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中西医呼吸科护理集锦9篇

时间:2023-03-30 10:38:52

中西医呼吸科护理

中西医呼吸科护理范文1

【关键词】 呼吸科疾病;院内感染;预防和控制;护理措施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34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688-02

医院感染率是评价医院管理和医疗护理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医院感染发生率的高低除受到治疗因素、环境因素及患者自身因素的影响外,与护理工作质量也存在有一定程度上的因果关系[1],目前院内感染病例主要集中于呼吸科疾病。为更好地控制院内感染,提升医疗管理水平和护理质量,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1月间223例院内感染呼吸道疾病病历资料,现将有关结果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并整理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间223例院内感染呼吸道疾病病历资料。其中男115例,女98例;入院时均无感染症状。其中60岁以上141例(63.23%),50-60岁30例(13.45%),50岁以下52例(23.32%);住院天数7-26d(16.5±9.5d)。所选病例入院前均无感染症状,呼吸科疾病感染症状的诊断标准具体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2001年)执行。

1.2 分析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分析院内感染致呼吸科疾病的病人病历资料,主要分析病人的年龄、护理记录、各种侵袭性操作及抗生素或激素应用情况等。

2 院内感染原因分析

本研究显示,呼吸科疾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两方面:

2.1 病人自身因素 本研究中,院内感染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主要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63.23%(141/223)。由于患者自身免疫机能衰退下降,尤其是老年病患的机体组织器官正发生退行性改变,抗病能力差,加之原有疾病的损害,合并院内感染的几率自然远远超过正常人群[2]。同时,医院感染发生率有随住院时间增长而明显增高的趋势,住院时间>10d的病人,感染发病率较高。

2.2 引起呼吸科疾病院内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及耐药性 本组病例的痰培养结果分离出致病菌株205株,检出率91.93%。引起呼吸系统疾病感染的病原体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26.50%)、酵母样真菌(14.56%)、肺炎克雷伯菌(12.60%)等。从药敏试验对病原菌的耐药性分析结果可以发现,以上几类病原菌对于常用抗生素如哌拉西林、氨节西林/棒酸、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等,均有极强的耐药性。而其他一些临床应用的敏感抗生素如亚胺培南,尽管抗菌谱较广,但由于价格昂贵,经济性差,如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还可能对使用者构成易对神经毒性或肾毒性损伤,临床应用价值较低。

2.3 抗生素应用不规范 部分患者抗生素用药时间长,更换频繁,未严格遵循痰培养、药敏试验的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导致患者用药后体内菌群失调,发生院内感染。

2.4 病区空气质量 从呼吸科疾病院内感染的季节分布来看,秋冬季节为呼吸道疾病院内感染的高发期,同期空气细菌培养结果也提示病原菌含量明显超出其他季节段。由此可推测,病区空气质量与呼吸科疾病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存在密切关联,秋冬季节病区空气不流畅,会为病原菌传播及交叉污染形成便利条件,致使病人受到病原菌侵袭[3]。

此外,呼吸道侵袭性检查时医护人员的业务熟练程度、无菌技术操作的执行情况,特别是接触过侵袭性操作如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留置导管、吸痰等医疗设备或器具也具有较高的院内感染风险。

3 呼吸道疾病院内感染的护理措施

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是减少或杜绝呼吸科疾病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结合近年来我院护理部对呼吸科疾病院内感染病例的护理经验,总结出如下护理体会。

首先是要加强高危人群的基础护理措施。对于老年并伴有多种严重内科疾病病人应实施保护性隔离。病区应保持通风换气,空气相对湿度在50%-60%,室温22℃左右,每日定时对病区进行紫外线照射空气消毒30min以上,力求保持病室内空气通畅和低病原微生物浓度。嘱病室患者要注意病区清洁环境的维护,禁止随地吐痰,保持个人卫生,出汗、咳痰污染的被褥要做到及时更换、清洗、曝晒消毒。在积极治疗病人原发病的基础上,陪护家属应在临床医师指导下加强营养支持以增强病人免疫力,抵御病原微生物侵害,缩短住院时间[4]。

其次,抗菌药物使用方面。临床医师应当严格采用血常规检查、痰培养及药敏实验的用药指导标准,护理人员应遵医嘱指导病人合理使用抗生素,在健康宣教知识中重点强调抗生素用药知识,明确给药剂量、次数及间隔时间,杜绝抗生素误用、滥用的现象[5]。在抗生素选用上应依据痰培养、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避免使用广谱抗生素或2种以上的抗生素联用,防止病人出现耐药性。根据患者病情发展或转归情况,在药物选择、剂量控制方面要及时予以调整。

再次,针对呼吸科疾病病原感染特征,采取并加强医院感染预防工作,包括控制流动人员,限制陪护、探访人数及时间,切实做好病区的清洁、消毒、隔离工作,预防交叉感染,尽可能地切断感染途径。

综上所述,医院内感染是目前各级医院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护理人员应对相关危险因素给予足够重视并加以预防和控制,力求最大限度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参考文献

[1] 周泽云.呼吸重症监护室预防医院感染的护理措施[J].重庆医学,2010,39(9):1168-1169.

[2] 段美丽,李昂,翁以鑫,等.重症监护病房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及其耐药性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6,9(17):1422-1424.

[3] 李善华,涂明利.呼吸科疾病院内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郧阳医学院学报,2009,28(3):295-296.

中西医呼吸科护理范文2

【关键词】肺心病 急性发作期 中医辨证施护

肺心病是我国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特点是病程长、心功能差、易反复发作、合并症多、病情复杂。其急性发作期主要临床表现胸中胀满、痰涎壅盛、喘咳上气、动后尤显,甚者面色、唇色发绀,心慌浮肿等,属于祖国医学“痰饮”“咳喘”、“水肿”、“肺胀”等范畴。前期我们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进行中医的辨证施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12月-2011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60例,西医诊断符合2004年ATS与欧洲呼吸学会共同制定的肺心病诊断标准且符合叶任高主编的《内科学》第五版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诊断标准,中医辨证诊断标准符合朱元珏、陈文彬主编的《呼吸病学.喘证》肺心病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试验组:男21例,女9例,年龄41岁-74岁(66.91岁±8.17岁)。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48岁-74岁(66.61岁±6.91岁)。两组病人主要症状积分、次要症状积分、体征积分、肺功能基线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病人均采用中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西医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中医辨证施护,两组均治疗护理14天。

