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双语教育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4-06 18:33:44

双语教育论文

双语教育论文范文1

论文关键词:文化意识、双语教学、比较教育

一比较教育对双语教学的基本要求

比较教育课程是教育科学的分支学科,是教育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它是一门最贴近现实的学科,最能体现时代的气息,尤其是在教育呈现出国际化趋势的条件下,比较教育研究更是一个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领域。而双语教学在当前高校采用双语教学的模式有三种;第一种是目标语浸身模式: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全部使用外语授课;第二种是双语过渡模式:教师的课堂用语70%~80%应使用英语,学生也能基本使用英语参与教学活动;第三种是外语渗透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专有名词、概念及课堂用语中使用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英文,而在授课、问答、作业等其他环节基本使用汉语。我们在教学过程当中采用第二种模式,即双语过渡模式――鼓励学生用英语学习和思考问题,并探索双语教学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以个性发展为研究内容,以个案分析作为研究形式,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学习兴趣、爱好以及知识等能力的发展和变化。

比较教育双语教学不仅可以拓展专业知识、巩固语言技能,而且可以感悟文化内涵、增强文化意识。英语在宽松自然的环境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互相接触的机会。使他们产生一种用英语说话的需要和愿望,促使他们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会说。我们在教学过程当中发现,要想培养大学生的思想品格,首先要培养他们具有基本的文化意识。这种文化意识不仅需要教师的人文素质,教材的文化导入,更重要的是,需要学生的有效参与和积极思考,以不断增强自身在英语学习中的文化理解。

二教材在实施双语教学中的作用

双语教学是件艰苦而又持久的工作,要做并不难,但要做好却不容易,而持之以恒则更需要有献身教育的精神。比较教育课程的课堂教学以英语为主,重点讲授西方国家的教育体制。总学时数:36学时。授课对象主要是大学三年级教育专业的学生。他们在修完大学英语四级课程后,应该掌握四千多个英语单词。懂得基本的翻译技巧,具有较快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目前,要找到既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求的现成双语教材是不现实的。最关键的是要选用适合学校实际的原版材料,适当压缩课程教学的内容。只有深受学生喜爱的双语教材,才能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为了突出实用性原则。我们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肖惠云主编的《当代英国概况》和周静琼主编的《当代美国概况》中节选了全英文版的教育专题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授课中。我们还节选了原版教材《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中的“比较教育背景的变化”和“三种比较分析”等内容,供学生翻译和讨论。我国着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已将《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英文版第五版翻译成中文版,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01年7月纳入“比较教育译丛”。原版教材作者埃德蒙?金(EDMUNDJ.KING),生于1914年,是英国着名比较教育专家。他是曼彻斯特大学硕士,伦敦大学哲学博士、文学博士。在文史哲、外语和教育学方面有很高的素养,学识渊博,造诣深厚,教育经验丰富。他主编的若干重要国家和地区社会、学校和进步系列比较教育丛书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双语教育论文范文2

关键词:母语音乐;教育;教师;双重角色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5-0020-02

构建“中华母语音乐文化教育体系”是21世纪我国音乐教育发展的方向和理念。《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目标”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描述中首次出现了“母语音乐文化”一词,“通过系统地学习母语音乐文化和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作品,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热爱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学校是母语音乐文化教育的基石,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实现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教师是受社会委托,以培养人为己任的职业。音乐教师在教学中的双重角色身份是实施母语音乐文化教育的前提和保障。

一、既是“传播者”,也是“受传者”

音乐是听觉艺术。人类通过有组织的音响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并在传递信息中进行相互交流、相互分享。“音乐传播是音乐现象得以存在、音乐作品得以实现其功能的人的一种社会行为。这种社会行为最简单的表现就是一个人将音乐作品以特定的形式传送给另外一个人或一群人。音乐接受者的生理感官在接受了这些音乐信息并产生心理效应(理解)后,再将某种反馈信息(或产生心理效应后的情绪表现)传递给传播者。”在这个传播过程中,“听”是最为重要的。从远古时代开始,人类用智慧和灵感创造了音乐,在劳动、生活、交往中进行着音乐传播行为。传播者、受传者和音乐(信息)是音乐传播的三要素,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没有音乐传播,就没有人的音乐。音乐的社会存在也正是凭借音乐的传播才能得以实现。

学校音乐教育是通过师生双边教学活动完成课程内容,发展学生音乐能力,形成音乐基本素养,最终达到以乐育人的目的。传播在汉语词解中有“传递、传送、传达、散布”之意。教学中,教师的“教”是将知识(信息)传递、传送给学生,学生在接受、受传后达到“学”知识的目的,是一种动态行为。音乐传播是音乐传播者(创作者、演唱者、演奏者)将传播内容(信息),通过媒介(乐谱、报纸、杂志、书籍、唱片、无线电广播、电视、网络等)的手段,传递给音乐受传者(听众),这也是一种动态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音乐教学活动实际上就是音乐传播活动。

广义的“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是指“要以在中华民族历代生产斗争、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文化为深厚基础和广阔背景而进行的音乐教育”。无论是先秦时期的“金石之乐”、汉魏时期的“相和歌”,还是唐代的歌舞大曲;无论是宋元时期的词调音乐和琴曲,还是明清时期的戏曲、说唱和民歌;无论是维吾尔族的“木卡姆”、蒙古的“长调”,还是藏族的“藏戏”、回族的“花儿”,均属于母语音乐文化教育的范畴,且都是在口耳相传的音乐传播活动中流传至今。

音乐教师是母语音乐文化教育的传播者。教学中,传播者(音乐教师)将“母语音乐”、“本土音乐”通过歌唱、演奏、舞蹈的表演方式传播给受传者(学生),学生在接受后(审美情趣、欣赏习惯等)以相应的方式发出反馈(审美认同、产生共鸣等)信息,以此反馈协调音乐传播者的行为。音乐教师在传播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音乐教师也是母语音乐文化的受传者。从学习的角度来看,音乐教师在担任音乐传播者角色的同时也是音乐传播的受传者。因为,音乐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音乐传播行为之前,自己首先要通过乐谱、唱片等媒介先接受音乐的传播,在反复受传后,转为传播者。反复受传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所以说,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活动和音乐传播活动中具有双重角色的身份。

二、既是“开发者”,也是“守护者”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源远流长。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许多传统音乐作品也在发生着变异,有些甚至消亡。传承传统音乐文化是音乐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要善于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音乐项目)运用到音乐课程中来,使学生从小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熏陶,树立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

音乐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王耀华教授曾说过:“凡是扎根于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之内的优秀音乐文化都是继承和教学的资产。”音乐教师应将本地区优秀的、典型的乡土音乐如:西安鼓乐、湖南花鼓戏、江南民歌、福建南曲、苏州评弹、河南豫剧等,合理的开发并引用到学校音乐教育中,编写成本校或地方教材。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在听,看、唱、奏、舞中,让学生了解、感受和掌握当地的乡土音乐,使他们从心底里喜爱本土音乐,并对本土音乐的学习产生兴趣,为自我传承奠定基础。

音乐教师更是母语音乐文化的守护者。音乐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中,首先要对本地区音乐文化进行挖掘,对其起源、流变、现状做详细梳理;其次,将已挖掘好的资源进行整理、编撰成文本;最后,再在教学实践中传播给学生。音乐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守护母语音乐文化的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母语音乐教育中的一份子,“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是学校音乐教师共同的职责和使命。

