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电磁辐射污染防治集锦9篇

时间:2023-05-23 17:28:18

电磁辐射污染防治

电磁辐射污染防治范文1

[关键词]电磁辐射;电磁环境污染;污染防治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8-0238-01

引言

电磁环境污染是指电磁波在向外界传播的过程中产生的电磁辐射扰乱了人类的正常生产生活的现象。尽管现在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电子科学技术也突飞猛进,但由此产生的副作用也日益显露,电磁环境污染正是其表征之一。据有关研究表明: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电磁环境污染越严重。不过因电磁辐射的不可见性和对人类身体影响的缓慢性,电磁环境污染还未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但这不表示我们就可以忽略这种影响,如果对电磁环境污染不加以防治,它还会产生持久的危害性。

1.电磁环境污染的危害

电磁环境的污染不仅给人类生产造成巨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还给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我们想要防治电磁环境污染给我们带来的危害,首先我们要先了解它的危害表现为哪些方面。

1.1 对电子设备造成严重干扰

复杂的电磁环境中,电磁污染可以通过发出的电磁波会对其他电子设备造成不利的影响。很有可能会导致周边设备传输数据失败,系统功能下降,信息传导出现失误等状况。例如在高压线附近由于受到强磁的干扰,室内电脑会时常出现死机等现象。由于电磁污染导致的电子设备出现故障往往还带有突发性,所以它给人类生产生活造极大的影响甚至产生灾难性的后果。在全球范围内每年因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上百亿美元。

1.2 人类身心受到极大的威胁

电磁环境的污染还会影响的人类的身心健康。电磁辐射对人身体造成伤害有三大效应:热效应、非热效应和累积效应。当人体受到强磁环境冲击时,身体内的中枢神经系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内分泌出现紊乱,进而削弱人的免疫系统。电磁辐射还易引起流产率的提高和不孕的现象,给人们的生殖系统带来损伤。更为可怕的是强磁环境污染还可能诱发癌症,并使得癌细胞在身体内扩散。

1.3 信息数据存在泄漏的风险

由于计算机显示器、通信线路、主机、打印机等输出设备存在的“电磁缺陷漏洞”,易导致计算机视频信息被远距离窃取、复现与还原而产生电磁泄漏,从而危及城市电磁信息安全。[1]现如今无论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学校或者个人都在广泛使用电脑,如果不法分子通过技术手段远程窃取这些单位机构的信息,不仅会给国家和个人带来很大的安全风险,而且造成的损失也将无法估量。

2.电磁环境污染的防治

随着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我国电磁环境日益恶化。因之产生的电磁环境污染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我们急需研究电磁环境污染的防治对策,这为我们国家、企业和个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 依法加强对电磁环境的监管

电磁环境污染需要从源头上进行管理,为此国家需要规范防治电磁污染的法律、法规。尽管我国早在1988年就已经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175-88)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电磁辐射防护标准》(GB8702-88),并随之展开实施。但是这两项法律标准距离今天已有二十多年,原来的电磁环境状况与现在并不能相提并论。现在我们应该在完善电磁环境污染分析数据库的基础上,制定与当下环境相适应的法律。

虽然现在已经有证据表明低频电磁场对神经系统产生不利影响,但是所有影响它都有一个临界值,如果低于这个临界值是可以避免电磁场对人的身体产生影响。一方面,在制定防治电磁污染的法律时,要根据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来规定安全的电磁频率标准。另一方面,法律还应制定出相关的处罚标准,并切实的贯彻下去。如果监察部门监察到超出这一标准达到电磁环境污染程度,要依法进行处罚。这样才能使得电磁环境监管与污染治理相结合。

2.2 采取电磁辐射防护技术

想要对电磁辐射进行有效的防护,我们可以优化电子产品的工业设计,运用新型材料,从而较少电磁辐射的泄漏。当然还可以用防电磁辐射的材料进行屏蔽,这种材料一般是网状型金属物体。如果电磁辐射到达屏蔽装置时,大部分电磁辐射会被屏蔽装置反射出去,还有少部分会被它过滤吸收,这样想要透过屏蔽装置的电磁辐射就会大大减少。

此外,在较强的电磁辐射场进行工作时,应该穿上电磁辐射防护装备。防护装在遇到外部的强磁作用时,能够大量吸收消耗电磁辐射,抵消外界磁场对身体的作用,达到降低电磁辐射,保护人体不受侵害的作用。现在市场上出售的电磁防护服装依据服装材料可以划分为四种:(1)碳纤维、不锈钢纤维等与纺织纤维制成的混纺材料(2)多离子织物(3)电磁辐射防护纤维制成的织物(4)涂层防辐射织物。[2]我国目前对于从事高压电设备的工作人员制定了国家标准 GB6568.1《带电作业用屏蔽服装》。这种服装是用均匀分布的导电材料和纤维材料等制成的,有利于保护工作人员。

2.3 提高自身的电磁辐射防护意识

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我们不可避免地要大量接触手机、电脑、电视等电子产品。但是对于电子设备带来哪些辐射和危害,我们也应该熟知。例如,按照电磁炉工作时的原理,电流产生交变磁场,之后把锅具放到电磁炉上,锅具内的铁分子随之在做无规则高速运转,由此之间相互碰撞进而摩擦起热,从而达到加工食物的目的。虽然电磁炉只是对金属材料起作用,但根据相关研究表明:正在使用的电磁炉正前方0.1m处磁场强度达8.70μT,即使远离到0.3m以外,也有1.00μT。这样就有可能对我们身体健康产生巨大影响。[3]所以尽管电磁环境污染的危害我们无法用肉眼观察到,但对于由此造成的危害我们在平常应加以防范。

当然,除了由电磁炉产生的辐射,进而造成电磁环境污染外,在使用其他电子设备时,我们也应该时刻加以警惕。日常生活中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不宜过长,在电脑前每个一个小时就要起身眺望远方,让眼睛和大脑得到一定的休息;当购买来电子产品在房间内进行放置时,也应合理的进行布局,不宜把它们一起加以放置;电视距离人体的距离应保持在4米以上等等。

3.结语

电磁环境污染是随着经济发展带来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副产品”,它给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困扰。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它是不可控制的,在今后的发展中如果我们加强对这方面法律法规的完善,开发新的防治电磁环境污染的技术,研究防辐射的新材料,以及日常生活中加强防范意识,那么电磁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就会大大的降低。

参考文献

[1] 孙遥.城市电磁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对策[J]. 电讯科技.2012(04).

