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慢性病健康档案集锦9篇

时间:2023-07-28 17:01:59

慢性病健康档案

慢性病健康档案范文1

关键词:养老机构;档案管理;措施

一、老年人健康档案建立

1.心理健康档案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科学的发展,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逐渐占主导地位,综合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影响,社会工作者不仅要关心老年人的躯体(器质性疾病),更要关心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老年人心理健康程度直接关系到其身体健康水平。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问题更显突出。特别是离异丧偶和农村留守老年人,心理问题更为突出。在老年人健康档案建立中,正确选择测量方法,进行心理评估,获取更多老年心理健康状况的资料,制定服务方案,及时发现心理问题,积极进行干预和随访。运用个案、小组及养护的专业技巧,为养老机构中的老年人提供健康素质提升、压力缓解及情绪辅导、人际交往、家庭关系改善以及康娱活动等服务,帮助老年人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需求,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指数,使其更好地融入养老机构。

2.定期体检档案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对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二级预防的基本原则。定期进行老年人健康体检,根据体检结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下一步管理方向,全程质量控制,最后及时建立和更新健康档案。健康档案是以个人健康为核心,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的系统化文件记录,其主要内容包括个人的生活习惯、过敏史、既往病史、诊断治疗情况、家庭病史及历次体检结果等。它可以让社会工作者更仔细、全面、准确地了解老年人的身体情况,从而更有效地诊断治疗或指导老年人自我保健康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老年人对健康需求的提高,健康档案的重要意义越来越凸显。

3.慢性病管理档案

慢性病诊疗档案是老年人健康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的因素有年龄、吸烟情况、体质量指数、精神状况、体育锻炼等,干预或控制这些因素可以有效地预防慢性病的发生发展。欧盟各国实施了干预慢性病危险因子的联合行动后,慢性病死亡率减少了77%,慢性病经济负担减少了60%。老年慢性病档案包括预防、治疗、护理和随访管理的全部资料。在慢性病管理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已经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尤其要注意慢性病亚健康的老年人,这些老年人尚未诊断为慢性病,但其有慢性病的生活方式,站在慢性病的边缘。社会工作者应主动为老年人建立慢性病档案,及时干预,定期随访,把相关材料整理入档。

二、老年群体健康档案的应用

1.心理慰藉关怀

有调查显示,失独老人最大的问题是心理问题。失独者在遭遇丧失唯一子女这样的恶性事件后,将经历事实的否认期、痛苦的承受期、平缓的恢复期这样一个阶段化的过程。因此需要针对不同阶段给予不同的干预,比如在否定期主要应给予足够的支持与陪伴,此时要警惕“幻觉现象”的时间和程度,如果“幻觉”出现频率超过正常范围,就属于病态模式,要注意扭转和制止。在承受期,主要是难以适应没有子女的世界,难以恢复原先正常的社会功能,比如不想出门,不想与认识的人说话等,陷入痛苦绝望的境地,此时需要重点关注包括其日常生活状态及社会交往在内的社会功能。同时,在老年心理健康当中也包括个人心理健康的原始调查问卷,评估结果,老年人心理问题及随访记录等。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有利于向老年人提供完整、迅速、便捷的医疗保健服务,有利于老年人预防和及时治疗常见病症,提高生命质量,有利于政府及相关部门及时准确获取各类疾病信息,确保居民的身体健康。

2.老年人养老和医疗保险档案

养老保险档案和医疗保险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已逐渐趋于成熟。但需要指出的是,老年人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档案除了纳入全统筹的社保档案管理中心集中管理外,还应实行和其他老年档案的集中管理,以利于全面掌握人口老龄化信息、老年人养老金及医疗保障状况,有利于分析统计老龄事业发展情况,科学制定老龄相关政策,推动养老事业长足发展。

3.个性化服务满足管理

除了养老、医疗需求外,老人还有很多个性化需求,如陪伴、法律咨询、服务社会等,养老服务机构根据老人健康档案及生活服务记录、生活服务资源信息,预测老人服务需求,并主动向老人推送个性化服务。如根据老人在一定时期服务所需和关注重点,定期向其提供陪伴购物;根据老人健康情况、个人兴趣等,为其匹配服务单位,满足其老有所为的愿望,从而使老年群体个性化服务需求得到满足。同时,基层养老机构,应建立老年人兴趣爱好档案,收集老年人文艺类、休闲类、运动类、益智类等兴趣爱好。兴趣爱好档案的建立有助于基层养老机构分类组建老年康乐小组并开展活动,以增强老人自信心,提升老人社会参与能力,防止老人脱离社会,提升其幸福指数。

三、结语

总而言之,档案资料是养老机构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凭证,必须提高养老机构内部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随着养老机构接纳老年人的数量逐步增多,养老机构的任务日益繁重,这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养老机构应加快档案管理,树立全新的档案工作观念,完善档案管理机制,采用先进的档案管理手段,从而促使档案管理工作满足新时期下养老机构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部关于规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指导意见[Z].2009(12):01.

[2]张艳琼,徐洪吕.我国老年人健康档案建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1].社区医学杂志,2015(5):78.