三、既是“传承者”,也是“创新者”

学校音乐教育课程性质的人文性体现在民族性、时代性和传承性三个方面。狭义的“母语音乐文化教育”是指“从母语的音乐入手、以母语的音乐为基础的音乐教育”。“母语”是人生下来第一个习得的语言。母语音乐对每个人来说是“建立在其‘母语’基础上的音乐,是和他的第一语言相联系的音乐,而不是和第二语言或其他各种语言相联系的音乐。”学习音乐首先要像学习语言那样学习本民族的母语歌曲,以此培养儿童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深厚感情。匈牙利著名作曲家、民族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指出:“灵魂的基础不能由两种基质的东西构成,一个人只能有一个母语,音乐上也是这样。用两种语言培养的人,永远不会精通其中的某一种。”

音乐教师是母语音乐文化教育的传承者。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每个地区和民族的优秀音乐文化都应成为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方言是因地域差别而形成的语言的变体,受其影响,各地的方言音乐便成为其“母语音乐”。如:陕西地区的“信天游”、“眉户调”,安徽地区的“黄梅戏”,四川地区的“川剧”、“川江船夫号子”,广东地区的“粤剧”、“咸水歌”等。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如:蒙古族的“长、短调”,藏族的“囊玛”,羌族的“萨朗”,锡伯族的“塔拉依乌春”等,就是其“母语音乐”。教师在传授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通过教学活动,学习本民族、本地区的民歌、儿歌和方言,以“母语”、“母语音乐语言”、“舞蹈语言”去说、唱、奏、跳。教与学的过程其实就是母语音乐文化传承的过程。

音乐教师又是母语音乐文化教育的创新者。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整个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历史。音乐是最具有创造性的艺术形式之一,音乐创造始终贯穿于人类音乐行为的全部过程,每个民族的音乐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都有创新。如:陕北民歌《咱们的领袖》就是由农民诗人孙万福在陕北安塞民歌《光棍哭妻》的曲调上填词传唱至今的一首民歌。再如:国粹“京剧”就是融合了徽剧和汉剧,并吸收了秦腔、昆曲、梆子、弋阳腔等艺术的优点在北京形成的,腔调以西皮和二黄为主。音乐教师作为母语音乐文化教育的创新者,首先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包括文学、戏剧、舞蹈、绘画、历史、社会生活、地理、民间风俗、美学、哲学等与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的学科,尤其是对本土、本族音乐文化相关知识尽可能地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如掌握民族音乐理论、音乐语法,积累民歌、会奏1~2种民族乐器等,为母语音乐创新积累资本;最后,要有创新的教学能力,教师在对母语音乐文化进行传递中用即兴创作、创编等手段发展民族民间音乐的同时要给学生提供质疑的空间和创作的自由。让学生学会学习要从否定开始,不要盲目接受原有的知识技能、指导学生着眼于未被发现的世界,在创新的教育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逐步形成创新能力。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学校音乐教育是保护和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以母语音乐文化为核心的教育是培养学生民族审美观,增强民族自豪感,自觉践行传承中华民族音乐文化。音乐教师在母语音乐文化教育中双重角色的身份为其在学校顺利开展教学活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正是有了音乐教师的参与,构建“中华母语音乐文化教育体系”的目标必将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曾遂今.音乐传播学理论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

[2]杨立梅.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王耀华,杜亚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

双语教育论文范文3

对物理教育“特培”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进行了研究,并对该专业学生进行了生源情况、教学素质等方面调查后发现,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课程难度大,学生不易理解;实验技能类课程课时偏少,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某些教学类课程时间安排不合理;学生语言基础的不同导致语言类课程需要调整;教学实践的质和量都无法保证,且形式单一;课程的教学、考核方式,教材等存在问题。

二、综合上述问题,对物理教育“特培”课程的设置进行改动

1.专业课类

(1)对《高等数学》、《解析几何》课的改造:数学是物理的基础,但考虑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的需求更高以及课时量的限制,应对数学知识的教学进行简化和改进。内容应侧重于在力、热、电、光学中用到的矢量运算、微分、积分及概率统计的基本内容和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即可,可将两门课合并为一门课程:《大学数学》,且课时数不宜增多。具体安排如下:《大学数学》;目的:为学生学习和理解物理专业识打好数学基础,能运用基本的高数和概率统计方法分析处理物理问题;内容:以矢量运算、微积分、概率统计的概念及运算为主,多结合物理实际问题进行教学;时间:第一学期;课时:72课时;考试形式:闭卷考试(重点考数学方法在物理问题中的运用)

(2)对《专业维语》的改造:在“特培生”培养过程中,要求语言教学不断线,因此在第一、二学期完成《基础维语(汉语强化)》的学习后,第三、四学期应继续学习维语或汉语,并直接学习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维、汉语表达,即训练双语教学。为使学生打好基础,能全面学习中学物理知识的双语表达,应增加课时。随着生源的变化,应根据学生的需求自己选择学习专业维语或是汉语,以弥补自身在双语教学语言方面的不足。具体安排如下:《专业维语(专业汉语)》;目的:为实现双语教学,加强学生用维语及汉语表达物理专业术语,进行教学的能力;内容:以初中物理教材为载体,细致讲解物理术语的维(汉)表达,侧重听说能力的训练;时间:第三、四学期;课时:每学期各64课时;考试形式:笔试口试相结合(笔试:闭卷,以物理专业术语的翻译为主;口试:听力和口语测试相结合)。

2.专业技能课类

(1)对《课程与教学论概要》的改造:由于本课过于理论抽象,学生不宜实践,建议删除。

(2)对《教材分析与教学法》的改造:本课较理论,但涉及到对中学物理教材的详尽分析解读,是学生全面深入学习中学物理知识并深挖教材的重要过程,因此非常有必要继续学习并加大课时,可设置为两门课。具体安排如下:《初中物理教材讲练》;目的:使学生对中学物理知识进行巩固、加深、查漏补缺,对初中物理教材的内容及编排熟悉到了如指掌;内容:以初中物理教材为载体,详尽讲解教材中出现的重难点问题、各个知识点、实验、习题等,并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时间:第三、四学期;课时:每学期64课时;考试形式:闭卷考试(主要测试学生对中学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中学物理教学法》;目的:使学生了解中学物理教学的规律、方法,明确中学物理各部分教学内容的新课标及教学设计的要领;内容:以典型案例解析新课标及介绍中学物理教学的一般规律、方法;时间:第四学期;课时:64课时;考试形式:闭卷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在新课标下的教学设计和分析能力)

(3)对《教学技能训练(微格教学)》的改造:本课侧重于学生在课堂上运用各种教学技能模拟真实的中学物理教学情景,应以学生训练为主要形式,是较好的教学实战演练。具体安排如下:《教学技能训练(微格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并熟练掌握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能熟练运用多种教学技能达到教学目的;内容:如何进行物理教学设计、备课,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及相关技能,学生重点模拟训练课堂教学环节;时间:第四学期;课时:64课时;考试形式:考查(侧重考查学生的教学设计和课堂讲授能力)。

