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生命与健康的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6-22 09:32:48

生命与健康的论文

生命与健康的论文范文1

关键词:不健康;为艺术而艺术;阴暗;小市民;小资产阶级;形式主义

中图分类号:1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2)03-0107-09

“不健康”本是一个医学术语,但却成了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中一个非常流行的尺度。被指为“不健康”的作品,其价值受到怀疑。但究竟什么是“不健康”呢?《不列颠百科全书》说:“健康不像疾病,后者往往是可认识、可感知和比较容易定义的,而健康是一种有些模糊不清和难于定义的情况……按医生之见,精神健康可以接近,但总达不到。”对文学来说,“不健康”的精确内涵指什么?这往往具有很大的模糊性。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频频使用“不健康”来评定一个作品,这在某一时期曾深刻地改变与决定着文学的格局,对文学史产生了较大影响。这就需要我们从“不健康”的“使用史”表现出来的“症候”中去窥探它究竟是什么,以便不再盲目地以“不健康”来否定一部作品,从而给予文学更好的发展空间。遗憾的是,我们在对“不健康”的所指并不十分明确的情况下,几十年来心安理得地把它作为一个价值标准强加于文学,却一直没有沉下来反思什么是“不健康”?凭什么说一部作品“不健康”?

一、“为艺术而艺术”的“不健康”

较早用“健康”与否来作为评价文学作品标准的是徐志摩。1928年3月在《新月》杂志发刊词中,他提出评价文艺的主要标准是“不妨害健康的原则,不折辱尊严的原则”。什么是“不健康”呢?徐志摩没有明确定义,只是列出了13个“不健康”的流派,即:感伤派、颓废派、唯美派、功利派、训世派、攻击派、偏激派、纤巧派、派、热狂派、稗贩派、标语派、主义派。从徐志摩的论述看,当时“左翼”革命文学所注重的直接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相对来说功利性较强,有简单化、口号化嫌疑的作品以及情感较为狂热与低沉这两个极端的作品,都是“不健康”的。那种“有闲式”的冲淡闲适、中正平和,应该说比较接近徐志摩的“健康”了。徐志摩讽刺革命文艺“不健康”,立即遭到反击,彭康在《什么是“健康”与“尊严”——“新月的态度”底批评》中质问“健康”是谁的“健康”?彭康认为,徐志摩的观点实际上是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为资产阶级说话的,“健康”与否是有阶级性的,资产阶级认为健康的无产阶级却认为不健康,无产阶级认为不健康的资产阶级却认为健康,他说:“‘折辱’了他们的‘尊严’,即是新兴的革命阶级获得了尊严,‘妨害’了他们的‘健康’,即是新兴的革命阶级增进了健康。”彭康敏锐地指出了“健康”标准的阶级性,认为不能抽象地用“健康”、“尊严”来作为评价文学作品的标准,而要从社会阶级的立场去分析作品,但从社会阶级立场分析的“健康”究竟又具有怎样的内涵,彭康也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生命与健康的论文范文2

【关键词】 传统;保健;哲学;探讨

文章编号:1005-619X(2007)05-0279-04

1 “精、气、神”三位一体的生命观

中国传统生理学认为,“气”是人类生命体的物质元素,也是维持生命运动的物质基础。“失气则死,有气则生。”……“气”是维持、保证生命存在与延续的基本前提。中国传统生理学又将“气”分为“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当男、女交媾,男子之“精气”与女子之“血气”交融而合为一气的瞬间,一个新的生命体就诞生了。男、女精血形成的生命原生物质,称之为“精元之气”,简称为“精气”或“元气”。因其是生命体与生俱在的物质,故称之为“先天之气”;“后天之气”指从机体之外吸收的营养物质,主要又是从水、谷物等食物中获得,所以,又叫“水谷之气”,简称“谷气”。人的生、老、病、死取决于“气”的营运代谢。杨泉在其《物理论》中指出:“谷气胜元气,其人肥而不寿;元气胜谷气,其人瘦而寿。”“后天之气”只是负责营卫机体、补充代谢,保证人正常生命运动所需的能量物质,并不决定一个人的寿诞。“先天之气”决定着生命存在的状况,才是决定一个人生死的物质基础。故古人称“先天之气”是“生命之本”,“后天之气”为“生命之用”。生命衰竭的根本原因在于“先天之气”不断被耗竭的结果。保持“先天之气”的充盈,尽可能地减少其外泻,就成为长寿的基本前提。

按照中国传统生理学说的看法,生命运动的营卫代谢存在一个主宰,负责操纵或协调各脏腑器官的功能作用,使机体各组织协调一致地完成生命运动所需要的各种能量代谢,保证正常的生理、心理状态。《太平经》曾用驾车来比喻物质能量代谢,指出:身体健康与生命的安危,关键在于“精神”的状况。“精神”好比驾车的驭手,是马稳车平还是马颠车倾,完全取决于驭手的水平。认为生命活动的主宰是“精神”(一般都称之为“神”)。“精神”不是机体之外的“来客”,而是对“元气”及其功能的概括。“精”一般是“精元之气”的简称,是对人类生命元素的命名,是对物质实体的指称;“神”则是对物质实体所蕴涵或具有的功能的一般概括,两者合称为“精神”。故古人说:“凡事人,神者;皆受之于天气,天气者受之于元气,神者乘气而行。故人有气则有神,有神则有气;神去则气绝,气绝则神去。”没有无功能的生命体,也没有无生命体的功能,即荀况提出的“形具而神生”的命题。“精”是“神”的物质基础,“神”是“精”的功能作用,其具体表现为“气”的物质代谢运动。这就是“神者乘气而行,精者居其中也,三者相助为治”,决定生命运动的盛衰。公元前1世纪,刘安聚集其门客编撰的《淮南鸿烈》中就指出:“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位则三者伤矣。”形(精)、气、神三位一体。当“精元之气”一形成(即“形”的产生),其生理功能“神”也就存在了,生命运动的代谢形式也产生。形、气、神以同一物质为基础。具体表现为不同的生理职能而“相助以为治”,任何一方受到损害,都会导致整个生命体的瓦解。

