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高中的教育方式集锦9篇

时间:2023-05-15 16:31:46

高中的教育方式

高中的教育方式范文1

关键词:高中体育 新课程改革 多元化 教学方式

一、打破传统教育思想,开拓新兴的教学方式

高中可谓是学习中的战场,学生每天在学校的时间将近十多个小时,不是在听课就是埋身于题海之中,很少有时间活动,这样长久的不运动会给身体带来不利的影响。尽管体育课是学生唯一可以放松的机会,但在一些学校中可能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课程,学生甚至教师根本都没有对这门课程给予重视。为改变这一现状,首先,广大教师必须转变思想。虽然在高考中体育分所占的比重并不大,但是我们要认识到开设这门课程的意义。因为学生来到学校的目的除了学习知识外,更加重要的是获得成熟的内心和健全的人格。因此,师生应该正确认识体育这门学科。①体育,即是在身心上进行的教育,通过体育活动可以达到强身健体、身心愉悦的目的。高中生每天都背负着沉重的学习压力而无处释放,体育课恰恰可以达到排解压力的效果。因此,教师应该制定新的教学计划,采取新的教学方法。比如,教师可以在体育课上介绍多种运动方法,先自己做示范,然后让学生自由练习,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这样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免疫力,促进个人体质的发育;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学生因学习所带来的紧张感和疲惫感,放松大脑神经,从而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二、协调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交流

长久以来,教师可能一直给学生一种高高在上的印象。学生总会抵制教师、惧怕教师,这就是传统教育体制所带来的弊端。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的要求,广大教师应多与学生交流,积极开展班级座谈或班级活动,协调师生关系。因此,在体育课上,教师可以对学生谈论一些自己的相关体育经历,分享亲身的经验教训,还可以设立问答环节,让学生对体育方面的问题自由提问,然后逐一解答,使学生加深对体育知识的了解,增加体育学习的兴趣。另外,在体育实践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因材施教”。因为每个人都是有差异的,对于不同性别、身高、体重、性格的学生,教师应该对他们施加不同的体育锻炼。比如,对于女生来说,由于她们的生理及心理方面与男生的差异,教师可以辅导她们进行一些较为优美柔和的运动,塑造苗条的身材;对于那些体型微胖的学生来说,教师则应指导他们进行循序渐进的体育活动,如慢跑,这样既可以减肥,也可以改变他们以往对于体育的恐惧。与此同时,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练习时的错误,耐心讲解加以示范,尤其对于那些不擅长体育活动的学生,教师更应该给予鼓励,帮助他们树立明确的目标,增强信心,以一种健康轻松的心态来看待体育活动,或者让学生两两一组,互相帮助,在团结一致的集体氛围中感受体育带来的乐趣;或者课后设立评价环节,让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一些意见及建议,这样可以促进教师在教学上的进一步迈进,同时也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到学生的需求,为下一步教学计划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根据。

三、通过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情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定期开展一些体育比赛,并设立一些奖项来吸引学生参加。在准备阶段,教师可对学生进行赛前指导,通过手把手教学,增强学生的体育技能,增进师生友谊。②体育比赛的意义在于比赛时所体现出来的团队合作、优势互补、创新活力,学生在竞技场上可以充分表现自我,在竞争的同时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提高参与积极性,从而享受到内心所需要的荣誉感和归属感。久而久之,既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班级的集体荣誉感,使大家心向一处使,又能够促进良好班集体的形成,从而让学生在喜悦的氛围中增强自身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四、更新教学设备,创新教学方法

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学校的教学设备较过去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的学校中大多配有多媒体、投影仪、语音室等电子设备,为我国的现代化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③多媒体课件除了有助于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立体理解外,还可以通过大脑的形象记忆来处理从外界获取的信息,有助于高效课堂的形成。在体育课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放映与体育相关的影片,比如运动会、奥运会、世界杯等部级、世界级的赛事,让学生看到平时接触不到的运动项目,扩大知识面,增强学生对体育方面的了解,提升民族自尊感和自豪感。同时,教师也可以在室外安装一些多样的体育机械设备及健身设备,使高中生能在课余时间进行身体锻炼,娱乐身心,减轻疲惫感。这种教学方式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是新教育体制所提倡的,因此广大教师应该早日适应这种方式,让学生在兴趣中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五、结语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高中体育教学。因为参加体育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利于使学生在进入社会后能够快速定位好自己的角色。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应该创新教学方法,多与学生进行互动,使他们能够转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这正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的本质。④它的价值不仅对教育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也体现了我国的民主观念,为我国早日建设成为一个科学、民主的和谐社会跨出了重要一步。

注释:

①于悦,马一枫,杨国庆.从体质与健康的关系辨析其对学校体育的影响[J]. 中国学校体育,2009(10).

②刘彩玲,寄玉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大学实施中的探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9(1).

高中的教育方式范文2

目前高职院校的课程考核方式基本上仍然采用以笔试为主的理论知识考核方式,单一化的笔试考核模式虽然有利于统一组织,成绩易于量化,但更侧重于知识型内容的考查,对实践应用能力及应用性技能考核力度不够,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过分追求题目的正确答案和解题技巧,缺乏对实践技能学习的热情,也阻碍了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这种考核方式不能全面掌握高职学生的学业情况和个性特点,不利于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也不能满足社会对高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二、国外职业教育考核方式的成功经验

1.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及其能力考核方式德国是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其国内普遍采用双元制职业教育。其教学过程包括两部分组成:企业实践过程和职业学校理论学习过程。两个过程的时间比例为7:3。双元制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考试和国家考试两类。学校负责的平时考试由任课教师负责,企业负责的平时考试由企业的实训教师负责。国家考试则由州统一组织。学生毕业设计的题目由企业选定,并报学院考试委员会审定。学生毕业论文由企业实训教师为第一指导,学院教师为第二指导,并在企业实践中完成。

