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劳动教育课程理论集锦9篇

时间:2023-07-25 16:50:54

劳动教育课程理论

劳动教育课程理论范文1

[关键词]劳动教育;复杂性思维;课程资源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根据各学段特点,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1]一方面,在学校教育中设置并实施劳动教育课程是落实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任何课程的实施都以一定的课程资源为基础,课程资源的缺位将阻碍课程的落实。同时,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状况对课程实施效果有直接影响。另一方面,不同学校的差异性及不同教师和学生各具特点,使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在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复杂性景观。复杂性思维是一种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具有自组织性、自我调整性、非线性、不可还原性等特征”[2]。运用复杂性思维,审视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的复杂性,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内容进行分析,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开发与利用劳动教育课程资源,从而提升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效。

一、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复杂性

本文将以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四方面为切入点,辨析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复杂性。这也是劳动教育课程资源进行有效开发与利用的基础。

(一)学校层面的复杂性

学校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学校所处的场域不同,且呈现出多样的类型和独有的办学理念。“场域指位置间客观关系的网络、空间或构型。”[3]不同场域能为学校提供差异化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其差异化主要体现在场域的自然、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具体来说,城市和乡村对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存在不同的机遇与挑战:在乡村场域中,自然风光及农耕文化都是值得开发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而城市场域中的文化馆、科技馆等也是很好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意见》中明确指出,劳动教育要纳入中小学国家课程方案和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1]因学段及学校类型的差异,不同学校的劳动课程目标也存在差异。学校需根据目标要求,对劳动教育课程资源进行差异化开发利用,并在劳动教育独特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创造性地运用不同方式开发与利用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场域、学校类型、办学理念三因素决定了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在学校层面表现出复杂性。

(二)教师层面的复杂性

教师的专业素养及教学理念的科学程度直接影响着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质量。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肩负着引导学生接受劳动教育、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的重任。受教育程度、生活背景不同的影响,每名教师的专业素养及教学理念都存在差异,这将直接影响劳动教育教学的质量。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指将课程资源引入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4]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及教学理念直接影响着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程度。劳动教育课程的任课教师在年龄、性别、职称、专业背景、生活背景、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等各方面皆存在差异,显示了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教师层面的复杂性。例如,教学经验丰富,且深刻意识到劳动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的教师,更重视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三)学生层面的复杂性

学生不但是劳动教育课程的学习者,而且在实施劳动教育课程的过程中,也将被视为一种可开发与利用的劳动课程资源。学生一般都参加过劳动实践,并具有一定的劳动体验,但每名学生都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因此,挖掘学生不同的劳动经验,并将其转化为贴近于学生生活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是一个极具挑战的任务。此外,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程度不同,这增强了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学生层面的复杂性。在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学校与教师需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最适宜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对象进行开发,并根据不同阶段的劳动教育课程目标,选择恰当的实施方式充分利用这些劳动教育课程资源。例如,在小学阶段,低年级学生的身体机能较中高年级学生弱,自主整理书包等简单劳动更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实际需要;小学低年级的劳动教育课程的重心应在对学生的劳动意识启蒙上,而中高年级的劳动教育课程重心应在对学生的劳动习惯养成上。

(四)家长层面的复杂性

家校合作协同育人的教育方式有助于提升教育教学的效果,家长对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成效。学生家长本身具有一定的劳动技能与劳动知识,而且他们更了解学生在家中的生活状况及劳动态度。家长主动和学校合作,向学校提供可供开发的资源,有助于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其中,最关键的是家长自身对劳动教育的态度,这是处理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在家长层面的复杂性的重要方面。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部分家长强调智育,而忽视劳动教育。这类家长较难主动向学校提供相应的劳动教育资源,也很难配合学校开展劳动锻炼活动。此外,在乡村地区,一些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中多接受隔代教养,一些老人受能力和精力的制约,难以承担起劳动教育责任,更难配合学校对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二、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内容

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5]在结合劳动教育的内容及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复杂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有助于提升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效果。

(一)家校场域资源是基础

学校场域和家庭场域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相较于社会场域中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而言,学生对家校场域中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更为熟悉,因而家校场域中的资源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因此,教师在开发和利用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内容的过程中,应重视和发挥家校场域中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劳动教育强调身心参与、手脑并用,教师在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内容的选择上要注意为学生提供亲历实际、参与劳动的机会。例如,在家庭场域中,教师可以抓住整理房间、洗碗和拖地等日常家务劳动资源;在学校场域中,教师可以抓住装扮教室与打扫卫生、美化校园环境以及清理校园空闲场地等资源。教室装扮与校园环境美化这类劳动资源的使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劳动经验,而且能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服务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校园空闲场地资源具有较强的可开发性,学校加强自主规划,合理利用该类资源,如开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等,可以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体会劳动乐趣,提升劳动技能,激发其参与劳动的积极性。

(二)社会场域资源是重点

虽然家校场域中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能够基本满足劳动教育课程的需要,但要想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劳动教育课程还需要社会场域中的资源作支撑。只有当社会场域中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时,劳动教育课程才能满足学校多样化的劳动实践需求。社会场域中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类型丰富,校外的综合实践基地、青少年活动场所和工厂等各类实践场所都是学校丰富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来源。在实践场所资源的支持下,学生亲身参与劳动的途径更加多样。由于劳动实践场所自身性质的不同,学生能收获不同的劳动体验。同时,若当地社会场域中拥有学农实践基地、学工基地和服务性劳动基地三类课程资源,学校则可对这三类课程进行充分的开发与利用,以增强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成效。具体而言,利用学农实践基地类资源,可以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以及现代农业技术的认识,从而提升学生的劳动素质;利用学工基地类资源,可以让学生了解当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增强劳动教育教学效果的时代性;利用服务性劳动基地类资源,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与奉献精神,升华劳动教育教学效果。

(三)师生自身经验是向导

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最终要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要想提升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效果,学校需在选择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内容时,以教师和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导向。教师自身已有的经验主要包括教师对劳动的体验和认识及教师在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所积累的教学经验。教师若能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自身已有的劳动经验对劳动教育课程资源进行深层次利用,就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劳动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学校可采用主题比赛的形式,遴选出优质经验、典型资源和案例等,再按主题分类形成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包,降低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利用难度。学生自身的经验主要指学生已有的劳动实践与劳动经验。知识的获得过程是新知识同原有认知结构发生关联的过程,若缺乏已有知识的支撑,新知识的获取效率和效果将大打折扣。教师在选择劳动教育课程资源时,需考虑资源内容是否与学生已有的劳动经验有关联,若两者之间可以产生一定的联系,则该资源的利用将容易取得更佳的使用效果。

三、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路径

在明晰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复杂性,以及分析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内容的基础之上,为了提升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效果,探究相应的开发与利用路径尤为重要。

(一)因地制宜:发挥场域特色优势

没有挖掘地方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和文化特性的劳动课程资源是导致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单一的原因所在。[6]在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不同场域的特色优势,为劳动教育课程的高质量实施提供资源保障。一方面,教师要通过调查了解和掌握场域中可供开发利用的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和文化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类型与分布情况,为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选取提供有力保障。例如,若某地盛行油茶文化,则当地学校可选取独特的饮食文化作为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主题,通过开设一系列以“油茶文化”为主题的劳动教育课程,让学生参与油茶的种植、采摘、制作等过程,在立足场域文化基础上,让学生体悟劳动之美。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开发利用不同场域的特色优势资源,为高质量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持续动力。例如,在乡村场域中开展劳动教育有着天然的优势,乡村学校要善于利用学校周边的农田、菜园、果园等课程资源。而城市学校也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工厂和其他各类实践基地等课程资源。

(二)协同育人:加强家校社共育力量

劳动教育的实施需要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格局[7],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同样需要重视家校社三方主体的力量。学校要肩负起引领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责任,家庭和社会应予以协助。第一,学校应积极拓宽家长参与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如开设家长课堂、家校劳动活动日等,让家长通过学习和实践提升对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理解和开发、利用的能力。第二,教师需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劳动教育课程中的表现,而家长在掌握相关信息后,应根据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需求,适时挖掘家庭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参与相关的主题劳动,从而强化学生的劳动知识,提升教学效果。第三,学校应重视对社会场域中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搭建平台与企业、民间团体等建立联系,如设置劳动体验岗位、劳动志愿岗位、研学实践基地等,让学生有机会开展社会劳动。总之,各主体间应相互信任,主动交流合作,真正发挥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力量,高质量地开发与利用劳动教育课程资源。

(三)内外兼修:增强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从根本上影响着其对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程度。教师需不断加强其自身的专业素养培养,在实践过程中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第一,教师应主动阅读与劳动教育和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相关的文献,并通过线上线下等途径进行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积累,以增强自身开发与利用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类学习机会,在学习思考中成长,也可以主动向周围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较强的教师与教研员等学习,在交流互动中成长。第二,教师应主动开发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升能力。在开发和利用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教师应理论与实践并重,发挥理论的真正价值,并推动实践。同时,在理论学习与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思考与创新。第三,教师应重视国家政策的导向作用,掌握劳动教育最新动态,开发符合劳动教育目标要求的课程资源。

(四)深入挖掘: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是生活和学习的主体,学生本身蕴含着丰富的课程资源。[8]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开发与利用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学校与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自身蕴含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一方面,学校要拓宽学生参与劳动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明白自己在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教师在开发与利用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已有的劳动经验与体验,开发出契合学生发展实际的课程资源。劳动教育与现实生活世界密不可分,若教师开发出来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脱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劳动体验,则不仅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难以保证课程的实施质量。

四、结语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重要作用。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实施劳动教育的前提与基础,从复杂性思维视角对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进行探究,助力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高质量开发与利用,可以为实现劳动教育内涵式发展提供可能,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步伐。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0-03-27(01).

