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亲子活动调研集锦9篇

时间:2023-07-12 16:49:46

亲子活动调研

亲子活动调研范文1

[关键词]父亲参与;幼儿早期教养;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2)07/08-0083-03

[作者简介]孙彦(1983-),女,陕西宝鸡人,宝鸡文理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系教师、硕士。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家庭教育生态学理论的提出,人们在研究幼儿教育问题时,将目光投向了更为宽广的教育生态和影响幼儿成长的因素。心理学家格尔迪认为父亲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斯宾塞说:“父亲是孩子通往外部世界的引路人。在孩子教育中,无论是性格培养还是情感教育,无论是智力训练还是道德、品质的培养,父亲都起着巨大的作用。”相关研究也表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如果没有得到足够的父爱或父亲很少参与孩子的教育,就会导致孩子在生理、心理上表现出不良状况,称之为“父爱缺乏综合症”。现实生活中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的相对缺失以及幼儿成长中对父亲的迫切需要是引发本研究的动因。在这一背景下对父亲参与幼儿教养问题进行探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对宝鸡市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以期引起社会各界对父亲参与幼儿教养问题的关注与重视,期待所得研究结果能为幼儿家庭教养实践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借鉴。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在宝鸡市的渭滨区、金台区、陈仓区三个城区共选取6所幼儿园作为研究样本,以3岁~6岁幼儿的父亲作为本次调查的对象。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360份,回收有效问卷289份,有效率为97.6%。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辅之以访谈法。问卷设计主要围绕父亲对参与幼儿教养的认识、父亲参与的频率、父亲参与的内容与方式三个方面。运用SPSSl7.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父亲对参与幼儿教养的认识

1.对自身在幼儿教育中角色的认识。

关于对自身角色的认识,问卷调查显示,有28.7%的父亲认为自己应“以赚钱为主,必要时也要管教孩子”;59.5%的父亲认为在“赚钱的同时要积极辅助孩子的母亲管教孩子”;还有10.7%的父亲认为“应全身心投入到孩子教养中,赚钱相对而言不重要”。在回答“父亲的主要职责是什么”时,大多数父亲认为“男人当然要赚钱养家”“负责家庭的经济收入以及孩子的教育”“赚钱养家,教育孩子缺一不可”。访谈中我们还发现,有小部分的父亲认为“孩子年龄小,谁管教都一样”“带孩子本来就是女人的事”等。

2.对自身参与幼儿教养作用的认识。

问卷结果显示,大多数父亲能够认识到自身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有93.8%的父亲认为自身参与幼儿早期教养很重要,只有6.2%的父亲认为不重要。访谈中被问及“父亲对孩子的成长有哪些独特的影响”时,大多数认为父亲的作用在于“树立男子汉的形象,教给孩子男子汉的气魄和男人做事的风格”

“对孩子性格发展有影响,如坚强、勇敢、独立”等。

(二)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的频率

调查显示,每天和幼儿一起玩耍、学习的时间在一小时以内的父亲占总数的20.1%,1小时~2小时的为33.6%,2小时~3小时的占24.6%,3小时~4小时和4小时以上的分别有10.0%和4.2%。由此可见,约有78%的父亲每天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在3小时以内,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的时间总体偏少。值得注意的是,在7.6%选择“其他”这一项的父亲中,大多是长期不能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的,包括在外地工作或是经常出差等。这说明,由于工作等原因,部分父亲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

(三)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的内容

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九个方面:日常互动、教育指导、关注监督、规则约束、情感表达、学业鼓励、间接支持、成长计划、自我提升。从表一中可以看出,虽然父亲在各维度的参与状况参差不齐,但大都处于3分以上,所以总体上来看,父亲的参与程度处于中等水平。其中,间接支持平均得分最高,表明此项参与程度最高,然后由高到低依次为:学业鼓励、规则约束、情感表达、教育指导、关注监督、成长计划、日常互动,而在自我提升方面参与程度最低。

根据对上述九个方面的统计和分析,本研究对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的内容总结如下。

1.非常重视为幼儿提供间接支持,并以经济支持为主。调查显示,91%父亲在间接支持方面,主要是“承担为孩子提供经济支持的责任”,接着由高到低依次为“为孩子提供安全的居住环境和活动场所”“满足孩子基本的需要”“营造对孩子发展有利的环境和家庭关系”。

2.对幼儿的学业鼓励和规则约束较多。调查显示,有90.3%的父亲表示“经常”和“总是”“鼓励孩子好好学习”。其次才是“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才能”和“鼓励参加各种兴趣班活动”。在规则约束方面,“嘱咐孩子在幼儿园好好表现”的选择率最高,有86.5%的父亲选择这项;后面依次为“叮嘱孩子要听老师的话”“要求孩子按时完成作业”“管教孩子的不良行为”,选择最少的是“制定规则约束孩子的行为”。

3.对幼儿的情感表达以表扬鼓励为主,且肢体语言多于口头语言。调查显示,在情感表达方面,选择最多的是“当孩子事情做的好或表现出好品质时,给予表扬或鼓励”,接着依次为“用抚摸、拥抱或亲吻等身体语言对孩子表达爱”“孩子心情不好时给予安慰”“当孩子做错事或不听话时给予批评或惩罚”“对孩子说爸爸爱你”等。

4.比较注重对幼儿社会知识的教育,但实际指导偏少。调查显示,父亲在教育指导方面,“教孩子文明礼貌行为”选择最多,接着依次为“教给孩子交通安全或健康卫生方面的常识”“教孩子如何与小朋友相处”“为孩子提供角色或榜样示范”,选择最少的是“指导孩子阅读或写作业”。

5.在关注监督方面主要以幼儿的安全为主,对其他方面关注较少。调查显示,在关注监督方面,各项选择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监督孩子的安全”“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和家人沟通有关孩子的问题”“关注孩子看的书或电视节目”“关注孩子参与的各种活动”“关注孩子交朋友的情况”。还有16.3%和35.3%的父亲分别表示“从不”和“很少”关注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和表现。

6.与幼儿的日常互动以谈心、游戏居多,对幼儿的日常生活照看较少。调查显示,在日常互动方面,“与孩子谈心聊天”选择最多,接着依次为“节假日带孩子出去游玩”“与孩子一起玩游戏’’“带孩子看医生或打预防针”“陪孩子一起做他们想做的事”“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去幼儿园接送孩子”,选择最少是“参加孩子的家长会或亲子活动”。在该选项中,有高达17.3%的父亲表示“从没”与幼儿进行日常互动。

7.自我提升行为偏少,但自我提升意愿较为强烈。调查显示,父亲在自我提升方面,选择最多的是“与邻居或亲戚朋友交流育儿方面的知识或方法”,其次是“阅读关于指导孩子教育的相关书籍”,最后是“参加有关机构专门的育儿知识培训”。可见,现实中父亲在自我提升方面的行为比较欠缺。但调查同时显示,65.1%父亲表示愿意参加一些辅导班或培训来提高自己的育儿知识和技能。

四、研究讨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本研究中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的现状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对参与幼儿早期教养的认识较为客观,愿意为幼儿教养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持

传统文化所赋予男性的角色在当今社会仍然根深蒂固,研究表明,大多数父亲能够正确认识到自身的角色以及参与幼儿教养的重要性,但是观念中仍是将赚钱养家放在第一位,这与整个社会的导向和要求有一定的关系。在调查中,有些父亲不仅履行着自己在家庭中男性的角色责任,同时也积极辅助母亲一起来教养孩子,但也有小部分父亲存在认识片面、角色观念传统陈旧等问题。另外,大多数父亲愿意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持,形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在当前我国城市家庭中男性和女性依然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社会角色分工,母亲仍然承担着大部分家务劳动以及抚养子女的责任,而父亲作为经济支柱,更多地承担着家庭的经济责任。

(二)比较重视幼儿的学习情况,尤其关注社会性知识的获得

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父亲都普遍比较重视幼儿的学习状况,这与我国传统的父母教养观念相一致。但根据学龄前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不应要求他们掌握多少知识或技能,因此应更多的以鼓励学习为主,目的是从小培养幼儿的学习意识和意愿。在知识类型方面,父亲更关注幼儿社会性知识的获得,会尽可能多的为幼儿准备社会交往和适应方面的知识。但是,父亲也应该注重对幼儿行为习惯的教养,适时适度地提出一些规则要求幼儿遵守,制止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这对幼儿未来的发展是有益的。

(三)在情感上对幼儿以支持和鼓励为主,能够与家人交流幼儿教养的问题

父亲不再是传统中严厉而权威的代表,在情感上给予幼儿更多的是支持和鼓励。原因在于随着社会观念的进步,父母的教养方式也随之有了改变。但由于一些父亲本身不善于外露的情感表达,或是不好意思对幼儿说出表达爱意的言语,因此他们喜欢用身体语言、动作等方式表达对幼儿的情感。同时,我们发现父亲比较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并且能够与家人交流沟通有关幼儿的问题,但是相对而言,与幼儿教师的交流明显偏少,对幼儿在园的情况关注不够。

(四)与幼儿的日常互动不足,但提升自我教育素养的愿望强烈

调查发现,父亲与幼儿的日常互动在各个方面相对都比较欠缺。形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可能在于父亲将大量时间投入在了工作中,所以造成没有机会或精力与孩子进行日常的互动交流。受传统的社会角色观念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照料管教幼儿是做母亲的职责。虽然多数缺乏对于幼儿教养方面的知识和技巧,但都表示愿意参加一些辅导班或培训来提高自己的育儿知识和技能,说明他们有着较强烈的自我提升的意愿。

[参考文献]

[1]赫伯特・斯宾塞.斯宾塞的快乐教育[M].颜真,译.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5:67.

[2]父亲是孩子成长的特殊催化剂一对话《父亲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作者东子[N].中国教育报,2009-08-27.

[3]李文道,孙云晓,赵霞.父教缺失的研究现状及应对策略[J].中国特殊教育,2009,(10):74.

