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科技人才培养集锦9篇

时间:2023-08-24 17:15:01

科技人才培养

科技人才培养范文1

社会资本最早由法国社会学者布迪厄所提出。他认为,社会资本是指个人或团体所拥有的社会连带加总,而社会资本的获得,则需要靠连带的建立与维持。罗伯特•普特南认为,社会资本就是社会组织特征,在信任、规范网络关系中,形成协调行为来提高整体社会效率。他将社会资本理念引入到政治学研究之中,找到了解决集体选择无理性困境的途径,即大力发展社会资本。②美国华裔学者林南则认为,社会资本即是“期望在市场中获得回报的资源投资”。③社会资本是“镶嵌在社会网络中可达到的资源,因为个人社会资本透过社会连带而得。”他以三个结构的概念来观察社会资本的意蕴:连带的广度;连带的高度;连带的多样性。这三项所指涉的已不止于网络连带,而是这些连带在个人中心社会网中表现出的结构特质。换言之,个人中心网络的结构形态亦决定了镶嵌其中的资源含量。④本文选取林南社会资本理论作为分析工具。林南的社会资本理论可以用来证实我国女性教育科技人才在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和制度资本方面,与男性存在的差异。社会群体由于优势或弱势的结构位置与社会网络,决定了其对社会资本的不同汲取能力。资本投资和制度领域中的性别差异,决定了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存在明显的性别总量、行业和影响力等方面的差异。厘清社会资本的性别差异,可以使社会有序性得以增强,欺诈行为得以减少,让国民更具安全感、享有更广泛的民主,并加速各种社会团体的横向联合活动和团队协作;使人们能够获得非正式的保险,并促使社会成员之间具有更为密切的联系,从而加快信息的流动和信息共享。⑤因此,运用社会资本理论来分析当前女性教育科技人才的性别差异问题,无疑有相当的契合性。有鉴于此,拟借助社会资本理论对湖北省女性教育科技人才成长作一有效探讨。

二、社会资本获取的性别差异:女性教育科技人才社会支持网络问题分析

林南将资本定义为期望在市场中获得回报的资源投资,通过对资本的内涵界定,引出资本的中心主题。即在社会关系中获得资源,资本的获得会引发结构约束和机会问题,及行动者的行动和选择的问题。同时,形成资源、等级制、网络与同质交往的基本结构,以及资源、动机与互动的行动基础。我国科技人才显失公平的性别歧视,是科技结构基础和行动的突出表现,具体体现为性别的投资不同。在大多数时候,可以预计科技与经济对男性和女性提供有差别回报,导致社会资源更乐于把资本投给男性而不是女性,男性在人力资本和社会网络的扩展上都比女性有优势,主流的社会规则为男性和女性在科技发展中提供了不同资本的发展机会。男性可以通过制度和潜规则去建立广泛的、异质的科技资本,而女性获得的资本在数量上会少于男性科技工作者,科研的影响力远低于应有作用。笔者采取“个体中心网”方法,根据教育部门女性科技人才的特点,考察了女性科技人员的微观社会资本状况。发现在培训频数维度上,70%女性教育科技人员获得培训频数低于4次,多数集中在2次以下,甚至有些女性教育科技工作者长期埋头于科研或办公室工作。在技术级别方面,呈现出象牙式样的分布。女性教育科技工作者集中在初级、中级技术级别,而具有技术示范和影响的高级分布较少,为男性的39.25%。从职务角度看,只有6.62%女性教育科技工作人员承担领导职务,其中有相当部分为制度要求的性别比例所致。因此,湖北省女性教育科技人才在社会网络的嵌入资源方面要比男性匮乏得多。社会资本命题,即为行动的成功与社会资本正相关。获取和使用好的社会资本促进更成功的行动,教育科技资源的资本回报具有重要的性别差异。即使男性和女性拥有相同质量和数量的资本,他们在教育科技领域中也会出现两种不同结果,男性比女性将得到更多的科技奖励,包括高职称、高声望和高收入。对于社会资本的回报欠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由于认识能力或意愿导致合适资本动员差异,女性在通往科技道路上,没有使用最好的社会网络形成的社会资本。

根据社会资本理论,我们可以把“关系”视为社会资本的一种表现形式和存在方式,只不过它是一种特殊的“非正式”的社会资本。⑥但是,女性教育科技人才不能寻找、确认和被接纳到社会关系中,甚至对科技回报产生动摇。相关利益主体的努力程度不同,导致不愿为女性科技能力进行投资,并担心浪费对其投资的社会成本,包括女性自身与她们的家庭同样不会期望她们在科技领域有所作为。社会资本吸取实际是理下的结果,是主动的投资活动。因此,社会资本具有显著的型构理论下构建主义特征。通过资源重组与构建,获取自我发展资本利益。⑦抽样调查分析表明,湖北在“两院院士、863计划”国家顶级女性科技人才方面是空白。获“国家自然科学奖”的1.96%,少部分人获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由于顶层级科技人才结构中女性所占比例少,实际社会资本的回报率较低,使得女性与科技相分离。道格拉斯•C•诺斯认为,制度可以简单地定义为一个社会中的博弈规则,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林南认为,由组织、网络、个体行动者镶嵌了制度场域,即社会与制度场域是等价的,由组织—社会的制度同构、组织网络的制度同构,组成人力资本和制度资本,支配着科技领域资源的分配和交易。制度资本从组织上反映出有关的社会文化和技能,核心是由制度场域中所认可的价值、规则和规范。制度中的组织成本主要由宏观的社会资本组成,反映社会制度的价值取向和资源分配的流向,更能够看出资本的可控制性。“宏观层次的社会资本定义,或称嵌入结构的观点,这种观点将社会资本与集体行动和公共政策联系起来。”⑧调查发现,女性教育科技人员集中于优势的权力行业。一方面,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和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中的教育部门,成为女性专业技术人员主要的分布领域,新兴的金融、房地产、居民服务、信息等产业日益成为女性科技人员流向的盲点。另一方面,发展中的女性教育科技人才社会资本中的性别差异不容忽视,存在明显的性别排斥和差异,许多女性专业技术人员处于弱势地位和边缘化状态。

三、结构与行动的双重优化:女性教育科技人才成长的社会支持资本重构

文化资本是储存于个体和社会之中的文化知识,是文化修养和技能组合,通过先天和后天环境塑造的,而文化将在一定程度上和制度结合,形成体制化的文化资本,如教育文凭、证书,更包含了社会整体价值取向。⑨在科技性别文化构建之中,要树立社会性别意识文化,即在政策制定、实施、评估之中,考虑性别置于男性和女性的影响,置于科技的效力不同,而实施有差异的标准。如果以统一的标准衡量男性和女性科技人才,或以男性作为衡量女性标准,将会以形式公平掩盖内容的公正。男性和女性在工作能力方面的均值相接近。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情况下,t统计量的概率P值0.025大于0.05,故应接受零假设。因此,认为两个总体的均值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也就是说,该高校男女教育科技人才的工作能力不存在显著差异,这就回击了那些认为女性工作能力天然弱于男性的理论。但是,社会对女性能力的低估,造成女性教育科技人才难以被委以重任,重大课题项目女性往往只能作为男性的副手。一旦女性不被重视,出现一个严重的后果就是女性逐步退出科研领域。实证分析证明,女性科技人才的自身能力不弱于男性科技人才,社会对女性科技人才的偏见,是阻碍女性科技人才成长的重要原因。制度化的组织是一种特别的组织,它的目的或使命是对行动者进行训练与灌输,使之具有符合现行制度的仪式与行为的价值与技能。它们不同于其他组织,因为它们是“加工”而不是使用或保留行动者。在制度化的组织内部,行动者参与组织与制度场域中的组织交换时,从交换中获得经验,获得权威位置和制度资本。在组织外部,与资源丰富的组织有联系,标示着行动者也获得了制度性技能,形成性别网络的资本。在激励机制中,应专门针对女性科技人才特点,对有重要贡献的女性科技人才予以重奖,提升对女性科技人才的财政支撑与补贴,尤其应保障生育期间的各项权利。在人才等级评估机制中,应适当以制度形式对女性在年龄、科技贡献度、学历等方面,适用与男性不同的评选机制,从而从政策和法律角度确保女性社会价值得到确认和补偿。在培训机制中,满足女性科技人才发展所需的经费、时间、机会等,以逐步消除性别差异与歧视,重视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建设,为其提供更多技能培训的机会。在更新机制中,新学科急需的、技术力量发展单薄的组织,可以对有特殊贡献的女性科技人才的退休年龄适当延长

