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外语教师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2-05-01 15:15:41

外语教师论文

外语教师论文范文1

生态语言学的一个关键词就是“整体性”(ho-lism),即语言不是一个孤立的、自己自足的系统,而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是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生态学的观点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首先需要建构一个结构完整,各要素相互关联、融合的知识体系,并在外语教学过程发挥其协调和整体效应,才能更好地提高外语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Haugen于1972年把语言所处环境分为心理和社会两个领域。心理领域是指某种语言和其他语言之间相互作用的领域;社会领域是指某种语言和该语言所处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领域。因此,外语教师的知识体系生物链中除了学科知识素养外,还有学科教学理论知识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等生态因子的构成。然而,长期以来,该知识体系处于严重的失衡状态。对于语言学习,人们偏重的是其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等静态知识,外语教学中片面强调词汇、语法规则的记忆和翻译练习。其结果就是过于拘泥于语言本身的形式,忽视了母语和外语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以及语言所具有的交际功能和社会功能。语言教学的完整性被分割开,从而导致学生对外语知识的掌握处于一种失衡的状态,语言的实际运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薄弱,外语能力难以提高。对此,外语教师需树立整体、全面的语言教学观,建构系统的知识体系,除了扎实的语言知识和高水平的语言应用技能外,还应具备宽厚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知识,先进的教学观和教学能力,并善于在整体性知识体系构建的同时,探究各知识内容的内在结构和逻辑联系,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例如,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语言知识积累和较高的交际技能,让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融合在以交际意义为中心的活动中;语言不仅是交际的工具,还是文化的载体,外语教师应增强跨文化意识和理解,并将之渗透于语言教学中,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外语教师要善于将学科知识与教学法知识相互融合,借助二语习得、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和技能,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接受和掌握学科的相关内容。

2培养和提高整合教学的能力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外语教学是动态变化的过程,而影响外语教学动态变化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它们之间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各因素间相互关联,只有在协同作用下才能促进教学的发展。外语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计划、内容与资源、外语教学理论、手段与方法等构成了教学结构的物的客体。它们不是封闭、固定的,而是开放、生成、可调整的。因此,外语教师不再是静态课程的被动执行者,而应成为动态的信息、资源、情境的创造者和建构者,通过不断培养和提高对教学各要素的整合、管理及协调能力,稳定教学结构的平衡性,优化教学效果。外语教师需要全面提高整合教学的能力,即整合教学模式和方法,整合教学资源,整合教学相关理论等。例如,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认知主义教学理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等相应的外语教学理论被提出。教师需要在充分了解和消化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需要,结合当前的科学前沿成果,把独立、分散的教学要素有规律地进行组织、整合和运用。传统的外语教学范式为“2+1”模式(理论、方法+教材),信息化环境下外语整合教学模式是“3+1”模式(理论、方法、技术+教材)。现代科技信息的进步带来了教学结构中的扩容。教学材料从纸质的平面课本教材扩展到数字视频、数字音频、多媒体软件,教学素材从文字扩充到多元认知的图、文、声、像的结合;教学手段从“黑板+粉笔”为主要媒介发展到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使用;教学和学习资源也由单一性、封闭性发展为开放性和多样化,如在线外语学习系统、外语学习网站、博客论坛、在线讨论和数据文件等。教师应发挥关键性主导作用,使扩容后下的各要素保持互相平衡、并能相互借力,共同提升教学效果。外语教师一方面需要学习和了解信息知识,掌握信息工具的使用;另一方面还应结合教学的需要,获取、鉴别和加工处理各类信息源,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各教学要素后呈现于教学活动中。在教学资源日益丰富的背景下,教师需要提高驾驭信息的能力,优化资源,以保证应用的有效性,避免盲目“拿来”,造成过度地使用或滥用。大学职能的转变使外语教师长期以来肩负着教学和科研的两大任务,时刻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由于教育教师评价系统中存在的高度“轻教学,重科研”现象,导致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倾向于将重心放在科研,且与教学过度脱离的失衡状态,这对教师的专业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由于生态观下各生态因子是相互依存和促进的,因此协调好二者的关系将有助于该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博耶(Boyer)在1990年提出了“教学学术”理念,指出教学的学术性以及与科研之间的平衡关系。亨德森和布坎南(Henderson&Bushanan)指出了“教学的学术研究”的3个要素:“研究他人在教学中的学术成果;反思自身的教学与学生学习;交流有关教学的实务与理论观点。”由此可见,教师的专业发展不能仅仅着眼于科研中对语言新知识的发现与探究,还应与教学实践有机整合,把教学也视为学术性工作,审视和分析外语教学中的问题,研究和探索知识传播的艺术与学问,让学生更加易于理解和接受,以推动知识的传承与运用。

