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教师学术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4-11 17:15:02

教师学术论文

教师学术论文范文1

(一)语言

对于语言的理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语言学家对语言下了种种定义。例如,语言是形成思想的工具;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语言是人与人互通信息、用发音器官发出来的成系统的行为方式;等等。我国权威辞书对“语言”所下的定义是:语言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同思维有密切的联系,是人类形成和表达思想的手段,也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信息载体。[1]

(二)教学语言

教学语言是教师在一切教学活动中使用的一切语言的总称。主要包括四种类型:以语音为信号的口语;以文字为信号的书面语;态势语;其他辅助语(主要指教具,包括实物、图片、音像资料等)。本文探讨的教学语言以教师的有声语言为主。

(三)教学语言艺术

语言艺术又称语言的艺术性,是指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完美语言。对于教学语言艺术,本文借用庄文中在《中学语言教学研究》中给“教学语言艺术”下的定义:“教学语言艺术,是教师针对特定的对象、为达到特定的教学要求而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技能和技巧的总和。”[1]

二、教师教学语言艺术的基本要求

(一)教学语言要准确、规范

准确是对教学语言最基本的要求。准确性就是指教学语言的深度和广度都应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即讲得准确,能确切地使用概念、判断、推理,做到传授无误。课堂教学语言的准确性是教师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知识的传授来不了半点误差和主观想象。[2]教师语言的规范性要求使用标准的普通话。语言规范包括语音规范、词汇规范、语法规范和修辞规范几个方面。教师的语言具有强有力的示范作用,尤其是语文教师,还担负着学生语言教育的主要任务。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用一支弯曲的规尺是画不出直线来的,同样,从一个不好的模型也产生不出一个良好的复本。”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语言的规范性,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发音清晰,吐字准确,避免使用方言土话和念错别字。

(二)教学语言要通俗易懂、简明达意

《学记》有云:“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根据中小学生的特点,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力求通俗易懂。通俗即朴素、自然,以浅显明白的语言形式表达内涵深刻的专门化学问和内容。通俗易懂的语言是教学互动的基础,它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教师教学语言应简明达意,正如鲁迅先生说的那样:“用最简练的语言体现出最丰富的内容。”有些教师喜欢说一些赘词或口头禅,这样不仅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容易使学生产生烦躁、疲惫的情绪,甚至对教师产生反感,这是所有教师应力求避免的。特级教师于漪说:“教师的语言要工于达意。教师在课堂上讲课,直接诉之学生的理智与心灵。且不说大段的讲解分析得清楚、透彻,也不说三言两语的概述须简明、清晰,就是一个提问、一句铺垫、一句过渡也要认真推敲,把意思说得明明白白。”[3]可见,达,意味着教师必须把知识准确、明白、顺畅地传递给学生。

(三)教学语言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所谓针对性,是指根据特定的科目、环境及对象运用不同的教学语言。不同学科、不同年龄、不同水平、不同性别、不同个性的学生,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时必须针对不同对象的特点运用教学语言。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启发性,则是指教师的语言能诱发学生思考并让他有所领悟。古代教育即十分重视教学语言的启发性。《学记》中说:“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迁,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让学生运用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也。”[4]教师富有启发性的语言,是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发展学生智力的有效手段。

(四)教学语言要富于情感性和激励性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同时也伴随着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没有情感的教学语言是苍白无力的,更谈不上感染学生。“用形象的话说,就是在知识的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5]只有这样,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他们内心世界的共鸣,激发他们对知识的不断探索。教师的语言要富于感情,首先要热爱学生,对教学有热情,在语言中凝结着自己对教材的深刻体会。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说:“记得我教《珍贵的教科书》时,当读到‘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声喊,指导员……指导员……’时,我自己也动了情,我觉得自己也在全身心地呼唤着指导员。所以孩子们也和我一起进入了情境,他们读着读着,不禁热泪夺眶而出。”[6]这样的教学语言无疑是成功的,因为它把课文的思想感情完全融化于饱含深情的教学语言之中,深深地感染了学生。所谓激励性,是指通过肯定、称许、表扬、赞赏等方式激发、鼓励学生不断进取的特性。大多数中小学生都特别崇拜教师,他们特别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认可和鼓励。每一位教师都应观察、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善于发现他们的生活中和学业上的每一点进步,捕捉他们每一个创造的火花、每一次灵感的闪现,并用热情洋溢的语言予以及时的肯定和赞扬,鼓励他们不断进取、获得更大的进步。当学生成绩不理想时,鼓励也比打击和批评能给学生更大的动力。

(五)教学语言要丰富,生动活泼

语言的丰满醇厚与生动活泼是教师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教师的语言应该有丰富的内容而不给人以枯燥、单调的感觉。这种丰富性,一方面说明教师对学生内心世界的洞悉和对教材内容的深透理解与掌握,另一方面说明教师对现实生活的广泛阅历和深刻体验。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正确地运用多种词汇和表达方法,巧妙加工锤炼语言,这有助于丰富教学语言。如果照本宣科,光秃秃的枯干而不衬以任何枝叶,其结果也必然使听者索然。此外,教学语言还应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平铺直叙、平淡无奇的教学语言容易使学生对这门课产生厌烦情绪,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除了要广采博闻,丰富自己的语言外,还要尽量使自己的语言高低起伏、长短结合、疏密相间、快慢适宜,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的实际需要,抑扬顿挫、有板有眼、错落有致、声情并茂,使学生听起来舒服悦耳、津津有味。这不仅有利于缓解学生的紧张和疲劳,而且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三、关于提高教师教学语言艺术的若干建议

教学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可见要提高中小学的教学质量,就不能忽视课堂教学语言能力的培养,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提高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可以遵循一定的途径。

