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工程合同管理的基本方法集锦9篇

时间:2023-05-26 15:29:21

工程合同管理的基本方法

工程合同管理的基本方法范文1

关键词:水利基本建设 财务管理 人员培训 绩效管理 财务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9-146-02

一、加强水利基本建设资金财务管理,必须加强从业人员的法规培训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水利基本建设资金的投入逐年增加,为确保管好用好这些资金,财政部、水利部先后出台了许多的法规和规章如《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管理规定》、《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切实加强水利资金使用监督管理意见》等。浙江省也相继出台了各类项目资金的管理办法。如《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利资金和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浙江省强塘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项目资金财务管理办法》等等。这些法规和规章的出台,为水利基本建设资金财费管理工作提供了规范性文本。但是,由于水利基本建设单位的不确定性,导致基本建设财务人员岗位相对不稳定,往往是工程上马才临时组建财务班子,致使财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其中多数没有经过系统学习,熟知这些法和规范的人寥寥无几。因此,加强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首先必须加强从业人员培训,认真学习有关的水利基本建设法规和规章,熟知这些法规和规章,并且在学习和掌握的同时,结合本单位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详尽、可操作的财务管理制度。苍南县水利局结合本县水利工程点多面广,项目投资差异较大,建设任务完成时间不同,项目管理形式多样等特点,对照各类项目资金的管理办法,适时地制定了《苍南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苍南县千万农民饮用水资金管理办法》、《苍南县面上河道综合整治工程资金和项目管理实施办法(暂行)》等,并组织财务人员集中交流学习,确立了水利基本建设资金财务管理的人员和制度保障。

二、加强水利基本建设资金财务管理,财务部门必须参与水利基本建设的全过程

实践中,许多单位在基本建设项目资金的争取和使用上形成了一种定式:论证、考察、审查、筹措资金、决策支付,概预算编制、招投标、工程验收由水利专业技术人员负责,财务参与项目管理的职能仅限于见票付款,登记入账等会计核算,既不参与项目前期预算编制工作,又没有参与基本建设的过程管理,无法根据财务管理的需要主动参与监督,造成被动应付,弱化了项目资金财务管理的职能。因此,加强水利基本建设资金财务管理必须强化财务管理职能,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和内部稽查制度,强化内部约束机制,使财务管理贯穿于整个基本建设项目全过程。

1.前期参与。财务人员要积极参与基本建设项目的概(预)算审定工作,了解整个工程和分项分部工程的概(预)算详细情况及定额的基本情况,把工程概算、会计核算、竣工决算三者有机融合在一起进行统一管理,才能取得财务管理的主动权,才能把好资金使用和监督关。资金拨付前,财务部门应把必备的资料收集齐备,包括概算批复立件、初步设计书、下达的投资计划、各类招投标文件、相关合同协议等。

2.中期管理,对照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四制”要求(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招投标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工程合同管理制),财务人员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参加招投标及合同签订的整个过程。对工程的标底、招投标情况、中标单位、中标预算等情况进行掌握,尤其是对合同的签订中有关财务资金条款应进行细致地分析研究(如履约保证金、质量保证金、价款结算等的约定),掌握实质内容,增强履行合同的主动意识,自觉履行合同条款内容,维护本单位的利益,财务人员还要积极为领导出谋划策,积极筹措工程资金,并通过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有效地监督管理,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支出,降低工程项目的建设成本。

3.后期监督。财务人员要严把工程财务结算关,对工程结算应进行全面监管,不仅要求财务人员对工程量、工程定额比较了解,还要求了解相关的政策,熟悉结算工作,财务人员要亲临施工现场了解情况,参与工程量的检测与工程质量的验收,对工程的设计变更、追加概算、动用工程预备费等,财务人员要以相关文件批复为依据,对工程款的结算必须与项目管理人员一道同乙方会签。然后根据工程进度、合同条款、监理签证和有关规定进行财务结算、监管,委托社会审计机构审查工程结算,作为办理工程款拨付和结算依据,搞好水利工程项目的年度财务决算,搞好竣工验收和竣工财务决算审查。

三、加强水利基本建设资金财务管理,必须按项目规范资金支出程序

1.在工程价款支付方面,项目建设单位坚持按工程建设进度下拨经费,即施工单位提出付款申请――现场监理及总监分别审核签字――项目建设单位驻工地代表核实并签字――项目建设单位财务部门审核签字及施工单位提供税务发票――项目建设单位负责人签字后,财务部门按合同约定的比例扣除质保金和工程尾款以转账方式支付工程价款。

2.在独立费用支付方面,按照批复的项目概算下达的投资计划及有关单位签订的合同协议,由对方单位开具正式票据,项目建设单位驻工地负责人审核签字,项目法人审批,财务部门审查后,予以付款。

3.在建设单位管理费使用方面,按批准的项目概算,实现总额控制,严格按照建设单位管理费的开支范围和标准使用资金。

4.在土地征用费和迁移补偿费支付方面,项目建设单位自行组织实施的,按国家规定单价和有关部门共同核定的实物指标进行结算,采用协议委托地方政府实施完成的,由地方政府填制支付价款结算单及已完工程量清单,项目建设单位具体经办人员审核后报项目法人审批。财务部门审核后付款,涉及到支付给农民个人的,必须要附有每位农户的签字表;支付给集体单位的,要附有相关的文件或协议书,并开具正式票据,按转账方式进行结算。

5.在订购设备款项支付方面,需支付设备预付款的,按合同约定支付;其余款项在项目建设单位经办人员对订购设备验收合格并督促供货方提供正式发票后,填制设备付款通知书,报单位项目法人审批,财务部门审核付款方式、付款金额且质保金的扣留等与合同约定是否相符后予以付款。

四、加强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必须加大财务审计的范围和力度

财务审计是加强财务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水利基本建设资金有其特殊的运转方式,它涉及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方方面面,简单的年度财务审计和工程项目竣工决算审计根本无法满足加强水利基本建设资金财务管理的要求,因此水利单位要设立的内审部门,有权独立审核水利基本建设的各项经济业务。同时每年还要聘请会计事务所等外部审计机构进行外部审计。以保证水利基本建设资金合理、合法、有效的使用,杜绝截留、挤占挪用基本建设资金等违纪现象发生。苍南县水利局为了对基本建设资金的使用与管理进行全过程检查和监督,保证资金合理合规使用,及时发现和纠正资金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成立由计划、工程、财务、质检人员参加的基本建设工程项目督察组,下设工程管理组、质量检查组、财务审计组,督察组独立_展工作。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随时深入施工现场检查工程管理、工程质量及财务管理情况,发现问题,现场办公,限时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监督。二是配合发改委、审计、财政、纪检等外部门的监督检查,并顺利通过审查。

五、为水利建设资金提供科学依据,要加强项目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近几年提出的“新课题”,目前还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水利基本建设的绩效管理有待完善。

1.由于水利基建项目本身具有多目标性、综合利用效益及产出不易划分等特征,决定了项目绩效评价具有核心目标确定困难,资料收集困难及以定性分析为主的特点,且目前水利基建项目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还不够完善,各专业领域的个性指标较少,侧重追求经济性指标,社会效益、环保性、公平性体现不足,无法从不同层面、不同行业、不同项目性质等方面进行综合、全面评价,评价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准确性无法保证。

为此,建议确定科学的评价目标。从社会生活、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生态环境等各方面对基本建设支出进行全面衡量评估,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提高公众的满意度。

2.我国现行的绩效评价没有规范科学的流程,从立项到竣工的阶段基本上由项目单位自己负责,后评价也是流于形式,评价结果与项目决策、规划设计、组织实施、运营管理等环节严重脱钩,信息反馈和结果应用机制缺位。