3建立教学生态主体间的互动与和谐

生态思维取向认为,生态主体与周围环境应保持高度的适应性和平衡性。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个体和环境互动的结果。外界因素对教师专业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外语教师专业发展要达到良性的可持续性发展,就需要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信息与能量的交流,与外部环境处于协调和统一的状态。教师和学生是教学生态中的两个核心主体,两者不是传统机械,二元对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依存关系。教师不再是权威和指挥者,或教育情境的控制者,而是同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与合作者,在关系的流动与互动交往过程中,与学生协同合作,创造民主、和谐、高效的外语学习环境,推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教无定法”,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风格和行为特点,根据他们的理解能力,学习动机和需求,结合信息技术条件,在教学目标、内容、模式和评价手段等方面做出以之相适应的调整。例如,首先,外语教师要具备较强的外语运用能力,做好语言输入的优秀样板。其次,外语教师应充分发挥语言使用的互动合作特征,灵活运用情景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手段,创设协同交互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语言组织,内容建构的同时,二者形成真正的对话和交流,进而实现意见、情感与思想的交换和分享。学生的学是教师教的延伸,同时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也促进了自身的专业发展。另外,生态思维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中最理想的方式之一就是同行间的协同互动,交流合作与分享。个体从来不是一个孤立的旁观者,而是不断互动、相互关联的共同创造者。生态学观点认为,具有相同生态位的主体之间容易产生竞争和相互排斥。因此,教师间有必要建立一种协同合作,平等互助,和谐共赢的群体才能保证教学系统的生态平衡。由于教师职业和工作性质的独立性和个体性,教学工作往往是一种个人活动,教师在教学或科研方面经常是孤军奋战,很少沟通,这严重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因为教师如果脱离其所在的群体和组织,仅仅靠个人的力量和努力是难以实现进步与发展的。外语教师之间的合作是多层次和多维度的。例如,在空间上既可以是同校,也可以是校际,既可以是地区间的,还可以是跨国间的;在水平层次上有新手教师、资深教师、经验丰富的教师、专家型教师以及外教等各类教师之间的相互指导、互动与交流;在学科上既可以是同学科的,也鼓励打破各学科间的森严壁垒,超越不同学科的界限,汲取不同学科的线索和知识源泉,融合各学科的优势;在合作方式与途径上,一方面可以组建不同的团队,如教研组、学科组、课题组,开展说课、教学示范、观摩、专题研讨与学术会议等活动,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网络共享平台,通过博客、论坛、QQ等形式共享彼此间的教学资源,或对某一教学问题展开即时深入的探讨。由于教师个体间存在差异,通过教学实践经验和体会的交流,有助于集思广益,改进和优化教学教育行为。因此,教师群体间需要构建一个富有活力的、良好的生态环境,以促进教师学习心境的提升和学习动机的激发。

4加强与内外环境的互动与协商

教育生态学认为,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得以维持和发展的基础,而教育生态系统的运动和发展总是经历着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由平衡到失衡再到平衡,即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状态的发展的过程的。教育生态的主体要获得发展,就必须使自身的发展与环境的发展(主要是社会环境)保持一致,必须使自己在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由此可见,外语教师专业发展与周围环境密切关联,首先需要立足于学校定位和办学条件的内部环境。例如,地方本科院校的外语教师不能盲目模仿重点老牌院校的发展模式,过于专注学术上的科学研究,而应结合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和实际教学条件设定发展的方向与路径。同时,教师专业发展并非孤立于社会而存在,还将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教师的专业发展应延伸到社会,置于更为开放的环境中,注重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与社会的互动与协商。现今社会市场对外语人才提出了多样化和高质量化的要求,需要在能力上体现复合型和应用型的特征。然而,传统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外语教师绝大多数都是纯外语类,即纯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理论型人才,师资的同质化现象突出。因此,外语教师应依据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深化与社会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在实践中提高知识、技能与素质,拓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并将积累的实践经验反馈于教学,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培养出市场需要和认可的外语人才。教师要多方位地参与外语教学相关的社会交往和实践,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反思语言的社会功能与信息交流功能,积累真实自然的语言学习素材,将有利于在教学中创设生动的交际情境,以满足教学的需要。另外,教师通过加强与与社会的沟通,及时了解毕业生进入社会工作后的真实状态,发现教育过程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例如,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上缺少协作精神,单独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对于团体合作却显得格格不入。在教学中则应注重团体协作意识的培养,多融入团队合作的活动。

