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科学与技术创新集锦9篇

时间:2023-05-16 16:50:51

科学与技术创新

科学与技术创新范文1

关键词:信息技术;探索;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10-0081-01

从2000年起,随着“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多媒体教室”等的建设和推广应用,信息技术有力地推动了基础教育领域的改革和创新。广大教师对信息技术从陌生到熟悉,从努力实践到积极创新,开发制作了大量适用于课堂教学的优质教育资源,进行了大胆的教育改革尝试与实践创新,形成了少许有价值的成果。实施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创新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因此,生物教师首先应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只有在创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才会采用创新方法,培养创新人才。生物教学除传授学生生物基本知识以外,还必须教给学生各种能力,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和利用信息资源能力。

单就基础教育而言,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为日后创新能力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源初性的个性品质,如好奇心、求知欲、认识的独立性、自由思考、怀疑态度、探索精神等等。这些东西尽管还不是创新品质,但却是创新品质的源头活水。没有它们,或者它们受到过分的压抑,就不会有后来创新人才的成长。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其知识点和教学手段无不蕴含着创新的素材和信息资源的运用。生物教师都要不囿成见,认真挖掘和利用这一优势,努力进行创新教育。

一、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是学生在最佳心态得以发展时出现的。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上营造宽松、民主、愉悦、新奇的气氛,为学生形成“最佳心态”创造条件。学生认为老师是最完美的,课本是绝对正确的。为使学生得以改变这种观念,培养其善于发现问题创造自我的能力,在课堂上有意警示学生:本次讲课会出现几个问题,请同学们随时指出或课后指出,指出者为良,纠正者为优,并记入平时成绩。此法使学生课堂听课的注意力集中了,并有兴趣、有激情、有信心、有胆量质疑,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学习条件反射时,用课件展示 “望梅止渴”属于第一信号系统,还是第二信号系统?我讲是第一信号系统。但有一位同学提出异议:“望梅止渴”来自一个故事:曹操带兵走到一个缺水的地方,士兵渴得很。曹操就骗他们说:前面有一片梅林,梅子又甜又酸,可以解渴。士兵听了,都流出口水,不再嚷渴。实际上,“望梅止渴”并没有看到梅子,只是听说梅子,我们不能望文生义,所以“望梅止渴”应该属于第二信号系统。

二、增大课外阅读量,为创新蓄势

利用计算机及图书增大学生课外阅读量,是实现创新“蓄势”的重要途径。有了丰富的材料,扩大了知识面,思维才能活跃起来,才会最大可能的产生创造性思维。没有渊博的知识,就等于思维处于贫瘠的土壤,创造思维的形成便成了空中楼阁。生物知识包罗万象,老师应格外重视创设博采知识的氛围。基于此,在教学中我帮助学生制作各种课件,可以撑起生物教学的一片蓝天,而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

三、创新教育方法,更新教育手段

现代教育手段在当今教育和未来教育中应发挥特殊作用。现代教学媒体在生物教学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传统教学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它能增大教学容量,开阔学生视野,诱发学生思维;它使生物课堂更精彩、更生动、更能为学生所接受。在今后的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引进先进的教学手段,并对网上资源进行开发、利用,重视网络对教学的影响。

四、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学生想象思维

想象思维是创造力的源动力。爱因斯坦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上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人类一旦失去想象力,创造力便随之枯竭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重这一点,经常根据不同的知识点灵活点拨、拓展,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如学习珊瑚虫后,我就引导学生想象:“珊瑚虫死了会怎么样?”学生回答:“形成珊瑚。”也有的加深一点“形成珊瑚礁。”“再大呢?”“形成珊瑚岛。”“然后呢?”“风化形成肥沃的土壤”。用课件展示过程,达到图文并茂,情景相生的直观画面,给学生以感性认识,把学生带入制作的作品中,感受大自然的杰作。当然,青少年的想象力往往是面广而不深入,情节简单而不稳定,夸张性大而创造性不强。对此我们绝然不能泼冷水,而应多鼓励、多赞扬,引导他们想他人之未想,做他人之未做。

五、强化实验观察,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

科学与技术创新范文2

一、创设特定学习情境,激发求知欲望

利用信息技术来创设真实的情景,在课堂上,有很多情景是不能再现的,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再现。例如大爆炸,过去的历史人物。某一地点,例如天涯海角。例如用卡片,实物,用肢体语言,夸张的表情,眼神动作等,表达所要讲述的事物。这不仅体现在教授单词,讲授语法上,而且在提高学生听力和口语方面,多媒体对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例如,学唱英语歌曲,看英文卡通片,为英文电影配音,这些都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

例如,在教授shopping时,利用信息技术提供不同的购物场景,让学生边看边说,这样使学生不仅理解了购物的日常用语,巩固了旧有的知识,还让学生积极参与,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了学习兴趣。正是利用了信息技术,才会使课堂成为真实的语言交际的“社会性”场所,使学生语言交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二、搭建平台,快乐为本

1. 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一强烈的需求,让学生自主地学,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2. 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快乐学习搭建了平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扑面而来的信息技术,为老师和学生都打开了一扇“兴趣”之门,学习的形式变得丰富,内容变得立体,学生置身于浩潮信息海洋中,自主地、快乐地,超越时空、文本,随时随性地进行学习,才是快乐地学习!

我们同住地球村,不用出家门就可以与世界各地的人探讨,每个人各有所长,可以有不同的学习方法,我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网上可以找到适合的聊天对象,可以锻炼我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沟通能力,锻炼我们的英语演讲水平。还可以唱英文歌曲,在玩中学习。可以了解外国的一些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有的风俗习惯非常有趣。例如,现在的圣诞节在中国开始流行,就是我们与西方国家的交往密切有关。现在的母亲节、父亲节也被中国人所接受。在节日中可以与网友分享快乐。可以谈彼此的感悟,可以谈理想,学英语就不会变得很乏味,一点用都没有的观点。

三、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传统的教学结构就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结构,现在是教学相长,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可以与学生做朋友,可以是学习的伙伴。现在弱化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现在重点放在学生学上,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中都能学到知识,避免了学困生产生厌学的情况,真正做到了全员参与,而不是为了升学,老师把眼光都放在能考上好学校的成绩优秀的学生身上。在课堂利用多媒体,多种感官的调动,使教学面向全体同学变为现实,而不是一句空话。总之,只有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这一实质来整合,才能更有效地促进英语教学,也才能引领学生进入更广阔的空间,助其翱翔!

