点问题与基本理论教育相结合。现代大学生思维活跃,知识面广,社会热点问题是他们最关心最盼望了解的,同时这些热点问题也正是《形势与政策》课关注的核心内容。但热点问题是具有极强的瞬时性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更应该着重探讨的应该是热点问题里面蕴含的基本理论、基本形势,探究热点问题背后所蕴含的复杂的历史背景和矛盾。利用生动鲜活的热点问题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在效果上可以事半功倍。第二,知识讲授与政治立场教育相结合。形势与政策课的任务要求学生掌握分析形势、理解政策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现实的工作重点, 在分析形势中阐明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 加强政治观、形势观教育。在讲解国际国内形势及相关知识的同时, 也必须旗帜鲜明地宣传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政治立场, 帮助学生在丰富知识的同时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学会站稳立场, 透过现象看本质。

参考文献:

[1]周长春.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探索[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141.

[2]庞艳桃.《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体系分析[J].设计与案,2007,(6):77.

作者简介:

政治形势论文范文6

 

一、国内代表性观点概述

 

在宗教政治学论域内,国内学界和政界主要探讨了宗教与政治的关系、宗教事务管理及宗教立法、宗教与国际政治关系、宗教与公共安全等问题。其代表性成果及主要观点大致如下:

 

第一、宗教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世界各主要国家的政教关系》一书探讨了当今世界各国宗教与政治及经济发展的关系。《宗教问题概论(第三版)》一书在探讨宗教与政治的关系问题时,着重分析了宗教与阶级和阶级斗争、宗教与国家、宗教与民族的关系。《信仰、革命与权力秩序——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一书在讨论天命信仰、受命与革命、权力秩序等概念的过程中,初步勾勒出宗教与政治之间、信仰一道德一权力之间的因果链条,阐述了宗教与中国国家权力秩序在形成与演化过程中相互扭结与互利共生的关系、宗教与政权合法性的关系等问题。《中国当代宗教的社会学诠释》一书以我国当代宗教的社会性与合法性问题为主线,探讨了政教分离与宗教合法性的获得方式、民族与宗教和国家间的认同特征等宗教政治学的重要议题。《宗教与政治权力的合法性》一文认为,当今世界政治文化正在由神圣化走向世俗化,与其相关的权力合法性基础也随之发生变化,即权力的合法性越来越依靠政府的有效治理。但是,由于人是一种追求必然性的理性存在者,而政治本身又具有有限性,因而人们必然关注现实政治之外的终极原因。因此,宗教、政治哲学在现代依然有其意义。《当代美国宗教》在介绍基督新教、天主教、东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等诸多宗教在美国的发展现状时,阐述了美国民众与宗教的关系、美国的政教关系、宗教对美国政治的影响、宗教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作用和职能等问题。《20世纪美国宗教与政治》一书认为,在美国社会政治生活中,宗教的作用非同小可:首先,宗教与政治的结合、配合与融合,是美国政治的突出特征。其次,宗教是美国文化的中枢。其理由是:宗教在美国政治文化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并服务予美国自由主义,以及政治和社会秩序的合法化。再次,美国是多种族、多宗教的移民国家,宗教信仰多元化是美国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依托。《宗教改革对西方近代政治学的影响》一文认为,西方近代宗教改革对近代西方政治学有着深刻的影响:就研究方法而言,由于信仰与理性被进一步区分,从而使理性方法在政治学研究中恢复了地位。就理论建构而言,民族教会和民族国家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民族国家意识,奠定了近代民族国家政治理论的出发点;宗教改革促进了“个人精神”的兴起,这为近代的自由、平等、民主等观念的形成提供了价值导向,从而影响了近代政治学理论的核心内容。《文明的选择:论政体选择和宗教的关系》一书在系统考察西方近代政体形成过程时发现,基督教对英、法、德等国的国家政体的选择有着较大影响;宗教在社会生活中具有较强的控制力。《论宗教与政治的互动关系》一文探讨了宗教与政治结合的模式、多元宗教并存格局与社会稳定,以及多元宗教并存社会中宗教与政治二者互动的方式等问题。《宗教信仰与民族信仰的政治价值研究》一书认为,宗教是一种具有丰富政治属性的社会现象,具体表现为:宗教能为政治统治服务,能够控制社会、稳定社会秩序、凝聚民族力量,可以为政治运动鸣锣开道。所以,宗教与政治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正统宗教向民间秘密宗教衍变的原因和路径》一文认为,宗教信仰实质上是信众在现实生活与理想境界之间作出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因而特别能体现其政治理想及其对现存社会制度的批判态度。而宗教教义的改变,一定程度上反映其政治理想及其对现实社会态度的改变。相应地,官方往往将危及政权的信仰体系视为非法宗教,并加以管制。这便是正统宗教向民间秘密宗教或邪教衍变的原因和路径。