[2]熊和平.复杂性思维与我国教学理论的创新[J].课程·教材·教法,2005(2):20-26.

[3]欧阳修俊,谭天美.乡村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变革的挑战与方向[J].中国教育学刊,2019(8):56-60.

[4]徐继存,段兆兵,陈琼.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J].学科教育,2002(2):1-5,26.

[5]《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J].教育科学论坛,2020(24):3-11.

[6]徐海娇.劳动教育的价值危机及其出路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10):22-28.

[7]谭轹纱,简天凤.劳动教育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21(5):106.

劳动教育课程理论范文2

关键词 劳动与社会保障 课程体系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7.024

Reform of the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Course System

LIU Bing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128)

Abstract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s an emerging specialty involving multiple aspects of management, economic and other professional discipline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status of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work in China's economy and society have been improved.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while meeting the social needs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our country in 1998 in the university opened its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professional. In this paper, the present situation in our universities specialty construction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were analyzed, and innovative ways to reform curriculum system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course system; reform

1 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1.1 人才培养目标

我国高校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上的培养目标通常是为了适应我国的市场发展以及企业对人才的需要。主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管理能力、社会学素养以及经济、计算机和外语能力等。①此外,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需要对我国相关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法律等具有一定的掌握,掌握牢靠的管理技术,对相关的事务要具有处理的能力,以此来适应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在高校四年的学习中,学校希望在学生毕业后能够步入政府相关部门工作或者其他的公共管理部门等,或者从事相关的教育、研究工作。

1.2 课程设置

为了达到人才培养目标,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主要由理论课和实践课组成,此外还包括了一些课外活动和竞赛等相关活动。在理论课程中主要包括了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以及选修课程。②通常公共课程都是由学校统一进行安排,根据培养学生的素养和文化知识来进行课程设定,主要包括大学语文、英语、高数、计算机等。在专业课程的设施上主要为经济管理类的专业学科,包括政治学、经济学等。在专业主干课程中主要是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险以及社会保障经济学等。在高校的实践课程设置中主要包括相关的技能学习和就业指导等。此外,学校还会开设一些社会模拟业务实习课程和管理实习课程等。

2 高校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少独立的学科特点

从我国各大高校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时,在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上就一直在不断调整,但始终没有形成明确的发展目标和专业的特点。正是这样导致在课程设置中没有可靠的依据,课程随意性比较大,常常是借鉴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来进行课程设置,或者学校觉得哪些课程对学生发展比较有利就开展哪些课程,这样的情况常常造成每一届学生所学的内容都有一定的变化,教师很难快速适应课程的变化。长久以来缺少系统性和特色性的课程设置,导致学生即使在学校学习了四年,当走向社会时仍然很难形成完整的知识链,无法适应岗位需要。③

2.2 基础课与其他课程之间的矛盾

为了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我国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上通常是统一进行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基础课设置,然后再由自己的院系来进行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的设置。这样的课程设置有利于保证基础课的教学,但院系部没有过多的主动权,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来进行课程设置。为了保证课程的多样性,使学生能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在进行课程设置上总是设置比较多的专业主干课和选修课,但由于时间限制,课程实践只能通过对课程的压缩才能实现。

2.3 课程设置理论性太强

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应更加重视实践性,但就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高校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上比较重视理论教学。④虽然一些院校一直在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实践性教学的开展情况并不乐观。即使开展了实践教学环节,但在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也不够成熟,形式化严重,无法真正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此外,在理论课教学中概念、原则性的内容比较多,可操作的理论比较少,理论教学可以说与实际有一定的差距,没能体现出与世界形势接轨,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2.4 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差

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中更多地应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满足市场的需要,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很快适应工作岗位。⑤但当前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情况并不乐观,理论教学的形式使得学生常常面临较重的课业负担,能够自主支配的时间较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难以得到锻炼。在专业课中,教师主要以书本上的内容来进行教学,并以学生的理论掌握情况来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被忽视,创新能力得不到锻炼,导致学生在毕业后出现难以适应社会,与人沟通困难等情况。

3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改革途径

3.1 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

社会需要和就业需要是推动教育不断前进的动力,同时也是生存的必要条件。我国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起步较晚,缺乏相应的经验作为参考,专业建设也是根据相关专业来逐步开展的,因此缺少课程特色。在我国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了十几年的学科基础上,怎样彻底改变现有状态,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当前的重点。我国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保障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渠道上大概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在毕业后进入相关的教育或者科研机构,他们一般都会选择再深造。第二类是进入政府部门成为公务员,进行一些相关的社会保障管理工作。第三类是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共组,从事宽口径劳动人事工作。一般来说从事前两类工作的毕业生不多。⑥也就是说高校在专业课程的设计上应充分考虑到现在的就业趋势和情况。

3.2 更新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的更新关系到专业学科的未来发展,首先在指导思想上应重视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理论修养,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在大学教育中,应不断强化通识教育,建立起科学的课程体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帮助学生在理论知识强化的同时使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能有所提升。在培养专业人才的思想上,应具有培养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以及社会保障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使毕业生能够进入多种相关的部门进行工作。此外,通过四年的大学教育应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社会保障文化素养,掌握牢靠的专业知识以及其他相关的知识,对本学科和相关学科都能有全面的了解,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3 赋予专业课更多的自

为了保证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能够培养出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打造专业特色,应在培养过程中除了重视基础知识的教育,同时也应该重视也专业知识和特色课程的教育。在课程设施上应适当减少对专业课程的束缚,以专业课作为教育的中心,然后根据专业课来安排其他的基础课和选修课。⑦专业课是本专业存在的基础条件,同时也是在培养人才过程中最中意的一部分,在所有的课程中占有主导地位,因此一定要按照专业发展的方向来制定专业课程,促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本专业内涵,并在日后的工作中较快地适应岗位。

3.4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近十几年来才发展起来的新兴专业,专业课的教师一般都是由其他相关学科转过来的,他们在理论教育和实践能力上都有着一定的差距。我国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由新专业、新教师来构成的,使得专业教育的效果迟迟得不到提升。要想改变专业教学的现状,应建立起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一方面要不断加强教师对劳动与社会保障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力度,另一方面要不断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同时引进相关社会保障专业的专业人员到学校进行教学。安排学校现有的教师定期参加相关劳动与社会保障实践工作,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同时积极鼓励教师在教学中采取实践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应不断吸收外来的优秀教师加入到教师团队中,组建成一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教师团队,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5 强化实践课程

要想培养出理论与实践能力并重的专业型人才,在课程设置中一定要强化实践环节,让学生掌握足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保障的基本技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保障领域。⑧对此,高校可以建立起相应的模拟实验室,让学生在实验室中模拟社会保障的业务操作,让学生了解到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结构以及运行的模式,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亲手进行操作,以便于在工作中适应得更快。也可以建立起相应的实践基地,与校外的相关企业和单位进行积极的合作,让学生到劳动和社会保障的单位进行实习,在真实的工作中得到更多的经验,为正式工作打下基础。

4 结语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尚短,仍然需要学校和相关的教育部门等进行努力。当前我国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课程体系上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但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和手段,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很快就能起到较好的效果,保证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以及专业岗位的需要。

基金来源:湖南农业大学校级教改项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课题编号A201301

注释

① 谭晓辉.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3):66-69.

② 夏敬.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基于财经类院校及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视角[J].考试周刊,2013.1(9):45-48.

③ 邵文娟,马u,刘媛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J].中国市场,2014.2(6):110-113.

④ 朱梅.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如何提升就业能力[J].职业时空,2011.2(4):30-36.

⑤ 朱志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定位思考――以河南城建学院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0(12):85-88.

⑥ 滕新才,杜毅.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探讨[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4(1):106-108.