四、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科学与技术创新范文3

关键词:智能科学与技术;创新实践体系;人才培养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简称智能专业)是教育部于2004年新增的目录外试点专业。2006年我校依托自身的学科优势与教学资源,获教育部批准开办工学门类中电子信息类的智能专业,并于2007年正式招生。

创新人才应该具有比较完善的知识结构和开拓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这也是高等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工科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来源于实践能力[1]。实践是创新的基础,没有实践就不可能创新[2-3]。工科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面对实际工程问题,能用创新思维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高等学校必须深入研究和亟待解决的课题。我校智能专业的建设是围绕创新人才的培养这个中心来展开的,为保障培养的人才具有比较完善的知识结构,我们构建了相应的课程体系;为保障培养的人才具有开拓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我们进行了课内―课外相协调、基础―综合―创新分层次的实践体系构建。

1创新实践体系平台构建

实验室是教师开展实验技术研究、理论教学与实

践相结合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必不可少的场所,是师生创新实践的摇篮。为服务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适应专业发展,我校智能科学与技术实验室建设特别强调了综合性、研究性和开放性的基本原则。实验室与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构建了具有先进设备和先进管理体制的实践平台,这为构建课内―课外相协调、基础―综合―创新分层次的实践体系打下坚实基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1实验室的硬件条件

我校智能科学与技术实验室下设6个实验分室,如图1所示。智能网络实验室和智能检测技术实验室为专业技术基础实验室,智能机器人实验室和复杂智能系统实验室为智能系统与工程专业方向实验室,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和智能体模拟实验室为智能信息处理专业方向实验室。这些实验室的设置和建设与专业教学计划及其课程体系完全配套,并加强了开放实验、设计型实验、综合型实验、创新实验服务于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活动。实验室的硬件条件有利于让学生及早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4-5]。

基金项目: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PHR201008434),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改项目(2009JG13)。

作者简介:陈雯柏(1975-),男,讲师,博士研究生(在职),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系系主任,研究方向为人工神经网络、智能机器人;李擎(1964-),女,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智能控制、机器学习;李邓化(1956-),女,教授,博士,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院长,研究方向为智能检测;苏中,男,教授,工学博士,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智能机器人(包括空间机器人)导航与控制。

图1智能科学与技术实验室

1.2实验室开放管理

开放性实验是培养创新性人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是对课堂教学、课内实验的延续、扩展和加深。开放性实验的开展需要实验室的开放管理,实验室的开放管理也是构建课内―课外相协调的实验教学体系的基础与制度保证。我校智能专业实验室面向全校学生全方位开放,具体包括资源开放、内容开放和时间开放。为此实验室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实验室开放、网上预约等管理办法。同学们课外利用开放实验室主要进行相关课程的课外开放实验,参加学科竞赛,参与教师科研项目以及实验室自主开发的目前已成一定体系的创新实践项目。

1.3仪器设备共享系统

智能专业与自动化、电子信息、通信等信息类相关专业建设与教学科研对设备需求存在一定的交叉。随着新大学建设的稳步推进,特别是电子信息与控制等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以及各专业精品课程的建设,目前我校自动化学院各专业也分别形成了一定数量科学仪器设备资源与优质教育资源。在学生课外创新实践过程中,学生根据项目需要可能使用到多种仪器设备。为此学生可在不同实验室开展实验,学生也可以通过自动化学院建立的信息管理平台与数据库软件系统实现仪器设备在学院与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内部合理流动。仪器设备和优质资源共享系统的建设整合了优质仪器资源和教育资源,打破条块分割,有效避免重复浪费,提高了利用效率,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提高了使用效益。

2课内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培养和锻炼高校学生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我校历来重视实践教学,目前已探索建立了以实验室全面开放为形式,以课程实验教学为基础,以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为核心,以校外实习为补充的课内实践教学体系和以实验室课外开放项目培训为基本内容,以学科竞赛为动力支撑与效果检验,以参与教师科研与学生自主科技创新为补充的课外实践教学体系。我们强调课外创新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人才培养有了质的飞跃和升华,但这种飞跃与升华是以课内实践环节为基础的。为此,我们对课内实践环节进行优化组合,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课内实践教学体系。

如图2所示,我们把实践教学分为基础类、专业实训类和综合创新类,大部分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均安排了上机、实验等环节,实践教学和计算机应用在整个教学计划进程中做到了不断线。此外,独立安排了40周的各类专业实习、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践和毕业设计[4-5]。为加强新生进校后对专业的认识,能够及早进行创新实践活动,我们特别在第一学期安排了独立实践环节“专业认识与实践”。

3课外科技创新实践体系

作为课内实践教学体系的延伸和拓展,课外科技创新实践体系的构建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特别的重要作用。我校作为北京市的市属市管高校,培养目标定位为主要为北京市培养应用型创新技术人才。基于培养目标的本质要求,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中,我们特别强调课外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课外科技创新实践这个子系统,其具体构成如图3所示。

图3课外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图

目前高等学校专业相关课程课内学时普遍紧张,由于智能专业与其他信息类专业不同,前沿性课程较多,课程理论性较强,这不可避免地使计算机软硬件、控制系统基础等课程的学时又有一定的压缩。从这个角度考虑,我们也必须从课外科技创新实践体系来强化同学的“软硬件能力”,以加强智能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3.1实验室课外开放项目设计方案

在我校自动化学院长期实验室课外开放的基础上,我院积累了具有一定综合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的一大批开放项目。在以往的实验室开放项目和学科竞赛中,同学们普遍对涉及到“机器人”的部分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机器人是一门跨专业的新兴学科,涵盖机械、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传感器、通信、人工智能等学科的最新成就,它对培养学生的跨专业综合应用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6]。因此,我们基于机器人这个理想的创新实践平台,提出了一个基于机器人制作,自成体系的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方案,如表1所示。

表1机器人制作课外科技创新实践开展方案

层 次 项目开展时间 创新实践项目 能力培养 相关课程支撑群 相关学科竞赛支撑群

高级训练项目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具一定人工智能水平的高级机器人,如足球机器人、迎宾机器人等。 综合应用能力