亲子活动调研范文2

【关键词】幼儿;亲子游戏;调查研究

一、研究目的

游戏是儿童基本的生活方式,亲子游戏是儿童出生后最早出现的、以亲子关系为纽带、亲子情感为基础的一种游戏形式。国内外的大量研究成果表明,亲子游戏对儿童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然而,家庭亲子游戏的开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家长如何看待亲子游戏的价值?在家庭中亲子游戏的开展现状如何?影响亲子游戏开展的因素有哪些?本研究期望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为常熟市幼儿家庭亲子游戏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二、研究过程

本次研究选取常熟市幼儿家庭作为研究对象,以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采用问卷法、访谈法、文献法对常熟市3-6岁幼儿家庭亲子游戏现状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一)抽样

本次调查研究在常熟市幼儿园中选取了H幼儿园和T幼儿园中的小、中、大班幼儿,各抽取60位幼儿家长作为被试,共计120个家庭。

(二)问卷的设计与编制

本次问卷采用封闭式问卷为主,结合少数开放式问题的形式,旨在了解家长对亲子游戏的态度、亲子游戏的条件创设、亲子游戏的内容与类型、亲子游戏的指导策略的问题。

(三)问卷的施测及统计

本次问卷分别随机抽取了常熟市两所幼儿园的3-6岁幼儿家长作为被试,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16份,剔除无效问卷19份(未填写完整问卷),获得有效问卷97份,有效率为80%,问卷回收后,运用SPSS进行了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对于开放性题目整理出了家长的各种观点。

三、调查结果

(一)家长对与幼儿进行亲子游戏的意愿与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家长对与幼儿进行亲子游戏的意愿性较强,家长对与幼儿进行亲子游戏的意愿和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亲子游戏的开展情况。家长作为幼儿日常生活的照料者,如果家长有亲子互动的意愿,亲子游戏随时都可以发生。绝大多数家长认同亲子游戏对于孩子的发展价值。

(二)亲子游戏的条件创设

1.亲子游戏的时间和频率

调查显示,有38.8%的家长选择了“时常”,42.2%的家长选择了“经常”,对于每次持续的时间,50.9%的家长都选择在0.5-1小时之间。充分的游戏时间会鼓励幼儿进行较高社会性水平的游戏,对于幼儿来说,每天专门用于自由游戏的时间不能低于半个小时。[1]因此,从总体来看,家长能够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保证幼儿游戏的数量和充分性。

2.亲子游戏的材料

调查数据显示,有48.3%的家长在亲子游戏的开展中“经常”给幼儿充分的游戏材料,有26.7%的家长选择了“有时”给提供幼儿充分的游戏材料,有2.6%的家长“很少”在亲子游戏中给幼儿提供充分的游戏材料。游戏材料是游戏的工具,很多类型的亲子游戏都需要借助材料进行。绝大部分家长都在亲子游戏的开展中“经常”给幼儿充分的游戏材料,这说明大部分家长都能给幼儿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很多亲子游戏缺少相关的游戏材料就无法顺利进行或无法达到一定的游戏效果。幼儿对于游戏材料的需求性还是挺大的,但这也与具体的游戏内容有关。

对于亲子游戏材料的获得,绝大部分家长都选择在正规商店购买,在工作空余时间,选择自己制作游戏材料的家长也不少。除此以外,随着电子购物的发展,很多家长也会选择网购,但由于其游戏材料的不正规、不安全并未得到很多家长的热捧。

(三)亲子游戏的内容

1.幼儿性别对亲子游戏内容的影响

亲子游戏的内容就是指亲子游戏的类型。我们在问卷的选项中将活动类型具体化,为了更通俗,使其成为生活中常见的亲子游戏类型。实际上根据儿童游戏的关键特性不同,可以分为创造性游戏和有规则性游戏。创造性游戏又可以分为角色游戏(扮演一定的角色,将创造性融入现实生活,如过家家等)、结构游戏(利用积木等物品进行搭建、构造的游戏)、表演游戏(根据故事或童话中的情节创造性地扮演特定人物,如角色扮演);有规则游戏可以分为智力游戏(发展智力、锻炼思维能力的游戏)、音乐游戏(以音乐为背景和辅助手段进行歌唱、伴唱的游戏,如唱儿歌)、体育游戏(锻炼身体素质的游戏,大多在户外进行),还有绘画等艺术类游戏以及讲故事等语言类游戏、因电子媒介兴起而发展起来的电子游戏。调查结果显示,家长与孩子常玩的亲子游戏类型排在首位的是语言类游戏(讲故事),其次为绘画、建构游戏和音乐游戏和户外活动,排在最后的是电子游戏。在信息技术急速发展的今天,部分家长并没有被大众媒体所侵蚀而错过与孩子面对面进行游戏、情感交流的机会。由于不同的性别角色和不同的气质类型,男孩与女孩对游戏类型的喜好是不同的。在建构游戏和绘画类游戏上均存在孩子的性别差异,男孩倾向于建构游戏,喜欢搭积木等;女孩则倾向于安静一些的绘画类游戏。

在中国传统家庭结构中,幼儿的陪伴者和照料者大部分都是母亲,受到中国传统思想“男主内,女主外”的影响,教育子女的责任母亲承担的较多,父亲在家庭教育中渐渐成为局外人,逐渐淡出家庭教育。父爱的缺失、父亲的缺位现象出现的越来越频繁。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是母亲无法替代的,此类现象的出现无疑对儿童的各方面发展起消极的作用。

Power(2004)的研究认为,父亲和母亲与孩子游戏的类型存在很大的差别,母亲倾向于情感内容,父亲倾向于肢体的、打闹的和非固定化的游戏。[2]父亲的游戏诱发了儿童对外部物理世界和社会环境的好奇,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所以说,父亲和孩子之间是一种“激活关系”,母亲和孩子之间属于“依恋关系”,

调查结果表明,如果是父亲担任平时照顾幼儿生活起居的人员,那么孩子会更偏向于喜欢玩电子网络游戏。所以父亲如果担任幼儿的生活照料者,并且在亲子游戏中担任主要角色,那么就会对亲子游戏的内容产生影响。从访谈的分析结果来看,父亲如果担任平时幼儿生活的照料者和陪伴者,游戏内容则偏向于刺激、冒险,比如电子网络游戏、户外活动等。而对于隔代抚养的家庭来说,爷爷奶奶作为亲子游戏的主要参与者和陪伴者,亲子游戏的内容和形式则比较传统,且缺乏游戏指导策略。

3.大众传媒对亲子游戏内容的影响

大众传媒的发展是人类新闻传播文化的一种强化,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介也在一定程度上发展起来。在八十年代以前,在中国的大多数家庭所使用的传播媒介大多是报纸、广播、书籍等,等到八十年代之后,网络和电视才慢慢开始进入家庭,很多电子媒体应接不暇以迅速的发展之势进入万千家庭。一直到现在,电视和网络成为很多孩子除父母以外的亲密朋友,电视节目的形式多样让孩子们着迷,很多亲子游戏都依赖于电子媒介,而在户外、在大自然中所进行的亲子游戏可能会在将来的某一天随着电子媒介的发展而渐渐低迷。“有时候不知道跟孩子玩什么,就跟他一起看看电视,把Ipad给他,让他自己去玩。平时太忙了,有时候实在抽不出时间。”在访谈时一位家长这样说道。在家长缺乏指导策略,自己又比较繁忙的情况下,大部分家长会将亲子游戏的时间交给电子媒体,而失去了与自己孩子进行情感交流的机会。

4.家长的教育观念对亲子游戏内容的影响

虽然在调查问卷中显示出,大部分家长对亲子游戏都持肯定和支持的态度,且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开展亲子游戏的频率、时间也比较充分,但是在本次的访谈中我了解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竞争压力不断上升,各种打着“把孩子训练成天才儿童”旗号的父母也层出不穷。很多家长都对孩子抱有很大的期望,在很多时候也在亲子游戏开展过程中寄托了这种期望。将游戏转化为一种“智力训练”,在内容上偏向于智力游戏,并没有考虑游戏的趣味性愉悦性,只是为了达到训练孩子思维、锻炼智力的一种手段。

(四)亲子游戏的指导策略

1.游戏的发起方式

为了了解亲子游戏的发起方式,本人设计了“当孩子独自游戏时,您常主动寻找机会计入到孩子的游戏中吗”这个问题。有56%的家长选择了“有时”,有26.7%的家长选择了“经常”,有12.1%的家长选择了“很少”,4.3%的家长选择了“总是”,有0.9%的家长选择了从不,从调查结果来看,家长主动加入亲子游戏的积极性一般。

2.家长在亲子游戏中扮演的角色

调查结果表明,家长在亲子游戏中超过半数都选择了扮演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的角色,选择“主导者”的家长有16.4%,说明家长大部分不会主导亲子游戏,而会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想法,给孩子提供充足的游戏机会和空间,并给予孩子一定的指导。

另一方面,从访谈的内容来看,在具体的亲子游戏中,家长对游戏的指导策略还不是特别清晰和到位,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在访谈中很多家长都提到“不知道该怎么指导孩子,有时候孩子提出的问题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四、讨论与建议

针对常熟市3-6岁幼儿家庭亲子游戏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我想从观念到行动对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能够促进亲子游戏情况的改善和发展。

(一)观念层面

观念作为一种意识,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人的行为及效果。树立正确的观念是有效开展亲子游戏的前提和基础。

1. 家长自身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父母双方共同承担教育责任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家庭的教育功能不断强化,家长对孩子成长的价值取向大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认为游戏与学习是两个对立面,即使是游戏,也是一种被冠以“游戏”美称的益智类活动,为了锻炼孩子的智力而不是孩子自发而感兴趣的。对孩子本身需要什么样的游戏,游戏对孩子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家长可能考虑得并不多。再者,在中国传统家庭中,父亲更多地为孩子的抚养提供物质条件,陪孩子的时间较母亲而言少的多。从调查显示的结果来看,陪幼儿进行亲子游戏时间最少的就是父亲。父亲在家庭教育和亲子游戏中的缺位现象极为严重,这就要求家长要共同承担起养育孩子的责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发挥好父亲在家庭中的角色功能。

2.发挥大众传媒的积极作用,为家长提供游戏指导策略

由于幼儿的年龄限制及经验缺乏,往往需要成人的支持和引导,成人参与幼儿游戏,与幼儿在游戏中产生积极互动,可以促进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和亲子游戏质量的提升。很多家长在具体的游戏中不知道如何合适地参与游戏。在这个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大众传媒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巨大的影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就需要利用媒介平台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亲子游戏观,在具体的电视节目中可以对家长提供一些亲子游戏中的指导策略,发挥大众传媒的积极作用,让家长灵活地运用指导策略,为亲子游戏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二)行为层面

有了观念做铺垫,接下来就是要从行动出发,促进亲子游戏的有效开展。

1.政府乃至全社会应引起重视,为幼儿的游戏创造条件,加大户外活动的场所建设

亲子游戏的有效开展需要有大背景的支持,需要整个社会的认同和实际的举措。整个社会的儿童观对未来儿童的生存状态具有重大的影响。在社区规划时,政府要将儿童的户外场所建设考虑在内,增大对儿童的投资,为亲子游戏提供物质支持。

2.加强家园联系与合作,促进幼儿园与家庭的互动

幼儿和家长作为亲子游戏的主体,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幼儿园可以发挥其主导性对亲子游戏活动进行指导。可以通过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家长会、开放活动日,通过具体的活动给予家长相关的指导,丰富其家庭教育理论及游戏知识,家长之间共同交流指导策略,互相学习,借助幼儿园这个平台,更好地实现亲子游戏的有效开展。