为此,建议设计完整的评价流程。对应基本建设的项目前期、项目建设期和项目竣工运营期三个阶段,绩效评价流程设置事前评价、事中评价和事后评价。事前评价用于判断项目是否值得投资,效益、效果如何,存在哪些风险等。事中评价用于分析工程的规划、设计是否科学、工程预算是否合理,对不完善的及时予以调整。事后评价是在基本建设项目竣工投产、运营一段时间后,再对项目的立项决策、设计施工、竣工投产、生产运营等全过程和项目实际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及环境影响进行综合评价。

3.我国基本建设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对项目中的成绩、问题与相关责任,没有相应的绩效评价激励与约束制度,无法对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各环节负责人形成直接约束和厉害关系,这不仅使项目绩效评价工作流于形式,而且影响了评价工作的权威性,评价结果难以发挥应有作用,制约了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

为此,建议建立有效的约束监督机制。将绩效目标与责任明确地联系起来,建立与绩效评价相联系的奖惩制度,比如,将评价结果作为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对于绩效评价不合格的水利项目,视情况采取扣减或收回项目资金。

六、结束语

总之,基建财务管理是基建投资的核心之一,随着水利建设的深入开展,基建财务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愈加重要,应当充分发挥财务部门的作用并且加强项目绩效管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水利建设投资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江宁.水利基建财务监管职能浅析.湖南水利水电,2008(5)

[2] 杜清华.浅谈水利基建工程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财经界,2010(8)

[3] 高嵘.完善水利基建项目财务管理措施的一些建议.安徽水利财会,2012(4)

[4] 胡文政.对水利基建财务管理的探索与思考.水利建设与管理,2007(4)

[5] 安茂胜.水利基建财务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河北水利,2006(5)

工程合同管理的基本方法范文2

【关键字】电力基建管理 管理策略

1基建工程的管理内容

质量管理。质量是电力基建工程的灵魂,不仅涉及到施工企业和单位的声誉,还直接影响建设完后对电力工程的使用,何况电力基建工程在整体质量上比别的建设工程有更高和更严格的要求,要想有效满足电力工程需求,实现预期目标,一定要在实施中加强质量管理和控制工作,这样才会提升电力基建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按照预防为主和“安全第一”原则,是国内建设工程一定要遵守的,也是电力基建工程在实施中的重点内容。成本管理。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在对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对项目管理的成本控制是很重要的,研究项目的管理成本时,要做到有效研究控制方法。在施工中,企业的资金投入应该有客观数据展示与分析,为企业财务部门给出一个科学的参考依据,以此使投资者对企业运行有明确掌握。在对成本控制时,如果对其计算偏高,在利润上相对较小,对于能分配利润是相当有限的;相反,在项目控制过程中,对成本计算太少,在利润上会过高,从而造成对利润分配时有空虚现象但实际上是亏损。所以,只有科学地管理项目控制,使在建设过程耗费资源在使用中能达到较高利用率,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其才能得到较高收益并花费成本较小,达到利润最大化。进度管理。从根源上考虑,电力基建工程的进度管理和其他管理内容有相互关系,在开展电力基建工程过程中,必须及时增强进度管理,这样才能在较大程度上规范建设过程,保证电力基建工程的顺利开展。

2电力基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管理人员和相关人员责任制没有落实到位。基建工程中,一方面部分管理人员不负责、不清楚自身管理、存在惯性思维和侥幸心理。法律意识薄弱造成管理成了口号,对工程质量与安全产生隐患;另一方面对管理办法没有实施好造成一些管理没落实,员工没有履行自己的职责。基建工程中合同纠纷。电力基建建设中,建设、总承包、施工与监理这些单位间发生合同纠纷和违约是经常见到的,其直接原因为盲目或者不合理签订所需合同、合同不完善有歧义或者漏洞,在签订时有相互隐瞒和欺骗,履行所签订合同时钻相关法律空子,其原因是管理不善造成合同失效。管理人员没有相应的管理资质与经验。基建工程质量与投资重在管理,而管理水平取决于人员的专业水平。在工程管理中部分管理人员不具备有关管理资质,或其本身只有管理理论没有经验。更有甚者没有管理理论也没有实际经验,从而发生在其位而不谋其职,或者有心无力,这种管理一定会对基建工程产生质量与安全隐患。不良风气影响。抵制不良风气,同所有不正之风斗争是长期的任务,因为电力基建往往工程量大、项目多、定点没有确定和资金数额较大同时关系到建设、设计、监理和施工等多个单位,其工作人员不计其数。这些因素对人事和财务管理造成很大困难,在这种关系复杂情况下。部分工作人员经不起利益诱惑,发生等违法犯罪活动,使国家财产受到损失。

3提升电力基建工程的管理策略

增强对成本的控制与管理。电力基建的重要特点之一是资金投入巨大,所以在基建过程中增强控制与管理成本就显得很重要。为此,一方面要注重前期决策,牢牢把握住估算环节,同时提升招标质量,通过招标真正招到有实力企业。在施工中,要增强合同管理,所有费用必须按预算逐项比较与检查,如发现哪一项费用超出预算,就要严格审查,努力降低该项费用。对设计变更和施工变更必须严格审查,充分证明,完善审批制度。通过这些措施,对基建工程成本做出全过程控制与管理。对进度增强控制与管理。工程进度在基建中是重要环节,进度减慢不仅会影响到工程质量,而且会导致经济损失,因此要对其加大管理力度。促进BOT模式的应用。BOT模式现在发展迅猛并体现出明显优势,在电力基建工程推广使用BOT模式,一个是由于在BOT中项目公司承担着债务,因而不会增加政府的外债负担。同时,项目建设、运营和维护效率比公共管理的要高,方便建设单位管理。此外,BOT完全选择竞标模式,不但确保公平竞争,还可得到最佳解决方案。最重要的在于BOT把特许权协议作为中心结构,增强法律约束性,责任和关系明确,很大程度上方便建设单位在建设过程中进行全方位管理。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加快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基建企业自身改革和管理制度都会不断成熟,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也会更大。增强对基建工程的管理,涉及到我国基建前程,唯有在深入认识到改革管理重要性的条件下,进一步研究其内部因素,将解决构想置于问题中,促进基建工程管理体系的发展。完善基建工程管理体制。强化工程管理核心是增强与完善工程管理体制,一是总结分析现行管理体制的不足;二是改革创新,做好双管齐下。对管理人员落实好责任制。从管理人员开始,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通过以往工程的质量事故和事故分析增强自身的忧患意识与法制观念。健全责任制度,使各自管理责任到位。加强对工程合同在签订和履行过程中的管理。基建工程设计和施工对工程质量有决定性影响,合同是这三者间纽带,所以合同管理在基建管理中表现出核心地位。基建参与单位一定要树立较好的法制观念,实现依法经营。签订合同时要在法律指导下遵守公平和自愿原则,履行合同时严格遵守其各项条款,表现出法律强制性。要对合同的签订、履行情况以及对有关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作出监督检查和统计分析,在检查中发现问题,通过分析问题性质、原因和责任,做到及时解决,从而减少与消除合同纠纷,提高对合同的履约率。

工程合同管理的基本方法范文3

关键词: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合规性

一、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合规性内涵解析

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的合规性,意味着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工作与国家法律法规保持一致。我国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的主要法规包括《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建[2002]394号)《财政部关于解释<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执行中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建[2003]724号)《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财建[2004]369号)《企业内部控制工程应用指引第11号———工程项目》(财会[2010]11号)。以上四项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构成了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合规性的基本框架。

