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全科医学的发展集锦9篇

时间:2023-06-14 16:36:15

全科医学的发展

全科医学的发展范文1

一、全球健康的学科概念与内涵

全球健康实际上是公共卫生与国际卫生两个概念的延伸与扩展。苏小游等[2]在综合了WHO健康促进部前主任Kickbush、新西兰W克兰大学的Beaglehole和Bonita教授、埃默里大学Koplan教授等,以及《全球健康概论》教材编委会的意见后,提出了全球健康中文版的定义:全球健康是致力于改善全人类的健康水平,实现全球人人公平享有健康的一个跨学科、兼具研究和实践的新兴领域。全球健康本质是一个跨学科兼具研究和实践的领域,以实现“人人公平享有健康”为主要目标,其关注的是“具有全球意义的健康问题及其决定因素,以及解决方案和全球治理”,参与的主体包括“国家、地区和全球层面超越国界和政府的国际组织,动员并协调各方力量”,涉及的学科包括“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卫生领域其他各学科,以及卫生领域学科之外的政治、外交、社会、经济等学科,倡导跨学科参与和合作”。学科主要体现了全球化的思维和多学科交融的特点。

二、全球健康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与专业素养

武汉大学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全球健康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系统研究,凝练出我国全球健康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素养[4-7]。我国全球健康专业人才主要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多学科知识结构,能够从全球视角识别全球主要健康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制定符合国际规则的全球健康治理策略、行动计划和具体措施,具备跨文化、跨国界团队工作精神,善于沟通、协作,致力于改善全人类的健康公平性、提高全人类健康水平的复合型人才。专业素养体现在核心知识的掌握和核心能力的培养。要求掌握的核心知识包括:熟悉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管理学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全球健康学科目标、任务、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主要全球健康问题治理的原理、策略和措施,了解其他相关学科如健康伦理学、文化人类学、国际政治与经济学、国际法学等基础知识。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包括:具备预防医学学科基本能力,以及在全球化视角下识别、评估和解决全球重大健康问题的能力;具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团队工作,协调与合作、领导和管理,促进健康公平性的能力;具备多学科背景,善于运用多学科方法理论,分析和解决复杂健康问题。

三、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2003年非典的出现,我国公共卫生预防医学领域第一次接受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暴露出国内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上的不足和缺陷。随着全球化不断推进,我国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暴露的问题不断呈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科教育体系落后。目前,我国已经有60多所院校开设了预防医学本科专业。但是,我国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仍沿用前苏联模式,毛宗福等[8]认为该模式的主要缺点为学科背景以“医学”为主,培养目标只定位于各级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这种主要针对“疾病预防与控制”专业机构单一的培养模式和知识结构,最终造成预防医学人才思维视野狭窄、个性能力不足,难以胜任全球化带来的公共卫生新议题。二是专业素养中缺乏全球化思维。全球健康的理念的建立与发展已经历经最少20年的历程,代表着目前公共卫生发展的主要方向。我国全球健康学科虽起步较晚,但继2012 年北京大学成立我国第一个全球卫生系之后,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昆山杜克大学等陆续成立了多家全球健康研究机构。中国全球健康大学联盟(CCUGH)于2013 年成立,至今成员已经发展到23所高校。然而,仅有的几所高校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现全球化的思维,如复旦大学着力培养“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人文情怀以及深厚的科学素养和实践精神的品学兼优的预防医学领军人才,关注各类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探究成因和规律,研究保护整个人群安全的技术方法和对策”;武汉大学明确提出了“国际化-复合型公共卫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四、全球健康学科发展下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武汉大学虽然已经开始全球健康本科专业招生工作,一些院校也开始了硕士专业招生工作,但是,未来我国全球健康专业人才在很长一段时间仍然十分紧缺。纵观全球健康学科的概念与内涵、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素养,全球健康专业人才的培养强调:①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专业背景;②全球化的思维方式;③多学科交叉应用的能力。国内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一向兼顾临床医学的专业背景,应该大胆创新改革,胜任全球健康人才的需要,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4.1 调整原有学科体系,做好顶层设计

针对原有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知识单一,缺乏全球化思维的缺陷,应及时调整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科学引入全球健康的方法和理论,如可以精简原有预防、基础和临床课程,增设全球健康相关方法和理论,其他相关学科如文化人类学、健康伦理学、国际法学、国际政治与经济学等基础知识。

4.2 培养或引进全球健康学科人才,改变原有知识结构

综合性院校可以通过整合原有相关学科骨干,如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拓展预防医学教师学科背景;医学院校可以通过引进相关学科人才或派遣青年教师到海外全球健康相关院校进修,提升自身全球健康教学培训能力。

4.3 增加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展国际视野

全球健康人才的培养,其根本在于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丰富国际经验,增强全球意识,最终能以开放性的思维,从全球的视角观察和解决健康问题[9]。可以通过加强与美国等全球健康学科发展较为先进的高校交流与合作,提升本校的全球健康学科水平。另外可以通过聘请国外教师给学生系统授课、国际学生交换、学生出境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全球健康夏令营、远程培训课程学习和联合培养等的方式,开阔学生国际视野,提升参与全球健康问题管理决策的能力。

4.4 建全球健康实践的案例,提升实践能力

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人才一个重要的素养就是应对公共问题的实践能力。我们可以结合自身所处的地域特点,现有的国际交流合作等条件,构建全球健康实践的案例,鼓励学生、教师的参与,提升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在全球健康学科发展的背景下,公共卫生预防医学学科应该根据全球健康学科内涵与人才培养目标,及时调整自身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体系,引入全球健康的理念和方法,提升全球化思维的能力,弥补自身的缺陷,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罗秀,李健.全球健康的内涵与学科发展[J].现代预防医学,2017,44(6):1070-1072.

