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可持续发展管理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4 15:09:22

可持续发展管理论文

可持续发展管理论文范文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国际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在1987年《我们共有明天》报告中提出的。所谓可持续发展有两层涵义:一方面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让后代人的利益不受当代人的侵犯。另一方面发展要讲后劲,要确保发展能够持续发展下去,在保持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它突出资源和环境的永续利用和发展的持续性。我国是在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它要求我们在制订政策、确定发展计划时,必须使经济建设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发展的良性循环。

保险可持续发展包括两个方面,即保险可持续发展系统内部的发展能力和外部发展能力的制约和影响。前者就是由保险发展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所决定的保险发展能力,它主要由保险发展系统的人力、物化劳动、科学技术和系统内的协作联合组成。后者是指保险发展系统外部的环境资源对保险可持续发展能力。其内容十分广泛,可归纳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各个方面,政治方面主要包括政策尤其是保险政策的宽松度、政策的连贯性、政策的稳定度等;经济和社会环境方面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科学技术和社会环境等;文化方面主要指一个社会中人们的习俗、道德规范、价格观念和保险意识等。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保险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各种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有机结合,而这些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存量是一个国家和地区长期历史积累的结果,这是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我国保险可持续发展的难点

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同样偏重以粗放型的方式增长,这种增长方式的特征是,依靠铺设网点、大量增加生产要素投入,来实现保险经济的增长。这种增长方式尽管带来了较高的保险经济增长速度,甚至是一种超常规的增长速度,并使保险供应与需求达到协调的效果,但由此产生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1.国民的保险意识不高。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保险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但是从总体上看,人们的思想观念还很落后,侥幸心理很严重,制约和阻碍保险业的发展。据1998年12月的一项调查显示,北京、上海、广州等12个城市只有37%的家庭购买了家庭财产保险,25%购买了医疗保险,28%购买了养老保险,52%购买了人寿保险。城市如此,农村保险面就更小了。

2.网点需求膨胀。为了尽快占领保险市场,扩大市场份额,各保险公司不顾经营管理能力,纷纷到处设点,一个部门、一个企业甚至很多个人都不加选择地成为保险人。我国近年来保险业虽然发展很快,但由于超常规扩张造成总体发展水平还相对落后,保险覆盖面仍较低,在一些领域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空白。1996年我国的保险深度只有1.486%,人均保费只有62.4元人民币。根据1995年世界保险业统计资料显示,从保险密度来看,我国人均寿险收入为1.4美元,在全世界78个保费收入超过亿元的国家和地区中名列第75位,低于一般发展中国家水平。从保险深度来看,我国保费收入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3%,在上述78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66位。从寿险保费收入占总保费收入的比重来看,世界平均水平为56.1%,日本高达78%,印度也占到约70%,而我国仅为30%左右,说明我国的保险业发展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非常大的差距,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尤其是“泡沫保费”有所抬头,一些公司确定高指标,实行保费收入与工资收入挂钩,使得一些基层业务部门搞提前续保,出现大量应收保费和“空口袋”。1996年北京保险市场新加盟的保险公司为了获得设立分公司所必需的保险费收入规模指标,扩大市场份额,违规发展高利率的储蓄性的保险业务。更有甚者,有些保险公司所供应的储金业务成为个别客户逃避税赋或者将生产基金转化为消费基金的渠道。如果剔除“泡沫保费”因素,我国目前的递增水平也不会超过20%。

3.保险技术落后。忽视保险的广泛宣传,保险营销技术的创新,我们在费率的厘定上,比较机械和僵化,承保、定损和理赔等方面的技术还停留在手工操作上,计算机应用水平不高,导致了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影响了保险公司的健康发展。

4.违规经营问题突出,市场秩序混乱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一是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界限不清,一些部门、行业和地方政府以社会保险名义变相办理各种商业保险的现象十分普遍,涉及部门多,经营规模大。据资料显示,仅民政部门一家就已在全国1800个县开办了农村养老保险,投保人数达7400万人,积累基金已超过100亿元。这类机构,由于以社会保险名义,没有纳入监督管理的范围,缺乏必要的约束和监管。二是擅自开办险种。有的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置保险法律法规于不顾,不经审批就经营保险业务,超范围异地保险,为了争夺保险业务,变相降低或提高保险费率,提高手续费标准。三是对企业保险放宽条件。有的保险公司随意超标准运用费率,变相的降低费率。许多机动车辆保险单中非营业性车辆按营业性车辆承保,营业性车辆按非营业性车辆承保等。四是违反规定支付安全奖和无赔款优待。有的保险公司采用直接从保密收入中,扣除或直接以现金支付无赔款优待给个人。有的还违反规定实行固定赔付。五是手续费支付不规范。(1)超标准支付手续费,如有的保险公司航空保险手续费达到60~90%;(2)对投保单位支付手续费用;(3)普遍存在以现金支付手续费问题;(4)一些不规范不合理的费用在手续费用中列支。这些做法不仅造成保险费收入的流失,加大了保险经营风险,而且扰乱了保险市场秩序,容易滋生现象。六是违反自愿保险原则,利用行政手段拓展保险业务。引起客户对保险产生抵触和厌恶情绪,长久下去会事与愿违,给保险公司造成不良影响。

三、我国保险市场发展潜力和可持续发展前景

我国保险市场具有巨大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发展,为保险业发展带来了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率平均保持在9.8%左右,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整个“九五”期间,我国的经济还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国民经济为保险市场的扩大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据资料统计,“九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仍将维持8~9%的高速增长,2000年(1996年价格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9.6万亿元人民币左右。由于保险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因此,经济发展必然带来保费收入的增加,就保费密度而言,人均年保费收入增加和保费收入占GDP比重的上升。就保险深度而言,中国1996年保费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仅为1.24%。而就保险广度而言,同年我国人均保费收入为70元人民币,如果按照保险发达国家保险深度提高到5~8%,2000年中国保险市场的潜在规模至少将达到2500亿元(1996年不变价格)左右。尽管80年代中期以来,寿险在全部商业保险中的比重有所波动,但伴随着保障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估计到2000年中国的寿险所占份额将达到世界平均水平(52.4%),到时寿险保费收入将超过1300亿元。国际权威评估机构也预测: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保险需求每年将以15%的速度持续增长,本世纪末中国保险业的总收入将突破2000亿元,整个潜在规模高达2500亿元,可见中国市场潜力是巨大的。

(二)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变化为保险业发展注入了生机

据统计,日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经突破50000亿元,其中新增存款的75%为定期存款,而定期存款实际上就是人寿保险潜在的市场资源,意味着中国的保险业,特别是人寿保险潜力有待挖掘。据统计,1996年GDP为68594亿元。1996年末全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38520亿元。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在生存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后,安全需求便成为人们的最大需求。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人口温饱问题已经得到基本解决,开始寻求较高层次的需求。在存款的目的中,养老占9.2%,防意外事故占7.5%,两项合计16.7%,以1996年底的38520亿元储蓄额计算,其金额可达6432亿元以上。依据中国人民银行对储蓄增长原因的分析,首要因素是居民存在着体制变迁预期,具体包括对子女求学、购买住房、失业等问题产生担心,如果考虑这些方面,则居民储蓄中保险因素的比例还要更大。

(三)社会发展环境的变化为保险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社会发展环境,主要包括人口状况、消费水平、社会保障等。尤其是人口状况变化,对保险业发展影响很大。1997年我国人口已经超过12亿,在人口总量不断增加的同时,我国出现了明显的家庭小型化和人门老龄化的趋势。据资料推断,1996年我国65岁以上的老人所占比重已经接近7%,“九五”时期离退休人员将进入高峰期。家庭规模小型化和老龄人口的增加,使家庭内部互助抵御风险的能力相对减弱,使部分家庭的互助任务转移给社会化的商业保险。随着大一统的就业、福利与保障“三位一体”制度改革,加之生育率下降所带来的家庭抚养子女数量的减少,使得我国国民在安排消费的同时,有能力将结余部分资金用于未来的预期消费。

(四)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为保险业发展增加了动力

我国社会保险体制创新已经提到议事日程,社会统筹保险只能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剩余部分必须通过商业保险渠道来解决。包括养老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创新将使寿险业务的发展空间得到扩展,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成为自负盈亏的经济法人,民营经济也将进一步发展,加之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必然通过保险寻求风险的保障,这为保险业发展开拓了广泛的服务领域。

综上所述,我国的保险业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的发展,正如朱镕基总理所说:“中国的保险业还处于拓荒时期,发展程度远远不够,要有一个大发展。”

四、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政策

正确的发展指导思想是保证经营方向和健康发展的前提,为了实现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端正业务发展指导思想,明确发展方向。

(一)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来指导保险业务发展

保险业担负着补偿和给付职能,对调节经济运行起着重要的“稳定器”作用。为了保持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必须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作为保险运行的主导思想。实践证明,在孕育发展的保险市场里没有一定的增长速度,就不可万能占领较大的市场份额,而且还可能失去一定的经济利益。因而速度和效益的矛盾恰恰是制约保险发展方式的重要因素。为此,必须破除盲目发展业务的观念,必须在效益的基础上扩大市场份额。速度和效益的统一,是商业保险公司的追求目标,因此,要建立健全提高商业保险公司经济效益的保障机制。破除小而全、大而全的发展观念,着眼于国家利益和保险公司的长远利益,树立保护本国保险事业的思想。