慢性病健康档案范文2

关键词:居民健康档案 重要性 科学管理 规范化

中图分类号:G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c)-0160-01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进一步深化改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成为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主导机构。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可以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在维护群众健康、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和有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医患矛盾具有重要作用。

1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重要性

居民健康档案是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为社区居民建立的健康信息档案,是反映社区人群健康状况的客观资料。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与完善能够帮助社区卫生医疗机构医生准确分析与评估服务群体的健康水平以及家庭和本社区疾病发病情况,并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做出社区卫生诊断,根据社区诊断科学制定适合本社区群众的健康教育干预和疾病防治工作方案,有助于提高群众健康生活保障能力,提高社区卫生医疗资源在保障群众健康方面的作用。

2 社区健康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

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社区卫生服务首先要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在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统一组织领导下,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对所辖社区老年人、慢性病人、低保、残疾等重点人群每年开展一次免费的周期性健康体检、院内外医疗卫生服务、入户调查等多种形式,获取居民健康基本信息,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通过建立个人、家庭和社区健康档案,能够详细了解和掌握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社区家庭问题和卫生资源等。系统完整的健康档案能为社区医生提供全科医疗,促进有效地配置卫生资源,解决社区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提供科学而客观的依据。

2.1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方式

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过程中,应遵循逐步完善、资料收集前瞻性、基本项目动态性、客观性和准确性、保密性的基础上,通过以下方式建立健康档案:(1)辖区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服务时,由医务人员负责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相应记录。(2)通过入户服务(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医务人员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相应记录。(3)已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的地区应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上述方式为个人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4)将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填写的健康档案相关记录表单,装入居民健康档案袋统一存放,电子健康档案的数据存放在电子健康档案数据中心。

2.2 规范管理健康档案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必须按照国家关于管理病历资料要求,设立健康档案放置的专门场所,健康档案可以按内容分类存放,或以家庭住址或类似人群为单位存放。对具有特殊健康需求的群体以及差异性项目,应在设立常规项目类别的同时增加设置;对于外迁或者死亡的居民健康档案,应根据其是否具有研究价值决定存放与否及其存放期限。

2.3 注意健康档案信息保密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可能涉及到个人、家庭的隐私问题,因此在档案建立与管理工作中一定要注重保密工作。医务人员应充分保障当事人的权利和要求,不得以任何形式泄露。要强化保管与使用健康档案人员的责任意识,根据档案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查阅与审核登记制度,医务人员应经过审批和允许后方可查阅,对健康档案信息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在双向转诊过程中,必须告知相关隐私信息时必须经患者本人同意。

2.4 强化档案质量考评管理

各级卫生计生主管部门应当将考核评估工作列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综合考核中,实施量化考核;应当定期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和利用情况,按照相关规定抽查健康档案的建档率是否达到相关要求。全面评估居民健康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以及使用成效等相关内容,对其中的成功经验及时予以总结推广,对健康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及时予以反馈并督导整改,必要时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要将档案管理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年终考核、与医务人员的绩效考核和职称晋升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作为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有效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并逐步提高服务质量。

3 强化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措施

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采取以下措施,强化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

3.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保健意识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当利用健康教育讲座、社区宣传栏和免费体检等活动为契机和宣传阵地强化宣传工作,让居民明白建立健康档案在健康维护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获得其对该项工作的支持与理解,使医务人员更好地完成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任务。

3.2 实施动态管理,及时更新健康档案信息

动态管理居民健康档案的主要做法是向居民发放全科医疗就诊卡和健康档案编号,每一次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后,将其信息及时添加到健康档案中并录入到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准确及时地完善健康档案信息,便于方便快捷地利用和管理健康档案信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定期或不定期与居民开展健康档案信息双向交流活动,以及时更新和完善居民健康档案,为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奠定基础。

3.3 安排专人专岗,提高档案利用成效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者要合理安排人力资源,明确专人负责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及时收集接诊医务人员接诊患者的医疗信息和健康状况,及时分门别类整理、补充、存储和加工健康档案信息并使之信息化,方便医务人员利用档案信息。要做好信息化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专用软件作用,同步管理纸质档案与数字化档案。

3.4 借助信息系统,强化慢性疾病防治效果

在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中,要紧密结合慢性病管理工作,实现慢性病管理与健康档案管理信息的同一性,将患有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档案中实行双重管理,相互配合发挥维护病人健康的作用。

在档案信息化过程中,要根据工作实际分类管理,保证及时更新与便捷管理数据信息,备份重要数据,定期不定期开展流行病学分析研究。可以通过不同颜色(绿色-健康,黄色-糖尿病,红色-高血压等)封面的形式明显标识文本档案,使健康档案与慢性病社区防治工作相辅相成。

综上所述,社区健康档案工作事关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业务工作的实际成效。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要求,认真做好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注重科学管理,切实有效维护群众健康。

慢性病健康档案范文3

一、 上年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健康档案的建立,存在电子档案的录入与纸质档案不同步现象,建档率低,致使各项重点人群的筛查率低于理论数字。