2.英国BTEC教育模式及其能力考核方式英国BTEC教学模式的考核从根本上改变了以试卷定成绩的传统考核方法,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实际成果为标准。成果包括专业能力成果和通用能力成果两方面。专业能力成果是指学生在完成教师交给的课业和其他任务时,掌握、运用和创新专业知识的能力。为保证考核的准确性,要求教师对每次课业和每次课内外活动都要给出明确的等级评判标准。并且要求标准内容十分清晰,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通用能力成果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完成课业和社会调研等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自我管理、与人沟通合作、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及应用现代科技手段、设计和创新等能力。

三、考核方式改革的思路

由于我国的国情和教育体制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很多不同,所以改革现有的课程考核方式不能照搬照抄它们的方法,而要根据国家对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并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建立多维立体考核体系,充分发挥考核的重要作用,增强学以致用的能力,促进集素质、能力、知识于一体的一线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

1.高职培养目标是制订考核方案的基础

与普通本科院校培养专业人才不同,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注重学生素质、能力和知识的全面发展,在专业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加强专业技能培养,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高职教育课程考核的方式和内容要适应其培养目标的要求,突破现行考核评价体系的束缚,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

2.多维立体的课程考核形式

根据高职培养目标制订的课程大体可分为五大类:理论型课程、知识技能型课程、纯技能型课程、能力证书型课程、顶岗实习课程。单一的考核方式不可能适应不同性质的课程的需要,因此采用多维立体考核方式势在必行。新的考核方式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增加技能型考核的比重。另外,笔试考核的部分考核标准由标准答案向综合评价转变,减少客观题比例,让学生不要把精力放在具体题目的选择答案上,而是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3.鼓励企业参与考核评价体系建设

加大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邀请企业共同参与实训课程、顶岗实训课程、毕业设计等课程的考核。企业在实际工作情境中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团队合作能力等进行全方位指导和评价。

四、多维立体考核的具体措施

1.理论型课程考核模式

对于纯理论型的课程,在考核中坚持“必须,够用”的原则,只考查那些基本的理论知识,不去深究理论的推导计算过程,适当弱化对于解题技巧的考核,并减少客观题比例,增加主观题的考查比例。如让学生谈谈对课程中一些理论知识的理解及现实意义,或是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在专业学习方面有什么提高。另外,考核成绩中还要考虑学生的课堂及作业表现。为了防止作业中的抄袭现象,可以将全班同学分成几组,给每组同学布置不同的题目,并在习题课上由每组同学讲解做题步骤,供其他同学讨论,在讲解中的表现作为课堂成绩的重要部分。这样的教学操作通过给学生传递学习压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课程的综合成绩更能反映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课程综合成绩=60%期末考核成绩+20%课堂表现+20%作业成绩

2.知识技能型考核模式

对于知识技能型课程的考核要分成两个部分:理论部分和实践技能部分。两部分考核各占50%。其中对理论部分的考核同上述理论型课程;对实践技能部分(即课程中包括的实验、课程设计环节)的考核不能只注重实验、课程设计报告的完成,必须结合整个实验过程综合考虑。这部分成绩应由课前预习、操作过程、实验报告、课程设计报告等内容组成,其中操作过程应该成为评价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各实践项目完成的速度以及创新能力都是考核的重要因素,因为操作速度往往反映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水平,而创新能力则体现了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践的能力。课程实验成绩=课前预习20%+操作过程50%+实验报告30%由于课程设计是分组进行,设计过程中小组成员需要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因此除了考查每个人的实践技能,还要考查成员间的团队合作能力。课程设计成绩=操作过程40%+课程设计报告10%+团队合作能力20%+设计成果30%

3.纯技能型课程的考核模式

纯技能型课程主要是教授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如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文化基础等课程。这种课程的考核采用课堂作业成绩代替期末考试,即每堂课给学生布置一定的课堂作业,学生要在下课前完成,教师对学生的每次作业给出成绩,而期末成绩是根据课业成绩和课堂表现得到。课程的考核方式注重操作能力的考核,强调平时的学习态度,体现学生的技能水平。

4.基于能力证书的考核方式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很多职业从业的基本要求。为了使高职毕业生在工作中能够尽快适应企业的从业要求,很多高职院校纷纷开设了与专业相关的基于职业资格证书课程。如电气专业的电工实训课程就是为了学生能够考取中高级维修电工证书而开设的。对于这些课程,取消考试,引入“以证代考”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即考取资格证书,相关课程成绩即为合格的制度,从很大程度上既满足了社会对劳动力的从业资格要求,又避免了对学生的重复考核。

5.顶岗实习的考核模式

顶岗实习是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借鉴德国职业教育办学经验,是根据我国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实际情况采用的一种旨在增加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教学模式。学生在高职阶段的最后1~2个学期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组织,在企业参与生产实践,组织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考核,考核内容侧重学生在实习中体现出的职业素质、品质,如创新精神、团队合作能力、吃苦耐劳的品质等等。

五、结论

高中的教育方式范文3

关键词:美术教学;情感教育;培养方式

高中美术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在学生性情培养、审美素质提高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我国高中美术教学中,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美术教学质量不高,学生缺乏创作兴致。情感教育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需要学生对其投入情感,进行多样化的艺术创作,将情感教育融入高中美术教学之中,可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情感体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下面谈谈高中美术教学融入情感教育的方式。

一、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要想更好地融入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非常重要。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积极地转变教学方式,利用多样化教学,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多样化教学是现代化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在高中美术教学中,采用多种彩笔、道具,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同时还能有效地保障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另外,老师还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感知,让学生通过观赏作品来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对学生的见解给予正面的肯定,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信,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情景化

情景教学主要是因某种富有感彩的活动而产生的一种特有的心理氛围,是以生动形象的情景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教学方法。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情景教学也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进一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老师首先要积极地将学生引入教学氛围中,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观赏来提高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另外,老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通过不同的色彩、音乐为学生带来视觉冲击和感官认知,激发学生对美的欣赏。

