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环境心理学课程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9 09:19:19

环境心理学课程论文

环境心理学课程论文范文1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社会生态结构

我们借助生态学的方法,从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中去研究与其政治社会化功能相关的因素及其相互联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包括人的因素、环境因素、思想因素的各个方面,他们共同构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生态系统。首先,是人的因素。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所涉及的人有:一是政策和课程的制定者,他们属于政治社会生态中的政策制定和执行者,属于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负责制定课程标准和计划,选择课程内容,将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知识化、教材化、课程化;二是课程的实施者,即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他们在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的基础上,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将课程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和语言体系,他们是政治体系中的中坚环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社会化功能实施的具体执行者;三是课程的受教者,即大学生,他们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化功能的具体对象。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受教者并不是被动的接受“教化”,而是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客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具体实践,依赖于受教者对政治价值的主体性选择和构建。其次,是环境的因素。按照在政治生态中影响的范围划分,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宏观环境,是指影响个体思想行为的社会环境或国际环境,即国内国际“大环境”,宏观环境中是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复杂体;中观环境介于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语境中,中观环境是“影响具体个人思想行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阶段与其重要背景,包括人们必然经历的家庭、同辈人团体、学校、企业等因素和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广泛影响的大众传媒、国际互联网等因素”。微观环境又称小环境,是和人的思想行为直接相关的局部环境因素,或者说是受教育主体的教育教学环境,也包括受教者自身内部的小环境。要说明的是,这三个环境层面划分也只是相对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社会化功能的过程中,都对功能实施的过程产生影响,而且是一种综合性的、系统化的影响。再次,是思想性的因素。即政治社会化这一过程所要“传递”的具体的政治信息和价值观,也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承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社会生态系统中的核心因素,也是“链接”各类主体、贯穿各个层面环境的“主线”。按照生态学的观点,我们只能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态体系做相对的描述,一个人思想行为是受到多方面影响的。具体到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这一过程,也不仅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种影响因素,还受到其他课程、其他场域的影响,这些影响系统地、动态地对大学生个体的思想行为产生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政治社会生态系统也和其他的社会生态系统相互影响。这些社会生态系统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政治社会生态系统,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实现。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实现环节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最终目标是让大学生们接受并信仰马克思主义,形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即按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要求进行政治社会化。这种“应然”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过一系列的步骤和过程。从过程上看,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化功能的实现分为:功能预设、功能输入、功能转化、功能输出、功能反馈等五个相互衔接、相互统一的环节。第一步骤是功能预设环节。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受教育者的社会行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更是以课程化、体系化的形式向大学生正面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对大学生实施直接的影响。而对于课程开设的意义阐述、目标设定、计划制定、内容选择以及实施方案的规定,体现的是作为部级课程明确的计划性和预设性。这一环节预设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内容和实施步骤。是其社会化功能实现的始端。第二步骤是功能输入环节。即把预设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功能,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创造性“再生”,按照课程的要求,融入到教学体系和教学环节中,使受大学生们在教学环境中进行社会化,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承载的价值渗透。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承载的功能和价值不会自然而然的实现,必须经过这一环节,由施教者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创生环境”、“感情渲染”、“价值彰显”。第三步骤是功能转化环节。即大学生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承载的功能和价值,转化为自身思想体系的的“构建”过程。一般来说输入和转化是紧密联系的,有时候几乎是同时进行,但这两个环节并不等同,输入是转化的前提,转化是输入的升华,是受教者思想体系的解构和重构。通过这一环节,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实现了由课程载体到个体载体的转换。当然,这种“转换”的程度和效果必须遵循受教者思想政治素质形成规律,受到接受者思想政治素质结构、接受能力、情感倾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第四步骤是功能输出环节。即大学生按照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价值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开展行为实践,使课程的功能、价值得到外显性的体现。也就是说,大学生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并将这种要求转化为自己分析、判断事物的能力,并自觉的应用到实践中。如果说转化环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内化”,那么输出环节就是这一功能的“外显”。第五个步骤是反馈环节。大学生思想的提升,行为的改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化目标,但其社会化过程还没有完全结束。课程所承载的功能和价值的被接受的程度、效果还要经过检验,并通过反馈环节反馈给前面的几个环节,并对前面几个环节进行调整和修正,以便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社会化功能更好的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通过以上环节,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从课程载体到个体载体,从社会意识到个体意识,从思想形态到实践形态的转变,完成了其政治社会化实现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既是“教———学———知———行”的循环往返的过程,也是从“应然”经历“实然”到“必然”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实现机制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进一步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政治社会化功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项本质的内在属性,它的实现也必须依托一系列的机制。政治社会化的最终目标是学生政治人格的形成,从这个角度看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实现依托以下几种机制:

首先,是政治生态环境的优化机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生态系统处于整个社会政治生态系统中,受到社会政治生态系统其它因素如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一般来说,良好的社会政治生态环境,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社会化功能的发挥,反之就会限制、消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和价值。因此,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政治生态环境的的优化是其功能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当前,政治生态环境的优化机制包含以下几个层面:一是党的政治文明建设。即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事业的建设,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推进。用时代化、大众化的语言解读马克思主义,增强意识形态的社会认同感;三是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系统化的建设。用机制、体制的改革,切实落实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思想到实际的重视。具体实施过程中,高校要不断改革教学方法,重视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真正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

其次,是政治文化传承机制。课程是一种专门化、具体化的知识结合体,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存在形式,包含着丰富的文化要素和文化因子。按照阿尔蒙德的说法,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维护和传承政治文化是政治社会化的目的,政治社会化是传播政治文化的有效手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知识化、课程化的具体体现,包含着丰富的政治文化要素。而课程实施的过程就是一种政治文化的传承过程,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历史、过程、原理等政治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是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始端,也是政治人格形成的基础和前提。课程化的政治文化传承机制,必须将文化传承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课程的特点相结合,按照“理论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思想体系”的路径,实现政治文化的传承。

再次,是政治态度培育机制。政治态度是指个人对于政治系统中各种角色、政治系统中的输入输出的认知、情感与行为倾向,三种要素的相互冲突也就形成了政治态度的不同层次,态度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模仿或服从、同化与内化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代表不同的政治社会化程度。模仿和服从是一种表层的政治社会化,是一种被动接受;同化是一种态度认可和情感倾向,是一种中层次的政治社会化;内化是一种价值认可和信仰的形成,是最高层次的政治社会化。在这里,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如何彰显、教师本身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程度、理论功底和教学水平,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接受水平都对学生政治态度的形成产生影响,这也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实现。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要遵循政治态度的形成规律,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特点使用教学方法,增加教学实效性。使学生完成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思考,从知识接受到价值认同,从价值认同到信仰形成的政治态度改变过程。

环境心理学课程论文范文2

关键词: 双语教学 环境科学导论 创新能力本位教育 教学改革

引言

教育部于2001年8月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鼓励高校“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各高等学校各专业纷纷开设了双语课程。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与发展,我国高校双语课的开课数量均有大幅度提高。虽然各个高校对双语教学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受到教师、教材及学生英语水平等众多因素的限制,我国高校双语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仍然存在有待提高的空间。为了切实提高双语课程的教学质量,让学生以中文理念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从英文思维角度掌握同样的专业知识,有必要从教师、教材、学生、教学模式等方面全方位开展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专业选修课)的双语教学改革研究,从质和量的角度全面提高课程的双语教学水平。鉴于此,我们对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环境科学导论》课程实行了双语教学试点改革,将ICBE教学模式应用到《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课程教学过程中,探索该模式如何应用到双语教学中,构建最优的双语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使用英文理解及表达相关专业知识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应用能力。

1.ICBE教学新模式

CBE(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即能力本位教育,是一种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强调学生“做中学“,并通过学生在相关技能或活动上的表现来评价教学和学习效果。依据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培养计划的特点,以及当下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要求,将能力本位教育(CBE)和创新相融合,提出一种全新的教学新模式ICBE(Innovation and 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将ICBE教学模式贯穿教学整个环节,从而探索出一套适合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学生学习“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课程的教学体系。

2.厘清“环境科学导论”教学改革目标

作为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入门学科,“环境科学导论”是引导学生接触和认识本专业的指明灯,为学生的后期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在海洋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风能(兼顾海洋能)开发技术,以及在海洋资源开发过程中环境管理、保护与监测修复方面的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海洋环境立体监测与生态修复、海洋环境保护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要运用地学、测绘科学与技术、物理海洋学、工程学、数学及环境学、地球物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环境科学导论”作为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内容涉及面广,因此教学改革需要结合整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厘清“环境科学导论”开展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同时要明确双语教学改革的目标是让学生能从两种语言角度掌握专业学科知识;达到增加学生专业词汇量,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双重目的。