[2] 苏小游,梁晓晖,毛宗福,等.全球健康的历史演变及中文定义[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5,49(3): 1-6.

[3] 向浩,何启强,毕勇毅,等.对开设全球健康学本科专业必要性的几点认识[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3,12(7): 649-651.

[4] 秦欢,王全,毛宗福,等.中国全球健康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讨[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4,31(6): 395-397.

[5] 肖海燕,王培刚,毛宗福,等.中国全球健康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15,23(3): 406-408.

[6] 向浩,毛宗福,秦欢,等.我国全球健康专业人才培养初探[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2): 382-384.

[7] 王全,向浩,何启强,等.全球健康本科专业建设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2: 95-97.

[8] 毛宗福,毕勇毅,陈华,等.国际化―复合型公共卫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3,17(6): 542-544.

[9] 向浩,李菲菲,李滔,等.国际化-复合型公共卫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15,23(3): 420-423.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应急型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号 2016JGB176)

全科医学的发展范文2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医院建设的全局,必须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理念指导医院各项工作,增强医院综合实力,促进医院全面建设。

必须坚持发展这个主题医院要科学发展。

把握发展规律,医院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用新的思维谋划医院建设,用新的观念指导医院实践,用新的办法改进医院工作。

必须依靠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实现医院科学发展。坚持发展成果由全社会和全体职工共享。近几年,内蒙古医院全面改善就医环境,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医院的固定资产不断快速增长过程中,职工的收入、福利没有受到任何影响,而且保持持续合理稳步的增长,做到发展中凝聚全院职工,调动了全院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了全院职工的科学发展意识和能力,保证了医院的全面、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医院要科学发展。

依靠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发展为了谁。发展成果由谁分享,始终贯穿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和理念。作为医院,首先要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医院工作的首要任务。要让人民群众满意,必须树立全新的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规范服务流程,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把优质服务贯穿于每一个工作环节,确保全院、全员、全程、全优服务。加强和改善医院接待的各种条件,提升接待能力,真正做到患者选择我院是愿意,来到院确实满意,离开我院充满情意”实实在把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关爱落实到每个患者身上。

必须以全院职工为本。要重视职工人文素养培养和职业素质教育,医院要以人为本。为职工的成才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提供支持平台。必须坚持正确的办院宗旨,充分认识提高群众健康素质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坚持医疗卫生工作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和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健康权益,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作为医院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主动承担政府、社会的健康职能和职责,架起政府和百姓之间的感情桥梁,真正做到全面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全面落实医疗卫生行业的各项法律法规以及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全面落实医院的各项工作任务。

必须坚持正确的办院方向。实施“科技兴医、质量兴院”战略是办院之本,医院要以人为本。要充分认识科技兴医和质量兴院的相辅相成关系,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把科技兴医和质量兴院战略一起抓,使之同步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使医院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医院要科学发展。

既着眼长远,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要注重预防、治疗、康复的结合。创新体制机制,又立足当前,着力解决医院发展中存在问题;既注重总体设计,明确总体目标,又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积极稳妥地推进医院各项工作。

就是推进医院建设各方面的均衡发展,全面发展。应在管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经营、环境、文化等方面下功夫,逐步实现医院后勤保障的社会化、医院环境的生态化、医院服务的人文化、医院信息的数字化、医院管理的科学化、管理队伍的专业化以及技术、设备、基础设施的现代化,为人民群众提供高水平、高质量、高标准的医疗健康服务。

全科医学的发展范文3

1全科医学与全科医学教育的内涵

全科医学是临床医学中的一门学科,是在通科医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特点可概括为:以医疗为核心,集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为一体;以一级预防(即无病防病)和二级预防(有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为主;服务对象不受性别、年龄、病因、病种的限制;服务空间突破医院门诊和病房可深入患者家庭。所以全科医生是在拥有通科医生实力的基础上具备更高综合素质的社区医生,主要解决社区里常见的健康问题,必要时还能够提供专科转诊意见。据世界各地调查结果统计显示,所有病人中5%的患者需要专科医生治疗,而95%的健康问题可通过训练有素的全科医生来解决。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提升引起了人民群众对健康水平的重视。与此同时迅猛更新的科学技术也快速提升了我国的医疗诊治水平,这使得我国社会老龄化现象日益加剧。利用卫生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预防保健方面的服务是全科医生的职责,在我国经过正规教育或培训的全科医生数量无法满足公众所需的社区卫生服务。1999年卫生部颁发了《关于发展全科医学教育的意见》明确了全科医学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基本原则。2000年我国基本构建了全科医学教育体系的框架。卫生部和人事部在2001年举行了全科医师资格认证考试。2004年“全科医学专科医师会员资格认证试点工作方案”出台,试点工作启动。同年,卫生部针对本科医学毕业生制定了全科医学专科医师培训标准,即为时3年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培训结束以后,由省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组织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可获得《普通专科医师培训合格证书》,并作为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全科医生的资格认可。2011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明确将全科医生培养逐步规范为5+3模式,即先接受5年临床医学教育,再接受3年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现阶段我国全科医学教育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借鉴了国外全科医学教育模式即医学基础教育、毕业后的专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三种。我国全科医学教育模式主要有:

(1)医学基础知识教育,主要以本科阶段学习的医学生为教育对象。我国部分高等医学院校开设全科医学核心知识、技能为必修或选修的理论课程,以完成医学基础知识教育。但大部分的医学院校仍以开设临床医学课程或中西医课程来完成基础知识教育。

(2)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主要以本科应届毕业生为对象,培训结束以后需考取普通专科医师培训合格证书。这类似于国外毕业后专业教育,是现阶段开展全科医学教育主要的方式。

(3)岗位培训,分为两种:一是在岗专科医师转向全科医师的转岗培训,一是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全科医师的继续教育。我国的全科医学继续教育主要是指对已经从是全科医师工作的人员进行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观念、新方法、新信息、新发展和有关政府在管理上的新政策、制度、规定方面的教育。是现阶段开展全科医学教育重要的方式。

2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全科医学教育开展情况

强调以健康为中心的全科医学改变了传统医学以疾病为中心的理念。我国各大医学院校全科医学教育水平参差不齐,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全科医学教育与培训。截止2010年,在我国具有临床医学专业的128所医学高校中,仅有63所高校在理论课程中开设有《全科医学概论》,其中14所院校将其设为必修课程,其余均设为选修课程,而设置全科医学系或教研室以承担理论教学的高校只有27所,大部分院校的全科医学课程是由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系或其他学科负责承担。而全科医学实习课的开设在63所高校里仅仅只有12所。1989年全国首个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在首都医科大学建立。2000年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成立于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将全科医生培训与学位教育接轨,制定了全科医生规范化“5+3”和“3+2”模式综合方案,前者与临床专业硕士接轨,后者与成人学历专升本学历学位接轨。2001年广州医学院开办了全科医学专业方向选修班并开设全科医学实习课。2004年山东滨州医学院成立了全科医学系,初步建立起以教授、博士为学科带头人,硕士为主体的全科医学教育师资队伍。2010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启动全科医学“临床医学硕士培养衔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课程建设”,探索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四证合一”的课程建设。2011年广州医学院首创国内与国外联合培养全科医学硕士研究生项目。同年,广西医科大学成立全科医学学院,实行了“3.5+1.5”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方案,即三年半理论学习,一年半实践教学。

3地方医学院校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的思考

全科医学的发展范文4

随着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全科医学成为方法论与价值观的知识与技能兼具的医学体系。就目前的形势来说,全科医学在发达国家的发展速度快于中国,由于中国开展全科医学的时间较晚,致使中国全科医学的教育体系不够健全,教育现状不理想。我国医学院校对全科医学重视程度不高,全科医学专业的学生认识度不到位,无法为社区居民真正提供服务。近年来,我国全科医学教育虽得到改善和发展,但仍存在很多问题。我国医学院校在开展全科医学教学过程中,由于诸多研究报道中全科医学教学研究的报道太少,导致教学方式过于老套,全科医学知识过于陈旧;项目的经费支持力度不够,全科医学教育工作者的培训不到位,使得全科医学教育工作陷入瓶颈,严重制约了全科医学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提高全科医学教育质量的具体措施

1.加强全科医学教育师资培训

1.1全科医学教育工作者岗位培训

医学院校对全科医学教育工作者的培训,能够提升教育水平,并且能够突出全科医学的思维理念,强化全科医学的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全科医学教育工作者岗位培训主要针对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这样有利于提高全科医学教育工作者的临床素质,安排学生入社区进行实践教学,并对其进行考核等。对全科医学教育工作者进行岗位培训提高了教育质量,在强化全科医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实践教学,确保教学质量。

1.2强化全科医学教育师资队伍能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强化全科医学教育师资队伍,全科医学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互相沟通与交流,提升全科医学教师的质量。加强全科医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可以定期对全科医学的教育模式进行探讨,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或意见;还可以系统开展全科医学的理论知识与技术进展讲座,积极鼓励和支持全科医学教育工作者借助网络参加学术会议或培训,提升全科医学理论知识和技术,提高全科医学教育工作者业务水平。

2.合理转变全科医学教育教学方式

全科医学教育教学模式沿用了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因此全面转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引导学生把全科医学理论知识运用到社区中去,学生在社区卫生服务站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全科医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提高全科医学教育质量。全科医学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主要通过社区导向和一些基础性问题,对病例进行分析。通过对病例进行分析,建立服务意识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学习兴趣,为学生毕业后进入社区医疗机构或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建立完善的全科医学教师考评制度

提升全科医学教师的质量最为有效的手段就是建立完善的考评制度,在全科医学教育培养新一代全科医学综合型人才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通过定期对全科医学教师进行考核评价,能够提高全科医学教师师资能力,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对全科医学教育工作者的整体素质以及授课方式和教学大纲进行评价,然后进行公开交流,使其能够扬长避短,互通经验,不断提升全科医学教育质量。