劳动教育课程理论范文3

关键词:技课;提高学生素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6-052-01

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是劳技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劳动技术课程作为学校劳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身心健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劳技课教学是把理论知识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的课程教学,他能够让学生在手脑并用中积极开发思维,获得更全面的知识和更好的实践能力。教师在劳技课的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适合学生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促进自身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高。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介绍劳技课对提高学生素质的作用:

一、促进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和智力的开发

劳动技术课是一门涉及众多知识领域的综合型学科。它不仅包括蔬菜、花卉种植,工艺美术制作,还包括电脑操作和摄影技术等不同学科的知识,是集生物、化学、美术和物理等课程于一体的教学科目。因此,学生在劳技课的学习中,能够学习和了解到许多不同知识领域中的文化知识,扩大自己的眼界和知识面,提高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和认知能力。学生通过对劳技课的学习可以激发他们对其它学科的学习兴趣,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让他们在操作实践中更深刻地了解生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的运用能力。

同时,由于劳技课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统一的课程,学生用学得的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又在实践中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加深过程即是对自身智力的一种再开发。通过这种实践操作,学生可以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更好地释放自身的潜能,促进创造性的发挥。实践劳动是开发智力的重要方式。教师在劳技课的教学中,可以通过知识教育和劳动实践让学生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创新性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劳技课的学习中不断形成自己新的知识结构和智慧品质,促使智力的开发。

二、促使学生潜能的激发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劳技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参与劳动实践的积极性,确保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劳技课程的开设是促进劳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人类的潜能是无穷的,学生在劳技课的学习中,能够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动手实践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把所学到的知识充分运用于劳动实践和操作中,并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新的知识,新的感悟,从而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劳技课作为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模式要求在劳技课的教学中,教师要还课堂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他们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对理论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对教材知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然后让他们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去设计和制作作品。这样的教学方式会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让他们在主动参与教学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培养和落实劳技课的各项习惯,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 的提高

劳技课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培养和落实劳技课的各项习惯,通过有效的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在劳技课教学中,可以和学生一起制定课堂的纪律,让他们在课堂纪律的制定过程中更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如不允许学生上课期间随便讲话、做各种小动作;保持课堂上的安静,禁止大声喧哗;让他们按照制定的位置入座,不能将零食等物品带入教室;同时还要把自己的书籍、文具摆放整齐;上课要认真听讲,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活动,按时完成作业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遵守课堂纪律,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提高自身素养。

加强对学生的劳技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劳技课作为学校开展劳技教育的重要载体,能够让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中不断开发智力,拓展自身的知识面。同时,学生通过参加劳动实践还可以增强体质,培养创新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劳技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努力挖掘出学生身上的潜能,根据他们自身特点有计划地促使他们参与到教学中去,促进他们良好品质和完美人格的培养和提升。

参考文献:

劳动教育课程理论范文4

(一)中学劳动技术课教学的主要目的应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矗对侧重就业的学生进行一些职业预备教育。

(二)我国劳动技术课的教学虽然存在很多问题与困难,也有不少曲折,但是总的情况是有了很大的发展,小学的开课率较高,初中次之,高中的开课率最低。

从现在开设的劳动技术课项目来看,可以发现“电子制作技术”、“英文打字”、“电工技术”、“电子计算机”等项目开设得较多。其原因是这些项目的科技含量较高或是与物理、英语等文化学科的教学有较密切的联系,可以促进这些学科的教学。另一方面,这些项目与学生的文化素质相接近,实用性又较强,开设这些项目的社会阻力较小,学生家长容易接受。

在中学开设的劳动技术课教学项目的科技含量的大小是目前争议较大的问题。这里所说的科技含量较高是指:学习这些技术需要一定的文化理论知识为基础,又不需要学生掌握高深的科学理论,而是与学生的文化水平相适应;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教学一些现代技术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当然,学习科技含量较高的技能,也需要一些基本劳动生产技能做基础,就是说,基本的劳动生产技能还是需要学习的。

主张在中学劳动技术课中设一些科技含量较低项目的同志,主要是从大纲的可行性来考虑的。他们认为目前一些学校未能开课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困难,开设一些技术含量低的项目可以转变这种状况。主张在中学开设科技含量较高项目的同志认为,目前劳动技术课开设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认识问题,影响认识的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二是经济与师资问题;三是劳动技术课的课程设置不合理。

1.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

从我们近期的调查来看,全国在高中三年级和初中三年级开设劳动技术课的学校是极少数。三年级下学期开课的几乎没有。校长们公开说是为了应付高考与中考。很多地区反映,高考与中考的录取率是评定各地教委领导和校长政绩的最重要的指标,甚至起到一票否决的作用。有的地区给学校规定了高考指标;有的地区,甚至对下属县市按高考成绩排定开会座次和发言顺序。由于劳动技术课不是高考与中考项目,有些地区甚至不进行考查,不少学校对劳动技术课采取应付的态度。就是劳动技术课开设较好的省市,应试教育的阴影也始终影响着劳动技术课的开设。

2.经济与师资问题

经济与师资问题是始终困扰劳动技术课开设的一个大问题。经济问题与地方的经济实力有关,也与中央和地方对劳动技术课的开设没有制定必要的政策有关。劳动技术课的教学设施与日常教学经费至今没有可靠来源,基本上是靠学校自己筹款解决。有些地方每年给劳动技术课拨专款,但据了解大部分用于购买计算机,真正用于劳动技术课的经费少得可怜。就是在一些劳动技术课开设较好的学校,劳动技术课的日常经费,特别是设备的维修费与学生的学具费的开支也感困难。劳动技术课的师资问题更为严重。劳动技术课开设十多年了,在我国的师范院校还没有这个专业设置。有些热心于劳动技术课教学的大学领导希望开设这个专业,得到的回答是我国大学的专业设置中没有这个专业,不能开设。大学不开设劳动技术专业也有客观原因,就是大学也没有师资和教材,特别是,由于现行大纲所规定的劳动技术课教学内容的科技含量较低,按现行大纲的要求也很难设计大学课程;另外,我国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劳动技术课教学法,大学更很少有人来研究这个问题。如果现在大学还不来考虑这个问题,不投入力量来研究劳动技术课教师的培养,到本世纪末,劳动技术课教师的培养问题仍然提不到日程上来,这将影响到劳动技术课的开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3.劳动技术课的课程设置不合理

某些学校不开设劳动技术课不一定是因经济困难,很多重点高中就没有开设劳动技术课,或是以“程序设计”、“画法几何”(名为“制图”)代替劳动技术课。开设什么项目,不能从少数学校是否有条件开课来考虑,而应由中学劳动技术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来确定。目前,由于中学劳动技术课所开设的项目是低层次的,科技含量较低,不少人士认为这些内容没必要在中学学习,因而极大地影响了劳动技术课在教学中的地位和学校开课的积极性,也使得劳动技术课难于得到社会的承认。只有提高劳动技术课的科技含量,劳动技术课才能取得它应有的地位,地方和教育部门才愿意向劳动技术课投资。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在辽阳市进行《英文打字》试教验收时,参加验收的乡领导在了解到学习英文打字的目的和作用后,当场拍板购买够一个班教学用的打字机。他们说,我们虽是受灾地区,经济比较困难,但我们乡要发展,需要掌握计算机和外语的人才。事实上,影响劳动技术课开课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认识问题,既有领导的认识问题,也有基层的认识问题。某市在我国不能算是一个经济最发达的城市,近几年来教育部门投资3000万元购置了计算机(不包括学校自筹经费部分),每个学校30台,但劳动技术课教学却缺少必要的经费。这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领导对两个学科的不同认识。

二、劳动技术课的教学目的

我国在小学、中学分别设立了劳动课、劳动技术课,对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这些课程的设立是我国教育正在向素质教育转化的一个标志。由于生产的发展,对生产技术的要求,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特别是对技能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原来的教育对学生的技能素质的培养不够重视的状况,已不适应我国生产发展的需要。在现代生产比较发达的国家,早就开设了技术类课程,它与科学课程(理、化、生)是并重的。例如,西方国家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生产中岗位的淘汰率十分高,工作岗位技术含量也较高。最近,德国对失业人员的调查表明,失业人员中,以技术水平较低的工作人员为主。我国由于生产的发展,已出现了因职工的技术素质不高致使先进设备无法使用和影响产品质量的现象。随着生产的发展,特别是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对职工的技术素质的要求也将提高。生产的发展要求提高国民的技术素质,首先反映在对教育工作的要求上,要求培养出具有较高劳动技能素质的人才,以适应未来生产发展的需要。这就是一般所说的教育的提前量。教育工作不能等到需要某种人才时再着手培养,必须预测未来对人才的需求情况,提前为社会作好准备。我们现在的教育工作担负着造就未来劳动者的重任,应当为国家培养出具有较高劳动技能素质的人才,以适应21世纪生产发展的需要。

劳动技术教育包括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个方面。劳动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习惯、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即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技术教育则是使学生掌握一些劳动技术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他们动手的能力,进而进行一些初级的职业技术预备教育,即培养他们的技能素质,使他们能适应现代生产和生活。应当注意到,劳动教育与技术教育两者还有个共同之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者的品质和行为习惯,即劳动者的个性心理品质。

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素质,在教育工作中的具体措施之一,就是劳动课和劳动技术课的开设。技能素质包括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操作技术。例如,物理、化学、生物等文化学科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属于必要的科学理论知识,劳动课和劳动技术课中所学习的技术理论知识也属于必要的科学理论知识;劳动课和劳动技术课中的操作技能则属于操作技术,它以动手能力为主。

劳动课和劳动技术课都是以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素质为主要目的的课程。根据学生的知识和体能水平,小学劳动课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为主,并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多,逐步增加技术知识的含量;在初中,则是劳动素质和技能素质的培养并重;到了高中,由于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和体能水平,经过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教育,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劳动素质,因而,高中劳动技术课的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技能素质为主,兼顾劳动素质的培养。总的来说,中小学的劳动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劳动技术素质,使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技术理论和技能,掌握一些学习技术的方法,并培养学习技术的兴趣。还应注意到一点,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技术课的教学不属于职业教育,它们只能为进一步进行职业教育打下基矗但是,由于各地大部分学生不能升学,而要在当地就业(即使对北京、上海这样的地区来说,也是如此)。因而,培养具有较高劳动技能素质的学生,对当地劳动力的素质的提高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劳动教育课程理论范文5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大多定位为综合性本科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各专业也向综合性专业看齐。导致新建的综合性本科院校在注重综合性发展的同时,教师教育被边缘化、不重视的现象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去师范化”和过分追求学术性。同时,在办学定位从单科到多科、综合性发展上,由于学校办学重心的转移,出现了教师教育质量的下降,教师教育专业性不强,甚至有被非师范专业“同化”的现象。

