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集锦9篇

时间:2023-07-13 16:43:48

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

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范文1

关键词:广西;民族聚集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土化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1-18

一、广西少数民族聚集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土化的时代价值

1.宏观层面:坚定意识形态,凝聚中国力量

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的关键一环,与“五位一体”中的其他建设布局相互作用、相得益彰。首先,有利于意识形态的构建与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其在引导社会价值风尚、统一基本价值取向和规范价值行为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其次,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安定,经济的发展。在统一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价值观上,既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也需要结合具体实践,才能在风雨变幻的国际形势下,继续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迈进。最后,文化的去粗取精与整合。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互融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具有时代性与民族性,更好地播种于少数民族地区,播种于广大的农村地区,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的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2.微观层面:提高个人修养,实现人生价值

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来说,在树立国家和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的同时,个人的价值准则更是与他们息息相关的,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处于这一准则的监控下,处于内心的道德约束下,处于社会的监督下,使他们在环境的熏陶与传统文化的影响下,积极内化“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深刻内涵,把其作为个人为人处世与行为规范的准则,更好投入到社会发展的大潮中,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广西少数民族聚集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土化面临的问题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状有所背离

(1)多元价值观念冲突。面对全球化过程的各种风险与挑战,党和国家都相当重视,并不断积极寻求方法来应对。多元价值观念的冲突就是全球化的一个产物,其打破了中国的旧的道德体系。广西地区少数民族人民也在这个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积极融入世界的怀抱。如每年的东盟博览会,面对西方的价值观与部分消极腐朽的文化形式,加之其以相对通俗的形式传播,从而在中国大地上成为一种流行,这些价值观逐步渗透到农民的日常生活,侵蚀着农村的思想文化阵地,使人民对于物质与利益出现极大的追求,这是与我们所倡导的集体主义是有所背离的。

(2)农村道德水平滑坡与失范。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一些农民日趋功利化,损人利己的观念在这些人的思想中成为一种常态,从而引发了道德滑坡与失范。在利益的诱导下,有些人将传统价值观置之不顾,进而出现家庭不和谐、盗窃拐骗层出不穷、黄赌毒屡禁不止等现象,这些在广西少数民族聚集区是广泛存在的。

2.农村受众主体认知水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要求存在差距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落后,人们的受教育水平相对有限,虽然每年都有大量的西部志愿者来支援广西的建设,但是也是杯水车薪。广西农民整体受教育水平较低,经济较落后,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农村基层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传播方式过于粗糙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乡土化的主要推动者的农村基层干部,其在传播相关文化过程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农村基层干部方面的问题。首先,其观念相对落后,难以适应新形势,不能把握群众的思想动态与教育引导途径与形式。其次,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基层干部不能带领人民发家致富,致使农民对基层干部的信任下降,使其缺乏号召力。最后,农民基层干部内部不协调,分工不明确。另一方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传播方面出现了问题。在农村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教育载体,内容过于空洞。我们知道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借助一定的载体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其形式多样,如理论学习、社会实践等。

4.将当地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地融合任重而道远

农村娱乐方式简单且缺乏一定的载体。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在全国如火如荼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广西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采取的形式大都是广播宣传、拉横幅等,而没有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核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相结合,致使传播形式相对枯燥、乏味。

三、广西少数民族聚集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土化的路径选择

1.发挥青年学生与党员的带头作用

青年学生作为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核和少数民族聚居地传统文化的群体,当地政府可以通过让在外求学的青年到村里或家庭中给村民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把外面的新思想带到村民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通俗化。党员作为党的先进力量,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榜样带头作用。因为党员干部在弘扬先进思想道德方面能做出表率,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2.保障农民的基本利益,消除农民的边缘化意识

农民大多从事农业、建筑业等国家基础建设,而当今由于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突出,农民对社会的不满也有所增加。对于广西这个少数民族聚集区,保障好农民的利益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基本前提。在具体实践中,可以通过宏观调控落实民生政策。如督促农民加入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推行农村养老保险等惠农政策,使之与农村社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乡土化构建相对接。

3.丰富传播方式,巧妙融入当地文化

作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头部队的农村干部,一方面,要不断通过学习、实地调查等形式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农村干部必须心系农民,多为大家做好事做实事,这样才能在农民中起到领导号召的作用,才能不断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土化形式。

4.提高当地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度

当地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在宗教方面,崇尚对祖先或鬼神的崇拜,如每年的农历七月十四就是各族人民祭拜祖先与鬼神的节日。在民俗方面,形式多样,如瑶族的盘王节、壮族的蚂拐节等。在饮食方面,也各有特色,如壮族的糍粑、五色糯米饭等。这些都是广西少数民族的一些传统习俗,但是将这些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的举措却很少。相关部门应增加科研经费,让更多的人投入到少数民族聚集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土化的研究潮流中,探寻当地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通之处,激发人民群众学习的热情。

在广西少数民族聚集区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具有乡土化气息是我们接下来需要长期坚持的一项举措。

参考文献:

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范文2

【关键词】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路径;启示

葛兰西的著作《狱中札记》,主要强调了统治阶级要坚持以教育和说服人民群众的方式,非暴力的获取人民的认同和支持,从而夺取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巩固自己的政权地位。党的十突破性的提出以“三个倡导”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得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有了更加简明深刻的理论依据和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内涵和意义被人民群众所认知理解,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并外化到社会实践中的过程。当今社会,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多元文化以及社会思潮导致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矛盾不断凸显,严重影响到群众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建设也变得任重道远,其过程离不开集体意志的形成,实现路径也必然需要借助“有机知识分子”的合力作用并通过在“市民社会”中长期不懈的“阵地战”,从而获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树立和巩固。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正是满足了这一现实需要,近年来深得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并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力求寻找与本土意识形态领导权构建的契合点和适用点。本文主要运用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中的部分经典概念,重点从其对“文化领导权”如何夺取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路径作出理论适应与理论借鉴分析。

一、积极深入“市民社会”,强化大众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理解

(一)葛兰西笔下的“市民社会”。与以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市民社会”的定义不同,黑格尔与马克思等将市民社会限定在传统的经济领域,而葛兰西所说的市民社会还应该体现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领域。市民社会是文化与思想传播的重要场所,统治者通过民间政党、教会、工会、学校等社会组织,以及报刊、杂志等各种学术文化团体的联合舆论发挥作用,对被统治者进行有效的思想文化控制,从而决定一个国家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以及行为方式。因此与国家职能相比,国家的意识形态职能则更显突出。葛兰西认为国家的上层建筑等于政治社会和市民社会的总和,他指出“目前我们能做的是确定上层建筑的两个主要方面:一个是能够被称作‘市民社会’,即通常被称作‘民间的’社会组织的集合体;另一个则是‘政治社会’或‘国家’。一方面,这两个层面在统治集团通过社会执行‘领导权’职能时是一致的;另一方面,统治集团的‘直接的统治’或命令是通过国家和‘司法的’政府来执行的。”在葛兰西看来,市民社会是文化领导的主阵地,在这里统治者以一种和平的方式获取民众的同意和认可,取得政治领导权的同时从根本上达到夺取文化即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目的。

(二)“市民社会”中的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路径探析。“市民社会”的思想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路径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过程必然需要群众基础,这个基础就是整个“市民阶层”。“市民阶层”即为接受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大人民群众。当前我国存在着大量拥护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建设的民间组织团体和个人,他们不但是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客观对象,同时也是弘扬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力量。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过程中,需要他们发挥自觉地、积极地能动作用。葛兰西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大众化路径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方法论依据,这就要求我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在市民社会或者说人民同意和认可的基础上,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中,让全体人民都能共建共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丰富、意蕴深刻,是人民群众现实需要与理想信念的完美结合。要借助中国共产党人和先进团体的共同力量积极深入市民社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目标,大力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不断丰富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模式,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生动形象的宣传教育方式走进校园、工厂、社区等基层组织,最大限度地争取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触了解,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认知理解进程。

二、大力培育“有机知识分子”,增进大众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接受

(一)何为“有机知识分子”。“传统知识分子”主要从事传统的生产方式,其存在与消灭不会受到社会发展更替的束缚和影响,他们认为自己是独立自由的,不会依附于任何阶级而存在,因而在传播国家意志及意识形态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有机知识分子”是现代生产方式的产物,他们与自己所代表的阶级有着密切的关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他们可以明确表达或宣传自己所属阶级的集体意志,能意识到并且能很好的发挥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领域的功能。葛兰西将有机知识分子的职能归纳为:“知识分子与生产界之间的关系并不像与主要社会集团之间的关系那样直接,其关系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整个社会结构和上层建筑体系的‘调和’,而知识分子恰恰就是上层建筑体系中的‘公务员’。”换言之,就是通过“有机知识分子”对本阶级的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文化传播教育,为实现本阶级的文化领导权提供必要条件。因此,葛兰西认为夺取文化领导权要充分利用有机知识分子提供的支持与帮助,不断宣传无产阶级的文化意识形态,从而完成对整个社会由精神领域到物质领域的全面变革。总之,知识分子阶层在整个国家社会结构中有着决定性的地位,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要把“有机知识分子”当成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自觉践行者,成为贯彻执行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中坚力量。

