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国民经济与管理集锦9篇

时间:2023-05-17 15:34:12

国民经济与管理

国民经济与管理范文1

论文摘要:为适应新经济发展阶段的需要,中国国民经济管理的制度理念需要系统创新:国民经济管理职能理念的创新;国民经济管理特征理念的创新;国民经济管理内容理念的创新;国民经济管理视野理念的创新;国民经济管理组织理念的创新。

中国经济的发展正在从传统工业经济向现代信息经济、知识经济转型,产业结构正在从第二产业为主导向第三产业为主导转型,经济发展的模式也正在从高成本、低产出的粗放型经营向低成本、高产出的集约型经营转型,科学发展、民主发展、和谐发展,尽快建成创新型国家已经越来越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新的发展阶段、新的产业结构、新的发展模式需要有新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作保障。现有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是适应传统工业经济发展阶段的要求,适应第二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要求、适应粗放型发展模式的要求建立的。既然现在发展转型了,制度也需要转型,转型意味着创新。

虽然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的创新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现有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已经运行了几十年,形成了一种制度的惯性,它的创新必定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的长期系统的工程。从目前的创新起点看,为了顺利启动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创新,国民经济管理理念作为必要的思想前提必须先行创新,在旧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还没有改变,新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还没有确立之前,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的系统创新难以起步。

一、从本质层面看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的理念创新环节

国民经济管理的职能理念的创新。在传统工业经济发展中,国民经济管理的职能是促使微观主体创造出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财富,达到宏观层面物质财富供给与物质财富需求的均衡。为了达到这种均衡,国民经济管理在劳动力供求均衡、生产资料供求均衡、消费资料供求均衡、进出口供求均衡等要素均衡中进行宏观调控。这种以社会物质财富供给满足物质财富需求为职能的国民经济管理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中会造成严重的管理缺位,因为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的生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的形成,表明人们的经济需求已经从单纯的物质需求层次上升到了社会和精神需求层次。合格的国民经济管理,就不能只是关注人们的物质需求,更要关注人们的社会和精神需求,在物质产品供给与物质产品需求均衡公式的基础上围绕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去建立社会与精神产品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公式,要像了解人民的物质需求一样,了解人民的社会和精神需求,像引导和开掘人民的物质需求一样,引导和开掘人民的社会和精神需求,需求管理比传统工业经济时期具有更多的社会和文化嵌入性。

从供给角度看,因为要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将现代社会和现代文化理念转化为现代经济产业和产品成为国民经济供给管理的重要职能。在传统工业经济时期不被列入国民经济供给管理的闲暇、娱乐、学习、健康、运动、咨询、时尚、创意、安全、满意、幸福、和谐等社会和精神产业逐渐被国民经济供给管理所关注。主动而有序地创造满足新的需求的新产业、新产品,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更多地具有了社会和文化内涵,甚至文化创意本身就成为主导产业。当然,在信息经济、知识经济中除了满足人们社会和精神需求的产业外,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农业、制造业以及传统服务业还是大量存在,还要提供大量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但是,即便是农业和制造业等各种传统产业,也必定通过信息化、知识化、生态化、自动化改造,被新型产业主导、连接、提升到一个新的运作水平,传统产业因此有了新的时代内涵,传统产业想固守在传统产业结构中止步不前就会失去生存的可能。在中国已经融入全球化、国际化的今天,我们不可能以目前中国传统产业依然存在、依然落后为理由,否认我国国民经济管理制度职能创新的必要性。产品从原材料和资金的投入到物质产品的生产,其最钟情的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GDP,为了GDP的增长,各级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致力于抓投资,搞引资,上项目,扩规模,地方政府之间的政绩以GDP的多少来衡量,GDP增长得快,得到上级政府的表扬,干部的提升也快;GDP增长得慢,受到上级政府的批评,干部的升迁也慢。这种国民经济管理评价理念必须创新。

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特征理念的创新。现有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具有非常鲜明的行政特征,国民经济管理系统基本上是一个封闭的行政等级管理系统。宏观行政主体构成国民经济管理的主体,行政上下级关系构成宏观与微观之间的主要关系,国民经济管理多半是上级对下级的行政调控,行政指令成为宏观调控最常用也最好用的手段。这种行政惯性在我国有深厚的社会、历史、文化积淀,既和我国传统的工业经济基础上的粗放式经营相吻合,又与我国原有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相匹配,从传统工业经济向现代知识经济转型,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型,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国民经济管理中的行政惯性特征。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的集约经营模式,现代市场经济的良性循环,需要国民经济管理从行政等级型特征转变到法治契约型特征。新的国民经济管理的主要特征不是行政管理而是法治管理,不是等级管理而是契约管理,这并不是说新的国民经济管理没有行政管理,而是指新的国民经济管理中的行政管理只能是在法治的轨道上进行,是依法行政管理。所以在新的国民经济管理中,立法、执法、司法共同构成国民经济管理的宏观主体。在宏观管理特征变化的同时,宏观主体与微观主体的关系也发生根本的变化,宏观管理主体不再简单地用上级的行政权威控制下级的经济行为,而是在尊重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权利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谈判协商程序,微观主体权利与宏观主体意图在协商谈判中达成统一,形成契约,用法律规范微观主体行为。也就是说,宏观主体对于微观主体的权威首先来自于法律而不是来自于行政,法律权威先于行政权威,法律权威导致行政权威。过去基本上靠行政权威进行的宏观调控不再简单地是行政调控,而是依法调控,所谓依法调控,指国民经济管理中的调控行为一定是通过立法原则和立法程序进行,是以法治为依据的调控,即便是紧急情况下的行政干预,也一定是通过立法特别授权的。

国民经济管理的法治特征的更深层的含义是,宏观管理主体的权力是微观主体宪法意义上的授权,微观主体当然是宏观主体的管理对象,但是由于宏观主体是国家机构工作人员,根据国家是受人民委托的人的宪法内容,微观主体与宏观主体的关系从人民与国家的关系角度看,有一个委托人与人的法律授权关系,微观主体作为社会民众对宏观主体具有委托人意义上的监控权利。过去以为宏观主体对微观主体的关系只是行政等级关系,现在则要在行政层面上再进一步看到宪法层面上的关系,宏观主体是为全体人民进行宏观管理。这样一来,宏观管理包括政府行政管理在内本质上是宪法意义上的服务型管理,是市场经济平等竞争条件下的有限管理,是社会自治合作基础上的和谐管理。鉴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度集权特性,我国当前阶段尤其要强调微观主体可以监控宏观主体,宏观主体的行为首先受到法律的约束,微观主体对宏观主体有监督的权利。宏观主体与微观主体之间的关系从单纯的行政单向关系变成法治双向关系。宏观主体必须依法办事,宏观主体违法必究,这样一来,国民经济管理自然构成新时期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体制的改革实践也证明,如果只强调宏观管理主体的绝对权力,忽视微观主体的权利,极有可能出现宏观主体对微观主体的侵权,过多的行政审批、过多的收费罚款扰乱微观主体正常的经济活动。更严重的是,在有利可图时,宏观主体直接把持经济领域形成的行政垄断,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平等竞争形成阻碍。目前中国出现的房地产热、投资热,垄断中体现的,以及愈演愈烈的腐败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些政府部门已经直接或间接地成为经济活动的谋利主体。为什么现在会出现如此普遍的政府谋利行为呢?其中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长期以来,只把国民经济管理当作行政问题看待,严重忽视了法治层面的特征,忽视了全体人民对于政府职能、政府行为的监控,造成目前的调控困境。既然问题的根源出在法治层面,光靠中央政府用行政强制控制地方政府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只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国民经济管理是全体人民都依法参与的管理,是全体人民授权政府的管理,人民有权管官,有具体的组织结构和组织程序保障人民及时校正政府行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政府与民争利的问题,这是目前将国民经济管理从行政化特征转到法治化特征的关键。