三、结论

全科医学的发展范文5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就必须抓好“发展”这一要务。而“发展”的第一要务,首先是科学的。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应该成为我们执政党带领全国人民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指导思想。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我们要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关心群众安危冷暖,着力解决好关系他们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

结合医院的实际工作,我觉得我们要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医院建设的全局,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理念指导医院各项工作,增强医院综合实力,促进医院全面建设。

一、医院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发展这个主题

医院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握发展规律,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用新的思维谋划医院建设,用新的观念指导医院实践,用新的办法改进医院工作。

实现医院科学发展,必须依靠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坚持发展成果由全体职工共享。近几年,我院在改善就医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职工的收入、福利保持持续较合理稳步的增长,做到了发展中凝聚全院职工,调动了全院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了全院职工的科学发展意识和能力,保证了医院的全面、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医院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发展为了谁,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分享,始终贯穿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和理念。作为医院,首先要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医院工作的首要任务。要让人民群众满意,必须树立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规范服务流程,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把优质服务贯穿于每一个工作环节,确保全院、全员、全程、全优服务。加强和改善医院接待的各种条件,提升接待能力,真正做到“患者选择我院是愿意,来到我院确实满意,离开我院充满情意”,实实在在把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关爱落实到每个患者身上。

医院要以人为本,必须以全院职工为本。要重视职工人文素养培养和职业素质教育,为职工的成才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提供支持平台。医院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正确的办院宗旨,充分认识提高群众健康素质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坚持医疗卫生工作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和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健康权益,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作为医院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主动承担政府、社会的健康职能和职责,架起政府和百姓之间的感情桥梁,真正做到全面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全面落实医疗卫生行业的各项法律法规以及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全面落实医院的各项工作任务。

医院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正确的办院方向。实施“科技兴医、质量兴院”战略是办院之本,要充分认识科技兴医和质量兴院的相辅相成关系,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把科技兴医和质量兴院战略一起抓,使之同步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使医院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医院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

协调发展,就是促进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各个方面以及医疗、行政、后勤各个环节相互协调,通过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加快发展速度,优化学科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必须始终坚持以医疗工作为中心,各项工作协调发展。

医院要协调发展,还必须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协调。要将医院发展速度和社会经济可承受的程度,以及服务人民群众的满意度统一起来,防止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的倾向,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才能突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医院要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建设是医院科学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必须用好现有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优秀人才,选拔突出人才。医院必须把人才培养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计划,敢投成本,在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同时,重点培养一批中青年专家。

医院要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医院文化建设。医院文化具有振奋医院精神、提高员工素质、塑造医院形象、凝聚职工力量的重要作用。通过文化建设,提高每个职工的整体素质,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端正服务态度,提高医护质量。同时必须创建学习型医院,把学习当成医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工程,当成医院发展的第一要务,倡导职工养成主动学习、重新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

四、医院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全科医学的发展范文6

在国外,全科医师均是经过正规医学院校本科学历教育后,再经过严格的全科医生住院医生培训,才能正式上岗,他们能够正确地接诊并及时处理或转诊病人。国内全科医学教育起步较晚,现阶段存在多种培训形式:高等医学院校全科医学知识教育、毕业后全科医学教育、全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等。高等医学院校全科医学知识教育为医学生日后成为全科医师或专科与全科医师的沟通和协作打下基础;毕业后全科医学教育以培养合格的全科医师为目标,通过规范化培训,使其达到主治医师水准;继续医学教育是时展的需要,通过强化计算机网络知识,培养学员运用各种现代化手段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员成为一名终身的自我教育者;岗位培训则是现阶段对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基层医生进行的转岗培训。从长远看,我国全科医师将主要通过毕业后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进行培养。

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现状

提高全科医疗服务质量是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生命线,关键是培养一支具有相当技术水平、医德、医风高尚的高素质全科医生队伍。由于国内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的滞后,使我国目前合格的全科医师为数寥寥,目前正在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极少,很难为社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医疗保健服务。

为了顺利开展培训,卫生部于2000年颁布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和《全科医生培训大纲(试行)》等文件。迄今为止,国内仅有北京、浙江和上海等地开展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培训学员不足1000人。北京市于1999年开始实施了“百千万”全科医学人才培养计划,即培养100名全科医师骨干、认定1000名全科医师职业上岗服务资格和完成10000人次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并于当年招收了首届“毕业后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班”;截至2004年,经过规范化培养的全科医师为142人。

2000年,浙江大学医学院开展全科医生住院医生培训项目,招收47名学员;2005年7月浙江大学医学院公布了《浙江省2005年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招生简章》,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招收20名学员。上海市从2000年12月~2004年9月,共举办5期毕业后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班,实际招收125名学员。第1、2期共32人分别于2004年12月及2005年7月完成培训并获得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另有93名学员在读,现均已完成理论课程的学习并通过考核,进入临床实习和社区实践阶段。部分省市正在尝试开展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进展也极其缓慢,全国大多数省份尚未开展。按照目前国内规范化培训的规模和范围,将难以满足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的需要,难以改变社区医务人员学历低、职称低的局面。