高中美术教育作为我国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美术教师应该注重情感教育,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情趣,进而促进美术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高中的教育方式范文4

【关键词】高校武术教学;武术文化;教育方式

引言

武术不仅仅是传统艺术形式,更不是单纯的一项体育运动,武术自身所具备的特点,就决定了它是一种特殊的艺术。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以武术为主要题材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逐渐进入到人们的视线当中,我国和其他国家一些青少年和年轻人都热衷于武术的学习。要想使武术取得长久的发展,就必须要与全世界青年人的需求进行有机结合,采用适当的教育方式,在高校当中进行武术文化教学不容忽视。

一、高校武术文化教育方式存在的问题

(一) 不够完善的教学体系

在我国高校武术教学的过程当中,一些武术理论知识教材中大量缺失武术文化内容,但高校不得不选择这类教材进行武术教学,这样的教育方式使得学生对于自身的学习兴趣不能及时满足。大部分高校在对学生进行考核的过程当中,只是重视学生对于武术动作技能的掌握情况,却不去考察学生对于武术文化和具体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的学习态度也不得而知,造成了武术文化学习效果没有得到全方位考察的结果。

(二) 不够重视文化教育

在我国高校乃至社会当中,在培养和传承武术的过程当中,只是将其作为一种体育项目来进行技术的学习。我国高校一些武术教师的教育方式及其理念,只是将一整套的武术动作作为教学内容,对每一个动作都有着十分深入的技术分解讲授,但却对武术文化的教学不够重视,造成了只重视武术技术学习,却忽略了武术文化传承的现象。

(三) 过分重视西方体育思想

从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类别设置来看,多由球类运动和田径运动构成。而这些运动形式都来自于西方的体育思想,因此西方体育思想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对我国高校武术文化教学造成的影响,也就与其他的教学内容形式采用相同的教育方式。高校武g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多选择散打和动作套路,只是重视学生对于武术技能掌握的程度,学生却没有从中体会到武术文化的价值内涵。而武术教学过程中的散打与西方的拳击有着相似之处,无法将我国传统武术的高深技术进行完全的体现,造成了武术文化被忽视的现状,将西方体育的教学方式运用在武术教学过程当中,造成学生对于武术文化的理解缺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解决高校武术文化教育方式问题的策略

(一) 完善武术文化教学体系

武术教材在帮助学生掌握理论基础,培养武术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可以将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切实的增强。所以,要完善武术文化教学体系,首先就要编写适用性强的武术教材。不仅要在教材中体现出武术的相关技术动作,更要在教材中体现武术文化。与此同时,将武术教材的乐趣进行提升,这样对于学生学习武术的主动性有着提高的作用。而在武术教学评价的过程当中,也要对学生武术知识的学习全面、系统、科学地进行考察和评价,进而切实的将我国高校武术教学质量进行提高。只有通过教材中武术文化部分的改进和教学评价过程的优化,才可以使得武术文化教学体系得到全方位的完善,从而推动了我国武术文化的发扬和传承。

(二) 提高武术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

要将我国高校武术教学过程当中,只重视武术技术教育却忽视武术文化教育的现象进行改变,提高对武术文化的教育重视程度。身心和谐、健康发展是武术文化的第一要义,它的原则是要修身养性、净化心灵,对每个人的综合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高校武术教学过程当中重视武术文化教育,可以将我国优良传统文化传递给每一位学生,促进学生自身优秀品质的培育的同时,学生的身体得到了锻炼,学生的人格得到了完善和发展,高校的素质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阶段性的进步。

(三) 树立正确的武术文化教育方式

在我国高校进行武术文化教育过程当中,要避免过于重视西方体育思想,并且除武术的技术性之外,其文化内涵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也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在武术文化当中,礼仪所占的比重非常之大,高校要在武术教学研究的过程当中,根据教材中的缺失,尽快的补充科学合理的武术文化知识。武术的修身养性作用主要是依靠武术文化中道德的教育,树立正确的武术文化教育方式,在学生掌握相关武术文化的同时,还有助于学生缓解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减少了学生生理和心理问题的出现。

(四) 将武术文化教育的课时进行增加

武术文化教育的比例,要在我国高校武术教学的过程当中进行增加。要使我国武术的文化底蕴得到传承和发扬,就必须要通过高校的课堂教学。只有高校在教学过程当中重视民族文化的教育,才可以将我国武术文化的实力进行全方位的提高。在课程设计的方面,要及时地进行创新,将高校自身的武术文化平台进行积极地构建,将武术文化作为主体,推行到高校武术课程的教育当中。

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武术这一传统文化受到了社会各界乃至国外的高度重视,但在我国高校武术教学中,武术文化的教育方式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武术文化的教学体系还不够完善,高校和学生还不够重视武术文化的教育和过分重视西方体育的思想等问题。要解决高校武术文化教育方式的问题,就要完善武术文化教学体系,提高武术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树立正确的武术文化教育方式,并且适当地增加武术文化教育的课时。只有这样,才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实现武术文化教育的改善,达到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

作者简介:王震(1973-),男,汉族,籍贯:江西赣州市,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武术,单位:湖南警察学院。

参考文献:

高中的教育方式范文5

【关键词】现代人思维方式 高中语文教育 关系 影响

面对不断改变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下,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在“一夜”之间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还在不断地持续,并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高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的关键阶段,教育对其未来发展的思维方式具有深刻的影响。因此,应将现代人的思维方式融入高中语文教育,实现教育目的与社会发展方向的一致性。

一、现代人思维方式概述

(一)思维方式的内涵

所谓思维方式,是指思考问题的根本方法,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线性思维,即形式逻辑,二是非线性思维,即对称逻辑。简而言之,可以将思维方式定义为某个时期的人们看待某些事物的方式、角度和理念含义,这种思维方式直接且绝对影响着人们在某个场景下的言行举止,但它受到当时的环境、文化以及物质条件的影响。比如,在互联网未全面普及之前,人们习惯通过阅读、查阅书籍获取知识,并通过思考,对当前的某个社会舆论热点进行书面性评论。而在移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人们不再局限于书籍,而是更多地习惯于通过网络了解信息,并实现信息交流。