1.3辨证分型及施护

分型根据实用中医内科学诊断分型标准进行[1]。

1.3.1痰热郁肺、肺气闭郁12例:症见喘咳重、胸胀满、兼见发热,汗出,口干

口苦,痰黄稠、不易咳出,尿黄少,舌暗红苔黄少津,脉滑数。

施护:①给予半卧位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②痰稠不易咯出者给予叩背法帮助痰液咯出,或雾化吸入,必要时吸痰。③饮食给予清淡易消化食物,可饮梨汁、海蜇汤、孛荠以润肺利痰、清热,忌烟酒和肥甘厚腻等生热助湿食物。④中药汤剂温凉服。⑤此型病人情志上多表现为烦躁,易怒,因此要保证病房环境安静舒适,对待病人要耐心、诚恳,给予病人开导、安慰等。⑥呼吸肌功能锻炼:教会病人腹式呼吸及缩唇呼吸。

腹式呼吸法[2]:病人取立位,坐位或平卧位,两手分别放于前胸和上腹部;用鼻缓慢吸气时,膈肌最大程度下降,腹肌松弛,腹部手感向上抬起,胸部手在原位不动,抑制胸廓运动;呼气时,腹肌收缩(腹部手感下降)帮助膈肌松弛,膈肌随腹腔内压增加而上抬,增加呼气潮气量。

缩唇呼气法[2]:病人闭嘴经鼻吸气,然后通过缩唇缓慢呼气。呼气时腹部内陷,胸部前倾,将口唇缩小(呈吹口哨样),尽量将气呼出。吸气和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尽量深吸慢呼,每分钟7—8次,每次10—20分钟,每天2次。

1.3.2寒饮束肺6例:咳逆喘促,胸闷胀满,痰白量多,或伴恶寒重,发热轻,肢体酸楚,身痛无汗,严重时症见颜面浮肿、心悸、气短不能平卧,口唇紫绀,尿少,舌淡暗苔白腻,脉浮紧。

施护:①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及对室温的调节,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和环境安静。②做好皮肤护理,浮肿患者,水湿内停,机体抵抗力下降,皮肤易破损,保持床单元整洁干燥,加强翻身,按摩受压部位,防止皮损后感染的发生。③中药汤剂宜热服。对表证重者,服解表药后,可进食适量热粥或葱白汤并加盖衣被,以助发汗,但应注意预防汗多而致虚脱。④情志护理:病人因病情长、病情重、反复迁延、心理负担重,故护士要多与病人沟通、交流、安慰、鼓励,使其正确对待疾病,避免思虑过度,伤及心脾,加重病情。⑤饮食指导:饮食宜低盐、清淡易消化食物,每日摄盐量不超过3—4g,限制水的摄入,少量多餐原则,保持大便通畅,切忌过度用力排便。⑥呼吸肌功能锻炼:方法同前。此型病人由于心悸、气短甚,锻炼时护士应在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防意外发生。

1.3.3阳虚水泛8例:心慌、心悸、咳而上气,动则喘甚,不能平卧,身肿以下肢为甚,小便短少,颜面晦暗,形寒肢冷,舌淡胖或紫暗,苔白滑,脉沉细或结代。

施护:同上。严密观察小便量、色、质。使用利尿剂时,注意补钾,可给含钾流汁,如果汁、肉汤、牛奶、蛋花汤或桂圆、大枣、莲子汤等。

1.3.4痰蒙心窍4例:症见神志恍惚,躁动不安,谵语,嗜睡,表情淡漠,昏迷,抽搐,咳喘急促,口唇及舌体青紫,脉滑数。

施护:①观察神志变化,遵医嘱及时准确的用药。慎用镇静药物,以防抑制呼吸,加重二氧化碳潴留。②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痰。③注意安全,对于躁动、谵语者要做好安全措施,加护床拦,必要时约束带约束。④每日定时做好口腔护理。④准备好抢救药品、物品准备,随时应对抢救。⑤此型患者病情较重、疾病的预后差,给家属带来较重的心理负担。因此,护士不仅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同时也要关注、安慰患者家属,使其有积极的心态支持患者配合治疗。

1.3.5肺心病患者各型均出现咳喘,呼吸困难,常有慢性呼吸衰竭、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必须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

1.4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3年制定《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慢性肺心病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间断咳嗽,痰为白色泡沫粘痰,易咯出,两肺偶闻罗音,肺部炎症大部分吸收;心肺功能改善达2级;神清,生活自理;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恢复到发病前情况。②有效:阵咳,痰为粘脓痰,不易咳出,两肺有散在罗音,肺部炎症部分吸收;心肺功能改善达1级;神清,能在床上活动。③无效:上述各项指标无改善,或有恶化者。

1.5统计学方法

讲全部实验数据录入计算机,经SPSS14.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

2 结果

2.1两组病人治疗护理14天后综合效果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14天综合疗效比较

3 讨论

3.1中医护理主张同病异护,异病同护。运用中医理论对患者进行个性化辩证施护已在临床上逐步应用,张航、彭江等研究表明[3]:对肺心病患者辩证施护后,患者的圣乔治呼吸问卷总分、活动受限、疾病影响比对照组明显下降;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活动生理功能等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本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医整体观指导下,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观察了解心肺气血的盛衰情况,从而辨别疾病的表里、寒热、虚实等不同的证型,辩证施护给予不同的饮食、情志、中药服药及呼吸肌功能锻炼方法的指导,比单一的西医护理效果好[4]。表1显示试验组治疗护理14天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经统计学处理,P<0.05,试验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表2显示试验组治疗护理14天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和哮鸣音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短,经统计学处理,P<0.05。

3.2呼吸困难是困扰肺心病患者主要的问题之一。由于肺气肿等病理改变致患者膈肌下移,使其收缩效率降低;又因气道狭窄、萎陷、分泌物增多积聚等令气道阻力增加及胸廓的顺应性减低,常致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以上胸廓活动为主,呼吸表浅而短促,引起呼吸肌紧张、氧耗增加,诱发呼吸疲劳甚至呼吸衰竭[5]。根据中医“吐纳”、“导引”的理论,采用呼吸体肌功能锻炼,对增强患者体质、缓解症状、减轻呼吸困难有积极的意义。因为腹式呼吸以膈肌活动为主,深沉而缓慢,能减少无效死腔,提高肺潮气容积,增加肺通气量及改善气体分布,降低氧耗,因此使气促等症状得以缓解[6]。

4 结论

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施护,能够提高综合疗效,缩短疗程。

参 考 文 献

[1]吴艳华.实用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1:50.

[2]尤黎明,孙国珍.内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第3版:33-37.

[3]张航,郑秋红,刘刚.中医辩证施护对COPD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5):110-111.

[4]王振杰,牟美玲,马翠萍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II):2684.