2 “阴阳和谐”的健康机理

任何生命的产生和存在,都需要一定条件的生存环境,如果基本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或瓦解,生命运动也难以为继。中国传统哲学提出了“阴阳和而万物生”的命题,认为阴阳矛盾运动的统一,是生命起源的条件,也是生命存在的条件。指出,人作为生命体,其结构方式是“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人是由精微的“天气”(属阳)与沉浊的“地气” (属阴)相融合而生成,二者的分离意味着生命运动的终结。也就是《周易》所讲的:“一阴一阳之谓道。故独阴不生,独阳不长。只有阴阳运动相结合,才符合宇宙生成与演进的法则。就人的个体生命来讲,主宰生命运动的生命物质“元气”本身,就是阴阳矛盾运动的统一体。按传统的说法,男像天属阳,女像地属阴。男、女精血交融,是“天出其精,地出其形”的具体表现。元气(生命体)生成过程本身,就是一阴一阳运动结合的过程。而这个阴阳结合体的生存与发育,也需要一个由阴阳运动结构的生存环境,提供与生成类似的生存条件。“阴阳”只是构成生存环境相辅相成的不同方面。阴阳运动形成的“和谐”,才是生命生成与发展的基本条件。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和”即“和谐”,主要指阴阳矛盾运动相统一的生态环境。它既是万物生成的基本前提,也是万物生长发育的基本保证。遵循这一基本思想,我国传统生理学将人的机体结构分成若干对立统一的阴阳关系。《内经》指出,正常的生命状态在于机体本身的阴阳矛盾运动处于一定条件下的稳态。因此,处理阴阳关系的大要,在于使阴阳运动趋于协调统一,即“冲气以为和”,并将此种状态称之为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圣度”。如果阴阳不和,或是阴胜阳,或是阳胜阴,都会造成稳定的破坏,导致阴阳离决。这样就会引起机体功能紊乱,或是造成情绪躁动,或是降低自身抵抗能力使机体发生病变,而任何情绪的躁动或机体的病变,都是“先天之气”的耗损或泄漏。因此,能否保持一个阴阳和谐的内部生态环境,就成为衡定机体健康状况的首要条件。换言之,健康或不健康的生理基础,决定于机体本身的阴阳状态,“和”则是健康的标志,“离”则是不健康的标志。

应当指出,“阴阳和谐”不能简单地等同于阴阳平衡,不是阴阳比例的算术平均。“阴阳和谐”是一种最佳化合结构和一个互补动态过程,它依据内外生态环境的变化来决定阴阳的比重,而不是阴阳的绝对平均。《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阴阳之要在于“阴平阳秘”,根据节候变化与代谢营运状况,调整阴阳比例,使阴阳矛盾运动始终处于一种互补的最佳状态,以求得整体的优化。

3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保健思想

中国传统医学将影响身心健康的有害因素分为“内伤”与“外邪”两类。“内伤”主要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等社会心理因素对个人正常生活节奏的破坏而造成的不良影响;“外邪”主要指风、寒、暑、湿、燥、热“六淫”等自然因素对正常生命运动带来的不良影响。中国传统保健哲学在处理“外邪”与“内伤”对生命运动造成危害的关系上认为,“外邪”能否导致机体发生病变,取决于机体本身的状态。《内经》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气所奏,其气必虚。”“外邪”使机体产生病变,主要因“内伤”降低了机体自身的抵抗能力,“外邪”才乘虚而入,导致生病。反之,机体有效地防止了“内伤”的发生,“外邪”也就无隙可乘了。因此,对“七情”所引起的“内伤”的防治,在中国传统保健哲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任何派别都视为炼养的前提。“七情”的心理实质,是人对客观事物不同情感体验的主观反映,是受人们所处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方式决定的,主要又是由社会环境和社会生活决定的。社会生存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中国古人早有论述。《论语》、《庄子》、《内经》等文献中都曾明确指出,无规律的社会生活和动乱的社会环境会对人类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魏晋时期著名思想家嵇康于是提出了“富人多残,伐之者重;野人多寿,伤之者寡”的命题。他指出,一个人的社会存在状态与他所持的主观态度,决定着他所承受的生理、心理负担和压力。生活在不同社会条件下的人们,影响或破坏其正常生命活动的不利因素,其程度也有差别。一般地讲,多欲者身心负担较重,健康受到损害的可能性比少思寡欲、身心负担相对较轻的人就大得多,强调了社会生活在人类保健活动中不可等闲视之的重要意义。

我国传统保健哲学不仅仅指出社会生活影响身心健康的现象,同时,还探讨了社会生活影响身心健康的生理机制。传统病理学认为,引起正常生活节奏瓦解的主要原因是“七情”,即由各种各样欲望导致的情绪波动。按中医理论,“七情”是“神”处在不同反常状态下的具体表现,称之为“失神”。“神”为“君主之官”,是五脏六腑功能的主宰。《灵枢》说:“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七情”所动伤心,心伤则引起五脏六腑功能失调,从而破坏机体自身“内环境”的动态平衡。故有“神躁于中,则形丧于外”之说,最后导致整个机体的瓦解。因此,身心健康状况与人的行为特征息息相关。一个人的健康长寿与否,取决于其对社会生活的主观态度与生活习惯,即荀子指出的:“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使之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强调了人的主观努力对维护身心健康的积极意义。

4 “节阴阳,调刚柔”的动静法则

我国传统医学理论认为,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和源泉。人从头到脚,从内到外所发生的病变,无不与气血的运行息息相关。古人运用阴阳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来认识和阐释气血运营的生理、生化过程,指出人体发病机制;主要有阴阳失调引起的代谢功能障碍。因此,机体自身的相对稳定和机体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相对稳定,是维持“阴阳和谐”的基本保证,从而提出了“节阴阳,调刚柔”的动静原则。其原则包括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要求调节机体自身的阴阳矛盾运动,维护内部生态环境的稳定。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先哲就指出了生命运动本质上是一个“新陈代谢”过程。只有保持适度的代谢水平,促进机体营卫代谢的协调与顺畅,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状态,获得健康的体魄。提出了“流水不腐,户枢不蛀”的思想,要求机体保持一定的自然运动,防止气血的淤积,保证营卫代谢的畅通。先哲们还指出,人的精力和体力都有一定的负荷极限,任何类型的运动或活动都必须张弛适度,决不能超过机体的负荷能力。在理论上提出“中和”为动静的“圣度”。正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三国时代名医华佗明确提出了“人体欲得劳动(运动),但不当使极耳”的身体练习原则,确定了用“汗出为度”的生理反映来把握每次练习运动量的思想。“节阴阳,调刚柔”,就是要求通过适度的机体运动,调节或改善脏腑功能,使其动而有序,保持机体内部生态环境的相对稳定。

另一方面,是要求调节机体与生存环境的关系。首先是处理好与社会环境的关系。通过行为规范和心理调节,防止社会生态环境诱发“内伤”破坏机体“内环境”的有序运动。要求从居处、饮食、劳作、衣着、娱乐等方面人手,节制个人日常生活,保持一个张弛有度的生活节奏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加强专门的心理训练,增强控制情绪和调节心境的能力,从而抵御外界的干扰,保持良好的心境和安定的情绪;其次是采取各种措施,调节机体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促使机体尽快适应物候的变迁。公元前3世纪左右,中国养生家就分析了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气候特点对生命运动的不同影响,分别设计了不同季节条件下的生活节律与活动特点,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中国古代还根据阴阳五行运动规律,比照机体组织的五行生克关系,精心设计了身体锻炼与训练“模式”,就练习时间、方位、方法、任务作出了相应明确的规定,企图将身体锻炼或身体训练纳人与宇宙同步运行的轨道中去,以获得最佳锻炼或训练效果。

