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检测新技术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2-10-25 08:11:56

检测新技术论文

检测新技术论文范文1

参考文献是论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信息来源之一,参考文献的撰写是说作者在论文的撰写过程当中引用的学术资料,这些资料是要有研究背景和依据的,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相关信息的出处,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汽车检测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汽车检测论文参考文献:

[1]王哲.汽车电子检测在汽车检测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4(19).

[2]王皓,李腾忠.ITS中汽车电子检测技术的研究和设计分析[J].电子试,2013(08).

[3]罗伟全.汽车检测智能化电子控制的作用探索[J].电子制作,2013(13).

[4]方勇.电子检测技术在汽车维修中的应用[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8(03).

[5]王亚芹,陈云明,王国义,夏新运.虚拟仪器技术在汽车检测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2010(05).

[6]郭旭.《汽车电子测量和检测技术》课程建设[J].网友世界,2014(04).

汽车检测论文参考文献:

[1]廖忠诚,汽车检测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7

[2]张南峰,华志涛,郭洲权.从国外汽车检测技术现状看我国汽车检测技术之差距[J].中国检验检疫,2010(9)

[3]郑军武,对汽车检测技术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1(33)

[4]李春华,关于我国汽车检测业现状及发展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0(08)

[5]王业强,佟百学,关于汽车检测技术若干问题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6)

汽车检测论文参考文献:

[1] 郭建中.中外合作办学评估探讨[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8(1):22-25.

[2] 孙慧,夏建国.国际工程教育认证及其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J].职教论坛,2010(7):33-35.

[3] 吴琛,詹友基.德国应用技术大学课堂教学特点及启示[J].高等立刻教育,2015(1):62-66.

检测新技术论文范文2

关键词:入侵检测,计算机网络,分布式

 

1. 入侵检测系统概述入侵检测,就是对网络或者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发现各种攻击企图、攻击行为或者攻击结果,以保证系统资源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简单说就是对入侵行为的发觉。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简称IDS)是一个能够对网络或计算机系统的活动进行实时监测的系统,它能够发现并报告网络或系统中存在的可疑迹象,为网络安全管理员及时采取对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2.入侵检测系统的历史研究与现状入侵检测系统从开始研究到目前的商业产品,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了。最早研究入侵检测的是James Anderson,他在1980年首先提出了入侵检测的概念,将入侵尝试或威胁定义为:潜在的、有预谋的、未经授权的访问信息、操作信息、致使系统不可靠或无法使用的企图。Anderson提出审计追踪可应用于监视入侵威胁。

国外入侵检测系统已经进入相对成熟期,目前比较成功的商业系统大都是混合使用多种技术,而且很多系统不只是具有入侵检测和响应功能,还具有很强的网络管理和网络通信统计的功能。比如:ISS公司的RealSecure、Axcent公司的Intruder Alert、Cisco公司的Cisco Secure IDS、Network Flight Recorder公司的NID、NetworkIce公司的BlackIce Defender、NAI公司的CyberCop Intrusion Protection等产品。

国内对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起步较晚,无论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创新都落后于国外,目前处于对国外技术的跟踪研究状态。。近年来有一些单位如:中科院、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联绿盟、金诺网安、启明星辰等都开展了入侵检测系统的理论研究和产品开发研制工作。

3.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随着入侵检测技术的发展,目前已经出现了很多入侵检测系统,不同的入侵检测系统具有不同的特征。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入侵检测系统可分为不同的类别。

1.按照数据来源划分,入侵检测系统分为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HIDS)和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NIDS)。

1)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

它检测的目标主要是主机系统和系统本地用户。检测的原理是根据主机的审计数据和系统的日志发现可疑事件,检测系统可以运行在被检测的主机或单独的主机上。此系统依赖于审计数据或系统日志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及安全事件的定义。

2)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

它通过在共享网段上对通信数据进行侦听,采集数据,分析可疑现象,系统根据网络流量、协议分析、简单网络管理协议信息等检测入侵。

2.按照目前国内外的入侵检测技术IDS主要分为两类:基于异常的入侵检测和基于误用的入侵检测。

1)基于异常的入侵检测

首先总结正常操作应该具有的特征,例如特定用户的操作习惯与某些操作的频率等;在得出正常操作的模型之后,对后续的操作进行监视,一旦发现偏离正常统计学意义上的操作模式,即进行报警。

2)基于误用的入侵检测

收集非正常操作也就是入侵行为的特征,建立相关的特征库;在后续的检测过程中,将收集到的数据与特征库中的特征代码进行比较,得出是否是入侵的结论。当前流行的系统基本上采用了这种模型。

3.按照目前IDS的发展趋势来分,IDS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种。

1)集中式IDS

所谓集中式是指整合基于主机的IDS和基于网络的IDS的各自优点,将HIDS和NIDS这两种检测技术很好地集成起来,提供集成化的攻击签名、检测、报告和事件关联功能。

2)分布式IDS

对分布式而言有两层含义,一是针对分布式网络攻击的检测方法;第二层含义即使用分布式的方法来检测分布式的攻击。这其中的关键技术为检测信息的协同处理与入侵攻击的全局信息的提取。。

4.入侵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目前入侵检测系统面临的最主要挑战有两个:一是误警率太高,二是检测速度太慢。针对这些挑战和入侵手段的不断进步,今后的入侵检测技术大致将朝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1.分布式入侵检测与通用入侵检测架构

传统的IDS一般局限于单一的主机或网络架构,对异构系统及大规模的网络的监测明显不足。同时不同的IDS系统之间不能协同工作,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分布式入侵检测技术与通用入侵检测架构。

