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人工智能医药集锦9篇

时间:2023-07-04 16:26:49

人工智能医药

人工智能医药范文1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本市生物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沪府办发〔2017〕51号)和《上海市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行动方案(2021-2023)》,进一步推进闵行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特制定《闵行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一、    闵行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闵行区聚焦智能医疗、精准医疗、国际医疗高端服务,通过规划布局、政策引导和环境建设,着力加强研发创新资源和产业发展资源集聚,促进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大力培育具有较高品牌度的优势产品,鼓励重点企业发展,全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为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效益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业规模保持增长。闵行现有生物医药企业446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40家,相比三年前增长了9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9家,相比三年前增长了4家。规模以上商业和服务业企业53家。2020年112家规模以上企业营收312亿元,其中59家规上生物医药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为240亿元,相比三年前增长39亿元,年复合增长6.08%。规模以上商业21家和服务业企业32家,2020年营收72亿元。

创新能力稳步增强。近三年来闵行区生物医药产业的研发创新能力稳步增长,新增药品注册批件2件,新增药品临床批件24件,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批件7件,新增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14件,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21件,新增生物医药产业领域创新研发中心8家达23家,新增上市企业1家,现为2家。

特色园区初具形态。近年来,闵行北部新虹桥国际医学园区“1+2+10+X”医疗体系搭建完成,建设了1家共享医技中心、2家综合医院、10家专科医院以及X个特色门诊,集聚了信达生物、威高研究院等研发龙头,立足大虹桥、辐射长三角、定位国际化的智慧医疗“医、学、研、产、用”一体的高端医疗服务区初具形态。闵行南部智能医疗示范基地引入了中科新生命、英基生物等一批精准医疗相关企业快速成长,建设医疗机器人产业研究院,正在加快形成上海智慧创新医疗高地。闵行东部承载着思路迪、之江生物、美敦力等国内外领先的高端医疗器械研发生产企业,产值加速增长。

    闵行区生物医药产业已具备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在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也面临挑战,存在着产业集聚度偏低、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产业创新服务平台缺乏、产业政策和服务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等问题。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上海重要批示指示精神,面向全球生物经济蓬勃繁荣的大方向、大趋势,紧抓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的重大机遇,聚焦重点领域,规划重点任务,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推进闵行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思路

按照上海南部科创中心建设总体部署,围绕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和市生物医药产业“1+5+X”特色园区规划,坚持“研发制造和高端服务”双轮驱动,按照“北服务、南研发、东转化”优化布局,规划闵行生物医药产业“4+3+X”园区格局,在深化现有莘庄工业区、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港浦江园、紫竹高新区四大具有良好产业制造基础的基地布局基础上,重点以北部新虹桥国际医学园区、南部智能医疗示范基地和医疗机器人产业园、东部国际生命健康城三个片区为依托,以华理科技园梅陇基地等其他“X”个特色转化基地为补充,注重创新链整合与产业集群培育,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实现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发展,加快构建生物医药产业研发制造和转化服务高地。

(三)主要目标

未来三年,将聚焦创新药物、高端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做强生物制药装备智造,培育医疗机器人、智慧医疗和国际医疗高端服务等特色产业,持续引育产业龙头,围绕产业链优化搭建CXO生物医药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到2023年,闵行将成为辐射长三角服务全中国链接全世界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和生物医药产业与健康医疗、人工智能融合发展的创新示范基地。

经济总量目标。到2023年,实现产业经济营收总量达到5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17%。其中生物医药商业和服务业营收200亿,新增128亿元;规上工业企业产值300亿元,新增60亿元,年均目标复合增长率7.8%。

各基地产值目标分解如下:

莘庄工业区(含向阳工业区)现有生物医药工业总产值62.3亿,年均目标复合增长率11%,到2023年增长22.9亿元,达到85.2亿元。

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现有生物医药工业总产值107.3亿元,年均目标复合增长率4.5%,到2023年增长15.1亿元,达到122.5亿元。

临港浦江园(含国际生命健康城)现有生物医药工业总产值31.9亿元,年均目标复合增长率14%,到2023年增长15.4亿元,达到47.4亿元。

紫竹高新区现有生物医药工业总产值5.6亿元,年均目标复合增长率8%,到2023年增长1.4亿元,达到7.0亿元。

其他街镇现有生物医药产业工业总产值32.7亿元,年均目标复合增长率5%,到2023年增长5.2亿元,达到37.8亿元。

智能医疗示范基地和医疗机器人产业园2023年产业营收规模超过15亿元。

新虹桥国际医学园区及华漕镇医健产业2023年营收规模超过50亿元。

企业发展目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69家,新增10家以上;新增上市企业3-4家。

三、重点领域

(一)生物制品。积极推动新型疫苗、多肽类生物药、抗体药物、生物合成等产品的开发,加快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疗法、基因治疗等相关技术研究和转化。大力推动新型酶工程生物制品、抗肿瘤等基因重组药物的产业化。

(二)化学药物。围绕肿瘤、心脑血管、糖尿病、肝炎等领域,组织开展针对新靶点、新机制的创新药物研制,积极推进抗肿瘤等创新药物的产业化。鼓励企业发展大品种产品,通过绿色生产工艺、新药物剂型的应用开发,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加快开展一致性评价研究,进一步提高区内企业生产药品的质量水平。

(三)医疗器械。鼓励发展创新型医疗器械,重点支持智能医疗机器人、微创介入与植入医疗器材、高效诊断试剂、个性化定制器械、可穿戴医疗检测和康复器械、高端内窥镜、全数字磁共振及核心部件等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推动生物医药产业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结合应急疫情防控需要,支持高端影像设备、治疗设备和检测设备等疫情防控相关新产品开发。

(四)制药装备及原材料。大力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链关键制药装备及原材料的研发创新,如细胞培养基等生物制药工艺重要原材料、层析系统等重要制药设备、一次性反应袋等关键耗材、医药保健食品等重要原材料等。以自主开发为目标,加强产业链技术革新,实现卡脖子关键制药装备及原材料产业化技术突破。

(五)技术合同与智慧医疗服务。吸引、培育和做大做强涵盖从药物靶点发现到生产应用的研发、设计与生产制造技术服务平台,发展CXO外包服务。推进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与产业融合,重点支持在医学影像、辅助诊疗、智能医护、精准医疗、远程医疗等领域的研发与应用,推动产业创新赋能增值。大力推动干细胞、CartT、基因治疗等新兴医疗技术服务的开展。

四、主要任务

(一) 优化规划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1、通过规划布局、政策引导和环境建设,以生物医药产业 “4+3+X”产业园区为载体,加强研发创新资源和产业发展资源集聚,建设智慧医疗创新试验区,促进生物医药产业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4”指的是莘庄工业区(含向阳园)、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港浦江园、紫竹高新区四大具有良好产业制造基础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以提质增效为主;“3”指的是北部新虹桥研发创新中心,南部智能医疗创新示范基地及医疗机器人产业园,东部临港浦江生物医药承载区,建设生物医药产业特色园区;“X”指的是华理科技园梅陇基地等面向生物医药产业为主的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可根据需要动态扩展。