(二)“有机知识分子”在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过程中的作用。葛兰西的“有机知识分子”,是伴随着新经济结构的出现而产生的,是指同其产生的新阶级保持理论和实践上密切联系的知识分子,是推行本阶级意识形态的生力军和实践者。但葛兰西依据的是当时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需要,这与当今中国知识分子的作用有很大差别,当前中国各界知识分子的主要任务是社会主义建设,他们早已被明确规定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不仅成为国家各级政权的实际掌握者,同时是先进生产力的推动者和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建设过程中,我们的任务是要不断加强对知识分子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在全社会营造一种重视教育、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知识分子首先要认同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播,同时具备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他们各自领域不断研究和创新人类社会科学知识,积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全社会范围形成思想共识,提升全体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接受程度和效果。

三、广泛开展文化领域“阵地战”,推动核心价值观的传承践行

(一)文化领域“阵地战”的实施策略。葛兰西将夺取“意识形态领导权”的过程策略比作军事学里的“运动战”、和“阵地战”。所谓“运动战”是指在军事和政治上对敌人的正面、直接进攻,在葛兰西看来这种直接激进的运动战只适合在当时像俄国一样尚未开发市民社会的国家中运用。而当时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市民社会已经构成一个相当复杂的结构,它可以抵御灾难性的直接经济因素的侵袭,成为本国整个上层建筑的“堑壕”与“碉堡”,资产阶级掌握的国家机器除了资产阶级的民主机构和民主制度之外,还包括资产阶级控制的文化-意识形态传播机构,葛兰西将这种资产阶级的价值观比作像“水泥”一样,潜移默化地灌注到人们的思想价值观中去,即使摧毁了军事防线,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人的思想观念。因此,葛兰西提出了夺取革命的胜利所需要的新策略,那就是转为意识形态领域的夺取文化领导权“阵地战”。阵地战原本是指的以坚守阵地为基础,逐步扩大势力范围来全面夺取胜利的军事策略,在这里指的是无产阶级通过建立自己的文化组织团体来教育群众,提高群众思想觉悟,从而以文化意识形态领域取得胜利为前提,最终再夺取整个国家。所以说,夺取文化领导权的“阵地战”需要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不断的教育,以凝聚和重树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和精神支柱。因此,要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依靠有机知识分子在人民群众中广泛开展意识形态“阵地战”,从根本上打破被资本主义虚假意识禁锢的枷锁。

(二)“阵地战”在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路径中的再运用。葛兰西的“阵地战”,是在资产阶级掌握文化领导权的情况下,无产阶级建立自己的文化组织和团体,不断攻击瓦解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并逐步建立自身文化思想体系,从取得文化领导权层面入手进而夺取革命的全面胜利。这种思想对于当今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路径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这决定了不可能实行如葛兰西所说的“运动战”,而只能是经过“阵地战”作长期建设准备。葛兰西所说的“阵地战”,目的是要建立无产阶级的文化阵地与队伍,以此长期与资产阶级斗争直至取得胜利为止。不同的是,我国现在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也早已获得了文化上的领导权。因此,我们现在强调的文化领导权不是“夺取”,而是要将其继续“巩固”和“发展”下去,要将当前工人阶级的思想文化为广大群众所掌握,使他们自觉学习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精神和基本要求,从而转化为巨大的物质能量,注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现阶段,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文化意识形态渗透,对我国文化建设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定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主导地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占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高地,把握好思想价值观念的导向作用,巩固坚守自己所特有的先进主体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要立足长远发展,要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努力发扬民族精神,广泛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建立健全民情民意沟通机制,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文化产业相关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立与管理,重视文化意识形态的安全,防范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归根结底是要落实到实践中去,因此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在当前经济基础与政治制度的大力支持下,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推动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践行。

四、结语

葛兰西没有教条地理解马克思主义,而是立足于西方无产阶级社会具体情况,进一步认识了文化和意识形态在国家权力实现中的地位价值,创造性地提出一套全新的革命理念和革命方式,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做出了重要贡献。面对当今经济市场化、社会意识形态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离不开一套与其经济、政治需求相适应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俨然成为推动各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思想内核和精神动力。自党的十召开以来,我党特别重视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不断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进程。重新审视提炼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的理论精髓,结合当前我国文化思想领域建设实际,为不断探索和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新路径寻求更为深厚的理论支撑和现实依据。

参考文献

[1] 葛兰西,曹雷雨等译.狱中札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 高其文.葛兰西“文化霸权”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启示[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1).

[3] 和磊.葛兰西与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4] 潘玉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5] 沈崴,王民忠.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思想教育研究,2010(6).

[6] 张缨.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当代解读[J].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学报,2010(9).

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范文3

关键词:价值共识;道德危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168(2014)06-0050-07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离不开作为价值共识的核心价值观,只有在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社会才能形成凝聚力,从而全体成员才可以结合成一个作为整体而存在的国家或者组织。中共十首次提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p.2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应对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所面对的重大问题尤其是价值共识危机而提出的[2]。当今中西方在经济、文化等领域展开了深层次的交流,然而在频繁交往的同时,西方社会的思维日益影响着中国社会。这股社会思潮正在渗透到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改变着我们原本的道德文化。如果任由其发展,中国的道德文化将会被改造进而价值共识就被消解,从而社会赖以存在的心理基础也就会被摧毁,社会内聚力因此溃散,最终导致社会面临道德危机。

一、社会转型期价值共识危机的根源

布坎南在分析各国的传统文化时提出,关于道德文化的抽象模式具有三种形态:道德社会、道德秩序、道德的无政府状态。首先,“凡团体成员中个人成员认为与一个集体单位、一个社会是一致的,而不认为他们是孤立的个人,道德社会就存在于这批人中间”[3](p.110)。其次,“当社会相互作用的参加者彼此之间以对等的道德相待时道德秩序就存在了,但是参加者在这样做时并不意识到共同对一个团体或社会的忠诚”[3](p.111)。最后,“在一个社会里,个人不考虑他人是在他们的道德社会之中,同时个人又不接受道德秩序行为的最低要求,这样,道德的无政府状态就出现了”[3](p.112)。

在道德社会中每个人对国家有着共识与忠诚,每个人自我感觉都属于较大集体中的一份子,每个人在道德上都处于平等的地位。在普遍承认所有人相互合作的前提下,个人都以追求更大的集体利益作为自我实现的目标,从而在这种思维模式下社会具有高度的内聚力。因此,道德社会具有集体的意识,它所奉行的就是集体主义。而在道德秩序下,每个人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价值思维,个人之间不具有共识,社会也就不存在一个共同得到承认的价值目标,因而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个人在社会交往中只遵守互不干涉的行为准则,从而成员之间实际上处于松散的关系中,所以这样的社会由一个个相对独立的个人组成。因而道德秩序带有个人主义的色彩,个人主义是道德秩序的根基。通过比较发现,道德秩序是推崇个人本位的价值观,而道德社会是以集体为中心的价值观。两者的区别就在于道德秩序的实体是个人,而道德社会的实体是集体。

两者源于不同的社会环境,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自逐渐形成了自我的特质。一方面,道德秩序应归属于西方社会。从文艺复兴开始,西方逐渐重视人文精神、倡导自我个性的解放,直到启蒙运动的兴起,这种彰显个人价值的道德观开始深入西方人的精神世界,并且经过资产阶级的理论宣传,逐步形成了一套抽象的思维模式,同时资产阶级革命胜利所带来的资产阶级私有制的确立,又从所有制层面进一步奠定了个人主义的现实基础。个人主义在西欧有着历史悠久的文化积淀,道德秩序就是在西方社会的传统文化中逐渐成长起来的。哈耶克认为,西方人非常缓慢地发展成为他自己也不懂的坚持抽象规则的种种模式,即道德秩序规则[4](pp.153176)。另一方面,道德社会更加接近中国社会。在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中,素来就是将国家放在首位,强调个人对于集体的忠诚,集体意识逐渐成为中国人价值思维的核心。从20世纪20年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始,社会主义的集体意识在中国找到了合适生长的土壤,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洗礼与共产主义政权的建立、社会主义的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发展,社会主义逐渐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传统中国文化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确立,集体主义一直就是中国社会所坚持的价值观。虽然道德社会不能完全等同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但在强调集体主义这一点上是相同的,因而从集体抑或是个人的区分上讲,可以将中国近似看作是道德社会。