2.应用层入侵检测

许多入侵的语义只有在应用层才能理解,而目前的IDS仅能检测如WEB之类的通用协议,而不能处理如Lotus Notes、数据库系统等其他的应用系统。许多基于客户、服务器结构与中间件技术及对象技术的大型应用,需要应用层的入侵检测保护。

3.智能化的入侵检测

入侵方法越来越多样化与综合化,已经有模糊技术、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在入侵检测领域的应用研究,这些方法常用于入侵特征的辨识与泛化,需对智能化的IDS做进一步的研究以解决其自学习与自适应能力,来完善系统模型,提高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4.入侵检测的评测方法

用户需对众多的IDS系统进行评价,设计通用的入侵检测测试与评估方法与平台,实现对多种IDS系统的检测已成为当前IDS的另一重要研究与发展领域。

5.综合性检测系统

与其它的网络安全技术 (包括硬件技术) 相结合, 形成综合的检测系统,解决传统方法检测对象单一、检测攻击形式简单的问题和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6.宽带高速网络的实时入侵检测技术

大量高速网络技术近年来不断出现,在此背景下的各种宽带接入手段层出不穷,如何实现高速网络环境的入侵检测已成为一个现实问题。这需要考虑两个方面,首先,入侵检测系统的软件结构和算法需要重新设计,以适应高速网络的新环境,重点是提高运行速度和效率。另一方面是,随着高速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熟,新的高速网络协议的设计也成为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现有的入侵检测系统如何适应和利用未来新的网络协议结构是一个全新的问题。

从信息安全角度出发,入侵检测理应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从国外入侵检测产品市场的蓬勃发展可以看出这一点。。在国内,随着国家重要部门的关键业务逐渐增多,迫切需要具有自主版权的入侵检测产品。但目前的入侵检测仅停留在研究和实验样品(缺乏升级和服务)阶段,或者是防火墙中集成较为初级的入侵检测模块。可见,入侵检测产品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从技术途径来讲,除了完善常规的、传统的技术(模式识别和完整性分析)外,应重点加强统计分析的相关技术研究。

检测新技术论文范文3

关键词:建筑工程 试验检验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一、加强建筑材料检验工作的重要性

工程材料和辅助材料(包括构件、半成品),都是构成建筑工程的实体。保证工程材料按质、按量、按时的供应是提高和保证质量的前提。用定量的方法对各种原材料、成品或半成品科学地鉴定其质量是否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要求,做出接收或拒收的决定,保证工程所用材料都是合格产品是控制施工质量的主要手段;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和检测试验,保证施工过程中的每个部位、每道工序的工程质量,均满足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要求,是提高工程质量、创优质工程的重要保证;通过各种试验试配,经济合理地选用原材料,为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通过试验检测和研究,鉴定其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为完善设计理论和施工工艺积累实践资料,为推广和发展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做贡献;试验检测是评价工程质量缺陷、鉴定和预防工程质量事故的手段.通过试验检测,为质量缺陷或质量事故判定提供实测数据,以便准确判定其性质,范围和程度,合理评价事故损失,明确责任,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为竣工验收提供完整的试验检测证据,保证向业主交付合格工程。建筑工程试验检测是一项非常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由于影响建设工程质量因素比较繁多,具体施工过程中也存在着各类质量和安全隐患,因此要全面的考虑。

二、加强试验检验收工作,提高工程质量的措施及途径

1、建立完善工程材料试验检测制度

为了对工程材料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和检验评定,需要建立健全工程材料试验检测制度。首先,针对建设项目规模,建立相应等级试验检测机构和质量保证体系,对工程材料质量负责。试验检测机构业务范围内的有关规范、规程、标准等技术文件应齐全,试验检测应严格按有关标准、规程及规范进行。其次,建立健全试验检测工作制度。建立各级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和内部工作文件、技术文件的管理及保密制度、检测样品及抽样管理制度、质量管理手册执行情况检查制度等。要明确试验检测的责任人,建立保证检测工作质量的各种措施及规章制度。在实际工作中,首先应严格实行质量自检,加强质量管理和质量监督,逐步建立完善四级质量保证体系;其次要增强建设各方面的质量意识,分工负责,责任到人,真正落实质量岗位责任制。作为建筑行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工程质量检测随着全民质量意识的提高面不断被个重视。最后,制定详细的试验检测工作细则。在试验检测过程中,完全按照经试验检测工作细则规定的方法进行操作,试验室对各种工程材料做到有检测、有取样、有试验报告,并确认试验检测合格后才进入下施工现场使用,以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2.合理配备试验检测人员和设备

首先,根据工程规模确定工地试验室的数量和中心试验室的布置。要确保以上设置能够满足施工的需要,以做到跟踪检测,及时掌握试验数据,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其次,合理的配备试验检测人员。配备的技术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且成绩合格,为了提高试验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工程材料试验检测人员必须接受全面、系统的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技术培训,做到持证上岗。最后,加强仪器设备的配备与计量。中心试验室及工地试验室的所有这些仪器设备都经计量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后才能使用,并根据其使用的频率,随时进行计量检定,保证试验仪器的准确性。

3、加强工程材料检测技术的规范化管理

(1)标准、规程的执行。标准是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而制订的,各有关部门必须无条件严格遵守,但在实际工作中,不按标准、规程进行试验检测的例子很多。如:水泥仅做安定性检测;砂、石各项检测不做平行试验;钢筋拉伸试验不拉断,有的不做弯曲;试验时不严格控制加荷速度等等。这样的试验检测结果准确性很差,完全不符合标准、规程要求,所得结论几乎没有实际指导生产的价值,必须坚决制止。另外,随着社会进步,科学发展,新规程、标准不断产生,要及时采用新标准,须严格落实执行新规程、新方法、新标准。

