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教师心理状况分析集锦9篇

时间:2023-07-30 10:18:05

教师心理状况分析

教师心理状况分析范文1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校教育的关键所在。教师的责任重大,影响更是深远。那么,当前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呢?结合课题研究,我们进行了这次调查。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

(一)调查对象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与对策研究》是我单位承担的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重点课题,为了更好地开展课题研究,所长特制定了汪清县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统计表。本课题研究对象是全县中小学教师,涉及了中学(初、高中)、城市小学、农村中学(初、高中)、农村小学、职业学校的教师等,其中我对汪清职业高中共39名专任教师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

(二)调查方法

我们采用的是问卷法进行的调查,发放了39份问卷调查统计表,第一部分为根据自己一学年来的实际,对造成压力的原因进行判断。第二部分为根据自己在实际生活工作中的感受进行判断。第三部分为对心理健康的要求和建议。其中包括了教师的工作态度、情绪、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等方面,能全面反映教师的心理。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

教师感到有些压力,多数教师能采取措施缓解和解决问题,一半的教师感觉比较幸福和满意,大部分教师参加学术研讨会和研究的机会以及参加各种培训的机会很少,基本轮不到。

(二)结果分析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原因:

1. 竞争带来的压力。研究表明,压力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力度的逐渐加大,如教师的职称评定、末位淘汰、新课程改革等,每位教师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但也有一些心理本身比较脆弱的教师因压力过大而导致心理危机。

2. 自身的责任感使教师的心理常常超负荷。作为教师,要对国家、社会、学校、学生以及学生家长负责,过高的社会责任,无形中会暗示教师成为一个完美的化身,为人师表,就不能轻易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必须对每位同事、学生笑脸相迎;但教师首先也是一个普通人啊!不可能达到所有人的要求。教师付出的大量劳动与所得待遇没法成正比,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教师产生了孤独、无助、焦虑、自卑乃至绝望的不良心理。有专家认为,教师工作实际上是一种带有创造性、长期性、紧张的精神劳动。教学活动往往是个体劳动,需要高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因此他们易形成孤独或感情抑郁。

3. 家庭原因。自古以来,教师就应当是春蚕,是蜡烛,。但教师也要面对来自个人家庭方面的问题:住房、工资收入、子女教育等。调查表明,48%的教师对目前的生活和工作不满意或一般。我县的教师基本没有享受公房待遇,现在房价过高,一个月的工资能买1平方米的住房就很不错了。与其他行业相比,福利待遇偏低。同时由于教师长期在固定的环境中工作、在职务上升迁难、外出学习机会少等职业特点,都严重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心态。这些基本的问题如果解决不了,只会造成教师们更多的心理困扰,进而导致焦虑、自卑!近年来,虽然教师工资有一定的提高,但这是在社会物价普遍上涨背景下的提高,而且相对于其他各市、其他各行各业也存在一些差距。

4. 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不断提高。随着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要求教师在思想观念方面尽快转变,在教育教学能力方面尽快提高。可是由于许多教师忙于教学工作,没有重视进修学习,所以在新的要求、新的形势下就显得能力不足,力不从心。这样就产生了烦躁、焦虑的情绪。

教师心理状况分析范文2

摘要:目前高校海外归国教师党建状况研究较为缺乏,运用R软件和

>> 高校归国教师在逆向文化冲击中的职业价值回归 高校留学归国教师绩效评价指标及实证研究 高校海外归国青年教师思想动态及政治倾向调查 我国教师工资发展水平状况分析 高校引进海外归国人才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学领域“教师”选题的研究状况与分析 广东部分高校教师思想状况分析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素养状况调查分析 探究分析高校教师养生与健康状况 地方高校教师教学投入状况调查分析 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工作压力状况分析 海外员工思想状况分析及对策 一个中国教师的海外课堂教学案例 加强高校党建 提升教师政治素养 高校研究生社区党建状况研究 我省高校教师创新能力状况调查与分析 我国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研究Meta分析 甘肃省高校体育教师健康状况分析 北京某高校中青年教师健康状况分析 豫北高校教师自评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教育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 〔EB/OL〕.(20070525 ) 〔20150125〕 ..

〔3〕.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EB/OL〕.(20141230 ) 〔20150120〕 .http:///jsxw/201412/t20141230_6368798.htm.

〔4〕江珍珍.大学生政治认知现状及对策探析〔J〕.学理论,2010,(31):263-264.

〔5〕马超,凌文辁,方俐洛.企业员工组织政治认知量表的构建〔J〕.心理学报,2006,(1):108-110.

