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国民经济的发展集锦9篇

时间:2023-06-25 16:19:45

国民经济的发展

国民经济的发展范文1

一、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历史回顾

国际上曾经同时存在过两大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一个是产生于前苏联、东欧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简称MPS;一个是产生于西方成熟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的国民账户体系,简称SNA。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历史实际上是从前者向后者过渡的历史。具体说来,中国国民经济核算历史经历了三个阶段:MPS体系的建立和发展阶段,MPS体系与SNA体系并存阶段,在SNA体系下的发展阶段。

1、三个发展阶段

(1)MPS体系的建立和发展阶段

1952年,刚刚成立的国家统计局在全国范围开展了工农业总产值调查,从此开始了中国工农业总产值核算。后来,又从工农业总产值核算扩大到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和商业饮食业五大物质生产部门总产值核算,即社会总产值核算。从1954年开始,国家统计局在学习前苏联国民收入统计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开展了中国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消费和积累核算。这些核算为当时的国民经济计划和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1956年,国家统计局派团对前苏联国民经济核算工作进行了全面考察,随后在中国全面推行MPS体系。先后编制了社会产品生产、积累和消费平衡表,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生产、分配、再分配平衡表,劳动力资源和分配平衡表等MPS体系中的一系列重要表式。不幸的是,正当这些平衡表的编制工作刚刚起步的时候,恰逢时期的“反教条主义”,这些平衡表的编制工作受到了批判,并以过分繁琐为由停止了多数平衡表的编制,中国国民经济核算工作遭受了第一次大挫折。“”期间,统计机构被撤销,统计工作人员被下放,中国国民经济核算工作完全陷人停顿状态,遭受了第二次大挫折。“”之后,中国的国民经济核算工作陆续恢复和发展。首先‘陕复了MPS体系的国民收入核算,随后又编制出两张MPS体系的全国投入产出表,即1981年投人产出表和1983年投入产出表。这些核算表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国民经济计划和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MPS体系与SNA体系并存阶段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继续沿着MPS的方向恢复和发展中国的国民经济核算已经不能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在继续开展MPS核算的同时,逐步研究和开展SNA核算。1985年,开始SNA体系的国内生产总值核算;1987年,开始编制SNA体系的投入产出表;1992年,开始编制SNA体系的资金流量表。与此同时,从1984年起,国务院成立了专门机构,组织领导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研究设计工作。在这一机构的领导下,国家统计局会同有关部门在总结中国当时的国民经济核算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该方案采纳了SNA的基本核算原则、内容和方法,保留了MPS体系的部分内容,是一个MPS与SNA的混合性体系。1992年1月,国务院组织有关方面专家进行了论证,通过了这一方案。同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实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的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分步实施这一体系。

(3)在SNA体系下的发展阶段

从1993年起,以取消MPS的国民收入核算为标志,中国国民经济核算实际上已经从MPS体系和SNA体系并存阶段,进入了SNA体系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开始编制SNA体系的资产负债表,并且对整个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方法进行了不断的改革。从1999年开始,在总结1992年以来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方法改革成果和实践经验、深入研究最新国际标准――1993年SNA的基础上,国家统计局对《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进行了系统的修订,制定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该体系取消了MPS的核算内容,清理了基本概念,调整了基本框架,与1993年SNA相衔接,是今后一定时期内中国国民经济核算工作的规范性文本。

2、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各组成部分的建立和发展情况

下面具体介绍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各组成部分的建立和发展情况。

(1)国民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是MPS的国民收入。这个指标反映了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和商业饮食业的生产活动成果。1954年,国家统计局开始进行国民收入核算,“”期间中断,1973年重新恢复。1983年11月,国家计委、国家经委、财政部、统计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国民收入计划统计工作的报告》,此后,逐步加强了中国国民收入核算工作。

改革开放以后,非物质服务业,如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科学研究事业等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宏观经济管理需要了解这方面的情况,以便制定正确的服务业发展政策,协调三次产业的健康发展。为了适应这种需要,国家统计局从80年代初开始研究SNA的核心指标国内生产总值(CrossDomesticProduct,GDP)。1985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并要求在做好国民收入统计的同时,抓紧建立GDP和第三产业统计。同年,中国建立了GDP核算制度。但是,当时,中国仍以MPS的国民收入指标为主,以GDP为辅。上世纪90年代初,特别是中共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之后,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对GDP这一适用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宏观经济指标更加重视。针对这种情况,国家统计局不断加强GDP核算,使之得到不断发展:一是提升了它在国民经济核算中的地位,使之由附属指标逐步上升为主要指标,1993年以取消国民收入指标为标志,GDP成为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二是扩大了核算领域,由最初只进行GDP生产核算,扩大到GDP使用核算,即支出法GDP核算。三是修正了计算方法,将以国民收入核算为基础,进行调整和补充的间接计算方法,修正为直接利用原始资料itSg的方法。四是在总结年度核算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季度GDP核算,以满足宏观经济管理了解近期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需要。五是根据1994年颁布的国家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对GDP生产核算的产业部门分类进行了调整和细化,特别是对服务业的产业部门分类进行了调整和细化。目前正在根据2002年颁布的国民

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对GDP生产核算的产业部门分类做进一步调整和细化;根据农村和城市住户调查资料,试行对居民消费支出项目进行细化。六是以国民收入和其他有关历史资料为基础,推算出1952--1984年GDP历史资料,根据首次全国第三产业普查资料对1978年至1993年的GDP历史数据进行了系统的调整,并出版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1995》一书,2004年又出版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96--2002》,为宏观经济分析提供了一套可比的GDP历史资料。七是利用价格指数缩减法取代传统方法计算工农业不变价增加值。八是规范了GDP的计算和数据程序,把年度和季度GDP核算规范为初步核算、初步核实和最终核实三个步骤;规定在开展经济领域普查时,对GDP历史数据进行修订;规定在GDP数据时,相关重要数据,必要时公布计算方法。九是制定了《经济普查年度GDP核算方案》,拓宽了经济普查年度GDP的核算范围(把与法人单位主业活动不同的附属产业活动单位的活动,居民住户出租的住房服务,保姆提供的家庭服务,家教服务包括在GDP的核算范围之中),细化和调整了经济普查年度GDP的产业部门分类(由常规年度的26个产业部门细化为94个产业部门),规范和调整经济普查年度GDP的资料来源和计算方法。十是利用经济普查资料计算了国家和省一级的2004年度GDP数据。十一是为了保持GDP数据的历史可比性,利用经济普查资料,对1993--2003年GDP数据进行了修订。十二是为了保持今后年度的GDP数据与经济普查年度的GDP数据之间的可比性,正在制订非普查时期的GDP核算方案。

(2)投入产出核算

上世纪70年代,中国有关部门编制了第一张投入产出表――1974年实物型投入产出表。80年代初,适应改革开放初期宏观经济计划和管理的需要,国家统计局同有关部门合作开始编制MPS体系的价值型投入产出表。先后编制出1981年和1983年全国投入产出表。80年代中期,适应改革开放以后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和制定第三产业发展政策的需要,国家统计局开始研究SNA体系的投入产出表。1987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行全国投入产出调查的通知》。通知要求每五年进行一次全国投入产出调查,编制投入产出表。从此,中国建立了定期编制SNA体系的投入产出表的制度,即逢二、逢七年度,开展大规模投入产出调查,编制投入产出基本表,逢零逢五年度,通过小规模调查和对基本系数表进行调整,编制投入产出简表。90年代初以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国家统计局不断改进投入产出调查方法和编表方法。到目前为止,已经编制出1987、1990、1992、1995、1997和2000年6张SNA体系全国投入产出表,正在编制2002全国投入产出基本表。

(3)资金流量核算(机构部门账户)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国家计委开始研究资金流量核算,设计资金流量核算的基本表式。1992年3月,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家计委联合印发了《关于编制资金流量表的通知》,从此,开始了中国资金流量核算工作。90年代,国家统计局在总结实践经验和对1993年SNA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资金流量表的基本指标设置和编表方法进行了系统的修订,形成了比较规范的表式和编制方法。到目前为止,已经编制出1992--2002年11张资金流量表,正在编制2003年资金流量表。

(4)国际收支核算

1980年,中国恢复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合法席位。1981年,为了履行成员国提供国际收支核算资料的义务和适应中国对外经济管理工作的需要,国家统计局会同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收支手册》第四版和当时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中国的国际收支核算制度,按年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后来,这项工作转由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上世纪90年代,国家外汇管理局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制定的《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修订了中国国际收支核算的基本表式,改进了有关资料来源和编制方法,并在编制年度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础上开始编制季度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年度国际投资头寸表。