(2)规范读数、记录、计算、报告等内容。试验检测是用数据进行指导生产的。因而读数、记录、计算、报告等,任何一个环节均要严格规范。

①读数。试验的每一次读数必须准确,如万能材料试验机、压力机、抗折机的度盘、量简体积刻画及架盘天平游码标尺等都必须读到指示的最小分格的目测读数,读数不准确,即造成试验最后结果不准确。

②记录。计量单位一律采用国际单位制,要求在专用记录纸上填写,字迹清楚整齐、记录完整,记录要有试验人、计算人的签字,有错误需改正时,要按要求改写,不得涂改。

③数据处理。按标准要求进行,要特别考虑到一组数据中是否有最小、最大值的取舍,计算所得数值应按技术要求进行保留。

④检测报告。检测报告应接要求填写完整,最后结论必须明确,切莫笼统。

4、加强试验操作管理及试验数据的管理

(1)严肃检测过程。每一项试验检测都应了解来样、取样、试样、制作过程、试验环境条件、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试验检测过程等,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分析对结论有无影响,必要时要予以说明或重新检测。

(2)严格数据处理。检测项目确定后,原始记录、计算方法和数据计算是否标准等,都直接影响检测结论的正确性,必须慎重、细致。当检测数据与标准要求相差过高或过低时,要加以分析研究。为此,要求审核人员除熟悉材料试验方法外,还必须掌握各类建材的技术性能以及在不同条件下材料性能间的关系。

(3)检测结论反馈。对经试验检测后得到的结论,无论是否合格,都应将信息如实地及时通知施工现场或有关部门,以便有效指导施工,提高工程质量。

三、几点体会

1.作为检验工程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试验检测应予以高度重视,禁止盲目凭经验施工,坚持以试验数据说话。

2.实行建筑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有力保障。谁出事,谁负责,坚决查处,决不手软。

3.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和具有一定资质的试验检验机构,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4.要有一支较高素质的建筑工程试验检验技术队伍,实行持证上岗。

5.配置较先进的建筑工程检测设备,逐步提高试验检验机构的试验检测能力,使之更好的为工程服务。

检测新技术论文范文4

关键词:工作过程 自主学习 教学目标 教学理念 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对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的探索,只是从传统的课程体系和内容出发,学生被动地接受较高水平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方法。如何建立一种全新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获得高级技能、适应社会和岗位要求成为高职教育中不得不认真审视的问题。

鉴于检测技术的重要性,许多高校和研究机构都积极开展检测技术高职教育,以培养多层次的专业人才。我国检测技术的高职教育模式不尽相同,培养学生的课程设置也不同,高职院校要创办自己的办学特色,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必须重视教学改革与创新。

根据检测技术及应用专业特点,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检测技术及应用专业在部分课程中尝试并实施了基于过程的自主学习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教学目标

珠三角是全国制造业十分集中和发达的地区,对检测人员的需求很大。根据毕业生、学会、相关行业的反馈意见与讨论交流,我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理论功底与学习能力、熟练进行检测实施与评价、具备一定英语基础、善沟通交流、肯吃苦耐劳的高技能人才。我专业现已建立无损检测I级、II级专业资格证的培训基地与考试基地,同时成为深圳市无损检测分会秘书处所在,若能成功实施并深入自主学习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定能培养出适应市场的合格人才,同时把检测技术及应用专业建设成为珠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特色专业。

二、教学理念

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价值取向是高职教学体系的核心,以技能型培养为枢纽是高职教学体系的理念,学习检测第一线知识,掌握检测第一线所需的技能,提高人文素养是高职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

我专业以课程体系、教材、实训三方面入手。第一,课程体系围绕高职特点,以就业为导向,适当减少理论课时数,增加技能实训,强化技能取证。第二,编写具有自身特色的高职教材。2006年,由检测技术及应用专业牵头,由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和机械工业出版社联合主办的全国高职高专无损检测系列教材会议在我校隆重召开。第三,实训改革要以实现项目化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实训安全管理,提高实训的实效性。

三、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方面要考虑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方法。从学生的知识、能力入手,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能力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从而改革教育模式,强化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成才意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1.确立项目,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法

基于工作过程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培养能力为主线,把产品检测的工作创设成情景,由简及难,在具体的检测过程中进行理论知识的补充,工学结合,激发学生“想学”的动机,让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形成综合能力领域。项目课程模糊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限,更加注重学生组织交往、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等关键能力的培养,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

以超声检测课程为例。以往此课程按照理论基础、检测仪器、检测技术、检测流程、检测应用这样的传统线索展开,理论学习部分枯燥,目的性不强,容易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为了打破常规,我们将整个课程设定为若干个情景教学项目:板材的超声检测、铸件的超声检测、锻件的超声检测等,把理论知识点融入到各个情景项目中,学生不是从学知识入手,而是从解决问题入手。譬如说板材的超声检测:常规检测过程大体是:了解检测对象――选择检测技术――选择检测条件――调整仪器状态――检测――评定――记录报告。其中涉及到的理论知识点包括:什么是板材?板材的加工工艺?都有哪些常见缺陷?板材的常用检测手段有哪些?这样在具体的项目中,自然而然的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点结合起来,学习过程节奏感很好,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情景教学项目的选择遵循从简入繁的思想,检测过程的各个环节不要求从第一个项目全面解决掌握,同样按照从易进难的方针,等到每个情景项目学习结束后,再带着全面的检测能力重新把板材、铸件、锻件等进行完整检测。如此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了能力,课程过程变成基本符合企业工作过程,更容易实现校企的衔接。