(二)知识经济时代为保险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人类已经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知识使经济长期高速增长成为可能。作为以经济为基础的保险业,应在知识经济中寻找新的增长点。今后,科学技术将更加深入、广泛地渗透到企业生产、流通、组织结构和经营方式等各个方而,保险企业只有以科学技术为推动力,才能在现代经济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生存和发展。所以,保险企业要在经营方式、市场营销和信息等方面增加投入,建立先进的营销网络,实现市场空间的网络化、技术交流和交易的电子化,向时间和信息要效益,利用科技提高经营手段,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在市场经济中,谁拥有先进的技术,谁采取优质的服务,谁就能占领市场,就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因此,保险公司要在保险业务科研、技术革新、提高保险产品的科技含量上下功夫。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保险企业还要加快“人才工程”建设,激励员工岗位成才,大胆任用拔尖人才,提高公司的整体素质。

(三)国际保险创新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经验

国际保险创新是激烈市场竞争的产物,也是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所谓保险创新就是指对传统的保险销售方式、服务方式及其组织结构等进行变革。具体包括承保技术创新和组织机构创新两个方面。

1.承保技术创新。主要是以市场为中心,开办新险种。市场变化是经营的首要外部因素。保险企业作为市场中的供给方,必须适应市场,特别是通过创新,创造市场,创造需求,以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

第一,开发消除通货膨胀风险的险种。这类险种主要是长期性的寿险险种,在这类寿险业务中,要充分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如各国广泛开办的变额人寿保险,将每期年金的给付金额与市场物价的变动情况和保险人投资收益的变化结合起来,以减轻或抵消通货膨胀的影响。

第二,开发有利于提高市场占有率的险种。这类险种的特点是“新”,能够刺激特别人的特别需求。如针对在整个欧洲大陆引起恐慌的疯牛病,英国保险公司推出了疯牛病保单,即CJD保险,投保人每年缴纳10英镑的保险费,即可在被诊断感染此病时,获得最高为2.5万英镑的赔偿。还有艾滋病保险、绑架保险、保险等一些前所未有的保险险种,使保险业充满了活力。

第三,开发便于投保人投保的险种。这类创新的险种主要是一拢子保险,是针对特定的行业对象专门设计,并附加诸多特别服务的新型险种。其保险风险、保险标的、保障水平都可根据投保人的需要灵活调节。如香港美亚保险公司针对外出旅游中的各种风险于1995年推出了“开心”保险,其保险责任范围包括医疗费用、住院津贴、子女看护、人身意外、个人行李损失、现金遗失、紧急医疗运送费等。

第四,开发具有储蓄性的险种。这个险种既有保险的性质,又有储蓄的性质,不论在保险期内是否发生保险事故,被保险人均能收回其所缴纳的保险费。保险费实际上相当于被保险人的长期存款。如日本开办的储蓄性保险、储蓄性公寓保险。目前,这类带有储蓄性保险险种是国际市场上最走俏的险种之一。

发达国家的产品创新和创造市场给我们以借鉴和启示,相比之下,我国保险产品的种类有限,远不能满足保险消费者的多层次需求。在国有保险公司商业化创新过程中,应该根据经济和金融发展的状况、消费者收入水平和消费偏好的差异等开发出适合不同消费水平及不同消费偏好的保险产品。保险公司产品创新的原则,应是在完善既有的保险产品的基础上,坚持国外引进与自我开发并举,有选择地引进一些西方保险业中成熟的保险产品和开发出有特色的新产品。

2.组织结构的创新。技术上的创新与组织结构创新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组织结构上的创新,保险结构创新也就没有基础。

第一,以效率和效益为目标,进行保险组织结构创新。随着保险业的发展,保险公司不仅要组织经济补偿,而且也要参与防灾防损。通过降低费率、防灾防损、降低赔付,控制经营活动成本,提高保险业经济效益。尤其应该注重危险管理,坚持经常进行防灾防损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提出整顿改造建议。世界上许多大的保险公司如幕尼黑再保险公司和瑞士再保险公司均设立了工程部或危险管理部,专门从事保险标的风险管理工作,包括风险的识别、测量和紧急处理工作,以避免盲目承保。保险公司还积极参加信用活动,通过其附属的投资公司进行操作,为保险公司带来一定的效益,增强保险公司的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

第二,银行和保险业联姻。激烈的市场竞争往往使保险企业更倾向于适应市场的创新类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保险企业在管理方式上进行选择和创新,银行和保险联姻就是一种有效的形式。银行对保险业的介入性保险市场巨大的潜力得到释放,从而使一些保险公司的保险业务在短时间内呈几何级数增长。在世界保险市场中,银行对保险业的介入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的。最常见的一种是银行与保险公司建立合作关系,银行通过其分支机构为保险公司销售特定的相关产品;另一种常见的方式是银行与保险公司合资成立新的金融保险机构,利用银行和保险公司已有的机构和网络销售保险产品。通过这种方式,银行可以更深程度、更大规模地涉足保险领域。同时,还有许多实力雄厚的银行根据其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市场中收购一家或几家保险公司,然后利用银行资金和网络,通过收购的保险公司开展业务。还有一些银行争取当地管理部门批准以后,通过培训自己的职员,设计相应的保险产品,直接向银行的原有客户推销保险。这种合作方式在中国保险市场已经显露。1997年初,国内的几大专业银行纷纷与保险公司联姻,由银行保险公司推销相关产品,收取保费。银行既增加了筹资的手段,同时保险公司也利用银行的机构网络,扩大销售渠道。银行只是作为保险产品销售链条中的一个环节进入了保险市场。银行更大规模介入保险市场的另一种方式就是合资和收购。银行业和保险业一体经营在欧洲已蔚然成风,欧洲500家大银行中的46%拥有专门从事保险业务的附属机构。从几年前荷兰商业银行、荷兰邮政银行、荷兰保险合并成为ING,到最近的瑞士信贷集团购并丰泰集团,每次兼并都缔造出了在全球金融服务业中排得上名次的巨头。据统计,1994年法国新增寿险保单的63%是通过银行及其分支机构销售的。同时,保险公司也涉猎银行业务,在英国就有17家银行为保险公司所拥有,法国有9家保险公司拥有12家银行。北美洲,由于立法限制,美国在这方面的发展稍逊于欧洲,但也已成为潮流,据统计,有4088家银行已经开始从事保险业务。加拿大最大的皇家银行将收购加拿大伦敦人寿保险公司,这将是加拿大金融史上最大的一笔交易。银保联姻,互相渗透,可以增强资本实力,扩大双方的客源,同时也大大方便客户。因此,这种兼并形式将保持增长的势头,而消费者则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在任意一个站点上买到不同的保险产品。

(四)减轻保险业税赋水平,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目前,我国保险业的总体税赋水平明显偏高,一是国内保险公司比外资保险公司税赋高,所得税国内公司为33%,外资公司为15%。二是我国保险公司税赋比外国高。从我国情况来看,1997年初,财政部规定:银行保险等金融企业的营业税从5%提高到8%,增幅达60%。英国和西班牙则免收营业税;南非、泰国等国家全部征收统一营业税;意大利等国家依险种征税。在所得税上,各国不同,因规模而异。如日本对注册资本1亿日元及其以下的保险公司按照28%税率计征,1亿日元以上的保险公司按照37.5%税率计征。美国财产和责任保险公司按承保利润和投资收入缴纳所得税。但对较小的相互保险公司实行免税。三是其他国家保险公司的税收标准均是按照满期保费的结余即利润来结算的。我国财政对保险业实行揽底课税,使得大部分保费收入上缴财政,不仅减少保险企业可用资金投入,而且直接影响保险企业给付准备金的结果,从而影响偿付能力。尤其是产险公司现行承保综合成本率已普遍高于100%,反映了现行税负超过产险公司的实际承受能力。银行和寿险公司都是以利息收入额作为营业税的计值基数,而产险公司则以全部保费收入作为营业税的计征基数。由于产险公司的保费收人中相当一部分将以赔款方式返还给被保险人,因此,以毛保费收入作为营业税的计征基数显然是不尽合理的。从世界来看,各个国家和地区一般采取较为宽松的财税政策,将保险业与其他产业区别对待,不征缴营业税或实行抵税制,而且分险种缴纳所得税,以鼓励和扶持其发展。考虑到保险公司是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其中财产保险的承保利润已经接近临界点。为切实增强保险企业的偿付能力,我们应适当调整保险业税收政策,一是将营业税降至3%左右,并按扣除应收保费和分保费支出后的保费收入征税。二是对企业投保长期寿险实行免征所得税优惠。三是应该根据注册资本多少和利润大小实行累进式或累退式征收所得税。四是根据不同组织方式征收税金。

(五)以人为本,培养“经济人”,建立企业文化和团队精神,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

“经济人”是市场体系的理者,也即以其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行为者。在市场活动中这样的经济行为者是铵其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参与交易的市场主体。正如美国经济学家贝克尔所说:“在某种意义上,在既定的机会和资源的条件下。人们都试图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当理性的个人都试图这样做的时候,就形成市场,从而使不同家庭、不同企业、政府及其参与者的资源都由市场价格进行协调”。所谓效益是投入与产出之比,“减少投入,增加产出”,才能取得高效益。但是,从保险经济学来说,应该从宏观角度看待一个企业的效益问题。