(一)重视理论修养

教师口语是一门边缘学科,它与语言学、修辞学、心理学、教育学、美学、逻辑学等许多学科有密切的联系。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职业口语能力,不但要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还要有不同学科的理论修养。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广泛涉猎本专业以外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并融会贯通。

(二)将教学语言列入备课内容

备好课是教师提高语言表达水平的重要保障。教师每次上课所使用的语言,都应该大部分写入教案,特别是新手教师。这种准备主要体现在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语言进行加工,按照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把教科书的书面语言加工成教学语言,字斟句酌,剔除废话,选取精确的词语,推敲恰当的表达方式,还要收集与教材相关的丰富的材料。著名的语言学家邢福义教授在谈备课的经验时说:“只要精心准备,是完全可以讲得十分生动和富有吸引力的。我备课时,每节课都要穿插苦心搜集来的‘生动语料’,希望做到每隔十来分钟就能让学生大笑一次,就像相声中的‘抖包袱’。我相信,美感在笑声中产生,知识在笑声中传授,这是学问的艺术化。”[7]此外,还要考虑语言的逻辑性、可接受性和授课内容的顺序,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三)语言信息的日常积累

语言是一种艺术,教学语言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语言修养的提高是一个日积月累、厚积薄发的过程。积累语言信息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多读好书。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学修养的深度。平时注意多熟悉和背诵诗词歌赋,经常阅读一些文学作品,遇到精彩的词句就把它摘录下来。特别是一些名言警句,它们是人们从实践中总结和提炼出来的,是历史文化精华的积淀,一般读起来朗朗上口,简约有力,适当地用到课堂上,不仅能增强教学语言的艺术效果,而且还可以促进教学效果。第二,关注生活。多读书是丰富教师语言和思想的一个方面,但是,仅仅向书本学习是不够的,还必须深入生活,学习人民群众的语言。高尔基说:“语言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在谈到学习语言时曾经着重指出:“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人民的词汇是很丰富,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8]鲁迅也说过:“从活人的嘴上,采取有生命的词。教师能广泛和群众接触,吸收人民生活当中最优美的词语,就会使自己的语言更加丰富、生动和灵活。”[9]由此可见,教师应该随身带着笔记本和笔,把自己遇到和想到的一切美好的词汇记录下来,并随时用到课堂上去。

(四)积极锻炼、实践

“没有一个人单靠规则精通任何语言和艺术。因为产生一个艺术家的是实践而不是别的。”[5]使用语言是一种技能,就跟游泳、打乒乓球等技能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游泳、打乒乓球是不可能只靠书上列的规则就能学会的,必须不断地实践。实践训练也是提高教师语言能力的直接有效的途径。提高教师语言能力的训练可分为两类:一是正规的课堂训练。马卡连柯曾说:“我相信高等师范学校里,将来必然要教授关于声调、姿态、运用器官、运用表情等课程,没有这样的训练,我是想象不出来可以进行教师工作的。当然,声调的运用,所具有的意义倒不是仅仅为了嘹亮地来歌唱,漂亮地来谈吐,而是为了更准确、生动、有力地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感情。”[10]二是个体的自我训练。教师锻炼自己教学语言的机会,是从担任教学工作以后开始的。教师每上一堂课,都是一次语言的实际锻炼。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可以把自己的课堂语音录下来,课后认真听,认真反思修改,作为下一次课的借鉴。

(五)努力提高语言表达技巧

有些教师虽然学识渊博,却不能很好地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原因之一就是缺乏语言的表达技巧。马卡连柯说过:“只有在学会用十五种至二十种声调来说‘到这里来!’的时候,只有学会在脸上、姿态和声音的运用上能做出二十种风格韵调的时候,才会变成一个真正有技巧的人了。”[10]这充分说明了语言表达技巧的重要性。教师语言表达技巧主要包括声调、语气、语速、节拍和必要的停顿等,这都是影响语言表达效果的必要条件。此外,还要注意副语言的运用,主要包括眼神、手势、表情、身姿、仪表等。副语言使用得恰当,可以有效地辅佐有声语言,强化语义表达和传递情感信息。

四、结语

教师学术论文范文2

一、说纲本要“深”。

任何一门学科,都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每节课的内容都是这个体系中的一个“小分枝”。就语文学科而言,它要求教师在说课前就一节内容出发追本溯源,找到它在大纲中的位置,看看大纲对这节所在单元及所在课文的要求,然后顺藤摸瓜,准确把握大纲对这节课的要求。至此,这节课的教学目的,重难点就可随之确定了。反之,脱离大纲的说课那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会给人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

二、说方法要“实”。

这个方法既包括教师实施教学目标的教法,又包括学生在这节课上要掌握的学法。只有教法得当,教师才能有条不紊地施教;只有学法合理,学生也才会兴趣盎然地受教。而要做到教法得当,学法合理,我们教师在备课说课时必须要“实”。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学生掌握知识过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依据“主体参与,分层优化,及时反馈,激励评价”的十六字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及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结合等教学原则来确定教法、教学手段和学法。作为教师还要有全局观,树立面向个体学生的思想,实行分层优化,采取建立帮带小组,实行小组讨论等方法,促优生提高,帮差生转化。总之,“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必须找准出发点,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

三、说习题要“准”。

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是检查课堂教学效果和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的手段。因此习题的设计一定要“准”。既要准确体现该节教学的目标、重点、难点,又要与中考题型、难度相吻合。否则就会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同时教师设计这些习题一定要考虑到不同类型学生的接受能力,做到分层设计、区别对待,真正做到使“优生吃饱,中等生吃好,差生吃了”。

四、说程序要“精”。

教师学术论文范文3

1 导入语要“异”