智能信息处理与智能系统集成能力 模糊控制

人工神经网络

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

模式识别

人工智能

机器人学

智能机器人 机器人大赛

嵌入式系统专题赛

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

电子设计大赛

智能系统平台构建方案

设计比赛

中级训练项目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基于MCU、DSP的智能机器人,如舞蹈机器人、灭火机器人、仿生六甲机器人等。 检测与控制系统设计

嵌入式系统设计

电子电路设计 模拟、数字电路

微控制器技术

EDA技术

DSP原理及其应用

控制理论

计算机控制系统

基础训练项目 第一学年 简易非处理器控制机器人,如宝贝车等。 简单机械设计与加工

基本程序设计能力

基本电子电路设计 电路分析

C程序设计

该方案在课程支撑的前提下,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开发了不同层次的机器人制作实践项目。在学校实验室开放与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基金的支持下,其中部分项目的开展已在自动化专业几届学生的实践下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同学们普遍表现了强烈的兴趣,而不再沉溺于以前所钟爱的网络游戏。

3.2学科竞赛

学科竞赛的意义不仅在于营造和丰富校园科技文化氛围,拓展大学生的综合知识和加强第二课堂活动。学科竞赛更是大学生实践创新平台,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此我们把学科竞赛纳入课外科技创新实践体系,学科竞赛既是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动力支撑,也是实践活动效果的一个检验手段。我校历来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举办了“大学生电子竞赛”、“智能汽车竞赛”、“机器人大赛”等一系列校级学科竞赛。校级竞赛覆盖面较大,一大批学生在学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积极进入实验室参与科学研究与创新活动。

学科竞赛作为创新实践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培训工作不能是简单的强化培训,培训工作要成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培训面要有一定的普遍性。为此,我们把学科竞赛的培训工作与实验室开放项目进行有机的结合,使之成为由浅入深、成系统多层次的系列活动。表1不仅显示了创新实践项目与学科竞赛的关系,也表达了学科竞赛的层次系列性。

智能系统平台构建方案设计比赛是我院为了进一步完善这种学科竞赛的层次性,有效引导学生的专业学习与创新实践,于2009年11月提出针对大一新生开展的智能系系级学科竞赛。智能系统平台构建方案设计比赛作为校级相关竞赛的引导与补充,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实践表明,智能系统平台构建方案设计比赛引起同学们极大的关注。同学们大胆想象,广泛查阅资料,既强化了对本专业的认识,又极大地激发了创新实践的兴趣。

3.3参与教师科研

我校一直重视探索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互动的有效机制,不等待解决理论问题之后才开始启动应用研究。同时,重视科研与教学间的积极互动作用,重视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的关系,在不断完善科研教学设施、优化科研教学环境的基础上,形成了良好的科教互促开拓的局面。我校已有多项与智能专业有关的研究成果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部级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专利和著作权多项。在惯性器件、组合导航系统、压电复合换能器、飞行控制系统、大规模仿真场景关键技术与算法研究等国家优先支持发展的领域,多项研究成果已实用化。

学校鼓励教师开展科研工作,并吸收学生参加教师科研,从而实现在科研过程中育人,并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素质,同时将相关科研成果即

时转化为教学改进,体现在教学、实验和课程设计内容中。

3.4学生自主科技创新

在学生自主科技创新项目资助方面,学校制订了《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生(本科)课外科技活动基金管理办法》。本科生科技基金面向全体在校全日制本科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重点资助在校本科生结合所学专业开展课外科技活动。

4导师制引导学生科技创新实践

专业教师担任学生班主任工作,是我校自动化学院的成功经验。班主任不仅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更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成才教育、学生选课指导等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学生普遍反映良好。在此基础上,智能系践行科学发展观,于2009年实行了“专业导师制”,以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促进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

专业导师制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推动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专业教师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针对2007级首届智能专业学生人数不多的特点,通过双向选择,智能系教师每人担任3~5名学生的专业导师,并以此为契机形成高年级―低年级“梯队”。同学们组建“兴趣小组”,以实验室为平台,有的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有的自主申请“学生课外科技基金项目”,当然学生参加更多的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是“实验室开放项目”。为此,智能系教师从兴趣引导出发,在学校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经费保障的前提下,开发了一系列“实验室课外开放项目”,表1给出的是其中一个“机器人制作课外科技创新实践开展方案”。

5结语

在实验室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基础上,我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内实践教学体系和课外实践教学体系紧密结合,有效地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理论与实践、知与行紧密联系在一起,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杨叔子,吴昌林,张福润. 三论创新之根在实践[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2):1-5.

[2] 苏中,李擎. 关于专业课以科研促教学的发展模式探讨[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5):89.

[3] 万佑红,蒋国平. 机器人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5(27): 6-8.

[4] 李擎,陈雯柏,李邓化,等.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的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9(11):34-37.

[5] 李擎,苏中,李邓化.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的规划与思考[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增刊1):21-25.

[6] 张云洲,吴成东. 基于机器人竞赛的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与实践[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29):116-119.

Construction of the Innovation Practice System in the Intellig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pecialty

CHEN Wen-bai, LI Qing, PENG Shu-hua, LI Deng-hua, SU Zhong

(Automation School, Beijing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2, China)

科学与技术创新范文4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新建本科院校将自己的发展目标定位于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 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我们称这类普通高校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我国高教法中对本科教育的学业标准有明确的规定:“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本技能、方法及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从这一规定看,我国工科专业培养的其实都是应用型人才,但从培养目标的内涵上说,可分为三类:

一为工程研究型人才。主要由研究型和教学研究型高校培养,其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将发现的一般自然规律转换为应用成果的桥梁性人才。

二为技术应用型人才。主要由教学型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其培养目标是:能在生产第一线解决实际问题、保证产品质量和性能,属于使研究开发的成果转化为产品的人才。定位为技术工程师。

三为技能应用型人才。主要由高职类院校培养。其特点为:突出应用性、实践性,有较强的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上海电机学院是2004年9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 在原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建立的以实施本科教育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其定位在培养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教学型院校。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学习数学的目的在于应用数学。这就要求他们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不断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兴趣和能力。数学建模是数学知识和应用能力共同提高的最佳结合点;是启迪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锻炼创新能力、培养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