 

综上所述,在宗教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上,国内相关成果探讨的主要问题大致如下:其一,介绍了当今世界各主要国家的政教关系;其二,讨论了宗教与阶级和阶级斗争、宗教与国家、宗教与民族之间的关系;其三,阐述了宗教在中外历史及其当代社会中的作用(例如,宗教在中国国家权力秩序的建立与变更过程中的作用,宗教在政治合法性论证中的作用,宗教对美国政治生活的影响,宗教改革运动之后基督教价值观对近代西方政治观念形成的影响,以及宗教在西方主要国家现代政体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等);其四,初步探讨了宗教与政治互动的方式,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权力结构和利益分配方式的变迁等问题。其五,初步提及宗教信仰、信众的价值观念及其生活理想之间在思想观念层面的相通性,并将宗教信仰视为人们的政治理想及其对现有制度态度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第二、宗教事务管理与宗教立法问题。政党及其他政治主体在运用公共权力进行资源配置时,必然面临如何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宗教问题,即宗教事务管理与宗教立法问题。对此,我国相关学界和政界进行了深入讨论和研究。其代表性论著及其议题、主要观点大致如下:《宗教问题怎么看怎么办》一书提出,基于目前我国宗教的群众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等基本特点,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宗教的“三性”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四句话”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宗教论”的基本内容;这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宗教问题、妥善解决“宗教与社会主义的关系”这一政治难题的理论基础;以这一理论为指导,在如何对待宗教这一社会力量的问题上,必然得出“发挥宗教积极作用,促进社会和谐”的结论。《讲透“社会主义的宗教论”需要新思想》一文认为,要讲透“社会主义的宗教论”,需要思维创新。《执政党与宗教: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问题》一文认为,在新形势下,我国执政党及其政府的宗教事务管理方式,必须从制定政策、下发文件的行政管理方式,改为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应尽快出台一部符合我国国情的宗教法。《国家·宗教·法律》一书认为,用行政手段处理宗教问题的管理模式,是我国诸多宗教问题无法根治的重要原因。必须建立相对完备宗教法律体系。具体而言,其一,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宗教法》,将之作为国家处理政教关系和各级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法律依据。其二,开放宗教市场,并将宗教法作为维护宗教市场稳定的根本保证。其三,实行政教分离。国家应取消对宗教组织的财政补贴和特殊支持,不介入依法注册宗教组织的内部事务;宗教组织也不能干预政府的行为。其四,国家要为宗教进入社会服务领域提供政策保障。《我国宗教立法的回顾与思考》一文认为,经过近30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符合国情与教情的宗教管理法律框架。今后应当按照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继续推进宗教立法工作,形成以宪法为核心,以法律为主干,包括各种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及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在内的,较为完备的宗教法律体系,为宗教工作实现法制化、规范化提供法律保障。《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一书以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所面临的中心任务为背景,阐述了党关于宗教问题的基本理念、政策和实践活动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党的宗教政策在形成、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并对新形势下党的宗教政策改革进行了深入探讨。《国外宗教法规汇编》一书在阐述宗教立法的概念、宗旨及其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世界各国及台港澳地区宗教立法情况和宗教管理条款。《欧美政教关系研究》一书在探讨政教关系的概念,影响政教关系的主要因素等问题的基础上,先后介绍了世界主要国家的宗教事务管理模式、宗教立法与实践的概况、宗教事务管理制度的历史沿革等情况。。《从和谐社会的构建看我国宗教政策》一文提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党和政府制定宗教政策,应采用各安其位、各遵其道、推己及人与和而不同的方法,遵循结构的多元差异性、复杂利益的平衡合理性、社会运行发展的整体性等原则。

 

归纳上述论著的内容,其议题和观点大致如下:其一,根据目前我国宗教的基本特点,提出了党和国家处理宗教事务的基本方针和政策,阐述了“社会主义的宗教论”的基本内容;其二,认为讲透“社会主义的宗教论”,需要思维创新。而创新思维落实在宗教事务工作中,即应实现从“制定政策、下发文件”的行政管理模式,向依法管理宗教的模式转变;其三,系统地阐述了党的宗教管理政策与法律的形成过程及其未来走势;其四,系统地介绍了世界各国及台港澳地区宗教立法的历程和具体内容;其五,提出了宗教立法工作中的若干建议、制定宗教政策的原则与方法。

 

