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教师观察能力的重要性集锦9篇

时间:2023-07-24 16:32:51

教师观察能力的重要性

教师观察能力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课堂观察 幼儿教师 专业发展

所谓课堂观察,就是依照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以幼儿的发展为中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密切关注幼儿所处状态,包括了注意力、参与程度、与教师和其他学生间的交往、心理状态等。然而,目前的幼儿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普遍较低,已成为制约素质教育推进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促进幼儿的综合全面发展,实现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广大幼儿教师必须深入到课堂中去,在课堂观察中了解幼儿,关注幼儿,发展幼儿。

一、课堂观察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1.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来自反思,而课堂观察是反思的基础

教师反思课堂教学活动可以是多角度的:一是反思对素质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落实有没有存在误区;二是反思教学创设情境有没有掌握不当,并致使它的教学质量下降;三是反思幼儿的主动性有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四是反思课堂教学方法有没有合理有效的使用;五是反思课堂评价有没有注意到幼儿的个体差异。不管是从哪个角度开展反思,必须依靠深入的课堂观察。可以说,课堂观察是反思内容的来源,如果反思不是建立在课堂观察之上,则不能称之为是深刻的反思,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反思。

2.课堂是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课堂观察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

(1)加强教学课堂的全面控制

幼儿生性活泼好动,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有一定的难度,如何才能让小朋友安静下来认真听教师讲话,非常考验教师的组织能力。幼儿教学活动中的突况比较多,教师必须具备足够的应变能力。此外,还包括了,敏锐的感觉、准确的判断、机智的反应等方面的能力。这些教学智慧的生成,只有通过长期的实践以及课堂观察才能真正掌握,并且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得到检验,从而促进对日常教学实践中的反思,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实践,推动自己的教学智慧积累。

(2)确定教学内容的侧重点

细致的课堂观察要求教师关注每一个幼儿的情感和情绪变化方面,发现幼儿内心的需求,从而改进或减少教学的要求,并随着幼儿在课堂上的反应,灵活调整实施既定的教学策略。幼儿教育中虽然没有系统的教材体系,但都有教育培养的侧重点。教师可能通过课堂观察,大胆调整教学结构,对于教育培养的侧重点适当有所取舍,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此外,课堂教学活动是动态的,课堂观察可以很好的捕捉到一些偶然的因素,为课堂营造良好的氛围。

(3)增强教师的自信心

课堂是幼儿教师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坚持以课堂观察为切入点,认真分析出现的具体教学问题,一一加以解决,逐步增加教师对课堂的掌控感,提高教师的自信心。同时,继续贯彻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实施其教学行为,不断进行自我心理建设,对教学工作投入更多热情,对幼儿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从而获得专业发展的持续发展。

3.课堂观察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桥梁

课堂观察是教师不断汲取教育教学理论成果的好起点。在课堂观察及研究中,教师可以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对问题思考之后产生在思考基础之上的教学行为,创造性地运用教育理论研究来解决不断变化的教学实践情境中的具体问题,更好地理解课堂和改善教育实践,它是知、行、思合一的教师专业成长方式。通过这样周而复始的对教学行为的观察研究,教师能够不断扩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二、提高幼儿教师课堂观察能力的方法

1.通过观察自己的课堂,提高观察力

教师在进行课堂观察活动时,要面向全体,对课堂的全面情况加以观察调控,使幼儿的整体效果达到优化;同时,我们又要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境,对课堂活动的某一点或某些幼儿的个人行为进行重点观察,以达到对课堂活动的全面把握。对课堂教学的观察、分析不能仅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要进行思考和判断,需要透过现象分析课堂行为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比如说对课堂上教师提问的观察,我们就可以通过对教师提问的方式、提问的对象、问题的设计及对幼儿回答的处理方式等方面进行反思,探讨提问的有效性、生成性,并将反思的结果运用至新的课堂情景的观察。

2.通过观察别人的课堂,提高观察力

教师对自己课堂的观察,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更加注重的是对细节的观察,而教师观察别人课堂则在细节观察的基础上,使观察走向系统,有助于教师专业系统性的成长。教师主动观察别人的课堂,一定是经过充分的准备。因而,他能够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来选择课堂观察的策略,对观察的整个过程做出系统的规划;将对细节的观察,置于一定的思维系统中。同时还能够从推动幼儿发展的总体目标下,根据教学目标对幼儿的相关技能的要求,拟出观察的具体内容,使细节与系统互为条件。通过对其他教师课堂的系统观察,必将大大提高教师课堂观察的客观性、科学性和整体性。

3.通过专家、同事对自己的课堂的观察,提高观察力

我们需要将对每一堂课的观察放置到大的背景中去综合的考量与评估,用发展并带有逻辑性严密思维模式来探究教学活动,既能够推动我们对于课堂观察的有效深入,同时也可以增强我们在未来课堂观察中的质量。专家的点拨能够推动我们突破原有的模式,加强我们对于课堂观察的主动性。例如,我们需要观察教师对于幼儿的提问方法,但在课堂上却没有出现这个情况,而课堂上发生一些我们原先未能预料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们通过专家的指导来对课堂观察进行各种情况的分析与判断,寻找其中的必然联系。在分析与判断的过程中,教师的认识会有质的提升。

三、结束语

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课堂观察,不断引导和激发幼儿去发现,去探究,促进幼儿新观点、新方法、新创意的生成。从观察出发――教学――再观察――改进教学,使课堂教学的成效不断上升。同时,通过课堂观察,使教师不断提升驾驭课堂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推动教师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孟繁慧.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策略[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10).