中西医呼吸科护理范文3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中医;出院指导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病症长期反复发作,久咳不愈,致使脾、肺、肾脏功能失调,"脾助肺益气",脾气虚弱,运化失常,导致肺气不足,引起气短、喘息;肾阳虚,不能温蕴脾阳,使脾失健运,导致水湿内停。"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故咳嗽、痰多、气喘。而"肺主呼吸,肾主纳气",若肾不纳气,影响肺气的肃降,就会引发气喘等一系列症状。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时运用西医治疗护理方法有较好的疗效,慢性支气管炎慢性稳定期运用中医方法能够有效的预防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故笔者把中医知识应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出院指导中。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月~12月出院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共131例,其中2014年11月出院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共61例,2014年12月出院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共70例。把2014年11月和2014年12月出院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别设置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的轻重程度、文化程度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呼吸内科护士人员固定无变化。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方法运用西医护理知识对出院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具体方法如下。①药物治疗:COPD患者出院后应遵医嘱继续服药,让患者再次演示正确使用喷雾剂的方法及喷雾量,确保患者在家中正确使用喷雾剂。②长期家庭氧疗:近年开展的一种电子脉冲氧疗法,它通过电子脉冲装置可使在吸气期自动送氧,而呼气期又自动停止送氧。这比较符合呼吸的生理状态,又大大节省了氧气。③预防感染:积极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和消除对呼吸道的刺激因素,主要包括患者有充足的睡眠,加强锻炼,尽量避免去交通拥挤及雾多的地方,减少有害气体的吸入,如油漆、清洁剂等,还应改善家里的环境,保持房间温湿度适宜,避免过冷或干燥的空气,防止呼吸道痉挛。④咳嗽锻炼指导:指导患者出院后进行有效地咳嗽锻炼,方法:?K身体向前倾斜,采用缩唇式呼吸方法做几次深呼吸,最后一次深呼吸后,张开嘴呼气期间用力咳嗽,同时顶着腹部肌肉。方法:?L做两次深呼吸后屏住气,用力自肺的深部发出,做两次短而有力的咳嗽。⑤呼吸肌指导:呼吸肌锻炼是COPD患者稳定期进行康复的一个非常重要内容。通过有效地呼吸肌锻炼科明显提高呼吸的肌力和耐力,结合其他康复治疗措施可预防呼吸肌疲劳和通气衰减的发生,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肌锻炼时,应循序渐进,非特异呼吸肌锻炼可以通过行走、慢跑、登梯运动来实现,特异性呼吸肌锻炼可通过增加呼吸负荷的方法来达到,最简单的有吹蜡烛、吹气球、缩唇呼吸以及全身性呼吸体操锻炼。全身性呼吸体操锻炼在腹式呼吸(2~3次/d腹式呼吸,10min~20min/次)练习的基础上进行,即腹式和扩胸、弯腰、下蹲等动作结合在一起,起到进一步改善肺功能,增强体力的作用。⑥复查指征:COPD患者可能并发自发性气胸、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消化性溃疡等疾病。因此,患者应做到每6~12个复查1次,如出现咳嗽加剧、痰量增多粘稠、痰色变黄、气急加重、发热、腹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便中带血应及时就诊。

1.2.2实验组方法 护士除了运用对照组方法外,另外把中医知识应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出院指导中。具体方法如下。①服用中药:根据中医医开出的中药医嘱服用中党参、白术、半夏、茯苓、陈皮、甘草等,可补气健脾、益气化痰。②针灸治疗:护士指导患者于夏季时来康复科进行针灸治疗慢性支气管炎。③足浴:自拟足浴方,通过水的温热作用、机械作用、化学作用及借助药物蒸汽和药液熏洗的治疗作用,起到疏通奉理、散风降温、透达筋骨、理气和血,从而达到增强机体机能、改善睡眠、增强人体抵抗力等一系列功效。④耳穴治疗:通过耳穴贴压、磁疗、按摩耳廓上的腧穴,以起到调整机体内分泌系统及内脏功能的作用,该法尤其适用于虚中夹瘀患者。⑤食疗:苏子粥:苏子30g(捣成泥)、陈皮10g(切碎)、粳米50g,红糖适量,加水煮成粥。早晚温服。适用于急性加重期及慢性迁延期咳嗽气喘、痰多纳呆、便秘的患者。百合麦冬粥:鲜百合30g,麦门冬9g,粳米50g。加水煮成粥,食时加适量冰糖。适用于稳定期肺肾阴虚者。人参胡桃汤:人参3g、胡桃肉30g,水煎服,1剂/d。适用于稳定期脾肾阳虚者。⑥茶疗养生:茶疗,即调理身体最便捷的方式之一。中医古方茶疗基于"药食同源"的理论,粹取天然草本之精华,如古方、甘贝草..茶,补中气,清肺热,止咳平喘,能够帮助预防慢性支气管炎的反复发作。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两组患者对中医知识知识掌握率采用x2检验,以P

2结果

3讨论

3.1中药的作用 本病属于中医学的"咳嗽"、"痰饮"、"喘证"等范畴,多因痰湿蕴肺、痰热郁肺所致,或因病久伤及脾肾,肾不纳气,肺失肃降[1]。治疗时需标本兼治,补肺气,健脾胃。可宣肺、止咳、平喘;当归、熟地滋补肾阴;党参、黄芪中益气;阿胶、蜂蜜、大枣可调补气血。此些中药不仅宣散外邪化痰逐饮、平喘降气,又健脾补肾、补气养血,使脾、肺、肾功能调顺、气血充足[2]。

3.2针灸的作用 针灸对多个功能系统均有调节作用,能够发挥比药物更符合生理规律的调控效应,其科学性是不容置疑的。针灸的作用之一能够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人类的许多疾病如过敏性疾病(哮喘)、免疫功能低下等,都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有关,而针灸对这些疾病都有较明显的治疗作用。针灸经络的作用还涉及到整体非特异调节效应,这种效应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发挥治疗作用。因此,针灸能够机体的免疫功能而能够预防慢性支气管炎疾病的发作。

4结论

把中医知识应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出院指导的方法值得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中西医呼吸科护理范文4

【关键词】 气管插管;胃癌术后;肺部感染;因素;对策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4.43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153-02

一段时期以来我们在感染病例监测中发现肿瘤科肺部感染率有所上升,且大部分属胃癌术后感染,故对本院肿瘤科2010年3月――2011年3月共实施胃癌手术148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发现术后发生肺部感染20例。笔者重点对20例感染病例资料进行了分析、对比,从而找到了引发感染的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10年3月――2011年3月本院肿瘤科收住胃癌手术适应症患者164例,实施手术148例,男性患者87例,女性患者61例,年龄55-82岁,平均72岁。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依据国家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执行。