3.基于ICBE教学模式的“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改革实践

3.1“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材改革

对现有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在校生的英语水平进行广泛调查,结果表明: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第一志愿考进淮海工学院,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是他们的第一志愿专业。因此,他们的英语基础较好,在第二学年四级通过率平均达到90%。而“环境科学导论”课程在培养计划中安排在第四学期,绝大多数学生的英语水平完全能胜任该课程的双语教学。经过两年中文教材授课发现,第二语言在双语教学过程中的体现度不够,学生在了解当前国际前沿知识、提高专业词汇量和英语口语水平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因此,2014年授课时,选用全英文教材“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Science”,该教材是国际上比较经典的环境科学导论英文书籍,书中各个章节语法较为简单,容易理解;每章最后面还有小结,容易掌握每章重点。

3.2“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内容改革

“环境科学导论”主要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关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来研究环境问题,形成与有关学科相互渗透、交叉的许多分支学科。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程学时所限(32学时),不可能讲授所有相关知识,因此就因材施教。根据海洋资源环境开发技术专业学生的关注点和培养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详略选择,尽量做重要教学知识点的专题讲授,突出海洋环境科学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表1列出了2014年新修订的环境科学导论教学大纲中的讲授内容。这些内容在讲解过程中主要侧重海洋方面,尤其海洋在能量流和物质流中的重要作用,海洋生态系统与环境的变化、海岸带人口的变化对海洋经济的影响、海洋在水循环中的重要角色、温室效应、大气污染、废物倾倒、濒临物种、海岸带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以及如何保持海洋环境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当然,随着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与快速发展,原有教学内容章节中列举的案例已无法匹配当前的环境科学发展,因此教学过程中,案例及最新发展趋势均需要通过互联网、期刊、书籍、微信等方式,将新的环境污染问题案例、新的应对海洋环境问题的理论和技术搬到课堂,从而吸收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培养学生对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认识度,增强专业学习与研究的信心。

表1 “环境科学导论”所授内容一览表

3.3“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跟踪检测改革

《环境科学导论》自开课以来,课程考核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平时成绩,占总评的30%,二是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的70%。平时成绩主要依据课堂考勤和平时作业来评定,且平时作业一般都来自于教材,并无任何难度。因此,这样的考核方式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仅仅强调了学生的学习结果。针对教学考核问题,在《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为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我们采用阶段性测验的手段跟踪检测学生平时学习情况和对已学内容的掌握程度。通过一学期的试验,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学生对《环境科学导论》这门课在思想上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养成了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也更好地掌握了环境科学领域的常用专业词汇和常用的语言表达方式。

3.4“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方法改革

在《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能否处理好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对课程教学的成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除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环境学基础知识和理论之外,还需要让学生侧重了解海洋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理论;增强学生对日益严重的海洋环境问题的关注,以及对“蓝色海洋”环境保护的参与和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的重要性。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让同学们意识到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激发其对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学习的动力,培养出全面、创新、有责任感的新型海洋环保人才。

3.4.1合理布局多媒体和板书教学比例

当前,高等学校的课堂已经进入多媒体教学时代。很多老师已经彻底遗忘传统的“板书”教学,而有些青年教师由于缺乏“板书”练习,黑板字不堪入眼。绝对的多媒体和绝对的“板书”教学都让学生生厌,如何合理布局多媒体和板书教学之间的比例,对教学效果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环境科学导论》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在介绍一些通过数学模型和图形来表述的理论知识,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用声音和动态的图像演示理论知识形成的整个过程,形象又直观,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专业环境科学词汇选择“板书”形式使学生加深对这些词汇的认识和拼写。

3.4.2互动式教学

在《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内容组织、最新研究专题报告、案例分析等方式,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文献、制作PPT,并在讨论课上由每个小组讲解,营造一种师生平等交流、无缝沟通的学习氛围。讨论课上,每个小组上台双语演讲,其他同学双语提问,教师适当点评,为学生提供创新型的学习空间和环境。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法深受学生点赞,增强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制作PPT的水平,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口语水平。

3.4.3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课堂教学对于“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除课堂教学外,该课程教学还引入一些野外参与和环境行动、环境竞赛参与等方式,促进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进一步展示“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成效。在授课期间,我带学生参观连云港市环境监测中心和资源环境保护处,了解这两单位在海洋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和环境监测方面的在研项目和日常工作,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学习的信心。课堂之外,我经常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海洋环境保护的社会实践活动,海资121学生组织的2015年暑期社会实践“蓝色海洋,保护环境”活动被评为省级优秀实践活动。海资131学生积极参加江苏省环境保护大赛,也取得了较好的名次。一些学生在参与这些与海洋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充分认识环境问题的存在性、实际解决途径及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性,深刻实现了实践和理论的有效结合,为今后学习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方向技能打下了坚实基础。

3.5“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共享平台构建

受课题经费的限制,课题组成员主要利用QQ群构建《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共享平台,在该群的共享文件中,主要包含“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基本材料如教学大纲,课程进程表及考核说明等;“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授课材料如教学PPT(以PDF格式上传)、全英文教材的扫描电子版、课外阅读材料等;“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互动教学材料如分组情况、专题研究报告或国内外网站、制作PPT技巧、国内外环境科学导论相关开放或精品课程视频等材料。学生可随时下载群共享中的文件资料;也可以针对某一问题,随时与我沟通、交流,开展网络互动教学。基于QQ群构建的“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共享平台为师生在课余时间进行网络零距离互动学习提供了一种很好的交流平台。在这种网络平台中,老师与学生之间、组员与组员之间的交流变得十分方便,加快了学生学习速度,也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友谊。

4.“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改革效果评估

以上提出的《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教学改革方案自2014年教学大纲开始修订之日起实施,将全英文教材选用和教学内容的设计在修订的教学大纲中完全体现;此外,考核方式还体现了教学过程检测的重要性。在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对于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2013级学生开设“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课程,在有限的课时中,通过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互动式教学、阶段性测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参观实习、暑期社会实践和竞赛等活动)的教学改革实施,效果显著,成绩斐然。期末总评统计结果表明:本班学生成绩在80分以上的比例占到了82.15%。此外,针对“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改革,我做了一份详细的调查问卷,让每位学生参与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班级有71.4%的学生已过英语四级,35.7%的学生已过英语六级,89.3%的学生都认为“环境科学导论”这门课有必要开设双语课;82.14%的学生认为“环境科学导论”(双语)选用的教材合适,71.43%的学生同意“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设置阶段性测验,71.43%的学生认为教师在“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合理设计板书与多媒体教学的比例;64.3%的学生喜欢教师设计的学生分组、查阅文献、PPT制作、双语演讲等教学改革环节;100%的学生都喜欢教师为这门课设置的参观实习;82.14%的学生很满意教师对该课程期末考试试卷的考核方式改革;17.86%的学生参加过环境类的社会实践或竞赛。以上数据表明:这些教学改革措施产生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综合分析学生对“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改革的建议,结果显示:教学改革建议共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师资英语水平能力有待提高;第二类是关于“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课程课时增加问题;第三类是关于“环境科学导论(双语)”全英文教材中的专业词汇问题。双语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能够用外语流利讲解双语课程,还需掌握环境科学方面的专业知识。担任“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专业课教师往往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有待加强。“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课程课时为32,一般8周就结课;学生在短短8周时间里需要掌握课内的理论知识和教材中的环境专业词汇量,课后完成的工作量非常大,占用学生太多课余时间。

结语

“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在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培养计划中是唯一的一门双语教学课程,一切都在不断的探索和摸索中,还有待更多的教育者进行实践和探讨。实施双语教学是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在淮海工学院这样一个普通高校实施《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需通过更多教育者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以期建立一套规范的双语教学模式,从教学大纲的编写、原版教材的引进、双语教师的培养,到教学方法的更新完善、考核方式的认定。

参考文献:

[1]张媛媛,宋艳群.“环境科学导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大众科技,2015,17(189):115-117.

[2]黄云凤.《环境科学概论》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10(14):212-214.

[3]黄月华.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设计与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2012(2):129-132.

[4]林静雯,季颖,董怡华,陈志英.《环境学导论》课程双语教学实践探析[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5):82-84.

[5]赵兵涛,张忠孝,金晶.关于《环境工程与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8(17):102-104.

[6]艾凌艳,刘冬,田丽媛.高校双语教学的改革与研究[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1(2):8-9,48.