2、 健康教育及健康咨询活动次数未达到项目要求。

3、 由于慢病患者外出,致使慢病管理频次及管理率不达标。

4、 由于村卫生室人员业务能力有限,慢病随访和其电子录入工作未能及时完成,个别随访无意义,甚至不真实。

5、 与门诊大夫未配合好,档案未很好的利用,大多数成了“死档”,失去了建档的意义。

6、 由于仪器及试剂等原因,65岁老年人体检中的辅助检查工作未完成。

二、XX年的工作目标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国家切实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方法和惠民政策,通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居民健康问题实施干预,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主要传染病及慢性病,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使全体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三、 长期工作安排

1、健康档案。继续建立健全信息化档案,及时更新档案,并做好保密工作。在上一年度工作的基础上将继续完善返乡及流入等人群健康档案的建立工作。

2、慢性病管理。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至少四次面对面的随访,定期进行咨询服务和用药指导,并及时对其电子录入,尤其是高血压人群,应分级及时按月做好随访工作。利用随访宣传防病知识,使农民对重点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85%以上,并做好资料汇总和信息上报。对慢病的管理率达80%以上,慢病的控制率达25%。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测血压率达100%。同时加大筛查重点人群,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并做好门诊日志记录。

慢性病健康档案范文4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的统一部署,经馆局领导批准,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历史编写工作已启动。按照《关于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历史编写工作实施意见》及《〈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历史〉编纂规范》的要求,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历史包括1993年机构改革前中央档案馆和国家档案局的历史沿革、职能发展变化、主要工作情况等。1993年机构改革前中央档案馆历史和国家档案局历史独立成篇。1993年以后合并撰写。

目前,已成立由杨冬权任组长,郭树银、杨清禄任副组长的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历史编写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历史编写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编写组,由郭树银任组长,王积才、史纪辛、张会琴任副组长。整个工作预计将于2006年7月按规定统稿,打印清样、进行“三审”审定,最终上报中央办公厅。

专家肯定

近日,卫生部组织有关专家对青岛黄岛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点项目进行了阶段性评估。专家对该示范点第一阶段中完成的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建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慢性病干预。

据介绍,青岛市是继上海之后全国第二个进入老龄化的城市,慢性病对居民的健康影响尤为突出。2002年底,青岛市的黄岛区黄岛办事处被国家批准为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点。经过前期准备?熏项目现已全面启动。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为了摸清慢病发病情况,黄岛区卫生部门为示范点35岁以上的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根据档案,针对不同需求对不同年龄段人群进行健康查体及慢性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与健康咨询,使居民的慢病防治意识得到提高。

专家组在听取了黄岛区的汇报并实地考察后认为,黄岛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点政府重视,要求明确,资金到位,建立了较完善的居民健康档案网络,为下一步开展慢性病干预打下了基础。

专家还对该示范点第二阶段的工作提出建议:要把已掌握的档案数据进行整理,提高档案信息的准确性;要把档案信息提供给政府和群众,以便进行决策和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要加强档案信息的交流和共享,探索有效的慢性病防治机制和方法,提高群众的生活、生存质量。

(青岛开发区档案馆 邢涛)

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岗

在企业改革过程中,随着机构、人员的压缩、精简,档案工作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在基层单位,档案机构被撤销、档案人员身兼数职,尤其是科技档案员从事的是管理工作,却享受工人工资的现象非常普遍,广大科技档案工作人员非常不安心本职工作。首钢矿业公司是首钢集团下属的一个子公司,有6个厂矿、4个辅助单位。公司办公室和企业管理处在联合对所属单位检查档案工作过程中及时发现并向公司领导汇报了这一情况,在积极与人事部门沟通后,通过新修订的《首钢矿业公司档案专业人员管理办法》解决了这一问题。《办法》第三条规定,各单位必须保持档案工作人员的相对稳定,重视档案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和培养,调整档案人员必须提前与矿业公司办公室沟通,未经同意不得擅自更换。矿业公司办公室设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基层厂矿设专兼职文书档案员、科技档案员,以档案工作为主兼管其他工作,兼职工作不得过多,必须保证档案人员有足够的时间从事专业管理工作,科技档案员懂工程技术,为工程技术管理人员。

(首钢总公司档案处 武志辉)

档案老人

山东省临沭县83岁老人董世林,近日获得县人民政府颁发的突出贡献奖金1000元。

2004年8月,临沭县在开展农村档案工作时,发现青云镇黄屯村保存着1951年以来珍贵档案资料若干卷捆,县档案局接收并整理出文书、房产、会计档案1541卷。这批档案填补了当地档案馆许多空白,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它小到几块钱几斤粮草往来条据,大到“三反五反”等政治斗争材料;远看群众赖以生存的土地房产记载,近看档案记录所用的纸张笔墨,都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建国以来当地农民受益分配、土地经营管理、农村财务管理、集体公益事业发展等历史和现状,是农村发展的一个缩影,对于研究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而收集保管这批档案,董世林同志起到重要作用。