(二)现代人思维方式的改变

现代人思维方式正在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不断改变着,尤其是当移动互联网将人们之间的现实距离通过虚拟空间大大缩短,这一改变也不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而这一改变一直在不断变化着,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对某些事、某些物的认识。比如,互联网刚刚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时,网络上的信息直接影响了人们对某些事物的判断,但当虚假信息越来越多,官方信息介入越来越深时,人们面对某些信息不再像过去一样凭直觉进行判断,而是能够通过思考,提出疑问,对信息的真假进行辨别,客观公正地分析某些事,避免受到某些不安好心之人的影响。

二、现代人思维方式与高中语文教育的联系

(一)相互独立却又相互影响

高中语文教育与现代人思维方式是相互独立的两个主体,前者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增强学生对世界百态的正确认识,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后者则是反映了某个时期某种环境下人们对某些事物的思考方式。虽然两者相互独立,但由于高中语文教育是基于现代人思维方式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加上高中生已经能够独立思考,开始逐步介入社会,已被现代生产生活方式所影响,因此,现代人思维方式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中语文教育。同时,高中语文教育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也影响着未来社会主体(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即间接影响着现代人思维方式。

(二)互相矛盾却又紧密相关

高中语文教育由于教师的不同,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也不同,这是因为每个教师、每个学生都受到不同环境下的思维方式的影响,并且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这与语文教学是互相矛盾的。但思维方式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体现教育目的的重要课程,因此,两者又是紧密相关的。良好的思维方式能够促进高中语文教育发展,现代化的高中语文教育理念和方式,能够促进思维方式的提高和发展。

三、现代人思维方式对高中语文教育的影响

(一)教学理念现代化

现代人思维方式是现代化的,而这也有力促进了教学理念的现代化。在高中语文教育中,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学活动的重要思想,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持有的基本观点和看法,更是教育目的、意义的重要体现。因此,应结合现代人思维方式,对高中语文教育理念进行丰富完善,确定教学原则、目的和意义。现代人认为,“以人为本”已经成为社会达成共识的基本认识,而对于教学理念而言,则应当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摒弃应试教育带来的糟粕,将课堂和课下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意义上实现个人能力和素质水平的提升。

(二)教学方式现代化

现代人生活方式是现代化的,而这也影响了现代人的思维,这种思维也在促进教学方式现代化。传统高中语文教育往往是“黑板、粉笔和课桌的简单结合体”,缺少颜色,更缺乏活力,但现代人讲究不同的生活方式,希望青春、靓丽、活泼和生动,因此,高中语文教育则应当结合现代人的生产生活方式,紧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将多媒体、移动互联网、移动设备以及视频技术等先进科学技术应用到教学活动当中,实现教学方式现代化。

(三)教学内容现代化

现代人对某些事的认识在不断发生改变,个人英雄主义及个人观点对现代人的影响越来越大,这是因为现代人在思考事情、认识事物方面,个人意识明显增强,对个人权利和义务的认知更加清醒。现代人认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某些事某些物只是在某个阶段或某个时期才是正确的,这就要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当树立辩证思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既要授之以鱼,也要授之以渔,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成长,在学习中实现个人思想道德的升华。

四、结束语

当前,我国已经吹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在这一新的时代背景下,高中语文教育应当进一步与现代人思维靠拢,通过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推动教育发展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周晓梅.现代人思维方式与语文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07):129.

高中的教育方式范文6

Abstract: Education of students' "Chinese dream" is currently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It is the focus of school and the basic point of education. In view of the present ideological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o promote "Chinese dream" education is imminent. There should be effective ways and methods to educate college students to set up "Chinese dream" and it is the common responsibil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 to guide people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Chinese dream".

关键词: 中国;大学生;教育;历史

Key words: China;college students;education;history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2-0280-02

1 “中国梦”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1 “中国梦”的提出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定义“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2013年3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同志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诠释了这一梦想的内涵。之后,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和中央领导同志系列讲话精神,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高等教育系统“中国梦”教育活动座谈会。座谈会上,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提出:“‘教育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和‘中国梦’,教育是先导和基石。”以此来强调学校教育与“中国梦”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重要关系。

1.2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现状 总体来说,大部分学生能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对当前社会状况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也能客观、全面、正确地评价社会问题。部分学生容易受外界言论的干扰,信仰立场不坚定。

另一方面,当今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强,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热衷于“自我设计、自我奋斗、自我实现”,但与之俱来的是其身心发展不平衡,存在许多矛盾和困惑,虽然积极进取,但理想中现实化、功利化内容占主导,偏重个人发展。他们追求理想但又被现实功利所左右,有奉献的思想准备但又被物质享受所诱惑。

除此之外,大学生思想活跃,拥有各类“猎新”心理,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虽遵守法纪,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但一些同学对目前我国国情及各方向的认识并不全面,甚至还停留在感性、片面甚至错误的层面上。外来文化的侵入,信息渠道的畅通让这个年龄的学生对现实社会中的一些问题感到困惑不解。社会负面因素造成一些学生对国家发展淡漠,缺乏对公众的责任感。

1.3 高校辅导员在“中国梦”教育中的作用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辅导员最能直接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与学生直接交流。对于树立“中国梦”,高校辅导员是最直接的带动者。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梦”本身就是“育才梦”,每一位高校教师都要切实肩负起育人使命,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中国梦”同时也是“成才梦”,应当让每一个学生都把个人梦想和“中国梦”紧密融合在一起,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紧密结合在一起,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努力成为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才。