5 中国传统保健哲学是在长期保健实践经验基础上抽象出来的保健理论

过去、现在的实践都证实了其基本原则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它不仅可以为现代体育保健运动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也可以为现代体育科学理论的发展提供新的审视视角。 西方传统的健康以强壮的体格与旺盛的代谢功能为标准,着重从人的生物属性方面把握和界定健康。现代社会对人类生命运动提出的挑战,促使人类重新考虑18世纪以来,人们习以为常的健康标准。奈斯比特曾在其《大趋势》一书中建议改变没有病就是健康的传统观念。提出“健康则意味着整个人的身心处于一种积极的健康状态”。但“积极的健康状态”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理、心理状态,他未作进一步解释。另有人认为,健康应包括科学的生活方式,愉快的心理状态,正常的社交生活,积极的人生态度与良好的身体状况。这也仅仅是扩展了对健康内容的理解。中国传统的保健哲学用机体内外生态环境的“阴阳和谐”作为把握健康的尺度,认为在阴阳对称的机体组织系统中,任何发展都是以对方发展为基础,任何单方面的过分发展,都会影响对方的发展乃至造成损伤,降低机体整体健康水平,引起机体运营代谢失调。从三个方面提出了保持健康的要求:首先,是机体组织系统的优化结构状态,要求机体各部发展和谐统一,生理与心理状态的和谐统一,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生态环境;其次,是机体与生存环境的动态平衡,要求保持一个稳定而有规律的社会生活节奏和稳定恬和的心理状态,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外在生态环境;其三,是保健运动的相对平衡,要求身心互动的平衡和练习量与机体承受力的平衡,以维持或调节相对稳定的内外生态环境。中国传统保健哲学对健康的界定与对其机理的认识,扩展了人们对健康的理解,有助于对健康机理的深入研究,提高人们对人类生命本质的认识,对建立新的健康理论体系,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基础。

生命与健康的论文范文3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生命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较多地关注生命教育或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问题,却很少关注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双方契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成为笔者探讨的主题。

一、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将重点放在道德与社会层面上,强调培养继承既定社会秩序的个体,而是重视个人价值支持个性化理论教育,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成效,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而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意志、性格等方面的素质,同时帮助学生适应环境,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科学的方法,如通过对学生心理的测试总结其德育规律,以系统的科学理论改进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可见,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生命教育的结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按照一定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对学生实施的教育实践活动,其目的是培养符合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生命教育是人们对生命价值的认知和对生存能力的培养,通过生命教育,使人更好地感悟和体验生命的意义,表达对生命情调的追求和对生命状态的关怀,生命教育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营造出生命情感氛围,对于培养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且能有效地推进教育改革的进行。因此,生命教育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成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若能找出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的契合点,将更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点

1.生命教育包含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心理健康教育也包含了生命教育内容,二者相辅相成

生命教育包括了生物与生理两个层面的内容,它不但从生理上和伦理上解决了个人生命与社会、自然及他人的关系,而且也从心理上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可以看出,生命教育对心理方面的重视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此外,心理健康教育同样也包含了生命教育的内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育者运用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医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它是从个体教育的心理机能出发,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发挥个体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中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而且也发挥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体验优势,让学生通过个体的体验来感受生命的真实与活力、人生的快乐与价值,从而积极培养大学生的生命情感。如大学生由于感情、就业、贫困等压力产生对生命的漠视,在这种情况下,既要以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两方面双管齐下,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使学生感悟生命意义,这样的任务同时也是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中同样也有生命教育的内容。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的内容相互包含为它们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契合创造了条件。

2.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强调深层的人文关怀意识

“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和提升人的生命关怀意识。”人文关怀是生命关怀的一个重要方面,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舞台上相遇后因为都强调深层的人文关怀而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人文关怀的实质是理顺人与其他对象的关系、确立人的主体性,从而赋予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关怀,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

首先,人文关怀不仅意味着对个体生命的关注,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健康的生命价值和人生态度,生命教育恰好是运用生命资源来培养人的道德与修养,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实现人的生命价值。因此,生命教育中包含着浓厚的人文关怀意识。

其次,人文关怀必然是以尊重生命及个人尊严为起点,遵循个体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最终是以实现个体自由全面的发展为目的,它可以为个体活动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使人的生命活动在健康的心理状态下获得发展。“关怀生命,关注生命发展,提升生命品质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及其社会教育力量的共同任务。”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同样也不例外,它不但注重从心理体验中培养个体的心理素质,更加重视生命的现实关怀与生命的终极关怀,肯定生命存在的价值及其个体生命价值对社会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心理健康教育也包含了人文关怀的意识。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强调深层的人文关怀意识成为他们的一个契合点。

3.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都是以人为本,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体现在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性、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实践中。生命教育强调个体存在生命价值、追求人生的意义,从生命的体验中理解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从而更加深刻地握着生命与其他对象之间的关系,使生命个体在实现生命意义的同时提升生命的质量。

心理健康教育同样立足于个体,运用各种技术手段提高个体的心理素质,促进个体生命自由全面发展。从这个意义上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担负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使命。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从学生的教育实际出发,强调个体的发展,培养学生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见在生命教育与健康教育的整个过程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契合的途径

1.在生命教育形式下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心理学、医学等方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此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担负着直接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主要任务。

在生命教育形式下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重视开发学生生命的潜能,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通过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认识,帮助学生消除来自高校生存环境的心理困扰,如学业压力、就业压力、贫困压力、交往压力等,使学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会应对困难和挫折,从而形成对生命的尊重和健康的人格。因此在生命教育形式下应该着力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将生命教育的内容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之中去,从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课程方法等多方面进行创新,如课程内容应该能够解决学生心理需求,课程目标是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课程方法以学生全面发展规律灵活设置。

总之,生命利益是学生的根本利益,生命教育也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设置要以生命教育的理念来指导,构建一种重视生命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发挥生命的巨大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2.以心理素质教育推进生命教育的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是尊重生命、实现生命价值为主要目标的,将生命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结合的重要举措即是将生命教育的内容融入到心理素质之中去,通过心理素质教育发挥生命的创造力,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推进生命教育发展。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面临着三大难题,一是蔑视生命,存在自杀现象;二是学习生活中经受不起挫折,自暴自弃,不懂得生命的价值及其意义;三是面临就业、学业、情感这三大压力时,不能充分发挥生命的潜力,激发生命的内在活力,而是一味地颓废。这三大难题不但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心理素质教育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我们要针对学生生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组织专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针对学生的学业与就业压力,开展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专题心理教育活动,针对学生生活经受不起挫折、自暴自弃、蔑视生命等问题,可以组织坚持自信、珍爱生命、感恩父母、回报社会等专题心理教育活动,借用心理教育的技术手段来唤醒生命意识,培养学生珍视生命,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加深对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的认识,实现生命教育的发展。