教师观察能力的重要性范文2

学生的观察能力只有在观察实践中才能形成和发展。生物教学的各种活动都离不开观察,它们都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途径。在多年的生物教学实践中,我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情况,灵活运用以下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和挂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例如在“细胞分裂”一节中,利用挂图讲完“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后,教师又接着挂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图,请学生对比观察两张图的相同处和不同处。然后让学生对照“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图,讲述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以及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差异。最后教师总结。这种由学生自己观察――讲述――老师总结的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表述能力是非常有效的。

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演示实验是一种加深学生感性认识的直观教学方法,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进行演示实验时,学生只有认真观察,才能获得对事物现象的感性认识,为掌握教材打下基础。在演示实验中,为使学生观察准确,教师应该:(1)演示操作必须规范、准确,实验现象要清楚。(2)演示前要讲清实验装置的名称、构造、性能、原理及注意事项。(3)要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指导的方法有边讲边观察,先讲后观察,先观察后讨论、总结等。但无论用哪种方法,都要启发学生在观察过程中积极思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二、通过生物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生物实验中,学生要通过视、听、嗅、触、味,全面观察动植物和人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因此生物实验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主要途径。通过生物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时,教师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充分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2、要明确观察的内容、步骤,指出观察的重点和难点及解决的方法。

3、要掌握与观察有关的基本技能。学生在学习时,应该让他们做到:一要懂得用具的用途和性能,二要掌握规范操作,三要爱护各种观察工具。

4、要加强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关键是在观察活动中,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这就是:

(1)要按一定的顺序观察。观察的顺序要按所观察的对象来决定。一般是先整体,后分部;先外形,后内部;先前面,再后面;先上面,后下面。

(2)要抓住观察对象的特征,有重点地进行观察。每种观察对象都具有许多特征,如果样样都去观察,就可能被弄得眼花缭乱,一无所获。观察时要随时指导学生抓住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进行观察。

(3)要勤于思维。观察是一种具有思维活动的高级形式的知觉活动。因此,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不仅用感官和工具去“观”,更要用脑去“察”,要将观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比较、判通和思维得到正确的结果,要使“直观性观察”升华为“逻辑性观察”。就是说,要指导学生在观察中不只停留在“看到什么”“是什么”等验证教材内容的水平上,而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使观察具有探索性。为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要用生态观点去观察生物的生活习性、外部形态及行为;要用结构与生理相适应的观点去观察生物的结构和生理活动;要用进化的观点去观察生物各类群的特征;要在个体―细胞―分子的水平上去观察生物个体;要在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水平上观察生物界。

(4)观察要有记录。教师要教会学生对观察现象和结果做认真的记录,并要对这些现象和结果,对观察的成败原因进行分析。这对培养学生的良好观察习惯和科学态度是十分必要的。

三、通过课外活动和野外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日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和进行野外观察。学生在课外活动和野外观察中,通过采集、制作动植物标本、栽培植物、饲养动物等,可以观察到大量的感性材料,这不仅大大地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还培养了观察兴趣、观察能力和科学的工作方法。特别是野外观察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热爱大自然,增强他们保护自然的意识。因此,课外活动和野外考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教师观察能力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物教学,观察能力,培养方法

新课程标准下的科学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各种能力。观察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也是学生的重要心理特征。学生观察能力的强弱对学生其他智力的开发是十分重要的。

1.什么是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指运用感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它是学生认识自然,获取信息必不可少的一种智能活动。观察能力在生命科学研究上具有重大作用,许多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的规律就是由生物学家通过观察发现的。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学生的观察能力只有在观察实践中才能形成和发展。生物教学的各种活动都离不开观察,它们都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途径。

2.1 教育学生思想上明确观察能力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名人效应来教育学生认识观察的重要性。如:世界著名的生理学家巴浦洛夫,在他的研究院门口的石碑上刻下了“观察、观察、再观察”的名句来强调观察对于研究工作的重要性。

2.2 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兴趣是观察的挚友,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先决条件之一。中学生的猎奇心理较强,科学兴趣较浓。所以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的兴趣为着眼点强调观察的目的性,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观察。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介绍有趣的生命现象,开展课外活动,进行野外考察,参观动物园、植物园、博物馆,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学生往往有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也表现在生物观察中。当观察成功时,他们就兴趣盎然;反之,则兴味索然。在观察中,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使学生的观察获得成功,以增进他们的观察兴趣。

2.3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3.1 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和挂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挂图是生物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直观教具,它和教材中的插图都是根据教材的主要内容或者难点而绘制的,具有紧密配合教材、生动、形象、可视性强的特点。使用挂图和插图进行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通过视听感官与大脑思维的积极协调活动,将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不仅使学生能很好地理解教材,也使学生的记忆能力、判断能力和观察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2.3.2 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演示实验是一种加深学生感性认识的直观教学方法,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进行演示实验时,学生只有认真观察,才能获得对事物现象的感性认识,为掌握教材打下基础

在课堂教学中,观察生物模型和实物标本,以及幻灯、录像、教学电影、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也都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途径。

2.4 通过生物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通过生物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时,教师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4.1 要明确观察的内容、步骤,指出观察的重点和难点及解决的方法。

