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劳动教育实施策略集锦9篇

时间:2023-08-25 16:55:10

劳动教育实施策略

劳动教育实施策略范文1

一、突出职业教育战略地位,明确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目标

(一)突出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各地区要将职业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并完善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动员全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使职业教育更好地为加快振兴老工业基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服务;为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高全民族文化水平、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服务;为提高农民致富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为全省“经济区”、“十大工程”建设,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好发展、快发展、大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明确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目标。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要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进一步建立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按照“保证规模、突出特色、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的要求,继续完善“在省政府领导下,分级管理,政府统筹、以市为主、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全面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和服务能力。

到2015年,中、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条件总体达到省级以上设置标准,服务社会能力明显提高。市管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12万人,高等职业院校在校生规模达到4万人。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年培训城乡劳动者80万人次。创建6所部级、5所省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创建1所部级、1所省级骨干高职学院,组建高等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将广播电视大学办成开放式大学。建设30个省级中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5个部级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10个省级重点专业。完成1个综合性、15个专业性实训基地建设,组建5个职业教育集团。实施职业院校校长教师全员培训,“双师型”教师达到专业教师总数的65%以上,实习指导教师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比例达到50%以上。职业院校校长改革创新意识、决策执行能力、学校管理水平及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明显提高。

二、围绕全市发展目标,培养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三)服务经济发展战略。以服务“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发展新战略为宗旨,培养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急需的各类技能型人才和专门人才。围绕江北科技新城建设,重点发挥在职业院校产学研资源优势,为“北跃”发展战略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围绕南工业新城建设,筹建南职业教育示范园区,重点发挥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建的合作优势,开展“校企合作”和“订单式培养”,为“南拓”发展战略培养加工型人才;围绕老城区改造、弘扬欧陆文化建设,重点发挥职业院校的现代服务业资源优势,做大“三产”专业,为“中兴”发展战略培养服务型人才;围绕新农村建设,重点发挥在农业院校和县(市)职教中心的区域优势,办好涉农专业,增强服务“三农”能力,为“强县”发展战略培养扎根农村、服务农业的技能型人才。

(四)服务高教强省战略。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发展壮大。借助在高校优势,开展科技研发和人才培养,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提升市属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加快市属高职院校建设和发展,组建高等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将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成为部级骨干高职院校,将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建设成为省级骨干高职院校。围绕新战略实施和人才需求,合理调整市属高职院校学科专业结构,加快部级、省级高职重点专业建设,充分发挥其龙头带动作用。重视和加强市属技师学院建设。继续扶持办好民办品牌特色高职院校。

(五)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努力构建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重,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各级各类教育相互衔接的开放式终身教育体系,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学院市民学习中心的骨干示范作用,以广播电视大学为依托,完善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好开放式大学。加强规范化示范性老年人大学建设。创新继续教育培训模式,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和岗位培训。重点加强对初高中毕业后未升学及高校毕业后未就业人员,以及复转军人、下岗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广泛开展社区教育,到2015年建成3个国家社区教育示范区、4个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基地,城区三分之一的社区建立社区学校。到2020年各社区、乡(镇)均要建成面向城乡居民的社区教育阵地,基本满足居民终身学习需求,基本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三、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增强职业教育发展活力

(六)创新体制机制。建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基本形成政府统筹、部门配合、行业企业与社会深度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教育格局。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政策法规,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落实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优秀学生免试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学习政策。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深化公办职业院校人事分配制度、内部收入制度为重点的管理体制改革,扩大职业院校办学自。落实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务系列中增设正高级教师职务的政策。特级教师和功勋教师评选要适当向中职学校倾斜。

(七)改革培养模式。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办学模式,形成前校后厂、校企合一的办学实体。鼓励创建以示范性职业院校为龙头、重点职业院校为骨干、行业企业为依托、专业为纽带的办学联合体,走规模化、集团化、特色化、连锁化办学的路子。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建立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完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制度,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八)加强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统筹农村职业教育资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县(市)域经济发展服务。以争创国家中等职业教育优质特色学校为目标,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加强县(市)职教中心基础设施和实训基地建设,改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确保县级职教中心整体办学水平处于全省领先行列。以创建“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活动为动力,深入实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扩大农村职业教育培训覆盖面。以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为载体,大力开展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不断提高培训质量。

四、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服务功能

(九)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实施中等职业教育为主的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为契机,重点加强通过资源整合、结构优化的劳动技师学院等20所职业院校校舍基础设施建设,达到国家、省职业院校设置标准。重点完成工业美术设计学校周边环境改造和综合楼建设,解决市卫生学校、市商业学校校区分散等问题。加强30所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设施和实训基地建设。率先完成轻工业学校标准化实训室、实训基地和技师学院培训楼建设,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综合实训基地,为全市中、高职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所。各地区要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积极探索股份合作、校企共建等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加快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为职业教育发展搭建综合服务平台。

(十)加强示范学校和重点专业建设。将市第一职业高中等11所学校建设成为国家、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将职业技术学院和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分别建设成为部级骨干职业院校和省级骨干职业院校;将轻工业学校打造成全省“龙头”中职学校。根据全市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的市场和社会实际需求,加强数控机加、汽车运用维修等45个相关的中、高职重点专业建设,打造一批国家、省重点品牌专业,提升职业院校的社会竞争力。

(十一)加强职业教育校长教师队伍建设。落实国家、省中等职业教育校长、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各地区要安排相应经费,支持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工作。采取国内培训和出国进修等多种培训途径,培养10名专家型职教校长。有计划地组织专业教师到厂、矿、企业生产第一线培训,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到2015年,经过国家、省部级培训的专业教师达到80%,经过市级生产实践培训的专业教师达到100%。全市培养专业学科带头人100名,骨干教师300名。建立特殊“技能型”人才“绿色”通道,聘请能工巧匠和专业技术人员到中等职业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

五、切实采取有力措施,保障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十二)加强领导。各级政府要切实发挥对职业教育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作用。以职业教育部门联席会议为载体,建立职责明确、各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新机制。围绕经济发展新战略,建立人才需求预测机制,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制定行业人才培养需求计划,教育和相关部门具体组织实施。要把职业教育作为对政府及主要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并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建立职业教育工作定期巡视检查制度和专项督导制度,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检查评估,为全市职业教育好发展、快发展、大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十三)增加投入。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投入机制,对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教学设施及实训基地建设、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农村职教中心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等方面资金予以重点保障。落实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出资办学,逐步满足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进一步落实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政策,从起,市及县(市)财政每年教育费附加中用于支持职业学校发展建设的比例要保证不低于30%。科学设置中、高职学校在校学生的公用经费标准。

劳动教育实施策略范文2

关键词:经济增长;公平;教育;劳动密集型产业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29年经济平均增速为9.7%,告别了短缺经济,步入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但是,在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运行中的一些问题日益突出: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贸易顺差过大;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的压力不减,城乡发展不平衡;三农问题依然存在。在这些结构性的问题之外,社会的贫富差距日益拉大是一个更重要的问题。为此,党的十七大提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无论采取何种方法,其落脚点都是要使全民共享发展成果,共同富裕。十七大也特别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本文拟对我国十七大提出的优先发展教育、实施扩大就业的经济发展措施进行分析。

要缩小我国目前的居民收入差距,最主要的就是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从生产要素的层面来讲,我国实行市场经济,生产要素参与分配。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一部分人拥有资本,通过积累效应,收入差距还会进一步扩大。所以,要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一是让低收入者拥有资本,二是在生产中尽量多使用劳动力这种生产要素。

二、教育、人力资本和经济公平增长

教育不仅对经济增长具有正效应,同时还能缩小收入差距。叶茂林等(2003)把劳动力按受教育程度化分为初等教育程度及以下(小学及文盲),中等教育程度劳动力(高中及中专),高等教育劳动力(大学专科和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劳动力四个层次,通过计量分析得出研究生文化程度的受教育者的产出弹性为0.1384,大学的为0.2011,中等文化程度的为0.1645,初等教育程度的为0.0385。其中,高等文化程度的受教育者对经济的产出弹性最高。我们可以得到两个结论:一是教育提高了人力资本含量,对经济的增长具有正效应的作用;二是如果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则会进一步导致收入分配的不均。布吉农、福尔尼尔、格甘特等人对亚洲四小龙20世纪50~70年代的经济增长进行研究,发现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收入差距反而缩小,而此时期这些国家和地区无一例外地实行了大力发展义务教育,推进国民教育水平的战略,因此研究把收入不平等的主要因素归结于教育和人力资本的贡献。费尔茨对亚洲七国的研究表明,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并未带来收入的两极分化,基尼系数在时间序列上呈现不断减小的趋势,收入均等化与其实行的教育赶超战略紧密相关。韩国1965年以来在相当长时间内经济保持持续高速发展,同样也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其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超常规发展,国民的人力资本水平的大力提升。陈钊、陆铭(2002)分析了我国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台湾地区在50年代到70年代经济高速发展,但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却越来越小,分析得出:导致公平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台湾地区重视教育,教育的普及率较高,人力资本收益提高,使得经济既能够高速增长,又逐渐导致收入差距下降。毛慧红、蔡颖(2004)分析了教育收益率、平均受教育年限与我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的关系,得出平均受教育年限与基尼系数呈倒U曲线关系,随着受教育年限的增加,基尼系数逐渐增大,达到峰值后,随着受教育年限的增加,居民收入差距又逐渐缩小,其峰值年限为8.685年。

教育能够减少收入不平等,实现兼顾公平的经济增长。但如果仅仅是教育收益率提高,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却不变,那么收入差距反而会扩大。反之,如果教育收益率不够高,即使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提高也不会对收入差距构成很大影响,这时只要收入不平等的其他因素作用足够强,就很可能导致收入不平等的恶化。亚洲四小龙的经验说明,要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兼顾公平的经济增长,应当把全民教育的发展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提高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同时引入市场机制引导提升人力资本回报率,扩大中等收入者在居民中的比例,减少收入不平等,实现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在改革开放前,不同受教育水平的人们的收入水平在改革前被人为的平均化了,因此,改革之后的教育收益率提高反而导致收入差距扩大(陈钊、陆铭,1999)。在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也可以部分由教育收益率的提高得到解释(李实、赵人伟,1999)。因为我国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人力资本收益向合理的方向复归,教育收益率的继续提高可能导致今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要改变这一现象,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更为根本性的措施还是要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主要是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来缩小收入差距,而这一政策的效果在教育收益率显著提高的情况下更为明显。由于我国的收入差距很大程度上可以由地区间和城乡间收入差距来加以解释,因此发展教育也应采取一定的倾斜措施,重点提高内地和农村地区居民的教育水平。

