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中学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集锦9篇

时间:2023-08-09 17:25:09

中学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1

关键词:体育教学;心理健康;中学生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实现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体育锻炼的各种形式来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能够使学生得到健康的发展。

1.心理健康的涵义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而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心理健康的含义至少包含4个维度:认知维度、情绪维度、人格维度和社会适应维度。

2.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中学生正处在思想逐步走向成熟的青春适应期。众所周知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成长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日趋复杂的影响下,身心健康发展受到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致使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以前更显著和突出。大量的研究和调查表明,当前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青少年学生日益显露出来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对此我们应有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3.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3.1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和思想的健康

身心健康是健康的身体和愉快正常的心态。也就是说既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的繁重工作;又有良好的自我意识,能做到自知自觉,既对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感到欣慰,保持自尊、自信,又不因自己的缺点感到沮丧自暴自弃。学生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得以重视,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青少年学生正处在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使其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塑造优良的道德品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旨在通过对其心理的调节和指导,提高其心理素质,进而完善品德的发展。

3.2有利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场所。所以开展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优化社会心理环境,既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动力。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塑造青少年学生良好的个性,健全品格发展,提高道德水准,净化社会风气。

4.体育锻炼方式的选择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4.1根据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兴趣选择令人愉快和有趣的活动

在体育教学中,让他们从项目中获得乐趣与享受。但是同一种活动与锻炼方法,对有些人的情绪可能起积极作用,对另些人起到消极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的项目进行锻炼,使锻炼能对心理有积极的影响。

4.2选择一些有氧运动的体育项目

许多研究表明有氧练习不仅能够提高身体素质、心肺功能、肌肉耐力促进肌体各组织器官的协调运动,还可以降低焦虑、降低抑郁、调节情绪、增强自信心和心里稳定性。选择一些有氧运动的体育项目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很有必要性的。如健美操和慢跑等运动对改善中学生生活与学习所产生的焦虑和抑郁,对自我观念的增强,对精神压力的耐受力增高都有积极的作用。

4.3尽量回避人际竞争的身体活动

体育锻炼的方式选择回避人际竞争的活动有利于积极健康的情绪。这种锻炼方式之所以能加强身体活动的心理效益理由之一就是,非比赛性的身体活动不会使参与者因失败产生消极情绪,对于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的中学生,失败过多会减损很多有益的情绪,如兴奋、自我效能、自豪感、成就感、胜任感和控制感等。因此,体育教学中要注让学生能通过体育锻炼感受到成功,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的心理能够健康的发展

5.锻炼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5.1体育锻炼兴趣的保持

在体育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在锻炼时兴趣的保持,不要因为长期的从事某种锻炼而抹杀了学生的兴趣,从而损害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导致退出锻炼。

5.2选择中等负荷强度和适宜的锻炼时间

中学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2

中学阶段的学生面临着诸多压力和考验,提高中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能提高学生面对和解决复杂心理问题的能力。目前,学生由于学习压力过大导致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如果这些心理方面的变化不能引起学校、家庭、社会、学生本人的重视,那么学生就可能产生不安和忧虑的现象,过度的焦虑不仅使学生学习效率降低,而且还会因为找不到解决的途径,情绪有陷入低潮的倾向,长期压抑得不到释放,就容易引起各种心理疾病。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实现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体育本身所具备的健身健心的功能能减少学生不良心理的产生,缓解学生心理压力,激励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从而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因此,发挥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健康教育作用,通过体育锻炼来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是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心理健康的涵义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的定义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及虚弱现象”,可以看出,心理健康在国际上成为健康的重要标准。

心理健康是人们健康的重要体现,使人们能处于一种生活适应的良好状态。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对此定义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二、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健康教育的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阶段的青少年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展与变化,学生面临着学业的压力、人际关系的问题、青春期的心理变化等方面的问题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在学习方面,经常处于一种高强度脑力劳动的紧张状态,使得一部分学生出现了失眠、记忆力减退、厌学等现象。由于学校、教师、家庭对学生考试分数的过度关注,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压抑和痛苦,现在学生由于学习压力过大而采取结束自己年轻生命的案例时有发生,这应该为我们目前的教育鸣响警钟,引起教育者们的关注与思考。

在人际关系方面,不同的社会角色也使得部分学生不能处理好这些方面的变化。在学校中,学生担当着求知者的角色;在同学之间,学生担当着朋友的角色;在家庭中,学生担当着子女的角色。处在众多角色的变化的场合中,学生要处理好与老师的关系、与同学的关系和与父母的关系。但在现实中,师生间产生对抗心理和冲突、学生间关系紧张、家庭成员缺少和睦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产生是多方面的,但是,学生自身的心理问题是这些问题的根源。

大量的研究和调查表明,当前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青少年学生日益显露出来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对此应有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三、体育教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1.体育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人是一个身心统一体,对学生培养的目标是使其全面发展。目前,学校里的体育课正在推行新课程标准,体育教学目标除了要求提高学生的体质水平,还加强了学生的运动参与能力、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要求的培养目标,其目的是引导学校体育教学更多地从中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考虑教学安排,同时也巩固了体育课原有的强身健体的功能。