在学生开始观察前,教师要通过讲解,学生预习或者印发观察提纲的方法,使学生明确观察的内容、步骤、重点、难点,使学生在观察时目标明确,有条不紊,重点突出,难点易克,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2.4.2 要掌握与观察有关的基本技能。

对生物现象的观察仅使用感官是不够的,往往要借助于各种观察用具和技能。因此,在进行观察前,一定要使学生掌握各种观察工具的使用和技能运用,这对学生顺利地进行观察及培养观察能力是很重要的。学生在学习时,应该让他们做到:一要懂得用具的用途和性能,二要掌握规范操作,三要爱护各种观察工具。

2.4.3 充分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这是保证观察顺利进行的前提。准备工作应该包括:

(1)准备实验用具和选取实验材料。

(2)做好实验准备。课前,教师一定要按实验要求亲自做一遍实验,以便了解观察内容的各个细节和观察中易出现的问题,从而上课时能正确指导学生。

(3)精心设计观察的方法和程序。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个观察内容,首先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独立观察和思考,然后通过学生阅读教材或者教师用谈话、讲述法进行总结。

2.4.4 要加强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关键是在观察活动中,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1)要按一定的顺序观察。观察的顺序要按所观察的对象来决定。一般是:先整体,后分部;先外形,后内部;先前面,再后面;先上面,后下面。

(2)要抓住观察对象的特征,有重点地进行观察。观察时要随时指导学生抓住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进行观察。这样才能重点突出,效果显著。

(3)要勤于思维。观察是一种具有思维活动的高级形式的知觉活动。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要用生态观点去观察生物的生活习性、外部形态及行为;要用结构与生理相适应的观点去观察生物的结构和生理活动;要用进化的观点去观察生物各类群的特征;要在个体-细胞-分子的水平上去观察生物个体;要在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水平上观察生物界。

(4)观察要有记录。教师要教会学生对观察现象和结果做认真的记录,并要对这些现象和结果,对观察的成败原因进行分析。

2.5 通过课外活动和野外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日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和进行野外观察。学生在课外活动和野外观察中,通过采集、制作动植物标本、栽培植物、饲养动物、进行杂交实验、组织培养、生态调查等,可以观察到大量的感性材料,这不仅大大地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还培养了观察兴趣、观察能力和科学的工作方法。特别是野外观察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热爱大自然,增强他们保护自然的意识。因此,课外活动和野外考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总之,作为一个中学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加强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应当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

参考文献

教师观察能力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 制图教学 观察能力 培养方法

观察是一个特殊的知觉过程,即带有思维成分的知觉,是一种认识活动中的心理过程,属于认识过程殊形态的感知。观察力,是在观察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个体心理特征,是一种善于全面、深入、正确地认识事物的能力。由于制图教学的起点是建立在规范性、直观性和形象性的基础上的,因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对提高制图教学的质量,发展学生的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从制图角度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就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空间形体和图样的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首要问题是要改善学生观察力的素质。观察力的素质主要取决于观察的客观性、精确性、理解性和辩证性。

制图观察的客观性是指空间形体和图样在观察中能得到真实而精细的反映。例如对物体形状、大小、方位、结构特征的知觉,对图样中每一图样、符号的感知。观察的精确性是指观察过程仔细、全面而确切。制图观察的精确性要求学生能确切地辨别各形体及其视图间的差别和相似之处,能发现区别它们的本质特征。制图观察的理解性是指对投影过程和投影规律的内涵的把握,思维的加入能提高观察的理解性。例如,能从物体的视图中理解各个线框和图线的对应关系。辩证性指观察方法和观点。例如观察某个视图,能理解其所表达的空间形体的意义,观察正等测图中的椭圆,能理解其实际意义是空间的一个圆。

培养学生观察力的素质,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教师要注重观察示范

如何观察空间形体或图样,并用准确的制图术语进行描述,是制图教师的基本功。教师的观察示范对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教学的初始阶段,学生的空间概念不稳定,空间思维能力差,不会看立体图。观察示范主要通过制图语言和操作的有序分解来进行。特别是制图语言、术语的定向诱导、提示或暗示作用,能训练学生聚焦注意力,控制情绪,唤起联想,加工表象,促进思维,从而将观察过程中的抽象成分具体化,达到将观察引向深入的目的。

操作的有序分解主要是指材料的展示要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需要,按一定的顺序,分步进行,突出重点,并要接近学生认识的逻辑发展。例如,对组合体的观察,要先展示整体实物,并配以立体图(因学生作业中大多是看立体图),让学生对某一组合体首先有个整体的概念,然后依据形体分析法将组合体分解展示,让学生认识局部,并抽象成基本几何体,再根据组合体的结构特点,重点展示各局部间的相互位置及组合关系,最后复原成整体,同时说明绘图过程。按这样的程序来组织观察,既符合形体分析法的原则,又有利于学生对用形体分析法画组合体视图的认识与理解。

2.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良好的观察习惯,就是勤于观察、乐于观察、善于观察,它能提高观察的精确度和敏锐性。

勤于观察,就是要求学生多看、多想,关心生活中的投影现象,关心生活中的各种形体。在条件的允许情况下,教师可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实物、模型、实际生产的图纸,时间上可以课内外相结合,让学生多观察,“见多识广”,扩大形象储备。