(5)资产负债核算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统计局开始研究资产负债核算,90年代中后期开始编制资产负债表。到目前为止,已经编制出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和2002年6张资产负债表,正在编制2003年资产负债表。与此同时,在研究资产负债核算理论和方法,总结编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国家统计局对资产负债表的指标设置、资料来源和编制方法进行了不断的改进。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工作已经成为党和政府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手段,制定经济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和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例如,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到2000年,在人口比1980年增加3亿左右的情况下,实现人均GDP比1980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中共十六大提出的2020年比2000年GDP翻两番的战略目标,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2010年比2000年人均GDP翻一番的的战略目标,都是建立在GDP核算基础上的。中国政府在“九五”计划、“十ifil"计划纲要中提出的国民经济增长目标以及历年年度计划中提出的国民经济增长目标也都是建立在GDP核算基础上的。1998年之后中国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金融政策,也与中国GDP核算反映出来的经济增长率下滑,最终需求不足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再如,投人产出核算资料在研究产业结构、部门之间的经济联系、最终需求结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资金流量核算资料为研究中国收入分配、储蓄、投资和金融交易状况提供了重要依据;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核算资料为分析对外经济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二、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1、服务业核算问题

如前所述,受传统的重视物质产品生产,忽视服务产品生产的观念的影响,中国服务业统计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中国于1993--1995年开展了第一次第三产业普查,结果表明,第三产业增加值被严重低估。1995年,国家统计局利用普查资料对1978--199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历史数据进行了系统调整,上调幅度最大的年度是1992年和199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上调了33.1%和32%,分别占GDP的9.3%和10%。第一次第三产业普查之后,中国曾建立过服务业统计年报制度,但由于该制度存在较大漏洞,在1998年机构改革时取消了。主要是由于资料来源存在较大缺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依然偏低,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也远

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明显低于印度、越南、蒙古、孟加拉等低收人国家的水平。服务业增加值核算的资料来源缺口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服务业企业和个体经营单位没有建立经常性的统计调查制度,特别是私营和个体经营单位从事的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物业管理服务等新兴服务行业,其经常性的资料来源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二是有关管理部门的服务业统计一般仅限于本系统,范围过窄,而且重实物量统计,轻价值量统计,满足不了GDP核算的需要。另外,由于人手严重不足,有些已有的部门统计资料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对第二、第三产业经济活动进行了普查,国家统计局利用普查资料,对2004年GDP数据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数据比原数据增加了23万亿元,其中2.13万亿元属于服务业,充分揭示了常规业统计的缺陷。为了完善常规业统计,国家统计局正在建立和完善服务业企业和个体经营户抽样调查制度,并且正在与有关部门合作,完善部门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

2、不变价核算问题

不变价核算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服务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存在缺口。中国目前没有编制服务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大部分服务业不变价增加值计算采用的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对应的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但是,有些服务,如计算机服务、会计师服务、广告服务,其服务对象往往不是居民住户,因此这些服务业不变价增力n值计算实际上没有对应的消费价格指数。在这种情况下只能用有关价格指数来替代,这不能不影响到不变价增加值计算的准确性。二是缺乏服务贸易价格指数。中国目前还没有编制服务贸易价格指数,服务进出口的不变价计算只能参考货物贸易价格指数和国内外相关的服务价格指数,这也不能不影响到服务进出口不变价数据的准确性。

3、季度GDP核算问题

季度GDP核算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累积的生产核算问题,二是没有建立季度支出法GDP核算的问题。

中国的季度GDP核算是累计的GDP生产核算,它描述的是第1季度至当季度的国民经济生产情况。而分季度GDP生产核算描述每一个季度当季的国民经济生产情况,与累计的GDP生产核算相比,更能反映近期的国民经济生产发展趋势,及时地为短期宏观经济分析和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中国采用累计的季度核算的根源在于专业和部门统计尚不能提供分季度核算GDP所需要的一些重要的基础资料,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不能提供分季度的固定资产投资额统计资料。

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正式建立季度支出法GDP核算。季度支出法GDP核算提供季度最终需求信息,这些信息同季度GDP生产核算提供的供给信息一样是短期宏观经济分析和决策的重要依据。

4、基础统计数据之间的不衔接问题

基础数据之间的不衔接表现为专业统计与专业统计数据之间的不衔接和专业统计与部门统计数据之间的不衔接两个大的方面。这种数据之间的不衔接给国民经济核算数据的平衡,特别是给GDP生产和使用数据之间的平衡造成很大的困难,也成为国内外经济学家批评和质疑中国官方统计数据的重要依据。比较突出的方面有:(1)生产方面的统计数据与使用方面的统计数据不衔接,比如,固定资产投资额统计数据有时偏高,作为固定资产投资主要原材料的钢材和水泥生产统计数据有时偏低;(2)消费方面的统计数据不衔接,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统计数据一般偏高,住户调查中的商品性消费一般偏低;(3)收入分配与储蓄存款数据不衔接,与居民储蓄存款数据相比,住户调查中的居民收人数据往往偏低。

5、地区数据与国家数据之间的差距问题

中国GDP核算采取国家统计局统一制定方法制度,国家和地区分级核算的方法,即国家统计局计算全国GDP,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计算本地区GDP。由于多种原因,地区汇总数据与国家数据之间始终存在差异。1992年以来,地区汇总经济增长速度数据始终高于国家数据;1996年以来,地区汇总的经济总量数据始终高于国家数据。为提高地区数据质量,缩小地区汇总数据与国家数据之间的差距,国家统计局从1999年开始对地区GDP数据质量进行评估和联审。这种措施在规范地区GDP核算方法以及控制地区GDP汇总经济增长速度数据与国家数据之间的差距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从2002年、2003年和2004年的数据看,地区汇总数据与国家数据之间的差距呈扩大的趋势。

由于采取分级核算的方法,地区汇总数据与国家数据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差距太大,就不能光从统计误差的角度来解释。我们认为,中国GDP地区汇总数据与国家数据之间差距过大的主要原因,一是某些地区盲目追求高速度和相互攀比;二是统计制度方面存在漏洞,特别是服务业统计制度存在较大缺口,国家统计局难以控制相应统计数据的质量;三是专业统计的地区汇总数据与国家数据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地区GDP数据质量评估无法消除这种差距。

国家统计局在利用经济普查资料计算国家和省一级2004年GDP数据时,地区GDP汇总数据与国家数据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

6、资源环境核算问题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资源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社会各界对开展资源环境核算工作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中国的资源环境核算工作才刚刚起步,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同时,资源环境核算是一个新的领域,即使在发达国家,也正在探索过程之中。所以,在中国开展这项工作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目前,有关人士极力建议国家统计局开展绿色GDP核算。绿色GDP是资源环境核算中最重要的价值量指标,从理论上讲,它比GDP具有明显的优点,可以弥补GDP难以反映经济发展所造成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损失方面的缺陷。因此,这些人士的愿望是好的,但是,他们往往对绿色GDP核算的难度缺乏足够的认识。绿色GDP核算首先要有良好的GDP核算基础,其次要有良好的资源环境实物量核算基础,再次要有资源耗减和环境损失的估价基础。在上述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开展绿色GDP核算,相应的数据,其负面影响肯定远大于正面影响,国际社会肯定会提出更多的质疑,指责中国国家统计局缺乏严肃、认真和科学的态度。事实上,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的官方统计机构针对全部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损失代价计算出绿色GDP数据。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

7、未被观测经济核算问题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未被观测经济(Non-oberservedEconomy)包括非法生产、地下生产、非正规部门生产等生产活动,这些生产活动容易被统计所遗漏。根据该组织提供的信息,这些被遗漏的生产活动创造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澳大利亚达到

3%左右,意大利达到16%左右,俄罗斯达到25%左右。中国尚未就未被观测经济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但未被观测经济在中国的某些服务领域肯定是存在的。比如,某些地方的学校不经允许向学生收取费用,某些医护工作者私下收受患者的红包,某些地方的饭店、歌舞厅、美容美发厅的非法或违规活动收入,等等。

三、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进一步发展

为了解决上述诸多方面问题,改进和完善中国国民经济核算,提高数据质量,使之更加准确、科学、全面地反映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变化情况,特提出以下若干措施和建议:

1、建立起服务业企业和个体经营单位的经常性抽样调查制度

为了解决年度和季度GDP核算所需要的服务业企业和个体经营单位的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需要就服务业企业和个体经营单位尽快建立起经常性的抽样调查制度。

2、帮助和督促有关部门建立健全部门统计制度和数据报送制度

为了解决年度和季度GDP核算所需要的有关管理部门服务业统计资料来源问题,国家统计局需要帮助和督促有关部门逐步建立和完善部门统计和数据报送制度,特别是要建立和完善部门的价值量统计和数据报送制度。

3、建立和完善有关价格指数

国家统计局要逐步编制某些服务业,如计算机服务、广告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的生产者价格指数;逐步编制服务贸易价格指数,以满足不变价GDP核算对相应价格指数的需求。

4、建立分季度GDP核算的专业统计数据基础

要建立起分季度GDP生产和使用核算,必须有专业分季度统计制度的支持。特别是要建立起分季度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制度。

5、加强基础统计数据之间的相互协调

针对基础统计数据之间存在的各种不协调的问题,国家统计局要建立数据协调机制,在经济形势分析之前或结合经济形势分析,对专业和部门统计数据进行综合协调,避免出去的数据彼此之间存在矛盾,造成不良影响。