为表彰他作出的突出贡献,中共临沭县委、临沭县人民政府授予董世林“档案老人”荣誉称号,并奖励人民币1000元,在近日召开的全县档案工作会议上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金。

(山东省临沭县档案局 万胜永)

档案期刊会

8月30日,全国档案期刊研讨会在山西太原举行。全国13家档案期刊代表参加了会议,山西省档案局局长卫克兴致欢迎词。

慢性病健康档案范文5

关键词:慢性病;规范化管理;控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以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卒中、肿瘤等为首的慢性疾病成为当危及生命的首要问题。开展有效的慢性病防控迫在眉睫[1]。由于基层医务人员慢病防控知识老化,没有规范的管理标准,以致慢病防控效果不佳,现迫切需要找出一条适合基层社区慢性病规范化管理模式[2]。中心自2013年开始对基层社区慢性病规范化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下设6各社区卫生服务站。

1.2方法 对医务人员岗位职责进行分工调整,对医务人员进行健康档案书写、慢性病规范管理标准的培训,每月督导、考核、纳入绩效工资等规范化管理。1年后采用规范化管理前后自身对照,对建立档案数、档案真实性、档案合格率、慢性病管理人数、规范管理率、控制率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1.3质量控制 制定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书写规范,明确慢病管理标准(参照北京市社区慢性病管理手册2011版),加强医务人员培训、督导、考核并纳入绩效管理。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组间比较运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按照《北京市卫生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基本经费和人力资源配置精细化管理指导意见》标准,每个人工作量为6h/d×250d/年×60min/15min=6000服务当量,医生超负荷工作,药剂人员年满负荷工作,护理人员明显工作量不足,管理后护理人员加入了建立和完善居民建档、免费测血压、健康咨询指导、协助药房工作等工作,1年后医生、药剂人员工作压力减少,护理人员工作量明显提高,见表1。

2.2健康档案建档率、真实性、完整性有了明显提高 2012年建档人数为347人,2013年建档人数为1047人,建档人数增加了201%;真实性由72%(20671)提高到92.80%(33278);合格率由12.63 %(3603)提高到41.74 %(14969)。

2.3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人数、规范管理人数、控制人数比较 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管理人数、规范管理人数、控制人数较前有明显改善,慢病管理人数增加了2941人,规范管理率由61%,提高到72%,慢性病控制率由65%提高到70%。其中高血压管理人数:规范前2094人,规范后4392人。规范管理人数:规范前1341人,规范后3083人。控制人数:规范前889人,规范后2186人;糖尿病管理人数:规范前895人,规范后1538人。规范管理人数:规范前503人,规范后1187人。控制人数:规范前311人,规范后806人。

3 讨论

3.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以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肿瘤等为首的慢性疾病成为当前医疗卫生的首要问题,开展有效的慢性病防控迫在眉睫,基层社区开展慢性病规范化管理能够有效的预防慢性病的发生, 减少慢性病产生的危害。

3.2对基层社区现有人员进行合理的资源调配,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缓解基层人员紧张问题,暂时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3]。

3.3建立慢性病规范化管理标准[4],在基层社区简单易行,很大方面提高了慢性病管理水平,适合在基层推广应用。

3.4基层社区信息化建设还不完善,首先检验结果未与医生工作站对接,还不能共享检验结果;其次就是医生工作站慢病管理系统不能自动审核将不规范的档案自动清洗出来。还有全区信息化平台还未完善,全区医疗机构之间不能实现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王增武,张林峰.社区高血压非药物治疗措施的执行情况分析[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0,7:461-465.

[2]齐运鑫 .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现状对策[J].首都医药,2012,2:40-42.

慢性病健康档案范文6

【关键词】电子政务;社区卫生;三层体系结构;数据分析 背景与目标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不断改善,全民身心健康不断提高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社区卫生服务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 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服务重点, 以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为主, 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建设功能合理、方便快捷、综合性强的社区卫生信息系统已成为我国社区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社区保健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目标是基于IT技术及卫生管理科学,社区卫生医疗机构的卫生医疗资源进行高效的管理和监督,实现社区保健综合信息管理的智能化、无纸化、网络化和标准化。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汇总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社区居民保健信息。

社区卫生综合管理信息平台设计 平台网络架构设计

平台需要全面涵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社区卫生基础数据的归档与生成、管理与分析、汇总与统计等各个方面数据的应用。因此,平台需要分为社区中心(站)端与卫生厅(局)端两部分。社区中心(站)端用于各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实现各种基础数据的录入、修改、管理,以及对本社区中心(站)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汇总等。社区端的主要功能模块包括:社区基础数据管理、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妇幼保健管理、儿保与计免、慢病监测管理、康复系统管理、计划生育管理、其他健康管理3。 三层分布式系统架构

根据系统网络和用户量的需求,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管理平台采用三层架构模式:分别是直接面向用户的界面表示层(JSP/JAVA/XML)、业务逻辑层(WebLogic/ Tomcat)和对数据库进行各种操作的数据层