在道德秩序与道德社会的中间地带存在着的道德形态,可以称为道德无政府状态,它是当一种道德文化受到另一种道德文化影响时可能发生的状况:一个社会的道德文化在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进而效仿对方而改变自身时,就必然突破自身所能维持其在社会文化心理上存在的限度,进而社会的价值根基就会遭到破坏。外来道德文化通过对原先道德文化的质疑与否定以试图构建自身的存在,但这种改造的手段并不具备构建性而只具有破坏性:作为一种取代的力量,它无法在另一个社会的文化土壤中成长起来,也就不能够完全建立起另一种道德文化。这时社会便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是自身的道德文化已经受到冲击、遭到抛弃;另一方面作为替代者的道德文化却无法创立有效的统治。于是,社会就处于难以完全恢复原先道德文化、同时又无法过渡到另一种道德文化的困境。

困境会造成价值真空(即在原先道德文化遭到侵蚀,而另一种道德文化没能替代成功时,社会出现的道德大滑坡、信仰失落所导致主导价值空白的暂时现象)的局面出现。不久之后,各种多样化的价值观就会占领价值领域的真空地带:在道德文化被否定后,作为价值领域的核心――普遍认同的价值共识就会被消蚀,人们的思想缺乏一个统一的中心,社会中每个人都会形成一套基于自身的价值理念,但这种个体价值缺乏与其他个人价值的一致性,因而个体之间互相都得不到对方的认同。为了争夺处于真空状态的价值领域,互不相认的个人价值就会发生对抗,从而价值领域成了价值冲突的战场,但谁也无法在价值的战争中取得绝对的主导地位,进而纷纷出现的个体价值只能各自占据价值领域的小块地方,将原本在价值共识引领下的价值领域由完整变得支离破碎。如此以价值共识为中心支撑起来的道德文化体系也就随之崩坍,社会处于无秩序的混乱状态。因此,道德无政府状态下价值共识的缺失与价值真空的出现以及价值战争的发生,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就是一场灾难性的道德危机。

二、转型期价值共识危机对社会内聚力及道德多元化困境的影响

道德无政府状态是两种异质的道德文化在受到对方影响后,试图改变自我形态却又无法完成过渡的状态,转变的失败导致价值领域的核心被摧毁,从而出现价值观念的混乱与冲突,这也就意味着社会缺乏一个可以得到普遍认同的、可以主导价值领域的价值共识。因此,道德无政府状态实质上就是在缺失价值共识之下所引起的道德危机。价值共识危机将社会的共同理念割裂成众多碎片化的价值观念,直接导致凭借着价值共识而将社会凝结成一个整体的社会内聚力的溃散,从而使社会陷入分裂与解体的道德多元化困境。

(一)价值共识危机对社会内聚力的影响

一个社会在历史发展中缓慢地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道德文化,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价值共识则能将社会中每个人凝聚在一起,从而结合成社会的内聚力。社会内聚力可以使社会结构变得紧密从而维持稳定。但道德危机摧毁了原先的价值共识,社会大众失去了可以将他们团结在一起的共同理念,这种价值共识的危机就是从心理上直接粉碎了社会结合的聚集核心,也就降低了社会的内聚力。

许多人因信奉一套抽象的道德法则或准则而集合在一起,它规范着每个人在经济生产与社会交往时的行为。在道德规范的影响下,每个人的实践行动与思维认识都具有某种相似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是由普遍的价值认同形成的,又在互相交往的过程中强化与扩大。价值认同的一致性(即价值共识)抵御着源于个人价值的多元化对社会共同价值的侵袭与干扰,使每个人都有同质性的认知。思维的同质使个人与他人之间存在相近的亲切感,从而个人更加愿意通过行动使彼此之间的关系紧密起来,社会内聚力从而形成。但是,如果价值共识消失,社会将不可避免地堕入道德危机的深渊。多元化是价值共识最大的敌人,它试图分解以价值共识为中心建立起来的道德文化,试图以价值的多元取代价值共识的一元,试图以多元价值的混乱对抗改变价值共识的稳定和谐。多元价值通过分化使个人价值逐渐远离价值共识,进而创造价值理念的多样化。因为缺乏价值共识,个人价值之间变得不可通约、不可协调,每个人都在否定对方,从而个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愈加疏远,社会内聚力也就呈现出溃散的态势。所以,价值共识有助于社会内聚力的形成,而多元价值则在削弱社会内聚力。

集体主义远比个人主义在社会内聚力的维持方面所起的作用明显。在集体主义的道德社会,人们彼此之间由于有着共同的一致性、共同的阶级与思想意识而联系在一起。与他人共同组成的集体就是个人价值实现的对象,每个人对于集体有着高度的认同与共同的忠诚。以这种全体普遍的认同所聚拢起来的社会,很少发生个人违背集体共同的目标,因而强大的价值共识可以有力地维持社会内聚力的形成。而在个人主义的道德秩序中,每个人都有着自我单独的意识,个人之间只是不去强迫对方去认同自己的价值,但同时每个人也都处于互不承认的状态,从而社会就由一个个孤立的、静止的、原子式的个人组成。由于互不干涉原则的存在,才勉强维持着个人之间的社会交往与经济活动,这样社会也就处在了实现结合的最低限度,因而社会内聚力往往弱于集体主义的道德社会。

以道德秩序结合起来的社会常常面临着社会解体的危险。究其原因,在于道德秩序的根基――个人主义会消解价值共识进而阻碍社会内聚力的形成。个人主义倡导自我个性的实现,主张价值的多元而反对共同价值的一元,从而个人从不认为自我属于共同集体中的一部分,自我意识往往凌驾于集体意识之上。虽然道德秩序存在价值共识,但这种价值共识――每个人都拥有独立的个性,这种与他人迥异的个人价值必须得到承认,从而由众多个人价值组成的多元价值的存在是合理的――在防止多元价值冲突进而维持社会的稳定方面所起的作用十分微弱。个人时常突破这个最低的价值共识的底线,由于每个人过度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不关心他人或集体,从而激化了个体价值之间的矛盾。不具有有效价值共识的个人主义,加深了个体成员间的不理解与不信任,整个社会无法形成强大的内聚力,从而个人主义的社会时常发生解体的危险。

(二)价值共识危机对道德多元化困境的影响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国逐步融入到了全球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这将不可避免地使我们接触到西方文化。然而中西方的道德文化不是同质的,在西方道德文化产生影响的过程中,中国的道德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冲击,而这种冲击其实就是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侵蚀中国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过程。当一个社会的道德文化受到外来道德文化的改造进而消逝,这个社会就有可能陷入既失去自身道德文化,又无法建立新的道德文化的道德无政府状态,因而中国社会将面临这种道德危机。

中国社会不是由一个个充满个人主义意识的个体所组成的。中国的历史传统表明,这个社会之所以有活力是由于每个人在行为上坚持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中国存在国家为先、以身报国的文化传统,存在个人服从集体的行为规范,存在恪守社会主义集体意识的先进理论作风,即使是面对最难以完成的目标,每个人都会在对于集体拥有同一性认识的前提下,结合成强大的社会内聚力以此共同实现目的。因此不服从集体的个人主义并不属于中国的道德文化,它与中国社会历来所倡导的观念格格不入。如果任由西方个人主义肆意地消蚀中国集体主义的价值观,那么中国的道德文化根基就会遭到摧毁,而个人主义在中国缺乏深厚的历史积淀,因此,个人主义并不会建立起有如西方社会的道德秩序。这就必然导致中国道德文化的破坏与无法重建,从而社会也就处于无秩序的混乱之中。

西方道德文化以个人主义为基础,倡导个体价值的多元、强调任何一种价值都无法主导对方,多元的价值互相处于独立状态。而西方社会的价值共识无法从根本上弥合多元价值之间相互分离的裂痕,因此社会随时都会面临被多元价值分解的危险,随之社会无法形成强大的内聚力进而溃散。由此可见,西方道德文化中由于存在自我不能克服的缺陷,在不受外来道德文化的影响下,其自身更容易面临道德无政府状态的道德危机。所以,西方个人主义的道德文化是不能取代集体主义在中国的价值地位的,这种试图同化的过程必然是不成功的,且对社会安定来说是灾难性的。

西方将自身的道德文化推销给中国,试图使我们接受西方价值模式,进而达到影响与改造中国道德文化的目的,同时也将道德危机传入中国社会。虽然西方道德文化中也带有合理性的成分,诸如强调个人的独立自主、尊重他人行为与意志的自由等,但西方过分夸大合理性的一面,从而掩盖其内部隐藏着分裂社会的多元主义危机。现在中国某些群体尤其是青少年大学生,盲目地全盘接受西方道德文化,质疑与批判中国道德文化,错误地认为若要自由地实现个人价值就要突破集体对个人的限制,这样做的后果将导致集体主义道德文化的坍塌。他们可能并未意识到,在集体本位的道德体系被颠覆以后,自身也将失去在心理文化上的安身立命之所,个体无法通过认知来确认自我的真实存在,而他们寄予厚望的个人主义道德文化将不会带给社会在价值层面的重建,所带来的不过是连西方自己都难以解决的道德多元化困境。