二、从管理层面看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的创新环节

国民经济管理内容理念的创新。我们习以为常的国民经济管理内容,以物质资本与货币资本的投入产出为主线,从宏观上掌握全国自然资源的存量与开采,全国物质资源的流入与流出,全国货币资金的存贷总量与结构、全国资本市场的流量与存量,致力于如何调动物质资源,如何进行货币投放。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一般是围绕物质资源和货币资金的投入产出而配置,劳动力是作为与物质资源和货币资源同样的生产要素对待的。这种国民经济管理的内容可以简单概括为以物流和资金流为主线。在传统产业结构运作中,在粗放经营的发展模式中,满足人们物质需求为主的物质财富生产中,这种国民经济管理内容无可厚非。但是,在以知识和信息的投入产出为主线的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中,物质资本、货币资本不再是主要的生产要素,主要的生产要素是人力资本,人的知识和创新能力成为财富的主要来源。过去考虑的是如何开采自然资源,将现有的物质资源、货币资源转化为产品,现在要考虑的是如何开采人们的思想,开采人们的知识和潜能,如何将人们的创意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用符合人力资本投入产出要求的制度最大限度地将人力资本的潜能转化为现实能量,围绕人力资本的创造潜能配置物质资本和货币资本。人力资本成为国民经济管理的主线。国民经济管理首先要考虑的不是我国有多少物质资源,多少货币资源,而是我国有多少人才资源,有多少具有创新潜能的知识资源,从这条主线出发,对人力资本的知识和创新潜能的运作构成国民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

人力资本成为国民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需要把国民经济管理的着力点从物资流、货币流转变到知识流、信息流。围绕知识流、信息流组织物资流、货币流,必须从宏观上改变产业结构的原有排序。从物质资本投入产出的角度看,教育、医疗并不构成国民经济管理的内容,是属于社会管理的内容。但是从人力资本投入产出的角度看,教育应该列入国民经济管理的范围。因为教育是否能够生产出有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本,是知识经济运行的起点,是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质量的前提,所以教育构成知识经济的基础产业,是知识型国民经济的基本建设;同样,从物质资源的管理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也不是国民经济管理的主要内容,因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构成的新的技术周期对旧的技术周期有替代作用,而企业一般是在既定技术条件下形成物质资源的投入产出,从直接的物资流看产业结构,就无法容纳从科学研究到技术开发的整个过程,但是从人力资本管理的角度看,科技研发就是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因为科技研发是将人力资本的知识转化为社会财富,人力资本的知识和创新潜能在科技研发中才能转化为生产力,离开科技研发,人力资本的知识只能停留在潜在状态下,无法转化为现实获利。过去我们只是把科技转化当作科技部门的事情,在知识经济的运行中,通过科技研发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市场成果本身就是高新技术产业生产的内在工序,所以科技研发和转化中介也成为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此外,直接用社会和文化元素生产服务以满足人的社会和精神需求的软产业构成新的主导产业,如创意产业、广告业、休闲业等。所以,看一个产业是否具有主导性,不再看它投入的物质和资金的多少,而是看它投入的人力资本的知识的多少,人力资本投入越多从而创造价值越多的产业,越能成为主导产业。人力资本的投入产出从根本上改变了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的排序。

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区别在于,人力资本是依附在人身上的生产要素,进行人力资本为内容的国民经济管理,就是对人力资本所有者的人的管理,如何用高效的制度系统,将人身上处于潜在状态的人力资本转化为现实状态的人力资本,就是国民经济管理内容的核心层面。那种把钱看得比人重的国民经济管理观念必须抛弃。国民经济管理用制度保障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包括人力资本的财产权、人力资本的竞争权、人力资本的交易权、人力资本的组织权、人力资本的创业权、人力资本的创新权、人力资本的流动权。国民经济管理从本质上看就是人的权利的管理。围绕人尽其才,关注人力资本所有者的财产权落实没有,是否有平等竞争的机会,是否可以与货币资本所有者谈判交易,是否可以组织起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是否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创业创新,是否有与人力资本能力相匹配的利益分配格局,经济效率与公平是否统一,收入增长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否统一,那种单纯以GDP增长作为发展目标的管理转变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发展目标的管理,以人力资本投入产出为主线的国民经济管理,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本管理。国民经济管理视野理念的创新。国民经济管理视野包括国民经济管理的空间视野和国民经济管理的时间视野。传统的国民经济管理视野从空间状态看,是以国内范围为主;从时间状态看,是以现在时态为主,视野还是比较狭窄的。从空间状态看,传统产业结构的运作虽然也有进出口贸易,但在加入WTO之前,中国企业和中国公民还大多在国内从事经济活动,主要是在国内自我循环的生产销售运作。传统计划经济的体制中虽然也有国际关系,但高度集权的行政指令性计划主要是国内的制度运作。但在中国加入WTO以后,外国企业和外国公民大批进入中国,而中国企业和中国公民也大批走出国境。经过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实力大为提高,初步具备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的条件,中国完全融入了全球经济网络中。中国进行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也使中国的经济制度运作从封闭走向开放,中国进入了国际市场体系。产业的开放度和体制的开放度决定了国民经济管理的开放度。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本身就是国与国之间在全球范围内创新能力的较量,从事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管理的国民经济管理必须从单纯的国内视野扩展到国际视野,将国民经济的运作放在全球背景综合规划,目标定位在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国际创新力的高度。从这个高度思考国民经济的管理,如何提高科学技术的原创性,如何创建国际品牌,如何打造胜任国际竞争的企业,如何与世界各国形成和谐的具有民族自尊的国际经济关系。

从时间状态看,传统的国民经济管理是对传统产业结构的运作的管理,传统产业结构的技术条件相对落后,传统产业结构的体制运作效率也落后于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管理或者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的物质货币循环,或者是技术引进基础上的模仿改良,在国民经济管理的时态模式上处于跟进式、引进式。新的国民经济管理在具有了空间状态的全球化视野后,在时间状态上应具有未来时态视野。就是国民经济管理不是仅仅着眼于现在的技术状态,现在的资源状态,现在的品质状态,现在的制度状态,而是着眼于开发未来的技术状态,在引进技术的同时进行原始性创新,争取拥有越来越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寻找未来的资源状态,就是不单纯地看到现有的自然资源、物质资源,更要通过人力资本的创新活动再生出新型的经济资源,更要将人力资本的知识和潜能当作财富生产的首要经济资源,从而创造在传统模式中不可思议的生产力;创造未来的品质状态,改变给外国品牌打工、贴牌生产的状态,努力创造具有中国知识产权的世界品牌,用自有品牌去占领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探索未来的制度状态,着眼于从成为世界创新型强国的要求构建制度系统,将不利于创新的制度改造成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将动态地提供鼓励打破常规、鼓励创新的制度作为国民经济管理的中心工作,宏观管理主体是创新引导型而不是固守传统型。不是简单地用战略规划,用长期计划,框住微观主体的活动,而是规划计划本身对于微观主体的创新具有弹性和包容性,承认规划本身的非规划性、非预见性。微观主体的创新能够不断被宏观主体认可扶持,宏观主体的规划计划本身就包括对创新的预见、对创新的激励,宏观主体能够在微观主体充分参与基础上创新战略,这是新国民经济管理的特点。

三、从运行层面看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的创新环节

一是政府组织的变革。组织结构的另一种特点是政企分开,政经分开。政府组织与企业组织、与经济组织的适度分离,国民经济管理组织结构要退位、正位、到位。退位,就是政府组织从直接经济活动领域退出,让民营企业最大限度进入经济活动领域进行竞争,为民众创业、创新在组织上扫除障碍,提供方便。特别是政府组织的一把手通过组织结构退出经济领域,打破行政垄断。国民经济管理组织结构改革的另一方面是政府组织到位。当政府过多地在经济领域活动,甚至与民争利时,国民经济围绕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职能没法尽到,退出民众可自由竞争的经济领域,进入需要政府直接扶持的经济领域,创建政府的社会公共经济组织,比如扶持公共消费的公立组织如公立学校、公立医院、公园,扶持公共创业平台的公立生产组织,例如,中小企业扶持基金、基本建设的引导投资、战略产业的前期起步投资。

国民经济与管理范文2

 

一直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以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诸多问题,如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规划、不平衡的区域经济发展、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等。针对如此社会经济发展的国情,我国应积极鼓励与引导广大民众投身民营经济发展,大力支持应用工商行政管理来推动民营经济的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平衡发展。

 

一、工商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

 