系统采用三层架构简化了客户端。它无需象 C/S (客户机和服务器)模式那样在不同的客户机上安装不同的客户应用程序,而只需安装通用的浏览器软件。

三层结构能够满足应用程序的两种需求,即可伸缩性(或可扩展性)和Internet/Intranet应用,它可以将系统扩展到几乎无限的范围;同时这也为进行复杂的事务处理铺平道路,而这种事务处理将通过Internet为成千上万的用户服务。我们将用到Microsoft的DCOM结构模型和ActiveX组件技术。 基于模糊匹配的“万能查询”

社区保健信息具有管理烦琐、数据量大、查询困难等特点,传统的查询模式显然难于满足用户的需求,为此系统采用全新的查询模式,即基于模糊匹配的“万能查询”,它可以根据各种条件组合进行精确或模糊查询,可以方便地满足用户的各种查询需求。 社区卫生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功能设计

根据信息化的需要和平台的基本设计,全面涵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的管理与统计分析等各个方面数据的应用。主要功能大体设计如下: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妇女专项保健管理、孕产妇幼专项管理、儿童保健与计免免疫管理、慢病传染性病监测管理、残疾康复系统管理等。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接口模块

由于居民档案号是系统中唯一档案号,通过居民档案号可以快速、方便查询该居民的所有信息。系统还根据居民健康档案中的主要健康问题、周期性健康检查和各种慢性病判断标准来判断是否是慢性病患者。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功能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主要有社区基本资料、家庭健康档案和居民健康档案三部分。社区基本资料主要包括社区卫生服务分布图、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社区人口资料、社区健康资料和社区经济发展状况;家庭健康档案主要包括户主主姓名、家庭地址、家庭成员关系及周期性上门服务等信息;成员健康档案主要包括病人的基本资料、健康问题、行为危险因素、家族史、健康宣教及周期性健康检查等信息。 妇女保健信息管理功能

妇女保健信息系统包括妇女专项卫生服务信息管理和孕产妇卫生服务信息管理,实现对妇女保健过程中服务对象管理、服务过程、高危筛查与跟踪、系统卫生服务信息管理、周期性健康检查和疾病普查普治、婚前医学检查以及产前、产后保健服务,自动地完整的妇幼保健报表及决策支持系统。 儿童保健信息管理功能

儿童卫生服务信息管理主要功能是对儿童生长发育监测与评价、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四病专案管理、托幼机构卫生服务信息管理。 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功能

计划免疫管理是对儿童的预防接种进行管理。儿童首先要登记儿童预防接种登记卡,发给儿童预防接种证,然后定期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疫苗接种,并生成各种报表。 慢性病信息管理功能

慢性病系统管理由服务对象管理、人群干预、个体追踪管理、效果评价等若干有机结合的功能组成,系统可以通过个案发现或人群筛查后自动建立慢病专案,对专案对象进行诊疗、健康教育、追踪管理。

3.6残疾康复信息管理功能

康复系统管理主要对各种残疾人进行诊疗、康复指导、健康教育、追踪管理。康复对象主要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及精神残疾等。 其他健康信息管理

其他健康管理主要包括传染病管理和死亡管理。传染病管理主要登记传染病病人的姓名、建卡日期、家庭地址、传染病种类、症状、发病日期等信息,并向卫生主管理单位上报相关资料信息。死亡管理主要登记死者姓名、登记日期、死亡日期、死亡年龄、死亡原因等信息。 结束语

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设施逐步完善,社区卫生信息化管理的需求越来越大,通过社区卫生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有利于提高社区系统的运行速度,提高全省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共享能力,减轻基层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实现全省各地市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公共卫生信息的高速、稳定、安全和有效传输,并进行合理的、选择性的数据异地同步、信息资源共享或按管理需要进行分配。

慢性病健康档案范文7

关键词 小康社会 慢性病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 健康教育 全科服务团队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533(2010)03-0114-03

上海已经进入了小康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基数的不断扩大,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逐渐成为社区中主要的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在给人民健康造成极大损害的同时,还给个人、家庭、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上海市浦东新区上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2005-2007年期间,围绕小康社会社区卫生服务目标设计的科研目标,对本辖区内具有小康特点的社区,进行了主要慢性病的管理和干预,从而探索、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慢性病干预新办法,以适应小康社会慢性病管理的发展要求。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选择上海市浦东新区上钢社区内4个社会基本结构相似,具有小康社会特点的居委会所辖的人群共10648人作为研究对象。

1.2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设置对象,并随机分成结构相似的干预组和对照组。调查人员均经过统一培训,并进行了逐级质量控制。还进行了前后对照和组间对照。

1.3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包括研究对象人群的基本情况、健康教育认知水平、健康教育参与情况、生活能力评定(COOPWONCA表测评)、季度急性患病次数和患病天数的情况。并且还包括高血压病血压随访情况、血压控制情况、糖尿病疾病管理和血糖水平控制情况。