道德多元主义似乎为个人创造了价值选择的自由,在个人面前似乎开启了许多可供选择的道路,然而这是虚假的幻象。个人自以为获得了选择的主动权因而能够主宰自己,然而恰恰在面对这么多可供“自由”打开的门之前个人开始彷徨,自我开始迷茫在多元选择的分岔路口,无法去进行选择与辨认。不是因为他不愿意去思考,而是因为自我成长与生活的文化环境已被摧毁,个人失去了可供依托的空间,自身继而与现实的环境发生了脱离,随之来到了自我都难以确认的超空间。在超空间中个人无法找到自己的具体定位,自我被面前重重多样的道路与大门围困在其中,失去思考与实践的行动能力。因此,个人成了一个无法体认自我存在、不断消解自我认知的破碎化的抽象个体。抽象的个体无法逃脱多元主义所塑造的超空间,在不断地否定与消解认知的过程中难以形成价值共识,因而社会的共同价值信念被众多抽象的个体逐渐分解,进而价值体系崩坏造成的碎片化状态撕裂了社会的关系结构,导致社会内聚力的迅速溃散。

一方面,集体主义的道德文化由于强调对于集体与国家的高度认同,因而比较容易形成普遍的价值共识,在一致性的价值认同的推动下社会内聚力得以强化;而个人主义的道德文化由于注重自我的个性,从而使得个人之间缺乏一致性,因此难以形成对于某一价值理念的普遍认同,这种缺乏价值共识的状况导致社会成为一个个由独立的个人所组成的松散整体,社会内聚力因而容易发生溃散。另一方面,在面对个人主义的道德文化冲击时,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西方道德文化有着自身难以克服的弊病――道德多元化困境。道德多元化困境发端于价值共识的缺乏,其自身充满着对于价值共识的否定。道德多元主义破坏着人们普遍对于价值共识的敬仰,分解着由社会内聚力结成的社会结构,而随着社会的价值共识被消解,社会也就难以避免地失去支撑起社会结构的内聚力,从而被肢解为众多独立的碎片,最终社会就会由于缺乏价值共识从而陷入道德多元化困境的道德危机之中。

三、破解转型期价值共识危机之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西方道德文化分别立足于集体、个人,同时由于所有制的不同,道德文化也带有意识形态色彩:西方是以个人为本位的资本主义价值观,中国则是以集体为本位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当今西方资本主义的个人主义文化不断涌入中国,试图改变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文化,妄想在侵蚀中国价值思维的基础上,将一致认同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分解成多元的、孤立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从而造成社会价值观的混乱、道德与信仰的大滑坡,以此使社会内聚力溃散,最终导致中国陷入多元主义的道德危机。为此,我们需要有足够清醒的认识,积极应对这场由西方道德文化侵略所带来的多元化困境(实质是价值共识危机)的道德危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明确了应得到社会一致认同的价值理念,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中国社会的价值共识”[5]。面对多元主义所造成的价值共识缺失的道德危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主义的价值共识重塑提供了相对统一的准则,并且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成员的思想共识”[6]。这样也就对形形的价值观进行了整合,在很大程度上统一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观念,从而也就抵制住了价值共识危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文化、强调具体环境下现实的个人、增强社会内聚力三个方面,对中国面临的道德危机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中国道德文化传统与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相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继承了中国传统集体主义的精髓,同时又体现出社会主义的性质。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集体为本位构建中国道德文化,实际上也就发扬了中国自古以来就强调的集体主义的文化传统。集体主义文化是中国经过一代代人的历史积淀而缓慢形成的,它已经融入了每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成了国人心理层面稳固的价值形态。中国传统价值观是当代价值观的历史源泉,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的源泉之一[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价值的根基联系在一起,从而带有民族发展的历史痕迹。从浓厚的民族传统中所产生的熟悉感,使得人们更愿意主动地去接近与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而作为价值共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在面对西方个人主义道德文化的影响时,以集体主义的传统理念巩固中国道德文化,通过结合每个人的信念从而汇聚成共同的价值理念,以此防止个人主义思维对集体主义精神的改造,从而也就避免了外来道德文化可能造成的道德无政府状态的道德危机。另一方面,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因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构建的中国道德文化,在坚持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又被赋予了新的突破与发展,它就是社会主义的价值文化。对于资本主义的道德文化来说,它是一种更为先进、更为积极的价值形态,代表着人类道德文化的进化方向,代表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中国道德文化,必然是对落后的、腐朽的西方资本主义道德文化进行完善化改造后的价值状态,从而自身对由于西方价值文化的缺陷而导致的道德危机有着免疫调节的能力。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并为个人创造具体的环境

西方道德文化立足于个人,但个人的概念表现得十分抽象。在个人主义文化中,个体可以不受具体条件的限制而做出多元的选择,从而个人的自我价值似乎得到无限大的实现。然而,这种个人是不真实的,个人突破了环境对人的限制以此将自身从具体中抽象出来,从而来到一个似乎不受限制的绝对空间。在绝对空间中个人看似无所不为,其实自我早已被围困在超时间的、超空间的绝对领域。由于脱离了现实世界,个体无法自我辨认从而成了抽象的存在,最终成为一个被绝对空间分解的个体。西方道德文化就是这样为个人营造了一个看似可以自由选择的抽象空间,其逻辑起点就是绝对空间中抽象的个人。但人并不能突破环境的限制,不能寻求一种连自我都无法把握的抽象,“人并不是抽象地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8](p.452),“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8](p.60)。“现实的个人……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9](p.405)。因而现实的个人非抽象的个人,而是生活在现实世界、受环境制约的真实的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现实的个人出发,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以共产主义理想为方向创造了一个现实的、具体的、可以辨认的环境:在社会主义所有制所确立的物质条件上,个人依据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构建关于个人自身的社会关系网络,在社会网络中每个人对于共产主义信念以及社会主义国家有着高度的价值认同,每个人自身的价值通过实现集体的目标而得以彰显,从而个人也就回到了具体而现实的环境之中。在社会主义的环境中,个人是作为社会主义大集体中的一份子而存在的,这样个人就将自我与国家、集体联系在了一起,从而寻找到了自身最终的归宿。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共同的价值认识并以此强化社会内聚力

西方道德文化倡导多元价值的共存,不刻意追求一个全体都能高度认同的价值理念,所以在缺乏有效共识的指导下,众多个人价值时常突破伦理底线并发生冲突。这暴露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实际上是没有共同的道德理想的,价值共识的缺乏使得社会成员处于互相对立的状态,从而引发西方社会的动荡与混乱,社会内聚力面临溃散的危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是社会公认的价值共识,代表着全体人民共同的道德标准。邓小平指出,“我国人民能有共同的政治经济社会理想,共同的道德标准。以上这些,资本主义社会永远不可能有。资本主义无论如何……不能形成共同的理想与道德,不能避免各种极端严重的犯罪、堕落、绝望”[10](p.167)。可以看出,正是由于中国拥有统一的道德理念与基本的价值共识,拥有凝聚着中国道德文化精髓的核心价值观,因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与西方资本主义道德文化相比具有优越性。这种优越性表现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每个人不再是孤立的、静止的个体,个人之间的关系也不再处于互相敌视的状态。每个人都将自己的价值理念结合成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从而也就将自我与集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个体之间的矛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协调下得以缓解,众多的个体价值围绕在它的周围和谐共存。多元价值冲突的解决以及社会共同的价值目标的建立,使得社会重新汇聚成一个整体,社会内聚力得以强化。所以,在聚合社会内聚力方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共识的中国道德文化的确比西方资本主义道德文化具有优越性。

综上所述,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坚持中国传统集体主义文化、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为自身特点,从而抵制住了西方道德文化中个人主义的同化与落后的资本主义思想的侵蚀。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了一个关于现实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从而帮助个人从西方道德文化所塑造的绝对空间中摆脱出来,由抽象的自我复归到了现实的自我。个人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通过与他人分享共同的价值理念从而确认自我真实的存在,最终找到了自我的价值归宿。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强化自身作为社会的价值共识,从而统一了社会多元的价值,进而结合成共同的价值信仰[11]。这有助于消弭人与人之间价值观的差别,进而解决多元价值之间的冲突,使每个人团结成了一个整体,最终强化在西方道德多元化困境中早已溃散的社会内聚力。

四、结语

由于西方道德文化对中国道德文化的冲击与影响,进而将西方社会的道德多元主义困境传入了中国,使中国面临缺失价值共识、社会内聚力溃散的道德危机。而正是在中国面对价值共识危机之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运而生。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作为中国道德文化的价值核心,就能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的价值共识。只有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才有可能在面临由西方道德文化所引起的缺失价值共识的道德危机时,继续维持中国集体主义的文化传统、保持社会思想的统一以及社会内聚力的巩固,从而使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能够继续推进,中国社会的安定与团结得以保证。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黎庶乐.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的哲学思考[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3,(6).

[3][美]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M].吴良健,桑伍,曾获.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

[4][英]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M].邓正来,张守东,李静冰.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5]黎庶乐.后现代主义思潮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学术交流,2013,(5).

