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劳动教育类课题集锦9篇

时间:2023-07-12 16:49:49

劳动教育类课题

劳动教育类课题范文1

关键词:思政教育;劳动教育;服装设计专业

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将思政教育融入劳动教育中,能够将知识与实践进行结合,鼓励学生更加积极地开展劳动。

1劳动教育的意义

(1)加强合作交流。在集体劳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学生为了完成集体的劳动目标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因此劳动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合作交流意识,并且严格按照课堂秩序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展开导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不同学生具备的特征进行合理分组,并且确定每一组的组长,学生在接受课堂反馈的过程中,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提出疑问。学生在这种小组学习合作中更积极投入,更乐意地参与其中,更珍惜这样的小组学习合作方式,通过小组协作进行小组学习,并彻底检查问题,以解决现有的教学问题。学生在反复的问题讨论和实验过程中,充分利用科学知识和材料,建立有序的合作分工,在相互激励中不断完善相应的知识体系结构,最终追求骄傲和荣誉,克服问题解决中的困难,以促进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习质量[1]。(2)促进动手实践。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如果缺失了劳动教育,也就失去了实践的重要含义,一些学生参与劳动的过程其实也是知识形成的过程,能够促进学生开展动手实践。值得教师注意的是,在开展劳动教育时需要推进高阶思维的形成,而不是一味地将实践作为劳动教育的唯一途径,否则会失去实践学习的重要价值。因此,在开展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运用劳动实践来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折射到学习中。例如,在进行教学分类的过程中,一些学生不知道如何划分不同的知识点,也不知道分类背后的依据是什么。因此,教师在合理分类时可以增加一些实践性的模拟情境,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科学分类的意识[2]。(3)累计问题经验。劳动教育涵盖了很多方面,在进行高校劳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开展动手实践不是为了实践而实践,而是希望学生通过实践产生价值。开展劳动教育能够帮助学生结合自身的劳动经验更好地学习,充分发挥教育的真正价值,使得学生意识到劳动的过程其实也是解决问题及经验累积的过程。学生在劳动教育活动中,通过经历和学习形成经验、技巧、方法等,最终能够解决各类问题,确保学习的多样性,培养思维创新能力、意义认知建构能力[3]。

2思政教育元素在劳动教育中的融入与创新应用

(1)创设劳动情景。作为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师,应当注重教材的重要作用,而教材作为教学的重要依据及重要资源,在文化传承及知识传递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尊重教材,并且创造性地完成教学目标,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有关劳动教育及思政的相关资源,充分发挥当下劳动教育及思政教育存在的价值。通过围绕教材例题创设相应的情境,除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充分落实高校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功能。同时,教师应从劳动教育这一角度出发,对教材进行探索,并且创造性地对教学资源展开利用和挖掘,延伸课堂教学内容,确保课堂教学质量[4]。在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服装设计专业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专业特征,将军队文化及企业文化贯穿于专业教学中,以校企合作项目、毕业设计项目的各项措施作为重要的载体,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深度融合,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理想信念。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宇航服、战训服等类型的服装进行项目探究,最终融入爱国教育及劳动教育。(2)打造师资队伍。想要推动服装设计专业劳动教育更加专业化,应当建立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及教学水平的师资队伍。在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背景下开展服装设计专业劳动教育,应当结合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特点,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在为学生传授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应当加强理论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对劳动的责任感及使命感。同时,服装设计专业可以在校内选择一些具有相关教学背景的教师担任课程讲师,也可以对外聘请一些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及实践经验的劳动教育传递者,如劳动模范等,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构建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师资队伍,从而确保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根据教学规律设计多媒体课程,收集数据,逐步完善学生的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思维、练习等教学联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正逐渐从被动倾听转变为主动学习,在校企合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深入挖掘劳动教育及思政教育元素,围绕品牌文化及毕业生案例等多项内容出发,使得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融入文化教育,强化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3)开展教学评价。首先,素质教育要求服装设计专业劳动评价机制更加关注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从而达到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综合素养得以提升的最终目的。故而,服装设计专业劳动教学评价的目标构建不能过分依赖传统评价体系,而是应敢于挑战,突破原有评价体系的桎梏,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新与创造、合作与共享等目标设定其中,立足“教”和“学”两个基本点制定综合性评价目标体系。其次,教师主导下的教学目标体系构建不能只拘泥于劳动知识的建构,应充分了解学生劳动学情,预设教学目标,并预测教学目标达成度[5]。教育事业是人的事业,有着强烈的人文关怀底蕴。因此,服装设计专业劳动教学评价的建立也应是动态发展、有机生成的。服装设计专业劳动教学评价应从对服装设计专业的人文关怀和美育情感培育出发,从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出发,把美育能力视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子设计到教学评价中,构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首先,评价的因子设计必须体现学生持续发展的特征,如合作、自我管理、美育创造力等内容;其次,评价措词要彰显服装设计专业学生持续提高的特点,如“不断改进”“学会使用”“持续提升”;最后,评价的标准要符合服装设计专业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美育培养规律,不能出现“揠苗助长”式标准[6]。(4)开展提问教学。高校劳动学科内容具备较强的综合性,蕴含丰富的知识量,其教学的有效性对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思政课堂上实现有效提问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教师科学合理地设置问题,在教学问题的设计中,教师需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等合理设置相应的问题,使课堂提问环节得以发挥其积极作用,为后续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起到有效推动作用。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要深入发掘教材内容并围绕重难知识点作相应的知识延伸,根据学生整体的学习水平及知识理解能力,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并设计相应的问题,促进师生共同思考、共同进步。此外,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还需要注重连贯性,问题的设计要注意前后的密切联系,实现由浅入深,引导学生逐渐理解问题背后所揭示的课程内容。此外,教师需要关注思政学科所具备的较强抽象性而给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记忆带来较大难度,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教师设置问题内容时可从现实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结合现实生活展开深入思考,加强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感知力。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劳动教育,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服装设计专业劳动项目,并且自觉维护劳动的成果,在专业教育推进的过程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使专业教育能够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同时,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劳动教育,能够坚定学生的专业志向及劳动信念,努力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艳.特教中专学校课程思政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以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为例[J].化纤与纺织技术,2021,50(6):138-139.

[2]葛彦,傅海洪,吕冬云,等.“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纺织科技进展,2021(6):63-64.

[3]李仙娥,刘跃强.劳动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及其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6):66-68.

[4]王新刚,郭宏洋.中高校思政课中劳动教育的教学效果提升问题研究:以统编人教版教材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2021(6):102-107.

[5]梁杰,肖扬伟.新时代红色家书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堂的逻辑与路径[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21,12(3):1-6.

