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劳动教育的收获和体会集锦9篇

时间:2023-07-20 16:25:22

劳动教育的收获和体会

劳动教育的收获和体会范文1

(一)职业教育培训对就业稳定性的影响

就业的稳定性通常以某一工作平均持续时长来衡量,国际上通常以从事某一工作的时长是否持续6个月以上来判定工作的稳定性。在此,用就业的平均持续时间来考察农民工就业的稳定性,按照不同就业时长可将其就业稳定性划分为4个档次:就业持续时长1年以上的为稳定性良好,6个月至1年的为稳定性较好,3~6个月的为稳定性较差,3个月以下的为稳定性很差。据此标准,结合调研数据,统计分析如下,就业稳定性良好的占比为21.3%,其中51.8%的人员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就业稳定性较好的占比为23.6%,其中48.2%的人员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就业稳定性较差的占比为28.7%,其中31.3%的人员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就业稳定性很差的占比为26.4%,其中仅有10.5%的人员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从统计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职业教育培训对于就业稳定性的影响是相当显著的,二者存在正相关。就业定是劳动者专心从事本职工作,获得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其对劳动者和用工方都具有深远影响。研究表明那些不利于个人职业生涯进一步发展,而岗位经常变动且无成功可能的就业是较低质量的就业。劳动者获得长期稳定的职业,更利于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发展,有利于在选定的职业中获得更高质量的就业。对于用人单位来说,稳定的就业环境和人力资本更利于单位整体水平的提升,从而促进本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工作的稳定性可以体现在劳动合同的签订率与职业地位方面。职业教育培训对其影响也是比较显著的。调查显示,农民工通过相关职业培训,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对劳动合同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相比未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劳动合同签订率显著提升。而且,通过访谈得知,参加过职前教育培训的人员对于劳动合同的期限、公正性、具体条款的表述更加重视,能够很好地规避一些恶意企业设下的“陷阱”。对于存在异议的合同条款,双方通过平等协商能够更加有效地实现公平。双方协商签订的劳动合同赋予劳动者更多应有的权利,能够保障劳动者参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决策、自由表达意愿,切实保障员工的民主参与和监督。然而,许多未参加过职前教育培训的农民工,由于社会经验缺乏、法律意识淡薄,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用人单位利用,从而陷入被动局面。此外,通过职前教育培训,可以促使劳资双方签订更加公正合理的劳动合同,保障各项条款准确翔实、指标细化、工资待遇合理、在劳动法规定的范围内确定合理的工作时长,使劳动条件和社会保障符合相关法律的要求。职业教育培训对于农民工获得稳定的职业地位,拥有较高的职业声望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高质量就业与职业地位息息相关,由于社会分工不同,出现了不同的社会分层,社会分层往往与职业声望、职业性质、权力、收入、学历、自由度、自主性等因素有关。分析这些相关因素可发现,不同社会分层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与不平等,这种分层往往与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相关调查研究人员发现,职业教育培训与农民工的职业地位存在一定的关联性。经过一定期限的职业教育培训与未进行相关教育培训及培训期较短的人员相比,前者往往能够获得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因此,更容易获得稳定的、声望较高的职业。

(二)职业教育培训与就业者社会保障的关联性

社会保障是高质量就业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包括职工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并提供带薪休假等基本社会保障。这些社会保障,尤其是“五险一金”是国家强制用人单位必须为员工缴纳的社会保障基金,也是公民保障自身权益的重要基金项目。然而,现实中却有一些用人单位为追求高额利润,凭借自身在就业市场中的强势地位,减少人力投入资本,不为企业员工缴纳应有的“五险一金”,严重损害了农民工的基本劳动权益。要实现高质量就业,劳动者必须充分意识到劳动保障对自身权益保护的价值,认真了解“五险一金”的法律法规,维护自身基本权益。调研数据统计显示,农民工社会保障水平普遍偏低。养老保险参保率为15.8%,其中,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占比为72.8%;医疗保险参保率为17.9%,其中,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占比为65.3%;工伤保险参保率为25.8%,其中,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占比为67.6%;其他保险参保率均不足10%。调查显示,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社会保障意识明显增强,未参加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对于社会保障的参保意识淡薄,未参加基本社会保障的比例相当大。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好多人对于企业克扣“五险一金”行为采取了默认态度,并未提出任何质疑和申诉。这反过来又助长了企业违规行为的发生,对于农民工实现高质量就业造成了巨大障碍。然而,劳动保险待遇的落实是就业队伍稳定的基石,是社会保障制度稳步实施的前提条件和可靠保证。因此,要通过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堵塞漏洞,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不断提高职工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水平,有效提高农民工的就业水平,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二、职业教育培训与中观就业质量指标的关联性

(一)职业教育培训与劳动条件保障的关联性

劳动条件保障是否到位反映了企业基本保障制度是否健全,以及实施是否有效。劳动条件包括用人单位为员工提供的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条件。物质条件包括国家法律规定的工作时长、劳动保护设施、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满足要求的办公设施等;精神条件主要包括用人单位的激励机制、和谐上进的团队氛围、友好互助的团队精神等。数据统计分析显示,农民工平均每周超过法定工作时长的比例为16.7%,其中,未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比例为78.9%;劳动保护设施满足工作要求的比例为96.5%,其中,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占比82%;安全卫生符合要求的比例为91.2%,其中,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比例为95.2%;办公设施满足要求的比例为85.6%,其中,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比例为65.3%。调查显示,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更加注重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劳动条件保障状况,关注工作时长和节假日的安排是否符合国家法律的规定,注重自身劳动安全的保障以及健康卫生条件的供给,更加重视团队关系的和谐与精神上的满足。工作环境安全与否事关农民工生命安危,卫生条件是否达标直接关系到农民工的身心健康,因此,高质量就业要求用人单位为农民工提供安全卫生的工作条件。然而,现实状况令人担忧,我国每年因工伤事故、职业安全漏洞造成的伤残死亡比例以及职业病的比例依然很大,尤其是农民工所占比例更大。这与农民工参加职业教育培训的比例很低存在直接关系。

(二)职业教育培训与职业匹配度的关联性

为了降低人力资源的浪费,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在选择人力资源时,专业对口成为其选择的关键因素。调查显示,由于职业教育培训的针对性较强,尤其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许多职业教育培训是针对就业市场需求开办的,因此,经过培训的农民工更容易找到与所学专业匹配度较高的职业,其比例达71.7%。知识、技能、职业的广泛性决定了任何人不可能成为全能型通用人才,人力资本专用性较强的特点决定了人力资本使用的专业性特点,劳动者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只有在相匹配的职业领域方能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职业教育培训减少了农民工就业选择的盲目性,增强了其专业优势,使其能够找到更加适合自身专业发展的职业角色定位。因此,只有通过职业教育培训,让农民工自主选择适合自身的职业,并保障农民工持续社会化发展的需求,才能有利于农民工职业生涯的不断社会化发展,适应社会环境、生产条件等的持续变迁,从而跟上时代步伐,顺利实现个人的社会化发展。

三、职业教育培训与微观就业质量指标的关联性

(一)职业教育培训与职业收入水平的关联性

劳动报酬是职业收入的外在表现。职业收入水平是劳动者能力、价值以及对所属单位贡献值等内在属性的外在表现。当然,这种衡量标准往往因时、因地而异,涉及较为广泛的社会因素,也反映了该职业地位的被认可程度。由于不同职业的收入存在一定的差异,诱导劳动者对自身利益和收入水平的更高追求。调查显示,农民工的职业收入水平普遍较低。月收入水平在3000元以上的仅占15.6%,其中66.3%的人员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43.6%的农民工月收入低于2500元,其中,51.2%的人员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30.3%的农民工月收入不足2000元,其中,33.5%的人员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此外,还有10.5%的农民工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其中,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比例仅为19.6%。可见,职业教育培训与职业收入水平呈正相关。调查显示,农民工实现职业收入水平增长较为便捷和有效的手段就是通过职业教育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较为典型的案例就是通过职业教育培训获得更高级别的技术职称,例如,高级工、技师等,这些更高级别的技术职称与劳动者职业收入水平的提高呈正相关。此外,通过职业教育培训可获得相应职业的从业资格,而这些职业往往是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职业,具有较高的职业声望和相对可观的职业收入。由此可见,职业教育培训与职业收入水平呈正相关,二者具有良性的互动效应,彼此相互促进与提高。

(二)职业教育培训与职业满意度的关联性

调查显示,经过职业教育培训的农民工有73.8%找到了满意度较高的职业。职业教育培训与职业满意度呈正相关,经过职业教育培训的农民工往往能够找到符合自身意愿、具有一定职业声望的职业,工作环境、方式、状态、挑战性等更容易满足自己的期望,往往就业压力适度、人际关系和谐。声望越高的职业要求劳动者的职业素养越高,劳动者只有不断进行继续教育才能满足职业的要求,形成了劳动者素质与职业声望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因此,若要实现高质量就业,劳动者就需要不断通过职业教育培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便在劳动力市场中谋取更高的劳动报酬,获取更优质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承担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工作等,提高职业满意度。此外,劳动者的职业满意度还体现在劳动者的利益表达和自身权益维护,以及自由决策方面。调查显示,经过职业教育培训的农民工,更善于通过合法渠道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在此情境下,政府和用人单位只有不断调整和完善农民工利益表达机制,才能实现各方利益群体的和谐发展。调查显示,经过专业教育培训的农民工,往往更自信,能够更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个人决策力和执行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此情形下,若用人单位能够为员工提供自由的决策空间,就能够充分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促进员工潜能的充分发挥,使其创造更大的劳动价值。调查显示,员工参与所从事职业的某项决策后,会增强其使命感,使其更加努力地为实现决策目标而奋斗。根据管理学家道格拉斯的Y理论,对人的激励主要来自工作本身的内在激励,让其承担更具挑战性的工作,参与更多职业决策,承担更多责任,发挥更大潜能,做出更大业绩,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在管理制度上给予员工更多的自,实行自我控制,让员工参与管理和决策,并共同分享权力。因此,只有通过以上手段,赋予员工更大的自和决策空间,才能满足员工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因此,建议企业采取激励手段,尤其是提供员工免费职业教育培训的机会,促进员工高质量就业,实现企业、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职业教育培训与职业发展的关联性