3.大力推广亲子园,加强亲职教育

在访谈以及问卷最后的开放性题目中,很多家长都提到不知道陪孩子玩什么游戏,也不知道该如何陪孩子玩,因此也就大大降低了家长陪幼儿进行亲子游戏的热情和积极性。随着时代孕育而生的亲子园逐步发展起来,为家庭早期教育提供科学知识和方法,传播正确的育儿观念,对亲子游戏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指导。亲子园的发展对不懂得家庭教育理念及亲子游戏指导策略的家长带来了福音,观念和知识随着教育的发展应不断更新。亲职教育即指如何为人父母的教育,亲子园在具体的活动中对家长进行指导,帮助幼儿与家长间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促进家长教育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亲子活动调研范文3

【关键词】3~6岁幼儿;幼儿父母;亲职教育;需求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6)01/02-0076-06

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性逐渐为社会所关注。成千上万的家庭面临着育儿难、育儿烦的困境,家长们也开始检视和反思自己在育儿方面存在的问题。《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一〈2015〉10号)指出,要“不断加强家庭教育工作,进一步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网络”。当下,构建有效的亲职教育服务体系,为学前儿童家长提供长期、专业的指导,这一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研究对3~6岁幼儿父母的亲职教育需求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可能的解决策略。

一、概念界定

(一)亲职教育

“亲职教育(Parenting education)”一词源自台湾,指家长教育或父母教育。其理念是,做父母是一份职业,要通过职前和在职培训提高育儿水平,以期与孩子形成积极的亲子关系,促进孩子的发展。随着两岸学术交流的日益增多,大陆学者也开始使用亲职教育这一概念替代家长教育或父母教育。本研究中的亲职教育是指:以3~6岁幼儿父母为教育对象,有组织、有计划地提供家庭教育支持,帮助幼儿父母改善有关家庭教育的知、情、意、行的教育活动。

(二)亲职教育需求

本研究中的亲职教育需求是指,3~6岁幼儿父母为促进幼儿发展和自身育儿水平提升,对亲职教育活动表现出的心理倾向。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从南京市三所幼儿园随机抽取300名3~6岁幼儿父母,向他们发放问卷。另外,在人流较为集中的公共场所发放问卷50份。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294份,有效问卷272份,有效回收率为77.7%。被调查的幼儿父母中,母亲多于父亲,约占总数的76%。幼儿父母的年龄大多分布在31~38岁之间,近三分之二的幼儿父母学历在本科及以上。

研究者同时通过访谈法,了解幼儿园教师在日常与幼儿父母沟通时了解到的他们在育儿方面的困惑和需求。访谈资料与问卷调查结果起互证作用,以确保研究的客观性。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自编问卷进行调查。问卷由四部分构成:基本信息,幼儿父母对亲职教育的需求,幼儿父母对于社会提供的亲职教育服务的满意程度,幼儿父母期待的亲职教育。其中,幼儿父母对亲职教育的需求部分参考了杨懿以及谌小猛和王慧琴等人编制的相关量表。〔1-3〕

问卷初步拟制好后,研究者征求相关专家意见,然后进行修改,并随机选取南京市某幼儿园,发放50份问卷进行预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9份,有效回收率为78%。运用相关分析法对其中的量表进行信度检验,显示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31。最后,根据信度检验和极端组比较检验结果对题项进行了删减,形成正式问卷。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运用SPSS 19.0软件,对其中的《幼儿父母对亲职教育需求量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一)3~6岁幼儿父母的亲职教育需求整体情况

由图1可知,总分为48分和55分的人数最多,有22人;其次是57分和64分的人数,有21人。需求程度中等的分数为40分,高于40分的占总体的97.4%。这表明,大部分幼儿父母对于亲职教育有较高的需求。

由表1可知,幼儿父母对亲职教育的总需求和各维度得分均值都在3分以上,高于中等需求程度均值(2.5分)。幼儿父母对各维度需求程度均较高,其中,对育儿知识维度需求的程度最高,其次是心理调适。

(二)3~6岁幼儿父母对社会提供的亲职教育服务的满意情况

幼儿父母对社会机构组织的家庭教育活动、家长培训讲座或课程、幼儿园提供的家庭教育指导、大众媒介提供的育儿知识及对社会提供的亲职教育服务总体情况进行满意度评分。满意程度由高到低,对应的分值依次为4分、3分、2分和1分。

由表2可知,各题项得分均在中等满意程度2.5分以上,对幼儿园提供的家庭教育指导满意度最高,得分为3.11分。这表明,幼儿父母对目前社会提供的亲职教育服务总体较满意。

(三)3~6岁幼儿父母亲职教育需求的比较分析

1.幼儿性别对其父母学习有关心理调适知识需求的影响

运用T检验,分析不同性别幼儿的父母对学习有关心理调适知识需求是否存在差异。由表3可知,不同性别幼儿的父母对“学习缓解情绪和压力方法”的需求存在显著差异(t=2.51,p=0.013

2.教育背景对幼儿父母“学习缓解情绪和压力的方法”需求的影响

由表4可知,不同教育背景的幼儿父母在“学习缓解情绪和压力的方法”的需求均值上存在显著差异(p=0.027

3.自身性别对幼儿父母在“了解孩子各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特点”方面需求的差异

根据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幼儿父母在“了解孩子各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特点”的需求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总体而言,幼儿父亲的需求均值高于幼儿母亲(t=-2.09,p=0.038

4.幼儿性别对其父母在“了解如何引导孩子动作技能的发展”方面需求的影响

根据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不同性别幼儿的父母在“了解如何引导孩子动作技能的发展”方面的需求存在显著差异(p=0.026

(四)3~6岁幼儿父母接受亲职教育的倾向

1.幼儿父母育儿求助对象选择的倾向性

从幼儿父母的选择来看,“书籍杂志、电视节目、网络”“孩子所在托幼机构的老师”和“亲友”等被选为求助对象的次数最多,其中,高达73.2%的幼儿父母选择了“书籍杂志、电视节目、网络”。从幼儿父母育儿求助对象选择的标准来看,最看重的标准是“对儿童有研究、比较专业”,其次是“比较了解我的孩子”。

2.幼儿父母期望社区提供的家庭教育指导形式

由表5可知,家长希望社区提供的家庭教育指导主要包括(按照选择频率高低排序):与幼儿园合作举办活动,安排专家讲座,宣传育儿知识、发放手册,组织家长交流会,专人上门指导。除“专人上门指导”外,选择其他社区指导形式的频率均较高,说明多数幼儿父母倾向于专业的教育指导和讨论交流性质的活动指导。

(五)3~6岁幼儿父母对亲职教育的期望

本研究问卷中,有一道开放题是了解幼儿父母对社会提供的家庭教育指导的意见或建议。从收集到的信息来看,可以发现幼儿父母在以下几方面有较高期望。

1.亲职教育的专业性

较关注亲职教育的专业性。如,有的关注亲职教育的师资质量,有的希望从中获得科学的育儿指导,还有的希望指导内容更细致一些。

2.亲职教育的形式

期待更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例如组织亲子活动,让孩子参与到培训活动中来。

3.亲职教育的内容

希望能增加一些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内容,最好能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提供个别指导,或通过搭建家长交流平台来开展相关的培训活动。

4.亲职教育的支持

幼儿父母普遍认为,目前社区组织的活动太少,且缺少专业人士指导。他们希望社区能设立专门的亲职教育服务机构,聘请专业人员定期进行指导和答疑。另外,他们希望教育部门能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举办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

四、讨论

(一)3~6岁幼儿父母的亲职教育需求较强烈

1.超过半数的幼儿父母对心理调适方面的需求较强烈

超过半数的幼儿父母对心理调适方面的需求较强烈。有研究发现,幼儿父母在“幼儿教养”和“外界环境”两方面压力较大,即幼儿父母对孩子健康、发展、学习等方面及其成长环境、教育环境、同伴影响等方面较为担忧。〔4〕年轻的父母经验和精力都有限,在面临育儿问题时,常常感到束手无策,从而产生焦虑情绪。精神压力得不到疏解,会影响其寻求解决育儿问题支持的态度和方式。因此,他们对于缓解自己的育儿精神压力较期待。

2.幼儿父母对育儿知识与技能的需求较强烈

有研究表明,父母因教育知识不足而表现出的教育能力缺陷,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家庭教育效果。〔5〕本研究发现,幼儿父母较关注“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引导孩子正确表达和控制情绪”“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和社交能力”等育儿知识与技能,因为这些内容正是其现实需要。

3.幼儿父母对如何进行亲子沟通的指导需求较强烈

幼儿父母的育儿困惑相当一部分是由亲子沟通不良导致的。当前我国幼儿家庭亲子沟通状况并不乐观,超过80%的幼儿家庭亲子沟通未达到理想状态――一致型(即子女能自由、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或看法,父母把握原则,合理引导)。〔6〕因此,幼儿父母对亲子沟通的指导需求较强烈。

(二)不同群体特征幼儿父母的亲职教育需求存在差异

1.受教育程度不同,其亲职教育需求也不同

本研究发现,在“学习缓解情绪和压力的方法”方面,初中及以下学历水平的幼儿父母需求程度低于大专、本科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水平的幼儿父母。这可能是因为,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幼儿父母缺乏缓解自己育儿情绪和压力的意识,对自我心理状态调节的问题不够重视。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幼儿父母对自己的育儿情况有较多的反思和审视,有一定的自我提升期望,或者说更关注自己内心和精神状态的调节。

2.父母对亲职教育需求有一定影响

本研究发现,相比于幼儿母亲,幼儿父亲对“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特点”方面知识的需求更强烈。这可能是因为,一般情况下,因社会分工的不同,父亲往往承担着家庭的主要经济责任,与幼儿相处的时间较少。相比幼儿母亲,父亲参与育儿的程度偏低,参与幼儿教养的时间总体偏少。〔7〕因此,父亲关于幼儿每个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特点等的知识没有母亲多,这方面的需求也就更强烈些。

3.幼儿性别影响幼儿父母的部分亲职教育需求

本研究发现,幼儿性别对其父母的部分亲职教育需求有影响。例如,在“学习缓解情绪和压力的方法”方面,男孩父母的需求程度高于女孩父母。这可能是由男女幼儿的性别差异导致的。Cherney(2006)对5~13岁儿童喜好的活动进行过调查,发现男孩会花更多的时间在户外活动上,他们更喜欢玩刺激冒险的活动。〔8〕相比于女孩,在面对好动的男孩时,时常出现的安全隐患和亲子沟通的低效状况可能更容易导致男孩父母产生育儿焦虑,因而他们也更希望学习如何缓解自己的育儿焦虑。

五、思考与建议

(一)关注亲职教育内容的差异性

1.开展母职教育和父职教育,关注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差异性

母亲和父亲的育儿差异体现在多方面。本研究发现,幼儿的母亲和父亲在育儿知识上存在差异,例如,父亲更期待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特征。与母亲相比,父亲教养孩子时更理性,但较缺乏耐心,很少关注细节。

因此,在开展母职教育和父职教育时,侧重点可以有所不同:指导母亲可侧重在如何科学育儿,如何与孩子的父亲沟通并进行合作等方面;引导父亲可侧重在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生活,如何有效参与孩子的家庭教养等方面。