环境心理学课程论文范文3

 

引言

 

教育部于2001年8月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鼓励高校“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各高等学校各专业纷纷开设了双语课程。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与发展,我国高校双语课的开课数量均有大幅度提高。虽然各个高校对双语教学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受到教师、教材及学生英语水平等众多因素的限制,我国高校双语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仍然存在有待提高的空间。为了切实提高双语课程的教学质量,让学生以中文理念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从英文思维角度掌握同样的专业知识,有必要从教师、教材、学生、教学模式等方面全方位开展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专业选修课)的双语教学改革研究,从质和量的角度全面提高课程的双语教学水平。鉴于此,我们对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环境科学导论》课程实行了双语教学试点改革,将ICBE教学模式应用到《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课程教学过程中,探索该模式如何应用到双语教学中,构建最优的双语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使用英文理解及表达相关专业知识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应用能力。

 

1.ICBE教学新模式

 

CBE(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即能力本位教育,是一种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强调学生“做中学“,并通过学生在相关技能或活动上的表现来评价教学和学习效果。依据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培养计划的特点,以及当下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要求,将能力本位教育(CBE)和创新相融合,提出一种全新的教学新模式ICBE(Innovation and 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将ICBE教学模式贯穿教学整个环节,从而探索出一套适合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学生学习“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课程的教学体系。

 

2.厘清“环境科学导论”教学改革目标

 

作为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入门学科,“环境科学导论”是引导学生接触和认识本专业的指明灯,为学生的后期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在海洋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风能(兼顾海洋能)开发技术,以及在海洋资源开发过程中环境管理、保护与监测修复方面的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海洋环境立体监测与生态修复、海洋环境保护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要运用地学、测绘科学与技术、物理海洋学、工程学、数学及环境学、地球物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环境科学导论”作为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内容涉及面广,因此教学改革需要结合整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厘清“环境科学导论”开展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同时要明确双语教学改革的目标是让学生能从两种语言角度掌握专业学科知识;达到增加学生专业词汇量,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双重目的。

 

3.基于ICBE教学模式的“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改革实践

 

3.1“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材改革

 

对现有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在校生的英语水平进行广泛调查,结果表明: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第一志愿考进淮海工学院,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是他们的第一志愿专业。因此,他们的英语基础较好,在第二学年四级通过率平均达到90%。而“环境科学导论”课程在培养计划中安排在第四学期,绝大多数学生的英语水平完全能胜任该课程的双语教学。经过两年中文教材授课发现,第二语言在双语教学过程中的体现度不够,学生在了解当前国际前沿知识、提高专业词汇量和英语口语水平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因此,2014年授课时,选用全英文教材“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Science”,该教材是国际上比较经典的环境科学导论英文书籍,书中各个章节语法较为简单,容易理解;每章最后面还有小结,容易掌握每章重点。

 

3.2“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内容改革

 

“环境科学导论”主要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关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来研究环境问题,形成与有关学科相互渗透、交叉的许多分支学科。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程学时所限(32学时),不可能讲授所有相关知识,因此就因材施教。根据海洋资源环境开发技术专业学生的关注点和培养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详略选择,尽量做重要教学知识点的专题讲授,突出海洋环境科学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表1列出了2014年新修订的环境科学导论教学大纲中的讲授内容。这些内容在讲解过程中主要侧重海洋方面,尤其海洋在能量流和物质流中的重要作用,海洋生态系统与环境的变化、海岸带人口的变化对海洋经济的影响、海洋在水循环中的重要角色、温室效应、大气污染、废物倾倒、濒临物种、海岸带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以及如何保持海洋环境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当然,随着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与快速发展,原有教学内容章节中列举的案例已无法匹配当前的环境科学发展,因此教学过程中,案例及最新发展趋势均需要通过互联网、期刊、书籍、微信等方式,将新的环境污染问题案例、新的应对海洋环境问题的理论和技术搬到课堂,从而吸收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培养学生对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认识度,增强专业学习与研究的信心。

 

表1 “环境科学导论”所授内容一览表

 

3.3“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跟踪检测改革

 

《环境科学导论》自开课以来,课程考核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平时成绩,占总评的30%,二是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的70%。平时成绩主要依据课堂考勤和平时作业来评定,且平时作业一般都来自于教材,并无任何难度。因此,这样的考核方式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仅仅强调了学生的学习结果。针对教学考核问题,在《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为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我们采用阶段性测验的手段跟踪检测学生平时学习情况和对已学内容的掌握程度。通过一学期的试验,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学生对《环境科学导论》这门课在思想上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养成了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也更好地掌握了环境科学领域的常用专业词汇和常用的语言表达方式。

 

3.4“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方法改革

 

在《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能否处理好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对课程教学的成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除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环境学基础知识和理论之外,还需要让学生侧重了解海洋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理论;增强学生对日益严重的海洋环境问题的关注,以及对“蓝色海洋”环境保护的参与和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的重要性。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让同学们意识到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激发其对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学习的动力,培养出全面、创新、有责任感的新型海洋环保人才。

 

3.4.1合理布局多媒体和板书教学比例

 

当前,高等学校的课堂已经进入多媒体教学时代。很多老师已经彻底遗忘传统的“板书”教学,而有些青年教师由于缺乏“板书”练习,黑板字不堪入眼。绝对的多媒体和绝对的“板书”教学都让学生生厌,如何合理布局多媒体和板书教学之间的比例,对教学效果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环境科学导论》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在介绍一些通过数学模型和图形来表述的理论知识,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用声音和动态的图像演示理论知识形成的整个过程,形象又直观,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专业环境科学词汇选择“板书”形式使学生加深对这些词汇的认识和拼写。

 

3.4.2互动式教学

 

在《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内容组织、最新研究专题报告、案例分析等方式,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文献、制作PPT,并在讨论课上由每个小组讲解,营造一种师生平等交流、无缝沟通的学习氛围。讨论课上,每个小组上台双语演讲,其他同学双语提问,教师适当点评,为学生提供创新型的学习空间和环境。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法深受学生点赞,增强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制作PPT的水平,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口语水平。

 

3.4.3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课堂教学对于“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除课堂教学外,该课程教学还引入一些野外参与和环境行动、环境竞赛参与等方式,促进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进一步展示“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成效。在授课期间,我带学生参观连云港市环境监测中心和资源环境保护处,了解这两单位在海洋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和环境监测方面的在研项目和日常工作,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学习的信心。课堂之外,我经常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海洋环境保护的社会实践活动,海资121学生组织的2015年暑期社会实践“蓝色海洋,保护环境”活动被评为省级优秀实践活动。海资131学生积极参加江苏省环境保护大赛,也取得了较好的名次。一些学生在参与这些与海洋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充分认识环境问题的存在性、实际解决途径及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性,深刻实现了实践和理论的有效结合,为今后学习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方向技能打下了坚实基础。

 

受课题经费的限制,课题组成员主要利用QQ群构建《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共享平台,在该群的共享文件中,主要包含“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基本材料如教学大纲,课程进程表及考核说明等;“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授课材料如教学PPT(以PDF格式上传)、全英文教材的扫描电子版、课外阅读材料等;“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互动教学材料如分组情况、专题研究报告或国内外网站、制作PPT技巧、国内外环境科学导论相关开放或精品课程视频等材料。学生可随时下载群共享中的文件资料;也可以针对某一问题,随时与我沟通、交流,开展网络互动教学。基于QQ群构建的“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共享平台为师生在课余时间进行网络零距离互动学习提供了一种很好的交流平台。在这种网络平台中,老师与学生之间、组员与组员之间的交流变得十分方便,加快了学生学习速度,也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友谊。

 

4.“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改革效果评估

 

以上提出的《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教学改革方案自2014年教学大纲开始修订之日起实施,将全英文教材选用和教学内容的设计在修订的教学大纲中完全体现;此外,考核方式还体现了教学过程检测的重要性。在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对于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2013级学生开设“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课程,在有限的课时中,通过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互动式教学、阶段性测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参观实习、暑期社会实践和竞赛等活动)的教学改革实施,效果显著,成绩斐然。期末总评统计结果表明:本班学生成绩在80分以上的比例占到了82.15%。此外,针对“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改革,我做了一份详细的调查问卷,让每位学生参与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班级有71.4%的学生已过英语四级,35.7%的学生已过英语六级,89.3%的学生都认为“环境科学导论”这门课有必要开设双语课;82.14%的学生认为“环境科学导论”(双语)选用的教材合适,71.43%的学生同意“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设置阶段性测验,71.43%的学生认为教师在“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合理设计板书与多媒体教学的比例;64.3%的学生喜欢教师设计的学生分组、查阅文献、PPT制作、双语演讲等教学改革环节;100%的学生都喜欢教师为这门课设置的参观实习;82.14%的学生很满意教师对该课程期末考试试卷的考核方式改革;17.86%的学生参加过环境类的社会实践或竞赛。以上数据表明:这些教学改革措施产生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综合分析学生对“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改革的建议,结果显示:教学改革建议共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师资英语水平能力有待提高;第二类是关于“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课程课时增加问题;第三类是关于“环境科学导论(双语)”全英文教材中的专业词汇问题。双语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能够用外语流利讲解双语课程,还需掌握环境科学方面的专业知识。担任“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专业课教师往往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有待加强。“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课程课时为32,一般8周就结课;学生在短短8周时间里需要掌握课内的理论知识和教材中的环境专业词汇量,课后完成的工作量非常大,占用学生太多课余时间。