1 数学建模的发展历程

近几十年来,数学迅速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渗透,在工程技术、经济建设及金融管理等各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在很多情况下起着举足轻重,甚至决定性的影响。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已经形成了一种普遍的,可以实现的关键技术——数学技术,并已成为当代高新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数学方法解决各类问题或实施数学技术,首先要求将所考虑的问题数学化,即通过对复杂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可以用数学语言来描述的关系或规律,将之构建成一个数学问题,再利用计算机进行解决,这就是数学建模。数学建模日益显示其关键的作用,并已成为现代应用数学的一个重要领域。

为培养大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国外较早地经常举办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1989年我国大学生开始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从1992年开始,教育部高教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每年主办一次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至今已经举办了16届,参赛队伍每年都不断增长,在竞赛过程中,大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提交了不少出色的答卷,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参赛队伍,同时,有力地促进了高等院校的数学教学改革,充分显示了数学建模竞赛活动的强大生命力。举办大学数模竞赛,已造成一种氛围,推动了培养大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工作。

2 数学建模在创新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的意义

数学建模是对人的数学知识,实际知识的拥有量和灵活运用程度,逻辑推理能力,直觉、想象和洞察能力,计算机使用能力等的全面检验,最能反映出创新精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每年的工科大学毕业生是科技战线的生力军,他们要出科技成果,并且“千方百计促进科技成果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数学建模能力对他们是必不可少的。

数学建模是对传统教育的一个挑战,它强调怎样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工具来解决数学问题。学生参加数学模型的研究,参加全国大学生建模竞赛,是将以前的“做练习”改为现在的“做问题”,将生活变成数学,将问题实际解决。数学建模是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学生时代的第一次科研训练,是一个向实际负责的任务书,是对学生适应社会、服务于社会的锻炼与挑战。基于以上的重要性,许多高校对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越来越重视,我校也不例外。

3 提高我校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具体措施

为了提高我校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我们可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溶入数学建模,并开设创新系列课程:数学建模系列课程。系列课程中除设置了数学建模理论课外,还设置数学建模实验课、数学建模集训和数学建模竞赛等任选课。

科学与技术创新范文5

根据“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教师的角色由“讲授型”的“讲师”转化为学生学习过程的主导者,负责组织、指挥与参与,成为真正“导师”,变“填鸭式”教学方式为开放自主型教学方式。

以往的教学都是教师一人讲,满堂灌,教师“主动”讲,学生被动听,这样反而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毫无兴趣,没有自,只是充当“收听的工具”而已。而今,教师的角色已发生改变,变成了组织者、指挥者、参与者,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导师。学生由全体无奈的听授、以记忆为主的个体行为的被动地位转变为个性化的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和充分表现的主体地位。学习对每个学习者来讲,是有个人价值的,是具有情感的。学习与整个人相关联,而不仅仅是发生在“颈部”以上,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学习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学生的自主学习也要求教师扮演帮助者、指导者的角色,因此可以说,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角色变化要同时进行,如学生在学There be句型的一般疑问句及其肯定、否定回答时,教师不能生硬地灌输There be表示“有”,Is/Are there…表示“有……吗”;而是让学生根据一般疑问句的变化规则――有be动词的be动词提前,其他词序照抄不变,句号变问号,学生就可以直接把“There is a bird in the tree.”变成“Is there a bird in the tree?”。再根据肯定、否定回答的规律――用什么词问,就用什么词答,总结出肯定回答“Yes, there is.”,否定回答“No, there isn’t.”。学生又会根据单数的变化规律推导出Are there…及其肯定、否定回答。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探究学习知识,变“要你学,要你记”的学习方式为“我要学,我会学”的学习方式。

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形成师生、生生、师机生、生机、生机生之间的多种友好合作方式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协助,利用媒体技术学习新知识,总结规律。笔者曾经制作猜图游戏的软件,出示各种动物的某一部分,让学生猜这是什么动物以及它们的年龄,并且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上机操作,选择动物验证自己的正误,从而形成师机生、生机、生机生的合作学习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又锻炼了学生上机操作及运用媒体技术的能力。

学生对所学知识具有选性记忆的特点,而这种选择记忆的内容又是学生最感兴趣的部分。对于学生来讲,学习语言是枯燥的。尤其是学习英语,条件有限,只有在课堂上才可获得交流运用的机会。基于这一点,教师在外语课堂上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创设情境就是必不可少的,也是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所要求的。这些资源可以是多种文字、电子、实物的资源,也可以是教学软件,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提高学生的素质一直是教育的宗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时刻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智育宗旨,培养学生的5种能力。这5种能力包括:1)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如在学习名词复数之前把所有学过的名词收集起来,分成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2种;2)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如在教师的帮助下掌握名词复数的变化规律;3)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根据所学的名词变化规则,把收集的名词变成复数(不可数名词没有复数形式);4)语言文学表达能力,如根据自己的实践,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什么词后加s,什么词后加es;5)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以小组讨论探究的方式,归纳出何时用名词单数、何时用名词复数和在实际中如何运用等一系列问题。

科学与技术创新范文6

关键词 核专业 科技创新活动 创新能力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途径。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角度来看,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之后,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为国家培养出适应国际国内竞争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只有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才能落实“人才强国战略”。

一、核专业人才创新活动培养的现状

国家加大核电发展的决策,对高质量的核技术人才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根据《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要求,把握形势、抓住机遇,实现“专业配套、结构合理、规模适度、素质优良、协调发展”的核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目标[1]。由于核能技术的这种特殊性,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作为近年来高等教育崛起的热门专业之一,核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适合我国核工业课持续发展,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基本训练,既要具备扎实的工科理论知识,又要具备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工程管理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出的学生能从事核能利用及其相关领域从事核能应用的研究、设计、制造、运行和管理工作,核安全技术方面的研究、测量、处置与管理等工作。目前,高校开设的“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等核专业涵盖的知识面宽、知识密集、技术超前,且自动化程度极高。但目前国内没有专门针对核专业设置的科技竞赛活动,科技创新的氛围不够,教师竞赛经验少,积极性不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偏低,同时由于专业限制,专业实验仪器设备较缺乏,没有适合校内外科技活动途径和平台,阻碍了核专业学生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的提高和突破。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是推动大学生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如何鼓励核专业大学生积极、广泛参与科技竞赛和创新性实验,构建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机制,建立起核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平台,是目前我校这样的新办专业在教育教学管理上值得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二、深入思考,敢于尝试,探索核专业大学生参与科技竞赛活动的运行体系和工作模式,实现科技竞赛突破