专栏1优化产业布局,建设特色片区

(1)北部新虹桥研发创新中心。以新虹桥国际医学园区为核心的相关区域,目标将打造面向长三角一体化的生物医药产业高端研发服务总部集聚区和国内外最新医疗服务及创新疗法先行试验区。(推进部门:区科委、区发改委、区经委、区卫健委、区环保局、区规资局、华漕镇、南虹桥、新虹桥医学中心)

(2)南部智能医疗创新示范基地和医疗机器人产业园。将联动交大医疗机器人产业研究院、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和马桥人工智能试验区,重点打造健康医疗与智能产业紧密融合发展示范基地和高校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推进部门:区科委、区发改委、区经委、区卫健委、南滨江及相关街镇)

(3)东部临港浦江生物医药承载区。以国际生命健康城为中心,新增2.15平方公里规划用地,以高端医疗器械的研发制造和高端生物药产业化为目标,与航天产业社区的生物医药制造产业承载区联片打造约3平方公里的“临港浦江生物医药承载区”。(推进部门:区科委、区发改委、区经委、区卫健委、临港浦江园、莘庄工业区、浦江镇)

(4)华理科技园梅陇基地。由华东理工大学和闵行区合作共建,以分子诊断和基因治疗细分领域为主要研究方向,致力建设推动前沿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推进部门:区科委、区发改委、区经委、梅陇镇)

(5)智慧健康产业基地。由金效实业有限公司投资,用地77亩,建设18栋柔性化工业厂房,形成以智慧健康产业为核心,智能医疗、生物技术为主导产业的研发、办公、中试一体的智慧健康产业集聚中心。(推进部门:区科委、区发改委、区经委、马桥镇)

(二) 引育龙头企业,促进高效发展

2、聚焦龙头企业培育,加大重点产品支持力度,鼓励生物医药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收购并购、权益引入和转让等方式发展壮大,培育生物医药产业龙头企业。围绕核心产业重点瞄准国内外生物医药跨国巨头、国内细分领域优势企业,招大引强,着力招引一批重大产业项目。

专栏2围绕重点企业和产品,强化产业集聚

(1) 培育龙头企业。积极推动新药研发等创新研发成果的转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产业化项目的落地。支持创新型高成长企业依靠风险融资加速成长,推动生物医药行业内骨干企业,通过上市、市场化并购等方式,兼并收购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培育行业龙头企业,打造闵行品牌。(推进部门:区经委、区科委、区投促中心、各街镇各园区)

(2) 引进重点项目。通过租金补贴、优先供地、固定资产投资补贴等扶持政策,吸引生物医药领域重点优质企业落户生物医药重点产业园区和基地。(推进部门:区投促中心、区经委、区科委、各街镇各园区)

(3) 支持重点产品。支持一批重点医药和医疗器械企业,实施大品种培育战略,加大对优势产品和重点产品的投入力度,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品。积极支持新型诊断试剂、生物疫苗、治疗性药物和相关影像诊断产品、医用生物材料等创新产品走向国际化。

(推进部门:区科委、区市场监管局)

(三) 培育新兴业态,发展智慧医疗

3、围绕智慧医疗的发展应用,以培育发展医疗机器人产业为特色,重点发展人工智能、精准医疗、智慧医疗数字化高端产品及细胞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高端医疗技术。

专栏3围绕智慧医疗,培育新兴业态

(1) 发展医疗机器人特色产业。围绕交大医疗机器人研究院和产业园建设,开展面向微创手术、康复治疗、生活辅助等各类智慧医疗应用研究,推动我国医疗机器人技术转化和产业发展,集聚一批先进智能材料、手术机器人、康复与辅助机器人、影像导航介入、植入式器件及生物微电子、生物光学等医疗机器人上下游相关企业。(推进部门:区科委、南滨江公司、上海交大)

(2) 建设智慧医疗创新基地。启动建设国内首家面向医疗机器人产业且获得国家药监局认证的公共检测平台,深入开展人工智能共性技术研发,积极搭建医疗影像诊断特色应用数据中心,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场景的尽快应用,探索应用5G技术开展远程手术。(推进部门:南滨江公司、上海交大)

(3) 推动产业园区融合发展。推进医疗健康服务集聚区与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融合,形成以医药研发和治疗检验等医疗服务为核心,产业链延伸、示范效应显现的“产、学、研、医、用”高度融合一体的研发医疗服务示范中心。(推进部门:区卫健委、区科委、新虹桥医学中心、临港浦江园、南滨江公司)

(4) 支持先进疗法技术研究。鼓励以企业为主体与医院合作,紧跟国际前沿技术,开展干细胞、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先进疗法和先进技术的研究转化。(推进部门:区科委、区卫健委)

 

 

(四)完善创新平台,优化支撑体系

4、依托区内科创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加强产业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各类主体建设专业孵化器和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打造生物医药产业优质服务新生态。

 

专栏4提高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服务体系

(1) 完善产业技术服务平台。扶持专业服务型企业,围绕产业链功能薄弱环节,积极招引专业化CRO、CDMO、CMO等CXO配套服务企业,完善产业链。全力推广新生产模式应用,支持基于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下的产能建设与交易服务,积极对接区内创新资源,推进医疗器械注册人、合同研发生产等新模式发展。(推进单位:区科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各相关园区)

(2) 聚力建设重大创新平台。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医疗机器人产业研究院,建设国家医疗机器人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发展医疗机器人前沿原创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聚焦创新技术研发、临床研究应用、产业转化与服务等平台建设,加速医疗机器人特色产业相关领域内企业成果转移转化。筹建生物药创新研究院,为生物药的研发服务和原始创新提供策源力。推进交大“转化医学研究设施”国家大科学装置区内共享,支撑现代医学创新重大研究。(推进单位:区科委、南滨江公司、上海交大)

(3) 筹建医学数据中心和共享平台。建设新虹桥国际医学园区医技共享信息平台,探索对社会办医机构的信息化管理服务和开放。(推进单位:新虹桥医学园区、区卫健委)

(4) 创设医疗器械创新服务站。构建全链条医疗器械产业服务体,提供医疗器械功能性、可靠性、合规性、易用性、批量性工程化服务,并通过建立一站式综合服务,提升医疗器械发展软环境。(推进单位: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科委、南滨江公司)

五、保障措施

(一) 深化协调服务机制

完善生物医药产业领导小组日常联络和生物医药产业推进办公室工作机制,协调重点项目落地和重大项目推进,其中区发改委、区经委、区科委、区卫健委、区人社局、区财政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投资促进中心按照职责分工牵头协调相关政策,各街镇、园区承担产业推进主体职责。

进一步加强市区联动,积极争取市级部门在闵行建设布局一批生物医药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等创新资源,建设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园区,承接市级生物医药产业重大项目的落地。

(二)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完善产业政策,加大企业引育和财政扶持。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开展重大产业技术攻关。支持龙头企业建设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专业技术服务平台,推进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支持药械创新产品走向国际化,鼓励药械上市许可持有人在本区开展委托生产。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专项资金的杠杆作用,鼓励本区生物医药企业申报上海市的生物医药产业化项目,对市级财政予以支持的重大产业化项目,区财政给予匹配。