劳动教育类课题范文2

一、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观念和态度

劳动不仅创造了人类本身,而且创造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保证了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劳动素质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生活和工作必备的基本素质,在中小学进行劳动技能教育,既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也是落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措施。

在教育部关于劳动教育的研究中,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形成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是关键性基础目标。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关键要在劳动实践中进行。当年陶先生在创办晓庄学校时,非常重视劳动实践“种种事物都是要学生分任务去做的,什么文牍、会计、庶务、烧饭、种菜,都是要学生轮流学习的,(晓庄)全校只用一个校工担任挑水一类的事,其余一切操作,都列为正课,由学生躬亲从事”。当然在目前的中国不可能做到全部的劳动都作为正课,学生本身也存在差异,但我们的学校可否在日常劳动外多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从各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一定的劳动基地,配备相应的基本设施,并配备专门的教师定期进行培训,同时保证劳动课教学的时间。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感受到艰辛,尊重他人的劳动;在享受劳动的果实时,树立劳动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而热爱劳动。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赋予劳动更多的智力含量

理想的劳技教育,应该注重劳动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增强劳动的智力含量,引导学生手脑结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充分的施展。陶行知先生曾非常精辟地论述过“手脑并用”的意义:“教育要手脑并用。在用脑的时间,同时用手去实验;用手的时间,同时用脑去想,才有可能去创造。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齐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一些有趣的、稍微复杂的劳动实践,要求他们灵活运用所学的劳动知识,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有力地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不断地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勤于钻研,勇于实践,久而久之就能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和创新潜能大有裨益。

三、选拔优秀师资和编写实用、有特色的课程教材

劳技课程是一门技能性较强的课程,它不仅需要教师具备教学的基本素质,更需要教师具备某方面的技能特长。因此,选聘一支高质量的劳技教师队伍是实施劳技教育的关键。

劳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劳技课必须体现鲜明的实用性,如手工制作、养殖、园艺、烹饪、计算机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开设,使学生能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不仅使学生获得劳动知识和技能,更能感受学习和劳动的乐趣。

劳技课程在注重实用性的同时,还应体现特色性。各个学校可以根据本地区、本学校及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当学生学习结合地方特色的劳技课时,会感到很亲切、有趣,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四、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关注劳技教育

目前,很多家长步入家庭教育的误区,认为只有做题、背书才是学习,动手实践不是学习,甚至一点家务活都不让孩子做,“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也有些家长对孩子的限制太死,必须按自己的意志去办事,局限了孩子的动手能力。这一点,陶行知先生说过:“儿童的世界是要由儿童自己动手去创造。我们要停止一切束缚。——我们最重要的工作在解放儿童的头脑与双手;儿童的手脑一经解放,这新的儿童世界自然应运而来了。”

加强劳技教育,社会的积极支持和配合是必不可少的。社会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政策规范和观念导向等方面。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制定教育政策、法规确定劳技教育的地位,要通过舆论宣传,帮助社会成员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如转变“应试教育”观念,树立素质教育观念;转变重才轻德的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转变分数第一的评价观念,树立全面科学的质量观念;转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陈旧观念,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学校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做好社会、学校以及家庭的沟通工作,把社会和家庭紧密联系在学校周围,为实施好劳技教育建立起合力支持系统。

劳动教育类课题范文3

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造需要人才,而创新人才源于创新教育。近些年来,我国把素质教育作为我们基础教育的重要内涵,而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有个性,有创新意识,有创造能力的人才。劳动技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原始基础。

初中劳技课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科学知识与劳动技能的有机结合,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潜能,使学生学会发现、学会创造和创新,实现科学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培养创新人才打好基础,因此,在劳动技术课教学中,不再局限于单纯传授几项劳动技能,而应利用劳技课实践性、综合性和社会性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

那么,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潮中,如何在劳技课中进行创新教育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变课堂为学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就是因为平时劳动锻炼机会少,学生才会觉得读书没有用,才会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起来没有动力。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无形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促进剂。如果没有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就不会有发现问题的敏锐性,没有浓厚的兴趣就没有执著追求的坚强毅力,就会被困难挡住而无法创新。课堂教学要落实创新教育,就需要教师进行设计一个让学生能够产生浓厚兴趣的、能调动学生兴趣的主题,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究劳动技能,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课堂教学采用的方法是要求学生先听先看教师做,然后再动手自己做。这样不利于学生劳动技能的培养和掌握。劳动技术教育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创设多维互动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活跃起来,要积极创设启发思考、激励探索的教学情境,要最大限度的给学生以表现的机会。教师不必总是站在讲台前讲,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动脑想,动口说,主动的探索,主动的发现。教师可给予示范点拨,最后学生根据方法再练习,形成技能,获得新知。这样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学更有针对性。有时,教师还可以和学生一起“学习”,相互配合,相互帮助,教学合一。学生的课桌摆设也可以根据教学情景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调整,从而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在不知不觉中轻松愉快地接受教育,学会劳动,学会协作,学会创新。

二、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创造思维

劳懂技术课教学的中心应该体现在“动手和创造”。要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创新和创造力,必须要特别给学生提供敢于想象,敢于创造的空间,给他们充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自由。学生积极思维是在迫切需要解决某个问题时开始的,提出问题是思维活动的良好开端。在劳技课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学生学习的各学科知识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机渗透,明确提出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现实生活的问题情境中来,并适度提出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范围,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况。这样学生就会对生活中用具进行有目的的改造、修正并进行主动探索,他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提出问题作出适当的引导,主要是给学生创设研究问题的情境,要求学生面临自己遇到的问题情境,亲自感受、探索,查明问题的关键所在,让学生通过比较、联想、分析等环节,自己解决相关问题。学生有了结论的发现权,从而使他们的创造能力在独立解决问题的氛围中的得到提高。

三、鼓励实践,使创新能力得以深化

劳技课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学生动手实践,劳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不可分割的联合体,因为只有在实践过程中,学生才会发现某方面的不科学、不完美,才会产生创新的需要。所以,在教学中理论的讲授和实际操作要有机结合,互相渗透,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达到学生主观认可的创新目的。在手工刺绣课上,同学通过观察作品,研究织绣的步骤、过程,自己设计图案,在上课过程中,学生们在老师介绍了几种针法后开始实际操作。在绣作品的过程中,有的学生硬性的套用某一种针法,导致绣品缺乏层次感,很不美观;有的学生针距选择的不恰当,造成绣品不雅。我就用学生的绣品与作品比较,让学生找出自己的不足,并鼓励他们把自己探索出来的刺绣方法加以实践,通过实践――失败――再实践――再失败――直至成功的过程,同学们就掌握了使绣品产生层次的技巧,让学生发现问题,通过思考解决问题,突破教学难点,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使学生的认识和实践得到了发展和提高,达到了劳技课锻炼学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劳动教育类课题范文4

关键词: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高校公选课教学;问题;启示

中图分类号:G40-05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8-0153-02

公共选修课是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校基于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而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此类课程的开设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增强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的实效性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原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有关教育、教学的理念,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并且极具特色。在新形势下,再度审视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对当前高校公选课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1.关于“知识”与“思维”