鉴于国内核专业暂无专业性竞赛的实际情况,学院深入思考了国防科技工业人才队伍建设在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所面临的新要求;深入思考了如何发挥专业特色,力争在核专业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工作中有发展、求突破。经过全体师生的探索求知,结合学院实际,逐步建立了“竞赛和立项牵引,团队运行,中心保障,校内支持,平台支撑”的运行模式,实现了为学生“建设一个训练专业知识的平台,搭建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打造一条通往省级部级科技竞赛大路”的目标。

学院充分利用院内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激励、资助平台,鼓励学生从事科技创新活动。近年来,学院先后制定了《学院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施办法》、《大学生科技创新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等制度,规范了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学院每年专门拿出1万元资金,作为“大学生科技创新专项经费”,资助学生开展各类课外学术科技项目研究。

同时抓好品牌竞赛项目建设,搭建以水火箭设计大赛、无线电测向大赛为代表的校级竞技平台,每年共计吸引全校1000余人次参与比赛,推动专业素质拓展,进一步激发学生科研创作热情,为参加全省全国大赛遴选队伍打下基础。

由院学生节能减排协会为主体组建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依靠以教授为代表的中青年骨干教师结合各自专业方向建立的创新指导小组提供的技术指导,依托院团委科技创新中心的统一管理和协调,自愿组合、主动参与“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大赛”为代表的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主攻以“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科技作品大赛为代表的赛事,重点在以“节能减排”为代表的大赛上发挥做为能源学院的优势,并以此为突破口实现了在全省乃至全国的专项竞赛取得好成绩。

近年来我院学子参加全国青少年无线电测向锦标赛中获得全国二等奖2项,参加四川省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一等奖2项,承办了校内首届大学生节能减排科技作品竞赛,并成功组织参加了全国节能减排暨科技作品竞赛,获得了2个全国二等奖,2个全国三等奖的好成绩,我校也荣获“最佳组织奖”, 学院也获得2011年专项赛事最佳组织奖。

现代核工程都是技术高密度集成的系统工程,伴随核工业进入“积极发展”时期,多元化、综合性、创新型的人才需求急剧增长,围绕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高水平科技竞赛为牵引,以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为核心,以普及性科技创新活动为基础,以大学生各类专业协会为骨干,注重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打造大学生创新活动的平台,使每一个学生都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马军.新时期核专业人才教育培养的对策探讨.中国校外教育,2009(12):23—24

[2]李德平 周敏丹.关于培养核专业创新人才的思考.教育与职业,2007(17):113—114

[3]胡爱祥.多维视角下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平台建设研究.教育与职业,2011(15):191—192

科学与技术创新范文7

关键词:工业4.0;智能科学与技术;创新课程体系;中国制造2025

0引言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教育部根据“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方针,为适应国家科学与技术发展的需要而设立的,专业代码080907T。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属于一个交叉学科,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等多项技术领域的应用。因此,如何交叉学科,立足于工业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要求,适应国家对高质量的智能技术人才的社会需求,研究与实践体现行业产业发展、技术进步和社会建设需求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1创新课程体系的意义

德国率先提出的“工业4.0”概念其实就是将互联网技术与嵌入式系统技术、计算机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相结合,形成虚拟与现实相融合的智能制造系统。人们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采用电脑或任何移动终端,在互联网上选择标准的或定制的货品订单,系统会采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在全球范围整合资源、信息、物品和人,以高质量、低成本、高效率生产制造出产品,快速交付给客户。

在制造领域,这种技术的渐进性进步可以被描述为工业化的第4阶段,即“工业4.0”,如图1所示。其中,第①阶段以1784年的英国蒸汽机为代表;第②阶段以1870年的电动机械发明与应用为代表;第③阶段以使用电子与IT技术的自动化时代为代表;第④阶段就是我们正在经历的智能制造时代。当前,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连续两年行业增速在50%以上,行业进入成长期。另外,中国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智能装备的大发展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呈爆发趋势,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今后的一个重要就业方向将是服务于产业界的机器人领域。

我们国家正在大力提倡的“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提出的“工业4.0”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尽管两国的工业、社会发展阶段存在差异,但在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领域发展水平基本同步。通过国家层面大力推广发展智能制造技术,以及在大学智能制造相关专业的课程改革,为我国的智能制造技术赶上甚至超过发达国家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2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课程体系目标

如何充分利用民办学校的企业资源优势,办好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本专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本着教育先行、为产业服务的办学宗旨,根据行业中长期发展的需求,在保证专业知识体系完整性的前提下,结合“工业4.0”对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的需求,我们将专业定位侧重于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智能机器人传动、驱动技术,智能机器人系统构建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等。4年来的办学实践证明,我们的专业定位符合地区与行业发展需求,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基于以上专业定位,对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进行深入的探索与实践,涉及专业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规划,机器人实践平台升级,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改革,教学资源、师资队伍、评估反馈机制建设等。通过有针对性地研究我们在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探索出符合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适应“工业4.0”及“中国制造2025”对专业人才知识及能力要求的创新课程体系,为国家、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通过对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面向“工业4.0”的创新课程体系的研究,在已运行4年的本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课程体系;完成课程体系面向“工业4.0”的课程群知识结构设计、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设计;总结课程教学手段和方法;完成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建设;建立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3创新课程体系构建方案

专业人才培养遵循工程教育思想,以项目为导向设计专业课程培养体系,将项目设计和实施贯穿于大学4年的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在校期间就有机会参与真实项目的开发与运作,获得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实现企业真实项目实践与学校理论教学的无缝对接。设置面向“工业4.0”的创新课程群及项目群,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全面培养,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锻炼。

3.1支撑培养目标实现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以行业与社会需求为根本。在此基础上确定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以TOPCARES-CDIO教育理念为指导,定制科学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过程,最终建立面向“工业4.0”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课程体系。

引进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制定全新的适应我国国情的教学计划,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培养模式,初步构建以设计为中心,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的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