二、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合规性的关键薄弱点

在对基本建设项目的财务管理和审计实践中发现,以下三个方面往往成为违反财务管理合规性的关键薄弱点。

(一)会计核算

按照《财政部关于解释<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执行中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建[2003]724号)的规定,同一个建设项目,不论建设资金来源性质,原则上必须在同一账户核算和管理。每个基本建设项目都必须单独建账,单独核算。单独建账,即一个项目一本账。而单独核算,又意味着设置单独的总账及会计核算体系,单独编制财务报表,制定单独的财务管理办法等。但在实践中,很多建设单位根本不按要求对每个项目单独建账,而是通过“在建工程”这个科目下设辅助账来进行项目核算。如此一来,严重引发了资金管理、成本控制等一系列的问题,特别是多个项目混在一起使用资金、核算成本,整个项目都属于失控状态。

(二)资金管理

按照《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的规定,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依法、合理、及时筹集、使用建设资金;做好基本建设资金的预算编制、执行、控制、监督和考核工作,严格控制建设成本,减少资金损失和浪费,提高投资效益。在实践中,财务部门往往既不参与编制基本建设资金的筹集计划,也不参与基本建设资金的预算编制,而仅仅是个“记账部门”。那么一系列的问题就出现了,第一,财务部门不对基本建设资金编制计划进行预算,就无法具体估算整个项目需要多少自有资金,需要多少外部资金。外部资金的使用成本是多少,此项目成本中将受到多大影响,如何控制,这全部都是未知数。第二,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哪些属于预算内支出,哪些属于追加投资,也就出现了超付工程款、脱离职能部门监管擅自支付工程款、擅自改变资金用途、随意变更工程设计,扩大投资规模等违规、违纪现象。

(三)竣工决算

按照《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的规定,基本建设项目竣工时,应编制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建设周期长、建设内容多的项目,单项工程竣工,具备交付使用条件的,可编制单项工程竣工财务决算。建设项目全部竣工后应编制竣工财务总决算。建设单位应在项目竣工后3个月内完成竣工财务决算的编制工作。在竣工财务决算未经批复之前,原机构不得撤销,项目负责人及财务主管人员不得调离。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的依据,主要包括: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概算调整及其批准文件;招投标文件(书);历年投资计划;经财政部门审核批准的项目预算;承包合同、工程结算等有关资料;有关的财务核算制度、办法;其他有关资料。在审计中我们发现,建设单位在项目竣工后3个月内不完成竣工财务决算的编制是几方面原因造成的。第一,建设单位不按基本建设程序开展工作,例如在立项阶段没有可行性研究报告,没有做投资估算、初步设计等工作而是直接编制工程预算,等等,导致缺乏编制竣工决算的依据。第二,会计核算初始没有单独建账、单独核算,多个项目混在一起建账,且建设周期长、建设内容多,无法编制单项工程竣工决算。第三,建设单位在项目竣工后3个月内没有完成竣工财务决算的编制工作,而项目负责人和财务主管已经调离,后续工作无法开展,更加无法编制竣工决算。可见,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合规性的意义在于,一步错则步步错,一步乱则步步乱。由于基本建设项目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很多建设单位认为在一些“小”问题上违反规定、不遵守程序并不足以影响全局,殊不知,正是这些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没有打好,决定了整个基本建设项目存在越来越多难以解决、不可调和的问题。其实,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的四项法规,是对所有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工作的一个归纳和总结,具有普适性的意义,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共性,只有按照法律、程序执行工作,才能把工作顺利地做下去。这也是为什么把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看做是企业内部控制首要目标的根本原因之一。

三、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合规性的风险控制点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基建项目投资变得多样化,而现行合规性基本框架只能从宏观上、原则上对财务管理进行规范,事实上,在具体的财务管理实践中存在很多制度上的“真空”,表现为合规性的风险点,又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设项目管理费

管理费是基本建设项目审计项目中应重点关注的内容,也是非常高的风险点。管理费的核算是从项目筹建之日起办理竣工财务决算之日止发生的管理性质的开支。风险点在于业务招待费、印花税、管理人员工资津贴等方面,风险控制点在于:1.业务招待费不得超过建设单位管理费总额的10%;2.会计账簿、勘察、设计、施工等经济合同应及时足额缴纳印花税;3.外聘或借用的工作人员在工地现场期间应按施工现场津贴标准予以发放,出差期间则要相应核减现场津贴;4.管理人员的福利费和工会经费按比例提取后,不得再在建设单位管理费中列支,而是应通过提取的福利费和工会经费中开支。

(二)工程价款结算管理

工程价款的结算程序包括:施工单位申报;监理单位审核;建设单位的工程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审核;单位负责人审批;提供发票;信息反馈。以上的程序步骤在工程价款结算清单中都要通过相应的签证来反映,而每一次的审核就意味着一次风险控制,而每一次的风险控制也就意味着避免工程价款结算时多计工程量或提高结算单价,避免造成多付工程款的风险。风险控制点在于:1.施工单位申报时应附有本次结算工程量的证明材料,作为其申报的依据,也是各环节审核的依据。2.监理单位按照合同约定及工程完成情况进行审核,审核主要内容为本期完成工程量是否属实,单价是否为合同约定。若无问题,编制月进度支付报表,签发计量支付凭证,报现场管理机构。3.现场管理机构负责工程价款结算的部门或人员,对建立审核上报结算进一步核实,核实主要内容为单价及有无合同外结算的项目,特别是合同外结算项目的单价。并重点审核工程量计算是否正确。若无问题,提出结算建议数,并报上级部门审核。4.财务部门审核重点是累计结算款、预付工程款的扣回数、质量保证金累计数是否账面一致,本期支付数计算是否正确等。若无问题报单位负责人审批后办理价款支付手续。通常施工单位在按本期结算数开具发票后才能支付本期工程款。

(三)往来款项管理

在对往来款项的风险控制方面,风险点主要在“预付工程款”“其他应付款”“其他应收款”三个科目。“预付工程款”是建设单位向施工方预先支付的工程款项,它的支付和扣回都要严格依照合同的规定。预付工程款这一风险点的控制点在于,满足以下四个方面条件才允许预付工程款:1.建设工程或设备、材料采购合同已经签订;2.施工或供货单位提交了经建设单位财务部门认可的银行履约保函或担保书、履约保证金;3.合同中有支付预付款的条款并详细注明了预付款的支付金额、支付方式、抵扣方式、抵扣时间;4.工程已经批准开工,未开工不得支付预付款。“其他应付款”在核算中主要反映了质量保证金的内容,应该按照合同项目和往来单位管理,做到一一对应。对于科目核算的非质量保证金的内容,控制点在于关注是否为合理的款项,有无占用其他专项资金。“其他应收款”,在审计中经常发现在该科目中反映出有些个人或单位的大额借款,且长期不还,或者将工程款出借给别的单位或项目,这都造成了工程资金的挤占挪用。有些单位在支付工程款时,先将款项以个人名义挂“其他应收款”,收到发票后再转入成本,当款项挂账时间过长,容易形成资金风险,这也是风险非常大的处理方式。因此,工程资金挤占挪用的风险控制点,则在于对其他应收款的管理。而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95条规定,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违反有关规定占用公物归个人使用,时间超过六个月,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这些都是关于公款管理的合规性要求,也是对“其他应收款”实施风险控制的依据所在。

(四)预提费用

例如未完工程及竣工验收费用的管理是通过预提费用这一科目核算的,而此项费用的内容主要是建设项目符合国家规定的竣工验收条件,但尚有部分尾工未完成,为及时办理竣工财务决算,将该费用通过预提的方式计入成本,纳入竣工财务决算。在具体管理管理过程中,应在三个方面进行风险控制:一是按比例控制,大中型项目须控制在总概算3%以内,小型项目须控制在5%以内;二是项目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应将未完工程及费用的详细情况提交竣工验收委员会确认,防止在预列时高估冒算;三是对此项工程及费用在完成时要及时进行验收和清算。