乐于观察,就是要诱导学生产生主动的观察欲望,进而带着明确的计划性和目的性去观察物体,能做到精心观察,观察中不放过一个细节,使观察到的信息更深刻,记忆得更牢固。善于观察,就是能遵循一定的方式方法去观察,在观察中能抓住重点和本质方面的问题,能运用已有的知识为指导,能从观察中获得准确信息,从而获得正确的概念。

3.训练注意力的调节和聚集

注意力是心理过程选择性的一种要素,注意的高度选择性决定学生接受信息的选择性,注意的选择性可以保证个体以最小的精力完成最重要的任务。注意可以使人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一定的紧张,跟踪注意的对象,使之在意识中得到保持或维持,直到顺利完成行为动作或认识活动,达到目的为止。因此,注意力的调节和聚集对改善素质有能动作用。训练注意力,就是增强控制能力,排除干扰能力,能集中精力,注意观察。不东瞻西顾,心神不定,“走马观花”。

4.指导学生观察陈述

将观察过程及其观察到的现象用语言加以陈述称为观察陈述。就制图教学而言,观察陈述必须能准确地运用制图语言和术语将空间形体的形状结构和图样表达形体的形状结构描述出来。让学生进行观察陈述训练的作用不亚于做习题练习。学生的观察陈述可以采取描述和复述两种。描述是指让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用自己组织的语言作重复陈述;复述是指在教师作出观察陈述示范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作重复陈述。教师从学生的观察陈述中可获得充分的教学反馈信息。学生在陈述中所反映出来的含糊或错误的内容也就是教学中需要强化的部分。实践证明,通过陈述法来训练学生的观察素质,其教学效果是较显著的。

5.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教师要教会学生根据不同的观察目的、任务,选择不同的观察方式、方法或观察顺序进行观察。观察的目的性和步骤越明确,感知越清晰。制图观察的方法、步骤一般是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从大体到细节,再从细节到大体,从易于理解的到难以理解的,还可采取有重点、对比的、重复的方法进行观察,培养学生边观察、边思考的习惯,思考中要注重想象,因为制图观察能力的提高,还依赖于想象和思维。观察必须通过想象和思维才能获得完整而系统的认识。因此,观察前教师可提些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思考。观察中,教师要作必要的指点、提示,使之能抓住主要矛盾。观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提高到理论高度加深认识,抓住本质和规律。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还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观察条件。良好的观察条件主要是增大观察的能见度和鲜明性,让学生看得清楚、看得明白。例如,增大模型的体积,将要重点展示的地方涂上鲜明的颜色(如截交线、相贯线、截断面等处),运用具有动感的展示方法与材料,运用彩色挂图,可变换性挂图,人手一件,同一类型多种品种等。

教师观察能力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幼儿教师;区域活动;观察能力;培养策略

孩子可以通过对材料的操作和摆弄获得知识的自主性活动就是区域活动,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的主体地位要转变为隐形地位,通过对投放材料和观察孩子等来进行适当的指导和评价,从而实现教育目标。

一、区域活动中如何进行材料投放

1.材料的投放要根据幼儿的年龄段进行。幼儿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爱好和兴趣是不相同的,教师在材料投放的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年龄,幼儿的年龄与所投放的材料相适应时,才能够引起幼儿兴趣,将幼儿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可以按照大中小班划分幼儿的年龄,不同的班级所投放的材料也要不同,大班幼儿年龄大点,比小班和中班的幼儿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要强。教师在投放材料时,可以将一些较为复杂的材料作为投放的选择,慎重选择材料,可以适当将一些球类和积木等玩具投放给幼儿。

2.材料的投放要根据幼儿能力的不同进行。在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等方面,不同的幼儿有着不同的表现,差别是很大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投放材料时充分考虑幼儿层次的不同所带来的不同能力。教师投放的材料,要做到不同层次的幼儿都能够接受。教师要了解不同层次的幼儿,需要对幼儿的动作等进行仔细认真的观察,并对幼儿的活动意图和思维方式进行揣测。这样才能保证对不同层次的幼儿教师都能正确的把握,从而合理安排投放材料,使得幼儿的水平和区域活动的材料和内容相符合。

二、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如何培养观察能力

1.幼儿对材料的反应要及时观察。教师在观察中的重点是幼儿是否对所投放的材料感兴趣,这对幼儿能力的学习和培养很重要。教师要对新投入的材料进行认真观察,幼儿对材料的感兴趣程度和幼儿如何对材料引发兴趣是观察的重点。如果所投放的材料没有引起幼儿的兴趣,幼儿对其并不理睬,教师要及时对材料进行更换。如果所投放的材料能让幼儿进行不停的把握和观察,这就表明所投放的材料是合适的。教师在观察时要从所投放的材料出发,对幼儿的一举一动都要进行了解。

2.幼儿的活动要及时观察。教师要想对幼儿的爱好、兴趣、性格等进行了解,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观察。要想观察某个幼儿,可以结合其他幼儿进行,把幼儿放在班级中,看看其他幼儿与该幼儿的反映,并观察他与其他幼儿的语言表达和相处情况等,从而了解该幼儿的性格特点。还可以将该幼儿放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看其反应,通过这样的观察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心理和性格等特点,从而根据孩子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发展计划。