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将知识定义为“既是目的,也是手段”。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知识是精神生活的因素,能够被“运用”的知识才可称之为知识,知识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是因为它具备了“生命力”,这也是学习的“决定性条件”。苏霍姆林斯基还认为,这些决定性条件得以实现的关键在于学生的“思维”,即学生的“脑力劳动”。在教学过程中,应激发学生的求知愿望,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他们能够主动感受知识,而非机械性地识记知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知识的主宰者,并顺利地获取新的知识。

2.关于实践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书中不断地提到“劳动”的意义,他的学生就是在“创造性劳动的气氛中生活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尤其重要,它“发展了智慧,教会了学生合乎逻辑地思考,使学生能够深入到那些不能够直接被观察到的某些事实和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中去”。在劳动中,学生对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比对,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知识,再对其进行归纳概括,形成自己的思想,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笔者认为,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理论体现了实践教学的理念。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书中提到,参加“劳动”的学生能从中找到自己喜爱的事情,对该类型“劳动”的兴趣会变得愈发浓厚,形成了一种智力与“劳动”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这便是我们常说的“践用所知,以践促学”的过程。

3.关于教书育人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关于教育学生的基本理念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分析学生的学情,尊重差异。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为每一个学生创设不同的条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二是注重学生的感受,维护学生的自尊。他强调教师应该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在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中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学习热情。三是正确进行定位,谨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认为,学生的学习愿望是学习得以进行下去的先决条件。

对于教师,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以下建议:首先,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不应是知识的“灌输者”;其次,教师应注重提升自身的素养,努力使自己成为“教育过程的艺术家和诗人”;再次,作为教师不应“把评价当做一项独立的事情从教学过程中分离出来”,而应将评价作为一种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刺激物,一个体验快乐学习的载体。

二、高校公选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公选课两极分化现象严重

目前,各高校的公选课普遍存在着两极分化的现象。应用类课程以及比较轻松易学的课程,格外受学生的青睐,主要是因为这一类型的选修课可以弥补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存在的不足;而一些理论性较强的文化课则备受冷落,主要原因在于该类课程既难懂,又难为自己加分,因而选择该类课的学生相对较少。

2.公选课教学重理论讲授轻实践环节

高校公选课的教学内容会紧随社会发展而改变,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和实践性。在公选课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只注重从理论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缺少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环节,致使课程的完整性被弱化了。

3.公选课教学质量良莠不一

与必修课相比,公选课总是更有吸引力。除了学生个人的喜好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选修课教师比较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在公选课上学到自己想学的东西。但也有个别教师,因为高校对公选课的要求不如必修课那样严格,对于公选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而备课不够充分,上课不够投入,对课堂纪律要求不够严格,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进度的安排上存在较大的随意性,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学生得到的收益不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4.公选课考核手段单一

一些公选课虽然课型新颖,内容丰富,但最后大多以论文或调研报告的形式对课程进行评定考核。如此单一的评价方式,不仅无法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因为没有相应的考核标准,使不认真学习的学生有了可乘之机。考核论文可以从网上下载,小组调研报告变成了单人调研报告,学习的真实效果不得而知。

三、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对高校公选课教学的启示

1.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模式

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在教学中应该将学生视为学习和实践的主体,让学生参与适合的“劳动”,激活其大脑中“特殊的、最积极的、最富创造性的区域”。实践教学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一个“践用所知,以践促学”的过程,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进一步加深大学生对公选课的知识性和科学性的认识,增强公选课教学的实效性。

借鉴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公选课教学应打破传统的理论灌输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一种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带着任务去思考,探究相关知识的原理和规律性,如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等。应设置和模拟特定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和感受,最后由学生进行归纳和总结,并现身说法。还可由教师和学生各自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生也可以用形势政策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向教师发问,促进教师进行换位思考,并辅之以小型辩论赛和讨论会等形式,从而实现师生间的双向互动。可把小组讨论、课堂答疑、讨论会、辩论赛、观看教学录像、启发诱导、教师导读、微博互动等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大胆进行实践创新,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与反馈,提高公选课教学的效果。

2.建立以评促学的评价体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习能够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与快乐。高校公选课应改变过去那种过于注重“分数”的评价方式,建立以评促学的评价体系。从评价的目的上看,要将评价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和关怀;从评价的手段上看,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动态的描述,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评价标准上看,要能体现出多维度、多侧面和个性化的特点。

笔者认为,公选课的考核形式要因课程而异,应尽量避免采用单一的期末一锤定音的考试方式,应将平时的口试、测验、作业以及期末的论文或笔试等成绩综合起来对学生进行考核。一方面,应给予学生一个公正的评价,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制约那些投机学习者;另一方面,可以培育教师的职业精神,提高公选课的教学质量。教师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学生也是最好的教育和熏陶。

3.树立师生互动的教学观念

教师如果不能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换位思考,就难以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的脑力劳动是教师脑力劳动的一面镜子,在教师备课的时候,教科书无论如何不能作为知识的唯一来源,真正能驾驭教学过程的高手,是利用学生的眼光来读教科书的。”

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教师要善于参与到学生所从事的脑力活动和体力活动中去。公选课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课时少,在授课的内容和方式上,要求教师要做到精益求精。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教师要等到上课结束后才去了解学生哪里懂了,哪里不懂,那么他的工作就是盲目的、低效的”。因此,教师应通过观察、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另外,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是社会生活的写照,是我们教书育人最鲜活的素材。因此,高校教师要加强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研究,并将研究和观察的结果应用于教学设计或课堂教学之中,增强公选课教学的针对性。

4.形成反思研究的教学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的劳动寻根究底的研究精神,那么其所做的任何改进教学法的工作都是不可思议的。”他还认为,“就其本来的基础来说,教师的劳动是一种真正的创造性劳动,它是很接近于科学研究的”。因此,公选课老师一方面要在不断的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形成适合自身和学生实际的教学理念和风格。另一方面,公选课教师在课上,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与学生共同探讨、研究、解析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促使其进行研究性学习;在课下,应从学生那里寻找研究课题,获取研究的动力,并对研究成果进行验证,以科研促教学质量的提高。相对于其他课程而言,学生对选修课的信息需求量会更大,这对选修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但要经常对自身的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反思,还要积极发挥自身的专业性和创造性潜能,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唐书敏.“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方法的创新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2).

[2]勇素华,蔡亚平.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的调查与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2).

[3]魏宝刚,刘理.从公共选修课考试方式探析高校教学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06(5).

[4]闫炳文.高教公选课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2).

[5]巩茹敏.研究性教学: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

[6]崔晓慧.浅析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及其在职业学校教学中的价值[J].职教探索,2010(1).