课堂导入语的“异”,是指形式和语言的奇异、奇特和标新立异。如果你着装漂亮 ,必定会吸引过往路人的注意。同样,作为教师,如果能使得自己授课前的导入语新颖奇特,那么必定会吸引孩子们的注意,能在刹那间擒住孩子的注意力,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课间十分钟是孩子们的“黄金时间”,在这十分钟里,他们尽情玩耍、嬉闹。上课铃声一响,孩子们都陆续走进教室,平时成绩比较好,自制力比较强的同学很快地进入到课堂角色中,而部分自制力弱的同学还沉浸于刚才的玩耍嬉闹中,如果用一种陈旧的课堂导入语:“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那些自制力弱的学生,根本听不进去,当他们“醒”过来时,老师上到哪儿都不知晓。这是影响学生听课效率,造成孩子的思维与教学环节上的脱节的因素,也是造成班中学生“两极分化”的原因之一。

生活在科技日新月异发展年代中的孩子,在电视和报刊的影响下,知识面不断拓宽,那些理性、陈腐的陈述,逐渐被他们淘汰,他们需要的是那些新颖、奇特、标新立异、能够引起他们兴趣的导入语。

在教学《称象》时,我事先准备了一些实验器材,在导入这堂课时,我是这样开始的:“你们瞧,老师带来了一些器材,这节课,让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顿时,孩子们的眼睛同时射向了讲台,静候实验的开始。

“听听读读”这类课文兼并了“听、读、记”的特点,孩子们往往对这类课文比较感兴趣,在授此类课文时,教师尤应注意以课堂导入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听》这课时,我的导入语非常简单:“同学们,你们听――”随之,便播放出一段配乐的朗诵,孩子们顿时便进入了“听”的角色。

由此可见,导入语的“异”不仅能有效地体现教师课堂用语的艺术性,还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过渡语要“顺”

顺则通,通则美,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过渡语是起了承接、小结的作用,是教师钻研教材、抓住内容之间联系的切入口,是教师在找到激发学生思想火花知识点的基础上,组织提炼语言,贯穿整个教学环节的必要步骤。

例如教《找骆驼》一课,为了更能让学生明白老人是经过仔细观察才知道那只骆驼特征的。我的过渡语是这样的:“你们瞧,老人清晰地说出了骆驼的特征,却说自己不知道它往哪儿去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呀?”通过这段过渡语的设置,既帮助孩子理顺了文章的脉络结构,又使孩子在脑海中对全篇文章作了一个小小的总结。

《真正的好孩子》中有一个片段,讲黄莺和喜鹊争相夸自己的孩子,乌鸦却在一旁不做声。在处理这个片段和下一个片段“小鸟回巢”衔接时,我用了这样的过渡语:“漂亮的外表,动听的歌喉,真让人羡慕不已,然而,光靠这些,就能称得上是好孩子了吗?让我们接着往下看吧……”这样,非常自然地过渡到了下一片段,整堂课也随之和谐起来。

因此,一位语文老师如果在课堂中注意自己过渡语的艺术,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还能使孩子在课堂中领略到那种语言和谐之美。

3 提示语要“精”

“精”在字典中的解释是“精巧、细致,提炼精华,除去杂质。”提示语就好似一盏明灯,在黑暗中,为你照明前进的方向;提示语又好似一个舵手,在你快要触礁时,让你转变航向,顺利驶向彼岸;提示语又好比一支号角,在疲乏的时候,能激起前进的动力。

在教学《曼谷的小象》时,为了让孩子明白小象之所以如此聪明,是由于阿玲的教导、指挥得当,作者称赞小象,实是赞美阿玲。就在学生们为“是赞美阿玲?还是赞美小象?”争论不休时,我这样提示:“小象的技艺真是精湛,但它精湛的技艺又是从哪儿来的呢?”经过这样小小的提示,孩子顿时领悟了作者是通过写小象来赞美阿玲的指挥有方!同时很快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教师如果在备课时,细致、巧妙的设置提示语,不仅能激发孩子思想的火花,还有利于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整个课堂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学术论文范文4

历史学教学论教研室认真落实学校 十五!发展规划和教学工作会议精神, 在历史学学科教育学课程建设与改革方面, 做了大量的基础建设工作, 学术找到了一条课程改革与教学实习实践的方向, 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以教学立项促进课程改革, 以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一)科研立项进入新世纪, 教研室抓住机遇, 以教学科研究立项为切入点, 积极申报自治区和内蒙古师范大学的教学研究项目, 加大教学研究的力度,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部级期刊从2000∀ 2006年, 我们获准 高师教学手段改革与探索!、 历史教育学教学研究!、 历史教育学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研究!、 历史教育学(蒙文教材) !、 历史教育学课件研制!、 #历史教育学∃主干课程建设!、 比较历史教育学研究(教材) !、 历史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教材) !、 中学历史教材分析!、 新世纪高师历史教育学系列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等涉及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10项教学研究课题立项, 并获得研究经费数万元。

(二)教学研究

在课程设置方面, 根据历史教育学学科特点开设了3个层面的课程: 第一层面为历史教育教学理论课程(包括学科研究动态、课程标准研究、教材研究、方法手段模式研究等), 第二层面课程为教师职业技能强化训练的实践课程( 包括教师职业应具备的各种教学技能、中学教材分析及活动课设计、现

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等), 第三层面课程为深化扩大教育视野的选修课程(历史比较教育学), 形成了合理的课程结构。

在教学内容方面, 重新修订了所开设课程的大纲, 更新了教材, 以专题讲座的形式授课, 深化了教学内容, 把教师的科研成果渗透到教学内容之中。同时鼓励有条件的教师编写教

材, 2005年编写了蒙古文#历史教育学∃教材, 使蒙语授课生有了蒙文教材划。#中学历史教学技能训练∃、#中学历史教材分析∃两部教材也列入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二学位教材建