理论课程体系方面具体表现在适当降低理论知识的难度,着重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理论课程的整合要突出理论教学的应用性,构建基础理论平台课程群与专业模块化课程群相结合的理论教学体系,保证人才的基本规格和多样化、个性化发展,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

实践课程体系方面,依据专业能力培养目标,以能力为本位,以项目为载体,以“学中做”和“做中学”为方法,统筹安排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创新训练与实践、创业训练与实践、综合实训与实践、毕业设计(论文)与企业实习等各类实践教学环节,使实践学期教学内容逐级递进、逐步深化;将实践学期实训内容与理论学期的教学内容紧密衔接。系统化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贯穿于大学教育全程的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本专业采用自顶而下的方式设计各级项目。一级项目(智能机器人综合设计项目)的设计直接针对专业的培养目标,实践学期的二级项目和基于专业课程的三级项目分别是一级项目培养能力的分解。

采用基于社会实际岗位的逆推法设计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按照人才职业需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将专业培养目标抽象为若干个专业核心应用能力,再根据每个专业核心应用能力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划分不同的课程群。

设置课程群不仅要考虑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本身课程体系的科学性与递进关系,还要充分研究专业相关的重点行业、大型企业岗位特点,针对人才市场的人才需求和岗位需求,把行业、企业、岗位所需与“工业4.0”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平台、新规范纳入课程,实现专业课程体系与区域经济及行业、企业的有效对接。目前,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现行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将专业定位侧重于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智能机器人传动与驱动技术、智能机器人系统构建技术和嵌入式系统技术,包括智能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与开发,以及智能技术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应用等。虽然该体系与面向“工业4.0”相关技术有一定的匹配度,但还需进一步改革,拟融合“通信规约”“IoT”“工业现场总线”等知识模块构建“工业4.0”的CPS虚拟网络课程群,融合“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检测”等构建“工业4.0”的CPS实体物理课程群。实践课程体系的改革主要围绕KUKA工业机器人开设相关的课程实验、课程项目、实践学期项目及实训等。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分为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岗位应用技能课程、专业方向和专业技能拓展课程4个阶段。注重岗位需求对课程设置的对应性,前两个阶段与传统大学基本一致,只是深度上浅显一些,后两个阶段面向人才市场的岗位需求,着重培养企业用得上的专业人才。

3.2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建立了全员参与、全过程监控、全方位评价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做到了常项评价与专项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考核评价与终结性考核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采取管理学确认有效的5W1H(Why-What-Where-When-Who-How)和PDCA(Plan-Do-Check-Action)方法进行评价,可以有效地保证各环节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与持续改善。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质量评价包括TOPCARES-CDIO系列评估、教学质量评价以及教学过程评价3个部分。TOPCARES-CDIO系列评估主要评价专业、课程、项目、教材以及素质教育等环节落实工程教育理念的效果。教学质量评价主要包括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调查、对重点课程的评价、对重点教材的评价等,由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组成。教学过程评价,主要从课程考核、实践学期以及毕业设计(论文)3个关键环节展开。

3.3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自成立以来就十分关注师资队伍的培养,不断强化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持续关注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建设,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通过开展内部培训、教学研讨、企业实践、学术研讨等全方位的培养措施,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教研科研水平高、技术服务能力强的教学团队。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实施“引聘训评”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发展方案。

3.4教学资源建设

根据课程体系改革方案,完善改革课程的教学大纲,积极开展专业课程教材、试题库、项目库、实验指导书、教学案例、课件等教学资源建设,升级机器人系列实验室。

科学与技术创新范文8

主题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教学效率

论文创新点: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论文: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教学过程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已广泛地进入课堂。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加深印象,强化记忆。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

理解知识,加深印象,强化记忆。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呢?

―、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学缺乏应用的感染力,致使一部分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时间证明,能牵动情感的事往往能引起兴趣,而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信息技术的使用就是创设情境的最好办法。例如教学《再见了,亲人》,上课开始,就让学生看大屏幕,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分别的场景,有阿妈妮、小金华和大嫂捧着鲜花、水果,挥动着手臂,同志愿军战士依依不舍。我随机讲述:这篇课文是叙事抒情散文,描写了1985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念念不舍的动人情景。同学们被老师讲述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愿望,激发了学习热情,学生纷纷打开课文阅读,想了解故事情节。

二、运用信息技术,创造优化的语文教学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要求教师力求做到作者、教者、学习者三位一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为了达到这一教学效果,除老师生动形象的讲述,声情并茂的朗读外,重要的途径是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如《临死前的严监生》一文,我采用了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了严监生躺在病床上,伸着两个指头的情境,学生亲眼目睹了严监生临死前奄奄一息的样子,就争先恐后谈体会,明白了他真是一个爱财胜过爱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

三、运用信息技术,使语文教学内容变得具体生动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位置,单靠语言文字提供的形象来思维,无疑会受到知识、阅历、经验的限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课文内容动态、情节描写很多,可借助信息技术来使其变得生动有趣。如《狼牙山 五壮士》一文,教学前我先给学生放一段录像,再学与录像有关的课文,边看边学,学生很容易就把课文中所描写的情节和看到的录像联系起来,浅显易懂,学生就能把课文内容叙述得绘声绘色。

四、运用信息技术,能突破教材难点

在教学中,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学内容涉及到一些事情,学生无法看到,问题难以解决,成为教学中难点。如果借助信息技术手段,难点就会直观化、具体化、简单化了。如在学习《长征》这首诗时,我采用录像教学,学生看到了红军战士在只剩下铁链的险上加险的泸定桥,边铺木板边冲锋,英勇杀敌的动人场面,听到了似真枪实弹的呼啸声……这一切使学生仿佛置身于战火纷飞的战场上,对红军战士不畏艰险、英勇斗争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学生就能说出“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景象。

五、运用信息技术,引入作文教学

学生由于受生活空间的限制,视野比较狭窄,对自然界,对社会的了解太少。而教师的课堂语言又代替不了学生亲眼所见。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把信息技术引进课堂。从电视节目中选录一些有关风景、动植物及生活场景等有价值的片段,在作文课上给学生看。那色彩鲜明的画面,优美的词句,深深地打动了学生的心。这样就开拓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素材,学生的写作激情油然而升。由被动的“要我写”变为主动的“我要写”。如写“”一文,我先让他们看大屏幕盛开后的颜色有哪些,再看样子像什么,然后动笔写,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就不会空洞了。