目前,我国4.8亿农村劳动力中,初中以上文化的只有6000万人,年龄大多在30岁以上。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农村高中毕业生比比皆是,但现在高中生在农村已成了稀缺人才。如今孩子读书,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再到大学,每提高一个门槛,收费就增加。在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这是导致农村越来越少的学生读高中上大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已经配合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了西部人才战略,这一人才战略在考虑提高西部受高等教育人才的积累的同时,也应充分考虑发展当地的中小学教育,提高当地的全民受教育水平,这样才能为西部的经济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进而实现内地人力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同时也有利于缩小地区间的收入差距和整个国家的收入差距。从地区内部来看,经济转轨过程中原本受到抑制的教育收益率有所提高,从而造成地区内部收入差距扩大,对这一合理趋势政府不宜过多政策干预。

三、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与经济公平增长

关于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决定机制的理论,不仅要与某些国家收入增长慢且不公平的经验现象相容,而且还要与收入增长快且公平的现象相容,即公平与效率要得到兼顾。林毅夫、刘培林(2003)提出了新的发展战略观点:第一,从动态角度看,一个国家所采取的发展战略会同时影响公平和效率问题的实际状况。第二,发展中国家普遍的现实情况是,置自身要素禀赋条件于不顾,奉行违背比较优势的赶超战略,扶持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为此扭曲甚至严重扭曲了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低收入者所拥有的最重要的劳动力资产的就业机会大大减少、劳动工资被严重压低。第三,任何国家和地区,只有遵循比较优势战略来发展经济,经济体制当中的企业才具有自身能力,从而没有政府的扶持措施,整个经济体系也不会受到扭曲;低收入者的劳动力资产才可以得到充分就业的机会,才有可能兼得公平和效率。

如果发展中国家按照自身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就能使劳动者获得最充分的就业机会、分享经济发展的果实。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本快速积累,要素禀赋结构会由劳动力相对丰富、资本相对短缺逐渐改变为劳动力相对短缺、资本相对丰富的状况(林毅夫,2002a),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原来属于低收入阶层的劳动者的收入也会随着资本的积累、产业和技术的升级以及劳动边际生产力的提高而不断增加,收入分配的差距也就会随着经济的增长而不断缩小,从而实现公平的经济增长,效率与公平兼顾(林毅夫,2002b)。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其资源禀赋的特点是劳动力相对丰富,资本相对短缺。要做到既能够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又能使现有的不公平程度降低,只能是采取措施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为此,要奉行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就决定了在我国宜采用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不是资本密集型产业。我国的居民收入差距还表现为地区收入差距过大,中部、西部收入差距明显落后于东部。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中、西部地区应该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因为中、西部地区相对东部来说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由于劳动力的资源丰富,按照供求关系决定的劳动力价格较为低廉,企业的生产成本不高,可以保持企业的良好发展,同时保证低收入者能够充分就业,其收入水平的提高。这样,既能够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又能缩小收入差距。就我国东部来说,其资本也只是相对西部地区较为丰富,就我国的人口分布来说,东部最为密集,所以现阶段,大部分东部地区还是宜采用劳动密集型产业,使东部地区的经济能够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叶茂林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1).

2、Bourguignon.F.,Fournier M.,Gurgand M..Fast Development with a stable Income Distribution:Taiwan,1979~1994[J].The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2001(47).

3、Gary S.Fields. Employment,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Seven Small Open Economies[J].The Economic Journal,1984(94).

4、陈钊,陆铭.教育、人力资本和兼顾公平的增长[J].上海经济研究,2002(1).

5、毛慧红,蔡颖.减少收入不平等:来自教育和人力资本的理论、经验和启示[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4(4).

6、陈钊,陆铭.收入差距现象透析[J].世界经济研究,1999(3).

7、赵人伟等.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8、洪巧俊.文化断层与读书门槛[N].南方周末,2005-12-01.

9、林毅夫,刘培林.经济发展战略与公平、效率的关系[J].经济学.2003(2).

10、林毅夫.发展战略、自身能力和经济收敛[J].经济学,2002(1).

11、林毅夫.解决农村贫困问题需要有新的战略思路:评世界银行新的“惠及贫困人口的农村发展战略”[J].北京大学学报,2002(4).

劳动教育实施策略范文3

一、何谓“工匠战略”

工匠,即具备高超创新创造创意能力的人。铁匠、木匠、皮匠、花匠、泥瓦匠、教书匠、文坛巨匠……是古今人们对他(她)们作为“工匠”的尊称;“手艺人”“匠人”“能人”“师傅”“大师”,是他(她)们的代名词;“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是人们对他(她)们智慧的赞誉;“独具匠心”“匠心独运”是人们对他(她)们技艺的推崇;种田能手、技术标兵、业务尖子、行家里手,是社会对他(她)们精业的认同;立说的孔子、治水的大禹、治病的华佗、解牛的庖丁、造纸的蔡伦,是他(她)们的先祖;钱学森、茅以升、袁隆平、屠呦呦,是他(她)们中的楷模而被誉为“大国工匠”……中华民族因工匠而繁荣强大,中华文明因工匠而登峰造极、历久绵长。

工匠精神,是敬业精业兴业精神。是恪守本分、敬业奉献、兢兢业业、善做善成的职业态度;是诚信为本、笃守职责、不辱信誉、质量第一的职业操守;是徒承师艺、不断超越,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职业境界;是天工开物、创新创意、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创造创业、打造精致极品的开拓精神……这种精神,是人类文明不断攀沿上升的引擎,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产业、一个企业、一个产品走向强大的核心支撑。

工匠兴业。从火药、浑天仪发明到两弹一星上天,从《本草纲目》到青蒿素,从都江堰到万里长城,从中华老字号到当代国字号工程,从算盘到银河号计算机……莫不是中华巨匠匠心独运的非凡创造。正所谓工匠兴则事业兴,工匠废则事业亡。

何谓“工匠战略”?即在国家战略层面,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以精致生产为牵引,以工匠精神为动力,实施工匠培育工程,建设支撑中国经济和社会转型升级的新型产业工人队伍,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二、实施“工匠战略”,意义现实而深远

历经近40年快速发展,中国经济社会已经发生深刻变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中国经济社会,正面临多重矛盾叠加、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爬坡上坎跃上新海拔的重大历史课题。洞察制约经济走向中高端、制约城镇化进程、制约国民收入大幅增长、制约中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等等中国经济社会面临的诸多矛盾,低素质劳动力大军粗糙生产维系的低效能经济导致的脆弱国际竞争力,是这些矛盾的核心症结之一。因而,实施“工匠战略”、加快建设中国新型产业工人队伍,是化解这些矛盾的“牛鼻子”策略之一。正所谓“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而成。”

1.实施“工匠战略”,是中国经济走向中高端的战略需要。中国经济走向中高端或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必然前提,但改革落地后的迫切任务就是实施精致生产战略,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加快“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制造“中国完美”,实现面向世界的中高端供给。实现中国经济如此华丽转身,其本质是一项“制造中国完美”的浩大“工匠工程”。推动实施这一浩大工程,没有“工匠”式的高素质劳动力的精致生产作为支撑是不可想象的,因而必须大力提升劳动力这个最为关键的生产要素的素质。在这个意义上,“工匠战略”核心是培育“工匠式”的富有创新精神的产业工人和实施有组织的精致生产,但其根本所在依然是培育“工匠”。

2.实施“工匠战略”,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题中之义。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创新发展理念,全面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强调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牢牢把握产业革命大趋势,牢牢把握集聚人才大举措,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键靠人,靠有着工匠精神和工匠本领的人。没有一支浩大的工匠队伍,创新驱动便无从谈起。

3.实施“工匠战略”,是顺利推进城镇化的关键一着。溯古论今,最初的城镇,就是由脱离了土地的“手艺人”的聚集所形成的。今天已经城镇化了的城里人,无论其为第几代,大凡都是凭了“工匠”的本事融入城镇之中的。到了现代,无论是计划经济时代还是当今市场经济社会,城镇依然是“一工匠一家庭”的有机构成(在城市就业的大学生当然也是“现代工匠”)。剖析当前制约城镇化进程的瓶颈问题,无非是农民有苦力而缺手艺,进城后即使定居也无法乐业,根源是没有谋生手段;可以有城里人的身份证但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里人,根源是缺乏城里人的文明素养,因而无法融入城市生活。在这个意义上,“工匠战略”核心是农民向市民的素质转换,即通过“工匠战略”使农民实现依靠土地谋生向依靠“手艺”谋生、由田野生活向都市生活转换,由此推动“一工匠一家庭的拖家带口式”的“农转非”大迁徙。事实上,只有使农民具备了在城市谋生的本领和素养,他(她)们才能最终从土地和农村中剥离出来,农民(作为劳动力)和土地两个生产要素才能被彻底解放出来,才能置换出中国经济升级和社会转型所必需的广阔土地资源和社会空间。此一着,关涉亿万农民,关系中国城镇化顺利推进,关系中国社会真正意义上由农业大国向现代化国家的社会结构和形态的根本转型,关系社会稳定,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实施“工匠战略”,是中国劳动力产业工人化的迫切需要。当今世界已经步入后工业化时代,呈现出经济全领域产业化的突出特征,对人的发展提出了产业工人化的时代要求。第一,经济全领域产业化,需要劳动者实现产业工人化。无论是三次产业,还是其他领域,劳动者产业工人化成为时代要求和历史必然。是否拥有一支强大的产业工人队伍,成为有序生产、精致生产以及生产供给和社会需求走向中高端、中国经济升级再腾飞的决定因素。第二,城镇化及经济全领域产业化,迫切需要农民实现产业工人化。在中国,劳动者产业工人化的任务尤其艰巨,艰巨之最在于将亿万农民锻造成有文明素养、有工匠技能、有工匠精神、适应现代社会的产业工人。如果不能较快实现农民产业工人化,不仅难以支撑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而且严重制约城镇化进程、拖累中国经济社会整体跃升、影响中国社会稳定。第三,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迫切需要中国劳动者产业工人化。随着城镇化和经济全领域产业化的推进,三次产业的传统界线将被打破,绝大多数农民将汇入产业工人大军,中国工人阶层的构成成分及其体量已经或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用唯物史观来审视这一历史进程,劳动者产业工人化,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社会转型面临的极其现实、极其迫切的战略任务,其核心问题在于使包括亿万农民在内的所有国民成为有觉悟、有组织、有纪律、有现代文明素养、有精湛技能、有工匠精神、有小康生活的国家公民和产业工人。在这个意义上,实施“工匠战略”,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不仅关涉社会转型和稳定,而且关系保持工人阶层及国家公民的先进性,关系党执政兴国的群众基础和社会根基。