〔6〕唐文睿.政治人模铸的理论基石――对政治认知在公民政治素质建设中的作用分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144-147.

教师心理状况分析范文3

【关键词】 健康状况;自我检查;对比研究;全体教工,院校

【中图分类号】 G 47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10-0961-02

健康评价是以对健康概念的认识为前提,并对人群或个体的健康状况进行界定的过程[1]。人们对于健康状况的自我感觉或知觉状况,为自评健康状况或自感健康[2-3]。高校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承担培养年轻科技文化高级人才的教育工作,其健康状况将会直接影响我国科技文化的发展与进步。为此,笔者于2007年4-9月对豫北地区的13所普通高校在职教师进行了自评健康状况调查,以了解高校教师自评健康状况与其相关因素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改善和提高豫北地区高校教师的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安阳工学院、安阳师范学院、新乡医学院、新乡学院、焦作大学、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济源职业技术学院、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科技学院等13所豫北地区的高等院校普通专业中选取800名在职教师,发放调查问卷800份,回收有效答卷708份,有效回收率为97.25%。其中男教师368人,女教师340人。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采用康奈尔医学指数(Cornell Medical Index,CMI)量表对豫北地区高校教师自评健康状况进行分级筛查。CMI内容包括18个部分,共有195个问题,每个项目均为2级回答:是或否。选择“是”记1分,选择“否”记0分,全部项目得分相加得CMI总分。许丽英等[4]将CMI译成中文,并进行初步修订,提出了适合我国不同性别筛查标准参考值:男性CMI总分≥35分,女性CMI总分≥40分,且不患病者为“自评健康状况不良”;男、女教师的CMI总分在该临界值以下者为“健康”。被临床医生确诊患有某种疾病者,不论CMI总分的大小均为“疾病”。

CMI有较好的效度[4]。为确保本次调查结果的可信程度,问卷回收后,间隔2周,在第1次调查对象中选取河南科技学院30名教师为重测对象进行重测信度检验,并对2次的调查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问卷具有较高信度(r=0.875,P

1.2.2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主要统计方法有百分率的χ2检验。

2 结果

2.1 豫北高校教师自评健康状况不良现状与认识 从CMI总分来看,属于自评健康状况不良的教师有419人,占被调查教师人数的59.18%。从属于自评健康状况不良教师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评价结果来看,52.51%的教师认为自己是“健康”的,31.26%的教师认为自己“不太健康”,10.98%的教师认为自己“有疾病”,5.25%的教师表示“说不清”。

2.2 豫北高校教师自评健康状况相关因素分析

2.2.1 不同性别教师自评健康状况不良率比较 女教师的自评健康状况不良率为63.53%(216/340),男教师为55.16%(203/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P

2.2.2 不同年龄教师自评健康状况不良率比较 不同年龄段教师的自评健康状况不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3 不同学历教师自评健康状况不良率比较 不同学历组教师的自评健康状况不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2.2.4 不同职称教师自评健康状况不良率比较 不同职称组教师的自评健康状况不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2.2.5 每周课时数与教师自评健康状况不良率 每周不同学时教师的自评健康状况不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每周课时在14学时以上教师(339人,占47.88%)自评健康状况不良率明显较高,见表4。

2.2.6 工作压力与教师自评健康状况不良率 见表5。

不同压力教师的自评健康状况不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工作中感到压力在中等及以上程度教师(548人,占77.40%)自评健康状况不良率明显较高。

2.2.7 体育锻炼与教师自评健康状况不良率 是否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教师的自评健康状况不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教师392人(占65.31%),自评健康状况不良率明显增高,见表6。

3 讨论

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豫北高校教师的自评健康状况不良率为59.18%,与国内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5-10]基本一致。女教师的自评健康状况不良率明显高于男教师,与女教师在教学、科研和晋升职称等方面不甘心落后于男教师,承担着与男教师同样繁重的教学与科研任务,同时还要操持家务、教育子女有关。超过50%的自评健康状况不良教师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说明教师对自己的健康状况了解不够,有关健康方面的理论知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中级职称、副高级职称或者35~54岁的中青年教师的自评健康状况不良率相对较高。与这一年龄段教师的某些生理功能已开始逐渐下降,一些老化特征开始显露,以及工作压力较大有关。每周课时在14学时以上、工作压力达到中等程度以上时,教师的自评健康状况不良率显著较高。可能与大学的连年扩招和高校对教师在教学、科研和晋升职称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是分不开的。

笔者建议:(1)加强高校教师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识,加大其宣传力度,促使更多的教师了解健康状况不良的各种表现形式与导致原因。(2)学会心理调节和心理放松的方法,以加强自评监护,不断增强教师的健康与保健意识,克服不良生活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3)各高校应为教师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科学、合理地安排体育锻炼,形成宽松有序的业余生活环境。(4)学校要对教师进行定期体检,建立相应的健康档案,有针对性地采取群体和个体相结合的健康教育和预防干预措施。

4 参考文献

[1] 许军.健康评价.国外医学,1999,16(1):1-3.