电磁辐射污染防治范文2

关键词:电磁辐射.防治措施,建议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expounds the general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monitoring and specific environmental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nvironment monitoring in the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pollution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are analyzed, and puts forward related Suggestions.

Keywords: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the proposal

中图分类号:O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我国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通信工具、计算机和家用电器等都进入我们的生活,我们在享受现代化带来的方便舒适的同时,也受到恶化的电磁环境给健康带来的威胁,经研究证实,电磁辐射污染已成为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噪声污染后的又一新型污染源,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1 电磁辐射概述

1.1 电磁辐射背景及研究现状

一直以来,我国电磁技术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因而广泛应用于节能、通讯、制造、医药、科研、农业、军事等多个领域,而且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作为一种新技术、新资源,电磁技术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诸多领域的革新与发展。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电磁辐射污染,其影响和危害日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1.2 电磁辐射污染的主要危害

随着电磁技术的广泛应用,环境中的电磁辐射越来越强,高强度的电磁辐射已经达到直接威胁健康的程度,由此引发的矛盾和纠纷也时有发生。电磁辐射污染产生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体健康。电磁辐射可对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造血系统产生影响;二是电磁干扰。电磁辐射会对电子设备、仪器仪表产生干扰,导致设备性能降低,严重时还会引发事故;三是燃爆隐患。电磁辐射能造成易燃易爆物品的燃烧、爆炸。

1.3 电磁辐射环境状况

目前人们所处的电磁环境状况主要表现在4 个方面:一是通信基站所使用的大功率电磁波发射系统对周围电磁环境的影响;二是广播电视发射系统对周围区域的电磁环境影响;三是高压电力系统的布设造成的电磁污染;四是日常电子设备的接触、利用带来的电磁环境污染。

2 一般电磁辐射环境的监测

一般电磁辐射环境是指在较大范围内由各种电磁辐射源,通过各种传播途径造成的电磁辐射背景值。一般电磁辐射环境的监测可以参照《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与方法》(HJ/T10.21996),将某一区域按一定的标准划分为网格,监测点取网格的中心位置,再考虑建筑物、树木等屏蔽影响,对部分网格监测点作适当调整。具体的监测工作按照《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与方法》(HJ/T10.21996)进行。由于环境中辐射体频率主要在超短波频段,采用电场强度为评价指标,依据《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选取评价标准。一般环境的电磁辐射污染状况反映了一个区域在某个时间段电磁辐射环境的背景水平,可以从电磁辐射环境质量、电磁辐射分布规律、污染区域电磁辐射环境特点三个方面着手进行分析研究,以此评价一个区域一般电磁辐射环境状况。

3 特定电磁辐射环境的监测

特定电磁辐射环境是指在特定范围内由相对固定的电磁辐射源造成的电磁辐射背景值。电磁辐射源是引起电磁辐射污染的源头,分析、研究特定电磁辐射环境,对电磁辐射源进行调查统计是环境监测工作的前提。采取污染源普查的方式,对国家规定的规模以上的电磁辐射源进行基础性的全面调查,初步掌握电磁辐射源的种类、数量、规模等基本信息,为环境监测工作提供有效依据。

3.1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

3.1.1 移动通信基站工作原理

移动通信是利用射频发射设备和控制器通过收发台与网内移动用户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是由基站接收及发射一定频率范围内的电磁波实现的。基站主要通过发射天线改变周围电磁辐射环境。

3.1.2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的监测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监测工作主要包括监测仪器、监测点位、监测时间、监测技术要点等内容,按照《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与方法》(HJ/T10.21996),以《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和标准》(HJ/T10.31996)的规范要求为质量标准。主要对基站机房、地面塔、楼上塔、增高架等处进行监测,依据国家《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的标准,所监测的电磁强度值应满足<5.4 V/m 的要求。

3.2 广播电视系统电磁辐射环境监测

3.2.1 广播电视系统工作原理

广播电视发送设备主要组成部分是发射机和发射天线,基本原理是用将传送的信号经调制器去控制由高频振荡器产生的高频电流,然后将已调制的高频电流放大到一定电频并送到天线上,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出去。

3.2.2 广播电视系统电磁辐射环境监测

广播电视发射设备的电磁辐射监测条件及监测方法参照《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和标准》(HJ/T10.31996)和《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与方法》(HJ/T10.21996),对周围地面点、塔上工作环境、周围敏感点三个方面布点进行电磁辐射环境监测。依据国家标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所监测的电磁强度值应满足<5.4 V/m 的要求。

3.3 高压电力系统电磁环境监测

3.3.1 高压电力系统工作原理

高压电力系统主要通过高压输变电工程影响环境,主要包括高压架空送电线路和高压变电站,具有电场、磁场和电晕三种电磁场特性。高压电力系统的电磁污染主要表现在由电晕放电和绝缘子放电引起的无线电干扰和热效应、非热效应两种生物学效应。

3.3.2 高压电力系统电磁环境监测

高压电力系统的电磁辐射监测工作参照《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与方法》(HJ / T10.21996)。同时,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选取不同的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为标准。高压电力系统电磁环境监测指标分别为综合工频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所监测的值应满足技术规范的要求。

4 电磁辐射污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由于人们对电磁辐射污染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或环保意识不强, 对环保部门的管理不予配合。

(2) 无完备的监测仪器对电磁辐射污染源和环境中的电磁污染水平进行监督监测, 不能及时为环保管理部门提供科学的管理依据; 同时也不能对产生电磁辐射的产品进行监督性检测。

(3) 通讯台站布局无科学规划, 仅考虑覆盖使用范围而不考虑环保要求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并且只在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备案申请, 而不到环保部门申报登记。

5 电磁辐射污染的防治对策及建议

为加强电磁辐射污染的监督、管理和控制, 提出下列防治建议:

(1) 加强环境管理。

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18 号令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GB8702- 88 电磁辐射环境防护规定等相关的法规, 除加强对现有电磁辐射污染源的管理外, 对新建、扩建的电磁设备严格按环境管理程序进行申报、登记、环境评价和验收。

(2) 开展电磁辐射污染环境监测。

尽快购置监测仪器, 在我省电磁辐射污染源调查的基础上, 开展电磁辐射污染源及城市区域电磁辐射环境的监测, 确定重点电磁辐射污染源, 掌握环境电磁辐射容量, 为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3) 科学布局、减少污染。