劳动者个人职业发展是高质量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公平的晋升机会、个人发展空间,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机会,单位内部流动以及向上一层次发展的机会等,高质量就业要求打破阶层封闭固化的局面,保障社会合理化流动。调查显示,职业教育培训为农民工职业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参加过职业教育的人员相比之下职业发展更为顺利,晋升和自主改变现状的比例更大。尤其是对新入职的员工来说,处于职业发展的初级阶段,职业发展进步的热情和动力更高,职业教育培训则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农民工通过职业教育培训,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增强自身内在储备,不断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从而获得更大的职业发展机会。由于职业差别,不是所有用人单位都能为劳动者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劳动者需要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获得并胜任高质量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参加专业教育和培训,是提高自身胜任力的有效途径,若不能通过专业教育和培训来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即便获得挑战性的工作也很难胜任。调查显示,经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更容易获得具有适度挑战性的工作,更容易激发劳动者的内在工作动机。职业教育培训助推劳动者结合工作实际,发挥自身最大潜能,从而促进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满足。

四、结论

劳动教育的收获和体会范文2

关键词 人力资本 教育产业 战略

一、人力资本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

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舒尔茨在探讨美国经济增长中总产出的增长比要素投入的增长更快的根源时,发现人们为提高技能和掌握知识广泛利用空闲时间,对教育、保健、在职培训等方面投入的要素,在现代经济增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根据费希尔资本概念的内涵,将这些要素定义为“人力资本”,认为他们是一种可以生产出来的生产资料或投资结果。1962年美国《政治经济学》杂志刊载“对人的投资”。接着1964年贝尔出版了《人力资本》一书,建立一套关于人力资本形成及分析教育与训练投资回报率的理论。自此以后,把人的知识、技能、健康及其他具有经济价值的人的精神能量看作是一种人力资本存量,即可以作为现在和未来产出与收入增长的一个源泉的认识得到了普遍认同,并主导了教育经济学研究,对劳动力市场分析、工资决定及其他经济学分支产生重要影响。人力资本具有以下特征:

(一)人力资本不能与其拥有者相分离。罗森认为,人力资本的“所有权限于体现它的个人”这和物质资本不同,物质资本的所有权,既可属于个人,也可属于家庭、社会或国家,但人的知识、技能、健康等并不能与其载体分割,因而其所有权也只能属于其载体。

(二)人力资本是通过对人的投资而形成的资本。在进行这些投资时,会遇到重要的私人与公共选择问题。从人力资本中获得的私人回报是激励家庭与个体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动力,而社会回报则是激励公共投资的动力。

(三)人力资本是不可见的,能够观察到的只是人力资本的效果。这种效果包括内部的与外部的两类。人们对人力资本的认识大多数是从学校正规教育、在职训练、工作经验、健康状态及其他各种有用的信息,对个体及其家庭的经济生产率、收入、福利等的内部影响中了解到的。如受教育多的工人生产率与收入较高,也能获得更多其他非经济性收益。但人力资本不仅具有内部效应,而且还具有外部效应,如受教育多的工人能提高其他人的生产能力。外部效应对经济增长也有相当的积极影响。洛克斯认为,在人力资本高度发展的环境中各个技能层次上的人的生产率会更高。人力资本不但会强化劳动力的生产率,它还强化物质资本的生产率。他认为“人力资本的积累是一种人类团体的社会性活动,这种活动在物质资本过程中是不存在的”。

二、教育市场行为需要遵循人力资本运营规律

人力资本运营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对劳动者高能素质的投资经营和对劳动力素质的配置使用,而实现经济增长和收益增加,进而达到资本增值的目的。

(一)人力资本的投入与产出效益应成正比。

根据2010年社会调查,每个家庭培养子女到大学毕业需要140081。其中,幼儿园阶段占总花费的19.7%;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占总花费的20.9%;高中和大学阶段花费占总花费的59.4%。如果培养到中专技校毕业15年累计需要教育费用68640元。调查显示,有54.1%学生家长认为目前教育收费偏高,换句话说,是人力资本的投入成本太高。作为人力资本的投资者,当然希望将人力资本投入市场之后,能够获得回报。然而,现今众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寒窗苦读数十年,花去数万元学费,还得在家待业,投资回报遥遥无期甚至无法收回,致使部分投资者对教育产业丧失信心。从这个角度来讲,也体现出教育市场行为是一种低效率的、高风险的人力资本投资行为。出现人力资本的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如果单纯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来讲,各类学校培养人才的角色没有明确转变,意识不到学生付出了教育经费就应该获得相应质量的教育服务或者说由于学生与学校力量对比的差异,学生无法争取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学校作为“人才制造”的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毕业生质量达不到客户的要求或者说不符合客户的要求;另一方面,作为广大投资者家长或学生本人,由于自身掌握的信息有限及自身决策能力的限制,可能并不清楚自身的条件是否适合攻读自己选择的学校或专业,也不可能准确的预测毕业以后自身可能的就业情况如何。因此,教育必须遵循人力资本的投入与产出效益应成正比的规律,努力改变目前存在的这种困境,调整教育管理模式、发展模式、运行模式,取得更多人的投资,增加人力资本,发挥良好效益。

(二)人力资本运营必须符合市场规律,以确保教育产业在合乎教育规律与市场需求双重条件下健康发展。

与大量投入巨额教育经费、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毕业生毕业无法就业的现状相对比的是,近年以来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地区出现了“缺工荒”:既缺少技能要求不高的普通工人,更缺少制造业需要的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工人。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外务工人员收入水平低下及工作条件恶劣以及“三农”问题引起重视及改善,导致农民工的回乡回流;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导致80年代以后出生人口的减少;外资及个体私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加大了对用工的需求;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资金、观念的限制,对投资培训熟练工人的积极性不高,大多数企业招聘工人都希望招聘年轻工人。除此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需要引起我们重视,就是大量适龄青年由于教育盲目扩招而进入了高等院校,致使高等院校学生难以就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生源减少,技术性工人缺乏。

教育有多重功能,但就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而言,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教育机构需要转变观念,真正以市场为导向,培养支撑、服务于这一转变所需要的各类人才,真正发挥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效率。

(三)人力资本的开发与投资需要投资者与需要者共同努力。劳动者通过对自身能力素质进行投资,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和培训,人力资本的使用价值便形成了。于是,劳动者便由人力资本生产的投资者转变成了人力资本的所有者。然而,劳动者对人力资本的所有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收入。所以,他必然要将这种能力素质转让给需要者,进入最终产品(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生产过程。人力资本的需要者会选择所需人力资本投入生产经营,从劳动者身上赚取收益。于是,人力资本的所有者与需要者之间就会围绕人力资本的等价转让和有效运用而产生一系列经营性的关系。人力资本的开发、投资和利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者想要获取更多收益,他必须配合、支持甚至投资劳动者,让其学习深造,产生更大的价值。这里既有双方在市场上的平等交易关系,也有生产中的指挥隶属关系。如何协调好这两个层面的关系,以取得双方最大效益,关键在于教育要遵循市场行为,因为人力资本的生产是人力资本使用并发挥出最大作用的前提和基础。

三、围绕提高教育投资效果,选择教育市场行为战略

教育市场行为是一种现代经济现象。因此,必须遵循人力资本运营规律,改革教育方式,围绕提高教育投资效果来制定教育市场行为战略。

(一)给予劳动者充分自由选择权是形成教育市场的制度条件。

人力资本是凝固在人体内的,天然属于个人,只能由其天然的所有人控制这种资本的启动和利用,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就是劳动者本身。所以,必须确立劳动者对人力资本的产权,即劳动者以一个独立利益主体的资格对其所拥有的人力资本行使所有权、支配权和收益权。具体而言,这种产权包括劳动者具有选择专业对口单位和地方流动就业的权力;具有根据市场经济等价交换的原则而自主定价转让某些特殊技能的权力;具有按照人力资本价值获得合法收益的权力;具有依法保护其拥有的人力资本不受侵犯的权力等。以上这些权力,任何单位、部门和个人都不得以任何借口进行限制。只有如此,才能充分调动劳动者进行人力资本生产投资的积极性,形成教育产业的市场需求。在现阶段,人力资本之所以属于劳动者个人所有,除了人力资本是“附属”在人体身上这个因素外,还因为人力资本是由劳动者自己的投资形成的,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收益。

(二)遵循市场规律的教育,有助于促进教育结构的合理化。

合理的教育结构是取得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教育结构越合理,为社会经济部门培养和输送的人才的数量越多,质量越高,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就越大。教育结构的合理化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是教育结构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即初等教育、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比例要适当;二是高等教育内部的结构要与经济的部门结构相适应。无论是对社会还对个人,初等教育的回报率都是最高的,因此,为了提高教育投资的效率,需要加强对初等教育的投资。但是中国执行的“科教兴国”战略却是以发展高等型教育为基础,从而导致了初等教育投资严重偏低。仅从生均经费来看,中国每位大学生和中学生的投资相当于小学生的57倍和20倍,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国目前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对基础教育投资比例偏低,影响了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普及义务教育的速度,另一方面现在地分散教育投资体制,造成了广大农村和落后地区教育投资的严重不足,解决基础教育的发展问题需要从这两方面入手。就第一方面而言,一是需要增加政府教育预算支出,从而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资,二是国家应该将教育资源向基础教育倾斜,在提高全民素质上下功夫。高等教育的发展则通过提高现有高等教育资源和利用率来实现。

(三)缩短培养周期,是提高教育投资经济效果的重要途径。无论是劳动者还是教育生产部门,对形成人力资本的教育投资都是一种预付资本。而预付资本的共同特点就是要减少占用时间,加快周转循环,方能最大的增值。在这里,对于劳动者而言,获得同样的高能素质,如果所用的脱产学习时间缩短,那么所需费用就会相应减少,能够用较少的投入取得较大的收获。而对于教育生产部门来说,培养人力资本的周期缩短,那么在同一时期用同一规模的教育设施,就可培养出更多的高能素质劳动者,单位成本降低,净收入增多。所以,对于脱产连续性的教育,在保证质量标准即“知识与技能标准分”的前提下,通过全面的教育改革,缩短培养周期,这确实是提高人力资本教育投资效果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刘茂松.论人力资本与教育产业化战略[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

[2]孔祥国.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本[M].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

[3]邱雅.公共教育投资比例的国际比较与分析[J].中国统计,2008.