 

结语

 

“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在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培养计划中是唯一的一门双语教学课程,一切都在不断的探索和摸索中,还有待更多的教育者进行实践和探讨。实施双语教学是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在淮海工学院这样一个普通高校实施《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需通过更多教育者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以期建立一套规范的双语教学模式,从教学大纲的编写、原版教材的引进、双语教师的培养,到教学方法的更新完善、考核方式的认定。

环境心理学课程论文范文4

“接受”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接受”不仅是大学生思想层面上的表现状态,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思想政治课程作为高校大学生品德塑造、行为规范的主要途径,其接受效果是考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大学生这一接受主体,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程度直接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与否。在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研究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效果有重要意义,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接受效果的影响因素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特指发生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的接受活动,它反映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接受主体出自自身的需要,在环境的作用下通过某些中介对接受客体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内化、外化、行为多环节构成的、连续的、完整的活动过程。”[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一种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其接受过程具有复杂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效果必然受到教育主体、接受主体、实施中介和教育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1 教育主体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育主体即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施者,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接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承担着设计、引导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全过程的职责,教育主体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接受效果实现的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过程中,受教育者不是被动的接受对象,“教育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时,往往要运用、结合多方知识及手段, 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解释、说明、佐证”[2],教育主体自身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教育主体能否充分了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能否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计划、能否运用多种丰富的教育手段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这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效果。同时,教育主体的人格魅力和与受教育者的情感关系也是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接受效果的重要因素。

2 接受主体

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主体,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接受程度是影响其接受效果的最根本的影响因素,对思想政治课程的接受标志着接受主体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理解、认可、内化并付诸于行动的过程。在思想观念深刻变革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过程中不受其他人的影响,更倾向于自主选择、自主认知,渴望通过自己的解读来做出判断和选择,这直接决定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效果。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这一接受主体之间身心特征、自我需求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性,在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内容、接受深度和广度等方面都会有不同,这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接受效果的实现程度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3 实施中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施中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载体。首先,教育内容不仅要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同时也要符合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只有具有说服力和吸引力的教育内容才能被大学生所接受,教育内容达到教育与接受相契合能够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效率。其次,多样、新颖的教育方法的恰当运用能够充分调动大学生的接受热情,使大学生主动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进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接受效果。最后,教育载体是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实施教育影响的重要手段,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各个要素的连接点,没有教育载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就无法进行;灵活运用教育载体能够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活化”,更加形象、生动的展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使得受教育者更乐于接受,日益丰富的教育载体的灵活运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取得预期接受效果的重要保障。

4 教育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一定环境中进行,必然受到教育环境因素的影响。良好的教育环境,能够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各种环境因素的良性互动,有利于提升其接受效果,反之,则会阻碍其接受。在宏观环境层面,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都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经济环境是影响人们思想行为的最敏感环境因素,市场经济发展中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诚信意识等不断改变着人们的认知观念;而政治环境更是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文化环境则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受教者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不断扬弃社会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其理论体系。在微观环境层面上,校园环境是最具代表性的教育环境,它一方面受到宏观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环境。

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接受效果的对策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实质上是一个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理解和处理的过程,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效果,消除接受障碍,就必须立足于影响其接受效果的各个因素,找到教育与接受的契合点,最终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终极目标。

1 提高教育主体的综合素质能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主体,承担着传授知识、思想引导、调动受教育者主动性发挥等重要职能,教育主体要更好地履行自身的职能,就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第一,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政治素质是教育主体所必需的核心素质,教育主体要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增强政治鉴别能力和政治敏锐性,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方向性和科学性;第二,思想道德素质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力量,高校教育主体要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人格魅力,感染和吸引受教育者,使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做出积极的反应,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效果;第三,知识能力素质是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素质,教育主体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同时要提高自身表达能力、应用新技术能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生动性、活泼性,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丰富多彩,进而激发受教育者的接受兴趣;第四,教育主体要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素质,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久工作动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主体的各方面素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教育主体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魅力,保障其接受效果。

2 满足接受主体的需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接受主体能否接受、内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关键取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所传递的信息是否满足其需要,需要是接受主体产生接受行为的重要驱动力,满足接受主体的需要能够激发接受主体的欲求心理,进而激发其接受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效果。第一,智力需要。高校大学生这一青年群体,认识能力不断提高,求知欲望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要满足其认知需要才能实现大学生的接受、内化、最终付诸实践的过程。第二,情感需要。高校大学生的情感活动表现为兴趣广泛、情感丰富,“健康、积极的情感能给人的意志行动以力量,不良、消极的情感会变成意志行动的阻力”[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要力求做到以理教人、以情动人,在情理交融中达到更好的接受效果。

3 发挥实施中介合力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施中介,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载体,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充分发挥这三者的合力作用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接受效果的有效途径。第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内容要适合所有接受主体,根据不同接受主体确定不同的教育内容,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呈现为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方法要能够承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针对大学生的接受特点选择和运用丰富多样的教育方法,融合理论灌输法、榜样示范法、对比鉴别法等教育方法,激发受教者的参与意识,在互动交流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效果。第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教育载体上也要更新发展,采用现代化教育载体,声情并茂地展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感染力和渗透性,增强其接受效果。

4 优化教育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向人们传导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规范,只有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为各种环境因素所肯定,所强化,才能更好地被人们所接受并逐渐内化为个体意识。”[4]第一,优化宏观教育环境。一般来讲,经济环境公平、公正,更有利于受教育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规范,要构建良好有序的经济环境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物质基础;文化环境的优化,要倡导先进思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受教育者在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第二,优化微观教育环境。高校大学生最直接的教育环境就是校园环境,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使大学生长期生活在拥有良好学风、教风、校风的校园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使其更容易接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接受效果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其影响因素贯穿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深入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效果的影响因素,能够更好的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找到有效可行的工作方法。现阶段,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效果,要走好“影响因素四部曲”,即提高教育主体素质促进接受效果、满足接受主体需求深化接受效果、发挥实施中介合力增强接受效果、优化教育环境固化接受效果,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焕发出勃勃生机,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王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33.

[2]邓永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

环境心理学课程论文范文5

论文关键词:课程改革;实践项目;教学方式;对策;环境管理课程

论文摘要:本文从新课改的角度,阐述了环境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实践项目的开设情况及意义,进而从教学方式方法上进一步探讨了改革的方向和内容,针对目前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为了进一步将“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职教理念体现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探讨“贴近学生、贴近市场”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教师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研究、提高教研效率搭建平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助课题“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创新方法——中国职教课程课改”带动下,我系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开展一系列教研教改活动,通过学习、研讨,教师们统一了认识,大家一致认为环境管理课程课改势在必行。

一、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课题《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方法创新——中国职教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本课程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构建了以培养学生知识能力,技术/认知技能,社会/情感技能和综合素质为中心的全面素质教育教学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之中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中作的一致性,实现学习实践环境与工作环境的零距离对接,形成了以环境管理课程为核心,课内外相结合,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和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中,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大力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教学方法上,课程以模块化教学,强调技能,注重实践,采用课堂理论体系讲授、案例穿插、课堂讨论、实地考察调研、学生课外查阅相关资料等多种形式结合的方式,以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和项目驱动式教学等方法为主,将实践性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学院视听媒体,将抽象的内容、典型案例、现场场景等,采用动画、图片等方式形象的演示出来。理论教学采用PPT电子课件,信息量大,图文并茂,可有效精简授课学时,增加课外相关新技术、新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适时组织学生进行问题讨论,提高教学效果;实践教学采用现场调研,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力。

二、环境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环境管理课程是各大高职高专院校针对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核心课程。该课程自2003年开设以来一直以理论教学为主,在新课改的要求下,2007年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增设一周时间安排实践课程,但和配套的理论教学过程比远远不够。2008年环境管理课程被列为可持续发展教改重点课程,这就对这门课的实践要求更加严格。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各大院校越来越重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在2009年召开的长沙环保类教材开发研讨会中,《环境管理实训》教材也被列入高职高专类“十一五”规划教材编写之列。可见,彻底改革目前环境管理课程纯理论教学的框架已势在必行。 转贴于