由此可见,学校体育教学目标要求教师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安排教学,要求教师们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发展的阶段规律和体育锻炼的基本规律。这样,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才能与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教育有机集合,使这些方面的教育相互促进,达到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2.体育教学有利于学生健全的人格

中学阶段是学生由青少年向青年发展的过渡期,是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形成的时期。通过体育课的教学,可以通过不同团体项目运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荣誉感,而且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中学阶段的学生因为还有较大的身心依赖性,这个时期适度的体育锻炼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觉性,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让他们懂得不仅要关爱自己,还要关心他人。伴随这些转变,才能使学生充满积极向上的朝气,具有乐观、坚强的意志品质,具备理智、宽容的良好心态,从而使学生在中学阶段具备健全人格,这对他们今后步入大学生活和适应社会有极大的帮助。

3.体育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体育教学是教师给学生进行动作示范,学生进行观察并模仿老师技术动作的一个学习过程。教师的示范动作的规范并且优美,对学生的心理影响非常大。中学阶段学生学习压力过大,经常会产生精神紧张的情况,有研究表明,这种现象是因为人体内带有一定电荷所引起的,当人体内电荷强就会使人感到神经紧张,而长期体育锻炼能刺激脑下垂体,实质释放5-羟色胺物质,这种物质能使人产生愉悦的情绪。因此,当体育教师在简明扼要、突出重点的讲解中,并且结合优美漂亮的示范动作,让学生被教师的魅力所吸引,让学生对体育锻炼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行为,这样能让学生坚持长期锻炼,从而缓解精神紧张的状况。学生通过对教师动作的观察,亲身学习并体验,每次练习对学生体验某个技术动作产生许多心理变化,通过教师对学生某次练习动作的肯定,为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正确学习动机的目的。

四、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培养要遵循的原则

1.因人而异和区别对待相结合原则

体育教学中每个学生的心理、性格、体质都各有特点,虽然在中学阶段学生们有着这个阶段的共性和规律课遵循,但是,教师也要注意在教学中要区别对待,对于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存在困难的同学,教师要根据他们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选定难易程度适当的教学内容。

例如,有些学生因为肥胖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存有胆怯心理,从而排斥对体锻炼的学习,这时教师就要考虑学生为什么胆怯学习运动技术,是不是某项运动技术对于肥胖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较大困难。有些肥胖的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因为技术动作做得不优美而受到其他同学的嘲笑,导致厌烦体育学习,久而久之,这些肥胖的学生会和其他的同学差距拉得越来越大,这对他们进行终身体育锻炼都是很不利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关注这些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要多给他们鼓励,并且要求班里其他学生共同帮助他,这样,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老师和同学的关爱下会更有学习的动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即便是很小的进步,老师和同学都要给予他极大的夸奖和鼓励。

这样,才能在班里所有的学生学习进步的情况下,同时提高大家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共同的班集体的荣誉感,使班级在和谐的体育教学环境中提升集体凝聚力。

2.循序渐进和持之以恒相结合原则

中学阶段的学生情绪和情感处于不稳定期,个人的意志品质也处于初步形成时期,学生对自己的情绪控制能力较差,因此,这个时期的体育教学要注意循序渐进,不可拔苗助长。另外,学生在中学阶段注意力容易分散,心情愉快时学习效率明显提高,情绪低落时,行为上极易产生消极应付甚至对抗的情绪,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还要遵循持之以恒的原则。教学中要根据学生情感和意志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对学生教育,例如,有些学生的意志较软弱,教师要根据这些学生的特点,通过增加锻炼形式的多样性,使学生的消极情绪向积极情绪转移,增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调节能力,避免心理失衡情况。还可通过体育教学中的小游戏和小比赛,对学生进行承受挫折的教育,使他们有机会体会到比赛的成功与失败,培养他们“胜不骄、败不馁”的意志,从而避免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在遇到困难时不知所措、过度极端的现象。这些都是体育教学过程中所特有的教育方法,让学生在这种教育中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中学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3

〔关键词〕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5)20-0009-04

中学生的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是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需要生涯规划的支持,另一方面又为科学、切实的生涯规划提供重要保障,两者在个体身上构成一种循环和整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1]。俞国良[2]等曾指出,心理健康视野下的生涯规划是在纵横交织的生涯发展框架中展开的,其根本任务是建构完整的人格,有效地适应社会,其终极目标是自我实现。

我国高校自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增长,面临着难以就业的困境。这一问题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学生在生涯探索、规划和决策上面存在种种困惑,却没有及早接受正规的生涯规划教育,也是关键原因之一。如果中学生能尽早对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能力有所了解,知道自己适合从事什么职业,并对这一职业所涉及的专业进行一些探索和研究,那么他们在高考选择专业和毕业择业的时候就会有比较清晰的方向。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意思是: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要用有限的生命追逐无限的知识,那就危险了。在当今多元的社会环境下,学生该如何将有限的知识学以致用,这就很有必要事先制定生涯规划,有目标地进行学习、培养自己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我国庞大的中学教育体系,存在生涯规划教育方面相对滞后的现状,使得在中学阶段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变得尤为迫切。

