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高校创新教育集锦9篇

时间:2023-07-06 16:28:33

高校创新教育

高校创新教育范文1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

在2017首届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年会上,《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蓝皮书(2016)》和《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学情报告(2016)》,肯定了2016年创新、创业教育所取得的成就,但报告和讨论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在我国创新、创业井喷式发展的2016年之后,高校教育确实是应该总结回溯创新、创业方式,升级“创新、创业”教育,以科学指导、学科融合、多元参与和能力培养相结合来优化创新、创业教育工程。

一、高校教育应加强对“创新创业”概念内涵与外延的科学引导

(一)对“创新创业”新名词的正确解读与引导

高频使用的“互联网+”概念最早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之后被广泛引用,其容易被误读为只要把任何一个行业与互联网结合就产生了创新,就能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生产出优质的产品,赚得丰厚利润[1]。随后,网络铺天盖地的如“互联网创业一站式服务平台”的招商广告把“互联网+”创业宣传成了“低门槛”赚钱的通道,事实是低门槛背后不足10%的创业成功率,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想法不契合实际经济。“互联网+”最难的正是“+”号的后面,弄清怎么“+”才是关键,也是更难把握的。对“互联网+”真正的解读应该是强调各行各业的主体地位,首先是各行业生产出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和服务,再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发挥其资源配置的优化和集成作用,提升实体经济的生产力,其关键点和根本是实体经济的竞争力。“打造企业生态圈”也是近来非常流行的词,但是否所有企业都能够借助互联网平台,重构各产业之间的全部环节,打破产业价值链之间的边界,更有效率地建立起和消费者的关系,管理这种关系并持续从中获利呢?这要看具体的行业和规模,更要看要依托什么来打造生态圈,靠营销和补贴是打造不出的,只有构筑起本行业的进入和退出壁垒,才能打造生态圈。很多打车公司的“生态圈”维系陷入困境,给了补贴人才来,补贴一取消,或者临近春节变相涨价,人就没了。试图培养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是不科学的,任何一个“理性人”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当他的价格比出租车还高,而服务并没有更好时,消费者就离开了。纷繁复杂,包罗万象的生态圈,归根结底都应该服务于帮助商家重新回到产品的本质,也就是关注消费者,靠产品的质量优势和价格优势来维系、拓宽自己的用户群,就像苹果公司依靠自身两项重要技术:手机质量及IOS系统构筑起自己强大的生态圈,其IOS系统的稳定性和操作程序设置是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应用系统。

(二)“创新创业”与高科技关系的科学认识与指导

我们的教育应避免对“创新创业”外延的一种误解,即创新就是要有高科技,一直在传统行业里经营,不懂得高科技就无法进行创新。“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在《创新和企业家精神》中通过多个案例证明,更多的创新是发生在传统行业,而高科技企业却经常是“昙花一现”的生长模式,打破了“只有高科技才能创新”的神话[2]。所以我们要帮助学生摆脱这种认识误区,坚信低科技、传统行业也能创新,而且传统行业中的创新机会有很多,一样可以大有作为。在国内家喻户晓的“优衣库”品牌,日语中的名字就是“最好的衣服”,在日本这样一个科技先进的国家中,这个传统产业品牌的老板能够做到日本的首富,既没有高科技战略,也没打快速更新、转变经营方向的牌,优衣库的款式是多年不变的基本实用款,它的创新之处就在面料上。优衣库在面料研究上的投入远远超过其他服装行业公司,他们与大学长期合作,进行面料开发,产品非常舒适、温暖,而且不断追求更好,成为众多消费者的最爱,在最传统的行业中打造出其独有的“比较优势”,获得了创新的丰厚收益。由此,从技术的角度讲是不存在传统产业的,因为每个产业的技术都在进步,传统产业照样可以创新。创新需要对技术有新的理解,而不是都要进入新兴行业,也不是都去做高科技,它需要企业思考如何采用新技术来提高自己的效率,差异化地开发产品和技术,形成自己的“比较优势”[3],即便是处于科技不断升级的工业领域,追求“更高、更新、更好”也需要建立在自身现有的实际基础之上,如我们宣传的“工业4.0”,是德国政府确定的十大未来项目之一,以建立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生产模式为目标,通过信息通信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相结合来实现,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或革命性的生产方法。这个过程在美国被叫作“工业互联网”,我们工信部称之为“两化融合”即“中国制造2025”,“工业4.0”是从“工业1.0”逐步升级发展起来的,“工业1.0”是机械化和动力化,“工业2.0”是自动化和流程化,在自动化和流程化的过程中,伴随着标准化,“工业3.0”是信息化,“工业4.0”是智能化。这些发展阶段代表工业技术的进步程度,是无法跨越的,我国目前的状况是急需全面实现“2.0”,争取进入“3.0”时代,“工业4.0”如果不能给本行业增加利润,盲目铺开上马就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它应该是我们为之努力的目标,但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还有很漫长的路,应该立足现实,扎实推进技术进步。创新创业教育必需剥离混淆的认识误区,引导学生客观认识事物本质。

二、积极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加强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科融合

《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蓝皮书(2016)》通过对覆盖全国27个省份的130所公办高校的调研发现,有近八成的受访院校出台了多项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激励政策和文件,超过70%的高校进行了相关的教学改革,有超过40%的高校建有校内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逾九成高校参与到多项创新创业大赛中,形成了政府、高校、企事业单位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建设的格局[4]。2016年确实是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快速发展的一年,但调研显示作为参与主体的企事业单位在“创新、创业”教育工程中的介入程度有限,政府与高校依然是主要倡导者与执行者,如何充分调动企事业单位的积极性,提高其参与度,拓宽创新创业教育的植根土壤与实践空间,循序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创业环境,成为未来创新创业教育向深度发展的关键问题。调研同时也发现,多数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尚未形成体系,无法与专业课程的设置紧密结合,教材配套率不高。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化建设,改变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两张皮”的状况,需要高校在学生入学之初,就有一个科学的顶层设计,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整个人才培养方案汇成体系,将专业课程与创新类课程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另外努力在现有专业彼此间深度融合的同时实现政、产、学、研之间的充分开放,实现校企合作、校政合作、校地合作,让创新、创业和专业教育双轮驱动成为未来大学人才培养的新常态。当然,这种由以往系统性的专业知识培养向不确定性的问题导向教育培养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们的高等教育在实践中摸索出好的课程设计及科学的评价体系,将二者合理地进行衔接,有效地将学生引向创新创业之路。

三、注重创新思维、创业意识的综合训练,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是集创新创业相关意识、知识与技能于一体的系统性教育工程,因此,学校应强调知识传授与思维训练并重,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校自身学科的综合优势,严谨培养学生的系统性专业知识,鼓励他们大胆打破传统学科的思维界限,尝试探索不同学科交融,产生推动社会创新的创业想法。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提升其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其创新创业能力,塑造青年创新创业人格,这种思维、意识训练和精神、能力塑造是我国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工程的探索领域,也是至关重要的部分,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是在大的创新氛围中被自然而然激发出来的,高校就是这一氛围的最好土壤,应在这一探索过程中,尝试学生能力的塑造与学校大氛围的打造。首先,在教育体制上应增加对好奇心、想象力、与众不同和知难而上精神的培养。教育应该培养学生把科学技术应用于造福人类的认知,应该容忍标新立异,鼓励不同的奇思妙想,保护和培养永不满足于现状,总想与众不同的创造性心态,培养学生敢于挑战,知难而上的精神品格。其次,应加强对抽象思维能力、创造力心智模式的引导与熏陶。创新是在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是在做没有看到过的东西。相当于进入到一个非经验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想象新产品、新技术的样子,是需要一点抽象思维能力的,就像乔布斯创造“苹果”,他对人类的需要、对人们自己也讲不清楚的潜在需求,有过人的感知。在我们的思维方式中,抽象思维长期被忽视,这不仅阻碍了我们对于经济现象和企业经营状况的分析,也使得我们企业的创新能力无法得到提高。“简洁思维”“不同思维”“反直觉思维”“逆向思维”,都是具有创造力的思维模式、心智模式。它们不完全相同,不仅仅是思维技能或技巧,而是一种心态,一种习惯。心智模式虽然在学校很难讲授,但是学生自己可以在感悟中塑造。同好奇心和想象力类似,改变心智模式和思维方式需要我们的教育尽力创造条件,形成一种宽松、宽容的环境和氛围,让学生的天性得到自由萌发,自己“悟”出这些思维习惯。另外,要营造崇敬科学的教育氛围。创新的出现要有一个全社会的氛围,要有一批乐于去发现科学本身乐趣和意义的人,家庭和学校教育中对崇尚科学的引导很少,年轻人对明星的崇拜者要比科学家的多。这点我们与美国、以色列这些创新强国存在巨大差距,斯坦福大学的校训是“让自由之风劲吹”,追求科学的氛围覆盖校园内外、大学之间、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金融资本市场。虽说精神的塑造短期无法完成,但却要及时开始。总之,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各高校必须要落实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责任。对于高校而言,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必须以创新教育为切入点,结合专业、技术,借由创新创业项目和活动为载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支撑,条件和政策为保障,细化实施方案,这样才能走出一条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许小年.互联网思维是恐慌式膜拜[J].企业观察家,2015(7):60-63.