(4)对《中小学物理科学实验教学研究》的改造: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研究以教师讲解分析实验为主,学生动手练习操作的机会较少,关于实验的拓展也少,没有达到提升学生设计并操作实验能力的目的;且实验教学应安排在实习前进行。另外,中学物理仿真实验与数字化实验作为现代物理教学中两种常用的教学和实验手段,开设这两门课能增进学生学习兴趣、拓展教学思路,但课时量不宜过多。具体安排如下:《中学物理实验讲练》;目的:使学生了解并熟练掌握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主要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内容、设计、重难点、操作等,以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提升实验教学能力;内容:对照各实验,学习实验的设计、内容、操作、教学等过程,学生重点模拟训练实验教学环节;时间:第四学期;课时:32课时;考试形式:考查(侧重考查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教学能力)。《中学物理仿真及数字化实验》;目的:使学生能够利用电脑软件模拟复杂的物理实验过程,并能将其应用于物理教学中;内容:仿真软件制作物理课件的方法,数字化实验的基本操作,并用两种办法模拟典型的中学物理实验;时间:第六学期;课时:64课时;考试形式:考查(重点运用两种方法模拟中学物理实验)

三、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和对课程设置的想法,建议加强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针对每一门课做好具体的课程设计,从教学大纲开始,逐步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计划、设计考核内容和形式等,以此充分体现每门课各自的特点且避免了不同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的重复,提高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2)做好教材的选择和编写工作。

目前,多数传统课程给学生及教师配备了教材,而一些新开的实践类课没有教材或仅为教师配了教材,即使有,教材的内容及编排也不完全适合学生和教学实际。选择教材应尽量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环境出发,为师生配备最适用的教材。没有教材的要组织人员编写校本教材。

(3)提高物理教师自身专业素质。

双语教育论文范文4

王建新,男,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摘要:本文将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研究文献分为七类,并分别概括了各类研究文献的研究现状,发现从微观上分析新疆具体地区双语教育的文献较少,指出需从微观入手,在科学的田野调查研究基础上制定适合具体地区实际情况的双语教育发展策略。

关键词:新疆;双语教育;教师;政策;模式;评价

从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新疆开始实行双语教育,而关于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研究也逐渐增多,研究文献大致可以分为七类:双语教育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的研究,双语教育个案研究,双语教育教师研究,双语教育课程教材研究,双语教育政策研究,双语教育模式研究,双语教育评价研究。

1.关于新疆双语教育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近年论文包括:张莉的《浅析新疆双语教学的现状与对策》,张洁、张梅的《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发展历程综述》,嵇宇科的《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问题观察与思考》,张梅的《新疆少数民族多元文化与双语教育关系研究》,方晓华的《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现状、特点及其反思》,刘姣、蔡文伯的《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三十年回溯与反思》等。

近年专著包括:陈世明的《新疆民汉双语现象与社会发展之关系》,廖冬梅的《新疆民族双语发展历史现状与成就》,木哈白提・哈斯木等著的《新疆少数民族中学汉语授课试验研究》等。

这些研究文献阐述了新疆双语教育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双语教育的现状,并发现了一些问题:双语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且不稳定、数量不足、教学能力不足、待遇较差、培训体系不完善;教材缺乏地方特色;课程设置不合理;双语教育发展不平衡;双语教育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具体的实施方法;少数民族学生缺乏汉语环境等,并从教师、教材、课程、评价等角度提出了对策。

2.双语教育个案研究

近年研究文献包括:李中耀、海峰和夏迪娅・伊布拉音的《新疆叶城县双语教学调查研究》,吐孙阿依・库尔班的《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双语教育的发展问题研究―以库尔勒市H县为例》,李文涛的《双语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新疆疏勒县为例》等。

该类文献针对具体地区,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从双语教育的模式、教师、教材、课程、学生等角度深入分析了目标地区双语教育的现状,指出目标地区双语教育存在的具体问题,包括教师教学能力不足、缺乏合理教材、缺乏汉语环境等,并提出了对策。由于实地调查并选取合理的调查对象做了大量调查问卷,因此该类文献研究结果更能反映出目标地区的实际情况,更能服务于目标地区的双语教育发展。

3.双语教育教师研究

近年研究文献包括:王阿舒,苏生艳、汤允凤的《南疆三地州双语教师现状调查分析》,刘旭的《新疆少数民族小学双语教师培训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喀什地区为例》,方晓华的《试论双语教师培养模式》,杨淑芹、吴敏的《新疆中小学双语教学推进中少数民族教师的态度研究》等。

该类文献分析了双语教师的基本情况、教学能力、教学态度、语言使用情况、培训现状等,并指出双语教师汉语水平较低、师资队伍不稳、教学能力不高、培训体系较差、教师待遇较差等问题,认为要提高双语教师地位和待遇,开展多元化培训,完善评价激励机制等。

4.双语教育课程教材研究

张兴、崔静对双语教育课程设置做了研究,指出当前的课程知识体系单一,难以培养合格的民汉兼通人才,指出要设计合理的双语教育课程知识体系,并提出了双语教育课程体系的内容[1]。杨德明对哈密市鲁能小学做了个案分析,认为该小学双语教学开展较为成功的一个原因是开设了学科课程、隐性课程、活动课程“三位一体”的双语课程体系,而问题之一是缺乏适合的教材[2]。

5.双语教育政策研究

赵鸿锴、张迎治从语言政策角度梳理了新疆双语教育政策[3]。王阿舒回顾了新疆50多年来的双语教育政策,分析了政策的演进轨迹[4]。陈旭、陈进分析了新疆双语教育政策对于新疆民族教育发展的作用。王阿舒、孟凡丽阐述了50多年来新疆的双语教育政策[5]。上述文献表明新疆自治区政府认真贯彻了中央的双语教育政策,为双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

6.双语教育模式研究

陈得军、刘琴和方晓华对新疆双语教育模式的现状做了分析[6]。赵建梅针对乌鲁木齐市T区的实际情况构建了适合该区的双语教育模式。李儒忠阐述了新疆双语教育模式的性质、特征及目的,认为部分课程使用汉语教学是新疆今后较长时期内的主要双语教学模式[7]。魏炜认为部分课程使用汉语教学利于实现民汉兼通的目标[8]。张梅分析了新疆的双语教育模式,认为模式应体现双语教育的目标[9]。结合上述文献可以发现,双语教育模式要因地制宜,对于多数地区部分地区使用汉语教学将是今后较长时期内的主要双语教育模式。

7.双语教育评价研究

方晓华认为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评价系统应包括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双语教育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10]。马小玲认为要以教学及其主客体作为新疆双语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以影响教学的客观因素与社会因素为辅助内容,并以历史和现状为根据提出了新疆双语教学的评价体系[11]。

通过分析上述文献,发现研究者以新疆高校师生为主,研究文献以期刊论文为主,大多发表在新疆本地期刊上,研究内容从宏观上分析新疆双语教育的文献较多,而从微观上分析新疆具体地区双语教育的文献较少。对于新疆双语教育而言,各地区少数民族分布情况不同、汉语影响程度不同、经济发展程度不一,即各地区开展双语教育的环境差异较大,因此,各地区难以相互照搬经验,应采取符合各地区实际情况的双语教育策略,而这就需要从微观入手,对各地区的双语教育开展个案研究,在科学的田野调查的研究基础上制定适合具体地区实际情况的双语教育发展策略。(作者单位:1.武汉大学文学院;2.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张兴,崔静.论新疆双语教学课程知识体系的建构[J].双语教育研究,2014(3):35-39.

[2] 杨德明.在双语课程教学改革中探索双语人才培养模式―对新疆哈密市鲁能小学的个案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08(2):50-55.