3.用个体生命的自我体验、自我认知方法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创造是人的生命力量,生命个体自我实现的最高表现形态,个体的创造水平的不同,构成了不同的生命意义。”心理健康教育从人的自我发展和本性出发,强调人的创造能使社会不断进步,而在这个进步中才体现生命的意义。

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单一,效果不佳,主要是以教师讲座与辅导的形式进行的说教式的灌输教育,学生很难发挥主观能动性,这种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不但压抑了学生生命成长中的生机与活力,而且也严重束缚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它所造成的另外一个方面的影响则是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排斥,也使学生的生命变得单一、僵化,让生命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搁浅,无法发挥学生生命自身蕴藏着的无限创造潜能,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应该从关注人的生命存在与发展的视角出发,引导学生学会体验生活,体验生命,使他们对自己有全面的认识与把握,通过个体内在的体验、自我认知的方法培养其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自我认识、自我培养、自我发展的意识。如学生在成长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或生命困惑,不能单靠心理教育方式,要充分发挥生命教育的自我体验、自我认知的功能,从心理上进行辅导,并配以行为的训练,让学生真正体验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通过这种方法的体验,使他们回归现实生活。

我们还可以通过加强情境教育,注重现实生活中生命的存在,以生命成长的需要为出发点,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进行整合,充分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在进行生命教育的同时,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4.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为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契合创造条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改进教育方法与时俱进,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要实现双方的契合也需要改进教育方法,而实践活动可为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契合创造条件。

首先,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要实现从课堂教学向课外教学的转变。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理论知识,很少关注学生对世界的理解,也缺乏在实践中的体验,因此,学校不但要开设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而且要优化生命教育的课程设计,专门设计生命教育实践课程的单元教育内容与目标,组织实施拓展训练类实践课程。

其次,要创新实践活动的形式。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不但要进行拓展实践类训练,而且也可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类与参观类活动,如引导大学生进入社会服务,关心孤儿、老人,进行扶贫助困活动,还可参观烈士陵园、戒毒所、预防艾滋病的展览等,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引发学生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思考,同时也促进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这样将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同时推向课外,拓展了学生视野,使他们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深刻体验了生命教育的意义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生命教育包含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而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必要环节,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关系决定了他们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契合的可能性,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是从社会与精神层面进一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有效方式,创新双方契合的途径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与质量。

生命与健康的论文范文4

〔关键词〕心理关怀;生命;精神;成长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08-0018-03

生命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在教育中要以人为本,直面人的心理内在层面,善于回归人的生命本体,顺应人的生命发展规律。这是生命哲学的衣钵,是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本质,更是促进人的生命健康、快乐、幸福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使命。心理关怀直面的是学生内在的生命发展,其本质是一种生命关怀。它是把心理健康教育置于“以人为本”“以人的生命发展为本”的高度的一种教育理念与健康实践。心理关怀不仅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起点也是归宿。

一、心理关怀的起点与追求:关注生命,完善精神

生命哲学观认为,“万物起于生命,而人却达于精神”,倡导把生命的“原始力量”视为教育的人性基础,认为教育起于生命,始于生命的陶冶,“教育应基于生命活力的原初创造性,进而企盼由人的生命冲动转向对精神创造的追求。”可见从生命出发“追求教育的精神建构,正是教育的理想追求”。

(一)关注生命情感

《心理学大辞典》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其中安全与健康情感、受他人尊重与自尊情感、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情感是其主要价值。生命情感论者认为,生命情感关涉个体在世的一切作为,是建构个体人生的基础,生命情感的充沛、丰盈、活泼、亮丽、博大,是奠定幸福人生的基础。良好的生命情感“使个体生命向世界保持良好的积极开放姿态,个体乐于与周遭世界进行活泼丰富、富于爱心的交流,使个体在与世界的交流中充满感动、激情和想象,这些都是追求真、善、美的内在基础”。而积极的生命情感“引人振奋、达观,昂扬向上,朝气蓬勃,充满勇气,富于爱心,把人引向与周遭世界的活泼交流,成为人生的动力和光明之源”。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创造积极的生命情感体验的时空,关注个体作为活生生的生命体的真实存在,关注、尊重个体的身心价值需要,切实使人“在与外在世界的交往中对自我生命回眸关照,对自我生命状态乃至他者生命进行积极探询、品悟,萌生个体的生命情感”。促发“个体对自我生命的体认、肯定、接纳、珍爱,对生命意义的自觉、欣悦、沉浸(沉醉),以及对他者生命乃至整个生命世界的同情、关怀与钟爱”。从而增进个体的生命情感体验,促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自觉追求,使“安全与健康情感、受他人尊重与自尊情感、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情感”的价值得到真正落实,走向人生的幸福与欢乐。

(二)关注生命实践

教育本质上是实践的,教育的起点与终点是对生命的体悟与关怀。关注生命是教育学的基本品格,也是心理学智慧的源泉。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创立的“新基础教育”以“生命・实践”为主旋律,以直面生命、关怀生命为基本价值追求,以“生命”“生活”“生成”为主要线索,直指“生命的体悟”,以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为基本价值取向。他认为“真正的教育智慧就是建立在对自我生命、他人生命和对两者沟通的体悟的基础上”,倡导“教育是促进人的生命发展的一种独特的实践活动,即生命实践活动”。这为实施心理关怀、提升生命活力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范式。教师要以生命的眼光看待教育教学工作,善于分析和理解孩子,切实把“爱”转化成为发现和挖掘每个学生生命独特价值的欣赏能力、透析能力,转化成为促使学生的生命获得主动健康发展的推动力,转化成为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感染力,通过与学生平等对话、坦诚交流,建立生命发展的共同体以及相应的运行机制。

(三)体验精神文化

日本学者池田大作基于生命的精神文化理念指出“文化的本质理所当然就是对人类生命和精神的开发。”而人类世界“当然不是指理论上可以认识到的世界,而是指在生命的进程中可以体验到的世界”(叔本华语)。笔者认为,生命的进程就是站在尊重生命的高度,把生命体验看作是理解人的一切活动的根源。从生命哲学意义上理解,体验精神文化正是生命焕发的归依,当然也是心理关怀的终极目标。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要立足构建生命文化的视野,让心理健康教育能真正触及到学生的‘生命世界’,珍视学生的生命,视透学生内在的‘生命发展需要’,由此带给学生的是真正的‘精神幸福’,促进学生精神和心灵的发展,形成一种底蕴深厚的心理健康‘生命文化’教育追求范式”。其本体追求就是要进行“深层的心理追问――关注人、完善人”,实施“理性的价值关怀――辩证地看待人、强调主体存在的意义、达成非功利性的意义指向、去‘泛知识化’的心理教育、去‘泛技术化’的心理治疗”。真正走向生命本真、生命体验和生命完善,从而全面塑造学生的精神人格,创设生命关怀的绚丽文化景观。