1.2 调查方法 根据本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我院上报的院内感染资料调取和查阅病例,进行分析,设计表格,内容包括麻醉方式、术前准备、有无合并慢性呼吸道疾病、有无吸烟史等。

1.3 统计方法 率的比较采样卡方检验,P

2 结 果

2.1 肺部感染率 148例胃癌手术中发生肺部感染20例,感染率为13.51%。而全麻气管插管手术后肺部感染高达18例,感染发生率15%。

2.2 危险因素 胃癌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与麻醉方式有密切关系,术前准备、插管时间、吸烟、有无基础病等因素相关,见表1。

3 对 策

3.1 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指导工作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吸烟者嘱其戒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长期吸烟者由于烟粒及有害气体的刺激,可使支气管粘膜的纤毛受损、变短,影响纤毛的清除功能。指导患者术前两周戒烟。指导患者有效呼吸和咳嗽及正确的咳痰方法。

3.2 积极治疗慢性呼吸道疾病 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功能不全的病人术前持续低流量吸氧,改善组织供养,增强手术的耐受性;近期有上呼吸道感染者等彻底治愈后再行手术: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确保各引流管道通畅,防止堵塞、折叠;防止膈下积液和感染,以免影响呼吸运动引起肺部感染。

3.3 注重手卫生 将手卫生贯穿在医疗护理的各个环节,为减少医院内病原体在医疗设施上的交叉传播,正确进行手部卫生工作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医院医疗护理工作中,正确的手部卫生工作对于减少感染和耐药性病原体的交叉感染的作用均已得到了共识。并且,据文献记载不正确的手部卫生工作方法是引起许多感染爆发的重要因素。所以医务人员应注重手卫生,自觉把手卫生贯穿在对病人的各项医疗护理操作中。同时,对患者和家属进行手卫生教育。

3.4 加强消毒灭菌工作 认真执行消毒技术管理规范。应用麻醉机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是目前医院手术麻醉中最常用的麻醉方法,也是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胃癌手术患者由于长期进食不足营养缺乏,多数抵抗力低,侵入性操作容易引起损伤,极易造成和加重细菌直接进入下呼吸道的可能[1]。调查发现插管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所以,全麻病人插管应严格执行消毒技术管理规范,对麻醉喉镜、呼吸机管道等进行认真的消毒处理,保证一用一消毒,熟练操作技术,注意插管技巧,减轻插管对呼吸道的损伤;注意麻醉深度缩短插管时间。在日常护理操作中亦应做好无菌技术操作。

3.5 加强口腔护理,及早拔出胃管,术前术后进行口咽部消毒 口咽部定植菌吸入是并发肺部感染的重要途径[2]。为防止患者声门下分泌物积聚,口咽部形成细菌贮存库,我们采用手术前后3天用3%双氧水+0.02%呋喃西林液进行口腔擦拭护理,每8小时1次,可有效降低口咽部细菌寄居数,从而预防气管插管肺炎的发生[3]胃癌术后往往留置胃管进行胃肠减压,患者的吞咽反射手影响,同时刺激咽部易引起恶心、呕吐及咳嗽,从而使胃腔内细菌的逆向定植引起口咽致病菌定植,从而形成由胃腔―口咽部―呼吸道的定植次序并导致肺部感染,所有应及早拔除胃管,手术前后应加强口腔卫生,做好口腔护理。研究显示术后口腔护理组与对照组相比肺炎发生率降低60%。

参考文献

[1] 黄秀霞,罗秀,詹若燕等.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医院感染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1):1578-1579.

中西医呼吸科护理范文5

关键词:重症肺炎;Ⅰ型呼吸衰竭;护理

重症肺炎不但有肺炎极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症状,还伴有呼吸衰竭与其他系统被累及的表现[1]。重症肺炎有发病急、病情重、发展快、死亡率高等特点,需要医护人员给予高度重视。我科收治了1例重症肺炎、Ⅰ型呼吸衰竭失代偿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病例介绍

患者,男,65岁,因"发热伴咳嗽咳痰5d,痰中带血1d"于2014年1月6日收入我科。患者5d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咳痰,为黄浓痰,不易咳出,伴有畏寒发热、咽痛,在家休息后症状未缓解,1月3日来我院就诊,测体温38.6℃,查血常规NE%0.841,全胸片示两肺散在阴影,考虑炎性改变,予头孢西丁+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氨溴索化痰、班布特罗平喘等治疗后患者症状未见缓解,复查胸部CT示两肺炎症,CRP为199.0mg/L,急诊拟"肺炎"收住入院。患者原有高血压病史10年,平时服用复方利血平、尼莫地平等降压治疗,不监测血压。患者入院查体:体温38.5℃,脉搏90次/min,呼吸31次/min,血压140/80mmHg,神志清,入院后予头孢唑林+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氨溴索化痰及对症治疗,查血气分析:氧分压51.0 mmHg,二氧化碳分压34.0 mmHg。1月8日患者病情进展,复查胸部CT示两肺片状致密影,与原片比较,急剧进展,多阶段大面积肺炎,改以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万古霉素抗感染,血气分析示氧分压46.0 mmHg,二氧化碳分压28.0 mmHg,提示过度通气,呼吸衰竭,建议呼吸机辅助通气,但患者拒绝,予面罩吸氧,1月10日患者病情好转不明显,停万古霉素,改为莫西沙星加强抗感染,加予氨茶碱+地塞米松平喘改善氧合,胸腺肽和丙种球蛋白增加免疫,低分子肝素抗凝,奥司他韦抗病毒等治疗,再次建议呼吸机辅助通气,但患者仍然拒绝,继续予面罩吸氧。后经积极治疗1月16日复查胸部CT示病灶明显吸收,患者2月9日病情好转出院。

2护理

2.1一般护理病室每日通风换气,定时使用循环风空气消毒器病室空气消毒,控制探视人员数量,杜绝可能引起痉咳的各种因素。强调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包括床上大小便,减少体内能量消耗,减轻缺氧症状。饮食上给予清淡、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的软食,少量多餐,以补充机体营养,增强抵抗力。

2.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密切监护患者神志、生命体征、呼吸困难程度及发绀情况。遵医嘱予q1h测血氧饱和度,q2h测血压,记24h出入量,配合医生留取各种标本送检,监测各项指征。若患者出现意识改变,往往是脑组织严重缺氧引起,护理过程中须及时发现,通知医生并与中毒性脑病、低钠、低钾或脑血管意外区分。若患者呼吸频率及节律改变,是通气障碍和脑组织缺氧的反应。若患者烦躁不安、脉速、口唇紫绀、面色苍白,要考虑心功能不全。若患者血压下降、体温不升,须警惕感染中毒性休克的发生。