三、目前课程改革中增设实践项目情况

实践项目可以根据理论教学要求配套设计,可以参考现在学生所使用的环境管理教材,根据教学内容设置6-8个实践项目。实践项目,力争做到针对性强、指导意义性强、便于操作。如:根据教材第一章环境问题的产生与防治可以增设一个实践项目:环境问题的调查与研究。主要开展区域典型环境问题调查(请学生自选区域,可以是城市、乡村、流域,也可以是小区域如某居民小区、某美食街等等)。实训过程中,通过学生收集相关材料——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老师引导的流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进行环境管理工作的相关技能与素质。通过模拟法庭实践,使学生对我国的司法程序和律师的内容有生动的感性认识,并把所学的法学理论知识具体运用到实际的法律案例中去,熟悉掌握司法程序,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

实践证明,在理论课程中适当加入实践项目,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的热情,鼓励学生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还可以培养学生现场调查、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教学效果好。

四、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07年环境管理课程以“理论——实践——总结——再培训——实践”的模式为原则适时进行调整后,学生的反响很好。大多数学生认为课改对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有很大的帮助。但仍存在很多问题:

课程改革中涉及到的实践项目,研究区域范围有限。研究区域大多局限于长沙市境内的区域,活动仅限于短途实习(实践),研究空间小,区域差异无法很好的体现。今后争取开拓区域外实习(实践)单位,利用学生暑假的时间由相关专业教师带队,组织学生野外考察,重点放在某一自然保护区、天然草场等自然景区。

能够和教学结合的科研项目有限,组织学生实践的机会少。因学院(系部)或教师承担的课题数量有限,学生学到的知识没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仅有的项目大多主要是从环境的可持续出发,探讨自然环境的破坏及保护,城市大气、水、固废、噪声的污染情况,更多的集中在生活污染源方面,没有涉及工业污染源及农业污染源,不是很全面。今后将创造条件,将教学内容与实践活动紧密的结合起来,如可以让学生参加科研项目,多方面的体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或任务。

参考文献

环境心理学课程论文范文6

20世纪60年代,环境问题开始日益严重并引起人们的重视,多学科学者开始参与研究和解决环境问题,因此出现了一些新的学科分支,从不同角度研究和解决环境问题;进入70年代后,学科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过程中,产生了相对独立和统一的环境学,《环境水文学》就是环境学中环境地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环境学中的水环境部分[1]。相比普通水文学,更加重视水量和水质的统一,使读者能够从水文学和环境学多视角更加系统完整地认识水环境问题中水量和水质的变化规律。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使水文情势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会反作用于环境,导致水旱灾害等社会问题,因此,在水资源开发过程中,如何预测和防治水旱灾害及水环境问题就显得特别重要[2]。而《环境水文学》解决这些问题具有指导意义,是未来极具潜力的研究方向[3]。

一、课程内容

目前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

基础篇。环境和流域管理中的基本水文过程[4],包括降雨、截留和降雪过程,土壤水和渗流过程,蒸发-蒸腾过程,径流过程,地下水变化过程等。

方法篇。常用的水文分析方法及近年来兴起的新技术在《环境水文学》中的应用。

应用篇。涉及不同土地利用对流域水文循环和水环境的影响,包括城镇化[5]、工农业生产、水利工程和森林植被变化等影响水文情势的人类活动与水文环境变异之间的关系。

二、课程的特点

1.教学内容丰富。该课程包含基础篇、方法篇、应用篇和实践篇,涉及内容非常丰富,教学过程中要突出重点,抓住主线,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水文学基础理论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

2.基础要求高。该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涉及到数学计算、模型编程、流体力学分析、水文地质学、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环境规划与管理等内容,要想学好该课程,需要有多学科扎实的基础理论功底。

3.应用性强。《环境水文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应该以“基础篇-方法篇-应用篇-实践篇”的逻辑顺序进行教学,最终目的是将水文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落到解决环境问题上来。因此,学生实践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就显得特别重要,需要加强实践环节训练,扩宽学生的思路和知识面,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三、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兴趣不高。课程的基础篇和方法篇涉及内容多且复杂。有些概念还很抽象,如果理论功底不扎实,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较枯燥乏味,导致学生上课时兴趣不高。

2.没有实践学时。目前我校环境科学专业的《环境水文学》课程只安排了理论学时,没有实践学时。然而课程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必须通过一定的实验或实习学时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认知能力。让学生边实践边学习,加深对基本理论理解的同时,又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课程教学实验或实习环节的缺乏,会导致学生综合能力较弱,实践应用能力不强且解决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较差,工作后竞争力不强。

3.上课时间安排不合理。如前所述,《环境水文学》课程对学生的基础要求高,需要学生修完一定量的基础课程后学习起来才更容易掌握。目前我校该课程开设时间和流体力学课程安排同一个学期,没有一定的流体力学分析基础,学习《环境水文学》课程时就会困难重重,学生理解困难,教师授课时需要补充流体力学的内容,会造成课程进度过慢,无法按时按质完成教学任务。

四、今后教学改革思考

1.课堂教学要形式多样。避免在授课过程中采用单一的讲授式、灌输式授课方式,否则会限制学生主动思考能力的发展。课堂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以激发学生的兴趣[6]。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多角度启发式学生,同时鼓励学生将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及时反馈给教师,增加互动后课堂气氛也会活跃起来,同时也可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讨论过程中教师做好引导,防止讨论内容偏离主题。

教学内容可通过图片、动画或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讲解,便于学生理解。但是,也要和传统的板书教学相结合,比如演算和推导过程如果用多媒体展示,会导致学生难以跟上推导过程,需要通过慢速板书的形式逐条展示,这样便于学生理解。

2.文献资料查阅和课堂讨论相结合。由于课程的内容较多,受课时限制,不能将课程内容一一讲解,需要学生在课后多阅读相关的参考书,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同时,教师可设置一些开放性专题,对学生进行分组,要求各组学生课后开展文献资料调研,并将调研成果以PPT形式在课堂上展示,然后展开讨论。讨论过程中活跃了气氛,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考虑将该环节作为课程考核中的一部分。

3.实践教学环节必不可少。针对上文提到的无实验学时问题,可结合实际情况增加8~16个实践学时,包括教学参观实习、实地调研及室内实验等环节,形成“基础篇-方法篇-应用篇-实践篇”的教学内容体系。

可联系学校附近的花溪水库,组织学生参观实习,了解水库的功能和对河流水文情势的改变及机理,现场可通过水文监测和水质分析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全面理解水利工程对水文环境的影响。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学校附近的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了解湿地的类型、功能以及如何保护等问题,调研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和水质特征,通过数据分析,掌握河水的水化学组成及湿地对水体的净化功能和能力,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湿地中水文过程及其环境效应。

4.开课时间须调整。如前所述,目前我校《环境水文学》课程的开设时间不利于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因此需考虑将《流体力学》课程开设时间提前或《环境水文学》课程开设时间推后,让学生有一定的流体力学分析基础后,再进行《环境水文学》课程的学习,这样更加高效。

五、课程考核方式

学生往往根据考试方式来确定学习和复习方式,所以课程的考核方式的选取就显得非常重要。传统单一、死板的闭卷考试模式容易造成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试背笔记”的情形,且会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提不起学习兴趣,不能真正地用心去学习,学习主动性大打折扣,很难达到课程的预期教学效果。因此,必须改变原有的单一的考核方式,可增加其他环节的考核,激励学生课堂上积极讨论,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同时实践能力也必须作为课程考核的环节,基于以上考虑,课程应采取综合方法评定学生的课程成绩,可按照理论笔试70%、课堂讨论10%、课后开放性作业10%和课程实践10%的比例进行考核,这种导向真正反映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符合人才培养目标。

环境心理学课程论文范文7

一 英语课堂不和谐现状分析

1 教学方法理解运用失当

由于对教学法缺乏全面的理解和掌握,很多教学方法在课堂运用中往往变了形。比如任务型教学法,许多教师施行任务型教学时,只注重唱歌、跳舞之类的活动形式而忽略了该教学也强调语言的准确性、流利性和复杂性。又如交际法运用过程中,不少教师视交际教学为口头训练,忽视学生书面训练,忽视词汇和语法教学。

2 教学内容缺乏深度开发

不少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一般是以听说读写的技能和语法为主,常常忽略了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背后蕴涵的文化因子,以致常常出现一些“正确的语法、错误的表达”。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中学课堂中也常常都有这样的对话操练环节: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Where are you from? Where are you going?“这类对话大致都是‘中文的思想+英文的形式’。形式固然正确,但却忽略了将会是否得体这一重要方面”。[2]对英语文化与母语文化间差别缺乏必要引导。