[2] 李坚.自评健康与客观健康的关系.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2(1):140-142.

[3] 李东斌,谢本亮.山区农村中学教师自测健康年龄层次的比较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4,25(3):299-301.

[4]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3-24.

[5] 李淑环,张红杰,刘凤阁.保定市4所高校教师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5,26(8):700-701.

[6] 张宇.太原市普通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现状及分析.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5.

[7] 冉北航.高校教师常见亚健康状况及运动处方.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6(1):67-68.

[8] 许强.宁波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研究.温州大学学报,2008,29(3):44-48.

[9] 寇建民,马文海,苏静.对知识分子亚健康状态的调查研究.北京体大学报,2007,30(1):51-53.

教师心理状况分析范文4

一、方法

(一)被试

选取宁夏回族自治区4所职业院校不同年龄段教师为调查对象,这4所职业院校分别为: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吴忠民族学院。共发放问卷360份,收回问卷350份,问卷回收率为97%,有效问卷为332份,有效率为95%。其中男性135人(41%),女性197人(59%)。

(二)工具

1.SCL-90症状自评量表。本研究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以团体方式进行施测,该量表由DerogatisLR于1975年编制,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SCL-90量表由90项目组成,内容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体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症状因子。采用五级评分,1-5级分别表示“从无”“轻度”“中度”“偏重”“严重”,主要统计指标为该量表中除“其他项”外的9个因子得分。

2.高校教师职业压力调查量表。由调查者将调查量表发给教师,用统一的导言介绍填表的方法,要求被调查者当场填写,回收调查量表。该量表由48个问题共4个方面组成,采用Likert量表形式的结构式问卷,5级记分,分数越高表明压力越大。

二、结果与分析

(一)心理健康结果与分析

1.与国内常模比较。研究结果发现,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除人际关系因子外,其他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成人常模,且达到极其显著差异(P<0.01)(见表1)。这表明,高职院校教师的心理状况在人际关系方面与全国成人水平没有差异,其他8个方面均显著低于全国成人平均水平。2.教师心理健康与职业压力的方差分析。对SCL-90量表和职业压力量表分别进行:2(性别)×2(职称)×3(工作年限)的方差分析。SCL-90量表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主效应不显著,职称主效应不显著,工作年限主效应不显著,性别、职称和工作年限三交互作用边缘显著。对工作年限进行多重比较发现,工作10年以下与21年以上差异显著(p<0.05)。这表明,工作10年以下的教师比工作21年以上的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低。对三交互作用作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副高及以上且工作21年以上的男教师与女教师差异显著(p<0.05)。这说明,职称越高且工作年限长的男教师比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低。职业压力量表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主效应不显著,职称主效应不显著,工作年限主效应显著(p<0.05),交互作用不显著。对工作年限作进一步的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工作10年以下和工作11-20年都与工作21年以上差异显著(p<0.05)。这说明,工作20年及以下的教师比21年及以上的教师职业压力更大。

(二)心理健康状况与职业压力的关系

将高职院校教师的SCL-90总分与职业压力各项得分进行Person相关法分析,结果表明,高校教师的职业压力得分与心理健康得分之间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0.01),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压力越大,其心理健康水平就越低。

(三)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了解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职业压力总分及各压力源自变量,以心理健康总分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压力总分和工作负担进入心理健康的回归方程,二者可以解释心理健康39%的方差变异,得到的心理健康回归方程为:心理健康得分=3.301×压力总分+15.898×工作负担,表明压力总分和工作负担对心理健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四)原因分析与建议

1.原因分析。首先,高职院校大多都是由中专学校合并升格的,升格后,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各级行政主管部门检查和评估等,构成了教师的职业压力与心理压力。其次,高职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偏低;但升格后学校的不断扩招,教学的超负荷运转,产生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均可导致教师心理失衡,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再次,高职院校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自律性差,尤其是近年来3+2学生群体的不断增加,教师的教学强度和难度增大,种种有形和无形的精神压力,易引起教师心情烦躁和焦虑等症状。最后,部分高职教师学历低、年龄偏大、专业发展方向不明,故在知识结构更新、职称评聘和晋升等方面,备感无奈,精神紧张、压抑或抑郁。