1.4干预措施

1)以全科服务团队和预防保健部条线人员,组成综合干预小组,实行条块结合的慢性病干预措施;2)建立高血压俱乐部,开展定期健康教育,设立若干高血压病患者小组和志愿者队伍,引导自我管理的开展,学习高血压、糖尿病防治指南,交流经验,相互提醒和督促;3)全科服务团队共同参与慢性病系统管理,开展临床预防;4)非药物干预:控制饮食的摄入总量,劝告戒烟限酒,引导限食盐摄入量,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鼓励适量运动,定期测量血压、血糖,一年至少一次接受全血生化指标检查;5)药物治疗:按照高血压、糖尿病社区防治指南的要求,规范治疗,实现用药个体化、健康照顾全面化;6)加强随访监督:鼓励患者加强血压、血糖的自我测量,采录数据,输入档案;7)开发健康信息管理系统,加强社区全科医生工作站的信息平台建设,实现慢性病管理信息化、档案化和程序化。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一般情况

本次课题研究共调查了10648人。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有4884人,男女之比例为1.01:1;对照组有5764人,男女之比例为1:1。调查对象中,60岁以上者,干预组有1194人,对照组有1258人,分别占调查人数的24.4%和21.8%。

本课题中的慢性病诊断均以二级医院以上的诊断为准。对愿意参加慢性病管理的人员建立健康档案,共7826人,其中干预组3589人,对照组4237人。干预组中,高血压患者1076人,占29.98%,糖尿病患者432人,占12.04%;对照组中,高血压患者847人,占19.99%,糖尿病患者516人,占12.18%。由于自愿原因,糖尿病最终研究对象在干预组中有120人,在对照组中有132人。

2.2慢性病的患病情况

在调查中发现,接受调查的7826人中,高血压患者有1923人,占24.57%,糖尿病患者有955人,占12.20%。其中,只患有高血压病而未患糖尿病的有1213人,占15.5%,只患有糖尿病而未患高血压的有313人。占4.0%。另外,同时患高血压病和糖尿病者有127人,占1.62%。

2.3健康教育情况

健康教育参与情况:健康教育参与率,干预组在项目实施后达到95%,与实施前(40.0%)比较,有极显著差异;与对照组(38.0%)比较,也有极显著差异。

2.4主要慢性病管理率、控制率项目实施前后比较

1)研究对象的高血压、糖尿病管理率和血压、血糖控制率均比干预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干预组的高血压、糖尿病管理率和血压、血糖控制率均比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3 讨论

慢性病已成为21世纪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问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6年5月的《中国慢性病报告》显示,我国有近3亿人超重和肥胖,血脂异常患者有1.6亿人,慢性病患者达2.8亿人,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比例呈持续上升趋势,2005年全国慢性病死亡人数为750万人。高血压病和糖尿病作为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的两种疾病,在居民疾病死因排序中亦居前列,然而它们是可以通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加以控制的。

1)建设高效的全科服务团队:社区开展慢性病管理工作已有多年,以前在疾病控制中心要求下的工作模式,与时代的发展逐渐出现了矛盾。以前的慢性病管理工作大多是由预防保健科承担的,由于知识结构的局限,患者不能及时得到咨询后的反馈信息,同时对于疾病知识的解答也不甚满意,这样就造成了慢性病管理成为了“抄表员”式管理的格局,不利于患者的依从性,患者往往不愿意接受由防保人员组织的健康教育讲课。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自己的健康提出了新的需求。文化传媒的日益发达,也使居民有更多的渠道了解健康知识,更不满足于既往说教式的健康教育方式,从而造成了社区健康教育参与率偏低和不稳定的现象。

在搭建社区全科服务团队平台之后,能够解决社区慢性病防治临床技术上的“瓶颈”。预防技术人员和团队结合后,能够形成点面结合的防控局面,他们能够做到技术互补,这样就增强了患者的依从性和信任度,为慢性病长期稳定的有效管理创造了条件。

2)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建立规范的慢性病管理体系,通过深入、持续开展健康教育,将慢性病的管理纳入疾病的三级预防中,使社区慢性病的管理得到完善。通过有目的、有条理的慢性病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才能保障重点人群的健康服务,同时不漏

掉一般人群的预防、筛查、诊治和康复。

健康教育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是各项工作的源头和纽带。健康教育是社区卫生服务中经常采用的最适宜的技术手段之一。健康教育的低成本投入、高效益产出的道理,已经众所周知。在社区慢性病管理过程中,如何贯彻实施健康教育工作,是社区卫生工作的重点。在社区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向他们解释慢性病知识,通过在社区建立健康俱乐部,设立专职的健康教育人员,建立稳定的志愿者队伍,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种健康教育活动,使患者主动地学习。主动地提高自身的慢性病康复知识水平并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在小康条件下的社区长期实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必将更有效地提升慢性病的防治水平。

3)在社区建设简单有效的信息化平台:我国目前有慢性病预防医学诊疗规范,涉及到周期性的健康检查、危险因素评价、生活方式指导等内容,还推出一些预防医学诊疗服务适宜技术,如健康危险度评估技术,这需要我们更新健康档案的观念,要打破以往“求大求全”的条条框框,不能只追求档案的数量而忽视质量。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应当尽快建立起一套适合小康社区特点和疾病特征的,构架在全科医学POMR(problem-orientedmedicalrecord,以问题为导向的医疗记录1的个人健康档案基础上的健康档案体系,应当以社区门诊患者为主建立健康核心档案,采取滚雪球的办法,不断充实、完善核心档案和家庭档案,而不应仅采用像查户口式的上门摸排方法。通过建立较完善的电子信息化平台,以慢性病管理为抓手,采录有效、实用的数据,进而达到提高效率、节约资源、充分利用的目的,真正使健康档案处于动态管理状态。