由于城市中各有关行业都建有专用的通讯、广播电视发射设备, 不少处于人口稠密区, 产生的电磁辐射对周围人群健康具潜在危害, 也易造成电迅障碍, 尤其是机场通讯干扰将给飞行安全带来极大影响。因此应在环境电磁辐射监测的基础上, 科学合理规划通讯、广播电视发射台站布局, 防止电磁辐射污染; 对重点污染源要有计划地搬迁, 不能搬迁的应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如安装屏蔽装置等。

(4) 制定产品电磁辐射限值标准加强产品检测。

制定有关产品电磁辐射污染限值标准, 如频率高的手机、微波炉等产品, 并对产生电磁辐射的产品和用品进行检测, 防止超标产品的生产、进口及使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5)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范能力。

电磁辐射污染防治范文3

电磁污染危害人体的机理

电磁污染危害人体的机理主要是热效应、非热效应和累积效应等。

热效应:人体70%以上是水,水分子受到电磁波辐射后相互摩擦,引起机体升温,从而影响到体内器官的正常工作。

非热效应:人体的器官和组织都存在微弱的电磁场,它们是稳定和有序的,一旦受到外界电磁场的干扰,处于平衡状态的微弱电磁场即将遭到破坏,人体也会遭受损伤。

累积效应: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作用于人体后,对人体的伤害尚未来得及自我修复之前(通常所说的人体承受力――内抗力),再次受到电磁波辐射的话,其伤害程度就会发生累积,久之会成为永久性病态,危及生命。对于长期接触电磁波辐射的群体,即使功率很小,频率很低,也可能会诱发意想不到的病变。

电磁污染的危害

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最新调查显示,电磁辐射对人体有五大影响:

电磁辐射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突变的主要诱因;

电磁辐射对人体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直接伤害;

电磁辐射是造成孕妇流产、不育、畸胎等病变的诱发因素;

过量的电磁辐射直接影响儿童组织发育、骨骼发育,导致视力下降、肝脏造血功能下降,严重者可导致视网膜脱落。

电磁辐射可使男性下降,女性内分泌紊乱、月经失调。

营养保健防治

在家庭之中,要预防电磁污染,除了正确和适度应用各种电器和电子类设备之外,还要从营养保健饮食方面着手进行防治。

蔬菜类

油菜、青菜、芥菜、雪里蕻、卷心菜、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具有抗污染损伤的功能。我国科学家从这些十字花科植物中成功提取出一种天然污染保护剂SP88,并通过从分子水平到整体动物、植物的一系列实验,对SP88的作用机理及生物功能进行了证实。胡萝卜、豆芽、西红柿等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和蛋白质,经常吃这些蔬菜均有利于抗电磁污染。值得注意的是,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罗琼博士等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海带的提取物海带多糖因抑制免疫细胞凋亡,恢复免疫抑制小鼠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以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而具有抗污染作用。众多的实验研究表明,真菌类食物诸如金针菇、香菇、猴头菇、黑木耳也可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力起到抗电磁污染作用。综上所述,为了有效预防现代家庭室内的电磁污染,在保证摄入充足的蔬菜时,应保证十字花科蔬菜、胡萝卜、豆芽、西红柿、海带以及真菌类蔬菜的摄入,以增强机体抗辐射能力。

水果类

绝大多数水果都有抗污染功能,常食有益而无害。水果为什么能抗污染呢?因为水果中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粗纤维和微量元素,更为重要的是水果中含很多活性成分,正是这些活性成分在抗电磁污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 橘类水果中的萜烯类和浆果中的鞣化酸能激活细胞中的蛋白分子,把电磁污染后变异的癌细胞裹起来,并利用细胞膜的逆吞噬功能,将致癌物排出体外,阻止了致癌物对细胞核的损伤,保证了基因的完好。

饮料

电磁辐射污染防治范文4

关键词:辐射;防护;建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徐州市中心进行现场问卷调查。抽取在在市中心逛街及店主的10~60岁人群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调查。

1.2 调查内容 包括①一般情况 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个人收入、职业等②辐射及危害基本知识 是否听过辐射、辐射三大要素、 辐射传播条件、电磁辐射危害及严重程度③辐射防护基本知识 防辐射物品、各种防护措施的了解、提高大众防辐射意识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统计调查问卷中的结果,并且采用Epidada3.1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基本情况 共发放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98份,有效率为99.6%。其中女性占53%,男性占47%。年龄在18岁以下的占16%,18~30岁的占26%,30~45岁的占28%,45岁及以上的占30% 。

2.2对辐射及其危害基础知识的认知 ①被调查者中80.1%听说过辐射,19.9%好像听说过。且82.9%认为辐射对人身体是有害的;②网络、媒体、书籍是人们了解辐射的主要途径,而一些专业的讲座却比较少。因此,应该多开展一些专业讲座让人们更加了解辐射。③接触到的带辐射产品主要是电脑、手机和电视机。④10.8%的人关于对目前的电辐射对环境对人体的危害程度的看法中,10.8%的人认为非常严重,31.9%的人认为严重,38.7%的人认为一般,还有18.6%的人认为不严重。⑤电磁辐射的三要素是:辐射源的强度、受辐射的时间 、与辐射之间的距离。而知道这一知识的人只有55%,需加强该方面的有关宣传。

2.3辐射防护基本知识的认知 ①被调查者中知道的防辐射物品主要为防辐射服、植物,另外还有眼镜、雨伞。但眼镜和雨伞的防辐射本质上并没有防辐射功效,只是可以起到一点阻挡作用,而植物的防辐射作用目前并没有得到证实,人们对此认识不够全面。②86.1%的人认为防辐射产品有一定作用,但用处不大。这说明人们在防辐射上并不依赖于防辐射产品。③超过50%的人对部分产品采取过辐射防护,但也有21.4%的人从没有采取过任何措施,且被调查者中有70%的人在购买电器时往往不会考虑电磁辐射这一问题。说明人们日常防辐射观念还很薄弱。④从调查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人们认为提高防辐射意识最有效地方法主要是媒体,说明媒体和有关部门在这件事情上起着绝大部分作用。因而我们应该加强宣传力度、有关部门提高对此的重视度。