[2]许小年.高科技才是创新只是一种迷信[J].企业观察家,2016(11):18-19.

[3]张维迎.如何打造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J].东方企业文化,2015(8):1-2.

高校创新教育范文2

关键词高校教师 素质 创新教育

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有力地推动着教育领域的变革和发展。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国家建设者的历史重任。在“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历史新时期,需要有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要求高等学校紧紧围绕培养创新型人才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改革。

1 高等学校教师应具备的创新素质

在新的历史时期,高等学校担负着推进信息化建设,培养国家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历史重任。实施创新教育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新型人才的关键,建设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师资的队伍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保证。从创新教育的角度出发,对高等学校创新型教师具备素质提出以下要求:

首先,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献身教育的历史使命感。教育事业是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发展的事业,创新是教育发展的灵魂。培养具有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离不开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这就要求高校教师不但要有创新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能力。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忠诚祖国教育事业观念,是高校教师兢业工作,勇于探索,积极进取,自觉培养创新精神的强大动力和力量源泉。

其次,要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和能够创新。高等学校实施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要求。高校教师只有具有了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才能在自己所从事教学活动中不墨守成规,不因循守旧,才能求新、求异、求好,才能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同时,高校教师要养成多种思维方法,不使自己的思维定势在演绎与归纳形式逻辑思维的单一模式。如果教师思维模式僵化、单一,缺乏创造性思维,就不可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只有不断创新,探索教育规律和教学方法,才能不断提高教育的教学质量,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

再次,要创造新理论、新方法、新手段。高校教师开展教育创造性活动包括开拓新知、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创造新的教学方法、手段。教育随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并具有多学科知识融合特点,教育过程是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高等学校教师应在掌握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宽泛的文化知识基础上,结合国家建设发展和教学实践,创造新的理论。在掌握基本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前提下,创造性地运用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设计教学内容的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教学情景的应变与调控能力等,这样才能推陈出新,有效开展教育创造性活动。

2 高等学校创新教育的原则

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提高我国创新能力为目的,建立与其相适应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和教育实践活动的创新教育体系,是高等学校教育转型和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高等教育要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最根本的任务,强调教与学的双向交流,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入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既要学到知识,又学会探索。因此,高等学校在实施和开展创新教育中要准确把握其要意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提倡和激励他们做学习的主人,及时肯定学生的求异思维,改变习惯于用已有的知识解决现存的各种问题的维持性学习模式为创新性学习模式,使学生以主人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二是 “在创新中求统一”。高等学校的教育对象都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应针对不同学生和不同专业,把教和学的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有机地统一起来。重点培养他们运用知识科学认识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三是师生平等。高等学校教师要树立与学生平等的观念,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善于在这种氛围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使每个学生都有自由地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挖掘他们的创新潜能,并有效促进其创新思维才能的发展。四是在开放的环境中探索。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制定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组织教学,构建自主、开放、探讨的学习方式,交给他们一些富有探索性的实践任务,给予开展探索性活动的广阔时空,不断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使理论和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五是鼓励质疑。高等学校教师应具备与学生探讨和争论问题的勇气,鼓励培养他们质疑、问难的能力,激发其创新思维。生疑,是思维的开端和创新的基础。“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3 高等学校创新教育的实现路径

首先,要按照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要求,着眼提高教育质量,更新教育质量的观念。只有结合社会需求,科学确定新的教育质量观念,才会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才会真正认识到,没有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就是没有培养出能够适应未来信息化建设的合格人才,就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大失误。

其次,注重拓宽知识面和培养创新能力。一是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拓宽知识面之间,注重拓宽知识面。我国的信息化建设,不仅要求建设者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而且应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因此,高等学校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应加大拓宽学生知识层面的力度,使其形成灵活的知识结构,提高知识整合的能力,为提高创新能力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在传授知识和培养创新能力之间,注重培养创新能力。高等学校应改变人才培养的导向,变革传统的高等学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既从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衡量教育质量,也要特别注意从能力和素质的角度衡量教育质量。破除读死书、死读书的教育倾向;培养勤于思考,善于质疑,敢于提问,能于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素质人才,使教育培训不再是机械训练和应付考试的枯燥过程。

第三,营造平等、民主的良好教学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一言堂,满堂灌”教学方式,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掌握现成的理论,更要引导其懂得这些结论是如何获得的。要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努力去发现新的理论;在了解现成结论的同时,又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突破现成的结论。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突破传统的教育方法,营造民主平等的良好教学氛围,开设内容广泛的讲座,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善于与学生展开争论,为学生创造良好地学习研究条件。允许根据自身发展的需求自由选择课程,引导他们用科学的批判态度参与教学活动。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潜能才能被充分开发出来,高等学校才能培养出适应信息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春玉.创新教育学.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2.

高校创新教育范文3

【关键词】高校,教育管理,创新

前言

教育管理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教育又快、又好地发展。教育发展及其面临的形势有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教育管理也需要适时进行相应的创新,才能更好地为教育服务,对于高等教育来说也是如此。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和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都对已有的高校教育管理带来了挑战,迫切要求高校教育管理进行一些必要的创新,以使高校教育管理更加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能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创新高等教育管理的内容

创新高等教育管理是在继承和发扬好的传统教育管理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我国教育,实现科教兴国的目的,以培养适应时展的创新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新型教育管理。创新高等教育管理的内容主要有3个方面:

1、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方面

除了系统地安排政治理论课程外,还必须系统地安排社会实践活动,建立相对固定的思想教育实验基地,努力使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实现一体化、层次化和系统化,从而使学生既学到基本的政治理论和道德修养知识,又了解了社会,增强了社会实践能力。

2、专业文化素质方面

首先要更新教材,选用的教材要尽量个性化和多样化,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课程设置方面要适当超前,要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授课方式上要提倡“少而精”、“画龙点睛”的方式,有重点精讲,不求面面俱到,留出充分的空间让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研究探讨的过程。同时要增加科技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科技活动机会,比如定期召开学术研讨会、科研成果展示会等。

3、能力培养

应重点抓好学生5种能力的培养,即生存能力(在校生活自理能力和走向社会的生存能力)、自主的学习能力、群体协作及人际交往能力、社会服务能力(主要指工作能力、创业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目前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与时代和社会的要求不太适应,尤其是创新能力十分欠缺。

高校教育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1、高校教育管理创新是使高校更好地适应高校发展面临形势的需要

当前高校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从大的国际环境来看,经济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高等教育的开放程度越来越大,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都既面临着空前的机遇,又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许多国家和地区高校展开了大学生录取竞争,要面对这种挑战,必须加强高校教育管理。同时,世界各国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中国为了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需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而实现好和完成好这些重大战略任务,需要高等教育提供人才支持,这就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挑战。高校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有效的教育管理,而现行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等教育更快更好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当前高校发展面临的形势,迫切需要高校进行教育管理创新。