[7]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劳动教育类课题范文5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领域,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素质教育,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劳技教育特别是它的基本渠道――劳动技术教育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劳动技术教育课作为以理论学习相实际操作结合为主要特征的课程,其培养创新人才的独有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首先,劳动技术教育课是指导学生生活、生产的技术教育,而创新往往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生产。

其次,劳动课中技术思维占主导地位。技术思维的特点是形象思维、直觉思维,而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在创造力的开展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故而劳技课的开展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开发。

首先,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制约小学劳动技术教育课开展的几个问题:

1.现有的小学教育教学评估管理制度制约了劳动技术教育课的开设。现在所存在的问题:对于劳动技术教育课的开设与不开设一个样,满脑袋的成绩,分数至使劳动技术教育课和其它艺体学科无法正常开设,加上对劳动技术教育课的评价机制不健全,管理上的薄弱也是劳动技术教育课得不到有效开设的主要原因。

2.很多学校在劳动技术教育课开设上的专业师资匮乏,其任课教师多为其它学科教师兼任或接近退休的老教师担任,由于劳技课程内容涉及面很广,且专业性强,此类教师很难胜任教学任务,造成质量不高。另外,经费设备不足,实践基地缺乏,无法适应教学的需要,这些都是严重制约着劳动教学的正常开展的原因。

3.劳动技术教育课教学的教改力度不足,很多人认为劳动技术教育课就是“干活课”,落后的课堂教学无法发挥劳动技术教育课的固有价值。

为加强劳动技术教育课在小学的正常开展,我们社会、学校、家庭要提高对劳动技术教育课的认识,特别是各级教育、行政、装备部分,要加大对劳动技术教育课开设、管理、投入、研究力度,使小学劳动技术教育课的开设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

在劳动技术教育课课堂教学上,我认为还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劳动技术教育课的教学中,要以劳动实践为主,寓思想教育于劳动实践之中,把思想教育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掌握知识、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劳动技能的训练,增强动手能力。既不能以讲授示范代替学生的操作训练,也不能以单纯的劳动代替劳动技术课的教学,努力做到实践性,教育性相统一。

2.注意加强现场教学、直观教学,特别是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操作要领。根据学校条件或教学需要,可实行分组教学,分散或集中使用课时。

劳动教育类课题范文6

关键词:劳动法课程;职业能力;实践性教学;教学方法

一、劳动法课程介绍

劳动法课程是教育部法学专业十四门主干课程之一,在高职高专法律教学中,它是法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文秘等专业的专业限选课。全国各类成人法学教育已将劳动法学纳入法学教育体系中。本课程是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培养法律人才服务的,是高等法学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6个方面,分别为立法简史部分(外国、中国、国际劳工立法的产生和发展)、基础理论部分(劳动法概述、法律关系、劳动法主体)、劳动关系协调部分(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劳动规章制度和职工民主管理)、劳动基准部分(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和工资、劳动保护)、劳动保障部分(劳动就业、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和职工福利)和劳动执法部分(劳动争议处理和劳动监督)。本课程的重点是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劳动就业、社会保险、劳动争议处理(调解、仲裁、诉讼);难点是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及社会保险的争议处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中外劳动立法的产生和发展,掌握劳动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制度,明确劳动权利和有关社会保障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提高劳动维权意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课程教学目标可以细化为三个方面:知识目标。通过各教学环节,使学生理解我国现行劳动法法律体系,掌握劳动法的概念、产生,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基准工资,劳动保护,劳动保障,社会保险,劳动争议处理等法律规范;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劳动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内容,并能根据劳动法的原理、内容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实际劳动实务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分析推理、辩论能力、沟通能力和书写能力;素质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逐步具备基本的政治素质、法律素质和业务素质,不断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高职教育不仅在于培养高素质、强技能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更着力于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校童国梁校长的调查发现,企业在选拔人才时,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态度占选拔比重的70%,另外30%才是职业技能。因此在劳动法授课过程中,应坚持把思想道德修养、专业素质、文化素养的锻炼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注重文化化人、文艺养心的作用。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学团队的作用,狠抓纪律道德教育,包括礼貌修养,感恩教育,尊重他人,团队协作,珍惜生命,心理健康等等。

二、劳动法课程教学宏观教学设计

1.积极推行工学结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高职高专法律教育以培养岗位职业能力为本位,工学结合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要使学生熟练掌握法律职业技能,就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通过课程实训、综合实训、见习实践、社会调查、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依托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公司、企业等相对固定的实习基地,学生可以得到第一手的真实案例,先由学生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具体步骤与方法,然后由专业课教师和学生对案例进行共同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聘请校外专家定期来校讲座、授课。这样可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学会如何解决具体实际问题,将来毕业后走入社会,就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法律工作者,真正实现高职高专法律教育的培养目标。

2.合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高校教学中的重要方面,法律教育采用什么教学方法与实现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目标有着密切的关系。法律教学方法与其他文科类科目有共同之处,如,课堂讲授、谈话答疑、指导阅读、作业练习、课堂讨论、指导论文撰写、社会实践和实习等,就上述内容人们在许多方面已达成共识。常见的法律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模拟教学法。讲授教学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来理解法律,模拟教学法则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方法,主要表现为模拟审判、模拟听证。这三种教学方法各有其优势,不可相互替代,关键在于如何科学合理地运用。

劳动法既有理论课又有实践课。理论课应以系统的理论讲授为主要教学环节,辅之以案例分析和讨论。高职法律教育是以培养法律职业人才为目标,案例教学法和模拟教学法理应更受到人们的重视。案例是说明理论和加深理论以及理论联系实际有效的教学材料,为我们理解法律打开了一扇窗户。案例教学在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其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有突出的作用。恰当地使用案例可以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不使用案例或使用案例不当都会影响教学效果。模拟教学法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给学生锻炼自己、表现自己的机会,它包括观摩和模拟两部分。观摩是组织学生旁听司法审判和听证会。模拟是学生自己充当诉讼参与人进行模拟审判或者举行模拟听证会。学生通过模拟教学活动,亲身体会司法、执法活动,产生直接的感受,使教学与司法实际接近。所以模拟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是其他教学方法所无法替代的,但它只适用于诉讼性内容的课程,对于纯理论性或非诉讼实务的教学内容就不宜采用模拟教学法。

3.遴选优质教材进课堂

目前已出版的适合高职法律课程的教材不多,虽然其中也不乏精品教材,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育部高职高专法律教学规划”教材共13部,但令人遗憾的是该套系列教材并未涵盖劳动法。由于没有统一的高职高专劳动法教材,很多高职院校采用的是本科教材或校本教材。基于高等职业教育为生产第一线培养高素质的、高技能的应用性人才的定位,高职教材必须充分体现职业理论、职业技能、职业能力的要求,体现理论知识为技能培养服务的原则,能处理好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便于在教学中边讲边练,教授、示范、练习相结合,既够用又能兼顾学生多方向发展需要。同时,高职教材必须区别于本科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材。与本科教材相比,高职教材的应用性十分突出;另一方面,与中等职业教育相比,高职教材又要有一定的理论体系和深度。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体系,是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取向。理想的教材体系应当是一个总的任务囊括一个个分任务,整本教材是一个大任务,每个模块(单元)是这个大任务流程中的子项目。