3讨论

3.1存在的问题 ①法制有差异,规定稍笼统 继国家环保局颁布《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后,各省相继颁布了管理办法。但在一些标准上不是很统一,规定内容不相同,且国内与国外的标准也存在较多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众对电磁辐射相关工作的施行,同时让相关部门与民众在这方面引起不必要的矛盾。 ②对电磁辐射环境污染问题关注度不足 鉴于环境中的电磁辐射不易发觉的特点,且通常是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或病变后,才受到注意。所以电磁辐射环境污染问题一直都得不到重视。如今信息化高速发展,辐射污染对人类健康产生的不利影响已不同程度的危害了群众的健康。③环保部门监管力度不够 虽然目前我国电磁辐射环境监测、监管专业性很强,地市级、县级环保相关部门也大多因为监管能力建设不够、对专业技术人员以及专用监测设备的缺少而导致监管工作不能很好的开展。 ④媒体宣传方式稍片面 在很多时候各种媒体在对电磁辐射及危害报道时,会夸大其词,过分强调其危害,对电磁辐射知识及理论的普及却较少,这让群众难免产生恐惧心理。更重要的是,部分电磁辐射建设单位宣传力度较小,不够重视,在项目建设中也不加强与公众的参与度,不及时对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情况进行公示,引起群众的失望满意度大大降低。

3.2建议 ①加强立法、统一标准 尽快制定并出台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规范电磁辐射项目建设,加强各部门对电磁辐射行业的监管职责和权限,为电磁辐射环境监管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法律支持。②提高对电磁辐射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视程度 应当充分认识到电磁辐射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地位,加强对电磁辐射行业规划和布局的指导,合理地降低环境中的电磁辐射水平。同时加大力度开发新型环保电器,从源头降低生活上的辐射。③成立专门的监察部门 成立相关部门,把电磁辐射环境监测纳入环境常规监测,定期向社会公布监测结果。同时给予适当的政策引进专业技术人才,购置基本的监测仪器以及防护设备,为各级环保部门有效开展电磁辐射环境监管工作提供保障。④加强对电磁辐射的科普宣传 在加强对电磁辐射建设项目进行监管的同时,也要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资源普及电磁辐射基本知识,加大正面宣传,客观地报道人类对电磁辐射的各项研究成果,使公众能够正确、全面地认识电磁辐射,消除恐惧心理,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⑤广大群众应提高防辐射意识,仅仅在思想上,更应该在行动上,从日常行为习惯开始,采取科学态度,积极预防,理智对待,做好辐射防护工作。

参考文献:

[1] 郭秋菊.核科学百年讲座第九讲电离辐射与人类生活及环境[J].物理,2003,32(9):618-621.DOI:10.3321/j.issn:0379-4148.2003.09.012.

[2] 孙永敏,陈刚,江瑞霞等.比亚芬预防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观察[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4,13(4):316-318.DOI:10.3760/j.issn:1004-4221.2004.04.018.

电磁辐射污染防治范文5

图书馆是人员密集而且流动性较大的文化场所,它以环境优雅、安静卫生、资料全面吸引了众多的读者。然而图书馆并不是无菌区,一直被人们认为环境雅洁、安静的图书馆,其实隐藏着许多污染物。这些污染物来源广泛,种类繁多,直接威胁着图书馆员的身心健康。

1图书馆环境的主要污染

目前图书馆内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纸质文献污染、电磁辐射污染和馆室设施装修污染等。这些污染正悄悄侵蚀着图书馆里读者和馆员的身体健康,

1.1纸质文献污染

图书馆的污染与环境湿度、温度、气压密切相关。书籍排列过密,通风不畅,就容易引致细菌和病毒在呼吸道的生长。湿度大时革兰阴性细菌易于繁殖;湿度过低(小于10%),温度又高于30°C时,革兰阳细菌与流感病毒也易于繁殖。这些细菌常在不知不觉中侵蚀着人体。图书馆内许多不流通的陈旧图书容易被螨虫寄居并大量地繁殖,图书中常见的螨虫对人体的皮肤危害很大。此外,图书油墨中含有大量的铅等重金属污染物质,经常接触书刊会受到一定的重金属污染而造成身体的损害。

专家提醒我们,图书中的真菌含有黄曲霉素、黄褐毒素等,能对肝细胞、肾细胞、肺细胞造成难以逆转的损伤或导致神经系统的损伤,许多肉眼无法看见的螨虫、寄生虫对人体的危害也很严重。图书的印刷材料,富含铅、苯有毒成份,馆内大量堆积的文献资料不停地散发着有毒气体,促使馆员和读者长期被动地吸收,并在体内慢慢蓄积,长此以往就会产生铅、苯中毒。

1.2电磁辐射污染

电磁辐射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继水源、大气、噪声之后的第四大环境污染源,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电子阅览室的主要任务是为读者提供电子期刊阅览,这就需要大量的电脑。电脑和其他设备产生的电磁辐射是现在高校图书馆污染家族的新成员,电磁辐射的危害更具有隐蔽性。

据专家介绍,电脑产生的脉动波及不均匀的电磁辐射对人体伤害极大,尤其是对图书馆中人数占大部分的女性电脑操作员的伤害更甚,使其月经不调或意外怀孕几率攀升。众多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馆员长期暴露于电磁污染环境,除了出现头痛、耳鸣、神经衰弱、视力下降等不良反应外,还可能增加肿瘤的危险度,尤其是白血病、脑和乳腺的肿瘤等。

1.3其他污染

图书馆在室内装修装饰过程中使用的多种装饰材料均含有甲醛、苯类等挥发性有机物,造成室内空气污染,从而引起人们头痛、头晕、恶心,甚至中毒。电脑、显示器、电视、空调等办公电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断释放出氨、臭氧以及电磁、微波辐射等有害物质,这些隐形杀手对机体健康的伤害是不可低估的。

随着我国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图书馆的管理也逐渐实现了电脑化管理,多数图书馆也开展了电子阅览室的服务。除了前文提到的电磁辐射外,馆员每天操作的键盘、鼠标、UPS、复印机、交换机等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光电反应产物和电流与橡胶绝缘导线的作用,极易造成有害物质挥发,对人体健康构成很大的威胁。长期处于这种电磁辐射环境中,会对身体的循环系统、免疫生殖和代谢功能有影响,尤其是电脑键盘如不及时消毒,成为滋生大量病菌的温床。

对专业图书馆来讲,现代化信息环境和网络资源是科技人员不可缺少的支撑条件,其所造成的危害则更大。这些污染源正悄悄地侵蚀着读者和馆员的身心健康,其防治工作已成为当前图书馆管理者一项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2馆员健康保护方法

要想完全消除污染的提法不够现实,我们只能尽可能减少污染源及其有害成分,给馆员提供相对健康的环境。针对不同的污染方式,应该使用恰当的方法来防治。下面介绍一下如何防护这些污染。