四、结语

工程合同管理的基本方法范文4

基建项目施工合同是合同双方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签订的法律文本。本文简要阐述了基建施工合同的特点,归纳了高校基建项目施工合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对施工合同管理的要点进行的分析,从发包人的角度介绍了合同管理过程中规避争议的有效方法,使基建项目的施工合同管理更具操作性。

[关键词]

合同管理;基建项目;要点;分析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改善高等教育教学设施、提高人民教育水平和培养高水平人才已成为国家的战略方针,高等院校依靠政府拨款及自筹资金进行了大规模的校园基本建设。在进行校园建设过程中,需要签订大量的工程合同,而施工合同是建设项目的主要合同之一,其合同金额往往也是比较庞大。施工合同内容不仅关系到工程项目的质量,还影响到项目的投资控制及预期使用功能。因此,建立科学的施工合同管理模式,对施工合同的管理要点进行分析,对高校基建管理水平的提高意义重大。

一、基建项目施工合同特点

基建工程施工合同是基建项目的主要合同之一,即承发包双方为完成特定工程项目的土建安装、装饰装修、工程维保等工作内容,约束发包人和承包人权利和义务的法律文件。高校基建项目施工合同标的物是满足使用功能的建筑产品,其主要有如下特点:

1.施工合同标的物的唯一性高校基建是为公共教学及科研服务的,对高校基建项目的评价标准应该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甚至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高校基建工程施工合同的标的物是各类建筑产品,其预期的使用功能主要有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学习居住、文体活动、社会服务等。这些预期使用功能决定了标的物不同于其他批量工业化产品,具有空间和时间的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

2.施工合同条款涉及内容复杂高校基建项目的建设周期较长,涉及勘察、建筑、结构、电气、材料、暖通等专业,造成了施工合同条款的内容较多。虽然施工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只有发包方和承包方,但是实施过程中涉及的其他主体远远超过两方,施工合同条款的约定还需要和设计合同、分包合同、地勘合同、材料检测合同、供货合同等其他有关合同条款内容相协调。

二、施工合同管理中常见问题

施工合同中最常见的合同是施工总承包合同,下面简要介绍施工总承包合同在履约的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承包范围的约定施工总承包合同的承包范围比较广,往往包含了基础及主体结构施工、水电安装,装饰装修、暖通设备安装等。承包范围约定不够详细时,致使在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施工总承包单位和专业承包单位的施工范围有部分的重叠,如结构施工时的构件的预埋、预留工作,施工洞的修补工作,设备基础的施工等。工程承包范围约定不明确,有争议的且难度较大的施工单项由哪一方实施难以确定,大大增加了业主单位的协调管理工作。

2.施工合同格式规范度不足施工合同格式是当事人双方达成一致约定的外在书面形式。《合同法》规定建设工程类合同必须以书面合同形式达成。而今通过公开招标达成建筑工程开发合约的工程合同格式一般使用由我国建设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共同拟定的合同示范文本,该合同文本在条款设计上相对较为完备,有利于确保建筑工程招投标合同的规范性。部分基建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采用较为简化的自制合同范本,其中条款和措辞等存在不完善和不严谨的地方,容易造成合同争议,影响建筑工程建设的正常进程。

3.施工合同没有进行合理的动态管理施工合同的动态管理指的是在合同达成后对合同执行情况做到动态的跟踪,其具体包括施工合同执行过程中合同履行的回执、信函和书面文件的管理。在以往的基建项目施工合同的动态管理中主要强调合同执行期间的文书资料保留,片面强调文书资料保留在将来发生工程合同违约时的价值,却忽视了施工合同动态管理真正的价值是督促合同双方各自履行自己的义务。而这一现实,也导致了当前工程合同动态管理更加关注合同执行过程中各种书面资料的保留和整理,而缺少对合同约定条款执行情况的有效监督。

三、施工合同管理要点分析及对策

1.强化施工合同范本的推广当前,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共同制订了建筑工程开发相关的勘察、设计、监理和施工等一系列的合同范本,这些合同范本具有严谨、准确、全面优点,在建筑工程开发实践中有着较强的合同实践价值,可操作性强。强化施工合同范本的推广,有利于规范建筑工程建设的合同行为,有利于强化合同双方的合同观念,进而提升了基建项目建设过程中合同双方的履约率,有效降低了合同执行过程中产生纠纷的可能性,并推动建筑工程的顺利高效建设。强化施工合同范本的推广,除了对合同双方有利之外,同时也有利于行政和司法机关参考合同约定高效合理地的处理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合同纠纷问题,为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供严谨的合同依据。在招标过程中推广建筑工程合同范本,有利于解决招标合同和具体的工程施工合同之间的利益冲突,既体现了高校基建工程所有方的利益,同时也兼顾了中标施工单位的现实利益诉求,有利于降低合同纠纷的发生率。

2.优化施工合同的动态管理(1)合同变更要及时准确基建项目施工合同执行过程中,若发现合同内容和条款有重大缺陷或歧义时,有必要按照既定程序变更合同内容和条款,并对当前合同执行情况、结果认定情况和合同变更流程等做详细说明,从而确保合同变更合理合规。在具体的合同变更处理上,以及时为准,简单而言,就是在合同双方都认可合同内容,且就当前合同内容形成共识时,合同相关矛盾问题没有爆发前,对存在歧义的合同条款进行修补变更,合同条款变更要严格参照相关的法律规范,立足合同双方共识,形成补充协议,从而确保合同双方在未来不发生矛盾纠纷。(2)工程函件发放要及时合同执行中工程相关函件发放要及时,其主要工程函件包括工程变更单、工作联系单、图纸会审单、会议纪要、洽商纪要等。合同管理时约定工程相关函件要在规定时间内发出,并将发放记录和回执情况做妥善存档,以便在引起合同争议时查阅,也便于施工合同实施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查阅和使用。(3)强化工程资料的规范管理除了重视工程资料的收集和管理外,还必须强调工程资料管理的规范化。工程资料管理的规范化,不仅要求大量收集工程资料,而且要求收集工程资料必须按照法律规范去整理,从而确保工程资料的保存价值,让精心保存下来的资料具有真实的法律价值。具体到施工合同管理工作实践中通常强调工程资料的收集前提具有准确、完整性,例如建设工程的安监、质监手续,施工许可证,设计变更单、盖有审图章的图纸,甲方的工程指令单及工程付款手续材料等。具体到合同执行的具体事件确认行为中,则要按照规定确认项目负责人的手写签名、盖章和相关专业注册技术人员确认的范围是否超限等。强化工程资料的规范管理,在合同执行实践中具有证据收集的作用,更重要的价值则是监督合同双方履行义务过程中按照合同规定的条款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3.加强施工合同管理制度建设当前高校基建管理部门应当健全合同管理制度,完善相关的合同管理体系,合同管理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和程序进行操作,以提高整体工作队伍的管理水平。高校基建管理部门应设置专门的施工合同管理机构,相关施工合同管理人员应定时参加专业培训,从项目招标、合同商签、合同备案、施工管理直至竣工结算一系列的管理工作应对口相应的管理人员。建设项目的施工阶段中是合同问题比较集中出现的阶段,施工管理过程中对争议问题的反馈、履行情况的汇报和专业问题意见的汇总,对于继续完善施工合同条款,避免相同问题的再次出现起到重要作用;最后要加强档案管理工作,尤其是相关工程项目文件的归档管理工作,应专人负责。只有不断完善施工合同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才能不断提高施工合同的管理水平。

四、结语

施工合同管理工作是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要加强施工合同履行中的过程管理,优化施工合同的动态管理,完善高校基建项目的施工合同管理制度和体系。这样对于建设项目的投资、质量、工期的目标的达成起到了很好的保障,较少的发生合同纠纷,使建设项目顺利完成并投入使用,为高校的事业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参考文献

[1]高平,党伟.现代工程施工合同变更计价原则分析[J].建筑经济,2012(11):51-53.