2 “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途径

2.1 学习历史,明确梦想 学习历史知识,能够使新一代青年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史上辉煌灿烂的文明、文化,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大量历史人物的爱国名言,能激励学生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还有大量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素材。如:关天培、邓世昌以身殉国,戚继光忠心报国,文天祥一身浩然正气,史可法宁死不屈,谭嗣同舍身变法,这些英雄行为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除此之外,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国情,增强其历史使命感,还可以通过吸取东欧、苏联社会主义改革失败的教训,深刻理解党中央制定的政策方针,努力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树立为振兴中华而刻苦学习的伟大抱负。

不仅如此,学习历史,了解历史还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荣。如:一些咏志主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牺牲我一个,幸福后来人”等与秦桧、汪精为、等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内容进行鲜明的对比,发挥伟人、英雄人物人格感染力,帮助学生树立笑对挫折,胸怀坦荡的意志品格。现在的大学生还有一大弱点:判断能力低,思维能力差。这是干扰其树立正确梦想的条件之一。而学习历史知识,可以让学生了解许多古今中外的大事,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长见识,丰富头脑,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提高判别是非的能力。总之,历史有助于有梦想的每一个人选择正确的道路,明确努力的方向。

2.2 开展活动,畅谈理想 学生除学习历史知识外,还应当参加具体形式的活动,以切身体会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正视青年大学生是这一梦想的实现者,真正树立历史责任感。迎合“中国梦”这一主题,教育部也下发通知要求教育系统广泛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高校也纷纷结合实际深入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

活动形式可丰富多彩,内容要紧扣主题。如征文、演讲、朗诵比赛,摄影大赛、主题校园文化建设、主题社会实践活动、主题班会、培育选树先进典型、“微博共话中国梦”活动等,以此来聆听学生真实思想。将梦想落于实处,作为高校工作者,也能及时获取学生思想动态,找出引导的突破口,避免口号式教育。

3 “中国梦”宣传教育的方式

3.1 辅导员团体进行直接引导 前面已简述高校辅导员的性质,这就不一一赘述。要想做好高校大学生思想的引导者,首先还得丰富自身。从理论层面来讲,加强思想道德方面的建设,提升自身道德素养,增强自身的个人魅力。紧跟党的步伐,明确实现“中国梦”是全民族全国人民的共同责任。而辅导员本身更应当正视自己是这一梦想的实现者之一。

通过加强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制定引导方向。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要坚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坚持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加强正面教育与宣传。学校应根据学生的现实需要,对其进行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与困难,并及时对部分学生进行心理干预与治疗。引导学生应及早树立班级意识适应大学生活、建立个人发展规划;处理好学习工作与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确立明确的学习奋斗目标;培养学习兴趣;克服学习过渡焦虑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能力;提高学习的紧张度;注意劳逸结合;同时强化自我的成才意识、成人意识和大学生意识。

另外,引导大家正确认识“中国梦”。只要一说梦想,一定是远大高层次东西。我们说“中国梦”不是一个人的梦,是民族、国家整体的美好理想,是所有“梦”的总和。这也需要明确基本特点。同时强调这个梦不是别人的梦,是中国自己的梦想。中国的梦就要有中国的特点,要有中国的民族性、文化性,所以“中国梦”一定要讲中国人自己的理想,拥有中国什么的特点。因此,只有去认识民族性,认识民族固有追求是什么,从历史传统的角度,来认识中国梦的具体内容。

作为学生工作一线的工作者,有责任告诉学生“中国梦”应该很丰富的,因为一个大的民族,大的国家他的社会理想包括的方向非常多。而十提出的中国梦是20世纪中国最穷困的时代,在中国心目中产生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代表一部分进步的力量追求这个梦想。现在新中国建设的脚步,正在一步步实现我们在困难时期提出的梦想,而实现整个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则是未来我们这一代需要完成的使命。

3.2 在社会实践中坚定梦想 在校大学生日常的在校学习生活,对其认识真实社会现状有一定的阻碍性。在保证日常教学、完成学业的同时,应当走出校园,了解社会。这对树立目标、坚定梦想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结合高等院校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更加坚定理想信念。社会实践不仅是学生认识世界、改造社会的具体行动,又能成为提升个人思想境界、培养良道德品质,使所学转变为所用的有效途径。实践本身是教育的载体、前提和基础,而教育作为是社会实践的核心目标,同样贯穿于整个活动之中。

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各种社会思潮通过多元化的信息渠道涌入校园,由于大学生的年龄阅历等客观条件,一些思想影响着他们价值体系的构建。对于国情、民情很多时候只看到事物的现象,而看不到本质。当面对困难和社会丑恶现象时容易产生不满的情绪,甚至是发生偏激的行为。同时当代大学生多来自90后,特点就是思想活跃、意识独立性,强调个性化,不愿趋同于主流思想。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纯理论的课堂灌输为主,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而社会实践正是将理论与实际、感性与理性相结合,运用这样一种方式使学生受到教育,从而引导学生认同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目前是深受广大学生喜爱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们可以亲历工作场面,切身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获得的成就。在社会基层,更能看到落后的一面,大量鲜活的人与事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启迪是强烈和深刻的,更有利于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从历史的角度用科学的方法分析现实世界,端正人生态度,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

另外,社会实践有助于弘扬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拥有勤俭节约,乐于奉献、勤劳勇敢等核心的民族精神。它们都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繁荣进步的动力。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通过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密切接触,更能对这些优良传统感同身受,树立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总之,在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可以找准定位,为“中国梦”的实现迈出一大步。

3.3 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大众 及时总结各类活动、实践中的突出典型。在学生中发现楷模,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大众,认可大学生的使命。

当今社会中正在流行一个词汇——正能量。正能量的发出者就是社会各个领域的先进者和每个值得我们学习的正面形象。从古至今,我们的社会不乏各类英雄人物,在这个大国崛起的时代,新型榜样人物更应适合时展的特征。在宣传“中国梦”的过程中,树立学生中的楷模也是方式之一。不可否认,榜样是有一定的力量的。所以宣传、学习正面榜样对改变社会风气,提高人们的道德情操。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楷模不是生硬推出的,而是真正能够获得大众认可的。反之,则有碍于大学生梦想的坚定。

4 结语

教育承载着“中国梦”实现的重任,找准方法和途径,努力使当代知识青年成长成才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保障之一。从1840年起,中华民族为实现“中国梦”,整整走过了109年,才迈出了赢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第一步。而我们年轻的一代更应该铭记历史勇敢前行,为梦想的最终实现付出应有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1939 年5月20日).文集,第二卷第177页.