6、改革地区GDP的核算模式,采取地区GDP下算一级的制度

国家统计局直接计算省一级的地区GDP,省一级统计局直接计算地市一级的GDP,减少地区GDP数据人为因素的干扰。

7、做好GDP历史数据的修订工作

目前国家统计局已经利用经济普查资料计算出了2004年的国家和省一级的GDP数据。由于资料来源、核算范围和核算方法发生了变化,相应的数据与利用常规资料计算的同一年度的GDP数据相比,必然出现差距。为了保持普查年度的GDP数据与以往年度的GDP数据之间的可比性,需要对GDP历史数据进行修订。为了提高GDP历史数据修订方法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实现经济普查年度GDP数据与以往年度GDP数据之间的衔接,实现地区与国家、地区与地区GDP历史数据的可比性,提高GDP历史数据修订的透明度,便于GDP历史数据的用户理解、监督和正确地使用数据,国家统计局正在制定GDP历史数据修订方案,确定GDP历史数据的修订时期、修订范围、产业部门分类、资料来源和方法。GDP历史数据修订方案确定下来之后,将对国家和地区、年度和季度GDP历史数据进行系统修订,并公开出版经过修订的GDP历史数据。

8、制定常规年度的季度和年度GDP核算方案

为了提高常规年度的季度和年度GDP计算方法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保证与经济普查年度的GDP计算方法相衔接,实现常规年度的季度和年度GDP数据与经济普查年度的季度和年度GDP数据之间的衔接,实现地区与国家、地区与地区常规年度的季度和年度GDP数据的可比性,提高常规年度的季度和年度GDP核算的透明度,需要制定常规年度的季度和年度GDP核算方案,确定常规年度的季度和年度GDP的核算范围、产业部门分类,规范常规年度的季度和年度GDP的资料来源和计算方法。

9、加强资源环境核算的研究工作

鉴于资源环境核算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其难度又非常大,必须开展深入的研究工作,借鉴国际上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在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及早开展正式的核算工作,为研究和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重要依据。

10、加强未被观测经济核算问题研究

国民经济的发展范文2

论文关键词:富国,富民,发展目标

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赋予了中国历代政治家思想家理想的治国目标,那就是“民富国强”。这种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苦苦追求,在经济思想领域体现为丰富多彩、众说纷纭的富国思想和富民思想。

一、中国古代富国富民思想的演变

(一)富国思想的演变

“富国”的含义有广狭之分。广义的“富国”是指增加整个国家的财富,而狭义的“富国”是指“富国库”,保证国家机器及统治集团有充足的财政收入,即“富君或富上”。

墨子首先提出富国思想,指出:“今者王公大人之为政于国家者毕业论文怎么写,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则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墨子?尚贤上》)战国争雄时期,法家讨论富国问题最多,以商鞅为代表的秦晋法家认为:“治国者,其抟(专)力也,以富国强兵也。”(《商君书?壹言》)“明君修政作壹,去无用,止浮学事淫之民,壹之农,然后国家可富,民力可抟也。”(《商君书?农战》)“民不逃粟,野无荒草,则国富毕业论文怎么写,国富者强。”(《商君书?农战》),希望通过发展农业生产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期刊网。

西汉时期,富国思想进一步发展,被更多地在狭义范围内使用,这突出地反映在桑弘羊的富国思想上。他修正和发展了先秦的富国思想,提出了“富国何必用本农,足民何必井田也”(《盐铁论?力耕》)的否定农业是唯一富国之道的新观点,把商业看成致富的真正本源,并在富国实践中获得了巨大成功。

西汉之后持富国主张的历代朝野人士主要是从财政角度对富国进行谈论的,如北宋李觏,他认为:“治国之实,必本于财用。……是故贤圣之君,经济之士,必先富其国焉。”(《李觏集?富国策》)再如王安石认为“以义理财”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富其国者资之天下,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临川先生文集?与马运判书》)从上可见,富国思想既有其正确的理论内涵毕业论文怎么写,又有其历史原因所导致的现实扭曲性,也就是说,虽然不少古代思想家已认识到富国必须以富民为基础,但财政搜刮的结果每每使富国成为富民的对立物。[1]

(二)富民思想的演变

“富民”的含义也有广狭之分。广义的“富民”是指使百姓普遍富裕,也称为“富下”,而狭义的“富民”则是指增加个人或私家财富,即“富家”。在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中的“富民”一般是广义的“富民”。

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特别重视富民的重要性。孔子的学生端木赐问孔子如何为政治国,他回答:“足食,足兵,民信之。”(《论语?颜回》)从孔子的回答中,他将“足食”放于为政治国的三大基本纲领之首,而“足食”的本质就是富民。后又提出了“先富而后教”的治国思想,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富民的重视。孔子思想的继承者孟子认为:“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孟子?尽心上》),通过“富民”才能“养君子”。

法家的另一大系统东国法家与秦晋法家截然相反毕业论文怎么写,强调富民的重要性。由西汉末年刘向整理编定的东国法家著作《管子》一书指出:“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陵上犯禁,陵上犯禁则难治也期刊网。……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管子?治国》)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荀子。荀子总结和批判了前人的富国富民思想,融儒家和法家在富国富民问题上的积极主张为一体,提出了颇具特色的“富国”主张。他对“富国”下的定义是“兼足天下”或“上下俱富”,即同时包括“足君”或“上富”,又包括“足民”或“下富”。[2]但又说:“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荀子?富国篇》),从中可以看出,荀子也具有十分明显的富民倾向。

汉初黄老之学的代表人物陆贾面对汉初经济凋敝的情况毕业论文怎么写,主张“损上而归之于下”(《新语?辨惑》),认为先民富才能国富。另一代表人物淮南王刘安提出“安民足用”论,反复论述民富对巩固国家政权的重要性,指出:“为治之本,务在于安民;安民之本,在于足用。”(《淮南子?诠言训》)“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淮南子?主术训》)贾谊提出“富安天下”的口号,认为欲安民必先富民,“民非足也,而可治之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贾谊集?论积贮疏》)东汉王符认为治国应“以富民为本”(《潜夫论?务本》)。

西晋傅玄指出:“民富则安乡重家,敬上而从教;贫则危乡轻家,相聚而犯上。饥寒切身而不行非者,寡矣”(《傅子?安民》)。明初方孝孺也认为:“天下何患乎无财毕业论文怎么写,能养民而富安之,不求富国而国自富矣”(《逊志斋集?送陈达庄序》)。清代著名思想家唐甄继承了中国古代“仓廪实而知礼节”,“民富而后国治”的思想,指出:“立国之道无他,惟在于富”、“夫富在编户,不在府库”(《潜书?存言》)。

二、中国古代富国富民思想的分析

(一)富国思想的分析

富国思想的利益主体是指求富对象,也就是为谁求富、使谁致富。中国传统的富国思想中“国”分为两种:一个是指整个国家,另一个是指国家政权及统治集团。在先秦时期,诸子几乎都是主张使整个国家富起来的。但到了西汉时期,桑弘羊等人在“使国家政权及统治集团富起来”层面上提出富国思想,并在实践中加以贯彻实施。在此后相当长的封建社会时期内,这一层面的富国思想占据着支配地位期刊网。

思想是抽象的,需要通过不同的实现途径来证明自己是正确的、有效的,富国思想也不列外。为了证明自己的富国思想是正确的,富国思想主张者提出了各自的政策主张和实施途径,这些政策主张和实施途径也是富国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论文怎么写,可归结为以下几种:

1、生财节用。墨子提出“其生财密,其用之节”(《墨子?七患》)的富国公式以及“强从事”的富国办法。明代最有作为的首辅张居正提出“治国之道,节用为先”(《张太岳集?请停止内工疏》)的论断。

2、发展农业。商君学派认为农业是财富生产的源泉,“农则易勤,勤则富”(《商君书?壹言篇》),而富国只有发展农业生产一途,“壹之农,然后国家可富。”(《商君书?农战》)韩非指出:“富国以农,距敌恃率”(《韩非子?五蠹》)。

3、发展工商业。桑弘羊认为:“治家非一宝,富国非一道”(《盐铁论?力耕》),主张以“末”或以商富国,办法有二:一是进行对外贸易,赚取外国财富;二是国家政权直接经营商业,获得商业利润。北宋庆历新政的主持者范仲淹将山海之货看作富国的两大源泉之一,在他的诗中指出:“尝闻商者云,转货赖斯民。远近日中合毕业论文怎么写,有无天下均。上以利吾国,下以藩吾身。周官有常籍,岂云逐末人。”(《四民诗?商》)他的支持者欧阳修同样也把工商业同农业一样看成富国的源泉。

4、增加人口。墨子提出的另一个富国办法就是增殖人口,消除各种“寡人之道”。由于当时秦国人地比例失调,再加上农战的需要,商君学派提出了“徕民”主张,并控制人口内在比例。

5、轻重之术。张方平提出“以轻重之术致国用”论,将国家看作经营性组织,认为财政收入不足的原因在于政府不懂轻重之术,导致社会经济潜力不能充分发挥,利源不同。

6、无为期刊网。司马迁以道家的无为思想作为指导思想,提出“善因”论,反对封建政权干预和控制国民经济。

(二)富民思想的分析

像富国思想中的“国”一样,中国传统的富民思想中的“民”也有歧义,虽然指人民,但“人民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不同国家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毕业论文怎么写,有着不同的摘要组成部分,可归结为以下几种:

1、强本节用。东国法家认为发展农业生产是富民的基础,指出“务五谷则食足,养桑麻育六畜则民富。”(《管子?牧民》)荀子在他具有富民倾向的富国论中指出富国的途径是强本节用。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本”这个概念原先是专指农业,但到了封建社会后期,进步思想家如清朝的黄宗羲认为农工商都是本,都要积极发展。

2、轻徭薄赋。东国法家同时还认为轻徭薄赋是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陆贾“损上而归之于下”的主张,也就是轻徭薄赋。刘安认为要做到“安民足用”,除了重农外,统治者还要崇俭和轻徭薄赋。

3、无为。唐甄将听民自利看作富民的根本途径,“圣人无生财之术,因其自然之利而无以扰之,而财不可胜用矣。”(《富民》)

4、保护私人财产。孟子提出“恒产恒心”论,认为人有了自己的固定私人财产,就有进行生产致富的恒心。清朝的王夫之也提出与孟子“恒产恒心”论基本思想相同的“恒畴”论。

三、富国思想和富民思想的内在联系

从富国思想的演变和富国思想的分析中毕业论文怎么写,可以看出富国思想由“富整个国家”思想逐渐转变为“富统治阶级”思想,也就是由国本位转变为官本位。而富民思想的内涵也在历史长河中发生变化,由“富百姓”思想转变为“富私人”思想,即由民本位转变为私本位。那么中国传统国民经济发展目标到底是什么,或者说,是富国思想还是富民思想占主导地位。

笔者认为,中国传统富国富民思想中占主导地位的应该是富国思想,原因在于中国古代乃至现代一直存在着深厚的整体主义传统。分析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占主导地位的儒、法、道三家思想,可以看出,以孔孟为首的早期儒家虽然提出了富民思想,强调“民”的重要性,但也不忽视“国”的重要性,尤其是在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开始宣扬通过“三纲五常”将整个社会变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并与自然达到“天人合一”。法家更加强调国家集权,一切以国家整体利益为主期刊网。道家认为:“吾在天地之间毕业论文怎么写,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庄子?秋水》)在道家看来,只有整体,而个体微不足道。

赵靖先生指出:“在传统经济思想看来,求富,必须把富国放在首位。因为,富国不仅有最普遍的品格,还有最基础的品格。国是整体,国富对全国各有关方面均有利。富国意味着全国的生产总量、财富总量的增长,这将是改善各方面经济的基础。”[3]其实,“富国为先”与“先把蛋糕做大”的道理是一样的。

虽然富国思想占主导地位,但这并不是说可以不“富民”了。中国古代大多数思想家所主张的“富国”取其广义概念,是指使整个国家富起来,这既包括“富国库”,又包括“富民”,即“上下俱富”。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中国古代占主导地位的国民经济发展的目标应是:以富国为主、富民为辅,两者相统一的“国、民俱富”。

参考文献

[1]钟祥财.论中国古代的富国富民思想[J]. 社会科学,1995,(1):63-67

[2]赵靖.中国经济思想通史(第一卷)[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赵靖.中国经济思想通史(第四卷)[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M].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5]赵晓雷.中国经济思想史[M].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国民经济的发展范文3

【关键词】:协调发展;创新;装备制造业;人才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B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逐步走向强盛,我们的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都保持在9%左右,我们国家现在的经济实力已经和解放初期不可同日而语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物质财富的增加,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实践证明,中国经济的逐步强盛,就是坚持正确的经济发展道路的结果。但是,我们还要看到,现阶段,我们国家的国民经济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来说,我们的经济还处在发展的过程之中,我们的国民经济还不够强大,我们国家还需要大力发展国民经济。

一、国民经济各产业和行业的协调发展

国民经济这个范畴,包括各部门各行业各企业,如第一产业中的农业、第二产业中的工业、第三产业中的商业、交通运输业等。在不同的产业部门内部又分为许多行业,如农业中的饲养业、林业、种植业;工业部门的钢铁、机械制造工业等;商业中的批发、零售业等。各个行业之间相互联系,形成国民经济的有机统一体。

1. 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的规律国民经济的运行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如果国民经济的发展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那么它的发展就会遇到波动与障碍。国民经济运行的规律性,主要体现在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上。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就是各个产业、各个行业、各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都能相互提供所需要的各种原料、材料,同时又能把生产出的大量产品顺利地销售出去,既要满足各生产企业对生产资料的需要,又要同时满足城乡居民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形成第一、二、三产业之间发展的合理结构,以及各产业内部按比例地协调发展,从而实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最优化,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国民经济协调发展问题。

农业的发展是保障国民经济全面发展的基础。农业生产的产品除了农村居民自用部分外,还要提供给城市居民的生活需要,向部分工业企业提供充足的粮食、禽畜等产品作原料。另外,工业生产的产品,还要有一部分用来满足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的需要,对农业扩大再生产的规模和发展速度起着重要作用。

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工业部门生产的产品,要能满足工业再生产和城乡居民对生活消费用品的需要。在工业内部各行业和各企业之间,生产的各种劳动资料和各种不同性能的零部件及各种原材料,要能相互满足需要,工业的各行业和各企业的生产才能协调地发展。除农业、工业之外的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商业等行业,也在国民经济的物质生产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 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及其增长速度处于国际前列。然而,在这种高速增长的背后,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在:各产业之间的比例不尽合理,有些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落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只有对产业结构问题进行战略性调整,同时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集约型转变与全面发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并从根本上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持久性。

从国际经济环境看,经济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在加紧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这对于我国来说,机遇、挑战并存。我国必须实现产业结构与增长方式的调整与转变,这既是我国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需要,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从国内来说,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约束日益突出,经济结构调整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是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的中心内容。

从当前来看,我国部分产业发展层次偏低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使得一些产品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形成结构性的供过于求。

二、创新发展现代制造业与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我国是一个人均自然资源比较贫乏的国家,靠资源投入型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来说,将是难以持续的。要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归根结底要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实现,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键又在于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发展日益起着主导作用,我们的工业要想拥有持续的增长空间,就必须拥有以自主创新为基础的核心竞争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技术创新上有所作为,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从而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而先进的机械设备,则是现代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现代机械装备制造业是制造生产资料、生产现代劳动工具的企业,它是其它一些工业发展的载体和基础,也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支柱。但我国工业企业使用的各种设备,前面提到有许多是从发达国家购买的,严重地依赖外国,单纯依赖引进只会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受到抑制并弱化,使我国的企业“空心化、边缘化”问题更为严重,这是我国现代装备制造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我国自己必须研制具有知识产权的具有先进性能的机械设备,运用先进制造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为我国的新型工业化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加速产业结构升级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

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先进的机械设备,在生产过程中,比起同种类的老式机械设备来,它的运转速度会快得多,从而就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相同时间内,比起使用技术落后的机械设备来,就能生产出数量更多、质量更高、附加值更高的产品,从而在国内外市场上形成更强的竞争力。企业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就能降低生产成本,获取得更多的利润,这就会使采用先进机械设备的企业能不断扩大再生产,从而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从根本上说,加快科技发展,实施自主创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都要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继续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由于我们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是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起步的,客观条件决定了我国各类人才的数量和结构远远不能适应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人们对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还具有相当的局限性,把经济发展理解为主要是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单纯数量上的增长,尤其是有些地方的领导干部形成一种盲目追求产值与速度的思想和体制冲动,经济增长方式重外延的扩大,不重视发展内涵上的提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存在技术与体制上的约束。

1. 中国经济的创新发展需要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级经济管理人才

这里讲的具有高级经济管理能力的人才,是指国家各级机关具有各方面的技术和管理才能并从事宏观经济管理方面的人才。由于国民经济管理涉及的面很广,国家机关需要有一大批德才兼备、善于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工作能力的人才,需要他们从事宏观经济研究、各项经济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推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

国民经济是一个整体,因此,管理国民经济的人才,既要能够从全局出发,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同时对国内各地区的企业和全国各行业的发展情况也要有所把握,还要尽可能掌握一些企业经营管理与技术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对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情况、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流程等要有所了解,从而在具体工作中能够准确把握经济运行中的实际情况。管理国民经济的高级管理人才,要通过对全国一些地区、一些行业、一些企业进行经常性的实地考察,深入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中的各种实际情况,从经济与社会角度考虑生产效率、生产质量、产业结构等等问题,进而采取各种措施,促使国民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

2. 培育一大批具有战略开拓能力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入WTO 的背景下,人才竞争特别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培养和锻炼出一批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发展状况,懂经营会管理的现代企业家。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企业管理者要勇于创新、善于创新,要善于任用一些具有新思想、新方法和创造能力的人才,特别是要有一些高水平的技术专家、工程师、高技能人才等,他们是企业在竞争中发展的源泉,他们的水平是高是低决定着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创新活动的推进,决定着生产出的产品是否是市场上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因此,对具有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要格外重视。

3. 培养一大批高级专业技术与技能型人才人才是企业竞争的核心

有了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企业才能不断进行技术与产品创新,因此,对我们这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尤其需要造就一大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以加速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实力的增强,推动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国民经济的发展范文4