[3] 赵鸿锴,张迎治.新疆双语教育语言政策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9):17.

[4] 王阿舒.新疆双语教育政策的当代演进[J].新疆社会科学,2012(3):119-122.

[5] 王阿舒,孟凡丽.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发展综述[J].民族教育研究,2006(2):22-26.

[6] 陈得军,刘琴,方晓华.文化生态语境下的新疆双语教育模式[J].民族论坛,2014(1):63-67.

[7] 李儒忠.论双语教育的模式[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1(1):25-34.

[8] 魏炜.对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模式的几点思考[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1(1):42-48.

[9] 张梅.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模式及其语言使用问题[J].民族教育研究,2009,(4):96-101.

双语教育论文范文5

实施藏汉双语教学,既体现了本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的根本需要,同时也是学习引进先进民族文化的客观需要。藏汉双语教学是有利于继承和发展藏文化,有利于学习汉文化,有利于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与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众所周知,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科技迅猛提升,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当下,学习吸收先进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民族在保持原有民族特色的同时,发展自身民族文化的必要手段,只有这样才能与时俱进,使民族文化伴随时代的发展大放异彩。因此,在藏族教育中,藏汉双语教学可以培养精通藏汉语言文字,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双语人才,促进藏族文化发展,以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与发展。

一、影响藏汉双语教学的因素

在1972年出版的《教学模式》一书中,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于指出,教学模式就是“试图系统探索教学目标(教学策略),课程设计和教材,以及社会和心理理论三者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设法考察一系列使教学活动模式化的各种可供选择的类型。”从这一较为权威的界定中可以看出,教学模式的形成一般会受两方面的影响:一是教学思想,另一方面是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因此影响藏汉双语教学设计模式的因素是极为复杂的。

(一)藏族双语人自身的双语态度

1996年,曾有学者专门调查研究了藏族双语人的双语态度问题,最后得出两方面的结论:一是对母语的态度中,对于他们的母语、藏族双语人内心具有深厚的感情,这份感情对保持自己母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二是藏族双语人对汉语的态度更具有理性,虽然他们积极学习和掌握汉语,但是他们强烈反对试图以汉语取代母语的做法。在双语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实施过程中,社会上层管理人士、学生、教师、家长的双语态度是重要的影响因素。80年代以后,伴随着藏区城镇藏族与汉族杂居的现象,藏汉双语教学模式即语文以汉语文授课为主,同时加授藏语文的模式,逐渐形成并不断完善,从对母语的情感上和对待汉语的理性视角看,一种多元的、开放的双语教学模式正在逐渐的被藏族双语人所接受。

(二)藏族居住与分布位置特点

甘肃、青海、、四川和云南等省(区)是我国藏族居住和分布的主要地区,并以大聚居区、小聚居区和散杂居区为其主要居住形式,其中也不排除大聚居小杂居和大杂居中小聚居的情况。“所谓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这个概念是指有少数民族聚居在内的地区,所以并不排斥有汉族居住在内,甚至在人数上可以占多数。在这些地区有些是汉族的大小聚居区和少数民族的聚居区马赛克式的穿插分布。”在藏区施行双语教学的模式也会随着藏族居住与分布在藏区的不同特点而有所不同。以藏语文为主同时设有汉语文课的这类教学体系主要体现在藏族大聚居的自治区;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是以藏族小聚居为主的地区,双语教学中实行“两个为主”的教育模式:一种是“藏加汉”的教育模式,也就是说以藏文为主,尽量用藏语讲授所开设的各学科课程,而把汉语文课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开设;另一种模式是“汉加藏”,则是以汉语文为主,用汉语言讲授所设各门学科,另外加授藏语文课为一门独立学科。

(三)双语教学现行状况

中小学藏区学校的双语教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探索经验到建立模式的一个过程,因此各地区、各学校的藏汉双语教学的差异性很大。从目前来看,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藏汉双语教学模式的地区从小学到中学,甚至到高校均具有相当健全的双语教学体系;而有些地区和学校,还没形成较健全的体系,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双语教学在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中并没有很好地衔接起来;一些双语教学仍以内地模式为蓝本,教学上缺乏民族特色的地区和学校,严格意义上讲,双语教学仍处于空白。虽然我国法规政策中明文规定提倡少数民族首先享有学习和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同时鼓励他们学习汉语文,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各民族地区的学校仍要从本民族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适合本民族发展的具体教育模式。由此可见,现行学校中双语教学实际状况这一可变因素正逐渐从实用和情感转化为理性和科学,从而促使藏汉双语教学模式在科学化和理性化的方向指引下高效运行。

(四)对双语教学基础认识的差异性

民族语言学、文化人类学、教育心理学、语言心理学是双语教学的四大基础理论。因双语教学基础领域的侧重点不同,在形成双语教学的概念、类型及理论时便会产生差异性:强调双语教学中双语的掌握和使用的是重语言学基础的重要特征;保持和发展文化方面的工具与价值是重文化人类学基础的侧重点;对教育心理学基础而言,双语教学的运用方法与掌握内容方面的效果则是至关重要的;而强调儿童母语的获得与习得第二语言的是重语言心理学基础的主要维度。因此,不同双语教学指导思想的形成有赖于不同的基础理论观点,从而使藏汉双语教学的发展与演进轨迹表现出从重语言学基础到重教育学基础再到测重综合基础领域的特点。

二、双语教学研究的策略

针对藏汉双语教学的研究虽已有了不错的进展,但通过走访一些牧区藏族学校使笔者了解到,藏族学生双语教学发展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经过调研的实践经历,笔者更加坚信要想处理这些问题,藏汉双语教学研究模式的创新,理念的更新是首要前提,同时要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作为指导,从宏观角度对藏汉双语教学理论及方法进行审视,探寻行之有效的藏汉双语教学模式,建立藏汉双语教学研究理论的新体系。实现藏汉双语教学模式的突破是一项系统工程,同时也是具有现实和深远历史意义的。