设研究项目, #比较历史教育学∃列入了内蒙古师范大学蒙文教材建设项目。

在教学方法上, 以精讲为主, 注重教学过程,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思考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和动口、动手能力及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采取 请进来, 走出去!的方

法, 请中学历史教师传经, 组织学生观摩中学历史课和教学能手评比活动, 让学生在比较学习中领悟教与学的道理;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给学生上台讲授的机会。在教师指导下、

采用学生自讲、自查, 同学间互学的微格教学方式, 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 开阔学生思维, 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提高运用所学的教育理论来观察、分析、研究、评价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能力。在教学手段方面, 教研室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将90%课程制作了课件。随着蒙古文软件的开发, 从2002级蒙语授课班学生开始, 学习制作蒙古文历史课件, 不但提高了学

生制作教学课件的能力, 教学质量也有明显提高。在制度建设方面, 加强了教育实习的科学管理力度、制定了科学的监管措施, 形成了制度化管理的工作, 尤其是在学生学业考核方面, 比较早地探索过程考核模式。( 1)建立了标准化试卷库。根据大纲的修订, 2004年编制了6套试题和标准答案。( 2)根据学科特点, 期末考试实施闭卷、开卷各占50%制度。( 3)从2005∀ 2006学年的第三学期开始, 将出勤、平时讨论、提问、演讲、作业等成绩列入期末考试, 实习2: 4: 4分数段, 平时成绩占20%, 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占40% (闭卷考试),编写教案、教材分析、板书设计、教学设计、案例分析等能力考核占40% (开卷),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出勤率和学习的积极性。( 4)对于中学教学技能训练的考核采取单项训练成绩与综合训练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5)对于中学教学技能训

练严格把关。由指导教师和院领导组成5- 7人参加的评价小组, 每个学生的课堂教学都要经过评价小组的集体评价, 不合格的学生不许参加教育实习。( 6)教育实习的总成绩由在校技能训练成绩、中学教学实习成绩、班主任成绩和教育调查成绩组成。教学实习成绩取决于平时表现、编写教案、课件制作、听课、评议、课堂教学效果、批改作业、点评等的综合考查,使考核更公平, 杜绝了给印象分的片面性。

(三)科研成果

教学科研立项推动了教研室的教学研究。最近5 年, 教研室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 围绕本科教学, 编写和修订了历史教学论!、 比较历史教育学!、 中学历史多媒体课件制

作!、 中学历史教材分析!等4门课程的教学大纲; 编写、出版了#历史教育学∃蒙文教材; 根据新课程标准撰写并出版了全区中小学使用的地方课程教材#内蒙古历史∃; 发表了#课

程认识: 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谈起∃、#1999年高考试题答卷分高中历史如何适应了3+ X高考改革的需要∃、#高考答题技巧: 从2006年高考文综38题考生答卷谈起∃等

文章, 为我区高考文科考生和高中一线历史教师提供了指导。同时, 还以教育硕士% 历史专业研究生教育为平台, 指导中学一线历史教师撰写并发表了#问题探究式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反思∃、#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反思∃、#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与思考∃等论文。

二、强化技能训练力度、积极探索新型的教育实习模式教育实习是高师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必不可少

的教学实践环节, 也是教师职业教育的特色。面对学生人数大量增加, 学生素质下滑的新形势, 为了保证培养的质量, 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第一, 以教学论教研室的专业教师为核心, 组建一支稳定的中学教学实习的指导教师队伍。在学院领导的支持下, 教学论教研室教师的4名教师和10名有指导中学教学经验的专业课教师, 形成了团结合作、优势互补的指导技能训练和实

习的团队, 每位指导教师指导技能训练和中学实习的学生人

数在15人左右, 有效地保证了技能训练和实习工作的质量。

第二, 加强了教育实习的科学管理力度, 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工作流程。每年实习前做好实习前的一切准备

工作, 联系好实习学校; 指导教师的确定, 学生的分组; 实习计划的拟定; 经费预算; 实习前的动员大会、进入学校的见面会

等等环节上都作了较详细的部署。规定指导实习的院方教师最少听实习生2节课, 中学教师2节课, 由院系教师与中学指

导教师(专业课、班主任教师) 最后商定实习成绩。

第三, 以 信誉!建立了长期, 较稳定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的选择与巩固, 为教育实习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在实习

基地的选择上, 我们首先考虑初中历史教学, 因为初中年级容量大, 实习生上台讲课机会相对多; 其次考虑中学学校领导的重视与中学历史教师的指导水平和热情; 再次选择离学校近、对实习学生安全的学校。因此, 除了附属中学外, 学院还与呼和浩特三十六中、三十五中、十八中、蒙古族中学和乌审旗蒙中、杭锦旗蒙中先后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2001∀2005年, 我们为3所中学培养了4名教育硕士% 历史专业研究生。我们指导教师的辛勤劳动、责任心, 直接影响着我们一届又一届毕业生。所以我们在实习中对实习生的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为人师表等方面高标准严要求, 赢得了实习学校的信赖。

第四, 强化了学校教学技能训练的验收工作。到中学实习之前, 有4周的学校技能训练工作。对于该项工作, 采取了指导教师分组指导, 全院集中验收和抽查验收的对策。教育职称论文投稿每位指导教师对于自己指导的学生, 进行为期3周的个别指导和训练, 然后在第4周由院领导和全体指导教师组成的蒙、汉两个验收组与两个班级的学生一起, 分别观摩蒙、汉两班学生的课堂教学。根据评分细则, 由验收组为每个学生打分, 进行为期一周的验收。这样做虽然加大了指导教师和学院的工作量, 但确保了学生的训练质量。2004年, 有两名学生在由学校团委、教务处组织的学生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奖。