各种卫生技术和方法在社区卫生服务的应用,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控制慢性病在社区的流行。我国人口众多,控制慢性病流行的意义,在人群中要远远大于那些用高精尖技术提高个体健康水平的意义。加强社区慢性病的规范管理。是一条适宜社区的成本低廉的有益途径。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不断深入的今天,应大力发展全科服务团队,不断探索团队的工作机制和内涵,更新慢性病管理的工作平台,创新工作手段,将工作重心逐渐从单个病人的治疗逐步转向人群预防,从单病种的疾病管理转向健康方面的综合管理上来,以不断适应小康条件下日益增长的居民健康需求。

慢性病健康档案范文8

[关键词]慢性疾病;健康管理;社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技术的提高,我国居民的疾病谱和死亡因素从以传染病为主,转变为以慢性非传染病为主,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慢性病通常是终身性疾病,慢性病患者忍受着病痛、伤残,影响其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探讨慢性病患者社区健康管理,对促进患者的健康,控制其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

1慢性疾病的严重性

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2007年,罗红调查本地社区90位患有慢性病老人,以心、脑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与消化系统疾病为主,依次为53.3%、42.2%、30.0%与15.6%[1,2]。若以单病种评价,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肝炎列前3位,分别为35.6%、17.8%与11.1%。身体功能状况ADA问卷结果:无功能障碍者46.7%,轻度减退者20.0%,中度减退者23.3%,重度减退者10%。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肖又姑等[3.4]对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调查,老人患有一种或以上的慢性疾病占70.2%,其中有60.4%慢性病给老人生活带来明显影响。

2慢性疾病社区健康管理对策

2.1建立患者健康信息档案

社区医疗服务中应该建立患者健康信息的档案,包括患者性别、年龄、门诊及住院的患病的既往史,最近的身体状况及心理状态。病情一旦发生变化有可靠的资料作为患者诊断疾病及抢救患者生命的第一手资料,为抢救患者生命争取时间。

2.2制定针对保健护理人员慢性疾病培训和教育的方案

接受过有关慢性疾病的专业训练的医护人员较少,而不少的患者保健知识从他们的社区医护人员中获得,保健护理人员的慢性疾病教育和培训刻不容缓,目前已对一些慢性疾病,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抑郁和中风等的治疗规定了准则,可利用这些资料作为培训的教材。教育内容还应包括如何应用已经证实的临床实践经验,并经过总结、提高形成准则,更好地为保健护理人员所接受。

2.3制定对慢性疾病老年人及其保健人员(如家属)进行自我护理的方案

对社区内的弱势群体(老弱残障)列为优先服务对象,是世界卫生组织曾经提出的社区护理工作必须遵循三大原则之一。应对虚弱和慢性疾病患者和他们的保健人员,提供对常见疾病,如关节炎、糖尿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自我护理的机会。研究资料表明,有组织的自助和行为改变方案可以改善糖尿病、高血压、关节炎、冠心病和其他慢性病的后果。对关节炎的自我治疗已经显示出其成本效益,并得到推广。方案包括每周2h共6周的由病人和家属参加的讨论会。由普通教员主持,他们中也有人患关节炎,参加者学习与关节炎有关的病理生理和治疗知识、营养知识、功能训练知识、关节保护要点及紧张、疼痛和抑郁的关系等等。这种介入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参与者拥有较多关于如何控制关节炎症状的知识,更强的自我治疗行为和较少的疼痛。

2.4完善支持服务系统

包括下述3个方面:一是协调服务机构。把家庭服务(包括护理、生活照料)、日间服务(包括接送服务、上门福利餐、成人的日间护理等)、短期服务纳入社区老年保健服务内容,可以提高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并可减少患者的住院需要。二是建立老年生活活动中心,如跳广场舞、玩陀螺等,定期对血压、心电图、血脂、体重等进行检查。三是建立慢性病患者健康档案和老年保健检索中心。健康档案可由社区统一编号记录慢病患者的姓名、年龄、体重、诊断、治疗方案及最近的体格检查项目的结果,当老人因重症住院时医院可根据此档案作为诊断疾病的参考资料,避免病史不清延误治疗。

2.5建立健康生活的质量评估

可针对不同的病选择生活质量持续提高标志的老年保健项目作为评估依据。例如,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个例治疗质量评估,包括因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住院和再住院率、生活质量记分,对处方药物和食谱的顺应性和住院费用等。我国老年人口正以每年3.2%的速度增长,人口老龄化给社区医护工作者带来机遇和挑战。据专家预测[5],21世纪护理,社区护理不再是备受冷落的职业,社区护理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前景。

[参考文献]

[1]罗红,刘学菊,周莉,等.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状况调查[J].中国护理管理,2007,7(3):37~38.