可以说,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教师教育方面新的特色尚未形成,而原有的特色在慢慢失去。所以加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特色的创建研究意义重大。

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创建教师教育特色的基本原则

(一)强化师范性

据调查,1999年以后升本的地方院校(特别是在原师专基础上升本的院校),教育部在升本批复中都特别强调“以师范教育为主或加强教师教育为地方培养合格师资”等任务。但升本后的多数院校面临着结构调整、规模扩展和转型等问题,逐渐失去或弱化以前数十年建立起来的教师教育特色。

师范性是教师教育的基本属性。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在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上,应注重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结合;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应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调整或创新适应未来职业发展与需要的教学内容,注意保护学生的天性,坚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与方法,切实培育和强化学生对父母、家乡和国家的责任,并以此深化思想品德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在强化师范性的同时,应注意处理与学术性之间的矛盾。师范性与学术性之间长期存在且相互对质,尽管这是教师教育始终难以回避的问题,但其融合发展却是教师教育的本质要求。

(二)适应综合化

走综合化发展是地方院校升本后发展的必然。很多院校升本后面临着规模扩张等问题,必然要发展非师范专业适应这种转型。虽然综合化会导致原有的教师教育被弱化、边缘化、甚至同化的危险,但更重要的是适应这种综合化,利用综合化的优势。

(1)利用学科结构的综合化的优势。学科结构综合化是新建本科院校走综合化发展重要特征之一,传统教师培养更强调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课程的作用,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利用学科结构综合化的特点,对文科师范专业学生加强自然科学与信息素质的培养,对理科师范生加强社会科学与艺术素质的培养,为培养适应基础教育新课改需要的新型教师服务。

(2)利用专业设置的综合性的优势。长期以来,传统师范院校的专业设置比较单一,往往只有教师教育一类专业,同时因为大规模扩招与所培养人才不能适应基础教育的需要等原因,致使师范专业出现招生与就业两难的境地。为此,可以淡化乃至取消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的界限,对于将来想从事基础教育的学生可以通过开设教师教育类选修课,参加当地的教师资格认证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3)利用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化的优势。可以把非师范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先进思想、理念与模式引入到教师教育类人才的培养上。例如,工科的校企联合培养、加强实践实训教学等,可以在师范专业实现“3+1”或“2+2”模式,通过“顶岗实习”或“西部支教”等形式加强教育实践。

(三)服务地方性

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数建在地市级城市,在地方、依靠地方、服务地方是其重要特点。服务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为所在地市或毗邻地区的中小学培养合格师资,为地方基础教育师资培训提供服务,为推动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智力支持。二是面向地方加强成人教育培养与培训,通过继续教育学院、广播电视大学、职业教育学院和职工培训中心等,实行联合办学等形式,提高地方人力资源素质。三是面向地方调整办学格局,主动同地方接轨,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支持和参与地方的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成为地方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的中心。

(四)突出继承性

继承需要扬弃,但不是否定或推倒重来。但很多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走综合化发展的同时丢了“祖宗”,地方院校在升本前的师专时期,各学校在教师教育方面长期积淀形成了宝贵的教师教育资源。这些资源是地方教育事业发展所依赖的基础,也是一个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同时,地方高师院校长期肩负着为地方基础教育培养培训师资的工作,与地方中小学建立了长期的联系和亲密的合作关系,较为了解基层教育,且积累了一定的资料和经验,因而成为推进地方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最直接的有力实施者。一所大学的特色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不可能一成不变,一所大学的特色也不是唯一的,而是有层次的。就很多在师专基础上升本的院校而言,无论是在当下,还是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教育研究与教师教育无疑都是她最重要的优势与特色。

(五)坚持实践性

实践性是教师教育的目标指向。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策略与方法等最终要转化为实践性知识来指导教育实践。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知识基础,在教师的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教师真正信奉的,并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或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它又是教师教育的薄弱环节,是教学活动的“软肋”。在传统“授――受”式的教师教育中,教师被培育成为流水线上的工人,在周而复始的工作中失去了个人的实践特性与智慧发展。实践性知识不是通过简单传授得到,是需要通过把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信仰以及教育理论通过顿悟等转化为教育行动,指导教育实践。实践性知识的习得,不但需要改变传统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加强课程实训与教育实习等,更重要的是需要自身情景性的感悟。因此,在新型的教师教育体系中,我们应该重视教师的教育实践,使得教师能够以自身的实践智慧应对千变万化的教育情境,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成长。

二、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创建教师教育特色的策略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特色创建的思路是:找准逻辑起点,依托教师职业劳动的性质和任务,对准教师教育专业化目标。为此,笔者认为确立教师教育特色策略选择应该是:根基于基础教育,以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与方法、实践体系的构建为载体,以教师职业劳动特点为核心,以实现教师专业化为目标的三维空间。这样就构成一个立体的三棱锥体。如下图所示。

图中三角形ABC代表基础教育主阵地,三棱锥顶点0代表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面OBC表

示为培养教师构建的课程体系,面OAC代表教学模式与方法,面OAB代表培养教师的实践体系,面OBD是教师职业劳动特点。

(一)根基于基础教育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的目标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只有了解基础教育、研究基础教育、根植基础教育,才能知道基础教育实际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以及这些人才应该具有怎样的知识与能力。这便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创建教师教育特色的逻辑起点。

从1999年酝酿基础教育改革,到2001年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先是在全国部分省市进行实验,再到2005年全面启动,新中国建立以来最大的“第八次课程改革”在全国中小学全面展开。这次课程改革在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改强调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创新是课程的灵魂。新课改成功的前提和关键是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新课程是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独立的人。如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研究与解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我们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提供参考。

(二)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教师教育类人才培养是以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为主要载体。因此,课程建设是高等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工程。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如何在专科教育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构建适应本科教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质量课程体系,已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形成办学特色之关键。

课程目标是人才培养目标的集中体现和具体实现形式。国外学者默雷和波特在《教师教育手册一建立职前教师的知识基础》一书中认为,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要从五个方面考虑:学科内容、普通和人文知识、教育学科内容、多元文化和国际方面的知识、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的决策问题。学者舒尔曼把教师教育课程分为七大范畴:内容知识、学科教育学知识、学习者的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教育脉络知识、目的、价值、哲学和社会背景知识等。我国学者一般认为教师应具有三方面的知识:一是学科专业知识;二是教育学专业知识;三是教育实践技能。尽管学者们对教师教育专业需要开设的课程结构体系的认识有所不同,但在基本的方面还是相同的,即围绕教师职业核心能力的构建来组织课程。但是,不同的课程体系也反映了不同的课程目标与课程理念。作为新建本科院校,我们觉得潘懋元、周群英等提出20世纪50年代流行起来的结构主义课程理论更适合于应用型新建本科院校。结构主义课程理论不仅具有全新的课程哲学,还有全新的教学组织理论、教学过程理论和教学评价理论。新建本科院校,应该以结构主义课程理论为基础,结合院校自身条件及所处地域的经济社会环境,重构适应教师教育类人才培养的新的课程体系。

新建本科院校主要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师资,其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既不能照搬第一类师范大学,更不能照搬师范类高职高专院校。但是,从新建本科院校的实践过程看,这两种倾向都是明显的。从理论课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看,新建本科院校更多的具有一类本科院校的倾向,追求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内在逻辑的严密性,在课程模块、课程目录、课程时间分配、课程教学大纲、教材选用等方面都趋同于、甚至等同于第一类本科院校。从实验、实训等实践课程看,新建本科院校又或多或少保持着高职高专历史传统。

从整体看,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类课程体系最显著的问题是:理论课偏重于一类本科院校,实践课偏重于高职高专院校;理论与实践、专业知识培养与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相互脱节的趋向。由于理性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双重价值目标,教师的困惑与学生的困惑都是普遍存在的,严重影响了新建本科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教学模式与方法、实践体系的构建

教学模式与方式是教育理念、课程理念得以落实的重要载体。长期以来,受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教学模式僵化、教学方式单一,已经影响未来教师的培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强调“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如果在教师教育类专业课堂教学还是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上,将会直接影响教师教育类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基础教育改革的成败。所以,要实现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以改革强教学,以开放促教学,以更开阔的视野打造优势、培育特色,多形式、多途径、多方面探讨教师教育类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

教师教育的核心指向实践,这里的实践主要是依据教师职业特点,完成教师职业理想的形成,实现所储备的知识与能力与基础教育实践的有效对接。为了缩短想当一名教师到成一名合格教师的距离,构建合理的教师教育实践体系是必须的。这种实践体系一般包括:课堂教学、实验与实训教学、专业见习与实习等。课堂教学主要完成所学内容的重组、内化与迁移,其具有“个人实践性”特点;实验与实训主要寻找理论与实践对接的可能性,其具有“实验性”的特点,例如,微格教学环境下的教育实践就具有操练性的特点,可以失败也可以重来;教育见习与实习是在场的实践,他可以获得真实的教育体验,使教师的专业水平真正获得提升。