2.尊重幼儿的群体和个体差异

幼儿的群体差异,主要是指幼儿的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本研究访谈结果表明,不同年龄的幼儿,其父母存在的育儿困难有一定差异。换句话说,在幼儿不同的年龄发展阶段,幼儿父母的亲职教育需求不同,因此,亲职教育的重点也应有所不同。

研究者在访谈中了解到,幼儿父母希望家庭教育指导更注重个性化和针对性,这表明,笼而统之的亲职教育内容已不能满足幼儿父母的个别需求。美国学龄前儿童的家庭指导计划(简称HIPPY)重在实现所谓的“私人定制”,以解决以往家庭教育指导个性化和针对性不足的问题,〔9〕美国的经验可供借鉴。

3.丰富亲职教育形式

随着各种新兴媒体的出现,网络教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比传统的线下教育内容更丰富,因此线下亲职教育活动更要靠体验性和趣味性来吸引幼儿父母的积极参与。例如,可通过开展家长工作坊、家长沙龙、亲子营等交流活动,与幼儿父母在轻松的氛围中平等对话。

(二)建立亲职教育支持网络

1.发挥幼儿园的支持作用

幼儿父母可通过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加强对幼儿学习生活情况的了解,从而实现家园合力,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教师可通过“现场指导式”的亲职教育方式,从行为、情感和认知等方面引导家长,加强与幼儿、幼儿父母的互动。〔10〕正如陈鹤琴所说,“儿童的教育是整个的,是继续的,只有两方(幼稚园和家庭)配合,才会有大的效果”。

2.依托社区开展个别辅导

考虑到便利性和灵活性,可在社区内设立专业亲职教育服务机构,配备具有专业知识的指导人员,定期为幼儿父母提供咨询服务。可为每个家庭建立育儿档案,便于及时跟踪指导,提高亲职教育的个性化水平。此外,可综合运用个案、小组、社区活动三种方法,健全亲职教育服务体系,多角度、多层次地为社区3~6岁幼儿父母提供亲职教育服务,以满足不同服务对象的需要。〔11〕

3.联合社会机构提供支持

有研究发现,社会机构提供的家长教育往往通过多种形式,例如演讲、工作坊、成长小组、宿营、参观、展览等,效果还不错。〔12〕事实上,不同类型的社会机构都在提供一定的亲职教育服务。非营利性机构,如各级家庭教育协会、妇联、关工委和非政府组织等,依托行政力量调动和组织各种资源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但这种指导的系统性和持续性不够。营利性组织,如市场上的早教机构,提供的通常是连续的亲职教育培训课程,但这类培训课程大多引自国外,费用也较高,且是否适宜本土还有待验证。

本研究认为,亲职教育宜以公益为主,妇联等群众团体宜更多发挥作用。市场上的幼儿教育机构则可根据幼儿父母的具体需求,分门别类地提供富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亲职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杨懿.准备入学儿童的家庭亲职教育需求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3.

〔2〕谌小猛,李敏.特殊儿童家庭亲职教育需求的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1,(1):4.

〔3〕王慧琴.新移民妇女亲职教育需求评估与亲职自我效能感之研究〔D〕.新北:淡江大学,2009.

〔4〕单静娴.太原市幼儿家长亲职压力及社会支持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4.

〔5〕关颖.社会学视野中的家庭教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6〕杨焕兰.幼儿家庭亲子沟通模式的调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7〕孙彦.城市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的现状研究:以陕西省宝鸡市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11.

〔8〕ISABELLED CHERNEY.5~13岁儿童关于玩具、电视节目、电脑游戏、户外活动性别差异〔J〕.性别角色,2006,(9).

〔9〕林秀锦.美国的早期保育与教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10〕杨慧青.幼儿园“现场指导式”亲职教育活动初探〔J〕.上海教育科研,2009,(3):45-46.

亲子活动调研范文4

关键词:高中生;亲情现状;原因分析

齐市第八中学校有1600多名学生,据调查,单亲家庭的孩子较多,大部分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也不是很好,甚至有一部分学生的家庭相当贫困。所以相比较来说我们学校的学生存在的亲情方面的问题更多,作为高中教育的管理者,为了深入了解高中生和家长的亲情现状,我校对711名学生和605名家长进行了 “关于亲情问题的问卷调查”,数据说明,高中阶段的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亲情现状不容乐观。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在亲情方面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当代高中生、家长的亲情现状

(一)针对学生,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调查:“你是否记得父母的生日?”“你的父母为了全家生活而工作繁忙,疏于对你个人学习和生活的关心,你能够理解父母吗?”“你平时会对父母大胆表达你对他们的感激之情吗?”“当你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你最想交流的人是谁?”“你与家长的沟通存在障碍吗?”等共计十五个问题。调查显示,有36.5%的学生竟然不记得父母的生日;76.5%的学生羞于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父母劳累一天回家后只有17.6%的学生会主动向他们表达问候;当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学生最想交流的人父亲仅有5.8%,母亲也只有15.4%,而最多的是朋友,达到了44.2%,最令人担忧的是有34.6%的学生选择谁也不说;在与家长的沟通方面,51%的学生认为存在障碍。关于“每天父母为孩子准备饭菜,你的感觉是什么?”59.6%的学生选择了“习惯,没感觉 ”;“你最想给父母的报答方式是什么?”15.7%的学生选择“工作后给他们买一个大房子”,56.8%的学生选择“有能力后好好地孝敬父母”,27.5%的学生选择“从现在开始尽自己能力让他们生活快乐”。

(二)针对家长,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调查:“您最关心孩子哪一方面的事情?”“您是否拿您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作比较?”“在家里和孩子谈得最多的话题是?”“当孩子给您讲学校、老师、同学的故事时,您的态度是?”“当孩子在学校犯了错误时,您的态度是?”“您与自己孩子的关系如何?”等共计十五个问题。调查显示,51.9%的家长最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问题;62%的家长选择偶尔拿自己孩子的与其他孩子作比较;在家里和孩子谈得最多的话题是学习方面的话题,占到了51.9%;36.7%的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存在障碍;20.8%的家长需要老师帮助解决与孩子的沟通问题;63%的家长认为学校开展亲情教育工作很重要,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亲情活动。

二、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家庭关于亲情教育的缺失

目前,高中学生出生于九十年代末,大部分学生家庭的生活水平与以往相比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而且都是独生子女,所以他们从小就受到了父母长辈的溺爱,过着舒适安逸的生活,家庭只重视如何为他们创造优越的物质条件,却忽略了如何用良好的家庭环境去造就他们美好的心灵,从而导致很多孩子养成了“唯我独尊”的心理,从小只知道从父母、从家庭中索取爱,认为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不知道向父母、家庭去回报爱,亲情观念自然也就逐渐淡漠。

我国古代幼儿启蒙教育必学的篇目《弟子规》中对子女如何孝敬父母有明确的阐述,如:“首孝悌”强调的是要把孝顺父母、尊敬兄长放在首位,在如何与父母沟通上强调“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反观现代教育,无论是幼教阶段,还是中小学阶段,教育仍然是重智育,轻德育,过分关注高考成绩,关注高考升学率。亲情教育所占的比例很小,甚至缺失。

(三)不良社会风气对学生的影响

当前,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也影响了我们的高中生。一些学生爱慕虚荣,与同学“拼爹”,一旦比不过,就抱怨自己父母没能耐,不能给足够的钱供自己消费,瞧不起自己的父母。另外,由于互联网的普及,许多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从而使他们把亲情给遗忘了。

(四)学生自身的因素

一部分学生心里有对父母的感激之情,也非常爱自己的父母,但却羞于表达。另外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独立的意识,有自己的主见,有时不认可父母的观点,再加上有些父母也比较固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矛盾,造成了互相的不理解。长此以往,孩子越来越不愿意与父母沟通,觉得有代沟。有许多家长表示,孩子在家什么也不和自己说,一问就烦,最终造成了亲情的淡漠。

三、加强高中生亲情教育的对策

1、开展关于亲情教育的课题。2011年至2014年,我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关于强化高中生亲情教育”的课题研究,共有48人直接参与课题研究。通过三年的课题研究,全面了解我校学生、家长的亲情现状,研究并制定强化亲情教育的目标,探索强化亲情教育的措施、途径和方法。科研取得了重大突破,一系列的研究有效的改善了学生和家长的亲情关系,家庭幸福指数明显上升。

2、开放办学,加强家校沟通。几年来学校大力推进民主管理开放办学的进程,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课堂向家长全面开放,每年举行两次教学开放月,邀请家长走进学校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走进班级参加听课、评课,深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加强与老师的沟通交流。举行学情交流会、家长座谈会、校长见面会等等,让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加强与老师的合作。

亲子活动调研范文5

关键词:农村父亲;亲职;参与意愿;参与行为;育儿体验

自1970年代起,国外家庭研究学者开始关注父亲角色及父亲参与育儿工作的重要性,并取得了相当丰富的研究成果。反观国内,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有人指出父亲参与的重要性,也有学者探讨父亲对家庭教育的不可或缺性,但关于中国父亲对自己的亲职角色执何种态度?他们究竟承担了多少抚育工作?在育儿过程中有何体验?至今尚未见有经验研究报告。

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指村貌、硬件设施、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观念的改变、家庭的和谐、减少亲子间代沟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内容。父亲参与不但促进子女的身心发展和自身的成长与完善,也影响妻子的情绪、心理状态与生活满意度,更是家庭是否和谐幸福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的家庭结构、居住模式与生活方式等发生了变化,人们的观念也发生转变,不少农村父亲已日渐领悟亲历孩子成长过程的必要性。不希望自己在子女教养参与的边缘化,有的甚至比母亲更为投入和成效卓著。探讨农村父亲亲职参与的历史变迁。描述男性在抚育过程中的经验与感受,有助于全面评价男性的家庭贡献,并提升父亲参与的积极性和质量,继而促进和谐家庭的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有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

一、研究回顾

父亲角色、职责随时代和文化变迁而有所侧重。社会对父亲该做什么和怎样做的期待随文化价值、家庭生活和性别角色的衍变而变化。在传统性别分工下,父亲只要负担起养家的工具性角色即被认同(Lamb,2000)。随着现代家庭结构的转变、母亲就业增加及其对家务如何分配的冲击以及文化观念的改变,父亲的角色由供养者转变为养育者角色,即一个“好父亲”除了为孩子与家庭提供经济支持和保障,还要是孩子的照顾者、朋友和角色榜样(Lamb,2000)。