现阶段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全科医师规范培训存在以下两种现象:一是没有开展的省市不愿意开展,表现为积极性不高,卫生行政部门,培训机构、培训对象所在单位均有一定抵触情绪;二是已经开展的省市正面临培训学员数量越来越少、培训效果不好、学员流失严重等问题。

经费问题必要的培训经费是决定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国内已开展规范化培训的地区均为经济较发达地区,政府财力雄厚,可给予足够的经费支持,参与培训的单位科研、教学等力量较强,但此模式难以在中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复制。当前,规范化培训经费的获取途径尚缺乏政策依据,卫生行政部门难以下拨大量培训经费。按照每人每年2500元培训费计算,4年脱产培训就需要1万元,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如果经费完全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个人承担,必然导致他们积极性下降,不愿参加培训。

学员自身问题规范化培训存在着生源不足的问题。由于当前社会舆论对全科医学和全科医师不理解,相对专科医师而言,全科医师的社会地位不高,导致学员觉得全科医学在我国的发展前途未卜,对自己今后的发展缺乏信心。多数学员刚从高等医学院校毕业,面临谈恋爱、成家立业等实际问题,思想难以稳定。参加培训时,学员难以从本单位获取奖金及各种福利,经济负担较大。经过4年的规范化培训,学员能否返回到原单位从事本行工作,也是一个未知数。

用人单位的问题参加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的学员所在单位主要为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因经济拮据、人力资源不足等原因,加之经过4年的规范化培训,推荐参加培训的学员能否返回原单位等多种因素,导致所在单位难以支持年轻医师的培训。根据卫生部规定,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需脱产3~4年,而目前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组建不久,一方面人手紧缺,另一方面又要抽调人员去参加培训,很易陷入两难境地,特别怕出现“鸡飞蛋打”的局面。尽管双方可签定工作协议,但其约束力有限。学员长期脱离原工作单位,若与单位缺乏沟通,单位将难以用其才,学员难以尽其才。

其他问题 目前国内仍有相当数量的省市区至今未制定本地的全科医学教育规划或几乎停留在文件纸面,对全科医学教育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下降,导致我国的全科医学教育发展极不平衡。卫生部早在2000年即颁布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但迄今尚缺乏具体而有效的实施方法和保障措施,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严重缺乏师资、培训工作不规范、培训基地和教材建设亟待加强等。2006年底卫生部试点评定出的部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带教师资自己尚未接受过全科医学知识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培训呈现出“专科医师培养全科医师”、“外行带内行”的现象。

建议

鉴于现阶段国内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困难重重,难以满足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迅速发展对全科医学人力资源的需求,根据我国国情,拟提出以下建议。

深入探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有效模式从长远看,毕业后的规范化培训是培养全科医师的重要途径,且是培养全科医师的正规途径。但政府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相关政策。安排专项财政经费,加大对培训的支持力度。通过扶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减轻社区卫生服务的经济负担,保证规范化培训的顺利实施。各地要根据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阶段来选择和确定培养全科医师的方法,确保全科医师的培养能满足社区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政府应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性高等医学院校探索开展多种形式的全科医学教育开展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为社区卫生服务提供高质量、高品位的全科医学人才。由于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难以解决当前全科医生数量不足和质量层次低的问题,在现有基础上应积极探索培养全科医生的其他途径。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开创有中国特色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教育方案。如有学者提出_3],在有条件的地方性高等医学院校增设直接以培养全科医生为目标的全科医学本科专业,培养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对象是参加高考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后入学,经过5年(本科)的全科医学正规学习,并结合临床实习和社区调查研究实践教学,使其达到全科医生的基本要求,并在今后的社区实践中通过继续教育等方式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这是当前应给予支持和鼓励的一项应急措施。

全科医学的发展范文7

一、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开展医院各项工作

推行可持续发展的前瞻性战略,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对于发展要周密策划。把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把可持续发展贯穿于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谋求当前利益的同时,必须着眼于长远利益,防止只顾眼前发展而牺牲长远的持续发展。医院要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服务需要先进的基础设施、精湛的医护技术、优质的星级服务和独特的医院文化来支撑,这些都需要不断发展。随着疾病谱的变化,随着医疗竞争的加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如果医院停滞不前,必将在竞争中败下阵来惨遭淘汰。所以,提高医疗效果,增强竞争能力要靠发展;提高管理水平,实现优质服务要靠发展;打造医院品牌,形成特色医院,还是要靠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加快医院发展就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好体现。近几年的变化看,随着医保政策的落实,入院诊治患者人次大幅增加,如何为病人求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如何使职工心情愉快,工作热情,运用科学发展观谋求医院发展的根本,因为我所做的一切,就是实实在地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二、用协调的布局、全面的统筹组织医院各项工作

全面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要全面客观地分析我院业务发展的状况,全面发展是各方面的协调发展。按照全面发展的观点,确定的发展业务的战略是突出重点,带动全面。重点就是要转好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以项目创新带动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以技术创新带动医疗水平的提高,以制度创新带动医疗安全的持续加强,以管理创新带动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创新需要人才,必须把人才建设作为医院发展头等大事,以开展创名牌、造名医活动为载体,采取引进与自主培养相结合,走出去,请进来,逐步建立适应现代化医院发展的管理和科技人才队伍。走出去,就是把有发展潜力的人才送到大医院、专科医院和先进地区医院进行深造,采百家之长,树当地名医;请进来,把国内外知名专家请到院来传经授宝,提升全院整体业务水平。