(一)“取其精华““,融会贯通”,建立藏汉双语教学理论的新体系

藏汉双语教学研究与语言学、民族学、教育学、心理学和文化学等学科有着千丝万缕联系,并且涉及到双语教育发展、双语心理发展、学习策略等方面的研究,由此,借鉴并汲取各学科研究理论,对发展尚不完善的藏汉双语教学研究及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就藏族学生的心理而言,舒曼的“文化适应模型”理论认为“,学习者和目标语言之间的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的远近受到社会、情感、认知、教学等因素的制约;第二语言学习者和目标语言群体之间的心理距离和社会距离与文化适应的程度成反比。”另外,“思想库模式”指出:“思想库的发展不仅受到第一语言的影响,第二语言也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思想库一旦增加一门语言,广泛的双语文化内涵也随之增加。”可见,双语学习不仅能使双语学习者生成新的信念和新的价值观念,同时也会促使他们成为双元文化者。就藏族学生的能力发展而言,双语教学影响其认知发展,而且双语儿童对信息处理具有更强的认识控制能力。维果斯基认为:单语学习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有别于多语经验的影响,同时运用两种或多种语言有助于儿童的元语言能力提高。赛格洛维特的研究表明:通过两种语言的内化会促使儿童产生一个比较复杂的、装备相当精良的“心理运算器”,双语儿童在处理信号时可以通过这个运算器交替使用两个规则系统。兰伯特指出:双语儿童经过学习会形成一种立体的语言观,即单语儿童始终无法达到的一种三维语言观,它能使元语言意识变得更加清楚,并且认知能力更加灵活。就藏汉双语教学方法方面而言,需要新的技术路线以调整和改革目前的藏汉双语教学方法。“中介语”理论阐释如下:在教学活动中,一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就需要对学习者思维活动方式加强了解,对学习者表述中的问题,不单单要分析和纠正语言,而且还要指导与调整其思维活动路线。该理论的应用,为藏汉双语教学方法提供了新的技术路线,拓宽了我们解决藏汉双语教学问题中的思路。笔者认为,应对双语教师做特殊的、针对性强的教学方法方面的培训。就藏汉双语教学评价方面而言,斯波尔斯基提出了双语教学评价模式,该模式是以双语教学过程中基本变量的分类为依据,该模式囊括了双语教学评价的多个因素,比如语言、心理、人口、社会、地理、历史因素等等,其中双语教学始终处于这些因素的核心地位。依据该理论笔者认为:在学生习得双语时,对双语能力和学业成绩进行诊断和评价,不应该只从学生内因的角度来评价判断,而且要考虑学生的外因,从宏观的角度,整体把握学生所处的周围环境,从社会、心理、经济、师生互动等方面做综合审视,做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和判断,构建起富有生命活力的藏汉双语教学的评价体系。通过上述的理论研究对解决藏族学生实际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如何内化第二语言以及其心理变量,如何影响第二语言的习得等等,还是远远不够的。笔者认为,在“取其精华”的基础之上,将双语教学与藏汉双语教学之间共同的内在联系整理出来,并且找出藏汉双语教学自身的特殊性,用两者的普遍性特征指导藏汉双语教学的特殊性,构建并完善藏汉双语教学的理论体系。

(二)从需求出发,明确藏族牧区学校双语教学的目标,培养多元化人才

众所周知,双语教学的研究及实施,有其极为重要的价值和功能:其一,现在的学校教育,已不再把传授知识作为唯一目标,所以,以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为宗旨的双语教学的目标也不应局限在单纯地学习语言上;其二,双语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兼具三种功能:素质拓展功能、文化传递功能和交流的工具。因此,为满足多元化人才培养的需求,明确藏汉双语教学目标成了双语教学研究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对此笔者建议: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所提出的“优先发展、育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培养适应社会的多元化人才。在关注这两个发展的前提下,确立藏族牧区双语教学研究的目标定位,设计新的课程理念,在学校教学情景之中发展学生的双语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及学习,并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愿望。

(三)以改革创新为契机,带动藏汉双语教学研究的发展

双语教育论文范文6

关键词:“双语”教育;思考;模式;教材;师资

随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民族教育事业得益于党和国家政策与资金的强力支持,校舍建设、教学仪器、信息技术教育资源等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与此同时,如何提升民族地区“双语”教学质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双语”教学模式、教材的改革成为教育工作者和学者们争论的焦点,笔者作为从事民族教育教学的工作者,总结个人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经验,谈几点自己对“双语”教育的思考。

一、模式的选用

近年来,只要一提到“双语”教育,无论是调研的政府官员、从事民族教育研究的学者,还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必定纠缠于教学模式的争论,即纠缠于一类、二类,甚至于三类模式优劣的争论。所谓教学模式,是人们对某种教学方式的归类与总结。如一类模式为除国家设定的通用语和外语语文课程外,其余学科均用母语授课;二类模式则与之相反,除母语语文课程外,其余课程均用国家通用语授课;鉴于以上两种模式的差距,一些学者提出一个折中的模式―三类模式,一部分课程用母语授课,一部分课程用国家通用语授课。“存在即理由”,上述无论哪个模式,都是累计于民族教育长期发展经验的归纳,无一不充分考虑到地域条件、学生的语言环境、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与国家通用语的接轨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其孰优孰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根据本人长期在教学一线的工作经验,可借用邓小平同志的“白猫黑猫”论,模式无优劣,只要能够提升民族地区的教育教学质量,能够提升学生的“双语”乃至“三语”水平,为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接受高层次的教育创造语言条件,就是好的模式。所以,在模式的选用上不能搞一刀切,不能一个模式,既要考虑文化传承、语言环境、学生的后续发展,又要考虑群众的意愿和学生的需求,还要考虑学生的学段,与普通教育的接轨,特别是普通高校教育的接轨。同时顺应群众愿望,遵从家长学生意愿,进一步加强思想引导,逐步推进“双语”教育模式的改革,以点带面,逐步实施,民族学校教学模式由单一的一类模式向“一、二类”模式并存,多元化教学模式的转变。

二、教材的改革

“双语”教育第二个争论的焦点是教材的选用,提升一点高度的话就是教材的改革,就中小学教师层面、一般教育行政官员的侧面,其争论的范围主要局限于中小学使用的教材本身,局限于地方教材和人教版教材之争,缺乏深层次的考虑和高层次的探讨。无论是哪种版本的教材无不凝聚着几代教育专家学者的智慧和心血,是无数教育者的经验结晶。但教材只是知识的载体,它是既定的,也是可以拓展的,既定的知识靠教师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学习掌握,而知识的拓展则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引导,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学习“双语”的方法,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知识的习惯。2012年5月至2012年6月间本人到北京教育学院参加培训时,在海淀区实验二小一堂《数星星的孩子》语文观摩课后,对该教师“一块黑板、一根粉笔就可以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这样一句话印象深刻。有好的黑板和好的粉笔,需要好的教师去运用,好的教材更需要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而非教材,所以说在探讨“双语”选用教材时,必须考虑教师和学生的水平,不能以教材而论教材,必须把教材研发、教师能力的提升、学生学习“双语”兴趣的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去研究。同时在教材的选用方面必须考虑如何与高中、大学的教材接轨,更要考虑民族院校学科设置偏重文哲艺术类、自然学科专业设置不足、教材研发不够等诸多问题,探讨与普通高校教育教材、学科课程设置接轨的研究,以便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方面与普通高校接轨。

三、师资的培养

师资队伍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力保障,而学科专业结构性缺编问题是中小学教育事业发展中存在的的突出问题。而民族教育方面,母语及通用语“双语双文兼通”的学科专业紧缺,一直是困扰职业双语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又一主因。所以说构建数量、质量、专业结构上满足教育工作需要的中小学教师队伍,是发展、提高、繁荣民族教育事业的重要条件。所以说,如何加强“双语”教师队伍建设是我们必须思考、面对、解决的问题。作为民族地区的海南藏族自治州,近几年为推进教育事业发展,通过实施重大教育综合改革和中小学布局调整,优化整合教育资源,但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来看,汉语教学质量与教育发达地区仍然存在一定差距,虽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汉语言环境较差、经济基础薄弱、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起步晚、底子薄,但“双语”教师、汉语教师严重不足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我认为,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要充分利用现有教师资源,加大对现有教师转岗的培训力度,提高使用通用语言的能力。二是加强跨县域、跨地区的交流,学习、借鉴其他实施“双语”教育地区先进的经验、方法,结合本地实际,针对存在的问题,着力推进“双语”教育教学改革。三是各民族师范类高校扩大“双语”人才招生数量,为补充双语教师提供人才支持。

以上是本人对我自己所在地域“双语”教育改革中一些热点、焦点问题的思考。当然,发展民族教育,提高“双语”教育,问题将会不断出现,只要我们每一个从事“双语”教育的人,以忠诚之心,勇于探索,深入思考,不断找寻,“双语”教育一定会在不断的争论中阔步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双语教育论文范文7

