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检验医学专业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5 10:43:21

检验医学专业论文

检验医学专业论文范文1

毕业论文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实践环节,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个重要指标,是对医学院校培养目标和教学质量的评价。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和综合素质的手段,通过参加毕业论文完整的综合训练,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及严肃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学生毕业后开展进一步的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毕业论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紧张的毕业实习、沉重的就业压力和各种各样的考试等冲击,造成学生对毕业论文的投入明显不足。毕业论文是本科生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但就业对国家和个人也同样重要,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后,其就业压力不断增大,而毕业论文怡好安排在用人单位招聘高峰期。对于医学生而言,一方面,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实习任务较重,时间紧;另一方面,大部分学生都认同找到好工作比写好论文更为重要,因此,在为了能及时完成临床工作和谋求一份好工作的前提之下,毕业生不得不拖延和怠慢毕业论文。原因之二,目前用人单位在聘用医学检验专业的毕业生时,多注重临床实验室操作技能,一些英语、计算机的等级证书以及学生个体的综合社交素质等诸方面,而对于毕业论文的状况和质量一般都无人问津,这就促使在校大学生花费较多的精力在追求各种单位所要求的技能资格上。同时,考研、考公务员等各类考试也将分散学生的大量精力。

1.2学生毕业论文的基本技能训练不到位

医学院尽管开设了文献检索、文献综述、医学统计学等毕业论文的相关课程,制订了毕业论文的撰写要求和撰写格式,但由于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及相关配套的训练,在正式做毕业论文时仍然有不少学生不会文献检索、数据的统计处理、制作图表等基本技能,不知毕业论文的框架结构和如何构思毕业论文,语言表达不够专业化和学术化,逻辑性不强,文字不通顺,所提供的论据不能证明论点,甚至前后矛盾,书写格式不规范,对文献的引用、标点符号的使用、图表绘制的说明等都不符合医学科研论文的要求。有些学生英文摘要不是通过逐字逐句翻译,而是通过计算机软件翻译。

1.3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主观上不少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毕业论文的目的、意义和要求认识不清,对毕业论文的写作存在极大的盲目性。一部分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对毕业以及工作无明显影响,用处不大,因此,对毕业论文的撰写应付了事。

教师资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由于指导教师专业水平、科研能力及论文指导经验参差不齐,导致毕业论文质量也参差不齐,部分教师由于有其他教学、科研任务,精力的有限性自然导致教师指导毕业论文心有余而力不足。部分教师对毕业论文缺乏指导经验,影响了整体的指导水平。

1.5毕业论文经费投入不足经费问题是目前困扰医学检验

专业毕业论文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一定的经费才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才能完成具有一定水平的毕业论文。由于目前医学院投入的毕业论文经费有限,学生完成毕业论文所需的试剂费用基本上只能由实习基地承担,而实习基地的许多带教教师没有科研经费,试剂费用最终只有实习科室承担,这样势必会影响到学生毕业论文的进度和质量。

2.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与措施

2.1健全完善毕业论文管理的规章制度根据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实践过程,对指导教师、学生的职责以及毕业论文撰写要求包括文献资料查阅、选题、论文格式、收集、数据处理、成绩评定等作出具体规定,对毕业论文的选题审批、开题、中期检查、评阅和答辩等环节的管理和监控提出具体和明确的要求,并行之成文,使毕业论文的管理有章可循。通过毕业论文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的制订、完善和执行,为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整体质量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2.2强化医学科研论文基本技能训练在实习前加强医学科研论文基本技能训练,将知识传授与科研探索结合起来,以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根据检验专业特点,开设更多与科研相关的课程,其中包括教授学生文献检索的技巧及对数据处理的方法(如医学统计学的基础知识和一些很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统计软件的使用)等,培养学生英文文献检索、翻译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开设毕业论文写作讲座,主要内容包括:论文开展的基本步骤和内容、论文选题和开题报告、论文的撰写格式和要求等,为做好毕业课题、文献查询、撰写综述及毕业论文打下良好基础。

2.3加强毕业论文重要性教育加强毕业论文重要性教育,端正学生学习态度,使学生明确完成毕业论文的目的、意义和作用,理解撰写毕业论文不仅有利于良好临床技能和临床思维模式的建立,而且可以提高科研素质,为今后的临床和科研之路打下坚实基础,只有遵循严谨、求实的作风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学人才。

2.4重视毕业论文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毕业论文质量的好坏与指导教师有重要关系,因此,指导教师要求为中级以上专业职称,由有较强科研能力、较高学术水平、具有严谨、科学的学术态度和高度责任意识的教师承担。同时加强指导教师梯队建设,大力引进优秀人才,补充师资的不足,注重对现有师资进行培训,让更多的年轻教师参与论文指导。对于首次指导、缺乏带教经验的青年教师可以采用联合指导的模式,即由中级以上职称的资深带教教师与青年教师联合指导实习生完成毕业论文,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传、帮、带”的作用。通过联合带教本科毕业论文使青年教师提高了文献检索、科研论文撰写和科研思维能力。

2.5处理好就业与撰写毕业论文的关系,合理安排毕业论文撰写时间

2.5.1由于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实习计划中没有专门安排毕业论文设计、撰写时间,毕业论文都是在实习过程中完成。经过多年的带教实践,本科室在毕业实习计划中安排了4?6周为毕业论文设计、撰写时间。虽然时间不长,但有利于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也为毕业论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2.5.2进一步提高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使大家充分认识到毕业论文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取代的。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认真处理好毕业论文与就业、考研等的关系,合理安排各项工作,适当延长科研周期和撰写时间,做到主次分明,统筹安排。

3.结语

检验医学专业论文范文2

1.现状分析

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于20世纪80年代相继开设医学检验5年制本科专业。随着形势的发展,国家教育部医学检验专业(101001)纳入新成立的一级学科医学技术类(1010)之下,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学制也改为四年。自2013年起,所有医学检验本科均调整为四年制。因此,对于原来以培养五年制医学检验本科的院校来说,鉴于部分较早设立四年制医学检验本科的院校并未要求毕业论文设计;如何使医学检验专业教学适应新形势,培养高素质医学检验应用型人才,对于原来培养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的院校,是否保持五年制方案的毕业论文要求,是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

毕业论文是本院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通过毕业论文这一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学科内某一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科研能力得到一次完整的综合训练。同时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树立严谨的治学态度,为毕业后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我校自2002年开办五年制医学检验本科以来,一直严格要求学生在实习阶段由实习单位高年资带教老师结合检验工作实际,进行毕业研究论文设计、实验工作、分析汇总、撰写毕业论文、返校论文答辩等环节。使学生从实际工作出发,培养实用科研能力。在五改四大背景下,我校仍然在培养方案中明确维持毕业论文要求。现我结合我校以往培养过程,分析探讨医学检验本科生毕业论文要求对培养医学检验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性。