三、教师要对幼儿的行为进行适时地指导

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不能很好地对自己的未掌握技能和已掌握技能进行区分。在活动中,只能按照自己的兴趣来。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幼儿的行为,让幼儿能够理解,从而将特定的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只有不断对幼儿加强思考引导,才能使得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得到较好地促进。教师在进行指导时,要注重语气,能让幼儿接受和理解,这就对教师的指导语言提出出了艺术性的要求。在与幼儿的交流过程中,教师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这样才能引起幼儿思考的兴趣,从而使得引导的作用发挥出来。同时还要控制引导的力度,不能过多或是不及地进行引导,教师对幼儿引导的过多会让他们缺乏自我独立性,幼儿会对教师有着过多的依赖,不能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动性;引导不及,会让幼儿在活动中形成盲目的现象,这些都不利于幼儿的发展。在幼儿的活动中,教师也要积极参加,对幼儿进行活动指导,将解决问题的方法给幼儿演示出来,从而帮助幼儿完成活动探索。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身份是参与者,是幼儿的玩伴和好朋友,这样便于教师更好地发现幼儿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对其进行问题指导。教师对活动表现出的浓厚兴趣能积极带动孩子们的参与热情,教师要将自己变成孩子,与孩子一起共享快乐。比如小班的幼儿独立性强、合作性差。在表演中,最都不愿意扮演大灰狼,教师可以适时地加入幼儿中扮演大灰狼,并进行表演指导。

四、小结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展必须要主动。积极开展区域活动,不仅能全面对幼儿进行培养,同时又能呼应整个课程主题,发展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进行区域活动的过程中,要充分将幼儿的主体性作用发挥出来,多观察,少干涉;多鼓励,少指责;多包容,少急躁。将区域活动变成幼儿能接受和理解的行为,从而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得教学活动体现出最优化。

参考文献:

[1]陈文华.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观察与指导策略[J].教育革新.2014,(12).

教师观察能力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初中美术观察能力

观察力是人最基本的能力之一,无论是平时的学习,还是艺术创作都离不开观察。因此,在初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美术课的学习中,学生不仅需要调动自身的观察能力,对事物进行细致观察,而且还要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同时,美术课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模仿能力,是非常有利于学生能力全面发展的。因此,教师必须要转变自身对美术课的认识,要重视美术课的教学。那么,在美术教学中应该如何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

1营造安静的观察氛围,不限制学生思维

观察能力考验的是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要想学生的观察能力有所提高必须要让学生有自己观察的这一体验和过程。因此,这就意味着教师在学生观察的时候尽量不做任何干扰。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安静的观察空间,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不受打扰,避免学生思路被打断。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一开始就要为学生立好规矩,让学生明确在什么情况下是不可以发出任何声音的,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安静的观察氛围。其次,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只能告诉学生要观察的对象,而不能告诉学生要观察的内容,以免限制学生的思维,降低学生的观察效果。而且,如果在学生观察之前教师就做了相应的提示,长此以往学生的观察视角和观察内容都只会是教师的复制品,会大大降低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只能成为空话。最后,教师要让学生分享所观察到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让教师了解到学生观察的效果,便于后续的及时指导,而且可以让学生及时反思,别人观察到的内容自己为什么没有观察到,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观察事物

苏轼有句诗———“横看成岭侧成峰”,意思是用不同的视角看同一个事物也会有不同的景象,这句诗充分验证了观察视角的重要性。观察视角和观察能力是相互递进的。当观察能力有所提高,观察视角必定也会变得多样;当学会从不同视角观察事物,观察能力必定也会相应提高。因此,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过程中,除了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观察氛围,还要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视角观察事物。众所周知,初中美术教学的内容一般都是画静物,会给学生相应的实物。学生会一边观察实物,一边进行创作。所以,教师可以利用这一个过程,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观察事物,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为学生选择合适的观察对象。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前期,教师要从教学内容出发,尽量为学生选择可以多视角观察的观察对象。这样在学生观察结束后,教师才能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其次,教师在学生开始观察之前,要让学生明确学会运用不同视角观察事物的重要性,让学生养成在观察的过程中主动思考是否有不同的视角的习惯,提高学生观察的主动性,继而提高教学效果。

3做好观察记录,及时反思

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反思。所以,在学生观察之后,教师还要让学生做好观察记录,这样有利于学生及时反思,发现不同的观察点,进而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为学生留一些时间来做记录,避免学生课后懈怠,达不到相应的效果。所以,这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安排好教学活动,合理的分配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并把每一个环节的时间都设计好。同时,值得教师注意的是,如果教学内容相对较多,教师可以把做观察记录的任务留到课后,不能为了让学生有时间做记录而打乱教学节奏,耽误正常的教学进度。其次,在教学初期教师可以明确记录的内容,避免学生不知道该记录和反思什么的情况发生。比如,课堂上是从哪个视角观察事物的,其他人观察到而自己没有观察到的内容等等。最后,教师要定时检查记录本。一方面是检查学生是否按照要求完成作业,以及学生观察能力是否有提高;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记录的内容来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结语

总而言之,观察能力是人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要调动自身的观察力,所以教师必须要加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首先,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安静的观察氛围。教师可以从教学初期,就让学生明确在什么情况下是必须安静的,从而为学生观察提供好的环境。并且,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干扰学生。只能为学生明确观察对象,不对观察内容做任何提示,避免局限学生思维,长此以往降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效果。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观察事物。在教学初期,教师要尽量为学生选取一些可以多角度观察的对象,便于教师引导。而且,教师在学生观察之前就要让学生明白不同视角观察事物的重要性,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去思考是否还有不同的角度,进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最后,教师要让学生做好观察记录,并及时反思,从而发现不同的观察点,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彩虹.初中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8.