即便是医院内部和医学科学内部也是纷繁复杂、纵横交织的因此,事物不是孤立的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联系。医院以及医学科学的发展都离不开周围的环境。要科学发展,就要理顺发展中各方面的关系,立足全局,统筹兼顾。医疗卫生事业是全人类的事业,密切关系人们群众健康的事业,联系党和人们群众的重要纽带。党的十七大以来,重视民生是新一代领导集体的重大战略决策,全面科学地发展卫生事业已经提到前所未有的地位。因此医院和医学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党关于卫生事业发展政策的指导,离不开社会各业对卫生事业的影响,更离不开广大人们群众对卫生事业的支持。必须始终坚持医院的公益性质,坚持群众的需要就是追求,群众满意是追求的目标,促进医学发展、人人肩扛永远是永恒不变的理想。

全科医学的发展范文8

谁是未来全科医学发展的主力军?毋庸赘言“人才”――全科专科医师。2006年印发的《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到2010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将开展全科专科医师培养工作。与之相关的是,日前六部委联合印发的《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也明确提出,各大医学院校探索增设全科医学临床二级学科、鼓励大型综合医院增设全科医学科室等。

有关专家表示,这一文件的预示着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发生转变:由原来的公共卫生院系单独培养,转化为医学临床院系、公共卫生院系等机构协作完成,而全科医学的培训重点也将转向临床技能实践(《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试行)》,见图1)。培养体系转变正是为打造一支优秀社区医疗队伍做准备,而全科专科医师也将成为医疗服务队伍中不可或缺的主力军。

背景

全科医师也是专科医师

现阶段,许多人认为,全科是与专科相对的学科,而全科医师的技术水平更是不如专科医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杨秉辉教授指出,正是这种错误的理解造成了公众对全科医师的不信任。

杨秉辉表示,全科医学是归属于专科医学的一门临床学科,是专科医学的分支。例如,心血管专科、肛肠专科等,全科也可以称为“全科专科”,而服务在其中的医务人员理应称为“全科专科医师”。

据北京医学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贾明艳介绍,这一概念在2005年就获得了认可。当时,学术界对服务于社区医疗的医务人员培训项目提出多种命名,如全科医学科医师培训、全科专科医师培养、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全科住院医师培养等,但最终命名为“全科专科医师培养”。

“这就意味着全科医师培养被纳入到专科医师培养体系,全科医师被承认为专科医师,《规划》中提出将全科医学归为临床二级学科,无疑佐证了这一事实。”中国医师协会副秘书长陆君解释说,所有的专科医师毕业后都需要经过3年住院医师培训,以提高临床能力诊疗水平。而住院医师培养包括普通专科培训和亚专科培训,全科医学已经归属于临床二级学科,也就是所谓的普通专科,所以全科专科医师将按照普通专科培养体系进行培养(普通专科培训一般为3年;亚专科培训在完成普通专科培训的基础上接受更高层次的专业培训,一般为2~4年)。

从2005年全科专科医师培养体系确立至今,该培养模式已经经历了5年的发展,目前已建成的部级全科医学专科医师培训基地34家。其中,除外,其他省市区均已建成省级全科医师培训中心,全科专科医师培养在全国已经普遍开花。

陆君表示,尽管目前能够通过全科医学专科医师培训的人数还很少,但就个体而言,个个都是社区医疗行业的“精英”。有数据显示,自北京市开展全科专科医师培养以来,每年输出的人才中,有70%将成为社区医疗行业的骨干分子。今年是全科专科医师培养大面积推广的关键性一年,全科专科医师培养是为社区医疗输出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

解读

目前,我国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模式较多,大体分为四种模式:岗位培训教育;学历提升教育;全科医学学历教育;还有一种是与国际惯用模式,即5年临床医学本科学历教育再经过3年全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共计8年,这也是目前学术界较为认可的模式。

“其中,8年培养出全科专科医师是全科医学教育的核心,在全科医学被纳入临床医学二级学科的前提下,我们更需要通过这一模式培养高水平的人才,这也是今后十年的发展方向。”首都医科大学公卫学院全科医学系教授路孝琴表示。那么,这种模式的优势是什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培养全科专科医师?

全科专科医师培养一大特点在于设置了培训准入门槛。目前,在社区工作的全科医师多为在岗医师通过转岗培训或岗位培训而成。由于岗位培训没有入口,在岗医师又多为大专学历,基础教育较为薄弱,而岗位培训时间短又使得其临床基本技能较差,整体队伍水平不高,百姓不认可。陆君指出,全科专科医师培养在准入上就与其他培训有所区别,只有经过5年临床本科教育的医学生才能够报名参加在基地的培训,这就保证了培训出来的全科专科医师是“精英中的精英”。

3年 用于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经过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的医学生如果选定全科工作方向,就必须再接受3年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副会长郭爱民教授介绍,“这3年的培养包括全科医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学习(见表1)、临床培训基地轮转(见表2)、社区独立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技能训练。培训结束通过相应的考核,方能成为全科医师。”