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生命成长与发展起着引导、示范、催化、矫正和疏导的作用,这也正是基于学生生命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开发学生的潜能,奠定学生终生发展的心理基础。它的任务在于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自我信念、健全的情绪与情感,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和独立的生存能力,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实现[3]。本文以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现实情境需要为出发点,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方式,探索中学生的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的模式,从而促进中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一、生涯及生涯发展的演变

(一)生涯的概念

我国的生涯概念最早开始于孔子。孔子曾对人的一生进行过生涯规划:人只要本着“仁、义、理、智、信”的行为准则行事,以“克己复礼”的原则约束自己,采取《易经》的辨证思维方法,则可按如下步骤度过人生:“十五治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八十而圣”,如此则有望实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目标[4]。

西方学者对于“生涯”则作出了不同的定义。Shartle认为,生涯是指一个人在工作生活中所经历的职业或职位的总称。McFarland指出,生涯是一个人依据心中的长期目标所形成的一系列工作选择以及相关的教育或训练活动,是有计划的职业发展历程。Webster强调的生涯是指个人一生职业、社会与人际关系的总称,即个人终身发展的历程[5]。Super认为的“生涯”是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演进方向和历程,它统合了人一生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6]。

综上所述,对生涯概念的定义由表及里、由点到面、由长期到终身、由静态到动态,由关注个体行为和职业发展向注重个体的心理特质与心理过程,在不断演变,而这一演变历程正是生涯规划逐步迈入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历程。

(二)生涯发展的演变

在生涯发展理论被提出之前,职业指导已经为人们所熟知[7],但随着生涯理论的不断演变,“职业辅导”逐渐被“生涯发展”所取代。生涯发展强调个人一生发展的全过程,它包括个体在一生中所扮演的各种角色,是各种角色的协调和整合,是人生发展的全过程。这一概念的转变被Super记录在自己的生涯发展理论之中,从此生涯发展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最重要的则是生涯发展教育被纳进了学校教育之中,成为了学校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8]。生涯发展取代职业辅导,意味着从只关注人的学术发展与职业发展转变为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该理念的转变在教育中展现的功能将会愈来愈明显,这也给我们带来许多新的启迪。

对于人的生涯发展的探索研究大约是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生涯发展的理论则出现在50年代,此时的理论涉及兴趣、态度与个性发展等因素,人们开始关注经济与社会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特别是对人的职业发展的影响。60年代生涯发展理论进入其成型的重要阶段,在60年代大批理论涌现的基础之上,越来越多的学者通过自己亲身实践的检验,继续推动着生涯理论的向前发展,至80年代生涯理论的发展逐步进入到了成熟阶段[9]。

二、探索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模式

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模式是指把二者结合起来实施,使学生在生涯规划课程中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心理素质;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主动思考如何在把握自身心理特性的基础上进行生涯规划,使它们共同作用于学生的可持续成长与发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既不是隶属关系,也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属于交叉关系,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且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正是它们结合的条件和基础[10]。

面对日趋激烈的升学、就业压力,中学生在生活事件、意识形态、成长、家庭、社会等方面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困惑和心理问题[11]。生涯的规划同样需要以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基础,在充分把握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开展中学生的生涯规划[12]。中学生处于由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过渡的成长过程中,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是我是谁、我想要做什么、我能做什么和我如何去做。下面就中学各年级的不同特点分别进行阐述。

(一)初中阶段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是为初中生奠定生涯成熟的基础,促进学生的生涯发展。因此,对于初中生的生涯规划内容选择不宜过于专业,应该适合于大多数初中生,帮助他们学会自我认识、职业认识与生涯规划。同时学校在组织与开展活动时,要注意建立层次递进的活动体系,以适合学生的阶段性发展特点,促进其身心健康[13]。

初中一年级:这一时期的学生处于生涯发展的认知阶段,同时也处于自我意识强而不稳的青春期。教育应侧重给学生在自我认知方面的指导,使之了解生涯规划的一般知识,初步帮助学生树立生涯规划的意识,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尤其是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初中二年级:这个阶段应考虑学生的能力因素,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进行生涯规划的探索与尝试,并逐步提升相应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涯规划观念与合适的职业倾向,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社会需求并认识自身的能力,为未来的职业理想积淀力量。

初中三年级:这个阶段的学生们面临就业或升学的压力和选择。一部分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投身工作,但绝大多数学生会继续升学,因此应侧重对其进行就业与升学的指导,帮助学生培养相关的职业能力与技巧。