劳动教育的收获和体会范文3

一、人力资源投资的范围和内容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将人力资源投资的内容概括为五个方面:①医疗和保健支出。②在职人员脱产、不脱产培训支出。③学校教育支出。它包括学生直接用于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的费用和学生上学期间所放弃的收入(机会成本)。④企业以外的组织为成年人举办的学习项目。⑤个人和家庭为适应就业机会的变化而进行的迁移活动的支出。

企业的人力资源投资是企业单位为获得和开发人力资源所进行的投资。它可分为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原始投资和人力资源重置投资两种。前者是指为了获得和开发人力资源所必须进行的投资。包括:①取得新职工必须的支出,包括薪金、广告费、费、差旅费等;②增强员工的技术、管理、社交等方面的能力而进行的开发投资,包括用于培训的学费、差旅费、材料费、咨询费和学员必要的薪金、补助等。后者是用能够在某既定职位上提供同等服务的人来代替目前在该职位工作的人所必须的投资。包括:①取得能提供同等服务的新人所进行的投资;②培训新人使他能在既定职位上达到预期业绩水平所进行的开发投资;③原任职者离开其岗位的遣散费用和组织所需要的代价。

二、人力资源投资效益的分析与评价

(一)从投资主体看

对于人力资源投资,不同的投资主体有着不同的考虑,从而就有着不同的投资动机与投资行为,并具有以下不同的效益内容。

l.国家即政府所关心的是通过该项投资能够达到综合效益,并注重投资的产出率。从国家角度看,投资的效益包括:①满足社会成员的有关需要,如办公立学校、医院等,这是政府的基本责任;②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增加人力资源的生产动力;③有利于实现社会平等,促进社会进步;④与国家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相配合,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国家的经济目标,促进国家财政收入的提高。

2.企业是具有独立权益的经济实体,它所关心的是通过投资增加经济活动的效益。从企业角度看,投资的效益包括:①满足自身业务活动对各种人力资源的需求;②为企业长期发展的目标服务,即保证企业不断成长的持续性适用人力资源的供给;③提高企业员工素质。增强个人发展的实力,提高企业对员工的凝聚力,从而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与竞争力;④有利于树立企业的公共形象,从而有利于吸引人才、壮大企业的实力,并能获得社会人力资源的回报。

3.作为社会劳动者的个人,所关心的是经济支出为自身的生活目标服务,取得人生生涯发展的效益。从个人的角度看,投资的效益包括:①促进自身劳动能力的形成,获得立足于社会的“资本”;②能具备特定的职业技能,有利于个人的择业和就业;③获得发展创造条件和机会,有利于晋升和事业的发展;④使学识、观念、修养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促进人的自身全面发展;⑤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回报,即一定时期的投入,可以转化为以后较高的工资收入。(二)从投资的具体内容看“从企业人力资源投资的具体项目或内容上看,由于在企业内人力资源的流动,一般不涉及人力资源的迁移投资问题。企业人力资源投资的项目不同,其效益的评价亦有所不同,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企业员工本身生产投资效益评价。企业员工本身生产投资的含义是用于形成员工正常健康人体的生活消费的费用。劳动者通过生活消费维持了健康的体质,通过供养家属生产出未来的劳动力。这方面的投资包括企业支付给劳动者的各种报酬。这是对人的生活的投人,也有人的生产产出。但是某个时期的人的生产费用的投入,并不导致即时劳动人口的生产产出,同一时期的投入与生产产出之比,不能准确反映真实效益;同时在计算上也存在困难。因此,评价公式可以表述为:企业员工自身生产投资效益。人口预期生产量。人口生产费用。

2.教育投资效益评价。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培养社会劳动者。这样,教育就具有了“生产性”,其支出就成为一种投资。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源投资中的最主要部分。

企业人才教育的投资是企业自行支付的教育、培训费以及向社会的教育捐助支出等。反映在企业账上的是职工教育基金、学校经费基金以及营业外支出中与教育相关的部分。作为企业,可通过计算某人因学习培训而少为企业创造的收入来进行确认和估计。

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可通过以下途径判断和估算:①通过教育培训,培养出各种类型的专业人员和技术工人,保证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和不断发展。②通过教育,促进科技的进步,并将其成果物化到企业生产中,使得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③通过教育,提高劳动力资源质量,并通过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使企业产出率大大增加,经济效益大大提高。④通过教

育,提高了劳动力资源的质量水平,并促进了人的各种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加劳动力的流动性和进一步自我开发,减少结构性失业。

教育投资效益公式可表示为:教育投资效益二教育投资收益现值之和、教育投资成本现值之和。

3.保健投资效益评价。人力保健是对劳动力资源采取各种措施,以保持其健康水平。人力保健投资,包括卫生保健投资和劳动保护投资两部分。前者是通过对患病者的医治和健康者的预防措施,来减轻或消除疾病对人类的侵袭,维持人的劳动能力。卫生保健投资包括医疗卫生部门人员的工资、医疗卫生设施、药品等。通过这些投资,可以取得下列效益:①延长人口的平均寿命,以增加人的劳动年限;②保持和提高人们的体力和智力,提高同量活劳动的产出率;③提高企业员工的健康水平,减少患病导致的工作日下降的经济损失和患病后的治疗费用。后者是通过投资改进生产设备、增加防护措施,以保护人力资源。劳动保护投资主要包括:生产技术、安全技术装置,劳动环境监测和治理装置,个人劳动保护用品和有毒有害劳动的保健补贴等。通过劳动保护投资,可减少用于工伤事故、职业病的各种医疗费、补贴费等和由此损失工时造成的经济损失,并保护了人力资源,使之可以增加产出。

劳动教育的收获和体会范文4

关键词:农民教育主体探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能否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素质。只有不断分析研究新时期农民教育的特点,完善农民教育体系,改进农民教育方式,使真正的农民内在素质“质变”为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具有更可靠的保障。

一、农民教育中存在的缺陷

长期来国家不断加大农民教育的投入力度,通过开展“绿色证书工程”、“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等多渠道、多形式农民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农村依然表现出农民素质偏低、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得不到充分应用、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不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产品竞争能力不强、农民收入不能稳定提高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归根结底在农民教育中,真正从业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民没有得到应有的教育和培训,农民作为受教育的主体地位不够突出。

(一)“农民”定义上的不清晰,使得农民教育的主体地位不突出

农民是指农村中从事种植、养殖等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居民,而人们习惯上不是以农村居民的职业特性界定农民身分,往往是以农村户籍为依据,将农村户籍的居民统称为农民,模糊了农民与农村居民的概念。农民教育则应以农业科学技术为内容,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村居民为对象,以提高农民素质和科技水平为目标的教育活动。由于“农民”定义不清晰,使得农村开展的各种技能培训和教育活动,自然也就纳入农民教育的范围。同时由于农业生产经营的特殊性和鳃决农村居民养老保险问题的复杂性,使得从业农民从未设定也难以设定年龄界限,在年龄段上也不易明确农民教育应突出的主体对象。习惯上或广义上的农民概念,极容易忽视真正从业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民的受教育问题,使得农民是农民教育的主体地位不突出。

(二)对解决“三农”问题理解上的偏差,使得农民教育的方向发生偏移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发展现代农业是农村增收、农民致富的两个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我国有8亿多农村居民,农村劳动力4.8亿左右,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只需2亿,农村富余劳动力通过培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对增加收入,富裕农村,改变农村面貌等有着积极作用。为了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和素质,增强农村劳动力输出后从业的适应性,有必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以高素质的农民为基础,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同时,并不能放松或忽视农民教育工作。事实上在农村教育和培训过程中,往往出现重劳动力转移培训,轻农民教育现象。农村劳动力转移又是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为主体对象,这部分农村劳动力通过培训得到转移后,农民教育又不能同步开展,更突显农民素质低下和农民老龄化问题,农民接受教育的程度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制约因素。

(三)接受教育的需求意识不强,使得农民自我放弃接受教育的主体地位

农民接受农业科技知识具有眼见为实的特点,农民获取的农业科技知识较多的是通过农民之间的信息传递和示范影响,加之“学者不农、农者不学”的传统意识和传统耕作方式的沿袭,影响了农民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农民接受教育在时间和经济上必须有一定程度的付出,农民的收入状况和接受教育后获得收益的滞后性,同样影响农民接受教育的积极性。更突出的是农村劳动力中38%左右是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49%左右是初中文化程度,增加了农民接受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难度,降低了接受教育的欲望和信心。农民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某种程度上是自我放弃接受教育的主体地位。