二、心理关怀的建构与实施:自主发展、积极教育、健康促进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一)开展爱的教育,播撒爱的阳光

1. 教师要“心向孩子”

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德国著名现象学家舍勒认为:人是爱的存在,爱在人的存在中起着根本性的奠基作用。并将爱理解为感官之爱、生命之爱、精神之爱和信仰之爱,强调人的爱之丰盈、层级、差异和力量。心理健康教育要实施心理关怀,其实质就是通过爱的教育实施生命关怀、精神关怀。而爱意味着理解、尊重、关怀、支持、鼓舞、召唤等,这正是提高人的心理机能、提升人的精神品质的重要内容与途径。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要做到师爱无垠,大爱无痕,基于学生心理健康、人格提升、精神丰盈,尽心尽力,永远“心向着孩子”,即向着孩子生存和成长的固有本性与规律,想孩子之所想,做孩子之所做,与学生平等交往,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的言行,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消除他们的内心烦恼、心理障碍,引领他们健康安全、积极愉快、负责有爱心地生活,动脑有创意地生活,以爱育爱,以心育心,让孩子在生活中体验积极的生命之爱、精神之爱和信仰之爱,从而优化积极心理品质,促进生命健康发展。

2. 引领学生学会关心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诺丁斯的《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一书中指出,关心是个人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是处于关系之中的生命状态,它能够贯穿起生命最本质的部分,连接那些我们真正重视的东西:激情、态度、连续性、忧患和责任感。他还进一步强调“教育应该围绕关心主题来重新组织,关心是一切成功教育的基石。当代学校教育可以借助关心而重新焕发生机”。学会关心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教育追求,心理健康教育就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关怀,引领学生学会关心,善于在生活中与周围的人建构积极健康的人际关怀网络,一方面善于“在富有关心性特点的人际关系和文化心理氛围中学习”,一方面善于在“践行关爱中学会关爱”,并且懂得以理解、尊重、信任、负责、合作、利他的精神去关爱他人,感受生命价值的无限美好。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老师交往,培养健全、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在校外要多关心自然、社会、他人,培育“无限的人、无限的远方都与我有关”的崇高精神和高雅情趣,从而达成“教育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培养有能力、关心人、爱人、也值得人爱的人”的美好理想。

(二)构建“主体―发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范式:注重人本关怀,促动积极发展

1. 构建“主体―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人是自我的主宰,是发展的主体。“主体―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正是心理关怀或是生命关怀的最有效的教育范式。积极心理教育的宗旨是“优化心理机能,提升精神品质,形成和谐人格,服务人生幸福”。因此,在教育中要基于关怀,直面发展,以人为中心,尊重推崇学生的发展,弘扬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主体独立自觉的价值,学校教师要创造一切条件满足学生的正常心理需要,加强积极引导,给予积极帮助,为学生创设快乐学习、幸福成长的环境,并充分去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引领学生主动体验积极情感,主动改善心理机能,主动培育积极心理品质,切实让儿童时代是“欢乐、和平、游戏、学习和生长的时代”。(联合国《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1990)

2. 倡导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

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认为“生命本性可以说就是莫知其所以然的无止境的向上奋进,不断翻新”。“人之初,性本善”,从本质上说生命原本是以积极的状态呈向上向善发展趋势的。而积极体验有利于树立正向的体验价值。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孟万金教授提出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十四项核心内容和途径,即增进主观幸福感、提高生活满意度、开发心理潜能、发挥智能优势、改善学习力、提升自我效能感、增加沉浸体验、培养创新能力、优化情绪智力、健全和谐关系、学会积极应对、充满乐观希望、树立自尊自信、完善积极人格。可见,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开发人的积极潜能,注重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塑造积极向上的心态,为幸福人生奠基。

为此,在教育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坚持从正面的积极的因素入手,用发展的视野,用积极的方法去开展教育活动,预防心理问题,消解心理障碍,发展多元智能;启用积极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发展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实现“从只关注于修复生命中的问题到同时致力于建立生命中的美好品质”的生命关怀价值,切实从“生命”出发,用“积极的视角发现和解读问题的积极方面,用积极的途径培养积极的品质,用积极的思想浇灌积极的心灵,用积极的过程提供积极的情感体验,用积极的反馈强化积极的效果。

(三)开展学校健康促进活动,营造心理关怀大环境

学校健康的环境文化是激发和促进学生参加健康活动、主动培养健康意识、树立正确的健康信念、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的重要内容。如完善物质建设场,提供物质保障;创设人文环境场,培育完整的有教养的人;营造人际环境场,建立催人奋发、和谐和乐、互尊互爱、尊重团结的人际环境,形成高雅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等等。

心理关怀(生命关怀)关怀的是人的身心健康。在心理建康教育中我们可以借鉴学校健康促进理念,通过对健康行为,即人在身体、心理、社会各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时的行为表现的培育,达成健康促进,即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旨在提高自我保健意识,降低健康危险因素,以达到尽可能高的健康水平和良好生产力状态的过程,以及心理关怀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甘剑梅.关于教育起点观的哲学阐释[J].教育研究,2003(1).

[2]刘铁芳.生命情感与教育关怀[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5).

[3]李政涛.追寻“生命・实践”的教育智慧――叶澜“新基础教育”[J].中小学管理,2004(4).

[4]阮成武.“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课程篇章――评叶澜教授主编的《教育学原理》[J].教育研究.2008(11).

[5]莫杰. 关注生命・回归生命本体――心理健康教育新视野[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1).

[6]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Z],2002(8).

[7]马克斯・舍勒.爱的秩序[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

[8]朱晓宏.重新理解教师之爱[J].教育研究.2009(11).

[9]美内尔・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0]班华.在关心性关系中学会关心[J].思想理论教育,2005(9).

[11]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5).