(二)高中阶段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

高中生与初中生相比,身体的主要器官与性发育都趋于成熟,产生了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同时也面临新的矛盾和冲突,形成探索与解决矛盾的过程[14]。高中生需要面对高一结束后的文理分科和高考后的专业选择,这些都是生涯规划中的重大选择,会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因此,要重视这个阶段的生涯规划教育,抓住实施的关键时期。生涯规划的实施并不是杂乱无章地传授,而是结合学生的实际,循序渐进地开展[15]。

高一年级: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已有生涯规划的知识体系基础上,继续对社会环境进行认知与探索。可以通过组织与高年级学生的交流会、聆听专家讲座报告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专业特点,了解相关政策和法律,理性看待当前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职业锚等测试,帮助学生分析自我特长、优势和局限,了解自己的气质、性格特征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职业适应范围,了解专业发展方向,为高一结束后的文理分科做好充分准备。

高二年级:学校一方面要强调分科方向,让学生对自身文理各科的学习情况有清晰认识;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学生处理好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在通过一段时间的分科学习后,也可以对分科结果作出调整,这时就需要得到学校专业人员的指导,让学生能顺利进行调整。同时,鼓励并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社会探索,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

高三年级:这一阶段应着重进行专业选择、就业心态等方面的指导,培养学生生涯规划的决策能力、实施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业能力等。让学生充分了解就业形势、专业特色和发展前景;集中宣传高考志愿填报政策和填报技巧,举办专业选择、就业程序的讲座;对毕业生提供升学、就业等方面的政策咨询与指导;通过各种心理测试,引导毕业生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及时修正升学、就业目标,确立合理的升学和就业期望,帮助学生转变角色,尽快适应社会。

综上所述,中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休戚相关,但两者却不存在替代的关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俞国良[2]认为,生涯规划概念的演变历程是生涯规划逐步迈入心理健康教育视野的历程,也是生涯规划的理念与当代心理健康观日趋吻合的历程。个体在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实现着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继而影响着生涯规划的整个过程。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生涯教育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涵[2]”。

相对于初中生、高中生具体设计的生涯规划方案,可以通过让学生回答6个“W”问题[16](见下页表3),设计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生涯规划方案。

三、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及启示

生涯规划课不同于一般的学科课程,评估的出发点不是教师与学生的知识授受程度,而是通过学生是否有更明确的自我认识、是否增强了生涯规划的意识等标准进行评估。此外,评估的参与者也不能忽视生涯规划的主体――学生。

(一)生涯规划档案和心理健康档案

建立中学生的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的跟踪档案,记录并有效地监督个体在设计生涯规划及其确定生涯规划后的成长历程,同时有针对性地对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跟踪,给予其相关的生涯规划辅导,及时纠正偏差,以帮助中学生提高综合素质[15]。生涯规划档案和心理健康档案能对每位学生提供切实帮助,为生涯规划辅导和心理咨询提供了重要保证。同时,这也是评估中学生的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

(二)各种心理测验辅助评估

开展各种心理测验,如职业兴趣测验、职业价值观及动机测验、职业能力测验、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验和职业性格测验等等,这些测验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测验前要先充分学习该测验的使用手册,了解测验用途及使用规则。此外,解释测验分数的时候也要得当,测验是为了初步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不是主观给学生“下诊断”和“贴标签”,所以不仅要解释测验分数的意义,还要帮助学生针对测验结果,寻找改进与提高现有状况的方法。

(三)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生涯规划

在中学阶段,各学校可以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活动。内容包括个人探索、职业探索、就业形势和政策、素质拓展训练、成功校友经验分享、模拟招聘、兼职体验等内容,其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帮助中学生合理地思考和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激发其主动学习的动力,帮助中学生了解各类大学及专业的具体情况,提高将来考入大学及专业选择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张春峰.论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通互动[J].教育与职业,2012(17):88-90.

[2]俞国良,曾盼盼.心理健康与生涯规划[J].教育研究,2008,(10):63-67.

[3]江光荣,柳BB,黎少游,等.国内外心理健康素质研究综述[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2(4):27-32.

[4]任卓.初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计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2.

[5]沈之菲.生涯心理辅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85-129.

[6]孔春梅.国外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综述[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9(3):5-9.

[7]吴武典.生涯发展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1):19-21.

[8]胡春森.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模式的探索性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9]程利娜.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J].教学研究,2012,35(4):41-45.

[10]褚庆文,施永斌,孙秋芳,等.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6):656-658.

[11]骆一,郑涌.青春期性心理健康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6,29(3):661-664.

[12]王亚歌.初中阶段生涯发展教育初探[D].上海师范大学,2008.

[13]杨蓁.普通高中职业指导实施途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

[14]何晓丽.青少年生涯教育构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

[15]Nevill D D. The development of career development theory[J].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1997,45(3):288-292.