(四)以教师职业劳动特点为核心,实现教师专业化目标

劳动教育课程理论范文6

关键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教师教育;教学改革;教学方式

20世纪末,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更加迅速,各个行业生产劳动设备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而进行更新换代。劳动工具的更新,带来对劳动者文化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而要实现劳动者文化素质水平的提高,归根结底是提高教育质量。教育发展由外延扩张、规模扩大逐步转向提升内涵。而在影响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因素中,教师素质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这是因为教师是教育过程的引导着,是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促进者,是课程的研制者、开发者。而要提高教师职业素养,最根本的就是办好教师教育,深化教师教育教学改革。

一、中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以强调“能力发展为核心”的世界教育改革,有力地促进了教育发展。但这次改革普遍加深了教材难度和分量,导致了学生负担过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挫伤了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学习信心;由于过分强调学科的结构性、系统性、理论性,因而忽视了日常生活知识、生活能力的教育及培养,进而产生了教育与社会生活脱节的现象。面对教育实践的种种问题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世界各国在20世纪末都纷纷出台了新的教育改革方案和新的教育改革举措,使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1983年美国发表了《国家处在危急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它既对美国60年代和70年代教育质量直线下降的状况敲响了警钟,又为80年代的教育改革吹响了冲锋号。前苏联于1984年通过了《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改革的基本方针》文件,在该文件指出前苏联教育改革的六项具体措施,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的个性发展为目的,在前苏联开展了大规模的教育改革,以“合作的教育学”为代表。继美国前苏联教育改革之后,日本、法国、英国等国都了教育改革文件。自此,教育改革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1983年,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一题词为中国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始进行教育改革,1993年又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进一步指明了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和要求。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在全国开展了素质教育改革活动。2001年6月,教育部又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使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达到了新高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经历了酝酿期、试点实验期和推广期三个阶段。在总结实验学校课程改革经验的基础上,2005年秋季,中小学各阶段起始年级都进入到新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中。目前,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

二、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育的挑战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其目标是将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转向学生发展本位。这一教育理念的更新,带来全新的教育视界,教师角色发生变化,师生关系有了新的内涵,教学理念有了重大转向,教学方法和方式产生了重大变革。大学教师教育在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时,常常是捉襟见肘,穷于应付。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从教师的职责上看,教师由教育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在我国的传统教学中,其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递――接受模式,课堂由教师主宰。教师的职责是教育者,是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学生是受教育者,是文化科学知识的接受者,忽视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新课程要求“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鼓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鼓励、了解、鼓舞。”①所以,当代教师由教育者、传授者转向学生健康成长的促进者。

从教与学的关系看,教师由管理者、主导者转向辅导者、合作者和交往者。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实施过程。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一个认识过程,在这个认识过程中,学生要遵循认识规律,即由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教师处于矛盾的主导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新课程改革冲破了这一传统观念,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合作学习的过程。通过师生的交往与合作,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师生之间通过共同活动,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从师生关系上看,教师由传统的中心论者走向“平等中的首席”。在师生关系上,传统教学理论认为师道尊严,教师对于学生是至高无上的。因而在师生的交往活动中,教师总是高高在上,神圣不可侵犯。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后现代主义者主张教师和学生是一种“平等对话”关系,“在对话的过程中,教师的身份持续变化,时而作为一个知识的传授者,时而成为一个与学生一样聆听教诲的求知者。”②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通过对话、交往共同发展,教师充其量是一个“节目主持人”。威廉姆•多尔则认为:“教师是一个领导者,但仅仅是作为学习者团体的一个平等的成员。并把教师角色的界定是‘平等中的首席’(first among equals)。”③

(二)教学理念的更新

课程改革是核心,教学改革是关键。这是因为课程改革是解决“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教学改革是解决“怎样教”“怎样学”的问题。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

1.新的教学过程本质观。

传统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当代教学论的发展,对教学过程的本质重新界定,认为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师生之间的交往过程。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在活动中的交往。新课程改革突出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逐步被师生互教互学所替代。创设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合作体”,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2.新的教学目标观。

传统教学重视对“经”的传授,只重视知识获得的多少,忽视了“人”的发展。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教学目标上突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现代教学活动的目标是建构学生完满的精神世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品质。

3.新的教学评价观。在

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结果、重视结论,忽视过程,让学生背“标准答案”。事实上,学生的学习过程要经历一个(具体)感知――(抽象)概括――(实际)应用的认识过程,忽视学生的学习和思维过程,直接得出结论和机械记忆现成的答案,是舍本求末的做法。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科学家的探索过程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是给学生提出各种疑问和困难问题,另一方面是给学生一个研究探索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取新知的体验。

4.新的学生观。

传统教学往往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接受者,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被动的。新课程改革响亮喊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是: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④现代教育“必须是不折不扣的‘完人教育’。所谓完人教育,是指塑造健全的人格,亦即塑造和谐的人格”。⑤教学活动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能,还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教学活动是一个完整人的培养与动态生成过程,是学生生命潜能中各种素质和能力得以彰显、逐步发展的过程。

(三)教师技能素质的新要求

综合课程的开设与以往课程改革相比,是这次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我国的教师教育多年来沿用学科一一对应的模式培养教师,什么专业毕业的教师,到中小学就教什么学科,结果造成教师素质结构单一。新的课程改革使中小学课程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⑥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是:通过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让学生在自主选择和主动学习中实现有个性的发展。在课程结构上,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高中新课程由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来构成。除综合实践活动这一特殊领域外,其余七个学习领域均有若干学科组成,每一科目又包括若干模块,这种三层次的课程结构,体现了学生学习从学习领域到科目再到模块不断细化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横向整合和纵向深化。由于新课程结构的巨大变化,就要求教师改善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我们现在培养的准教师能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吗?

传统教育中,教师是课程的执行者,课程是国家制定,教师在对待课程的使用中没有自由选择的余地。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三级管理模式”,特别是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教师是设计者、研究者和开发者。教师在课程开发中,可进行三部分课程资源开发和研究。一是校内的,如实验室、图书馆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二是校外的,包括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科研院所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三是信息化课程资源,如校内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校内外的网络资源开发和利用等。我们的准教师具有这种课程开发和信息整合的能力吗?

(四)教学方式的嬗变

传统教学是以教定学,学法依据教法,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教学关系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后面先教后学,教了再学,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不教不学,学无条件地服从教。⑦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考虑更多的是“教”怎样才能促进“学”,“教”怎样更好地为“学”服务。新课程改革中教学方式的转变,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学生从被动接受学习转向主动参与学习;二是学生从个体学习转向合作学习;三是学生由传承学习转向创新学习;四是由统一规格的教学模式转向个性化教学模式。新课程改革把教学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教学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的准教师掌握这些教学方式吗?能够得心应手的运用这些教学方式吗?

三、教师教育教学改革的对策研究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和逐步深化,对教师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面对挑战,大学的教师教育主动出击也好,被动适应也罢,一定要变。只有建立起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才能从整体上保证我国教师教育事业的快速、高效发展。

(一)加强基础教育改革研究,强化教师教育理念

加强基础教育改革研究是高校教师教育的永恒课题。这是因为基础教育是教师教育得以存在的基础,也是教师教育服务的对象。高校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经过三到四年的培养,就要回到基础教育的“主战场”,他们是否适应“主战场”的需要,这是衡量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标准。

从目前来看,高校教师教育存在许多问题。一是不能很好地研究基础教育状况。大学唯我独尊,我行我素。现在高校有许多高等教育研究所,其职责主要是研究高等教育领域的问题,为高校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和服务,这是对的,也无可厚非。但是,作为有教师教育培养任务的高校,又有多少学校设有基础教育研究所(或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总体来看,屈指可数。有的尽管是基础教育研究所(或教育科学研究所),但他们是否真正从事基础教育研究,是否深入到中小学教学改革的实践第一线,每年给学校领导提供多少基础教育改革的研究报告,对学校的教师教育改革提供多少方案。真是不堪回首!

二是现在的大学在办教师教育时,有“游离”教师教育主题的嫌疑。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中国的高校经历了一个合并、整合的大发展时期。目前独立的教师教育(师范教育)体系基本不存在。新组建的综合性大学由于一些师范院校参与合并,并保留了教师教育专业,设有教育学院(或教师教育学院),但这些学校主要精力不在教师教育上,在追逐综合性大学的目标下,教师教育被“边缘化”。原先以独立师范大学为校名的大学,也在向综合性大学发展,不断扩充非教师教育专业,教师教育的优良传统也不能得到传承和发展。针对这些现象,大学的教师教育要改革,建议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有教师教育专业的学校要强化管理,提高学校领导对举办教师教育的认识,要采取有力措施保障教师教育的培养质量。

(二)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优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要改革。就目前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而言,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为:课程设置标准不明确,增设课程的随意性较大;师范性课程与学术性课程融合不够;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和研究性课程缺乏通盘考虑;特色课程(或称专业化课程)重视不够,学科教学知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职前教育课程与职后培训课程设置不能一体化;教育实践课程课时少,实践流于形式,教师的教学智慧没有得到应有的生成和发展。