在我国经济社会管理中,工商行政管理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合理的应用工商行政管理及发挥其基本职能可以有力的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为此我国设立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以便在市场经济监管方面积极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与作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为我国的政府职能部门,对其部门制定了明确的基本职能,主要包括:准入及监管市场主体;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商品注册与监管广告;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严厉打击传销组织与规范直销。作为政府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需要积极发挥本部门的行政管理基本职能,尽忠职守并肩负经济行为责任,为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与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而服务。

 

二、工商行政管理的工作特点

 

(一)营造经济市场环境的公平性与有序性。为促进社会和谐与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我国经济体系在不断的完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也是在此基础上设立的,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促进经济体系的完善及经济市场发展的有序性。监督管理市场经营主体及其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的基本秩序,这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因而营造经济市场环境的公平性与有序性,这是工商行政管理的一大工作特点。

 

(二)密切联系市场体系及消费者。市场与消费者是我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对象,作为我国的政府部门工商管理部门需要尽量处理好市场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密切联系市场体系及消费者,这成为工商行政管理的又一大工作特点,维护市场体系与消费者的紧密关系,这利于实现和谐社会的稳定发展。

 

(三)工作性质具有日常性、突击性。市场经济每天都在运行,同时在运行过程中常常突发异常状况,因而这决定了工商行政管理的工作性质具有日常性、突击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需要监管与维护市场经济的日常运行,一旦遇到突发状况还需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来解决问题,从而维护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三、工商行政管理对民营企业经济发展的作用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始终坚持贯彻“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因而民营经济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引导下逐渐发展壮大,民营企业经济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民营企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严格监管、正确引导及大力帮扶,一方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树立良好的管理意识与理念,合理发挥行政管理职能与带头作用,严格执行监管工作,为民营企业经济的发展营造一个公平、有序的市场经济环境。另一方面,工商管理部门积极推进民营企业与时俱进的改革,引导民营企业革新经济发展理念,促进民营企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利于民营企业做大做强,有效推动民营企业经济发展。

 

四、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措施

 

鉴于工商行政管理对民营企业经济发展的极大推动与促进作用,我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更加需要发挥其本部门职能,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来促进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最终实现我国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的显著提高。

 

(一)加大企业法律法规的宣传,维护民营企业的持续发

 

展。为维护民营企业的持续发展,工商管理部门应加大对企业法律法规的宣传。一方面约束工商管理部门在行使职能时能够严格遵循企业法律法规来执行。另一方面民营企业熟悉企业法律法规,即可督促民营企业在发展中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民营企业又可利用法律法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提高民营企业“信誉”意识,引导民营企业走得更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行使监管职能时,需要重视提高民营企业的“信誉”意识,加强对民营企业关于信誉经营的理念宣传。因为民营企业要想做大做强,信誉经营非常重要,在市场经济交易环境下,民营企业只有自觉遵守与维护信誉,这样才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与支持,从而推动民营企业走的更远。

 

(三)参与企业制度改革,保障民营企业与市场经济的协调性。市场经济时刻处于变化发展状态,为了保障民营企业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工商管理部门需要参与及引导民营企业进行制度改革。工商管理部门的职能有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这些都离不开民营企业的制度完善,工商管理部门应引导民营企业时刻关注市场经济变化,以便结合本企业发展情况来进行相关改革,协调好民营企业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

国民经济与管理范文3

【关键词】经济法;民商法;价值超越;经济调节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民商法调节能力的不足逐渐显现,为强化法律价值取向功能,经济法开始出现并针对超越民商法界限的方面进行了说明,例如其超越了国家不介入私人经济生活领域的传统;改变了民商法维护个人利益的立法基点,将社会经济总体利益作为其价值目标,社会法性质突出;将民商法对待社会关系所采取的放任自由、消极限制态度转化为国家宏观促导等,经济法对民商法的价值超越特征已经逐渐显现。

一、民间社会经济关系与国家对经济调节

国家经济调节引起的社会关系,是涉及经济领域,具有经济性内容的一种社会关系,经济领域或具有经济性内容的社会关系,有各种不同的情况,可分为不同类型。首先,可分为民间社会经济关系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关系两大类。其次,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关系又可分为一般行政管理关系与国家经济调节关系。后者是国家为实现调节经济的目的而对经济实行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属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社会关系的性质和类别不同,决定用以调整这些社会关系的法将有所不同。民间社会经济关系用民商法调整,属于民商法的调整对象。所谓“民间社会关系”,亦即“平等主体间经济关系”,是指民间社会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从事经济活动,相互之间发生的经济性内容的社会关系。它同国家经济调节关系不同,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在主体身份上,当事人以平等身份参与经济交换活动,任何一方均不以国家管理者的身份出现,二者间不是管理与被管理、调节与被调节关系;(2)在经济关系内容上是互利、有偿和等价关系,而国家经济调节关系则不必然等价有偿;(3)在经济关系形式上是自愿、协商关系,而国家经济调节关系则不必然由双方主体自愿协商,而具有一定的国家强制性。

二、经济法和民商法不同的调整对象

民法的调整对象的主要意义在于, 任何法律对特定社会关系调整的作用是有限的, 而某一法律的这种有限作用, 就构成了该法律的存在的价值。经济法和民商法不同的调整对象, 不仅成为划分两大法律部门的标准, 而且构成了经济法对民商法的价值超越的基础。关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国内外众说纷纭。当前, 各家对经济法调整对象理解虽不尽相同, 但从发展总趋势看, 意见正在日益接近和趋同。例如, 大家对经济法的界定与国家对社会经济的“ 协调” 、“干预” 、“ 管理” 、“ 调节”等词语相关, 这些词语背后虽然尚存差异, 但实际上都在突出经济法作为国家调节和管理经济之法这一基本属性;都认为在这种国家调节和管理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属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笔者赞同“ 国家经济调节关系说”。即“ 经济法作为国家调节社会经济之法, 其调整对象是在国家调节社会经济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 它可简称为国家经济调节关系或国家经济调节管理关系, 是在国家调节社会经济过程中因国家调节而引起的, 以国家(其代表者)为一方主体的社会关系, 是国家调节与被调节, 国家管理与被管理关系。”这种国家经济调节关系具有经济性内容, 但不是一般的, 例如, 发生在各平等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这种社会关系也是一种国家管理关系, 但这不是一般的国家行政管理关系, 包括某些涉及经济领域的行政管理关系,它是为调节社会经济结构和运行而在国家经济调节过程中发生的一种国家经济调节性管理关系, 具有特定性。国家经济调节引起的社会关系, 是涉及经济领域, 具有经济性内容的一种社会关系, 经济领域或具有经济性内容的社会关系, 有各种不同的情况, 可分为不同类型。

首先, 可分为民间社会经济关系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关系两大类。其次, 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关系又可分为一般行政管理关系与国家经济调节关系。后者是国家为实现调节经济的目的而对经济实行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属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社会关系的性质和类别不同, 决定用以调整这些社会关系的法也将有所不同。民间社会经济关系运用民商法调整, 属于民商法的调整对象。所谓“ 民间社会关系”, 亦即“平等主体间经济关系” , 是指民间社会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 从事经济活动, 相互之间发生的经济性内容的社会关系。它同国家经济调节关系不同, 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在主体身份上, 当事人以平等身份参与经济交换活动, 任何一方均不以国家管理者的身份出现, 二者间不是管理与被管理、调节与被调节关系;(2)在经济关系内容上是互利、有偿和等价关系, 而国家经济调节关系则不必然等价有偿;(3)在经济关系形式上是自愿、协商关系, 而国家经济调节关系则不必然由双方主体自愿协商, 而具有一定的国家强制性。

三、经济法能够对社会经济发展施加直接影响

民商法对市场经济运行的保护主要是消极的、间接的。它主要是通过调整社会一般私人利益冲突来实现个人利益之间、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平衡, 而不是直接协调国家、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利益。民商法的特点决定了它不可能具备对社会经济施加直接影响的功能, 要实现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和协调运行, 必须超越民商法的界限。与国家不介入私人经济生活领域的民商法相反, 经济法赋予国家直接介入经济活动的权力, 通过直接调整国家和经济主体的社会关系以促进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和发展。经济法弥补了民商法只能通过调整私人经济关系间接保障社会经济正常有序运行的不足, 尤其是克服了民商法对有关社会经济整体结构和运行的社会关系无力调整的局限。