2、高校教育管理创新是使高校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自身发展的需要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高等教育改革,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大发展。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往高校教

育管理越来越难以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高校发展的需要。高校扩招使得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不断提高,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越来越多。这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但在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随着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职工和学生数量的大量增加,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管理却没有跟上,使得高校教育管理滞后于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速度,这对高校教育管理创新提出了现实要求。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对高校教育管理提出了校本化管理、研究性管理、开放式管理等方面的挑战,迫切需要高校教育管理解决这些重要的难题。同时,高等教育改革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现代化学校建设,特别是当前出现了一场以有效学校、开放学校、优质学校、跃进学校、成功学校、丰富性学校、学习型学校、多元智能学校等为特征的“学校重建”运动,这些都对高校教育管理提出了挑战。所以,为使高校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自身发展的需要,高校必须进行教育管理创新。

3、高校教育管理创新是解决以往高校教育管理中存在问题的需要

以往高校教育管理的弊端,突出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高校教育管理的观念比较落后,表现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就是习惯于按照传统的经验和管理方式来处理和解决问题,有的甚至宁可保守一些不出问题也不愿意大胆进行教育管理创新,使得教育管理停留在“管”的层面上,不注重为教职工和学生服务,也不注重发挥高校工会等各方面的智慧和作用,民主化程度不够高。二是高校教育管理没有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管理标准和管理制度,即使已经形成的一些制度也没有及时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进行修订完善,很多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层次上,这就使得在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缺乏一定的现实管理依据和标准,管理的计划性和程序性不够强,有的管理处于应付和混乱状态。三是高校缺乏对教育管理队伍的优化配置,不注重加强高校教育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有的高校把教育管理岗位当作安排“闲人”的位置,使得高校教育管理缺乏一支强有力的教育管理队伍,教育管理人员的素质不是特别高,而且对于现代化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运用不够,影响了高校教育管理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高校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1、在教学管理方面

首先是规定的课程多,选修的课程少;教学内容陈旧,新知识和新信息少;教学方法是灌输传授多,启发讨论少;理论学的多,实际动手少;考试题死记硬背的多,灵活运用的少等一些。

其次,在学分制计分方法上有不完善的问题,必须改革教学管理和运行体制,实行真正的学分制。

应当在学分制的弹性学制、主辅修制、选课制等教学机制的框架内,辅之以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方式的改变,贯彻文理渗透、理工结合的复合性原则贯彻自主学习的创新原则和个性化原则。

管理信息化建设层次低

现在很多教育管理体制中各部门职责划分不明确,没有协调一致的工作流程,各组织机构之间缺乏协调,互不照应,致使各自为政,自由发展,且很不平衡。培养、教学管理还停留在手工作业,从排课、教师管理到成绩登记,从学院到学校都依靠手工办理。各部门数据不共享的结果是,同一数据要求在研究生院各处室无法统一,多渠道向基层要数据,重复劳动,增加了工作量,影响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3、在科研与教学方面

重科研轻教学现象严重,从理论上讲,在高校里科研与教学同等重要,而且科研应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但实际上,不少人认为搞科研即可得名又可得利,而纯教学工作辛苦、工作量大、成绩却不明显、在职称评定方面也不占任何优势,所以,虽然在高校教师中有部分教师学识渊博,在自己的学术研究领域有很深的造诣,但对教学却漫不经心、应付了事,根本谈不上如何去创新。

新时期高校教育管理创新的具体措施

1、更新教育管理理念

全球一体化、国际化趋势的发展和中国加入WTO,给高等教育开辟了全新的领域,也要求高等教育必须以更广阔的视野、更开放的程度,纳入国际化轨道。因此,高校必须调整思路,了解和分析环境,通过教育创新,实施开放的管理。首先,高校作为“教育产品”的供方必须与需方保持直接的、密切的联系,了解需方的具体要求,摸清供求关系的变化;其次,现代经济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是动态变化的,企业要根据变化组织生产,根据生产经营的变化选拨人才,高校只有保持高度开放,随时掌握需求变化的脉络,才能及时调整教学,跟上社会需求;再次,市场经济环境造成利益主体多元化,高校有可能由过去投资主体单一(国家)变为今后投资主体多元,为争取多渠道筹措资金,就必须与多利益主体紧密联系,主动为他们服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求生存,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谋发展。而这一切都以更新管理理念为前提。这就要求高校领导者或管理者不仅要成为政治家、教育家,而且要成为企业家,既要用政治家和教育家的思辩和理念,牢牢把握办学方向和教育规律,又要以企业家的敏锐眼光和魄力,高瞻远瞩,统揽全局,精于经营和运作,实现开放的管理,搞好开放的教育,使高校发挥更大的作用。

2、完善现代化教学管理手段,推进教学管理制度改革

完善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教学管理的内容之一,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的教学计划管理、学生成绩和学籍管理、教材管理、教室管理、师资管理、教学质量评估等,不仅能明显提高对教学大纲的管理质量,也将促进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不断提高。随着信息科学和嘲络技术的发展,在高校建立教学网络管理系统成为现实。推行弹性教学管理制度,特别是学分制的实施,迫切需要建立现代化的教学信息服务系统,它包括:学习要求和毕业资格信息、课程的教学内容的信息、课程安排和调度信息等,以使广大的教师和学生能够很方便的上网查询到每门课程的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进度、考试方法、授课教师和教育资源的占用情况。这一信息服务体系也将为学生进行自主选课和自主设计学习方式提供基础信息。

3、保证教学质量,建立健全的教学管理评估体系引

教育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工作的重点。保证教学质量,建立健全教学管理评估体系是关键。教学质量的管理必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要加强招生、教学安排、学籍管理和学位授予各个环节的制度建设,严格按照有关部门的规章制度执行。要建立健伞教学质量评估工作体系和设置专门的教学评估机构,将学校的教育教学评估与教务处进行沟通,相互配合,各负其责,使教学评估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估应源于学生的评价和督导专家的评估。要不断完善教学评估体系,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评估要以教学检查为依据,重点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对教师进行科学含理的评价。

要更新教育评价观念

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的收集信息、分析解释,对教育现象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不断优化教育和教育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教育评价是学校对社会应尽的责任,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教育评价既是对工作的检查.也是激活大学生命的有效手段,评价结果不仅可以认清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而且可以促进教学科研水平提高,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同时,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教学评价中充分相信和依靠广大的教师和学生,积极听取他们的建议,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要引人现代化管理科学理念和机制,提高教学管理的能力,重视和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对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2)教育评价主体要多元化

过去教育评价的主体主要是学校管理部门或教育行政部门,是一种单一性的他人评价,作为评价对象的教师和学生则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没有任何主动选择的余地。现在的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伞面推行素质教育为目的,评价主体多元化,即评价主体由单纯的教育行政部门转为学校管理者、同行教师、学生以及教师本人都可以对教育活动进行评价。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一方面可以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出发对教育活动进行更全面、更客观、更科学的评价,另一方面,由原先的评价对象成为评价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也不再处于过去单纯的被动状态,而是处于一种积极参与状态,充分体现了他们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这样有利于教师和学生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活动和学习活动进行反思、进行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修正,从而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

(3)教学评价形式要多样化

实行教学评价的形式可多样化,既有全国性的教学评价专门机构,也应有专业性的教育评价机构。全国性的教育评价机构应由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牵头组建,并负责提供必要的活动经费,主要职能戍是制定大学设置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负责组织实施对高校教育的评价活动以及对新设立的大学资格的审查。各专业评价机构可以由各学科的学会负责组建,专业评价机构的评价对象可以是同类大学,也可以是同类院系,或不同院系间的相互评价以及社会的评价。

结束语

高校教育管理要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管理,建立健全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管理体系,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这项工作不仅领导要重视,全体教师和学生都应关心和支持,才能使高校教育创新工作顺利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卢晓中.试论高等教育理念与社会需要[J].高等教育,2001(8).