2毕业论文各环节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分析

2.1实习基地的选择

医学检验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的开展是在各实习基地进行的。因此,实习基地的选择不仅要充分考虑到实习医院的临床规模,更要求实习医院有带教实力的充足的、高素质的论文指导教师。我校在开始实习之处,经过多方努力,在上海、江苏开辟了多家知名大学的附属医院作为实习基地。对于指导教师的选择,与实习单位积极沟通,实习医院检验科均安排责任心强、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有各级科研课题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论文导师,且实行导师一对一的指导方式,为保证论文质量奠定了基础。

2.2论文选题

选题是进行论文做初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选题得当决定了论文研究的意义和创新性。选题鼓励学生结合导师现有的科研课题,在对本专业的现状进行调研,提出课题的初步方向或题目,由导师分析结合学科发展方向后确定。有条件的实习医院在选题时应尽量结合一些前沿技术,如最近质谱技术在微生物鉴定中的应用。这样,从选题开始就使得论文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2.3论文开题

选题完成后,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阅读相关文献,对所选择的研究课题进行初步了解,并整理出课题设计的目标、内容、试验方案及预期结果,形成开题报告。该阶段锻炼学生查阅、理解、消化和提炼文献的能力,好的开题报告应在总结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具有创新性的实验或设计方案,是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每个实习点均有多名实习同学,相应有多名带教老师,带教老师组成指导组,学生围绕课题设计进行PPT演讲。导师组对课题立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指出存在的问题,为课题的顺利进行提供依据,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2.4课题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是学生真正进入课题中的阶段,该阶段是毕业论文的核心。在实验研究开始,指导教师应严格要求,并在实施过程中,逐步让学生独立实施,并做好详细的实验记录,导师定期与学生沟通,对研究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关注实验进度,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该阶段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可以同学间先讨论分析问题,网上查找资源,尝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掌握的知识对实验内容和结果进行及时分析处理,对实验方案进行可能的修正,学会对结果进行分布总结。该阶段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5论文撰写

我校毕业论文大纲要求由综述及科研论文组成,综述要求学生围绕科研论文,査阅大量文献,总结出课题目前的现状及发展方向。科研论文由标题、摘要、正文、参考文献等四个方面内容构成。要求学生参考相应格式文献,立论正确,依据充分,数据资料准确,正确认真严密结合自己的实验结果,利用图表等手段表述自己的研究成果,论证推理严密,统计推导指导教师认真评阅、仔细修改,督促学生保质保量完成论文写作。该过程能够锻炼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

2.6论文答辩

论文答辩是训练学生进行科研汇报的良好途径。论文按临检血液、免疫、微生物、生化检验等专业分组。答辩评委会由本校附属医院医学检验专家及资深任课老师组成,根据分组情况,论文先由相应专业组专家函审,初审合格同意答辩,如问题较大提出初步整改意见,修改后参加答辩。答辩过程包括学生陈述、评委提问、学生回答、评委打分等环节,该过程充分锻炼学生归纳总结、口头表达及临场发挥的能力。

3结语

检验医学专业论文范文3

关键词:中职学校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b)-0192-02

通过几十年的职业教育发展,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特色,其自身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目前实施的课程基本上是参照国家部颁的教学计划来试行的,包括基础课程模块(文化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和专业拓展模块四部分。随着现代社会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检验人才的需求不断的提高,这对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育带来了机遇,但是现代职教模式的改革,也冲击着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进而影响着专业的课程教学。为此,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研究现行的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课程结构,发现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学结构优化的改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满足社会人才培养的需求。

1 存在的问题

1.1 生源质量差,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近年来,大学扩招给中职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使中职学校的招生条件一再的下调,可以说几乎没有什么门槛,导致中职学校学生的生源素质明显下滑,再加上中职学校招生对象又主要是初中毕业生,而且还有一定比例的学生还没有完整读完初中阶段(没有初中毕业证),学生的基础理论水平很差,而医学教育要求学生基础好、素质好高,二者出现明显的矛盾,给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课程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

1.2 专业教学缺乏连贯性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有机的整体,课程体系中有10门文化基础课程、7门专业基础课程、6门专业课程和7门专业拓展课程,基础课程教学是前提,为专业课程服务,是打好专业课程教学的理论基础支撑;专业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之间应该互应,构成粗中有细、首尾相应的统一整体。但现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课程教学模块之间却缺乏这些连贯性,这主要有:首先,缺乏专业课程结构特征的典型示范教材,目前大多数教材过多地强调理论知识性,实践指导教材的内容缺乏明确的专业指向,与目前的临床实际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性质有明显的不协调性,从而弱化了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服务;其次,由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课程教学多数由医疗专业毕业的教师承担,而且又缺乏长期的临床实践经验,所以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缺乏连贯性与整体性认知,仅凭个人的教育理念和教材内容实施教学,导致与临床工作任务明显脱节;最后,教学组织实施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师之间就如何选择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缺乏沟通,担任专业课程的教师之间亦是如此,所以应该试试“一人多课、一课多人”的教学运作模式。

1.3 飞速发展的现代医学使专业教学出现滞后性

据调研近年来,医学检验事业快速发展,检验技术装备日趋专业化、精密化,已由单纯的辅技术工作变成直接参与临床诊断、科研和医疗决策的手段,医院购置的检验专业仪器设备都比较先进,自动化程度较高,技术类别复杂,检验技术要求很高,给医学检验在临床应用方面提供了发展的机遇,促进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如果没有教学附属医院、缺乏教学相关的先进检测技术和仪器设备,医学检验专业课程教学就是纸上谈兵,形同虚设;一些教学仪器设备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很容易被淘汰;如果继续使用则会加大与临床岗位之间的差距,而同时专业课程教师又缺乏临床实践经验等,使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发展严重滞后于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快速发展,加大了专业课程教学与临床岗位、工作任务之间的距离。

1.4 1+1+1教学模式的产品,不符合社会市场的标准

长期以来,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1年基础课程教学+1年专业课程教学+1年临床实习,这种1+1+1教学模式的培养目标很含糊,人才培养规格不明确;另一方面,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育多是给基层医疗机构培养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在传统的“1+1+1”教学模式下,专业课程结构改革又跟不上现代医疗卫生发展的更新速度,加上学生基础差、专业及相关技能学习时间又很短,学生的综合素质达不到社会市场的人才要求,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