三、劳动法课程微观教学设计

1.精挑细选案例,营造一种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气氛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法律的生命在于适用,而案例是法律适用的结果。在劳动法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通过案例分析或者案例讨论来辅助教学。如何使用案例是一个科学的操作过程,精挑细选案例是前提。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的案例,必须是有“教学价值”的典型案例、疑难案例,即能够升华理论、说明法律问题、容易造成错误理解和判断的案例。特别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典型事例,如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争议处理方面的案例,让学生自由讨论,给学生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通过对案例的认识和分析,使学生了解社会,认识法律,运用法律。这样,通过把法律条文的理解与运用放到具体案例中,实现法条、法理与实例无缝接入,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和教学材料的丰富性。当然,也需要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探索“情境设置,任务引领,真实载体,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劳动法课程教学改革要围绕法律、文秘、人力资源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从法律服务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用工作任务引领专业知识,专业知识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合理展开;以典型案例引领工作任务,构筑学习情景,不断探索“情境设置,任务引领,真实载体,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以劳动合同教学为例,我们可以把劳动合同设计为一个项目(模块),该项目又有劳动合同订立的争议处理、试用期争议处理、劳动合同履行和变更的争议处理、劳动合同解除与终止的争议处理等不同的任务。在指导学生完成每一项任务的过程中,可以依照下列流程实施教学:教学目标―案例导入―工作任务―案例解析―实务训练―重点法条。通过上述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可以为实现课程教学内容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一致性、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3.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有机结合

作为教学中的一个有力手段,成绩考核也是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的。在劳动法教学中,对成绩考核也要进行必要的改革,改变单纯的“记一记,背一背,考一考”一张考卷定成绩的做法,加大平时成绩考核的力度,将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结合、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形成性评价是过程评价,它能明确活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及时修改调整活动计划,从而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终结性评价,是指在活动后为判断其效果而进行的评价。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给予学生一个正确的评价。

当然,要使劳动法课程改革取得理想的效果,还必须以一定的保障机制如师资保障、激励机制、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教学评估体系等为依托。

参考文献:

[1] 服务校企合作政府应当“媒婆”,企业与学校可跳和谐的“双人舞”[EB].

[2] 马善红,赵胜营,邱志强.高职高专法律教育教学改革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8,(8):29-30.

[3] 邢曼媛.谈谈法学教学方法[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12):145-146.

劳动教育类课题范文7

当今的小学生有的受家长的宠爱、甚至溺爱,在他的头脑中劳动这一观念,真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致使有些小学生在思想上轻视劳动,感情上看不起劳动人民,习惯上不爱劳动。例如:有的小学生认为人有高低贵贱之分,对体力劳动者不够尊重,干部家庭的子女有优越感更强,有的小学生常有零花钱,随时可买到“零嘴”及所需用品、玩具等,所以他们不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常常浪费纸张、浪费粮食,他们认为有钱就行,没有劳动观念。还有的小学生是有依靠,让父母帮这干啥就干啥,根本就没有自己要动手的想法。因此,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行为习惯。

一、开展好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形成一个整体有效教育。

在这个整体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要一致,使学生每时每刻都处于同一个要求之中,这有利于良好劳动行为习惯的形成,也就是说在整体教育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能“碰车”,如有“碰车”现象就会使教育效果相互抵消,如学生在校懂得了劳动最光荣,应该珍惜劳动成果,养成勤劳的好习惯和自理能力,而,某些家长害怕累着自己的宝贝,凡事都代替包办,这样就出现了校内、校外表现不一致的现象,这不利于学生劳动行为习惯的培养A。

影响学生成长的有学校、家庭因素,还有社会因素,前二者是可控的,但社会这宏观的信息通道往往因其广泛、复杂、多变而难以控制,尽管这样我们还要去研究,力求在引导学生接触社会的过程中认识社会,在为社会服务培养锻炼自己,也就是还要引导学生接触社会并积极参与社会的活动,在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

二、重视劳动课,上好劳动课。

劳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无论是造就数以万计合格劳动者,还是造就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包括未来的杰出领袖人杰,也得从事一些日常生活劳动、社会劳动、简单的生产劳动。所以要重视劳动课,从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行为习惯,从当前的情况上看独生子女倍受社会、家庭的关心和爱护,他们有一个顺利成长的环境和优越的物质条件,这样就使学生形成了一种轻视劳动、追求享受的心理,对学生加强劳动教育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所以,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小学劳动课是为全面提高人才素质打基础的重要的环节之一,所以的重视劳动课。

劳动教育类课题范文8

传统教育重知识而轻能力,重传授而轻实践,重动脑而轻动手,重分数、学历而轻人的全面发展。这就导 致学校走进应试教育的死胡同,所培养出来的人高分低能,与社会需要相脱离。因此,要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 ,就必须更新观念,树立现代的教育观,依据社会尤其是深圳特区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努力推进学校教育现代 化。

教育现代化是与现代化社会相适应的,建立在现代化大工业生产基础上的,以实现人自身现代化为主旨的 系统工程。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层出不穷,从科学原理的发现到新的生产能力的 形成的时间大大缩短,人们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也在逐渐更新。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必然要求加快教育尤其 是学校教育的现代化进程,推行面向全体、面向未来的素质教育,以培养勇于迎接二十一世纪挑战并能在激烈 竞争中走向成功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新型人才。而劳技教育现代化,则是学校教育现代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必 要条件。我们认为,现代劳技教育有利于学生贴近现代生活,吸收现代科技成果,强化“劳动创造美”的劳动 观念,培养起与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相适应的操作能力、创造能力。可以这样说,没有劳技教育现代化,就没 有学校教育现代化,也就不能实现人自身的现代化。我们正是凭籍从教育现代化生发出来的观念,去努力加快 本校劳技教育的现代化进程的。

二、课程:以造就高素质的现代人为出发点

课程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因此,实现劳技教育的现代化,必须重视构建现代化的劳技课程体 系。我校从造就高素质的现代人的目标出发,以现代教育观念和科学管理措施确立了劳技作为一门必修课的学 科地位,并以《普通中学劳技课教学大纲》为基础,按照“一全二高,分类分层”要求,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及 大教育思想,建构起富有创造性的劳技教育课程体系。

一“全”,即门类齐全。我校劳技课程按现代人发展及现代社会与生活的实际需要来设置,目前有烹饪, 电工、金工、工艺缝纫、工艺木工、家庭装饰设计、鱼类饲养、花卉种植、植物无土栽培、电脑打字及陶艺、 摄影、汽车修理、汽车驾驶等十多种门类,远远超过了《大纲》的要求。这些课程既有触及日常生活的,又有 涉及高科技领域的;既有与现代生活相关的,又有与现代生产相关的,这就为学生涉猎多领域的知识提供了有 利的条件。