构建教师教育新课程体系的思路是:找准逻辑起点,依托教师职业劳动的性质和任务,目标对准教师教育专业化。

关于教师的素质结构,可能存在三种层面的知识技能。即“实际上需要什么知识技能”“可能需要哪些知识技能”和“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知识技能”。“实际需要什么知识技能”是事实层面分析的结果;“可能需要哪些知识技能”是逻辑层面分析的结果;“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知识技能”是价值层面的要求。当然,三者的完美结合是最理想的,但又是不易实现的。基于此种认识,笔者认为最根本的问题是事实层面――教师“实际上需要什么知识技能”,这是建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逻辑起点,教师实际上需要什么知识技能,只能从教师的职业劳动性质和任务来确定。教师的劳动是一种“以育人为核心”的复杂性的脑力劳动。从劳动过程构成要素来看,必备要素是劳动者(教师)、劳动对象(学生)、劳动材料(教育内容)和劳动手段与方法。教师的劳动过程就是借助一定手段与方法,把劳动材料的内容转化为劳动对象(学生)占有的过程。由此可见,教师适应职业劳动需要的素质结构应包括教师自身素养知识、劳动材料知识、劳动对象知识和劳动过程中需要的手段与方法知识。这是最基本的知识,缺少其一,其劳动过程便无法进行。所以,教师教育新课程体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内容。

教师自身知识。主要包括:职业意识、职业态度、心理素质、行为准则、政治思想品质等。这种模块的知识,主要是通过开设学习政治理论课、职业素养课等来实现的。

劳动对象知识。主要是“学生学知识”(对应教师学,也应建立学生学)。具体包括学习理论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和学习辅导知识与技能等。这些知识与技能要靠“学生学”课程的开设与学习来完成。

劳动材料知识。主要是完成工作任务、落实教学内容、达到教育目的的知识与技能。此部分模块知识包涵的内容比较广泛,主要有学科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与技术知识。在今天强化“厚基础、宽口径”的通识教育时代,这部分知识如何通过整合,合理开设综合课程是非常重要的。

劳动手段与方法的知识。主要包括课程论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and content knowledge)、教学技能、教学艺术、教育科学研究技能、课堂教学管理与组织策略知识技能、现代教学媒体使用与开发的知识技能等。此种模块知识技能主要是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课程知识,这些课程的有效实施,是教师职业劳动的“工具”知识,是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特色课程。

(三)加强教学改革,提高准教师的素质与技能

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合格的教师,合格教师是“能教学”“会教学”。为此,加强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教学素质和教学技能是当代教师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首先,要重新审视教师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调整课程体系,打破“学科知识本位”的思想,培养“教学能力型”教师是我们的新任务。其次,强化教学方法的变革。要彻底改革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主动适应新课程教学方式的需要,开展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逐步培养师范生的现代教学能力和现代教学技能。积极开展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方法研究;进行合作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实验;以综合实践活动为基础,从事情境体验式的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索。在各种教学方法的探讨中,积累经验,进行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通过这些新的教学方法使用,不断提高师范生的教师素养和教学基本功,为将来“入职”做好准备。

(四)强化教学实践,与中小学建立互动机制

长期以来,我们是大学关起门来办教师教育,很少关注中小学的实际。教师教育教学改革与中小学教育改革相互促进的互动机制没能遵循生态学上的“协调稳定”律,教师教育改革尚未完全走上同基础教育改革同步发展、相互促进的轨道。应对新课程改革,大学的教师教育要主动“下嫁”,经常深入到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第一线,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建立两者的良性互动机制,在这方面,教师教育改革的重点是教学实践环节。

长期以来,教师教育的教学实践为4~6周的时间,一般安排在最后一学年的第一学期。但从教师教育培养规律来看,这种短时间、集中式的实践锻炼是不够的,再加上这些年高校的扩招,每年实习的学生特别多,许多大学的教育实习基地不够用,或者不稳固,造成学生的教学实践流于形式,应该得到锻炼的内容没有落实,做教师的基本功缺乏锻炼,毕业后走向讲台不能尽快胜任工作。在这里笔者特别强调教学实习对教师教育的价值,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教师教育专业化,就要像医科大学培养医生那样,实践环节要加强。教师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教师“能教学”“会教学”,这是与教学实践分不开的。否则,无异于缘木求鱼。

注释:

劳动教育课程理论范文7

德育方法是为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学校培养目标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当今国外学校无不重视研究、改进德育途径和方法,调整、充实德育内容,以求德育的最佳效果。纵观国外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概括地说,它们所施行的德育方法,似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第一,课堂师授是传授道德知识的基本方法。从人类教育史来看,学校教育形式由个别化授课制发展到班级集体授课制是教育发展上的一大进步。尽管这种群体性教学形式随着现代化涌入一定的教学空间,但当今世界各国学校的一切学科包括道德知识的传授仍以课堂师授为基本形式。在国外,常见到的也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下面记。尽管国外学生在课堂上可以随时提问,授课教师在课堂上也开玩笑,但课堂教学仍然普遍运用传统的“灌输教育法”。可以说,在国外学校诸种德育方法中,课堂“灌输”则是国外学校无不采用和施加意识影响的基本方法。这种课堂师授道德知识和道德判断、推理的群体“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方法,在今天仍具有世界的普遍性。

从课程设置来说,在西方、东欧、亚洲和各地区,无不按照本国和本地区各级学校的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体系而设置德育课。当今欧美主要德育课程设置理论有三种:即威尔逊(J.Wilson)的道德教育理论、麦克费尔(P.Wephail)的生活指导理论和劳伦斯·斯腾豪斯(L.Stenhose)的人本主义的价值教育课程理论。具体地说,尽管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学校德育,叫法不一,课程设置也不尽相同,但一般都把德育作为一门正规课程来讲授。比如,英国、加拿大、德国等西方国家称德育为“政治教育”,美国称“公民教育”,西班牙称“公共之道教育”,香港和美国一样称为“公民教育”;但在开设课程方面,一般开设的有公民课、道德价值课、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世界观方面的教育课等。美国哈佛大学开设的8类核心课程,其包括75门课,其内容也有从历史到道德的思考。它们无不是教育者根据道德产生与发展规律、教育规律和本国教育政策、教育目标、从本国和本地区实际、按照学校教学方案和认识水平出发,选择教育对象所能接受的教育形式与方法进行课堂师授,以灌输道德知识和行为规范的教育活动。

第二,课外、校外活动是施行德育的重要形式。课外、校外活动是对班级授课制所进行的改革。从已研究的德育科学实践可以看出,国外学校的德育目标,是在主张采用渗透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来要求实现的同时,并围绕社会需要的人才规格来广泛开展课外活动,以期取得德育的最佳效果。尽管各国社会制度不同、国情不一,培养人才目标迥异,但其学校无不为了弥补课堂德育课程时间和方法的不足,而无一例外地增加学生参加课外、校外活动的机会,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并不断创新开展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风格迥异的德育活动。如举办各种不同的理论讨论会、演讲会、报告会、展览会,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论文成果的竞赛和评估,各种类别的读书组织和活动,各种社会问题调查和举办学生就关心某种问题的民意测验、时势研讨会,关心种族歧视、性别歧视、暴力、吸毒和爱情专题研讨会,还有体育、音乐、戏剧、舞蹈、摄影比赛、旅行考察,等等。

第三、劳动活动是施行德育的必要途径。世界众多国家普遍认为,开展劳动教育是造就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条件。联合国教科文第38届大会决议中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一体化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这样做可造就熟练的劳动力,而且可使教育与日新月异的劳动条件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并有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原苏联在教育实践中,早于六十年代就把劳动教育列入教学计划,不仅规定中小学每周安排一定时间劳动,而且在大学里学生劳动也普遍开展,其活动最主要特色是利用假期组织大学生劳动队。在西方许多国家里,学生的生活与职业指导是通过和借助劳动教育进行的。在大学里,它们认为让学生参加劳动,有利于培养学生今后具备为国家利益而努力工作的献身精神。美国大学经常参与社会活动,让学生到社会服务单位参加义务劳动,参加校园里一些服务工作,也常向学生提供“打工”机会,搞些“有酬”劳动。还有许多研究生院通过社会服务劳动,提高研究生的职业道德水准,如哈佛大学50%以上的研究生到孤儿院义务担任教师,为中小学差生补课,访问老年之家和为区社机构义务帮忙。美国总统克林顿现正在全美推行为社会服务的“城市年”计划,其目的在于让青年和大学生更好地接触社会,培养其合作精神、种族团结和社会意识。他要求大学生要为社会做各种工作,包括为老人组织娱乐活动、修复操场和公园,为无家可归者修补并油漆栖身处,在学校里当教师助手。日本的众多学校,把“寮教育”即宿舍教育作为德育主体,他们寝室劳动教育搞得好。日本中学生劳动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和职业观。日本学校体力劳动内容的选择和劳动课的安排都有明确的界定,比如,它们根据学校所在地的生产情况,依据学生年龄和体力进行劳动,劳动课着重于美化环境、社会服务劳动以及在学校设立的劳动场所内进行生产劳动,教师必须与学生在一起劳动,等等。近些年来,日本在一些中小学推行一种“上山下乡”、“土留学”活动,让学生到生活条件差的岛屿、农村和边远山寨去,经过艰苦劳动和磨炼,接受劳动教育、集体主义和民情民俗与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在日本的国立和私立大学里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从事半工半读,其内容有体力和脑力劳动,充当中小学生的家庭教师或企业服务员等。特别是私立大学,有的学生是通过半工半读来付高额学费。这些教育和活动方式,深受日本国民和社会的支持和赞许。