(四)农民教育的体系虽然健全,但培养新一代农民的重视程度不够

建国以来,我国十分重视农民教育工作,高等农业教育、中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无论是教育职能,还是地域分布的覆盖面上,都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农民教育体系,这是由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农民教育或农业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特殊地位。然而,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加之社会对学农、务农的偏见,农民教育体系中培养新一代农民的职能有所削弱。农业院校不断向多科性、综合性学校发展,农科专业学生数在学校中只占30%左右,同时学生“服务农村、献身农业”的观念比较淡薄;农村职业教育并没有突出培养新一代农民的办学理念,往往偏重于以劳动力输出为培训导向;农村基础教育不仅缺乏对学生“学农、务农”的必要引导,往往以跳出“农门”作为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的动力。现代农业是以相对完善的生产条件和物质装备为基础,有效运用现代化的生产手段、农业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等要素来组织和经营,要求农民需要具备农学、机械学、管理学、信息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因此,要取得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不能仅仅依靠对现有农民的教育和提高,更重要的是确立培养新一代农民的教育理念,着力于对新一代农民的教育和培养工作。

二、突出农民是受教育的主体地位的措施

我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坚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理念不可动摇。发展现代农业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惟有进一步重视农民教育工作,加强对现有农民的教育,重视对新一代农民的培养。只有突出农民是受教育的主体地位,才能提高农民教育的实际效果,才能为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

(一)推行农民登记制度,合理界定农民教育的主体对象

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民历来没有从业条件和职业要求,使得农民教育的实际效果不能显现。推行农民登记制度,就是从职业特性和年龄要求上明确农民从业条件和职业要求,从机制和制度上确定农民的职业身分,真正意义上赋予农民与工人、教师一样具有职业内涵。农村居民通过系统的农民教育获得“农民从业资格证书”,使农民有表明职业身分和职业技能的“工作证”,或是农村劳动者从业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准人证”。只有推行农民登记制度,合理界定农民的职业资格,规范农民的从业条件和职业要求,才有利于突出农民是受教育的主体地位,提高农民教育的针对性,让从事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民真正得到教育和提高。

(二)发挥国家宏观调控职能,调动农民接受教育的积极性

农民无论是受教育的程度,还是收入水平都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农民的素质状况和收入水平直接关系到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农民教育不仅是要加强引导,使农民从关心自身利益的角度提高接受教育的自觉性。农民教育更重要的是社会问题,国家必须从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度,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建立相关保障机制,推动和促进农民教育工作的开展,调动农民接受教育的积极性。

1.运用现代企业制度发展农业,从制度上调动农民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实行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小规模、家庭式的经营方式已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在保持农村现有行政组织体系的框架下,注册成立多种形式的农业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建立新型的农村政企关系,运用现代企业制度发展农业。农民在新的生产组织形式下,必须主动接受教育,获得“农民从业资格证书”,使农民更新传统农业和经验农业理念,提高文化知识水平,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真正在素质上“质变”为社会主义新型农民,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同时运用现代企业制度发展农业,能够有效地开拓农村就业市场,吸收更多的接受高等农业教育的学生回到农村创业,从而改变农民的整体素质状况。

2.进一步调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方式,让受教育者有施展才能的空间。由于土地是农村居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为了显示公平,农村居民均享有土地承包权。随着农民家庭人口的变化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分散、小规模的土地承包经营方式必须调整,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的状况必须改变。鉴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和农村居民享有土地承包权的特殊性,农村居民可将土地承包权以入股的方式流转到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并参与分红,使土地相对集中达到适度经营规模,实现土地承包权与土地经营权的分离。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将通过农民教育取得“农民从业资格证书”的农民吸收为职工,参加生产经营活动并获得劳动报酬,同时在失业、养老、医疗服务等方面纳入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实行农村居民土地收益与农民劳动收益的分离。

3.建立健全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机制,让农村居民获得基本保障。确立农民职业化,提高农民教育的成果,离不开社会保障机制的支撑,实行农村居民土地收益与农民劳动收益的分离更离不开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健全。

首先,建立健全农村居民转移后的社会保障机制,解决其离开土地后的后顾之忧。农村居民转移到城镇后不论从事何种工作,往往都被称谓“农民工”,在社会地位和劳动报酬上均难以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公平。农村居民通过技能培训后转移到城镇就业,国家必须实施强制性政策措施,使之在失业、养老、医疗服务等方面纳入城镇社会保障机制,保障农村居民转移后的基本权益。

其次,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障机制,让老龄农民老有所养。目前农村还没有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老龄农民不得不依靠承包土地的粗放经营来维持生计。如果让老龄农民在维持土地承包权的前提下退出农事操作,必须发挥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障机制,使老龄农民的生活通过承包土地的股份分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等途径得到基本保障。

劳动教育的收获和体会范文5

一、我国工业化过程中农村职业教育需求的基本趋势

未来的几十年,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时期,思考并解决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基本立足点应该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使得我国农村出现的一个明显变化是:农村人口、农村劳动力大为减少。据估计,占全国总人口60%的农业人口将在今后20―30年内减少到30%,40―50年内减少到10%(李水山,2005)。大量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就要在非农产业中就业,要通过工业化解决这一部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伴随着工业化和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农村和农业还将出现一系列新变化。如农业进一步拓展,产业结构优化;农业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也会出现新的变化;农业生产的市场化、产业化也将日益发展。因此,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背景下,我国农村劳动力有两个基本流向:一部分流向非农产业,成为农村转移劳动力;一部分仍从事着农业生产,是农业劳动者。据有关资料统计,前者在农村劳动力从业就业结构中呈迅速增长趋势。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革,出现了就业结构和就业方式的重大变化,这使得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因此,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农民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因农村劳动力转移所产生的教育培训的需求。为适应城镇生活和非农产业就业的需要,农村转移的劳动力需要具备在非农产业从业的知识、技能以及在城镇生活的能力,从而能够胜任新的工作,顺利融入城镇的公共秩序和公共生活。对农村转移劳动力进行职业教育培训就是服务于这方面需要而产生的。第二,是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职业技能教育培训的需求。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停留于农村的劳动者必须具备在新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下从事农业生产的知识和能力,甚至还必须具备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适应市场经济的知识和能力,这一部分农业劳动者应该是工业化现代化社会中的新型农业劳动者。我们可以把满足第一个方面的教育培训活动称为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教育培训,把满足第二个方面的教育培训活动统称为对农业劳动者的教育培训。虽然教育培训现在还没有引起社会的重视,这方面的教育需求还显得微不足道,但随着工业化和市场化的发展,其重要作用将会日益显现。

二、影响农村职业教育需求的因素

在上述基础上,可以对农村职业教育做如下定义:农村职业教育是与我国升学教育不同的教育体系,它是以农民为教育培训对象,从满足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未来农业发展的需要出发,以农民的从业就业为直接目的的职业教育培训活动。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包括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正规教育在学校里进行,教育的对象是还没有开始工作年轻人,非正规教育是在学校以外进行的教育活动,教育的对象通常是成年人(吉利斯等,1999)。作为社会教育系统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也应该包括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两部分,农村职业教育需求则是为更好地实现就业从业的目的,农户对自身及其家庭成员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所产生的正规职业教育培训和非正规职业教育培训投资需求。从目前看,影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需求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一)现行的职业教育培训机制和模式

农民居住分散,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明显,因而农业生产本身的地区性、多样性、季节性特征以及城镇工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市场化需求,使得农民对职业技能教育的需求在教育的内容、形式、教育培训地点的选择以及时间的长短和安排等方面呈现灵活性、多样化和地区性特征。因而,对农民的职业技能教育供给也应该从这一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然而,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培训机制和模式显然还不能适应农民对职业教育的需求。

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科教兴农的推动下,我国的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着巨大的潜在需求,然而,各地普遍出现的职教生源不足现象却反证了我国农村职业教育需求的不足。这一现象的出现首先与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培训机制和模式有关。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科教兴农的汹涌浪潮前,我国的社会相关机制、社会教育系统却显得反应迟钝。总体说来,由于没有准确的需求依据(李水山,2005),农村职业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形式以及所需时间等缺乏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原有的职业教育模式和实施主体越位、缺位、错位的现象同时存在,不能适应工业化过程中农民从业、转业的需求,抑制了农户对职业技能教育的投资。在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教育培训方面,随着我国工业化的推进和城乡就业障碍的逐渐扫除,农村劳动力将日益成为非农产业、城镇企业的就业主体。有资料表明,农民工占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已达46.5%,建筑业中农民工的比例更高达80%(人民网,2005.2.1)。

我国城镇、非农产业对具有一定人力资本水平、拥有一定就业技能的农村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大,在这样的推动和压力下,由政府或民间举办的针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实现非农产业就业的各类培训、职业技能教育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农村职业教育的内容、形式等供给的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不能满足城镇非农产业对具有一定技能的民工的需求,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民工荒”和职教生生源不足相互矛盾的现象并存,是这一问题的现实注脚。据有关人士预计,今后10年内,每年有平均1000万至1400万农民工需要通过工业化解决就业问题,中国目前并没有到农民工全面短缺的地步。“民工荒”反映的不是劳动力供给的数量问题, 局部地区的“民工荒”现象,凸显了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中的结构性矛盾,具有一定人力资本水平、具备在非农产业就业的知识和技能的农村劳动力短缺是“民工荒”的实质。在对农业劳动力的教育培训上,由于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长期以来,农业技术变迁缓慢,农业生产主要是手工劳动,同时农业生产的市场化、专业化和规模生产程度低,农业生产劳动主要凭借体力和农民之间口口相传的经验进行。所以,在农村中,农业生产的职业观念不强,对农业生产的职业要求不高,因而,出现针对农业劳动力的正式或非正式教育培训、农民成人教育、短期教育培训的供给不足的现实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农民现期收入水平