2 课程教学优化的建议

2.1 细化教学环节,完善课程体系

中职学校生源素质非常差是现实,教师作为教学的实施者和管理者,应该积极努力提高教学质量,采用集思广益方法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毕业生以最佳状态去应对人才市场的选择,比如:在改善教学环境、改进教学方法方面,根据临床任务选定教学重点,通过调研精简教学内容,尽量使用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在改进教学评价方面,可以考虑检验技能过站考核制度;笔试+口试、理论考试+操作考核、答辩+现场测试相结合等多种考试方式。实施优化后的课程结构高效合理,内容衔接紧密、交叉渗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始终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这也符合现代医学人才成长和医学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2.2 改进教学理念,提高认识水平

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职业教育虽然层次低,培养对象是初中生,基础差,培养周期短,但是课程教学要求仍应该在完整的专业体系内完成。首先,教师必须树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整体性观念,淡化学科意识,这些观念和意识可以引导教师在教学中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课程教学朝着教、学、做一体化的专业方向发展。教师的这些思想也时刻影响着学生,使他们能及时、自觉、积极主动地进行专业学习。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的转变是教育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通过广泛深入的学习和讨论,教师开拓了视野,认识到了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检验医学教育教学只有主动适应不断发展的经济和社会需要,树立素质教育观念、创新能力培养观念和专业特色教育观念等全新的人才观和质量观,才能跟进时代的步伐,让检验医学教育焕发新的活力和生机。其二,健全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单靠教师的个人行为或个别教师的自觉意识去维护,是达不到预期效果,所以应“要求、必须”作为实质性内容,对教师的课程教学进行引导、督促和规范,加强基础课程教师与专业课程教师之间、专业课程教师之间的常规性沟通,经常积极交换意见和建议,如制订教学计划时对授课内容、实施具体教学内容时就其专业指向等进行商榷,鼓励专业教师试行“一人多课、一课多人”的教学运作,真正使检验专业各课程教学实践能有机地联系起来。再者,对教材研究也非常重要,教师可以尽量开发适合本地区医疗发展水平的实验指导教材,使教材的内容更贴近于专业岗位任务的要求,毕竟,教材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指导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3 精简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

随着现代医学检验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跟进专业课程教学的临床发展,是教师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必须坚持的方向和遵循的原则。我们通过开设课程的相关问卷(行业专家、学生、任课老师)拟定了新的教学计划或课程设置,主要有公共基础课程缩减语文、英语、数学和物理学时数,新增加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加大计算机信息技术学时数;专业基础课程中缩减有机、无机、分析化学、解剖生理学、病理学学时(实践时数不减),新增加检验试剂配制、基础检验仪器介绍、医患沟通与心理学、艾滋病防护等课程,加大疾病概要学时数;专业课程中缩减所有主干课程(7门)的理论时数,加大实践课比例,要求达到理论:实践=1∶1.8(旧计划为1∶1),新开设检验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卫生统计学,专业拓展模块有三:卫生理化检验技术、病理检验技术、食品检验技术(学生只能选一个);临床实习、见习周数合计为40周(旧计划34周)等等。通过上述的课程优化调整,我们强化的是专业教学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充实教学内容,使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贴近临床实际应用。医学检验的临床应用是通过具体的实验手段,为临床医师制订医疗决策提供有参考或决定性价值的信息,所以加强实验教学环节显得更重要。在实验教学内容方面,完善专业课程实验教学设备资源是基础,我认为,教学过程也可以多样化,如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到邻近医院实验室、检验科参与各种临床标本的采集和处理、对一些检验报告单的参与讨论与分析、在实习医院开设实验项目或甚至与医院联合开设的实验项目等等,这样便于专业课程教师就如何构建具有专业整体性特征的实验教学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促使专业课程教学朝着教、学、做一体化的专业方向发展,进而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2.4 优化课程结构,实现培养目标

2.4.1 优化专业课程教学

中职检验技术专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检验技术人才。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应改变以往重理论、轻技能的观念,适当的增加理论与实验的比例,建议7门主干核心课程的理论与实验之比为1∶1.8(大部分学校是1∶1),理论知识的传授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为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服务,重点突出对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如果可以的话,可以考虑将部分实验教学设在临床检验科进行,由中级以上临床检验师进行实践带教,从而提高学生适应临床检验工作岗位和实践技术发展的能力。

2.4.2 优化专业课程结构,调整专业培养方向

医学检验专业培养的是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的,能在各级医院、血站以及疾控防御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实用性技术人才。一成不变过于单一的专业培养方向(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已经不符合现代社会的人才需求,因此,笔者认为,优化专业课程结构,调整专业培养方向,如在培养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方向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在专业拓展模块上加开食品卫生检验课程、卫生理化检验课程、病理检验技术等内容,通过重组、优化课程结构,使不同类别的专业设置相同的基础课程和部分专业课程,使毕业学生拥有“一人多证”,增加就业的几率。另外,目前在各个检验部门的检验仪器设备非常先进,种类很多,应用很广泛,但同时缺乏一批熟练而又专业的仪器维护与维修技术人才,社会需求严重不足,所以学校可以考虑设立医学检验仪器维护与维修专业,培养既有医学检验专业技能,又有仪器维修技能的复合型实用人才,这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参考文献

检验医学专业论文范文4

一、回顾我国高等医学检验教育发展简史

1982-1985年,先后有八所院校开设医学检验本科专业,开始了该专业本科层次学生的培养。从1986-2003年,平均每年增加1-2所开设医学检验本科专业的院校[1]。而2003年后,一些中专升格为应用技术专科,又升格为本科。国内开设医学检验本科专业的院校快速增加,每年约6-8所。到2011年,至少已有100余所院校开设了医学检验普通本科及高职本科专业,并出现综合大学直接开办四年制医学检验本科专业的情况(如兰州大学)。在国内医药类开设的专业中,仅次于临床医学和药学专业,位居第三。若按平均50名/年/校的规模计算,每年培养近5000名医学检验本科生。

在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开设时,绝大部分院校均定为五年制,毕业后授予医学学士学位,也有极个别院校设为四年制,毕业学生授予理学学士学位。而在1998年国家教育委员会规范专业设置时,统一规定医学检验专业本科为五年制,毕业学生可授予医学或理学学士学位。近年教育部有规定,新设置的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制一律为四年制,毕业学生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在2012年公布的教育部新专业目录中,已明确统一规范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归属医学技术类,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二、重新认识和定位新专业目录及培养目标