[2]陈永鸿,王青薇.大型工程建设管理目标及任务要素的集成研究[J].价值工程,2011(22):58-59.

[3]孟凡密,张修林.国际工程合同争议解决方式评析与借鉴[J].建筑经济,2005(6):64-68.

[4]李祥军,晋宗魁.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争议成因及对策研究[J].建筑经济,2013(8):62-65.

[5]沈兴东,程建军,杨中源.施工总承包企业研发项目实施管理研究[J].施工技术,2012,41(16):73-76.

工程合同管理的基本方法范文5

关健词:公路;路基工程;成本控制

1引言:随着公路建设项目的日益增多,公路施工企业的施工任务也越来越多,企业在公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不但要保证工程的质量,还需要考虑到成本的控制问题。现代社会,企业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公路施工企业不但要增加自身的信誉度,还要合理的保证自己的经济效益,这样才能使公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的成长与完善,才能更好的为公路事业服务。如何在保证路基质量的同时,尽量使工程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是每个公路施工企业的目标问题。公路工程中路基施工阶段的资金投入,在整个工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对路基工程的成本控制和管理就非常重要。

2路基工程成本控制和管理的重要性

公路的路基工程主要有土方工程、石方工程、特殊路基处理工程、排水工程、防护工程等。每部分工程都会涉及到工程造价问题,而造价问题则主要体现在,项目结算(计量支付)管理、成本管理和变更索赔管理等几个方面。路基工程应该属于公路工程较早开始的工程部分,也是公路工程项目中投入机械设备和人力物力较多的部分。与其它路面工程相比,路基工程所需要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设备使用费等,在整个工程造价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同时,路基工程中的施工便道、路基换填、取土场建设等费用投入较大,所涉及到的项目核算、成本核算问题就相应较为复杂,加上施工环境较为恶劣,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设计优化、施工变更等问题,也就相应会出现变更索赔等问题。合理的管理和控制这几个方面的成本问题,可以有效的实现施工企业的利润目标。现代公路工程的项目利润越来越透明,施工企业可获取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很多施工企业只着眼于短期利益,而考虑不到长远利益,对工程成本、质量、进度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也缺乏对局部成本与总体成本、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之间关系的充分理解。单纯的为了追求高利润而降低成本支出、加快工程进度、忽视工程质量,导致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问题不断出现,反而加大了成本投入。所以合理有效的对成本进行控制和管理,对现代公路施工企业来说十分重要。

3路基工程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成本管理意识的淡薄:部分公路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人员缺乏基本的成本意识,对企业的竞争、生存和发展没有危机感。所以也谈不上注重企业的整体效益、成本利润和风险预防,所以在进行路基工程的施工之前,不能够深入的进行市场环境调查,也没有与竞争对手进行实力的比较,对项目施工所需要的物资和材料价格了解不透,也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市场变动应付能力和预测能力。所以在选择材料供应商和劳务队伍上过于随意,从而促使工程成本在无形中发生了变化,增加了企业的负担。

3.2成本管理缺乏规划、项目结算(计量支付)不严谨:路基项目施工成本的产生需要经过施工准备、工程施工、竣工验收、回访保修等几个阶段,其中每个过程和阶段都伴随着大量的人力、物力的费用支出。在这些过程中部分企业和监理工程师进行计量支付和成本管理时,没有体现出可靠性和准确性的原则,出现施工质量不合格,有些数据或者记录不够精准、计算不够科学等问题,导致计量支付出现人为的或者客观的偏差状况,从而不同程度的影响到工程后期的施工质量和进度。另外,部分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时,只注重对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而忽视了其他阶段的严格管理,缺乏对工程项目的整体性、详细性成本规划和制定,使成本管理不全面、不彻底。

3.3合同管理不认真、变更索赔不到位:部分施工企业的合同管理人员,对合同的业务目标不明确、不熟悉,所以导致在处理合同业务问题上考虑不够周全,从而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也影响了企业的信誉。部分管理人员在签订合同时,法律意识比较淡薄,致使合同条款不规范、不严谨,也就得不到相应的法律保障。部分企业合同管理机制的不健全,使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合同变更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机制保障,使变更索赔工作不能及时到位。

3.4成本核算缺乏科学性: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公路路基工程的施工项目,必须形成一套有效的成本管理和核算方法,使之与社会经济发展形成统一的步伐。但是,目前我国的一些公路企业仍然沿用一些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对于很多的项目成本管理只能进行简单的核算和分析,而缺乏一定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更提不上对成本的预测和决策分析。落后的成本管理和核算方法,往往会使成本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并且不能及时的对偏差进行修正,从而导致成本得不到科学、有效的控制。此外虽然有些施工企业应用了现代化的成本管理方法,但也只流于形式,并没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研究,使现代化的成本管理方法只有少数人掌握和了解,不能充分的为施工企业带来实惠。

4公路路基工程的成本控制措施

4.1规划控制计量支付:对于计量支付的控制方法是,在监理过程中,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积极的借鉴其它工程项目的有效经验,依据以总量控制为核心的计量支付监控措施。在路基工程施工之前,由施工单位的成本管理人员先计算出每个合同段的施工总量。计算出总量之后,监理工程师要对计算的结果进行核查,在确认无误后,再根据此数据做为实际施工总量的参考,施工方在中间计量时所报的数量不能超过总量。这种以总量控制计量支付的方法,即简单又明确,虽然在施工初期比较麻烦,但如果总量确定之后,计量工作就会简单的多。而计量支付在进行审核时也不会出现虚报、多计量等现象,可有效控制工程投资。路基工程计量支付的有效管理,不但关系到工程的造价和投资效益,更关系到合同的实施和投资目标的实现。同时计量支付的有效管理也是进行质量监控和进度控制的主要手段,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紧密结合实际,不断的完善和优化计量方法和手段,全面做好工程的投资管理。

4.2合理进行变更索赔:变更的存在在公路工程项目中比较客观,尤其在公路的路基工程中,每项路基工程的施工成本从开始就存在变化的可能。实际的路基施工当中工程完成的成本大多与预算成本不同,最终合同金额增加的情况非常普遍。因为公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工程量变更、设计图纸优化、新增或者新减工程、材料价格变动等问题,所以工程成本发生变化也是必然。在公路工程的施工成本管理中,变更索赔的前提条件是合同条款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合同的制定必须具备相应的法规依据和技术规范,对于有可能出现的变更问题要考虑周全。变更索赔管理是一项复杂且困难的工作,所以做好变更索赔管理必须要树立起正确的变更索赔观念,索赔是合同双方的权立,工程的任何一方都有权力主动提出索赔要求,以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此外合理的计算施工变更索赔款,合理的提出变更价格,也是变更索赔的关键性任务。在变更索赔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毫无根据地扩大索赔款项,这样不但很难成功,也会使自身的信誉降低。变更索赔是减少承包和投资风险,防止经济亏损的重要手段,也是适应市场竞争方式之一。

4.3科学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由于路基施工所需要的物资较多,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物资的计划性管理,对于工程所需要的物资要按照规格、数量、型号等汇制成表,结合实际工程的施工案例,根据其施工任务和消耗数量来测算出各种物资的需要量。尽量使物资的采购量与需要量保持平均,从而准确、全面地编制出物资的采购计划。此外要全面掌握物资的质量标准和价格浮动规律,保证物资材料的采购成本控制在计划之内。同时在采购工作中,在保证物资质量的同时,要多方询价,充分了解生产厂家的信誉和规模,并确定其报价的合理性;为了能够有效的控制成本,施工的准备阶段要根据路基工程特点、施工时间、施工队伍的人数等,编制出合理、科学的工程项目预算,并尽量对预算进行细化,施工的项目部门和业务小组依据预算落实成本责任。

结论:公路路基的施工成本控制和管理,是施工企业维护自身利益,提高经济效益的有力手段,也是公路建设事业得到平稳发展的前提条件。进行科学、有效的成本控制和管理,也是公路企业的扩大市场的需要,必须受到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王明霞 韩业辉 浅谈公路路基土石方工程的计量与支付监理[J] 民营科技 2010年第1期.