第三,宗教、社会安全及其国际政治关系问题。冷战结束后,宗教对社会安全及其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日益凸显。该问题因此而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对此,国内亦有数量颇丰的研究成果。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论著及其论题、主要观点大致如下:《当代宗教与极端主义》一书分析了全球范围内诸多宗教极端势力的成因、特征、类型及其对社会稳定的负面影响,着重介绍了伊斯兰极端势力、当代世界其他主要宗教衍生出来的极端主义的现状。《颠倒的宗教观:泛伊斯兰主义一“东突”民族分裂主义势力的思想体系之一》一书提出,颠倒的宗教观是泛伊斯兰主义一“东突”民族分裂主义势力的思想基础。在此基础上,作者分析了国外“东突”分裂主义势力的形成背景、历史沿革、分布区域及赖以生存的条件,剖析了它的思想体系、基本特征和不同类型,揭示其各种组织的政治纲领、活动形式和变化规律,透析其插手国际事务的原因,对国际关系,特别是对我国边境地区和周边国家的稳定发展,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破坏性后果等问题。《世界宗教问题大聚焦》一书探讨了冷战后的宗教发展与国际政治、当前世界宗教的政治化、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演化及其影响、泛伊斯兰主义运动、宗教恐怖主义、当代新兴宗教等问题;介绍了亚非拉与欧美地区的伊斯兰教极端势力的特点、现状、成因,及其发展趋势等问题;分析了罗马天主教在欧洲的影响、宗教在东欧剧变中的作用、宗教在拉丁美洲的地位与作用等问题;探讨了犹太人在以色列国家政治中的地位与影响、美国的宗教问题、俄罗斯东正教依附于世俗政权的原因、中亚地区宗教极端势力的活动及其影响、藏传佛教与“西藏问题”的国际化趋势、俄罗斯北高加索地区民族分裂运动中的伊斯兰教因素、宗教在阿富汗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与影响、印巴关系中的宗教因素、巴以冲突中的宗教因素等热点问题。《从身份危机到政治暴力——当代宗教恐怖主义的发生机制研究》一文认为,由于宗教为人们提供了认识世界的知识框架和概念基础,并赋予人们的行为以意义,因而,宗教的认同功能和意义功能特别明显;在全球化背景下,宗教的认同与意义功能经过族群的诠释,便可成为一种强大的社会动员力量,引发抵抗异质文化与其他族群的社会运动。因此,宗教基要主义的社会形式必然具有社会和政治的含义;宗教恐怖主义只不过是宗教基要主义在社会中的一种存在形式。《宗教在当前美国政治与外交中的影响》一文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宗教在美国对外关系上已呈现立法化、机构化、国际化、草根化、联合化、媒体化、安全化等趋势,对美国两大政党的外交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而“9·11”事件是美国推进所谓海外宗教信仰自由及其“以信仰为基础的外交”政策的诱因。《当代国际政治格局演变中的民族宗教问题与世界和平》一文认为,国际政治格局演变牵动着世界各民族宗教问题的发展变化,相应地,世界各民族的宗教问题也会对国际安全局势产生重大影响;一个国家内部的民族宗教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必然影响周边国家乃至全球的稳定局面;应以对话方式解决世界民族宗教冲突,以维护世界和平。《宗教、冲突与国际政治》一文认为,在人类历史上,许多国际冲突都打着宗教旗号,但本质上属于政治、经济利益的冲突。所以,宗教与国际冲突两者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当今,国际冲突主要表现为美国霸权主义和打着伊斯兰教旗号的国际恐怖主义的较量,并对国际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只有反恐和反霸同时并举,才能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全球化境域中的文化多元性问题分析》一文认为,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西方现代文明的传播既是在包容和吸纳后发民族宗教文化的过程中实现的,亦是被后发民族的文化“过滤”后完成的。因此,人类文明的发展只能呈现为全球化一体化这一总趋势与体现这一趋势的不同具体表现形式之间相互依存的状态,即人类文明一体多元格局,而非一元化发展趋势。承认人类文化一体多元格局、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是减少和消解文化争端甚至战争的一条路径。

 

以上论著的主要观点归纳如下:其一,分析了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恐怖主义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三股势力”的成因、特征、类型、发展进程,及其危及国际国内社会稳定局面的关联疗式,提出了扼制“三股势力”及其中国“东突”分裂主义势力的对策建议。其二,从思想层面揭示了宗教信仰、族群认同向权力政治和暴力政治转换的机制。其三,介绍了宗教对美国政治的影响,分析了美国推进所谓“以信仰为基础的外交”政策的原因及其目的。其四,强调当今国际冲突,主要表现为以美国为代表的国际霸权主义和打着伊斯兰旗号的国际恐怖主义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其五,主张采用对话、反恐和反霸并举、承认人类文化一体多元格局与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等方法,解决民族及国家之间的冲突问题。