2.3用药护理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合理安排用药顺序,抗生素按时按量使用。观察用药后效果,熟悉药物副作用。患者抗生素使用量大,需观察口腔有无真菌感染。万古霉素输入速度过快,可产生红斑样或荨麻疹样反应,使用时要控制好滴速。患者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应密切观察有无应激性消化道出血情况,如腹痛、呕吐、黑便等,减量及停用激素时有无撤药综合征。用药过程中注意血管保护,防止静脉炎,控制输液滴速,以防肺水肿发生。

2.4保持呼吸道通畅重症肺炎患者由于肺组织水肿充血、渗出,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导致部分细支气管梗阻,同时因肺泡有效交换面积减少,造成呼吸困难[2]。给予患者半卧位,利于痰液咳出,缓解呼吸困难,减轻心脏负担。1~2h鼓励患者翻身、排背1次,遵医嘱使用化痰药物,并给予雾化吸入,指导患者有效的咳嗽咳痰方法,促进痰液排出。

2.5氧疗护理患者查血气分析提示Ⅰ型呼吸衰竭,测血氧饱和度在70%~85%,双鼻腔吸氧无法改善缺氧状态,遵医嘱给予面罩吸氧,调节流量10L/min。视患者血氧饱和度及血气分析情况调低氧流量改双鼻腔吸氧。吸氧过程中每日更换湿化瓶水,每天予75%酒精消毒面罩,更换吸氧导管1次/d。观察患者缺氧症状缓解情况,有无氧中毒表现。

2.6心理护理患者病情进展快,伴有胸闷、气喘、呼吸困难,使患者产生恐惧感和濒死感。医护人员需及时与患者沟通,告知病情进展、治疗方案及注意事项,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护士在进行各项检查和治疗前,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知,取得患者配合,提高患者依从性,解除其紧张情绪。与患者交谈时鼓励患者表述内心感受,同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取得家属合作与支持。

3小结

通过1例重症肺炎、Ⅰ型呼吸衰竭失代偿期患者的护理,认识到护理人员要注重护理工作中的细节,有针对性的给予患者护理。以热情的态度接待患者,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加强基础护理,做好呼吸道管理,严防护理并发症,注重患者心理护理,提高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以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唐柚青,郭振辉,邓青南,等.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特点[J].实用医学杂志,2009,7(1) 374-375.

[2]张蓓.老年重症肺炎79例的护理对策[J].中国药物导报,2010,7(35)79-80.

[3]周肖云.小儿重症肺炎57例的护理体会[J]. 右江医学,1993,02:92-93.

[4]杨宁.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体会[J].中国民康医学,2010,02:161.

[5]陈碧珠,黄珊珊.小儿重症肺炎留置胃管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09,32:186-187.

[6]王焕芳.CPAP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体会[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03:363-364.

[7]曹荣芳.小儿重症肺炎68例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09,30:954-955.

[8]王代明.小儿重症肺炎96例观察与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1,17:529-530.

[9]杨洋.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0,02:475-476.

[10]杨美菊.小儿重症肺炎93例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09:3160-3161.

中西医呼吸科护理范文6

【关键词】中西医护理;运动神经元病(MND);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痿症;呼吸机维持通气功能;心理需求;实施情志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406-01

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MND)[1]病因目前还不明确,专家猜测与金属元素、病毒感染与免疫、遗传因素有关,主要侵犯上、下两级运动神经元,病变范围包括脊髓前角细胞、脑干运动神经元、大脑皮质锥体细胞以及皮质脊髓束、皮质延髓束,影响脊髓前角细胞、脑干运动核及锥体束和大脑锥体细胞,无感觉障碍;临床表现为不同组合的肌无力、肌萎缩、延髓麻痹及锥体束征;可有肢体肌肉萎缩无力、发音障碍、言语含糊、进食呛咳、肌束震颤、肌张力增高、反射亢进、病理特征阳性等不同组合。

根据运动神经元病临床表现,可归属于“痿症”范畴。历代医家[2]对痿症的论述多集中在肺热叶焦、脾胃虚弱、阴虚火旺,损及肺、脾、肾,同时可挟湿、挟痰、瘀血等虚实兼证,提出“治痿独取阳明”[3],滋阴清火,清肺润燥,补益脾胃,清热化湿,调补肝肾,活血化瘀等治疗方法。西医对此病的治疗[4]一般是进行有针对性地抢救:呼吸困难用呼吸机维持通气,吞咽困难辅以胃管等。

维持有效通气功能,优质气道管理和个性化更换气管插管的方法,满足患者心理需求,实施情志护理,加强亲情关怀,做好安全防范,提高生存质量是护理关键,现将丹东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1例MND患者护理过程总结报告如下。

1 病例摘要

某男,62岁,飞行员。1998年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肢肌肉萎缩伴乏力,渐发展至四肢、躯干,经查肌电图等诊断为运动神经元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否认遗传因素。先后在北京宣武医院、中国医大附属医院治疗,2000年出现吞咽及呼吸肌麻痹、呼吸困难收入丹东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治疗,鼻饲饮食至今。现已住院行呼吸机维持通气功能12年零两个月,神志清楚,营养中等,四肢软瘫,躯干及四肢肌肉萎缩,吞咽和呼吸困难,双肺呼吸音粗。

2 护理措施

2.1 心理护理 MND[5]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呈进行性加重且预后不良,目前尚无理想治疗方法。细心观察病人心理反应,鼓励并倾听,关心体贴病人;病人家属不离不弃,体贴入微尤其重要。创造良好的亲情氛围,减轻恐惧心理,缓解压力。使用是非性问题,图片文字提示板来指导病人用眨眼、点头方式回答“是”或“不是”维护病人自我形象和尊严。减少环境中的不良刺激;告知患者在其睡眠期间护士会严密观察病情的变化,若有情况发生能得到第一时间的救治;必要时按医嘱给予镇静催眠药物。通过心理干预,随病情的好转,患者的睡眠情况得到明显改善,患者在心理干预下,焦虑表现得到控制。

2.2 呼吸管理 维持有效的通气功能,正确做好呼吸机的管理和使用。[6]设置呼吸机参数:SIMV模式.f 12次/min,PEEP 2~5mm水柱,设定sigh, PS 6~8mm水柱, FiO2为21%~30%;正确设定报警敏感限度。呼吸机旁备有简易呼吸器,注意防止脱管、堵管、呼吸机故障、气源和电源故障。