第四、充分利用社会文化机构的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在德育领域里,国外和一些地区的学校,极为重视利用社会文化机构和大众传播媒介对学生施加意识影响。这一外部影响有一个基准点,就是重在利用闲暇的课余时间方式进行。国外学校通过博物馆、纪念物、历史遗迹、公园等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艺术、热爱领袖、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等教育。英国的海德公园,那里有马克思塑像,人们可以在那里自由地发表演说,但他们有“四不准”,即不准攻击英国女王,不准倡导暴力,不准使用麦克风,不准人身攻击。世界著名军事学府“西点军校”,为了对学生进行纪律和传统教育,培养品学兼优人才,不仅确定学术和道德标准,实行严格的理论和实践训练,坚持每天举行阅兵式;而且清晨和傍晚在战斗纪念碑附近隆重地举行升降旗仪式,培养良好的德育习惯。目前,国外学校的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离不开电视、电影、广播、录音、高保真唱片,等等。这些新技术已被国外学校广泛运用于各类教学,包括德育教学。许多学校开展了德育的“视听教学”。教学手段和教学技术的现代化,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学效益和德育效果,减少了教材的难度,提高了学生们掌握教材的水平。

第五、严明纪律、务实管理。由于德育的社会功能和经济效益越来越明显,因而德育在国外学校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和钟爱。一般来说,一些国外学校不仅重视道德理论知识的课堂师授等,而且十分重视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道德行为的导向管理。世界导师制发祥地的英国牛津大学,导师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不论是文科或理科学生,都要求他们不仅有好的学习成绩,而且有良好的品德、健康的体质和社交能力。该校1981年出版了一部管理学生的“法典”——“学监备忘录”,对这个学校学生的衣、食、住、行几乎都有规定,如在考试、庆典和晚餐等场合,学生应着黑色学生服:学生组织俱乐部或社团要先向校方登记,经批准后方可活动:学生在校外组织公共集会或游行,必须在36小时前通知有关当局和警察局:在校内举行公共集会或游行,必须在18小时前取得学校当局的同意;甚至在校内进行“公共”演出,也必须得到地方有关当局的许可证。对学生违反校纪、校规者,由学校的“纪律法庭”予以审理,视情节严重情况,给予罚款、停学、开除等处分。美国的公立学校,也有类似我国学校的“班主任”制度的机构,叫做Honeroom,属于学校管理的范围。中小学里的班主任每天除要完成自己教学任务外,还有管理学生的“硬任务”,如学生注册、考勤、身体及心理状况、组织参观、旅游,与学校、家长联系等。在思想教育方面,美国小学着重基本品德的训练,如常用语言行动的社会准则,在家中的行为准则,有关文化的社会准则,对领导和政府应抱的态度,等等。在通过中学阶段《宪法》、《美国史》、《公民》、《美国的政府和政策》四门课考试后,大学普遍采用个别教育法。学生严重违反校规,由学校的有关部门处罚。香港地区的学校对学生管理是颇具特色的,它们重于利用“周会”开展“学生为本”教育,主要是奉行各种以学生为主的活动;重于开拓学生视野,加强“通才教育”;重于充分发挥学生会作用,增强自治能力。

2、几点启示

第一、提高对学校德育的认识。同志在国庆40周年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建立完备的文化知识传授体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具有卓越远见的论断。前述具有国际性的学校德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可以进一步佐证这一点。这种国际性的趋势再一次提醒我们,世界上决不是只有我国才把德育放在学校首位,而是有许多国家,特别是经济和教育非常发达而社会情况又很不相同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在教育改革中都把学校德育提到了与国家兴衰、社会稳定相关的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这种共同的发展趋势决不是偶然的巧合,也不是出于一些政府首脑或个人意愿或者个别国家的特殊需要,而是体现当代世界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发展对学校德育的客观要求。这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具有世界各民族的土壤的客观基础,近些年来又发展成为一个新的高潮。

这种发展趋势包括德育思想、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手段、德育环境、德育效果研究,等等。这些内涵基本上表明未来学校德育是开放的,灵活多样的,使学生得到健康教育和发展。我们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我国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第二、学校专门设置德育课。这不仅有其理论上的科学性、实践上的必要性、教育目标的必然性、活动形式的多样性,而且具有世界的普遍性。可以说,国外经过数十年的痛苦周折和探索,经济和教育十分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终于不约而同地明晰地规定学校必须专门设置德育课,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这种规定在众多国家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相比之下,我国教育界有的则对德育与人才的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学校德育排不上位置,对专门开设德育课不予重视,等等。我国学校现正面临着一场严重的德育困惑,它使得我国教育行业正在遭受一次历史的严峻考验。这种德育困惑的直接原因是在市场经济中受拜金主义和腐朽思想的影响。这种影响的直接后果有三点:一是使学生德智体不能协调发展,二是使教育本身受到损害,三是使学校德育受到新的轻视,新的歪曲,甚至遭到新的嘲弄。这种德育困惑所产生的影响要在数年甚至十几年后才能见分晓,而且其影响范围将不止教育领域。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改善德育的力度,深化中华民族道德精华的普及教育,坚定地弘扬我们党的优良的德育传统,脚踏实地搞好以爱国主义为基础,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认真地借鉴国外学校德育的优秀成果;革除过分模式化、过分形式主义、琐碎主义性质的管理教育。从战略高度制定和完善德育大纲,世世代代稳定地、连续地、完善地发展下去。在德育实践中,做到小学、中学、大学(含研究生)德育课界定分明,力行分级施教,不搞“分不清”、“一锅煮”。做到各级学校德育目标层次化、德育内容规范化、德育方法科学化、操作形式具体化,切实克服和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说得多,做得少”、“说得到,做不到”等虚无主义的德育现象和问题。从而逐步完善和形成具有我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

第三、一切启发公式都是为了灌输。笔者认为,灌输是原则,也是方法。可以说,在国外种种的教学法中,任何国家、任何地区学校所采用的范例式、自由式、讨论式的“绝对”的启发式等等,都是为了灌输,都是为了灌输某种思想、某种伦理道德、某种价值观念、某种文化科学知识,某种操作技能。既往今来,概莫例外。近100多年来,尽管以杜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教育理论家反对传统的灌输教育法,但从十九世纪以来,世界上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毫无例外地根据本国、本地区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发展的道德要求,向本国、本地区甚至向别国进行“灌输”。如今美国在意识形态价值观上对世界施加影响的“不战而胜”的手段、方法是什么?主要是灌输法。美国之音用几十种语言,利用现代化手段对全球广播,对华广播每天达10多个钟头,也主要是灌输。在这种情况下,在我国刚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如果我们淡化、弱化或“形强实弱”或“名存实无”德育课,那就意味着自动放弃德育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这一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这是有悖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有悖于我们党和政府的培养目标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悖于国外学校德育的发展趋势。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当然,我们要运用中外已成功的各种教育方法,同时要不断地寻求适合国情、民情新的教育法,以实现灌输其求,兴国利民。

劳动教育课程理论范文8

徐敬贤

劳动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学会劳动、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在劳动课的教学中,作了些有益探索。

一、综合运用,把德育有机渗透在劳动教学中。我认为,不应把劳动课简单地看作培养学生劳动能力和习惯的课程,而应看作以德育为主导,以劳动教学为主要内容,融汇智能培养、动手能力训练和美的熏陶等多方面内容的一门课程。

因此,在教学中,我不仅向学生传授工艺技术,而且积极捕捉上述内容因素,尤其德育方面的因素,并将其有机地渗透到劳动课的教学中。例如,在教“剪喜字”一课时,首先引导学生讨论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剪字?你见到最多的剪字是什么字?

“喜”多用于什么场合?香港回归对我们国家来说是一件大喜事,在香港回归前剪喜字更有着特殊的意义,它表示我们爱祖国、盼统一、迎回归的美好愿望。因为有了上述讨论,所以学生们在剪字时极为认真、小心,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重视学生劳动成果,提高学生劳动兴趣和认真态度。以往,学生们认为劳动课是副课,应付一下,教师给个成绩就行了。因此,部分学生上劳动课很不认真,劳动成果也很不像样,更谈不上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因为学生们把劳动课当作一种练习课,其劳动成果也自然是练习品,没什么价值。改变这种现状,关键要让学生自己的劳动成果发挥作用。我在课后,总想法把学生的劳动成果利用起来。比如,用学生做的纸花纸链布置教室,用学生加固的扫帚打扫教室等等。学生看到自己劳动成果有了正式的作用,其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提高了,也注意了劳动成果的质量。

三、挖掘教材的创造因素,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主动性。对学生来讲,新技能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在技能训练课中,工具、材料、任务和要求都摆在学生面前,如何多快好省地进行加工,这里面蕴含着大量有待于解决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若能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要比由教师直接教给学生怎么做的效果要好得多。因为,创新的答案,决不是唯一的,而是有一定的选择性和灵活性。比如,加固扫帚,圆形扫帚和扁形扫帚的捆绑,不能采用同一方法。

上这节课时,我先引导学生开动脑筋,进行发散性思维,尽量多地提出扫帚的捆绑方法。学生们积极思索,争先恐后地提出了许多种方法,有的方法虽然很幼稚,但毕竟是他们自己思维的成果,他们很兴奋。然后,我再引导学生筛选经济、简单、可操作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捆绑,用实践来检验方法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劳动教育课程理论范文9

关键词 城市重点中学 劳技教育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三个面向”

* * *

劳动技术教育课是中学的必修课。劳技课的课时从初一到高三,每周不得少于2节,总课时量是中学课程 中最多的学科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1993年2月13日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加 强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把劳动教育列入教 学计划,逐步做到制度化、系列化。社会各方面要积极为学校进行劳动教育提供场所和条件。”中央把劳技教 育提高到这样的高度,充分说明了劳技教育的重要性。