二“高”,即高起点、高标准。我校是深圳特区的窗口学校,在劳技教育建设方面,理所当然地要遵循深 圳市“先一步,高一层,优一等”的教育发展方针,以体现特区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现代化特征。如木 工课,我校不是简单地让学生使锯弄凿,仅图实用;而是把劳技教育与美育结合起来,形成跨学科的、内涵丰 富、功能多样的课程样式——工艺木工课。又如烹饪,也不是简单地烧饭做菜,以求裹腹;而是在其中渗透中 ,西饮食文化及乡土饮食文化的精髓。至于无土栽培、电脑文书编辑、汽车修理与驾驶等,则也站在当代科学 与技术、现代产业与生活的前沿,让学生接受现代文明的熏陶,对现代的科技与生活进行有益的实践体验。

“分类”。我校贯彻与深化现代课程理论,把劳技课程按管理要求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按操作形式 分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按表现形态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如植物无土栽培、电脑编辑、航模、摄影、 汽车修理与驾驶等,属选修课,其余则为必修课。每门课都按自编的教材与教学大纲要求,进行理论教学与必 要的实践,是为学科课程;而相关的试验、竞赛、展览等活动则为活动课程。至于劳技教育的隐性课程,则主 要是指一种学校所着力营造的弥漫于校园、渗透于人心灵的劳动技术教育活动的氛围。

“分层”。我校按不同年级规定劳技教育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内容:在初中开设烹饪、工艺缝纫、工艺 木工、花卉栽培、无土栽培、金鱼饲养、电脑打字等课程,在高中开设电脑编辑、摄影、陶艺、家庭装潢设计 、家庭摆设设计,安装设计等课程。不同年级课程的内容区分,均以教育学“可接受性”原则为依据,按学生 的年龄特点、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同生产、生活的时间距离来确定。

三、教学:体现现代教学的科学性、实践性、开放性等原则

教学是实现课程价值的关键。我校初步建立起现代化的劳技课程体系,但通过怎样的教学模式,才能使之 为培养高素质的现代人才发挥积极的作用呢?学校的做法是:依纲据本,科学运作。

教材是课程的具体体现。我国的劳技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冲击,本来其发育成长就处于艰难困苦的状态;而 我校又是在进行现代化劳技教育的超前实验,因而更是困难重重。其中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教材,尤其是创新 课程的教材。为了使教学有本可依,我校按照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中学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以及有关培养 高素质现代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师自己动手编写教材。现在,降少数几门新设的课程教材尚在编写之外,绝大 部分已完成。

有了教材,便有了教学的依据。于是,我校按照现代教学的科学性、实践性与开放性的原则,构建了“六 结合”的劳技教学模式:

其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结合。这是一般教学的典范模式,它使劳技教育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

其二,教学与科研结合。为了提高学生最基本的科研能力,我校劳技教育也按照教学与科研结合这种本来 是高等院校所特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如,植物无土栽培教学在学校的生物科研实验室进行,师生共同确定组培 、移栽等方面的多种课题,并共同研究、完成。

其三,教学与社会生活结合。劳技教学本质上是为学生掌握基本的生产与生活技能作准备的教育,因此, 与生活结合是其开放性与实践性的重要体现。这种结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强烈动机,巩固其所学知识 ,还可以美化生活,满足生活需要,直接实现劳技教育的实用、审美价值。例如,学生学金鱼饲养、工艺木工 、工艺缝纫、摄影等,都可以其成功的实践来美化家庭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我们还定期把学生带到工厂 、农村去参观与实习,让学生在广阔的社会课堂里接受熏陶和训练。

其四,劳技教学与其他学科学习结合。我校在很大程度上是把劳技课也当作一门工具课、基础课来处理的 ,如学电脑打字,就要求学生用电脑作文;而学植物,则要求学生从无土栽培中增强对植物的感性认识。我们 重视劳技学科向其他学科或其他学科向劳技学科的主动渗透,使之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彼此强化。

其五,劳技教育与创造教育结合。历史的发展、人类的进步,都有赖于创造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为此, 我校劳技教育与创造教育密切结合,积极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实验、小制作等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 意识与创造能力,并通过创造性的劳动成果来检验学生的劳技水平。

其六,劳技教育与德、智、体、美、心诸育结合。这一结合,是劳技教育丰富的价值内涵的体现,也是劳 技教育开放性原则的贯彻。我校的工艺缝纫、工艺木工、陶艺等,就反映了劳技教育与美育、技术与艺术结合 的思路。

四、管理:渗透现代教育的效益观念

同其他教育管理一样,劳技教育的管理也要追求高效益。劳技教育的管理效益,就是学校通过对劳技教育 系统中各个因素、各个环节的管理,使之产生真正的育人价值,而绝不是把其当作一种点缀和摆设。我校在探 索劳技教育现代化之路的过程中,全面加强管理,同时又重点抓了教师队伍建设与对学生评价、激励、督促这 两方面工作。

为了适应劳技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我校制订了《深圳中学劳技教师任职标准》,规定了劳技教师任职所必 须达到的学历、思想观念、业务水平、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要求,以期通过高素质的教师落实高标准的劳技教育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苗子。现在,我校劳技教师平均达到大学本科学历,他们个个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人人 具备执教三门以上劳技课程的业务修养。他们既能进行理论教学,又能进行实验操作、开展科学研究,还能自 编教材,自己设计教具。为了鞭策、激励劳技教师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学校制订了《深圳中学劳技教师业务 考核办法》,定期对劳技教师进行严格的业务考核。达不到要求的教师,或被调岗,或被送去有关院校参加脱 产进修。学校在晋级、升迁、评优以及外出考察学习等方面,对劳技教师与主课教师一视同仁;在业务进修方 面,劳技教师还有优先权。学校还把劳技科组作为“等级科组”建设的试点,使之在学校各科组中率先进入“ 一级科组”的行列。

实践证明,只有重教与重学两者有机统一,劳技教育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为此,学校同样重视对学生学 习的管理,除了按学习常规进行管理外,还特别采取了以下措施:

1.建立劳技学科结业证制并使之与毕业证挂勾。我校劳技课程分必修课与选修课。其中,初中必修课6门, 选修课3门;高中必修课3门,选修课3门。必修课与选修课各有学分,学分的分配以实验操作为主,理论考试为 辅,两类课程的考核积分达到标准便发劳技学科结业证书。这是获得“深圳中学毕业证”的必要条件。这项措 施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劳技课程的积极性。