高中的教育方式范文7

关键词: “处方式”分层教学法 高中体育教学 实践策略

处方式分层教学法不仅可弥补现行教学模式的不足,还可将运动处方及分层教学法当做基础,且将两者有效结合,以学生的学习特征为起点,把分层教学法的实用效率当做重点内容[1]。此外,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应用处方式分层教学法,一方面可对学生实践锻炼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处理,另一方面可根据学生的目标,把差异当做教学资源中的一种且进行开发,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体育锻炼素质的效果。本文主要对“处方式”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作用进行深入探究,且提出应用对策。

一、“处方式”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1.帮助学生树立锻炼意识

新课改要求中明确提到,现阶段的教学重点需要以“终身体育”教学模式为重。处方式分层教学法能从各种层次学生的个性差异出发,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让其认识个人学习任务,根据个人的身体素质及学科要求,尽量追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标,会尽个人最大努力,同时针对性的教学可以令学生尝到成功的滋味,帮助其树立体育锻炼意识,进而使其综合体育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2.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中生的心理越来越成熟,自主学习及自我控制两方面的意识不断强化,但是因为学习压力过大,大部分学生均不愿意将时间花费在体育锻炼方面,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在体育学习中。处方式分层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按照个人特点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集中注意力,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享受成功,进而激发其学习动机,充分挖掘其潜在能力,把传统的课堂被动式教学转变为主动式教学,最终保证教学效率。

3.提高学生的整体体能水平

高中生追求自我的思想强烈,且敢于挑战,探索个人喜欢运动的欲望很强。而处方式分层教学法与学生追求创新的心理特征相符合,可以使学生根据原有目标开展体育锻炼,通过不断探索积累经验,从而使个人体育综合能力呈现提高的趋势[2]。此外,处方式教学还是以分层教学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其以根据各个层析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针对性教学为主,能够有效指导学生树立合适的教学目标,给予学生较大发展空间。

二、“处方式”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对策

1.以学生为对象实施分层

从内容上来说,体育活动水平以项目技术难度及运动量为主,因此可以概括地说,体育学习主要为脑力及体育相互影响的结果。体育运动量很大,技术难度并不低,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进而使其形成害怕的消极情绪,最终导致学生厌恶体育活动;但是如果体育运动量很少,技术难度不大,就可使学生产生盲目乐观的心理,形成懈怠,不利于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对此,高中体育教师应该按照学生的实际身体素质及运用能力进行分组,目的在于凸显教学的层次性。

比如,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体育合格标准及各项测试两方面的成绩当做参考依据,以学生为对象实施层次划分。教师可按照成绩把全部学生合理划分为A、B、C三个层次,其中A级代表优秀生、B级代表中等生、C级代表合格生,各层次的学生可按照学生体育水平的变化进行改变,因此教师还需要实施动态划分,体育水平上升的C级生可提升为A级生,体育水平下降的A级生可降低为C级生等,进而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使其全面发展。又比如在篮球三步上篮技术课堂中,高中体育教学可以把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其中A级为一般组、B级为进步组、C级为能力组。对于A级学生,教师仅仅要求其认识上篮技术及动作要领,学会基础投篮技巧便可[3]。对于B级学生,教师应该要求其灵活掌握运球能力,不仅需要瞄准篮筐,还需要投篮准确。对于C级生,教师应该要求其打破其他学生的防线,学会运球及传球,投篮准确,且尽最大的努力拿到全部得分点。但是教师需要注意,不可伤害学生自尊,若学生认为个人适合某个层次,则教师应该对其进行调节,保证与学生自身发展要求相符。

2.对教学目标及任务进行分层

高中体育教学中,主要应用大班化教学模式,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就是分层教学的实施需要以班级教学为基础,由此离不开教学对环境因素(比如器械、队员人数、活动空间与目标)的有效利用。也就是说活动空间范围越大,空间的规则性就越高,任务的完成难度就更大;反过来说,活动空间范围越小,空间崎岖性更高,任务的完成难度就更高。器械体积更大、重量越小,其移动速度就更慢,控制更加容易。比如篮球的拍打与乒乓球的击打进行对比,发现前者控制难度更低。目标静止或者距离更近,动作完成难度也越低;目标移动速度越快越远,完成难度就更大,比如定点射击的难度远远小于动态射击。队友人数更多,就更加需要思考队友间的合作,难度就更大,比如在篮球比赛中的三步跨栏进球与个人练习三步跨栏进球进行对比,前者的命中率更低[4]。由此,教师应该有效控制上述环境因素,并且对教学目标及任务进行分层。比如说在篮球教学过程中,对于C级生,教师可将其任务设置为原地运球,努力达到连续运球,对球感熟悉。对于B级生,教师可将其任务设置为移动中运球和定点位置移动运球。对于A级生,教师可将其任务设置为把篮球从底线一端运到另一端,同时还需要避开障碍物。教师通过对教学目标及任务进行分层,可有效引导学生在教学中进行锻炼,且充分激发学习主动性,最终提高个人水平。

3.实施分段式教学

根据目前高中学生学习体育主动性低的现象,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分段式教学,也就是根据每位学生的具体能力,把全部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尽最大努力将各小组成员之间的差距缩短。实施分段式教学的原因在于小组学习可引导学生树立强烈的团队意识,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进而推动学生发展。比如在排球教学中,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分组,再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在组内担任各种角色,让其根据个人能力判断最合适的位置:比如主拦网手、任意扣球手、传球手及击球手,等等。教师再对学习开展技术型指导,提高学生的配合性,进而增强小组团队意识。通过分组学习,学生更注重排球技术及基本技能训练,在合作探究教学形式的帮助下,提高合作实践能力。

三、结语

处方式分层教学法应用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树立锻炼意识,充分提高学习兴趣,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整体体能水平。因此,教师应该正确处理好教学关系,按照学生的具体特征因材施教,积极应用处方式分层教学法,并且全面渗透到高中教学中。

参考文献:

[1]符强.分层教学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2,13(23):115-116.