[2] 张茜娜 朱继财 路基工程施工成本控制与管理探讨[J] 管理科学.

工程合同管理的基本方法范文6

1.1端正成本管理理念

从公路施工企业的角度分析,成本管理理念的树立,是做好成本管理工作的基本前提:

1.1.1将企业的成本管理和战略管理结合起来,树立战略成本管理意识,在分析企业竞争优势的同时,对企业竞争对手的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以便形成企业的战略依据,方便企业从价值链、战略和成本动因等角度,做好成本管理工作。

1.1.2“人性化”的成本管理意识,公路施工企业进行成本管理,必须以人为核心,通过培养全员的成本意识和调动员工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形成整体性成本管理的模式,以此发现和挖掘每个人的成本管理潜能,最大限度地为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做贡献。

1.1.3系统环境的管理理念,成本管理需要摒弃传统经济观念的束缚,树立系统管理的理念,站在企业全局的角度,确定成本管理的对象、内容、方法等,并和生产经营的动态因素结合起来,实施成本的全程管理。

1.2选择合适的成本管理方法

公路工程施工成本管理的方法,常见的有作业成本法、目标成本管理法和价值工程管理法,主要内容如下:

1.2.1作业成本管理法。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在了解作业消耗资源的基础上,确定资源的具体需求,体现出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内涵,属于较为全面和系统的成本管理方法。作业成本管理需要建立作业中心和成本控制标准,以熟悉施工的流程和计算实际作业成本,从而展开成本方面的业绩评价。

1.2.2目标成本管理方法。这种管理方法基于施工成本经营活动,从企业的目标管理体系当中,抽出成本管理目标,以指导、规划和控制成本费用支出,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目标成本管理需要确定和分解成本的目标,并通过对成本目标的控制,针对企业的经济实力、技术水平、人员因素、工程工期和质量要求等,展开全面的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全面降低工程成本和提高工程的效益。

1.2.3价值工程成本管理法。这种方法是利用工程价值、功能和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从工程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的角度,对工程的核心价值功能展开分析,以提高工程的价值,有利于在实现工程功能的同时,节约投资。价值工程的运用,需要确定具体的价值分析对象,并对相关方案进行创新,在此基础上,计算施工方案的功能系数、成本系数和价值系数,最后确定价值分析的对象和制定改进的措施,在公路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当中,一方面提高工程质量和保证工程工期,另一方面减少盲目的投入,避免成本费用的不必要浪费。

1.3建立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

成本管理体系的建立,要求一方面要建立完整的成本管理组织机构,另一方面要建立合理可行的成本管理制度,以及完善的信息沟通体系:2.3.1为了保障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建立完整的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促使成本管理工作准确朝着目标开展,通过工作岗位的分工协作,形成职务、责任和权利为一体的结构体系。成本管理组织机构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决策层,作为成本管理工作的核心,掌握公路施工资源的调配权力。二是中级管理层,涵盖技术、财务、施工等职务,以便从不同的管理角度管理成本,提高成本管理工作在施工过程中的执行效应。三是劳务工作层,主要是施工队伍的管理人员和实操人员,通过施工细节的费用控制,全面落实成本管理工作。

1.3.2成本管理工作必须有合理可行的制度支撑,以体现出成本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指导性。成本管理制度编制的时候,要结合具体工程的实际成本管理内容,确定成本管理目标,并明确各个部门和岗位的具体职责,以及明确的成本管理工作程序,譬如材料采购、设备租赁、人员招聘和劳务分包等,最后通过考核制度和奖惩方法,对成本管理活动作出评价,目的是提高成本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1.3.3信息沟通体系的建立。成本管理工作的涉及面广,需要在收集企业内部信息、市场信息、对手信息、客户信息、供应商信息等的基础上,方可为成本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沟通体系,以准确、及时地收集、传递、利用各方信息资源,为成本管理工作提供有利条件。

2结束语

工程合同管理的基本方法范文7

【关键词】建设工程;工程造价合同管理;系统工程

1 前言

对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和有效的控制,对确保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工程总造价是由合同价款和追加合同价款构成。合同价款是双方在协议中商定的,由发包人按照合同商定的价格支付给承包人的。由于建设项目的复杂性以及受施工工期、环境、质量、气候等可转化为价款的责任影响,合同履行过程中经常发生需增加合同价款的情况。因此,加强对合同的管理,是造价控制的重要手段。

2 建立造价控制保证体系

环顾国内外大中型工程的成功管理经验,无论是质量还是效益,都是依靠有效的体系实现的。目前大多企业,只注重投标,以致于于工程分离。合同签订以后,便置之不理,造成“工程千人干,合同、造价几人管;合同签的好,工程干的快,预期效益达不到”的情况。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的造价控制保证体系。

大型工程由于存在自然条件的不确定性、技术复杂、合同金额高、市场制约性强、协作单位多等诸多因素,经济效益难以预测,风险损失潜在压力大。加之对合同管理造价的滞后性,竣工后的决算就成为施工企业最终取得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工作。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和有效的体系,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化被动为主动。比如,建立以项目总账会计为首的核算组织。

3 加强合同管理进行造价控制

工程合同的管理贯穿于工程实施过程始末,是提高施工质量和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以及经济效益的关键。要想控制好造价,只管好一个阶段是不够的,必须每个阶段都实施合同控制管理。投资方要从投资项目的一开始就通过竞争选择优秀的工程咨询单位,与其签订工程咨询合同。在项目调研阶段。把基础工作做好,使投资估算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编制好设计概算,这是控制施工总造价的关键,也是合同管理的关键。

3.1 做好管理合同基础工作。

管理合同的基础工作非常重要,没有扎实的基础准备工作,合同管理是不可能成功的。基础工作做的越细,双方纠纷就更少。基础工作主要是了解行业规定和国家政策,设备、工程量、原材料价格收集齐全,深入进行市场调研,对技术了解全面,各方面的情况掌握要及时,以便合理确定工程造价。这些工作虽然是琐碎的、长期性的,却也是十分重要的,没有这些基础工作,管理合同是相当困难的。

3.2 加强实施阶段的管理。

要想控制好造价,必须全过程实施合同控制管理。尤其是在合同的实施阶段,是合同管理的关键所在。

3.2.1 做好常规合同管理工作。

在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应该严格按合同办事。建立技术档案,做好合同及补充合同协议以及经常性的工地会议纪要,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动态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积极主动措施,应该学会用合同说话,按合同办事,用合同管人。

3.2.2 合同履约评价。

发包人除按常规做好投资、质量、进度、安全等各方面的合同管理外,还要组织开展合同履约评价工作,评价的结果将要作为企业是否继续承建工程的依据。

根据项目管理和控制理论的基本思想,分析合同管理是履行合同的保障,通过对合同管理风险的分析,指出合同管理评估是合同管理过程监督评估,介绍了基于“挣值”的合同管理绩效评估指标,以及进行评估的过程。建立控制系统模型,并结合网络计划技术和数据库技术,设计了一个计算机辅助施工进度控制软件系统,可供施工单位和建设监理用于施工进度控制,服务于工程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对加快建设速度、提高经济效益、保证工程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