路孝琴进一步阐述到,在全科医学理论学习中,理论知识还包含医患关系、医学法律等相关人文课程,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并体现实用性,以社区常见案例为主。此外,以前社区没有科研课题,但如今明确了全科专科医师的地位,全科学科要保证能与其它专科发展同步,全科专科医师也需要做科研。但是,不是所有的理论知识学习都是在培训前期完成,而是可以由各基地调整,安排在社区培训时进行。

一些医学生表示,在大医院轮转期间科室太多,抓不到重点。对此,路孝琴表示,临床培训基地轮转是让学生重点掌握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尤其是防治原则,为在社区工作打下基础。为了对临床实践有更深的了解,可以安排将大医院轮转与社区实践在时间上结合起来,如每轮转一个月在社区待一天,有利于知识结构的梳理。

据悉,全科专科医师模式是和国际接轨的,大多数国家培养全科专科医师的时间是3~5年,有的国家如加拿大设有两套方案,面向农村培养的全科专科医师培训时间是3年,面向城市的则是2年,因为身处城市的全科专科医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更多。

26 个月 在大医院轮转

《规划》中已经明确提出,将全科医学归为临床二级学科,即为临床学科其工作的侧重点也将是承担医疗服务。台湾联新国际医院院长张焕帧表示,任何医疗机构都比不上三级医院的诊疗能力强,这就需要三级医院在培养全科专科医师中起作用。《规划》中也明确提出,鼓励大医院建立全科医学科室。

“但应注意的是,全科专科医师需要掌握全科医学的思维,切忌受专科医学思维的局限。”郭爱民强调,在大医院轮转的26个月,全科专科医师难免会受到专科临床诊疗思维的影响。因此,全科专科医师在大医院轮转后,还需回到社区医疗机构接受技能操作培训。只有将大医院临床工作经验结合社区实践经验,培养出的医师才是真正的全科专科医师。

贾明艳指出,打造一名全科专科医师需要大医院和社区医疗机构的协作。试想,在社区医疗机构就诊的患者中,既有年轻人,又有老人;既有妇女,又有儿童,涉及多个临床学科,依靠单一学科是无法解决问题的。这就决定了全科专科医师需要在大医院重点学科进行至少2年轮转培训,获得较为规范的临床诊疗经验。

三级医院设全科医学科正是起到培训全科专科医师的作用,此外,全科医学科的设立对大医院与社区诊疗接轨也大有帮助。陆君指出,只有大医院设置了全科医学科,才能实现双向转诊,全科专科医师在往大医院转患者时,可以较快找到对应的科室,而三级医院的患者下转时,也可以与全科专科医师有较好的沟通,才不会盲目地把患者随便“扔出去”。

张焕帧告诉记者,全世界多数全科医学行业的专家认为,全科医学的发展必须要依赖大医院,也只有大医院与社区卫生机构协作,全科医师才能担当“守门人”的职责。目前,台湾所有大型医疗机构上半日都不开专科门诊,而是开设全科门诊,只有到下半日才有专科门诊,看专科门诊的所有患者都必须由上午的全科门诊下转。

影响

培养“能看病、会看病、看好病”的健康守门人

数据显示,几乎90%就医人群的医疗可以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解决。然而,现在在社区工作的医生水平参差不齐,出现误诊、漏诊现象的几率比大医院相对较高,百姓不愿去看病,以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医疗体系的建立面临着非常繁重的任务。而经过全科专科医师培养的全科医学人才临床技能得到提高,可以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的骨干作用。

陆君介绍,针对罕见病、多发病进行规范化培训后,全科专科医师对诊疗罕见病、多发病都有一定的经验,能够独立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诊疗服务,只有全科医生能看病、会看病、看好病,才能把患者留在基层,使基层医疗机构起到‘网底’的作用。最终达到合理诊疗的布局――常见病多发病在社区治疗,疑难重病在大医院治疗,在社区将公共卫生服务有效地开展起来。

伴随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培训学时有所增长,人力、物力较以往也有很大的增幅,这会不会影响医学生选择进入全科医生的行列呢?

“这是蛋生鸡、鸡生蛋的问题。”贾明艳说,美国全科医生和其他专科医师每年规范化培训的名额是由国家进行分配的,如神外医师由于需要的素质较高,规范化培训名额少,需竞聘才能获得培训名额,而家庭医生(及全科医生)培训名额较多,收入相对较低。但即便如此,培训前后的收入也是不一样的,在参加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前的收入可能是3万~4万美元,培训后可能达到10万~15万美元/年。

全科医学的发展范文9

论文摘要:学科建设是医院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促进医院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者通过研究全军中医血液病专科中心的发展历程.认为搞好重点学科建设必须注重选择知名度较高白勺学木权威作为学科带头人l选择有发展潜力酌科室.实施政策倾斜;重视学科队伍的建设和人才培养:选准特色项目重视学科硬件的改善和学科管理。

学科建设是医院建设的重要内容:而抓好重点学科建设对带动其他科室建设和促进医院科技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几年来.我们重点抓了中医科的建设,使之成为全军中医直液病专科中心、大连市中医血液病研究所和一级重点学科。回顾中医科建设和发展的过程,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用学术权且,发挥人才效应