新专业为“医学检验技术”,虽然名称没有太大改变,但明确归属新单独设立的医学技术类,统一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使本专业其内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我们认为,学制、学位及归属类别的改变,主要是强调、突出了该专业的“检验技术”属性,而淡化“临床检验诊断”属性,即业务培养要求由“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医学检验操作技能系统训练,具有临床医学检验及卫生检验的基本能力”,应该转变为“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医学检验基础及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医学检验操作技能系统训练,具有临床医学检验及医学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而有关诊断性报告的签发、检验所获信息的应用、转化及临床检验诊断,应由具临床检验医师资质的专业人员承担。

三、正确处理几点转换和关系

1.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培养目标的转换。

原有目录中医学检验专业,由原归属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可授医学学士或理学学士的五(四)年制专业,明确归入新设立的医学技术类中,意味着本专业的医学检验技术类人才的培养定位,淡化了其临床医学内涵。

因此,本专业原有培养目标(1998年教育部专业目录),即“本专业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能力,能在各级医院、血站及防疫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业务培养要求为: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医学检验操作技能系统训练,具有临床医学检验及卫生检验的基本能力”,应进行相应调整。

新专业的培养目标应改为“本专业培养具有基础医学、医学检验及医学检验相关临床医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能力,能在各级医院、医学研究、血站、体外诊断试剂研发及生产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医学技术高级专门人才”。

2.教学思想、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的转换。

由于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本专业教学指导思想一直强调培养既有医学检验基本技术、又具有将检验信息转化为临床信息、能积极参与临床的人才[2],因此,从课程体系、专业课教材建设及教学内容都体现了这一要求。如前期课程与临床医学专业基本相同,并有一定的临床课,不少五年制院校还有临床实习环节;专业课教材编写及教学内容上,技术相关内容越来越淡化(也与临床检验日益试剂化、仪器化、自动化相关),而疾病相关的病理生理、病理生化知识及临床相关内容越来越多;部分专业课教材体系也按临床医学的有关器官系统疾病体系编写等。

为适应新专业目录的要求,首先,教学思想应明确统一在新的人才培养要求上,突出医学检验技术的基本属性。因此,应按照新的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教学思想,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不能简单的认为只需将有关临床课(仅约一学期)砍去即可。并且根据新人才培养要求,“医学检验仪器学”“临床实验室管理学”课程必须开设或加强。在人文公共课不能动、多数院校实行菜单式课程组合的现状下,怎样得到其他教学单位的支持,构建保证本专业获得所需的基础及相关临床知识的课程体系?临床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内容如何设置?

其次,专业课教学内容应按新的本专业人才培养要求进行较大的改革调整。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和知识结构的转换是基础(目前,临床医学、医学检验专业背景的师资同时并存),是新课程体系建立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此外教学内容上在保证医学检验技术为主的同时,在学生临床医学知识较薄弱的背景下,怎样处理无法回避的与临床的联系和结合?

3.配套专业课教材建设的思路转换。

现有教材的编写者,主要以早期开设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的院校教师为主,应该说是主要适应5年制医学检验专业要求,并且过多强调各专业学科的完整理论体系,重复介绍学生已学过的相关基础及专业基础学科内容较多,对医学检验近年出现的新技术介绍不足,未能充分体现“医学检验技术”的特色,与培养目标和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实际工作存在脱节。

怎样建设与新专业培养目标、教学思想匹配的专业课教材,是新专业教学质量保证的重要工作。专业课实验教材已有按技术为主线进行编写[3],也符合教育部关于实验课程独立开设,自成体系要求的改革。专业理论课教材编写是沿用原器官系统疾病体系,还是借鉴国外相关专著按技术及检测物理化、生物学特性为主线进行编写?怎样合理处理疾病相关的病理生理、病理生化及临床知识与检验技术的关系及比例?怎样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体现教材一体化设计、立体化建设,加强技术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

4.四年制本科培养与应用技术本科的区别。

检验医学专业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医学事业的发展,最根本的要素是人才的培养。通过情况反馈的信息,毕业生水平和科研能力比较薄弱。说明不改变传统临床(科室轮转)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医学检验事业的发展,在A才竞争中陷入困境我们经过三年多的改苴实践,进行基本理论和技能,外语能力,科研能力“三位一体”的综台培养方式的探索,已经初显成效

一改革的方法

围绕综台培养的原则,注重能力培养,主要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改革

(一)基本理论和技能的训练基地的建立主要以吉林市知北京市做为主渠道.建立两种屡次不同的训练基地。一是吉林墨学院附院、吉林市中心医院和吉林铁路中心医院做为课间实习基地,重点训练生化检驻技术、免疫检验技术、血液检验技术、细胞检验技术、徽生物检验技术等不仅每所教学医院有带教教师,还由检验系选派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扎实的青年教师带教(弥补各医院带教教师理论知识的不足),随时解决实习中所遇到的理论和技术方面的问题联系实际,及时,记忆深刻,易消化课堂知识。=是以北京医院、北医大一院、首都医院、空军总医院、海军总医院等九所国内一流医院为毕业临床实习和课题研究基地,主要强化专业各学科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按教学计划开展各学科专题讲座(不少于80学时),参加各种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见多识广,熟悉国内现有较新、精、先连仪器的原理,掌握使用方法,学会诊断程亭,设计小型毕业科研课题,完成论文。由于各教学医院带教教师认真负责,尤其北京各大医院的带教教师是国内医学检验界的前辈、国内学术带头人,水平高,实习经验较丰富,已形成较完善的教学体系。另外,仪器设备国内一流.可跟E国际检验技术的发展步伐。学生实习收效大,训练全面,效果突出毕业后极短时间内就可适应工作,并且,“身手”不凡

(二)外语能力训练的课程建设

除学习基础外,增设医学英语129学时(使用六年制的英语教材)编写了《免疫学基础》、《免疫学检验技术》(英语教材),开没丁《免痉学和免疫学检验》的英语专业授课的新课程.共计108学时填补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用英语讲授的空自。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听、阅读、说和水平,使补语能力增强,摸索出一套外语教学的方法,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培养出专业英语教师。为临床实习及文献查阅、综述撰写打下良好基础。