教师学术论文范文5

1.教学反思不够深入

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很多老师仍然对学生实行应试教育,所有的教学内容都以高考为中心,自然对信息技术这门学科不够重视,直接导致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反思不够深入,教学反思的关注点还停留在一些表面问题上,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缺点和遗憾,而没有深入反思教育改革理念是如何应用的,以及如何在宏观和微观等各个层面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另外,教学反思是贯穿于课堂前,课堂中,课堂后整个教学过程的,但是目前很多老师的教学反思只局限于课堂后的反思,无法有效处理在其他教学环节出现的问题,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2.教学反思没有完整的过程

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反思往往停留在表面,是为了教学反思而反思,缺乏完整的反思过程。合理完整的教学反思过程应包括以下环节: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实践验证方法是否正确。对于整个环节中的最后一步具体实践验证,是之前三个环节的是否科学合理重要检验措施,对教学反思是否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却常常忽视了这一环节,导致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也没达到教学反思的真正目的。

3.教学反思的方法非常单一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反思方法非常单一,通常表现为在教案上简单的记录几个问题,走走形式。教学反思的本质是要求老师针对在教学过程中已经呈现或者潜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但是目前的反思方法只是用笔单纯的记录,违背了教学反思的宗旨,更没有体现出教学反思的价值所在。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前应该多所教学生表现出的问题进行系统的观察研究,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而进行深入的教学反思。另外,录像、微博等多种多样的形式都能够帮助老师进行教学反思,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反思的改进措施

有效的教学反思能够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扎实的掌握所学知识。因此,相关教育工作者应该通过科学有效的具体措施来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反思的水平,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1.树立正确的教学反思观念

人的思想观念是指导行为的内在原因,正确的教学反思观念同样是提高教学反思水平的基础。在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下,相当一部分信息技术老师认为只要在出现问题时进行教学反思就可以了,没有形成科学正确的教学反思观念。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行为也在不断发展着,并且由于教学环境的不同,每个学生素质的不同,这些都要求教师要将教学反思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只有各位教师系统科学的进行教学反思,树立正确的教学反思观念,才能充分发挥教学反思的重要作用。

2.落实教学反思的具体内容

教学反思实质上是教师内在的一个教学行为,要想充分发挥教学反思的作用,还要落实教学反思的具体内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将教学反思内容加以实践检验才能形成系统完整的教学反思理论。首先要根据现有问题进行教学反思,然后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设计等内容进行调整,最终在进行下一个班级的教学活动时进行实践检验。这样,老师经历了课堂前和课堂后的教学反思,以及课堂中的实践检验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后,他的教学水平一定会有显著的提高。另外,对于实践检验的结果也要注意记录总结,只有不断地积累,才能一步步丰富信息技术教学理论。

3.教学反思要建立反馈机制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不同的信息技术教师会遇到不同的问题,也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反思理论,因此学校应该定期组织教师们一起沟通交流教学反思经验和成果,形成一定的反馈机制。有效的沟通是大家共同进步的重要保障,并且由于现在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也是沟通交流的一个有效手段,老师不仅可以和同事之间交流还可以多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查阅相关理论著作,与书籍进行交流,借鉴其他成功经验。另外,老师与学生之间也要建立反馈机制,加强沟通交流,以便于教师在沟通的过程中发现教学不足,发掘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以及自身的教育素质。

三、结束语

教师学术论文范文6

要注意语言的启发性

很多学生之所以对政治学习缺乏兴趣,与教师长期的灌输式教育也存在着直接的关系。很多教师在上课之前往往会花上很多时间把教材上的知识点一一总结归纳,然后在课堂上就把自己之前的劳动成果一丝不差地“丢”给学生。这种“喂食”式的教学方式虽然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增强知识的系统性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却也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利。

要知道,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一个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的年龄段,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是让他们单纯地扮演知识容器的角色,自然难以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政治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一些启发性的语言来告诉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而不是直接把知识“喂进”学生的嘴巴里。例如,我在给学生上到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积极的生活态度》这节课的内容时,在说到树立明确目标的重要性时,我并没有长篇大论地给学生讲授树立目标的重要性,而讲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案例:某研究机构曾经对一个班级的学生进行测试,测试的内容是看这些学生是否拥有目标,测试结果显示,在这个班级中,有20%的学生有明确而远大的目标,55%有模糊的近期目标,而25%的学生则表示没有目标。

20年以后,这家机构对当年参与测试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拥有明确目标的20%的学生基本上都成为了社会上的杰出人才,而拥有模糊目标的学生则大多数处于社会的中层,至于那些没有目标的25%的学生,如今的生活状况基本上都不太如意,大多处于社会的低层。通过这个案例的启发,学生自然体会到了树立明确目标的重要性。

要重视身体语言的运用

在教学语言中,身体语言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起的作用也非常明显。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懂得运用身体语言,有的教师一堂课上下来,脚步基本上就没有迈出过讲台以外,更谈不上身体语言的运用。在课堂教学中,除了口头语言以外,包括眼神、面部表情、手势、身体动作等都属于身体语言的范畴。

教师学术论文范文7

摘要:2005年国家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把学校武术教育提到了重点位置,并对武术教育体系、模式和内容进行了改革,使武术在学校教育中得到更广泛开展,而武术体育的发展离不开武术教师,商丘市中小学武术老师情况又如何呢?