一是利润是衡量一个企业的一个量化指标,利润高不一定效益好。因为利润是一个短期指标,一时的高利润可能反映了生产的不均衡性,也掩盖了企业的深层次矛盾,或者反映了企业对资本增值、设备更新和扩大再生产的忽视。

二是企业的市场份额反映企业的商誉,是企业的无形资产的价值。

三是企业的市场价值和企业的市场增值率,是企业有形资产的价值,而反映一个企业的素质就是企业文化和团队精神。

可持续发展管理论文范文2

论文关键词:文化管理 可持续发展 医院 经验管理 企业管理 科学管理 现代管理学 管理思想

一、引入医院文化管理首先要走出医院文化建设误区

医院文化建设富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精髓及文化底蕴,但长期以来,关于医院文化建设中的一些误区却成为徘徊在人们头脑中挥之不去的阴影,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医院文化的健康发展。因此,要加强医院文化管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走出医院文化建设认识误区。

要走出认为“喊口号、贴标语”即是医院文化的误区

其实美丽的辞藻和空洞的标语只能让人感到乏味,医院文化不是唱歌作赋,不是上街学雷锋、搞义诊,也不是春游、聚餐,否则只是热闹一阵子,时过境迁,一切如故。医院文化必须集中反映医院的追求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要走出“医院标准文化”的误区

有人认为,医院文化要有标准,只要能参观学习优秀医院的文化,然后照搬人家的文化就万事大吉了。其实,医院文化不存在标准,也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与不适合,不同的医院文化是不一样的。

要走出“竞争”的医院文化意识

优秀的医院文化不是说不要竞争,而是指它的最终目标将成为“优势互补”,在合作为主旋律的当今,必然在合作的前提下竞争,由竞争走向合作。竞争第一的文化意识已经过时了。

要走出安于现状的医院文化误区

很多管理学书都谈到“煮青蛙”文化,当把青蛙放在开水里时,它立即会跳出来。但是把它放在凉水里,它感到很舒服,这时在锅下加热,青蛙逐渐适应了水温,等它感到很烫想跳出来时再也跳不动了。当一所医院没有创新,对平时的一切感到习以为常时,医院的衰退就开始了。

健康的医院文化就是创新文化,要在管理、技术、组织等方面不断创新,医院才能长盛不衰。

二、医院文化管理的核心是建设医院共同愿景

那么,文化是如何发挥对医院的影响力和内推力的?世界顶尖管理大师彼得·圣吉引入了“共同愿景”的概念。彼得·圣吉认为,共同愿景是一个组织中各个成员发自内心的共同目标,是蕴藏在人们心中一股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

医院文化管理的核心是确定共同愿景,通过建立全体员工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形成医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员工的热情、干劲,调节员工之间的关系,使之形成同舟共济、同心同德的坚强集体,并为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提供长久的动力。

彼得·圣吉指出:“一个缺少全体衷心共有的目标、价值观和使命的组织,必定难成大器。”而“有了衷心渴望实现的目标,大家会努力学习、追求卓越,不是因为他们被要求这样做,而是因为衷心想要如此”。

共同愿景是告诉医院的每一名员工,“我们将成为什么”的前景。一个有效的愿景,应该是对组织成员的一种宏伟的承诺,使人们想念实现目标后的收益,它应该具备以下特征:能够让人们激情澎湃,鼓励成员,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人们觉得有点不切合实际但又愿意为达成目标而奋斗,让人觉得怀疑却又折服的目标。上世纪50年代初,当索尼还是一家很小的企业时,它宣称的目标是“成为最知名的企业,改变日本产品在世界上的劣质形象”。

共同愿景是一种文化理念,它唤起人们的希望,工作变成是在追求一项蕴含在医疗服务之中,比工作本身更高的目的。如苹果电脑、福特汽车等企业的成功,最重要的是共同愿景所发挥的功能。亨利·福特想要使一般人、不仅是有钱人能拥有自己的汽车;苹果的创始人则希望电脑能让个人更具力量。这种更高的目的,根植于他们的企业文化当中,也推动了企业走向成功。

我院作为襄樊市最大的公立医院,承担着襄樊医疗中心和医疗排头兵的作用。为此,我院结合自身实际和医院发展的长远规划,制定了鼓舞士气、凝聚人心的医院愿景,那就是:努力把我院办成“两型医院”、“三大中心”,即学习型医院、学院型医院,疑难危重疾病诊疗中心、高等医学教育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三、医院如何应用文化管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医院的文化管理,就是要把每一名职工视为医院的权力人。只有关心尊重为病人服务的员工,只有将医院的美好前景与员工的切身利益紧密结合,只有举全力为员工搭建建功立业、充分展示个人才能的发展平台,员工才能体味到人格的尊严,才能敬业尽职。也只有这样,医院才能不断发展。因此,在医院文化管理中,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

以人为本抓好思想文化建设

医院强化文化管理的先进理念。在医院管理中,着力营造以人为本的文化氖围,把加强宣传工作作为医院文化建设的切入点,以医院发展目标为主题,以倡导“团结、敬业、务实、创新”的医院精神为重点,以浓厚的文化氖围为形式,着力宣传医院在学科建设、医疗、教学、科研中取得的重大成果和重要进展,以及在各项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树立医院整体形象,激励职工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一代又一代的中心医院人,秉承着医院“大医精诚”的光荣传统,诚心、热心、真心、耐心地服务于病人,在依法行医的同时,将个人的品格、学识、情商、才干、能力、知识和智慧,完全融入到为病人服务的医疗实践中。

真心实意地抓好服务文化建设

近年来,为了使患者在我院就诊真正享受到温馨、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我们重新规划门诊布局,扩大门诊用房,改造服务窗口,建门诊总服务台,对人出院处、门诊收费窗口进行改建,畅通急诊、入院、手术等“绿色通道”;简化服务流程,增加便民措施,着力解决“三长一短”问题;分楼层增加医保结算业务,门诊挂号收费实行“一站式”,健康体检实现“一条龙”,窗口岗位根据工作需要采取提前上班或延时下班错峰制,服务中心全程陪诊;医技科室实行快速检查、快出报告、快速反馈等,给患者带来更多的方便和温馨。

标本兼治抓好自律文化建设

我院作为鄂西北疑难危重疾病诊疗中心,收治的多是急危重症和患有复杂疑难疾病的患者,许多患者慕名来医院就医。因此,基于对医院的信任,也基于对健康的渴求,一些患者在病愈出院之时,或是手术之前,会情不自禁地以“红包”相送,作为对白衣天使们救命之恩的真诚回报和由衷感激。

因此,为了在广大医护人员中倡导拒收“红包”、廉洁行医的好风尚,同时也为了让“红包”有一个合理的途径退回给病人,白2001年始,我院把退还病人的“红包”作为医院医德医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出台了退拒“红包”的奖励制度,设立了退拒“红包”的专项奖励基金,对拒收病人“红包”的医务人员按拒收金额总数或礼物价值总数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对于医务人员上交的“红包”和礼物,在病人出院前由院医德医风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如数退还给病人。从2001年设立医德医风奖励制度至2009年底,医务人员拒收“红包”累计金额达140余万元。

彰显合力抓好群团文化建设

可持续发展管理论文范文3

实施可持续发展其核心是谋求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综合协调,以达到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持续发展。

1.1建立土地管理新模式。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包括了很多的内容,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林业中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首先应该完善土地管理法制,健全土地管理法律体系,这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基本前提。要想建立土地管理新模式,首要就要进行深化体制改革,建立在国土资源部领导下的垂直领导体制,形成以“条条”为主的强有力的土地管理新模式,改变以“块块”为主的管理模式。

1.2依靠科技手段,使林业管理走向现代化。林业管理最重要的就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森林资源中,物种的保护离不开技术的支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养护森林资源的关键。在林业管理中,要学会依靠科技与时俱进,对于森林资源养护的手段也需要随之完善和发展。比如,发展无性繁殖、湿地造林等林业种植技术,需要不断的加强对现代科技的研究,才能更好更快地实施林业种植,使林业种植所需要达到的效果增强;在荒地等贫瘠地区,对优良树种的研究需要依靠大量的科技手段,才能保证其种植有效,使森林自然资源恢复速度加快,从而使得林业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3增创林地资源新优势。应当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做好保护、整治和开发土地等工作。一要加强保护。林地保护是使森林资源得以永续利用的前提,对立国之本、生存之本的林地,全社会都有保护的责任。在使用林地的同时,保护和提高林地生产能力,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以确保各种不同用途的林地得以持续利用。二是要强化整治,一方面要复垦被破坏的林地,另一方面要鼓励开展林地整理。三是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要通过提高技术和增加劳力、资金投入,对未利用或难以利用的林地进行开发和改造,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土地资源优势。

2总结

可持续发展管理论文范文4

施工现场管理品质的好坏对工程安全、质量和成本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施工现场管理内容与目的也逐渐发生变化,从仅仅对工程的造价以及质量安全的管理延伸到怎么达到经济、社会、自然以及环境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管理[1]。然而,目前很多工程项目还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其主要表现在施工作业人员参差不齐、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材料随意堆码、成本控制较差、质量安全意识水平不高等现象,阻碍着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施工现场管理原则