四、经济法的价值超越

1.经济法的内在价值。所谓法的价值,是标志着法律与人关系的一个范畴,这种关系是法律对人的意义、作用或效用,以及人对这种效用的评价。经济法也不例外,也体现其应有价值。经济法作为一门宏观把握经济脉搏的法,它所关注的不只是眼前的效益。它的价值体现了市场个体之间的协调;体现了人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协调;又体现了部门、地区经济结构与资源宏观配置的合理化。

2.经济法弥补民商法调整的不足。民商法对市场经济运行的保护主要是消极的、间接的。它主要是通过调整社会一般私人利益冲突来实现个人利益之间、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平衡,而不是直接协调国家、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利益。民商法的特点决定了它不可能具备对社会经济施加直接影响的功能,要实现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和协调运行,必须超越民商法的界限,与国家不介入私人经济生活领域的民商法相反,经济法赋予国家直接介入经济活动的权利,通过直接调整国家和经济主体的社会关系以促进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和发展。在价值上,民商法着重创设一种自由竞争的市场秩序,是“无形之手”运作的法律保障;而经济法着重从外部维持这种市场秩序,引导市场避免走向盲区,是“国家之手”(国家的宏观调控)在经济领域运作的法律保障,两相结合,才可实现社会经济生活的和谐。因此,经济法超越了民商法的价值,是现代民商法存在的必要条件,从民商法到经济法,是国家和法发展史上的一次质的飞跃和不可逆转的历史性进步。

3.经济法在经济领域的巨大作用超越民商法。首先,经济法能有效体现社会公平。民商法公平性主要体现在人格平等方面,对于每个主体赋予了权利与义务,并体现了每个个体机会上的均等性。而经济法是在民商法公平体系上,并以显示不平等为前提,强调实际中的真正公平,强调市场主体资源具有差异性,个体状况应该特殊对待,经济法认为即使单个人开始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还是存在差异。经济法公平观认为,每个个体的安全权、生存权与财产权等均存在平等性,创造财富群体获得保护同时,弱者也应在经济法的保护当中。与民商法相比,经济法更为强调实质公平。其次,经济法可促进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在市场经济中,经济法能克服主体决策的滞后性、盲目性与被动性,有效解决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间的失衡性,国家运用预算法、税法、采购法等宏观调控经济运行,经济法运用规定,采取强制措施,如反不正当竞争与反垄断等,规定市场主体的调控方法,有效实现社会整体的经济利益,并运用法律形式给予强化保障。这些都是民商法所无法保障的。

五、经济法在体现社会公平方面更加充分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参与市场的主体形式更加多元化,致使现代市场经济中的经济关系相比过去更加复杂,市场主体的性质决定其在参与市场的过程中以获取最大的经济利润作为主要目标,在此环境中,要保证各主体的合法经济利益不受侵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需要对现代市场中产生的各类经济关系进行平衡,其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就是合理的协调相关的经济利益。民商法的调整对象和目的等决定其以个人利益作为经济关系调整的重点,要将其社会利益放在其同等高度或更高的高度不具有可操作性。而经济法在社会经济关系调整的过程中,以社会整体利益为重点,向个人利益倾向,强调在系统把握全局的基础上,对社会、个人等多方面的利益进行均衡,利用法律的权威性保证社会整体利益不受侵犯。可见经济法相比民商法其更加强调社会公平、个体间的公平等,希望通过整体的公平环境,为个体利益均衡创造条件,这也是经济法对民商法价值超越的具体体现。经济法对民商法具有价值超越显而易见,但需要注意的是民商法在处理平等社会主体关系方面也具有其优越性,在实际调整社会经济关系中既要肯定经济法在宏观调控方面的重要价值,也不能一味的否定民商法在微观调控方面的作用,应在全面认识经济法和民商法的区别、联系的基础上,将两者结合应用。

总之,在价值上, 民商法着重创设一种自由竞争的市场秩序, 是“ 无形之手”(市场机制)运作的法律保障;而经济法着重从外部维持这种市场秩序, 引导市场避免走向盲区, 是“国家之手”(政府干预)在经济领域运作的法律保障, 两相结合, 才可实现社会经济生活的和谐。因此,经济法超越了民商法的价值,从民商法到经济法, 是国家和法发展史上的一次质的飞跃和不可逆转的历史性进步。“经济法以维护整体平衡和自由公正社会经济秩序为己任, 民商法则对在经济法维持的良好环境下自由从事活动的主体及其行为加以规制, 二者之间有一种共生关系。”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应当在依靠民商法作基础性调整的同时, 加以经济法的保障, 充分实现经济法的独特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家福.综合经济法论,中国经济法诸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1-3.

国民经济与管理范文4

【关键词】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路径机制

【中图分类号】F40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3)05-0151-0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青年基金项目“族群网络与专业网络——香港、上海、福建之间的华人跨界企业家成长研究”(批准号:11YJC840063)

【作者简介】袁建伟,香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绍兴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社会管理;

李生校,绍兴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企业成长。(浙江绍兴312000)

从历史经验看,城乡社会之间跨地区移民流动是人力资源在经济理性与文化理性支配下,随着产业发展而进行的经济社会活动。改革需要我们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探索城乡社会管理机制如何完成从流动人口管控到移民人口管理的变革,力求用发展的理论视角重新审视当代中国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移民管理问题。地方政府需要重视移民群体、移民经济、移民网络对于区域性产业集群发展、城镇化战略、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经济文化融合的重要作用,要从发展的角度看待由大规模农民工进城、东西部地区劳动力转移、产业结构调整而带来的移民管理问题,将其放在与国民经济收入再分配、区域经济社会平衡发展与跨地区经济文化融合等重大问题相关的战略高度进行统筹考虑。政府公共部门改革和城乡社会管理制度创新是实现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到“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的切入点。在城乡社会公共事业创新中,需要实现由“管制型”政府机构到“善治型”公共服务机构的变革。

一、理论探讨回顾

(一)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根本原因与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基本路径

当代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导致当代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政治经济原因很多,主要是1949年以后,中国政府一直推行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国家战略,以及改革开放之后工业化进程与城市化推进过程中产生的城乡工资差距与城乡消费不平等(林毅夫,陈斌开,2009、2010)。形成城乡二元分立结构的症结所在,是政府面对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的跨区域流动人口社会管理复杂性和城乡人口社会融合障碍问题而产生的城市化不能完全推进问题,即王春光(2009)指出的“半城市化”问题。温铁军等农业经济学家在横向比较世界范围内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经验、教训后,指出“在大型发展中国家没有看到城市化成功的典范”。温铁军等(2007)提出中国应该避免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陷阱,通过城镇化战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难题,将城镇化作为连接农村社区与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地带,并可以促进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发展。中国第四波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挑战(叶嘉安,徐江,易虹,2006)诸如城市就业压力、区域差异与城乡差异、城市贫民等问题,迫切要求中国政府对城镇体系进行重组,发展服务型城镇。区域型产业集群城镇联合周边城市共同形成一个城市网络,加强协同,联动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

(二)城乡社会管理创新面临的三大挑战

1.城乡社会管理创新中的政府公共部门转型

地方政府打造开明政府、以民为本、推行善政、统筹城乡社会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完成从“政府管制”到“政府治理”的转型。地方政府如何通过有效推动政府公共部门改革,动员企业与民间多元化社会力量参与,从而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与城乡社会统筹机制建设,是改革的关键。在城乡社会管理创新中,地方政府要对公共事业部门进行商业化与民营化改革,实现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到“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型”。Christine Wong(2009)在中国研究权威期刊剑桥大学《中国季刊》上,指出重建面向2l世纪的中国政府的关键所在,是通过中央与地方政府部门间的财政制度改革,促成地方政府公共部门变革与社会管理创新。

2.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移民管理问题

当代西方发达国家主流学界倡导政府需要从发展的视角看待世界范围内的跨地区移民问题。国际移民研究权威Ronald Skeldon(2010)在反思现代化过程中移民管理发展经验后认为,政府政策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到新的移民模式、人口模式与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与需求。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在经济理性与文化理性支配下合理的跨地区移民循环流动有助于消除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在劳动力、资本、技术、教育与思想观念等方面存在的差距与障碍(Ronald Skeldon,2010)。中国政治学者俞可平首次将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农民进城的现象看成是新移民运动,进而从政府治理层面将农民工跨地域流动看成是促进中国社会进行制度变迁和结构调整的发展动力(俞可平,2010)。俞可平也同时强调政府要从推动民主和法治人手,制定相应的政策,切实维护新移民的基本公民权利。