关键词:学前双语师资教师素质英语教师素质幼儿教师素质职前培养职后培训

五年制大专院校学前双语教育师资是基于在学前阶段开展双语教育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的前提下提出的。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和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以培养儿童学习英语兴趣为主要目的的学前双语教育在全国不少地区拉开帷幕,成为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双语教育成败的关键在于双语师资。目前,我国双语师资的语言技能、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都需要进一步改善与提高。与此同时,学前双语教育的研究也逐步成为我国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拟对近年来我国学前双语教育师资的规格标准及培养作初步探讨,以促进我国学前双语教育的顺利进行。

1学前双语师资的涵义

在我国对学前双语师资的涵义,有不同的看法,但普遍认为学前双语教育师资是指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汉语和英语在学前教育机构组织和开展一日生活活动和教育教学活动的教育工作者。由此看出,承担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教师应同时兼备幼儿教师和英语教师的基本素养,即是合格的幼儿教师和合格的英语教师集为一体的“双师型”。

2学前双语教师素质的构成要素

学前双语教师是师资队伍中的一员。除了应具备教师的基本素质外,还应具备从事学前双语教育所需要的英语教师的基本素质和幼儿教师的基本素质。

(1>教师的共同素质主要指思想素质、身心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等方面。具体来说,在思想素质方面,教师应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在身心素质方面,教师要具有健康的体魄,乐观向上的性格与较强的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自控能力。在文化素质方面,教师除了应掌握本学科专业文化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外,还应具备较为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在能力素质方面,教师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以及科研创新能力等。

(2)英语教师的基本素质主要指教师应该具备英语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综合知识,包括具有系统而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具体指准确而流利的英语语音语调、一定的贴近儿童生活的词汇量、牢固的语法修辞及文体方面的知识以及本国与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社会状况、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文化背景。同时,也要掌握现代语言学理论、外语学习理论和学前英语教学法,了解各种英语教学流派及其发展,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幼儿教师的基本素质是指幼儿教师应具有正确而先进的儿童观与教育观,掌握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了解当前的各种幼儿教育模式,具有参与幼儿教育改革和教育科研活动的能力。熟悉现代教育及幼儿保健、教育、教学和幼儿管理的一般原理,了解现代幼儿教育发展的趋势。同时,幼儿教师还应具备从事幼教工作所必需的艺术、体育技能,生动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儿童学习和活动的管理能力。

3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

学前双语新师资是指通过高师或幼师职前培养出来的合格的新教师。他们是按照合格的幼儿教师和合格的英语教师的标淮培养出来的复合型人才;而目前在职的幼儿教师也渴望成为学前双语教师,而在英语方面不足。基于以上原因,必须将英语教师和幼儿教师的优势结合在一起,归结起来有两种解决的途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

3.1职前培养

职前培养就是指师范院校学前专业学生的培养,其模式为:

(1)以培养学前双语师资为目标的双语班。

许多师范院校开设了学前双语专业,他们不仅学习动儿教育的全部课程,还要学习相应的英语知识,毕业时须达到英语大专毕业水平。在学习期间,每学期至少有两周到幼儿园见习、实习。毕业前最后一学期,顶岗实习半年,实现学校到岗位零距离对接。

(2)以选修课的方式培养双语教育师资。

师范生在主修某一专业的基础上,可选修双语教育的某些课程,并通过考核,达到双语师资的标准可颁发双语教师的资格证书。

3.2职后培训

职后培训即在职教师的培训,就是对目前符合一定条件的幼儿园的在职教师进行学前双语教育方面的培训。根据各地双语师资的基本情况,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学前双语教师在职培训大纲》中明确指出:“使学员对双语教育的基本理论,学前双语教育的现状和趋势以及学前双语教育课程的设置有清楚的认识;使学员对儿童的认识发展规律和儿童二语习得的教学原则和方法有整体的了解;使学员掌握相应的英语语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能力。”

双语教育论文范文8

关键词:学科发展史;双语教育;公共管理学

1 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史及其教育原则

学科发展史教育在专业教育中必不可少,通过学科发展史教育能够促使学生较为完整地了解学科的发展背景,以及学科的发展方向。学科的发展需要经历一系列的曲折过程,这也是科学探索的规律。公共管理学科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缘起时期、制度主义时期、行为主义时期、新公共行政时期、新公共管理时期等发展阶段。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向学生介绍整个学科的发展简史,才能够让学生更具备专业素养,培养学生的专业心智品质,所以在公共管理专业教育中学科发展史的教育不可或缺。

公共管理学科的理论基础形成于十九世纪的美国,它的缘起与文官制度的发展是分不开的。所谓文官制度是指政府雇佣(多为终身雇佣)有专业技术和行政事务处理能力的文职人员为政府工作而形成的制度。他们能够处理社会管理中的各种问题,这些公共雇员能够维持政府机关的运转。美国的“政党分肥制”引起了社会和民众的不满,因为这种资本主义制度导致了每一位新总统上台之后大量任命自己的亲信,这不利于行政的连续性。在社会公众的呼吁和要求下,1883年彭德尔顿法案在国会通过,美国文官委员会重新建立起来,从此联邦机构逐渐地走向了非政治化的轨道[1]。由于政治和行政正式分开了,所以行政理论作为独立的理论才得以发展。我们可以把威尔逊的《行政之研究》一文看作是对美国文官委员会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政策理念的概括。古德曼和威尔逊的著作和论文可以看做是公共管理学科的奠基。

二十世纪初的《公共行政学导论》和《公共行政学原则》使公共行政学者都相信公共行政存在着指导行政现象的科学原则。而马克思韦伯的《论官僚制度》探讨了现代组织原则与规范,使学术界的研究方向集中到了官僚和官僚制度方面,时至今日这都是公共管理学科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在此之后,行政管理学派从管理实务出发,建立了一套管理理论和规则,作为管理者的行为准则[2]。20世纪60年代,沃尔多致力于重拾行政中的价值因素,他一生都反对将公共行政看做行政机器,他反对摒弃行政中的价值因素,因而在学科发展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弗雷德里克森继承了沃尔多的思想,他以“社会公平”作为行政学和政府的核心价值,反对传统的政治-行政二分法以及行政学研究的价值中立。而罗伯特登哈特认为以效率为导向的工具理性只会引导人们关注达成既定目标的手段,而忽视对目标本身的关怀,提出了以公民对话协商和公共利益为基础的新公共服务思想[3]。新公共服务理论要求政府只是掌舵而不是划桨,其主要只能是提供公共服务,在服务的过程中应该把社会公众看做顾客来提供公共服务。

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史教育的原则主要包括三点。第一,在学科发展史教育中应着重介绍学科发展的背景,学科的理论发展其实都源自于一定的历史背景。比如要让学生了解上世纪70年代西方主要国家经济“滞胀”与新科技革命的爆发催生了行政学科新的研究范式和研究取向。这样学生才更能理解学科的理论的发展及其转型。第二,在学科发展史教育中应注重英文原著的解读,许多公共管理学的经典著作至今都没有被翻译成中文,比如沃尔多的《行政国家》。这种情况使得专业教学必须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英文文献的能力。第三,在学科发展史教育中应该注重理论论战的介绍,在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历史中经历了数次论战,才形成今天的理论格局,让学生了解这些论战的情况有利于他们理解今天的学科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2 双语教育在学科发展史中的作用