大量研究显示,父亲和母亲一样具有抚育性,和母亲一样参与了许多照顾孩子的活动,尤其是母亲外出工作时,父亲是孩子的主要照顾者(参见Halle,1999)。美国自1960年代来的多项全国范围的调查均显示,双亲家庭中父亲的参与水平有较大提高(Yeungetal.,2001)。跨文化研究也有同样的发现,如澳大利亚、英国、瑞典和以色列等,均有报告说父亲比早先时候更多地参与育儿工作(参见Parke,2000)。不过,虽然1960年代以来的调查数据显示父亲参与的水平有提高的趋势,但与母亲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Yeungetal.,2001)。而且父亲在参与亲职时,更多地是与孩子互动或是陪伴孩子,而清洗、准备,喂养膳食等身体照顾工作和为孩子规划养育、教育等方面的责任则仍是母亲的职责(McBride&Mills,1993;Pleck,1997)。

国外研究还显示,父亲积极参与育儿对孩子的智力成长和情绪发展有良好影响(参见王从桂,2000),并在孩子的性别角色意识、道德发展及社会能力与心理调适的发展上扮演很重要的角色(Baruch&Barnett,1986;McBride,1990;lamb,1997)。为人父亲的经验对父亲本人的发展也非常重要。参与育儿工作可以使男性发展其关怀特性,体验到情绪成长与表达的快乐(Hawkinsetal.,1995)。积极参与育儿工作的父亲,往往具有更为幸福的婚姻和更为成功的事业(参见Parke,2000)。

国内社会学界尚无父亲参与的专题经验研究,但一些家务分工研究中设有照料孩子和辅导子女功课的调查项目。研究结果显示,就中国整体而言,不论是城镇还是农村,照料孩子都主要由妻子承担,而在辅导子女功课上丈夫承担的稍多于妻子,尤其是在农村家庭。与全国相比,上海男性在照料孩子和辅导功课上的参与率都稍高,但也呈现出辅导子女功课多于照料孩子(沙吉才,1995;徐安琪,2004)。

二、资料来源

本研究使用的资料来自2006年11月完成的“父亲抚育调查课题”中289个郊县家庭的夫妻配对入户问卷调查数据。该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概率抽样方法选取了上海市9个区18个街道36个居委会892个家庭的夫妻为被访对象。289对郊县夫妻中,丈夫的平均年龄为40.85岁,妻子为39.45岁;夫妻平均生育子女1.13个,87.2%的夫妻只生育1个孩子,最小孩子中男孩的比例为50.9%;丈夫平均受教育9.54年,妻子为8.63年;结婚时丈夫非农就业比例为65.1%,妻子是56.4%;丈夫的年平均收入为23360元,妻子为12096元。

三、研究结果

(一)参与意愿

父亲的参与意愿一般是指父亲对育儿的态度。对于两性的家庭角色一直存在着“母职天赋”的理论,认为女性天生具有较佳的照顾能力,是父亲难以替代的,因而阻碍了男性参与育儿的意愿与投入程度。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多数上海郊县男女仍然持有“母职天赋”的观念,对于“男人抚育孩子的能力比女人差”的说法,有53.3%的调查对象持肯定或基本肯定态度,F检验也显示了性别差异,女性更多地持这种观点(见表1)。

按照文化脉络理论,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塑就的性别角色态度是家庭分工的主要预测变量,妻子性别角色态度越传统,丈夫的家事参与率越低,而丈夫的性别角色态度越呈现非传统倾向,参与也越多(Hiller,1984;RexroatandShehan,1987)。尽管多数被访认为男性抚育孩子的能力逊于妻子,但对于“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性别分工却是不太赞同。在回答是否认同“父亲的主要职责是赚钱养家,抚育孩子由母亲承担更适合”的说法时,只有近1/3的调查对象持肯定或基本肯定态度。不过,分性别的统计数据表明,与女性相比,男性的角色观念较为传统或保守,更多地认同父亲的工作角色(见表1)。

(二)父亲参与的现状

Pleck(1997)发现,近二十年来美国父亲在直接的照顾、休闲或游戏上以及与孩子接近的频率上有增加。但仍不及母亲的一半。台湾研究学者也指出,现代台湾父亲仍属于选择性父职角色,父亲们大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并以方便的时间或频率来参与亲职。在社会对男性工作成就期望的压力之下,多数父亲仍然为了工作或自动或不知不觉地在孩子成长中缺席。

本研究的调查资料显示,上海郊县父亲的参与具有如下特征:

1.准父亲阶段的积极投入

为人父亲是一个渐进过程,这个过程从妻子怀孕就开始了。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从夫妇角度看怀孕,而不是把它看作单单发生在母亲身上的一个事件,并认识到父亲在母亲怀孕期间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在向父亲身份过渡期间,父亲不仅为妻子提供安慰和情感支持,许多人还会通过阅读书籍和与在为人父母方面有经验的向导交往来了解抚育孩子的知识和技巧,或是对于孩子出生后预期增加的经济负担作出反应,有的父亲甚至会参与妻子分娩的过程(参见Parke,2000)。统计结果报告,上海郊县男性对于自己的准父亲角色具有较强的认同感和责任心,除了“参加孕产保健、辅导课程”仅占1/3(以往此类辅导课程不普及)外,无论在改善妻子的营养,保健(如为妻子购买营养品、做她想吃的食物等)、承担家务、为妻子提供情感支持以及陪妻子做产前检查,看病等方面,他们经常参与或做得较多的郡高达2/3以上。

从年龄差异看,年轻父亲除了在主动承担家务方面比年长父亲要少外,在其余方面的参与率都要高于其他年龄段的父亲。年轻父亲在家务方面承担较少与中国特色的亲属网络尤其是双方父母的支持有关。2.育儿参与水平总体较高

无论是对子女的日常照顾还是行为教导,或是关怀陪伴,无论是在婴幼儿期还是在学龄期,无论是丈夫的自述还是妻子的评价,上海郊县父亲的育儿参与率总体较高。如在婴儿期“给孩子准备膳食,喂食”、“半夜起来照顾孩子”做得较多或很多的分别占47.2%和43.5%,在学龄期对孩子的日常生活照顾做得较多或很多的也占42.7%;即使是“换尿布,尿片”、“给孩子洗澡”这样的在传统上被界定为“女人的活”也占33.6%和39.4%。

统计结果同时显示,郊县父亲在孩子智力和规范教育、分享活动和情绪支持等方面的参与也不逊色。他们在孩子婴儿期就主动与之谈话或聊天、对孩子良好习惯/行为的示范和培养以及给予孩子拥抱与身体接触方面做得较多或很多的都达六到七成,教孩子数数/识字、讲故事和一起做游戏/户外活动做得较多或很多的也在三到四成。

3.父亲对孩子的学业发展投入更多

尽管今日的父亲在育儿参与方面已有长足的进步,也没有数据表明双亲家庭存在父亲缺席的性别不平衡现象,母亲对此的评价也较高。然而,在夫妻之间进行比较时我们还是发现了育儿工作的性别差异。前面的分析显示父亲在孩子婴幼儿期准备膳食、给孩子洗澡、半夜起来照顾孩子和学龄期孩子的日常生活照料等方面有较高的参与水平,但如果与母亲相比,母亲仍然是孩子身体照顾责任的主要承担者。表2的数据显示,在子女的日常生活照料上,以妻子为主的比例高达65.5%,而以丈夫为主则不足一成。

表2的结果还显示,父亲对孩子的智力和学业发展方面的参与明显要高于母亲,在与老师联系,参加家长会、为子女择校,升学想办法,作辅导等责任上,以丈夫为主的比例远高于妻子。

国外关于育儿参与类型性别差异的实证研究也存在比较一致的结论,即父亲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大部分为“互动活动”形式,如玩耍或帮助孩子完成家庭作业,而日常照顾则仍是母亲的职责范围(Robinson&Godbey,1997;McBride&Mills,1993)。一个更为普遍的观点指出,文化因素和历史因素在亲职方面形成不同的社会性别差异(Thomson&Walker,1991)。

4.年轻父亲更注重与孩子的互动

Lamb等(1987)根据已有研究,归纳出父亲参与的三个层面:(1)“投入/互动型”,即通过抚育和共同活动对孩子直接进行接触;(2)“易近性/易得性”,指的是父亲并未与孩子直接互动,而是在一旁待命,随时可参与抚育工作;(3)“责任型”,是指父亲对孩子的幸福负责,觉察孩子的社会、情绪、认知、身体的需要并逐步满足这些需求等。

由于第二种参与层面较难测量,而且与第一、第三种类型有交叉、重叠,所以,我们主要测量另两种参与类型。分析结果显示了不同年代父亲参与育儿的不同取向:不同年代的父亲在承担孩子照顾教导职责方面各有所侧重,除了在带孩子看病、参加家长会以及与老师交流联系方面的参与没有显著差别外,年长父亲更注重对孩子的规范教育,而在生活照料、接送上学和辅导作业等日常例行工作方面,年轻父亲的承担程度要高于年长父亲(表3)。中国一直有“养不教。父之过”的古训,父亲在孩子的教养方面一直都有较高的参与度,不过接送孩子上下学和辅导作业只是在近年来才新增为父母的职责,因此,年轻父亲的参与度要高。郊县的医疗机构离家较远且工作时间弹性大,故郊县父亲带孩子看病方面一直做得很多。

在互动交流方面更能体现不同年代父亲育儿的取向差异,不论是陪同外出游玩、满足孩子需求,还是沟通交流、情绪支持以及亲近行为方面,年轻父亲都比年长父亲参与更多,年轻父亲更注重与孩子的互动和分享。这或许反映了整个社会育儿观念的改变,以往人们关注的是孩子的身体需求,父母的职责是让孩子吃好穿暖健康成长,随着对儿童发展理解的深入,人们认为父母满足孩子的情绪、关怀、陪伴和亲近需求对孩子的成长同样重要,这也促进了父亲在这些方面的参与度。

三、育儿体验

众多研究都指出,父亲参与育儿除了付出时间和辛劳外,还可给他们带来快乐和收获,促进他们的自身发展。父亲可从参与过程中更了解自己,体验为人父的喜悦,以及丰富、完整的人生;在与孩子的交流过程中也会有很多收获,能使自己变年轻、给自己带来创造的乐趣和成就感,父职实践使自己更有爱心、更成熟,并增强责任心;同时还可扩展自身的社会网络资本(Umberson&Cove,1989;Gallagher&Gerstel,2001;叶文振,1998;徐安琪、张亮,2005)。

本研究的分析结果显示,参与育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父亲的双重负担(20%持肯定回答),限制了自己的闲暇时间(13.4%)和社会交往(10.2%),但述说影响了自己工作的比重不高(约占6%),后悔自己当初生了孩子的更是少见(占2.5%)。因此,在回顾履行父职过程中的积极体验时,多数父亲作了肯定回答,其中体验“为人父亲的喜悦和自豪”的达76.8%,感受“孩子很需要/依赖自己的自我价值”的为61.1%,“孩子成长中的每一个进步都令我兴奋/骄傲”有74.7%,“和孩子一起游戏,活动很开心,使自己变年轻”的占71.2%,“孩子带给我幸福感”更高达87%。