高校创新教育范文4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区别于传统的一元智力理论的智力评价理论。加德纳认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产品的能力。他提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9个范畴,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探索智能和存在智能。9种相对独立的智能以不同方式和程度有机组合在一起,即便同一种智能,表现形式也不一定相同,很难找到适用于任何人的统一评价的标准。加德纳认为,个体在处理自身面临的困难或创造新产品时,很难仅仅依靠一种智能来解决问题或完成创新。任何有经验的成年人在解决问题时,都会运用多种智能的组合。一个人可能没有特殊的天赋,但如果他能将所拥有的各种智能巧妙地组合并加以合理地运用,就可能在担任某一个角色时会很出色。学校教育必须承认并帮助受教育者开发多种智能,帮助学生发现其智能的特点和业余爱好,促进其发展。如果我们能调动起受教育者的所有智能,他们就不仅仅是更有能力或对自己更有信心,而且会更积极、更投入地为整个团队乃至整个社会的利益工作。

二、成人高校为什么要开展创新教育

所谓“创新教育”是将创造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于教学实践,在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传授和引导学生掌握创新所应具有的知识的教育。它强调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引导其对未知领域进行探索,鼓励他们找出独立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法。成人高校开展创新教育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具体要求,是新时期成人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重大课题,更是为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德能兼备”创新创业人才的必经之路。

(一)开展创新教育是成人高校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具体要求党的十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部署,国务院办公厅也于2015年5月下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会需要大量有创新创业基础的相关专业人才,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根据官方统计,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每年招生近300万人,在校生规模近700万人,其中在职人员超过70%,在职人员都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如果让他们掌握一定的创新创业技能,这将对提升在职职工的整体素质水平,进而使得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变为人力资源强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开展创新教育是新时期成人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重大课题成人高等教育曾一度被认为是“学历补偿教育”,随着高校扩招、生源减少,成人高校已经逐步完成了“学历补偿”的历史使命,从规模扩张迈入内涵发展时期。当前形势下,成人高校只有走内涵发展道路才能重新赢得发展机遇,才能顺应时展的要求。何谓内涵式发展?成人高校当下应如何进行内涵建设?笔者认为,所谓内涵式发展就是提升质量,尤其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优质的人力资源保障。这就需要成人高校改革创新,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评价模式,尤其是创新专业建设、优化课程教材体系、形成积极的教育观和学生观,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校的内涵,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

(三)开展创新教育是成人高校培养“德能兼备”创新人才的必经之路在知识经济时代下,成人高校想要发展,就必须强练“内功”,能够为学习者提供高质量的、多样化的学习服务。办学目的也要从以往的学历补偿转向培养成人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使其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学校要正确处理好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重视开展素质教育,并以创造力的培养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创造性思维,从而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最终,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德能兼备”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三、多元智能理论对成人高校开展创新教育的启示

(一)建立积极的教育观和学生观传统教育主要侧重对语言和数理逻辑智能方面的训练、开发和评价,对于学生其他方面的智能关注不够。尤其是目前情况下,成人高校的生源大多以“三校生”为主,经常听到成人教育工作者抱怨学校生源素质低,认为成人高校学生是学习的“失败者、差生(生源素质差、水平低、学习能力弱等)”,认为他们是“朽木不可雕也”。试想在如此消极的教育观和学生观的指导下,学校如何能够把学生真正培养成人才?多元智能理论超越了以语言和数学逻辑为依据的传统智能理论框架,拓宽了人们对智能的认识,为教育工作者挖掘每位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身的智能和兴趣目标,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成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应转变以往消极的教育观和学生观,用赏识和发现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改变以往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的标准,努力挖掘学生的潜能,并相信每一个学生可以实现自己的潜能。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智能长处,更胜任自己的职业或工作。

(二)实行多种形式的入学考试针对社会上所说的录取分数低、学生质量差的说法,要换个角度来看。我们目前沿用的成人高考科目还是参照普通高考的模式,并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际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成人高校要开展创新教育必须要调整现有的全部理论知识考试的形式和科目,在入学考试中加入职业能力测试、职业资格审查、工作业绩考核、学习风格测试等形式,真正考查出学生的多元智能水平,并判断出学生是否适合所报考的专业。成人高校应实行低门槛入学,入学考试并非为了选拔,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找准自己的智能特长,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专业,更好地开发其自身的潜能。

(三)构建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多元智能理论要求在教学模式上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教学、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提升学生的各项智能。因此,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成人高校应变革以讲授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建立起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支持者、服务者和促进者;课堂不应再是教师讲授教材的地方,而应该变成教师帮助学生建立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联系的场所,提倡和鼓励质疑和争论,鼓励生生互动、师生互动;针对成人学员,在传授他们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和帮助他们不断开拓思路,训练创新意识,从而使其能够真正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为完成多元化的教学目标,成人高校需要辅之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例如:问题式教学、研究式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并结合现有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如微课教学、网络教学等,使得教学超越时空的局限,为学生提供更便利的教学服务。

(四)设计更加适合成人学生的教学内容以往,成人教育所使用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很多是从普通高校翻版过来的,稍作调整甚至不作调整就用在成人教学上。虽然同属高等教育类型,但是由于受教育对象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偏好等方面的不同,成人高等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该是有区别的。成人高校的学生在文化基础知识方面具有一定的弱势,但是这些学生也有自身的优点,如动手能力比较强、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思维比较活跃等等。因此,笔者认为成人高校实行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必须因材施教,按照成人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断将各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引入教学内容,使学生及时了解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将创新思维和能力转化为创新成果;开拓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挖掘现有学科中的创新性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并进行开发训练。通过上述各种途径,让学生在现有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并能用所学内容创造性地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挑战。

高校创新教育范文5

 

当前,我国近一半的理工院校开设了法学专业,增强了该类高校学科设置的综合性。但不可否认,与专门的政法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法学专业相比,理工类高校的法学专业在师资队伍、教学管理经验、学术底蕴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再加上理工院校固有的专业环境和办学传统的影响,使得理工类高校法学教育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理工院校的多学科优势为其法学专业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创新空间。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理工类高校的特殊背景和条件,变劣势为优势,化被动为主动,实现法学教育的机制创新,对理工类高校办好法学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发展思路的创新

 

(一)培养目标的定位

 

应用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应成为理工类高校法学教育最基本的目标定位。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学科和专业的改革,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综合发展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专业间的界线逐渐淡化。理工类高校的法学教育应强调法学学科与理工类学科的相互交叉与融合以传统法学专业教学模式为基础,以理工类高校专业为依托,立足市场,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

 

“如果只设有工科专业……不利于培养高素质、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人才与复合型人才。”应逐步实现法学与工、理、经、管、文等领域学科的结合,尤其是法学与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信息技术等科学技术领域的结合。在法学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的培养上,不仅要注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对特定领域法律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各行各业用人单位的需要。

 

(二)办学思路的更新

 

结合本校特点,实现特色办学。理工类高校的法学教育的发展,要从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凭借所在学校重点优势学科,依靠现有资源,于学科间交汇点上将一个或数个优势学科作为主攻方向,不断探索法学发展的新兴领域和研究方向,形成合理的学科结构和布局,创设既符合自身条件,又体现学校特色的法学专业,有侧重地培养具有自身的独特品格与不可替代性的法律人才。

 

二、教育模式的创新

 

纵观全球法学教育的模式,一种是通识教育,另一种是职业教育。从目前专门政法院校和综合性大学法学专业的思路和做法来看,中国的法学教育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以法学理论知识的课堂传授为主的通识教育,而是更加注重以案例教学和法庭教学等实务教学方式为主的职业教育。

 

大多数理工类高校的法学教育也是以之为效仿对象。但问题在于,理工类高校,特别是地方理工类高校在法学专业的办学规模、师资力量、学术影响、社会资源等各方面,与政法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在职业教育上存在短板,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而通识教育如果在课程设置上不体现差异化,则无法显现出竞争力。