教师心理状况分析范文5

〔关键词〕SCL-90 ;体校;教师;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11)07-0020-03

一、前言

心理健康是指人具有完整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及较高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是人生活、学习和工作积极性的基础,是一个人全面健康发展的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心理健康的问题,特别是对普通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不仅配备了相应的教材,而且还将心理健康课安排进入了学校的课表,许多学校还设立了心理健康咨询室,配备了专(兼)职心理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教师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健康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证,是教师完成工作职责的前提条件,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健康的学生。学校对教师的心理健康也日益重视,作为以体育为特色的体校,其文化课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到底如何呢?为此我们对全校的文化课教师进行了调查。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体校全体文化课老师。共发放问卷47份,回收46份,有效问卷42份,有效回收率为90.05%。

被试的年龄范围在20~50周岁之间,20以上20人,30以上14人,40以上8人;其中男性4人,女性38人。

(二)调查工具

本次调查采用国内比较通用的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该量表共有90个题目,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症状等10个症状因子,采用5级评分,得分越高,表明心理问题越严重。

(三)研究程序

学校全体教师会议上统一发放,做好后当场回收。

(四)数据统计与分析

采用SPSS13 .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体校教师心理健康总体状况

我们将体校教师SCL-90调查结果与国内成人常模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参见表1:

表1 体校教师SCL-90调查结果与国内成人常模的比较

注: * P

从表1可以看出,体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与国内成人相比总体差异不显著。除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和精神病性因子有显著差异外,其余的都没有显著差异。其中人际关系敏感得分还非常显著地低于全国常模,只有精神病性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

(二)体校不同性别教师心理健康比较

我们把体校不同性别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参见表2:

表2 体校教师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

从表2可以看出,体校男教师各因子分数都低于女教师。但男女教师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不存在差异性;在心理健康的十个维度上,男女间在统计意义上也都没有差异。

(三)体校不同年龄段教师心理健康比较

我们把体校教师按年龄段分成三组,20~29岁为第一组,30~39岁为第二组,40岁以上为第三组,分别对这三组年龄段的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比较。分析结果参见表3和表4:

表3 体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年龄差异

表4 体校教师心理健康年龄差异的事后分析

由表3和表4可知,体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有年龄差异,30~40岁的教师分数最高,高于其他两组年龄段教师。在躯体化和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上有非常显著的差异,30~40岁的教师分数最高,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年龄段教师;在抑郁、偏执和其他纬度上有差异,也都是30~40岁的教师分数最高,高于其他两组年龄段教师。在强迫症状、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在统计意义上没有年龄差异,但从分数上看也都是30~40岁的教师分数最高,高于其他两组年龄段教师。

四、讨论

(一)体校教师心理健康总体状况良好分析

本调查发现,体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总体状况良好,健康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研究者所调查的水平,李百珍、王凯、李焕稳对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总均分大于等于2分,占教师总人数的14.2%,我国正常人群心理障碍检出率在20%左右。而体校的教师各因子均分全部在2分以下,只有两位教师因子分大于3,仅占总人数的5%。出现这种结果可能与体校的特殊性有关,体校的生源是特殊的,学生都是从各县市区招生过来的体育有特长的学生,这些学生早上上5节文化课,下午要进行专门的体育训练,他们的目标是在体育上有出息,文化课要求可以稍低,这就减轻了文化课教师的压力;学校还有一部分是民工子弟,是三十九中的西部教学点,这部分学生的流动性非常强,而且他们初三毕业以后是不能在温州本地升入普通中学的,最多只能读职业高中,这样,很多学生中考是要回原籍的,这也为教师减轻了升学的压力。所以体校教师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会不错,与全国成人常模没有差异。而且人际关系分数明显低于全国常模,说明体校校内和谐,氛围融洽,人际关系轻松,大家身心舒畅。

(二)体校教师心理健康无性别差异分析

本调查发现,在心理健康的十个维度上,男女教师心理健康都没有统计意义上的差异。可能这与学校所处的地域有关,在这里男女教师的角色职责差异较少,男女教师有着相同的自我发展的社会需求,也同样承受着来自家庭、职业的压力,同时由于全校氛围和谐,大家关系轻松,身心舒畅了,你好,我也好,所以性别间没有差异。