2.1对细菌病毒的防护

首先是书刊消毒,书刊卫生消毒要求必须选择适合高效的既能有效杀灭微生物和传染病菌,又不损坏书刊资料质量的消毒方法。目前国内多数图书馆主要采用通风消毒法、紫外线消毒法、药物消毒法及空气净化措施等。通风消毒法,即经常开窗换气。每天对室内自然通风或利用换气设备每小时进行一二次通风,保持空气对流,减少悬浮颗粒及致病微生物的含量。紫外线消毒法能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病毒、结核杆菌、芽孢与真菌孢子。在无人的情况下,每天紫外线灯照射,可消除空气中和物体表面自然菌92%以上。药物消毒法,即使用专用药物对图书进行消毒,如消毒剂、臭氧等均有很好的杀菌效果。对体积较大的空间,可用0.2%的过氧乙酸或1500mg/L的含氯消毒剂,用量为20~30mL/m。

然后是馆内电子阅览室中的电脑、报刊阅览室和声像室中的桌椅、书库中的代书板、楼梯扶手、公用电话、办公家具、洗手间中的洗手盆等公共用具,均要定期清洗并用杀菌药物进行消毒处理,以其控制和减少污染。

2.2对电磁辐射的防护

由于图书馆电子信息化的发展需要,彻底消除电磁波的污染是不现实的,因此只有在现有的基础上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增强自我防范意识。由于工作需要不能远离电磁波发射源,必须采取屏蔽防护措施。电磁波对人体的影响,与发射功率大小及发射源的距离有关,它的危害程度与发射功率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因此,馆员应适当地远离电磁场源活动。

中国室内环境监测中心的专家提出几点建议:一要注意室内办公设备和电器的不要过于集中;二要注意办公设备和电器的使用时间,尽量避免长时间操作和同时使用;三是注意人体与电器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离电器越远,受电磁波的侵害就越少。

2.3对其他污染的防护

要使室内空气好,除了尽量通风换气;就是增强绿化。有几类绿色植物能净化空气、吸收有害气体,是去除室内污染的首选。第一种是吊兰:24h内,一盆吊兰在8m2~10m2的房间内可杀死80%的有害物质,吸收86%的甲醛。第二种是芦荟:在24h照明的条件下,可以消灭1m3空气中所含的90%的甲醛。第三是种常春藤:一盆常春藤能消灭8m2~10m2房间内90%的苯。第四种是虎尾兰。第五种是龙舌兰:在10m2左右的房间内,龙舌兰可消灭70%的苯、50%的甲醛和24%的三氯乙烯。第六种是月季:能较多地吸收氯化氢、硫化氢、苯酚、乙醚等有害气体。所以可在图书馆内多摆放几种植物,既美观又环保。

3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认识的不断提高,室内环境污染和控制将越来越成为现代人关注的焦点之一。而馆员是图书馆事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图书馆最为活跃、起决定作用的要素。维护馆员的健康权,是加强馆员劳动保护管理,倡导以人为本的精神体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黄淑娟.略谈图书馆的环境保护[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3,(1).

[2]冯攸联.对读者和馆员的身体健康负责[J].黑龙江图书馆,1991(,6).

电磁辐射污染防治范文6

【关键词】电磁辐射;辐射;管理;工作

一直以来,人们一直生活在低的电磁辐射环境下,但是由于人们缺乏电磁辐射的相关知识,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已经很明确的把电磁辐射作为一种环境污染源,必须要进行防治。尤其是在上世纪90年代,人民对信息的需求更是不断的增加,例如广播电视这些无线电通讯发展的非常迅速,人们对电磁辐射也开始慢慢的认识到他的危害性,因此必须加强电磁辐射的管理工作。

1.电磁辐射管理工作的现状

《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这是国家环保局在1997颁布的,里面明确提到了关于电磁辐射的双轨制和审批制。

什么才是电磁辐射的双轨制,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法的相关要求,对产生电磁辐射的有关单位,首先要进行自我管理,并且这种管理要有效;国家的相关部门也要很多手段进行监管,列如对产生电磁辐射的单位要进行信息登记等等。这样一来,社会要承担监管责任,企业同样也要承担监管责任。这对以后出台的各项规定迈出了步伐。

电子产品的不断应用,导致人们处在被电磁辐射的包围之下,这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信技术的日益发展,也是导致电磁辐射的重要原因之一,有的天线在架设的时候考虑不周到,致使高层居民遭受强大的电磁辐射,在偏远的山区,看似没有电磁辐射的危害,但是也渐渐的被电磁辐射所包围。

(2)广播电视的发展也是导致电磁辐射的根源之一,信息畅通了、方便了、快捷了,但是我们周围的电磁辐射污染也更严重了;有的甚至是规划不当,造成这种辐射污染加剧。

(3)高压系统的不断增长,也是导致电磁辐射的根源之一,城市在不断的发展,变压设备不断的进入城区,这就导致电磁辐射加剧的污染着整个城市。

(4)还有平时在运用电子产品时,由于室内面积狭小,再加上人们运用电子产品时,布置不合理也是导致电磁辐射最主要的原因。

宁夏电磁辐射设施(设备)类型有电视调频广播发射塔、中波发射塔、移动通信基站、110~750kV输变电设施。按照《全国辐射环境监测方案》(暂行)的规定,在我区13个重点电磁辐射设施周围共布设60个监测点位,2008~2013年电磁辐射设施周围环境电磁辐射水平变化趋势。

2013年辐射设施周围环境电磁辐射水平监测数据况统计表

2.电磁辐射管理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2.1各级都要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

《管理办法》中没有明确的规定省、市、县的具体做法;但是,里面提到了市级的相关部门可以根据省级相关部门的规定,承担相应监管责任。所以,要进一步的明确各级的管理职责,这是必须的,并且还要进行明确的分工。

电磁辐射环境保护法要是合法的,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这部法律,规定了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的一般规定,没有进行详细的规定;《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这部法中,对电磁辐射环境保护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其他任何关于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的相关法,都要和这两步法为依据;并且不能和其他法律法规相冲突;同时,还要求这部法和现实合理,切实可行。这样一来就给管理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的人员,提供了一个依据,可以根据这个依据执行,监管部门和监管人员的心里也有了底。

2.2建立健全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的许可证制度

对于电磁辐射环境保护工作来说,要建立一项许可证制度,这是电磁辐射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电磁辐射环境保护部门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监测手段,这种许可制度的有效建立,可以为环境保护部门全面、准确,还有公开监测提供良好的条件;许可证办理不是一辈子的,要对他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核查,并且由发证单位对监测的结果进行填写;这样从一定程度上说是很权威的做法。