六、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利用信息技术,就能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感知课文,理解文本。如《将相和》一文中,课前师生共同上网查找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背景以及“渑池之会”的片段,并制作多媒体课件给学生看,故事的的内容不需要教师精心讲解,设计了“动画课本剧”,学生为赵王、秦王和蔺相如配音。通过创设特定的言语情境及宽松的氛围,学生能自由地无拘无束地参与到文本的交流中来,并且能抓住人物的特点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感悟人物形象。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纷纷要来表演这个故事。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以特定的身份,借助媒体为人物配音等,以饱满的激情参与到文本的活动中去,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从而使我们的师、生、文本有机地融为了一个和谐的整体。

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能力的核新是创造性思维,是人们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发现新事物,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大脑思维过程。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它能化远为近,化虚为实,突破时间、空间、客观的限制,变复杂为简单,从而达到优化训练的目的。如《猴王出世》一文,播放视屏: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它为王。”众猴听后,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遂称美猴王。然后让学生展开想象,后来他们怎样生活呢?学生们运用创造思维,各抒己见,其中有一个学生写到:一天早晨,猴王带领小猴们去做操,一只猴子忽然晕过去了,休克了。猴子们有的把它扶着,有的给它喂药,有的焦急万分。可见,这个大家庭是多么温暖,多么幸福啊!这就是灵活性创新思维的成果,而多媒体思维训练则为它插入了腾飞的翅膀。

除以上所述,信息技术对识字教学、古诗教学等也有很大的帮助。在教学实践中,只要我们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特点,将信息技术放在整个教学中去考虑,去研究,去运用,就能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使教学生动形象,能够全方位得调动学生思维,充分发挥视觉和感知的作用,把学生引入多姿多彩的语文世界,轻松、愉快、主动、有效地学习,才能充分运用信息资源上具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小学专业委员会

小学协作研究会第22届年会参评论文

科学与技术创新范文9

 

关键词:现代大学 区域创新 源泉

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区域内有特色的、与区域资源相关联的、推动创新的制度网络,其目的是推动区域内新技术或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库克教授认为,区域创新体系这一概念来自于演化经济学,它强调了企业经理在面临经济问题的社会互动中不断学习和改革而进行的选择,从而形成了企业的发展轨道。这种互动超越了企业自身,它涉及到大学、研究所、教育部门、金融部门等。当在一个区域内形成了这些机构部门的频繁互动时,就可以认为存在了一个区域创新体系。现代大学是区域创新体系的源泉,现代大学的这种地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高水平科技创新构成区域创新的基础

大学不仅是创新体系中作为基础研究提供者的学术界的典型代表,而且通过与产业界的互动所形成的复杂网络日益深入地参与到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中。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以其高水平科技创新使现代大学与产业界密不可分。

1.科学技术化与技术科学化

根据美国学者F.林统计,科学发现被应用的平均时间1885年至1919年间平均为37年,1920至1944年间平均为24年,1945至1964年间为l4年。因此,技术与公共科学之间、基础科学与应用技术之问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研究表明,科学与技术之间的联系并不是简单线形单向的,而更多地体现出一种相互促进的作用和密不可分的关系,两者相互交融的趋势明显,特别是在高科技产业领域。技术科学化,使科学研究工作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和促进;科学技术化,使其有了成为直接生产力的新的性质。科学在经验、知识以及现代技术的基础上,获得了在很短时期内发现的能力。这些发现对技术和生产水平的影响效果,远远超过现有技术水平、技术知识和生产经验的影响效果。大学所从事的研究工作,都可能具有潜在的商业价值,特别是在现代生物技术等科学与技术共栖特征明显的新兴学科中,科学与经济之间没有中介。因此,大学与企业具有共性。

2.知识生产方式改变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传统模式的科学已经迅速地被另一种科学所取代,特别是在诸如信息科学、机器人工程学、生物技术等领域。知识生产与知识传播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新兴的知识是跨学科的,创新发生于传统学科间的交叉处:知识一般以未编码的形式自发地、多方向和多角度地进行交流。可以清楚地看到,技术是复杂的、多元的。问题的解决不只是涉及到一个学科,而且还涉及各种各样的知识,既包括可编码的知识,也包括不可编码的知识。进一步看,很大一部分技术能力是从试验、错误中学习取得的,作为技术开发或转化的核心——人及其技术的重要意义,正在被人们所认识。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模式的科学已经迅速地被另一种新的科学模式所取代,它具有多体制的特点。在这种模式下,大学与产业界之间的边界日益模糊。

3.知识认知范式改变

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不断加速增长的复杂性和紧迫性,导致了全新知识认知范式和组织范式的出现。科学行为在19世纪的经典模式之一是无私性,即期望科学知识免费传播。在这一时期工程师们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将科学家们偶然的科学发现转化为专利,而科学研究人员则以从同代人那里获得承认作为回报。进入19世纪后,日益增多的分工和分化不仅出现在产业界,也同样出现在科学领域。发生在l9世纪末的第二次科学和产业革命,使得分化更加显著。这需要将各种想法、方法、研究成果,即各类知识,转化为商品,有助于资本交换、转化和赢利的商品。进人2O世纪后,许多基于传统科研回报体系,优先发表权——基础上的工作,资源配置是相对低效率的。这导致无私性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被知识的资本化所取代。因而,知识发展所导致的新型生产模式,最大的特点在于大学与产业界之间的互动和渗透。

4.产业需求外部推动

20世纪以来,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工业部门对科学技术的依赖与需要日益强烈。工业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单凭发明者个人的经验已无法解决,大学以其雄厚的学术力量和物质设备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准备了条件。于是各国政府开始期望大学基础研究所产生的科学知识,能够被用于解决经济、社会以及国家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二战期间,由于战争的需要,大学的科研角色被政府高度认同,许多大学研究者参与军事相关课题。冷战结束后,西方国家大学与产业界的联系逐渐密切,出现了所谓的企业化大学,这与政府的政策导向和政策制订者对大学在知识经济中重要作用的认识是分不开的。冷战后,美国国会通过了专利与商标修正案,允许大学拥有联邦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作为专利,并特许给小企业生产,其政策效果之一就是将基础研究成果转移的任务从联邦政府转移到大学。英国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也将大学从企业获得经费列入评估一所大学的内容。加拿大的大学以及欧共体的大多数国家都积极支持大学建立科技企业。除政府意图外,商业界领袖也开始把大学看作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年轻但重要的一员,开始将大学看作科学和技术的专家意见来源。于是大学与产业界的结合成为必然。