 

鉴于理工类高校法学本科生毕业后进入公检法系统的比例较低,绝大部分是进入其他企业和事业单位从事与法律相关的事务。因此,本文认为,基于理工类高校的特殊情况,无论是通识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不应只是针对纯法律职业而进行知识储备,而应根据自己的办学条件、学校特色探索一条有竞争力和广泛发展空间的道路。在通识教育方面,除了向学生讲授法学基本理论和制度,培养其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法律思维之外,可根据各校理工科背景专业的特长,确定一到两个特别法专业方向进行教学。

 

这样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毕业后从事法官、律师之外的非传统法律职业作好知识储备。在职业教育方面,可以说案例分析、法庭旁听等普遍采用的职业教育方法仍然只是针对传统法律职业进行的技能培训,虽然目前很多理工类高校职业教育都是以司法考试为核心进行课程安排和教法更新,但这并不是理工类高校法学职业教育的全部。基于其毕业生的就业分布特点,我们认为理工类高校法学职业教育还应着眼于法律专才的培养,不仅要强调传统法律职业技能的培训,还要关注法律职业技能在其他职业领域中的运用。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设计教学环节,尤其通过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理工学科相关职业的特点、内容、工作程序等,为学生毕业进入非公检法单位工作打下基础。

 

三、课程体系的创新

 

理工类高校法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要实现创新,就必须在传统法学教育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基于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定位,理工类高校院校法学专业教育适宜实行“3+1”人才培养模式, 即前三年进行法学专业基础教育, 后一年进行法律职业实践教育。理论课程体系方面, 分为两大部分,法学基础课程和法学特色课程。课程设置应以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法学专业14门核心基础课为主干,既要保持课程设置的相对稳定性,又要结合本校的优势专业,体现一定的灵活性和开放度。此外专业方向课程的设置要体现特色,重点是结合理工类课程,体现出层次性和方向性,可以部分设为选修课程,由学生依兴趣自主选择。

 

实践课程体系方面,应设置一套以培养学生法律思维,提高学生法律实务操作能力和以目标就业岗位为指针的实践课程体系。规范的实践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学年论文(阶段论文)、毕业论文、实习三种。教师通过指导和评判学生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从而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实习则是法学职业教育的关键环节,又可分为专业见习和毕业实习。专业见习是组织学生到法律实务部门见习,了解法律工作的方法和程序的学习活动。毕业实习则是对学生知识和技能水平的综合考察。实习应在校外实习基地完成。值得注意的,理工类高校法学专业的实习基地建设应该更加多元化,不能仅限于检察院、法院、律师事务所和政府部门,还应当向企业和事业单位进行拓展,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习空间。

 

四、教学方法的创新

 

由于教学方法是当前法学教育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因此在理工类高校法律教育的机制创新中,教学方法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理工类高校法律人才培养以应用复合型为基本目标定位,故而实践型的现代教学方法应贯穿于法学教学的全过程,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教学环节。具体而言,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把培养学生法律职业思维,形成分析和解决具体法律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 力争专业知识同步转化为职业能力。同时,倡导互动式教学,以可采用案例教学法和疑案辩论教学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克服学生因被动接受灌输形成的学习惰性。

 

通过案例教学,增强学生运用基础理论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通过辩论教学,锻炼学生的口才和应变能力。在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其一,社会调查。社会调查的目的是使学生深入基层、认识社会,从一个法律人的角度看待和分析社会现象。培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以及运用法律思维观察社会、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二,观摩法庭庭审。庭审观摩教学可以增加学生对法律的感性认识,特别是使学生对庭审程序有直观的了解。其三,模拟法庭教学。通过模拟庭审,可以增强学生对诉讼参与人的了解和认知,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融会于实践,对提高其法律实务操作能力大有益处。其四,诊所式法律教育。该方法的最大特点在于让学生亲身参与真正的法律实务,真切感悟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深刻内涵, 发现自己的不足,并由此掌握基本的法律实践操作技能和法律职业精神。

 

五、师资建设的创新

 

为适应应用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师资队伍建设也要实施机制创新,其核心在于:加强理论型师资的引进和培养的同时,要重视实践型师资的队伍建设。理工类高校,尤其是地方理工类高校的法学专业教师队伍普遍存在学历和职称偏低的现象。缺乏具有深厚法学理论素养的教师,会直接影响法学基础理论的教学,同时也影响专业科研水平的提高,从而无法进一步促进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这成为制约理工类高校法学教育上层次、入主流、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首先加强理论性师资的引进和培养。一是要引进高端法学人才。我国部分重点理工类高校的法学专业近些年得以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仰赖于国内著名法学教授等学科领军人物的引进。

 

如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名校。因此理工科高校应将的法学人才的引进作为学科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鉴于普通理工类高校相对于名校在学校级别和声望上存在差距,且国内高端法律人才稀缺,因此在人才引进上要采取区别对待的政策,在经费支持和配套政策等方面要高于其他学科,这样才能吸引科研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高层次法律人才加盟。二是鼓励现有教师攻读博士学位。理工科高校的理工专业教师的学历和职称结构已趋于合理,而法学专业教师的学历层次仍有提高的空间。因此理工类高校在教师的培养政策上同样也需区别对待,法学专业教师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工资、福利,以及职称评定都应享受与理工专业攻博人员不同的差别待遇。

 

建设实践型师资队伍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第一,加大实践型人才的引进。第二,教师应亲身参与法律实务,主动获得法律实践经验。有律师资格的教师可以通过案件提高实践能力。还可以参与媒体、政府部门组织的咨询和培训和活动以获得实践经验。第三,深化与法律实务部门的交流和协作。可以建立与政府和企业的双向岗位交流机制,使教师在实务部门的工作中获得实践经验。第四,建立法律实务人员兼职教师的机制。法律实务人员相比专职教师具备更多的实践经验,让他们走上讲台,对于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大有裨益。但对聘任兼职教师的经费来源、教学管理等问题需要认真考量。

高校创新教育范文6

党的十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从国家层面提出对素质教育的战略发展要求,并给“素质”增加了一个新的内涵要求,那就是素质教育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或是创新素质。创新力才是核心竞争力,社会发展和产业革命都呼唤创新人才的培养。素质教育应该要审视内在结构和培养载体,尤其不能忽视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其载体应该在已有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突破创新,既能扩大培养目标的内涵,又可承载素质教育的精髓要义。为了适应时展需要,更好地全面地实施素质教育,就高职院校来说,载体创新应该把握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1.非正式评价要多于正式评价。一般来说,正式评价都是基于严格的程序、测试以及量化指标的检验等方法来明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非正式评价则是开放式的,目的性并不是很明确的,是互动交流反馈式的,是一种灵活且个性化的评价。通过升学考入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事实已证明,他们在面对正式评价的过程中其应对能力并不具有多少优势,但是他们的自我提升愿望和意识是普遍存在的,非正式评价既能提升高职学生对提高自身素质的兴趣和自信,也能发现他们的长处,挖掘他们的潜能。

2.隐性教育要多于显性教育。一个人的素质包含众多内涵,通过有意识、有计划的显性教育,只能确立其一部分的内容,更多的时候,个体的素质是在无意识的发展、经历、融合、接纳以及改变中获得提升和丰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至关重要。“对于受教育者来说,这种隐性教育的发生与他的某些心理需要直接相关。主要表现为好奇、兴趣需要,安全、归属、从众需要,尊重、认可、成就需要等。在这些需要的驱使下,人会寻找各种有利于满足他这些需要的途径,当然会促使他去接受能够满足这些需要的信息。虽然某些信息在显性教育中是没有的、不被重视的或是不被认可的,但出于这些需要,人会主动地注意、关心某些事物,以便从中获取信息”。