[6]王虎学.多元社会的价值重建――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生成与自觉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7]周向军,王瑜,高奇.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六大关系[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范文4

【关键词】 高中英语教学 价值导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美国价值观

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世界各国的经济和文化越来越趋于一体化。 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英语的学科性质决定了英语教学不能仅仅关注语言的学习与训练,更要关注人文素养的提高和人生价值观的引导。在文化帝国主义的语境下,高中英语教学如何处理中西价值观的关系问题,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教师与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价值导向

高中是一个人价值观基本成形的时期。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也贯穿着思想道德的教育。“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的言谈举止起着润物无声的引导作用。不过,在当今的高中英语教学中,亦有一些教师面临着中西价值观的冲突,适当偏向了西方的价值观念。之所以产生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并不是这些英语教师不爱国,而是他们在长时间西方文化的浸润之下,对西方文化采取了一种情感认同的态度。许多老师在讲授英语课的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热情,极力宣扬西方经济文化的种种好处。在这个过程中,有些高中英语教师竟然有意无意地宣扬了西方资产阶级注重享乐、腐化堕落、自由散漫的生活方式。持这种价值观念的高中英语老师尽管不多,但是也容忽视。那么,针对高中学生中存在着不良价值观念,面临着中西价值观的碰撞和冲突,高中英语教师应该采取什么途径呢?

二、高中英语教师的价值导向策略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高中英语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高中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亦承担着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2.1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中英语教师需要对中西价值观进行比较辨析

对于高中英语教师来讲,需要深入理解、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建立在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才能在中西价值观的辨析过程中不致迷失方向。在比较辨析中西价值观的时候,高中英语教师要深刻地认识到西方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异同。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亦借鉴了西方价值观的某些合理成分。英美国家所提倡的英雄主义、民主和自由的意识对中国现代民主的发展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会学生辩证地分析西方价值观将更有利于学生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心。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抵制西方不良价值观念的有力武器。当今美国致力于将物质追求、享受的价值观推向全球。这种价值观念与生态文明的建设相悖,长远下去也无法实现中国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高中英语教师需要辩证地分析西方的价值观念。

2.2文学文化教学加强正面价值取向导引

文学是人学。不同民族的文学在不同程度上反映着各自独特的价值观念。美国文学中经常表现个人主义价值观,而中国文学则反映着中华民族的集体主义观念。高中英语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比较这种不同,并向学生说明集体主义观念在中国的意义和价值,以加强正面价值取向导引。例如笔者在课堂上遇到美国文学作品的时候,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中人物的性格,往往会给学生引入“美国梦”这个重要概念。我告知学生,“美国梦”是指生活在美国的人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如获得更多的财富,购买一个大房子,或者娶一个美丽的妻子。但是“美国梦”的实质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强调通过个人奋斗实现个人的目标和理想。个人主义虽然有其不可否定的积极意义,但是极端的、不受限制的个人主义容易导致自私自利、损公肥私等不良行为的发生。而在中国则更强调集体的力量,所以年轻人不像美国的年轻人那样有太多的物欲追求。学生通过我的讲解,深刻明白集体主义的重要意义和个人主义的局限性。

三、结束语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下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正确的价值导向不仅有利于统率社会上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念,使社会形成一种强大的合力,而且可以抵御美国的意识形态渗透。

[1] 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范文5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启示

2014年2月24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就如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参加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鉴别对待、扬弃继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广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因此,我们要深入挖掘和阐发其中蕴藏的“合理内核”,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优秀传统文化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价值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是活动方式与活动成果的辩证统一。”因此,民族传统文化即本民族在历史演化过程中沉淀形成的具有民族气质特点的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一致性。首先,优秀传统文化是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它是“根”,为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了文化基础和思想传统。其次,优秀传统文化规定了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第三,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了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社会和谐、和平发展”,既有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展的进步精神。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核心的精神―以人为本。其注重人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强调天人合一,以史为鉴,以天为则。”等都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历史和思想资源。

二、广西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与发展现状分析

(一)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广西,地处华南沿海,多民族聚居地区,是我国南疆最具民族风情代表性的区域之一。悠久的历史与多民族杂糅居住的社会特点形成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而这种在社会发展中代代传承下来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习俗、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也恰恰是中国传统文化历史长廊中的独特一角。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人生礼仪文化:诞生礼、成年礼等,引发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思考,对民族的发展与振兴激发责任感和忧患意识,体现着一定的道德教化功能与文化价值;民间传承文化:壮族神话布洛陀为民造福的品质、妈勒访天边至死不渝的探索精神、妇孺兼知的《刘三姐》传说―勇敢无畏、勇于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永驻心中并激励人们奋斗;传统节日文化:三月三歌节、盘王节、斗马节、依饭节等具有民族性且各具风韵的节日与形式,反映了壮族人民聪明才智、理想追求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同时也拉进了人们的距离,促进了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信仰崇尚文化:布努瑶“开春种树”、彝族“护山节”、布依族和水族的“议榔规约”、侗族“款约”等孕育着和谐、生态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久而久之内化为当地生态道德。“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

(二)发展现状分析。当前一些大学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认识较浅,受时间地点等条件限制一些传统文化习俗不能得到坚持,缺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以柳铁职院随机选取的广西籍学生100人调查为例,结果显示,只有四十人左右能够讲清楚广西有多少民族、有什么传统等,尽管此调查是小范围,不具有代表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大学生们缺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信仰。当问及大学生对日韩文化的态度时,他们却头头是道,并且言语中流露出崇拜。上述对比发现,过多的外来文化已经影响到整个国家或者地区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心中的地位,削弱了大学生对本民族、本区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三、加强创造性转化与发展,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一)积极营造良好环境。将广西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融入思政课教案、拓展于课堂,开设广西民族传统文化概论与壮族文化解读等选修课进行专门讲授,建立传统文化实践基地进行课外体验,以游者身份亲身感悟传统文化内涵、寓教于游”等多种途径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为大学生营造一种充满正确价值导向的氛围,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积极利用社团组织。学生社团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一个优秀的高效社团,它的成员能够通过参与社团活动、管理等多种途径对成员价值观、是非观、审美观的形成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将社团作为弘扬广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通过兴趣与共同点引导成立如“民歌文化会”等组织,弘扬传播与大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广西特色文化,积极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提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性。

(三)积极搭建自媒体交流平台。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自媒体”正逐步成为大众使用最广泛的传播平台,自媒体带来了“人人皆记者”、“人人皆媒体”的惊人态势。因此,自媒体平台自然就成了大学生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班级可以通过博客、微博、微信、百度官方贴吧等建设活动,普及广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定时发起与广西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的话题与讨论,鼓励大家参与其中,进行互动交流。

(四)积极依托节日节庆活动载体。传统节日节庆是弘扬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大学生认识广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积极挖掘三月三歌节、盘王节、斗马节、依饭节等具有民族性且各具风韵的节日活动中所蕴藏的文化价值与功能,通过主题班会、辩论赛、传统文化论坛等多样化活动,将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内化为自我价值体系。

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范文6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教育

党的十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十报告以12个词、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是全体中国人的价值目标,更是青年学生的价值导引。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当代中职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是社会技术劳动的主力,他们的价值观正处在形成和发展阶段,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准确地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中职学生价值观现状及特点

1.以自我为中心,过分讲求实际,重视个人价值,忽略社会价值

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不少中职学生片面追求个人利益,主张个人权利,不能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不能正确理解个人权利的内涵。凡是自己不能获得利益或者不能满足自己利益需求的事,就不愿意干,凡事都先主张权利,却极力回避责任义务,不愿承担责任或者是推卸责任。

2.理想、道德价值取向弱化,以物质利益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占上风

不少中职学生理想价值取向基本趋近于无,真正为社会利益、职业发展的价值取向淡泊。他们更关心自己的物质利益,找工作的标准“不是是否适合自己的专业特长”,不是“是否有利于自己的职业发展”,主要看薪酬的高低、工作的轻松与否,这往往影响学生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道德价值取向也逐步弱化,对自己有利的事就被认为是有价值的,对别人有危害的事往往也去做,而不是判断这件事是否符合道德标准。

3.价值观念盲从、模糊

价值认知摇摆不定,今天了解日本的价值文化,认为要学日本,明天认识了美国的价值文化,又认定要学习美国,社会上流行韩国思潮就一窝蜂地认定韩国的价值观念是最好的。没有稳定的价值追求,明确的价值目标,价值观需要引导和培育。

二、加强中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

1.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冲击,对学生造成诸多负面影响

中职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期,他们极易受到外来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影响,而且还有强烈的逆反心理,认为外来的就是好的,不允许他们做的,他们一定要去尝试,引导宣传他们做的,反而不信任。所以,对中职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十分紧迫和必要。

2.中等职业学校需要良好的校风、学风,正确的价值观是形成良好校风、学风的基础,也是培育良好思想道德基础且有力牵引,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学校就难以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价值观和道德相互联系,建立在道德基础之上的价值观,是人类社会所倡导的,而和道德相背离的价值观,为人类所不容许,要受到人类社会的谴责和限制。纵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是建立在高尚的社会主义道德基础上的,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将有力推动学生思想道德特别是职业道德的教育,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促使学校健康发展。