中学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4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心理健康 教育研究

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来说基本上是好的,但是仍有部分学生身上存有或多或少的心理健康问题,这提醒我们对学生心理健康切不可忽视大意。事实上,一些心理健康问题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中已经导致了不良的后果。如心理承受能力极差,遇到挫折和困难容易走极端,产生轻生的念头,甚至自杀;青少年性成熟早,缺乏正确性意识、性观念;厌学、逃学,直接影响学业;诱发偷窃、流氓等违法犯罪行为,最终沦为青少年犯罪分子。

为了避免上述不良后果,保障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我们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切实转变观念,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端正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有效手段,也是社会发展新形势下对现代学校教育的迫切要求。因此,职业教育的教育者们应当切实的转变教育观念,真正的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放到适当的位置上来。

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们正确认识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独立的知识结构和科学体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和提高,特别是其自我意识、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有着与社会知识和道德规范体系不完全一致的规律,加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会经验少,每个人有不同的心理、生理特性,这些都使得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更加的复杂化和精细化。

因此,在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以讲授积极的、健康的心理现象为主,尽量避免知识的过分专业化和由此产生的消极和不良的后果。另外,还应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以专题的形式对他们进行某一方面的专门教育,使他们对心理问题有一个清晰和正确的认识。

三、发挥同龄共振效应,教会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自我心理保健

基于当前时展的特点和职业教育的现状,有人得出这样一个不等式:教师影响+家长影响

四、通过行为训练,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健康心理

一方面要帮助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增加心理营养,满足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指导学生阅读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或观赏体验存在于大自然、文化艺术、社会中美的因素和事务;确立奋斗目标和方向,并努力去实现;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矫正自身存在的行为问题,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心理。比如可以通过自助训练培养学生自立自主的心理品质,克服依赖心理;通过志向训练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克服惰性心理;通过情感训练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的心理品质,防止闭锁心理;通过合作训练培养学生抗压、抗挫折的心理品质,克服脆弱心理。

五、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检查

中等职业学校应当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由该机构对学生的心理活动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定期处理反映学生心理健康程度的多种量表,将每个学生的心理活动历程、心理健康咨询调查等情况进行测试记录。同时,对心理问题突出的学生进行跟踪测试,由学校心理教师组成小组进行研究,并及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有效的预防心理疾病。

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对人的心理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马上就要走向社会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来说,拥有健康的心理是其未来能够担当大任的保证,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则恰恰是使每个学生获得生动、健康、全面、快乐发展的一条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卫萍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王霞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J].青海教育,2005年,Z2期。

[3]赵红 李桂萍 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实践的发展趋势[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吴先超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年,10期。

中学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5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各个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一是学校和教师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有时把握不准,把心理行为问题和思想道德问题混淆在一起,在处理态度和方法上会出现偏差,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存在偏见,他们凭以往的经验往往认为去心理咨询室咨询就意味着自己又有“问题”了,因而经常采用掩饰或者回避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各种心理困惑和问题。三是有的学校虽设置了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辅导室,并配备了专职心理咨询老师,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但由于心理咨询教师和学生之间接触机会较少,且咨询室每周只能定点开放,加上学生对心理咨询的片面认识,因而很难充分发挥心理咨询的作用。

二、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

(一)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心理问题,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们是不可能接受教育,也不能用心去学习。他们只是在陌生的环境中短时间约束自己,三天过后他们就会“显形”,各种心理问题就会迫不及待地表现出来,所以适时机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学校要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工作体系,逐步建立起分管校长负责,德育工作教师为主体,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纳入学校的师资培养培训计划,对全体教师特别是德育工作教师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提高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课程体系,如在高一年级开设《高中生心理学》课程教学,高二年级开设《职业道德》、《法律基础知识》、《公关礼仪》等课程;高三年级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就业指导》等课程;同时立足职校,以学生成长发展课题为主线,编写或完善一套符合职校学生心理特点的教材。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职业发展的需要,分年级、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设置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如广播、电视、网络、校刊、校报、橱窗等形式,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利用第二课堂活动,如举办业余党校,定期对学生进行党的基础理论、共产主义理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开办“法律学校”(学员为受处分或严重违纪的学生),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特别是对违反学校纪律的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视参加教育的情况及现实表现最终决定对违纪学生的处理意见;通过举办讲座、报告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党的大政方针、国情教育,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教育,职业理想与青春健康教育,遵纪守法打击校园暴力活动,校园优良传统教育等。使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全面渗透到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服务等各项工作中去。

(二)班级管理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队伍。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班主任要以与学生平等、亲密的态度来了解与协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寓心理健康教育于耐心细致、诚挚深入的具体辅导之中,辅助学生自主地调节自身的心理状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班主任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看作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与学生建立一种特殊的关系,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这种关系是班主任平时与学生相处中建立起来的。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与学生相处时间较多这一条件,在教育教学的自然情境中展开心理健康教育。达到“春雨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活动和实践,而组织班队活动是班主任日常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通过德育主题班会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品德、职业道德等方面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如在学生如何处理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上,可以通过造作一个短片再现一个家长的心路历程,从中使孩子知道父母的心声和不易,再通过专家的点评,让学生和家长了解并掌握双方有效沟通的技巧。