生命与健康的论文范文5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在2004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及2011年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高校日常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是完全必要的。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渗透生命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据

(一)思想政治教育、生命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社会的阶级、政党或社会群体用其思想理念、政治观念、道德标准为主导,遵循人们思想道德的形成发展规律,对其社会成员实施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影响,并使其教育内容内化成为人们自身观念的一种教育,使他们最终形成符合其社会需要的思想行为的社会实践活动。

生命教育是关于人的生命和人的生死问题的教育,其目的在于使人们懂得敬畏生命,领悟生命的真谛以及生命与天人物我之间的关系,从而学会积极、乐观、向上、健康的生活,并通过对生命的记录、感恩和分享,由此获得身体和心灵的和谐,进而成就事业和幸福生活,使自我生命价值得以实现。

心理健康教育又称作心理素质教育,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相应方法,对受教育对象的心理的各个层面施予积极的影响,使受教育者不断认识自我,增强其自我调控能力、挫折承受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从而促使受教育者身心全面发展、素质全面提高、心理健康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

(二)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生命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据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十八大以来系列重要讲话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理论基础的,它主要从思想层面为培养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且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课程的具体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以及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使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具备鲜明的政治立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首先,要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即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尤其是在校的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栋梁之材,他们的身心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祖国未来的发展,所以要把作为主体的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与发展放在第一位,正如一些学者所指出的“教育的本质是塑造健全的人格,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帮助生命得以正常发展”,因此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生命,从受教育者的个体出发,关注受教育者的生活状况、思想状况以及身心健康状况,使受教育者不仅要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更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进行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完全必要的。其次,由于当前的大学生群体生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竞争的加剧给大学生带来诸如心理、学业、交往、就业等方方面面的多重压力,而他们中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从小到大一直受到父母及祖父母的呵护,性格上难免会比较任性,面对困难时不免会表现出脆弱的一面,因此很多大学生无法排解诸多压力带来的困惑。又由于多数大学生都离家在外求学,父母不在身边无处倾诉,最终导致一些大学生精神抑郁,甚至产生了生命的困惑,更有甚者轻视生命选择了自杀。有调查显示,近年来大学生轻视生命、自杀和伤害他人的现象屡见不鲜,并且有明显上升的趋势,由此可见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性与重要性,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理应肩负起这个重任。再次,现如今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把培养学生具有符合社会所需要的政治思想放在了首位,教材的内容中政治教育部分占据了重要位置,政治教育所占比例过大,就忽视了学生作为受教育者主体的个体生命以及实现生命价值的需要,尤其是忽视了提高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进而忽略了提高受教育者生命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渗透生命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一)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上的创新,树立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为了满足社会的政治需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却很少考虑作为个体的学生的实际感受和需要,而教育的真正职责是从受教育者学生的主体出发,考虑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的思想活动。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应该清楚地认?R到,健康的心理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也是大学生未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聪明才智、积极从事各种社会活动并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过硬的政治素质的基础,对于引导和培养大学生具备健康的个性心理,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而生命教育又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乃至大学生全部教育的根本价值目标,它应该渗透到学校教育所有阶段的所有教育教学活动中,是一项涉及家庭、学校、社会等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并且要注重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密切结合,进而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将生命教育贯穿于始终。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更新教育观念,认识到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实现教育思想上的创新,把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紧密地贯穿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方面面,及时了解和随时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力求做到从现象中发现学生思想上存在的问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循善诱,进而走进学生的心里,让学生理解、接受,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成为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的钥匙,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成为他们生命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课。

(二)相关章节有意识地增加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中,可以把“适应人生新阶段”“驾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这两章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抓住大学生刚入学时的心理变化,即面对全新的大学生活、人际关系、教学方式,很多学生对此缺乏足够的认知和了解,因而产生了孤独、迷茫、不知所措的心理,通过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调节,疏导学生的消极情绪,增强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在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这一章,可以结合生命教育中关爱生命、珍视生命的内容,让学生懂得生命的意义以及实现生命价值的途径,教育学生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无限的价值,进而实现自我价值,实现一个人的社会价值,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与生命教育相结合,让学生懂得人的一生只是无限的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短暂的瞬间。如何让有限的生命绽放无限的价值,引发学生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思考,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还可以把质量互变原理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对学生进行理性的引导,教导学生正确地面对挫折、面对成功,让学生懂得任何事情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对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有重要的意义。

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中,把科学发展观与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核心。这个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就是注重作为个体的人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对学生生命个体的尊重与敬畏,体现出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健康发展态势,把思想政治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整合起来。

(三)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生命与健康的论文范文6

关键词: “三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教学架构

一、“三生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似性

“三生教育”实际上是“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三者的简称,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确立正确的生活观,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国家和人类幸福生活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以维护和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虽然概念不同,但两者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分析如下:

首先,在宏观上两者具有统一性。一方面两者都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都体现了教育育人的本质,即一种完善人的生命、促进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活动。另一方面两者都关注人的素质提升,目的都在于促进人的社会适应。

其次,在内容上两者互相包涵。“心里健康教育”包括了角色转换和适应(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生涯规划与专业发展、学习方式转变与同伴互助、人际交往与社会实践、恋爱、婚姻与性、择业与就业等,这些都可以在“三生教育”中找到依托,而“三生教育”强调的生命、生存、生活的教育都可以通过“心里健康教育”得到实践。由此可见,“三生教育”可以说是“心里健康教育”走向深入的一个领域;而“心里健康教育”则是实施“三生教育”的一种专题活动形式。

另外,在施教原则上两者充分一致。同样都是面向所有学生;都是以学生为主体;都关注和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都强调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发展的观点来对待学生;都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的精神。

综上可见两者的异曲同工。

二、“三生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式教学架构

(一)课程纲要

课程纲要是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框架。其内容包括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以衣学时安排、评价方式,它是教学实施、教材编写的重要基础,是该学科课程的宏观工作策划。因此,架构“三生教育”与“心里健康教育”的渗透式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要有计划、有目的、有条理地整合“三生教育”和“心里健康教育”的课程资源避免教与学的重复和浪费。

初步设想课程纲要模块如下:

(二)教学内容

“三生教育”与“心里健康教育”都以促进学生的社会适应为最终目标,坚持学生是自己认识、成长和发展的主体,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的自主探索,通过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使学生成为自主自动的思想家”。此此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通过整合相关教学内容达到共同的目的。

构建教学板块如下:

表2课程专题教学一览表

[板块\&专题内容\&备注\&生命专题\&生命的起源\&1课时\&生命价值与责任\&1课时\&健康与心理健康\&1课时\&性健康教育\&2课时\&禁毒与防艾\&1课时\&感恩教育\&2课时\&生存专题\&适应与成长\&2课时\&自我意识\&2课时\&生涯规划\&2课时\&情商培养\&2课时\&挫折应对\&2课时\&生活专题\&大学学习\&2课时\&人际交往\&4课时\&恋爱\&4课时\&理财教育\&2课时\&网络心理\&2课时\&职业规划\&4课时\&]

(三)教学设计

该课应该倡导自主学习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其学会自主学习。同时还应结合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相关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现实环境中增进思考和体悟,从而成为一门真正实用的课程[4]。

就教学形式而言,应该包含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其中课堂教学可以通案例分析、小组合作、问题讨论、情境表演、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课外教学则要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强调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三、对“三生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式教学架构的评价