3 教学过程缺失合作探究机制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有三个特点,即被动性、接受性和封闭性。英语课堂也不例外,学生变成了知识的“容器”去容纳老师列出的语法知识、词汇短语等,英语学习过程中成了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课堂中学生的主动探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的成分很少。不少教师认为探究教学不适用于英语课堂而只适用于理科学习,也有教师担心学生探究中走弯路“浪费时间”,以讲授探究替代学生体验探究。

4 教学环境的认识和营造不到位

除了常规的心理环境和物理环境,英语课堂还包括语言环境,其中心理环境和语言环境最令人关注。课堂存在着一种文化冲突,隐性文化冲突表现为一种想阻止对方但又未采取行动的心理态势,显性文化冲突则表现为心理的不相容和外化的情绪和言语行为,表现为对教师所代表的规范性文化和教师权威的怀疑。[3]心理环境的和谐与否关系着学生的情绪反应,也影响着教学效果。

二 和谐英语课堂愿景展望

传统课堂教学把课堂复杂多变的过程简化为特殊的认识活动,把课堂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隔离抽象出来,和谐课堂的提出正是对传统课堂教学认识的一种新发展,追求一种“课堂各要素在教学过程中发生的相辅相成、互促互向、共生共长的课堂生成状态”。[4]和谐英语课堂构建就是一种以和谐为课堂核心特征,充分体现了英语学科特色的一种动态生成的英语课堂状态,它具有以下特征:

1 差异性

和谐教育理论认为,人的和谐发展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个人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可以分为语言智力、树立智力、空间关系智力等9种,和谐个性作为差异性的体现是“个人自觉和谐组织自己的各种内在素质和外在条件而形成的能进行和谐生活的相对最佳个性。”[5]新课程改革有一个重要的理念,那就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被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差异是主体的差异,主体是差异的主体,在保障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才会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展。

2 文化性

文化性是和谐英语课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Kramsch曾经指出将语言文化教学视为语言和文化两个独立部分,而教学是一种极具危害的认识。要克服一分为二的思维,她认为必须要采取“多元合一”的思维,就如“一个硬币的两个侧面”。她认为单纯的把语言看作是信息的载体的假设往往会导致一种片面的结论,那就是文化被视为语言传递的信息而不是当作语言本身的特征。[6]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有利于培养世界意识,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3 多元性

后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应该具有“适量”的不确定性、异常性、无效性、模糊性、不平衡性、耗散性与生动的经验,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课堂教学更是师生共同探究新知的过程,课堂教学目标和评价设置也相应地由一元走向多元。和谐英语课堂应该是一个开放、生成的过程,是学生个体精神与他人以及教师等的潜在性的激荡、融合的过程。教师必须放弃对教学目标惟一性和确定性的追求,树立起对话精神,积极地运用教育智慧,去关注和引领学生的独特价值观念,张扬学生的独特个性。

4 交际性

跨文化交际理论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由交际能力和跨文化能力两部分组成,尤其强调语言的交际能力。社会语言学家也认为,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是其本质的功能。和谐英语课堂交际性的体现就是对语言交际功能的实现,通过给学生提供交际语境,赋予学生不同角色让其去掌握语言运用能力,比如对语音、语调、肢体语言等真实体会和掌握。

三 和谐英语课堂构建策略

1 树立对话精神,建立民主平等师生关系

和谐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强调新型的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维护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和谐英语课堂构建首先要秉持主体性教育思想,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对话精神的确立是优化教学过程的起点。

首先,以生为本,培养教学主体意识。一切都以学生为出发点,了解和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充分发掘学生潜能,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和创造性。其次,平等对话,培养教学民主意识。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和独特看法,给予学生不同意见的课堂表达空间。再次,尊重差异,培养教学公平意识。教师必须要树立教学公平意识,克服因教师考评制度等原因带来的潜在负面影响,对课堂上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学生给予耐心帮助,使得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开发和发展。

2 培养文化意识,确立多元创生教学目标

文化教学应该结合语境和文化背景,提高文化的敏感性,处理好本土文化即母语文化和英语文化的关系问题。卡其鲁(Kachru)认为,“英语一旦在某一个地区被采用,不论其目的是科学、技术、文学还是获得名望、地位或是现代化,它就会经受一个再生过程,部分是语言上的再生,部分是文化上的再生”。比如具有中国特色的词语的表达:Confucius(儒教),Five Classics(五经)等,英语中也逐渐融入了中国的文化和思维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要有一种文化自觉意识,在比较学习中加强本土文化的表达。

英语课堂的多元性特征也体现在教学目标的创生取向方面。课堂教学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充满不确定性的过程。每个学生由于不同的生活阅历、知识背景等,也就意味着学生在课堂中对教材文本理解的差异和不确定性,对学生课堂中体现出来的不同观念予以引导,避免一味的价值求同而固守预设的教学目标。

3 注重探究合作,倡导任务型教学法

英语课堂教学首先就是要树立新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增加开放性的观察体验和探究性内容,倡导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以问题为起点和主线以及归宿,在探究过程中要将学生暴露出的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等问题,在合作中学会交流分享并不断反思,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新课标倡导任务型教学法,即“一种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成就的一种教学方式”。[7]任务型教学法英语教学中任务指的是有利于用英语做事情的各种语言实践活动。其核心是使学生在做事的过程中关注英语语言的形式,教师应该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进行设计,任务应该明确、真实、完整并且要有梯度。

4 关注课堂环境,营造良好教育生态

教育生态学理论认为,教育是一种生态,“教育生态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规范环境和生理心理环境,这四种环境相互交叉渗透,形成的综合环境称之为教育生态环境”。[8]作为教育生态下的一个微观生态,和谐英语课堂强调心理环境、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三大生态因子间的动态生长性。

作为英语课堂首当其冲的就是语言环境的营造。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情景对话、角色扮演、专题辩论等活动创造更多运用英语交流的机会。同时尽量提供纸质和视听的英语素材供学生使用。研究表明,单靠视觉记忆率为27%,单靠听觉效率为16%,视听并用效率为66%。其次是心理环境。教师应该树立和谐的课堂管理观和评价观,把师生的心理和谐作为一个教学追求,实施人性化的课堂管理和评价手段,不断调整和形成融洽的课堂氛围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最后是物理环境。和谐的物理环境应该做到教室明亮整洁,设施运作有序,布置富有美感和教育性等,教学空间模式选择根据课堂教学主题灵活变换,不管方式如何,最终都以营造良好课堂教育生态为目的。

参 考 文 献

[1]苏天从,徐春妹.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和谐教育探讨[J].天

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3).

[2]胡文仲.跨越文化的屏障――胡文仲比较文化论集[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5).

[3]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1999:129-137.

[4]彭泽平.“和谐课堂”论――基于“和谐社会”构建与素

质教育实施的课堂观[J].中国教育学刊,2006(4).

[5]苏福忠.和谐教育论[J].济南大学学报,2002(3).

[6]Kramsch C.Context and Cul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8).

[7]鲁子问、王笃勤.新编英语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

学出版社,2006:192.

环境心理学课程论文范文8

关键词:高职高专 环境微生物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c)-0173-01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专业,具有职业理想、职业规范、职业道德、职业技能,面向环境监测、环境治理、环境卫生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废水、废气、废渣以及噪声等污染的监测与治理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通过学习,学生需达到水质检测工中级工或污水处理工中级工的要求,其核心课程之一就是环境微生物学。

1 教学目标

通过企业调研和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确立了该专业职业岗位群。在职业岗位群中,环境分析工、环境监测工、污水处理工的核心课程之一就是环境微生物学。课程教学目标应该围绕“核心职业能力”进行,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微生物的相关知识,能识别环境中微生物种类,能分离和培养微生物,掌握环境微生物学原理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微生物监测技术与污染控制、微生物治理技术等核心能力,并能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分析,具备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的选取及组织实施应坚持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中心,紧紧围绕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按照近期就业“必需够用”和将来发展“迁移可用”的原则,结合实际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基于工作过程科学构建针对性强的教学内容,使学习内容与工作任务一致,使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有利于学生零距离就业。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旨在阐明如何在环境工程系统的运转中,利用微生物的巨大潜力,对污染物进行降解与转化,控制和消除环境污染。结合本专业后续课程需要,以及学生获取职业技能证书的需要,突出在环境治理工程中与微生物相关的实用内容。

该课程总学时为48学时,内容由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两部分组成。其中理论教学课时30学时,内容为三部分:微生物的基础;环境中微生物的监测;微生物在环境污染中尤其是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实际操作学时18学时,主要实验项目有: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观察;细菌的简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培养基的配置及灭菌;微生物纯种分离、培养和细菌总数的测定。

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按照提出工作任务、分析讨论、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学生自评和教师点评的程序组织实施,便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学方法及手段