(三) 加强过程跟踪保障

加快土地“腾笼换鸟”,加速园区升级改造,落实产业发展空间。加强科技金融支持,推动区域环评,集聚创新人才,保障方案实施。开展对重点任务跟踪服务,提高方案实施效果。持续关注生物医药前沿动态,适时调整工作实施重点,开展科技情报搜集、交流咨询等工作,为方案实施提供智力支撑。

闵行区人民政府

人工智能医药范文2

智能门诊发药系统的标准配置组成设备有:智能盒剂发药机、智能药框、智能药架、缓存架、补药区、窗口设备、叫号系统等。此外,在标准配置的基础上还可以选配智能药柜用于为用量少的药品的补充,智能异形发药机用于瓶装液体药的发放。

与人工调剂相比,具有7大优势

*保证存放质量,数量准确

传统药房通过调控温度湿度、分类摆放等方式保证药品的存放质量,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智能门诊发药系统内的每一种药品都有专属的储药槽,既保证了药品的存放质量和数量,又减轻了药房定期盘点的工作量。

*降低工作强度,缩短候药时间

与传统人工调剂相比,智能门诊发药系统不仅可以帮助药师从繁重的调配工作中解脱出来,显著降低其劳动强度,而且在取药高峰期,还可以缩短患者的等候时间,进而使药房与患者之间的摩擦得到降低。尤其是节假日值班人员较少的情况下,优势更为显著。

*减少差错发生,提高调剂质量

多数医院虽然对传统的人工调剂都有两道核对流程,但由于药品数量大、品种多,且存在很多名称和包装相似的药品,很难完全避免药品调剂差错的发生。智能门诊发药系统应用之后,能实现系统审核、调配人员审核、窗口发药人员再次审核的三重审核程度,基本可以杜绝调剂差错的发生。

*提高工作质量,增加责任感

传统药房工作人员的处方量需人工统计且易出错,运用智能门诊发药系统之后,通过工作人员所刷的处方条码数量,可以准确记录每个人的工作量,便于绩效考核、评估。

*工作重心的转变

该设备的应用,便于窗口药师的工作重心由原来的单纯审核发药向提供完善的药学服务转变。在机器自动运送药品的过程中,药师有更多的时间与患者沟通和交流。

*提高医院的整体形象

智能门诊发药系统的使用可以减少排队现象,提高医院的服务层次,为提高医院综合服务水平加分。

*节约医院的人力物力

一套标准配置的智能门诊发药系统,仅需要6人值班即可完成相当原来15人的工作量;药房面积仅需120m2左右,极大地节约了药房的使用面积。

智能盒剂发药机,高效、准确

智能盒剂发药机由储药槽、送药带、进口机械手、电磁控制器、红外感应器等组成。采用高效的药品智能响应滑出出药方式,出药系统同时处理处方中药品。出药系统自带保护装置,若出现紧急情况,可自动停止工作,及时报警并提示故障位置。

智能盒剂发药机处理处方速度快,一个处方只需要5秒钟;自动按处方装篮,每个处方对应一个智能药框,无需人工干预;全自动双通道加药机械手,每小时加药1500盒;电磁控制器和红外感应,保证发药准确性;软件系统可与HIS系统无缝对接,并可通过软件界面进行药品管理;发药单元可根据医院的药房大小及处方量调整;模块化设计,一套设备安装只需要6小时;能够储存1152种药品,装载常规药品的数量达17260 盒,同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扩容。

智能自动加药系统,速度快、误差小

系统上药采用机械手自动批量入药方式。机械手上药为同种药品批量上药,采用机械手定位技术,自动将药品放入相应的通道,单机上药的速度能够达到3000盒/小时。若机械手上药出现意外情况,系统将自动报警,并提示此次上药位置,临时改为手动上药,不影响上药进程和出药进程。

管理软件中可显示药品剩余数量和需要加药的盒数,可设置药品储存下限,对达到库存下限的药品可自动提示,药师可根据上药清单进行上药。可查询、添加、删除、修改药品通道,便于药品包装的更换。可随时打印库存清单,方便药房盘点药品库存。

系统会在事先拍摄一张正确的药盒与储药槽对应的照片,作为标准位置,在补药时再拍摄一张照片与之对照,然后通过对比判断能否正常上药。通常可以保证位置误差不大于0.2mm。

智能药框提升系统,自动分发药筐

智能药框提升机主要负责智能药框的储存与发放,它与智能门诊发药机、送药平台构成一个关联系统。

药品自智能门诊发药机掉落到送药平台上,送药平台将药品送到智能药框提升机分发下来的智能药框中。在智能药框发放的时候,会经过一个感应区,此处设有FRID读写系统,在读取智能药框编号的同时,会写入与之对应的患者信息和处方信息,使三者相互关联,并一一对应。

与送药平台相关的是分药系统。智能门诊发药机系统按照处方发药,药品到达智能药框之后,在送药平台上有智能药框的分药系统,会将通过FRID读写系统确认的智能药框自动分发到各个窗口。

在经过智能药框提升系统前有缓存区,主要处理智能门诊发药不全的处方。如果药品不全,在药品自智能门诊发药系统掉落到智能药框的时候,打印系统会打印所缺药品的种类和数量。

人工智能医药范文3

1.商业智能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目前,在我国商业智能应用最多的为金融行业、能源行业和制造行业。其他行业也正在和将要往商业智能这一方向发展。在金融行业,由于信息量越来越多,商业智能BI的优越性就越来越突出,因此金融行业对BI在金融行业的应用的青睐程度就越来越高涨。BI不仅是提供决策的辅助者,随着BI功能的完善,相信将有更多来自中小型金融机构的需求量。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金融行业还是BI应用的主要领域。在能源行业,虽然商业智能在这一领域已基本实现了商业智能,但是在很多方面都未能体现BI提供决策的功能,使得能源行业BI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在制造行业,由于制造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不尽人意,BI在大中型企业已经在全面应用,而大多小企业没有真正认识商业智能的作用而未能应用商业智能系统。随着我国信息化水平重视程度越来越高,BI在能源行业的应用将有一股强劲的潜能。

2.医药行业应用商业智能的进行医药管理概述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外经济的引入,势必会造成我国经济激烈的市场竞争。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医药企业的生死存亡,现代医药企业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提高自身的竞争软实力。但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运用,将产生大量的诸如订单、交易往来和客户信息等数据,而单纯的信息技术却对这些数据起不到分析的作用,因此,结合商业智能系统的强大功能,商业智能的应用就是顺应了时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所以在医药行业中应用商业智能是十分必要的。结合时展要求,解决医药行业中复杂多样的服务主体和医疗数据的有效方法是利用商业智能技术对数据进行优化处理。通过对医疗数据进行加工和整理并加以搜集存储,以达到医药行业的整体集中储存。应用商业智能系统进行联机分析处理是为了解决不同医药服务主体的不同需求。BI系统在已经存储好的数据库中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汇总,筛选、识别和提取有效的数据联机分析处理,为医药行业管理者提供可行的管理决策。通过展示一些人们容易接受的图片和虚拟效果来为用户呈现参考数据之间的复杂关系、潜在利益和未来走向;对医疗服务的不同群体需要提出了更加多样化的数据方式,如报表,图表,记分卡,仪表板等,以更好地利用信息处理的资源。