学科建设的关键在于人才:尤其是学科主任f赶表了学科的技术水平‘决定着学科发展的方向。关系到学科竞争的实力。是学科发展的领路者。因此。重用医德医风好、业务技术梢、开拓精神强、管理水平高的学术权威在学科建设中至关重要。中医科初建时。院党委就把选拔、使用优秀学科带头人摆到了学科建设的首位。中西医结合专家黄世林,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从事临床工作}n余年.是我院造诣较深的技术骨干和学术权威。对中医学的现状和发展动向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翅前惫识.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疑难杂病方面有深人的研究医院党委确定他为中医科学科带头人.对他寄子了很高的期望。在实际工作中给予他充分的信赖。对他提出的科室建设意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待.使他能够心情舒畅地开展工作,刚组建的中医科.编制床位仅为1J张.医师只有?-} 3名.诊断上主要靠望、闻、问、切.治疗上主要靠中药‘火簇和银针.诊疗手段落后,技术力量不足:医院党委积极协助该科室完成了“三个更新’:即思想观念更新。理论知识更新和技术设备更新,使中医科的发展走上了现代化道路。为了使学科带头人始终掌握本学科的发展前沿知识.医院多次派黄世林到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进行学术交流和参观学习。目前。中医科已经成为全军和大连地区的重点科室。中医科的特色项目已经成为医院的主要技术发展项目。

合理配备人才。形成技术合力

要保持学科发展的活力。除r选配高素质的学科带头人外,还必须建立一支梯次分明,人才结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相对合理的专业技术队伍:充分发挥资源瓦置优势。在专科技术建设中形成合力一方面医院在中医科人员配备上实行了数量保证、质量提高、素质加强等措施.有计划、有目的地引进高素质人才.优化中医科入才结构:近年来。医院为中医科引进了3名硕士研究生、4名本科生,进一步加强了中医科的技术力量;另一方面医院根据中医科全体医务人员的不同特点.进行针对性培养1997年医院选派一名主治医师到英国皇家医学院学习.学成回国被提拔科室副主任,目前.全科拥有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7名,主治医师l名、每位医务人员都能够独立开展工作.熟练阅读和翻译外文资料。都能够根据临床的需要开展科研工作,中医科的整体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得到稳步发展和提商。

3选准主攻方向。发艘特色项目

特色与优势是加快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环节。是重点学科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参与竞争的关键,我院中医科建设初期与其他医院中医科的性质类同,都是以中医药治疗慢性病、常见病为主.无明显特色可言当时.血液病的研究在国内正处于发展初期.许多血液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中医在其发展的悠久历史中,对斑液病的.治疗方面已经显示出某些潜力〕因此.结合现代医学技术与研究方法,进行中医血液病诊治的临床研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确定将血液的中医诊治研究作为中医科的主攻方向。血液病是一个系统的疾病,中医治疗血液病的临味研究是一个周期很长的大课题。因此.在总的发展目标指导下。医院协助中医科制定r一系列周期短、见效快的阶段性目标.使研究工作不断深人.科研成果不断涌出.中医科在血液病研究方面呈现出很强的发展后劲几年来。我院中医科根据中医中药的传统理论.运用现代化的医学设备和手段.在临床实践和研究中摸索出一套具有现代中医特色的治疗方法。在急、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分型和治疗上形成了独特的方案.治疗效果在国内外处于先进水平;其中重型再障的治愈缓解率达JV. $;}’p.有效率达到了2}写:尤其是应用自制复方青熹片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型).完全绷解率达到P5,0’n以上:自体骨健移植、中药净化治疗急性白血病。 复发率仅为1 fi. 7 0’,}。居于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中医科共取得医药卫生成果奖20项.其中全军医药卫生成果二等奖7项,新药白血康也正在抓紧申报,并拟报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实行政策倾斜,改.支摊条件为了加快中医科的发展,使中医科尽早脱颖而出.医院对中医科实行了政策倾斜。1997年我院清理房屋.例出一幢面临繁华街市的平房.如果出租每年可以轻松拿到2。至3U万元的收人:许多人建议医院领导把这梢房子租出去.不仅省心.而且旱涝保收,医院党委面对这些议论。进行了反复认真的讨论。最后达成共识:学科建设是医院发展的根本.不施只看眼前的利益.而忽略医院业务技术的长远建设,因此。决定把这植平房全部划给中医科,同时投资j。万元对该科进行了全面整修、极大地改善了病人休养和医务人员工作环境。此事对中医科的工作人员鼓舞很大。为了改善中医科开展科研工作和新业务、新技术的条件.医院党委在医院建设资金缺口较大的谓况下.毅然把有限的资金投向中医科建设。近年来.医院投人巨资对中医科的中心实验室和骨徽移植中心进行了重点装备和改造。购买了先进设备.如流式细胞仪Pi.’R合成仪、倒里显徽镜、格式荧光显微镇、进口超低沮冰箱、二抓化碳钾箱、低组离心机、凝血因子侧定仪、CS一30UUPI_LTS血细胞分离机,!}-1.血细胞检测仪等。使该科设备总价值达到3aD余万元,使中医血液病专科中心成为由中心实验室、骨位移植中心、病房和中草药研究室四位一体组成的科室。中心实脸室同时向全院开放。带动了全院科研工作的开展。除此外,医院从1993年始每年还提供1}万元资金作为中医科发展荃金。为中医科的发展插上了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