科技人才培养范文2

关键词:企业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制度保障

作者简介:张爽(1979-),女,浙江慈溪人,上海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社会保障研究室,助理研究员。(上海 200042)

中图分类号:F27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3-0018-02

企业间的竞争从本质上来说是科技人才的竞争,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科技人才队伍,是现代企业保持自身竞争力、决胜市场最为关键的要素。企业科技人才的来源可以采用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方式,笔者认为,企业应立足于自身培养适用的科技人才,这样能使广大科技人才对企业具有较高的忠诚度,也更熟悉和适应企业发展需要。因此,要根据各企业发展需求以及科技人才成长规律,鼓励支持企业建立起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促使企业成为孕育科技人才的摇篮,这既是促进科技人才涌现和提高科技人才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新时期企业发展与生存的必由之路。

一、企业科技人才培养所面临的挑战

当前,审视我国企业科技人才培养培训工作发展现状,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企业科技人才培养制度建设相对滞后

我国至今还没有制定有关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教育培养的专项法律法规,造成企业科技人才培养工作在制度设计、经费投入等方面得不到法律法规保障,企业科技人才培养工作一切依赖于企业内部的重视程度,重视的多投入,不重视就少投入,存在极大的不平衡性。科技人才在职培养涉及面广,有许多与企业科技人才培养相关联的配套政策运行机制需进一步探索突破与规范指导。如科技人才培养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培训成效与人才使用结合机制、科技成果发明奖励机制等。

2.缺乏对企业科技人才培养系统的规划设计

企业科技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根据岗位需求对科技人才培养培训进行系统规划设计,对培训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目前不少企业对科技人才培养培训有着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为了培训而培训。在培养培训内容上,缺乏对企业科技人才培养目的、培养目标、培训成效反馈等方面进行的整体设计与分析,致使培养培训的内容针对性不强,导致无法达到企业人才培养的预期目标。在培训方式上,不少培训的形式单一、培训内容脱离科技人才发展需求,培训以知识传授方法为主,效果欠佳。同时,不少企业忽视培养培训的效果考核监督和人才选拔,没有将科技人才培养培训与岗位设置、激励措施、反馈机制结合起来,致使科技人才缺乏培训动力。

3.缺乏对企业科技人才培养的持续投入

科技人才培养是在培训基础上的一种长期投资,不少企业对科技人才培养培训的内驱动力不足,普遍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规模小、财力弱、培训资金不足等原因成为了不少中小企业不愿对科技人才持续投资的借口,不少企业对员工培训投入普遍较低,即使是短期员工培训投资都得不到重视和保证,而长期的、高投入的人才培养投资,对部分中小企业而言更是一种奢望。

4.企业科技人才培养的专业化程度仍需进一步提高

在某个生产领域要实现技术自主创新,搞技术研发的企业科技人才必须是专业程度很高的“专才型”科技人才。而目前我国不少企业对科技人才培养有过分强调“通才”或“全才”培养的倾向。以汽车工程师培养为例,中国企业培养的汽车工程师往往是“通才型”,对整车各个部件的工艺都懂一点,但就某一领域的专一性和深究性不够,这样的科技人才要就某一方面实现技术创新突破比较困难。反观德国企业汽车工程师的培养,在其职业生涯就汽车某一生产领域研究较深,属于“专才型”培养。如研究紧固件的工程师在其职业生涯只专注于紧固器件的制造与设计,对紧固件的生产设计研究又深又专,而对汽车其他生产领域基本不涉及。对中德两国的汽车工程师专业化培养模式进行比较,显然是德国工程师更容易实现技术的突破与创新。

二、建立企业科技人才有效培养模式

为了获得企业竞争优势,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科技人才的教育培养工作,塑造和留住优秀科技人才。建立企业科技人才有效培养模式的现实意义在于:帮助企业科技人才及时更新知识、提升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和竞争力;提高企业科技人才的责任感和忠诚度,传播企业文化、沟通信息、增强团队意识,改变科技人才对企业的义务感、认同感和信赖感,提高科技人才的自律意识和凝聚力;有利于吸引和留住优秀科技人才,使优秀科技人才通过培训实现自身发展,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重视,有效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1.创新实践式培养

优秀的创新科技人才一定是在重大工程和技术创新实践中成长起来的,要注重在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复杂问题、应对重点项目和重大工程挑战的实践中培养塑造科技人才。企业要促进科技人才培养塑造与项目工程建设的有机交融,根据企业发展需求,以企业重大工程项目和科技项目为载体,为科技人才提供创新实践、施展才华的事业平台,采取产业聚才、项目育才、核心人才带动培养等多种方式培养创新科技人才。鼓励支持企业加大对创新核心科技人才、创新重大项目的资助和支持力度,促使优势资源向核心人才和关键项目倾斜,对重大工程项目和科技攻关项目实行专项评估申领、专项监督运行、专项审计验收制度,并在人才团队建设、财力配置、设备使用、项目经费分配等方面给予充分的支持,重点扶持培育一批科技创新团队和科技领军人才。在做好项目考核评价工作的同时,做好科技人才的业绩考核和奖励工作,使项目工程成为人才筛选工程、培育工程、激励工程。要深化和加强企业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在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博士实验基地,组织和引导在站博士后与企业合作开展项目研究,利用博士后专业优势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实现企业科研项目与博士后等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对接。

2.产学研结合式培养

以产学研合作为平台,建立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中介机构贯通互动的科技人才产学研合作式培养模式,培养造就一批优秀的企业实战型科技人才。要探索建立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中介机构联合培养企业科技人才的机制,充分结合并发挥高校学科综合与基础理论的优势、科研院所研究实力与创新资源的优势、企业实践平台与技术研发的优势、中介机构信息与服务的优势,构建基地—项目—人才一体化的企业科技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和促进产、学、研之间的融合,推动企业、高校、研发机构联手组建跨学科、跨系统、跨行业的企业科技人才培养“联合舰队”。同时,鼓励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业的科研人员进行贯通交流,着重培养应用科技类、工程技术类企业科技人才的科技创新能力与科技成果转化能力。鼓励企业将研发机构和人才培训基地设在高校,鼓励高校与企业共建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