 

二、对国内宗教政治学研究的总体评价

 

综上所述,国内相关成果论及的宗教与政治、宗教事务管理与宗教立法、宗教与社会安全及其国际政治关系等问题,分别涉及到了宗教政治学的若干理论和现实问题。这些成果为深化研究做了大量有益的铺垫工作,并为概论形态的宗教政治学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思想理论素材。但是,从学科体例、基本理论及其主要内容等维度看,这些成果尚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对宗教政治学的构成要素及其逻辑关系、学科体系等问题涉及甚少。宗教政治学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应有其问题意识、逻辑起点、基本理论、主要内容、框架结构和研究范式。所谓宗教政治学的问题意识,即对人类历史中宗教与政治高度扭结、相互制约这一现象的觉察及其力图诠释此现象的理论诉求;其逻辑起点或基本范畴应为“宗教”、“政治”及其两者共有的权力、权利、权威与合法性等概念;宗教政治学以交互作用的社会政治生活与宗教生活为研究对象,其基本理论和主要内容包括宗教与政治的同质性特征、宗教的政治功能及其实现途径与方式、宗教与政治的互动规律,以及政府管理宗教所遵循的一般性原则与方法等;而关于这些问题的逻辑推论过程,亦是该学科框架结构的显现过程;宗教学、政治学以及哲学、史学、文献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是宗教政治学综合采用的研究方法。总之,宗教政治学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交叉性学科,应该具备以上构成要素、逻辑框架或学科体系。换言之,宗教政治学应该具备学科特有的一般性、概论性特征。但是,综观国内相关研究成果,不难发现,专门探讨该问题的成果甚少。因此可以说,宗教政治学的学科体系和逻辑框架尚未定型。

 

第二,关于宗教政治学基本理论的研究尚不系统、深入。宗教政治学的基本理论包括政治与宗教的同质性问题、互动规律、功能互化机制及其实现途径与方式、政府对宗教进行管理的一般性原则与方法等。从政治学论域研究宗教现象,不难发现,没有权力的神是不存在的。在信仰者看来,信仰对象(包括人格神或抽象力量)具有创造、支配和控制一切的权力。而崇拜和依靠拥有生杀予夺“权力”的信仰对象,并期望以此获得现世庇护和来世幸福等“利益”,是宗教信仰之所以产生、存在的根由。所谓宗教,即人们对超越于自身能力之上的超然性存在及其权力的神化和膜拜。而宗教的权力、权威及其神圣性、合法性的实现路径有两条:其一,以宗教信仰特有的真理观、价值观、道德准则和生活的理想模式吸引和教化信众,以实现其精神控制;其二,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采用一系列仪轨、戒律来规约信仰者的行为。这是宗教之所以能够控制信众的思想和言行,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社会运动中具有控制力的政治力量的原因和路径。可见,宗教与政治两者在社会权力、权利、权威、合法性等方面具有同构性、同质性特征。而该特征又引发出宗教政治学一系列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例如,两者在社会生活中的权限范围、互动规律及其功能互化机制等问题,以及政府管理宗教的一般性原则与方法等。而关于这些宗教政治学的基本理论问题,我国学界和政界缺乏政治学论域的本质性分析。具体而言,由于对宗教与政治的同质性问题(即两者共有的社会权力和权利等属性问题)缺乏学理和经验层面的系统研究,因此,由两者同质性特征引发的一系列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认识,亦只能停留在“是什么”、“怎么样”等状态描述层面,而未能进入“为什么”等本质分析阶段。

 

第三,宗教政治学主要内容的学科特征尚不明晰。宗教与政治的关系、宗教事务管理与立法、宗教与国际政治格局、宗教与公共安全等问题,不仅是宗教政治学的思想理论素材,也是该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在我国,由于对宗教政治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缺乏系统研究,因而,用“权力”和“利益”等范畴以及政治学的思维范式剖析宗教现象的研究方法,尚未运用于上述问题的研究过程。相反,社会学、法学或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却常常出现在这些问题的研究之中,其研究成果亦分别显现出这些学科的特色,而缺乏宗教政治学的学科特色。

 

上述情况表明,国内相关成果对宗教政治学这一交叉学科的逻辑框架、基本理论、主要内容和研究范式等基础性问题的探讨尚不系统、深入。因此可以说,宗教政治学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该学科能够提供诠释当代国内外政治与宗教多层次复杂互动关系及其变动趋势的理论框架,为正确处理政教关系提供方法论支持,所以,深入系统地研究宗教政治学,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政治形势论文范文7