3.民间社会力量与民主法治建设

社会公平与善治,是建设和谐社会基石(俞可平,2005)。民主建设是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金国华,汤啸天(2011)提出,民主建设与民生建设在社会管理创新实践中缺一不可。在当前中国场景之下,“公民社会”的社会组织与社会力量需要进一步培育与发展。民营企业与民间组织在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社会管理创新、公共服务事业改革等诸多方面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发挥(蒲奇军,罗伟,2011)。李景治(2011)通过回顾建国以来中国社会形态基本特征认为,以“单位社会”为主体的传统格局依然发挥作用,倡导在党和政府领导之下,引领民营企业、民间社会组织与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多元化社会管理创新。

综上所述,应对中国城乡社会管理创新面临的三大挑战的关键问题是转变社会管理模式。孙立平(2011)倡导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探讨如何从消极防控式的城乡社会管理模式走向积极的注重全体公民幸福感与社会公平正义的城乡社会管理创新机制。城乡社会管理创新、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政府公共事业改革,是新时期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三大重点问题。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场景之下,城镇化是解决城市化难题、破解城乡二元对立格局的重要路径之一。区域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产业发展走向集群化、注重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与民生建设是县域经济发展城乡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

(三)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动力机制探讨

地方政府经济发展模式直接影响城乡社会发展的内生性动力机制建设。在发达地区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对地方政府治理转型与城乡社会管理创新机制建设的经验与教训需要进行进一步总结与分析。依靠乡村工业化过程中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而领先全国的“苏南模式”,与乡村工业化过程中民营经济主导的“浙江模式”,是中国长三角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两个典型代表。

以“地方公司主义”(温铁军,2011)为特色的“苏南模式”,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同时带来的“强政府”、“弱社会”现象,需要通过城乡社会管理创新和政府转型得到进一步的解决。温铁军等(2011)将“苏南经验”进行“去意识形态化”的解读指出,“地方政府公司主义(Local State Corporatism)”是适应了区域性的产业资本调整和产业扩张需求的市场化改制,在金融资本全球化条件下,主导了一系列的制度变迁与城乡资源配置。“苏南模式”通过“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事业现代化”共同发展来实现城乡协作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走出了一条通过城乡社会管理创新向现代化迈进的新路(陆学艺,浦荣皋,2009)。

城乡社会发展的内生性动力机制建设离不开民营经济的成长、企业的创业创新活动与民间组织的培育与发展。经济学家吴敬琏(2010)与政治学者俞可平(2005)都从政府治理与政府转型入手,提出制度环境建设、完善市场机制、改革公共治理与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对于城乡社会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性。陆立军(2008)对义乌的实证研究表明,地方政府通过社会管理创新推动农村向社区、农民向市民、农业向企业转变,努力促进城乡融合,可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区域分工协作的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模式。地方政府的社会管理创新是回应当地社会民生发展、市场发育与产业转型对于制度环境建设与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的需求(应小丽,2011)。浙江与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表明,发展民营经济、完善区域市场体系、推进城市化进程和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改变中国区域发展非均衡状况的有效举措(王志凯、史晋川,2011)。

二、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机制建设与路径选择

实施城镇化战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通过社会管理创新促使政府公共部门转型、在民主建设和法治建设基础上拓展城乡社会管理创新的多元化路径,是破解中国城乡二元结构所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的基本途径。

(一)城乡社会管理创新的机制建设与路径选择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通过区域产业集群培育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为城乡社会管理创新提供重要的发展环境基础。地方政府要努力营造有利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企业创业创新的制度环境,采取有效政策措施,培育地方产业集群成长,打造区域经济发展平台。要完善移民管理政策,改善就业环境,逐步积极推进城市化发展进程,努力缩小城乡差距,鼓励外来移民产业链内部创业、融入当地社会。

在城乡社会管理创新中,应当发挥民营经济与民营企业的重要作用。民营经济的壮大与发展是城乡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动力来源,要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产业集群升级、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地方社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建设性作用。

城镇化战略中,政府与企业在移民管理、劳资关系调整、城乡社会保障建设等方面要建立协同与互动机制。政府要以善政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完善监管与协调机制,有效化解由大规模移民产业工人管理而产生的深层次社会矛盾。通过建立合理的城乡社会保障机制与城镇化建设,促进社会融合与民生和谐。

地方政府要适应后单位时代社会阶层变迁与社会结构调整的需求,建立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调节、社会组织多元参与的城乡社会管理创新模式。在社会管理创新过程当中,要通过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公民权益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与组织力量。既要充分发挥企业组织与市场机制的作用和活力,又要积极促进专业团体、慈善机构、行业协会、社区委员会等NGO新型社会组织的培育与发展,实现社会管理创新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与参与渠道的拓展。

(二)从政府公共部门改革和城乡社会管理制度创新切入

地方政府在探索在城乡社会公共事业创新中,政府公共部门改革和城乡社会管理制度创新是实现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到“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切入点。要努力实现由“管制型”政府机构到“善治型”公共服务机构的变革,从五个方面进行制度设计,研究如何推动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与城乡社会管理机制创新:

第一,通过政府监管制度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机制改革,增强政府公共危机处理能力,提高行政运作透明度。

第二,逐步推动社会公共服务商业化进程。

第三,发挥民营企业与民间组织的作用与活力,在合理的范围内推进公共事业民营化。

第四,通过民主建设与法制保障拓展城乡社会管理参与渠道与扩大参与主体。

第五,通过培育新型社会组织、加强社区建设实现多元化城乡社会管理创新。

(三)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研究引入新的研究方法

国民经济与管理范文5

【关键词】公共经济管理;意义;民生关系;影响

1 公共经济管理对改善民生的意义和作用

在国际社会中很早就提出了公共经济管理一词,主要是针对国家经济管理和人民生活进行的分析,这一理论的提出旨在将人民生活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富民强国的目的。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对于公共经济管理理论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很多学者都认为公共经济管理理论中主要强调地是公正性,对于人民生活福利的分配要本着公正、公平的原则。政府部门要对所有社会成员负责,要将公共权力和资源合理分配,从而制定详细明确的实行方案。 随着民生观念的提出,越来越多地人开始注重到自己的利益,改变了传统思想观念,这也就推动了公共经济管理理论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国家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对于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都制定了详细的政策,不仅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还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在人民日常生活中的卫生、医疗及教育等众多问题,公共经济管理理论中都作了详细介绍,也为我国民生政策的出台指明了方向,首先要将人民需求作为重点,制定合理计划,在公共管理部门建立的同时要加强科学技术的投入,将原有资金有效利用起来,成立公共监督管理部门。

2 公共经济管理和改善民生的关系

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公共经济管理理论的指导,也是民生问题的重点内容。在我国民生建设中存在着众多问题,这些问题是日积月累下来的,无法在一朝一夕内解决,不仅要在政府资金投入上加大力度,还要对人民需求进行总结,找到人民最为需要改善的问题,而不是盲目地没有目标地去改善民生关系,要注重与公共经济管理相结合,对民生建设进行实时监督,在两者相互作用下去一步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2.1 公共经济管理对改善民生的直接影响

近些年由于政府部门对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视,越来越多地惠民政策在颁布实行,人民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经济水平快速发展,很多人民都有了自己的积蓄,摆脱了原来的生活困境,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加剧了贫富差距,随着物价的上涨,很多人民都开始上不起学,住不起医院,人民生活福利并没有得到多大改变,这主要是公共经济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低下,无法满足人民正常生活供给,对于经济市场的约束力不足,久而久之公共经济管理部门的信誉就会逐渐下降,人民对政府部门失去信息,所以公共经济管理直接影响着民生问题,针对这种状况政府部门要将民生问题落实到个人,不要只是形式化,要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