双语教育是将母语以外的另外一种语言直接应用于专业教学,通过第二语言学习专业知识。所以双语教育即不同于通过母语来讲授专业知识,又有别于单纯的语言教育。行政管理专业的双语教学中不应简单地视为一般语言类课程,而是用外语讲授专业知识,所以不能把专业课的双语教学当做外语教学的辅助课[4]。公共管理专业双语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专业知识,而提高外语水平只是其附带效应。在该领域我们仍需要吸收大量的外文资料,在大学课堂中更多地运用双语教学,培养更多的双语型专业人才,能促使公共管理学科更快地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专业教学中,外语技能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或者翻译的工具,而是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在公共管理学教育中使用中英文双语教学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促进他们更多地接触和理解英文原著,理解学科核心知识的精髓,培养他们作为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的心智品质。通过双语教学,让大学生掌握应用外语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基本方法,使学生能够通过外语来掌握和运用公共管理学的专业知识。

我国在公共管理专业的研究和教学方面都处在摸索的阶段,而西方国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理论与实践经验。而且在出版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专业课的原版英文读物,在专业课堂上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英文书籍和文献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专业知识。中国的公共管理还需要从英文的经典原著和其他英文资料中吸取更多的营养才能加快自身的发展。所以对于公共管理专业而言应该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积极地推进双语教学。

3 双语教育在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史中的应用

相对于以前的学科而言,公共管理毕竟是一个新的舶来品,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在研究过程中,中国的学者以及学生都需要吸收更多的原始知识,这就凸显出双语教学在公共管理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学科发展史的教育和双语教育都不仅仅只存在于一个阶段,而是要贯穿于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始终。在本科的学科发展史教学中适当加入双语教学,使学生从母语逐渐适应本专业的外语书籍和资料。而在研究生阶段增加外语教学的比重,从母语教学导入,在有条件的学校甚至可以逐步尝试与国际专业教育接轨。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先设置公共管理专业英语课程,首先让学生熟悉公共管理专业词汇、句式、常用行文结构等等,再把这种专业英语教育扩展至其他专业课程,将不同课程的内容双语化,在推进课程双语化的同时深化和扩充专业英语知识,拓展学生的专业英语技能。专业英语课程中的内容要重点介绍学科的发展背景和历史,让学生通过专业英语课程阅读本专业的英文原著。学科发展史中的双语教学应该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翻译能力,以便让大学生能够更快、更直接地获取外文资料中的信息,从而更好地掌握专业课程知识,以及扩大学生的学术视野,而扩大学生的学术视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研究能力。我们不仅在研究生阶段需要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在本科生阶段也都离不开对学生研究兴趣和能力的培养,所以研究性双语教学模式也是公共管理双语教育模式中很重要的部分。

在中国公共管理专业是从行政管理专业发展而来的,虽然今天这两个词常常被混同,但是较之以前的行政管理学,公共管理学的概念与内涵更为宽广。它既包含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的基础,又借用了社会学、心理学和人类学的研究工具,在方法论上逐步从定性分析走向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因此,公共管理专业双语教育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在掌握了专业基本外语技能的基础上,既要让学生能够有足够的外语能力获取专业理论知识,又要让学生有相应的外语能力掌握新的研究方法。

公共管理专业需要吸收和消化大量的舶来知识,在经济和教育高度国际化的今天,专业知识的双语教育更显重要。以外语为媒介介绍国外公共管理学的经典著作和前沿理论是我们在本科生教育阶段和研究生教育阶段所应做的。许多公共管理学经典著作,比如威尔逊和沃尔多的经典作品,至今都还没有被翻译成中文。高校老师在上课时使用的翻译大都是自己个人对原文的理解,而这些理解常常受到个人认知的阈限,从而导致学生对原文的理解都产生偏差。消除专业知识学习中“语义偏差”影响的最好方法就是阅读原文,开设专门的经典著作课程并使用英语原文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原文的过程中对原文产生自己的理解。教师可以与学生讨论原文以及原文中所涉及的基本理论,但是并没有直接翻译这些内容或者代替学生思考和接收知识。学生对原文的理解是自发的和新鲜的,虽然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的理解都准确,但是可以减少语义偏差所带来的影响。

在其他的课程中穿插双语教学内容可以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案例教学在专业英语中也十分重要,学生通过阅读英文案例并进行案例分析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专业英语技能。公共管理专业的案例来源很广,由于公共管理的基础学科包括了管理学、社会学和法学等学科,所以管理学案例、社会学案例和法学案例都能为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课堂教学所用。管理学和法学案例资源非常丰富,而且时事英文案例也容易获得。案例不仅能够说明理论问题,而且能使教材内容更加形象生动,学生在学习案例的过程中更能感受到理论知识在现实中的体现和运用。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相应的实践热点问题,激发学生进行讨论,既能够拓展与实践相关的专业知识,又可以增加专业词汇量,锻炼专业英语综合应用能力。通过这样的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公共管理学的时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在学科发展史的教育中使用双语教学不但能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还可以切实增强学生的外文文献研究能力。通过这样的形式能引导学生关注公共管理的前沿理论问题和新的实践创新,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

参考文献:

[1] 张康之.行政与公共行政的历史演进[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2(4).

[2] 孙勇,孙华斌.公共管理理论流派综述与研究启示[J].商业时代,2011(1).

双语教育论文范文9

【关键词】0-3岁 婴幼儿 双语

研究现状:近年来,关于儿童语言发展认知的研究逐步成为语言教育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汉语语音、词汇、句子、语义发展的特点。语音方面,温宝莹(2008)对1-6岁普通话儿童汉语元音系统发展进行了研究,认为儿童的元音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1.5岁,1.5-3岁,以及3岁以后,并承认儿童语音习得具有阶段性和顺序性。词汇方面,孔令达(2004)关注了儿童汉语习得的词汇方面,考察了对名词,代词,形容词等习得过程。范莉(2005,2007)对儿童习得否定词过程进行了研究。句子方面,李宇明(2004)对汉语孩子在语言不同层面上的语言形式特征进行了分析,其中就包括儿语词的研究,王永德(2001)从认知发展的角度研究了汉语儿童句法的发展,认为儿童从单词句阶段不使用句法规则发展到之后双词句和电报句阶段使用简单句法规则,最后发展到语言成熟阶段使用复杂句法规则。乐守红(2009)研究了2-3岁儿童语言中修饰的句法成分的发展。语义方面,周国光(2000)指出儿童对高,大,全,多的事物的词汇更容易掌握,这是因为大小,高低,比轻,弱的刺激强度大,这是对幼儿词义习得顺序的一种理论假设。陈敏(2009)还记录了一位说普通话的母亲与儿子逐月对话,并与三组成人之间的对话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儿语和成人语的差异较大的地方主要还是在词汇方面。此外,刘颖(2009)以儿童早期语言发展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了后天语言环境对儿童习得语言影响和作用。这些研究揭示了幼儿语言发展的过程和特点有了一定的研究,但都是基于单语环境下研究幼儿汉语习得规律。