3.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应对西方价值观念冲击的迫切需要

在当今世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西方文化借助于科技和信息技术而产生的优势地位,利用网络上的种种便利倾销其文化产品,宣扬西方的文化价值观。来自于发达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对青年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不可否认,西方价值观中好的东西我们要学习,但西方价值观念中有许多不符合中国国情,甚至是糟粕的东西,这些误导着广大青年学生成长。青年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的正确引领下,才能抵御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使各项事业朝着符合中国特色的正确道路前进。

三、中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方法与实践

1.在德育课堂教学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德育课堂始终是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教师要吃透教材,精心备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德育课堂教学中,做到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教材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不露痕迹,不生搬硬套,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知、可信、可接受,真正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入学生内心。

2.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主题实践活动

职中学生理论学习能力不强,要开展多样化的德育主题实践活动,通过活动将核心价值观念内化为学生个人内心信念,体现职业教育“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3.加强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与德育实践相结合,实现知行统一

任何价值观念最终都将表现为人的活动行为,将价值观教育与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紧密结合,从小事着手,树立明确的价值标准,长此以往,养成良好习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根植于学生头脑中,实现知行统一。

4.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营造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良好氛围

在当前全社会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好局面下,与家庭、社会紧密配合,积极发挥家长委员会、家长会的作用,要求家长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率,展现积极向上的言行给学生,发挥表率示范作用;与社区、政府配合,积极参加社区、政府各项宣传教育活动,弘扬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

5.创先争优,树立榜样,激励青年学生健康向上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学校创设人人争先的氛围,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人物树为典型,这样的榜样来自学生身边,有积极的示范作用,能够激励学生积极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染每一个学生。

参考文献:

[1]王向明,李清泉,李景治.十精神解读,2012(11).

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范文7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理论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理论内涵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所蕴含的道德范式、政治方向、文化基础、伦理基础与结构等,是其构成的理论维度上的内在逻辑、思维结构和文化倾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理论内涵主要如下。

1.1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倾向社会道德价值观均有着明显的阶级特征,其中蕴含着政治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具有阶级特征的,奴隶社会的道德价值观明显区别于封建社会道德价值观,西方资本主义道德价值观也与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差异明显。即使是按照哲学家尼采的划分,道德价值观也可以归类为奴隶道德与贵族道德。“社会主义不仅是一种理论、一种运动、一种制度,同时也是一种价值观。从起源上看,社会主义首先是作为一种价值理想提出的。”[5]从价值倾向上看,社会主义适应无产阶级和进步人类摆脱资本的剥削和压迫,因为解放全人类的需要而提出和建立,其本质上具有强烈的解放意识和平等追求。社会主义追求共同富裕,强调个体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最终实现社会和谐和世界和谐,在此过程中实现个体的真正意义上的自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有着明显的社会主义倾向,强调社会的整体构建和和谐,注重民主、平等、公平、自由的社会构建,强调公民个体应该在社会建设和民族伟业中建构自己的社会目标,并强调国家层面和社会层面的社群道德,这是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方向的重要体现。

1.2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既是对传统中国社会伦理精华的学习,也是一次成功的扬弃和继承。中国社会中道德与政治联系紧密,传统中国社会强调道德的政治性,并将其视为社会稳定发展的价值基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中的价值观体系也有着相同的特点,富强、民主既可视为国家层面的道德价值观,也可视为国家的政治目标。而自由、民主既可视为个体的政治价值观,也可视为社会的道德价值观。中国社会的传统道德中蕴含着中国社会的智慧,对传统社会智慧的尊重正是一个民族自信的重要表现。中国社会在很多领域有别于西方社会,西方学者分析认为,“中国从来都是而且将继续是一个社群社会;实现中国人民的正当欲望需要提倡一种社群社会的民主形式,而这种社群社会的民主形式与当前支配西方各民主国家的自由主义民主模式是有抵触的。”[6]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军事和文化强势,不断强化其价值观的霸权,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必须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静态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得以和谐稳定的精神支柱,动态上是社会主义获得快速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7]

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个体与社会一体的伦理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伦理基础并非是简单的个人主义,也不是西方社会采取的自由主义,个人主义与自由主义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将个体与社会对立,在思维上是一种典型的二元对立思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伦理基础是个体与社会的一体,两者视为社会结构的两维,共同协调发展,社会为个体创设道德环境,个体为社会贡献道德力量,最终实现社会和谐和国家富强,在此过程中,个体也得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儒家伦理具有潜在的类同性,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基本构成元素,是对传统中国儒家文化中德治文化、礼治文化等合理元素的一种汲取和时代创新。

1.4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中国社会范式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一个重要理论倾向是中国社会范式的自信,这一点在当前西方社会范式极为强势的今天弥足珍贵。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汲取了世界文明的共同成果,同时又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和谐统一。[9]中国社会范式既传承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文化和伦理,同时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并最终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此基础上,扬弃学习西方社会的普遍性的社会智慧,最终形成了中国社会范式。中国社会范式注重社会整体利益、强调社会和谐发展、着眼于社会平等并致力于世界和平和国际理解,这是与强调自由主义的西方社会范式差异明显的人类另外一种典型的社会发展范式。基于对中国社会范式的自信,将社会价值观划为三个层次,注重社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强调个体发展的生活、工作、社交等领域的道德价值观,是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重要内涵。价值观的自信在全球化的今天弥足珍贵,“在西方文明占据优势的现在和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任何缺乏核心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基本原则,其文明的核心竞争力将逐步沦丧,难以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0]对于中国发展来说,“中国崛起的过程也是中国精神传统新生的过程,在这个新生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着范导与引领作用。”

1.5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个体发展与社会一体的伦理范式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伦理范式是典型的个体发展与社会一体的伦理范式,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理论内涵。伦理范式是社会道德的一种基本哲学思维范式,伦理范式体现着该社会对道德价值观的整体认同和整体设计。个体发展既是社会的推动力,但也可能成为社会中的不确定因素,所以对于个体的发展道德取向,至少可以划分为个人主义和社群主义两种倾向。前者强调个体的利益至上,后者强调社会和群体的利益,两者都有着自己的理由和逻辑,但在具体的发展中,却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个人主义的伦理范式强调个人自由,强调社会对个体的最小规范,最终导致的是社会的多元,可能导致社会内部个体冲突加剧,形成为原子化的社会。而社群主义伦理范式则强调社会和群体的利益,最终要求个体与社会相协调,这种社会一般内部联系密切,社会呈现的是一种分子化的社会,虽然个体的自由不是绝对的,但每个个体都有着自己的心灵归宿。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伦理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的价值观存在,还是一种生活的现实存在。“道德概念不仅体现于社会生活方式中,而且部分构成社会生活方式。”[12]整体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具有以下伦理意义。

2.1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国家、社会和个体的三个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划分为三个层面,分别是国家、社会和个体,这种三个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是一种新的伦理学划分,传统上伦理学均从个体道德开始,一般都将社会道德价值观默认为个体的道德价值观的扩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强调国家和社会层面的道德追求,也是对社会整体建设的一种目标和方向,同时也明确了社会个体的道德要求,三者内部联系紧密,共同服务于社会整体建设和发展。

2.2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社群主义伦理倾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有着明显的社群主义伦理学倾向,这是强调社会整体利益取向的伦理范式,是从社会定位个体,并注重个体自由、平等、民主的一种社会发展路径。这种社群主义伦理范式,既与中国传统伦理相协调,同时也与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意识形态相适应。“盛行于众多亚洲社会的儒家精神强调:权威,等级制度,个人权利和利益居次要地位,一致的重要性,避免正面冲突,保全面子,以及总的来说,国家高于社会,社会高于个人。亚洲人倾向于以百年和千年为单位来计算其社会的演进,把扩大长远利益放在首位。”[13]中国的社群主义伦理范式具有历史上的优势,西方学者注意到,“按发展和成熟的几乎任何一项标准来衡量,中国至少在2000年内如果不是唯一领先的文明社会,也是领先的文明社会之一。中国人在治理一个幅员辽阔而人口众多的社会方面,既无堪与平,更无出其右者。”

2.3个体与社会的价值观的和谐一体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注重社会的整体建设,同时也强调个体的社会、工作和社交等的具体道德价值观,前者有自由、平等、民主等价值观,后者有敬业、诚信、友善等。个体与社会价值观的和谐统一,是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重要伦理基础。在西方伦理学中,个体与社会天然冲突,所以“以权利为基础的自由主义的支持者们认为,个人都愿意为个人自由和自主而接受暴力犯罪和社会、经济的不平等这样的代价。然而,在一个像中国这样的社群社会里,这种偏爱自由而不顾人身安全与经济公平的做法似乎显得极端。”[15]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为强调个体与社会的和谐,不只是行为的和谐,更是价值观的和谐。“像自由和自主性这样的字眼对于自由主义的说教是占着核心地位的,而赞同社群主义的人想到的字眼是合作和责任。”