2.2 公共经济管理对民生关系的协调作用

对于我国民生关系的影响因素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公共经济管理,在公共经济管理中我国目前经常会出现责任人不明确的问题,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分工比较混乱,容易造成的问题出现,使人民群众对于公共管理部门的信任降低。政府要想将公共经济管理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就必须先要建立有效地市场机制,通过一些政策对公共管理部门的资金分配进行监督,合理有效地使用公共资金,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浪费。

2.3 公共经济管理为改善民生提供保障

由于近些年我国国家政策的惠民力度不断加大,在医疗、教育等方面政府都开始进行补贴政策,但是这些政策的出台都必须要经过公共经济管理部门的支出,所以说公共经济管理为改善民生提供了保障。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的变幻莫测造成了许多风险的增多,公共经济管理部门的存在就对这些经济风险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对于市场资源配置上起到了促进作用,保证了公共产品的正常供给,同时也为公共经济管理部门增强了权威性。

2.4 完善公共经济管理制度

随着政府对于民生问题的重视,应该首先将民生制度和公共经济管理制度加以完善,对于公共经济管理部门的财务支出做好监督管理,要确保每项资金投入的合理性、有效性,要对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地医疗、教育问题提高重视,要对群众生活中所遇到地困难进行帮助,从而改善公共经济管理部门和人民群众的关系。

2.5 公共经济管理的法制化

俗话说 “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事物的存在都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则和规律,同样对于一个国家的管理也需要法制化制度,法制化制度的执行是公共经济管理部门存在的前提条件,要对公共经济管理部门的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廉政教育,要让其深刻明白人民与政府的关系,人民才是政府服务的对象。要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对于公共经济管理部门的职能进行监督和约束,要让所有工作人员都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要将人民群众的需求了解清楚,这样才可以制定最好地改革方案,才能在民生问题上得到改善,要秉公办事,时刻站在法律法规地角度去看待民生问题。

3 结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部门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极为重视,同时实施了一系列的惠民政策,在这个过程中最为关键地就是民生问题,随之而来的就是公共经济管理理论的出现,在公共经济管理理论中对于人民生活中息息相关地教育、医疗、福利等多方面进行了阐述,政府部门要想彻底改变民生问题就必须改变传统执政模式,要将时展中所出现地一些问题进行总结,同时结合公共经济管理理论中的内容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政策,加强政府人员的执政理念和能力,用法律法规对公共经济管理部门的职权进行约束,确保政府公共管理制度的顺利实行。

【参考文献】

国民经济与管理范文6

关键词:行政管理  政府行为  行政行为 

进入新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等各方面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新的形势对我国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特别是在政治领域,其对我国的整个政府管理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促使我们必须正视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使之完善并适应市场经济建设的行政管理模式。 

一、我国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首先,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观念有待改变。改革开放*&多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为了适应以市场取向为主导的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政府机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整个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仍然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市场培植资源的运行机制尚未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改革进展缓慢,尤其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一些行政管理观念尚未摈弃,诸如直接干预、微观管理、人治管理等,在部分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相反,许多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管理观念,如民主参与的管理、法治化管理、自治管理等,又尚未建立起来。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个问题,将难以与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进行竞争。因为在市场经济要求下,首先约束的是政府行为,要求政府必须遵守市场法则,制定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经济运行规则,尽快树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管理观念,加快行政体制改革的步伐,清除旧的管理体制、观念和垄断利益。我们要尽快摈弃那些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被实践证明已经是过时了的行政管理理念,形成新的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行政管理理念。 

其次,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方式有待改进。市场经济要求在一切行政管理活动中,必须坚持以法律手段为主,尤其是在对外活动中必须按照国际惯例办事,与国际接轨。为此,必须尽快建立起一个统一的、稳定的、健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提高政府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中国在加入,-.的谈判中,承诺按照,-.规则办事/即应该按照被时间和实践检验了的、被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接受和公认的、迄今为止仍被视为公正和节约成本的国际规则办事,再也不能片面强调所谓的“中国国情”“、中国特色”。过去,我们虽然也宣称要按国际规则办事,但往往是中国化的“国际惯例”,如我国目前虽然也实行了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制度这样一些国际惯例,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不尽如人意。据国家有关部门对+0个国家投资项目的稽查发现,其中真正公开、公平招投标的只有’1,有"21的项目招投标失灵,未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我们要切实改变行政管理方式,坚持以法律手段为主,建立一套规范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并使这套法律体系与国际上的规则相衔接,以便形成真正公平的市场竞争。就目前而言,必须系统地清理各部门的法律、法规,对那些不符合法治精神的法规、规章,必须逐步进行修改、补充、完善。 

第三,我国行政管理的程序有待完善。我国至今尚没有统一的行政程序立法,既缺乏行政程序的宪法规范,也没有缺乏法典化的行政程序予以规则。并且在现有的行政程序立法中,往往重事后程序,轻事前和事中程序。行政程序的参与性弱,公开度低,对违反行政程序的责任追究制度不健全。行政程序的参与性的强弱和公开度的高低,是行政程序民主化程度的重要体现。在我国,相当一部分行政程序缺乏民主性和参与性,没有说明理由、听证程序,甚至于当事人没有申诉权。市场经济需要我们按照行政管理程序办事,提高办事的效率,真正做到政务公开和依法行政。这对我国现行的行政程序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按照法治化的要求构建完备、透明、适应国际规则的行政程序体系。

第四,我国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行政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行政管理水平在很多方面还不能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提出的要求。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公务员队伍的素质还不高,政府行政管理水平也比较低,开放市场后,国外企业进来了,要求与国内企业平等竞争,从而需要政府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尤其是对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能力、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和公务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各级政府的决策水平和行政领导的决策能力,这也是政府面临的巨大挑战。所以说,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必须不断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行政管理水平。 

二、完善行政管理对政府行为的要求 

国民经济与管理范文7

【关键词】市场经济;经济管理;政府职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体制,它继承了市场经济的自主性、公平性、竞争性、开放性,能够保证我国的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同时也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干预下,避免了市场经济所具备的风险性,保证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正确性。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一种资源的配置方式,相比起其它配置方式,市场经济具有以下特性:自主性、平等性、竞争性、开放性。市场经济的自主性体现在商品生产者上,它要求商品生产者必须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市场经济的平等性体现在商品交换上,它只认同等价交换,不接受特权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性体现在商品价值上,它要求市场各主体通过激烈的竞争进行优胜劣汰,从而不断发展进步;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体现在利益上,企业要想获取更多的利益,就需要不断地开拓市场。

市场经济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资本主义对市场经济采取自由放任的管理方式,使得市场经济会发生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会导致市场的失灵,对国家的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影响社会的稳定性。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根据国情,将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产物,即将市场经济基于社会主义制度之上进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性,同时也具备社会主义制度的特性。在这种双重特性的规定下,既保证了市场经济的效率,又保证了社会主义的公平,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在所有制经济结构上,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实现资源配置的合理化,促进市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资源分配方式上,是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能够有效避免两极分化严重,逐渐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在宏观调控上,利用雄厚的物质基础、牢固的政治基础、广泛的群众基础,将多方利益结合,发挥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长处,促进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和谐统一。

二、政府经济管理职能

(一)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原则定位

政府在履行经济管理的职能时,首先要遵循三个原则,即适度原则、科学原则、和谐发展原则。政府应当以适度性为基本准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终极目标,如此,政府经济管理职能才有意义。

1.以适度性为基本准则

随着我国完成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换,政府职能也需要随之适应新的变化,一方面需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变化;另一方面需要适应基于市场经济的社会事业发展的变化,两种变化存在一种递进关系,即政府经济管理职能需要先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变化,随之进行转变,才能去适应社会事业发展的变化,完成第二次转变。目前我国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转变尚处于第一阶段,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转变,已经带来了较好地效应。但是由于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均衡,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市场经济的基础比较薄弱,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的效果不明显。所以就目前来说,在中西部相对落后的地区,政府还是应当以发展市场经济为主,继续强化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第一阶段转化;而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可以朝着第二阶段转变,即适应基于市场经济的社会事业发展变化,将政府经济管理职能朝着“公共服务型”的方向进行第二阶段转变。