二、以全方位创新活动构成区域创新的载体

1.为区域创新培养创新人才

(1)大学为区域创新体系提供人文素质、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兼备的人才,构成区域创新强大的人力资源基础。美国46%的诺贝尔奖得主、40%的国家科学院院士、60%的国防科研合同以及四分之三以上的博士,均产生于或集中在东海岸加利福尼亚及l0个大学联合会、芝加哥3条学术走廊。

(2)大学为创造型人才提供成长的氛围、环境与机制。创造性来自于个人智慧和潜能的自由发挥,大学为创新型人才成长提供了一种有利于激发人的创造动机和发挥人的创造潜能的自由、浓厚的科学氛围与宽松自在的研究环境;同时大学中的“论文奖励基金”、“发明专利奖”、“科研创新基金”、“国际学术交流基金”等激励形式,为在区域创新体系中构建一个有利于竞争与合作、促进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3)大学通过探索创造性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服务区域创新,为区域创新体系提供了大量所需的本科、硕士与博士等各层次人才。另外,继续教育和培养力度的加强,为在职人才的培养及其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及终生学习模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对于构建学习型组织与学习型社会,提高全体人员综合素质,促使创新人才的成长,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大学培养了大量的不同层次的人才,他们活跃在各学科前沿,参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工作,形成一支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远远超过了政府研究机构的队伍,为区域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2.为区域创新提供创新成果

(1)大学是知识创新的主体。大学通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在探索真理、繁荣文化、促进学科交叉、攻克重大科学技术和关键材料与设备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产生了大量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为区域创新提供包括文化、技术、政策等方面的技术支持,是知识创新的源泉和主要力量。

(2)大学是原创性成果的提供者。大学的多学科、多层次的学科结构特点,是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又高度分化、高度综合的发展特征所需要的,并为重大的综合性课题研究以及跨学科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是形成原创性成果的基础。

(3)大学为区域创新提供信息源。一方面通过对外合作与交流的窗口,为区域创新捕捉科技发展的前沿信息与技术;一方面建立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的图书资料系统及图书情报系统,通过自身图书馆与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区域创新提供自然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及管理科学等多种类型、多种载体的综合性馆藏科技资源体系,并可利用的联机数据库和网络资源进行查询,为区域创新提供了非常方便的信息资源。因此,大学为区域创新提供信息支持、技术支持、智力支持及科研成果支持。

3.提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1)大学一方面源源不断地为企业提供各层次创新人才,把创新思想、创新意识及创新文化“移植”人企业,构筑企业自身的创新文化;一方面帮助企业制定创新发展战略及实施计划,对企业从高层到基层的全体员工进行创新知识的系统培训,树立员工的创新意识与终生学习的理想,培养员工的创新精神,教授员工创新方法,使创新成为员工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大学利用自身资源、技术、人才等优势,促使企业创建技术开发中心或技术研究院,或与企业联合组建研究院,推动企业在重大原始性创新及集成创新等方面成为自主创新的决策主体、研发主体与成果转化主体,使企业真正成为整个创新链的主导者,缩短从新思想、新概念的提出到新技术最终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时间。

(3)充分发挥大学与企业合作平台及技术与成果转移平台作用,以市场变化和企业自身发展需求为基础,以应用开发性研究与科研成果转移为主,旨在发挥大学的技术、知识人才优势及企业的财力、设备与市场优势,本着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帮助企业构筑一套自主创新的决策机制、协调机制、运作机制、激励机制及约束机制,从制度上保证企业自主创新的顺利实施,拓展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形成以企业为中心,政府、研究型大学及科研院所协同参与的、多方合作共赢的良性格局,提高大学成果转化率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4)积极发挥大学的咨询平台作用,一方面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成果展示和咨询会,积极向企业和社会展示与转化自己的科技成果;一方面协作政府制定与完善自主创新的专利及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产业政策、投资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及收入分配政策等配套政策体系,为企业在科技资源配置、人才引进与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营造一个支持与鼓励自主创新的良好氛围与创新环境。

4.创办大学科技产业

大学以其拥有的人才、技术、信息、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综合智力优势与品牌优势,结合其他社会资源优势、学科发展前沿及产业化热点,提供大量的集成创新新技术,主动介入高新技术企业,使产学研紧密结合,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实用价值的重要专利及专有技术等原创性科研成果及集成创新性科研成果,创办大学科技产业。

三、以推动产学研结合增添区域创新的活力

科技创新是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以现代大学为中心的产学研结合是科技创新活动和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一种社会生产活动,它是由不同的创新角色协同来完成的。所谓科技创新角色是指参与创新活动的各类个体和社会组织。科技创新的主要角色包括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

其中,科技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即“产学研”构成科技创新的主体。在区域创新体系中,产学研的结合已成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水平的强大动力之一。

1.大学与科技企业、科研机构共同构成科技创新主体

科技创新的一般过程就是依据知识积累提出新创意,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实现这种创意,进而获得研发成果,将这种研发成果转化为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商品并为消费者所接受。概括来说,科技创新就是由知识积累基础上的创意、研发、研发成果的产业化、产品的商品化等四个阶段来完成的一种社会生产活动。所谓科技创新的主体是指直接从事创新活动,尤其是指具体参与科技创新全过程或某几个阶段的个体和组织机构。

大学和科研机构都是科技创新前两个阶段的主要执行者,而企业则主要实现后两个阶段,并最终达到其效益最大化的目的。政府的主要职责是为科技创新提供和营造适宜的政策环境;金融机构和中介组织等一般不直接参与具体的科技创新活动,它们主要是共同为科技创新提供支撑,尤其是为技术扩散、研发成果的产业化和商品化提供支撑。

2.大学不仅是科技创新的主体部分,而且是科技创新所需知识和技术的源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