渗透式教学架构实践上是把“三生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两门课程合二为一,尝试将两门课进行整合。这项教学创意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首先这是符合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进“三生教育”的基本思路的,即“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人为本、教真育爱,着眼于使人真正成其为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帮助人追求幸福生活,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以板块教育、专题活动、渗透融合的方式,从管理体制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化文建设、实践基地建设、育人合力建设、考核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推进“三生教育”的课程化、实践化、学术化、社会化、国际化、本土化、常态化,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其次优化了教学内容。两门课程的融合使两者从内容到形式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只谈“三生教育”,内容关于宏观,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比较粗糙;只谈“心理健康教育”又忽视了心理健康的前提和结果。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会生存懂生活,生命更有意义;只有珍惜生命,才明了心理健康的必要性,从而能够更加积极地生活,更有价值地生存。

再次整合了教学资源。从教学场地和器材来说,不重复占用也减少了不够分配的情况。从教学时间来说,因为两课合并,效率大大提高了。从师资分配来说,不必使用两套教学班子,这样也极大地解决了教学人力的问题。从学生角度来说,避免了重复累赘吸收,增加了反思实践的时间,大有效益。

另外为新编教材提供了依据。目前绝大多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是从心理学角度结构教材内容,从心理学角度提出解决方案;而实践证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以及极端后果最终都归结为生命、生存、生活问题。尝试以“三生教育”的体系编订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既是对开展“三生教育”的呼应,也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更是对心理健康教育规律的正确反应。

总之,“三生教育”与“心里健康教育”结合起来的渗透式教学,即在进行“三生教育”的同时渗透“心里健康教育”,在着重“心里健康教育”的同时也融入“三生教育”的思想理念。这是笔者的一种不成熟的新教学设想,期望既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效果,也能够让学生乐学受益。想法粗浅,仅当抛砖引玉之用。

参考文献:

[1]罗崇敏.生命生存生活:高等学校[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54

[2]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8

[3]郑敏,李辉.论生命形态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构[J].教育探索,2005(6)

[4]程迪.后现代课程范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构[J].教育评论,2005(1)

[5]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实施“三生教育”情况的汇报

[6]魏振水.关于用三生教育理论统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OL].三生教育网

作者简介:

王一帆(1981~ ),女,汉族,四川平昌人,保山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心理学、学校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生命与健康的论文范文7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局限

(一)教育范围与程度不能兼顾

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面向正常大学生和少数心理障碍学生的教育和治疗。发展教育采用心理健康课与宣传活动方式帮助大学生解决成长问题,通过心理消除心理疾患。发展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强调心理潜能开发和人格完善,学会应对生活压力的策略和能力;矫正治疗注重学生个体的具体问题分析,深入学生内心,消除心理障碍。然而,矫正治疗的是少数,影响程度停留在浅层。需要探索一种新的模式取二者之长补其短。

(二)对生命教育的误解

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探讨主题多为自我意识、人际关系、心理障碍等,只在涉及自杀预防问题才会面对“生与死”的主题;不胜枚举的大学生自杀事件发生后才感慨生命意识的薄弱。事实上,生命教育本应是所有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

(三)教育方式有待创新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一般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课程体系来构建。基本上是以心理学知识体系为线索,注重学科逻辑结构,兼顾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容易与高校现行的学科教育相沟通为教育者接纳[1](P72)。但心理健康教育不单是心理学知识普及,在心理上需要因人而异,学术式的学习只是理论知识,心理健康教育更注重知识应用。

二、引入体验式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必要性

当代大学生更注重个体性,自我意识强,追求自我表现。因此,说教式教育会引起大学生反感和抵触。

心理健康教育更注重学生情绪和情感体验,从生命意义的角度去帮助学生看待和理解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教育学生知道生命可贵,爱惜生命;教育学生在尊重别人生命的同时学会宽容。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能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事倍功半。

(二)可能性

体验式生命教育具有其理论基础。《孔子家语》中说:“不观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巨海,何以知风波之恶?”美国心理学家杜威(John Dewey)提出体验式学习论,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在做中学,经验加反思。罗杰斯(Carl Rogers)则提出了体验式学习的4个特征:个性化参与,学习动机内发,学习者自我评价,对学习者产生渗透性影响,优势在于有直接经验和情感体验。库伯(David Kolb)提出体验式学习循环:从具体体验,到反思性观察,再到抽象理解,最后主动实验,循环往复。其中伴随有情节记忆和情绪记忆,学习效果更佳。而且实用智力和默会知识,例如理解力、领悟力、判断力、创造力等,都是从直接经验中获得的。

体验式生命教育具有其实践基础。1934年哈恩(Kurt Hahn)在英国创办了用来训练年轻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海船触礁后的生存技巧的外展训练学校,提高了海员的生存率[2](P9)。后来体验式训练的对象扩展到军人、学生、工商人员等,训练目标扩展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体验式教育模式在中小学教育中运用广泛,例如快乐教学、成功教学法等。

三、体验式生命教育的概念

(一)体验式生命教育的涵义

体验式生命教育,是指教育者以生命教育的目的、生命教育的内容为依据,运用体验式教育的思路和方法,设置相应的活动或情境,让学生自主体验、积极探索,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焕发出生命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并促进学生真正的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感悟生命、提升生命价值的一种教育模式。

(二)体验式生命教育的模型

结合库伯(David Kolb)的体验式学习循环,推衍出适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体验式生命教育模型,其步骤如下:

1.具体体验。要求教育双方都了解大学生日常心理现象、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教育者结合大学生的实际,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创设有针对性、启发性、开放性的教学情境。受教育者在教师的引导下完全投入到实际体验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扮演导演角色,指导感受和发现。此环节可采用模拟演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实地考察、亲身体验等形式。

2.观察反思。体验式生命教育强调的不仅仅是体验本身,而是通过体验活动形成受教育者自己的认识和看法、感受和领悟。此环节可采用小组或集体讨论等形式。

3.抽象归纳。体验者在自己的感性认识、观察分析基础之上抽象出合乎逻辑的概念和理论,从而实现对体验的超越,完成知识的内化和重建。

4.主动实验。体验者在新的环境中运用先前总结出来的理论去解决问题、作出决策,并对其效果加以验证。毕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不是单纯地传授给学生一些心理学常识,更多地是希望学生能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积极生活的心态。

整个体验式生命教育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遵循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亲历性、情感性、反思性、缄默性等原则。

四、体验式生命教育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

亲身体验法。大学新生都会在入校伊始出现不适反应,心理健康教育就应适时推出“大学生适应不良”这个主题,以大学新生的亲身体会为基础,掌握适应方法。

角色扮演法。对“珍惜生命”、“亲子关系”的主题,可以由大学生扮演父亲或者母亲角色,在一定的时间段内负责照顾“孩子”——一枚生鸡蛋,尽可能地保证它的完整,并主动为之赋予意义。通过角色扮演,使大学生感受到为人父母需要付出的心血,同时也感受到生命成长的不易。

实地考察法。去医院、工厂、企业、矿井、农田等实地考察,了解实际工作状态,使职业生涯规划就不再是纸上谈兵,使未来的生活变得形象生动。

案例分析法。大学生该不该谈恋爱?为什么要谈恋爱?怎么谈恋爱?失恋了怎么办?能不能同居?这些都是年轻大学生们关心的问题,为澄清大学生对感情的困惑和迷茫,可以以大学生恋爱的典型案例引发他们对正确恋爱观的思考。

当然,高校心理健康体验式生命教育方式还很多,可结合应用。总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可视听与体验的机会,将心理学知识还原到日常生活中,激发学生主动感知思考与验证,深入学生内心,激发潜能、健全人格,真正实现其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参 考文献:

[1]屈正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分类探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1).