【关键词】企业;思想政治;思考

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国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党在企业工作中的传统政治优势。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三十多年来,在坚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大方向的前提下,有继承,有创新,有发展,也出现过曲折。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制度化建设有利于统一和提升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有利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在企业的落实,特别是对国家当前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实现经济转型有重要的意义。

一、改革开放以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中创新,在曲折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我党的传统政治优势,在企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作为传统优势应随着新情况创新和发展也是大家的共识。回眸30多年我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之路,大致可以划分为这样三个阶段:

(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恢复发展期

这一时期主要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三大前夕,大致时间是1978年底至1987年9月。这一时期党内制度性的文件主要包括: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若干重大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6);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的《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1981.2);《中国共产党工业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中国共产党财贸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1981.6);《国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纲要(试行)》(1983.7)。这一时期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理论建树体现在:

1.《决议》在确认思想历史地位的同时,高度概括了同志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肯定了同志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的著名论断。

2.《决定》就企业职工教育的紧迫性和重大意义,职工教育工作的地位及基本内容、总体目标及规划、师资队伍建设、经费、办学条件和原则及各部、委的职责进行了明确。值得指出的是,在《决定》中是把职工政治思教育作为三个方面教育(政治思想教育、文化科学知识、生产技能)的首要内容。

3.两个《条例》以法规的形式确认了企业党组织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权,明确了企业党组织的职责,就企业党组织的工作方法、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和基本任务进行了规范。同时明确了“企业党委书记不兼任厂长”的原则。

4.《纲要》在重新评估和认识新时期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责任的基础上,就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对社会主义经济的保证作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基本原则、职工思想转化、队伍建设进行了全面阐述,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指导性,是一部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学的教科书,为这一时期调动工人阶级的积极性,动员和号召工人阶级投身企业改革和国家两个文明建设,促进工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至今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曲折发展期

这一时期主要指党的十三大到十四大前夕,大致时间是1987年10月至1992年10月。这一时期党内关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文件主要包括:十三大报告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论述(1987.10);《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1988.4);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通知》(1988.9);《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1990.3)。这一时期由于受大环境影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领导体制和机制上发生了变化,在“改进”、“改造”、“改革”的口号下,提出了有违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理论的要求。

1.十三大《报告》在党政分开的指导方针下,提出“企业党组织的作用就是保证和监督”、“应支持厂长、经理负起全面领导责任”。

2.《企业法》进一步确认“中国共产党在企业中的基层组织,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本企业的贯彻执行实行保证监督”。虽然在第四条规定企业必须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但第四十五明确“厂长在企业中处于中心地位,对企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负有全面责任”。值得注意的是,《企业法》是以国家意志的形式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体制的确认,对企业和社会造成的影响不可低估。

3.《通知》强调企业建立在厂长(经理)全面负责下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体制。《通知》在明确企业书记责无旁贷地把工作重点放到思想政治工作上的同时,又明确新体制下,思想政治工作具体内容和安排,原则上由企业从实际出发自行确定。从此,“书记兼任制”出台。

4.《决定》的出台对群众路线的贯彻,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起了重要作用,但在企业党组织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上,沿袭了十三大以来的表述。如“企业党组织要同行政领导一起,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落到实处”。

(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繁荣发展期

这一时期主要指党的十四大(1992.10)到现在,这一时期关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文件主要有:十四大《报告》关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论述;《、国家经贸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1995.11);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1998.10);《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1999.9);《、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2011.2);除这些专门文件外,在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决定》、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都有重要论述。这一时期是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新定位和繁荣发展期。

1.1992年10月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下,“全民所有制企业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厂长负责制,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特别是1998年10月十四届六中全会的《决议》作为指导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强调了思想政治工作在新形势下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的总要求。

2.1995年11月、国家经贸委出台的《若干意见》,强调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针及必须坚持的一系列基本原则。《若干意见》分析了新形势下,加强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性,拓展、充实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强调了在方式方法上的创新。特别是强调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以专职政工人员为骨干、职工群众广泛参与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

3.1995年11月的《若干意见》分别明确了企业党组织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职权、职责和行政领导的参与、支持的职责。特别是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的设置和专职政工人员配备进行了明确要求。

4.1999年9月以中共中央名义出台的《若干意见》是对全国思想政治工作的总的要求,明确了国有及控股企业党组织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核心地位和领导作用。2011年2月部委《意见》就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对《若干意见》作了进一步有针对性规定,特别是强调了“国有企业党委(党组)对思想政治工作负总责,党委(党组)书记是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求将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经费列入企业年度经费总体预算,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企业综合绩效考评体系和企业党政班子年度考核管理目标,这是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新的具体要求。