[2]傅纪良.普通高校体育保健课处方式教学模式研究[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34(21):290-291.

高中的教育方式范文8

关键词:高校教育 参与式教学 兴趣 主动性

一、参与式教学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1.参与式教学法能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其实很多大学生都有主动参与教学的愿望,只要体育教师能够适当的为学生创造条件,合理的运用参与教学法,满足学生们的这一愿望,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就会有效的被激发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教师教学积极性的提升,使师生能够在和谐、融洽的状态下进行体育教学交流与合作,不仅有助于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实施,也可保证体育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1]

2.参与式教学法能够活跃课堂氛围

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应用,更加注重对学生教学主动性的挖掘,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互动,使学生的表现力、创造力得到全面的培养。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使体育教学课堂氛围更加活跃,使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方面的作用得到全面发挥。

3.参与式教学法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随着现代教育的多元化发展,高校也越来越重视对大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个性是当代大学生个体倾向性与心理特征的体现。每个学生的兴趣、需求、学习动机,都会通过其主体性表现出来。参与式教学法的应用,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个体气质,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校体育教学应用参与式教学法的具体思路

1.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设计当中

1.1准备阶段的设计

体育课堂的开始阶段和准备活动,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准备阶段主要包括集合队伍、吸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宣布本课学习计划等内容。在准备阶段对学生的积极性进行充分调动,对启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促进学生肌体快速进入运动状态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体育教师应该从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在准备阶段的教学设计应该以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为目的。运用参与式教学法,在目标设置、情景创设、教学反馈方面普通征求学生的意见,并让学生参与组织设计,教师与学生同共设计出准备活动方案,以培养学生的积极态度和好奇心理。[2]

1.2基本部分阶段的设计

体育课基本部分是每节课的关键,也是教师的教学重点。因此,在这一部分,教师应该采用一些学生喜闻乐见、并感兴趣的活动形式,以引导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新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运动技能、运动参与能力,还需要培养学生一定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在进行基本部分设计时,要遵循学生身心健康的原则,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综合考虑。教师应转化为控制与调节的角色,在遵循教学原则、教学要素、教学计划的同时,让学生参与到基本内容设计当中,给学生搭建一个自我展示、自我锻炼的平台,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也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3教学结束与总结阶段的设计

教学结束与总结阶段,其中包括放松活动的组织与学习结果的总结。在每节体育课结束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还需要对存在的不足地方进行总结。由于体育课是以身体练习为主,因此,课堂结束的放松活动也非常重要。有效的放松能够帮助学生减少运动疲劳,使学生的身心状态得到恢复。教师在这一阶段,应该注意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让学生大胆评价,指出不足,并积极接受。

2.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项目

学习兴趣是保证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动力,学生的学习动力越强,体育教学的效果也就越明显。因此,体育教师应该采用措施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在教材、教学方法方面,为学生提供可以自由选择的空间,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高校学生大多都有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和体育活动方式。教师可适当运用这一点,改变过去被动接受学习的教学方式,以分组、分层等教学方式,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项目。这样学生便会自觉的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激发其学习动机,从而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学生的终身体育习惯也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3.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与氛围,全面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在体育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增强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教师通常会运用一些教学手段。比如音乐、图像、情景等教学手段。教师也会运用一些带有问题性质的教学情境,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体育知识及技能。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够让学生生动直观的对各种体育动作进行掌握,学生也能够主动投入到体育活动当中。情境的创设方法很多,也很多灵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设施或自然环境,也可借助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来创设一些新颖、独特的教学情境。[3]

4.教师应平等的参与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该及时转变思想,认识到自身在教学活动所扮演的角色。教师应该是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一员,除了在宏观上处于指导地位外,教师与学生应该是平等的。体育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色度,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自由的交流问题、设计方案、讨论方法,并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在适当环节给学习以启发和诱导,让学生感受到平等与认同,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这样,学生自然会发自内心的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尽量不要使用简单的“好”、“坏”、“对”、“错”等判断评语,而是要作为一个参与者,进行全面而充分评价。总之,在参与式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体育教师始终应该遵循平等参与、共同合作的原则,让学生以主体的角色参与决策,而不是一切都由教师说的算。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主要强调实践性和综合性,对于学生的积极参与有更多的要求。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一样,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这种教学方法,不仅锻炼了体育教师的组织能力和协调管理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原敏芳,畅振山. “参与式”教学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 搏击(体育论坛),2011,12:77-78.

高中的教育方式范文9

关键词:家庭;高中生;理财教育方式;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一、引言

一般而言,高中生的学费和生活开支大多由家庭提供。家长的理财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到子女消费观念的形成。

部分学者对家庭理财教育进行了分析。文献[1]对理财教育的重要性及误区进行了探讨。文献[2]对学生金钱观念的培养、消费观和资本意识的形成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大多数研究以定性分析为主,关于家庭对高中生理财教育方式的影响因素方面的讨论还较少。有的学者虽然采取了问卷调查方式进行实验研究,但其分析方法单一、研究结论尚浅,研究结论的全面性和彼此相关性尚待推敲。鉴于此,本文重点研究家庭对高中生理财教育方式的影响因素。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选取陕西省西安中学高二年级的1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50份,有效问卷145份,回收率为96.7%。