5.实施“工匠战略”,是化解中国高端技术人才紧缺问题的迫切需要。撇开中国经济生产供给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跃升对“工匠”队伍的迫切需要不讲,单就当前中国经济供给侧常规生产尤其是国防工业、中高端制造业和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工匠”人才供需现状来看,高级技术工人已经一“匠”难求。据了解,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技工的比例为20%―40%,而我国还不到4%,缺口上千万人。2014年,我国仅制造业,高级技术工人(如车床、电焊、机械操作等)缺口就达500-600万人。一些企业的技工岗位以万元以上月工资或数十万年薪招揽人才,却依然一“匠”难求。这种“上千万大学生无业可就,上千万高级技术工人无处寻觅”的窘境,正印证了实施“工匠战略”的迫切性。当今一些试图转型的企业,设备可以花钱更新,但却无法使更新的设备形成生产力,症结也在于缺乏“工匠”。在这个意义上,实施“工匠战略”,至少具有支撑中国经济走向中高端、维系中国经济运转和推动大学生及农民工就业等多重功效。

6.实施“工匠战略”,是推动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的迫切需要。无论是供给侧和需求侧结构性改革,还是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拟或是国计民生、劳动就业,第三产业都是需要优先发展的领域。数据测算,第三产业每增长1 个百分点,能创造约100 万个就业岗位,比工业多50 万左右。这意味着第三产业不仅需要成为支柱性增长极,而且需要成为未来主要的就业容纳器。追溯历史,自从人类进入农耕文明以来,第三产业始终是维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更是第二产业诞生并赖以发展的母体。然而,无论是久远历史上的手工业,还是当今社会的第三产业,莫不是由天南地北千千万万个手艺人大军组成。也就是说,“工匠”是第三产业的主体和关键要素。在这个意义上,实施“工匠战略”,就是在为第三产业崛起提供核心引擎,就是对第三产业的直接推动。

三、纳入国家战略,统筹布局实施

如上所述,无论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是城镇化;无论是实现中国经济升级再腾飞并建成小康社会,还是中国社会结构转型升级,“工匠战略”都具有“牛鼻子”的重大功用。因而,“工匠战略”势在必行,必须将其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整合各种资源,配套相关政策,整体统筹布局,凝心聚力推动实施。

1.战略设计,统筹布局。新中国成立以来,无论是“扫盲”“普法”等社会工程,还是“211”“985”等教育工程,或者“863”等重大科技计划,但凡关涉国家全局的重大工程,莫不是在国家战略高度加以设计、布局、实施并取得辉煌成就的。“工匠战略”是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体量战略工程,其意义现实、深远而紧迫,需要国家的推动和全民的认同和参与。因而必须在国家战略层面加以谋划、设计和布局。同时,此一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泛全民、跨领域、跨行业、跨行政系统、跨区域、跨各领域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关系经济社会全领域人力、物力、财力、政策等各种资源的整合利用,因而非得国家统筹布局不可。国家发改、教育、信息工业、农业等职能部门应统筹协作,精心编制规划,使之成为未来10年乃至20年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工程。

2.整合资源,综合施策。这里的所谓“资源”,主要指国家正在实施的城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职业技术教育、农民工技能培训、大学生就业、产学研结合、“双创”等重大工程、重大专项、重大部署及其配套政策措施等,也包含当今中国已经过剩的教育产能。如果将这些方面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和相关资源捆绑一体并一揽子发力于“工匠战略”,则会取得“一石多鸟”、事半功倍之功效。比如,城镇化之中配套农民进城的政策措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生产要素流动引导措施及“托底政策”,职业技术教育的政策措施,农民工技能培训的政策措施,大学生就业的扶持政策、产学研结合的优惠政策,“双创”的扶持政策,等等,都可以一揽子纳入“工匠战略”的保障措施之中,形成集约、高效、不再重复的保障机制,收利国利民利长远之功。

3.传道授业,德艺兼塑。“工匠战略”的实现路径在于国家统筹布局下的现代产业工人队伍的系统培育,即以“产学研”为培育链,实施全社会劳动者有计划、分类、分行业、分层次、针对性再培训,以“产”定“学”,以“学”兴“产”,“产”中促“研”,推动劳动者逐步升级为工匠式产业工人。如大学生可以采取择业性继续教育的形式,农民工可以是产业需求引领的定向式专业培训,等等。劳动者产业工人化的系统培育,核心是传道授业、德艺兼塑。即把基本文化素养、社会道德、现代文明、法治思想、职业品德作为产业工人培育之基,以塑造高尚公民品德和工匠精神;把专业技能作为产业工人培育之本,以塑造生产技能和工匠技艺……这一点,对于亿万农民的新型产业工人化尤其重要。传道授业、德艺兼塑,不仅可足“工匠”之需,亦可收提升中国公民现代文明素养之效。

劳动教育实施策略范文4

关键词:非正规学习;就业技能;欧盟教育;政策研究

作者简介:苑大勇(1981-),男,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英国University of Glasgow成人与终身教育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PASCAL International Observatory国际组织研究人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与成人教育、比较教育等。

中图分类号:G7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10-0085-06

2014年6月23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该决定设计了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其中,提出要“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推进学习成果互认衔”制度,所以对非正规的教育形式学习与认定成为重要课题。在欧洲大陆,随着经济的增长速度变慢,由于劳动力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不高,造成大量失业现象的存在;由于就业现状的问题,造成大量贫困人口的存在,目前很多工作岗位都处于低收入状况,使得人们的生活状况很难得到有效保障;同时,欧洲的经济发展在不断转型,以知识与创新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致使传统的经济部门受到冲击,尤其是对于劳动力与工作岗位要求的提高,须具备更高的知识与技能素质。而目前的劳动力素质难以达到要求,因此需要通过非正规的就业来提升整体的劳动力水平。

一、政策背景:欧洲当前经济面临危机及其成因

(一)经济发展放缓且转型困难

长期受到金融危机以及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欧洲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增长率比较低,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比较困难;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主要在经济部门以及金融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产生了很高的失业率。为了促使经济增长发展,并且维持目前的竞争力,需要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以知识与创新为基础的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技能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远时期来看,欧洲的发展注重技能的重要性,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增大,也促使了对于劳动力教育与培训的增长,以能培养符合需求的技能人员。从现今到2020年,欧洲会在高规格人才的工作需求上增长1600万,而低技术含量的工作者将会减少1200万[1]。从这个趋势来看,目前有很多劳动力并不具备足够的竞争力,自身的素质与技能又很难在劳动力市场上获得成功。

(二)劳动力失业且受教育程度较低

伴随着经济发展放缓以及经济转型发展的困难,欧洲出现了很多失业状况,处于工作年龄的劳动力找不到适宜的工作,造成很多人处于贫困状态。受到金融危机以及经济发展放缓的影响,整个欧盟范围内的失业率从2008年1月份的6.8%上升到2011年的9.5%,有将近2300万的失业人口,这就意味着,欧盟范围内目前的2300万人处于失业状态,占到了劳动力群体10%的比例[2]。要解决高失业率的问题,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目前,欧盟范围内大约有1.2亿人生活在贫困状态,或者正在濒临贫困状态,2400万人的工作处于低收入状况。这就意味着在欧盟,有将近8400万人口处于贫困状态,并且面临着贫困的危机[3]。随着经济发展的转型,在一些新的部门需要高技术含量的劳动力,而在原有低技术含量的工作岗位上,需要进行大量的裁员。在劳动力市场上进行的劳动力再次分配,促使劳动力的再教育与培训显得尤为重要。而从现实状况来看,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普遍都不高,接受再教育与培训的机会也很少,对于新技术发展与应用的更加难以适应。具体说来,在25-64岁人群中,大概有7700万人口最多接受了低成度的中等教育,占到该人口群体将近30%的比例。这些人拥有低等级的学历,期望参与到提升技能以及终身学习的机构中。在这个人群中,只有9.5%的人在2008年参与到教育与培训中,远远落后于所设置的2010年12.5%的指标[4]。从这个比例来看,这些拥有低学历的人群很少参与到提升职业技能与终身学习的机会中,这些拥有低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参与到教育与培训中的比例,只有那些受过高水平教育劳动力的1/7。而且这些人群在适应到新出现以及新技术领域的难度更大,严重阻碍了受雇佣的机会[5]。

(三)外来移民人口与人口流动率过低

欧盟范围内与外部存在着人口之间的流动,不管是从欧盟到外部,还是从外部到欧盟内部,通常人才流动率保持在很低的水平。移民为欧盟的经济增长作出了很大贡献,对于移民技术与能力的提升及未来的经济发展而言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在2009年,有2.4%的群体是其他成员国的公民,非欧盟的公民数量达到2000万,占到欧盟总人口的4%。如果没有移民的存在,相比2009年的水平,欧盟的工作适龄人口将会在2030年缩减12%,在2060年缩减33%[6]。此外,技术性的移民工作者经常占据低技术含量以及低质量的工作,低估了这些移民工作者的潜力与技能要求。在认识到移民对于自身经济发展的影响上,需要吸引优秀的技术移民,利用劳动力为经济增长做出贡献;同时还要对移民进行再教育与培训,提升其素质与能力,顺应经济转型发展的要求。

二、回应危机:非正规学习方式提升就业竞争力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欧盟委员会提出了应对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决策,主要从劳动力就业与新技能养成上、还有通过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的形式,来提升劳动力人群的素质与技能。更重要的是2020战略,号召实施“促进非正式与非正规学习的认可度”项目,将其与“新技能与工作日程旗舰项目”(European Commission’s flagship initiative: an agenda for new skills and jobs Validation of non-formal and informal learning)相联系,突出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的重要性,帮助公民获得竞争力,参与到更进一步的学习与劳动力市场中。这个雄心勃勃的项目,为了促进欧洲社会的持续发展,针对福利制度,经济增长以及公共经费支出提出了一系列的发展目标。