(三)体校教师心理健康有年龄差异分析

本调查发现,体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有年龄差异,30~40岁的教师分数最高,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年龄段教师。出现这种状况其实也非常容易理解,因为30~39岁的老教师比20~29和40以上的教师压力都大,30~39教师刚好处于奋斗、拼搏阶段,处于个人成长、婚姻、家庭、孩子、事业的建设阶段,多重压力让他们身心俱疲,他们或者上有老下有小,或者如若还没结婚,那压力就更大了,家长肯定会对其施加压力,不像20~29岁的教师刚毕业没多久,还在享受生活阶段,就算已经结婚了,也还是处于刚结婚阶段,正是享受家庭的时候。而40岁以上的教师家庭事业基本稳定了,社会阅历丰富,生活积淀深厚,孩子也长大了,他们已经不过分奢求难以得到的东西,在心态上更加趋于平衡,所以心理健康水平会较高。基于此调查结果,希望学校多关注30~39岁阶段的教师,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减轻心理负担,更好地投入学校教学工作中。

五、结论

本研究采用SCL-90对体校文化课教师进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

1.体校教师心理健康总体状况良好,各因子均分全部低于2分。

2.体校教师心理健康在性别上无差异;在年龄上有显著差异,30~40岁的教师分数最高,高于20~29岁和40岁以上的两组年龄段教师。

参考文献:

[1]吴增强.学校心理辅导通论[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

[2]刘维良.教师心理卫生[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1999.

[3]林崇德等.心理学大词典(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4]桂祈蓉. 南京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众对策研究[D].2006年硕士毕业论文.

[5]王加绵.关于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特殊意义的研究报告明[J].辽宁教育,2000(1):23~24.

[6]李百珍,王凯,李焕稳.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4(1):360~363.

[7]唐雪梅.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与调整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07(3):44~45.

教师心理状况分析范文6

课题负责人:金东贤 工作单位: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100088

通过对1994年到2005年国内关于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状况的分析发现,高校教师心理不健康检出率最高,与幼儿教师和中小学教师间有显著差异;随着时展,教师心理不健康的检出率递增,最近几年递增很快;农村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比城镇教师差;40岁以上年龄段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显著差于其他年龄段;女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差于男教师。从总体来看,心理健康的教师占7%,心理健康处于正常状态的占59%,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占32%,有2%的教师处于偏离健康的状态。

教师心理问题主要有四类:第一类是与教师职业有关的问题;第二类是与教师人际关系有关的问题;第三类是与教师的自我意识和人格特征有关的问题;第四类是与教师的社会适应有关的问题。中小学教师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教师职业角色适应问题;情绪问题;人格缺陷与人际关系问题;工作中的认知偏差和态度偏差。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职业行为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和生理―心理症状。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突出表现在:职业倦怠,心理疲劳;烦躁、抑郁、紧张、焦虑;情绪不稳定甚至失控;偏差行为的出现。也有研究表明,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教师心理状况分析范文7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中青年教师 体育意识 体育行为

1.引言

体育意识就是人脑特有的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态度控制系统。体育行为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为满足某种体育需要而进行的活动。

高职院校作为近几年来高校家族中迅速发展、壮大起来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数量也在不断增加。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决定了高职院的教师除了要进行相对“静”的课堂教学外,还承担着大量指导学生实习的任务,这些指导都是在“动”中完成的,这就对高职院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体力要求。高职院校的中青年教师作为教学的一线主力,思想压力大,家庭压力大,工作量大,致使他们身心疲惫,健康状况不佳,现代社会的都市文明病――运动缺乏症和健康透支现象在这个群体中呈现日益严重的倾向。这就要求我们引起重视,加强此方面研究,并能形成有效的机制与措施,从体育层面为满足中青年教师健康的要求提供平台。

2.研究依据

2.1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体育的意识逐步增强,提升高等学校教师的健康水平也受到了社会的重视。

2.2近几年,许多专家学者对该领域作过有益探索,提出了诸如“引入全民健身路径”、“定期对教师进行身体技能和素质的检测”等观念,这为本项目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2.3随着“健康第一”的观念深入人心,大多数高校教师具备了较好的体育健身意识,对体育健身的强身健体、益智调心的作用持认同感,关键在于加强正确和科学的引导,以体育意识推动体育行为,使体育健身变被动为主动。

3.研究对象和方法

3.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以南京市5所高职院校的中青年教师为样本,共发出了35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82份,有效回收率为80.6%。调查对象年龄层次为25岁-45岁,所采集的数据具有代表性和科学性。