安全第一原则。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安全第一”是永恒不变的信念。只有确保了施工安全,才能有序推进施工生产。科学合理原则。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从前期策划、施工方案、资源配置、进度计划到现场落实,都必须遵从社会客观规律,做到策划合理,方案得当,根据资源配置情况,合理安排工期,以方案指导施工,才是现场管理的核心。经济效益原则。施工现场管理一定要安全、质量、进度和成本同步,不能只抓进度和质量,而忽略了经济效益;站在企业的角度,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施工成本,争取项目效益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精细化管理原则。自2014年开始,中国中铁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将施工现场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事实上,为了有效的协调统一各种生产活动,施工现场的各种要素都必须坚决服从统一的标准,克服主观随意性。

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措施

3.1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并有效运行

良好的管理制度,是企业运行的基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场管理也必须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工作任务对应于相应的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建立和落实现场管理责任制,对于施工现场出现的问题,进行明确的责任划分和责任追求,要做到问题必查必究,同时,要提高施工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对现场施工管理的认识,带头遵守现场管理制度,确保现场施工管理地顺利进行。

3.2以人为中心,加强现场人员管理

现场管理的根本就是人的管理,其包括技术管理人员和作业班组人员。技术管理人员多为高校毕业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学习能力强,只要能积极进行激励引导,从思想上和专业水平上进行指导和提高,充分发挥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责任感,发挥其主人翁意识,就能让他们积极投身于管理中来。作业班组人员则与技术管理人员存在较大差别,知识水平差,学习能力也差,更多地需要技术管理人员的反复指导和示范;组建高效的施工团队,不仅能有效地节约人工费用支出,而且能极大程度地提高劳动生产力。中国中铁精细化管理提出组建施工劳务企业和专业化分公司两大刚性平台,就是提高作业班组人员的最有力措施,从根本上解决操作人员的问题。当然,项目还必须加强对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使他们从思想上和技术水平上得以有效提高。

3.3合理利用资源,科学组织施工

众所周知,工程材料费占全部项目成本的65%~75%,而对其管理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工程成本和经济效益[2]。物资管理必须按计划进行管理,需采用作业班组申报材料使用计划,由项目部(或上级单位)统一组织购买,坚持按定额确定的材料消耗量,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定期盘点核销,杜绝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在设备管理方面,应充分利用公司既有设备进行内部调度,加强设备管理,力求提高机械利用率;另外,积极采用先进设备和科学的技术手段,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鼓励改进施工方法和采用技术也成为科技创新的重点。很多项目在施工生产中,材料保管不严、现场随意堆码、周转材料浪费、机械设备摊销率大已成为项目亏损的主要因素。同时,进度决定成本,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资源,加快施工进度,采用流水作业施工,可有效地提高机械设备使用率,减少不必要的窝工,也是项目减少成本的可靠手段。

3.4加大检查力度,及时进行整改

首先,项目必须做好安全措施的宣传工作,通过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同时,加强现场文明施工,要保证施工现场地面的平整,特别是“四口,五临边”的安全防护和警示。其次,加大安全检查力度,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严格把关,保证每个施工环节都是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一旦发现有违法违规施工的现象,及时进行制止,并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确保施工安全。

4结语

可持续发展管理论文范文5

摘 要 现代物流业作为第三利润已经成为新兴重要产业,加快发展的同时必须注意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把发展绿色物流作为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方面加以落实。因此,有必要对现代物流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做系统深入地研究。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绿色物流 绿色供应链1 现代物流业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物流是社会再生产中的重要一环,物流过程中不仅有物质循环利用、能源转化,而且有价值的转移和价值的实现,因此,物流涉及了经济与生态环境两大系统。而且,现代物流系统是一个开发的系统,既产生经济效益,也产生社会效益,当然,其效益有正也有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如废气污染、噪音污染、资源浪费、交通堵塞、废弃物增加等,这些后果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则。首先,物流领域的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据统计,目前我国商品周转率只有发达国家的30%,每平方米库存的商品量只及发达国家的25%,配送差错率为发达国家的3倍。每年因包装造成的损失约150亿元左右,因装卸、运输造成的损失约500亿元,因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在30亿元左右,仓库过剩量达到40%,公路货运因缺乏合理的物流组织,空驶率多年来保持在50%左右。而且由于缺乏必要的产业引导和规划,时下又有许多企业正热衷于建各类物流园区、配送中心和立体仓库,这无疑会加大物流资本存量,与发展现代物流、提高整个社会效益的目的背道而弛。其次,物流活动的诸多环节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运输对环境的影响。运输是物流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活动,也是物流作业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方面。在其过程中的非绿色因素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①交通工具本身产生的噪声污染、大气污染。②不合理的货运网点及配送中心布局,导致货物迂回运输,增加了车辆燃油消耗,加剧了废气和噪音污染。③集中库存产生了较多的一次运输,从而增加了燃料消耗和对道路面积的需求,破坏生态。从环境角度看,即时配送(JIT)要远程实施就必须大量利用公路网,使货运从铁路转到公路,增加了燃油消耗,带来空气污染、噪声等,从而使环境遭到破坏。(2)仓储对环境的影响。仓储过程中的非绿色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商品仓储中心必须对之进行养护,一些化学方法,对周边生态环境会造成污染。二是一些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由于保管不当,爆炸或泄漏也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3)流通加工对环境的影响。流通加工是在流通阶段所进行的为保存和便于销售等进行的加工处理。它对环境也有非绿色影响因素,表现为:①由消费者分散进行的流通加工,资源利用率低下,如餐饮服务企业对食品的分散加工,既浪费资源,又污染了空气。②分散流通加工产生的边角废料,难以集中和有效再利用,造成废弃物污染;加工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物都对环境和人体构成危害。③由于流通加工中心选址不合理,也会因增加了运输量而产生新的污染。(4)包装对环境的影响。一方面,一次性难降解包装长期留在自然界中,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另一方面,过度的包装或重复的包装,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无益于生态经济效益。同时废弃的包装材料还是城市垃圾的重要组成部分,处理这些废弃物要花费大量人力、财力。(5)装卸及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装卸过程中的非绿色因素有:装卸不当和商品体的损坏。废旧物质排放到环境中会对环境造成全方位的污染。城市生活垃圾所产生的渗沥水携带各种重金属和有机物,严重污染水体和土壤,并影响地下水质;废弃物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甲烷气体则污染大气。2 绿色物流与绿色供应链的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之一,是使今天的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不致影响到未来的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的环境及资源条件。绿色流通尤其是绿色物流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与清洁生产和合理消费共同组成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经济循环系统。“清洁生产——绿色流通——合理消费”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本模式。将这一原则应用于现代物流管理活动中,就是要求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对现代物流体系进行研究,形成一种与环境共生的综合物流系统,改变原来经济发展与物流之间的单向作用关系,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同时又要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和消费生活健康发展的现代物流系统。这就产生了“绿色物流&rdquo

可持续发展管理论文范文6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进展

我国水资源存在主要问题是短缺、污染和灾害,水资源管理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建立水资源管理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水资源管理学是管理水资源知识体系,以水资源为管理对象,探讨水资源高效利用保护的各种措施规律,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内容包括水资源数量管理、质量管理、法律管理、权属管理、行政管理、规划管理、配置管理、经济管理、投资管理、风险管理、技术管理、工程管理、数字化管理、国际水资源管理、安全管理等等。

一、水资源管理学内涵

加强水资源管理成为有关水资源领域出现最为频繁的词汇。但究竟什么是水资源管理,目前学术界尚未统一,《中国大百科全书》在不同的卷中,对水资源管理有不同的解释。综观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概念,有以下特点:首先,从整体上来看,他们都是以水资源开发作为主线,“保护”处于被动的地位;其次,视野相对狭窄,大多数概念只局限于水资源本身,缺乏复合系统下对水资源的综合认识,以水论水;第三,缺乏生态环境的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内涵。基于此,作者认为,水资源管理就是为了满足人类水资源需求及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总和。

水资源管理学是从学科角度对水资源管理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是水资源管理知识体系,是建立在水文学、水资源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基础之上的新的交叉性综合性学科。通过水资源管理学的研究,可以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保障水资源安全,通过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内容

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对象很明确,就是围绕水资源持续高效利用的而展开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目前,水资源危机在世界范围内蔓延,水资源危机的出现和加剧与人类在经济活动中缺乏对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和管理有着重要的关系。水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人类的绝大多数经济活动都要涉及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和未来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目标。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解释多种多样,但都基本围绕着“满足目前需要但不破坏未来发展需求的能力”这一核心思想。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实现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人类追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求人类必须正视干旱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等诸多与水资源相关的问题,这给水资源管理学提出了新挑战和难得的机遇。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活动无法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目标必须改变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活动,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的和综合的观点构建全新的现代水资源管理体系,这成为水资源管理学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

具体地说,水资源管理学的研究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水资源数量管理和质量管理、水资源法律管理、水资源权属管理、水资源行政管理、水资源规划管理、水资源配置管理、水资源经济管理、水资源投资管理、水资源风险管理、水资源利用技术管理、水资源工程管理、水资源数字化管理、国际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综合管理、水资源安全管理和水资源数字化管理等等。