二、结语

人工智能医药范文4

关键词 移动智能终端 智能手机 决策支持系统 医院管理 开发及应用

引 言

医院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是决策支持系统(DSS)在医院的应用,为医院信息系统的高级综合利用,为医院决策者提供分析问题、建立模型、模拟决策过程和方案的环境,通过调用各种信息资源和分析工具,帮助决策者提高决策水平质量[1]。传统的医院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建立在电脑终端上,时间、空间及电脑操作水平限制,管理者使用少,更青睐于纸质报表,导致系统使用率低。为解决此问题,我院与某公司共同开发出一套基于移动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的医院管理决策支持系统,通过在使用人群智能手机上安装该系统,实现随时、随地、随身访问查询,极大地提高医院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使用率,效果良好。现将该系统的开发及应用情况介绍如下。

1 系统的设计目标

(1)依托医院信息系统平台搭建数据仓库,借助3G网络,构建基于android移动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的医院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以下简称医院移动管理DSS);(2)系统按院长、副院长、科主任等管理职能分别定义不同的角色,按角色定义不同的使用权限;(3)系统能快速展现医院的几大关键业务指标(KPI),并具有对KPI进行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的功能;(4)系统能通过信息仪表盘和雷达图等图表形式直观展现管理者关注的KPI完成情况,并提供预警功能;(5)系统有完善的信息安全保护机制[2]。

2 系统的技术平台

体系结构: Client/Middleware/Server;编程工具:JAVA,Android 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软件开发工具包);开发平台:Eclipse;数据库: SQL SERVER 2008;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Android系统。

3 系统设计

3.1 系统业务架构设计

系统业务架构设计见图1。系统依托医院信息系统平台,在数据采集端采用数据仓库、数据挖掘技术;在数据分析端采用专利算法预处理分析结果和压缩技术传输手机数据;在数据输出端采用多维度(3个时间维度、5个空间维度)和仪表盘等数据展现方式。在不影响医院现有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实现医院关键业务指标(KPI)在移动智能终端上的快速、高效和多维度、多层次的集中展现。系统摆脱医院局域网的束缚,可应用于3G信号系统覆盖区域。

3.2 决策数据仓库设计

医院移动管理DSS不直接调取医院业务数据(见图1),其调取的是经数据转换后生成的决策数据仓库。在决策数据仓库中定义KPI数据、挖掘维度及预算警示等信息。

3.3 数据库连接方式

本系统是基于数据仓库技术的,在Webservice上建立xml文件来连接决策数据仓库。代码如下:

3.4 系统安全机制

本系统运行于Android系统智能终端,考虑到智能终端易遗失被盗等因素,系统在安全机制方面采取以下措施:(1)智能终端须下载专用apk安装软件才能安装本系统;(2)智能终端运行本系统须配置访问Webservice的专用IP及端口;(3)智能终端登录本系统须输入登录账号(即个人手机号)及登录密码(即个人密码),且登录账号必须在医院网络中心注册才能激活;(4)运行本系统的智能终端其设备号(DeviceId)须在医院网络中心注册才能激活;(5)登录账号(即个人手机号)与智能终端的设备号(DeviceId)在系统中做绑定处理,即一个智能终端只能用一个登录账号;(6)遗失被盗的手机须及时告之医院网络中心,网络中心可注销该智能终端的访问权限,同时保留该登录账号。

4 系统功能及应用

4.1 系统功能模块

系统功能模块见图2。病人&经营模块涵盖基本工作效率指标,包括门急诊人次、在院人次、门急诊入院率、手术人次、检查人次等;财务&收入模块涵盖医院财务分析重要指标,包括门急诊收入、住院收入、门诊人均费用、住院人均费用、住院药占比、住院材料占比等;医疗质量模块包括住院治愈率、入出院诊断符合率、三日确诊率等医疗质量指标;药品材料模块包括门诊人均用药品种、门诊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住院人均使用抗菌药物比例、抗菌药物占药品费用比例等指标;医保模块包括门急诊医保人次、门急诊医保人均费用、住院医保人次、住院医保人均费用、医保出院费用个人支付比例、合作医疗内用药比例等指标;预算警示模块可查看医院各临床科室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系统所有KPI均可按日、月、年3个时间维度查询,且可按病区、科室、病人类型、总分院实现数据挖掘和数据比对。

4.2 病人和经营模块

图3显示的是病人和经营模块中的门急诊人次KPI。其中左图门急诊人次同比增5.71%,指与上周同期比;环比增159.89%,指与上年同期比。中图显示的是一周来门急诊人次变化曲线。右图显示的是2012年8月6日门急诊人次按科室挖掘后展现的科室分布饼图。

4.3 预算警示模块

图4是预警警示模块中的住院药占比KPI。其中左图用仪表盘显示2012年8月住院药占比为34%,低于该月的预算值35%,箭头在蓝色区域表示在预算范围内。中图显示的是近一年每月住院药占比变化曲线。右图显示的是2012年8月住院药占比按科室挖掘后展现的科室分布饼图。

5 讨论

该系统使用并未影响医院现有信息系统,运行访问效果良好。当前我国医院正在经历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终末式管理向环节化管理、经验式管理向循证化管理过渡阶段[3]。该系统投入使用以后,访问量达到日均300人次(系统用户数为医院所有管理干部242人),系统设置警示功能,将预警信息自动展现到手机上。通过部署该系统,建立面向医院各级各类管理者和管理活动的管理决策支持利用系统,真正对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产生大的推动和效益,从而切实、真正地实现医院信息化发展建设的作用和价值[4]。

参考文献

[1] 陈金雄.构建基于数据仓库的医院决策支持系统.医疗卫生装备,2012,1(33):77-81.

[2] 郑万松,黄志中,杜战伟,等.基于HIS的医院管理决策支持系统设计研究.医疗卫生装备,2009,9(30):53-54.

人工智能医药范文5

关键词:智能 家庭 药品 交互设计

中国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10-0143-03

一 背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互联网、智能化产品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日益加深。物联网、智能家居、以及最近提出的“互联网+”等概念的提出,更是催生了一大批智能硬件产品,如智能空调、智能冰箱、智能水杯等。而另一方面,智能手机的普及又催生了一大批各式各样的应用,人们已经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来付款、记账、控制电器、甚至远程遥控家里的空调,可以说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一个处理事项的终端了。

而药物则是人类目前最主要的医疗手段之一。无论是需要在医院进行深度治疗的重症,还是可以在家吃点非处方药就可以康复的轻症,药物治疗总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但当前,虽然医学的发展使得药物的丰富度已经大大增加,可治疗的病症也大大增多,但药物治疗在人们生活中仍然存在一些用户体验方面的弱项,比如药品的错误使用、因种种原因无法及时用药、在没有医生的情况下即使是针对小病也不知如何用药、药品的管理等等。而这样的问题应该是可以通过设计的力量来进行改善的。