武汉六中是一所省重点中学,它承担了国家教委、武汉市教委“八五”重点科研项目“城市重点中学劳技 教育的模式和方法”的研究。在劳技教学和科研中,武汉六中根据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国家教委一系列的指 示精神,加大了对劳技教育的投入,迅速地将劳技教育列入教学计划,逐步做到了制度化、系列化,生动活泼 的劳技教育局面已经形成。劳技教育已通过区、市、省三级评估,学校已成为区、市、省劳技教育的一面红旗 ,成为示范的榜样。科研项目的研究,也进展很快,1994年5月7日,国家教委“八五”重点科研项目武 汉片现场会在武汉六中召开。会上,武汉六中抓劳技科研的经验,得到了与会领导和专家充分肯定。

在进行劳技教学和科研中,武汉六中考虑到与一般中学相同的方面,即共性,也考虑到城市重点中学与一 般中学不同的方面,即个性,从共性和个性的结合上,来思考问题,深入研究,大胆探索,并取得了可喜成果 。现仅就城市重点中学劳技教育应办出的特色,即劳技教育的方向性、实践性、开放性和发展性,结合多年实 践,谈谈一些认识。

一、劳技教育的方向性

重点中学劳技教育要把握好方向,要对劳技教育有一个清醒的正确的认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 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为了提高人才素质,出好人才,就必须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就必须贯彻 “三个面向”的根本原则,就必须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 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特色。从世界的大格局来看,各国的激烈 竞争,如经济竞争、技术竞争等,归根结蒂是人才的竞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非常重视劳技教育,课时 量比我们还多。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自觉地服从和服 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这是我们办学的方向,也是劳技教育应坚持的方向。

在劳技教育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好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把学生的思想教育和 劳动知识的传授、劳动技能的培养结合起来,贯串于劳动教育的全过程。这是全面提高人才素质必须做到的。

城市重点中学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向高等院校输送人才。因此,在劳技课程的设置上,尽量做到能与高等 学校的教学挂钩。我们开设了微机、制图、英文打字、无线电维修等课程。学生到大学后,在这些方面能很快 适应大学的学习。

城市重点中学学生的自控、自理能力差,从小在父母身边长大,多数属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裕。而到大 学后,要进行独立生活,一切都要靠自己。有些学生进大学后,很不适应,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开设了缝纫、 机械维修、手工制作、摄影等课程,提高学生自控、自理的能力,提高他们自我服务的能力。学生一旦离开了 父母,能很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这对人才的成长造就了好的自身条件。好多大学来校反映,武汉六中的学生 到大学后,独立生活能力强!

马克思指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的人的 唯一方法。”在劳技课的教学中,我们注意劳技与别的学科的互相结合,互相渗透,互相作用。无疑,这样做 ,不但别的学科促进了劳技课的教学,而且,劳技课也促进了别的学科的教学。这对全面提高各科教学质量, 使各学科和谐发展,提高重点中学学生的全面素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劳技教育的实践性

实践性是指将知识变为能力。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动手能力是劳技教学中很重要的原则,更是城市重点中 学劳技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

劳技教学既要传授理论知识,又要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做到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来掌握劳动技能 。在结合的方式上,根据不同的教材和客观条件,大体分为3种:一种是先讲理论,后进行实践;第二种是边 讲理论,边实践;第三种是先实践,后讲理论。无论采用那种结合方式,都应达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目的。只 有这样,劳技课才是真正的劳技课,知识掌握得牢,记得熟,用得活。

为加强劳技教育的实践性,学校要提供专用教室和实习基地。

武汉六中现已建设好9间专用教室,有微机室、缝纫裁剪室、制图室、英文打字室、无线电室、电工维修 室、摄影室、机械修理室、手工制作室,配齐了这些室内的专用设备,每室的设备可以同时供30人使用。上 课时,学校把一个班分成两个部分,分别在两个教室上课。第二次上课,交换教室。这样,保证了每一个学生 都能进行实际操作,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这些专用教室,下午课外活动时向学生开放,让学生自己操作, 做到熟能生巧。

武汉六中还建立了两个校内劳技教育基地,一是校办企业工业生产实习基地,主要从事仪器仪表的生产, 让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实习;另一个校内实习基地是校园,校园有4个花园,1个温室,4个苗圃,学生在老师 的指导下进行园林、花卉的实习。

武汉六中还建立了5个校外劳动实习基地,即雷达兵学院,阳逻电厂,逻洲石油化工,蒙德集团公司,石 桥村。学生到这些基地主要学习现代国防知识、电力知识、石油化工知识、粮油加工知识、市场经济知识、现 代农业知识,从不同的侧面了解各类知识的概况,从而达到认识社会,为国民经济服务的目的。

由于贯彻了劳技教育实践性的原则,学生成绩显著提高,学生劳技课学期考试及格率高于95%,学生毕 业时的及格率高于95%。每年市、区对我校劳技教学的检查,均为全面合格。区里来学校对学生进行技术考 核,对所学技术能正确操作的学生,高于95%。

由于加强了实践,学生对外比赛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从1990年到1994年,武汉六中学生参加武 汉市微机比赛,获一等奖8名,二等奖11名,三等奖7名,列全市第一;1994年微机比赛,武汉六中学 生获市一等奖4名,从第1名到第4名都是六中学生,二等奖2名,三等奖1名,段炼同学获省微机比赛第3 名;1991年学生手工制作和收音机作品参加全市展览,获奖学生有10人之多,1991年武汉六中获无 线电三城市比赛的第3名,高二学生,都能装响6管收音机;1992年高二、高三学生参加区无线电、识图 制图比赛,获奖学生12人,俞刚获武汉市一等奖。

段炼同学曾协助老师编软件,自制多种防病毒软件,并在计算机杂志上发表了3篇电脑方面的文章;俞刚 同学研制的电流过载保护器获得专利。

实践证明,城市重点中学的学生要学好劳技课,就必须加强实践,这对培养学生的技能素质,意义是非常 深远的。

三、劳技教育的开放性

开放性是指劳技教育不能只封闭在学校中,在书本上学,而要突破办学的围墙,在开放的动态中办学,以 学校为基点,充分向广阔的社会领域辐射与吸呐,充分利用家庭、社会潜在的教育资源,形成学校--家庭- -社会一体化的劳技教育网络,对学生进行劳技教育。

执行劳技教育开放性原则,武汉六中采用的方法是走出去,请进来,面向社会,为现代化服务。

武汉六中建立了现代国防工业、现代民用工业、现代石油化工工业、现代粮油加工工业和现代农业的校外 实习基地,定期地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去实习,长知识,开眼界。每次实习回校后,学生们感慨万千,认为每实 习一次,胜读10年书。武汉六中到岳阳、红安、三峡等地调查,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结合摄影课,开展摄 影竞赛。返校后,学生写的调查报告很有质量,摄影作品很有水平,有的已在报上发表。武汉六中还有计划、 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到科技馆、武汉机场、汉口车站、武汉港等现代工程参观,让学生看到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 ,明确自己肩负责任的重大,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公益劳动,为社会服务。

武汉六中把在生产和科研第一线富有经验的水平高的工程师、专家、厂长、经理、村长请进来,作为校外 兼职教师,给学生上课、讲报告,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学生反映,听他们的课,感到有味,能 从实践和理论结合的高度去理解问题,好懂。还把市内校外的劳技教师请进来,利用学校的设备条件,培训劳 技教师,带动了全市的劳技教学,成为全市的龙头学校。先后给劳技教师办了缝纫培训班,万用表培训班。市 、区内的一些教研活动,很多在武汉六中开展。还利用自己的设备,为社会服务,如利用微机设备,为校外培 训微机人才;利用照相设备,为校外人员服务。这样,既为社会培训了人才,又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逐步达 到以劳养劳的目的。

学生在开放式办学中,能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学习社会中完善自己,进而达到为社会服务的目的,克 服了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作法。这对于重点中学培养高素质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只有在开放性的办学中,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四、劳技教育的发展性

社会在前进,科技在迅猛发展,作为服务于经济建设,服务于现代化的教育,也在迅猛发展。随着经济的 增长,教育的投入也愈来愈大,教育的现代化程度也愈来愈高。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不断更新,作为教育 的一个组成部分的劳技教育也是如此。从劳技教育本身来讲,也有一个起步和不断发展的过程,这就是劳技教 育的发展性。

劳技课是开的一门新课,万事开头难。实习基地、专用教室、教学设备等,都有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会 遇到来自各方面的种种阻力,的确很难。但贵在起步,只要迈出了第一步,就可以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开 始,武汉六中没有专用教室,就在一个破旧的房子内,一个钳台,几件简单的工具,上自行车维修课;让学生 带一点针线、碎布、上手工制作课;把学校的照明线路拆下来的一些不要的零件,拿来上电工课……就这样迈 开了第一步。

随着办学条件的改善,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先后建设起了9个专用教室,将劳技课排入了课表,按国家 教委规定标准开齐了课程,开足了课时,逐步实现了劳技教学的正规化、系列化,并建立了一整套考核和评估 制度,建设了两个校内实习基地(仪器仪表,园林花卉),建立了微机课外活动小组和其他课外兴趣小组,着 力提高学生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