教师观察能力的重要性范文7

一、正确指导观察。

自然课的教学过程,就是指导学生观察自然事物的现象和特征,从而探究、总结出自然事物变化规律的过程。只有正确的指导,才能够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培养出较强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自然教学大纲中规定的观察项目共有43项,其中要求“初步学会”的有26项,要求“学会”的有17项,分别在低、中、高年级中安排。低年级只要求用感官进行定性观察,中年级除要求用感官进行定性观察外,还要求学会使用简单仪器进行定量观察;高年级则进一步要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必须按照不同年级的要求,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进行观察指导。

指导学生观察应注意以下几点:

1.准备观察材料

观察材料应是比较典型的,并且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东西。如第一册《你怎么知道》一课,应使用的各种观察材料,要在气味、味道、质地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如听一听:准备锣、鼓、哨、钟、杯等等;闻一闻:准备醋、酒、酱油、胡椒、蒜等等;尝一尝:准备糖、盐、香蕉、苹果、柑等等。如第三册第八课《各种各样的根》应准备各类明显不同的根,直根———准备白菜、菠菜、芫荽等等;须根———准备葱、蒜、麦、稻、狗尾草等等;变态根(贮藏根)———准备萝卜、红薯等等。材料典型,才不至造成观察特征不明显,而得不到正确的结论。材料还要有足够数量,做到学生能分组进行观察。材料搭配要得当,以利于得出观察结果。

2.明确观察目的

每节课观察的目的因所在的年级、教材和单元中的地位不同而不同。如第一册中第二课《看一看》,是让学生了解眼睛的作用,培养学生用眼睛观察物体的能力。本课只要求用一种感官———眼睛,认识四种颜色,四种形状,是最基本的观察课,要求不能太高,但目的要十分明确。第三课《你怎么知道》,要求学生使用多种感官———耳、鼻、舌、手,以观察辨别物体。这两课是观察的基础课,初步培养学生用自身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手)观察物体的能力,必须指导学生认识每种感官的功能,让学生掌握与感知有关的名词及含意(如“尝”、“嗅”、“闻”、“气味”、“味道”等),正确使用各种感官观察自然事物,为以后的观察打下良好的基矗又如第四册第八课《蜗牛》,本课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蜗牛,对蜗牛的外形、运动方式有个初步了解,并能初步把动物身体分成若干部分,学习有顺序地进行观察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有步骤、有层次地指导学生观察,逐个完成教学目的。

3.提出观察要求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比较持久的感知活动。学生年龄小,经验少,无意性、情绪性明显,感知的选择性较差,观察时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观察前提出观察要求,使学生明确观察范围和观察重点。如二册《各种各样的花》一课,观察前指导学生重点观察花的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的特征,指导学生重点认识四种典型花冠———十字花冠、喇叭形花冠、蝶状花冠和蔷薇花冠。明确要求怎样观察,怎样描述一朵花是什么样的,避免学生在观察中出现随意性,偏离观察内容。

4.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得出结论

自然教学大纲强调:“注意指导学生学会自行获取知识。”这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要求。在观察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象科学家那样通过观察、实验探究自然的奥秘。教师在讲清观察的要求和方法后,放手让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通过研讨,把观察结果说出来,即使表达不够准确,甚至是错误的,教师也不应马上把正确的结果硬塞给学生。应该引导学生再次进行研讨,最后仍由学生自己作出结论。即使个别学生还有不同见解,也可以让其保留,使学生感到自己的研究得到别人的尊重。产生不同的观察结果是很难免的,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检查观察材料是否相同,观察方法是否正确,是否存在干扰因素,寻找影响观察结果的原因,使学生逐步养成实事求是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如第三册《蚂蚁》一课,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蚂蚁的身体,观察的结果应由学生研讨后自己说出。教师再整理成有系统的知识。学生亲自探究出自然的一些奥秘,兴趣会更浓,学习更活跃,知识掌握得更牢,观察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5.指导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提高科学素质

指导学生观察,让学生逐步掌握观察的方法,做到观察有“法”、观察有“序”。教师在自然教学中主要应指导学生掌握四种常用的观察方法:①从整体到部分按顺序进行观察。如观察鸽子、鹰、猫、兔、昆虫等动物的外形特征,应指导学生观察动物的身体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名称和基本功能是什么,每个部分还可以分为(或长有)那些更小的部分。②用比较的方法进行观察。如观察溶解快慢的对比实验,观察砂土、粘土、壤土性质的对比实验,应指导学生重点观察那些要对比的内容、指导对比的方法。③用间接的方法进行观察。如观察空气的存在,大气压力的存在等,借助塑料袋、瓶子、水,间接地感觉到空气和大气压力确实存在。④使用一些简单的观察仪器进行观察。如观察太阳高度、风力、风向、温度、身高、体重,石头、铜、铁、铝的硬度等,要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简单仪器,讲清简单仪器的功能及使用方法、标量单位及认读知识,并要注意使用安全。

在观察教学过程中,应同时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的程序,即先观察什么、后观察什么,观察中比较什么、记录什么,观察后讨论什么,最后概括总结什么。而且要有一个规范的有效的程序,使学生在观察中有重点、有比较、有分析、有推理,逐步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高观察能力,促进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二、正确指导实验。