2.3 饮食指导 长期营养比例均衡调制[7]是呼吸机高代谢下维持生命的重要保障。高蛋白高热量富多种维生素清淡易消化吸收的半流质饮食,维持液体摄入2500mL/d,少量多餐分次吞咽,注意水电解质平衡。饮食有节,不能过饥或过饱,有规律、有节度同时各种营养要调配恰当,不偏食。多食富含高蛋白的食物:鸡、鸭、鱼、瘦肉、豆腐、黄豆、鸡蛋、植物蛋白与动物蛋白以及新鲜蔬菜水果,注意食物的易消化性。忌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控制盐、脂肪和胆固醇摄入;有出现流涎、进食时呛咳、下颌肌力弱、进食困难、进食缓慢、吞咽困难时,留置胃管以保证营养物质摄入。选择材质柔软有导丝的硅胶、较细并留置时间偏长的胃管,以减轻反复更换插管的痛苦。每日营养配比:鸡蛋2个,瘦肉或鱼虾类100~200g,各种米面类200~300g,混合蔬菜200~300 g,混合水果200 g,植物油100 g,牛奶500 g,制成混合营养液。每天蛋白质100~120g,热量2500~3000大卡。定期复查血蛋白、血糖、血气、肝功、肾功等指标。

2.4 药物指导 按医嘱用药,按药敏结果指导用药。

2.4.1 养阴清肺合剂 院内制剂,养阴清肺平喘,长期服用。

2.4.2 白酶蛇毒凝血酶 1单位,肌注、静注。呼吸道出血时使用。

2.4.3 对症治疗 拜新同,30mg/次,qd或硝苯地平或倍他乐克口服降血压。头孢类抗菌素短期对症使用。镇静催眠安定片口服。

2.5 针刺 选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取足太阴脾经之太白(输穴、原穴)、大都(荥穴)、公孙(络穴)、脾俞;取足阳明胃经之内庭(荥穴)、陷谷(输穴)、足三里(合穴)、丰隆(络穴)。

2.6 特殊护理 专人看护,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受伤、防风寒、防窒息。

2.7 气道管理 强调重视保持呼吸道通畅,口流涎勿吞咽,头偏一侧使自然流下,及时擦净。重视气管切开和经鼻气管插管的并发症预防。该患常年气管插管刺激气管黏膜,黏膜肉芽水肿、窦道加深变粗,有气道反复出血、漏气、窒息。我们采取同型号或大一个型号气管插管代替气管切开套管,解决上述问题,目的是适当加长插入深度,略过原来气管套管内气囊压迫黏膜的部位,缓解局部刺激改善血运。置入方法:将气管插管斜行内口裁剪成圆钝滑状如气管切开套管内口,完好保留气囊,上外端减去一定长度,重叠套入下端,留有两侧管壁做固定,按常规置入气管瘘口,深度略深于原置入长度,平瘘道外口处皮肤外保留一定长度,做好固定,防滑脱移位。注意观察病人反应、做好气管瘘口换药、及时清洁痰液、掌握吸痰技巧,清净轻柔舒适。

2.8 皮肤护理 患肢按摩,被动活动。肢体僵硬予体疗、口服力奥雷素5~10mg,2~3次/d,改善症状。痛性痉挛时口服卡马西平或苯妥英钠。

2.9 控制感染 提倡使用无菌用水输液吊瓶式定期添加于电热潮化器,即将输液器无菌连接于潮化器注水口注水。做好气管切开漏口护理,呼吸机管道的清洗消毒,人工气道的护理。定期做痰液细菌培养和呼吸机管路细菌培养,切口分泌物细菌培养。

2.10 康复指导 在患者耐受情况下,指导深呼吸、有效咳嗽训练;肢体无力、肌肉萎缩时鼓励白天增加床上、床旁活动,辅以局部按摩、推拿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循行部位。请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活动计划制订,根据训练结果、评估患者肌力情况,及时修订活动计划以期达到最佳活动效果。功能锻炼4次/d, 15~30min/次,从四肢小关节到大关节活动,此病例12年四肢关节无僵硬。

2.11 情志护理 满足患者心理需求,实施情志护理,加强亲情关怀,做好安全防范,提高生存质量是护理关键,在活动过程中对患者取得的成绩及时肯定和赞赏,成效不明显的情况下注意患者心理状态的评估。另外患者的妻子不离不弃的坚持和亲情细致的身心护理是延长病人生存期限和生存质量的保证。

参考文献:

中西医呼吸科护理范文7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规范化护理

随着健康观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措施的目的不仅在于提高患者生存的数量(生存时间、生存率等),更应着重于提高其生存质量,增进人类身心健康[1]。重症肌无力患者病程中突然出现呼吸衰竭、肺活量明显减少者为重症肌无力危象(MGC),约15%~20%重症肌无力患者会发生危象[2],当患者出现危象时,病情进展快,合并症多,较多患者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若不及时治疗及护理,可导致患者死亡。本课题组在全国著名老中医邓铁涛教授指导下,在总结10余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护理重症肌无力患者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重症肌无力患者中西医结合规范化护理模式,通过临床观察,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本与样本量 病例来源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二内科2004年12月至200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2例重症肌无力患者,随机分为规范化护理组(A)52例和传统护理组(B)5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经济收入以及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措施 两组的治疗措施相同。西医治疗措施有对症治疗(如抗胆碱酯酶药的应用)、病因治疗(如对胸腺肿瘤者的胸腺摘除和胸腺放射治疗)和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抢救等;中医治疗措施有辨证论治治疗、体针、耳针和穴位注射等。

1.3 规范化护理实施方案

1.3.1 建立患者的护理档案 详细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诊断、通讯和联系方式等内容,便于进行资料分析及病例追踪。

1.3.2 病情评估 患者入院后,即由医、护人员组成的评估小组对患者进行评估,明确疾病的分型和中医的辨证诊断,评估疾病对患者各领域的影响程度,确定护理的重点、难点。

1.3.3 制定护理计划 根据病情评估的结果,有针对性地拟出护理计划,主要内容:(1)重症肌无力护理:包括用药护理、用餐护理、预防感染、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等。(2)重症肌无力危象期护理:关键是呼吸道护理、气管插管护理、呼吸机护理、鼻胃管护理、皮肤护理等。(3)重症肌无力危象恢复期护理:饮食调护及功能锻炼等。

1.3.4 规范化护理措施 (1)用药护理 用药护理对于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治疗非常重要,准确和按时用药是护理的关键,护士必须严密观察患者的服药情况,建立服药卡,防止漏服药或不按时用药,并逐步建立患者遵医嘱服药行为。