关键词:武术师资 武术教育 学校武术

1.前言

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其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体育教育的质量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可以说,师资的优良与否是推动或制约学校体育教育的关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因此,中、小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高素质的教师。而武术项目的体育教师与一般体育项目的体育教师相比又有所不同,因为武术动作结构复杂,又要求形神兼备,这就对武术课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一个学校的武术教学能否开展得好,其主要关键取决于武术课教师的武术教学水平。所以,中、小学武术教育问题的解决首先要解决武术师资问题。

2.商丘市武术师资情况

2.1武术师资情况比例

商丘市 30 所市区中、小学共有体育教师526名,其中武术教师(教过武术课的体育教师)有17人。武术教师仅仅占体育教师的3.23%,非武术体育教师却占了体育教师的96.77%,非武术体育教师是武术教师的29倍还要多一点。而在武术教师中的武术专业(项)教师有6名,占体育教师的0.54%;非武术专业(项)教师有11名,占体育教师的2.70%。

2.2武术教师的最终学历结构分析

武术教师的学历是反映武术教师接受教育程度的主要依据,可反映出其教学能力的前提条件。依据教师问卷“您的基本情况”中学历一栏(表1)的统计结果显示,商丘市 30 所市区中、小学17名武术教师中本科学历的武术教师有9名,占武术教师的52.94%;大专学历的武术教师有6名,占武术教师的35.29%;中专学历的武术教师有2名,占武术教师的11.77%。

表1商丘市30所市区中、小学是否有武术教师的学校数量统计表(n=30)

武术教师 有 没有

学校记数 17 13

比例(%) 56.67 43.33

2.3武术教师五年内的数量分析

依据教师问卷第18题(表2)的统计结果显示,商丘市 30 所市区中、小学17名武术教师有5名武术教师五年内在1-3篇,占武术教师总数的29.41%;有3名武术教师五年内在4-5篇,占武术教师总数的17.65%;有9名武术教师五年内没,占武术教师总数的52.94%;五年内5篇以上的武术教师没有

表2 武术教师五年内数量的调查统计表(n=17)

1-3篇 4-5篇

教师记数 5 3

比例(%) 29.41 17.65

2.4武术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情况

依据教师问卷第21题(表3)的统计结果显示,商丘市 30 所市区中、小学17名武术教师参加过武术技术和专业理论的进修培训的有7人,占武术教师总数的41.18%;从未参加培训的有10名,占武术教师总数的58.82%。依据体育教研室负责人问卷第8题(表35)的统计结果显示,影响商丘市 30 所市区中、小学17名武术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因素中学校领导不支持占76.47%;学校教学任务重占64.71%;信息不灵,从未接到通知的占47.06%;经费紧张占94.12%

表3 武术教师参加武术技术和专业理论的进修培训统计表(n=17)

参加过 从未参加

教师记数 7 10

比例(%) 41.18 58.82

2.5武术教师科研信息获取主渠道分析

依据教师问卷第20题(表4)的统计结果显示,商丘市 30 所市区中、小学17名武术教师获取科研信息的主要渠道的比例分别为:通过网络中获取科研信息的占武术教师的11.76%;通过期刊中获取科研信息的占武术教师的17.65%;通过上级文件中获取信息的占武术教师的52.94%;通过其它途径获取科研信息的占武术教师的17.65%。

表4武术教师科研信息获取主渠道统计表(n=17)

网络 期刊

人数 2 3

比例(%) 11.76 17.65

3.结论

1.由上可知,商丘市市区中、小学武术师资比较匮乏,并且学历结构较低,因此,要加强商丘市中、小学武术教师人材的引进工作。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2.提高商丘市教育主管领导的认识,对武术教师的专业技能、专业理论、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武术教育能力进行培训。

3.建立武术老师综合性的评价、督查和评估制度,以促进武术老师自身的业务水平的提高。

4.武术教师的科研水平有待提高,相关部门对中小学武术教师的科研水平应引起重视。

5.加强科研信息方法和途径获取途经,加强科研信息的掌握量,引导教师运用科技手段收集科研信息。

参考文献:

[1]张艳萍.甘肃省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的现状与建设[J].固原师专学报(自然科学)2006,(6):92-94.

[2]孙 健.关于广东省中小学武术散打教育开展现状的思考.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2):88-90.

教师学术论文范文8

“态度决定一切。(Attitudeiseverything.)”不仅是生活的规律,还是教育的规律。美术教师的本职工作就是美术教学,而非美术创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教师的教学态度是至关重要的。

教育,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以教师积极的教学态度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的过程。教学态度实际上反映了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一般有以下几个维度:一是教学的热情与投入。就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这种敬业精神所散发的工作热情不是一时间的心血来潮,而是要变为生活需要,是自己终生倾注的事业。一个人能否认真地对待教育工作,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精神,处理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爱岗敬业,提高效率,不断地追求卓越,这是是否具有积极的工作态度的体现。一个对教学工作热心的教师,“能发现最不起眼的学生身上微不足道的萌芽状态因素,而机智肯定之,鼓励之,预防之,或消除之既能提高教师的教育机智,又能补过某些教育上的失误”[1]。教师的教学工作说到底是凭教师的责任感来完成的。教学工作是一种精神的奉献。一个教师只要有了甘于奉献的精神,就会有无私的投入。事实上,那种不愿意花时间备课、画范画、做课件、做教具的美术教师只是在应付教学,这种态度是对学生极不负责的表现。二是教学的严谨与治学。美术教师对教学内容应该达到精通、能讲、善画、会做,并能创造性地开展教学。这就要求美术教师具有严谨的治学作风,对教材不能似是而非,对知识不能一知半解,讲授知识更不能出错。在学生心目中,教师讲的一切知识都是对的或是真理,所以教师一旦出错,就将危害学生终身。教师若发现自己讲错,就要勇敢地向学生说明或更正,这并不会影响教师的威信和尊严,反而会让学生更加尊敬你。

因此,教师不仅要作为一名称职的员工,更要作为一名理性的教育者,时刻爱护学生,尤其是在面对来自校内外的貌似“科学”或“先进”的种种诱惑和“胁迫”时,要牢记自己的教育良知。只有具备了这种追求完美教育的态度,教师才能以高尚的教育道德精神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二、美术教师应该具有拓展科研的能力