三、国内外水资源管理学研究进展

3.1国际水资源管理学研究进展

到目前为止,明确提出水资源管理学的文献极为有限。根据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面临的新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实际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特点,国际上也对新形势下的水资源管理理论和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和研究,并就一些问题达成了某种程度的共识。他们主要围绕着“可持续发展条件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目标对水资源管理活动的要求”而展开。这些研究活动为水资源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诞生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1992年爱尔兰召开的“国际水和环境大会—21世纪的发展与展望”上提出了水资源系统及可持续研究的问题。1993年“第二届国际实验与网络资料水流情势学术大会”上探讨了水资源管理的水文学基础和信息资料问题。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主持,国际水资源协会与国际水文科学协办召开了“变化世界中的水资源管理研究规划国际学术研讨会”,探讨了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管理研究展望、水资源开发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和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四个专题。

1996年在日本京都召开了“国际水资源及环境研究大会:面向21世纪新的挑战”,讨论了流域尺度的可持续水资源系统管理的应用实例等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水文计划工作组1996年将“可持续水资源管理”其定义为“支承从现在到未来社会及其福利要求,而不破坏他们赖以生存的水文循环及生态系统完整性的水的管理和使用”。水资源可持续管理要求在水资源规划、开发和管理中,寻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人类社会福利之间的最佳联系与协调。与传统的水资源管理相比,可持续水资源强调了未来变化、社会福利、水文循环、生态系统保护这样完整性的水的管理,使“未来遗憾可能性达到最小的水的管理决策”。世界银行将水资源管理定义为一系列水资源相关领域(如水电、水资源供给与供给设施,灌溉与排水等)一体化管理。综合水资源管理的观点应该在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方面确保考虑社会、经济、环境和技术等多方面因素。

1997年召开的第5届“不确定性增加下的水资源可持续管理学术大会”,洪水与干旱管理、水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水文与生态模拟和环境风险评价等成为重要议题。

1998年在武汉召开了“98年国际水资源量与质的可持续研讨会”,探讨了流域水量与水质的统一管理问题。1998年国际水文学会在荷兰召开了“区域水资源管理研讨会”,探讨了水资源管理的经验和教训、面对挑战的区域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的研究方法。

2000国际水文科学学会(IAHS)年在美国召开了“水资源综合管理研讨会”。这次研讨会主要探讨了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水资源综合管理的内容和目标,以及交流水资源综合管理的经验。此次研讨会达成一个共识:未来水资源管理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流域的统一管理。流域统一管理是流域内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统一协作管理,其目的是防止土地退化、保护淡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基本框架是政府和社区公众的共同管理。会议认为,为了实现流域统一管理的目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复杂的水资源管理活动必须建立在有效的科学规划基础之上;②必须显著提高预测各项管理活动结果的能力;③为了达到水资源管理的目的,持续的检测和评估工作十分必要;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管理过程必须是透明的和公开的。(MiguelA.Marino等,2001)2001年,国际水文科学学会在荷兰召开了“区域水资源管理研讨会”,会议针对区域范围内水资源管理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讨,包括:以往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经验和教训;面对新挑战的区域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的研究方法。

伴随着国际学术界对现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研究和讨论,近年来,国际学术界相继出版了多部论述“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专著,这些专著大多以论文集的形式出版,很少从学科的角度对水资源管理的理论体系进行系统的论述和研究。尽管如此,这些专著还是探讨和研究了大量有关现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使我们能够大致了解目前国际学术界关于水资源活动的主要理论和具体内容。并且通过编著者对一些论述水资源管理活动的论文的整理和归类,我们可以从中基本上了解到当前国际学术界对水资源管理理论体系的划分。

MiguelA.Marino和SlobodanP.Simonovic在2001编著出版的《水资源综合管理》收录了国际水文科学学会(IAHS)2000年在美国召开的“水资源综合管理研讨会”的文章。MiguelA.Marino和SlobodanP.Simonovic认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类从事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目标和内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不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而新的管理方式仍在摸索中,水资源管理活动正处在探索过程中。作者认为,在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活动中,僵化的管理体制(包括法律、政策和管理机构)是实现水资源有效管理的最大障碍。管理体制的官僚作风、不负责任以及缺乏战略性指导原则导致水管理体系效率低下,缺乏远见,并且拒绝与水资源利益相关者就水资源管理问题进行公开的交流和探讨。新的水资源管理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寻求实现长期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的水资源管理方式,为此,他们认为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将是水资源管理活动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新的水资源管理活动必须包含水环境治理和保护问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水资源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以及水资源管理决策中的公众参与问题。

由C.A.Brebbia和P.Anagnostopolos在2002年编著出版的《水资源管理》(Ⅰ和Ⅱ)收集了2000年和2001年两年间国际上一系列关于“水资源管理”国际会议上的文章。C.A.Brebbia和P.Anagnostopolos在本书的前言中指出,当前水资源管理问题在全球变得越来越复杂。水资源管理活动主要面临着的主要问题是:人口的增长和人均水需水的增加正在家具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与此对应的是,水污染、水资源浪费以及气候变迁等因素却正在威胁着水资源的供给。这套书从10个方面论述了当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内容,他们是: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灌溉水管理,流域管理,生活用水管理,水质管理和水活动管理,废水处置和管理,管道输水和渠道输水管理,水文模型,地下水管理,沿岸和港口水资源管理。(C.A.BrebbiaP.Anagnostopolos,2002)。值得注意的是C.A.Brebbia和P.Anagnostopolos在书中指出,现代水资源管理所涉及学科和领域已经超出了传统水文地质学中关于水资源管理的思考和限制。

由M.AL—Rashed、V.P.Singh和M.M.Sherif合作编著的《水资源发展与管理(Ⅳ)》中从7个方面论述了水资源管理的内容,这7个方面包括:水资源管理的目标、政策和原则,水资源稀缺和保护,用水管理,水资源管理、规划、水权分析和处置的决策支持系统,水电和灌溉的发展潜力,灌溉水管理,水资源稀缺管理。

其他一些比较著名的著作还包括B.DattaRay,R.P.Athparia的《水与水资源管理》(1999年);A.FarooqKhan的《水资源管理:挑战与责任》(1998);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出版的《水资源管理:综合政策》(1989)等。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学术界并未明确提出水资源管理学的概念,但在国际上许多大学中,都开设了以“水资源管理”为名称的课程,这些课程的开始以及对水资源管理活动的讲述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水资源管理学的形成。例如在美国特拉华流域委员会计划和行动部部长Dr.KennethF.Najjar在VILLANOVA大学为水利工程学、水文地质学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开设的“水资源规划0与管理”课程介绍中,Dr.KennethF.Najjar认为,“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是对水资源规划、分析、设计、经济管理的理论和实际方法等综合型课程,主要包括水资源法律和规章条例,流域管理、水资源建模、地下水和地表水需求和共给分析、洪水管理、水资源质量管理、湿地保护。水资源供给规划包括水资源使用、需求项目,水资源配置、水容量扩充。该课程还包括水库运行等相关问题。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是关于水资源的综合问题的考虑,这些问题来自于从静态的水资源法律和章程到动态的自然资源的应用。

3.2国内水资源管学研究进展

我国关于水资源管理理论的研究开始与上个世纪80年代,早期的水资源管理研究主要是对实际水资源管理活动中的管理内容的简单罗列和堆加,并未从理论的高度来对水资源管理的体系和框架进行系统的阐述。随着我国水资源危机的不断加剧以及可持续发展对现代水资源管理的要求和挑战,学术界开始逐渐关注水资源管理理论的探讨和框架体系的构建。

赵保璋主编的《水资源管理》(1994年)是我国出版较早的专门论述水资源管理的专著之一。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出,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分以及废水、污水等水形态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有机的联系,统一而相互转化的整体。而现实中,长期以来我国水管理体制较为混乱,水权分散,形成了“多龙治水”的局面。该书认为,水资源管理应该以水的资源观点、水的系统观点、水的经济观点以及水的法制观点出发,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规划布局与调配,以及水资源保护等方面建立统一的、系统的综合管理体制,按照相关法律由水行政部门实施管理。该书认为水资源管理活动主要包括规划管理、开发管理、用水管理和水环境管理(赵保璋,1994)。

冯尚友在《水资源持续利用与管理导论》一书中将水资源管理定位为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在水资源及水环境的开发、治理、保护、利用过程中,所进行的统筹规划、政策指导、组织实施、协调控制、监督检查等一系列规范性活动的总称。统筹规划是合理利用有限水资源的整体布局、全面策划的关键;政策指导是进行水事活动决策的规则和指南;组织实施是通过立法、行政、经济、技术和教育等形式组织社会力量,实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一系列活动实践;协调控制是处理好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协同关系和水事活动之间的矛盾关系,控制好社会用水与供水的平衡和减轻水旱灾害损失的各种措施;监督检查则是不断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执行正确方针政策的必须手段。

吴季松在2000年和2002年先后出版了《水资源及其管理的研究与应用》和《现代水资源管理学概论》两本专著。前一部是作者多年来关于水资源管理问题的报告和讲话的汇编(吴季松,2002)。《现代水资源管理学概论》一书中,作者对水资源管理的指导思想、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基本目标以及主要内容做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从整体来看,该书更多的是从水行政管理角度探讨了水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左其亭和陈曦2003年合著并出版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活动》。该书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对水资源管理理论作了初步探讨。该书专门探讨了现代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工作流程、管理目标和水资源管理基本内容,并且提出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强教育、提高工作觉悟和参与意识;制定水资源合理利用措施、制定水资源管理政策、水资源统一管理以及实时进行水量分配和调度。根据信息技术发展的特点和现代水资源管理的要求,该书还专门探讨了水资源的信息化管理,介绍了电子信息技术和“3S”(GIS、GPS和RS)技术在水资源管理活动中的应用。