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

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必然不会一帆风顺,在转变过程中出现的较为突出的问题,政府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将科学发展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保证政府在经济管理职能转变中不走歪路、错路,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所以,政府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才能够始终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进行政府职能的转变,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政府职能进行准确定位,发挥出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宏观调控的优势,避免出现垄断、恶意竞争、盲目建设、重复发展、经济危机等现象的发生,进而从根本上解决市场经济发展迅速,社会事业建设缓慢的“头重脚轻”问题。

3.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终极目标

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转变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基于市场经济的社会事业发展,而发展经济与社会事业的最终目的,则是为了实现全民富裕,全面建设起小康社会与文明社会,只有国富民强,成功建设和谐社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这是中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的终极目标。所以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在转变过程中,要时刻朝着这个终极目标坚定不移的前进,建设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核心理念,它的表现形式是社会全员各司其职、各有所得,并和谐相处;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充满活力、诚信友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以,在未来经济发展中,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转变要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终极目标。

(二)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具体表现

政府在不同经济体制下,需要承担不同的管理职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即指引导向、组织规划、调整调控、协调平衡、社会服务、监督管理等。

1.政府经济管理的指引导向职能

政府要站在国民经济总量的提高、国民经济总体素质的提升、市场经济变化的趋势等宏观立场上,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用以指引国民经济结构,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健康发展,政府经济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政府只有站在全局角度,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制定合理的中长期发展战略,才能够全面挖掘出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潜力,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

2.政府经济管理的组织规划职能

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按照政府制定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进行,在发展过程中,政府需要履行组织规划的经济管理职能,为发展战略制定合适、合理的政策措施,并组织各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对于发展战略的具体实施进行详细的规划,并关注、扶持国民经济的发展,适时调整相关政策,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坚实后盾。

3.政府经济管理的调整调控职能

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通货膨胀、经济发展停滞等不良经济现象,政府需要履行调整调控的经济管理职能,利用政策、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来对发育不好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从而调控国民经济总量的平衡,维持市场经济下的供需平衡。只有国民经济总量平衡,才能够保证市场经济稳定、健康、有序发展。

4.政府经济管理的协调平衡职能

公平性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性之一,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需要履行经济管理的协调平衡职能,为市场经济提供一个公平的发展环境。要实现市场经济的公平性,政府就需要利用法律等手段解决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将资源向发展落后的地区倾斜,在协调市场经济高效发展的同时,平衡社会公平。

5.政府经济管理的社会服务职能

“公共服务型”是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发展的方向,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需要履行社会服务的经济管理职能,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各种公共服务,如必要的基础设施、公平的竞争环境、合理的法治条件等。

6.政府经济管理的监督管理职能

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需要履行好监督管理的经济管理职能,监督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维护生产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出现的垄断、恶意竞争等行为进行制止,保证市场健康有序的进行。同时政府作为国有企业的所有者,需要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管理,避免国家财产的损失。

(三)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调控手段

为了弥补市场经济存在的缺陷,避免微观经济主体的盲目,政府实施经济管理职能时,需要采取必要的调控手段来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1.财政调控:财政调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资源配置、经济总量、收入分配。政府调控资源配置,能够有效避免市场的局限性,充分满足社会的公共需求;政府调控经济总量,能够有效避免市场经济的波动性,稳定物价的同时,促进经济发展;政府调控收入分配,能够有效避免贫富两极分化的加剧,稳定社会结构与经济结构。

2.货币调控:中国发行货币的机构是中央银行,政府要进行货币调控,首先要加大对中央银行的监管工作。市场经济是货币与实物的等价交换,然而实物的价值不会发生变化,货币的价值却会产生波动,政府进行货币调控,就是为了避免货币价值的波动,维持物价的稳定,避免通货膨胀等不良经济现象。另外,货币的汇率也会影响到国内市场的供需平衡,政府需要调控国家之间货币的汇率,来维持国民经济发展的稳定。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场经济仅仅是作为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而存在,并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属品”,将市场经济置于社会主义制度下,依然能够利用市场经济来促进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不过市场经济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性,为了防止不良经济现象的发生,我国在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时,需要政府履行经济管理职能,从而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保航护驾”。

参考文献:

[1]王建强.论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改革[J].生产力研究,2012,(12):133135

[2]李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体育管理职能的转变与制度创新[J].商业经济,2012,(11):4749

[3]郑笑娜.市场经济下高等教育政府管理职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3,(24):250251

[4]王玮.改善宏观调控必须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J].投资与合作,2012,(2):127

国民经济与管理范文8

关键词: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 升级 潜力数据 空间数据

建立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是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国家国民经济动员体系建设中,信息系统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了信息系统的支持,才能做到知己知彼,作出科学、有效的决策。截止到2006年底,在国家经济动员办公室的领导下,我国部级、省级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基本建设完成,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地(市)三级经济动员管理体系初步形成。总体上,全国各省市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建设技术基础好,技术架构先进,标准化、规范化程度较高,实现了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这为提高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平战转换”速度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国民经济应变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得力保障。

但随着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不断深入以及相关理论的发展,现有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在数据、安全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就暴露了出来。如何升级原有信息系统,将其建成为一个能全面反映经济动员工作内容、流程,符合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思想,比较简易、直观、用户界面友好的,比较实用的系统软件,就成为当前困扰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问题之一。

现有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数据问题

数据是信息系统的重要内容。做好经济动员潜力资源的数字化,即让国民经济动员潜力资源成为信息技术可识别的信息,是信息系统升级成功的一个前提条件。而当前录入信息系统的各种数据,包括潜力数据,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动员指标体系不全面;空间数据需要充实、精确;空间数据和潜力数据更新缓慢;军队和地方标准不统一,数据重复调查,加重了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的工作负担。

(二)智能化问题

建设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的目的是利用信息平台为各级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领导提供决策支持,或提供及时有效的动员方案。由于当前国民经济动员决策理论、方法及模型的研究还不完善,直接导致现有信息系统的决策水平低,平时的应用仅限于对数据的各种操作。因而,当前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功能模块开发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加强系统的决策支持功能模块。

(三)实用性问题

实用性是评价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的主要标准之一。一个成功的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应该符合各省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的体系结构、管理模式和运作程序,能满足国民经济动员工作一定时期内对信息的需求。然而,现有信息系统在动员的工作范围、工作流程、工作目标等方面的研究和信息系统建设的结合还不够;系统界面风格也还存在不友好、不易操作等问题。这就使得现有信息系统很难提高日常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效率和管理水平。

(四)信息共享、多极互联问题

虽然目前各省市都建了自己的经济动员信息平台,但出于对安全的考虑或者说实现这些平台相互通信的条件还不成熟,这些平台仍处于“信息孤岛”的状态。在横向上,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与国动委其他几个办公室之间,与政府各相关部门之间,网路还未联通,保密措施没有统一标准;在纵向上,国家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和各省市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之间、各战区和各省市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之间、各省市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与各地县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之间,现有网络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军地网络标准不一致,还没有构成统一的网路,从生产企业到作战部队的经济动员链还未建立。这种情况的出现,直接导致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平台的潜力数据资源共享度和利用率低,不能提供及时准确的决策支持服务。

(五)信息安全问题

经济动员工作涉及军事、经济、政治等多个领域的众多高密级性单位,其安全保密性要求自然很高,而且现代信息战争条件下的经济动员信息系统技术含量相当高,对战争胜负起着关键性作用,也必然要求信息安全可靠。这就要求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的升级要采取多种信息安全保密措施,建立可靠的经济动员信息安全模式,确保动员信息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

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升级原则

立足“安全管用”设计。按照经济动员平时和战时需要,搭建良好的人——机交互及操作界面,使系统形象、直观、简单、易学,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实用性、稳定性,同时,采取加密机、加密卡、技术防范、管理制度和安全防护、监视监控等防范措施,使系统具有较好的安全可靠性;坚持“平战结合”设计。按照“平时服务、及时应急、战时应战”的原则进行设计,明确军队后勤保障与国民经济动员的关系、应急与国民经济动员的关系;依据“规范标准”设计。按照国标、军标及国民经济动员行业标准,采用当前较为先进和成熟的技术,构建数据库体系、运行维护管理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采取统一的网络接口标准、数据转换标准,便于实现国民经济动员“横向共享、纵向互联互通”;着眼“长远发展”设计。借鉴和吸纳现有各种国防动员信息系统的优势,坚持高起点、高效益建设。同时,考虑平时和战时国民经济动员手段的发展更新,注重本系统的开放性、兼容性、前瞻性和可持续性,使系统能够紧跟形势,具有较广阔的发展前景。