因此,本文尝试利用物联网的思维和智能手机这一终端,通过对家庭药品管理系统的目标人群、使用场景等因素进行分析,并考察现存产品存在的改进空间,通过交互设计的思路来提高智能家庭药品管理系统的用户体验。

二 现存产品

在智能家庭药品管理系统、家庭医疗服务这一领域,目前存在的产品主要是智能药箱和智能手机上的医疗类应用,这两类产品分别从硬件和软件的角度呼应了家庭药品医疗这一需求。而本文对此领域现存产品的考察也从这两个方向着手进行。

2.1智能药箱

在与家庭或个人医疗产品中,药箱是与药品接触最为紧密的产品。因此,在考虑智能化医疗产品时,对药箱进行智能化,是最为直接的思路。笔者对市面上的智能药箱进行了调研。

目前市面上的智能药箱大多是以如下的设计:

1)一个可以感知用户是否服药并把数据上传网络的药箱

2)一款配套的用以提醒用户按时服药的手机应用

这类智能药箱可以借鉴的地方在于,此类药箱使用了传感器和无线数据传输,从而在用户无需主动做什么操作的前提下感知用户的服药情况,并据此进行提醒或记录数据的自动操作;而自动数据传输也可以方便地记录用户的服药情况,为后续治疗保存相应的数据。自动化是智能硬件的一大特点,也正是这一功能使得这类产品可以被称为智能药箱。

但此类智能药箱的局限之处在于,一次只能装载一种药品的设计使得一套产品只能满足单个用户在单次疗程中的服药。在用户完成一次治疗,下一次生了不同的病要吃不同的药品时,就必须把上一次的药品从药箱中取出,再更换下一次的药品,这样在使用时就显得十分麻烦。同时,这样的设计也无法满足家庭中多用户同时服药的需求。

2.2医疗类手机应用

目前国内有多款医疗类手机应用,如《春雨医生》、《丁香医生》等等,已经发展了若干年,并且在国内都有一定的用户量。这类医疗类手机应用大多涉及多个或全部以下功能:

1)简单病症的用药指引

2)药品正伪辨别

3)药房位置呈现

4)用药提醒

5)药品管理记录

6)医患问答

7)求医指引

8)医疗知识普及

9)医疗相关社区

可以看出,其中第1到5点主要是与药品相关,围绕如何用药、用什么药、去哪里买药等问题为用户提供帮助。而第6、7两点主要是为患者提供病症求医方面的指引。第8点是起到了传播、科普医学知识的作用。最后一点则是提供医疗相关的网络社区,促进用户之间的交流。

此类应用主要思路是从医疗出发,通过为用户提供辅助医疗的服务来帮助用户更好地保持健康。由于大众缺乏对正确健康生活方式的认知,而专家(营养学家、生理学家、健康养生专家等)掌握专业知识却缺乏与大众有效交流互动的方式。因此在之前,普通大众对于药品(尤其是非处方药)的使用和认识一直处于较低的状态。而此类应用起到了普罗大众和专业医学知识之间的连接桥梁的作用,使得普通大众也能利用专业医学和药学知识来进行一些基础的治疗。

可以看出,目前的智能药箱的主要作用还是局限于“服药”这一点上,把用户的服药行为进行了优化;而目前的医疗类手机应用则立足于向用户传授一定的医学药学知识的出发点,虽然由于条件限制(只作为软件存在)而只能通过抽象的信息层面的角度来引导用户,但立足于让用户拥有一定医学知识的这一出发点,应该是家庭药品管理系统更进一步的智能化设计所应重点考虑的关键点。

因此,在对目前市面上存在的家庭医疗相关的产品进行调研后,笔者初步认为,智能家庭药品管理系统的设计应基于为用户带来一定的专业用药知识,并能够与药品的承载硬件――药箱紧密结合。

三 目标人群与使用场景分析

与目前市面上的智能药箱大多针对个人用户的单疗程治疗使用场景相比,人们更多与药品的交互方式是通过家用式的备用药箱来进行,而且服药的场景也更多是处于较为固定的室内。因此,本文将针对家庭用户的家用式药品管理系统这一适用性更为广泛的定位进行分析。

3.1目标人群:家庭用户

当把家庭用户设置为目标人群时,那就意味着这一产品的适用人群必须覆盖所有年龄与性别的用户,从婴儿到儿童、青壮年、中年、老年、孕妇等都需要考虑,而不同的用户在产品使用上的情况也是不同的。

3.1.1婴儿

婴儿无法自行服药,因此婴儿用户的服药情况和服药操作应该是由父母或其他照顾人员来进行的。对于帮婴儿进行服药的用户,需要考虑到该用户可能会需要同时管理他自己与婴儿两份药物的情况。

3.1.2儿童

儿童的情况与婴儿类似,但对于一些较轻的病症和药性较温和的药物,儿童可以自行服药。只是此时父母虽然不需要作为直接帮助儿童服药的角色,也需要作为监督和监护的角色。表现在产品功能上,可能需要为父母提供查看儿童服药情况和服药提醒的功能。

另外,儿童与婴儿服用的药物一般与成年人的药物会有所不同,如果误服了成年人的药物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在设计时需要明确区分两者的药物。

3.1.3老年人

老年人的情况与儿童有一定相似。在步入老年期后,人体的视听能力就会逐渐衰退,身体的各个部分也逐渐变得不灵活了,而且对电子产品的使用不太熟练,因此在服药说明中需要用较大的字体明确告诉老年用户服药的指引。另外作为子女的对于老年人也会十分关心,因此可能也需要为子女提供老人的服药情况。

3.1.4孕妇

孕妇用户在用药上有诸多限制,原则上孕妇用户的用药情况应当依照医嘱,但也有部分用户可能会自行服药。因此对于家庭药品管理系统,应当及时指出相应的物品是否有可能对孕妇的健康造成影响。

3.1.5长期病患者

对于长期病患者用户,他们需要长期服药,而且服用的药物组合较为稳定,这一点与其他用户一般为了应对突发疾病而服药不同。一般而言,对于长期病患者用户主要提供的是服药提醒功能,如若此类用户另外患上了其他病症,最好与医生联系,而非自行选药,以免不同药物之间药性相冲。

3.2使用场景

围绕“药品”、“家庭”这两点,并且结合之前对于目前市面上现存的同类产品的调研,笔者认为智能家庭药品管理系统的使用场景应该包括如下三个场景:

3.2.1轻症寻求服药指引

家庭备用药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应对突发的一些轻度病症,如感冒发热、肠胃不适、烫伤等,因此这会是智能家庭药品管理系统最主要的使用场景之一。

当用户需要从备用药品中寻找可以治疗他当前的病症时,智能家庭药品管理系统应该能够根据用户所患的病症,给出若干个用药方案,并与当前的备用药品库存进行对比,得出一个可行的服药指引。如果当前药品库中缺少部分药品,也应提醒用户进行购买。

需要注意的是,在目前的科技条件限制下,用户在家中无法完成对疾病的精准检测,因此智能家庭药品管理系统只能辅助用户进行一些较轻病症的处理。如若用户可能已经患上较为严重的病症,又或者用户目前的症状难以识别出病症,都应当提醒用户及时就医。