二、改革开放以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三个发展时期的特点

(一)第一个时期呈现以下特点

1.其背景是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拔乱反正中,摒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指导思想,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条件下部署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2.在新形势下,既厘清了过去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左”的思想和做法,又适应新形势需要,对马列主义、思想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学进行了恢复和重申,特别是对新时期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责任进行了再认识,总体来说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呈加强的状态。

3.《纲要》是改革开放以来一部在马列主义思想基本原理指导下,较完整论述和指导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文献,是一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的教科书,迄今都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二)第二个时期的特点

1.这一时期的背景是在十三大报告“党政分开”的指导下,在“加强和改进”的名义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2.在“改进” “改造” “改革”(1988.9《通知》)的口号下,企业党组织放弃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权,改由行政厂长全面负责,且以国家法律的形式确认了这种领导格局,更具刚性。党组织的“保证监督作用”在实际操作中成为了“参与和支持”。

3.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机构纳入行政序列,企业党组织放弃了自已的工作阵地。在实际操作中,在“由企业从实际出发自行确定”的原则下,大部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机构被精简或合并。

4.这一阶段时间虽不长,但由于上述特点,在思想上造成的混乱,实际工作中的损害不可低估,至今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产生着消极影响。

(三)第三个时期的特点

1.这一时期的背景是我国进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

2.对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进行了重新研究定位和工作部署,提出了“政治核心”的新概念。

3.虽然只十多年,但理论研究上有了进一步发展和创新,党内论述思想政治工作的文献比较多,可以说是制度建设上的繁荣时期。

4.由于前一个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思想上造成的的混乱,又没有对其产生的原因及违害进行理论上的全面总结和评估,至今仍产生着影响。

三、思考和建议

从前面的分析可看出,改革开放以来,党内关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文件一般都是以部委《意见》的形式出现,其权威性和效力不及更高形式的党规党法。恰恰是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曲折发展阶段(第二个时期),出现了以党的最高领导机构—中共中央名义发出的《通知》(1988.9),以国家意志形式颁布的《企业法》(1988.4)里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定。这两个文献的要求早已不适合新形式下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虽然十四大以来党的代表大会和中央全会(1999.9《若干意见》)对加强党的建设包括思想政治工作有系列的文件和新要求,但主要是就全党全国的总要求,没有就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专门系统性的规定。由于前面两个文献的权威性和效力,可以说至今还没有被新形式下新的同样高层次的党规党法所代替。

党的十四大以来,党中央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思想理论战线的同志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努力实践做了大量工作,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得以健康发展。特别是十以来,新的党中央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高扬党的政治优势,民心所向。但就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这一块,由于前述原因,两个方面的问题亟待重视和解决。一是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研究仍显不够,理论层次不高;二是有待党内更高层次上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系统的专门的规定。当前有如下问题值得引起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研究和思考,亟待找到答案,力争有所突破:

1.“政治核心作用”在内涵和外延上如何进一步科学界定?党组织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除了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加强党员群众理想信念教育等外,针对多年来出现的企业不规范化经营,如产品质量、食品安全、不顾社会效益和公共利益盲目扩充落后产能等不良经营倾向,如何强化企业党组织对企业办企方向的领导和管控。企业党组织在维护党和国家利益问题上不应该是无所作为的。

2.党委书记在企业“兼任制”的推行,是否适合当前新的形势?“一张皮”当然解决了过去“空对空”的问题,“双向进入”解决了党委班子任职人个人的话语权问题,但在实际运行中,精力和时间的分配,双边工作的位置摆放显然存在较大冲突。这种情况下,如何达到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的总要求?这种设置是否符合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规律?几年来的实践效果如何应进行评估(换个角度,“两张皮”和“空对空”问题只有这个办法才能解决吗?)

3.目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是否适合和发挥了党在企业的政治优势?联系一些“精英” “公知”们军队“非党化”的鼓噪,要警惕企业“非党化”的苗头。

政治形势论文范文8

关键词:新形势下;当前企业;思想政治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01

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以人为本的科学,更加是人和人之间感情和思想的交流,企业的党务工作人员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诚心和热心,将体贴、爱护以及关心放在首要位置,做到思想疏导耐心细致,解决问题合情合理。所以,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做到把握机遇、有的放矢以及因地制宜。如果能够把握住机遇、寻找好时机,在不同的时机开展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其影响力就会有天壤之别。