林洪孝在《水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中界定水资源管理活动为:依据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遵循水资源系统自然循环功能,按照经济社会规律和生态环境规律,运用法规、行政、经济、技术、教育等手段,通过全面系统的规划,优化水资源配置,对人们的涉水行为进行调整与控制,保障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和谐持续发展。该书对水资源管理的理论和框架体系做了较为全面的探讨,论述了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目标、原则和方法等内容,并构架了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该书提出,随着人类水资源问题认识的发展深化,水资源管理逐渐形成了专门的技术和学科,其管理领域涉及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等许多方面,其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水资源权属管理、水资源政策管理、水资源综合评价与规划管理、水量分配与调度管理、水质控制与保护管理、节水管理、防汛与抗洪管理、水情监测与预报管理、水资源组织与协调管理以及其他水资源日常管理等十个方面。该书对水资源管理活动的概括和构架基本上包含了但前水资源管理活动的所有内容,是目前比较全面的水资源管理的概括和总结。

姜文来、唐曲等2004年出版了《水资源管理学导论》,本书是国内外首部系统论述水资源管理学的专著。本书在界定水资源管理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水资源管理学的基本理论进行探讨,然后专题阐述水资源管理的各个领域,最后展开案例研究。全书共分十九章,第一章,水资源管理学概述,界定了水资源管理学的内涵、研究内容、研究进展和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第二章,水资源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分别阐述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水资源复合系统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和水资源管理学的管理学基础;第三章—第十七章,专题论述,论述了水资源的数量管理、质量管理、经济管理、权属管理、规划管理、工程管理、地下水资源管理、国际水资源管理、投资管理、行政管理、风险管理、安全管理、数字化管理和其他水资源相关管理;第十八章和第十九章,案例研究,以首都圈农业水资源、民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展开研究。

四、结束语

由于水资源是与人类生存和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自然资源,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水资源短缺引发的各种问题,长期以来对有关专家学者对水资源管理极为关注,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水资源管理学产生与发展具有深厚的基础。水资源管理学是水资源管理的知识体系,是建立在众多学科之上的交叉性综合性学科。积极推进和发展水资源管理学,对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姜文来,唐曲,雷波,水资源管理学导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姜文来,初论水资源管理学,中国水利,2004(3);

赵宝璋,水资源管理,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4;

吴季松,现代水资源管理概论,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林洪孝,水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可持续发展管理论文范文7

【关键词】生涯混沌理论;高校教师;持续性专业发展

在国外对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的比较早,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经历了从探讨“教师职业是否专业”、“教师是否是专业人员”到“教师专业化”再到“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首先由美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文件(如霍姆斯小组报告)提出教师专业化问题,然后介绍社会学家提出的判断专业的标准,最后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措施。Easthope等人(1990)将教师专业社会学观点简要归纳为功能主义学派、符合互动理论学派、新韦伯主义学派和马克思主义学派四个理论学派。Hoyle(1995)认为专业是表现出重要社会功能的职业。Turner和Hodge认为,判断一个职业是否为专业,有四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关注。从研究的内容上来看,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视角对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和专业结构、教师专业发展过程、教师专业发展培养模式、促进方法等作了研究。如Little(1992)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包括四种类型的增长,即知识、技能、判断力和教师对专业共同体做出贡献的增长。Leithwood(1992)提出了六个逐步复杂化的发展层次。Glatthorn(1995)指出专业发展的最高阶段在于教师能够获得领导权。钟启泉(2003)基于香港和内地近年来关于教学专业化的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指出教学专业化步入了“工程化”、“消闲化”、“行政化”、“技术化”的误区。我们国内对教师专业的发展研究中,有从宏观上探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的,如傅道春(2002)、叶澜(2001)、游小培(2003)等的研究,也有从微观上关注教师的专业结构的和专业发展现状的,如李渺(2005)、毕秀国(2002)等的研究。本文从生涯混沌理论入手,探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阶段:入职期、成长期、超越期,从而建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

一、生涯混沌理论简介

生涯混沌理论是20世纪末期产生的一种生涯心理学理论。该理论是在混沌理论的基础上研究生涯心理的变化,生涯混沌理论认为,生涯心理是一种动态开放的复杂系统,具有分形特征的静态结构;其变化过程是非线性的,对初始条件有敏感依赖性,但在复杂的变化中蕴含着可把握性。

二、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论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是一种以探讨教师整个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阶段性发展规律为主旨的理论。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从时间上讲,它贯穿于教师整个职业生涯的始终,包括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各个阶段;从内容上讲,一个人历经职前师资培育阶段,到在职教师阶段,直到离开教职为止,在整个过程中都必须持续学习与研究,不断发展其专业内涵,逐渐迈向专业成熟的境界。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就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过程中所呈现的阶段性特点以及各阶段所具有的特征。对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探讨始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其中比较成熟的是费斯勒(Fessler)的“教师生涯循环论”和司德菲(Steffy)的“教师生涯发展模式”。费斯勒将教师职业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即职前教育阶段、引导阶段、能力建立阶段、热心和成长阶段、生涯挫折阶段、稳定和停滞阶段、生涯低落阶段、生涯推出阶段,司德菲将教师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即预备生涯阶段、专家生涯阶段、退缩生涯阶段、更新生涯阶段和退出生涯阶段。本文基于生涯混沌理论将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分为入门期、发展期和超越期三个阶段。

(一)把握初值敏感性――入门期

蝴蝶效应的理论是1963年美国气象学家洛伦茨(E・Lorenz)在《大气科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决定性的非周期流”中提出的。蝴蝶效应现象是指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细微差异受到系统的非线性反馈过程的不断放大或缩小,最终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亦即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混沌系统对其初始条件异常敏感,以至于最初状态的轻微变化能导致不成比例的巨大后果。高校的管理者应依据蝴蝶效应确定高校教师入门期的初始条件,设置入职门槛,这些初始条件其实非常重要。新教师引进后的教学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能被以拉普拉斯决定论哲学为基础的当代科学管理理论所描述、解释、预测并避免的问题。这正是因为“蝴蝶效应”在发挥作用,许多看起来似乎是相当细微、无害的小事件,却会演变成为日后教学过程中的重大问题。高校管理者设置好入职门槛,新入职的教师应当具备那些基本条件,只有满足基本条件后才能拥有面试的机会,成功经过高校管理者面试后,进行专业知识的试讲,最后成功进入到高校新入职员工的三至六个月的入门期。通过一个阶段入门期的考核,合格后最终成为正式的员工。在整个入门期,高校的管理者通过这一系列环节,从而在源头上控制新进教师的专业质量,把握好入门期的初始条件,更好的避免教师在今后的专业发展中出现严重的问题。

(二)构建自组织学习团队――发展期

自组织理论主要包括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学。耗散结构理论是比利时物理学家普利高津(I・Pri-gogine)于1969年创立的,它是指开放系统在远离平衡态时,由于同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可以形成某种有序结构。形成耗散结构的条件有4个,即系统必须是开放的;系统内存在非线性相互作用;系统必须处在远离平衡态;系统内存在涨落。协同学是德国物理学家哈肯(H・Haken)于1977年创立的,哈肯认为复杂系统的相变是由子系统之间的关联、协同作用的结果,协同学中的序参量概念和役使原则理论是解决系统向有序方向演化的有效方法。自组织理论从诞生到现在已经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经济、社会等许多学科域里得到应用,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有益成果,不难看出:自组织理论同样适用于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成长阶段。

高校管理模式的自组织特性。自组织理论认为,如果一个开放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满足非线性关系并远离平衡态,在涨落的诱发下,能够使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从而形成一个具有整体结构与属性的系统。运用自组织理论对高校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和把握高校管理模式的特性,提高高校管理的功效。(1)系统的开放性。高校系统通常包含教师、学生、信息资源、学院文化等大量要素,并且不断地从其他院校中获取新的要素,还受到教育政策宏观调控的影响,这说明高校管理系统是一个具有投入和产出的资源转换系统,一个受到多种契约约束的社会管理系统,同时也是一个与外界环境不断地进行着资源和信息交换并通过反馈进行自控和自调的开放系统。(2)系统的非线性。高校对外表现为非线性发展和强烈地自协调作用,高校管理模式变革的根源在于外部力量的作用(如教育政策的调控;市场所需人才方向的转变等)引起的子系统与整体系统间以及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持续非线性运动。这些非线性的运动能使学院的整个管理模式系统或其组成部分的具体行为呈现出持续的组织内部状态的波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内部充满了非线性的关系,作为基本组织单元的个体――教师之间以及教师与管理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比如教师的招聘、培训、升迁以及绩效评估等等。(3)系统的非平衡性。高校管理模式系统通过输入两类负熵流来达到非平衡态。一类生成于高校内部,是完全可控的负熵流,比如将绩效机制和激励机制引入系统内部,会使内部形成一种有差异、有竞争、非平衡的状态;一类生成于高校外部,比如兄弟院校之间的竞争、教育政策的倾向性等是可以通过努力影响的负熵流。高校在引入负熵流的同时,应采取正确的方法尽量减少或避免正熵的增加,促使系统由无序到有序的方向发展。根据以上特征,我们认为高校管理模式系统具有自组织特性,因此,可以利用自组织理论,构建一种具有较强的内外适应能力的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系统下,高校的管理者要通过创造条件帮助教师形成多个自组织学习团队,每位教师可以根据专业方向、兴趣爱好等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团队。当然,高校的管理者也应了解教师自发形成的自组织学习团队,从而能够从管理者的角度不断的给予引导,对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给与支持,对于偏离这个轨道的一些组织团队,给予指正,甚至强制解散。