关键词 民法经济法发展

一、经济法和民法产生的历史背景

民法源于罗马市民法,产生于罗马简单的商品经济社会,复兴于中世纪晚期(12―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阶段,与文艺复兴同步。这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了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利益的获取主要取决于自身。加之启蒙运动对个人人格独立、平等的强调,使当时社会经济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保障个人能自由地利用自身能力获取财物或利益的问题。自18世纪至19世纪末,是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当时的西方国家推崇亚当・斯密创立的古典市场经济理论,所以在这一阶段,西方国家的民法得以高度发展。

经济法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进入垄断阶段,市场失灵,致使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频繁发生。此时,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摒弃了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理念,纷纷运用凯恩斯的理论,用“国家这只手”去弥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缺陷,以防止市场机制失灵。因此也就产生了规范国家干预经济的法律规范―――经济法。

虽然,资本主义国家目前在价格、市场监管、计划、财政等方面的法律规定都是其经济法的主要内容,而外国之所以没有形成独立的经济法律部门,与社会意识(对个人权利的极度尊重和私法自治、契约自由等观念)和经济基础(生产资料私有制)有着莫大的关系,因此,其仍然秉承了“政府限权”的理论。

从以上可以看出,两种法律的诞生都难以忽略经济基础和劳动生产力这决定性的因素所发挥的作用。这个是一个切入点来理解我国民法与经济法的学术碰撞。

二、两法在我国的学术争论

民法与经济法擦出的学术火花从我国70年代至今都没有停止过,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民法与经济法的观点分离阶段。从法理可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从根本上决定法的性质、内容、以及法的发展和变化,而我国这个阶段法律发展的结果不仅从侧面反映了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之外(苏联经济法产生也源于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重点是在于反映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当时,我国经历以及思想线路等方面的拨乱反正过后,我国将工作的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产生了现实的对有关经济关系立法的需要。同时,我国长期受到苏联的经济、政治方面的影响,也同时吸收了苏联拉普捷夫的经济法学理论,激发了我国对于经济法的理论的研究。促使了民法与经济法的分离和争论。同时,经济发展与繁荣也催化了我国民法与经济法的学术争论的剧烈程度,“大民法”和“大经济法”的观点顺应而生,我认为2个观点的出发点还是基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问题以及受到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意识的影响。民法与经济法学术座谈会、高等院校法学教材会议、全国经济法制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等的相继召开,都体现了我国学术的一派繁荣,也间接印证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二个阶段是经济法繁荣,民法发展受阻阶段。随着经济的繁荣,我国政府也意识到了经济法律的重要性,因此在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彭真副委员长强调了进一步加强经济立法工作。届时,经济合同法起草小组成立、经济合同法颁布顺理成章。但由于当时我国处于经济调整和体制改革巨大变动的时间,基于我国国情的经济法研究的时间较短、理论并不充足,经济法难以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而另一方面,民法发展受到阻碍。主要原因有:1.我国当时是单一公有制的计划经济的客观实际,使得我国民法的研究和发展缺乏有利的社会条件。制定出来的民法典难以适应我国改革开发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要求;2.民法的内容繁多且庞大,短时间内难以理顺清楚,加之我国当时的改革方向和思路还尚未明确,草率制定容易导致民法典缺乏稳定性和适用性;3.思想意识上,一方面我国深受苏联模式的影响,另一方面当时苏联自身的经济发展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阻碍,我国因此也开始思考从我国实际来解决生产和发展的问题,法律也不例外。以上三点,1、2点反应了我国的经济基础,3点反应了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因此,除了两学术团体的对抗对民法造成的影响外,民法的发展受阻也是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客观基础所致。

国民经济的发展范文5

一、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1、认识上、体制上的歧视问题依然严重。经过20多年的思想解放,人们已认识到,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而言,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外资经济同等重要。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已明确提出,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是:要从多方面入手,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这是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为我国民营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将更加优化。但由于旧有观念的影响和体制惯性的作用,在很多地方、很多方面依然存在对民营经济发展的轻视和歪曲,对民营经济处处设防的管理思路在一些地方仍然延续;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外资经济事实上的不平等仍将长期存在。

2、民营企业的家族化现象严重。家族经营制是我国民营企业采取的一种较普遍的形式。在民营企业初创阶段,家族经营制凭借其机制灵活、亲情凝聚的优势曾经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民营企业具备一定规模,寻求再发展时,在企业面临的内外环境发生很大变化时,家族经营制越来越暴露出它的局限性和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如家族式企业管理上无法实现制度化;家族制企业的任人唯亲、排外倾向是其内在固有的,家族成员在家族企业中居于要位,这就势必加剧了专业化分工与家族管理水平低下之间的矛盾,使企业面临严重的管理瓶颈制约;而且企业主自身素质不高,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从而给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带来巨大的压力。

3、产权不清且结构单一化。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民营企业产权不明确,产权结构单一。产权不明就会带来许多问题,使企业行为受到阻碍。目前在产权上,我国民营企业基本上是一种所有者与经营者不分、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的状态。这不仅阻碍了高层管理逐渐转移到经理人员手中的专门化进程,而且削弱了企业作为法人应有的独立权利和行为能力。

4、融资难问题突出。改革以来,我国民营经济获得较快发展的同时,为国家做出了其他经济成分无法比拟的贡献。而民营经济的融资渠道与融资方式虽然不断拓宽,但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限制与制约。目前,民营企业主要靠内部融资、滚雪球式发展。在全部资金来源中,自筹资金高达66.6%,其中城镇个体经济自筹高达93%。随着企业的扩张,自筹资金已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在现行金融体制下,融资难已成为我国民营经济正常运营和创新的突出问题之一。

二、发展我国民营经济的对策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消除思想观念上对民营经济所有制性质的歧视和障碍。当前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还是源于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认识偏差。但事实证明,民营企业家在依靠资本、管理等生产要素致富的同时,也为社会和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发展民营经济,增加居民收入,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符合“三个代表”的要求。各级政府应通过舆论工具宣传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性,把思想统一到十六大报告的精神上来,充分认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看到其和公有制经济相互竞争、相互促进的依存关系和产生的积极作用;充分认识发展民营经济不等于搞私有化,不会改变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

2、完善家族制经营。对于坚持走家族制的民营企业,最为重要的是完善家族制,弥补它的缺陷。首先,要优化企业的用人机制。现代企业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选好人、用好人就成了关键。其次,是规范企业管理制度,将家族中的人情置于追求公平、讲究效率的企业管理理性准则之下。最后,是营造内涵宽广的企业文化,走出传统的家的概念。把企业看作一个大家族,每个员工,无论亲疏都是家族成员。终身雇佣使得每个员工都对企业家族有强烈的归属感,这是一种内涵宽广的企业文化,这一内涵的进一步延伸,就消除了家族成员与外部成员之间的局限。企业一旦发展到一定规模,社会化现象并不可避免的出现。

3、明确产权关系,并用法制保障产权。国有企业最大的问题是产权不明晰,而对于家族式企业来说,却面临着另外一个同样严重的问题,即产权的过度集中或者说是单一化。这对企业的发展同样有害。合理界定产权,既是对企业家族成员过去功绩的肯定,也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奠定了基石。无论是家族成员还是外部成员,只要是对企业做出了充分的贡献,就分配以股权,把家族关系的纽带,转变为产权纽带,在新的利益格局下面形成共同体,这样就弱化了家族成员的特权。

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一个受法律保护的有利于发展的环境。目前,我国涉及到民营企业权益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在数量上非常有限,质量上也不是很高。因此,一要进一步建立、完善针对民营经济的立法,特别是对合法私有财产的保护,确保民营经济企业与公有制企业处于平等的法律地位。二要废除过去的、不符合新宪法的和阻碍民营经济发展法规,建立与民营经济发展相配套的法律。

4、强化金融支持,改善融资环境。民营经济要深入发展又必须有强大的金融支持,特别是在当前很多民营企业基本完成资本积累,进入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融资问题就显得尤其重要。为民营经济提供金融支持关键是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尽快出台通畅民企贷款渠道的鼓励性措施。政府要为民营企业贷款提供必要的支持。其次,要健全民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应在不断总结探索政府担保的基础上,突出其政策性和服务性,既要适应经济市场化的客观要求,又要防止其自身商业化倾向。尽快出台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尽可能保证各项担保基金特别是政府设立的担保基金的市场化运作,积极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组建社会性担保机构。最后,要建立健全信用评审和授信制度。政府、银行和中介等部门和机构要真实地提供个体、私营和股份制等民营企业的信用信息,加快建立各类民营企业的信用档案库,为个体、私营等民营企业从金融机构获得担保贷款和信用贷款建立信用基础。

参考文献:

国民经济的发展范文6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国民经济;作用;影响;关系

中图分类号:F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5-0255-01

人力资源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是人类对人力资源及作用的不断认识和深化。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人力资源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依托,尤其是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加大开发与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对缩短区域经济差距及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力资源管理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及知识时代的到来,在现代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逐渐成为其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综合国力竞争中人才的重要尤为突出。作为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人类拥有无限智慧与创造力,加大人力资源开发与建设力度,已经成为现代国家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人力资源的作用