教育科学研究不只是教育理论工作者的事情,美术教师也应该具备初步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这对于现代社会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美术教育科研并非是画出几幅好作品入选高层次展览就可以替代的,重要的是研究如何教的问题,只有懂得如何教,才能会教;只有懂得科研,才能研究教育的规律和教育的发展[2],也才能真正促进美术教育的进步。美术教师应具备的教育科研能力主要包括:收集与利用教学资料与信息的能力,开展教学实验、教学改革的能力,承担美术教学研究课题的能力,美术创作的能力和编写教材和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美术教师的科研范畴主要有绘画艺术、论文撰写和美术教育等领域。

(一)绘画艺术。绘画作品的创作过程是作者的一种活跃的、丰富的、深刻的内心活动,它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情绪,是作者对于生活的感受、观察和思考。而最后产生的绘画作品是作者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媒介,运用艺术技巧和艺术手法,将自己的艺术构思物态化。美术教师经常进行这样的艺术活动,可以真正体现他的专业水平,所以我们应提倡美术教师结合自己的艺术实践进行科研,将自己对艺术创作,或艺术实践中的感性体验和艺术创造上升到理性分析层面上进行思考,从而挖掘出有艺术价值的新论点、新课题[3],构建起从感性体验到理性分析,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完整思维运转网络。

(二)科研论文。当今社会对美术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和美术教学一样,科研也是美术教师个人的主体行为。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力求有所创见,论文是一种主要表达方式,所以美术教师应提高论文撰写水平,运用论文这种理论性的文章,在一定的篇幅中,集中探讨某一美术创作或美术教育方面的新问题。

当然,科研论文的创新是以继承为前提的,离不开人类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过程。因此,美术教师要撰写出高水平的科研论文,就必须博览美术乃至整个文化教育方面的学术信息,要善于学习和借鉴他人的成果,也包括国内外各学科方面的成果。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就是如此,他喜爱音乐,精通文学,除了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外,还经常拉小提琴和弹钢琴,他特别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和贝多芬的音乐作品。他曾讲过,在科学领域和艺术领域里对真、善、美的不断追求,照亮了他的生活道路,对艺术的爱好,丰富和培育了他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因此,全面提高艺术、文化和科研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是当前美术教师值得倡导的观念和学风。

三、美术教师应该做到呼唤教育生活的和谐

人类之所以伟大,在于只有人类能够组成社群,这使人超越了自然性而形成了社会性的本质。具备这一本质后,人已经无法回到茹毛饮血的时代,自然性的衰退使个人简直无法孤独。尤其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使人一方面发展了独具个性的才能,另一方面对他人的依赖性日益增加,以至于人类社会强大到足以改造自然,而作为个体的人却在生存的高压中显得无比渺小。因此,绝对的自私如今简直是不可能的,当今以合作为基础的教育生活亦是如此。这就要求教师善待学生、善待家长、善待同事和善待领导。在这些方面,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当代教师角色的重大改变。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意味着教师的职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多的是创造、建构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和生生交往,使学生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体验到平等、自由、尊严、信任、理解、宽容、友情,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只有教师力行和谐教育生活的准则,学生才不会是可有可无的工具,而是被善待的顾客;家长是消费者,他们的权利应该获得充分的尊重和满足;同事之间的关系不再紧张,而是让教育生活更富有理性。否则,个体的自然性与社会性必然会产生冲突,从而痛楚一生。

总之,现代美术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变换[4],不仅要具备完美的教学态度,而且要有拓展科研的能力及和谐的教育生活关系,并能利用现代社会高度的信息化使美术教育在完善个性、培养创造力、增强学生独立性等方面有所作为。

角色内涵要求美术教师在以后的教师职场中索问一生,让自己有绝活并成为学校的“稀缺资源”。教师不能把教育当作一种职业,而要当作一种事业。为此,可以概括地说,教师应该做好三件事情:首先是认识自己,这是一生的任务;其次是了解别人,别人在变,你也得变;再次是把握时空,因为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成为教育领域里的唯一。

参考文献:

[1]王幼芳.未成曲调先有情——谈教师爱生.山东教育,1983,(1).

[2]朱洁贞.教师伦理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117.

[3]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229.

[4]程明太.美术教育学.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93.

教师学术论文范文9

【关键词】高师美术理论教学 弊端 教师素质 基础理论

基金项目:宝鸡文理学院院级重点项目:ZK12030。

美术理论 (art theory)即关于美术实践的科学总结。学术界通常所指的是狭义的美术理论,它在我们日常的美术学习和创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术原理是美术理论研究的中心任务和主要内容。我国对“美术理论”的研究并未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再加上学科本身的复杂性导致了在我们日常的专业教学中长期以来有教学和研究实体,却无教材无规范(技法理论除外),使得高师美术教学中一直无法科学地进行,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其弊端的总结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学生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缺失

学生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缺失应该追溯到初高中的基础美术教育阶段。我们清楚地知道我国初高中美术教育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美术审美基础教育,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然而面对竞争激烈的高考,好多学生选择美术等艺术专业都是这种严峻形势下的迫不得已。那些“偏科生”和“差等生”为了寻求圆自己大学梦的机会,义无反顾地紧紧抱住了美术这根救命稻草,于是便开始了疲于奔命的专业技术突击。这种对我国的高考来说行之有效的美术教学,特别注重学生纯技术的素描、色彩训练,而忽略了学生整体美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使众多的学生成为对美术技能一知半解,对审美却一窍不通的技巧生,这也就为以后的美术理论教育留下了隐患。这种病态畸形的美术教育将学生带入了一条名不符实的不归路。机械的技能训练,不但僵化了学生的思维,而且使学生对文化理论课的厌倦心理与日俱增。