(2)用餐护理 重症肌无力患者因咀嚼肌无力进食时极易出现呛咳,故用餐安全及合理用餐是护理的一个重要内容。①防止呛咳:避免让患者单独进餐,食物以易咀嚼的软食、半流、糊状物或流质为宜,在服药生效后小口缓慢进食。慎防患者用餐时出现呛咳甚至出现“吸肺”或窒息。②记录患者用餐时间:一般患者用餐时间不宜超过30min,如每次用餐时间过长(进食时间超过40min)或吞咽困难严重者,应尽早为患者留置胃管鼻饲食物,以免发生进食时窒息或不能保证足够的营养。③注意营养均衡:护士与患者家属讨论患者的饮食种类,宜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及富含钾、钙饮食,如瘦肉汁、鲜牛奶、果汁、粥水、营养液等。每周测体质量1次,了解患者营养状况。

(3)预防感染 将患者安置在清洁、安静的单人或双人病房,利于患者休息及便于实施相应的治疗及护理。医护人员进行查房、治疗护理时均要戴口罩,防止交叉感染。每天进行皮肤、口腔及会阴部的护理。每天用空气消毒器进行空气消毒。

(4)心理护理 重症肌无力是慢性虚损性疾病,由于病程长,花费大,病情较重,患者的思想顾虑多,精神负担重,护士要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及不稳定的心理因素,进行有效心理疏导。对于语言沟通障碍,如言语不清或上呼吸机的患者,护士应教会患者简单的手语,如利用握拳、眨眼、皱眉头、努嘴、动手指头等小动作进行一些简单交流。或备好纸笔及一些生活小卡片,让患者利用这些工具来表达意愿,有效地配合治疗及护理。

(5)重症肌无力危象护理 ①呼吸道护理:保持危象患者呼吸道通畅,让患者保持安静,以减少氧的消耗。注意呼吸频率、节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如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心率增快、烦躁不安、口唇紫绀、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时,应协助医师快速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机械辅助通气。②鼻胃管的护理:留置胃管,饮食原则宜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时调整鼻饲物及鼻饲量,患者的饮食计划可以此为原则:能全力(均衡营养素)500mL/d,分2~3次喂入,匀浆膳每6h200~250mL,果汁100~200mL,温开水200mL,保证充足水分及营养物质。

(6)中医饮食调护 重症肌无力患者脾胃虚损,宜多食甘温补益之品,能起到补益、和中、缓急的作用,常用补益食物,如肉类中的牛肉、猪肉、狗肉、兔肉、鸡肉等,以及鱼类、鸡蛋、牛奶等,都是重症肌无力患者日常膳食中重要的食品。蔬菜类可选择菜心、韭菜、生姜、番茄、栗子、核桃仁、花生等,水果则可选择苹果、橙子、柚子、葡萄、石榴、桃子、枇杷、桂圆等。忌食芥菜、萝卜、绿豆、海带、紫菜、西洋菜、黄花菜、剑花、西瓜、苦瓜等寒凉食物[3]。

1.4 传统护理实施方案 按目前重症肌无力护理常规,给予对症护理,常规护理内容主要包括: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心理护理和危象护理等。

1.5 评价指标

1.5.1 危象发生率、上机率、平均脱机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评价 危象发生是指患者入院后经护理1周后发生的重症肌无力危象;上机率是指当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时需要气管插管并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的发生率;平均脱机时间指上机后按小时计算;并发症发生率是指在住院期间发生的肺部感染百分率。

1.5.2 生存质量评价 采用SF-36健康状况量表(中文版)进行生存质量评价,SF-36健康状况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该量表分为8个维度,采用每个维度单独积分法,积分越高,生存质量越高[4-6]。两组患者在入院和出院时各完成1份量表,记录2次得分,最后进行数据分析。

1.6 统计学方法 所有统计分析由统计分析软件包SPSS 11.0执行,两独立样本发生率的比较用χ2检验,两组总体均数的比较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依从性比较 课题组共发出204份(102例)量表,入院(第1份)量表102份均收回;出院(第2份)量表102份,收回有效量表95份,其中规范化护理组49份,传统护理组46份。

2.2 两组危象、上机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表1结果显示,两组在危象、上机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传统护理组的危象、上机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有高于规范化护理组的趋势。

2.3 两组脱机时间比较 表2结果显示,规范化护理组的脱机时间明显比传统护理组短,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2.4 两组治疗前后SF-36健康状况量表评价结果比较 表3结果显示,两组入院时,8个维度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的8个维度均较入院时有所改善(P<0.05或P<0.01),且规范化护理组在生理职能(RP)、一般健康状态(GH)、社会功能(SF)和情感职能(RE)、精神状态(MH)等方面明显高于传统护理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在身体疼痛(BP)、精力(VT)、生理机能(PF)等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表1 两组危象、上机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略)

Table 1 Comparison of MG crisis incidence,frequency of using ventilator and complication incidence in both groups

统计方法:χ2检验

表2 两组脱机时间比较(略)

Table 2 Comparison of time of weaning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both groups

统计方法:t检验;①P<0.05,与B组比较

表3 两组治疗前后SF-36健康状况量表评价结果比较(略)

Table 3 Comparison of QOL sores evaluated by SF-36 in both groups

统计方法:t检验;①P<0.05,②P<0.01,与入院时比较;③P<0.05,④P<0.01,与B组出院时比较

3 讨论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慢性疾病,病程长,病情重、迁延难愈,反复发作,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工作、学习或生活以及家庭的经济、周围的人际关系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下降[7]。本研究结果显示,规范化护理可以减少上机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和降低医疗费用,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特别是在生理职能(RP)、一般健康状态(GH)、社会功能(SF)和情感职能(RE)、精神状态(MH)等方面优于传统护理组(P<0.05或P<0.01)。在危象、上机和并发症发生方面虽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规范化护理组有减少危象、上机和并发症发生的趋势。由于传统护理方法单一,护理欠全面,未能在患者的各个领域进行有效的、针对性的、科学的护理。对重症肌无力患者实施科学、合理、规范、有效的护理,配合医生救治,这对于减少并发症,减少危象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亦是抢救重症肌无力危象获得成功的关键之一。

【参考文献】

[1]林亚君.对生命质量与生命数量内涵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4):292.

[2]Nieto I O,Robledo J P,Pajuelo M C,et al.Prognostic factors for myasthenia gravis treated by thymectomy:review of 61 cases[J].Ann Thorac Surg,1999,67(6):568.

[3]刘小斌.常见肌肉疾病中西医诊疗与调养[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0:12.

[4]许军,胡敏燕.健康测量量表SF-36[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9,8(2):150.

[5]李俊,刘朝杰.生命质量量表SF-36[J].中国量化标准研究[J].华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32(1):36.