2.指导学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

学生自主能力的提高,既离不开自身的实践积累,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学法研究,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策略,让学生由“学会”过渡到“会学”。当学生无从下手时,教师要给予启发,给出一些铺垫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思考,或者通过学生讨论互相补充,自然而然得到比较完整的结论。

以磁粉检测课程中航空零件――螺栓的质量检测为例,将学生分组,每组选出一位小老师,按照老师设定的检测任务,每组展开头脑风暴法,把零件中可能出现的缺陷类型、部位、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按照零件特点与缺陷特性制定合适合理的检测方法,初步编写检测工艺。每组讨论完毕,由各组的小老师对本组的讨论结果与方案进行阐述,接着各组展开质疑询问,并将意见汇总。之后由老师进行案例分析,讲授案例中涉及的理论概念与基础知识,解疑点化同学们讨论中遇到的问题与遗漏的关键点,同时以同学的讨论方案为基础进行优化,每个小组同学根据自己重新优化的方案实施检测,提交报告,每个小组将各自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再次由老师进行案例总结,选出最佳检测小组。

3.以人为本,确保学生坚持不懈地学习

学生意志品质不尽相同,在教学活动中,要做到以人为本,不断强化学生的意志力与自信心。做学生的朋友,建立轻松和谐的师生关系,多多沟通,了解他们的心声,掌握他们的个体差异,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学习需求,探索出更合适教学途径,使其逐步踏上自主学习的阶梯。

四、总结

总之,我们要善于转变教育观念,要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要敢于同不合理的教育模式挑战。我们始终认为学生在学校不仅是学习知识的,更重要的是学习一种能力,因此要指导学生自己看、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这样,学生就会逐步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就会在这种自主性的学习中逐步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目前,这种基于工作过程的自主学习模式已经在部分课程的部分环节加以尝试与实施,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将不断积累经验,继续完善这种模式教育。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论行动体系及其特征――关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

检测新技术论文范文5

关键词:生物技术;食品安全检测;运用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8.231

0 前言

近年来每一次食品安全问题的曝光都会在社会中掀起轩然大波,而这自然就使得食品安全检测工作面临着较大的难度与挑战,而为了能够较好应对这一挑战,生物技术开始逐渐在食品安全检测工作中实现更为广泛的应用,而为了能够更为深入了解这一应用,正是本文就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运用分析展开具体研究的原因所在。

1 可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的生物技术

1.1 分子杂交技术

对于可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的生物技术来说,分子杂交技术可以称得上是其中的代表,而基因检测则属于这一分子杂交技术的核心。由于基因本身具备变性、重复性,这就使得分子杂交技术能够较好服务于食品的安全检测,而由于分子杂交技术由基因方面入手完成检测,所以这一技术也被称之为DNA探针技术。对于食品安全检测来说,分子杂交技术能够较好应用于食品中的各类菌类生物检测,而由于分子杂交技术的技术优越性,这一食品安全检测往往具备着操作简单快捷、精准科学的优点,不过这一检测的天然具备的较高成本与较低效率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其在我国食品安全检测中的普及[1]。

1.2 PCR技术

对于食品安全检测领域中应用的生物技术来说,PCR技术也属于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这一技术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其本身能够较好满足我国当下民众担心的转基因食品检测需求。对于PCR技术来说,其本身只需要少量样品就能够完成相关食品的定性、定量检测,结合我国当下部分民众谈“转基因”色变的社会现状,我们不难发现PCR技术在我国具备的广阔发展前景。不过值得注意的是,PCR技术无法进行有毒物质的检测,而其本身的较高造价、较高操作难度、较高专业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更好发展[2]。

1.3 生物传感器技术

除了上述两类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生物技术外,生物传感器技术同样属于其中的代表,这一技术能够通过人工研制的检测仪器完成具体的食品安全检测。对于生物传感器技术来说,氧电极、场效应管、光敏管等都是这一技术较常采用的仪器,而结合这类仪器开展的食品安全检测就能够将检测食品扩展出的分子通过光电信号显示。在笔者的调查中发现,生物传感器技术已经在我国当下食品农药化学物质检测中实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不过这一技术的稳定性与敏感性提升是其本身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面临的问题[3]。

1.4 免疫学检测技术

对于食品安全检测来说,免疫学检测这一生物技术同样属于该技术的代表,其本身由免疫标记技术、沉淀反应、凝聚试验三部分组成,相较于上文中提到的集中生物技术,免疫学检测技术能够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取得最为优秀的应用效果,而其本身具备的操作简便、造价低、灵敏度高、具有特异功能等特点也使得这一生物技术在我国当下食品安全检测领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而食品安全检测中的食品蛋白质结构检测正是其强项所在,这就使得免疫学检测技术能够较好满足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各类细菌检测要求[4]。

2 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具体应用

结合上文内容我们较为全面了解了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常见的生物技术,而为了能够更为深入的完成本文研究,我们还需要明晰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具体应用。

2.1 食品内部成分和质量安检

对于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来说,食品内部成分和质量安检便属于较为常见的应用形式,这类食品安全检测多采用生物传感器技术进行。例如在国家近年来新研制的生物传感器支持下,鱼肉类生鲜食品的新鲜程度与香味成分就能够得到较高质量的检测,这一生物传感器技术能够通过安检香味同蛋白质有效结合打造敏感性物质完成检测,这就使得生物传感器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蛋白质、酶活性等项目上实现较好应用。