(一)欧盟非正规学习改革的总体目标

总的发展目标来在于促进未来劳动力技能的培养,符合经济发展转型后的工作要求,在技能养成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上进行更好的匹配。该项目确保公民能够发展以及提升自身的知识、技能以及竞争力,从而成为终身受用的能力,将欧盟变得更加具有竞争力、创新力,变得繁荣起来。该项目与欧盟的2020目标密切相关,都主张让欧盟从经济危机中复苏起来,通过促进基于知识与创新的经济发展,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在社会的整合度上增强经济的就业性特征。

(二)欧盟非正规学习改革的具体目标

具体目标就是要突显出提供给所有人教育的急切需要、尤其是那些接受教育程度比较低的人群,为他们提供教育机会,一方面可以给他们的发展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可以对他们在非正式学习环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以及学历进行认证。为了应对这种挑战,达到未来2020年的目标,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发展,达到四个主要的目标:

第一,建立功能更加完善的劳动力市场。目前市场上高的失业率以及结构性失业,代表了人力资本的流失,对工薪阶层是很大的威胁,导致从劳动力市场的及早退出以及社会的排斥。灵活保障的政策是调整劳动力市场的最好工具,应该在危机后受到重新调整与适应,促进改革的进程,减少劳动力市场的分隔,支持性别平等,工资结构应更为合理。

第二,培养更多高技术的劳动力。在新的工作机构与模式下,能够适应技术变革,对其作出贡献。这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因为面临技术变革的快速发展,还有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的不匹配状况,欧盟需要在教育与培训系统上进行投入,对技术需求进行预期,提供匹配与指导服务。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可以增加生产率、竞争力、经济增长以及最终促进就业。其尽管培训与发展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已经对就业与经济增长做出了大量贡献,但欧盟体制内以及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移民,其潜力还没有充分开发,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第三,养成更好的工作质量与工作条件。在就业的质量与数量上,没有很好的均衡点,欧盟高的工作质量水平与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以及就业参与率密切联系,工作条件以及工人的身心健康需要得到考虑,以满足如今工作职业发展的需求,这些工作需求,逐渐由新形式的工作机构所取代。

第四,制定更有力的政策,促进工作的创造以及劳动力的需求。目前没有足够的力度确保获得了灵活、适宜的技能,就能得到一个好的工作,经济的恢复必须建立于工作机会创造增长的基础之上。创设工作机会的正当条件,包括拥有高技能以及研发基础的公司,选择性的削减无工资劳动力的成本,以及缩减雇佣人员的补助,将成为雇主招收长期失业员工以及其他工人的激励性因素。同时,促进工作创设的必要资源支持、促进企业精神以及自我创业,也成为增加就业率的必要措施。

(三)欧盟非正规学习改革目标的实现路径

欧盟委员会在提出上述宏观的目标上,其目的在于通过对于个人技能、竞争力以及知识养成的投入,使得人们在就业时更有实力。这些方法包括多种形式,强调社会、健康以及教育类服务以及基础设施、为个体提供个人的专业化以及职业培训,还有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方式,提供职业指导以及咨询,让人们能够有更多的权利参与到社会中。另外,为了减少社会贫困现象以及社会排斥现象,促进社会的融合,有必要让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接受到高质量的公共教育与培训,在文化与社会资源上没有区分。

根据总的目标设计对各领域的状况进行限定,尤其是在就业方向上,提高目前的就业比率。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欧盟委员会达成就业目标的协议:到2020年,在20-64岁劳动力群体中达到75%的就业率。这个政策是在2010年颁布的,是欧盟2020整体战略的一部分,主要是为了促进未来十年或者更长时间的持续性以及广泛性发展。假设劳动力市场稳定在2010-2011年的水平,到2020年达到75%的就业率,每年都需要平均增长1%的比例。欧盟委员会在2010年11月采取了一项旗舰项目,这些项目旨在推动欧盟2020年战略的实施,促进更加具有可持续性以及包容性发展[7]。

由于生育率的下降,欧盟劳动力年龄(15岁到64岁)将最早在2012年开始缩减,即使伴随着大量的移民潮。到2020年,在医疗健康部分存在大概100万人的人才缺口,如果辅助的健康医疗专业纳入考虑范围的话,也将存在200万人的缺口。同时还需要100万人的研究人员,满足建立创新联盟的雄心目标。政策议程还将促进欧盟将学校的辍学率控制在10%以下,让更多的年轻人能够接受高等教育或职业教育,至少达到40%的比例;到2020年减少2000万人的贫困人口[8]。

三、政策执行:非正规学习促进劳动力就业技能的提升方式

非正式教育与非正规培训,不仅在技能的发展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同时,还有利于促进社会的融合与包容。政策议程注重新技能与工作的发展,将通过灵活的测量方式来增加工作;将技能、竞争力以及知识的发展放在次要位置,促进正式工作与质量的提升。

(一)促进个体技能、竞争力以及知识的掌握

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以及培训项目,不仅在技能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还有利于促进社会的整合度与包容性。委员会的策略将通过灵活保障的策略,优先创设工作需求,促进技能、竞争力以及知识的发展,将后者列在其次。委员会主张鼓励员工重新投入并参与到教育与培训机构的活动中,需要发展一套新的制度,主要针对非正式学习与非正规学习环境下获得先前学习的经验的认可。这一系列技能包括民主协商技能、公民素养技能、社会技能、跨文化竞争力、学习技能、交往竞争力以及组织与管理技能。在关于硬性技能与软性技能的融合,诸如数据的和横向的竞争力,语言以及媒体素质等硬技能,还有诸如个人、社会以及文化竞争力的软技能,对于改善人们的工作机会方面很重要。同时,还强调了技能需求与供给的不相匹配。

就像在政策议程中所提到的,重要的是改善接受终身学习的路径,强调为那些处境不利群体提供培训、资格认证、技能升级以及重新获得技能,与过早辍学的现象作斗争。民间研究机构也强调公平获得高质量公共教育的机会与权利,不能因为文化与社会差异产生区别。这样可以减少贫困与社会排斥,为人们获得工作机会以及美好生活提供更多机会,非正式以及非正规教育与培训对这个原则起到很重要作用。委员会应该注重实施终身学习策略,促进竞争力发展,最重要的是终身学习需要给予民众适应工作需要的适当技能。缩短技能与机会的差距,不应减少发展基于工作的技能以及竞争力。这也是关于个体发展与能力建构,促进社会的参与及积极的公民概念。学习的目的是发展技能、竞争力与态度,通过正规、非正规、非正式学习,获得存在、知道、去做,生活在一起的态度。

(二)培养与激发外来移民身上的潜能

委员会政策的目标是促进技能的发展,在对专业资格指令评估的基础上,呈现出一定的措施,保障改革专业资格的认证系统。委员会还强调减少移民的人才浪费,消除工作障碍,比如针对移民的技能与资格的不认可;建立针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新的整合议程,考虑到帮助改善移民工作者权利的建议;在欧盟的合法移民框架下,最被接受的移民类型,比如高收入、高技能的专业者以及移民,签订长期的合同。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指导意见,让第三世界的移民进入的政策,也不能接受培训。需要对移民工作者进行平等对待,接受专业的以及职业的培训,接受再教育。同时,还期待更多改善这部分人群经济与社会状态政策的推出。

针对移民政策的改善,需要在社会以及公民层面上享有平等的机会。在社会层面上,拥有机会过一种有尊严的、独立的、灵活的以及体面的生活;在公民层面上,所有的居民可以拥有相互的权力与责任,享有平等的权利。这一系列措施包括对于移民的认可;提供重要的服务,比如医疗服务,教育与培训,获得公民权利的可能。移民能够拥有过体面生活与生活状况的机会,包括接受社会与医疗服务以及教育培训的平等机会。促进移民在工作领域的参与,确保有平等就业的机会,保障移民能够获得基本的服务,确保移民家庭孩子能够接受到免费以及高质量的教育,为那些处于不利群体的人群提供具体需求,提供跨文化的培训,尤其是针对健康、医疗与教育领域。

(三)培养适应未来工作需求的技术人员

针对于未来的发展,首要是创造新的工作岗位,解决目前的失业问题。委员会尽管认识到2020年,仍然在医疗领域缺少100万劳动力的现状,在信息通讯技术领域缺乏50万劳动力,还有创造300万个绿领工作岗位,但没有注重到工作的本质特征。在未来十年内,高水平的工作岗位,比如专业者、经历和技术人员,需要知识与技能密集型能力,将会增加850万个。另外,基础的零售与分派工作岗位将会增加200万个。同时,在手工业部门将会减少100万个岗位,比如传统农业、机器操作、手工业、贸易相关的岗位。使得工作经受两极化状况,增加了低端的工作岗位需求与高端的岗位需求,之间的岗位需求出现滞涨与减少。

在工作期间,通过综合性的战略获得技能以及竞争力的培训,显示出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参与终身学习,是成人学习的新方式。基于一些常用的原则,比如分担责任与合作制,有效的金融机制,灵活的路径,还有素质启蒙教育,针对性的是继续培训。在哥本哈根进程取得进步的基础上,委员会在2011年呈现,关于终身学习策略的实施,欧盟政策手册为终身学习实施拟定了一个框架,更新了成人学习的行动计划。

四、政策展望:非正规学习与劳动力就业技能提升的未来发展

在认识到非正规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重要性、尤其是促进工作技能的培训,提升劳动力终身学习的机会,促进个体就业能力的增强后,欧盟委员会在战略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这些政策性建议的目的在于提升劳动力的未来技能,促进技能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之间的更好匹配。在2010年5月,委员会作出了一个结论报告,终身学习对新工作所需的新技能项目的实施有着支撑作用,号召进一步推动与所有的利益相关者的合作,促进对于非正式与非正规学习的认知。由此,为发展出一种欧盟框架,对公民通过一些方式所获得知识、技能与竞争力,进行记录与与灵活强调;发展出一种“个人技能护照”,委员会还提出一种倡议,促进教育、培训与非正式学习的发展,提高公民的就业力[9]。旗舰计划采取13个重要的行动项目,作为2020年总体战略的一部分,在政策框架协议下,委员会将会保障议程目标与相应措施在成员国家采用。