不仅如此,大多数父亲还首肯参与抚育的过程对自身的成长发展有直接或间接的促进和激励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在表4的8个侧面有较大或很大积极促进作用的分别在70%-80%之间,其中认为自己“变得更富有爱心”、“责任感增强”和“更加成熟、自信”的比重为最高,而高学历父亲在孩子抚育过程中新学了许多知识、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和得到成长的概率更高些。

父亲积极参与育儿不仅促进的自身的成长与完善,对夫妻关系以及妻子的生活满意度也有积极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当妻子认为丈夫是一个好父亲时,夫妻关系很融洽,妻子的总体生活幸福感也很高。

国外大量研究还指出,父亲积极参与孩子的养育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正面影响(McBride&Rane,1998;Amato&Rivera,1999),在孩子的性别角色、道德规范、成就与智力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扮演很重要的角色(Baruch&Barnett,1986;McBride,1990)。囿于篇幅关系,在此就不加以描述。

四、结论与讨论

对上海郊县男性亲职参与意愿、行为和育儿体验的研究结果与国外研究有类似之处。首先在参与意愿上,男性的抚育能力仍受到质疑,尤其是女性持有更多的怀疑态度。家庭系统理论认为,母亲的态度决定着父亲如何参与孩子的抚育,母亲扮演“守门人”的角色,父亲的参与程度与妻子对丈夫的育儿能力所持的观念相关,凡认为丈夫能胜任育儿工作的母亲,可能会促进丈夫的参与(转引自Parke,2000)。

其次,在实际参与水平上,自五十年代起鼓励女性走出家门参与社会劳动以来,双职工家庭成为中国城市主流家庭形态。尽管上海郊县以往以农村人口居多,但受市区经济辐射和近年城市化进程的影响,郊县人口非农就业的比例相当高,大部分郊县家庭也属于双职工家庭。妻子外出就业促进了丈夫分担育儿工作,即使是性别角色观更为传统的上海郊县父亲的育儿参与总体水平较高,他们不仅分担孩子的教养责任,对以往多由母亲承担的常规性的生活照料工作也有很高的参与率。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如同国外的研究结果,尽管父亲在育儿参与方面已有长足的进步,无论在孩子成长的哪个阶段,日常照顾以妻子为主的概率都显著高于以丈夫为主的养育模式。

亲子活动调研范文6

关键词:父性教育;青少年;心理发展;社会化

湖南卫视2013年全新推出的大型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可谓是家喻户晓,除了耳目一新的娱乐性之外,这个节目也让人们深切关注到一个重要的家庭人物――爸爸。

以往的青少年及青少年发展研究领域的研究者一直将母亲对孩子的影响以及母子关系作为研究的主题,使得父亲对孩子成长的作用长期受到忽视。然而,近几年来,家庭教育的历史到了掀开新的篇章的时候,父性教育,不仅是孩子成长的需要,更是时代的需要。

一、“父性教育”的概念

教育专家陈建翔博士首先提出“父性教育”这一概念。父性代表了父亲这一角色的全部人格与特征,所谓父性教育,就是给孩子提供充满父亲角色特征的教育,即由父亲来实施、体现父亲人格的家庭教育。

从古至今,父亲这一角色在家庭中代表着力量、安全。我们的家庭也通常是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然而,这种传统的家庭模式注定了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往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而缺失了父性这一半。目前,我们的社会有着“阴盛阳衰”的现象,而且许多男孩子也有女性化的倾向,这些都与家庭中父性教育的缺失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为什么父性教育的缺失会不利于孩子的身心灵健康发展呢?

家庭是一个整体,父母各自代表着自己的性别及个性特征,同时,这不同的性别与个性特征也注定了父母会对孩子产生绝对不一样的影响。母亲是温柔亲切,注重感性,而父亲是阳刚果断,注重理性。两者对孩子的影响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关注父性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父性教育对青少年社会化发展的影响

根据以往的研究表明,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的社会化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其中,父亲对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影响与母亲的影响是一致的,甚至有时会超过母亲的影响。

(一)父性教育对青少年性别社会化的影响

父亲往往在孩子眼中是伟岸的榜样,父亲经常参与孩子的学习与生活对孩子尤其是男孩子的性别角色的获得尤为重要。在家庭教育中父亲在家庭中的地位会影响青少年性别同一性的形成。父亲在生活中向男孩提供一中男人的基本行为模式,同时父亲身上的许多行为品质和习惯都会在儿子身上体现出来。父性教育在家庭中体现出来的是对待男孩的行为与对待女孩的行为差别较大,特别是在家庭外部活动中,父性教育往往更加注重训练和培养男孩的坚强意志和社会交往能力。父亲在教育中提供给孩子一种男人的基本模式,从父亲身上,男孩子开始懂得男人婴孩怎样待人接物和处理问题。

(二)父性教育对青少年社交能力发展的影响

研究表明父性教育有利于青少年社会适应性的提高,从而发展更好的社交关系。父亲与孩子接触的越多,孩子的交往能力就越强,就越容易适应社会生活。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婴儿如果与父亲有较多的接触,那么当他被陌生人围观是就会有很好的适应性。而且,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父性教育多的青少年有更好的心理调节能力和适应功能,在学校表现较好,有比较少的行为。父性教育中,父亲与孩子的互动能使得孩子更好的掌握丰富的社交经验,因此,在实际的人际交往中,父性教育充分的孩子就不会因为没有行为模板而惊慌失措。

三、父性教育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

当今社会,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而积极的父性教育对青少年的问题行为的改善有着积极的影响。大量研究证明,家庭教育中缺失父性教育的青少年比有正常父性教育的青少年表现出更多的行为问题。

父性教育强调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参与作用,当然,不同的父亲有不一样的父性教育。父亲的过分关心会使得孩子缺乏对公正的理解,因此可能表现出张扬跋扈、不能忍受挫折等问题行为。然而积极的父性教育可以使得孩子表现出勇敢、强悍、意志力坚强而且富有生命的激情。尤其是男孩子,父性教育非常重要,男孩子通常在与父亲做互动的过程中,得到现实生活中重要的男性品质。而对于女孩子来说,在父性教育的影响下会更加果断、乐观、积极向上、更加坚韧,反之,则会表现出敏感、焦虑、孤独和自卑等消极的情绪特征。

父亲是青少年积极情感的源泉,父性教育中与孩子建立起积极情感,让孩子对父亲与家庭产生正确的依恋,鼓励孩子勇于独立,帮助孩子发展强大的自律能力,对青少年的问题行为的解决都是很有帮助的。

四、父性教育对青少年幸福感的影响

近几年,父爱的缺失与农村留守青少年的生活幸福感的关系被广泛关注。研究者对父性教育和青少年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的探索一直都在持续,而国内的父性教育的缺失对青少年发展问题逐渐凸现。

有调查研究表明,父性教育的缺失让青少年在生活满意度上的得分显著低于父性教育未缺失的青少年。往常研究父母―子女关系是从父母角度来探索的,现在用一个新的探索角度,通过让女性用回忆性报告的方式探索单身年轻女性的自尊和生活幸福感与少年青少年时期父亲参与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父亲参与三个层面中的互动性、易接近性与儿女的自尊和生活幸福感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关系,且成年女儿的生活幸福感与其对父亲参与或抚养行为的回忆性感知有着强烈的关联。

总之,父性教育对青少年心理的各个方面的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当引起研究者、家长和教师的高度关注。同时,需要指出的是,父性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并非具有绝对的固定模式。父性教育的影响是互动的,作用的结果也是复杂的。由于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素质、气质特点,而且他们接受的学校与社会环境都不一样,因此形成的价值观、思维模式也不同,所以父性教育就需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进行才能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黄艳苹,2006.家庭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江西师范大学

亲子活动调研范文7

鸟有反乳情,羊有跪乳恩。你有没有想过是谁流着献血,忍着剧痛,冒着生命危险把你带到世界上来;是谁有了你,他们更加辛勤打拼;是谁在你生病时,陪在你身边,没睡一个安稳觉――那就是父亲和母亲,是父母给了我们健康的身体并含辛茹苦的把我们养大,把我们带到了这个世界,享受到生命的美好。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曾说:“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过于孝敬父母!”然而,我们总喜欢说:“等我长大了再报答父母。”我们一天天地长大,父母却一天天地老去,为此在师生的共同商议下决定开展以《感恩父母 回报真情》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

二、活动目标

(一)认知目标:

1、让学生了解父母的苦心和爱心,懂得体谅父母,多与父母交流沟通。

2、让学生学会理解父母,孝敬父母,让学生从感恩主题中,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查找资料的能力;同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制作课件。

2、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手工制作、社交等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学生自我教育活动,学习、继承中华民族“百善孝为先”优秀文化传统。

2、培养自己的德商、情商和责任感,创造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

三、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通过活动,学生明白了父母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从而知道感恩父母。

2、活动难点:使学生对“感恩”的理解得到实质性的提升,借此激发学生热爱父母,热爱社会,感恩父母,感恩社会的情感,立志做一个懂得感恩,懂得奉献的人。

四、活动准备

(一)主题的确定

由一则《Family》公益广告,我们明白有两个人一生一世值得爱,那是父亲和母亲。“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要等到亲人不在才懂得珍惜。珍惜现在,你的亲人,你的爱。于是,组织三(2)全体学生讨论,决定开展“感恩父母,回报真情”的课题研究。

(二)争取相关支持

首先,与家长事先沟通好,让家长明白我们这次活动开展的意义,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并让家长参与该活动。

其次,三年级学生缺少社会实践经验,教师和家长要对他们所做的事给予及时支持和肯定,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活动顺利开展。

再次,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一切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活动环境。

五、活动过程

研究性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主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活动设计要体现出综合性、开放性特征。既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调查”、“采访”、“生活事例”、“服务”、“劳动”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因此本次研究性学习我们是这样开展的:

(一)主题分组

首先针对活动的内容我们召开主题讨论。在讨论中学生们畅所欲言,集思广益,积极的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是由于生活历练相对缺乏的缘故内容相对集中,而且缺少些深入的了解。通过对学生的指导,调动起学生对父母了解的兴趣,并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成立相应的小组:

1、了解小学生感恩意识现状――感恩调查组

2、体验父母爱无私广博的爱――感恩体验组

3、实践、倡议回报父母恩情――感恩传播组

(二)调查、访问家长和学校心理咨询老师

调查的第一板块――问卷

自从我们出生起,爸妈从此多了份牵挂,每年都给我们过生日,呵护我们快乐成长(课件展示),那么,我们又是怎样对待爸妈的呢?于是我们发了两份问卷调查表(学生和家长调查表),共100份,回收率100%,进行统计得出的结论说明小学生感恩意识不强,为此,加强小学生的感恩教育是小学德育的当务之急。

调查的第二板块――采访

你有没有想过:是谁流着献血,忍着剧痛,冒着生命危险把你带到世界上来;是谁有了你,它们更加辛勤打拼;是谁在你生病时,陪在你身边,没睡一个安稳觉。那就是父亲和母亲。那么父母对我们有什么要求呢?我们对父母做了些采访。同学还提出了问题“我们如何去感恩父母?”于是,我们还采访学校心理咨询老师――胡校长。得出以下结论:

一、最让父母感动的事:1、孩子做家务;2、孩子学习好;

3、孩子听话;4、孩子不乱花钱;5、孩子懂得感恩。

二、最让父母伤心的事:1、孩子学习不好;2、孩子不做作业;

3、孩子不听话;4、孩子总是乱花钱;5、孩子撒谎、不诚实。

三、父母最大的愿望:1、孩子能考上理想大学;2、孩子将来比自己好;3、孩子诚实、勇敢;4、孩子将来有出息。

四、学会感恩父母:1、做些力所能及的事;2、好好学习;3、孝敬长辈。

爸妈对我们的要求并不高,都是些社会小事,他们是多么的容易满足啊!让我们学会去感恩爸妈吧!