3.国际开放式培养

要准确把握国际上的研究开发活动和科技创新模式的新变化、新特点,广泛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构筑国际化的企业科技人才开放式培养模式,强化企业科技人才国际化能力素质建设,支持企业在国际竞争与运行中培养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科技人才。要鼓励支持企业大力开展同国外及港澳台地区的科技人才培训合作项目,有计划地选送优秀科技人才赴海外培训、考察、研修和实践交流。鼓励支持企业与国际知名高校、跨国企业、国际组织的合作,联合建立海外培训基地。积极推进企业与国外企业的交流与合作,鼓励企业科技人才通过民间出访、商业流等多种渠道,去国外企业学习国际先进的实用技术,提高专业素质。探索以实习和任务驱动的方式培养科技人才,要求赴境外的科技人才在国外工作、实习期间,要通过完成行业内的科技项目或任务的方式,更多地接触国外同行前沿科研技术的机会,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鼓励与促进企业科技人才参与国际科学技术合作交流,支持企业科技人才参与国际重大科技计划、科技工程、学术研究等活动,支持企业科技人才出国(境)参加各类国际学术会议,鼓励和支持企业科技人才积极参加国内举办的各类国际化教育培训活动,让企业科技人才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各类国际合作、培训学习与实践交流。

4.自主研修式培养

支持和引导科技人才进行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主投入的自主研修式培养。用政策引导支持企业科技人才积极参与各类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开设的各类研修班,包括英语、计算机、专业培训课程等。根据各个专业领域设计科技项目专题研讨主题,组织相关专业的科技人才参与在线主题研讨与。加强远程教育和在线培训,组织企业科技人才自主进行网上在线学习,使科技人才不受时间和场地限制自主选择学习课程,在网上实现教、学、考、管等学习考核功能。健全企业科技人才读书制度,规定每人每年必须认真阅读一定数量的专业书籍,书目可以自选和推荐相结合,并通过网络交流分享读书心得。鼓励支持企业科技人才自主参加大学或社会举办的各类讲座。要求科技人才每2~3年撰写一份个人研修报告,总结研修成效。

三、企业科技人才有效培养模式运行的制度保障

制度是企业科技人才有效培养模式运行的支撑与保障,用规范的制度安排来保证企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培训工作有法可依、有据可循,以确保企业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有效运行尤为关键。

1.加强科技人才管理立法

为了保护企业科技人才的合法权益,充分调动企业科技人才创新研发的积极性、创造性,要从国家层面通过立法为企业科技人才培养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尽快研究出台《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能力评价管理条例》、《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管理条例》等,规范企业科技人才教育培训、职业能力评价、资格证书考试等环节,推进科技人才培养的法规建设进程。同时,要重视科技人才创新实践的产权保护,研究制定《技术专利保护条例》、《竞业禁止条例》和《加强科技人员流动中技术秘密管理办法》等法规,在制度上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执行力,形成有偿使用研究成果和专利的社会氛围和运行规程。同时,要加强重要人才安全防范,对掌握国家经济、科技、国防核心秘密和尖端技术的企业科技高端人才要规范流动,确保国家高级人才和顶尖技术的安全。

2.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

要保证企业科技人才教育培训工作的稳定开展,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作为保障。要帮助企业树立教育培训人才是收益最大的观念,将科技人才教育培训投入看成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投资性投入。企业要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员工继续教育投入的有关规定,努力提高科技人才教育培训经费所占工资总额的比例,把企业科技人才培养经费列入年度预算,确保教育培训经费投入。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培训经费占工资总额的比例一般不少于3%,一些知识、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培训经费占工资总额的比例达到10%以上。因此,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科技人才教育培训经费保障制度,完善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分担的人力资本投入机制,拓宽多元化教育培训投资渠道,不断加大企业科技人才培养培训的经费投入。

3.建立规范的培训激励机制

要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企业科技人才在职培训制度,确保科技人才每年脱产学习时间累计达到一定要求。鼓励支持企业根据在职培训、脱产培训等不同形式,制定科技人才继续教育和能力培训的相关管理办法,企业要根据每一个技术岗位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要求,明确科技人才的岗位培训目标与流程。要健全和完善科技人才教育培训统计、登记、评估、考核和奖励制度,把培训成效与职务晋升、人才流动、职业转换结合起来,落实培训和人才选拔使用相结合的制度。企业对科技人才培养要考虑到科技人才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阶梯的设计,激发科技人才自我发展的动力,促进企业与科技人才的和谐发展。

4.建立创新导向的成果奖励机制

支持企业建立完善的向创新科技人才倾斜的成果奖励机制,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创造动力。支持企业积极探索技术要素和研发成果要素等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和办法,采取协议工资、项目工资、专项津贴、一次性奖励等实现智力要素参与分配。以项目为载体,支持企业建立完善的职务发明奖励制度,明确职务发明人的权力,提高职务发明人的地位,加大职务发明人的奖酬力度。鼓励支持企业对掌握核心技术、为企业中长期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进行分配激励。支持企业加大对个人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支持将专利、科技发明和原创科研成果等无形资产转化为货币或股权,完善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科技成果折股、股权奖励、科技成果收益分成的实施办法,实现科技成果参与分配。

5.建立专业工程师评价认定机制

要围绕创新能力建设,根据不同领域、不同类型企业科技人才的特点,构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符合企业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的新型的专业工程师制度。在政府推动引导、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建立有充分自律机制、公益性、独立的工程师学会。制定专业工程师管理和开发政策,协助工程师学会推出一批专业标准,积极为企业科技人才开展专业工程师资格认证。以强化继续教育和注册会员为抓手,吸收广大企业科技人才成为工程师学会会员,帮助他们提高职业能力和专业水平,改善知识能力结构,促进企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以国际互认为目标,逐步实现工程师资格的国际互认,促进工程师发展和推动交流,形成与国际惯例相符合、管理运作规范、社会认可度较高的专业工程师制度。

参考文献:

[1]卓玲.广东省中小企业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及应对策略[J].企业经济,2007,(1).

[2]张彦宁.再造竞争优势——中国企业科技自主创新[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

科技人才培养范文3

关键词:科技;创新能力;创新人才;培养

无论是透过“李约瑟问题”,还是纵观一百多年来世界上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诺贝尔奖获奖情况,都折射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低下与落后。如何能够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以加快赶超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笔者认为,科技发展与创新的根本动力在人,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活动,人是这项社会活动中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科技创新能力是以具备一定开拓创新能力的人为前提条件的。因此,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必须以培养科技人才为前提,要有一个系统的、科学的、全面综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一、从科技创新内涵看我国人才培养

科技创新包括科学创新、技术创新、科学与技术创新三个方面。科学创新主要是指在基础理论研究中发现事物的本质和原理、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的过程;技术创新具体指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商品化即科技成果变成商品在市场上得以销售、实现其价值从而获得经济效益的过程;科学与技术创新是指在基础科学创新过程中同时伴有应用研究的创新。上述三个方面的创新活动既是科学理论、科学规律的发展,又是技术原理的发明和创造,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科学创新是资金向知识的转化,而技术创新则是在资本的支持下,使知识通过市场向效益、利润的转化。促使资金向知识转化和使知识向效益与利润转化的过程是人的思维活动借助外在辅助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整个转化过程中人是关键,人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等程度的高低决定了人才水平的大小。因此,人才培养就是要培养人们对待科学技术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人们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热情,不断挖掘人们的科学技术创新能力。

创新者的科技创新能力主要来自学习和培养,学习和培养的过程既是个自主的过程又是个受动的过程。在这个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不仅与培养模式、学习方法、学习技巧等直接作用于学习者的因素有关,还与社会环境、文化底蕴、社会价值观念等间接作用于学习者的因素有关。因此,要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要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培育创新文化、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等宏观方面入手,创新培养模式—彻底打破应试教育,培养学习者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技巧等微观环节。要从源头、从幼儿、从家庭教育等各个环节开始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