教育具有较长的投资期,对个人和家庭而言,对教育的投资是一种提高未来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投资。农户是否对教育进行投资,是否承担得起教育成本的支出,在消费品价格和教育成本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农户的现期收入水平决定了农户对教育的投资支出能力。在既定的收入水平下,教育的支出是通过对现期消费的放弃实现的,即在既定的约束线上,存在着教育投资和现期消费之间的替代,这种替代实际上也是农民现期消费与未来消费之间的替代。由于教育所带来的提高未来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效应只能在未来才能体现出来,所以这种替代实际上是农民对自身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抉择,在农村恩格尔系数仍然很高的低消费水平条件下,在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矛盾选择中,把生存需求作为第一需求必然成为农户的理性选择。农村中普遍的多子女现状,进一步地削弱了农民的教育支出能力,教育支出成为农民沉重的经济负担。当然 ,如果农民能够通过其它的渠道,比如借贷等获得教育投资的经济收入和经济能力,也会刺激农民对职业技能教育的需求。比如,在我国各类正规教育中,虽然正规的大学教育支出远远高于正规的职业教育,然而,农户对正规大学教育需求热情却远甚于正规职业教育需求,原因之一就在于大学教育体系中有更多的渠道和方式帮助学子们解决大学学习的学费问题。

(三)对职业教育投资的成本―――收益比较

在现有的职业教育供给体系中,农户对职业教育的需求还取决于农户对职业教育投资的成本―――收益的比较。现有的农民职业教育供给主要集中在正规教育方面,教育的成本是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之和。从正规教育体系来看,一般说来,小学、初中教育中直接成本较低,机会成本因素也显得不重要。但是初中以上教育中不仅直接成本会提高,机会成本也显得非常重要。由于职业教育是非义务教育,进行这种教育培训不仅直接成本支出较高,而且机会成本因素的影响也很大。舒尔茨在分析1900年至1956年美国中学教育的成本时认为,学生在上中学期间因读书所放弃掉的进行工作而获得的收入占了中学教育成本核算的一半以上。在我国,大多数初中毕业生已成为半劳动力甚至一个整劳动力了,有的可以帮助家庭从事农业生产,有的甚至外出打工以补贴家用了。在1999年的农村转移劳动力中,18岁以下的半劳动力就占了2.56%(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2001)。特别是在一些贫穷的农村地区,家长们就更重视其子女在初中甚至小学高年级阶段上学期间所放弃掉的报酬和收入了。

对农民个体而言,教育的收益既有经济上的,又有精神上的。这些收益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从而有更多的人生体验和精神感悟;个人取得进一步深造或向上发展的条件和机会;提高自身农业生产的能力,或能较顺利地在非农产业中就业,提高收入;能在城镇中实现稳定的就业转换,在城镇中稳定地生存和发展……由于我国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后两方面的收益对农民来说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现有的职业教育体系不仅在非正规的成人教育、对农业劳动力的教育方面严重缺位,而且传统的以应试教育为中心的整个教育体系也使得农民对正规职业教育的投资变得不经济,同时,现有的各种制度性因素也加大了农户投资正规职业教育投资的风险。虽然我国原有的户籍制度及其相关的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一系列对农民的歧视性制度已进行重大改革,但是其遗留影响和惯性作用仍然加大了农民向非农产业实现稳定的就业转移和在城镇生活的成本。再加上我国现有的职业教育体系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学历证明、职业能力证书制度,还不能为职业教育的受教育者提供完善的升学、向上发展的通道,这一切都影响了农民进行正规职业教育的收益函数。

此外,由于我国劳动力市场处于分割状态,劳动力市场的服务组织、服务体系不完善,城镇的用工需求信息难以及时准确地反馈给农村劳动者,这不仅使农村转移劳动力在流动过程中存在盲目性,而且还影响了农户的教育投资决策。

三、提高我国农村职业教育需求的建议

就目前来看,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业自身的发展都受到了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状况的制约,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与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乃至整个工业化进程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部分农民缺乏相应的职业技术技能,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造成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一直存在走不出去或走出去却稳不下来的难题,这一部分农村劳动力最终都滞留于农村,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农村中固有的人地矛盾仍将制约着农业组织方式、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的变革,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的现状很难改变。因此,刺激农村职业教育需求,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业生产自身的发展,已成为现阶段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必须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在如何刺激农村职业教育需求方面,笔者认为:

(一)从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出发,明确农村职业教育需求依据,改革和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体制和模式,建立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现代化农业发展需要的农村职业技能教育体系;针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和现代农业劳动者的职业特点、技能要求,在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育培训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

(二)建立和完善农村职业技能教育培训的学历证明、职业能力证书制度,改变社会对农村职业技能教育的偏见,使农民在接受职业技能教育以后不仅可以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而且还可以获得进一步深造的机会,打通受教育者个人向上发展的通道。

(三)在职业技能教育的过程中,建立和完善助学制度,通过贷款、奖励等资助方式提高农民接受职业技能教育培训的经济能力、支付能力。

(四)彻底取消与原有的户籍制度相关的一系列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歧视性制度,建立和完善对农民与城镇居民一视同仁的、非歧视性的就业、创业、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减少农民稳定向城镇转移的就业成本和生活成本。

(五)完善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服务组织和服务体系,为农民在就业和教育投资决策时提供更充分的信息。

劳动教育的收获和体会范文6

关键词:地方高校 青年教师 生活质量 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12―153-02

教师自我发展是指教师积极利用各种途径和方式,通过--自身的主体性实践,有效解决个体在工作、生活和学习等方面存有的问题,改善自己的生存境况,提高个体的心理成熟度,并不断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地方高校青年生活质量的提高,不能仅仅依靠外部的力量,因为决定青年教师自身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还在于教师个体。社会支持、物质保障和心理援助等策略的运用目的在于诱发青年教师内发动力,并从根本上加速自己的专业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1 全面提升专业素养

马克思说:“因为要多方面享受,他就必须有享受能力,因此,他必须具有高度文明的人。”

在科学技术和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今天,在教育环境日趋复杂和教育改革不断拓展的时代,一个教师没有较高的职业素养,他就不可能享受当代科技、文化、教育发展所带来的丰硕成果,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提高生活质量。在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特定的时空条件下,生活质量作为人们在生活中以追求身心健康,舒适愉悦为目标指向,并充分利用自己所拥有的种种资源条件以满足自身生活需求的主观体验程度,它与人的职业素养和精神生活紧密关联。在各方面均具有高度素养的人,拥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人,才能享爱生活的情趣,才能收获教师职业的幸福。因为享有最高评价的教师是哪些热爱学生、具有创造志趣和良好职业素养的教师。教师追求幸福的能力和水平是提高教师生活质量、追求幸福的基本条件。

从教师专业发展角度而言,青年教师应具有合理的专业知识构成、优秀的能力组合、较高的专业情意和高尚的专业道德,这不仅是教师从业的依本,也是教师提高生活质量的基础。首先,教师作为知识人,其拥有知识的量与质对教师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渊博的知识和合理的知识构成是教师职场成功的条件,也是教师收获幸福的工具。其次,教师作为职业人,其专业能力和教育专长也是创造良好教育业绩的关键所在。青年教师的教育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反思能力等既影响了个体的专业发展,也影响了个体幸福生活的获取。再次,教师作为社会人,理所当然要注意自己的职业地位和社会形象,而教师的专业情意和专业道德不仅影响自身的专业形象和自我发展,同时也影响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和学生良好素养的养成。毫无疑问,作为高校青年教师,只有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明晰高校教师的基本职责和道德规范,唤起本职工作的兴趣和责任感,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坦然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并以积极的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对待自己的职业生涯,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拥有较高的生活质量。

2 开展创造性教育活动

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存在着经济弱势、资历弱势、心理弱势和机会弱势,这已是不争的事实。面对自己的弱势地位,青年教师怨人忧天、退缩回避显然不是明智选择。其实,对青年教师来讲,“弱”不是先天的,不是永恒不变的,只是相对的,是经过主观努力可以加以改变的,关键要自立、自强和自我超越。这就要求地方高校青年教师首先要认清现实,直面压力,找准定位,摆正心态,自我发展。青年教师虽然存在着诸多弱势,但也具有年龄优势、知识优势、理念优势和思维优势,只要努力学习,发奋进取,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就一定能走出属于自己的发展天地,享受教师职业生活的乐趣。因此,青年教师首先要转换角色,适应岗位需要,并直面压力,确立自己的发展目标,并使个人的发展目标和学校的发展目标相统一,肩负起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其次,青年教师要不断学习,不辍地工作,努力创造。在学习社会化和社会学习化时代,学习已成为当代人的基本需要,学习不仅为了生存和谋取经济待遇,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为了自身的全面发展。一个知识缺位、心智落后、精神贫乏的人,是不可能享受生活乐趣的。再次,开展创造性工作。由于教师职业特点和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教师劳动的独特性和创造性。教师的劳动无论是教育内容的组构,教育方法的择用,还是教育过程的动态生成,无不要求教师付出辛勤努力。这既是教师工作的困难所在,也是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和高尚性所在。有付出必有回报,有创造定有收获。通过创造性劳动带来了精神的愉悦和享受劳动成果的欢愉。“没有丰满的内在精神世界,没有劳动和创造的欢乐,没有个人的尊严感、荣誉感和自豪感,就不可能有幸福。”

创造是享受的前提,享受是创造的成果,而创造过程就是生成和享受幸福的过程。“一切为了人,一切为了人的幸福。教育工作者的最主要任务是给予每个人幸福、创造性劳动的幸福和充实的精神生活。一个人如果没有个人的幸福,如果他从每日的工作中得不到满足,那么他又怎能体验到崇高的社会理想的欢乐和鼓舞呢?