3.2研究方法

3.2.1问卷调查法。

为了对南京市高职院校中青年教师的体育意识与行为现状作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本研究精心设计了调查问卷,主要对三个方面的指标进行评价:一是中青年教师的健康状况;二是中青年教师对于体育的认知;三是中青年教师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

3.2.2数据统计法。

通过对回收的问卷采用数据统计分析法进行认真的数据分析,对高职院校中青年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体育参与意识、体育行为有了全面了解,为本次研究提供了充实的理论依据。另外,研究人员还亲自到南京市3所高职院校进行实地调研,通过访谈方式掌握第一手资料,确保数据的科学、合理性。

4.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及走访调研,我们对南京市高职院校中青年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体育健身的意识与行为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为培养中青年教师体育意识与行为、找出对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4.1南京市高职院校中青年教师身体健康状况

4.1.1工作压力加大,身心负荷加重,健康状况堪忧。

通过对南京市5所高职院校282名中青年教师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表明,只有12.5%的人健康,有高达58.9%的人患有一种疾病,有28.6%的人有多种不同程度的疾病。在这些患病群体中又以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慢性病较为常见,尤其是心血管系统疾病。这说明高职院校中青年教师的整体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4.1.2缺乏自我保健意识。

现代医学观点认为,自我保健是为保持健康、纠正不良习惯及在患病时自我照顾的综合能力。自我保健意识的强弱是决定自我保健情况好坏的一个先决条件。通过调查统计表明,对自我保健“很关心”和“较关心”的人仅占33.6%,而持“无所谓”和“不关心”的人占66.4%。由此可以看出,高职院校中青年教师自我保健意识较为淡漠,“身体没有严重的疾病就是健康”和“身体健康状况顺其自然”的错误观念普遍存在,部分中青年教师生活不规律,过度饮酒、抽烟、熬夜、饮食不规律、不爱运动等不良嗜好和生活习惯也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健康。

4.2南京市高职院校中青年教师体育意识

4.2.1对体育锻炼与健康的关系的认识。

在认为有利身心健康的因素中,58.8%教师选择“保证充足的睡眠”;53.4%的教师选择“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50.1%的教师选择“规律性的生活习惯”;49.8%的教师选择“提高饮食质量”;42.3%的教师选择“控制吸烟”;35%的教师选择“控制饮酒”;32.6%的教师选择“控制饮食”。结果表明,高职院校中青年教师已认识到健康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但对于体育锻炼是维持或增进自己身心健康最佳方法的认识还不足。

4.2.2对体育锻炼作用的认识。

结果表明,大部分中青年教师基本上认识到了体育锻炼在促进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作用。但是,根据课题组成员的访问和观察,还有一部分教师对体育健身功能的理解停留在表层,没有达到内化的水平。

表1 中青年教师对体育锻炼作用的认识

4.3南京市高职院校中青年教师的体育行为现状

表2 南京市高职院校教师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与频度一览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参加体育活动是偶尔参加或根本不参加。这说明多数高职院校中青年教师还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只是偶尔为之或根本不参加,这不利于他们的健康,需要引起重视。

5.对策建议

随着高职院校在基本建设上的投入加大,运动场所和体育设施等的硬件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这些硬件除了保证日常的教学所需之外,也为教师充分享受体育的权利提供了物质保障。但是中青年教师对体育意识认识不清;体育意识内化为积极锻炼身体的体育行为动力不足。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强中青年教师的体育意识,最终达到心动到行动的转化,提升中青年教师的健康水平。

5.1提升教师对体育健身知识的认知水平。

5.2培养教师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兴趣。

5.3定期组织体检,让教师随时关注自身健康状况。

5.4充分发挥工会在开展体育活动与竞赛方面的作用,营造体育活动氛围。

5.5发挥体育部教师的专业特长,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体育技术技能学习。

参考文献:

[1]翁兴和,等.高校高职称教师群体体育健身意识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8):1034.

[2]王亚慧.对高校教师体育参与意识和行为的调查分析[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12):131.

[3]陆建林.对高校教师养生与健康状况的研究[J].体育函通讯,2001,(9):21.

[4]陈鑫,等.西安市高校中年男教师健康状况与体育健身情况的调查分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7,(2):38.