二、从我国科技创新现状看人才培养

从科技创新的性质表征、行为表现、创新体现的意义看,可把科技创新划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的创新是以传统技术路线和工艺流程为基础而进行的技术措施和技术诀窍的创新;第二层次的创新是对技术路线和工艺流程的创新;第三层次的创新是对技术原理的变革和创新;第四个层次的创新主要是指基础科学理论的新发现和新发明。其中,第一、二层次是沿着当前(有的是世界水平)的技术理论和发展路线,应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和实验手段,探索性地去做出新发现、发明和创造。我国目前主要走的就是这条路线。1986年3月2日,王淦昌、王大珩等四位老科学家上书中央,建议跟踪研究世界高技术发展。同年3月5日,邓小平同志批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随后制定了“863”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简称),选择了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动化、能源、新材料等7个领域实施重点突破。这条科技创新路线的特点是,在引进先进技术基础上的创新,基本上是沿着别人的发展道路走,技术路线是成熟的,技术源头在别人手里。搞技术引进进行跟踪研究并创新,出发点是积极的,但由于缺乏高层次人才,使得我们在走这条线的过程中常常陷入困境:越赶越远,越超越落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根据国际社会不平衡发展的现实,将地区发展划分为三类,即传统发展地区、依附发展地区、内源发展地区。从我国科技发展的角度看,目前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已走出了传统发展阶段,正处于依附发展阶段,与内源发展阶段还有相当一段距离。依附发展的主要特征是我们的社会一定程度上勇于拿来西方科学技术创新的成果为己用,但是社会内部根本上还缺乏科技创新的能力,科学发展水平依赖于外部思想的引进强度。我们目前所面临的任务就是由依附发展阶段向内源发展阶段过渡和转变,要实现这一发展目标的根本靠人才。

从科技创新的层次性和科技发展的阶段性两个方面的分析,揭示出我国现阶段科技创新水平,这样的发展水平对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是很不合适宜的。要想在国际大舞台立于不败之地,我们迫切需要造就战略科学家和领衔科学家,这已成为我国科技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是新时期科技人才工作的基本要求;要造就大批科技创新人才,要坚持科技创新与人才开发相结合,科研与高级人才培养相结合,培养人才和引进人才相结合,制度创新与创造环境相结合,这是培养科技人才的基本路线。

三、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

关于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关系已受到许多专家和学者乃至社会工作者的重视,目前关于人才培养研究的视角和重点落在高等教育这块阵地上,普遍认为科技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是由高等教育部门承担。但是,笔者认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是高等教育问题,更是整个社会教育问题;不仅是阶段性的单一培养问题,更是持续性多元化的教育熏陶问题;不仅是社会如何培养的问题,更是个人如何学习的问题;不仅是对一部分人的培养问题,更是普遍提高全民素质的问题;不仅要培养人的科技创新能力,更要培养人的创新思维能力。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应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统一起来,从根本上改变现在的教育模式,以人的兴趣爱好为根本出发点,尽可能挖掘人的内在潜力。家庭教育是人生的启蒙教育,人的兴趣爱好是从新生命诞生后适应世界和探索世界开始表现的,如果能够抓住并适时引导他(她)们向着兴趣的方向学习,孩子的能力就能在早期被发掘出来。到了学校教育阶段,也能按照个体所表现的兴趣加以教育引导,即进行个性化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都会有很大提高,从而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个性化的培养就意味着多元化的教育熏陶,这个过程不仅能把受教育对象培养成高素质、自主性很强的创新人才,同时,也对参与教育的工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育别人的过程也是自身思维创新的过程。思维的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基础,科技创新是思维创新的表现形式。因此,科技的创新首先要求创新者进行思维创新。

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深入发掘中国文化内核,从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中突出创新思维教育。中国文化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模式总体上是一种闭锁、慎行、忍受、喜旧、守纪。虽然在不同的朝代、不同的人群和家庭中,会表现出很多激进的思想和行为,但就整体而言,还是循规蹈矩更多些。受这种思维模式的影响,一些“离经叛道”的想法和行为多会受到社会和家庭的约束和限制,以至于一些新思想和新发现常常会被消灭在萌芽状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造就了一批批对国家、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伟大科学家和技术专家,但谨小慎微的思想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一代代的新人,影响着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因此,当务之急是不断发掘和培育具有创新性的文化思想,用创新文化来提高民族的创新精神,从而提高民族的创新能力。

2.重视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形成多元化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是不可缺少、紧密相关的。整个社会的文化因素、价值取向、人口素质、教育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等等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宏观背景。如果这些外在因素缺乏生机和活力、缺乏开拓创新思想,那么,受其影响下的人也不善于冒风险,不愿突破旧环境、旧模式。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单元,是人才培养最直接、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地方,家庭教育对人的培养非常关键。一个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或受过很少高等教育的人可以做出很大的发明创造(如爱迪生),但如果缺乏家庭教育或家庭教育不健康或不正确,不仅不能使其成才,甚至“不成人”。现在很多青少年犯罪就是源于家庭教育的缺乏或不当的家庭教育所造成。学校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已基本取得社会的一致共识。总之,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没有孰重孰轻之分,三者都很重要,应该把这三者统一起来,共同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

3.注重人“勇于献身科学”的精神培养。科技创新能力不仅仅意味着输出新思想、新发明、新创造等的技术能力,更意味着有否献身科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淡泊名利的精神能力。科学技术研究是一项漫长且枯燥、回报低且慢的活动,任何一次思想的突破、任何一项发明创造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都需要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甚至几代人通过不断的探索研究才会得以实现。这就对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具备相当高的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还要有无私奉献科学的精神和持之以恒从事科学研究的决心。在目前劳动还是作为谋生的第一手段的情况下,人们工作和劳动是为了获取报酬,养家糊口。现实中,科学研究只求快速回报,注重经济效益,急功近利等的做法极为普遍。受短视心理的驱动,即使有很强科研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人,因为金钱和名利的因素而限制了创新能力的发挥。因此,当前和今后在科技人才的培养上应从个体的精神层面上进行熏陶和教化,对个体科学献身精神的培养远远重于科学研究技能上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周文彬.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几种辩证关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9,(5):33-36.

科技人才培养范文4

关键词:科学技术馆;展厅;科技负辅导员;人才培养

引言

科技辅导员是推动科普场馆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承担着科普展教、科学辅导、科技培训、开展公益活动等多种职能。科技辅导员是联系科技馆与群众的桥梁,在群众科学素养、传播科学知识、倡导创新思维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让科普更好服务西部,要加强辅导员建设,提高其科普教育服务水平。

1 科学技术馆展厅科技辅导员的重要性

展厅是科技馆展览陈列的物理空间,这个空间内展览展品、观众、馆方工作人员三个因素相互作用,展厅管理是在尊重科技馆参观规律和展览客观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对观众和工作人员的科学合理组织,充分利用科技馆的展览展品或其他教育资源,实现和发挥科技馆的教育功能。科技馆作为科普教育主阵地,在提高整个民族科学文化素质,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消除公众对科学技术的神秘感,缩短现代科学技术与公众之间的距离,增强公众付科学技术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加深公众对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了解提供了特殊的条件和场合科技馆将枯燥、抽象的课本知识以生动、直观、互动的展品形式展现出来,有效弥补了学校科技教育的不足,解决学校和课堂教育不易解决的问题,对于拓宽青少年学生的视野,培养青少年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丰富青少年学生的校外生活,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科技馆的特殊性,要求科技馆科技辅导员的讲解不同于一般的展览馆或博物馆,不能简单地概括地向公众做介绍,而是一种集介绍全貌,讲解原理、演示功能、启发诱导于一体的综合,因此广大观众对科技辅导员的讲解服务有养特殊的需要。