3.保证规范,鼓励创新。高职学生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思想比较活跃,动手能力、专业技能、适应性比较强,而在行为上自我约束力不强”,因此在选择素质教育载体时,必须重点考虑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从流程到结果,从教育、管理到集体生活,都需要强化主体行为活动的规范性,以弥补其普遍不足,并为发展其他素养奠定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强调行为规范性,并不是约束创新。相反,从思想上,要鼓励学生突破自我,突破环境,突破基础,打破常规教条思维,重新定位自我并实现全面发展。

4.精简形式,丰富内涵。素质教育的载体创新,尽管是关于形式选择的一种探讨,但是不能流于形式,也不能过于追求形式的多样性。任何形式都是为内容服务的。因此,为了突出主体性,必须做到精简形式,扩充和丰富内涵。

二、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载体创新要避免两个误区

1.过于强调适应社会。高职院校要避免单调的适应,应该要追求对现实感的超越。高职院校在专业教育上往往强调对岗位的适应,但是这种思维并不适用于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学校对于社会的意义,并不仅仅是培养适应社会的人才,而是要培养高于社会需求的人才,学校的功能才算发挥出来。因此,素质教育不可强调单调的适应,而应该追求对现实感的超越,无论是道德品格、文化素养,还是人文精神都要尽可能地优于社会现状,才能净化社会,推动社会发展。

2.整体目标主导一切。高职院校要注意把整体目标与因材施教相结合。正如教育学家加塞特在《大学的任务》里所分析的那样,素质教育不能一味追求“应该教什么”,而是要挖掘“能够被学生学习的东西”有哪些,要适当教育。学生的学习能力总是有限的,当学习压力过大的时候,就说明教育已明显超出应有的限度。这一点是高职学校时刻要注意并加以避免的。素质教育载体创新,要切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因材施教才能取得成效,切实做到贴近性、亲和性以及发展性。

三、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载体创新要结合高职

院校自身“短、频、快”的特点

1.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短。高职或大专的学制是三年,一般在校学习两年,进入社会实践实习一年,因此,这个阶段创造的素质教育经历只能是短期的,融入三年的学习、生活与工作经历,而非另起炉灶的加班加码的安排。

2.专业安排实习、实践的频率高。考虑到专业培养的一些特殊需要,院校或系部往往更侧重对学生的专业能力的培养,尽可能争取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到相应岗位观察、实践与锻炼。当教育的目的过于专注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时,素质教育往往容易被忽略。因此,教育的过程,要把专业培养与素质教育两方面结合,注意方法的创新,并做到及时给予学生有关素质发展的剖析与反馈,才能提高培养质量。

3.专业知识被社会淘汰得快。这是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不仅仅在高职培养层次出现,但由于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一般,当他们进入社会遭遇此种情况后,容易产生茫然感,不知所措,因此更需要重视对他们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专业培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开发自主学习能力,树立全面学习、终身学习以及创新学习的意识。

四、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载体创新的基本思路

1.以自主经营生活为载体: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为目标,以促进社会化的交往为基础,尝试打破常规的行政分班,以真实项目、学生兴趣、管理任务或学习目标为主导来组建团队(即划分班集体),让学生自主体验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内群体和外群体的不同交往,为参与团体(团队)合作和互动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社会学家库利提出初级群体一词,“用来指称群体间相互依存、亲密与共的小型团体”,次级群体是指“那些正式、事务性的团体,其成员较少私下往来,彼此之间没有太多了解”。内群体则指“使人们有归属感的团体或类型”,“外群体就是无法令人产生归属感的团体或类别”。这四种类型的群体有交叉性,但区分也很明显。学生通过自己组织、外部影响以及大学需要来获得一些团体生活,是能够培养他们对集体的认识,以及尽可能更深入地学习团体合作精神,增强集体主义意识的。

2.以组织管理模式为载体:以独立性为目标,以真实性为基础,扩大学生自主管理权限,实现更全方位的除教学科研以外的自主生活管理模式,集经营性、公益性与一体,走向社会化、组织化。虽然目前高职院校的自主管理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存在,但是大部分的校园活动与社会实际相脱离,更多的是内循环、模拟式、游戏化、表演性的,预先社会化并不完全和彻底。教育学家克伯屈提出:“教学方法就是社会生活本身,学生必须参与生活,使学习成为实际生活的一部分。参与生活既与教育相伴相随,又是学生学习不可或缺的一个因素。学生只有亲自参与生活,亲自参加活动,才能真正学到与那一活动和生活相关的知识技能。”高职学生的生活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比较强,但是这些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最终并不利于学生自身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从寝室管理,到食堂、超市、商铺以及各种生活服务机构的管理与经营,可以大胆启用有兴趣、有想法、有思路并有一定能力的学生来主导管理。学生的自组织,如学生会、团总支、社团组织等要有严密的架构和良好的运营机制,并且不仅是对学校开放,在与社会交往上也是相对开放式的,教师可适当参与,给予指导,但是绝大部分的任务和事务都应交由学生处理,有内部运营机制,自负盈亏。同时,设立外部的监督机制,只有学生在独立性获得尊重时,才有利于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实战演练中,其综合素养才有全面提升的可能。

3.以课程教育和评价体系为载体:以培养继续学习能力和职业生涯发展能力为目标,以实行课程结构和课程教育方式改革为手段,拓宽基础知识学习的宽厚度,精简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训练与培养,建立多元的评价指标体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推动职业可持续发展。基础知识的薄弱和过于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往往导向一种功利主义教学风气的兴盛,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就会偏于浮躁和粗浅,无论是理论素养,还是文化素养都会因此而出现各种问题。课程结构的改革,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思路与经验,比如近年来,国外有学者提出:“在高职课程结构改革中,为了解决传统高职教育职业针对面狭窄和适应性差的问题,提出要拓宽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以适应技术进步和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变化和劳动力的流动性,使学生不仅具有职业的入口水平,而且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职业继续发展的能力。”除了改革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评价指标体系要设计得尽可能多元化。多元的评价指标体系应该把评价的工具和程序、评价的过程都做出合理的规定。传统的封闭式课堂和单向度的教学方式以及以试卷考试作为成绩的核定标准难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也难以准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多元的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基于封闭式和开放式相结合的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与学能实现良好的互动循环,教师和评定小组(可让学生参与)共同评定学习效果。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根据学校、学科、专业、学生、教师等多方面的特点,可以做出相关的设计与改革,惟其如此,才能打破培养方式脱离或总是跟不上社会发展需要的僵局。

高校创新教育范文7

在思想上任何教育都有自己的哲学基础。随着实践的发展和当代社会的进步,哲学在逐渐的研究中慢慢明晰了本学科在人学本质上的清晰思路和立场。随后,哲学便主动向人学方向转变,在形态上也逐步地靠近人学。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艰巨任务,要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一目标,首先必须牢固夯实自己的哲学研究基础,也就是明确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观点来指导自己的研究。因此在研究中就必须:“从哲学的角度出发,理清人的本质属性,梳理出人在发挥主观能动性时的方式和方法,找出人在发挥主体作用时的过程,从本质上讲就是要研究探索出人的主体性能力的发挥问题。特别是在适应和改造自然事的人格转型问题。”“因此,把人当做行为主体,就必须进一步解决人的主体性的正确发挥的问题。这是研究人的基础性工作,是研究人的现代化实现全面发展的理论出发点。因为人的主体性是与人的被动性、消极性相反的行为,只有正确发挥人的主体性,人的现代化和全面发展才有可能实现,只有把人作为一切行为的主体才能体现出其积极能动的作用”。马克思认为人始终是一切活动的主体,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人要通过实践来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提出人的主体性要以实践活动为基础。人的主体性是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所发挥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整个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主观能动性。人的主体性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主观能动性,这是主体性的最高层次,而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对客观物质实现方式的认知和超越过程。在人的主体活动中还有一种重要的表现方式,即人格,人格是人的主体性的一种表达,表达方式是在人的活动过程中从主体到客体以及从主体到主体的一种转换。这种人格表现是人作为活动主体最基本的一种资格条件。发挥人的主体性否定了把人当做消极被动的客体的错误理论,为处理解决国家、个人、集体的相互关系,确立人作为人的基本地位,维护人的基本权利,实现人的自我发展,发挥人的潜力,冲破封建社会所强调的人的附属和依附关系,从而为解放人的思想完善人的主体人格提供基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对马克思人学思想观照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兴起对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明确提出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实现人的现代化这一目标和任务,表明了当代追求人的现代化的潮流和趋势。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创新理念与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上的转变