教师心理状况分析范文8

【关键词】新疆 高校教师 心理健康

教师的职业特征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但大量有关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的研究显示,教师群体心理健康水平的普遍偏低,显著低于普通人群。当前随着我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教师职务、职称的终身制被打破,教师高学历的要求和优劳优酬分配体制的建立都给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这些都对教师群体的心理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开展高等学校教职工的心理健康普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新疆8所高校的480名教师进行了调查。包括汉族、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三个民族,分为3个年龄段:22-35岁为低年龄段,36-44岁为中年龄段,45-60岁为高年龄段。每个年龄段调查160人,其中汉族男、女教师和民族男、女教师四类人群各40人(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教师统称为民族教师,其中94%为维吾尔族,6%为哈萨克族)。

1.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参阅国际通用心理测评量表,结合高校教师实际情况,编写调查问卷。问卷的信度与效度都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调查内容涉及躯体及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力等方面。每项细则都定有三级选项,每级选项按程度以1分、3分、5分标定,得分越高显示心理健康状况越好。

(2)数理统计法:调查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分析。对不同性别、年龄、民族的教师的选项评分。

2 结果与分析

2.1心理健康状态调查

(1)情绪调控能力:汉族男、女教师随年龄增长情绪调控能力增强。民族教师情绪调控能力以高年龄段者最强,而中年龄段者较差。汉族男教师情绪调控能力强于女教师,民族教师则相反(表1,2)。

(2)抑郁倾向:汉族教师年龄越小出现抑郁症状的现象越严重。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刚进入社会存在多重角色适应危机,使其心理负荷过重而产生抑郁。民族教师中以中年龄段者抑郁症状最严重。部分中年民族教师因为家庭中子女多、负担重而工作中又身兼数职,压力过大引发抑郁。调查中,女教师抑郁现象明显较男教师普遍(表1,2)。

(3)烦躁症状:随年龄增长,汉族教师和民族男教师烦躁症状减轻,民族女教师加剧。女教师烦躁症状较男教师严重。35岁以上民族女教师比汉族女教师更多出现烦躁症状。可能是由于中年民族女教师家中子女较多,婚后工作和家务负担相对较重而导致的(表1,2)。

(4)抗挫折干扰能力:汉族教师随年龄增长,女性抗挫折干扰的能力不断增强,而男性受到挫折干扰的现象却增加。民族教师随年龄增长受挫折干扰的现象有所增加。汉族教师受挫折影响的现象较民族教师严重,民族教师比汉族教师乐观,心态更积极(表1,2)。

(5)焦虑症症状:汉族教师随年龄增长焦虑症状减轻。提示现阶段青年教师生存和发展的压力较大。45岁以下汉族女教师焦虑症状比男教师严重,而45岁以后情况相反。中年民族教师工作、生活压力相对较大,经常出现焦虑症状的比例最高。民族教师焦虑症状较汉族教师严重(表1,2)。

(6)应变能力:高年龄段教师处事应变能力最强。汉族女教师随年龄增长此能力提高最明显。汉族教师应变能力强于民族教师(表1,2)。

2.2生活技能调查

教师随年龄增长生活压力减小。女教师生活压力大于男教师,民族教师大于汉族教师。青年时汉族女教师生活适应力不及男教师以后逐渐强于男性(表3)。民族女教师的生活适应能力强于男教师,高年龄组生活适应能力较差(表4)。

青年教师面临成家、立业,经济压力大,生活相对波动而造成生活压力过大,已是不争的事实。女教师在生活中担当贤妻、良母、女儿、儿媳等多重社会角色,又经历生育等一系列的生理应激,导致生活压力较男教师偏大。而民族教师由于家庭子女众多、亲友应酬来往频繁等原因也使其生活压力大于汉族教师。

2.3工作压力及状态调查

新疆高校中、青教师工作压力较大;民族教师工作压力较汉族教师大;汉族女教师工作压力比男教师大;36岁以下民族女教师工作压力明显较男教师大,而随年龄增长男性压力逐渐大于女性(表5、6)。此现象背后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青年教师由于教学科研和深造压力大使其工作压力不低;中年教师是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骨干,同样承受着不小的压力。当前高校体制改革对民族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得部分曾安于现状的民族教师深感形势紧迫,工作压力增大。女教师不仅承担着大量家务劳动,还要面对激烈的职业竞争,需要多学习多出成果,晋升职称,因此女教师更容易出现工作和家庭之间矛盾的现象。由于风俗等原因婚后民族男教师在家庭中的一家之长的角色被强化,使其承担更多的责任,导致工作压力较高。

3结论

随年龄增长,汉族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提高,而民族教师心理健康呈现“V”型趋势,中年龄段者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其他年龄段者。汉族男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女教师。民族女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好于男教师。36岁以下民、汉高校教师生活压力大;女教师生活压力大于男教师;民族教师生活压力大于汉族教师。36岁以下教师工作压力大,而中年龄段者不仅工作压力较大,且工作紧张程度最高。民族教师工作压力比汉族教师大。女教师工作自信度不及男教师。且汉族男教师自信度最高。

参考文献

[1]刘艳.大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教育探索,2005,(2):99-101.