2 科学技术馆展厅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

2.1聘用员工流动性大,缺乏队伍稳定性

由于编制的原因,目前许多科技馆展厅工作人员主要以聘用人员为主。以某科技馆为例:经营范围包括举办学术交流、科技展览、技术培训等。某科技馆开放免费年接待观众量从原来的5万人增加到60多万人。但该馆的职工编制却不能大幅度增长。为了缓解工作压力,只好以聘用员工做展厅的科普辅导员,其聘用员工的人数占该部门总人数的80%以上。聘用员工一般都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多有临时观念,有些找到待遇更好的工作,就会离开科技馆。这种情况不仅给科技馆造成管理成本增加,而且也造成科普人才队伍的不稳定,影响其他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2.2高学历高素质人才比例低,缺乏复合型科普人才

目前,在科技馆的科普人员还是以单一的展品讲解、操作为主,相对欠缺教育活动策划能力、科普活动的开发能力以及展览设计等等方面的能力。科普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知识面不广,就容易造成对观众的科普不够全面,没有全面激发观众的科学兴趣。故此,科技馆的科普人才应是综合素质能力较好的人才,除了要了解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对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很好的适应科技馆的工作,更好的做好科普工作。可以这么说,复合型科普人才正是现代科技馆所缺乏和急需的。

2.3管理制度不健全,员工缺乏工作积极性

在科技馆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约束下,口常管理工作中缺乏各项规范的考核制度、激励制度以及职称考评制度等。这些制度不完善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使真正的科普人才难以得到发展空间,造成人才流失。比如,现在全国科技馆都没有社会公认的职称考评体系,很多员工都非常重视职称评定,把职称作为自己的职业方向,如果科技馆有完善的职称评定体系,就会增强员工的职业归属感,就会吸引优秀员工把科技馆作为终身职业甚至是事业,激发工作的积极性。因此,建立健全统一的科技馆职称考评制度,完善科技馆的管理制度十分必要。

3 加强科学技术馆展厅科技辅导员培养的策略

3.1加强科普辅导员的培训和等级评定

科普辅导员是科技馆开展科普教育工作的核心力量,是联系观众与展品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辅导员等级考核方法,对提升科普辅导员综合素质起到较好的作用。等级考试分为3个不同的级别,即分为一级考试、二级考试和三级考试。通过相应的级别考试后,分别聘为相应级别的辅导员。科普辅导员的级别不同,需要考核的内容相应的有所不同,级别越高,考试难度越高,考核的内容也就越全面。科普辅导员在获得相应的等级资格后,实行聘任制,工资薪酬也会得到大幅度提升。实行科普辅导员等级评定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会有显著提高。

3.2与高校联合培养高端科普人才

科普人才的培养一直被寄望于高等院校,但目前我国仅有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等少数高校开设了科普相关专业,而且课程体系比较混乱,缺乏成熟的培养方案和系统的高质量教材,师资匮乏。此外,针对科普展览展项的设计和制作,在上述高校的课程和实践中亦是一片空白。因此科技馆根据自身特点,利用科普场馆设施资源,并参与设计研究生的专业课程,提供场馆进行科普实践培训,指导研究生参与展项的展不工作以及科普活动的策划、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等科普实践活动。重点培养一批多类型、多专业基础的科普专业研究生,建设一支结构合理,高水平、高层次,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科技馆科普人才队伍。

3.3提升科技辅导员的综合素质

加强科技辅导员政治思想和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政治觉悟。科技辅导员是科技馆展厅第一线的工作者,他们的行为直接体现养科技馆的形象,而科技辅导员的思想支配养他们的行动。因此,要针对科技辅导员的思想变化,结合科技辅导员存在的实际问题,有的放矢的进行政治学习和思想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科技馆是公益科普窗口单位,辅导员被喻为“流动旗帜”,体现场馆形象。学好文明礼仪,既是对个人素质的熏陶,也有助于提升科普教育的感染力和表现力。结合科普工作实际,辅导员要经过文明用语、站姿手势、仪表仪态、表情动作等专业培训,展现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精神风貌。

3.4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科普人才培养体系

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制度,是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和发展的机制保障。科技馆结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规范的绩效考核办法,建立健全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制定长期系统的科普人才培养体系,引导员工对自身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帮助员工开发自身的特长,挖掘潜能,尽可能让每个人的兴趣特长与工作相结合,达到职业与事业相融合的目的,促进科技馆科普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3.5积极组织国际化的专业培训

近年某省科技馆重视对展教人员进行国际化的专业培训,诸如: 科技馆非常重视在职员工的继续教育,主要是通过各种培训和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方式培养科普人才。为了能够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科技馆每月定期开展员工业务培训,同时也邀请国外知名科技馆专家来馆授课。另外,科技馆还分批派出优秀的科普人员参加意大利热那亚科技节、英国曼彻斯特科技节以及国内国际学术交流论坛。这些培训和交流研讨既增长了科普人员的科技知识,又营造了馆内积极创新的学习氛围,同时也增强科普人才在科技馆的归属感。

结论

展览教育是科技馆的核心功能,展厅运行与管理是科技馆的基础工作。在科技馆免费开放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发挥科技馆在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方面的作用,进而提升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因在全国科普事业蒸蒸日上之时,科技馆作为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技术知识的重要场所,为大家创造了一流的环境,陈列了一流的展品,这就需要科技辅导员有一流的讲解,一流的服务与之配合。我们应努力研究科技辅导工作,加强科技辅导员综合素质的培养,,搞好科技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提高科技辅导质量,把展览教育工作搞活、搞生动,走出一条科技馆特色的科技辅导之路。

参考文献

[1] 何钱雯.科技馆科普辅导员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策略探讨[J].科技展望,2016,08:297.

[2] 黄荣根.浅析科技馆科普辅导员队伍素质再造的途径和方法――以某省科技馆科普辅导员队伍素质建设为例[J].科技视界,2015,05:379-380.

科技人才培养范文5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策略

引言

伴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行业对人才需求愈发迫切,企业需求的不单单是计算机的使用者,更是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开发者,并且可直接开展信息系统建设、管理等技术工作。由此对本科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培养过程中应更进一步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1]。由此可见,对本科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策略开展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本科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1培养目标、定位模糊

本科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侧重方向不够突出,因而与当前人才市场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差距,专业特色尚不显著,大部分毕业生缺乏就业竞争优势。

1.2实践教学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实验方法、内容在调动学生编程兴趣、软件开发能力方面对应发挥的作用尚不明显,并且实训阶段受一系列因素影响,致使难以充分发挥有效作用。

1.3课程体系改革较为滞后

在现阶段人才培养计划中,大都实行相关重点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因而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理论授课内容占据过大比例,使得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不足,学生鲜有发展、创造的时间空间。

2本科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策略

本科院校在时展新形势下,要紧随社会发展脚步,强化改革创新,在先进理念、成功发展经验的支持下逐步强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如何进一步促进本科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工作有序开展可以从以下相关策略着手:

2.1强化教学体系建设

2.1.1对本科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方向予以确立结合信息产业人才需求调查研究可发现,伴随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才需求结构表现为:仅需少量的科学家,相应量的高级工程师,较多量的技术工程师,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及服务人员。鉴于此,本科院校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予以重新定位,对本科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方向及人才能力需求予以有效确立。2.1.2对本科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知识单元、领域予以确立本科院校应当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知识着手,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相关知识单元、领域开展优化整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知识单元、领域开展论证分析,进而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理论依据[2]。2.1.3构建本科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本科院校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构建“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结构,也就是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划分成学科公共基础课、专业发展课程、专业方向课程,进一步可对课程体系开展优化,建立“4+1+3”的基本架构,也就是设置4个学期的学科公共基础课、1个学期的专业发展课程以及3个学期的专业方向课程。