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升级策略

(一)通过多个步骤分类解决数据问题

1.国民经济动员潜力数据。首先,要开展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的相关标准建设。现在的国民经济动员管理信息系统采用国家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颁布的国民经济动员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比较宏观,不能满足进行城市应急动员能力调查的需求。进行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的相关标准建设的目的是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国民经济动员标准体系,为国民经济动员的信息共享提供规范和依据,解决潜力调查数据跨部门、跨地区和跨平台的收集与共享问题。

其次,构建国民经济动员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平台。已建成的各省市动员信息系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差异,各局委办的信息系统之间也都需要规范方便的数据交换服务来消除这种差异,至少做到异构系统数据层面的求同存异。通过构建国民经济动员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平台可以实现跨平台、跨数据库、跨系统的数据采集,采集过程自动化及解决潜力数据动态性问题。

再次,建立横向信息共享机制。仅有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平台在技术层面的数据共享还不够,仍然需要在机制上的支持。试想如果搭建了技术平台,统计局、卫生局等局委办不合作,不提供互联接口,那么,还是无法做到信息共享。所以,必须要建立各局委办的信息共享机制,充实和完善信息系统的数据交互功能,从而切实保证潜力数据的动态性、完整性问题。

2.国民经济动员空间数据的精确性问题。国民经济动员空间数据包括基础地理数据(多比例尺数据、遥感、航片、三维数据)、动员单位专题图数据(医院分布专题图、加油站分布专题图、生产企业分布专题图等)两类。 这种数据的收集比较繁琐,一般都有专业部门进行。

有些信息系统采用邮政编码的方式代替基础地理数据。这种方式精度不够,不利于工作的展开。现在有关部门已经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业移动终端设备,动员工作者通过它可以实现信息系统的GPS定位功能、数据采集功能、导航功能、通讯功能、数据下载功能。这样,空间数据的采集就更加方便,并能保证数据的精确性。

(二)智能化问题的解决

首先,加强国民经济动员计算机辅助决策的理论研究。应对国民经济动员决策的理论、方法及模型展开研究,提出一些具体的决策方法和模型,形成国民经济动员决策模型库,再利用编程技术将其在计算机上实现,就可以为国民经济动员决策支持系统奠定基础,实现国民经济动员计算机辅助决策。

其次,通过逻辑处理、人工智能等智能化信息处理方式,对动员潜力数据进行分析,向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努力使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系统具备类似人脑的智力和自动感知能力,逐步实现国民经济动员的决策、指挥、控制、执行的科学化和自动化,增强国民经济动员组织实施的可操作性和对复杂环境的适应性,从而提高国民经济动员管理信息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三)实用性问题的解决

实用性就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实际工作要求,是各种信息系统在建设过程中所必须考虑的一种系统性能,它是自动化系统对用户最基本的承诺,所以,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看,这个性能更加重要,为了提高办公自动化和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中系统的实用性,应该考虑如下几个方面:系统总体设计要充分考虑当前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各业务层次、各环节管理中数据处理的便利性和可行性,把满足国民经济动员业务管理作为第一要素进行考虑;采取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的技术方案。在总体设计的前提下,系统实施中可首先进行业务处理层及管理中的低层管理,稳步向中高层管理及全面自动化过渡,这样做可以使系统始终与用户的实际需求紧密连在一起;升级后的信息系统应提供二次开发接口,方便用户在现有平台基础上进行功能扩展和开发;用户接口及界面设计应充分考虑人体结构特征及视觉特征进行优化设计,界面尽可能美观大方,操作简便实用。

(四)构建完备的经济动员信息网络系统

要加强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体系建设,构建一种适应快速动员、精确保障的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以政府的“电子政务网”和军队的“国防干线通信网”为基础,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连接、纵短横宽的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网络体系。在纵向上,国家、总部、战区、省均应建立动员信息处理中心,与军队最高作战指挥机构、各总部、国家有关部委以及军兵种动员机构相联结;在横向上,战区动员信息处理中心应与战区联勤作战指挥机构、战区军兵种部队、所属省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相联结;省级动员信息处理中心应与省级相关部门相联结,形成横向联合、纵向互通的动员网络体系。

(五)分层次解决信息安全问题

网络层安全。对于网络层的传输安全,采用在网络结构中安装密码设备解决,设备由国家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统一组织采购;数据层安全。用户权限的设置可以精确到某一条数据记录,只能修改自己填报的数据。系统提供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功能层安全。功能权限管理方面,可对系统每个功能的使用人员进行设置和管理。

综上所述,升级后的信息系统应该是根据国民经济动员的最新情况和国家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的规划,以及信息系统的建设规律,在总结现有的各省市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它要体现动员的新理念和动员新的需求特点。同时,在系统应用过程中注重培养既懂经济动员业务又能熟练使用信息系统的人才,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孔昭君.国民经济动员技术体系初探[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9(4)

国民经济与管理范文9

1.1资金投入不足

我国政府在新近阶段,对于三农经济加大了扶持力度,投入了更多的资金来进行农村的经济管理。但是在现阶段,资金的引入还是不足以支持农村经济的管理,再加上农村的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使得农业融资较为困难,在此基础上农村经济就很难产生经济效益,最终导致农业部门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困难重重。

1.2管理体制的不科学

现代农业的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农村的经济管理体制跟不上农业发展的脚步,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与农业的发展,使得农业的经济结构不适应与管理体制,最终经济的发展与管理体制二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农民在这样的经济发展环境下得不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影响农民小康社会的建设。

1.3农村经济管理法规不健全

我国的农村经济管理要求处理好农村的土地承包、农民负担监督以及农村财务审核等工作,这些任务繁杂并且重要,但是目前我国的农村经济管理中缺少配套法规制度,缺少对土地承包工作、减轻农民负担以及财务监督的专门有效的体制,影响了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农村的经济管理措施

2.1提高对农村经济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现阶段的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在此经济基础上,对我国有关的农村经济政策的提出以及贯彻落实,是我国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维护广大农民利益,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积极性的关键和保障。因此,要求农业的相关各地各级部门加强思想认识和相关的指导和领导工作,另外,还要求各级乡镇党委以及政府将农村经济的管理放在首要位置,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所考虑,认识到农村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也要从经费、设备等硬件方面给予农村足够的支持和重视。

2.2健全关于农村经济管理法规制度

农村的经济管理法规制度是确保我国农村的经济管理顺利进行的制度保障,各级政府要根据当地农村的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发展需要制定相关的农村经济管理制度,包括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执法岗位和执法制度,以及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以及减轻农民负担的具体管理法规等。制定制度后还要求政府员工监督这些制度的贯彻落实。

2.3专业管理人才的培养

农村的经济管理要求一批具有专业素养并且与时俱进的人才。他们作为农村经济管理的领导者,主要负责着领导和决策的工作,统筹农村经济发展。在对这些领导者的培养中,要求其具备有专业的管理知识,并且有着对农村服务的政治觉悟,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农民以及其生活有无微不至的关怀,这样才能领导好农村经济的管理工作。此外还要求领导者在管理农村经济的同时还要听取周边农民对自身发展的意见与建议,更好的促进农村经济的管理体制,最终促使三农更好发展。

2.4农村资金的管理

农村经济管理要寻求科学的发展对策,首先要从农村的集体发展资金的管理着手。农村经济管理的工作人员要对农村的财务状况进行及时的了解,清算资金总数,加强对资金的审核工作,保障资金运用的合理化,防止资金问题的出现,预防资金的大量损失。还要求资金的管理者,对农村现有资金进行合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建设或者是专项扶持投资。只有这样科学的经济管理政策才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合理发展,并且推动三农建设。

2.5加强调查研究工作。根据农村、农业以及农民的各项工作的开展实情,针对现存的问题以及颁布的新政策,农村的经济管理工作必须要进行及时的调整,在调整之前要求工作人员要进行一系列的深层次的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还要求搜集大量有关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所需要的信息,做好信息统计监督体系工作,为我国党、政府拟定农村经济发展政策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最终促进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