更糟糕的是一些打着美术学院招牌、聘有著名专家和教授、甚至是高考阅卷老师上课的种种带有欺骗性的画室的培训。那种放任松散的管理,不但使学生厌倦理论课的学习,而且使好多学生染上了抽烟、酗酒、打闹、上网、早恋等不良恶习,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思想品质,致使好多学生即使进了大学也是一些问题学生。如好多的艺术专业的学生缺乏责任心和诚信、我行我素,对老师的批评教育有严重的抵触情绪。我们不难想象那些课堂上呼呼大睡、津津有味地吃着小吃、乐此不疲地玩着游戏、对理论知识毫无兴趣的学生能真正学好艺术。

“美术专业成了高考的一个低洼地,文化成绩低的考生像流水一样流向了这个低洼地。文化程度低不仅影响学生进校以后的学习,而且也将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工作能力。”[1]而这些问题的最终根源在于当今以功利为主的基础教育,笔者长期以来担任高校美术理论课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深深体会到了美术理论课的教学之难。那些一味沉浸在技能训练的学生已经不擅于抽象的逻辑思维,而对于稍有深度的理论问题,大多数学生无心也无力去探根寻源,艺术思维恰恰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有机结合,美术的特点决定了学习者必须具备独特的创造性思维,而这种思维的基础又往往是以广泛学习各种知识为前提的。由于美术理论知识广泛涉及到哲学、美学、历史学、文化学等庞杂的知识体系,而这些知识又恰恰是这些基础薄弱的学生望而却步和最头痛的东西。难怪现在的学院教育培养不出天才,问题在于我们并没有真正具备培养天才的的教育理念和基础。“教育行政部门和越来越多的高师美术院系都认为学生文化素质的低下,已经严重地影响了高师美术院系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成了制约美术师资的瓶颈,主张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变这一状况。”[2]面对此种情况,我们必须深刻反思美术的基础教育。要想真正提高高师美术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我们必须在基础教育阶段,既要培养学生对这方面的兴趣,更要夯实学生在理论方面的基础。

陈旧观念的严重影响

“由于我们的教学惯于固定的技术训练,并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专业能力,学生的灵性与个性得不到充分发展,由于文化修养课的薄弱,观念探索的缺乏,使学生独立思考的理性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平衡发展,于是学生艺术探索的兴趣往往表现在材料技法领域,或只专注于在形式语言上,他们的创作常常表现出思想苍白,缺乏新颖而充实的文化内涵。”[3]由于管理体制的种种弊端,老的教学模式的巨大惯性作用,长期以来形成的“重技轻理”观念的影响,在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学中理论课始终处于倍受冷落的边缘地位。首先,从对美术理论的认识来看,就存在严重的误区,上至主管教学的领导老师,下至接受教育的学生都普遍认为理论课不是专业课,所以把此看做可有可无的点缀和令人头痛的负担,这种错误的观念引起了一系列错误的后果。从整个专业课程比例来看,理论课相对于技法课所占比例少之又少,大多数院校为了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尽可能地压缩理论课的课时。而这种教学行为造成的严重后果就是学生既无法系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更挫伤了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

如果说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充分体现了教育导向的错误的话,教学方法和观念的落后是学生对美术理论课失去兴趣的又一个重要原因,上文已经提到,美术理论课不是一个封闭自足的体系,它涉及到庞杂的人文学科的知识,如果不合理进行学科交叉学习,仅仅停留在概念、原理、作者作品、价值意义等狭小的范围的学习,美术理论课将落入僵化、保守的境地。教师教学的大而化之,学生学习的一知半解,理论课学习的结果可想而知。我们必须认清“艺术是各种不同文化的符号性载体,艺术记录、再现了人类文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4] “通过艺术与世界的多元联系,艺术教育不再局限于艺术的知识技能,而是把艺术放到一个广阔的关系之中,把艺术还原到它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中,从而使学生能够接触活生生的、完整的艺术,充分接受它的魅力,体会艺术背后的文化及其蕴含的人文精神”[5]所以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美术理论课学习的科学性、系统性和逻辑性。在日常的教学中必须遵循这个规律,“教会如何在掌握美术史料、史实的基础上,思辨历史,重解历史和批判历史,并以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这是美术理论教学的关键”。

“我国艺术培养模式和艺术教育体系使专业化越来越强,而综合性越来越差;技术越来越好,人文素养越来越低,这种重技术,轻人文的思想不仅体现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而且体现在艺术人才的来源上。如果走不出‘技术至上’的认识误区,理论课将永远不会受到应有的重视。这不只是艺术观念的问题,更是教育观念的问题,已触及到了艺术的本质和前途”。[6]

教师整体素质不高

高校美术理论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这是一个值得深思和研究的问题。一个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学科的形象。关于美术教师的素质问题许多著名的教育研究者如蒋荪生、常锐伦、尹少淳诸先生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作为高师美术理论课的教师除了具备基本的思想道德素质,还应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修养(包括美术史论、艺术哲学和美术教育理论和科研的能力等)和教育科研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广泛了解与本学科相关的跨学科领域的知识(包括哲学、美学、历史学、文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只有这样,在课堂上才能左右逢源、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精彩生动地给学生讲解,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听讲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

然而,就笔者的调查和多年的研究,我国目前高师美术理论教师恰恰缺乏这样的综合素质。究其原因,一是受社会大势的影响,许多高师美术理论教师从思想上轻视专业理论课。体制的缺陷、学生基础水平的低下和教育管理的失误,使担任美术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的老师失去了信心和陷入一种无奈和尴尬的境地。二是许多专业理论教师并不专业,因为他们并非科班出身也没有系统深入地掌握教育教学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三是强化专业的教学模式,导致了理论教师知识面的狭窄,缺乏人文意识和人文素质,不能有效统整和广泛联系相关的人文知识进行讲解,致使理论教学陷入从书本到书本空洞乏味的境地。

参考文献:

[1][2]尹少淳.美术教育――理想与现实中的徜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54.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