现状分析:中国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在全球国际化的大趋势下,在家庭中接受双语教育的0-3岁婴幼儿数量呈爆发性增长,双语教育的低龄化呈明显趋势。那么,双语教育对幼儿语言发展造成何种影响,双语教育是否造成儿童语言发展缓慢,英语语言发展对汉语发展有无造成干扰,或反之,是否汉语优势语言在幼儿语言习得在干扰了英语语言发展。国内外学者以英语为主要语言对双语教育环境中儿童习得做过研究,认为过早的双语教育会干扰儿童语言发展,例如在语言意识、语言加工控制能力方面均落后于单语环境下的儿童。国内学界也有人提出这个问题。实际上,从生理学角度来看,0-3岁孩子正处于“语言敏感期”和“语言爆发期”,是语言习得的关键时期。那么,在越来越多的父母愿意给子女提供早期英语教育,幼儿接触英语时期较早的情况下,双语教育家庭中幼儿的语言发展问题就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课题目的与研究方法:本课题旨在研究接受双语早期教育的0-3岁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分三个阶段开展研究。第一阶段,以现有语言学、教育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婴幼儿认知发展特点和三个实证家庭的具体情况,设计家庭双语教育的基本方案,准备教学内容和材料,培训家长。第二阶段为实验阶段。三个家庭将根据教育方案开展家庭教育,并以隐蔽的方式对幼儿语言使用片段录像和录音,家庭教育者也要通过文字方式记录幼儿语言发展现象。第三个阶段为资料整理与分析阶段。通过对三个家庭中幼儿汉语与英语材料的分析,解释双语教育家庭幼儿汉语和英语发展的阶段和特点,并将其余单语家庭幼儿语言发展的基本阶段相对比,探讨双语教育家庭中幼儿语言发展更快或滞后。

本课在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计算机统计法、访谈法的同时,通过对双语教育下婴幼儿语言发展的研究,解释双语教育环境下婴幼儿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期望为儿童语言教育、国家语言政策制定提供一个可借鉴的材料。主要观点假设是:接受双语教育的0-3岁婴幼儿的汉语语言发展与单语家庭的婴幼儿汉语语言发展不具有显著差异,接受双语教育家庭的0-3岁婴幼儿的英语语言发展不会干扰汉语发展。

课题成果与结论:本课题的最终成果有两篇公开发表的论文。分别是成果的主要内容有论文两篇,分别是《宏观汉语环境下0-3岁幼儿双语习得研究》与《双语教育环境下0-3q婴幼儿语言发展规律研究》。其中,在《宏观汉语环境下0-3岁幼儿双语习得研究》中,研究得出的主要观点是:幼儿语言习得是人类发展中的重要特征,在宏观汉语环境下。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的特点发展观察来看,0-3岁幼儿双语语言发展与单语种家庭婴幼儿的言语语言并不具有显著的差异,接受双语教育的家庭的0-3岁的婴幼儿的英语语言发展不会干扰汉语发展,同时,0-3岁,孩子面临语言敏感期与语言爆发期,这是语言发展最关键的时段,抓住了这一时段的语言发育特点,对孩子进行有规律有节奏的语感培养,就可以实现两种语言无障碍切换运用了。具体说来在第二篇文章,《双语教育环境下0-3岁婴幼儿语言发展规律研究》中我们要得出的结论是:

一、 0-3岁语言敏感期和爆发期,因为三岁以前,婴幼儿的大脑是在飞速发育的,大脑神经元每分每秒都在不停进行链接,外部的任何一个声响、举动哪怕是一个静态的图画,都刺激着大脑神经元的链接,所谓的“用进,废退”理论用在这里再合适不过了,因为如果在三岁以前,双语的刺激不够,这方面的神经元没有进行完全的链接,甚至是没有链接,三岁以后,这些神经元和神经突起便自动消退了,那么三岁以后,你再来强行教孩子学英语,那势必是更困难的事情了,不如双语家庭那么自然过渡。即便是每天亲子共读英文绘本,都能给孩子提供部分双语环境,在他脑海留下印记,让神经元进行链接,也能为日后的语言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

二、 双语教育的环境至关重要,孩子依靠语言来扩展自己的生活,来交流沟通,通过耳朵听(语言输入)以及说话沟通(语言输出)来感知世界,而父母的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孩子听力与语言的形成都最初来自于父母的交流沟通,因此家庭环境对儿童生活早教以及语言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意义来说,父母教育水平与词汇量的多寡,直接影响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而双语教育势必要求父母的词汇量多,刺激足够,才能更好让孩子自然而然的建立起两个截然不同的语言语法系统,所以双语环境是至关重要的,能开启语言系统的萌芽。

三、 要重视婴幼儿家长的教育,首先要让家长对双语教育重视起来,因为无论是母语预习还是第二语言语系,都离不开家长的教育,家庭的教育是最好的早教,最初的早教,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培养孩子对事物感知,对世界表达的基础,一岁以前就可以引导孩子进行简单的亲子共读,熟悉母语的同时去拓展第二语言绘本的阅读,提升(输入)量,扩大视野的同时进行了双语(第二语言)的教育,把语言教育融入到日常生活在双语家庭中,孩子对双语的敏感度有很大幅度的提高,语言学习更是触类旁通,但是@一切都离不开家长对语言学习的重视,因此,我们也要重视对婴幼儿家长的教育。

课题的现实意义与社会价值:综上所述婴,幼儿的双语教育是显示孩子0-3岁这一时间段内开发语言潜能的最好时机,教育的任务主要应该由父母来完成,父母双方有一方就应该坚持用英语交流,另外一方用母语交流,在每天的轻声唤语中实现各种词汇的运用与记忆,同时通过图像,实物 传递给孩子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与大脑记忆的感知能力。双语教育是在孩子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双向实现输入与输出,让孩子的听说能力得到锻炼,把对事物的语言信息转化为自己知识之后再发挥。因此能否抓住这一关键时期进行有效的语言开发,也取决于父母的重视程度。孩子的语言发展规律都是在这一时间段进行培养与强化的。

既然研究成果说明接受双语教育的家庭的0-3岁的婴幼儿的英语语言发展不会干扰汉语发展,同时,0-3岁,孩子面临语言敏感期与语言爆发期,这是语言发展最关键的时段,抓住了这一时段的语言发育特点,对孩子进行有规律有节奏的语感培养,就可以实现两种语言无障碍切换运用了,那么最现实的实践意义在于 进一步指导早教机构制定适合婴幼儿的双语课程和国家或者行业标准,来对0-3岁婴幼儿进行双语教育。在各种早教机构,双语幼儿园等,都可以按照婴幼儿这一时期的语言发展特点进行一系列自然而简单的双语教学,以双语刺激孩子的感官,发展口语能力、阅读能力是提升和锻炼孩子的语言会话能力的途径,简单的问候与描述或者是加上一些地道而高级的词汇,增加文字的趣味性,也是不断开发孩子智慧的方式,最后加上音乐的伴奏,开发右脑的潜能,让孩子对双语环境双语教育更有兴趣进一步提高语言发展能力。

以绵阳0-3岁早教市场为例,笔者走访了绵阳几家比较大的早教中心,双语环境,或者说是浸入式英语教学只有凯德广场的金宝贝国际早教中心一家开展,该中心拥有八位在编授课讲师,几乎清一色的英语教育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不乏非常有经验,精通法语、英语、汉语的海归教师。老师们既懂得学前教育,同时也能以一口流利的英文进行浸入式双语授课,该中心开展的艺术课、音乐课以及育乐课程、环球金宝贝课程,均是双语浸入式授课,让孩子完全融入到双语环境中,中英双语自由切换交流,同时,该中心的课程三岁以下是要求家长陪同,这样也提高了家长的参与度,从某种意义上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