一、新形势下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是更新观念

在社会组成中,企业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是独立实施生产和经营的经济实体,更加是推动社会进步以及经济发展十分重要的支撑力量。而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光荣传统就是思想政治工作,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同样是党思想政治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近些年来,有的企业自身的思想政治工作呈现出了弱化的趋势,究其原因,有企业环境和体制等因素的影响,更为重要的影响就是企业自身党务工作人员,特别是基层党务工作人员,他们在自我定位和更新观念方面并没有对企业快速发展形势进行适应,在自身的认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在开展工作过程中会有迷茫的感觉,有些企业的党务工作人员会抱怨企业的职工认为自己没有为企业做出任何贡献。当前形势下,企业的党组织工作的作用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企业开展重大决策的时候履行自身的参与智能;其次,在生产经营过程之中履行在自身的服务保证职能;再次,在调动其他组织团体、共青团、工会积极性过程中履行自身的协调职能;在企业队伍建设方面和班子建设方面履行管理职能;最后,在企业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履行自身监督职能;在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履行自身领导职能。想要做好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明确思想政治工作的这些职能和作用来实施定位和思考,组织开展活动。

二、新形势下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要讲究方法

加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围绕着企业经营和企业生产这个中心,讲究正确的方法和方式,因此,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以及内容都要围绕着这样的中心,结合企业自身发展以及改革生产经营来实施,企业要积极开展党员科技创新岗、企业党员安全责任岗、企业党员先锋岗、企业直径线上党旗红等等活动,还要开展党建主题活动,这些都是结合企业自身施工经营和生产来组织的专题性活动。要求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结合企业的中心工作,将施工生产过程中以及活动过程中的某一个专项任务和单项的工程相结合,将某一个阶段性任务进行紧密结合,将企业的施工生产所需要实现的安全文明目标、质量目标、工期目标、效益目标和党建工作内容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工作的活动方式和内容更加有影响力和活力。

三、新形势下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是优化机制

想要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要求必须要优化企业的机制,在企业的运行机制上实现创新,多年以来,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一直都在延续着自上而下这样的运行机制,企业的机构设置上下对口,企业上级负责任务的下达,下级负责安排任务,这样层层进行布置,一项活动要实现全员参与,自选动作比较少,规定动作比较多,十分容易发生形式主义的现象。所以,必须要积极倡导首创的精神,群策群力,独立思考,将自选动作增加,努力形成企业自身思想政治工作的特征,将主题活动和自选动作的作用和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在企业的管理机制上实施创新,建立起完善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考评的机制,定期或者不定期来对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实施考核,并且将考核的成绩和企业先进评选、企业干部晋升以及企业绩效相关联。建立起两个文明建设一体化的机制,将生产经营目标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共同纳入到企业整体目标之中,同步考核、同步检查以及同步规划,保证两个文明建设相互协调进行发展。

加强当前新形势之下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将科学发展观作为主导,充分认识到以人为本是其核心内容,体现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和内容,注重企业的人文关怀,联系企业职工的思想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并不仅仅要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还要鼓舞人、引导人和教育人,从本质上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使得当前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具有活力和生机。

结语

本文中,笔者主要从新形势下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是优化机制、新形势下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是更新观念以及新形势下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要讲究方法这三个方面对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参考文献:

[1]罗振明,祁亚洲,杨方伟.应对“入世”挑战增强管理理念不断探索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

[2]福建省政研会三钢理论研究基地第一课题组.关于国有企业经济环境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思考[A]//探索・创新・实践――“福炼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汇编[C].2004.

[3]郝志功,刘伟.全方位运作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A]//现代企业运行机制与思维创新――企业运行机制与思维创新研讨会议论文[C].2003.

政治形势论文范文9

    论文关键词 企业政工 工作方式 方法优化 三个转化

    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很多挑战,传统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与新形势下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主客观需求已经不能相符,因而我们必须优化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以提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本文主要分析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新挑战、新难题、新困境,并分析如何有效地改革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机制,以全新的方法应对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需求。

    一、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新形势的内涵与背景

    所谓新形势,是指我国在不断推进市场经济改革背景下,以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所身处的客观环境与客观情势。从国内角度来看,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进入了攻坚阶段,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已经基本转向了市场经济模式,但是离全面的、完善的市场机制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市场经济改革的脚步远未停止;从国际角度来看,我国正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国内企业的竞争力,同时通过“走出去”的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此同时,国内外经济的接轨也必然导致大量外资企业涌入中国,使我国企业面临生存危机,这就需要国内企业未雨绸缪,练好内功,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者获得一席之地。

    上述背景决定了企业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并优化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尤其应采取与时俱进的立场,发现企业政工工作中的新挑战、新难题、新困境,通过全新的政工工作方法,迎接挑战、破解难题、走出困境。

    (二)新形势下企业政工工作的挑战、难题及困境

    新形势下企业政工工作所面临的挑战、难题和困境主要有如下方面:

    1.新挑战。新形势下企业政工工作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为随着社会信息流动的自由化,人们思想波动剧烈,员工跳槽频繁,企业如何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留住人才已经是当前企业所面临的最大难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性质和目的决定了政工工作在本质上是“攻心之术”,需要触动员工的内心世界,从而激发员工的创造性以及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为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而努力。

    2.新难题。新形势下企业政工工作面临的新难题主要表现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很多有待破解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传统政工工作所固有的、保守的做法无法满足企业政工工作的主客观需要,因循守旧的做法难以在政工工作中提升效益,甚至浪费了很多资源。因此,传统政工工作方法的扬弃是新形势下企业政工工作的重点与难点。

    3.新困境。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的困境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必须与新的客观环境、主观需求之间进行一定的磨合,必须在不断的探索、尝试中,才能在特定的企业中发现恰当的政工工作方法。企业特点的多样性以及行业的广泛性,决定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突出企业、行业的特点,这样才能因地制宜地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激发员工创造力与创新力。

    二、传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不适应性

    传统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存在的特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过于突出政治性,忽略了员工自身的需求。传统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政治色彩过于浓重,甚至出现“政治挂帅”的现象,如通过政治材料学习、政治宣讲等完成企业政工工作。在此过程中,员工自身的需求被忽略,导致员工对思想政治工作兴趣寥寥。(2)缺乏对等性与平视观,没有亲和力。传统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方法,缺乏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平等性,导致员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缺乏尊严感,从而必然降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3)过于功利性,导致政工工作目标无法实现。传统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目标上要求员工们思想一致,过于强调思想层面的秩序,忽略了思想本身的多元化特点,反而不利于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其效用;(4)忽略了以人为本,导致价值目标存在偏差。上述几大特点最终又造成了传统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没有做到以人为本,没有实现员工发展与企业发展的统一,从而导致价值目标存在巨大的偏差。

    上述特点造成了传统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在新形势下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要求、基本规范以及基本目的之间出现了不适应性。在基本要求层面,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已经不合时宜,属于一种比较落后的政工工作方法;在基本规范层面,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欠缺规范性,较为死板,缺乏活力和亲和力,甚至引起员工的反感;在基本目的层面,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已经难以满足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目的,即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反而成为一种形式主义的、浪费企业资源的工作项目。由此可见,传统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亟待改革。

    三、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式优化的具体策略

    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式优化具有紧迫性,同时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的优化应被企业提升至战略层面的高度。此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也应被纳入企业成本管理的范畴之内,企业必须向思想政治工作要效益,即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从而充分发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价值。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方式优化上,笔者结合政工工作经验,主要提出如下几点,并将其归纳为“三个转化”:

    (一)从教育人转化为发展人

    传统的企业思想郑重工作过于强调对员工的教育,而忽略了员工自身的某些需求,造成员工不喜甚至厌恶思想政治工作。事实上,思想政治工作不应以“政治挂帅”或“说教”的方式出现,而是应从员工自身需求角度出发,注重员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观需求,从单纯的教育人转变为发展人。“发展人”的政工工作方法将有效地满足员工的主观需求,使员工认识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不是为了限制员工的思想,而是为了发展员工,使员工在企业中实现知识的丰富、能力的提升。从教育人转化到发展人,同时还体现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理念的转变,其本质是“以人为本”理念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贯彻。当然,员工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发展有益于员工的发展,因此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还应兼顾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将两者有效统一起来。

    (二)从上下观转化为平视观

    传统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教育者往往采用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开展工作,事实上这种政工工作方式不利于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属于一种“上下观”的工作方式,其本质是一种不平等的、不对等的、不民主的工作方式。正是由于“上下观”工作方式中的不平等、不对等和不民主特性,决定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缺乏亲和力,难以得到员工的深度认同,其低效性也就可想而知。上下观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必须转化为平视观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在企业政工工作开展中必须强调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平等性、对等性,以民主的教育重构两者之间的关系。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甚至可以出现一定的模糊性,从而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可以相互学习,相互探讨,共同解决难题。

    平视观的本属于沟通传播领域的一个属于,但是在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优化的过程中,平视观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具有高度价值。企业政工工作者应贯彻平视化理念,抛弃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中不合时宜的成分,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亲和力,从而提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三)从结果论转化为过程论

    传统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过于注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结果,并强调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结果上实现秩序性、统一性,简单来说就是实现员工思想的一致性。但是新形势下人们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决定了这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甚至会出现反面的结果,不利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定位。因此,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从结果论转为过过程论,即不宜片面强调思想政治工作的结果,而是应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以过程体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这就是从结果论转化为过程论的思路。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过程的强调与重视也体现了员工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参与性,而参与本身即是实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