2.3加强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的监测

电磁辐射是一种危害性非常大的环境污染,也不容易被人们所发现和感知;环境保护部门根据这个特性,要有一套坚强有力的监测手段,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这种污染源的蔓延,这项工作不仅要防,同时还要治。监测工作是当前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但是市级和县级多数都没有监测仪器 ,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连关键的仪器的没有,配备监测仪器是迫在眉睫了。在争取资金方面可以采取多形式的,一方面可以通过省环保局向省政府汇报,争取省领导的重视,同时划拨资金;另外还可以由市一级和县一级的环保部门,向当地政府汇报,争取当地政府的同意。

如果能够建立电磁辐射环境监测网络,这样可以观察到整体情况,国家可以建立,省级也可以建立;国家的可以监测出电磁辐射环境监测的有关意见;省级的可以进行监督性监测,提供一些有效的依据,可以帮助解决一些纠纷问题,同时,还可以监测到一些污染事故。

电磁辐射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新兴的工作,这方面的工作人员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提高,可以采取一些培训来改变这种格局,例如可以采取长期培训,也可以采取短期培训,或者是二者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培训,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业务人员自身的素质,自身的能力和水平。为电磁辐射管理工作做出新的局面。

2.4加强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

对于当前的形势来说,电磁辐射环境保护是属于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他和一般的环境保护有着相似的地方,也有自己的一些独特的地方,既看不见也摸不着的,很不容易被人们所感觉出来;因此,宣传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非常难做的一项工作,我们要不断的向领导宣传电磁辐射特性,这样才能更有力的争取到领导的支持和认可。同时,也要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让社会各界都对电磁辐射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

对于电磁辐射环境保护工作来说,开展污染源调查这项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可以根据电磁辐射发出电磁波的强弱不同,可以分成是强、弱源,如果是按照产生这种电磁辐射的原因来分,一种可以是自然源,另外一种就是人类制造的。这些辐射很多是人类无法感觉的到的。例如:医疗射频产生的、工业生产中产生的、高压电力设备产生的、家用电器产生的、移动通信设备产生的,这些污染源数不胜数,我们摸清这些底数,便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所用,可以作为电磁辐射环境监测的基础。

上述这些建议都是根据平时工作、生活中的一些体会提出的,是否可行还需要在将来的工作和生活中要进一步的进行研究;电磁辐射是一种摸不着看不见的东西,存在着一些特殊性,虽然他有着这样那样的特殊性,但是还是要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办事,不断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总结经验,为以后的电磁辐射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强小媛,吴波,田毅,杨威,王彤贤.银川市电磁辐射污染源现状及防治对策分析[J].新疆环境保护,2000.

[2]宋福祥.加强北京市移动通信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0(02).

电磁辐射污染防治范文7

[关键字]辐射 认识 防范

[中图分类号] O434.1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5-217-2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类认识自然和改变自然的能力不断的提高,对利用科技实现的工作和生活上的便利也越来越依赖。但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享受这些便利的时候,往往伴随着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与危害,辐射污染就是其中一例。21世纪的今天,辐射污染及危害已随处可见。辐射是指能量以热,光,声,电磁波等方式向四周传播的一种方式。辐射主要分为电离辐射和电磁辐射两种。电离辐射是指一切能引起物质电离的辐射总称,其种类很多,高速带电粒子有α粒子、β粒子、质子,不带电粒子有中子以及X射线、γ射线,我们最熟悉的就是X射线和核辐射。电磁辐射是指电场和磁场的交互变化产生的向四周扩散的电磁波。

1 辐射源的特点

电离辐射的应用:医学(诊断、治疗、消毒等)、工业(测厚、探伤、材料改良等)、能源(发电、供热等)、农业(育种、品种改良 )、地质找矿等。电磁辐射的应用:射频装置(移动通讯基站、微波、广播电台)、工频装置(电力传输、工业加工)、家用电器(微波炉、电磁炉)、医疗设备(微波理疗机、超声波医疗器械)等。

辐射具有多种特点,其一是隐藏性比较强,其二是潜伏性比较强,其三是对对象伤害具有长期性,其四是伤害的不确定性。

隐藏性比较强。在平时的生活,可能周围就有大量会产生强烈辐射的物品,但是,人们几乎是无法察觉到的。辐射太过于无形,对人进行伤害时会让人没有丝毫的感觉。

潜伏性比较强。对人的伤害,不会立即就能够表现出来,而是经过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后才表现出来。

对对象伤害具有长期性。对人们造成的伤害,不是一天两天,不是一月两月,不是一年两年,而是数年或者数十年。

伤害的不确定性。在对人们进行伤害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能会改变伤害的手段,或者是自身的形态发生了改变。

2 辐射污染现状及防护

随着人们对生存环境及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国家环保部门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及监督力度的加强,参与辐射污染问题研究相日益增多。相关的一些辐射法律法规、管理名录及条例规定等相应的出台。同时针对人类健康影响的限值标准及监测规范也相应的产生。如2001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和《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 8702-88)等。

电磁辐射污染现状:广播电视台发射设备的辐射功率很大,发射频率在300~1000MHz频段,一个发射塔上一般有几个电台或电视频道的发射天线,总辐射功率达几十千瓦到几百千瓦,是城市中主要的电磁辐射源,在300m之外,电场强度达到一级区(安全区)限值。而移动基站手机采用的是GSM900和GSM1800,发射频率主要是是870MHz一880MHz,954MHz一960MHz及1840MHz~1850MHz频段,基站天线的发射功率一般在20W一60W范围,比起广播电视台的发射功率要小非常多,移动基站功率密度在35m已低于10微瓦/平方厘米,符合一级(安全区)的标准要求。据有关监测统计我国一些城市和地区环境电磁本底水平处于0.2V/m~1.6V/m之间,远低于国内相关电磁环境和卫生标准。电磁辐射公众照射:在一天24 小时内,任意连续6小时按全身平均的比吸率(SAR)应小于0.02W/kg.;职业照射:每天8小时工作期间,任意连续6分钟按全身平均的比吸收率(SAR)应小于0.1W/kg 。