(三)积极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

建立心理咨询室,该室的设计基本符合专业心理咨询室的要求,且配合适合需要多媒体设备,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BBS等为学生的心理咨询构建可匿名互动的交流平台。时间上有切实保证,每天中午和放学后设有专人值班。同时设立校园心理咨询热线和心理咨询信箱。每次课外心理辅导做到有档存、有资料、有记录,对咨询学生有反馈,使学生每次都能吃到一顿令人酣畅淋漓的心灵鸡汤。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在进行咨询与辅导时,必须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不要摆出说教、说理的姿态,要引导学生把心里的话说出来,使他们安定情绪,减轻紧张程度。第二,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理解学生、理解其苦恼之处,进行共感性的心理辅导。第三,把学生的心理辅导与思想政治教育区分开来,不要一味指责学生的行为,甚至贴标签、扣帽子。要做到认真地倾听,全面地接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第四,不要单方面中止咨询,要有计划、有阶段地进行,以情感疏导为中心,使学生达到情绪上的解放,让其体验心理辅导后的愉悦。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可能有些问题只能感受不能提出,如果被动地遵循心理咨询的自愿求助原则,许多学生就会永远徘徊在心理咨询室外,失去许多成长的契机。心理教师必须带着职业的敏感度和高度的责任心,主动接近学生,及时地给学生们以恰当的指导和帮助,使他们得到适宜的心理援助。

(四)把心理健康教育延伸到学生家庭

中学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6

关键词:体育教学 健康 促进心理健康

课程标准提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就要求教师面对新课标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启发、引导并帮助学生进行实践体验,有针对性地纠正心理缺陷,提高心理品质,克服心理障碍等。

一、当前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原因

据有关文献报道大约32%的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抗挫折能力、意志力、危机意识、协作精神等都比较薄弱。随着对知识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社会与家庭重心都放到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而忽略了对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大多数学校也偏重于抓学生的智力因素培养,而忽略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同时学生缺乏必要的心理辅导,造成部分学生心理素质比较差,调整心态的能力较弱,遇到困难挫折易造成心理疾病。再者,我国独生子女群体的日益扩大,家长的过分溺爱使学生的许多意志品质不能得到更好的锻炼,如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

二、优化体育课堂氛围,促进心理健康教育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着重培养学生互相合作学习的习惯,使学生在一种心情平静、愉快而活泼的气氛中学习。如:集体跳长绳游戏、接力跑游戏等集体游戏活动,使学生的思想、智力、意志、体力得到了锻炼提高,同时也让学生在比赛中体验到了胜利的喜悦,培养了健康的心态。另外,教师应注意学生的活动,关心学生的情绪状态。如可以拍拍学生的肩膀表示鼓励、肯定、赞赏,也可以发出提醒、警告、停止的信号,或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及优美的示范动作唤起学生的兴趣,使每个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

三、课堂教法灵活,突出心理健康教育

(1)教学中,精心设计,布置一个宽松的练习环境和良好的锻炼氛围,能够

诱发学生对学习极大的兴趣,引导学生较快地进入角色.如音乐导入法:武术教学中,采用古典音乐,边武边乐的形式导入。

(2)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如在学生了解某一游戏的方法后,要求学生针对游戏方法、规则适当变化,然后再根据改编后的游戏进行活动,真正让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促进他们更自觉、更认真地上好每节课,同时克服思想上的紧张、锻炼口语表达能力,消除学生闭锁的心理和紧张的情绪,提高交往能力,增强心理适应能力。

(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体育运动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自己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的表现出来。在比较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学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培养和提高社会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和各种能力,使自己成为更能适应社会的人。

(4)培养学生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在体育课堂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做情绪的主人。对于教师而言,要尽量减少对学生的劣性刺激,引导学生主动改变自己的态度、认识和评价,通过冷静思考、理性思维、角色换位等方法化解劣性情绪,避免行为失控。另外,当情绪产生后,要帮助学生建立心理防御机制,通过升华、补偿和转移等积极的防御方法缓解消极情绪,或者通过自我安慰、适度宣泄、合理推诿等中性的自我心理防御机制暂时缓解不良情绪,避免情绪恶化和行为失当。

四、利用运动项目促进心理健康

体育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运动技术水平以及身体素质状况,利用运动项目本身的特点,促进心理健康。如:篮、排、足球以及接力跑等集体项目,在对抗过程中会让人慢慢改变孤僻习性,逐步适应与同伴的交往,团结互助;游泳、单双杠、跳马等项目,则会使学生在运动中不断克服胆怯心理,消除腼腆和自卑心理障碍;参加乒乓球、网球、羽毛球、跨栏、跳高和跳远等活动,可克服犹豫、徘徊、优柔寡断的心理障碍,个性会变得坚强、果断;下棋、打太极拳、气功等项目对调节神经活动,增强控制能力,克服急躁冲动的弱点有一定的益处。