(三)科研能力的训练及课程建设

科研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培养内容,是完成培养目标的关键。我们编写了《简明科学学》(即将出版),设置《科学学》课程(54学时,包括科研实践)和《文献检索》课程(2O学时)较系统学习了现代科学学的理论,了解边缘学科、横向学科、综合学科的相互联系和科学学体系、发展趋势,基本掌握科研方法和文献查阅的途径重点实施科研实践。通过《文献检索》、《科学学》的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其步骤是,2~4名学生由一位具中级以上职称的中青年教师指导。导师(其中有硕士、博士或留国研修生)有较强专业能力,年富力强勇于刨新,常是省级以上课题的负责人或学科骨干。指导学生进行文献资料的查阅、选择综违的立飚及综述撰写(30篇左右,外文不少于I5篇),最后评价综述和答辩《科学学》和《文献检索撇为限定选修课进行考棱。综述答辩做为科研实践能力检测方式。考核评价标准由立题、前言、标题、结论、文献量、科学性、价值、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综合能力等指标组成,将成绩做为毕业成绩之一。科研实践的延伸是在毕业实习中完成的,为毕业成绩另一部分。学生以综述为“背景,根据北京实习基地条件,修订方案,设计较易完成的科研小课题。待实习结束,完成论文,答辩通过。

二、改革的初步效果

总的看来(分析88~90级3届学生),从培养基本技能、能力和科研能力入手,进行教学改革初显成效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进一步巩固,基础扎实。北京和吉林两处实习基地反映一致,认为学生手技较好,操作熟练,接受力强。爱提同,积极参加教学与科研活动,理论知识掌握较牢。从实习评分表和评语”中看到,几届学生平均成绩达到良好,并呈提高趋势。毕业成绩(科研实践、毕业论文、毕业专业考试)较好,提高明显的为科研实践的综述答辩成绩(平均8O分以上),毕业论文成绩参差不齐(或有的由于医院条件的限制而缺少)影响总毕业成绩。实习学生受到各实习医院好评,特别以北京医院杨振华教授(卫生部中心主任)评价为代表,他认为,我院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肯钻研,能吃苦,基本技能较好,有后劲。平均两年为北京医院输送1名毕业生。近三年来已先后有三十多名学生分配到北京各大医院及医疗卫生部门外语水平稳步提高四、六缎考试通过宰连年提高(这对生源较多的情况是不易的)。在实习医院科研过程,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仪器使用说明书,受到带教教师的好评。已有综述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6篇)。与国内重点院校检验专业的外语差距有所减小,其中,外语水平较高者已留校任教,充实教学第一线。

科研能力大大增强。吉林铁路中心医院检验科检验医师(我院毕业生),首次发现新菌种,以其名命名,破格晋升。参加和参与科研工作的人数增多其中参加项目有的已通过省级鉴定或获得专利和奖励。开始在各医院的检验专业中崭露头角。综合培养使能力提高,有的巳成为学科组组长,或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对象,做为医学检验事业的后备力量,有的向更高的层次(博士生)选取(第一个医学检验博士生为我院毕业生)。

三、改革的体会

在医学检验临床实习改革探索中,我们体会到:

1.基本技能、外语能力、科研能力三位一体的训练方式是打破传统临床实习教学模式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法。具有医学检验专业临床实习特点(突出临床实践与综违论文相联系的特性)。虽然科研课题小,但包含了科全过程,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

2临床实习教学改革不仅体现在毕业实习环节上。还需提前到专业课(专业课)和课间实习中。使临床实习教学改革具有系统性。

检验医学专业论文范文6

法医学文证检验是法医学检验鉴定的基本手段之一,因有时也被称之为“文证审查”,因而极易与法医学文证审查一词相混淆。但二者确实是含义不同的两个法医学概念。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对于研究不同法医学工作程序,制定相关的法医学技术标准以及正确地实施相应的法医学实务,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拟就这两个法医学概念,作如下辨义,供法医学同行们参考。

为了便于讨论这一问题,笔者试对法医学文证检验与法医学文证审查的概念,权作如下定义:

法医学文证检验,是指法医学鉴定人为了解决诉讼机关提请鉴定的医学等相关问题,为了取得鉴定所需的检验结果,对与鉴定事项涉及的(文字、图片)文图资料及相关证据进行的技术检验活动。

法医学文证审查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上的法医学文证审查,泛指诉讼机关对案卷中反映法医学内容的文图证据进行审查判断,以确定其能够作为定案根据的诉讼活动。狭义上的法医学文证审查,专指法医学专业人员对案卷中涉及法医学内容的文图证据进行的技术性审查活动。本文在探讨中涉及法医学文证审查一词时,是指狭义上的法医学文证审查而言。

法医学文证检验与法医学文证审查,在许多方面具有相同或相似之处。例如:二者都可以由法医学专业人员实施;都需要对文图证据进行审查等等。但二者之间的差异也是十分显见的。

(一)从二者的主体身份看,首先,法医学文证检验是由独立的诉讼参与人(法医学鉴定人)来完成的一项技术检验活动;而法医学文证审查则是由法医学专业人员实施的一项证据审查活动,根据我国诉讼法律规定,法医学专业人员在诉讼中无独立诉讼参与人的身份。其次,法医学鉴定人可以由法医学专业人员担任,也可以由医学或医药学等方面的专家担任,而法医学文证审查只能由法医学专业人员担任。

(二)从二者的性质与目的看,法医学鉴定是一项相对独立的诉讼活动,法医学文证检验的目的,是为鉴定案件涉及法医学问题提出检验结果;而法医学文证审查的只是一项技术协助活动,其目的是协助具体诉讼部门完成对文图证据审查活动。

(三)从二者的对象看,法医学文证检验的对象主要是案发时已经存在着的文图资料;而法医学文证审查的对象则还会包括案发后形成的法医学检验报告、法医学鉴定书等证据资料。

(四)从二者的工作方式看,法医学文证检验中,在验证文图资料客观性和可靠性时,通常需要借助于尸体检验、活体检验、物证检验等手段;而法医学文证审查则无须借助其他检验手段既可独立完成。

(五)从二者结论的内容及法律意义看,法医学文证检验结果有两种表达方式:一是作为法医学鉴定结论的依据,被包含与鉴定结论之中;二是直接作为检验结论进行报告。法医学鉴定结论显然是法定的诉讼证据,而法医学检验结论因其会包括对案件事实的确认内容,通常也会被作为附带证据为法庭所采纳。但法医学文证审查意见的内容,主要是对文图证据本身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所作的评价,所以,审查意见因其不具备证据属性,而不能被采用作为诉讼证据。

检验医学专业论文范文7

【关键词】医学检验;临床实习;教学模式

医学检验专业是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1-2],属于多技术和多学科交叉的实验诊断性和实践性强的应用学科。临床实习是医学检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以后能够独立工作的基础途径。临床实习要求学生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锻炼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然而,医学检验专业的临床实习教学工作还面临着许多困难[3-4],例如实习时间相对短暂、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以及学生临床知识相对欠缺等。面对挑战,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新时期医学检验专业人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实验诊断学教研室依据医学检验专业发展的要求[5-6],结合目前实习教学中的问题,直面挑战,积极探索医学检验临床实习教学新模式,为培养新时期的医学检验人才提供有效可行的实习途径。