[2]大卫·库伯.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生命与健康的论文范文8

关键词:生命历程;青少年;体育健康素养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5)04-0096-06

健康是人类社会永恒追求的目标之一。健康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的全面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甚至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改善城乡居民健康状况,提高国民健康生活质量,减少不同地区健康状况差异,主要健康指标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已成为党的十七大以后提出的“健康中国2020”总目标的重要内容[1]。健康素养不仅是衡量卫生计生工作和人民群众健康素质的重要指标,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根据2012年国民健康素养监测结果,我国居民基本健康素养处于较低水平[2],与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国民体质健康尤其是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相提并论,互为因果。健康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体质健康以及维持或促进健康的能力,体质健康问题与健康素养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3]。2014年,全民健身提升为国家战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成为发展体育事业的根本目标;此外,国家体育总局已将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与管理列为2010-2020年体育学领域的研究重点,通过体育实现健康促进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青少年是中华民族的希望,青少年体质健康及健康素养提升是中华民族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提高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条件。美国社会学者埃尔德的生命历程理论表明,个体的生命历程嵌入了历史时间和他们在生命岁月中所经历的事件之中,同时也被这些时间和事件塑造着;个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建构他们自身的生命历程[4]。该观点与体育健康意识及行为的培养相得益彰,青少年时期的体育经历对其体育健身习惯的养成以及成年期体育健康意识的唤醒或放大、体育健康行为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在目前尚无公开出版的青少年体育健康素养研究成果的情况下,本研究提出体育健康素养概念,并进一步从生命历程的视角探索青少年体育健康素养培育。

1体育健康素养的提出

1.1健康素养理论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健康素养受到国际研究者和政府机构的广泛关注,尤其是2000 年后,在世界范围掀起了健康素养的研究热潮,健康素养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研究对象从关注公众健康素养向低健康素养人群转移且更进一步细分为多个群体。综合来看,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取向是当前健康素养领域的两个主要研究方向,并且从图书情报与传播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对健康素养的研究逐渐增多,不断丰富着健康素养的研究领域。与国外研究相比,我国健康素养研究表现为起步较晚、进展较快的特点。2008年我国卫生部《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试行)》(以下简称《健康素养》),随后制定《中国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工作方案(2008-2010年)》,以推进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这些文件也直接促成了对健康素养研究的发展,在健康素养理论、评价工具的开发、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提高健康素养的方法与途径、健康素养和健康促进的关系、健康素养的干预等方面均存在一定数量研究成果。健康素养研究正朝着更深入、具体的方向推进,健康素养的内涵与评估已成为该领域的基础研究和热门研究领域,作为健康素养研究目标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评估工具的适应性及其改进和应用等也是健康素养领域持续的研究热点[5]。

健康素养是个体获得、理解和处理基本健康信息或服务并做出正确的与健康相关决策的能力[6],或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7]。健康素养内涵的维度包含健康知识、健康理念、健康技能以及健康行为[8],或包含健康知识、技能等健康认知元素[9],或包含健康知识、健康意识及健康技能[10]。可以看出,健康素养是一种维持和促进健康的综合能力,提升该综合能力是健康促进的必经之路。该综合能力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利用体育信息和体育锻炼手段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即本研究提出的体育健康素养;健康素养由三大维度构成,并与改变人类健康相关行为的知信行模式相吻合,即:知――健康知识(认知)、信――健康意识(态度或理念)、行――健康行为(技能),各个维度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密切相关。

1.2国民健康素养现实状况与发展目标

目前,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并不乐观,2009-2012年我国健康素养总体水平在6.48%~8.8%之间,且健康知识尚不能有效转化为健康行为[2]。2014年5月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的《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2014-2020年)》提出,将分两个阶段提高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到2015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10%,东、中、西部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提高到12%、10%和8%,全国具备科学健康观的人口比例达到40%;到2020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20%,东、中、西部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提高到24%、20%和16%,全国具备科学健康观的人口比例达到50%[11]。体育作为健康促进的重要手段,对国民健康素养目标的实现应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生命与健康的论文范文9

1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基础,创建生命课堂

当前,各高校还没有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了我国各高校大学生的主要思想教育渠道以及各高校实施生命教育的基础。高校政治教师可以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基础,大力增强对大学生关于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的教育。因为每一个大学生都从不同的地方来,所以对于同一样事物的理解和认识也不同。因此,根据大学生“三观”的多样性,政治教师在教育上可以采取相对应的分层次教育,以提高教学效率。另外,思想政治教师可以根据在校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情况,在不同的课程中相应地融入贴近大学生实际生活的教育内容。例如在《法律基础与思想品德修养》一课中,教师可以针对当代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自小便缺少艰苦生活的历练,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等实际情况,实施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抵抗挫折的能力和磨炼大学生意志的教育内容。

2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作为平台,展现大学生美好的青春和生命

首先,校园文化要让校园的物质文化蕴含生命的情调,充满人文底蕴。校园文化的基础就是物质文化,如学校景点的布置、绿化的面积以及建筑的设计等。学校内的布局井然有序、富有文化品位,极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美好生命的追求。其次,校园文化要建设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例如运用校园电视、宣传橱窗、校园广播以及校报、杂志等宣传媒介传播蕴含生命情调、积极健康的节目或文章,为学生健康的生命发展创建良好的氛围,以起到引导大学生更加积极追求生命价值与意义的作用。最后,高校还可以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举办书法比赛、歌咏比赛、关于生命健康的讲座等活动,既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互助团结意识、人际交往的能力,又有助于大学生生命的健康发展,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生命,体会生命的存在价值。

3把志愿者活动作为实践拓展,让学生们体验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大学生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者活动,在奉献的过程中体验生命的价值,有助于其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例如大学生可以在社区开展法律咨询、家庭教育等活动。总之,志愿者活动有助于大学生在实践中持续获得人生感悟,体现自身生命的价值。志愿者活动可以成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生命教育的一条新的途径。

4增强与家庭、社会的联系,构筑生命保护的立体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