(三)查阅资料

体验的第一个镜头:现实生活和媒体报道。

在我们学校有很多同学的妈妈在家陪读,爸爸外出打工,大部分人都在建筑工地上做事,这工作又累又危险,而且吃住条件都很差。连自己都顾不上的爸爸心里却牵挂着我们,怕我们学习跟不上。媒体报道《血色母爱》的真实故事,母亲为了救孩子而割破自己的血管。

体验的第二个镜头:网络搜寻。

在汶川大地震中,一位伟大的母亲用自己的身躯为孩子搭起了人生帐篷。同样在地震中,一位母亲为让孩子活着,用自己的鲜血喂养孩子而牺牲自己。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学会了如何从生活、媒体和网络中获取信息,也深深的了解到父母为了我们在外吃尽苦头,为了我们生命的延续而牺牲自己。

(四)交流展示

各小组把自己在研究性学习中的感受与收获与全班同学交流讨论,从而使学生的交际、合作、互动能力得到发展和提升。庆幸的是学校对这次活动给予大力支持,举办了“感恩校园万里行”活动。

(五)拓展提升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学会了理解父母,孝敬父母,懂得了知恩感恩,而且不再仅限于课堂,而是更多的走向生活,亲身体验,用实际行动报答父母,获得真实的生活体验。

作为新时代的孩子,他们有义务和能力去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研究性学习中我们已经看到了这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引导学生从更高层次的角度去理解并孝顺父母,正如中提到“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既做到让父母和颜悦色,鼓励学生以更好的表现回报父母。

六、活动反思

亲子活动调研范文8

[关键词]单亲家庭;子女;性教育;调查报告

为了了解家庭、社会环境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特别是了解单亲家庭未成年子女在成长过程中有关性法律方面的情况,《单亲家庭子女的性法律问题研究》课题组于2007年5月至10月在成都地区的3所中学和一个少年管教机构进行了抽样调查。通过调查分析,掌握了有关单亲家庭子女在性法律方面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策,以帮助单亲家庭未成年子女更好的成长。

课题组成员走访调查了具有代表性的成都市区及周边的一些中学和少年管教机构,共发出调查问卷413份,收回413份,有效问卷413份。其中包括城区及乡镇中学3所(分别代表为城市问题少年中学、城乡结合中学、乡镇中学各一所),发出调查问卷313份,收回313份,有效问卷313份;向少年犯管教机构(被调查者均为犯罪少年)发出调查问卷100份,收回100份,有效问卷100份。问卷内容设计主要围绕单亲家庭子女性法律问题展开,主要包括单亲家庭父母情况、父母与子女关系、性知识教育、学校单亲家庭子女与少年管教机构单亲家庭子女的表现差异等。

1 单亲家庭子女性法律问题的调查

所谓单亲家庭,一般是指孩子的父母其中一方因死亡或离异,孩子只跟随其父(或母)生活,或孩子的父母均已死亡,孩子随其祖父(或祖母和其他亲属)生活,称为单亲。然而,我们这里所指的单亲,还存在另一种情况,即子女父母双方均健在,也未离异,却因父或母或双方外出打工或经商,长期不在孩子身边,只由一方或其它亲属照管孩子,也把它归入单亲家庭之列。这是因为从教育孩子角度而言,仍属“单亲”范畴。

1.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1.1.1 被调查者单亲家庭子女年龄情况从调查对象可以看出,被调查者绝大多数是未成年学生,占调查总数的91.5%。其中14周岁以下118人,占28.6%;14~16周岁158人,占38.2%;16~18周岁102人,占24.7%;18周岁以上35人,占8.5%。

1.1.2 少年犯管教机构单亲家庭子女受教育情况调查显示:在少年管教机构调查的单亲家庭子女中,仅有小学文化程度或小学未毕业的占63%;刚刚完成义务教育的仅占24%;只有13%的单亲家庭子女接受过高中学习。

1.1.3 被调查者来源分布情况从被调查者来源分布情况看,来自乡村的单亲家庭子女占六成左右。其中少年管教机构单亲家庭子女来自乡村的比例比总体情况高。见表1。

1.2 单亲家庭父母离婚情况

调查显示:因为父母离婚造成单亲家庭的原因为17%,其中学校单亲家庭子女中因为父母离婚造成的为14%;少年管教机构单亲家庭子女中因为父母离婚造成的为26%。见表2。

1.3 家庭对单亲家庭子女的关心情况

1.3.1 单亲家庭成员对子女的关心情况调查显示:总体情况单亲家庭成员对子女成长关心的占绝大多数,为90.3%,但少年管教机构单亲家庭子女受关心的为81%;只顾忙自己的事情,不关心子女的为0.7%,但少年管教机构家庭为15%;感觉讨厌,经常打骂子女的为0.3%,少年管教机构家庭为4%。见表3。

1.3.2 单亲家庭父(母)对子女成长中身体、心理变化关心情况调查显示:在单亲家庭中,父亲或母亲对子女成长过程中身体、心理变化关心的占78%;不懂得怎样关心的占13.1%;不关心的占8.9%。其中,少年管教机构单亲家庭父母对子女成长中身体、心理变化关心的占68%;不懂得怎样关心的占18%;不关心的占11%。见表4。

1.3.3 单亲家庭父(母)对子女关心的内容调查显示:单亲家庭父(母)对子女平时最关心的是成长变化,占69%,其中学校单亲家庭父(母)对子女关心成长变化的比少年管教机构单亲家庭父(母)对子女关心成长变化的高26.4%;而对于“什么都不管”的少年管教机构单亲家庭比学校单亲家庭高10.1%。见表5。

1.4 单亲家庭子女对父(母)的期望

1.4.1 单亲家庭子女平时最想念的人调查显示:单亲家庭子女平时最想念的人是其父母,为57.1%;仅仅想念父亲的为0.65%;仅仅想念母亲的为15.3%,少年管教机构单亲家庭子女想念母亲的为18%。

1.4.2 单亲家庭子女希望其父(母) 调查显示:单亲家庭子女与其父(母)生活的过程中,绝大多数希望“关心、经常教育”自己,占77.5%;希望父(母)“宠爱、满足所有要求”的占15.7%;希望“放任你、随便你干啥”的占7%,少年管教机构单亲家庭子女希望的占16%。见表6。

1.5 单亲家庭子女对性知识的了解情况

1.5.1 对性知识的了解来源调查显示:单亲家庭子女对性知识的了解来源,学校单亲家庭子女对性知识的了解主要是通过“学校老师教育”,占51.1%;少年管教机构单亲家庭子女对性知识的了解主要是通过“网络、书刊、音像”,占59%;学校单亲家庭子女通过父(母)教育的占26.8%,少年管教机构单亲家庭子女通过父(母)教育的占16%。通过“朋友介绍”的学校单亲家庭子女占15%,少年管教机构单亲家庭子女22%。见表7。

1.5.2 学校单亲家庭子女对性知识教育的看法 调查显示:学校单亲家庭子女对性知识的教育认为“丰富有用”的占40.3%;认为学校教育中“有一些性生理知识,其他知识很少或没有”的占42.2%;认为“没有学习这方面的知识”的占12.5%;认为“不知道什么是性知识”的占2.9%。

1.5.3 少年管教机构单亲家庭子女对性知识教育的看法调查显示:在管教所的教育内容中,单亲家庭子女认为性知识教育“丰富有用”的占40.3%;认为“性法律知识较多,其他知识很少”的占11%;认为“很少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占36%;认为“不知道什么是性知识”的占4%。

1.6 学校单亲家庭子女认为对待他们应该

调查显示:认为“老师和同学应该共同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健康成长”的占64.5%;认为“学校和老师要特别关注他(她),通过个别工作方式帮助他(她)健康成长”的占16.3%;认为“与其他同学没什么两样,不用特别关注”的占13.4%;认为“学校应该严厉管教他们,防止他们犯错误”的占7.7%。

1.7 少年管教机构单亲家庭子女最希望了解的知识

调查显示:少年管教机构单亲家庭子女认为“了解实用技能”的占46%;认为“了解的知识是国家法律法规”的占30%;认为“科学文化”的占12%;认为“了解生理、心理健康成长”的占12%。

2 单亲家庭子女性法律问题的分析

2.1 少年管教机构单亲家庭子女受教育程度较差

少年管教机构单亲家庭子女都是年满14岁以上,按照我国《义务教育法》,这些孩子都应该进入初中学习或更高层次学习。但由于家庭的特殊原因,他们没有得到正常的教育,超过七成的调查者没有完成义务教育。

2.2 少年管教机构单亲家庭子女来自乡村的比例较高

由于我国城乡间的差别,乡村单亲家庭子女在接受教育、父母关怀、生活条件、同龄孩子的影响等方面与城市子女方面有很大不足,少年管教机构单亲家庭子女超过六成的调查者来自乡村。

2.3 家庭父母感情很大程度影响孩子的成长

家庭是社会的港湾,父母是孩子的依靠。绝大多数单亲家庭子女最想念的亲人是其父母。但由于单亲家庭父母关系的不和或家庭的不完善,直接影响到孩子成长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他们可能在心理上和行为上产生扭曲。少年管教机构单亲家庭父母的离婚率明显高于学校单亲家庭父母的离婚率,甚至有10%少年管教机构单亲家庭子女是独自生活。

2.4 父母的教育方式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

父母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和行为接受,有效的教育方式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少年管教机构单亲家庭父母不懂得怎样关心或不关心子女的占三成,而经常打骂子女的比例大大超过学校单亲家庭。少年管教机构单亲家庭父母放任、随便子女的比例是学校单亲家庭的四倍。

2.5 学校或管教机构是单亲家庭孩子接受性知识的主要渠道

在孩子身体、心理成长变化过程中,父母和社会都应加强对他们的引导和教育,包括性知识的教育,解除他们的性困惑。绝大多数单亲家庭孩子认为性知识教育“有用”。但在这过程中,父母起的作用较少,学校或管教机构是单亲家庭孩子接受性知识的主要渠道。