教师在创造性活动中体验职业的魅力,感受生命的激情,品味教育的真谛,领悟心灵的满足,收获成功的愉悦,其职业幸福感是不言而喻的。教师的职业具有创造性价值,但它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得到彰显。教师在鲜活的教育实践中,通过创造性劳动,认识到自己的角色意义和劳动价值,进而享受着创造的快乐和生活的惬意。“真正的幸福的根源何在呢?就在于创造,在于创造性劳动。”“生活中的一切幸福和欢乐都由劳动所创造。”

劳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也是幸福的源泉。通过劳动和劳动成果的展示,实现了教师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真正的幸福生活,是由于在劳动中和在人类活动的其它表现中进行所喜爱的创造而得到的一种真正的满足。”。

劳动在教师的生活里已成为幸福最重要源泉,创造欢乐的源泉,充分表现个人天赋、才能和志向的源泉。当然,教师的劳动不仅仅在于为自己谋求高质量生活,还应体现一种人道主义精神。因此,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只有用创造的态度对待教育,才能体会教育工作的价值和享受工作的欢愉。没有教师创造性劳动,不可能有新的教育世界,不可能有教师的真正幸福与快乐。

3 保持个体良好精神状态

面对发展的困境和工作的压力,青年教师要理性认知,学会应对。首先,要利用积极的方式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寻求他人和社会的支持。面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和转型社会的影响,在竞争的社会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压力与挫折是难免的。对此,青年教师无须回避,需要主动应对,积极适应。当然,青年教师要对高等教育的改革走势和全新社会环境下的高校教师工作方式和生活状态有所预知,以便寻求应对策略。其次,青年教师要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认同自己的工作岗位。因为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也是心理健康

的重要标志。不过,青年教师要正确对待工作、生活与学习,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教育信念支撑。没有远大理想和坚定的教育信念,就不可能渴望欢乐的创造性劳动,体会到职业的乐趣。志向是个人幸福最主要的基础,是使人欢乐与公民应有的责任感和谐地融合起来的基础。因为理想和信念作为人的高层次社会性需要,对教师的教育行为和从教热情有重要影响,也决定着教师对幸福的追求与体验。树立崇高的教育理想和坚定的教育信念是教师幸福追寻的前提条件。再次,青年教师要以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从事教育工作。就个体而言,幸福是一种心理体验和情感评判,具有主观性。然而,任何人的幸福不纯粹是主观的产物,幸福的谋取必然与个体所处的环境、所从事的职业和所进行的劳动关联。任何人的生活质量都是物质待遇和精神享受的统一,但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教师的幸福更多地显现为一种精神性的雅福。当一个教师本着忠诚教育,带着职业良心去从事教育活动,追求教育理想,实现生命价值时,其职业幸福感是不言而喻的。“幸福是一种精神状态……没有这种精神状态,就根本不可能有教育。

事实上,把教育活动视为幸福劳动的教师并非感知自己的损失,而是体会着生命的充实、生活的乐趣和价值的释放。教师作为学生效仿的榜样,应有一种道德的高尚的精神力量。有了高尚的职业精神,钟爱自己的三尺杏坛,全身心投入到职业追求中,实现自我价值,就能体会到教师职业的幸福,收获高质量的生活。

马克思说:“只有精神才是人的真正的本质。”。

应该说,对真理的探求、善的渴望和美的欣赏与创造,是教师的精神状态所在。教师在精神生活的享受中,也在丰富着学生的精神世界,体验着劳动的幸福和工作的愉悦。“幸福――这首先是乐观主义,是对光明和欢乐的未来的信念。”“乐观主义,相信人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创造力、神经力量和健康永不枯竭的泉源。”

作为学生精神世界的引领者,执著的精神追求应是教师幸福的职业内涵。教师也只有善待他人,乐观从教,才能享受幸福的精神生活。

4 微笑面对生活

休闲娱乐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对地方高校青年教师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单调乏味的生活方式,沉重的教学科研压力严重影响了青年教师的生活质量,而休闲娱乐可以滋润人生,平衡身心,增进心理健康,发泄不良情绪,促进人际关系,扩展活动领域,提升个人价值,它不仅可以缓解青年教师的心理压力,释放负面情绪,重要的是可以丰富青年教师的精神生活。满足归属感。教师宵肝忧劳,唯日孜孜,虽有杏坛耕耘的愉悦和收获的欢欣,但其中的艰辛与劳顿、痛苦与忧伤也随时相伴。青年教师可能为自己的高付出低回报而不满,可能为自己的劳动价值缓显而不平,可能为低下工资收入而郁闷,可能为复杂的人际关系而焦虑,所有这些都需要青年教师挤出一点时间,挪出一方空间,松弛一下神经,活动一下筋骨。投身自然、度假观光、偷闲阅读、亲情享受、上街购物、交友集会,均可从中找寻生活的快乐,体验人生的欢愉。就阅读而言,它可能使教师冲淡工作中的烦恼,缓释竞争的压力。深邃的哲语,多样化的信息,大千物象和人生百味,给教师带来的不仅是心灵的快慰和心智模式的变化,且带来课堂教学的无限生机与魅力。其实,生活是五彩缤纷的,人是积极主动的,只有不断学习,就能有所发现:只要不辍工作,就能所所收获;只要积极创造,微笑面对生活,那么快乐就会与高质量的生活同在。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地级市高校新任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08jyxm129)、滁州学院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地级市高校青年教师生存发展状态研究》。)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人民出版社。1979:392,

②④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185

③⑤苏霍姆林斯基,少年的教育和自我教育D阅,北京出版社,1984:66。46

⑥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5卷)[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665

劳动教育的收获和体会范文7

关键词: 城镇化建设 职业教育 互动关系

城镇化建设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由传统型社会生产方式转向现代化城市社会。在这个过程中,城镇化建设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城镇地区的转移和发展,以及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方向转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较大的发展,城镇化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在2012年年底,我国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50%,比2007年的城镇化水平提高10多个百分点。然而,在我国的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却存在很多问题,如:农村劳动力转移素质较低、综合能力不足等问题,造成我国城镇化建设质量不高的现状,同时也严重影响我国城镇化建设的稳定发展。因此,要改变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的状况,发展教育是关键。因此,发展职业教育在转移农村劳动力方面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对提高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城镇化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将产生大量新的就业方向、就业岗位和用工需求,创造更多的就业空间,吸引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尤其是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物流业、物业、营销、建筑装潢、学前教育、餐饮、酒店管理等行业的迅速发展,用工需求量增大,急需职业教育培养大批适应新的就业方向、就业岗位、就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满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用工需求。

(二)新型城镇化对劳动者技能和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将打破封闭的“二元经济结构”,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进城市,向非农产业转移。据专家预测,未来50年,我国将有6亿农村人口转入城市,城市化水平将由现在的36%提升到70%。我县也不例外,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进入城市的农村人口将随之增长。转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受过专业技能训练的不到10%,很难适应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必须通过职业教育,培养他们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使他们融入城市,适应城市新的工作和生活。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获得受教育的机会。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与其受教育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年限越长,程度越高,对职业身份意识和职业选择的非农化倾向就越强烈,城镇对他们的吸引力更明显,进入城镇以后“回流率”更低。职业教育拉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特别是职业教育由于其具有专业性、实用性、多样性等特点,使其针对性强、实用性高、覆盖面广,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获得接受教育、提高素质、增强技能的机会。

(四)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降低农村低龄青少年的劳动参与率。在城镇化的进程中,职业教育除了能够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外,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延长农村转移劳动力进入就业市场的时间,降低农村低龄青少年的劳动参与率。目前,部分十五六岁的农民工子女随父母进城打工,一方面因年龄小,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劳动收入相当低。另一方面一定程度地增大了城市就业市场的压力。职业教育作为劳动力的存储器,可以吸收和培养大量的农村适龄劳动力,缓解农村劳动力转移给就业市场带来的巨大压力,而且通过对他们的教育培训可以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地方经济建设提前储备大批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二、职业教育对城镇化建设所起到的作用

(一)发展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有利于保证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在现代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其实质就是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人口与其他经济要素由农村向城镇化的转移,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劳动力的素质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经过托达罗人口流动的模型可以看出,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决策主要取决于城乡的收入的差异,并不是城乡的实际收入差异。当人们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其向城市转移的预期收入就越高,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受迁移的可能性更大。实践表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移与受教育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剩余劳动力受教育的实践越长,其程度就越高,对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要求就越高。城镇化的发展对劳动力的吸引力具有明显的吸引力,当转移劳动力素质较高的时候,其回流率就会变得更低。我国的劳动力转移主要是因为一些地区的经济收益明显低于城镇的经济收益,促使经济收益较差地区的劳动力向城镇化主动转移,这与其他西方国家的城镇化转移有一定的区别。

在国家出台相关城镇化建设的优惠政策的背景下,经济条件较差地区的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都得到明显提高,导致出现更多的剩余劳动力,职业教育对经济的劳动作用变得更突出。在目前的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职业教育水平相对滞后,教育教学水平与质量并不是很高,导致很多剩余劳动力就算转移到了城市,也不具备长期工作与生活的劳动素质与专业技能。这种迁移行为是一种缺乏持续性与稳定性的迁移,当遇到经济不稳定时,便会发生大量劳动力回流的现象,对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带来重要的影响。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力不断增加。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因为具有专业性、实用性、多样性等特点,增加了人们接受教育、提高素质、增加技能的机会。并且,随着我国十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问题的重视,原来那种限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逐渐被打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改革创新,通过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才能有效增加广大农民受教育的机会,从而进一步提高人们的劳动素质,提高剩余劳动力的就业能力,有效打破城镇化建设的瓶颈,有利于提高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水平和质量。