[2]李刚,刘志成.高校教师心理状况的分析及其对策[J].理工高教研究,2004,23(1):76-77.

[3]柳友荣.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高校教育研究,1998,4:84-86.

教师心理状况分析范文9

[关键词] 高校; 体育教师; 职业心态; 调查; 陕西

教师职业心态隶属教育心理学的一部分,教师职业生态的健康状况是影响教学质量、教学管理以及自身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正确的教师职业心态观念的形成,不仅对教师自身对职业状态的正确理解,而且也是对教师岗位需求,了解教师职业心态中存在的问题,是高校体育改革与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师的现状直接影响其学校的体育教学质量。据资料显示,民办高校的教师的流动性相对较大,为了了解目前民办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的状况,从职业心态这一视角出发,对调查陕西省民办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进行一定规模的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寻找调整体育教师心态的措施,为民办高校体育教师的队伍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西安外事学院、西安欧亚学院、西京学院、西安培华学院、西安翻译学院、陕西服装工程学院、西安国际商贸学院、西安思源学院8所陕西民办普通高校专职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心理方面、教师职业态度方面的论文44篇,以及相关论著等。

1.2.2 问卷调查法

在文献资料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设计和发放问卷共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为100%;对问卷进行效度和信度分析得出,问卷信度为r=0.84,P

1.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1.0对数据进行统计和整理。

2 结果与分析

在问卷调查中,笔者从民办高校体育教师的性别、年龄、教龄、职称、学历五个维度出发,通过对教师职业倦怠水平、教学与科研、教师权益保障和教师流动四个层面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找出与四个层面直接相关的影响因素,从而间接反映出教师的工作态度。

2.1 职业倦怠因素分析

教师职业倦怠就是指教师在持续参与教育教学事务时,由于长期的工作压力、紧张心情及较低成就感,在特定的职业发展阶段时所导致的情绪低落和身心疲惫的心理状态。从5个维度对民办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程度进行相关统计分析,其结果见表1。

调查结果显示: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内部层面的影响因素,其随着因子的变化表现出的特征也不相同,其中性别因素对教师职业倦怠情况的影响较大。

2.2 教学与科研因素分析

体育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是教师的业务的生命线,同样也是体育教师体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指标。民办高校体育教师对教学科研的认同感呈现中度水平,但不同因子对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方面的认同表现出不同的态度,调查结果见表2。

从调查结果显示:职称是教师教学与科研的主要影响因素。而职称评审的两个主要的因素是发表文章的级别和课题方面的研究。在调查中发现,民办高校体育教师在体育类核心期刊发表的文章几乎是零,在其他中文核心发表的文章也是微乎其微。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影响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是教师的教龄。从而反映出学校对教师的关心力度不够,学校对教师职业的稳定性感觉相对较差。

3.1.2影响教师教学与科研的主要因素是教师的职称。其原因一方面是教师自身的科研能力,另一方面也与学校为教师创造的科研环境密切相关。

4.2 建议

从民办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生态现状的调查,要解决目前民办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

4.2.1通过政府职能部门解决民办高校教师与

公办高校教师同等待遇的问题,已解决教师在思想上的落差,以及社会对体育教师的认同。

4.2.2民办高校应促进自身教师的构建,通过多种方式增强教师的职业归属感和认同感,并通过学校创造的平台,为教师提供教学、科研等方面的沟通和交流,使教师在良好的环境下增强群体的凝聚力。

4.2.3不同程度的给予教师更多的自由空间,并为教师提供各种研修的机会和科研便利,为教师的职业发展和自身改变创造机会,也同时为民办高校自身的整体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谢林清,民办与公办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比较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8:32

[2]刘焕君,王丽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归因分析[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2(12):85-87

[3]徐平;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6(4):70-71

[4]刘思浚等;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现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2(8):1895-1896

[5]白霞;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形式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18):45-46

[6]陈衍;国内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回顾与展望[J],教学与管理2011(6):10-11

[7]兰慧敏;关于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J],教育探索2012(5):143-145

[8]蒋会平,刘宏程等;高校教师职业倦怠调查及其对策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5(5):153-155

[9]尚成,邓小林等;湖南省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心态状况的调查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3(12):440-442

[10]刘贺;普通高校公体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J];浙江体育科学2009(9):115-117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