2.2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2.2.1将实践课程划分成多个不同种类,包括实验、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等计算机课程实验课在教学计划中占据极大比重,实验课即为学生创造一个理论实际相结合的机会,要求学生在实验中自主动手操作,以强化学生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的有效认识。课程设计属于综合实践课程范畴,要求学生对专业课程相关知识开展综合应用,促使学生对相关知识应用领域形成明确认识,进一步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起到融会贯通的认识。毕业设计是实践教学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迈入社会前的一次不可或缺的严格训练,是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极为重要的一环。因而,教师在对研究课题开展选择过程中,务必要充分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特征,最大限度贴近实际,且具备可靠的应用价值,使学生可真正应用专业知识去自主解决各式各样的实际问题。2.2.2建立多个层次的实践课程体系,包括基础技能层、综合应用层以及设计与创新应用层基础技能层涉及的内容以基础性、概念性内容为主,验证性实验占据极大比例,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基础;综合应用层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尽可能尊重学生主体性,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科学针对的实验内容,并制定不同层次的实验要求,使每一位学生均可依据要求完成适量的实验,指引学生找出问题、处理问题,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设计与创新应用层属于特定设置的实践课程,该层次实践务必要关注设计性、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我学习、专研时间空间,并鼓励学生勇于创新,进而提高学生自主动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3]。

3结束语

总而言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门具备十分强实践性的专业,专业前景极为广阔,伴随当今时代实用型人才需求的逐步攀升,相关人员务必要不断钻研、总结经验,全面分析本科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强化教学体系建设”“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等,积极促进本科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工作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郭银章,曾建潮.地方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13):6-9.

[2]陈付龙,罗永龙,郭良敏,孙丽萍.创新应用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7,(3):162-163.

科技人才培养范文6

关键词:中国;科技创新人才;公共人才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1)10-0085-04

一、引言

无论是工业经济时代,还是知识经济时代,对科学技术的掌握及运用程度,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而科技创新人才的总体数量和质量,决定了其国际科技竞争力的高低。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知识、科技、产业创新的加速发展,科技创新人才的竞争越来越被提高到国家和地区的战略高度。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是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成效的关键。

美国关于创新人才培养与开发的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开始出现科研集体和一些专门的研究机构。20世纪80年代后,北美、西欧、日本及东欧一些国家,都发展起具有本国特色的创造学研究体系,分别从心理学、性格学等角度对创造性思维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思路。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前苏联、英国、加拿大等国家也取得了积极成果。前苏联在全国和各地区建立发明家组织,激发人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技法,培养造就大批创新人才。英国则通过设计方法讨论会,研讨关于创新设计的理论和方法[1]。

中国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出现了进行创新理论研究的学术团体和研究组织。到1998年6月,中国政府和科技界构建和启动了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教育振兴的国家创新体系。国内关于创新人才培养与开发的研究中,对科技创新人才环境建设研究比较系统和全面的是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一些专家学者组织的“北京市科技创新人才环境研究”课题组,他们对北京市科技创新人才环境建设进行了深入的实证研究。文魁、吴冬梅(2008)的《科技创新人才环境研究报告》和边文霞(2006)的《科技创新人才环境实证研究》两篇文章分析了人才对北京市宏观与微观科技创新人才环境各因素的满意度与需求度,并通过对有显著性差异的项目做差异性分析,指出科技创新人才环境应完善之处[2][3]。而课题组成员宋克勤(2005)在《国外科技创新人才环境研究》一文中分析了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和新加坡在科技创新人才环境建设方面的重要措施,总结了国外在科技创新人才环境建设方面的一般特征[4]。一些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科技创新人才和宏观环境建设的某一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改善科技创新人才环境的意见建议。还有其他一些专家学者也对科技创新人才的企业环境建设进行了研究,以企业为出发点,对企业所营造的微观环境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壮大企业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措施。另外,国内各省市(如上海、深圳)在科技创新人才资源的培养与发展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二、科技创新人才的界定

科技创新人才是中国特有的名词,国际通用的概念是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科技创新人力资源,在理论上是指实际从事或有潜力从事系统性科学和技术知识的生产、促进、传播和应用活动的创造性人力资源。

目前,中国研究者对科技创新人才定义大同小异。其中对科技创新人才概念研究比较全面和深入的是刘敏、张伟,他们在《科技创新人才概念及统计对象界定研究――以甘肃为例》一文中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对科技创新人才进行了界定。狭义科技创新人才是指直接参与、从事科技创新活动及为科技创新活动服务的所有人员;广义科技创新人才是指科技人力资源,包括现在和潜在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5]。科技创新人才不仅拥有良好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而且具有较高的创造力,是创新型和科技型的复合型人才。其具备的个体特征为:相应的专业特长和较高的个人素质;较强的个性与独特的价值观;具有较强的创造性和团队合作精神[6]。

三、中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2010年9月国务院发表的《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披露,经过多年努力,中国的人才资源开发取得了积极进展,人才资源总量不断增加,人才素质明显提高,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才使用效能逐渐提高。“863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科技计划(基金)、“百千万人才工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重大人才项目,培养造就了一支具有较大规模和较高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引进了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但是,针对国际国内的形势特别是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中国人才培养面临严峻挑战,目前,中国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一)总体状况分析

中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表现在:

1. 科技创新人才规模相对较小。相对于中国人力资源绝对总量而言,中国科技创新人才的相对数量还明显不足。截至2008年底,中国总人口达到132 802万人(不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其中,劳动力资源105 789万人;城乡就业人员77 480万人,全国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1 400万人。相对而言,中国研究与发展(R&D)折合全时人员196.54万人年,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159.34万人年,博士后研究人员7万人年[7]。中国经济社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因此,需要迅速发展和壮大科技队伍。

2. 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缺乏。在科技人才队伍中,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十分短缺。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占世界GDP的92%)中位居第24位[8],仅处于中等水平;创新能力不足,成为影响中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在中国科技人才资源中,尤其是能够把握世界科技前沿、做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战略科学家、尖子人才和领军人才尤为匮乏。

3. 科技创新人才流失严重。薪酬福利、工作环境、基础设施以及科研条件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促使中国的人才外流现象十分严重。近十余年间中国出国留学人员累计数量达到114.1万人,回国人员只有30.3万人,累计回归率只有26.5%,个别年份的回归率只有15%。中国重点大学一些在该学科内最优秀的学生中60%~70%留学国外,但学成归国的人数却很少[9]。人才的大量外流,不仅浪费了中国投入的巨额教育培训经费,而且这些掌握关键技术,在科、教、研领域能够创造高附加值的知识经济领域的人才一旦流失到国外,将会对中国的科技产业甚至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另外,如何引进尖子科技创新人才是中国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工作不得不面临的难题。

4. 自主创新投入不足。高水平的R&D投入是一个国家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2007年,G7国家(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加拿大和意大利)R&D投入占该国GDP的比重,美国为2.68%,日本为3.44%,德国为2.54%,法国为2.08%,英国为1.79%,加拿大为1.88%,意大利为1.13%。世界排名前三位的以色列、瑞典和芬兰甚至达到4.68%、3.60%和3.47%,而中国仅为1.44%(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6%)。中国自2000年开始,在1.0%的R&D投入基础上逐年上升到2007年的1.44%,已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上游水平。但是,绝大多数发达国家近年来的R&D经费投入都在2%以上,可见,中国的R&D投入较低,科技创新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10]。

(二)理论研究与成果转化现状分析

国内关于科技创新人才的研究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由于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缺乏成熟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尚处于积累阶段,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问题:

1. 局限性。相比较于国外的研究,国内关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发展的研究起步较晚。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发展的研究,不论是环境研究,还是对策研究,国内专家学者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而关于微观层面的研究比较缺乏。一是现有文献关于科技创新人才环境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向――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涉及国家层面、省级行政区域层面和行业层面,研究多集中于农业领域;微观环境涉及组织层面,研究则主要集中于高校。二是在对策研究方面,部分文献一般停留在政府层面进行对策研究,而对企事业单位如何开发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没有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较少提出系统化的具体方案。三是真正有理论依据的定性研究和规范的实证研究较少。

2. 科技创新人才及其研究成果的数量大于质量。由于目前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人力资源的管理机制尤其是激励机制建设不完善,一些科研人员往往难以专注于科技创新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将更多精力关注创新成果的数量而非质量,影响了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出。具体表现在:一是国际论文数量虽多但质量不高;二是国际专利产出极少,产业技术国际竞争力处于严重弱势;三是应用型及产业化人才明显少于学术型人才;四是能够把握世界科学前沿、做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尖子人才匮乏。

(三)中国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发展现状分析

1. 企业尚未成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发展的主体。企业应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主体,但长期以来,高层次的科技创新人才集中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而企业的研发人才非常少,且专业技术人员占企业全员的比例较低,大多数企业没有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中的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不仅缺乏,而且流失严重。而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发展能力的薄弱使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差,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2. 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发展存在障碍。企业在创新理念、管理机制、组织结构等方面存在不足,从而阻碍企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创新意识不强。大多数企业缺少对研发和创新足够的重视,自主创新和研发意识较弱,而更多地关注如何扩大市场份额以增加销售收入。二是承担技术新风险的能力低。由于绝大多数企业规模小,资金少,筹资渠道少,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比较低。三是组织机构不健全,缺乏长期战略性规划。中国企业大多不具备长远的发展战略,没有建立推动自主创新的机构和组织,没有制定长期的自主创新规划以及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四是科技创新人才的选聘、培养、评价以及激励等机制不完善。

四、中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发展对策

(一)理论研究方面

一是国内专家学者应该注重在具体领域(行业和个体组织)和城市的科技创新人才方面进行研究,研究出来的成果应贴近实际,具有实用性。二是注重对科技创新人才微观环境建设的研究。推进企事业单位科研工作站点建设,支持科研成果与企业和社会的对接转移,促进产学研的紧密结合。三是国外对创造性人才的研究形成了各种科技创新人才理论,建立起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论,还编制了大量测量工具,为研究的客观性、可操作性及可验证性提供了有力手段,值得借鉴学习。四是建设人才交流合作平台,加强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通过人才交流,促进创新人才的相互交流和信息沟通。通过国内外人才合作项目,发展和完善各种形式的科技人才国际化培养模式,鼓励科技创新人才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

(二)公共管理方面

1. 创造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的有利环境。国家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及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创造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的有利环境。一是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尤其是提高R&D的投入强度,促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二是完善公共人才服务体系的建设,重点建设科技创新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技术平台以及科技人才数据库等。三是建立健全各类人才管理机制,包括科技创新人才的评价、激励、保障机制和其他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人才自由流动制度等。

2. 吸引和培养高层次的科技创新人才。一是加强产学研合作。产学研合作是实施科技创新的重要环节和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政府应鼓励企事业单位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建立多种形式的产学研战略联盟,通过共建科技研发平台、联合实验室、开展合作教育、共同实施重大项目等方式,培养引进高层次的科技创新人才。二是建立健全市场化的教育培训体系,包括人才服务与培训机构、社会中介培训机构等各类社会教育机构。三是打造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建立灵活的人才引进机制,强化人才、智力引进的政策措施[11]。

(三)企业微观管理方面

1. 完善科技创新人才管理体系。一是创新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改革传统的人才评价方法。二是建立健全鼓励科技创新人才创新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坚持向关键岗位和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倾斜的政策。三是在人才培训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国家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各种社会技术交流、专家论坛等形式开展培训工作,既要注重培训的内容,又要注重培训的层次,提高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水平,鼓励和支持员工的创新活动。四是在薪酬福利方面,为员工提供基于工作表现和个人能力发展的薪酬体系,鼓励人才跨部门、跨团队进行广泛参与和广泛合作,以激发创造性。五是在绩效管理方面,以创新能力和工作业绩作为主要衡量标准,进行科技创新人才职称的评聘、成果评奖等。六是为人才制定科学的、个性化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注重科技创新人才的发展。

2. 创造理想的工作环境。理想的工作环境,可为科技创新人才提供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施展才能的空间,不仅可以提高人才的忠诚度,而且可以促进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成果的产出与转化,进而实现组织的创新与发展。一是满足科技创新人才的需求。科技创新人才追求自我实现,自我管理能力较强,企业应丰富工作内容,增加工作挑战性,不定期地为科技创新型人才提供各种形式的培训。二是营造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推动创新的工作氛围。企业应淡化领导者角色,引导员工敢想、敢说、敢做,敢于创新,乐于创新,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三是打造舒适的外在环境。积极打造健康舒适的环境,如舒适的办公室、功能齐全的健身房、弹性工作时间制、不定期的企业活动等。

3. 构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具有促进企业员工持续学习、不断提高适应和变革能力的功能。学习型组织强调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团队学习,企业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拓展与外界信息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才能不断突破极限,实现科技创新。一是以企业文化为载体,倡导组织成员“全员参与”、“系统思考”、“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二是建立灵活的扁平式组织结构,促进信息的交流与沟通。三是开发企业内部信息交流系统,促进知识的共享、互动与创新。四是建立和完善奖励学习与创新的激励政策。

参考文献:

[1]王彦梅.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对策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07.

[2]文魁,吴冬梅.北京市科技创新人才环境:实证分析与政策建议[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3-9.

[3]边文霞.科技创新人才环境实证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2):34-40.

[4]宋克勤.国外科技创新人才环境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3):29-33.

[5]刘敏,张伟.科技创新人才概念及统计对象界定研究――以甘肃为例[J].西北人口,2010,(1):125-128.

[6]刘志宏.科技创新人才多元化培养路径的战略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6):66-69.

[7]国务院.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EB/OL].news.省略,2010-09-10.

[8]钟响,黄绪华.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科技创新人才开发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8):124-125.

[9]龙应贵.发展中国家人才外流现状及中国对策[J].当代世界,2010,(8):59-61.

科技人才培养范文7

【关键词】科技创新教育创新人才素质教育科教兴国

当今世界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依赖于科技的发展,国家和民族的竞争主要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一个国家和民族科学技术领先,就在竞争中占据优势,才能处于有利的地位。科学技术的竞争就是科技人才的竞争,也就是培养科技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竞争。

党中央早已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就是认识到了这一点。科教兴国就是科技兴国和教育兴国,科教兴国关键就是教育为国家尽可能地培养科技人才,特别是为国家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如何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走出一条科技创新教育的路来呢?