3.2.3 公正的处理索赔。

由于合同缺陷、工程变更等多种原因,几乎任何详细的施工合同都无法避免索赔事件的发生。如果索赔工作不力,将会对造价控制管理工作产生严重影响,甚至直接对施工单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同时,我国已加入wto,合同定价、依法结算的国际惯例必将成为造价管理工作的行为准则。前期管理中,提高对发生索赔事项的预见性,并以合同条款形式明确约定,为索赔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据。中期管理中及时办理核定、变更等事项的相关资料,确保其完整性及法律有效性,以便为索赔提供有效的法律证据。后期管理中应认真做好索赔准备,严格按法定索赔程序进行索赔工作,使索赔行为具有合法性。其中,及时办理是索赔管理工作的重要基本原则。

3.2.4 严格现场签证管理,掌握工程造价变化。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加强现场施工管理,监理,施工方按图施工,严格控制对变化谈判,材料代用现场签证,额外的劳动和各种额外费用,对必要的变更,应做到先算账,后花钱,变更一旦发生就及时计算因工作量变更而发生增减的费用,随时掌握项目费用额度,及时变化发生的成本,使项目费用为避免事情积压成堆,不确定性工程造价。建设单位代表监督施工现场一侧做所有的记录,特别是隐蔽工程记录,以减少传递现象的解决签证管理。许多项目是不严肃的,因为现场签证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解决,造成大量经济损失,所以严格的签证管理,现场管理,施工阶段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

3.2.5 加强结算管理,严格把好审核关。

在该项目的最终完成后,施工单位的审计人员应坚持核对合同,对未完成的图纸和施工规定的工作量,严格控制项目预算成本,减去成本。

(1)凡合同条款明确包含的费用成本,不履行合同条款应为合同和其他降低成本应严格的把关。同时,工程建设合同的审计所需经费应根据施工过程中发生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的审查,没有更多的点算或不按规则计算,工程建筑公司的要求提交相应的数据并在同一时间安排材料的数量,建设单位也要编制一份完整的结算书和材料用量明细,这样比照审核。才能做到客观、公正、合理,准确进行计量审核。

(2)在结算审核中还应注意审核项目的单价、结算书中分项的正确性及程序及准确性,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分析计算。要注意的是,对工程量清单招标工程的结算,投标人的综合单价一次包死不作调整。结算时,实际发生的招标时所依据的施工图纸以外的工程量变更和由于建设单位原因造成的工程量清单漏项或计算误差应预调整。依据的施工图纸以外的工程量变更和由于建设单位原因造成的工程量清单漏项或计算误差应预调整。

4 结语

总之,合同管理和造价控制是个“系统工程”,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针对目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从设计、招投标、施工三个阶段进行工程造价控制的论点,只有灵活的把握和运用经济规律,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因素,适时改进管理工作及方法,才能做好合同管理中的造价控制工作。

参考文献:

[1]洪春.浅谈建设单位加强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j].山西建筑,2006,32(19).

工程合同管理的基本方法范文8

(2.杭州永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311251)

【摘要】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基础管理层面的一项重要内容,施工项目的合同管理及控制得到了施工企业的普遍重视,而这种重视却往往建立在对项目合同管理与项目自身管理的有机结合被忽略的基础上,这种现象经常会造成项目管理本末脱节的问题,部分企业甚至会由于对管理合同法规的不熟悉而使得受侵害权益不能得到补偿。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现象,对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的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企业优化施工管理合同提供参考。

【关键词】施工合同;合同管理;合同策略

1 现阶段我国施工合同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作为施工项目的法律保护文本,施工合同管理的难点集中地体现在其践行时间跨度长、涉及款项众多、波及利益方广泛以及针对的工程建设精细程度比较复杂等方面,而目前中国的施工建设市场人才及法律建设储备尚不完善,项目方在拟定以及对施工合同进行后续管理时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

1.1 施工合同制度建设落后,合同控制水平低下。目前的施工建设合同管理及有效控制由于缺乏充分的法律支持及制度规章约束而大多处于较为混乱和过于形式主义的的发展阶段,施工单位对所签订合同的档案管理流于松散,而且较少的应用信息化管理操作平台,专业化管理水平非常低[1]。

1.2 集约型合同签订数量较少,大多为小单位承包分解模式。总的来说,施工建设方对既定建设工程往往进行非科学化分解,由此造成的施工合同小而全的现象严重限制了合同处理的效率,并且提升了合同管理的成本,施工单位单一的业务承包现状使得我国建设工程在管理及经营层次上的发展被严重制约。

1.3 施工合同约定条款不全面,签订及履约出现问题无据可依。建筑施工合同文本对签订人的义务和权力约定不全面是我国施工合同发展长期存在的问题,合同中的条款对承包方有时过于苛刻,而对业主约束较少,另一方面,工程中的质量隐患一旦被发现,合同双方还存在着纠纷难以依据合同条款进行解决的问题。

1.4 具备专业法律及施工知识储备的储备人才稀缺,合同签订双方较少顾及法律审定及参考。影响施工建设项目合同管理水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法律人才在合同签订中发挥的审定及建议意见,受长期以来企业思想及教育体制的约束[2],无论是施工合同直接签订人还是相关主管部门都很少涉及对于这方面人才的培养与选拔,缺乏法律公允性及监督性的合同必然存在流于形式的问题。

根据以上的针对我国目前建筑施工合同存在问题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低效的施工合同管理及控制会严重限制施工建设各方按时、合规的践行合同协定的义务,对自身的权力遭受侵害也很难得到法律保护,如此一来直接影响到的是工程投入成本、建设质量以及施工期限的完成情况。

2 对于优化施工合同管理策略的建议参考

规范施工建筑市场的一项重要的措施就是加强工程建设施工合同管理和控制,要针对已经签订合同的管理和控制来规范签订方的合同管理力度和合法性假设,真正的使得施工合同管理与控制走向法制化与系统化的发展道路,只有不断的提高合同管理不平,才能从本源上避免合同违约的经营风险,继而创造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对于具体的施工项目管理程式及合同规范来说,合同控制及管理的涉及对象及具体条款虽然各异,但是其管理策略的经济关系多元化、内容条款繁杂性、合同履约连续性以及合同本身受到外界影响等共性也依然存在,因此,基于施工合同的这些共性,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针对合同管理的科学参考与建议也可以给出,具体如下:

2.1 全面推行施工合同的责任与权力动态结合管理。责任与权力的动态管理要求合同签订人按照对合同的操纵控制权与利益承担权的分离原则进行科学的合同管理,建立有效的“双挂钩”控制监督机制,即:成本和利润挂钩,配分和缴纳挂钩。施工项目承包方合同签字的达成就代表了责任与权力的动态管理开端,其实质是合同的阶段性核查履约[3],施工承包方管理层负责对合同的阶段性兑现承担核查与追究工作,将具体条款的责任落实到微观个体,以优化效率和降低成本为目的进行这种动态合同管理改革,将规范化、动态化的施工合同管理与控制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

2.2 加强合同法律化铺陈进度,优化相关制度建设。针对我国目前的相关合同立法尚不成熟及民间施工责任人法律意识较为淡薄的现状,加强合同管理的法律及制度支持建设就显得十分必要,一方面施工方层次上要重视对于自身管理机构的设置,优化施工合同的审查、签订、授权、监督以及公允履约管理,根据设立制度对合同管理严格化操作与履行程序;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及合同知识的教育投入力度,培养专门人才,使得利益方在签订施工合同的过程中,相关法律人士可以对合同的合法以及严密性进行认真的审查,切实的减少合同中潜在的可能会产生纠纷的因素[4],将合同纠纷控制在最低的范围之内。

2.3 对于施工合同的索赔管理工作进行严格控制,维护各方合理利益。这一合同管理优化策略的参考建议实质是建立在分散合同风险以及均衡各方利益基础上的合同调整及监督,根据不同的具体如实索赔因素,例如风险分配偏颇、工程突发事件、施工项目预算超预期以及人为或非人为因素等,进行有依据的合规赔偿。由于施工合同是最根本的索赔依据,对索赔的严格控制不但有利于保护利益各方的合法权益,而且有利于使得施工企业尽快适应标准化工程建设规范,自我适应的减少未来合同签订的赔偿因素[5]。

3 结束语

距离我国正式颁布《合同法》已经过去了十多个年头,施工企业经济合同管理与控制的方式方法近些年也经历了比较大的变革,并随着我国相关的立法更新进程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依然存在部分企业合同管理与控制操作不规范与流于形式的现象,对工程施工全过程管理的忽略也依旧有市场,这些都还需要施工企业在今后的合同签订实践中作出进一步的探索和改进,只有建立在法制化、标准化以及效率突出基础上的施工合同管理才能真正为合同签订人带来切身利益,并且对我国的施工合同建立市场提供长远的发展动力和指引方向。

参考文献:

[1]杨友国. 如何签好建设施工合同[J].中国招标,2009.( 13): 18-19.