体育教学是促进健康的有效手段,体育活动能让学生乐于同他人交往,融于集体中,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做到人际关系和谐。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和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我们唯有不断的探索和思考,才能更合理更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4月第一版

2、祝蓓里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学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7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契机;心理品质

一、挖掘教材中的积极因素,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语文学科是语言教育和情感体验的结合,小学语文教材涵盖的内容广泛,既有语言文字训练的内容,也有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还包含着许多心理因素信息。教师应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内容中的心理因素,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体验并内化为自身品质,同时,利用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特点,来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和语文学科紧密结合起来。

二、直接与文本对话,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有的教材心理教育因素比较明显,可以直接利用文本,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从而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如:教《艾滋病小斗士》这篇课文,我让学生先带着问题去读课文:“为什么恩科西的去世会引起全世界的轰动?”再通过“恩科西做了什么,同学们和恩科西差不多大,又做了什么?”进行对比。学生体会了一个人究竟如何面对天灾,同时也感悟到面对困难要坚持不懈。这样,通过学生的自我感悟促使他们自觉地树立自立意识,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三、寻找切入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去探索、发现、发掘,从而在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升华。

如:在教学《最大的麦穗》一文时,在和学生通读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苏格拉底教育弟子的这件事,阐述了怎样一个道理?有的学生说:“人的一生就是在追究利益的最大化。”有的学生说:“无论利益大小,拿到手里的才是实实在在的。”针对学生截然不同的观点,我适时通过讲《小猫钓鱼》的故事,告诉学生机遇是不会从天而降的,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善于抓住机会,所以,我们不可能一步登天,要努力学习知识,而不是坐等机遇。在生活、学习中都尽力去做,而不是左顾右盼,坐等最大的“麦穗”光顾。

通过教师巧妙的设计和引导,以教材为载体,把心理健康教育寓于语文教学过程中。

四、抓住课堂中的教育契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在师生的双向活动中,占用最长时间的就是课堂教学。那如何把这个重要时段充分利用起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一般情况下,教材中出现心理健康渗透因素的时候,自然是最好的机会,但有时候又不能分割课堂教学的整体,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抓住恰当的教学契机。课堂上的教育契机,往往会在四种情况下发现:其一是兴趣激发的时候。有了兴趣,才会使思考更主动,产生的教育效果就好。其二是在情感勃发的时候。当情感处于饱满状态的时候,激昂、敬佩、震撼等都有助于学生去选择健康有益的心理品质。其三是在思维萌发的时候。其四是学习的主动性产生的时候。总之,教学中契机的出现有时是偶然的、不确定的,这就要求教师自己去用心寻找,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就像古诗所言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要像春雨润物那样,悄无声息地去滋润学生的心田,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而是协助学生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接纳自我,尽量发挥他们的潜力,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秋英.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探索,1996(5).

中学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8

关键词:中职生;心理特点;心理教育

中职学校的学生正值青春期,心理、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下面笔者就谈谈中职生的心理特点及对他们的教育。

一、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

1.存在自卑感

现在的学生多出生在90年代末,经济相对富裕,家庭中孩子比较少,在家庭中得到了所有家庭成员的宠爱,没有经历过任何困难与挫折。一旦遇到挫折,情绪极易转向反面,产生自卑感,甚至是悲观失望的消极心理。如果在学校犯了错误,他们不会从自身寻找原因,而是想方设法地寻找借口,有的甚至跟教师顶撞来发泄自己的不满;有的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接受不了教师的批评教育,不能正确对待困难、解决困难。

2.存在叛逆心理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身体和心理发展逐渐趋于成熟,思想上还比较幼稚,经常自以为是,对于成人的说教不以为然。另外,由于家庭和社会的原因,加剧了这一时期学生心理不良倾向的产生,弟弟或妹妹的到来改变了他们的生活,父母对小孩子的照顾多些,给他们造成错觉,认为父母不再喜欢他们了。因此,他们开始做出叛逆行为,以此吸引父母的注意力。

3.自理能力和集体意识差

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父母一手包办了所有的日常琐事,加上中学阶段学习压力较大,他们没有时间做家务,所以到了学校经常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如何去做,缺乏一定的自理能力。在家自己说了算,到了学校仍旧我行我素,没有集体意识,不会处理和同学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紧张。

二、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1.防患于未然,提前打好“预防针”

教育是一种超前行为,教师应该具有超前意识,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前制订教育方案,把可能发生的问题想在前面,不要等问题发生了,再想对策。于是学生一入学,笔者总是先做好学生工作,充分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把可能出现的一些不良行为指出来,让学生在做事之前三思而后行,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2.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教师的教育和引导,师生关系是学校这一特殊领域里人与人之间的主要社会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前提。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接受教师的批评,也会让学生愿意自我反省并改正错误。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使班级产生温馨和谐的气氛,师生心情欢畅,心理相容。反之,则会使教师无法获得学生的信任。