(一)建立法律与政策框架,与社会机构开展合作

在开展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的项目上,应采用新的法律结构以及政策框架,为学习模式的开展提供法律与政策的支持。通过这些政策框架,改革劳动力市场,采用灵活有保障的策略,促进进一步的改革措施,使得劳动力市场变革更加具有灵活性与安全性。同时,与社会机构之间开展合作,把软性以及硬性技能纳入考虑范围。改善年轻劳动力的知识、技能与竞争力,通过发展一系列公平、灵活以及有效的高质量教育与培训项目和一些非正规学习与工作机会,能够使其适应充满变化的市场需要以及日益增长新的岗位的需求,在这种知识经济的框架内适应发展。这种做法可以有助于减少失业的危机,主要针对那些拥有技能,但是没有纸质文凭的人,避免让他们重复接受教育,浪费时间与精力。这些措施保障个体拥有机会去全面参与到社会中,承担相应的角色,增加人们工作与享受美好生活的机会。

(二)促进非正规学习发展,改善终身学习路径

为进一步促进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的发展,建立多种不同的非正式学习机构与项目,通过这种多元化的发展形势,来改善终身学习的路径;建立更为灵活的学习路径,促进工作和学习阶段的衔接,包括通过学习项目的模块化运作。这些路径也容许非正式与非正规学习的相互认证,在认证的过程中基于学习结果,还有对学习与职业指导系统进行整合。在这个层面上,通过非正式以及非正规的学习,来获得相应的技能、竞争力以及知识,这个策略应被视为整体政策的构成部分,缩短教育的差距,增加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机会。帮助人们转移到高价值含量的部门,扩展一些职业,从持续性增长政策、平等机会政策以及立法上出现的工作,为人们提供混合技能,让其与市场需求进行匹配,为现今以及未来的劳动力提供足以适应工作的适当技能。

(三)发展教育培训项目,帮助劳动力弱势群体

非正规学习与教育培训项目的应用,大多数是针对因失业而陷入贫困的弱势群体,在发展这些项目时,应适当予以倾斜,照顾到这些弱势群体的利益。应该更加注重非正式以及非正规的成人教育与培训项目,为那些处于低社会经济地位群体提供具体的教育服务,比如说工薪阶层的贫穷人群、年轻人、移民以及妇女等;采用适当的措施帮助处于弱势群体的工作者,尤其是那些低技术含量劳动者、失业者、年轻人以及年老的工作者,还有残疾人群、精神错乱人群、来自移民群体的少数族裔。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该为其提供职业指导,还有针对性的、适宜的培训计划以及工作经验增加项目。应该提供一些具体的优惠措施给那些老员工的技能升级培训,这些人群经历一段经济重组时期,处于弱势地位。还有那些需要照顾家庭而离开工作岗位的人群,对其进行技术的再培训,同时对一些蓝领工作者也要进行技术再培训,让其工作转化到绿领岗位。

(四)鼓励利益相关者的参与,积极进行对话

非正规以及非正式学习的发展是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注重调动多元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建立一种多元利益格局。在终身学习的实施上,提高利益相关者的参与与社会对话,将终身学习的形式扩展到多个不同的部门。在公共服务部门的地区与地方之间的合作,教育与培训提供者以及雇主,能够有效地确认培训需求,改善教育与培训的相关性,促进个体能够接受到进一步的教育与培训。社会参与者之间的对话在具体安排的有效成本共享上非常重要,为工作岗位的人群提供学习机会,促进公共部门机构与商业之间的合作。同时,建立不同机构之间的对话机制,就一些共同的问题,商讨解决方案以及对未来发展做出很好的规划,对不同的利益进行协调。

(五)建立有效的激励措施与成本分享机制

在发展终身学习机制上,需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激励,保障学习机构以及学习机制的发展。因此,需要不断改善工作的质量,确保更好的工作条件,建立有效的激励措施与成本分享机制。提高公共以及私立部门对于劳动力继续培训的经费投入,增加工作者参与到终身学习的机会。这些措施可以包括:税收津贴计划、针对特定人群的教育券计划,还有学习账户或者其他的机制,工作者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时间与经费的积累。这些措施应该与欧盟援助计划配合,成员国也可以从这些措施中受益。还有解决教育与培训项目中辍学者问题,考虑到社会经济因素,为这些人群提供一定的经济补偿,保障其完成自身项目。

参考文献:

[1]EUROPEAN COMMISSION. Agenda for new skills and jobs[EB/OL]. http://cedefop.europa.eu/EN/Index.aspx.

[2]Agata Patecka, Maurice Claassens. Investing in new skills and competences for decent work and quality jobs[R]. Published in March 2012: 2-3.

[3]Agata Patecka, Maurice Claassens. Investing in new skills and competences for decent work and quality jobs[R]. Published in March 2012: 3-4.

[4]EUROPEAN COMMISSION. An Agenda for new skills and jobs: A European contribution towards full employment[R]. Brussels, COM(2010) 682/3: 3-4.

[5]EUROPEAN COMMISSION. An Agenda for new skills and jobs: A European contribution towards full employment[R]. Brussels, COM(2010) 682/3: 3-4.

[6]European Centr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Training. Future skills supply and demand in Europe: Forecast 2012[R]. Luxembourg: Publications Office of the European Union, 2012: 7-8.

[7]EUROPEAN COMMISSION. Agenda for new skills and jobs[EB/OL]. http://cedefop.europa.eu/EN/Index.aspx.

劳动教育实施策略范文5

关键词:富余劳动力;制约因素;成因;策略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业在该省经济社会发展占重要地位,“三农”问题是该省经济快发展的重中之重。然而,随着黑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凸现出来,在有些农区甚至成为制约“三农”发展,影响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难题。

一、黑龙江省农村富余劳动力现状

2004年底,黑龙江总人口量3815万人。农业人口1809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7.4%,全省耕地面积1.38亿亩。从数量上看,农村劳动力资源达936万人,超过农村人口的半数。其中,富余劳动力46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49%。

二、黑龙江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难的主要成因

(一)陈旧保守的思想观念

由于几千年封建统治所遗留下来的陈旧保守的思想观念,使农民不愿抛开土地,离开家乡到外面去寻求更广阔的就业空间。据2004年1~10月份统计,黑龙江流向外省的农村劳动力93.3万人,占转移劳动力总数的27.4%。绝大部分劳动力滞留在省内,省内流向为280万人,占72.6%。而有关资料显示,全国跨省区打工的农村劳动力占外出打工的劳动力的比例达到80%左右。说明农村劳动力外移能力不强,省外劳动力市场开发不足。

(二)农民文化素质低

面对农业进入发展新阶段对农民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农民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1、农村基础教育相对薄弱,农民科技培训体系不完善。目前,在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占8.7%,小学文化程度占43.5%,初中文化程度占42%,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5.8%。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更是寥寥无几。可见,农民教育程度普遍偏低,而且九年义务教育还未完全普及。至使未来的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发展,对劳动力职业技术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越来越严格。但各级政府培训经费严重不足,培训基地设施和条件得不到改善,培训手段和方法因缺少经费而不能适应农民实际需要,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和素质培训明显滞后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2、一些地区盲目开发,大量征占耕地是使农民变成富余劳动力的重要原因。某市1999~2001年以建立“对俄农业蔬菜出口开发区”为名,强行征占3.5万亩粮田,致使4000多农村人口失去了生产资料,其中近千人成为了失业的富余劳动力。

3、农业产业化生产将使农村劳动力面临巨大压力。面对西方各国现代化农业的竞争,我国必须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过渡,必须走产业化、集约化经营的道路,从而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实现高效的现代化农业。在耕地面积逐渐减少的情况下,农业生产将占用更少的劳动力而释放更多的富余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数量将由于农业生产率的不断提高而不断增加。同时,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加入WTO后,粮豆薯产出的减少,必然产生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

4、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农村富余劳动力缺少转移的平台,使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受到限制。其中突出的是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和农民工子女上学难三大问题严重影响着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缺少规范的劳动力交流场所,用工信息、劳动力价位等一些外出务工者十分关注的信息不及时,加大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本和难度。

三、黑龙江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

总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紧紧围绕“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培养新型农民、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深化农村改革六大战略目标,分别制定近中期和长期对策。

(一)近中期对策,即治标性策略

1、加大宣传力度,转变思想观念。要广泛运用广播电视、讲座报告、典型示范科普教育、“三下乡”宣传活动等各种宣传教育形式,宣传国家有关政策,转变对富余劳动力特别是农民工的认识,激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热情。

2、加快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为了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多渠道、全方位的农村科技培训体系网络,我们借鉴北京市的经验设计了黑龙江省科教兴农管理体系(见图1)。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培训应采取的措施是:(1)根据农村劳动力市场需求调整职业教育的内容。要重点开发技术推广教育模式、绿色证书模式、青年农民培训模式、创业培植模式、农村劳动力转岗培训模式、企业带动代培模式等。(2)努力办好“三农”特色的高层次学校,组织动员各级各类办学力量设置培训网点。一是办好农村农业广播学校、乡镇农业技术学校。二是把农村中分散的科技人员和技术骨干或运用科技成果效果显著的农民组织起来,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种科技培训、技术交流、科技咨询服务和各种形式的科普宣传活动。三是按照市场需求设置培训网点,广泛开展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培训以及外出务工所需的职业技能培训,做到课堂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3、深化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1)调整土地政策。土地制度应在坚持中央关于土地承包制的基础上,实行农村土地依法合规的有偿转让,要从严从紧治理“圈地”现象,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保障农民生产资料完整不受侵害。(2)改革户籍制度。首先,对进城农民实行基本户口制。其次,放开县级以下城镇的户口,允许具有一定条件的农民与土地彻底分离,成为小城镇居民。再次,逐步放开县以上中小城市的户口,允许农民进入中小城市择业。

4、将发展乡镇企业作为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重要出路。2003年,全国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3668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1.4%,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1.36亿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7.8%。以绥棱森林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为例,该企业投资300万元,辟建一处森林鸡屠宰、山野菜加工和山产品交易为一体的山林产品开发园区,工程占地5000平方米,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近千人。我省乡镇企业发展总体缓慢,影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因此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仍然是不可或缺的道路。

5、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展其对农村劳动力的容量。要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作为“民心工程”,将发展第三产业作为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重要一部分。如有些省市兴建农民商贸街,吸引农民进城经商,既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又加大了对农村劳动力的容量。