电离辐射污染现状。自居里夫人提出“放射性”这个术语,针对放射性的研究络绎不绝,美苏进行一系列的核试验后,其研究成果开始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领域,但同时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就散落于地球各处,原有的自然分散平衡随之被打破,辐射污染随处可在。1945年8月6日,美国在广岛先后投掷两颗原子弹,致使71379位平民罹难,广岛生态环境也遭受极大的破坏;1986年4月26日凌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大量强辐射物质泄漏,酿成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史上的一大灾难,也是自然对人类发出的第一次警告。在和平年代的今天,电离辐射的应用已十分广泛:X射线应用于医疗影像、放射性同位素用于医疗上的癌症治疗与杀菌消毒、工业上利用γ射线进行无损探伤等等。我国的《辐射防护规定》对辐射工作人员与公众人员分别设有辐射剂量当量限值,公众照射:5年的年平均剂量不大于1mSv(相当于现时40次X光胸部透视的剂量),任一年的剂量不大于5°mSv°;辐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当量限值为50mSv。

3 辐射对环境的危害

电磁辐射对环境的危害。电磁辐射已被列为继水、气、声污染之后的第四大污染,在众多辐射危害中,电磁辐射离我们最近,时刻相伴我们左右。比如电脑、手机、家电产品、变电站、无线电波等等。这些电磁辐射充斥空间,无色无味无形,可以穿透包括人体在内的多种物质。人体如果长期暴露在超过安全的辐射剂量下,细胞就会被大面积杀伤或杀死。据国外资料显示,电磁辐射已成为当今危害人类健康的致病源之一。电磁波磁场中,人群白血病发病为正常环境中的2.93倍,肌肉肿瘤发病为正常环境中的3.26倍。国内外多数专家认为,电磁辐射是造成儿童白血病的原因之一,并能诱发人体癌细胞增殖,影响人的生殖系统,导致儿童智力残缺,影响人的心血管系统,且对人们的视觉系统有不良影响。

放射性辐射对环境的危害。人体受到过量电离辐射,会导影响中枢神经、人体新陈代谢、基因变异,甚至死亡等。日常生活环境中,较为常见的放射性有,一是在核电站的周围,辐射对当地居民产生了影响;二是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工业的进步,放射性产品的使用日益广泛,尤其是煤中含有大量的放射性元素。因此,就有必要对这些辐射进行有效的监测,进行数据之类的记录,通过研究分析记录,来得出应对放射性污染的措施。

工业企业计量等使用的仪器对环境的危害。因为这种仪器只是在工厂企业中使用,所以可以说它在使用的过程中对环境的危害是很小的。然而,一旦它们因为出现了极严重的故障而无法继续使用,对于它们的处理就会显得复杂而又困难,这时它们所产生的辐射就视它们本身的具体情况而定。

天然大理石对环境的危害。尽管大理石的数量很大,尽管大理石的应用极为广泛,尽管大理石具有辐射,但是,它的辐射是极其微小的,因此,它的辐射对环境的污染是极小的。又因为它本就是环境的一部分,所以说对环境的污染是极其微小的。

4 小结

辐射客观存在于人们的生存环境当中,在现代社会,辐射的人工应用越来越普遍的情况下,人们所处的辐射环境更加复杂,人体健康所受的威胁也更大。因此,认识辐射、了解辐射污染的危害与现状以及辐射防护的基本途径,对保护环境、保护公众健康显得更为必要。本文试图对常见的辐射种类及其与人、环境的关系作一介绍与总结,以引起人们对环境辐射的重视,希望能帮助人们对辐射树立正确的观念,真正做到科学防范。

电磁辐射污染防治范文8

变电站由变压器、其他电气设备以及进出高压线组成,是将一种或几种电压的交流电变成频率相同而电压不同的交流电的场所。

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是指能量以电磁波形式由源发射到空间的现象。

按来源途径,电磁辐射分为天然和人为两种。天然的电磁辐射来自电离层的变动,如太阳磁爆、太阳黑子、宇宙辐射(银河系的射电星)、雷电以及周围的静电放电等。人为电磁辐射来自人类开发和利用以电为能源的活动,如广播、电视、移动通信、寻呼通信、卫星通信、微波通信、雷达、电磁能在工业和医学的应用设备、电器化交通、汽车点火系统等,在营运和使用过程中会向周围环境发射电磁辐射。目前,环境中的电磁辐射主要来自人为辐射。

按频率,电磁辐射分为低频(包括工频)、射频、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 、R射线等。

随着现代文明社会的发展,广播、电视、电话、手机、电脑、照明灯具、家用电器、电器化交通以及高压线、变电站等,已成为人类活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由电器运行产生的电磁波,在人类活动的空间已无所不在。由电器运行而产生的电磁辐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不像水、气、声、渣的污染有视觉、嗅觉、听觉、味觉等直观的感受,因此,电磁辐射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容易被人误解。上海市城市人口密集,建筑连片,在市区建设变电站,有相当数量需要靠近或进入居民小区和居民住宅。每当此时,往往会遭受到居民的强烈反对,受阻事件屡屡发生。近年来,由变电站建设引起的已成为高居不下的投诉热点。那么,变电站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吗?

监测结果:变电站“落户”,大可不必惊慌

变电站在正常运行时,主要产生工频电场和磁场,也会产生高频电磁辐射,但其只是瞬时的,强度也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多年来,我们对上海大量变电站进行了验收监测。监测表明,不管何种类型的变电站,不论电压等级高低、变压器容量大小,其墙体(或围墙)外1米处,工频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综合电场强度远低于1998年11月19日国家环保总局的 HJ/T24-1998评价标准,且接近上海市电磁辐射环境背景值,其中分体油浸自冷式变电站厂界夜间噪声低于50dB(A)。由此可见,变电站建设就工频电场和磁场以及噪声而言,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标准制约:环保部门对变电站建设管理

我国政府和环保部门十分重视环境中电磁辐射污染源的控制和防治,相应制定了一系列规定和标准,以免发生电磁辐射对环境的污染,确保人民的身体健康。为了确保电磁辐射不对环境及其他设备或系统造成危害和干扰,我国分门类别地制定了各项国家标准,做出了严格的规定,设定了环境中公众可以接受的防护水平上限的公众导出限值或评价标准,从电磁辐射的照射量上作了限制。

上海市环保部门对变电站的建设十分重视,要求建设单位在变电站建设前期对可能产生的电磁辐射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提出预防电磁辐射污染的有效措施,确保工程所在地周围居民活动空间以及其它环境保护敏感目标的工频电场和磁场符合国家限值标准,并趋于环境背景值水平,噪声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以上海市为例,环保部门要求新建变电站建设项目必须采取有效的环保防护措施,要求在市区、城镇、人口集中居住区新建35千伏及其以上的变电站全部采用分体自冷式。还要求新建设的变电站必须充分考虑景观等因素,使其与周围建筑物、构筑物保持适当距离。一般与居民住宅或其他环境保护敏感目标保持如下距离:

220千伏变电站 20米

110千伏变电站 15米

35千伏变电站 15米

10千伏变电站 8米

电磁辐射污染防治范文9

【关键词】电磁辐射;防护措施;辐射危害;探究

1.引言

现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电磁技术,已经逐渐的成为了人们生产和生活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许多领域之内都有着极为广泛的运用。电磁技术的使用,为人们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并且也创造了巨大的物质文明,为科技的发展及各项技术的使用带来了很大的突破。但是,其相关技术的使用,具有两面性,电磁辐射的污染,是一种隐性的污染,看不见、摸不着,但是,确实存在,在西方国家的环保学者眼中,电磁辐射甚至被认为是幽灵电波。目前。人类生存的环境当中,已经不能够离开电磁技术的使用,卫星、网络、无线电等,都是日常生活当中的重要工具,所以,有针对性的对其危害进行合理的防护,通过切实可行的方案,减少日常生活当中的威胁,是非常有必要的。

2.电磁辐射的危害概述

电磁辐射带来的危害,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即生物效应以及其对电子设备的干扰,下文将对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展开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2.1 电磁辐射的生物效应

电磁辐射对于人体的伤害有许多,例如失眠、记忆力减退、多梦、头昏、脱发等等症状。而多种频率的电磁波辐射,尤其是高频的电磁辐射以及较强的电磁场作用,其直接的后果就是造成人体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体力和精力的衰退,并且极为容易产生白血病、白内障、脑肿瘤以及心血管疾病等等。根据相关资料统计可以看出,长期在显示器之前工作的人群之中,以上几种疾病的发病率明显高过普通人群。

2.2 电磁辐射对电子设备的干扰

电磁辐射还有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电子设备的正常使用造成干扰。根据相关的分析,可以看出,电磁辐射可能会使广播不能收听、电视不能够正常的观看,同时自动的控制信号还会因电磁辐射的干扰而出现失误的情况,飞机的信号灯、医院的医疗器械、病人的心脏起搏器等等,都会由于电磁辐射的干扰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失误,所有这些问题的发生,都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和人体的损害。另外一个方面,电磁辐射还对武器弹药、易爆物品和易燃物品等,造成潜在的威胁。

3.电磁辐射的防护技术以及方法

根据上文针对电磁辐射的多方面危害的分析,可以对其在实际生活和应用当中造成的损害有着一个大致上的了解和掌握。接下来,将深入的对电磁辐射的合理性防护方法、防护的主要技术等,进行深层次的探析,力求从实际的角度出发,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改善和解决,为人们的生活减少不必要的威胁。

3.1 电磁辐射防护技术

为了减少生活当中电子设备以及相关仪器带来的电磁辐射影响,降低其潜在的威胁,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进行改善,不仅要针对设备的使用加强过程和阶段的管理,加强严格的控制,同时,还需要对电子产品的设备、吸收以及屏蔽等环节当中加强监控,保证其危害降到最低。

(1)电磁屏蔽。此项技术是有效的防治电磁辐射危害的关键点,同时,也是最主要、最可行的方案之一。其目的,在于防止射频电磁场的影响,通过相关技术手段的实施,将其辐射的强度降低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同时,将电磁辐射的影响以及副作用等,也限制在允许的制定范围之内。

(2)接地技术。接地技术,其指的是在电磁辐射源头以及大地之间,或者是大地之上的可以当作是公共点的金属构件之间,使用低电阻的良性导体,进行连接。在一般的情形之下,接地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工频接地、静电接地以及射频接地,而为了更加有效的防治电磁辐射带来的危害,还需将射频的相关设备的外壳进行专门的接地,进而给高频干扰电压提供很好的电阻通路。分析其接地的原理,是将屏蔽体或者是屏蔽的部件,通过其内部的感应生成射频,并且将电流快速的导入到大地之中,进而使屏蔽体本身没有成为二次辐射的射源,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屏蔽作用的高质量和高效率。同时,在接地技术当中,还应做到:接地极要埋设在接地井之内,射频接地电阻要较小,接地线和接地极尽量使用铜材质,适当的选择接地极的环境,否则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

(3)距离防护。距离防护技术主要是根据进场区域的电场强度,以及其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相关规律,在进场的区域之内,电场强度就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迅速的减小。根据此项原理,在条件允许的时候,可以通过相关的技术手段将生产工艺及以及相应的流程进行合理性的改造,进而实现远距离的控制,可以使得空间的自然衰减利用更加充分,进而保证电磁辐射的危害降到最低。

(4)个体防护。个体防护,指的是在高频辐射环境之内进行工作的员工,应该佩戴相关的防护头罩、防护的工作服、防护眼镜以及其他的相关器具等,这些防护的工作用具一般都是使用金属膜布、金属网具以及金属的丝布等制成,其主要的依据是根据匹配原理以及谐振原理来对相关的吸收材料进行制造和开发,放置于电磁场之中,来有效的吸收电磁波并且将其转化成为热能或者是其他的能量,达到防护的目的和效果。而现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相关技术的不断改进,除了传统的制造材料之外,还发展了高分子的聚合导电材料、纳米材料等,这些设备的使用,不仅防护的效果比较好,并且重量轻,成本较低,便于使用。

3.2 电磁辐射日常防护

除了相关的防护技术,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当中,还需要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1)日常生活中的辐射主要来源于微波炉、电脑、手机等,需要正确的进行使用和操作,并且详细的阅读相关说明书。还可加大与辐射源的距离、使用屏蔽玻璃、着防护工作服,以减少电磁的辐射伤害。

(2)工作中辐射主要来源于雷达系统,通信发射台站,射频感应及介质加热设备,射频及微波医疗设备,各种电加工设备,大型发电站,输变电设备等。可使用低辐射技术电子产品,对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采用屏蔽法(屏蔽机房、屏蔽机桌、屏蔽包等)、接地法等,高频信号传输线宜采用光纤或同轴电缆等,工作人员必要时可着防护工作服。易燃易爆物宜采用距离、屏蔽、接地等综合防护技术。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对电磁辐射的危害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究,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和防护的措施方案,力求减少生活当中的威胁,更好的推动此项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彪.论电磁辐射的危害[M].现代环保产业,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