1医学检验专业临床实习教学现状

第一,教材方面,目前传统课堂讲授内容更新不及时,不能反映学科的前沿和发展动态;另外首都医科大学四年制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课堂教学以检验专业内容为主,临床医学的内容过少,在实习的过程中学生的临床知识内容明显不足,临床思维能力欠缺。第二,师资力量方面,作为教学医院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检验科日常工作量大,带教教师都是兼职带教,既要兼顾临床一线工作又要进行实习带教,造成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局面。第三,学生方面,很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尤其是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实习的中后期大多数学生忙于参加各种形式的招聘和面试,因此影响了实习质量。

2医学检验专业临床实习的发展趋势

随着医学检验专业的发展,大量现代化仪器设备的使用,临床检验工作的重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检测体系的建立、检验质量的保证、检验过程的分析和检验结果的审核与解释目前是目前检验科工作的重中之重[7-8]。这就要求医学检验专业教育特别是临床实习阶段的教学必须要与时俱进,因此实习带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侧重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建立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育和考核体系,已经成为提高检验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7]。

3医学检验专业临床实习的教学目标

第一,融会贯通、增强学生分析和处理临床问题的能力。临床实习过程就是要求学生在课堂已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把理论上升为实践经验,结合临床实际工作,能够融会贯通分析和处理临床工作常见问题。第二,增强学生临床思维,提高与临床沟通的能力。随着医学的发展检验医学专业的桥梁作用越来越明显,实验室与临床的积极沟通有助于实验室检验质量的提升,有助于临床诊疗技术的提升,有助于检验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发展,更有助于新时期检验医学人才的培养。

4医学检验专业新型临床实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4.1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随着现代化大型自动化设备流水线的使用,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临床实习内容也应与时俱进。由于大型自动化设备本身的重复性很高,使检验前和检验后过程的差错占检验错误的百分率逐年提高[9]。首先临床教师在带教实习过程中应要求学生关注检验前和检验后过程,强调检验前、中、后各过程之间的关联性,并注意检验前和检验后过程知识的系统讲解,从而与全面质量控制的理念相适应[10]。其次,在引导学生建立全面质量控制的观念基础上带教教师应注意讲解实验结果的质量控制、校准程序(计量学溯源)、生物参考区间和可报告区间等,这有利于学生得出正确的实验室临床解释,掌握变异的潜在来源,为他们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再次,实习教学内容应加强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引入实际病例,拓宽临床疾病知识,使学生将医学检验的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更好的衔接,提高与临床沟通的能力[11]。

4.2带教教师导师制教研室选拔各专业组具

有高级职称且丰富知识经验的教师作为实习带教导师,通过面试谈话和学生双向交流,学生根据专业兴趣选择自己的导师,导师根据学生的理论基础选择心仪的学生,每个导师负责指导1~3名学生。同时导师选择有余力的优秀学生进行临床科研思维的培养,例如课题选择和设计、科研方法的应用、文献检索以及论文写作等。通过导师制使每个学生对实习阶段所学更能有所侧重,更有利于激烈的就业竞争,同时为医学检验专业科研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4.3发挥检验医师作用,教学中注重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

近年来由于医学检验专业发展迅速,临床与实验室的合作越来越频繁,与临床沟通交流已成为检验科日常工作的一部分[12],尤其是检验科的日常检测指标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学中也应注重培养学生与临床相结合的意识,提升检验工作者的咨询服务质量[13]。检验医师是检验科内既掌握一定的临床知识又深悉检验科工作的医师,他们主要负责与临床沟通交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检验医师的优势,教授学生个体化实验诊断和实验室与临床沟通等方面的内容,如检验所需的样品类型、样本采集注意事项、临床指征、检验程序的局限性和提供检验结果解释等[14-15];尤其是通过实际病例讨论教学使学生增强新知识的掌握和记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临床思维,加强临床沟通能力,适应现代医学检验专业发展的需求。

4.4教学形式学生进入实验室后,首先进行科室岗前培训,在学生了解了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和生物

安全制度等相关知识后,根据临床实习计划,把实习学生分配到不同的专业组进行轮转实习,参与每天的日常检测工作,并通过专题讲座、临床实际案例分析讨论和微信平台信息交流等教学形式增强教学效果。4.4.1专题讲座每个专业组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分为基础专题和提高专题两部分。基础专题讲解内容包括基础理论知识、仪器工作原理和日常工作中生物安全注意事项等。提高专题讲解包括结果判读、全面质量控制和检验医学最新方向进展等。例如在进行检验结果判读时可针对一份检验报告指出哪些结果异常,可能与哪些疾病有关,针对某一项目异常与哪些疾病相关,哪些检验因素对这些检验结果有影响等,如与临床不符及时与临床进行沟通交流等,从而培养学生对临床检验知识的运用,加强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4.4.2临床实际案例分析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检验科每个专业组都配有至少两名检验医师,这些检验医师每周到所属科室参与主任查房、定期参加全院会诊和疑难病例讨论。实习学生跟随检验医师下临床直接接触患者、接触实际案例是培养他们临床思维最直接的方法。典型案例实验诊断分析是最具实战性价值的学习方式。他们可使学生在案例分析讨论的过程中对检验结果在疾病发展、治疗和转归中的作用形成更加具体更加深刻的认识,并能启发学生对检验结果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不断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问题[16-17]。我们要求各专业组实习学生每周跟随检验医师下临床,对典型实际案例进行实验诊断分析,并在检验医师带领下积极分析讨论,同时各带教教师选取自身临床工作中的典型实例定期组织同学讨论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实验诊断讨论分析使学生能够把专业知识与临床应用有机结合起来,将实验数据和临床信息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具有解释病因和疾病发展变化规律的能力,以利于临床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4.4.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微信平台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而且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已成为教育发展的趋势,尤其近年来兴起的微信平台可以集合声音、图片和视频等信息,并使“一对多”、“多对多”的交流方式成为可能,成为我们实习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平台。我们通过微信平台建立带教教师和实习学生交流群,首先通过微信群上传图片、视频等,这些图片视频包括仪器检测分析原理、尤其是对于一些新兴项目如流式分析、荧光免疫分析和质谱分析等难理解抽象的检测实验,也包括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讲解视频,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方便。其次,现代网络技术发达,通过微信平台还可通过分享的方式最前沿的医学检验专业信息。再次,加强实习学生之间对新知识的见解的沟通与交流。在实习过程中每个实习生常常会碰到诸多困惑,会有一些经验与收获,每个实习生可以通过微信平台进行交流和分享这些收获,同时,对学生的诸多困惑微信平台还可实现带教教师进行实时答疑的效果,更有利于学生的日常学习。最后,教学效果好坏需要良好的总结反馈和教学效果考核。我们通过召开座谈会和问卷调查等形式定期与带教教师和实习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同时教研室定期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对教师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从而不断完善实习教学模式。总之,在医学检验专业临床实习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检验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发展,结合实习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和形式,在临床实习过程中使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和积极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岳娟娟,刘卫东.现代医学模式下的检验医学发展趋势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4:19-20,22.