[2]陈绪新,罗红.社区老年慢性病及其家庭护理情况调查[J].护理研究,2009,23(20):1869~1871.

[3]肖又姑,宋国菊.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及护理服务需求调查研究[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10):64~66.

[4]肖又姑,宋国菊.城市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其护理服务需求的调查[J].护理管理杂志,2006,6(2):9~12.

慢性病健康档案范文9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国家切实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方法和惠民政策,通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居民健康问题实施干预,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主要传染病及慢性病,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使全体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二、上年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健康档案的建立,存在电子档案的录入与纸质档案不同步现象,部分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信息不能完全一致,各项重点人群的筛查率远低于理论数字。

2、 健康教育及健康咨询活动次数未达到项目要求。

3、 慢病管理频次及管理率不达标。

4、 慢病随访和其电子录入工作未能及时完成,个别随访无意义,甚至不真实。

5、 档案未很好的利用,多数成了“死档”,失去了建档的意义。

三、 长期工作安排:

1、健康档案。继续建立健全信息化档案,及时更新档案,并做好保密工作。

2、慢性病管理。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至少四次面对面的随访,定期进行咨询服务和用药指导,并及时对其电子录入。利用随访宣传防病知识,做好资料汇总和信息上报。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同时加大筛查重点人群,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

3、健康教育工作。要真实,有意义。在原有的基础上,结合季节防病重点,每两月更换一次室外及室内健康教育宣传栏的内容,印刷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在上门访视时进行相关健康知识的宣传;每个月组织动员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妇及6岁以下儿童家长等以重点人群为主的本地群众参加我院举办的健康教育讲座;每个月利用集市开展一次健康咨询活动;循环播放音像资料不少于六种;提供不少于十二种的印刷资料;其相关资料(通知、照片、记录、教案、试卷等)必须规范存档。

4、老年人保健。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护和伤害预防、自救 等健康指导。尤其是管理的老年人辅助检查工作。确保65岁以上老年人、特困残疾人、低保户、五保户等困难群体体检。全年对上述人群进行四次面对面的随访和一次健康管理服务,同时做好宣传发动,积极参与强化免疫,进行有针对性的以健康教育为重点的健康干预。

5、档案(纸质和电子)的利用工作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未建档的建档;建档的充分利用档案,如信息的更改,内容的填充,随访等。

6、预防接种。建立规范化的免疫门诊,建立健全计免制度,规范计免接种操作,每月接种不少于8天,同时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做到安全注射,为我乡儿童提供安全、有效、免费、均等化的免疫规划疫苗的预防接种服务,熟练掌握接种前、后的全面情况,做好接种反应事故的处理登记,加强冷链管理,做好疫苗的进出管理、冷链远转管理、失效报损登记。根据上级疾控中心的要求,进行相关疫苗的强化和为重点地区的重大人群提供疫苗接种服务,有效预防和控制疫苗针对性的传染病。新生儿建卡、建证、入托学生验证。

7、传染病防治。

(1)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治组织和传染病管理制度,全面规范使用门诊日志,建立健全发热、腹泻门诊登记,认真做好疫情报告、疫区管理及疫情登记。采取多种形式宣传《传染病防治法》,让医务人员全了解法定传染病的病种分类、法定报告人、报告时限、方式、程序等业务知识。同时让更多人群认知疾病防治的重要性。要及时、准确上报疫情,及时完成疫情登记。

(2)积极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病人转诊率达100%,同时开展病人的追踪治疗及随访管理,督促其定期复查,并将信息及时上报贺州市疾控中心。积极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加强普及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建立规范的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

8、儿童保健。加强儿检工作,四到六岁儿童系统管理率达80%以上,三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80%以上,新生儿访视率达90%,做好儿保建册工作,加强散居儿童保健管理。及时发现与治疗影响儿童健康的疾病,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依法加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合格管理。对新入托园的幼儿一律进行体检,合格者方能入托。

免费向我乡0-6岁儿童提供基本保健服务,同时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辅食的添加等营养及护理的咨询指导,对常见病的预防、心理发育、意外伤害的预防指导。对贫血、佝偻病、肺炎、腹泻等疾病进行预防,规范儿童保健服务,逐步提高儿童健康水平,降低儿童死亡率。

9、孕产妇保健。免费向辖区孕产妇提供基本保健服务,规范孕产妇保健,做好早孕建册、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工作,并做好高危孕产妇的筛查、追踪、随访和转诊等工作。继续加大实施母婴安全工程的宣传力度,以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为目标,广泛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掌握育龄妇女和孕妇情况,动员和通知怀孕妇女进行孕产期保健管理。开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务和2次产后访视。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减少孕产妇死亡。叶酸及孕产妇分娩补助及时发放。

10、重性精神患者管理。完成四次的随访等工作,如患者等情况许可,进行一次健康检查,逐步建立综合预防和控制重性精神病患者危险行为的有效机制。通过项目实施,提高对重性精神病患者的防治能力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