2.2 食品内部微生物检测

对于食品安全检测来说,生物技术在食品内部微生物检测中也能够实现较好应用,这一应用就能够较好避免食品中含有害微生物影响人们的健康。对于结合生物技术的食品内部微生物检测来说,酶联免疫技术、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分子杂交技术等都属于其中代表,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有害细菌在这类技术的检测下往往无从遁形。

2.3 食品残余农药检测

除了上述两种应用外,生物技术在食品残余农药检测中也能够实现较好应用。对于我国当下的民众来说,农药等化学物质残留往往是其最担心的食品安全问题之一,但在酶技术、生物传感器等生物技术的支持下,各类食品中的残余农药能够实现较好检测,这自然使得我国民众的食品安全能够得到较好保障。

3 结论

在本文就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运用分析展开的研究中,笔者详细论述了可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的生物技术、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具体应用,而结合这一系列论述我们能够发现,生物检测技术随着自身的不断发展逐渐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实现更为广泛的应用,而这种应用也将更好保障我国民众的食品安全。

参考文献:

[1]陈昊,秦蕾影,项水兰,钟超,姚翔宇,汪德洪.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最新应用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7(02):249+256.

[2]郭培源,刘硕,杨昆程,赵俊华.色谱技术、光谱分析法和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的应用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08):3217-3223.

检测新技术论文范文6

1.1卫生检验技术领域量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论文量2009-2013年卫生检验技术领域共情况。见表1。

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基金类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卫生检验技术领域项目的资助类型。

1.3卫生检验技术领域接受资单位类型卫生检验技术领域接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机构类型中,高校占有绝对优势,共2547篇,占全部受资助论文数量的78.64%,其次依次为部级科研机构、省部级科研机构和包括大型企业在内的其他单位。

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中应用的卫生检验技术类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卫生检验技术领域发表的论文中,ICP-AES/ICP-OES等新兴技术和多种技术的联用技术(如GC-MS、LC-MS、ICP-MS等)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

1.5卫生检验技术应用领域卫生检验技术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涉及地质、食品、环境、药品、物理、化工、农业等多种领域。

2讨论

近年来国家对卫生检验和卫生检验技术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卫生检验技术相关量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量逐渐递增。本文结果显示,近5年来由卫生检验技术支持的项目而发表的论文数量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这与我国对科技发展的投入增加是一致的,我国卫生检验技术领域有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和发展前景。卫生检验技术多数情况下是为其他领域的科研服务,是一个高水准的技术平台,应用性和基础性研究比较多,从表2看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资助比例比较大,项目也逐年增多,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在卫生检验技术领域的项目逐年增多,则说明卫生检验技术的创新和发明对其他学科推动的重要支撑作用。高校的科研能力也是评价高校的一个重要指标,作为我国科研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科研队伍庞大,具有较高的整体素质、研究能力、学术地位和科研管理水平,是我国科学研究的主力军。部级科研机构由于具有科研的良好条件、充足的科研经费以及优秀的科研人才,在重点、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中优势巨大,承担的国家科研任务少而精,省部级科研机构和其他单位由于对各项条件的相对缺乏,涉及面相对较窄,故承担项目较少。

卫生检验领域的发展越来越快,首先表现为测定对象种类繁多和复杂;其次,测定的手段和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再者,测定的方法和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完善。本文结果显示,近5年在卫生检验技术领域中,以ICP-AES、ICP-OES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和以GC-MS、LC-MS、ICP-MS为代表的质谱联用技术受国家自然基金资助比例逐渐加大。由于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和选择性的提高和增多,使得许多过去操作复杂或不便分析的样品分析成为可能。仪器的改进和联用,又大大提高了分离检测的综合效能。例如,采用固相萃取和LC-MS联用的手段,可测定水样中某些环境污染物的分解产物;将离子交换色谱仪与ICP-MS联用,可在测定环境水样中的重金属时,使检测限降低到nmol/L级[5]。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电化学分析法、极谱法等卫生检验的基本技术仍在使用,发展较新技术和联用技术来说相对平稳,提示我们在研究中不能忽视这些传统技术的作用。

检测新技术论文范文7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引言

毕业设计工作是人才培养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是本科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是一个知识深化和升华的关键教学过程,也是对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效果、学习成果和创新创业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检验[1]。本文基于地方本科邵阳学院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根据测控专业的培养模式及学校与地方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探索新的毕业设计模式力求符合人才培养规律、适合当前社会现状。为了进一步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逐步完善各项质量管理制度,提高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促进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下面主要是多年指导本科毕业设计的实践体会。

1测控专业毕业设计特点

测控专业是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中唯一的本科专业,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传感检测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测控技术领域也同样发生了较大变化。由最初的纯机械结构、机电结合、机光电结合等简单结构逐步发展为集传感检测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现代光学、精密机械等高新技术于一体的复杂工程系统,其工程应用也从检测数据采集、结合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逐步转变为信号发生、信号采集、信号传输、信号调理以及自动控制过程为一体的复杂测控系统[1-8]。尤其是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加上网络通信技术、算法软件技术、工业新材料的微纳米技术的蓬勃发展,测量与控制技术、仪器仪表技术也有转向微型、网络型、虚拟型和智能型的发展趋势,从而使仪器科学和其他多学科技术相交叉、相融合的属性日趋明显。邵阳学院作为地方本科院校,主要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从事信息检测、处理、控制及仪器仪表分析、设计、运行、维护、管理、教育工作的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针对培养目标,测控专业课程设置力求从知识技术、素质能力等方面构建专业课程体系,该体系的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强化学生专业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构建了“课外研学”和“工程实践”两类“3+1”实践教学体系。课外研学分为社会实践、技能考核、科研训练加创业实践;工程实践由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工程设计加工程师执业技能训练(如图2所示),两类实践训练形式上互为补充,内容上互相渗透。