首先、要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彻底摒弃应试教育。

虽然科教兴国的战略已实施了许多年,在我国高考指挥棒的引领下,素质教育口号很响却举步维艰,应试教育默默无语却如火如荼的形式下,情况却很不尽人意。应试教育扼杀了青少年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了一些解题的"机器"。扼杀了青少年探索科学技术的兴趣,最终成为一个"世界打工仔"。

应试教育最终会扼杀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一个民族没有了创新能力,这个民族就会走向灭亡。为了我们民族的昌盛和国家的富强,我们理应彻底摒弃应试教育,大力推行素质教育。

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富有创新的民族,由于近几百年的禁锢思想,扼杀了我们民族的创新能力,落得一个落后挨打的局面。历史的教训是深刻的,有识之士不断地呐喊要培养我们民族的创新能力,作为一个肩负着青少年教育的我们,更应该努力地去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特别是青少年的科技创新能力。

其次、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学校要重视科技教育,特别是重视科技创新教育。

由于应试教育的思维定式的作用,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学校都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教育,忽视了科技教育,特别是忽视了科技创新教育。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们的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学校理应改变原来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改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改知识的传授为能力的培养。改扼杀创新能力为培养创新能力。如果中国的教育能够长期坚持这样,我坚信民族的复兴的日子会很快到来。

第三、要建全评价机制和建立灵活有效的培养体制。

有什么样的评价机制,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模式。现阶段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还停留在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率上,就相应地产生了应试教育模式。要改变应试教育模式,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就必须改变当今的评价机制,建立一个适合素质教育的评价机制。同样要在中小学推行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也必须建立一个能促进科技创新教育的评价机制。同时相应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培养体制,在制度上和政策上为科技创新教育保驾护航。

第四、开展科技辅导员的培训活动,提高他们的业务指导水平。

要搞好科技教育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科技辅导员或教师队伍,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科技教育成败。因此科技创新教育必须把健全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放在首位。只有努力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让他们不断更新知识,通过不同渠道获取新的信息,才能在辅导工作中干出成绩,干出成效。可以通过现场培训学习、外出考察学习、举办科技辅导员培训班、开展科技讲座等形式对科技辅导员和科技教师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各种培训,提高了他们从事科技教育的能力。

第五、着力营造科技的氛围,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 。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要搞好科技教育,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科技氛围,才能不断增强学生科技意识。良好的科技氛围是提高学生科技意识的有效手段。在抓好日常科技教育的同时,利用科技活动和纪念日,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和科技活动,对学生们的科技作品进行展评,展出学生获奖的科技作品。定期举办各类科普讲座、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出科技墙报、科技手抄报等,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科学教育氛围,使学生耳濡目染,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们对科技知识的热爱,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

第六、立足科技活动,培育创新人才。

科普教育和科技活动是科技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的科技兴趣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学校在健全和完善了青少年科普组织建设的基础上,要加大组织工作力度,积极开展面向广大青少年的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传播活动。组织和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科技活动和比赛。活动一般按照制定方案阶段、实施阶段、评选展示阶段、总结表彰四个阶段进行。如举行科技周或科普周活动,有科技手抄报、科普征文、科技知识竞赛、科学演讲、科技讲座、电脑制作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除了精心组织学校的各种科技活动外,还要组织学生参加上级主管部门和科协举办的各种科技活动,积极参加全国、省、市、区每年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科技探索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科技意识和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科技人才培养范文8

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不仅关系到其个人的发展,而且对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深远影响。近年来,各大高校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大力推进实践教学改革,鼓励大学生科技创新,使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由于传统教育模式及功利化思想的影响,部分高校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划上了等号,没有专门负责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管理机构,只有在组织参与国家、省市等各级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时,才由教务处、团委、学生处等部门组成临时管理机构,并且仅对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提供资金、场地和技术支持,直接导致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缺乏持久性,培养机制与时代要求不符。为了使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持久有效,我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体系进行了大力改革,在建立创新管理机制、开放创新实验室、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和创新学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专门的服务。

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建立有助于以“科技创新”为中心来协调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按照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目标要求和实施内容,把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人才培养的整体方案之中,贯穿大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整合优化成有机的整体,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我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主要由管理部门和专家指导委员会两部分组成。管理部门由教务处、团委、学生处、科研处、招生就业办公室等相关单位抽调专门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制定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整体规划和组织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规划和审查科技创新课题的开展、资金的使用等管理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由各系部抽调文化素质高、科研能力强的教师组成,主要负责研究本校大学生科技活动发展的方向,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进行甄别与推荐,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进行技术指导,对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成果进行评估等指导工作。

2.建立24小时开放的创新实验室,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

大学生科技创新是综合性高、应用性强的学术研究活动,从而对实验场地、设备等条件的要求也比较高,固定的实验场地和必要的仪器设备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基本保障。因此,我校开放所有本科实验室,建成了实验室网络化管理系统,统一协调管理实验资源的使用。此外,在整合现有设备资源的基础上,建成了一个24小时开放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除了购置必要的仪器设备外,还采用了门禁、监控等安全防范装置,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固定、便利、安全的场所。

创新实验室坚持开放性和自主性原则,开放性是指实验内容、实验时间开放、实验仪器等资源全部开放,由专职实验员负责实验室的资产管理、设备运行与维护等;自主性是指学生处于创新实验的中心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组队、选择课题、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分析结果等。创新实验使学生成为实验教学的主体,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解决必要的经费支出。

大学生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的设立,解决了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必须的经费支出,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前提。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用于支持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创新基金的使用以课题为导向,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按照“理论结合实际、鼓励技术创新、突出研究重点、注重应用实效”的原则选择课题,打破平均分配的传统思想观念,按照课题的实际需要,对立意新颖、实用性强的课题适当增加经费额度支持,所批准的资助经费将按项目立项、中期检查合格、结题答辩三个阶段分别划拨50%、30%、20%。

近年来,随着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每年都有较大的增幅,但与学生人数和活动数量增加相比,远不能满足深入开展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需要。因此,我校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邀请企业参与我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不仅为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提供了又一资金来源,还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广泛的研究课题,使得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可以转化为生产力,以获取更多的资金支持

和社会资源,实现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设立综合教育学分,为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氛围。

根据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变化,为了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我校结合本科教育教学发展实际制定了《综合教育学分管理办法》,包括教育管理、科技文化创新、社会实践、职业技能及自选活动等五个方面,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类型,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综合教育学分方可毕业。综合教育学分每学年审定一次,由所在系的学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评定审核,院学生工作委员会最终审核确定,并记入学生本人档案。综合教育学分是推荐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评定奖学金等大学生评优活动的重要依据之一,未修满当学年综合教育学分者,取消该学年各种评优、评奖资格。综合教育学分的设立,使大学生更多地参与创新活动,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造热情,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市场的要求。

.结语。

科技人才培养范文9

第一,应设置多类型、层次化的培养计划。在设置科技创业能力的培养计划时,可考虑施行以下两类计划:第一类是非学位培养计划,包括课程计划和辅修计划。第二类为学位培养计划,经过培养的符合毕业条件者会获得相应学位,包括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把创业能力内容整合到课程计划、辅修计划、学位培养计划中。第二,加强科技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第三,在课程开发形式上,可由学校的分管教学校长、教务处长和院长们组成“创业课程专家小组或领导小组”,形成科学的创业课程教学开发体系。

2加强创业型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通过打造专业的创业型师资队伍,进一步加强大学就业指导师资队伍专业化的建设,提升教师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教育水平和实践活动的指导能力。在实际的师资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学校要注意培养多种类型的创业指导人才,努力推动师资队伍人员构成的多样化,既有理论性导师,又有实践性导师;既有专职教师,又有兼职教师。同时还要把培养创业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统一到整个师资队伍培养的规划当中。如学校可以定期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学校举办就业指导讲座,同时选拔一些优秀的创业创新教研人才参加国内外知名的培训班,推动产学结合,引进并培养相关专业人才。除了建立校内创业型师资队伍以外,还可以进行社会公开选聘,聘请科技创业企业人才。另外,创建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就业平台。

3营造良好的校园创业环境与氛围

首先,是要充分发挥“校友会”、“创业榜样人物”等的示范作用。比如,邀请校友分享亲身的创业体验方面激励学生创业,建立校园创业人物榜。其次,要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校风,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自我激励水平,激励他们思考和解决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提升科学技术发明能力和企业领导水平。此外,要营造良好的校园创业教育环境,比如,允许学生以参加创业实践或创业项目代替学分;允许其先创业,保留学籍将来再完成学业。

4建立健全创业能力培养的评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