[2]许晓风,周宇,鲁辛辛.临床专业七年制实验诊断学教学的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22):3075-3076.

[3]蔡利军,吕宾,孟立娜,等.医学生实习阶段临床带教师资队伍现状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9):1034-1036.

检验医学专业论文范文8

本文在分析高职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从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论述了坚持科学发展和“以人为本”,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医学检验人才问题,并报告了这一课题研究的成果转化和社会反响等情况。

【关键词】

科学发展;创新;人才培养;医学检验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对长期社会发展进行的科学总结和理论升华。21世纪科学发展需要创新人才的培养,没有人的科学发展,也就没有科学发展的社会,也就不能实现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发展终极目标。1 按照中央的要求,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贯彻“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使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各个方面。2 职业教育要想有一个快速发展,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医学检验专业是技能型很强的专业,培养的学生服务于各种医疗机构(如医院、血站、防疫站等)。目前,国家没有统一的高职培养方案,同时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和检测技术的提高,对人才的培养也需要不断创新,创新是国家进步的根本动力,也是学校生存的法宝。

一、高职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我国高职教育与国外相比较,起步较晚,而先进发达的国家职业教育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并积累了成功的经验。而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会出现新变化、新情况和新问题,只有不断调整职业教育对策,才能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过去认为检验科是一个辅的科室,但随着检验医学的发展,检验结果已是诊断疾病和疗效观察不可缺少的重要指标,而我国目前检验医师尚不充足,临床医师可能不了解检验结果的解释,检验技师也可能不清楚临床医师需要检验的目的,所以检验医师的发展很有必要。当前各种医疗机构检验从业人才是构成,主要有三种:一是学科型的人才,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二是专科(高职)的人才;三是中专学历的从业人员。其中专科(高职)层次的人才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基本能够胜任各级医院检验科的工作,是社会需求的较高层次实用型人才。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就要把握好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处理好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之间的关系,以培养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坚持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方针,使专业培养方向与毕业生必需的专业能力及素质结构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与本科院校相抗衡。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根据医学检验专业特点,立足培养目标,参考部颁中职检验专业、其它院校高职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市场调查分析、职业能力分析入手,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医院检验科及其它检验相关岗位对医学检验人才的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制定三年制高职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及教学方案。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知识拓展内容组成;教学方案包含课程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及评价方法、实习计划及题库建设等。

三、研究过程

1、调查问卷

通过招聘会、走访和问卷等形式分别对用人单位、实习生和在校生进行了调查。了解用人单位对检验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工作岗位对人才能力的要求以及学校教育存在的不足等,为制定高职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2、高职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应重视的问题

(1)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2)专科(高职)层次的人才基本能够胜任检验科的工作,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是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3)要处理好时间和理论的关系,合理安排教学时间;(4)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岗位主要是各级医疗机构,要以《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作为岗位操作技术指导;(5) “创新”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深化教育改革需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由于招生的学生,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基础较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6)医学检验专业是一个技能很强的专业,需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要把实践教学放在首位;(7)传统的考试形式单一,评定方法不合理,重理论轻实践;(8)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卫生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的精神,通过考试取得的资格作为单位聘任相应技术职务的必要依据。因此,教育要与学生的就业相联系;(9)师资队伍建设不容忽视。

3、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构建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采取的教育改革措施

(1) 以《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为岗位操作技术指导,在调研高等职业教育临床检验专业教材使用情况及各层次医院对检验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制定教学方案,突出专业特色,把握经济社会需求;(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高职检验专业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中除了传统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外,将就业创业指导课纳入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开设检验与临床、试剂营销、实验室生物安全等选修课;(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4)学习科学发展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理论知识的教学方法上,鼓励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运用案例教学和模拟教学;(5)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上,体现教育为民,服务于社会,将对人的教育融入于社会中;对适用于基层的检验项目如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等,让每位同学都能准确、熟练地进行操作;(6)学院加强了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有实验室24个、实习医院50多家,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习、实训场所;(7)将职业岗位所需的关键能力培养融入专业教学体系,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8)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多途径地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如去重点大学进修学习、到各大医院检验科从事临床实践、举办专题讲座等,不断提高“双师型”教师比重。

四、研究成果转化及社会反响

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书记的科学发展观理论,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使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各个方面。结合学院实际,深入开展课题研究,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学院医学高职检验专业的人才培养。

在与沧州医专、邢台医专、菏泽医专、内蒙古医学院等院校教师座谈时,同行们讨论热烈,对此课题研究均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此课题具有前瞻性和现实性,符合高职医学检验教育的实际情况,对提高高职医学检验教育水平,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具有现实意义,也推动了职业教育在医学检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我国高职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同行认为:高职医学检验专业的人才培养需办出特色,一是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在理论知识方面以“实用”为原则,否则无法跟本科生抗衡;二是要转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渠道。这也与本此课题研究的观点相一致。

在走访廊坊市人民医院、廊坊市中医院、廊坊万福医院、廊坊市骨伤科医院等时,认为学校教育就要与用人单位密切联系,只有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才能被社会接纳,教育才有活力,职业教育才能生存。院方向课题组成员介绍了目前各医院检验科现状,对毕业生和实习生来说,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学生深受欢迎,而动手能力差的学生则备受冷遇。课题组也向院方介绍了课题研究的内容,本着“以教育为民,服务于社会”的原则,改革教学内容。尤其是学校加强了实践教学,包括临床检验、生化检验、微生物检验、免疫检验等专业课的实践项目开展(选择了常用的检验项目作为重点内容)、实践与理论的教学安排、实验室的建设、实习的管理等,都得到院方的高度评价,认为此课题研究有利于岗位型检验专业人才的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与学生和家长座谈时,发现部分学生和家长(尤其是新生)对高职医学检验专业的培养目标不了解,对毕业后的去向不清楚。医学检验专业,培养的是在各医药卫生机构从事检验技术的人才,行业的专业性强,技术性高,且关乎人民的生命。树立科学发展观,进行人才培养,是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人民生活的需要。通过课题组成员对专业培养目标、课程安排、教学措施等的介绍,使他们对检验专业有了认识,深得学生和家长好评。他们认为学校对医学检验专业的教学很重视,不但对学生负责,而且对家庭和社会都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通过加强对在校生的专业课教学,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方法改革,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和模拟教学。注重实践教学,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的实践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有些同学说:“现在做实验跟过去不同了,过去是教师讲授实验原理、方法及临床意义,然后由学生按照书本上或教师给出的步骤完成操作,学生成为了机械的操作者,现在我们可以自己设计实验,发挥我们的思维和创造力,也锻炼了我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掌握过硬的医学检验技能,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建立和谐社会具有深远意义。