环境微生物学涉及的知识点多、学科门类多,具有较强的广度与深度,其研究对象是微生物,一般人们看不见、摸不着,是微观的、抽象的,学生没有感性认识,学习兴趣不浓。另外在目前注册入学招生的形势下,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基础知识薄弱,学习自觉性较差。针对专业岗位群特点、课程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启发性教育和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3.1 采用专题讨论

对与环境工程密切相关的微生物内容的教学,如丝状细菌、污泥膨胀等,可采用专题讨论式教学。要求学生课前收集相关资料并整理成文,课中积极发言,课后认真总结,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3.2 互动式教学法

教师在课前准备教案和讲稿时,有意识地精心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能引起学生思考和分析的兴奋点,课中鼓励学生提问,活跃课堂气氛,课后布置思考题,促进学生对课堂上所学内容的消化和理解,征求学生对老师讲课的意见和建议,以提高教学效果。

3.3 进行现场教学

环境微生物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其工程特色和实践性。可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方法。在讲解微生物治理水污染时,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实际生产场所,如到扬州汤汪污水处理厂、六圩污水处理厂等单位进行实地观摩。为了提高观摩效果,让学生能结合实际在单位有步骤的参观学习,教师可事先结合实习单位进行现场备课,编写详细的参观实习任务书和指导书,对实习的各个环节提出详细的要求,并告诉学生每个环节应注意观察什么,记录什么,如何操作,让学生有目的性地、有针对性地参观学习。另外在现场邀请实习单位的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为学生进行现场讲解,其内容都是工程实践中常见的具体问题,非常具有代表性,学生听起来特别认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4 加强实验教学

实验操作在本课程教学中占很大比重,可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为此实验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采取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动手、大胆探索,教师积极引导、注重启发的实验教学模式。

3.5 多媒体与网络资源教学相结合

多媒体教学能够把文字、图像、动画等素材有机地组织起来,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灵活地把教学内容以全方位、立体化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方便教师讲解,利于学生理解,使学生更直接、直观地了解并掌握所学内容。充分利用世界大学城等网络资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将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4 课程评价

课程考核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教与学的指挥棒。为了更好地检验教学效果,体现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参照岗位职业标准,课程评价采用综合评价方式,考核由形成性考核(占60%)和终结性考核(占40%)组成。注重过程考核并制定考核标准可加强对学生平时的监管,促进学生从“依耐性学习”向“自觉性学习”转变,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学习。终结性考核采取开卷考试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更多的知识点。

5 结语

“环境微生物学”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掌握环境治理工程中与微生物相关知识是毕业生从事专业技术岗位必备的基本要求。切实提高课程教学效果,让学生学以致用是每个任课教师的职责。

参考文献

[1] 束琴霞.浅谈高职《环境微生物》课程教学改革[J].广西轻工业,2011(10):139.

环境心理学课程论文范文9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隐性资源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4)04-0144-05

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利用的教学资源,依据其存在形式,大致可分为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在传统的理论课教学中,由于课程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倾向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显性资源凭借灌输式、说教式、宣讲式等讲述方式,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较为充分地开发与利用,与此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活力,使教学效果受到影响。由于隐性资源具有教育影响的潜移默化性、教育效果的长期性,能更有效地释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弹性和张力,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改的需求,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事情。然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丰富的隐性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甚至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研究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有关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一、隐性资源开发和利用对思想政治

理论新课程的重要性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

1.社会心理、社会思想的变化给新课程带来的挑战

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成长起来的90后,正在成为大学校园受教育者的主要群体。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变迁催生出崭新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想。市场经济成为中国公民广泛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市场经济体系造成了较为悬殊的物质利益占有的差异,形成了思想领域的物质利益倾向和浓郁的个人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所倡导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等价值观、人生观取向和市场经济价值导向激烈冲突,市场经济影响对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包围之势,思想政治的影响日渐式微。网络等新媒介的出现促成了信息资源传播的革命式变化。中国社会由此而形成的一系列社会心理、思想观念领域的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严峻挑战。革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迎接时代挑战,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的主旋律。灌输式、宣讲式等教育方式日益陈旧而渐失生机,思想政治教育的无意识化、生活化、实践化的新课程改革趋向被逐渐认可。重视课堂中的各类隐性资源因素的开发与利用,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与吸引力成为理论课教育者的时代使命。

2.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属性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明确的阶级意识属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阶级属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得以存在的客观依据。立足课程属性,教学才有规定的原则、立场等硬性规范。把握课程的阶级属性,理论课教师对于课堂教学中的话语体系也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把握和遵循课程所要求的主旋律。否则,在学生心中课程形象就无法树立起来,教师自己在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范畴等的选取上也会出现把握不准的情况。以课程性质为纲,拓展和规范教学内容,在坚持课程属性的前提下,老师们在课堂上发挥的自由空间反而更大,课程本身的专业特色和丰富内涵不减反增,教学效果反而更加显著。但是,课堂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属性问题往往容易被教条式地理解并且僵化对待,出现割裂思想政治,片面强调政治性而忽视思想性的现象。结果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远离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成为一种空洞的说教,减弱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效性。与思想政治理论阶级属性相适应,灌输式、宣讲式等教学方式必然被广泛使用,这更加深了学生与课程的隔膜。因此,引进教学资源,更新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重新确立教学评价标准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效果日益重要。

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建设问题

社会环境的恶化,理论课教师地位的边缘化,课程从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难度,学生对课程的漠视,教师对自身工作价值的怀疑和否定,使得作为课程教学主体的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大打折扣。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授课教师一定要在克服以上不利因素的前提下,建立与当代实际相适应的教学价值观,提高自身素养,加强自身建设。

此外,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隐性资源的开发,也是教师自身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思想理论课教学中,一味地强调文本内容和传统的教学方法等显性资源,加剧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严峻形势。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的传播者,除了语言表达的规范、富有生命力等等之外,还需要特别注重言词之后所内隐的教师的理想信念、科学态度、人生境界等问题,注意人格的渗透力和行为的垂范价值,使学生能够感同身受,促使学生实现由知到行的转化。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要关注教师的课堂组织管理能力和水平,重视课堂管理中内隐的课程资源,提高自身素养,增强管理艺术,营造优良的教学氛围,推动和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隐性资源开发和利用对思想政治理论新课程的重要价值

隐性资源以潜在的方式客观存在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目前,理论课教学中被使用的教学资源大量地以显性资源存在,隐性资源则是一块亟待开发的处女地。教学实践证明,显性资源直白地宣讲阶级意识和政治倾向,使理论课变得僵化而缺乏生机,而隐性资源则由于自身所具有的特性及价值,它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心理、社会环境的变化,满足新课程的要求。开发和利用隐性资源的现时价值尤为突出,具体地讲,隐性资源开发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隐性资源能有效地化解教材体系,“生化”“活化”理论课

理论课教学实践中,一方面,在课堂外生成、以物质制度等为载体的隐性教育资源,如,学校环境、校园规章制度等的使用能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教材文本所蕴含、内隐的资源也能起到激发课堂活力的重要作用。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就内容及导向看,基本上属于政治文本、意识形态文本和政策文本,强调意识形态的灌输;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理论的宣传,压缩探讨思考的空间,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现实需求产生冲突。作为学术文本、思想文本的理论教材则蕴含着丰富的隐性资源。挖掘和利用这些隐性资源,拓宽教材内容,沟通历史与时代、理论与现实,用以弥补教材之不足。这些资源能有效地将道德的、审美的、学术的、政治的和科学的经验与知识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对受教育者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此外,教材中的内隐文化价值观能通过心理的微观层面活动对学生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有利于削弱理论课的“强控制”传统刻板印象,有效地破除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学生不再被当作是理论知识的被动“接收器”,而是被看成是有多方面需求的、发展中的现实的教学主体。

2.隐性资源能沟通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让理论课植入学生心灵

课堂教学的推进是在与非正式学生群体文化等多种隐性资源的交互作用中进行的,教学不是教师一人所开展的独角戏,学生个体作为一种重要因素对施教进程也会产生深刻影响,特别是教学班中不同学生群体的存在及由此而形成的非正式学生群体文化隐性课程。作为集体成员的学生个体,他们会不自觉地通过暗示、认同、模仿等无意识心理活动逐步使班级养成优异的心理氛围。积极健康文明的同学关系会营造良好的心理、情绪、情感,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一种融洽和谐的教育教学氛围。否则,会在某种程度上抵消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隐性资源主要有物质、制度和文化等几个方面的静态载体。依附于不同载体,或者由于价值导向的不同,会导致不同隐性资源的生成。有意识地挖掘类似隐性资源,将诱生丰富多样的隐性资源,激发课堂无穷的魅力。课堂教学中,除了下意识地使用以上隐性资源外,特别要关注在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的多重互动中逐渐推进、瞬间生成的隐性资源,尤其要关注不可重复、无法复制地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和多种课堂因素的交互影响中形成的“生态式”情景课堂。教学互动中,学生所犯的错误,学生的质疑、提问与教师的回应,教师对学生的多层面评价等都是不可多得的珍贵的隐性资源。合理利用这些资源对思想政治理论将形成十分积极的影响。