2对邵阳学院测控专业学生毕业设计的探索与成效

2.1毕业设计的选题和开题

从2013届到2017届测控毕业的学生来看,每届学生的选题工作从前一年的11月开始,尽量要求教师结合自己的科研项目进行命题,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学生也可以利用优势,在教师的指引下把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作为毕业设计课题,在选题方面,选题程序采用“指导教师出课题--教研室审题--学生、教师双向选择--指导教师下达任务书—院里审核”的程序。四年的实践中,共征集论文题目大于学生选题人数的25%,保证学生一人一题,为学生选题提供了较大的空间。这些课题结合了教学、科研、生产实际的需要,切实做到了与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紧密结合,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开题工作一般在前一年的年底完成,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查阅资料、设计技术方案、完成开题报告。前期要求每一位准毕业生必须进行开题报告答辩,由答辩小组成员集体评议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保证学生有一个正确的努力方向。

2.2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

部分学生在毕业设计之前或者设计期间已经和企业或者公司签订了三方协议,用人单位要求准毕业生到公司去一边在公司岗前培训、做工程项目的同时完成毕业设计,对学生而言也是十分乐意的事,她(他)们可以工作拿到薪水,同时又能顺利完成毕业设计。甚至有些公司还会在工作经费、仪器设备、项目场地和技术力量上给予相应的支持政策。已签约的学生对公司而言,是公司未来的员工,是公司的新鲜血液,从政策、人力、财力上进行支持,是培养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增强企业的育人社会责任感,对企业和学生而言是双赢。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一般采用双方共同指导,模式主要以公司企业为主导、学校教师为辅助。通常设计题目由企业提供,学校和企业协商确定,校内教师一般负责设计过程管理,审核设计的进度和各阶段完成情况;学生设计的具体内容一般由企业技术人员进行详细的指导并提供相应的技术资料,协调毕业生与现场人员、相关公司之间的关系。校企联合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既可以增加校内教师了解公司企业的机会,了解行业的最新技术动态,又可以提高教师的解决实际复杂工程的能力,提升教师科研能力。近四年来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和校外公司联合指导毕业设计的准毕业生人数呈现逐年增加的发展趋势。

2.3落实三个阶段的检查

毕业设计工作学校一般有前期、中期、后期检查工作,相应地各院系、教研室配合学校检查,先行进行自查。前期:重点检查设计任务书是否按时发给学生,任务书的填写是否符合学校规范、任务书中的技术指标是否合理,开题工作的具体情况,包括学生是否进行了开题报告的答辩,是否有记录,开题报告格式是否符合要求,设计方案是否可行。指导教师的指导记录是否属实。中期:重点检查指导老师的指导记录情况,学生的毕业设计进度是否拖后,学生的中英文翻译完成情况,文献综述、设计的方案、图纸等毕业设计(论文)过程材料,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尽快解决。后期:重点检查毕业设计的答辩情况、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包括附件材料的签字,设计指标是否完成,设计内容合理性,格式的规范性,考评答辩相关材料审查。近四年测控专业的实践表明,及时检查对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早发现、早解决,有效地提高了毕业设计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4严把考评答辩和成绩关

近四届工作相比,每一年的考核工作在上一年的基础上有改善,基本上是执行资格审查、评阅、最终成果审查的环节前重点加了现场考评,对每一届测控方向的学生凡是单片机、PLC及仿真类课题必须要有仿真结果或实物装置,理论研究类课题必须要有理论推导过程及应用介绍,此环节的增加对提高学生设计(论文)成果质量起到了显著作用。多样化设计必须参加各项审查。学生交出的论文不出现自己以及指导教师的名字,然后交给不同的教师进行评阅,这种“准盲型”供评阅人完成评阅。评阅人与指导教师必须不同,穿插评阅不同组学生的成果,并有充足的评阅时间,可以从总体上把握学生的成果水平,对学生的成果给出客观的评价。答辩资格审查。答辩资格审查内容包括:(1)任务书(双面打印),(2)开题报告,(3)毕业设计日志,(4)论文报告,(5)论文(必须是完整论文1本,论文内含有比较完整的原理图),(6)仿真或实物,(7)中英文翻译,(8)进度考核表(要求指导教师签字),(9)评阅表(要求指导教师写好评阅意见),(10)其他与设计有关的资料。答辩程序和成绩评定。测控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小组组织实施。参加答辩的学生分为两类:(1)考评和论文评阅通过指导老师推荐评优及本人申请评阅的学生;(2)从考评和论文评审通过,并且合格的但未被推优的学生中自己抽签产生。抽签办法为:答辩前30分钟抽签,随机从各指导老师所带学生中,抽出30%的学生进行答辩。未被抽中的同学,成绩在良好与及格之间视现场考评和论文评阅进行成绩评定。推选优秀学生毕业设计(比例为10%)和不合格者(比例为至少10%)参加院级答辩。在答辩整个过程中,应详细做好答辩原始记录(专用记录本),专业答辩领导小组指定专人(秘书)负责记录,答辩时,至少要保证有5位答辩教师在现场。成绩评定,需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现场考评),第二阶段(论文评审),第三阶段(答辩)。连续通过三个阶段考核者,近两年新增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知网,全部通过者方能获得及格(含及格)以上成绩等级(目前成绩综合评定实行五等级: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答辩期间,由学校督导组对各答辩小组现场答辩情况进行巡视和现场点评与指导。学生设计的最后成绩由三部分构成:指导老师初评成绩、评阅老师成绩、答辩成绩,比例是3:3:4。答辩意见不一致或者对成绩评定结论有异议者,交由院答辩小组及院答辩委员会研究决定。