中西医呼吸科护理范文8

关键词:循证护理;专业性沟通;呼吸科;呼吸科患者;满意度

医院内的呼吸科是特殊的科室,高危疾病患者往往会出现在呼吸科,呼吸科的患者的治疗过程十分复杂,而且病情反复,只进行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往往不能完全达到治愈的效果 [1]。对于呼吸科的护士来说,呼吸科的患者的康复需要不仅是对症的药物治疗,更需要的是患者在生病期间的正确护理工作,而专业性沟通是护理过程中的重要内容[2,3]。而积极寻找呼吸科病房中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及家属的主观满意度,也是多年来各个医院正在为之努力的工作。

沟通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去了解和把握患者或家属的期望值,如何尽可能地使医疗服务的实际所得达到患者和家属的期望值,除了医院的硬件环境、医务人员的技术、便捷的流程、合理的费用和高效的管理等因素外,护患之间的专业性沟通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 研究背景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这一名词,由1992年加拿大Lsackett对它的概念进行了整理和完善,其核心思想是审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应用现有的最佳的证据,对个体患者的医疗做出合理的决策。后来,英国流行病学家于1993年成立了Cochrane协作网,到现在位置已经发展了13个国家,中国也在其中。加拿大国家健康论坛积极倡导创建一种用实证来决策的理念.循证医学不仅仅在医疗领域,而且在护理领域开始发展起来,这就是依据实证来决策的新文化。循证医学的产生既发扬了西方自然科学实验与理性的传统,又体现了现代医学对患者个人价值观和期待的重视。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是随着循证医学的产生而产生的,是指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活动的过程中,审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相结合,并将科研结论与患者愿望相结合,获取合理的护理证据,循证护理可以作为临床护理决策的依据,是循证医学和保健必不可少的环节。

根据调查,呼吸科的专业性沟通在我院的实施已经有很久的历史,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使呼吸科的患者的不满意程度一直居高不下。在专业性沟通中使用循证护理是不是有效果,目前我院还没有进行研究。

2 存在的问题

专业性沟通需要很多的技巧,这就要求护士有较高的专业技巧,同时也要具有较高的个人综合素质,个人形象的得大方得体,专业性方面,要让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比较准确的认识,提高他们的重视程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此外,不只是对患者本身,对他们的家人也要注意态度。要换位思考,考虑患者家属的心情,取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要做到方方面面是不容易的,所以专业性沟通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正因为如此,我院出现了一些专业性沟通的问题,比如护士对呼吸科患者所用的药品解释不到位,引起患者的猜疑,语言不耐烦引起护患之间的冲突,对家属不够理解引起的冲突,患者一系列的个人毛病,如大声说话,占用病房空床等引起护士人员的不满等等,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护患关系,影响护士的主观判断和护理积极性,也影响了患者的治疗配合积极性。

3 实验方法

3.1 实验材料 从2013年2月~2014年2月来本院进行呼吸科中各种疾病进行治疗的患者中选取病例200例,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随机分配,每组100例,其中对照组100例,男60例,女40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56.23±5.42)岁。实验组男55例,女45例,年龄15~72岁,平均年龄(55.78±5.57)岁。两组的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3.2 实验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呼吸科护患之间专业性沟通的护理,而实验组在护患沟通中则采用循证护理。

3.3 统计方法 利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在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计数方法用χ2检验,如果P0.05,那么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3]。

4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记录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5个层次。见表1。

5 结果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本院呼吸科中随机挑选的200例患者中,实行循证护理的实验组中,患者及其家属非常满意的比例为49%,满意的比例为46%,总的满意度达到95%,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情况均未出现,也就是说不满意度为0%,而未实行循证护理的对照组中,非常满意的比例为14%,满意的比例为46%,总体满意度仅为60%,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比例均为10%,也就是总的不满意度高达20%,并且由统计学分析得出P

参考文献:

[1] 田云萍.护理干预对呼吸科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3,(05).

中西医呼吸科护理范文9

关键词:肺心病 护理

        肺心病心功能不全是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病人常常病史长,随着环境的变化,气候条件的变化。病人病情时好时坏,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这对我们的护理工作和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临床资料

        近二年我科收治肺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78例,经胸片心电图检查,符合《内科学》[1]中肺心病心功能不全相关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心悸,气促,不能平卧,咳声减弱,吐白色泡沫痰,心下痞满,面色晄白,形寒肢冷,小便短少,下肢浮肿,按之凹陷不起。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显效,呼吸困难明显减轻,发绀明显减轻,水肿消失45例,有效呼吸困难略有减轻,水肿减轻33例。

        2  护理体会

        2.1氧疗护理  慢性低氧血症可引起病人运动受限,体重下降,精神神经改变等,长期持续低流量吸氧能改善缺氧,延长病人生存时间,一般采用鼻氧管持续低流量吸氧1-2L/min.每日10-15小时。氧疗有效的指标为,病人呼吸困难减轻,呼吸频率减慢,发绀减轻,心率减慢,活动耐力增加。

        2.2促进有效排痰

        2.2.1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有利于气道远端分泌物的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导病人掌握有效咳嗽的正确方法。(1)病人坐位,双脚着地,身体稍前倾,双手抱一个枕头,有助于膈肌上升。(2)进行数次深而缓慢的腹式呼吸,深吸气末屏气,然后缩唇(撅嘴)。缓慢地通过口腔尽可能呼气(降低肋弓,腹部往下沉)(3)在深吸一口气后屏气3-5S,身体前倾,从胸腔进行2-3次短暂有力的咳嗽,张口咳出痰液。咳嗽时收缩腹肌或用自己的手按压上腹部,帮助咳嗽。

   2.2.2湿化和雾化方法  湿化疗法是要达到湿化气道,稀释痰液的目的,适于痰液粘稠和排痰困难者。

        2.3营养疗法  限制钠盐摄入,给予高纤维素,易消化清淡饮食,防止便秘,腹胀加重呼吸困难,避免含糖高的饮食,以免引起痰液粘稠。

        2.4用药护理  遵医嘱应用呼吸兴奋剂,观察药物疗效。注意保持气道通畅,如发现药物过量引起心悸,呕吐,震颤,甚至惊厥。应立即通知医生予对症治疗。

        2.5保健指导

        2.5.1去除病因和诱因 鼓励病人戒烟,避免吸入尘埃,刺激性气体,避免进入空气污染,有传染性的公共场所及接触上呼吸道感染者,注意保暖,避免进出温差大的地方。

        2.5.2增加抵抗力,适当休息,保证足够的热量,营养,微生素和水分,保持口腔清洁,进行体育锻炼,如腹式呼吸,缩唇吸气等,改善呼吸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延缓病情的发展。

        2.5.3以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措施进行“冬病夏治”,治疗原则为活血化瘀,扶正固本。

肺心病经积极治疗,可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参 考 文 献

[1]陈珠,内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2.1.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