3.2.2服药

当用户已经从系统中获得服药指引或从医院带回来处方药物之后,接下来就是服药治疗过程。在服药这一使用场景中,智能家庭药品管理系统可起到提醒服药和服药情况记录的作用,在对应的时间提醒用户服药,并记录服药情况。

在这一场景中,通过什么途径提醒用户服药,通过什么方式记录服药情况,是需要在产品设计中加以考虑的。

3.2.3药品日常管理

除了生病受伤的时候以外,药品的日常管理是目前家庭备用药相关使用的一个经常被忽略的方面。药品是否过期、是否有一些药品不能放在一起、家庭备用药库中的药品种类是否齐全,是否有一些重要的药已经用完(比如经常会用到的创可贴),这都是与家庭备用药库相关的药品管理的使用场景。

作为智能家庭药品管理系统,应当能够监测家庭备用药库中药品的情况,并且对于目前已有的药品的种类有一个概括性的展示,让用户能够方便了解目前家中药品的情况。

四 具体的软硬件产品设计

根据上述的用户群体和使用场景研究,能够为进一步的智能家庭药品管理系统的设计提供依据。由于备用药箱作为储存药物的产品,一般而言会放置在家里特定的位置,而这一位置不一定能够让用户随时注意到。因此,考虑到服药提醒等功能需要保证信息传达给用户,并且智能手机已经成为现代人的随身智能终端,药箱硬件和手机软件结合的形式是智能家庭药品管理系统一个较为合适的产品形态。

4.1硬件设计

产品外观设计的目的是解决好美学要求与产品功能、结构和工艺要求之间的关系。对于药箱硬件的产品设计,根据之前的调研结果,需要满足以下几个设计目标:

1)不同药品之间要隔离开,防止药品之间药性相互影响;

2)考虑到药品性状不同、大小不同、固液不同等,药箱要能够收纳不同种类的药品;

3)取放药品要方便

4)由于属于医疗产品,因此外观设计上应以干净、整洁的风格为主。

从以上的设计目标出发,本研究最终的硬件设计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思路(如图1)。整体结构分为内外两层。外层大箱体作为整体药箱的收纳体,采用白色磨砂的PP材料,干净整洁,同时也保证了强度。内层采用模块化的方形玻璃盒来收纳各种药品,以一个正方形格子为单位,根据药品的包装形状不同可以换用1×1、1×2、2×2等不同尺寸的玻璃盒,这样就保证了不同药品之间的分隔,并且在整体效果上也仍旧是干净整洁的。另外,双层结构还进一步保证了药品和外界空气的隔绝。

4.2软件设计

回顾之前调研的三个主要使用场景,会发现用户与智能家庭药品管理系统的交互主要集中在软件上。而考虑到软件的交互时,则需要考虑使用流程与信息架构。本研究的软件设计以调研中的三个主要使用场景为主要设计依据,包含四个主要的使用流程(如图2)。

4.2.1主界面

作为用户进入软件后第一时间会接触到的界面,主界面承担着展示当前概况的任务。这一概况既包括药箱中药品的整体概况(如过期药物提醒),也包括当前用户的概况(如服药时间),某些情况下还会包括其他用户(如需要照看的婴儿或老人)的概况。

4.2.2药品列表

在药品列表的界面中以格子的方式具象地呈现了当前药箱中的情况(如图3),这是因为相比文本而言,可视化的图形利用视觉通道的快速感知能力,可以提高人们观察、识别和加工信息的能力。通过把软件中的格子与硬件中的玻璃盒相对应,用户可以非常直观地把软件中的提示对应到硬件中的药品上。这一设计被应用在软件中各个需要让用户与硬件药箱进行交互的界面中,从而使交互体验更直观。

4.2.3处方

软件设计中一个疗程以一张处方为单位。通过处方来把自行服药和从医院带回来的处方药这两种情况统一到一个交互流程中,简化了软件的操作,降低了学习成本。

4.2.4服药提醒

由于智能手机自带的通知功能,服药提醒便可以很方便地整合到通知功能中。

人工智能医药范文6

关键词:LD3320语音芯片;蓝牙4.0;GPRS;DS1302时钟模块;人机互动;手机App

中图分类号:TP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6)10-00-02

0 引 言

全球正在步入老龄化阶段,独居老人的比例不断上升,而养老在未来将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切实改善老年人的生活和年轻人的“亚健康”问题,加快“互联网+”的推进步伐,调配社会资源,弥补中国智能医疗方面的巨大缺口。

1 智能医药盒的功能概述

智能医药盒由盒体、中央处理模块、语音控制模块、蓝牙模块、驱动装置、声光报警装置、人机互动系统以及信号发送模块构成。该药盒具有如下功能:

(1)配备手机客户端,用户可通过人机互动系统进行操作控制。

(2)实现远程控制,使远在他方的子女可以知晓老人近况并可在老人忘记吃药时及时提醒/劝说老人吃药。

(3)设有紧急药仓,触动紧急装置便可实施紧急措施与快速报警。

2 系统的总体设计

手机客户端通过蓝牙4.0无线通信或通过采集人体语音信号控制中央处理器的方式实现智能医药盒的响应。智能医药盒设计框图如图1所示。

3 系统硬件设计

本智能医药盒系统硬件主要包括AT89S52控制器、蓝牙4.0模块、LD3320语音模块、GPRS模块、人机互动系统、DS1302时钟模块以及驱动电路装置。系统的整体原理框图如图2所示。

人机互动系统面板完成蓝牙/语音模式的转换,可实现提醒吃药,控制智能医药盒响应的功能,搭建人机互动的桥梁。人机互动系统面板如图3所示。

4 手机客户端的设计

智能医药盒配备了基于安卓4.4进行研发的手机客户端,界面简洁易操作,可更好地服务用户。其功能菜单如图4所示。功能菜单分为控制部分与嵌入部分。

(1)控制部分主要完成手机与药盒的无缝通信与紧急装置的触发功能;

(2)嵌入部分主要用于联网,提供云语音和养生咨询。

5 系统软件的设计

智能医药盒系统软件编程采用相对独立的蓝牙/语音两种工作模式实现相应的响应。其程序设计流程如图5所示。

6 结 语

智能医药盒使用AT89S52主控芯片通过I/O口和串口对电路进行控制与整合,经过系统调试,可以实现上文提出的所有功能。将致力构造“互联网+”医生、“互联网+”保健的生活框架,创造全民实时保健、“互联网+”全民养老的生活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毅刚,彭喜元.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人工智能医药范文7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教育信息化;学习绩效评判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4-0266-02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信息化在投资效益和应用效果等方面的问题也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教育信息化的绩效评价也逐渐成为了大家所关注的焦点之一。在传统医学教育中,信息化教育绩效评价过程主要还是通过常规的理论知识测试、临床技能测试等试卷形式来完成对学生学习绩效的评价,这种传统的评价形式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暴露出了一定的缺陷。首先,对于教育信息化对学生学习绩效的影响不能准确的反映,其次对于学生的发展状况也不能很好地掌握,这样就有可能使信息化教育绩效评判出现偏差,对于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产生一定的阻碍。因此,我们提出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学生绩效评价体系,以期对中医药院校学生学习绩效的考评工作带来一定的启示。