在我们的传统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关注的是对政治觉悟和道德观念的教育,培养人的服务和服从意识,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它的教育目标局限教育与人才于要求受教育者顺从组织要求、服从组织管理,而完全忽视个体的特点和特长,个体所具有的创造能力、突出个性、特殊才能都完全不受重视,忽略了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个人性格和能力的培养,阻碍了个体的全面发展和思想上的百花齐放,在这种环境中的个体往往失去了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在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指导下,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从传统的“政治道德教育至上”向“突出个体能力”转变,实现现代化和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和现代化是哲人从未停止追求的目标,这是人的发展最理想的状态。哲学导师恩格斯在向外界描绘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未来时说:“到了那个时代,人可以成为自然界的主人。主宰自然,发挥自身所具有的创造性和能动性,成为属于自己的自由的个体和社会的主人”。“个体的全面发展”是我们现代社会教育的最终目标,而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人的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目标还是为了促进人思想上的进步和提升,他的客体是人,思想政治教育最终指向是人之本质的生成和人性的完善、人之全面而自由发展。呼吁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向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转变,构建更加科学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2.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转变价值取向之必需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就在于片面注重个人的社会价值,具有理想化的教育目标。在我国传统的、片面的社会本位主义的影响下,很长时间内,个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一直是对立矛盾的关系,个人的社会价值被过度强调,个人的自我价值却被忽视甚至被否定。虚假集体主义漠视个人,抑制了人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在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应将个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个人的内在实现有机统一起来。努力把个人利益集体利益统和在一起,在制止自私主义和极端主义对社会集体利益的损害前提下,保障和维护个人对有利于自己的合理利益的追求。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就是在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中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点和结合点,将自身的小我价值融于社会的大我价值之中,同时满足人的需要和社会的需求。

2.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观上之转变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的是单一的教育,忽视受教育者的个人主观能动性和主体性,甚至于不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仅仅将其作为被动消极的受教育客体,这导致个人需求和自由民主独立权利的被忽略,使教育的过程单一乏味,填鸭式的灌输教育使命令和服从成为必须的选择,这样的教育缺乏活力完全不利于人才的发展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压抑了受教育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才能,而且也严重束缚了教育者的引导水平,使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本该有的作用。在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推动下,应树立正确的观念,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辨证统一起来。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时期,人们应增强主观意识和主观能动性,破除一切落后守旧的心理观念,敢于打破常规,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对自身能力和创造力的认知,使个体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作为教育对象的人,具有不同的社会属性和时间、空间属性。从年龄、身体、职业、心理素质、兴趣爱好、性格态度、文化水平、道德修养等任何一个角度,人们被区分为不同类型,进而在该提前下又被区分为不同层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首先关注人,做到十报告中所倡导的以人为本,重视个体的创造能力和独立的人格,让个体可以充分地发挥自身的特长,并有独立表达自己见解的权利,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主动进行自我教育和人格的自我完善。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需要教育者的激发和引导,受教育者自身也要有积极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是不断的自我提升和发展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目标。

2.4高校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过于简单,一味只是机械的进行自上而下的灌输。思想政治教育中限制了受教育者的自我发展,阻碍了自我进步的内在需要,通常只是简单说教、硬性注入,结果并不乐观;导致的后果是规范导向作用被过分强调,忽略了它的塑造、激发作用,最终削弱了思想政治工作功能。在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指导下,我们更应实现社会规范与激发创造的互动,确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的新突破,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不断提高教育者教育效果,同时注重积极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在轻松的教育中使受教育者充分的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分析和处理问题,并积极的面对和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形成教育者起引导作用,受教育者充分参与并积极配合的良好局面,据此探索出新的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面对受教育的人,这就要求教育者要根据不同的受教育的个体的差异,准确地定位共性和个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放矢地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计划。要想让我们的社会充满活力和生机,就必须充分发挥人们的才智和创造力。那么在面对不同的受教育者时就不能一刀切,要采用不同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式。

三、结语

高校创新教育范文8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新;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育人目标中,创业创新教育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都是针对共同的客体——大学生。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万钢说,“社会对一所高校教育质量的认可,归根到底取决于对其毕业生的认可。”据上海交通大学的调查统计,一半以上的单位非常重视学生的应变能力(51.9%)、创新精神(59.5%)。[1]可见,从人才的培养、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使用等方面,国家都需要大力提倡创业教育,强调创新意识的培养。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需要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自主创业、科技创业已成为大学生就业的发展趋势。创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越来越具有突出的作用和意义,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高等教育面临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因此,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需处处渗透创业创新意识,在高校学生工作实践中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一、创业创新教育

“创业教育”是由英语中“enterprise education”翻译而来的。1989年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创业教育”。我国于1999年1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后,各高校对创业教育开始不断的尝试。教育部首批确立了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黑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经济学院、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8所进行试点,许多高校也相继开展了创业教育或创业活动。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从广义上说创业教育是为了培养具有开拓性的人。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品德高尚,意志坚强,知识适用,技能熟练,自谋发展的创业型人才为目标,以强化创业意识,塑造创业精神、提高创业能力,培养创业道德,指引创业途径为主要内容,以课堂学习、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为主渠道,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学校、社会、家庭密切配合,共同实施的整体教育模式。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或创新性人格等创新素质以及创新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活动。[2]

创业创新教育的目标,是以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内涵要求为依据,通过创业创新教育,培养大学生艰苦创业、勇于创新的精神,强化创业创新意识,开发、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能力和精神品质,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与择业理念,激发大学生的创业兴趣,形成一定的创业创新能力,从而实现大学生的成才。

(一)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创新意识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具有动力作用的个性心理倾向。没有创业创新意识,创业创新活动就无从谈起。创业创新教育主要是培养大学生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开拓创新、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意识。

(二)塑造大学生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

精神是个体意识与思维活动、以及生机与活力在实践活动中的外在表现,是创业创新活动的基本动力。高校要塑造大学生艰苦奋斗、不怕困难、不怕挫折,敢为天下先、勇往直前的精神。

(三)强化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节个体从事社会活动的社会规范。

(四)公认的规范去就业、创业,诚实守信

健全大学生的创业心理和人格。创业心理是学生在创业实践中对其心理和行为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创业活动成败的关键。健全学生的创业心理,形成健全的人格,加强对挫折的承受力、对社会的适应性,对大学生尤为重要。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基本思路

创业创新教育是崭新的教育思想理念,它要求在办学指导思想上,尊重人格自由,尊重个性发展和调动大学生的潜能,使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创造、学会发展;在教育目标上,强化提高创新创业素质和基本品德的养成;在教育方式上,突出学生主体积极性与实践的结合。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新形势下对大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内容、方法、体制,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一) 新教育理念

1.树立德育为先的理念。德为成才之本,是人的思想认识和行为取向的总开关,如果总开关出了问题,个人的成长很少不偏离正确方向甚至误入歧途的。现在的特级教师里面,从事德育工作微乎其微。所以,要提高德育教师的地位,让更多的优秀教师从事德育教学。同时从体制上改变以分数为录取标准的考试制度,逐步改变目前重智轻德的观念和做法。

2.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对高校而言,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思想政治工作要以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为中心,尊重人,理解人,教育人,引导人,关心人,帮助人。改变过去把思想政治工作理解为要“管住”学生、通过外部强制作用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想法。这种工作理念,违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不适应大学生们思想观念的具体情况。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理念上进行转变,把学生作为学校教育的动力主体,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学生作为学校教育的权益主体,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高水平的服务;把学生作为学校教育的发展主体,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整体能力的增强。开成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工、自我服务”的长效机制。[3]