此外,探究式、合作式和体验式等学习方式本身也成为一种有效的隐性资源。此类学习方式的倡导有助于学生获得自我探索、发现知识的经验体验,有助于培育学生形成严谨、团结、合作、求实的学习风尚,使班级形成向上的精神气质与面貌。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隐性

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几个重要环节(一)良好课堂教学环境的营造

教学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资源,会促进学生的社会化成长和某种程度的个性自由和谐发展。教师主导型的教学环境对学生成长发展的作用甚微,它一般只从自身愿望和设想出发,漠视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和发展水平。优良的教学环境要求在知识与能力相互转化间,学生能充当主体角色,允许一个独立空间的存在,让他们去自我观察、探索、讨论和创造,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我们这里所说的教学环境主要指教育氛围、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等课堂人际关系的存在。在课堂师生和生生互动活动中,教师具有指导者与合作者的双重身份,教师要善于捕捉细微信息,能抓住教学活动中的偶发事件,以自己的热情、机智感染和教育学生。

环境具有教育功能,它本身成为一种教学“磁场”,能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启迪。开发环境教育资源,注重环境创设和布置,有意识地通过生生互动、文本交互、师生交流,及时抓住时机进行教育,把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思考问题的首位,把环境本身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课程模式的建构性要素高度重视。创造一种安全、轻松、愉快的精神环境,不仅要重视文本教育,同时也应把课堂环境创设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要素来探索研究。此外,为学生独立性发展创造环境,尊重他们的愿望,给学生选择、安排的自由,把自交给学生,教师参与尽量多引导少干预。环境设计应体现主体性、合作性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题特色性。

课堂人际关系的生成及驾驭。教学中生发的人际关系是一种客观存在,它对教学产生强烈的渗透性影响,它本身就成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导向正确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等课堂人际关系有利于课程的多向度发展和教材的弹性展开,有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与之相应的则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师倡导和主张的合作式、探索自主性学习方式促成了新资源的产生。合作学习为生生之间互动提供了新资源产生的平台;探究性学习,成为促使学生自我内省、自我评价、自我教育和成长的重要隐性资源;自主学习为学生社会化发展并成为独立的个体做初步准备。

(二)文本教学内容中隐性资源的挖掘

课程资源不同于教学目标指引下的教材文本内容,对文本内容的补充和替换是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重要途径。课程资源的开发,需要在教学主客体的良性互动中、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过程中予以实现,这种转化体现出文本内容价值目标和教育教学功能目标的和谐统一。对于显性资源而言,这种转化过程一般根据课程教学目的,课程内容的立场与价值导向,确定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线索,对具体而丰富翔实的课程资源进行开发,然后通过鉴定、筛选、挖掘基本途径,开发课程资源。而对于教材文本中的隐性资源挖掘,一般从学生需求、学生情感、情绪和感受出发,注重从教学艺术、学生的发展等层面来寻求隐性资源挖掘的线索。隐性资源开发利用的线索应该具有层次性和多向性。在动态课程教学中,教学氛围、教学情景、教学灵感、突发事件、师生的问答等都是很好的课程资源线索。

(三)隐性资源的情景式生成

隐性资源服从教学内容的需要,除了教师下意识地预设和安排之外,隐性资源基本上都是基于课堂因素变化而形成的。每种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孕育出取之不尽的课程资源。过去,理论课课堂教学有重教材,忽视其他教学环节的倾向,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其他课堂资源因素开始被强调,特别是多种因素交互、动态地生长而成的“生态环境”。这些生态环境因素是多方面的,如课堂教学中偶然事件的发生、师生互动中产生的新信息和新知识、教材的创新使用等等。环境生成造就了这些稍纵即逝的隐性资源,如果能及时地把握和利用,课堂内容将进一步得以拓展、延伸和升华。把握和驾驭这些资源,主要依赖于教师的智慧禀赋与驾驭能力,教师应形成利用资源的自觉性,随时准备激发和利用隐性资源,使隐性资源载体的作用得以及时发挥,将隐性资源置于实践的基础之上,使潜在的资源显露出来。

(四)教师作为隐性资源因素的开发

教学中,教师是新课程隐性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主体因素,学生也是课程资源的创造者和消费者。教师在隐性资源的挖掘、利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学观念滞后,僵化教条地使用教材,必然束缚课堂的活力,压制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基于自身的知识结构、知识储备、综合素养等将教材中的隐性资源开发,展示出来,同时在动态的师生互动实践活动中,在知识探寻的教学活动中,激发和把握隐性资源,调动和运用情感和价值观等精神性因素,培养学生正确的适合社会需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师本身会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其仪态仪表、言行举止、情感价值观态度等将对学生发挥潜在而深远的影响,教师之于教学一般会起到“师定课程资源”。此外,教师进行创新性工作,会使自身成为隐性资源最重要的开发者和利用者。再者,教师群体之间的合作、交流、共享课程资源等活动,也能积累、开发和利用各类隐性资源。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隐性资源

开发与利用应注意的问题(一)树立课程隐性资源开发的意识

教学意识是教学实践的先导。课堂教学活动是课程资源重新生成、不断组织的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对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现实的教学是多因素变化作用的过程,是学生个性不断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而对教学活动中呈现出的教学场景和教学细节,应及时采撷、激化,服务于教学目的,及时有效地化有形教材为无形教学。总之,树立课程开发意识是课堂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之一。

开发隐性资源之前,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具备足够的问题意识,寻找开发隐性资源线索,努力探寻并回答以下问题:需要秉持怎样的价值导向来开发利用隐性资源?如何开发和利用?开发后的隐性资源凭借什么样的中介进入教学过程?通过什么方式利用这些课程资源会更加有效?回答这些问题并在教学中予以践行,有利于正确定位资源内容并有效指导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现资源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具有资源意识是开发利用的基本前提,这种资源意识是从两个方面来强调的,一是隐性资源意识;二是隐性资源开发意识。

(二)确立课程隐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价值取向

政治理论课隐性资源有鲜明价值取向。课程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它不可能做到价值中立和纯粹客观,而是具有极强的个性和主观色彩。教师对课程资源的认识和筛选、开发和利用与教师本人的教育理念、教学观及教育价值取向有着密切的关联。思想政治理论课隐性资源主要有以下价值取向:一是目标价值取向。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目标有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由于在兴趣、理念、特长等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导致教师在选择、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中会有所偏重,目标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资源内容、资源利用方法,而资源内容及其利用方法又会更好地为目标服务。二是学生取向。围绕学生的心理需求,学生的兴趣和发展进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服务于学生成长发展需要的价值取向属于学生取向。实际操作中,一般是混合两种价值取向,取中间状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平衡两种取向上起关键作用。

(三)创造性地开发与利用课程隐性资源

重视课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更多的是由课程的具体行进状态以及教师当时对教学问题的处理意识及其对问题的解决方式决定的。任课教师在每堂课上所教授的具体内容、使用的教学方法、面临的教学环境和经历的过程并不相同,每一次都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教师的创造才能、主导作用,正是在处理这些情景中得以发挥。同时,智慧而富有成效地处理这些问题对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提出了挑战。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相沟通,引发思想碰撞。

秉持先进的教育价值观。先进的教育价值观是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隐性资源的前提。课堂教学本身是师生共同参与的生命活动的一部分。认真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对学生而言所具有的独特的发展价值,确保教学为学生的多方面发展提供优良服务。理论课教学教育注重以生为本,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关注课堂创造性活动。课堂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课堂活动的重要源泉,也是教师教学风格、教学个性产生的基点,在激发课堂活力方面起主导作用,没有创新意识和激情,没有一定的创新力和跳跃性的洞察力,仅仅依靠固有模式执教的教师,是不可能有效把握和利用隐性资源的。与直接或间接获取的显性资源不同,隐性资源相对利用价值更高,开发的成本和难度大,有些隐性资源藏匿于创造性活动之中,呈现未开发状态,有些甚至难于用文字来表达,但是又有可能成为课堂珍贵的教学资源。因此,独具创新意识,努力开展经常性的创造性活动,是开发和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隐性资源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1]吴刚平.课程资源的理论构想[J].教育研究,2009,(9).

[2]秦永芳.试论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0).

[3]闫红敏,范蔚.刍议课程资源及其有效开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

[4]邓希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调查的实证分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2).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