实验是利用科学仪器、设备人为地控制或干预研究对象,使某现象在利于观察的条件下发生,从而获得科学事实的一种研究方法。实验是观察的延伸或扩充。小学自然课中都是一些比较简单的实验,自然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实验共有55项,其中要求“初步学会”的有35项,要求“学会”的有20项。低年级要求“学习简单的实验”,中年级要求“学习对比实验”,高年级要求“学习模拟实验和设计简单的实验。”实验是锻炼和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重要手段。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进行正确的指导,使实验能有目的地、有效地顺利开展,从而取得正确的实验结果。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自然教学中指导学生实验应注意以下几点:

1.做好实验前的准备

实验前教师除吃透教材、掌握实验的关键和熟悉学生,给学生分组外,最重要的是准备实验仪器和实验材料。材料应该精心选择,材料的实验效果要好。还要精心搭配,组成具有比较好的结构,以利于得出实验结果。实验器材要提前准备,教师最好能预先试做实验,检查器材的性能和实验效果,预测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实验的安全。有时还要提前对器材作必要的处理,如潮湿天气做摩擦起电的实验,要事先烘干实验器材,想法保持实验现场的干燥等等。如第一册《磁铁游戏》一课。实验前应由教师准备各种磁铁和足够分组使用的实验材料,也可以布置学生提前搜集小刀、铁钉、木片、塑料片、布、胶皮、铜、铝匙等一组结构较好的材料,学生可分组使用这些材料进行实验,实验材料多,搭配得当,实验提供的感性依据丰富,学生很容易通过对比、分类、归纳,总结出磁铁能吸铁、磁铁隔着东西也能吸铁的性质。

2.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不同的实验有不同的目的,教师在实验之前,要告诉学生将要做什么实验,这个实验是为了观察什么现象或是为了验证什么假设,还要注意什么事情等等。如第四册《搭纸桥》一课,要指导学生认识搭纸桥实验是为了试验相同的纸片折成不同形状作桥面,看它们的承受力是不是一样,实验要求纸片的大孝桥墩的距离要相同,重物要放在桥面的中间,使学生实验前心中有数,实验才会进行得顺利,才容易取得预期的结果。

3.指导学生有条理按规程实验

实验时往往因仪器多,材料多,实验的步骤多,产生的现象多,学生不容易掌握整个实验的全过程。教师应事前明确指导学生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必要时把实验全过程分解成若干个大的步骤,给学生有个清晰的思路,关键的步骤教师还可以再作分解,作必要的示范。教师示范时操作要规范,遵守操作规程,要求学生操作时也要遵守操作规程,强调规范化。这对安全或是对取得实验效果来说都很重要,对培养学生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也很必要。如实验中如何点燃、熄灭酒精灯,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什么位置,如热时试管口对何方,如何转动试管,加热完后怎样放置,怎样取下试管夹等等,教师都要具体指导。学生开始做实验时操作不好,甚至有失误,这是正常的,只要教师耐心指导,做到“扶”、“放”有度,遵循“指导———分步———连贯———熟练”循序渐进原则进行,学生最终会按教师要求有条理地进行实验。

4.指导学生分析探究实验结论

实验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初步学会透过现象找出事物本质特性和规律。现象往往是表面的、零散的,如何通过分析这些现象找出事物规律,要靠教师的指导、启发、点拨。高明的教师会根据实验的性质、难易和学生水平,精心设计问题,一步一步将通过观察获得的还处于零散的感性认识逐步联系起来,进而引导学生向本质问题探讨,结论由学生探讨出来,教师只加以肯定和总结。在实验探讨的过程中,学生不但提高了实验能力,学到了基本知识,还提高了分析、判断、推理、归纳等思维能力。实验的结论,除要求学生口头表达外,有些要学生填写简单的实验报告,有些要填写观察到的现象,有些要填写实验数据,如《搭纸桥》一课,要求学生如实将自己实验的数据(能承受多少个实验材料)填写在实验表格内,为今后填写正规的实验报告打基础。

5.培养实验能力,培养创造意识。

教师观察能力的重要性范文8

一、加强对观察的重要性的认识

观察作为一种物理学习能力,对于物理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观察也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在物理学发展史上,不乏由于细心观察与思考而导致重大发现的例子.如伽利略由于观察研究吊灯摆动而发现了单摆振动的规律、奥斯特因细心观察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等.教师要重视对物理学发展史上成功观察事例的介绍,同时要经常结合教学内容,说明认真细致的观察在知识学习及科学发明和发现中的作用,教育学生要做观察的有心人,激励他们主动观察.

二、激发观察兴趣,养成观察习惯

兴趣可以使学生自觉自愿地去接受知识、探索知识.因此,在观察活动开始时,教师应创设种种情境,使观察活动带有一种极强的神秘感、趣味性和新奇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例如,通过小试管在大试管中“自动”上升等实验,使学生所看见的现象与他们生活经验或想象不一样,从而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学生会带着好奇注意观察教师的演示,激发学生观察物理实验的兴趣.

三、明确观察目的,掌握观察顺序

要使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并用这个目的有意识地支配观察的全过程,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细致的观察上.对物理实验的观察,应遵循合理的顺序,这有利于学生搞清实验过程中的各个方面,找出其中的关系和规律,保证观察的全面性.