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及社会持续的统一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主要取决于社会活动主体――人,也就是人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与解读,由此可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对人素质的提升。目前我国面临着人均资源匮乏、资源短缺等状况,选用节约型是开发与利用资源的首选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可以对资源利用率进行有效提升,实现资源节约,还可以转变资源利用模式,由原来的粗放式向集约式进行转变,进而达到资源使用效益提升的目的。在经济发展中往往存在严重破坏与浪费资源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开发、利用资源和劳动力之间不符合,基于此,相关部门必须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对劳动者的素质进行最大限度地提升,这对可持续发展十分有利。

(二)在国际竞争中人力资源的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际竞争愈加激烈。人力资源作为国家发展的竞争优势,不仅需要做到人才数量及质量的提升,还要提高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建立与完善人才选用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吸引人才,增加竞争力。中国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是我国国际竞争的优势,但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现阶段,我国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并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其缺陷主要体现在人才总量较少、结构不科学等方面,尤其是在现代化建设中严重缺乏高端复合型人才,人力资源的潜在优势还没有向现实人才优势进行转变。怎样有效转变人力资源优势,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区域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的影响

作为世界上区域经济差异最大的国家之一,我国人力资源流动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特性。作为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人才流动是产业结构产生变化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出的需求与解决方式。在国内人才流动已经成为一个较为常见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市场环境下,向工资率高区域流动已经成为人力资源发展的一种客观趋势。

据相关检验表明,人力资源和国内投资、消费等方面的关联性较强,如表所示,从表内可以看出,人力资源作为一种投资形式,直接影响区域经济增长为-0.267,但由于人力资源投资对国内投资和消费、对外开放程度、产业结构三大指标都具有积极作用,早区域经济增长总效应中人力资源投资为1.163,其贡献率已经达到47.24%,相比其他贡献率要高出许多。

随着时代的变迁,与人力资源相比,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在不断降低。站在产业发展规律的角度来讲,我国产业结构从原有的资源密集型到劳动密集型再到知识密集型不断转变与发展。据相关数据显示,在自然资源依赖程度中农业经济为90%,工业经济为60%,知识经济为20%。由此可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自然资源的作用将越来越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区域竞争优势的形成,以人力资源为载体的知识、制度、文化等无形资源将给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人力资源管理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管理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技术水平提升及产业结构改善的重要基础条件。作为人力资本理论之父西奥多・舒尔茨曾说过:“人类的未来不是预先由空间、能源和耕地所决定的,而是要由人类的智识发展来决定的。”可见,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对社会经济发展十分有利。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工作是否具有合理性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作为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系统工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涉及到多个方面,为此,在建立与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同时,必须明确其发展目标,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一)人力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作为深藏在人体内的一种潜在生产能力,人力资源的充分发挥,可以进行现实劳动生产力的转换,并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发展。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新科技革命以信息生物技术为主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并将人力资源向更为重要的经济资源进行转换。作为科学技术的载体及知识、技术创新的基础,人力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人力本身特性对人力资源构成成分起到决定性作用,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是由其内部各个因素共同作用决定的,其中部分静态资源如资金、土地等,如人力资源无法发挥其作用,这些静态资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只是一种离散的简单叠加,则起不到任何作用,通过开发与利用人力资源,将人力资源进行人力资本的转化,在增加原始资本积累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多种技术水平。因此,做好人力资源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人力资源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产品质量与市场占有率竞争是经济竞争的外在形式,其实质是综合实力的竞争,特别是人力资源的竞争。马克思认为人力尤其是智力型人力资源和科技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因素。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已经逐渐从原有的物质资源开发向人力资源开发发展,在相关部门已经对人力资源管理加大了重视力度,并将其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从普通人向人才进行转变,必须通过人力资源开发,如图所示。

(三)人力资源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

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增长方式为粗放型,数量规模、速度及产值的增长主要依靠资金、物质、劳力投入来实现,这种经济增长方式中预期经济增长速度可以在短期内达到,如资源人均占有率较低,持续下去,将产生严重的后果,主要为资源枯竭与生态破坏。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为达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应进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由原来的粗放型向集约型进行转变,加大开发、利用人力资源的力度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通过人力资本的转化,对各种生产力要素进行有效组合,进而实现国民经济快速增长。

(四)人力资源管理是实现小康社会发展的要求

作为一种发展方式,人力资源管理不仅要满足社会的需求,还要为人才潜能的充分发挥提供有利条件。人力资源开发在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有利于小康社会的发展。小康社会的实现不仅要对人均收入水平进行有效提升,还要对人力资本进行提高,这是经济发展能力提升的必然选择。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得到了极大的进步。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才培养、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及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现阶段人力资源管理是否科学有效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并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但新形势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增长,甚至危害到国家安全。为实现人才潜能的充分发挥,必须加大人力资源管理力度,缩短区域经济差,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晓霞.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

[2] 俞荣建.我国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系统耦合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3.

[3] 张向前.中国大陆地区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模型分析[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2(5).

[4] 王维平,刘书明.扩大对内开放与跨行政区域经济合作的机制构建――以陕甘“关中―天水经济区”为例[J]. 甘肃社会科学,2011(4).

[5] 萧鸣政,饶伟国.基于人力资本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思考[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8).

国民经济的发展范文7

关键词:能源;国民经济发展;协调关系

现阶段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于物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也势必会产生较大的能源消耗。目前来看,在我国国民经济组成中,能源消费水平不断提升,这也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同时,也体现出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性很大。对于能源产业来说,应该积极与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相适应,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填补我国在能源发展上存在的空缺。因此,对现有的能源结构进行优化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能源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分析

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都在经历变迁,这与我国能源消费量的变化有直接关系。目前国民经济总产值不断提升,而且能源消费量在不断增加,农业的能源消耗量要少于现代工业,由此看出,农业发达的国家在能源消耗方面也势必会远远低于现代工业发达的国家。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国际上便开始出现了石油价格持续上涨的现象,为了使能源的价格得到有效抑制,相关能源部门以及经济部门开始对能源供给的内容进行一定转变,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对能源价格的调控。目前来看,我国能源消耗以及部门结构上也已经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也正是因为这些转变的存在,使得原有的能源开发利用情况受到了影响。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能源各项比例之间存在的关系,并且要注意对推动能源生产以及消费的原材料需求情况、工业与农业需求情况以及燃料需求情况进行明确,经过对上述资源的有效整理,可以使我国能源消耗情况得到有效控制,同时也使得我国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更加趋于稳定。

(一)能源对工业的影响我国工业各种锅炉、窑炉在实际运转过程中,都需要有石油、煤、天然气等作为基础燃料,这样才能有效满足我国工业生产的需求;在进行钢铁冶炼的过程中,需要有充足的焦炭以及电力能源,才能保证生产工作顺利展开;在进行机械加工、物料传送以及气动液压机械运转过程中都需要电力能源作为支持;在进行交通运输过程中,电力能源属于基本能源,是必不可少的。由此可以看出,能源的供应情况势必会对我国工业的实际发展产生很大影响,因此要注意对电力能源等基础能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同时能源还是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化工原料,利用石油原料可以加工出5000多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通过这种加工方式还可以制成蛋白,从而进一步扩宽其在我国化工行业的应用范围。石油、煤炭以及天然气能源属于世界三大能源,随着我国工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各种天然能源不断被应用到我国各个生产领域,这对我国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整体来看,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能源已经渗透到我国国民经济以及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被视为现代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能源对农业的影响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也必然离不开能源的大力支持,现阶段,农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对于农业来说,主要是以土地资源为生产对象的部门,从狭义的角度来看,其属于种植业;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其所包含的内容较为丰富,会涉及到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以及饲料作物等多项内容。农业生产产量与能源的供应情况有直接关系,在进行农业生产操作的过程中,同样离不开能源的帮助,例如耕种、烘干以及冷藏等操作,都需要有能源对其进行支持。同时,还可以将各种能源应用到除草剂、化肥以及农药中,促进我国农业快速发展的作用。

二、能源与国民经济之间协调发展的重要指标分析

(一)能源生产弹性系数能源生产弹性系数是决定能源生产量以及增长关系的关键数据,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能源的进出口量也在不断增加。要实现对国民经济发展指标的有效明确,就应该注意对国民生产总值数据进行收集,在进行数据收集的过程中可以对现阶段我国能源发展情况有更加清晰具体的了解,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确定现阶段我国能源的实际使用情况,能源生产的弹性系数可以用能源生产增长率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比的比值进行表示。一般情况下,在对能源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能源弹性系数进行衡量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不同国家在不同发展时期指标存在的不同。在我国的现代工业化时代,能源生产弹性系数的高低变化往往较快,这与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有直接关系。经过对一系列数据进行分析之后,可以确定,当能源生产弹性系数不低于0.8时,能源处于高消耗阶段。在这一阶段,要对能源消耗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并且保证能源供给的平衡性,就应该注意对技术手段不断更新,通过这种方式来制造出低能耗的技术设备,使能源生产弹性系数可以得到有效降低,保证其可以维持在0.5左右。