2.6 学习法律知识和掌握实用技能是少年管教机构单亲家庭子女最希望的

学习法律知识,遵守法律规范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少年管教机构单亲家庭子女由于这方面意识的薄弱而走了弯路。因此学习法律知识和掌握实用技能是他们最渴望的。

3 对策和建议

3.1 学校应提供良好的心理氛围,注意情感育人的作用

学校教育是培养品德、预防矫正不良品德和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的主要阵地,然而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考试成绩与教师名利挂钩,给教师很大压力,而教师往往将压力迁移到学生身上,对部分这样的“差生”处理时感情用事,不能深入细致地做思想工作,使学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逐渐失去自尊和自信,加深了心理障碍,师生关系发生变形。

实践证明,学校教师对这类学生的成长应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以弥补家庭环境所带来的缺陷,努力为他们创设一种没有轻视、没有妒忌、没有敌意,充满体谅、平等、真诚的环境。首先,可以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如参加社会实践,学雷锋做好事,使他们从中获得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其次,教师要主动去信任、理解、尊重这类学生,关心、帮助和爱护他们,培养其健全的人格,以真诚的情感,以榜样的形象,以生活的美好,来激活学生丰富的情感领域。

3.2 帮助他们改善家庭关系,让他们感到家庭的温暖

有位著名心理学家曾说:“家庭不仅是个人生活的起点,也是人格形成的源头。婚姻家庭关系越牢固,教育子女的条件就越好。”家庭关系的改善对这类学生的成长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所以,我们必须使家长正确认识到这一点,并担负起教育的责任。一方面,学校与家庭要经常取得联系,达成共识,以帮助其家庭关系和谐发展;另一方面,要与学生单独谈心,恰如其分地指出他们家庭的缺点,告诉孩子真相,教会他们识别大人的优点,减少家庭矛盾。

3.3 创造条件,多给他们表现机会,提高自尊心、自信心

自尊、信心和勇气是单亲家庭子女努力改正缺点积极向上的动力,是人的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尊重是情感交流的钥匙,因而,应从尊重和爱护单亲家庭子女出发,教育这类学生,更应是帮助,帮助发掘他们身上的优点,及时发现进步之处,不用“笨”、“坏”、“什么东西”等字眼再次刺伤他们,多给他们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培养自我观念的形成,唤醒孩子们的自尊,鼓励振作起来,自强不息。有了信心,就有了希望。

3.4 父母应该主动帮助孩子解除性心理、生理困惑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存在性心理、生理的困惑。学校、家庭应主动承担关心、帮助孩子的性心理、生理困惑。特别是对单亲家庭子女性知识的教育,消除他们的性困惑,减少性犯罪。父母应该更多靠近孩子,对孩子的性生理知识教育应该多主动些。

3.5 少年管教机构应特别加强单亲家庭子女的法律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

亲子活动调研范文9

关键词:留守儿童;生活情感;幸福感;自强感;热爱感;珍爱感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7X(2016)01-0103-004

2011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明确指出“健全农村留守儿童服务机制,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情感和行为的指导”。[1]1为进一步落实纲要精神,教育部、全国妇联、中央综治办、和中国关工委等五部门于2013年联合下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意见》文件,进一步重申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并指出“不断加强师生情感沟通交流,努力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温暖的缺失”,[2]1促进广大留守儿童平安、健康成长,不断增强其生活幸福感。可见,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并开始重视其生活幸福感等生活情感的内容。所谓生活情感(Lifefeeling),指的是个体在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生活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包括幸福感、自强感、热爱感和珍爱感等。[3]1319-1323目前虽有研究者对青少年的生活情感做了深入调查分析,[3]1319-1323但对于留守儿童的生活情感则研究较少,仅部分研究者对留守儿童生活情感中的下属因子———幸福感进行了一定的探索,[4]368-370,[5]738-741,[6]493-496对于留守儿童生活情感的其他因子则鲜有论及。以劳动力输出大省之一的安徽省为取样源,实证调查留守儿童的生活情感问题,以考察留守儿童生活情感的全貌及相关因素,并为今后教育工作者对留守儿童生活情绪的教育培养提供科学依据。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研究调查对象取自安徽省8个地区(黄山、宣城、安庆、合肥、蚌埠、阜阳、淮北、亳州)342名留守儿童,其中男生178名,女生164名。2.研究工具采用卢家楣等人编制的《青少年生活情感问卷》,问卷由20个题项(2个测谎题)构成,包括幸福感、自强感、珍爱感和热爱感等4个因子。问卷采取6点计分,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3]1319-1323

二、调查结果

1.留守儿童生活情感的总体状况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生活情感得分均数为4.17,4个因子均分在3.98-4.55之间。其中,幸福感均分最高,珍爱感最低。通过单一样本的t检验发现,留守儿童的生活情感及其下属4个因子的得分均显著低于全国青少年水平(P<0.05)(见表1)。

2.不同性别留守儿童生活情感的差异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生活情感及下属因子在性别上的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2)。

3.不同学业自评留守儿童生活情感的差异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除热爱感外,不同学业自评留守儿童在生活情感及其他下属因子上的差异均显著(P<0.05或P<0.01或P<0.001)(见表3)。事后通过多重比较发现,除热爱感外,随着学业自评上升,留守儿童生活情感及下属其他因子得分也上升,且差异显著(P<0.05或P<0.01)。4.不同师生关系留守儿童生活情感的差异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除热爱感外,不同师生关系留守儿童在生活情感及下属其他因子上的差异均显著(P<0.05或P<0.01或P<0.001)(见表4)。事后通过多重比较发现,除热爱感外,随着师生关系上升,留守儿童生活情感及下属其他因子得分也上升,且差异显著(P<0.05或P<0.01)。

5.不同同伴关系留守儿童生活情感的差异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除珍爱感外,不同同伴关系留守儿童在生活情感及下属其他因子上的差异均显著(P<0.05或P<0.01或P<0.001)(见表5)。事后通过多重比较发现,除珍爱感外,随着同伴关系上升,留守儿童生活情感及下属其他因子得分也上升,且差异显著(P<0.05或P<0.01)。

6.不同父母受教育程度留守儿童生活情感的差异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生活情感及其下属的4类情感在父亲教育程度上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见表6),而在母亲上的差异不显著。事后通过多重比较发现,除珍爱感外,随着父亲受教育程度的上升,留守儿童生活情感及下属其他因子得分也上升,且差异显著(P<0.05或P<0.01)。

7.不同父亲联系频次留守儿童情感能力差异不同父亲联系频次的留守儿童只在情感能力和情绪认知上的平均得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其他各情绪维度上的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7)。

8.在其他自变量上留守儿童情感能力差异因变量同上,分别以母亲教育程度(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学及以上)、母亲联系频次(每天、每个星期、一个星期以上、半个月以上、一个月以上)、父母关系(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留守儿童情感能力及下属因子在上述变量上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

三、讨论

1.安徽省留守儿童的生活情感低于全国常模水平在总体现状上,留守儿童的生活情感显著低于全国青少年得分。这一结果令人担忧,提示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工作者需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情感问题,以实际行动践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和《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有关关注留守儿童生活情感的要求。在生活情感的具体因子上,留守儿童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幸福感、自强感、珍爱感、热爱感,幸福感排名第一,珍爱感则排在末位。留守儿童幸福感相对较高的结果与以往调查结果一致,[7]632-634这可能与幸福感作为一种重要的积极品质,受研究者更早且更多关注有关。与此同时,《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意见》也明确指出要提升留守儿童的生活幸福感,这促使社会和教育工作者更多关注留守儿童幸福感的教育培养。此外,这一结果也可以从当前留守儿童幸福感研究较多,而其他生活情感研究较少的研究概况[4]368-370,[5]738-741,[6]493-496中得到佐证。

2.男女留守儿童的生活情感差异不显著在性别差异上,男生和女生在生活情感及其下属因子上的差异均不显著,这与全国青少年生活情感性别差异中仅珍爱感差异显著,而其他生活情感差异不显著的结果大体一致,[3]1319-1323并且美国一项关于青少年热爱生活的研究也部分证实了男女之间在生活情感上无显著性差异。[8]8387此外,这一结果与在留守儿童生活情感下属因子———幸福感研究中发现的性别差异不显著的结论一致。[4]368-370可见,男女生活情感上主要存在的是结构性差异,而非总体水平上的差异,这可能与不同性别的生理、社会等结构性差异[3]1319-1323有关。

3.良好的学业自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和父亲受教育程度对留守儿童生活情感有积极作用在学业自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和父亲受教育程度方面,留守儿童生活情感随着学业自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和父亲受教育程度的上升而上升,这与青少年生活情感的调查结果[3]1319-1323大体一致。首先,在学业自评方面,学习活动作为在校留守儿童最主要的生活内容,对生活情感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还是相互的。[9]242-244这是由于学业自评作为一种自我评价,自评越好越自信,[10]1068-1071越能以积极心态看待周围事物,从而有利于其生活情感的发展,与此同时情感的动机作用又会促使其学业成绩的提升。在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方面,本次调查与以往研究发现的良好师生关系对留守儿童的生活情感有积极促进作用[11]64-67的结论一致,与喻永婷提出的同伴关系对留守儿童的幸福感有较好预测作用[5]738-741的结论吻合。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其更多的活动时间在学校,教师和学生成为其接触较为频繁的群体,对其生活情感影响很大。正如有研究发现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幸福感,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减少学生的孤独体验。[12]337-340在父亲受教育程度方面,结果与以往研究发现的父教缺失会影响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6]493-496、父亲教育程度低且对孩子缺失管教会影响留守儿童健康人格的养成[13]855-858的结果一致。良好的父亲教育程度能促进父亲和孩子的情感沟通,但是父亲常年在外会让留守儿童缺失父教和关爱,教育程度不高的父亲又很难注重这方面的弥补,这无疑会阻碍留守儿童生活情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EB/OL].[2015-04-10].

[2]教育部,等.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意见[EB/OL].[2015-04-10].

[3]刘伟,卢家楣,李玲玲,等.中国当代青少年生活情感现状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2010,33(6).

[4]张丽芳,唐日新,胡燕,等.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与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4).

[5]喻永婷.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杂志,2010,18(6).

[6]李晓巍,刘艳.父教缺失下农村留守儿童的亲子依恋、师生关系与主观幸福感[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21(3).

[7]梁挺,郑丽莉,秦凯,等.广州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现况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4).

[8]Alder,M.W.Theroleofsocialsupportandoptimisminpredictinglifesatisfactionamongurbanyouth[D].Chicago:LoyolaUniversityChicago.

[9]汪海彬,曹立青,兰群,等.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情绪觉察能力及其对学业成绩的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5,23(3).

[10]郭黎岩,杨丽珠,刘正伟,等.小学生自信心养成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5).

[11]李向辉.农村留守儿童情感素质发展调查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0,23(12).

[12]孙晓军,周宗奎,汪颖,等.农村留守儿童的同伴关系和孤独感研究[J].心理学报,2010,33(2).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