2.创办深圳中学劳技节。劳技节与体育节、艺术节、科学节一样,主要属于活动课程。每年“五·一”节 ,劳技节按运动会的组织形式,进行征文竞赛、作品展评、作品拍买,以及现场操作、制作竞赛等,并评出团 体(班级)与个人的名次,颁发奖品与奖状。劳技节的创办,展示了劳技教育的成果,激发了师生的积极性, 推动了劳技教育的发展。

3.建立委托家长协管制度。我校的劳技教育加强开放性,从校园内向家庭拓展。这就加大了管理的难度。 如汽车驾驶与修理这门选修课,适用于家庭拥有汽车或有条件接触汽车的学生选修。整个学习过程不在学校, 也没有老师直接参与。我们的管理办法是:当学生向学校申请学习这门选修课后,学校便委托家长协同管理, 只在最后阶段进行一定的测试,即按其水平给予相应的学分。再如热带鱼的饲养,被列为选修课程,但这是一 项持续时间久、规律性强、技术性高的实践活动,而学生往往由于学习紧张或玩性大而忘记定时换水、喂食以 及观察。于是学校便要求家长及时提醒学生,使学生的饲养实践能善始善终,取得成果。

五、条件:反映特区相对发达的物质文明

实现劳技教育现代化,不仅需要软件的现代化,而且需要硬件的现代化,如设备、设施的现代化。

劳动教育类课题范文9

关键词:职业教育;普通教育;渗透与沟通;衔接

逐步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早在 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就已提出了这一要求。1996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又对其做出了明确规定:“国家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普及程度,实施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建立、健全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井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到“十五”末期要“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又明确指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上述文献中可以看出:建立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近10年来国家一直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下,各地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但这一体系仍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有两个核心问题没有解决,一是与普通教育相互渗透、相互沟通的问题;二是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问题。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勾画出其理想状态。

一、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存在的核心问题

职业教育是针对普通教育而言的一种教育类型,它与普通教育一起构成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基于对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职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类型的认识,近年来,在建构职业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出现了过于关注建立独立的职业教育体系的倾向,而忽略了与普通教育的联系,与普通教育相互渗透和沟通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同时职业教育体系内的中高衔接问题突出。主要体现在:

(一)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渗透与沟通是单向的

首先,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渗透表现为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的单向渗透,具体表现在;一是普通文化课在职业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对劳动者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转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期望通过加强文化教育达到提高从业者的适应能力的目的,这在 2000年以来由国家教育部组织有关专家新开发的80个骨干专业的教学指导方案中得以体现。二是普通教育的教学模式至今深刻地影响着职业教育,从课程的设置、教学的过程及教学评价,无不深深地印上了普教的痕迹,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阻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瓶颈。

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向普通教育的渗透是非常有限的。由于我国的普通教育基本上是选拔教育、淘汰教育,主要是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关注的是学生未来的学术发展,这就决定了课程的设置以学科为中心,教学内容强调学科本位,与实践和职业生活完全脱离,在义务教育阶段很少开设职业技术教育方面的课程,学生对社会的产业结构、技术发展和职业的变迁没有基本的了解,非常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体表现在:一是目前我国大约有50%左右的初中毕业生,由于各种原因在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之后,直接走向社会,这部分人由于没有接受过任何与职业相关的教育,在劳动力市场上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二是继续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中,大约有40%的人选择上职业学校,接受职业教育,但由于他们在义务教育阶段没有接受过职业预备教育,对社会的职业概况缺乏基本的了解、对自身的职业兴趣缺乏基本的判定,绝大多数学生基本上根据家长的愿望或学校和老师的建议来选择所学专业,结果致使许多学生在进入职业学校后,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甚至出现厌学,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而对进入普通高中的学生,其注意力主要集中在高考上,同样由于缺乏对社会职业的了解,他们关注的更多的是能考上哪一类学校,而对专业的选择存在着极大的盲目性,不利于学生自身潜能的挖掘和职业生涯的发展。

虽然,近年来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界试图努力改变上述状况,许多地方也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如在农村普通初中实施绿色证书工程,目前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都相继开展了绿色证书培训,培训的县达到了1994个,覆盖率达到了 70%,对提高农村新生劳动力的素质、促进当地的农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为什么只在农村初中实施职业技术教育,而且仅仅局限于绿色证书培训?是希望通过绿色证书的培训,使得不再继续升学的农村初中毕业生成为现代农民吗?这是不是我们的教育者强加给农村孩子的呢?每一个青少年对自己的未来发展都有自主、自由的选择权利,教育应该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并为个性的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机会。我们不否认有一部分农村初中毕业生会选择回乡务农,但这决不可能是所有学生的选择,而实际上绝大多数的农村初中毕业生会选择进城务工,我们的教育应该为学生的这种选择提供服务,因此,在农村初中实施职业技术教育不能仅局限于绿色证书培训,而应该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的可能。另一方面,目前在初中实施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似乎只是出于就业的需要,因为大多数的农村初中毕业生将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所以只是在农村初中实施或渗透职业技术教育,这是对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的误解。在普通初中渗透职业技术教育一方面是向学生传授从业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应对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但更主要目是为了学生能对社会的技术和职业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选择,使学生更好地由普通学校向职业学校和职业世界过渡。

其次,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缺乏双向沟通。长期以来,我国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一直缺乏双向的沟通,普通教育毕业生可以接受高一级职业教育,而职业教育毕业生则几乎不可能再接受高一级普通教育,尽管我国有关文件规定,中专、技校、职业高中的毕业生可以报考普通高等院校,实际上,由于受教学内容、高考制度、高考内容等的影响,这些毕业生基本上没有能力升入普通高校。教育结构体系的这种封闭性,制约了教育的协调发展,限制了学生发展的空间和渠道,尤其是严重地影响了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学生一旦选择了职业技术教育,很难有机会接受高一级的普通教育。近年来,这一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已经开始进行了一些改革和探索,如综合高中的出现,但目前我国的综合高中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综合高中,实际上只是把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放在同一所学校来办,内部分为职业班和升学班,原则上职业班的学生可以转入升学班,但实际上没有可操作性,这两类班之间的沟通实际上仍然是单向的。

(二)中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衔接不畅

经过近10几年的努力,我国初步建立起了中高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但目前的中高衔接只是解决了形式上的衔接,内部还存在许多问题,而最核心的问题是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入学资格没有统一的要求,从而导致中高衔接中的一系列问题。高等职业教育从本质上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它要求学生具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普通文化水平,同时它又是职业教育中的高层次,这种高层次是在中等层次的基础上形成的,它要求学生具备中级水平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生源只有具备了这两方面的素质,高等职业教育才能培养出高级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由两部分构成,一小部分招收中职毕业生,大部分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而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是以普通高中毕业生为基准的,这就造成了中高职的课程脱节,主要表现在内容重复及层次不清。教育的类型和层次归根到底是通过课程来体现的。中等职教和高等职教是同一类型教育中的两个不同的层次。它们的课程结构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职业技术课程都占很大的比重,都非常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但是,无论是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还是实践能力的性质和范围,高等职教都应比中等职教高一个层次。然而现实情况不完全这样。由于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以普通高中毕业生为主要生源,课程的设计又以普通高中生为基准,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操作训练都很难高过中职,甚至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与中职严重重复。例如某商业学校的市场营销专业,三年制中职与三年制高职各18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有如《消费心理学》、《财政金融》等近10门课程不仅名称一样,而且课程体系、内容也基本相同,有的甚至用同一本教材。这样的问题同样发生在财会、餐旅专业。