(二)电力生产弹性系数在展开电力生产活动的过程中,电力生产量的增长与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关系指标为电力生产弹性系数。现阶段来看,我国的电力发展处于二次发展阶段,电力的生产量几乎与电力消耗量相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在对电力生产弹性系数进行研究的时候,应该对能源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协调关系进行明确,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电力生产弹性系数更加准确。电力能源是现阶段我国应用最广泛的能源之一,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具有较为理想的清洁性,并且运输更加方便,将其与煤炭以及石油等能源进行比较,可以发现电力能源更加受欢迎。同时电力能源也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能源,其应用情况不仅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同时也影响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现阶段我国工业发达程度正在不断提升,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升,对能源的应用量也在不断提升。虽然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号召节能减排,但是对于能源的需求量依然呈现出持续上涨的趋势。经过研究之后发现,只有保证现阶段电力能源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才能使得电力弹性生产系数得到有效控制,一般应该将电力生产弹性系数维持在1.2左右。

三、国民经济发展促进了能源健康发展

我国要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对能源进行合理运用。首先,国民经济增长之后,势必会使能源市场更加广阔,并且能源的供应途径也会更加丰富,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能源开发以及利用的要求更高;其次,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能源的利用效率得到了明显提升,同时也为能源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最后,我国社会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能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此外,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使得人们对能源的认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能源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相互协调的关系,在进行能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适应国民经济的实际发展需求,从而为我国社会整体发展提供广泛的动力;在另一方面,在进行能源开发利用的时候,应该注意对其利用总量进行一定调整,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开源节流”,这样也使得地区能源供应结构的合理性得到了有效保证。同时,还应该注意对能源开发产业运转过程中所应用到的各种设备以及技术手段进行合理调整,这样一来可以使能源的综合使用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从而使得能源的开发利用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性更加明确。

四、电力能源供给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首先,应该注意对电力基础设施水平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必然联系进行确定。无论是工业生产还是农业生产,电力能源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同时电力能源消耗与产业结构变化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对于我国的产业结构来说,开始逐渐偏向于重工业化,电力基础设施水平如果达不到我国产业结构发展的实际要求,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我国社会经济增长。同时,现阶段我国第二、三产业对电力能源的依赖性在不断提升。最近几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增长,并且增长幅度较大,尤其是对一些高能耗的产业来说,在其运行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有大量的能源对其进行支持,这样才能保证行业整体的稳定发展,这也使得我国工业结构重型化的速度不断加快。行业内部的用电需求量越来越高,使得我国很多地区都陆续出现了供电紧张的情况,使得电力供应很难支撑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需求的现象经常出现。其次,电力基础设施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从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的实际情况来看,基础设施的投资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整体发展,基础设施是社会生产力形成的重要基础。同时,交通运输以及邮电通信、能源供给都与我国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密切相关。从现阶段我国能源文献的研究中可以看出,能源的供给情况以及选用情况会直接关系到工业部门的电力消耗量以及能源消耗总量。

国民经济的发展范文8

第二,“温州模式”说到底,是放手发展民营经济的模式。“温州模式”与“苏南模式”孰是孰非的激烈争论围绕的另一关键问题就是,如何看待发展民营经济。当时居主流的观念是,即使在农村发展非农产业也必须以发展集体经济为主,只能让民营经济起“补充作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经过包括“温州模式”实践在内的不断的实践,反复的思考,人们终于认识到,要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发展民营经济,没有民营经济就没有市场经济,民营经济或者说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具有很强的利益激励和约束机制。温州放手发展民营经济符合人们要求致富和追求过好生活的愿望。“温州模式”的实践证明,放手发展民营经济的结果,在利益的激励下,蕴藏在群众中的巨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便可焕发出来,转化成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无须政府的安排和鞭策,也不依赖政府,人们自己就会千方百计地寻求致富之路、发展之路,按照市场的变化去配置资源,在市场的压力下去提高效率,并自己承担风险。

第三,在关于“温州模式”与“苏南模式”的争论中,人们对“温州模式”贬斥最多的问题之一是市场的无序。确实,在温州出现过大量违反市场规则的现象,温州的商品一度成为假冒伪劣商品的代名词。柳市生产的伪劣低压电器给用户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巨大损失,遭到中央有关部门的通报,并受到国务院联合检查组的检查。这种市场的无序状况理应受到谴责和处罚。但也要指出,在计划经济秩序依旧占统治地位,市场经济秩序尚未建立的情况下,温州率先突破计划经济的“秩序”发展市场经济,一度出现市场无序是必然的,人们对温州一些企业违反市场规则的种种无序现象严加谴责,也是正确的。与此同时,也要看到,当时许多人是带着长期生活在计划经济秩序中形成的观念来看温州的,他们把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如竞争、投机、长途贩运)也看作是无序,而加以否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温州人自己也渐渐认识到遵守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逐渐纠正了自己的行为,转而注重产品质量,重视市场信誉。同时人们也逐渐习惯了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从而改变了对“温州模式”的看法,认同了“温州模式”。此后“温州模式”迅速在各地移植和推广,各地民营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甚至连长时间坚持以发展集体经济为主的“苏南模式”地区(主要是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一带)也逐渐放弃原有模式向“温州模式”转变。当然,各地民营经济的发展有先有后,有快有慢,差别很大,有些地方民营经济发展得很不错,有些地方则还未发展起来。实际上,学习和移植“温州模式”并不容易,而且各地条件也相差很大。从各地学习和移植“温州模式”的情况来看,我认为,有几点需要指出来。

第一,“温州模式”的最可贵之点在于,温州人有很强的致富欲望和创业精神。这与温州的地理环境、历史和传统有很大的关系。温州地处沿海,早在1876年,根据《中英烟台条约》的附约,就开辟为对外通商口岸。这使温州有着久远的经商传统、开放传统和手工业制造技能,而且有广泛的海外关系,因此商业文化或者说市场经济文化较为发达。温州人不安于现状,不墨守成规,不甘于贫困。为了追求财富,追求更富裕的生活,他们不辞艰辛,善于学习,敢于冒险,勇于进取,无论到那里都能扎根,生存,发展。而在不少地方,特别是内地的一些地方,历史上就未经历过市场经济的洗礼,或很少与市场接触,农业文化根深蒂固,计划经济的秩序又成为不可逾越的成规,以致人们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态度等方面与温州人相差甚大,甚至截然相反,只要我们亲身到一些地区特别是边远山区看看,就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差距有多大。在这些地方要移植“温州模式”,发展民营经济绝非易事。温州人能够不远千里到异地他乡开发廊,办服装店,甚至摆修鞋摊,设法寻找赚钱的机会,而当地人却对眼前的机会视而不见,或者虽然看到了,却不屑于干,不愿意干,或者不会干却又不去学。当然,有了温州的经验,以及在全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这一切都在改变之中,不过需要经历较长的过程。因此,各地在学习温州经验,发展民营经济的过程中,首先要学习和培育市场经济文化,学习温州人的创业精神。

第二,一些地方在移植“温州模式”以发展民营经济时,往往注意给民营经济以各种优惠,这在民营经济刚起步时可能有必要,但从温州的经验看,要发展民营经济,最重要的是要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适宜的宽松的环境,让人们自己去闯,去创业,去承担风险。要知道,在“温州模式”兴起之初,温州干部受到来自各方的压力很大,也做过一些不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事,例如,曾把最早创业的“王”投入了监狱。但不久,在温州市场经济的特定环境的影响下,派到温州去“灭火”的干部,经过实地考察,反而给民营经济助燃。那时,在异常困难的条件下,温州市政府不可能给民营经济以优惠,但政府的支持和保护却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环境,民营经济之火才越烧越旺。而在有些地方,民营经济也曾点燃过星星之火,但却没能燃烧起来。现在,各地都在提倡发展民营经济,可是许多地方民营经济发展的环境并不好,当地政府并不懂得在市场经济下自己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做。或者是政府管得太多,不放手;或者是步步设卡,处处干预;或者是把民营经济当作“唐僧肉”,各个部门都去“吃”一口。

第三,在温州,在民营经济的发展中确实出过不少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是严重的。究其原因有民营经济自身行为不规范的问题,也有外部环境不规范的问题。对此应从历史的角度、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并采用正确的办法去解决。试想,如果当年在处理柳市制造和 销售伪劣低压电器问题时,一棍子将其打死,也就不会有今天中国电器之都的柳市;同样,如果当时不严加整顿,不实施“质量立市,名牌兴市”的方针,也不会有今天中国电器之都的柳市。可见,各地在学习“温州模式”、发展民营经济的过程中,如何对待民营经济发展中产生的问题,值得注意。有的地方一看到民营经济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就把民营经济看作漆黑一团,借整顿之名,将其封杀,更多的地方则是从本地的狭隘利益、短期的利益出发,对严重破坏市场规则的民营企业(如制造假冒伪劣商品者),肆意包庇,甚至纵容,这样,民营经济同样会走上绝路,因为在混乱的市场环境中不可能造就优秀的民营企业。然而遗憾的是,许多地方政府尚未认识这个道理,他们应该从“温州模式”的经验教训中获得教益。这里还要指出的是,虽然“温州模式”现在已得到普遍认同,但它以往有过现今依旧存在着一些不足。因此“温州模式”也需要进一步发展,这是各地在学习和移植“温州模式”时更应注意的。