通过此课题研究,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以能力培养为重点,构建高职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在廊坊卫生职业学院2011、2012级高职检验专业中加以应用。而注重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近几年贯穿于检验专业的教学中,学校检验专业毕业生近5年(2007~2011)的就业率分别为78%、81%、80%、85%、84%,在就业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五、存在的问题

由于检验专业是个小专业,再加上检验仪器的高度现代化,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需要的人员逐年减少,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人才培养方案不是一成不变的,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随社会需要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对医学教育改革的对策与建议进一步在实践中检验,以便深入研究、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检验医学专业论文范文9

关键词:医学检验 教学 改革

近年来,医学检验专业在医学领域发展较快。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不仅需要牢固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还需要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相结合,使理论知识得到具体运用[1]。因此,培养医学检验学生创新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临床思维以及获得良好的实践技能是至关重要的。此外,各个环节带教老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2]。鉴于此,对我校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课堂和临床教学实施整体改革,现将我校实际面临的问题、具体改革措施以及成效做出如下论述。

一、目前存在问题

(一)带教老师的问题

目前我校大多数医学检验教师既肩负着专业课的理论教学,还要从事临床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量大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使得很多教师无法全身心投入到理论知识和临床教学工作中。再加上有的教师责任心较弱、教学积极性低,也是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弊端。带教老师教育教学与临床科研工作的冲突、个人精力的有限等诸多原因都困扰着医学检验学生的学习。

(二)学生自身问题

作为医学专业的一个分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课业压力很大,除了繁重的理论学习任务,学生还要进行至少为期一年的临床实习生活。理论学习时间有限,使得学生对于书面知识的掌握程度有限,理论考试的成绩高低并不能真正说明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高低。长期的繁重学习任务使学生产生疲惫抗拒的心理,认为仅仅通过考试便可以万事大吉。另外,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后,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又会经过一段较为艰难的成长过程,不少学生不能承受此阶段的巨大压力而没有大的提高。

(三)硬件设施问题

由于现在的高等院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学校资金周转不及时,导致教学设备设施相对匮乏,教学实验器材老旧。与此同时,检验临床工作繁重,很多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向学生具体教授某些设备仪器的使用细则、工作原理以及日常维护措施。在这样的条件下,学生仅仅学到了很基本的理论知识和简单的临床操作方法,殊不知这与现代临床检验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还相去甚远。

二、改革举措

(一)强化师资力量

目前医学检验理论与技术发展迅速,且临床检验工作中需要用到很多先进的仪器设备,这就对从事教学工作的临床工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重视人才引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学历层次和全面素养。鼓励教师继续深造并为其创造机会,不定期举办理论和实践学习培训班、讲座等,必要的时候可采取有偿激励措施[3]。

(二)加强对学生的监督管理

主要是要加强临床实习期间对学生的监督管理,应由科室内指定的带教老师负责,对临床实习学生实行严格管理,对有违反操作规章制度的行为予以批评指正,后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实习结束后,进行终末考核测评,成绩合格者即视为轮转成绩合格。

(三)持续改进教育教学水平

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该根据实际需要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水平。特别是应该重视参与这个过程的主体也就是学生的要求与建议,对不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加以纠正、完善[4]。

(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现代临床检验技术迅速发展,大量新理论新技术层出不穷,这要求带教老师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与熟悉新仪器的使用,教师要加强对学生仪器操作的培养,从基本原理、使用方法、日常维护等方面言简意赅、逐一阐明;再者,要注重对学生英文水平的培养,因为大量的新思维新理论来源于英文文献,学生要学会自己查阅文献才能收获更多;第三,要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便更好地进行仪器操作以及诊断数据的分析处理等;最后,要从根源树立学生的科研意识、端正良好的科研态度,培养学生自觉发展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基本的科研选题、实验设计、数据处理以及文章撰写方法,努力成为复合型检验人才。

(五)提高学生自主动手能力

学生操作技能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衡量实习教学质量的指标[5]。应强化学生手工实验操作能力,并与自动化仪器操作过程相结合,才能有助于将理论知识加以沉淀、融会贯通。加强对临床实习结束学生操作技能的考核测评,有利于检验实践技能的提升。

(六)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改革教育模式

引入瑞士皮亚杰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所学知识意义” [6]的一种主动建构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师单纯教授的模式,改为以学生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观创造力。

(七)引入PBL教学模式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即“以问题为基础”的教育模式。以问题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培养学习提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同时也使学生的独立思考、团队合作能力得到锻炼加强,有助于形成一种终身学习的思维模式。

三、改革后成效

实施教学改革后的一个学期对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成绩和临床能力测评成绩进行汇总,结果显示改革后理论知识和临床能力测评成绩优秀率(≥85分,满分100分)分别为71.4%和73.6%,叫改革前的50.8%和51.1%有明显提高(P

四、讨论

现代医学检验是以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等多种技术方法为实验手段,以临床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形成的理论、实验、诊断等三者密切关联的学科。其综合性的理论与临床实践特点决定了从事检验工作人员应该具有更加全面的素质,特别是现在各项新理论与新仪器、技术的不断更新,也对检验工作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上所述,我们应该从学生时代抓起,对学校理论教育和临床实践教育等各个方面全面探查,找寻更好的教育途径,深入推进,从而有效提高检验教学水平,为国家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检验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键,赵洁.医学检验临床实习教学模式的探讨[J].医学教育,2012,50(22):106-108.

[2] 姚春艳,妮,府伟灵.检验专业学生临床实习教学现状及改进措施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10,9(2):195-197.

[3] 李晓征,杨雪.规范化管理在检验医学实习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22):2549-2550.

[4] 马学斌,马聪.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对检验科实习教学规范化的引导作用[J].海军总医院学报,2011,24(1):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