(二)发展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有利于改善就业状况、优化产业结构。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在目前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不仅有利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还有利于延长劳动力就业的时间,从而优化城镇建设的产业结构。经济的发展往往会呈现一定的周期性,在经济发展情况不好的时候,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就是劳动力的存储器,通过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劳动力,有利于大大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职业能力,从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专业技能人才。目前,我国城镇化建设发展虽然面临经济增长缓慢、劳动力回流现象明显的问题,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我国政府为劳动力职业素质的培养提供了有利的机会。

另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是优化产业结构的有效途径。根据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产业结构的现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不管是第一产业还是第二、三产业之间都具有较大的差异,这就导致我国的就业人口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而发生重要的变化。目前,国民经济的收入和劳动力的分布逐渐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发展,并且产业发展的方向逐渐实现向第三产业发展。然而,与现代第一产业不同的是,第二、三产业大多数属于现代经济部门,这对劳动力的素质具有较高的要求。通过调查发现,我国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的年龄在9年、10年、14年,其中通过调查发现,第三产业的金融和保险行业的从业人员受教育的年限基本都达到了13年。通过统计发现,在二、三产业就业的人员的综合素质明显高于第一产业的人员。因此,通过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是满足现代城镇化建设需要的重要途径。

(三)发展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有利于缓解社会的供需矛盾。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化,任何行业在进入城镇化建设的过程时都使得经济收入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必然能够提高他们的支付能力。其别是对一些经济较为落后地区劳动力来说,为了获得更多的收入,获得更好、稳定的城镇化生活,他们主动接受教育的思想会逐渐增强。随着人们个人收入水平的提高、支付能力的增强,人们对教育的需求逐渐提高。但是从我国现状来看,普通教育根本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教育公共基础能力明显不足,而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劳动力及其子女的教育需求问题,这就迫使人们通过利用各种教育手段缓解职业教育供需之间的矛盾。因此,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特别是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人们对教育的认识更加深入,更重视职业教育水平的提高。但是不管是从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还是从促进经济长远发展来看,都需要明白职业教育与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关系。目前,在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很多人对教育的要求都是出于投资的目的,是他们获得经济效益后产生的投资需求行为。然而,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作为一种专业性突出、目的性明确的教育形式,比普通教育更容易达到社会预期的效果,又因为职业教育对受教育者所实施教育的总年限明显高于普通高等教育,对于受教育者而言,其教育成本相应降低。当人们无法估计社会收益时,便可以认真考虑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决定性因素,对经济收入较低的人们来说就更需要如此。因此,通过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实现教育的合理分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人们对社会劳动力的需求,进而缓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样便有利于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结语

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未来,任务重大,必然会经历一个艰难发展的阶段。我们应该坚信,在现代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教育部门应该重视职业教育改革的创新,需要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与全社会人们的关心和支持,这些种种困难与矛盾都需要在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解决。只要我们不断探索出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发展规律,认真研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工作的新内容、新方法,不断创新,才有利于社会城镇化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海燕.城市化进程中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2]袁野.城市、城市化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劳动教育的收获和体会范文8

关键词:中等收入群体;收入分配制度;社会流动

中图分类号:F014文献标识码: A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的战略构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重点要在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促进社会流动等方面入手,加快社会事业改革创新。

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一)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劳动所得是中低收入者的基础性收入部分,因此,“扩中“必须保证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在保护劳动所得方面,应通过“健全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等措施,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

政府加大扶持建立独立于资方的企业工会的力度,使工会代表劳动者与资方集体议价,形成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机制,保障劳动者工资水平合理较快增长。

(二)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多渠道增加财产性收入,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途径。

1、优化上市公司投资者回报机制,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不断健全上市公司分红制度,使投资者获得上市公司外部股价利差、内部稳定的分红收入。规范和完善利润分配的内部决策程序和机制,增强现金分红的透明度,稳定市场预期。切实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使资本市场成为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重要领域。

2、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范围,保护存款人权益

银行存款利息是中低收入者重要的财产性收入。利率市场化条件下,为稳定和吸引更多储蓄,各银行势必提高存款利率,有利于保护存款人权益,使储户获得更多的利息收入。

3、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

实行企业员工持股,重要意义在于,通过劳动者持股的混合所有制实现形式,增加财产性收入。从经济理论角度讲,利润是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共同创造的。因此,人力资本要素所有者,也应和物质资本投入者一样分享利润。企业员工持股后,员工的收入除了工资,还有企业的分红,有利于增加员工的财产性收入。

(三)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长期以来,农民财产权利不完整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和制约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原因。如何尽快提高农民收入,就是要“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就必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用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到金融机构贷款,赋予土地使用权的金融功能,体现土地的财产价值,可以使土地这种财产变现,使农民又多了一条生财渠道。

《决定》还提出,“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农村集体资产和土地,量化到每个集体组织成员,让农民按份持有更多的包括土地完整产权在内的集体土地资产股份,成为资产所有者,农民可以拿着量化到人后的股份参与集体经济合作,根据自己的占股比例享受应有的收益分配,通过股份实现集体资产的收益权从而获得财产性收入。

三中全会《决定》提出“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

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的试点,是为了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的渠道。允许农民抵押贷款,使住房变成了可以自己支配的财产。这将有效缓解农业农村发展中面临的融资难题,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四)健全符合国情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

房价高、房贷负担重是制约中等收入群体扩大的重要因素。中等收入者既包括收入标准,还包括财产,其中最重要是房产。没有房子,要攒钱买房子,不敢消费。从个人角度讲,必然要压缩其他方面的开支,降低了生活质量。从宏观角度讲,也起不到扩大消费的积极作用。

这就需要“健全符合国情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十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 住房保障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老百姓的一项基本生活保障需求,单纯靠市场化是无法彻底解决的,对于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需求来说,要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缓解这部分人购房负担,为其进入中等收入群体创造条件。。

二、促进社会流动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仅依靠收入分配改革是不够的。橄榄形分配格局,体现在社会结构上,就是社会中间阶层扩大,使社会从“金字塔型”转变为“橄榄型结构”。所以,这一战略的核心思想的是要通过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最终调整社会结构。因此,要使具有一定能力的人通过公平竞争,获得与其能力素质相匹配的就业岗位,促进社会流动。

实现社会流动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保障教育、就业公平,是促进社会纵向流动的基础机制。而促进社会流动的有效机制当首推教育及其因教育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在现代社会,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恰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甚至决定着一个人的职业选择和社会地位。教育是提高人们社会地位的重要阶梯,教育公平是带有基础意义的社会公平。

(一)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这是解决教育公平的根本性措施。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本质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因此,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要随着城乡发展一体化逐步实现。

1.应继续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资源投入,不断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完善各种设施设备。

2.均衡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把编制核定、职称晋升、薪酬待遇等优惠政策向农村学校倾斜,形成优秀人才自愿到农村学校任教的流动机制,改善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3、“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 。特别是对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也有可能转入普通高校学习深造,为不同教育背景的人才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二)“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提高劳动者人力资本。

职业培训是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创业能力、转换职业的能力,提高劳动收入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加强各种类型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把低教育水平、低技能的劳动者提升到高技能的劳动岗位上,使更多的人进入中等收入者行列。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要求统筹各类职业培训资源,建立完善以职业院校、企业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为载体的职业培训体系。定期对各类劳动着进行培训,提高技能。

目前,首先要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农民工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提高技能水平,才有可能成为中等收入者。职业培训的重点群体可以放在农民工等一些急需培训的群体上,对这些群体按行业和技术特点进行具体细分进行培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应该让企业参与,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让专门的人力资源开发企业来组织培训,能够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效率,政府可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对人力资源开发企业进行扶持。

(三)构建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选择机制

解决社会流动问题,除了促进教育公平外,还要大力促进就业公平和鼓励创业。

1.促进就业公平。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规范招人用人制度,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特别是要进一步完善公务员、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招人用人制度,为消除就业歧视提供重要制度保障。

2.鼓励创业。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的新机制”。未来中小企业将成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主渠道。只有通过创业形成的小企业,才有可能形成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和大规模的就业需求量。所以,政府应加大扶持创业的力度。

政府激励创业应主要体现在积极拓展创业空间上,放宽准入领域,放宽登记条件等。

(1)放宽准入领域:“制定负面清单,各市场主体可以依法平等的进入清单之外的领域”。负面清单大幅度减少了政府审批项目,降低创业门槛。负面清单实质上是鼓励自由投资和自由创业,为市场发挥作用提供了更大空间

(2)放宽登记条件:”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把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逐步改为认缴登记制“等。

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可为企业先期发展争取大量时间,经营者可充分利用市场机会。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逐步改为认缴登记制,取消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不再收取验资证明。给经营者自,为市场决定创造条件。

(3)加大创业信贷支持力度,落实扶持创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决定》提出“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小企业贷款难的主要原因是金融体系不合理。我国目前金融体系中大量的资产集中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而中小金融机构数量不多。由于市场本身的特性,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不愿贷给小微企业,使大量小微企业难以生存发展。发展中小银行,有助于解决小微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民营银行发起人大部分本身就是民营公司,更了解小微企业需求。专注服务小微企业,是中小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随着民营银行的发展,小微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有望得到缓解。

进一步扩展小微企业税收优惠范围,减轻小型微利税收负担,对鼓励创业会产生积极作用。

总之,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一方面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但基础性措施是要完善社会流动机制。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3年11月第一版。