2.研究工具和方法

《家庭理财教育方式问卷》包括干预控制、教育引导、溺爱放纵、焦虑牢骚四个维度,共20个题目。其中干预控制维度主要是对高中生的日常消费进行严格控制,共6题。教育引导维度主要是对高中生的理财观念和内容进行积极引导,共5题。溺爱放纵维度针对高中生不好的花销习惯进行纵容,共5题。焦虑牢骚维度则是过于关注金钱,对高中生的消费动辄抱怨,共4题。采用李克特量表计分,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分别计取1-5分。

在EXCEL2007中录入有效数据,采用SPSS21.0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三、结果分析

1.问卷信度和效度检验

(1)问卷信度检验

为检验问卷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对问卷进行各层面和总问卷的信度检验。经计算,调查问卷的总体克隆巴赫系数为0.857,分半信度为0.754。各因素的克隆巴赫系数在0.868~0.952之间,分半信度在0.827~0.963之间。证明本次调查问卷较为可靠,比较可信。

(2)内部一致性检验

具备信度的问题不一定具备效度,做完信度分析后,用因子分析模型对其进行效度分析。经分析,问卷数据的KMO值为0.844,并且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0.05的巴特利特球型检验,说明问卷调查的数据很适合做因子分析。

将题目与其所属的维度和其他维度进行对比分析,计算其相关系数发现相差较大,说明问卷的内部一致性设计较好,主要为相关性在0.01级别显著。如表1所示。

(3)结构效度检验

对各题目、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进一步分析可知,各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293~0.404之间,说明各因素存在一定的独立性,可以清晰地反映出欲测试的内容。

2.家庭理财教育的主要特点

对四个维度的教育方式进行对比分析,从表2可知,在干预维度得分最高,向下依次为引导型、放纵型、焦虑型。说明在家庭对高中生的理财教育时,总体上来讲是积极引导的,同时家长常常会干涉、影响、控制高中生的日常消费。对高中生理财比较焦虑的家庭相比较之下最少。

3.家长受教育程度对理财教育方式的影响差异分析

以家长是否受过高等教育为自变量,对家庭理财教育方式进行分析。从表3可以看出,家长受教育程度对家庭在引导、干预、焦虑等三个因素上存在主效应,而在放纵因素上差异不显著。受过高等教育的家庭的得分平均值均大于未受过高等教育家长的得分平均值。而在放纵维度上,二者的差异不明显,主要原因为家庭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受教育程度在此维度上态度比较接近。

4.家长成长背景对理财教育方式的影响差异分析

以家长是否成长在农村为自变量,对家庭理财教育方式进行差异分析。从表4可以看出,家长成长背景对家庭理财教育方式的影响除在放纵维度有显著差异,成长在城市的家长明显比成长在农村的家长运用溺爱放纵方式较多。在干预、引导、焦虑等方面,家长的成长背景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差异,相比之下,成长在城市的家长较多运用干预、引导、焦虑等教育方式。

5.学生性别对理财教育方式的影响差异分析

以学生性别为自变量,对家庭理财教育方式进行差异分析。从表5可以看出,在四个维度上家庭理财教育方式都有显著差异。在引导型、干预型、焦虑型方面,男生得分高于女生,说明家长对男生的理财教育方式控制力度较大、更加积极。而在放纵型方面,女生得分高于男生,说明家长对女生的理财教育更加宽松。

6.家庭收入对理财教育方式的影响差异分析

将家庭收入作为自变量进行理财教育方式的影响差异分析。以四个维度的家庭收入为横坐标,以各维度间不同收入之间的显著性为纵坐标绘制分析图。从图1、表6可知,在干预控制维度上,收入7000元以下的家庭之间差异较小,与7000元以上家庭差异较为显著,得分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降低,说明收入低的家庭更多运用干预控制教育方式。

在教育引导维度上,不同家庭之间差异较小,而收入在4000~7000元的家庭得分最高,最多应用教育引导方式。在放纵溺爱角度,四个收入区间的家庭差异显著,随着收入的增加,得分递增,说明收入越高的家庭,越多应用溺爱放纵的教育方式。在焦虑牢骚维度,表现与干预控制维度基本相同。

四、结论

第一,经信度和效度检验,所参考的问卷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第二,家庭对高中生的理财教育方式总体上比较积极,四个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干预型、引导型、放纵型、焦虑型。第三,家庭对高中生理财教育方式的影响因素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对于家长受教育程度的影响而言,受过高等教育的家庭的得分平均值均大于未受过高等教育家长的得分平均值。折说明受过高等教育的家庭更多运用引导、干预等方式,对学生的理财方式焦虑亦较多。受教育水平低的家长在遇到理财问题时,更倾向与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解决。

对于家长成长背景的影响而言,成长在城市的家长明显比成长在农村的家长运用溺爱放纵方式较多。在干预、引导、焦虑等方面,家长的成长背景基本上没有太大差异。主要原因是在城市长大的家长生活一般较为宽松,对金钱看得不是很重,这一习惯延伸到孩子身上,对孩子的要求尽量满足。而在农村长大的家长生活条件不太好,可能更加注重消费的实用性,对孩子的理财教育不太溺爱放纵。

对于学生性别的影响而言,在引导型、干预型、焦虑型方面,男生得分高于女生。说明家长对男生的理财教育方式控制力度较大、更加积极。而在放纵型方面,女生得分高于男生,说明家长对女生的理财教育更加宽松。主要原因是家长受传统习惯的而影响而强调男孩加强自立自强,注重其独立性的培养。女孩一般较为听话,不用家长唠叨督促,男孩则性格冲动,容易出现胡乱消费的情况,家长管控愈加严格。

对于家庭收入的影响而言,收入低的家庭更多运用干预、焦虑型方式。中等收入家庭最多应用引导方式。收入越高的家庭,越多应用放纵的教育方式。主要原因是低收入家庭迫于生活压力,对孩子的理财教育经常干预。中等收入家庭虽然解决了日常生活问题,但迫于住房、医疗等社会压力,家长会告诉孩子如何理财,但有的时候方法欠妥。高收入家庭一般父母较忙,和孩子交流时间短,便在物质上进行弥补,干预、引导较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