二、多元智能理论学生学习绩效评价原则

1.强调对学生多种智能的评价。现代信息化教育模式的实施,对于学生多种智能的发展有着重要帮助,学生多种智能的发展对于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对学生学习绩效的评价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多种智能的评价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2.注重学习绩效评价的具体化和可行性。作为学生的一种内在智能――多元智能,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要尽量实现其外显化,同时还需要将其进行分解为可考察的行为、学习成果和技能等三种具体形式。在对学生多元智能的考察要其外显化的基础上转化为具体的对学生知识技能的考察。在目前中医药高等教育工作中,学生对于中医药中医学术语、药物名称和词汇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相应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应用能力都是由最初的文言语言修辞智能的外显化发展而来的,而学生对中医药学理论知识的思考、辨别以及掌握能力则是由最初的思维空间智能外显化转化而来的,人际交往智能外显化则转换为了学生具体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内省智能外显化则发展成了学生的一种自我管理、自我监控、自我学习认知的能力。

3.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在信息化教育过程中,由于学生的每一项智能都具备了各自的特点,同时每一种智能都涵盖了多项组成因素,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多种智能评价的过程中也不能采取单一化的评价方式,因此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首先在学生学习绩效的评价形式选择上,不但要适当地采取传统的试卷评价形式,同时还要采取多种信息化的评价形式,如信息化条件下基于任务的评价和基于情境的评价等形式;其次在评价方法的选择上,注重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的相结合。

三、中医药院校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研究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分析法),通过数据检索,以不同地区的5所中医药类院校为例,对其信息化绩效评价进行研究。

本次研究所选取的内容包括:X1信息化基础建设经费、X2数字图书馆容量、X3信息化专业师资、X4网络管理人数为投入指标;而相应的产出指标有Y1网络及多媒体教室数、Y2网上远程教学课程数、Y3精品课程数目、Y4教学资源容量。具体如表1所示。

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中综合效率值显示,学校1、2、4效率值达到了1,说明了DEA分析法的有效性,就相对输入而言,输出值已达到最大,这种情况下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投入与产出之间处在一种合理化状态,而对于其中效率值小于1的,则被称之为非DEA有效,在这些学校中资源也未得到合理化的利用。效率值达到1的3所学校中,其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达到了1,这3所高效表现为规模有效,表明了这些学校在信息化教育中的投入量处于适中状态,此时其规模收益不变,而其他2所高效规模效率均呈现出了不同的递增或递减的变化状态。对于规模效率呈现递减状态的院校,要适当的对其投资结构进行调整,在相应的项目上减少投入来实现其综合效率的提高,而对于规模效率递增的学校,由于投入的不足才会导致技术效率的低下,因此就需要相应的加大投入。

四、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学生学习绩效评价策略分析

1.对学生学习绩效的评价采取多种智能展示的方式。我们采用多元化的多智能评价方式,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采取多种形式,如实际应用、技能演练、答辩等对信息化环境下的学生学习绩效进行综合考察,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过程,如文档和学习成果等多项内容进行整理归档,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汇集,从而使得学生的努力与成果得以具体体现。

2.采取课堂教学中的多形式活动和项目进行评价。在多元智能理论中,提出了“教学设计同评价设计统一”的原则。信息化教育对学生评价工作的影响,首先要对信息化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及相应的影响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对于我们教育的工作者来说,就是要实现中医药类专业课同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和融合,由此也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有效借助课堂教学这样的机会,参考课堂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多样化活动来对学生的多智能发展状况进行科学的评价,不但要对学生的学习知识和技能积累进行高度的关注,同时还要对学生的综合潜力进行挖掘,力争做到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3.采取多智能展示的方式完成对学生的绩效评价。对于中医药院校学生的学习绩效评价工作,在最初进行评价标准的设计环节,评价人员要尽可能多利用多样化的展示形式,如采取相应的图表或文字档案、论坛记录以及课件、影像等,从而实现对学生学习绩效的全面科学评价。下面就针对中药学专业学生,结合多元智能理论,设计出一个具体的绩效评价表格,如下所示。

五、结语

现阶段所实施的信息化教育模式对学生的学习绩效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对于当今的中医药院校学生而言,做好对其医药学知识学习绩效的评价工作对于促使其未来更好的利用专业知识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对其进行绩效评价考核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方式和方法的统一,设计较为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左明章,易凌云.教育信息化绩效评判中学生学习绩效的评价研究――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学生学习绩效评价[J].中国电化教育,2006,(11):17-19.

人工智能医药范文8

作为我市重点培育的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布局于巴南区的重庆麻柳生物医药园已见雏形。预计到2020年,这里将建成全市最大的生物医药聚集区、国内领先的高端医药产业园区,实现产值约300亿元。

顶层推动

2013年1月16日,全市医改暨卫生工作会议召开。

“我们的目标是加快重庆医药产业发展,打造千亿级医药支柱产业。”市政府相关领导在会上表示。

截至2011年,重庆医药产业产值尚未突破300亿元,甚至落后于西部的四川、云南、陕西等省。然而,两年之后,重庆即提出打造千亿级医药支柱产业,其底气何在?

“我们的信心来源于重庆多年的产业基础和积淀,而医药产业有广阔的前景。”市政府相关领导说。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对医药发展提出了更多需求,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长态势。

此外,国内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国际大品种专利到期等行业背景,为我市重点抓好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战略机遇。

2013年1月底,重庆市政府审议通过《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打造千亿级医药支柱产业的指导意见》,并配套一系列的培育政策,吹响了重庆医药产业振兴发展的冲锋号。

按照规划,全市将兴建一批有规模的医药产业园。

巴南区适时抓住了这一契机。

这一年,巴南区将医药产业纳入重点发展产业,提出打造一个产值300亿元以上,在全国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端医药产业园及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示范区,并规划了约20平方公里的产业用地。

政策既定,巴南区开始全力布局医药产业。

引进龙头

2015年3月的一天,上海智睿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董事长蒋仁生的办公室。

“我们想邀请智睿生物到巴南发展。”短暂交流后,巴南区常务副区长宋葵道出了此行的目的。

虽然心里早有准备,蒋仁生还是不免愕然。

智睿生物是国内顶尖的高端生物制药企业,而此时落户巴南的重庆麻柳生物医药园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规模不大。

在常人看来,巴南区此举未免太过冒失。然而,对于巴南区来说,引进智睿生物是其发展医药产业的关键一环。

智睿生物对巴南区、对重庆麻柳生物医药园究竟有何关键作用?