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脱节使中等职教和高等职教都受到伤害。中等职教在新形势下还摆脱不了终结性教育的束缚:高等职教则体现不出其高等的特点,质量和效率受到极大影响。

二、对我国未来职业教育体系的构想

我国未来的职业教育体系应该是与普通教育相互渗透、相互沟通,中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开放、灵活的,能为人们的职业生涯的发展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一)与普通教育相互渗透和沟通

现代教育不仅要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还应该为各类人群提供最大限度地开发自身才能的途径和机会。本来,教育类型的多样化,源自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类型多样化的需求,它为人们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途径,但是由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自成体系,缺乏相互渗透与沟通,反而缩小了人的选择空间,限制了人的自由发展。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年龄一般在6—18岁,从人的发展阶段来说,18岁以前,人的体能、智能以及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尽管都有了相当的发展,但还远未达到成熟和完善,兴趣容易转移,身心发展还有很大潜能和空间。因此,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相互渗透与沟通,使学生根据条件的变化、兴趣的转移,自主选择教育类型,是有利于个人潜能的挖掘和生涯规划的。

首先,要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渗透,就应该在普通中小学实施职业预备教育,把具有职业技术倾向的课程纳入中小学的课程计划中。小学阶段开设劳动技术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情感和态度,进行劳动价值观的教育。初中阶段开设职业指导课程,使学生了解社会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职业的概况和技术的发展水平,引导学生进行适合自身特点的职业选择;同时开设职业技术教育方面的课程,如农业、工业、商业等课程供学生选修,这些课程传授的知识和技能不是针对某一种职业的,而是面向各行各业的。通过开设这些课程让学生建立起农业、工业和商业的概念,知道农业、工业和商业是整个社会、文化、经济和环境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了解当代社会面临的农业和工业问题,明白各种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树立安全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掌握规划、设计等一般技能,同时为部分不再继续求学的毕业生提供初步的就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训练。

其次,要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相互沟通,关键在于解决各类学校之间的课程标准及其沟通。不同类型的课程,既有明确的目标导向,相互之间又要建立一定的联系,以使学生既能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又有能较自由地从一类学校转入另一类学校继续学习的可能,这就要求高中阶段各类学校进行课程改革。中等职业学校在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同时,应该向学生提供加深、拓宽文化课的选修课,如语文、数学、英语等,其课程标准应与普通高中的相应课程的基础要求相当,供部分学有余力又有兴趣的学生选修。这样,这部分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转到普通高中继续学习。

普通高中具有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和为社会输送劳动后备军的双重职能。但长期以来,在课程目标上,是单一的升学导向,在普通高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进入普通高中的学生在知识基础、学习能力、需求和兴趣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单一的升学导向的课程不符合培养现代人才的要求,必须进行改革。在普通高中可以增设职业技术类选修课程,让学生根据个人爱好选修。职业技术选修课程的标准尽可能与中等职业学校一致,一旦学生对此类课程产生兴趣,就有可能转到相应的中等职业学校去继续学习。当然要实现这种沟通的前提是必须推行学分制,实行校际之间的学分互认,这样学生才可能在两类学校之间转换,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二)中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

现代科学技术与产业的紧密结合,使生产的工艺过程和生产手段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对直接从事生产的劳动者在专业技能、文化素养和技术理论方面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企业迫切需要那种既通晓技术原理,又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高级应用型、技艺型、复合型人才,而这种人才只能由高等职业教育来培养。要达到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具有的岗位素质和培养目标,决定了为其提供生源的下一层次教育必须与此一致,满足这种目标的初步要求,才能使两个层次有效衔接起来。以中等职业教育为基础,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就可以满足在培养目标与人才类型上的一致性的要求。实现中、高职的衔接,符合教育规律和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也能有效地促进个人的职业发展。

任何类型的学习都必须以一定的“学习准备”为前提,学习准备越充分,越扎实,则在学习中就越易产生同化作用、迁移作用,学习效率自然也就越高。无论是普通高中或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进入更高层次的高等职业学校学习对他们应该说是一个重大跳越,其培养目标、素质结构的定位与中等职业教育有重大区别。因此,要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必须首先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入学资格,既一方面要具有接受高等教育的基础学力(基础学力是提升学习者学习层次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还要具有中级水准的职业知识和技能,而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两类生源都达不到这样的人口要求,因此有必要在现有的体系内设计第四层级的教育机构。

第四层级的教育是介于第三级和第五级之间的教育,称高中后教育。该级教育是为完成第三级教育的人在通向第五级教育或进入劳务市场就业的道路上架设的桥梁。在第四层级的教育机构所学课程的内容一般不比第三级教育高出多少,主要是对第三级教育课程内容的巩固、加深和扩展。该级教育可进一步分为:为进入第五级教育而进行的补习教育(如: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通过在第四层级的教育机构中补习文化课,使之达到接受高等教育的基础学力;而普通高中毕业生通过在第四层级的教育机构补习职业技术教育方面的课程,使之获得中级水准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和为进入劳务市场就业做准备而提供的职业培训。可见,第四层级的教育机构主要承担教育转换功能,提供各类教育的补习。

第四层级的教育机构,可以独立设置,也可以附设在高等院校(相当于高等预科学校)或条件较好的职业学校。采取“宽进”的招生政策,其招生面向需要接受补习教育的各类学生和人员。

确立第四级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不仅有利于中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而且有利于构建相互衔接、立体交叉的教育结构体系。“立交桥”应指多渠道的沟通与衔接,即包括教育体系中不同类型教育的沟通、不同层次教育的衔接,使愿意升学的学生有渠道升学,愿意就业的学生可通过多种学习就业。但是近年来,一些人在讨论构建“立交桥”时,往往把思路集中在高校扩招,让更多的人都能上大学方面。实际上这是铺宽“独木桥”,而不是构建“立交桥”。现行的教育体系,使我们长期面临着两个尴尬的问题:一是在现行高考制度下,职业学校学生基本没有通过高考进入普通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能力(尽管可以保送少数学生升学),进入职业学校就意味着失去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机会,这直接影响到职业教育的发展;二是未能继续升学的普通高中毕业生怎样进入社会就业?确立第四层级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充分地发挥其教育转换功能,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两个问题。

参考文献

[1]徐涵,高鸿.中外职业教育体系比较研究.东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