3结束语

本科毕业设计是学生本科学习过程的重要阶段,指出了地方院校测控专业毕业设计质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对毕业设计的选题、开题、中期检查和答辩等进行过程监控。毕业设计结合教师科研项目,实现产学研结合,提升测控专业学生的技能,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冯旭哲,陈建云,明德祥.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研究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34(1),86-88.

[2]李雅峰,郗涛,张宏杰.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毕业设计改革与创新性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22),181-183.

[3]牛金星,申杰,李恒灿.关于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1(27).248

[4]冯飞飞.提高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9(10).180-181,183

[5]冯梅琳,何学文,罗小燕,等.基于CDIO理念的测控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180-184

[6]宋爱国,吴涓,崔建伟.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学生工程意识培养与创新教育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2(1).41-43

[7]唐鸿儒,吴桂峰,束长宝,等.测控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与训练体系建设[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2).77-79

检测新技术论文范文8

据悉,此次研讨会已连续举办九届,每年在3月底举办,由最初的三十几人参会发展到现在130多人参会。此次第九届研讨会的议题在以前纺织品、服装检测项目议题的基础上增加了皮革、箱包及鞋类检测的内容,议题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参会人数创历史新高,会议现场讨论气氛热烈,会议质量和效果得到代表们一致好评。

包容与开放:交流平台助推技术提升、标准统一

3月的V州温暖湿润,气候宜人,放眼望去,满满的新绿,令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们心情舒畅。他们有的是GTT研讨会的忠实粉丝,有的是第一次参会,但都有着共同的目的,就是带着检测工作中的疑问来跟同行切磋、交流。

“每年的研讨会都邀请纺织服装相关标委会的专家前来答疑,统一了大家对标准的认识,提高了检测准确度,无论对GTT还是对整个检测行业都是好事情;此外,举办这样一个全国范围的研讨会,也使我们的队伍得到了锻炼。”广州纤维产品检测研究院副院长谭伟新介绍。

“我们连续8年都来参加这个会议,感觉收获还是蛮大的,前几年只是来听一听,这次也提了几个议题,就是检测中有些操作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希望能跟同行交流。”佛山一家检测公司的技术负责人如是说。

杭州一家中美合资检测公司的负责人凌先生,从朋友那里听说了GTT研讨会,今年第一次报名参加,“总体感觉还是挺有收获的,有很多检测中的小细节能够得到统一,而且认识了很多检测同行,交流学习促进技术进步嘛。”

“因为自身技术力量雄厚和自信,才能有如此宽广的胸怀吧,不仅建立这样一个行业交流的平台,还把自己的检测经验分享给大家。” 参会代表不约而同地为广州纤维产品检测研究院搭建这样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而点赞。

广州纤维产品检测研究院技术部部长刘文莉介绍,“我们的初衷是提供这样一个交流平台,让国内更多的检测机构参与进来,在交流探讨的基础上解决检测技术难题,提高各检测机构之间检测结果的互认,现在看来成效很好。而且这么多年下来也对一些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起到促进作用。”

第一次参加GTT研讨会的中纺联科技发展部处长孙锡敏对此次会议给予高度评价:“我的感受就是,这种技术交流的方式非常好,一方面标准本身写得不到位,请标委会的专家来答疑解惑;另一方面各机构对标准条文的理解有差异,需要统一;此外,现在的检测技术不够成熟,实践中面临许多现实的问题,这个会议把检测机构聚在一起共同商讨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这是一个好事情。”

你问我答:现场讨论气氛热烈,成效明显

“一般每年的春节后我们就开始张罗组织这次会议,经过内部的议题整理、同行议题征集及议题整理等多个阶段。”刘文莉介绍,“这个过程比较费时,我们基本从前一年11月份就开始整理GTT内部的议题,有的问题已经取得好的解决办法,我们就会给出解决建议;有的问题还存在疑问,有待解决,也会拿到会议上同专家一起讨论。”

“对于人造革(染色机织物为基布)服装面料,测试色牢度时,贴衬织物如何选择?”

“偶氮测试过程中如果有样品检出量较高,如何进行定量?”

“GB 31701在遇到基布和涂层一起测试时,结果如何出具?如何判定?”

“四周有缝线的纽扣如何测试附件抗拉强力?”