6、重视劳务输出。利用上海、浙江、江苏等省市与我省已经建立多种经贸合作和曾在我省下乡知青较多的有利条件,积极推介我省劳动力资源,扩大劳动力向这些省市输出。

7、充分利用黑龙江省的地缘优势大力发展劳务境外输出。我省毗邻俄罗斯、韩国等国,要利用好黑河、绥芬河、东宁等对俄经贸优势。引导农民走出国门,壮大打工经济;要把向俄罗斯输出劳务作为一条主要渠道,鼓励农民到俄罗斯种植蔬菜、水果和粮食作物。

(二)长期对策,即治本性策略

本着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促进城镇化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集体着眼于农村基础教育、小城镇建设、构建长期就业平台、培育劳动力品牌、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推动产业化经营六大战略目标,提出以下6项治本性对策。

1、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程度,是加快农村劳动力结构调整的根本大计。(1)打好农村“普九”攻坚战。一是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改善农村校舍和办学条件,增加农村教师的待遇,鼓励知识分子到农村支教等。二是减免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生的学杂费。由政府组织,对偏远农村的贫困学生,可以适当予以减少或免除学杂费等优惠政策。(2)继续发展并逐步普及农村职业高中,要引导、组织农村生源进入农业职业高中学习,培养适用的就业技能。(3)探索开展初中分流。县域和农村中学要从初三开始设立职业技能课和设立职业技能班,对不能继续升学的在校初中生,可以以职业技能教育为主渠道,对其进行分流,使他们既可以完成了义务教育又掌握了将来择岗就业的本领。(4)以“科普”为重点,坚持经常性“三下乡”活动。政府组织专业人员,经常下乡为农民进行技术指导,积极鼓励并以优厚的条件吸引科技人员“长住”农村。

2、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小城镇建设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长远大计。(1)依靠科技改造县域经济,使其吸纳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如我省克东县,曾是全省十弱县之一。但几年间,通过改变传统的农业经营理念,实现工业带动战略:“走出大农业,发展民营企业,从而拉动畜牧业的工业强县之路。”使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仅飞鹤、东兴、腐乳等七大企业就安置富余劳动力6000多人。(2)发挥小城镇对周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并作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如我省农垦区有103个农(牧)场,通过大力建设小城镇,形成了100多个产业比较健全,生态优良的小城镇。吸引了农民进城,带动经济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3、要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构建平台。各级政府应大力培育劳动力转移的中介组织,为各类用工单位和农民提供就业信息、职业介绍、政策引导、技能培训、权益维护等服务,为全省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搭建了新的平台,促进我省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开发,推进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

4、要培育打造我省农村劳动力品牌。由政府出面搭台,公众媒体展示,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叫响“龙哥龙妹”、“依安保姆”、“鹤岗保安”、“齐齐哈尔出租车司机”和“鹤城蓝领”“巴彦劳务大集”等已经树立起来的黑龙江劳务品牌,并大力推进“三农”劳务品牌建立。

5、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免除进城务工农民后顾之忧。实行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实行统一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障制度。如甘南县24万多农民中,有20万人可以享受到免费体检,使全县绝大部分农民都能享受到以前只有城里人才能享受到的保健方式。双鸭山市出台八项措施保障被征地农民生产生活,被征地农民将被纳入养老保险试点。

6、推进农业产业化,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宽黑龙江省农业内部就业空间。友谊县农业和畜牧业资源丰富,境内的友谊农场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黑龙江垦区的“畜禽养殖大场”。在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促进下,友谊县、农场合力,积极帮助农场实现由传统农业向农业产业化方向发展。近年来,引进总额近3亿元,建起加工生产型企业40余家,吸纳了大量农区劳动力。

参考文献:

1、黑龙江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劳动教育实施策略范文6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学生;关键能力

关键能力是与具体职业和专业课程无关,而对现代生产和社会的顺利运行起关键作用的能力的总称。加强关键能力培养是当今社会对职业教育提出的现实要求,培养关键能力已成为当代国际职业教育、人力资源开发的热点。然而,我国对关键能力开发的理论研究还很不充分,还没有专门针对关键能力开发的法律法规出台,也还没有建立起较完善的培训机制;行业和个人对关键能力培训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我国关键能力标准体系还很不完善,且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目前的职业资格证书多为各行业自己的行业证书和上岗证书,证出多门,各种证书间缺乏通用性,这种状况已经不能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对劳动者职业素质的高要求以及关键能力培养的需要。因此,就目前情况看,职业教育培养学生关键能力需要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建立职业教育关键能力开发体系

这关系到职业教育学生的关键能力开发体系,应从以下四点入手:

政府应承担起推动职业教育关键能力开发工作中的职责应不断完善《职业教育法》,出台一些推动职业核心能力培训的政策和规章制度,如对青少年实行关键能力培训计划、建立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实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互通,实现关键能力课程学分的通用化,成立关键能力培训考核机构等。这些措施都能很好地促进关键能力的培训,但这些措施的实施离不开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政府应协调教育机构与行业企业之间的关系,使两者很好地协调到关键能力开发工作中来;政府还应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认识到培养关键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个体主动参与到关键能力培训中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教育机构对关键能力开发应发挥其重要作用在日常教学任务中,应把关键能力培训课程渗透到教学和培训中,把关键能力培养目标纳入日常教学目标考核中来;教师要不断探索和研究关键能力培训的有效方法和措施,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和提高其关键能力。

行业企业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关键能力培训工作中劳动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行业企业的效益,行业企业应根据其不同需要加大对劳动者关键能力的培训。政府可以出台一些政策来鼓励和提高行业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如对那些积极主动为员工进行关键能力培训创造条件的行业企业,可从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而对那些不参与关键能力培训的行业企业,应有相应的引导和一定的惩罚。

个人提高认识,自觉地参与关键能力培训,提升素质在这个变迁的社会,市场需求变化多样,职业流动性增大,这些都对个体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掌握终身受用的关键能力是应对这些变化的有效途径。每个人都应主动地参加关键能力培训,对参加培训的个人应给予各方面的方便和政策支持。

完善职业教育关键能力培训体系

在我国现有职业教育关键能力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该体系,可按如下思路进行:

独立开发的关键能力培训体系要与现有培训体系相配套从他国现有的关键能力开发经验可知,关键能力的养成可从个别的职业技能培训中独立出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将关键能力培训与现有的职业技能培训人为地划开一道鸿沟。相反,建立关键能力培训体系还应发挥如下方面的特殊作用:首先,要满足全社会对提高关键能力的需要,为设立专门的关键能力培训机构提供支持和服务;其次,要满足在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为普通教育和职业培训机构提供关键能力培训的模块及教学方法;此外,还要满足各类在职人员终身教育的需要,为他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提高关键能力提供自学的内容和方法。

独立开发的关键能力考核体系要与现有的考核体系相配套我们知道,如果脱离职业的要求和劳动者的本职工作独立地考核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等核心技能,这种考核就会脱离为企业发展和劳动者终身教育服务的目标。因此,推行专门的关键能力考核和认证体系,不能游离于现有体系之外;相反,关键能力考核体系应对现有资格考核体系的深化发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首先,要满足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认证的需要,为建立专门的核心技能考核认证机构提供支持和服务;其次,要适应各种职业特定技能的考核向其他技能层次发展的需要,为之提供配套的核心技能模块及相应的考核方式;此外,还要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为他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关键能力水平的提高提供自我考核的方式和渠道。

完善职业教育关键能力标准体系

关键能力开发的成败决定于关键能力标准。我国的关键能力标准体系极不完善,在考核内容、考核标准及测评依据等方面的规定都较粗糙,有待细化。对此,可从以下方面加以思考:

标准关注技能还是技术人的技能主要是运用方法和技术的能力,在制定标准时,经常采用“能够使用某种技术进行某种活动”的描述。但是,标准制定的逻辑出发点到底是技能还是技术,人们在认识上还存在误区,往往把标准理解为掌握各种技术的要求,而不是对掌握这种技术去完成某种活动的要求。由于这个原因,在一些技能标准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纯粹的技术和方法,是一个技法的武器库,而没有看到人的主体性和工作活动的目的性。因而,这种标准必然会误导培训和考核只注意对技术本身的掌握,而忽视对运用技术的人本身及其客观外部条件的关注。因此,在制定标准时应体现这样一个理念:技术只是工具,关键是人能够运用工具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标准等级的设置和划分在标准制定过程中,根据什么来划分关键能力的等级是个技术难题。经验证明,通过对其因素的难易程度或复杂程度的分析,可比较明显地区分出能力要素的等级。为此,需要将分析重点从能力要素本身转向能力活动的对象、范围、工作条件和可利用的资源等方面。因此,为了更明确地区分标准等级,一方面要求对关键能力标准结构中的“能力要求”部分,通过对工作活动范围等因素的限定来说明差别,另一方面,也要求在“相关知识”、“工作活动”和“考核指导”等部分里尽可能地体现标准等级的差距,以提高关键能力标准的可操作性。

考评证据的确定考分决定考生的一切,这是传统考试体制的弊端。而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应采用所有可证明考生能力的证据,包括考分。但在实际工作中,哪些证据可以采用,如何保证证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这在技术上和操作上都有一定的难度。参照英国的成功做法,可把考评员的观察作为考核依据的第一选择,同时也建议采用其他证据,如第三方的证明,以及考生在学习和实习过程中所做出的成果和表现等。但实施这种方法的前提条件是要建立相应的工作现场考评和督考制度以及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重视职业教育关键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从我国职业教育关键能力研究现状来看,目前在这方面还非常薄弱,如在关键能力的培养目标、培养策略、课程建设和培养效果评价等方面都还不成熟,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加强职业教育关键能力内容的研究虽然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关键能力已经在世界各个国家展开,但由于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不同,各国对关键能力有不同的认识。我国应根据本国的教育现状、劳动者现状及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确定及适时调整我国职业教育中关键能力的具体内容。在研究中应突出以下内容:一是关键能力内容的超前性。由于产品更新周期缩短,市场需求变化多样,劳动力市场越来越不稳定,所以,核心能力应该强调当前劳动者的职业变化或年龄增长所需的新内容。二是关键能力的内容表述应具有精确性。根据核心能力的培养目标,必须对关键能力的内容进行准确的表述。每一项能力应该分解成若干能力要素,用科学准确的语言对每一项能力和能力要素进行描述,力求精准。三是关键能力的内容应具有可操作性。对关键能力的内容要求和标准应采用功能分析法,即关键能力内容应根据模拟情境或实际工作确定,必须使能力通过实际操作或表现展现出来,才具有实际的意义。