职业学校的学生,在中学时学习成绩不理想,很少受到教师的关注,也常常受到父母的批评,到了新的学校他们很想表现自己,重塑新的自我,这就需要教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他们感知教师是发自内心地对待他们,从而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爱不等于一味迁就,“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师要严格要求他们,给他们制订规章制度,既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又在他们面前树立威信,约束言行。教师既要做“慈母”又要做“严父”,让学生接受教育,促进身心健康成长。教师的爱护与关心会给他们增强信心,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使他们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积极引导,“耐心”教育

教育学生是“心”的教育,除了“爱心”,“耐心”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教育过程中,笔者逐渐认识到一味地批评指责只会让学生更加反感,达不到教育效果,甚至加重学生的逆反心理。所以当学生有了错误,教师要冷静下来,帮他们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并讲明道理,让学生心服口服,主动承认错误,同时找出学生的优点加以鼓励,帮他们树立信心,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从而努力表现自己,重塑新的自我。

4.家校结合,构建和谐的教育链接

学校教育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当学生有了问题时,教师要及时和家长沟通,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形式,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也让学生知道父母对自己的关心,给他们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解开学生的心结。在家长的配合下,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5.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随机教育

中学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9

一、关于心理健康的界定

心理健康不只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还指一种持续的积极发展的心理状况。在这种状况下主体能做出良好的适应,能充分发挥身心潜能。目前在我国,心理健康既指心理健康状态,也指维持心理健康、预防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进而全面提高人的心理素质的过程。心理健康应该是一种持续稳定的心理状态,具有正常的智力、正常的群体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和融洽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乐于学习和工作,乐于与人交往,善于与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善于接受别人的帮助,正常地进行友谊和恋爱。

二、传统德育的范畴

传统德育工作是教育工作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段的要求对学生施加政治、思想、道德的影响,使其具有一定的政治观点、立场以及一定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的活动。它是以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的。主要解决学生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规范及法律意识等方面的问题。

传统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法律行为规范的教育,主要是为了使学生在政治观念、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及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意识等较高层次上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它关注的是社会对个人的政治、思想、行为规范方面的要求。但忽视了学生最一般、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如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应付挫折等,而这些问题对于正处在成长发育期的中学生来说是事关重要的,甚至是影响其一生的问题。一部分家长和教师受“以德为先”教育观念的影响较深,把好学生等同于心理健康的学生,缺乏对学生心理的人文关怀。

三、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新课题

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一个新课题,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学习、生活、择业和人际关系,培养健全人格的手段和有效途径。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按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尽可能充分发展并提高学生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赋予德育工作的新要求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曾指出:“我国正处于一个变革时期,这个变革包括几千年沿袭下来的文化观念变革,人群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适应不良而产生的各种心理障碍。”当今青少年面对的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激烈竞争和升学、就业压力,在如此严酷的生存形势下,具有稳定而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谐的人际关系。在挫折面前具有调整情绪的能力、能够积极发掘个人内在潜力、合理控制压力等心理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健康的心理将是青少年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时代要发展、人才要发展,德育工作也要发展,这才符合科学发展观。心理健康教育将是时代赋予德育工作的新要求。

(二)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人才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可以说人才是21世纪最宝贵的财富。作为人才,要具有包括生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在内的全面的素质水平。其中心理素质(以心理健康为标志)是生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中介,也是我们要关注的作为“人”的最基本需要,因为他们面对的可能是比常人更激烈的竞争与挑战。也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才是一个真正能为社会服务的人才。而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要靠教育。早在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建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上,雅克・德洛尔主席就提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是未来教育的四大基础支柱,这四个方面都涉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在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同时,深入广泛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为了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需要,我国也对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1996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十分重要的内容”。

《中国教育和改革发展纲要》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积极开展青春期卫生教育和指导,通过各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

由此看来,新时期的教育工作已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德育工作中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三)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中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

中学时期正是人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得到发展和成熟的关键时期。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是一个从儿童到成年的过渡期。因此,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身上既带有儿童期的痕迹,又有成人期萌芽的东西,他们从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都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很多心理学家把这一时期称为“矛盾动荡期”或“危机期”。发展心理学认为,青少年在此阶段的发展有如下显著特征:

1. 自我意识、独立性增强。此时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萌发,“我”真正出现,渴望独立的愿望日益强烈,出现“成人感”。

2. 逆反心理加重。因其成人感的出现,独立生活的愿望强烈,一方面想摆脱家长,自作主张;另一方面又必须依赖家长。面对父母的唠叨、学业的压力,进而产生逆反心理。这是此时期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但自控能力差的表现,也是面向成人的闭锁性心理特征。

3. 学习信心减弱,容易产生挫折感。

4. 同伴关系越来越重要,具有较强的群体观念。多数青少年常感到在群体中有安全感。言谈举止、衣着打扮互相影响,信任同伴胜过家长和老师。

5. 性别角色意识增强。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社会性别角色意识增强,男女意识已完全形成,行为上注意自己的形象塑造,并开始对异性表现得非常敏感,关注自己在异性眼中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