3.树立全员育德的理念。学校所有的人,不论是教师、干部、专职干部,还是一般的管理人员、服务人员,都是学生思想教育的主体,都负有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责任。思想理论课的教师队伍以及其他专业课的教师队伍,都要发挥主导作用,所有人员都有这方面的责任。

(二)创新教育内容

1.教育内容要贴近大学生的学习实际。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学习是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活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帮助和引导他们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分解为具体化、层次化的阶段性目标和学习计划。通过有效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成才观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道德观、法制观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把学习与成才结合起来,把自己的前途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与持久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教育内容要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大学生活赋予青年学生以广阔的空间和比较充裕的自由支配时间,这就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和引导他们锻炼自理自立的能力,自主自觉地来驾驭生活。通过正确的生活观、消费观教育,把他们的时间和精力引导到学习和能力、素质的培养上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文明健康的现代生活方式。

3.教育内容要贴近大学生的交往实际。从中学进入大学后,大学生远离父母家庭的客观现实,大学生活、学习和环境的新特点,为将来步入社会做好人际储备的新要求,都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承担起指导大学生交往的任务。既要指导他们学习相关的人际交往基础知识,更要注重引导他们培养交往的能力,愿意交往、勇于交往、善于交往,建立起平等、互助、诚信、宽容、开放的良好人际关系。

4.教育内容要贴近大学生关心的社会实际和热点问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在国内与国际的结合上,在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下功夫、出实招;真正在充分说理和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出高招。

5.教育内容要贴近学生心理。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让思想政治教育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接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自我认知水平。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为学生释疑解惑、排忧解难。建立危机干预体系,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建立心理教育队伍,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三)创新教育形式

1.改进课堂教育。课堂教学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环节,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充分发挥“两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坚持教学与研究相结合、课内讲授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系统讲授与专题讲座相结合、理论教育与正确回答和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实现两课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最佳效果。

2.加强社会实践。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管理体制,创建大学生实践创新教育研究基地。不断丰富社会实践的途径,在继续做好假期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积极倡导学生定期开展社会调查、科技服务、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搭建“学科优势,人才培养、社会需要”三位一体的社会实践平台,为大学生理论基础联系实际提供服务。

3.繁荣校园文化。按照建设先进文化的要求,注重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高度重视文化环境建设,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借鉴人类文明成果,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建设积极、健康、生动、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按照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突出文化素质教育,完善文化活动设施,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娱乐活动和专题教育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广泛参与中陶冶情操、优化素质、完善人格、提升境界。

4.网络教育的平台。积极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进入网络,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与学生在网络上的沟通和交流,及时发现和解答学生中存在的思想和实际问题,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合力。加强校园网的建设,积极整合资源和力量,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和红色网站。

5.搞好服务咨询。从事学生工作的人员要把服务学生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在工作的深入细致上多下工夫,及时解决好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问题,为学生提供贴心的服务。搞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经常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切实关心学生的生活,学生政工人员坚持进公寓、进教室、进网络、进食堂制度,对学生在助学贷款、勤工助学、衣食住行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及时解决。

(四)创新教育机制

1.全员育人机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全员工程,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重要责任,要在全校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机制。在这个机制中,教师是育人的第一责任人,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各项管理工作要体现育人导向,管理人员要紧密结合岗位职责,关心和关注学生的成长成才,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格局。

2.工作运行机制。切实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完善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学校党委、行政负责全局工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握方向;团委、学生管理部门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力量,要经常研究和分析大学生思想状况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状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出部署和安排。各有关部门要协调一致、齐抓共管。各教学单位要主动配合,创造性地做好学生教育管理的各项工作。坚持以学生党建为核心,巩固和扩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切实加强学生党组织建设,坚持把支部建在班上,努力实现“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的目标。积极探索以学生党建为核心的学生工作机制,重视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不断加强团的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学生班委、团支部建设,激活基层组织的活力,调动学生参与教育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教育管理工作深入发展。

3.保障机制。 加强队伍建设。继续建设好(下转第137页)(上接第121页)学生政工和辅导员队伍、班主任和导师队伍、学生骨干队伍。加强制度建设。根据形势的需要和工作的实际,进一步完善学生奖惩和激励措施,推进依法管理。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警机制,通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网络,及时解决学生的思想和实际问题。加强条件建设。要逐步增加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经费投入,重视学生教育和活动场所的建设,做好学校的安全稳定工作,为学生的学习和身心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4]而创业创新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合格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两者在教育目标、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使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工作更具有时代特点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高传兵,等.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录用标准的调查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6,(2).

[2]雷家骥.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分析[J].中国青年科技,2007,(152).

[3]北京师范大学学生事务考察团.以学生为本[N].光明日报,2007,(4).

高校创新教育范文9

创新教育理念是推动高校学术、教学与管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思想体系,在创新教育理念的指导推动下,我国高校教育管理的体制、策略和实践体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关洪海著的《高校教育管理与创新实践研析》(冶金工业出版社2019年出版),是互联网创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推进教育管理与创新实践的经验总结。该书以实践为导向,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理念,科学建构了新时代高校教育管理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对发现、分析并解决当前教育改革与管理创新的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示范作用。该书共包括6章的内容:第1章概述了高校教育管理的理论知识,包括高校教育管理的本质、内容、意义和价值,构筑了高校教育管理与创新实践的基础理论体系;第2章论述了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基本现状,以及创新改革的重难点,在高度重视信息化、大数据创新的前提下,探讨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第3章解析了新时期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创新,具体探讨了高校学生管理的现实问题及对应的解决策略;第4章论述了互联网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改革创新,列举了辅导员立德树人理念的发展,大数据技术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等实际案例;第5章论述了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改革创新,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着眼于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第6章论述了大数据时代高校教育管理创新的数据化发展策略,包括管理体制改革、管理队伍建设、技术引进升级等。可见,该书始终站在互联网背景下来探讨高校教育管理理论发展与实践创新的路径与策略,并运用创新教育理念打破常规、勇于变革,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实用性。笔者认为,创新教育理念下高校教育管理的策略研究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创新教育理念的应用对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在创新教育的理念推动下,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更能够积极地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促进高校教育管理系统及相关管理制度的创新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当下高校教育管理现代化、信息化和规范化的客观需求。反映到实践中,要想真正推进创新教育理念的传播和渗透,高校教育管理须从制度改革的角度对创新教育的内容、形式、人才队伍建设、教材研发、实践创新平台等提供科学有效的制度保障,一方面让创新教育理念得到真正的尊重与落实,鼓励创新,推进创新,另一方面让创新教育理论的实践探索处于规范有序的体制环境中,有序推进高校教育管理的创新发展。

第二,创新教育理念的应用对高校教育管理技术手段的创新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创新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教育管理应当与时俱进地推进管理技术、手段与系统的引进、升级与创新,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来提高高校教育管理的效率、品质。不仅如此,信息化技术手段能够帮助高校教育管理建设一体化的网络信息共享平台、教务管理平台等,教师可以通过数字化信息平台获取学生生活、学习、实践方面的实时数据,学生也能够通过数字化信息平台共享实时的高校教育管理服务资源。总而言之,创新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教育管理技术手段的创新既有利于高校教育管理效率与质量的提升,也有利于高校教育管理服务体系的完善,为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提供更便捷、更民主的路径与方案。

第三,创新教育理念的应用对高校教育管理产学研的合作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和价值。高校以创新教育理念为指导,将有效强化高校教育管理的开放意识、专业意识和创新意识,引导高校教育管理者更多地向内、向外寻求新的管理方法与发展策略。也就是说,创新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高校教育管理将更进一步联结市场,通过高校、政府、企业的合力推进产学研的合作发展,优化高校教育产学研合作的运行机制,完善校企合作的组织结构与管理策略,进而在高校、政府、企业的管理互动中,建构现代化的高校教育管理体系,促进现代创新教育的快速发展,让高校教育管理能够真正造福于现代化创新型产业的建设和现代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实现最大化的教育价值与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