加强职业教育关键能力培养目标的研究应根据我国实际教育状况和经济发展形势及劳动者的需要来确定科学而有效的职业教育关键能力培养目标。恰当的关键能力培养目标描述是进行能力培养和评价的关键,它能保证不同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对这个能力目标和标准有一个统一的理解和认识,使参加评估的人员有“法”可依。

加强职业教育关键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目前来看,世界各国在关键能力培养上主要采取三种策略,即整体策略、基础策略和渗透策略。由于我国对关键能力的研究还不成熟、现存多种类型的职业教育形式,所以,我们在研究培养策略时应根据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和各类学校的教学特点,选择合适的培养策略,这样才能在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实现全面培养关键能力的战略目标。

加强职业教育关键能力课程建设的研究目前,整个世界的关键能力课程建设都还有待提高,我国在这方面更显不足。目前,我国在培训试点中用到的关键能力课程培训教材大多是参照国外一些经验而编写的,具体实施效果如何还有待考评。目前,对关键能力课程理论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哲学层面,如何把它应用到职业教育实践中去还面临许多问题。如关键能力课程对教学条件的要求是什么、如何评价和管理关键能力课程、根据什么来评价关键能力课程、关键能力课程应占整个职业教育课程的比例等等,都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劳动教育实施策略范文7

一、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教育支持力度,实现区域城乡教育发展。保障城乡与区域之间受教育机会的平等,是缩小城乡与区域发展差距最有效的途径。由于政策、地理和资源等方面的差异,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东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在“十二五”时期推进城镇化进程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要更加公平地分配公共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经费投入结构。

教育“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着力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一是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逐步建立完善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二是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鼓励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

二、优化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结构和学科专业结构,提高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水平。当前,我国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资源不足,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不够合理,难以适应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需要,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强。教育“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支持,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新增招生计划向中西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地区倾斜,扩大东部高校在中西部地区招生规模,加大东部地区高校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力度等政策措施。同时,提出了要科学规划区域教育结构,调整区域教育布局结构、层次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等举措。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对于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支撑区域发展的能力水平,必将起到重要作用。

三、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服务城镇化战略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十二五”时期到2020年是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必然伴随着劳动力转移数量的快速增加,这就对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者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以及与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密切相关的继续教育,均与城乡经济发展存在着密切关系,发展职业教育与培训也被视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因而要把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作为推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要通过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打造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数量充足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队伍和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高素质产业工人。

劳动教育实施策略范文8

关键词:政府;高校;引导;目标市场培养

一、政府加强政策力度与体制创新

我国的对外改革开放到今天,国家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外资企业“短、平、快”优势,使得我过经济增长迅速,国力不断增加。数据显示 我国的“蓝领”和“白领”劳动成本分别是欧美国家的1/40 和1/12,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在国际劳动力市场具有竞争优势。新时期的使命,对外开放问题日显突起。过去引进外资企业,发展策略为“短、平、快”,使用的是我国廉价劳动力;新时期引进外资企业,国家作为从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发展策略:“需要合理利用资源,因地制宜合理优化产业结构,由传统产业向技术产业升级”。目前技术产业升级后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仍有8亿人需要就业,劳动力市场存在供大于求矛盾。国家经济结构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就业吸收率,现阶段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之一,特别是二三产业发展水平不高,使得大学生就业市场规模不大。

解决方方案:政府将外资企业由简单的加工贸易产业引导至保护环境、科技含量较高、产业不断升级的领域。区域经济引导外资企业向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将产业结构由国内外联动生产以及生产要素全球合理利用的新格局,在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上严格要求,给高素质劳动力市场提供更多机会,给大学生就业市场提供更多机会。首先需要加大第一产业农业的投资,作为农业大国,国家需协调好农、林、牧、渔产业结构,提高发展速度和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二、高校提升就业目标市场培养

在上个世纪90年代早期,曾经做过建立就业选配模型,该模型认为,个人能力和工作特性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决定性因素是影响一个人的工作效率的关键,因此,一个位置的生产力是由个人综合能力和位置特征相互作用决定的。作为个人能力很明显,它可以发现,有些人适合什么样的职位。在就业选配中,它也被认为某些类型的教育比其他人有更多的比较优势;每个教育都有自己的专业领域,和一群工作领域的比较优势,只有一个教育匹配一个特定位置的特点,受过教育的劳动力可以获得比较优势。作为一个教育具有自身的比较优势在某种职业,接受的人这种教育将会在这个行业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并因此得到更高的支付工作。根据这一理论,学校应该密切关注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找到自己的最高效率,在劳动力市场上,基于某种职业的特点来调整专业、培训目标、能力需求。

(一)细分和目标市场理论

市场细分就是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和购买者行为的差异性,把整体市场即全部顾客和潜在顾客,划分为若干具有某种相似特征的顾客群,以便选择确定自己的目标市场。通过市场细分,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目标市场,然后满足目标市场的需要与相关产品和服务通过营销策略。劳动力市场并不是一个统一的连续体,每个部分都有不同的就业条件;通常使用的劳工团体,都具有不同的特点,不能相互融化。因此,高等学校可以建立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基于劳动力市场目标的具体要求,以满足特定领域的劳动力市场。行为和习惯通过市场细分,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目标市场,然后满足目标市场的需要与相关产品和服务通过营销策略。因此,高等学校可以建立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基于劳动力市场目标的具体要求,以满足特定领域的劳动力市场。

(二)营销理论

1985年,美国学者杰克逊提出了营销理论。同时,芭芭拉坚持认为关系营销是与用户获取和建立密切关系的一个过程,其核心是建立一个良好的长期关系,的个人或组织直接或间接的营销关系。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高等学校触及的建立与用人单位的关系,可以被视为学校的组织或者个人的关系由于研究生工作。可以识别这种关系,加强和改善关系营销理论的应用,以促进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没有困难。

(三)根据市场需求培养

首先,它是必要的调查和研究劳动力市场,控制人才需求发展趋势,熟悉国家和地方发展计划。其次,有必要分析现有的教育条件和综合优势和做自我评价。第三,有必要确定教育定位、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学科发展计划根据实际的内部和外部条件。第四,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是分析,然后目标行业或专业团体目标对应学科和专业可以证实在劳动力市场。第五,通过分析典型的任务、工作流程和行为的职业或职位所需的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的职业或职位发现,然后就业能力模型可以建立学生在某一学科或专业,也可以称为特定学科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最后,基于就业能力模型,课程体系(目标、内容和方法)可以开发和教学材料,老师也将被训练实施培养计划。

(四)推出就业市场的营销活动

根据目标市场相关的学科和专业,包括目标位置、专业团体,与用人单位建立合作关系,校友或专业机构。然后,必须实现科学管理的合作关系,以确定他们会产生就业机会和合作空间。推荐优秀的人才和良好的服务,学校可以选择用人单位的转换关系共同的单位,因为他们可以为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质量和发展空间;通过增强合作,学校可以让他们保持长期合作关系。合伙企业用人单位可以通过开发维护和加强人才培养,招聘服务,整合教育、生产和研究等。此外市场反馈调查,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工作,主要包括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评价以及满意度及毕业生质量工作。所有这些信息可以添加到招聘信息中,允许应届毕业生获得全面工作信息。最后,信息可以反馈在学校人才培养环节,促进培训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更好的满足专业需求。(作者单位:长沙市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曾庆红.就业能力提高的策略研究的背景下,双变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16 - 20(Ch)

[2] 王宪利.高等教育的收费系统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Ch)

[3] 吴美.高等教育机构的分类和定位[J].复旦教育论坛,2003(3):5 - 9(Ch)

劳动教育实施策略范文9

一、激发校企合作的有效动力机制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机制,包括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两个部分。

1.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基础。职业教育作为公共产品,要求政府、学校、企业等参与主体相互协调、相互制约,从而形成合力,以推动其发展。目前,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外部动力机制已初步建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作为政府推动的行动,有政府和职业院校的建章立法作为后盾。但企业本质上属于市场范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产权关系清晰,企业已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企业是否参与职业教育,如何配置教育资源,主要基于市场的需要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也就是说,单向的政府和职业院校作为外在力量,推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作用是有限的,仅有法律、法规和行政管理的外在推动,不能真正激发起广大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只有激发企业内在原动力,促进企业自主地参与职业教育,才能保证企业在职业教育中参与的持续性。因此,动力机制的构建必须充分考虑企业的需要。

2.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与义务。我国已公布多部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教育法》、《劳动法》、《职业教育法》、《社会力量办学条例》、《企业职工培训规定》等,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提供了一定的政策依据和法律保障。但这些法律法规都没有明确指出企业应承担职业教育的具体责任和义务,特别是经费承担责任方面不够明确。同时企业对于职业教育的义务主要还局限于职业培训方面,法律法规并未规定企业对于职业学校教育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尤其是未规定企业必须参与学校的课程设计以及教育活动等。显然,企业不具有与职业院校共同培养人才、发展职业教育的法定责任。

3.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过程保障。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只有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才能健康发展。如果企业的参与行为没有实现其预期的价值,就会降低其参与意愿,最终使企业停止这种参与或者消极对待。企业各自的需要不同,不同的企业在职业教育活动选择以及参与态度上也很不同。企业都要求根据人才的潜质与能力进行个性化培养,以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优化。而大多数职业院校对于企业需要缺乏研究,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是把企业参与简单地看做是解决学校实习条件、专业教师不足、办学经费短缺的办法,单方面要求企业为学校服务。另一方面,目前不少职业院校的实验实训条件不完备,老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教学改革导向不力,所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这些也直接导致企业不愿参与职业教育。

4.推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措施。要使企业持续参与职业教育并稳步高质地开展下去,关键是激发企业自身的职业教育需求和主体意识。具体而言,科学的利益激励机制,对于内在动力意义重大。而约束,实质上是一种反向的激励,通过外在监督和压力,使企业形成很强的自我约束,从而在满足自身效益最大化的同时服务职业教育。这其中,职业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主要载体,应切实了解企业的具体需要,研究并解决企业在参与职业教育过程中亟须解决的问题,在互利基础上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一是科学分析企业的发展战略及职业教育需求,寻求企业的利益切入点。二是积极开发合作项目,为企业提供专业技术、管理技能等更多的支持。三是全面加强学校自身建设,完善与企业相联系的途径。同时,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是一种双向选择。职业院校在选择企业时要注重企业的经历、文化氛围,把实力雄厚、有保障的大中型企业,以及活跃的、有潜力的中小型企业列入备选名单,寻找适合学生发展、有助于学校整体教育质量提高的合作伙伴。另外,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参与需要以协议作为保障,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对企业进行约束,保证双方如约履行各自的权利与义务,保障企业的利益。