例如,鉴别水和盐水物理实验观察顺序:(1)分别加热,让水分慢慢蒸发,有白色晶体析出的是盐水;(2)降温,如果盐水是饱和的,降温后,出现白色晶体的是盐水.

四、确立观察目标,捕捉观察对象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目标,要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观察和观察什么,从而使学生掌握观察的具体内容.

例如,水的沸腾是学生几乎每天都要接触的现象,但大多数学生从没有有意识地观察过这一现象,他们只能很粗略地描述沸腾现象.因此,在实验时要求学生围绕下列问题观察水的沸腾:(1)时段性,即沸腾前、沸腾时;(2)内容,即气泡发生位置的变化、气泡数量的多少、气泡体积的变化、水温的变化、沸腾对加热的要求等.这样,学生在仔细观察水沸腾的过程中,就容易捕捉到观察的对象,发现沸腾的主要特征,对沸腾的概念、沸腾的条件、沸点的意义获得深刻的认识.

五、获取观察信息,得出观察结论

通常反映事物本质的东西并不显见,而非本质的现象却常常布下迷雾,有时的物理实验或物理现象中会出现许多现象,或眼花缭乱,或稍纵即逝、不引人注目.因此,要让学生通过分析对比,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

例如,在“观察反射定律”实验中,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入射光线从哪里入射?反射光线从哪里射出?反射光线是怎样随入射光线的改变而改变的?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等等.这样,能够使学生观察到事物发生变化的本质因素,从而推出科学的判断.

六、学会观察方法,提高观察能力

方法是达到目的的桥梁,通过观察、对比、归纳,教给学生进行观察的具体方法和技能,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提高.

例如,要判明哪一种因素在电磁感应现象中起决定作用.第一步,先定性观察电阻变化或电压变化都能引起电流变化;第二步,固定电阻,定量观察电压变化对电流的影响;第三步,固定电压,定量观察电阻变化对电流的影响.

七、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重视

观察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这是新课标准重要要求之一,也是一个难题,更是我们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教学中,教师要循循善诱,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例如,在学习“摩擦力”后,学生可能提出: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是否有关?在学习“惯性”后,学生可能提出: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是否有关?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找材料做实验后回答,如有困难教师可与学生共同研究,边实验、边观察、边探究.这样做,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还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加深和拓宽.

八、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师观察能力的重要性范文9

一、从细看、思维中培养观察能力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客观地认识物质,研究物质,就必须有目的地对物质进行实验研究。在实验中,只有通过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分析各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才能得出正确的、客观的结论。因此,学习化学要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就必须养成细看、思维的实验习惯。

演示实验是最直观的教学手段,它直接影响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其特性具备以下几个方面:

1、是它的目的性和准确性。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要考虑怎样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以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演示实验要鲜明准确,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前对每一个演示实验都要精心准备。

2、是它的示范性和明显性。教师做演示实验过程的每一步,实际上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个示范操作过程,所以教师必须首先重视,在实验中讲究规范,切不可随便操作,如称药品质量时,为图省事用手拿砝码;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对准自己和学生等等,都会因疏忽导致“负效应”。教师演示,对学生有着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作用。演示实验既然是做给学生看的,就必须尽量使每个学生看清实验现象,所以尽量用较大的规格的仪器和较多量试剂完成,有颜色变化或沉淀产生及消失的实验可用白纸或黑纸衬托,有的实验放在明亮或黑暗处观察或进行投影演示等。对现象细微或瞬间即逝的实验采用投影或随堂分组实验以利于学生观察;对有毒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实验应进行改进以降低或消除污染从而减小学生的恐惧感。对耗时长的实验可改为课外兴趣实验。如钢铁的腐蚀实验,让学生课后观察现象,做好记录,分析思考。

3、是它的启发性。教师善于利用实践中获得的感性材料,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从而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注意演示实验的启发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对演示实验中各种现象进行对比、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以揭示变化的实质。但教师不能让学生停留在看热闹的层次上,要在他们已有的基础上进行启发、引导学生分析、揭示这些现象的原因,从而得出结论。演示实验就是一个舞台,教师要高度重视,自导自演,巧妙利用演示实验的特性和无穷魅力,去吸引学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从演示实验中培养观察能力

不同内容的演示实验,由于不同的教学要求,其目的有所不同,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演示实验的内容,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当然“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是推动学生探索知识的一种动力。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关系到学生能否自觉地、敏锐地、精确地从事观察活动,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提高观察能力。只有积极自觉地观察,才能获取正确的信息,发展思维,获得知识,掌握技能,进而认识自然的变化规律。在演示实验中不仅需要注意其特性,更需要教师审时度势,灵活机动.若全部照搬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有时会因实验效果不够理想而降低了学生的兴趣,只有将实验加以改进或从教法上加以妥善处理,才能发挥更有效的作用.例如:初中化学《绪言》一节课,为使学生理解化学变化这一概念,从镁带燃烧实验入手,再增加“变色液”“魔棒点灯”等几个趣味小实验,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培养学生的正确观察方法。课后再布置学生在家里做蜡烛燃烧的实验,观察蜡烛燃烧的现象所以教师的能力是做好实验的关键。化学演示实验,学生感兴趣,且兴趣越高,自觉观察水平和能力的提高也越快。只有这样才能使兴趣成为实验观察的催化剂,充分发挥兴趣在提高观察能力中的独特作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目的。

三、从感官中培养观察能力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