2.4社会内部价值观的和谐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强调社会内部价值观的和谐统一,注重社会整体的主流价值观的指导,要求核心价值观体系内部结构严谨、相互适应、相互支撑,这是鲜明区别于强调多元主义自由价值观的西方社会的。西方强调社会价值观的多元竞争,并反对任何主流价值观的存在,认为这种存在本身就破坏和危及了价值观的自由竞争。我国社会强调价值观的多元,通过社会整体价值观建设,实现内部道德提升、价值观和谐,共同服务于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这样的社会发展路径,是具有自己的社会伦理意义的。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历史意义

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具有重要的伦理学历史意义,是中国社会范式的自信的重要体现。首先,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建立了伦理学的中国范式,这是明显地区别于西方伦理价值观体系的一种新的社会范式,这种社会范式融古老的中华文明与现代的社会主义为一体,共同构成为中国社会范式的理论基础;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与西方自由主义价值体系形成了一种健康而必要的对立补充,西方自由主义价值观体系为西方认为不证自明,不言而喻,认为自由是天然的首要价值,第一价值,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则认为自由与其他社会价值观同等重要,但自由不是具有强势优势的第一价值;其三,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体现了中国伦理价值观的充分自信,这是中国社会从政治自信、经济自信到伦理价值观的自信,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的重要体现,其背后体现了中国人对自己的道路的掌控力和控制感;最后,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是人类社会建设的一种社会典范,抛弃了西方式的个体与社会二元对立的基本假设,同时以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智慧,结合时代需要,创造出一种新的社会建设路径和方向,注重个体与社会、国家的共同发展,这种社会典范是人类社会多元发展的必要,也是健康发展的必须。从这一角度看,人类社会的社会发展范式需要良性和健康的竞争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建构对中国还具有特殊历史意义,近代以来,“其他国家的领导人有时企图摒弃本国的文化遗产,使自己国家的认同从一种文明转向另一种文明。然而迄今为止,他们非但没有成功,反而使自己的国家成为精神分裂的无所适从的国家。”

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范文8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认同 教育模式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中都产生了重大的变化。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的精神文明状态也在时时发生着变化。大学生作为年轻的一个群体,他们对新鲜的事物和信息有着很强的接受能力,同时也不断向社会传播着新的知识和信息。但是他们尚未走入到社会中,缺乏自主的、独立的人格,在思想政治状况方面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的政治、文化和经济生活都不断发生各种变化,尤其是西方价值观的渗透,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也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在这种背景下,我们需要对新时期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所产生的变化,并且通过有效的教育模式,对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进行重塑,帮助大学生构建健康的、独立的价值观念,这对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必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事业的发展。具体的说,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具有以下三方面的必要性:1.满足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需要在经济和文化全球化日渐明显的背景下,我国社会和文化也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西方文化的渗透对我国传统精神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发展形势下,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也是重要的前提和保证。2.满足大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在多元文化背景的冲击下,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受到了前所未有有的挑战,尤其体现在价值观认同方面,很多大学生都存在着信仰迷茫、缺乏明确的价值观判断标准、功利主义明显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缺失的现状进行深入的剖析,有利于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体系进行全面审视,并且为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提供详细的理论指导。3.满足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完善的过程中,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对于尚未进入到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的弥漫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向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对于高校来说,必须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取向,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缺失的表现1.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缺乏理性的思考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指导思想,但是在西方国家存在着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并且认为这些思想将最终取代马克思主义。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这一理论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性,有大部分学生表示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而是停留在表面。由于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尚缺乏全面而且系统的认识,有少数的大学生政治信仰产生动摇,这说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2.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认同感较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在于让大学生认同和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信仰,切身体会到人民群众的利益与大学生自身的利益是一直的,从而促进大学生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性。而当前的大学生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对于集体利益都缺乏认同,他们更加偏向的是个体和自我利益的实现,在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缺失。3.存在着民族虚无主义倾向爱国主义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国民族精神的核心主义思想,因此民族主义在大学生群体中应当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但是,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西方国家的民族思想或多或少的对我国民族主义思想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在西方外来文化的接受方式上,需要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是仍有少数大学生走入了西方国家的民族主义精神更好的误区。4.大学生知行分离现象明显通过对当前大学生群体荣辱观的调查和分析可以发现,大学生群体都具体有正确的荣辱观,并且对于社会意识和思想道德的正确与否有着明确的判断力。但是实际的情况是,有些大学生存在明显的知行分离现象,虽然在思想上具有正确的价值观思想,但是在行为上却存在着明显的脱节现象,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在思想道德的践行方面较为缺乏。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缺失的原因1.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片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首先是利益层面的认识,才能上升到理想信念层面的认识。大部分的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都有一定的片面性,这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和内容的认同方面不够平衡。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而每个大学生作为一个个体,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决定了他们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2.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实践存在脱节现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指导大学生实践行为的前提和基础,大学生对于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是处在不同层级上的。由于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方面较低,因此在实践行为方面,他们往往是依据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利益角度做出选择,而忽略集体的利益。3.多元文化影响制约了大学生的价值观选择和判断多元文化背景的冲击下,很多大学生的个体意识逐渐增强,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也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大学生处在思想价值观念初步形成的阶段,对于西方思想中的新事物尚且缺乏足够的判断能力,如果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大学生便很难对西方的价值观进行判断和选择。所以,必须要依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才能抵消西方价值观不良因素的入侵。

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模式的分析当代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方面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而且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对自己的价值观做出正确的定位,清楚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因此,需要通过科学的教育模式,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培养,主要包括:1.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导价值体系,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化事业发展方面发挥这重要的作用。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必须要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此同时,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充分发挥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和凝聚力。2.促进教育模式的改进要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行改进,将灌输与渗透进行有机地结合,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灌输方式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最为基本和传统的教育方式,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将教育目标和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但是这种灌输的方式并不能将价值观进行全面的渗透,所以仅仅依靠灌输是不够的,还需要营造合适的教育环境,充分利用相关的教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情感的感染和熏陶,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关键因素,大学校园的和谐建设,能够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通过内在环境和外在环境的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全面渗透。当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目标和方向相一致,这时就会促进大学生形成合乎社会发展的价值观认同情感,并且充分发挥其熏陶和引导的作用,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培养提供助力。4.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成效由认知、认同到情感认同、行为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本过程,而要完成这一过程,需要建立有效的内化机制。内化机制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解读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教育机制,理论认知与社会实践的联动机制,从教化、体验到体认、固化的心理机制。

五、结束语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制度建设的进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是其核心内容,对于培养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共产党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一项战略任务,而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因此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培养,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能够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体系,在学习和生活中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不断探寻价值观教育的新模式,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事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3-29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3-296.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9.

[4]李友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与培育[J].理论月刊,2007,(10).

[5]罗爱军.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J].辽宁大学学报,2007,(03).

[6]英健.重建当代价值认同的思理路和方法解答[J].湖南社会科学,2006,(02).

[7]张怀重.加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探析[J].社科纵横,2008,(06).

[8]贺善侃.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价值认同与冲突[J].邓小平理论研究,2003,(05).

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范文9

[关键词]新加坡;共同价值观;启示

[作者简介]卢艳兰,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博士,江西

南昌330063

[中图分类号]D73/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8—0037-04

1991年1月,新加坡国会发表了《共同价值观白皮书》,将“国家至上,社会优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社会关怀,尊重个人;协商共识,避免冲突;种族和谐,宗教宽容”作为新加坡的主流价值观。20余年来,为贯彻实施共同价值观,新加坡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价值观教育。如今,共同价值观不仅在新加坡逐渐深入人心。而且得到了新加坡所有宗教和种族社群的广泛认同,乃至成为促进新加坡经济发展和实现社会和谐的强大精神和文化力量。借鉴新加坡共同价值观教育的成功经验,对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大有裨益。

一、新加坡共同价值观教育提出的背景

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新加坡提出共同价值观教育,这并不是应时而作,而是新加坡政府经过反复论证、长期酝酿和深思熟虑的结果。共同价值观教育的提出既有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又有复杂的国际政治原因。

(一)整合多元社会文化价值观

新加坡是一个多元种族、多元宗教、多元信仰和多元文化的国家。“多元性”是新加坡的一个主要特征。这种多元性所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不同信仰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敏感性。多元性问题处理得好,它可以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动力;处理得不好,则会给社会带来强烈的震荡和动乱,甚至使国家和社会陷入混乱和瓦解。正如李光耀所言:“我们是汇合了来自中国、印度以及马来世界不同地域的移民,我们必须传授给我们年轻的一代以共同的基本行为准则、社会价值观以及道德教条。这些准则、价值观以及教条将能塑造完整的未来新加坡人。”“我们无法消除各不同种族集团之间的文化和宗教差别。可是,我们却必须创立足够的共同价值观以及一个单一的国家观念。”