5.促进行业在发展职教中发挥作用。行业应开展行业特有及其相关专业教育标准的规范工作,开发与职业岗位规范相适应的专业教学大纲、教材,确定行业职业教育教师“双师”素质评定标准,从而整体保障行业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根据企业对职业人才层次需求的变化,组织力量联合研究并实施行业职业教育“一体化”模式,融通中高职学校办学,打破行业内工人和干部界限,激发职业校学生技能升级和企业在职职工岗位晋级的学习积极性,为有效开发企业人力资源奠定基础。建立行业自律性质的学校办学和专业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促进办学质量的提高和企业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建立行业骨干专业课程教师实践技能培训基地,有计划地开展师资培训,并开展教师相关专业知识能力的资格考试与认证工作。设立“行业教学成果奖”和“行业职业教育课题研究奖”,提高广大教师投身教学、开展教育研究的积极性。通过组织校长之间的高层次交流、探讨和互动学习,促进企事业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提高。联合开展国际上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的研究和探索,将研究成果应用到企业培训体系的开发和实施中。

二、探求校企合作的有效实施途径

合作和竞争是社会发展的两大动力,校企合作是新形势下学校和企业发展的价值取向,“战略联盟”越来越成为双方共同的理性选择。一方面,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要,产学研合作是企业自主创新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企业需要创新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需要实用技术和科研成果的引进与转化,与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合作已逐渐成为企业战略需求。另一方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需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教(学、研)结合的道路是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从封闭走向开放,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是学校的发展战略。

1.职教集团既是校企合作的新路径,又是新亮点、新趋势。通过组建职教集团,充分发挥职业院校、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各自的优势,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水平,开辟一种由重点职业院校牵头,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参与,以专业发展为纽带,以校企合作为重点,以课程改革为桥梁、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目的,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低投入、高产出的职业教育发展新道路。采取校校联合、校企合作,通过“专业+产业”、“教学+研发”、“培养+就业”等形式,把学校与企业、市场与社会等有关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资源优化和功能整合,形成共建共享、共赢共进的新机制。从打造“航空母舰”,到组建“联合舰队”,这是职业教育增长方式的一个根本性转变。

2.在规模上有扩大,在广度上有拓展,在深度上有延伸,在力度上有增强。多样化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属性,校企合作模式和类型的多样化,又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特征。一是按职教人才培养过程中“学”与“做”的关系,工学交替、工学并行、分阶段完成学业、半工半读、顶岗实习;二是按招生和就业的两个环节,“订单式”培养、定向招生就业、企业冠名班,零学费就学、预就业;三是按教育教学或服务任务:项目合作及联合开发教学项目、学校承接科技开发与技术项目、合作开展竞赛;四是按企业和学校的资源流动关系,企业投资办学、企业捐赠资金、设备和场地共享、互为对方提供培训;五是按合作的范围半径,一校一企、一校多企、一企多校、多校多企,一个专业一个企业;六是按管理组织,董事会、行业企业专家顾问委员会、专业指导委员会、实习指导委员会;七是按合作程度,企业配合模式、校企联合模式、校企实体合作、校企一体化;八是按不同科类专业,工科类校企合作,文科类工学结合;九是借鉴国外模式进行本土化探索,校企合作的“双元制”模式、“三明治”教育模式、新洛桑工学结合模式等。此外,还有校企集团化合作模式,与海外、国外企业合作模式,股份制校企合作模式等。在内容上,从单因素合作转为多方面合作,从单项推动走向综合改革。校企合作内容丰富,从硬件到软件,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从办学到教学,层次不断递进。

在效能上,双方受益,多方满意,学校和企业优势互补、资源互通、利益共享、共同发展,取得“多嬴”效果和多方认可。对企业,获得人力资源储备,获得相对廉价的劳动力,获得低成本的外加工产品,获得学校的培训服务、咨询服务和文化资源。对学校,建设供需对接的专业,推动课程改革,改善教师队伍结构,创新师资培训模式,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完善实践教学的条件,拓展教育和培训服务领域,提升教学质量,推进“双证书”制度,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对学生,学习有了目标,学费有了资助,毕业有业可就,就业能够对口,企业感知克服可自卑心理,企业实践增强职业技能,企业文化提高了社会责任感。对社会,解决了上学和就业两大难题,为家庭特别是弱势群体分忧解困,促进社会稳定。对政府,校企合作能够健康持续发展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目标之一。

3.深化改革,着眼于未来,促进校企合作更好更快地发展。政府要统筹,统筹经费、统筹资源、统筹信息;协调全局和局部利益、协调企业和学校双方利益;规划合作方向、搭建合作平台、监督合作落实、评价合作成效;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政府、企业、学校的责、权、利;适当政策倾斜,如减免合作企业的税收、学生带薪实习、政府出资支持教师到企业实践,对校企共建基地进行补偿,创建良好的环境;引导合理利用市场手段,提高校企合作效率。机制要配套,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管理要跟进,加强校企合作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科研要伴随,加强对校企合作问题的多角度研究,梳理历史、分析现实、预测未来,探索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三、制订校企合作的有效推进规约

认真分析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障碍,促使企业切实承担起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企业参与职业教育障碍的解析。需求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最大动力,从理论上讲,发展职业教育是企业教育的内在需求,企业应积极主动地参与职业教育。而我国的企业目前为何产生不了这种动力呢?一是政府的设计模式使企业难以意识到其真正的利益所在,企业没有独立的资源基础,不是具有独立利益的主体。二是一般的动员、号召和原则性的要求使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缺乏可操作性。三是社会利益机制不健全,使企业失去办学的热情。

2.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制约因素。在理论上,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是符合企业利益的,然而,在现实中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热情不高,缺乏内在动力,致使校企合作往往停留在浅层次。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三点:一是现代企业教育制度尚未真正建立。二是我国的企业结构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企业规模小,独立承担员工培训的成本高,在财力和人力上难以承受。三是职工流动频繁,岗位忠诚度不高,导致企业为员工提供终身发展规划和职业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四是企业没有真正从依靠简单重复和廉价劳动力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缺乏参与职教的内驱力。四是企业参与教育缺乏约束力。

3.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应有的规约。企业是现代社会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处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其中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制约和影响活动中,居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规约作用。促进校企合作,必须完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行为。首先,细化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其次,加强职业教育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建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问责制度,把是否参与职业教育纳入企业领导考核内容,对拒不履行职业教育责任的企业,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第三,规定企业办学的基本条件。

4.保障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利益。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无不以企业需要为中心,以服务企业为宗旨,因此,必须根据“谁投入(参与)、谁受益”的原则,保障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利益。让企业自主选择参与职业教育的形式,完善社会利益机制。对企业办学以扶持,企业举办的职业学校,不仅为本企业服务,也为社会培养人才,是整个职业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健全社会激励机制,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热情。

四、完善校企合作的有效保障措施

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一大特征是其具有职业性和实践性,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企业的深度参与,可以说,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程度决定了职业教育是否能真正承担起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教育使命。

1.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途径和内容。企业可以在人、财、物和信息等资源上全方位、多层面参与职业教育,与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一般而言,在校企合作模式中企业的参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参与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参与教学过程,参与师资队伍建设,参与投入,参与招生、科研,提供就业岗位。

2.促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保障措施。通过完善法律政策和建立相应的机制,从制度层面上保障企业对教育履行社会责任,这既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自身长远发展的需要。为此,应在国家层面上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和有效的推进策略。完善现有法律,保障企业参与职教责任的落实建立利益补偿机制;激发企业参与热情,完善组织架构;发挥行业组织的监督管理职能。

3.促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区域政策取向。在办学格局上,要继续完善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在管理体制上,要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因此,鉴于企业在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扩大职教投入方面的重要地位以及市(地)统筹的管理体制,针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整体偏弱的现状,创设促进企业有效参与职业教育的区域政策环境非常重要。调控区域职教系统中企业参与行为的实施,调控目标及有效措施。

五、掌握校企合作的有效实施策略实施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全面落实扶持政策,切实用足、用活、用好政策,让政策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还要掌握政策实施的策略。

1.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政策的实施策略。一是推进“三区联动”建设策略。“三区联动”就是将职业教育园区、科技园区或经济园区捆绑在一起,充分用活用好区域内的职业教育资源,带动区域内科技和文化产业发展,并形成具有产学研特点的园区化发展态势。二是创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策略。三是兴办校办企业策略,有实力的学校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兴办企业,实施科技和经营理论成果转化;或建立开放性、企业化管理的、集教学生产科研为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四是依托行业优势策略,把经济优势转化成学校的办学优势,又把学校的办学优势转化成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优势,从而形成与经济互动的局面,达到与行业企业共赢的目的。五是校企项目式合作策略。六是校企股份合作策略。七是争取捐赠项目策略。

2、依托企业技术优势,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依托企业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因为:(1)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是新技术推广的阵地,是技术改造的前沿。(2)职业院校所涉及的专业技能训练,要求设备价值高、质量高、投入大、占地面积大、训练要求严,需要较大的工业公用平台,企业具备这样的条件。(3)可以形成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沟通,职业技能鉴定和资格培训沟通,教育与企业生产经营、科研设计沟通的职业教育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一般由组织系统、实施系统、信息系统、控制系统、评价系统五部分组成。实习实训是培养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提高技能素质最重要的环节。

3、依托企业资源优势,提升职业教育水平。职业院校应利用企业行业的技术优势和企业所处区位优势,形成院校独特的资源优势,采取共建师资队伍、共建训练基地、共建培养计划、共建专业课程、共建学习课程、共建技能鉴定六项措施,促进校企深度融合,提升职业教育水平。

4、针对企业人才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积极探索与企业全面融合、订单加合作融合、订单融合、合作办学融合等共同培养人才的模式,实现工学结合。学校利用企业的生产技术、技术专家、实训条件和就业市场,企业利用学院办学资源,校企双方共为办学主体,互惠互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