(三)形成专业发展的序参数――超越期

序参数的概念源于物理学,是指像温度、压力和体积这样决定着某一复杂系统整体特性与变化趋势的宏观参数,它是复杂系统产生特定有序或无序状态的关键动因。在教师的专业发展阶段进入到超越期,高校的管理者应形成专业发展的序参数,确定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专业持续性的发展。

1.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持续性专业发展。在激励机制的设置上,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充分分析教师员工需求的基础上,对教师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激励:物质激励方式,包括工资、奖金、各种津贴及其它福利;精神激励方式,如建立明确的目标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当工作达到目标后予以肯定,并给予更具挑战性的工作等。所以高校要通过远大的理想来凝聚广大教职员工,通过激励机制的设置来保证这种吸引功能可以成功发挥,从而形成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吸引子”。

2.整合文化增强认同感。高校组织文化通常在高校战略和组织结构中不可触及的地方发挥作用,使员工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价值观和行为规则方面的影响。高校组织文化的影响表现为行为导向、行为激励以及行为协调,引导高校教师自觉作出符合高校价值现的选择;特定的价值观会激励教师在特定环境中表现出符合高校需要的行为;受同一价值观的影响,高校教师在不同职能部门中的行为规则必然趋向协调一致。

(四)建立高校教师持续性专业发展模式

在高校教师所经历的入门期、发展期和超越期三个阶段中,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始终都是持续不断的一个过程。高校教师持续性专业发展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教师的持续性专业发展,高校可以创建一种既有助于教师学习也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文化氛围,标志着学习型组织的高校已经形成。

1.持续性专业发展的界定。持续性专业发展与个人发展、教师发展或在职教育与培训等概念不同,个人发展更多是关于人,尤其是关于“完人”的发展。教师发展是指由教师参与的专业发展行为或活动来提高教师的知识与技能。教师的在职教育与培训是指教师为拓展个人教育、发展专业能力、改进自身对教育规则与教育技能的理解水平而参与并采取的一切活动或行为。而持续性发展更为强调职业角色的发展,意味着一切行为与活动,一切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活动,一切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解能力和水平的行为与活动,一切有助于提高学校效率的行为与活动。总之,持续性专业发展就是一种持续不断的教育、培训和学习的过程,这一过程同时也包含各种持续不断的支持性的辅助活动。

2.持续性专业发展的特征。(1)持续性。高校教师的持续性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发展阶段,既可以发生在工作领域之内,也可以发生于工作之外,它为教师一生的职业发展提供各种培训和教育机会。持续性专业发展是关于专业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通过持续性专业发展,可以帮助教师在不断的教育变革中做出相应的反应,同时通过创造性的方式锻炼教师的能力。(2)全面性。高校教师持续性专业发展培训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从最初教师生涯的入职培训与入职训练开始,逐步扩大到更新并拓展专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关注实践领域出现的新的发展与新的领域,从而确保教师个人对现有职业或工作的持续竞争力,直至发展到提升个人及专业的效率,提高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全面提升自身能力,使专业和个人都能从中收益。(3)目标一致性。高校教师持续性专业发展要满足教师和学校共同的需求,个人的发展计划要与学院的整体规划目标一致。持续性专业发展可以看作一种方式和手段,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拓展教师的专业视野,可以提高教师的自尊与自信,可以使教师对教学工作充满激情,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思考能力和水平,最终持续性专业发展可以提高教师在学生和学校两个方面的工作满意度,最终实现了学生、教师与学校需求之间一定程度的平衡。

(五)高校教师持续性专业发展体系

高校教师持续性专业发展体系是一个循环反复、不断持续性的过程。每一位专业教师在经过初期的入门期、发展期和超越期之后,学院内部或外部整个教育的环境均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此时高校教师都应该在新的环境下重新审视自己,订立目标,进入到下一层次的循环中,形成高校教师持续性专业发展体系。高校教师持续性专业发展体系见图1。有效的持续性的专业发展可以改进教师的教学管理水平,增强确定学校的发展能力,导致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学生学习态度、身心健康和行为举止的改变,最终建立学习型组织的高校。

图1 高校教师持续性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方耀嵋.混沌学――改变人们思维方式的崭新理论[J].同济大学学报.1995(5)

[2]倪荫林.开放型自觉自组织学习模式机理及其效率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2009(10)

[3]姜飞月.生涯混沌理论:心理学理论的新视角[J].南京师大学报.2007(4)

[4]荣丽卿,刘建尧.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的职业生涯管理研究[J].科学与管理.2008(4)

[5]高天明,刘良斌,高志清.论教师生涯及专业发展[J].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4(4)

[6]陈琴,庞丽娟,许晓晖.论教师专业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

[7]于晶.对教师专业化的认识[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2

可持续发展管理论文范文8

关键词: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

森林作为陆地上可再生资源及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历史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成为我国及全世界的一项紧迫的任务。

一、森林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概念

我国学者对于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理论上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国外经典的理论并根据我国的实际作出的概念性的研究。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对森林各种产品的需要,又不使当代人对森林资源构成危害。张引蛾认为只有实现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才会有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张冬梅认为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当代人和后代人、特定区域和其他区域的人对森林资源长期、持续、有效利用并对其发挥作用的过程,其核心和基础是对森林资源长期有效的保护。徐志刚认为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可概括为:利益协调,将经济发展与森林环境改善相融合,利用过程既要符合当代人的共同利益,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造成损害,使森林环境资本得到连续不断地保持与增加,实现代内利益与代际利益公平相统一的利用目标。谢军安认为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科学的发展理念,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一理念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二、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与管理的研究现状

1.经营理念及模式

国外做出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先进经验。一是以德国为代表的近代自然林业经营管理理念,其核心是以理解和尊重自然的态度来经营与管理森林,以达到接近自然的状态,目标是培育“接近自然”的森林。二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森林综合创新体系。他们主张用法律手段来管理森林资源和建设服务型森林资源管理机构,目的是实现由传统林业向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林业的转变。三是以日本为代表的集约经营模式。其目的是采用先进的技术,提高森林生产、保护和管理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以及用现代化科学技术经营和管理森林资源等。

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中国林学会森林经理分会《关于推动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工作的建议》中提到,森林可持续经营既是林业的基础,也是综合森林三大效益的保障,是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要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不仅要树立可持续经营的战略思想,而且要加速有传统林业到现代林业的转变,使我国的森林经营由粗放经营转变为集约经营。余小发针对江西省森林资源提出实施“两高一优”的经营模式,即高产、高效、优质。我们要将以生产木材为基础的经营转变为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经营思想,森林不仅要满足社会对木材的需求,更要满足改善生态系统整体功能的需求。崔莹、王桂媛、江泽鹏等人认为:大力发展人工林面积,提高造林技术,加大科技与资金投入,实现林业产业化进程将使森林资源逐步走上良性的永续利用的轨道。王建军认为林业生态建设向林业产业化转变是实现林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重要内容和最佳选择。

2.政策与制度

针对我国林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森林资源市场机制体系、产业体系、管理体系等的不健全,胡锦宣、江泽鹏、黄庆丰、傅循晶、崔莹、刘勇、周雯、赵勋等针对他们所研究的区域都提出分类经营和森林认证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有效途径。谢军安等提出在我国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我国森林资源管理体制不够健全,权责不明;其次是森林资源产权不清导致管理体制不顺。张世强等人也强调明晰产权,加强林改工作,他认为,产权不明晰是造成环境恶化和资源耗竭的原因之一。《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及森林资源状况》中也强调要扎实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成明晰产权,激发森林资源发展动力。可见,制度的建设与明晰产权在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与管理中的重要性。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发现,从不同的视角考虑,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和管理所带来的效益也不同。从资源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有助于改善经济的增长严重依赖资源的状况,调整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推进经济基础的多样性;从政府宏观调控的角度来看,有助于政府相关部门推进森林资源管理技术的变革和解决好农村和农民的收入低或贫困问题等;从国际贸易方面考虑,有助于加快林业产业化进程,改善贸易环境,吸引FDI,促进林产品贸易,从而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

3.存在的问题

综合我国学者的研究文献看来,大部分的文献只针对某一个地区进行论证分析,没有进行不同地区间的横向比较,或从全局出发没有考虑到不同地区的特殊性。有些问题和对策可能对一些地区特别是西部等生态脆弱区不适用。我们应该进行不同层面的横向比较,找出各自的优劣势,因地制宜,更好地获取各自的比较利益。

三、几点思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文明的建设,我国的森林资源发展问题取得了重大突破,但还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1.我国在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设计及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实证研究方面基础比较薄弱,基本上仍处于理论研究。因此,在今后开展深入的实证研究非常有必要。

2.林业产业化对于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影响研究比较少,而林业产业化又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发展林业产业化是实现生态文明的经济推动力,也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物质基础。因此,研究林业产业化与林业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之一,且具有重要的意义。

3.森林旅游是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对于充分发挥林业的多种功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进人们身心健康、推进生态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大力发展森林旅游,特别是在为了促进经济发展的生态脆弱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成为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如果上述几个方面都能够得到关注和落实,将来我们可以预见的是:一是生态体系建设会持续加强,森林资源得到可持续发展,生态功能也将不断增强;二是产业体系建设成效显著,林业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三是森林旅游发展迅速,生态文明建设会出现一个良好的局面,“美好中国”也将实现。

参考文献:

[1]张引蛾.青海省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探讨[J].林业调查规划,2003(03).