第一,“温州模式”是发展市场经济的模式,温州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完善的市场环境。在温州经济的发展中,我们看到,固然温州经济的发展推进了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但是温州经济的发展也受到市场发展不足和不完善的约束。以金融来说,在市场经济中,没有良好的金融服务,企业是很难发展的。温州的经济由于在长时间里缺乏正规金融的支持,为了满足民营企业融资的需要,不得不依靠各种非正规的融资渠道融资,成本很高,风险很大,也确实发生过一些严重问题。但在国家银行不能满足民营经济发展需要的情况下,简单地取缔这些非正规的金融组织和活动并不能解决问题,迫切需要的是发展正规的民间金融机构(如民营银行)来替代,否则非正规的金融一时取缔了,但它还会冒出来。市场发展不足和不完善,不是温州所能解决的,需要有关部门来解决,但温州也有过一些有益的尝试,如成立和发展民间投资的城市信用合作社,可惜未得到应有的支持。

第二,“温州模式”把千千万万的农民卷入到创业的洪流中,这使温州许多早期创业的老板素质不高,文化教育水平低。在“温州模式”兴起之初,他们还能驾驭企业,适应市场的变化,而在全国市场经济发展起来对外开放程度愈益提高后,他们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经营管理能力,才能适应这种形势,否则就会被市场所排斥。虽然经过市场的锤炼和自身的刻苦学习,在温州已经产生了一批很有作为的企业家,然而有全国影响的一流企业家还很少。这个问题可能是关系到温州经济在未来能否继续走在前列的一个关键问题。有些温州企业的创业者已经认识到自己的先天不足,因而不惜花大本钱培养子女,以至聘用高素质的人才。这是很好的。

第三,“温州模式”下的企业绝大多数是家族企业,对它们不能全盘否定。家族企业有其优越的地方,例如,企业的领导成员间容易沟通,决策快,管理成本低,容易保守商业秘密等。家族企业也有其局限性,例如,如果家族的主要成员的素质和能力不能随着企业的发展而提高,就会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如果形成了家长式的领导就容易发生决策失误;家族企业是靠亲缘关系来维系的“人和”企业,一旦家族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超过了亲缘的维系力,企业就会分裂甚至倒闭。受文化素养的影响,温州的老板大多“宁为鸡首,不为牛后”,他们把企业封闭起来,不愿外人进入,不愿与其他企业合并,更不愿被其他企业收购和兼并,一般不愿接受股份公司的企业形式。这是温州企业难以长大的一个原因,也是温州至今只有一家上市公司的原因之一,而这家上市公司还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成的。当然,在温州,实行公司制的企业已经多了起来。总之,对家族企业要全面看待。温州的企业制度仍然需要创新,学习现代企业制度。即使保留家族企业,也可以考虑,在有些企业的最上层保留家族控股,而将其属下的企业改制为公司制的企业。这样既可以保留家族企业,同时又可突破家族企业的束缚。

第四,一般而言,温州的企业规模较小,技术水平较低,开发能力弱。这也有其历史原因。但温州人的模仿能力极强,可把别的企业的产品仿造得足以乱真。在“温州模式”兴起之初,这难以完全避免。在商品短缺的情况下,温州的商品尽管质量不高,仍还可以“横行”于市场。目前,市场情况变了,许多商品供过于求,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竞争更加激烈了,更不容许侵害他人的知识产权,一味模仿不仅吃不开,还会阻碍技术创新。对此,温州有些企业已经注意到了,正在改进,他们的品牌意识也在增强。然而受企业规模小、融资渠道窄、技术力量弱的限制,温州企业如何提高技术水平,开发新技术仍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温州在传统的加工制造业方面相当强,而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则相当弱。为在未来的市场上继续保持竞争的优势,温州面临着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加工制造业和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课题。

第五,资本市场不发达,是温州经济的另一弱点。而且温州的企业多靠自身利润的积累来发展,很少利用资本市场来扩展。目前只有少数的企业在利用资本市场。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改变这种状况,温州企业在与其他企业的竞争中便会处于劣势地位。

第六,在经历了柳市的低压电器被通报和检查,温州的皮鞋被焚烧等事件后,温州企业吃到了不讲信誉的苦头,吸取了教训,端正了行为,温州的商品逐渐获得了市场的信任。不过,也还有一些企业至今仍在干着毁坏温州信誉的事,如不少假证件出自温州。因此整顿市场秩序仍是艰巨的任务。

上面指出的为进一步发展“温州模式”所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对于正在学习和移植“温州模式”的一些地方来说,也是值得认真思考的。因为,“温州模式”产生的大环境(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等)其实也是其他地区发展民营经济的大环境,虽然其他地区在发展民营经济时,大环境已有不同,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被确定为改革的目标,非公有制经济已经被认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温州模式”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等等。这些地方在发展民营经济中遇到的来自意识形态和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的阻力也比温州当初发展民营经济时小得多,而且可有温州的经验供借鉴。但是,由于历史的、传统的、地理和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原因,原有经济基础弱以及商品普遍供过于求的市场状况等,又使不少地方发展民营经济的条件在有些方面还不及“温州模式”兴起之初。“温州模式”当前存在的问题,他们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此外还须指出的是,民营经济在各地发展很不平衡,有些地方已经出现了很有实力的民营企业,而且在发展民营经济中创造了新的经验,也都值得借鉴和推广。

发展民营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大任务,要使民营经济更为健康迅速地发展,需要进一步研究“温州模式”的经验,研究“温州模式”在进一步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也要研究各地在学习和移植“温州模式”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新创造的经验。

国民经济的发展范文9

关键词: 民营经济,结构调整,企业改革,企业管理体制

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我国民营经济飞速发展的30年。在这30年里,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力量”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造社会财富、优化产业结构、吸纳就业人口、实现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

--家族化现象严重,管理不科学。家族经营制是我国民营企业采取的一种较普遍的形式,据统计,我国民营企业中70%以上是家族企业。民营企业在创业之初,不仅资本有限,而且技术、管理、信息等资源也极度匮乏。在这种情况下,家族经营的灵活机制和亲情凝聚力正好可弥补这些不足。但是,随着民营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经营管理和组织结构越来越复杂,家族经营制越来越暴露出它的局限性和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近年来,一些民营企业也积极地采用了公司制的治理结构,但从其内部运营过程来看,仍没有摆脱家族式管理。因为民营企业的股权大多绝对集中于家族,企业资产与家族财产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企业的利润或亏损完全由家族成员按非市场原则共同负担。

--民营企业很难进入垄断行业。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已有一些垄断行业对非公有制经济开放,但由于行政性垄断尚未完全破除,自然垄断行业呈现出一种“半行政、半市场化”的体制特征,距有效竞争相去甚远,从而导致垄断行业市场准入问题仍是影响和制约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目前我国的垄断行业主要集中在电力、电信、铁路、航空、石油等行业。这些行业基本都属于基础设施行业,其投资规模巨大、回收期较长,因此初始投资基本都来自于国有资本,加之民营企业寻找项目大多存在“短平快”现象,使得民营企业很难进入该行业。民营企业在融资等方面较之非民营企业存在着更多的障碍,尚未取得与国有企业一样的待遇,融资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民营企业进入垄断行业的“瓶颈”。

--缺乏核心竞争力,制约民营企业做大做强。 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具有机制灵活、面向市场的特点,形成了国有企业无法比拟的竞争优势。民营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拥有较强的竞争力,从而使民营企业创业成功。近年来,随着国际市场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民营企业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既有来自国有企业的竞争,更有来自跨国公司的竞争。民营企业的各种优势正在逐渐减弱,原有的一些优势正在被新的形势、新的环境逐渐瓦解。因此进一步培育和提升民营企业在新的发展阶段上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推动民营企业继续做大做强。

二、促进我国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建议

(一)建立现代企业管理体制,转变人才培养观念

家族制企业在其企业管理中存在着种种弊端,这就要求民营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公司治理机制。首先,必须进行所有制改造。民营企业的发展趋势应是控股化和集约化,充分发挥家长式管理模式的灵活高效的优势,促进所有权与经营权规范分离,并在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之间建立规范而透明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使各方合法权益受到保护,不断拓展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空间。其次,加强民营企业人力管理。民营企业人才开发和管理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求企业转变人才观念,彻底打破旧有观念;要以企业文化来培养人才,重新树立一种具有稳定性、吸附性的企业文化,提高民营企业主的文化素质和修养;要建立企业人才的发展战略机制,吸引、留住和有效使用人才,让人才充分发挥作用。在此基础上,还要不断完善民营企业的组织结构。

(二)合理放宽市场准入,提高市场配置资源效率

市场经济强调的是平等竞争,其实质是企业拥有平等参与市场和获取资源的机会。放宽民营企业市场准入,有效地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使民营企业在继续扩大和加深已进入的市场领域外,加快进入尚未进入的行业和领域,让民间资本充分流动,使其发展能力、活力和潜力进一步迸发。这就要求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落实措施,加快消除市场准入障碍,为民营企业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投资环境。建议政府组织专门力量,全面清理和废除不符合《反垄断法》的地方性、部门性法规,打破行业、部门和地区垄断,实现民营企业与国企、外企平等的政策待遇。此外,还要加强对管制者的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