……

研讨会现场,议题一个接着一个被提出,引起代表们的热烈讨论,涉及到检测标准的细节问题,还不时穿插标委会专家的点评和答疑。

有些方法标准里面的描述比较笼统,在实际检测中难以把握,操作性不强;有的创新产品,检测中进行样品处理不知从何下手……对于从事实验室检验的技术人员来说这些都是比较头疼的问题,对于一些实力偏弱的检测机构尤其如此。来自北京一家检测机构的技术人员告诉记者:“比如GB 31701《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是去年开始实施的强制性标准,虽然里面技术要求非常详细,但是到具体产品中很多奇特新颖的设计,检测过程中对有些项目的判定不好把握,借这个机会有标委会的专家解答疑惑,还有跟诸多检测机构的各位专家同行深入交流,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检测新技术论文范文9

关键词 试验检测;公路工程;处理措施;检测管理

中图分类号O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9-0143-02

1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长期公路工程施工中,会出现许多质量隐患问题,做为公路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试验检测功能能够科学定量的评定公路项目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是评价公路工程的安全可行的重要依据,也为工程的竣工验收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试验检测及时对新材料、新施工工艺改革做出有效的评价,间接地促进了公路工程行业施工技术和材料技术的发展。有效地推动了公路施工技术改革发展,提高公路工程竣工验收质量,同时降低了公路的造价投资。

评定一种新的施工工艺和新材料的可行性以及适用性,可以积累推广工程经验,对提高工程进度和新技术的进步有很大的帮助。试验检测对原材料的成品以及半成品进行科学测试后,得到其性能数据,判定新材料技术、新施工工业的发展是否能够提高公路的质量、缩短工期、降低造价,对于合理新技术提供了坚实可靠的科学数据。为以后更好的控制工程质量提供一系列的工程实例。在以后的工程中施工和验收中不断提高施工质量控制力度,以及竣工中对工程质量的评价更科学合理,更符合实际。根据试验检测数据和工程积累的经验,改善施工顺序等,在工程材料供应上可以合理的取材,降低工程造价。

2 目前试验检测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人的意识和态度问题

要确保施工人员抽取的样品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可以有效的反应施工过程中的真实情况,在检测工作中要态度认真,严格审查实验室的资质以及现场施工人员的配备、设备的完整以及场地的布置等。检测样品要及时的送检,不能在检测报告为出来的情况下进行施工工序等的确定,监理工程师要发挥其监督作用,避免试验检测失去意义,造成安全隐患。

2.2试验检测条件问题

一般施工工地的试验检测试验室的面积较少、检测人员分配较少,仪器设备陈旧,试验设备与目前施工技术和检测技术脱节。另外在检测设备上的投资总是得不到认可,即使按要求配有先进的试验检测设备,但也很少有高素质的人员配置,由于施工试验检测人员的业务水平较低,不能很好很快的了解掌握仪器的使用原理、使用规则,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也间接促使了试验检测技术的恶性循环,使试验检测人员与试验检测技术理论发展严重脱节。

2.3试验检测的管理不规范

样品要有基本的标识,具有流转使用的记录,在实验室样品管理方面还缺乏一套合理的、科学的管理制度。具体表现在没有及时的对仪器设备进行校核和维修更新、没有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度、没有认真对待试验员签字、温度等一系的试验条件没有严格的控制、检测没有达到国家要求、对检测数据任意更改编造等等。另外,实验室的安全工作也有待提高,需要解决一定的安全隐患,没有必要的防火设备,对化学样品的分类不完全。

3 完善公路实验检测的有效措施

1)提高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通过国家培训取证上岗等一系列的教育,切实改变目前施工单位技术水品不一的情况,可以选派人员到有关单位进行学习进修或者引进技术工作人员。加强有效质量管理和质量监督,完善三级质量保证体系,增强工程质量检测的意识,检测结果落实责任制,责任到个人,对弄虚作假者要严格处理,对试验人员产生威慑力,杜绝虚假数据的再次出现;

2)健全、完善质检机构的管理制度和法规,对现有的法规进行修改完善,对施工建设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对质检机构规范化、专业化管理。目前我国的检测行业规定和办法的开展在程度和形式上都是多样化,这对我国的检测行业的整体发张是不利的,要制定统一规范的试验检测表格和相关条例。

3)引进先进的检测仪器和有效的测试方法。提高工程试验检测的投资,及时引进先进的检测仪器,淘汰或更新陈旧的仪器。同时还应配置高素质的检测人员,不断去深造学习先进设备的操作使用。新技术、新施工工艺的不断探索能够有效促进公路工程的发展,但是,对于新的技术、新施工工艺要先按照技术要求严格试验检测,根据试验数据确保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实际中,禁止凭经验,凭感觉盲目的施工。试验检测方法要求要格,只有正确的试验方法和严格的试验条件,才能保证试验数据的精确,合理;

4)要及时的更新检测方法,不能守着过去的陈旧不放,新设备以及新的检测工艺对测试数据的完整、准确有很大的帮助。

4 试验检测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

1)控制施工质量的主要手段是对各种原材料、新材料、新技术的地鉴定,判断其质量是否符合国家质量标准要求和设计要求,合理的安排材料的使用顺序和使用条件,可以适当的降低工程造价;

2)在施工过程的跟踪检测,工程施工单位应认真落实工程施工前的自检测、施工后自检测、确保施工质量。监理单位也应有效地对施工技术、材料作施工前后的抽样试验检测、有效监督施工质量;

3)试验检测数据能够对工程质量做出科学的鉴定,是施工单位、业主公认的质量鉴定的依据,也是维持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秩序的重要保障;

4)每一道施工工序完成之后都要进行试验检测,保证施工质量,同时避免影响后续工程施工的质量。

5 结论

工程质量是施工过程中形成的,而试验检测是对具体施工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在试验过程中任何的疏漏都会给工程造成质量隐患,所以试验工作要认真对待,提高检测人员素质、改善管理机制、及时的跟新设备和检测技术。加强试验检测方面的课题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万寿.浅析公路工程质量试验检测工作[J].青海科技,2009(6).

[2]王莉.工程试验、检测工作浅析[J].青海科技,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