[2]万长虹. 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工程咨询, 2008.(7): 60-62.

[3]潘树标. 浅谈加强建设工程合同管理规范市场行为的意义[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7):22.

工程合同管理的基本方法范文9

【关键词】工程勘察;岩土工程;方法;对策

工程地质测绘是岩土工程勘察的基础工作,一般在勘察的初期阶段进行。这一方法的本质是运用地质、工程地质理论,对地面的地质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分析其性质和规律,并藉以推断地下地质情况,为勘探、测试工作等其他勘察方法提供依据。在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场地,必须进行工程地质测绘,但对地形平坦,地质条件简单且较狭不的场地,则可采用调查代替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测绘是认识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高质量的测绘工作能相当准确推断地下地质情况,起到有效地指导其他勘察方法的作用。

1.勘探工作

勘探工作包括物探、钻探和坑探等各种方法,它是被用来调查地下地质情况的;并且可利用勘察工程取样进行原位测试和监测,应根据勘察目的及岩土的特性选用上述各种勘探方法。

(1)物探是一种间接的勘探手段,它的优点是较之钻探和坑探轻便、经济而迅速,能够及时解决工程地质测绘中难于推断而又急待了解的地下地质情况,所以常常与测绘工作配合使用,它又可作为钻探和坑探的先行或辅助手段,但是,物探成果判释往往也具有多解性,方法的使用又受地形条件等的限制,其成果需要勘探工程来验证。

(2)钻探和坑探也称勘探工程,均是直接勘探手段,能可靠地了解地下地质情况,在岩土工程勘察中是必不可少的。其中钻探工作使用最广泛,可根据地层类别和勘察要求选用不同的钻探方法,当钻探方法难以查明地下地质情况时,可采用坑探方法。

(3)岩土工程测试技术一般可分为室内试验技术,原位试验技术和现场监测技术等几个方面,在原位测试方面,地基中的位移场,应力场等,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的主要目的,是为岩土工程问题分析评价提供所需的技术参数,包括岩土的物性指标,强度参数,固结变形特性参数,渗透性参数和应力,应变时间关系的参数等,原位测试一般都藉助于勘探工程进行,是详细勘察阶段主要的一种勘察方法。

2.岩土工程测试技术

岩土工程测试技术不仅在岩土工程建设实践中十分重要,而且在岩土工程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也起着决策性的作用,理论分析、室内外测试和工程实践是岩土工程分析三个重要的方面。岩土工程中的许多理论是建立在试验基础上,测试技术也是保证岩土工程设计的合理性和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

3.不同介质间相互间作用分析

土体由固、液、气三相组成。其中固相是以颗粒形式的散体状态存在。固、液、气三相间相互作用对土的工程性质有很大的影响。与土体相比,岩体的结构有其特殊怀。岩体是由不同规模,不同形态,不同成因,不同方向和不同序次的结构面围限而成的结构体共同组成的综合体。岩体在工程性质上具有不连续性,岩体工程性质还具有各向异性和非均一性。结合岩体断裂力学和其它新理论,新方法的研究进展,开展影响工程岩体稳定性的结构面几何学效应和力学效应研究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4.基坑工程围护体系稳定与变形

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和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深基坑工程日益增多。基坑工程围护体系稳定和变形是重要的研究领域。

基坑工程围护体系稳定和变形研究包括下述方面:土压力计算,围护体系的合理型式及适用范围,围护结构的设计及优化,基坑工程的“时空效应”,围护结构的变形以及基坑开挖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等等,基坑工程涉及土体稳定,变形和渗流三个基本问题,并要考虑土与结构的共同作用,是一个综合性课题,也是一个系统工程。

5.复合地基

随着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复合地基技术是得到愈来愈多的应用。复合地基是指天然地基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部分土体得到增强或被置换,或在天然地基中设置加筋材料,加固区是由基体和增强体两部分组成的人工地基。复合地基中增强体和基体是共同直接承担荷载的。根据增强体的方向,可分为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和水平向增强体复合地基两大类。根据荷载传递机理的不同,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又可分为三种: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柔性桩复合地基和刚性桩复合地基。

目前复合地基计算理论选择后于复合地基实践,应加强复合地基理论的研究,如各类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计算,特别是沉降计算理论,复合地基优化设计,复合地基的抗震性状,复合地基可靠度分析等,另外各种复合土体的性状也有待进一步认识。加强复合地基理论研究的同时,还要加强复合地基新技术的开发和复合地基技术应用研究。

6.工程勘察质量现状

一是工程勘察文件中还存在违反国家强制性标准条文的问题,甚至还有不少严重安全隐患,施工图审查一次合格率偏低。

二是部分工程勘察达不到深度要求,工程勘察质量与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7.提高工程勘察质量的措施

建议建设主管部门定期开展工程勘察专项治理,净化勘察市场,打击压价竞争,提高勘察质量,工程勘察单位加强质量管理,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1)完善勘察市场制度建设,依法建立健全符合本世地特点的勘察招投标制,防止恶意压价,不鼓励低价中标,规定最低投标价格不低于新勘察收费标准,同时防止勘察单位与建设单位之间的“假合同”、“双合同”出现。

(2)加强对勘察质量的监管,把集中整治与规范管理相结合,完善长效管理机制,要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依法保障勘察市场的有效运行,整顿和长效的规范管理须相结合,标本兼治。

(3)明确责任,狠抓落实。稳定推进施工图审查管理工作。将建设工程设计审查纳入基本建设的程序中,把建设工程施工图结构安全和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的审查作为监管勘察质量最直接的手段,规定未经施工图审查或审查不合格的工程不得进行施工招标,不予办理施工许可证和工程竣工验收。

(4)严格市场准入,清出,把资质年检与质量检查直接挂钩,实行“红、橙、绿”三色通道制度是有效的控制手段之一。对质量检查不合格的单位实行经济处罚,暂停营业整顿,直至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取消单位的资质,加大企业违规的技术。

(5)加大监管力度,规范业主市场行为。近年来,国家大力抓建筑市场的整顿,更多的是抓勘察设计,抓施工主体,而抓业主的比较少。对业主的监督和规范,首先要强化对业主执行法定程序的监管。

(6)加强对勘察队伍的培训与管理;一是加强队伍的培训与管理。二是加强技术队伍的培训与管理。

8.结束语

勘察工作是关系到工程质量的大事,勘察工作无小事,勘察质量管理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科学性很强的工作,抓好这项工作,必须要加强政府各部门的写作,只要政府职能部门真正下了决心,使勘察市场在价格管理等环节上走上正规,勘察行为内部的质量管理也就好抓了。■

【参考文献】

[1]胡茂森.抓全面质量管理,促进工程勘察施工工业的发展[J].中国地质,19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