原来,虽然重庆麻柳生物医药园已落户巴南区,且巴南区也将医药产业纳入重点发展产业,并制订了相关规划,但和全市其他区县相比,优势并不明显,在招商引资方面时常感到难以下手。

“只有突破了顶尖企业,才能引来其他企业。”在进行了细致调研后,巴南区锁定了智睿生物。

引进智睿生物还有另外一层意义――生物医药企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只有掌握了高端技术,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抢占先机。

2015年11月9日,总投资100亿元、达产产值180亿元的智睿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落户重庆麻柳生物医药园。

随后,美国Athenex制药基地、重庆植恩高端药物技术转化平台、北大医药产业园等20个重点项目先后落户园区。

各大生物医药企业的引进落户,让重庆麻柳生物医药园开始焕发活力。

服务企业

智睿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主要生产肿瘤疫苗、长效胰岛素等高端生物制剂,填补了我市无高端生物制药产品的空白。

美国Athenex制药基地项目,可将全球50多个最畅销的难溶性药物由注射剂变成口服制剂。

重庆麻柳生物医药园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这里落户。

“近期,又有日本参天、万全医药等9个项目成功落户。”重庆麻柳生物医药园相关负责人介绍。

这些医药企业在这里落户,成为重庆麻柳生物医药园快速发展的关键。

而这正是巴南区委、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主动出击、寻求突破带来的连锁效应。

同时,巴南区委、区政府在积极营造环境的基础上,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努力为企业提供高质量服务。

生物医药企业研发、孵化、生产制造周期长,充足的资金保障至关重要。但很多医药企业属于轻资产企业,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时,常常因缺乏合适的抵押物而被银行拒绝。

为破解这一难题,巴南区搭建了金融资本服务平台,依托重庆市政府、企业和民间机构共同筹资50亿元,成立了医药产业投资基金。

此外,巴南区还和重庆医药产业投资集团共同建立了10亿元的医药产业创业投资平台,专门为那些尚处于创业期的入驻企业提供融资帮助。

这一措施解决了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也进一步增强了园区的吸引力。目前,已有5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入驻园区。

完善配套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麻柳生物医药园不仅仅是医药企业药品生产“流水线”的简单聚集,更是集研发、孵化、生产制造为一体的集群高地。通过创新发展,在全市率先构建起“孵化+基金+生产制造”的产业发展环境。

据了解,落户园区的智睿生物、香港理工大W转化医学中心等一批高科技创新研发平台重点用于研发,植恩医药产业发展基金、杏融基金等重点用于支持新药研发,涵盖生物制药、化学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的生产制造平台则加速了产品的产业化。

人工智能医药范文9

以BAT为首的互联网巨头在去年已经了“互联网+”战略报告,旨在借助传统行业、政府的数据、资源,并通过互联网高效、便捷、低成本的特性改变传统行业。不过,传统行业并不这样想,他们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现有的商业逻辑中发挥互联网工具的价值,很多传统企业巨头提出“+互联网”,以示与互联网巨头相区别。两大观点针锋相对。

但智能硬件企业正在跳出这种争执。2016年4月28日,在深圳举办的“智造2025”产业峰会上,北京亮亮视野科技有限公司CEO吴斐告诉记者:“试图改变传统行业运营模式的做法是有问题的,智能硬件公司需要给传统行业提供增量创新。”亮亮视野是一家提供智能眼镜增强现实产品的创业公司,其产品已经在医疗、电力、物流、制造行业开展应用。

智能硬件的增量创新

2012年,GoogleGoogle Glass,这款产品最终在消费者市场折戟,但却被医疗、物流、制造业广泛关注。2015年初,著名分析机构Gartner研究指出:“智能眼镜更应该探索企业级市场,而非把精力消耗在个人市场。”Gartner预计,医疗、物流、仓储、制造行业的现场工作人员都有佩戴智能眼镜的需求,这将在2018年产生69亿美元的市场。

吴斐告诉记者:“最初产品众筹时,就有很多来自医疗、电厂、制造业的研究人员购买了我们的产品。”他举例介绍,“比如医疗领域,外科医生希望通过智能眼镜记录手术过程,用于复盘、沟通、学习交流;电厂则希望将该产品用于设备巡检环节。”吴斐表示,“客户会主动提交需求的场景信息,但要把这些需求信息转化为产品,每个行业都要投入几百个小时的交流、大量的现场调研、行业各个环节的沟通。”

“最初进入电力行业时,我们发现电厂很多设备已经联网了,但员工仍然要拿着纸制的工单系统执行设备的运行、巡检。”在吴斐看来,相比于智能眼镜的自动连接、自动记录,纸制工单系统的繁琐、低效显而易见,但“用智能眼镜取代工单系统”的建议一提出就被电厂方否决了,“工单是确保电厂安全的环节,根本不可能被取代。”

目前,电厂仍然在严格执行“唱单系统”,即员工在工作现场持纸制工单,将工单每个工作环节唱出,完成之后在工单上打钩,看似老旧的工作流程是为了实现电厂对于安全机制的严格要求。这种机制下,电厂几乎不允许工单系统的创新。

“但是电厂需要更有效的信息记录方式,在很多设备都联网的情况下,电厂曾经尝试在巡检、维护环节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来采集、记录设备运行信息。不过,由于现场员工往往手上会沾上油渍,智能终端运用效果并不理想。”吴斐告诉记者,“我们的智能眼镜后来就进入了巡检环节。”

在“取代工单系统”的建议被否决之后。吴斐开始接触电厂的设备、方案、巡检、招标体系的全面组织机构,“行业本身会传递需求,但我们需要各个环节的玩家告诉我们场景细节,与电厂本身匹配,而且产品完成后还需要借助电厂传统的供应渠道推广。”吴斐举例告诉记者:“比如,我们正在与埃森哲合作,研究医疗行业的深度应用;与IBM尝试电厂项目的合作。”除此之外,作为创业公司,亮亮视野不可能建设自己的销售渠道,也需要借助埃森哲、IBM的销售渠道实现产品的推广以及落地部署。

吴斐认为,“作为一个新玩家,要给整个行业的生态系统创造价值。只有给每一个环节带来增量,产品才能成功。任何对商业模式的改变,都有可能因为触动整个产业链的利益而被抵制。”

变革的被动

“药品监督码”是一个相反教材。

2016年1月1日,国家食药监总局扩大药品电子监管码的范畴,对药品生产企业、零售企业的所有药品实施电子监管,这一政策旨在建设完善的产品可追溯体系。食药监总局委托阿里健康运营药品电子监管网,而阿里巴巴通过药品流通数据为终端用户提供增值服务,并且给药企提供精准营销。

但需要指出,该政策出台打破了药品的生产、物流、零售体系。比如,原本按“每盒”包装、扫码、运输的药品,现在需要细化到“每瓶”,物流配送企业的系统需要改造,且配送效率大幅降低。也正是因此,该政策遭遇企业抵制,仅仅施行两个月就不得不宣布暂停。

此外,据记者了解,阿里、腾讯以及浪潮、神州数码等公司在医疗行业推广的医疗云也全面受阻。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大家倡导的医疗云是打造一个信息开放平台,让医院把患者的挂号、就诊、复诊、处方、抓药等信息可以完全开放到这一平台上,一方面对消费者实现医疗信息透明化,另一方面互联网公司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实现精准的数字营销。”

表面来看,这一方案既可以保障消费者权益,又能大幅提高行业效率,但却完全改变了医疗行业的商业模式,互联网公司会很快取代大部分传统环节。上述业内人士介绍:“正是因此,医疗行业普遍抵制这种云平台,全国医疗云真正推广下来的极少,大多停留在网上挂号阶段。”而类似的现象,在政府数据开放、金融行业、交通行业屡见不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