为了塑造“完整的未来新加坡人”,培育新加坡人的国家意识和“单一的国家观念”,整合多元社会文化价值观,1988年10月,新加坡第一副总理吴作栋提出以新加坡各族的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制定国家共同价值观,并成立了专门负责制定共同价值观的机构——由李显龙担任局长的国家意识局,发起新加坡大众参与共同价值观制定的大讨论。

(二)解决年轻一代价值观危机

新加坡自建国后,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在短短几十年内迅速跻身于世界发达国家之列。关于新加坡成功的原因,李光耀指出:“新加坡成功的一个最强有力因素,就是50到70年代那一代人的文化价值观。由于他们的成长背景,他们肯为家庭和社会牺牲。他们也有勤劳俭朴和履行义务的美德。这些文化价值观帮助我们成功。”但是到了80年代,对于新加坡年轻一代来讲,他们物质生活条件优越,备受父母宠爱,父辈建国创业的艰辛对他们来说既陌生又遥远。现代科技和资讯的发达,使新加坡年轻一代的价值观与父辈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

1989年1月,黄金辉总统在议会开场演讲中指出:“以往支撑我们发展的传统的亚洲道德、责任和社会观念,正让位于较为西方化的、个人主义的和自我中心的生活观”。他认为有必要确立新加坡各民族和宗教团体所共有的核心价值观,“它们应体现作为一个新加坡人的最基本点。”为了保留和传承新加坡的传统文化价值观。抵御西方一些消极文化的影响,化解新加坡年轻一代价值观危机,新加坡政府认为必须在社会上尤其是年轻人中大力弘扬共同价值观。这是关系到新加坡未来兴衰存亡的大事。

(三)回应西方国家的人权外交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向发展中国家推行人权外交,即把人权作为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的条件,以此推进全球民主化。在新加坡与西方人权外交的冲突中。最主要的对手是美国。虽然新加坡在安全和经济上对美国有所倚重,但人民行动党在执政理念、执政方式以及对待民主、人权、价值观等根本问题的看法上与美国大不相同,这也致使两国在一些外交事件上产生分歧,有时冲突还很激烈。20世纪80年代中,新美两国因新闻自由问题产生分歧,后又因外交官事件和90年代的迈克·菲事件再起波澜,与美国的一系列冲突把新加坡推到了人权外交的前台。为了抵制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人权和民主说教,回应这些国家的“人权外交”,新加坡提出共同价值观。以此表明新加坡在价值观和文化方面的立场和态度以及坚定捍卫国家的决心。

二、新加坡共同价值观教育的内容

关于“五大共同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国内学者多有阐述,本文不再赘述。这里,笔者想就共同价值观内容的特点发表以下看法。笔者认为,新加坡共同价值观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体现了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新加坡共同价值观是在博采新加坡各种族价值观念共同精华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异中求同,达到了多元的统一。新加坡政府通过有意识的鉴别和选择。使各个价值观之间的互斥性减少到最低限度,求同存异,最终形成能为新加坡所有宗教和种族社群广泛接受的“共同价值观”。

但是,新加坡政府也强调,一元性并不能取代多元性,必须以多元性为基础。共同价值观不等于儒家价值观或其他任何一种宗教价值观,不同种族和不同信仰的人民可以通过根据本族文化特点和宗教教义去丰富和实践共同价值观。正如李光耀所言:“请别忘记,这五大共同价值观。并不等于是一套完整的人生哲学。华人还必须依靠儒家思想、道家学说和中国民间传统价值观来相辅相成。马来人和印度人也必须分别依靠马来风俗习惯和回教,以及印度风俗习惯和兴都教来补足。如果我们把这些不同背景的文化混成一体,我们所得到的是非驴非马的东西。”

(二)体现了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与互补

新加坡地处东西方文化交汇点,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新加坡成为亚洲和欧洲联系的枢纽。正因为如此,李光耀指出:“东方和西方的精华。必须有利地融汇在新加坡人身上。儒家的伦理观念、马来人的传统、兴都人的精神气质。必须同西方追根究底的科学调查方法、客观寻求真理的推理方法结合在一起。”新加坡共同价值观吸取了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精华,将东方的群体主义、家庭观念与西方尊重个人、协商民主的思想相融合,探索出了一条新的文化道路。它既包容了东方各文化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西方文化的精髓,奠定了一个国家所应有的基本价值取向,也为其他国家在文化全球化中如何选择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模式。

但是,在处理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关系的问题上,新加坡还是有所侧重,它是以东方文化为主的。因此从本质上看,新加坡的共同价值观仍属于亚洲价值观或东方价值观。新加坡政府在《共同价值观白皮书》中强调新加坡“在关键方面是一个亚洲社会”,并且仍将如此。“尽管我们讲英语、穿西装,但新加坡人不是美国人或盎格鲁-撒克逊人。如果在更长的时间里新加坡人变得与美国人、英国人和澳大利亚人难以区别,或者更坏,成为他们可怜的仿制品(即一个无所适从的国家),那我们就丧失了与西方社会的区别,而正是这些区别使我们能够在国际上保持自我。”

三、新加坡共同价值观教育实施的途径

新加坡共同价值观教育实施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主要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及法治管理等。

(一)学校教育是共同价值观教育实施的主渠道

目前,新加坡中小学学校德育的指导性文件就是政府发表的《共同价值观白皮书》;学校以共同价值观为指导,重新设计教材,改革和创新了教育方法。新加坡小学《好公民》教材编写的宗旨是:“培养具有以下美德的好公民。即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维护组成社会的家庭、加强种族和宗教间的宽容大量和相互体谅、协商解决问题。”中学德育教材《公民与道德》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增加了国家建设、各民族间共同价值观的认同以及各宗教与种族的信仰与风俗等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共同价值观。

(二)家庭教育是共同价值观教育实施的重要基础

新加坡共同价值观吸收了儒家传统价值观中家庭本位的思想,大力宣扬家庭的价值,强调家庭的意义。要培养新加坡人的家庭观念,就必须加强家庭教育。新加坡领导人认为家庭是培养年轻人正确价值观的重要场所,家庭环境以及父母、祖父母等长辈的行为习惯对年轻人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学校教育所不能替代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李光耀指出:“新加坡未来的进步,大体上系于家长如何教导他们的子女而定。政府提供机会,如果家长不训练他们的孩子,政府是无能为力的。”

(三)社会教育是共同价值观教育实施的重要形式

除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之外,新加坡的大众传媒、居民委员会等社会机构在共同价值观教育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力补充。

新加坡政府对电影电视类节目进行了严格的管制,规定凡有伤风化、不利于青少年道德培养的节目不得在电视上播出,并严禁一切有色情暴力内容的书籍、杂志以及音像制品的出版发行。新加坡的居民委员会是政府的二级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加强居民之间以及居民与政府之间的联系。居民委员会经常会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如睦邻节、各种传统节日联谊会等来加强居民之间的联系。使不同种族的居民之间加深了解,做到团结和谐。

(四)法治管理是共同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补充

新加坡是一个法治国家,一向以法治严明而著称。在共同价值观教育上,新加坡注重将教育与管理相结合,使道德的“软约束”与法律法规的“硬约束”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

在新加坡,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警示牌,如“禁止乱扔垃圾”、“禁止横穿马路”、“禁止攀越围栏”、“禁止垂钓”、“禁止吸烟”等;在各种“禁止”的条文下,还明码标价,注明了违禁罚款的价码。正是这些警示牌,使新加坡人养成了讲公德、守秩序的文明习惯,造就了一个现代化花园国家。

四、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启示

联系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新加坡共同价值观教育的成功,可以给我们如下启示: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正确处理好主导性和多样性的关系

新加坡在保持多元文化差异的前提下,努力寻找和挖掘各文化间的和谐对话和观念共享,在多元互异的道德文化传统之间寻求道德共识,把“共同价值观”作为全国各族人民共同遵守的基本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在多元文化社会中构筑了多元统一的学校德育体系,较好地解决了主导性与多样性这一多元文化社会的主要矛盾。

借鉴新加坡共同价值观教育的成功经验,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应正确处理好主导性和多样性的关系问题,坚持主导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一方面应尊重和理解各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通过交往和对话形成不同文化传统间的良性互动;应引导人们学会辨别各种文化价值观中的合理成分与不合理成分,对多样性的文化价值观持以同情地理解和合理的批判。另一方面。应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培育人们基本共同的价值理念。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正确处理好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关系

我国和新加坡同属亚洲社会,且都有相似的儒家文化渊源,都以构建现代和谐社会为目标。新加坡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很值得我们借鉴。从本国国情出发,对东西方文化保持清醒感,正确处理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关系,建立并奉行符合本国国情的价值理念,是新加坡共同价值观给我们带来的重要启示。我国的文化建设也要立足于我国国情。吸收和借鉴外来的文明成果,必须要与中华民族优良的文明传统相结合,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继承发展、借鉴创新应是现代多元社会中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