[2]徐志刚.论森林可持续发展与护林[J].经营管理者,2010(14).

[3]谢军安,刘阳.可持续发展下的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1(03).

[4]余小发.江西省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之对策[J].建筑人造板,1999(01).

可持续发展管理论文范文9

论文摘要:图书馆可持续发展观是在当今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倡导下提出,图书馆可持续发展包括其自身的当展和未来持续发展及其与社会协调互动的整体平等发展等内容,本文结合图书馆的工作实际,提出并分析了促进图书馆持续发展的具体途径,并给出一些相关建议。

可持续发展观是被当今社会广泛认同的一种发展观念,其概念的提出始于1987年由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领导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又称“布伦特兰委员会”)发表的著名的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告。该报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此概念得到联合国大会的采纳,并在《21世纪议程行动计划》中,被正式确立为当代人类发展的主题。1993年,联合国又对该定义作了补充:“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可见,可持续发展提倡的是以人为本,将人类的当前需要和长远需要结合起来,以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为经济发展前提,强调发展的持续性、整体性、协调性和平等性,主张将发展主体看成是一个由多方面因素构成的复合系统,通过平衡系统各个方面因素的发展,使得主体自身实现整体的良性持续发展。这种可持续发展观符合当今社会发展需求,在社会各行各业引起了广泛关注。

1.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概念及内容

1.1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概念

参照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图书馆可持续发展可理解为:图书馆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把未来的发展作为当展的前提,遵循图书馆发展的客观规律,注重整体发展的长远目标,探求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模式,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注入活力,以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变化,满足人们不断增长和变化的信息需求,推动图书馆事业健康、有序、持续的发展,使之能够与未来社会目标相适应并在两者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

1.2图书馆可持续发展内容

图书馆可持续发展内容具体说来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1.2.1未来可持续发展内容

从时间纵向的角度来说,图书馆持续发展要求把图书馆事业未来的发展作为当展的前提,这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中的精髓和本质所在。图书馆存在的目的之一就是为未来存在,为未来社会的发展储存丰富的人类文明知识。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知识的积累和延续,知识的积累正是人类发展的阶梯,图书馆为此担负起的光荣使命要求图书馆以未来事业发展为前提,加强人力和物力资源管理,以促进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保持图书馆的持续发展能力,张显图书馆持续存在的价值,为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用的知识信息资源。

1.2.2当代自身发展内容

图书馆的持续发展需以其当代的自身发展为基础,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每一时期的发展都是其未来发展的根本,因此,在每一时期做好其自身建设的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图书馆当代的自身发展建设就是要结合社会发展需要,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环境,将自身的发展融入到当代的社会发展中,采用先进的技术,广泛收集信息资源,组织人力,科学管理,开发他们的智力潜能,进行知识创新,知识整序,组建不同内容的知识库,形成知识流,改变服务观念,变被动为主动,将相关知识转移到对应用户人群,完善自身的社会功能,增强社会竞争力,蓄积持续发展的潜能。

1.2.3整体平等发展内容

代际间和代内间的资源平等享用是可持续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图书馆可持续发展要求当代人之间、当代人和后代人之间均享有平等的图书馆资源权利。为此,图书馆在考虑当代人保管和利用图书馆资源时,同时要想到后代的利用,对于事关后代利益的图书馆资源,要遵循与后代共享的原则,对于图书馆的主要资源——文献资源要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制定严格的文献保护战略,提高文献的科学保护能力,使文献延续不绝,成为后代能永远享用的图书馆资源。

另外,从整个社会横向的角度来说,图书馆持续发展要求用整体观念和整体发展思想把图书馆系统与社会经济和资源系统的矛盾和利益加以整合使图书馆事业持续发展,即通过优化图书馆资源配置,实现图书馆事业所创造的产出(包括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科技效益)大于其从社会、经济和资源系统所获得的投入,达到图书馆资源的可持续配置,从而实现与社会、经济和资源等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

2.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2.1图书馆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一词最早起源于企业界,是企业面对变换不定的外部环境,为提升自身竞争力而提出的一种管理理念。按照知识管理专家,经济学博士约格西·马修特拉的定义:“知识管理是在日益加剧的不连续的环境变化情况下服务于组织适应、生存和能力等关键问题的活动。其实质在于信息技术处理数据与信息的能力以及人们创造和创新的能力有机结合的组织过程”。知识管理的目的在于创新,在于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将其用应到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就是结合图书馆的工作实际,以信息资源管理为基础,以人力资源管理为核心,以信息技术管理为依托,在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建立各种信息处理和交流平台,通过激发图书馆人的创新热情和挖掘他们的创新潜能,对知识进行分类、整序、重组和创新,组建各类知识库,形成网络知识流,为用户提供各种及时周到的知识服务,以提高图书馆的社会竞争力,促进图书馆的职能发挥。

2.2知识管理是实现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2.2.1知识管理的内容是对图书馆可持续发展资源的管理

知识管理收集的显性知识和开发的隐性知识都是图书馆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图书馆的财富,是供当代人和后代人利用的资源。因此,通过对知识资源的采集、加工、存储积累,以及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进行结合和转化,进行知识创新,可保证图书馆可持续发展资源的增长、更新和延续。

2.2.2知识管理的目标实现有利于图书馆持续发展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目标是知识创新,而知识创新也是提高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知识管理的核心是人力资源管理,人是知识创新的关键,通过激励机制和制度的安排,激发人的创新能动性,增强他们的应变能力,使他们能随着环境的变化和社会需求的不同,而采取相应的知识管理模式和知识服务体系,从而增强图书馆的竞争优势,使得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提高。

2.2.3知识管理任务的完成可帮助实现图书馆资源的整体平等分配

知识管理的任务是对知识价值链的管理,将文献资源进行数字化存储,加强对知识的分类、整序,建立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形成知识流网络环境和成熟群件技术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利用高效信息技术和新型的管理方法,使那些在知识获取方面受到物理限制的人能够对知识加以利用,从而促进知识资源的整体平等分配。

3.加强知识管理,促进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要实现图书馆的持续发展,可在知识管理上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3.1改变管理观念,进行知识创新管理

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是种类似于仓储式的管理,是人对物即文献书籍的机械二分性管理,管理过程中,人和物处于二元对立状态,不利于人的创造性的发挥。因此,要积极改变观念,改文献管理为知识管理,发挥人的能动性,进行知识创新。一般知识创新管理包括知识的理论创新管理、技能创新管理与组织创新管理三个方面。理论创新管理是通过追踪国内外图书馆学的最新发展动态,丰富与发展图书馆学的研究领域。技术创新管理是对由与技术创新全过程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所构成的网络系统的管理。组织创新管理是通过优化图书馆的职能部门与工作流程,建立符合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在管理过程中,将这三方面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多元多维的知识管理体系,最终实现知识创新管理目标,建构图书馆核心竞争力量。

3.2引进营销理念,提升知识服务质量

知识的传播与知识的创新同等重要,通常情况下,知识创新者并不是知识使用者,他们没有大量的时间去寻找使用者,虽然知识使用者为数众多,但由于各种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很难直接从知识创新者手中获取知识。这就需要图书馆充当中介人,实施知识营销策略,为用户找知识,为知识找用户,巩固现有用户群,开发未知用户群,利用多种媒体和渠道来传播各种新知识,提供各具特色的知识服务。如图书馆建立基于知识仓库和智能搜索引擎的知识服务系统,为企业、政府、社会团体、科研机构服务;强化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多样性、综合性、全程性,开展全程跟踪服务;调动馆员的隐性知识,为用户开展深层次的知识服务,突出以用户为中心的知识服务,注重决策咨询、学科情报、竞争情报和战略情报等。通过拓展知识服务业务,实现知识价值的最大化和社会化;通过提升知识服务质量,形成图书馆资源和社会资源的良性循环互动,推进图书馆与社会共同持续发展。

3.3以人为本,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人是创造、传播、运用知识的主体,也是具有精神文化属性的主体,在图书馆知识管理中,不能将人看作与其他管理要素或对象一样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和制度来加以管理和控制的资源客体,而应充分重视馆员的自身特点及其需求的多样性与变化性,运用权变管理方式来加强对不同馆员的管理,以便发挥他们各自的知识或管理才能,使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得以实现。同时也要采取各种方式加强对馆员的培训,增加他们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以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使其隐性知识得到更好地发挥和利用。如构建学习平台,建立图书馆内部知识局域网,通过专题培训、学术讨论会、工作座谈会、经验交流会以及服务案例征集等形式做好馆员的培训、继续教育与知识交流,以此不断提高馆员的综合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内部专家知识库,记录每个馆员的智力成果,形成图书馆的最佳实践知识指导链;另外还可将具有各种知识与专长的馆员集合起来,组成灵活的知识团队来有针对性地完成一些重要任务。总之,做好人力资源管理是促进图书馆持续发展的关键,在知识管理中,应给予充分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