劳动教育的收获和体会范文9

[关键词]农村 女性 人力资本投资

[中图分类号]F3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3-0019-02

人力资本是存在于人体之中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术、能力和健康等质量因素之和。它与物质资本的最大差别在于人力资源不能与其所有者分离。一般而言,人力资本的类型主要有教育资本、技术与知识资本、健康资本等等。技术与知识资本是人力资本的核心,它主要通过专业学习、在职培训以及“干中学”等途径取得。农村女性作为比较特殊的群体,其所拥有的人力资本类型与一般的人力资本略有差异。农村女性人力资本就是指农村女性劳动力身上所凝结的文化水平、技能知识、体能和所有能够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的能力,这些被凝结在人身体中的能力都是一种人力资本的存量形式。它主要是通过农村教育投资(农村基础教育、农业职业教育和农村技术培训)、农业生产的经验积累、农村健康投资、农村劳动力迁移流动活动等所积累形成的。(黄雯,2010)随着近年来经济结构转型,农村经济活动中打工潮的发展,农村女性成为了农业生产的主力。关注她们人力资本的投资不仅对消除农村贫困有重要影响,还可以有助于提高农村地区人口素质,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同时,对女性人力资本投资的加强,形成女性人力资本增长的新型模式,提高女性自主能力,也有助于减少社会文化意识中的性别歧视和偏见。

一、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资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农村女性人力资本的投资现状

目前国内对农村女性人力资本的现状研究都首要着重教育和健康两方面,认为当今农村女性受教育已有较大的提高但总体依然处于较低水平,东西部地区以及城市和农村女性受教育程度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农村人力资本教育投入的性别差异明显,对农村女性教育资源的供给严重不足,农村教育体系不健全。劳动力的身体素质是参加农业劳动的基本需求,而现今的农村女性健康状况普遍较差,在总体上还需要不断改善。在迁移方面,虽然农村劳动力的迁移速度和规模在逐年上升,但相对于男劳动力来说,女性劳动力的流动规模是较小的,迁移流动缓慢。有相关研究显示,女性劳动力的流动除了和所受教育的年限相关外,还要受自身年龄、来自地区和配偶的工作地域的影响,这说明了女性的劳动力流动不仅受经济动机的刺激,家庭方面的因素对她们的影响更大。(刘常惠,刘海涛,2007)在政治资本方面、宏观角度方面看来,农村女性政治素质总体上偏低,参政议政的意识薄弱,且女性参与率明显远低于男性。虽然近年来,随着村委会选举、村民自治等民主选举、民主决策的推广普及,农村女性有了更多参政议政的机会,但由于历史传统原因,女性的政治参与程度依然较低。由于她们受教育水平有限,因而政治素养不足,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并不了解,也没有增添政治知识的动机和途径。(徐燕,2009)在投资关注程度方面,由于农民经济收入水平较低,受教育的成本比城市高出许多。一些家庭过早地结束了农村女孩的受教育机会,进入就业的行列以为贫困的家庭创造收益。社会普遍认为对农村女性的教育投资成本较高,收益水平低,因而使其成为了人力资本投资的一个薄弱环节。(李杰,刘杰,2006)

(二)影响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资的原因

造成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资现状的因素较为复杂,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从历史传统来看,封建社会存在的男主外女主内思想依然没有根除,女性的自主能动性受到了一定的束缚。同时,也有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就技术环境与农村女性人力资本的形成关系来看,技术环境决定农村女性人力资本生产与配置的基本内容。农村女性人力资本形成是在一定的人力技术环境约束下的,农村女性人力资本存量及投资方向取决于一定的人力技术环境。(黄蓉芳,2007)从经济方面来说,虽然农村的经济状况在逐年改善,但与城市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仍然很大,教育的发展以及其他人力资本的投入都与经济密不可分,需要经济的支撑和保障。经济发展的滞后就造成农村人力资本尤其是女性资本投资的降低,于是在农村中不受重视的女性成了辍学的主要人群,因此教育素质不高。在此之后,通过其他方式接受教育或获取知识的机会少之又少,严重局限了人力资本在这一部分的提高。由于现有户籍制度的限制,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如需在城市就学,需缴纳高昂的择校费,这就进一步加大了教育投资的成本。农村医疗保障机制的不健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女性的人力资本投资。目前农村医疗合作的覆盖率很低,由于体制还不够完善,一些在外地的务工人员不能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经济发展的地域不平衡导致经济补助也有很大的差异,农村女性的经济承受能力相当弱,使得保障体制的执行过程较为艰难。(徐燕,2009)从女性特质来说,她们可工作的时间长度远低于男性,一旦进入结婚、生育和抚育子女或赡养老人等中止工作的阶段,再回到劳动市场就相当困难了,使得对女性人力资本的投入获得收益的风险大于男性,这也成为女性人力资本投资不足的原因之一。

二、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和收益分析

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关键是考量人力资本的成本及其收益,主要涵盖了培训和教育的费用。农村女性的人力资本投资与一般性的人力资本投资相似,其投资的价值来源于教育直接成本和教育机会成本,前者即为缴纳的学费、书本费和其他学习费用,后者就是由于参与教育而失去的可以创造劳动收入的时间,也就是放弃教育投入劳动力市场工作取得的相应报酬,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资主要就是取决于机会成本大小。从投资获得的收益而言,增量收入既关系个人,也对社会有影响,所以包括个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个人收益考量的是由于人力资本投资而带来的具有终身效益的经济上的正收益。黄雯对在宝鸡市5个县的农村地区获得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西部农村女性的人力资本投资程度与她们对家庭的经济贡献程度有很大的相关性。这就表明,人力资本的投资越多,资本存量越大,对劳动效率和劳动能力有正向影响,从而增加家庭收入。(黄雯,2010)学者冯春梅就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资对收入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得出,农村女性的教育、培训、外出和工作时间与农村女性的收入正相关,说明了这几种人力资本投入带来了经济收入上的增长。(冯春梅,2010)社会收益与个人收益相比,是更为重要的投资价值成果。因为社会收益除了有经济方面的效益外,还包括非经济的影响。经济收益表现在个体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有助于整个行业经济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及经济增长。在非经济收益上,农村女性在家庭中承担着教育子女和管理家庭收支的主要职责,所以她们的教育程度决定了其家务管理效率和家庭经济与发展的统筹规划能力,这就间接地影响着人力资源的素质和可持续发展。(于宏,索志林,2009)

三、针对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资问题的对策

(一)增加教育投入

基本目前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资主要是教育方面的局限。研究者认为,必须从教育和培训方面着手,切实增加对农村的教育投入以期提高女性人力资本的存量,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首先,加强基础教育,为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资打下良好基础。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初等教育在农村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其次,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女性人力资本投资收益。高等学校要支持和鼓励女学生学习与农业息息相关的专业知识,国家助学政策适当向农村女学生倾斜,为女性学习和研究农业科学创造更多的深造机会和更宽阔的学术空间。再次,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强农村女性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女性的综合素质,增强致富本领。在广大女农民中大力开展文化教育和实用技术的培训,使女性获得农业现代化所需的新知识和新技能。(许艳丽,2009)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政府作为农村教育投资的主体,必须从制度上进行改善,促进农村女性人力资源的开发。农村家庭收入水平低于城市地区,许多家庭无力承受随着教育级别升高而带来的高额教育费用负担,因此必须通过中央和地方在财政和经费上的大力支持,才能解决农村女性受教育程度低的问题。同时改善教育结构和教学内容,为农村女性技术教育提供条件。针对目前农村发展的需要,推广实用性强、见效快的技术教育,可以更好地被农村地区多数人认同和接受。(李杰,刘杰,2006)

(二)健全农村女性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

国家应进一步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完善农村女性医疗卫生保障体系,不断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同时加强对农村女性医疗卫生保障管理的监督。

(三)加大对农村女性迁移资本的投资关注程度

成立指导和监督女性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相关部门,为她们提供各种信息和资源的支持,尤其是在社会保障、住房问题和子女就学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使农村女性人才市场层次化、网络化,从而形成农村女性人才的对流。(王英梅,2006)

(四)支持农业产业化对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资的直接带动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资不足的问题,还是需要从农村本身寻求资源和解决办法。从珠江三角洲农村致富的实践经验来看,解决的核心就在于将以家庭为单位的劳动模式转换为农业产业化形式,使农村妇女摆脱家庭的束缚,参与到市场分工的洪流。伴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的大型企业蓬勃发展和扩大的乡镇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会极大地增加,这就可以有效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给她们提供工作岗位,积极引导农村女性参与产、供、销一体化的分工协作。在职业岗位中,增加收入的正向激励会引发女性劳动意识的提高,努力寻求“干中学”等方法来提高自身人力资本,以获取更高的报酬;这样就达到了学习农业劳动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增加个人经济收入的双赢局面。(黄蓉芳)

四、小结

现代市场的无数经验证明,经济若要持续增长,人力资本的投资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人力资本投资即个体的人力资源增加,将提高人力资源对信息、知识、技术的获取、运用和转化能力,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增长。农村发展离不开农村女性人力资本的提高。从社会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促进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资也是一个重要范畴。因此,各级政府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必须切实重视农村女性人力资本的开发,加大投资力度,促进农村女性人力资本的增加,使其收入得到提高,生活水平得以改善,并促使女性在农村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这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冯春梅.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资对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滁州学院学报,2010年8月,第12卷,第四期,56页.

[2]黄蓉芳.农村女性人力资本形成的技术环境分析.农村经济,2007年,第7期,129页.

[3]黄雯.西部农村女性人力资本特征和行为分析.社会科学家,2010年6月,第6期,总第158期,64-66页.

[4]黄雯.西部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资研究――以政府投资主体为视角.前沿,2010年,第16期,总第270期,75页.

[5]刘常慧,刘海涛.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资研究进展.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年,第2期,67页.

[6]刘杰,李杰.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资分析.科技创业月刊,2006年,第1期,148-149页.

[7]王英梅.我国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资的经济学分析.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年10月,第18卷,第5期,46页.

[8]许艳丽.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资问题与对策.经济问题,2009年,第5期,91-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