5结语

外语教师论文范文2

关键词: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为适应新世纪教学改革的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强化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研训练已经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以原实验管理中心为基础,软件建设、硬件建设两手抓,取得显著效果。

1加强系列实验技术平台为主的硬件建设

学校自1998年开始进行实验教学改革,成立了实验教学管理中心,隶属基础医学院。一方面,通过将药理学、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实验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了一门新的《机能实验学》课程体系,所属实验室合并为共用的机能学实验室,并于1999年完成了对机能实验教学的独立运转,实现了人、财、物完全独立。2002年,学校下拨150万元用于机能学实验室的更新改造;另一方面,将病理学、组织胚胎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等涉及显微镜使用的专科实验室实行专管公用,形成了形态学实验室。2003年,学校下拨200万元用于形态学实验室的更新改造,新建4间第I代显微数码互动形态学实验室;2006年又建成4间第II代数码互动形态学实验室。近2年,又对基础医学院所属实验室进行优化重组,以解剖学(包括系统解剖、局部解剖和断层解剖等)、形态学、机能学以及细胞培养与免疫学等四大技术平台为主体,建成系列的研究型综合实验室,每间教室都实现了网络化多媒体电子教学功能。新装修的机能实验室面积510多平方米,新改建形态学实验室共870多平方米,并达到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要求。

实验室建设当然应有相应的仪器设备配备。几年来,我们投入2000万元配备了1511件较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包括PC-LAB生理信号记录系统、图像、实物投影系统和显微直播系统、多通道图像实时传输和分析系统、莱卡显微镜、752分光光度计、离子分析仪、血气分析仪、血液粘度测定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微循环观察显微镜、细胞培养箱、超净工作台等(见表1)。从2004年开始,学校每年下拨50万元到实验教学管理中心,用于教学仪器设备更新,20万元用于教学实验常规耗材与试剂的购置。使用率较高的教学电脑配件、换能器和手术器材等的更新率在10~20%左右。

我们还重视人文环境与设施的建设。所有实验教室达到安全、舒适、清洁、卫生,通风、照明良好;实验室房间高度不低于2.5米;实验室生均占有实际使用面积至少达到2.5平方米的标准。

2加强以实验技术平台为基础的软件建设

这方面的建设主要包括中心管理、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研究等。

2.1管理体制

实验教学管理中心为校级实验中心,隶属基础医学院,实施校、院两级管理,全面负责本科学生医学基础课实验教学工作。学校教务处、教保处负责中心的建设,提供其正常运转、维修及更新改造经费。基础医学院负责协调本中心的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实验设备与场地使用和科室发展等具体情况。实验管理中心负责基础医学教学实验室的集中管理和建设规划(下页表1)。

实验管理中心下设主任1名,负责全面工作;副主任1名,负责教学工作;教学组长4名,分别负责所属4大综合性实验室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工程师1名,负责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与正常运行。各负责人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按章实施。比如,本中心购置的教学仪器设备,必须经专家论证、公开招标;购置后,由教保处进行统一验收、编号、建帐、制卡、录入工作。贵重仪器设备设定专门人员负责操作和管理,上机操作必须做好登记等等。

在实验室的管理上,我们探索了新的教学运转机制。对于合并重组后的机能学和形态学实验室,坚持优化组合、资源共享,高效运转的原则,达到教学需要的最大满足、实验室设施最低损耗、实验室资源最大利用、管理力量的最小投入。我们对实验室的管理和运转机制作了大量的探索工作,确定把“专管共用”和“集约化建设”作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基本目标。“专管”,即要求实验室归属于实验教学管理中心统管;“共用”即相关的学科按教学需求有计划使用。“集约化建设”则指实验教学管理中心统一组织和协调实验室的建设和实验仪器设备的统一购置、维护、升级等事项。同时建立和完善实验室的教学和管理制度,加强检查监督和落实。各相关学科教研室,主要按计划在实验教学管理中心的调度下,组织实验教学的实施和质量保证。

2.2课程体系建设

2.2.1机能实验学课程体系结构

由于我们在实验教学目标上,实行“三个强调”,即强调打牢实验基础的知识教育,强调动手能力的综合教育,强调科研素质培养的创新思维教育。因此,在课程内容体系上我们主要进行以下两方面的设置:

一是比较系统地增加了实验基本知识、实验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等方面的“三基”教育。系统地介绍了实验动物特点与选择、实验仪器原理与操作、实验试剂种类与配制方法、实验基本操作技术、实验设计原理、实验数据分析等基本实验知识。

二是课程内容和知识点上呈现立体交叉、逐步递进原则。即先安排一些知识点比较单一的生理、药理等学科经典性基础性实验内容,使学生对专科相关实验知识和方法有初步的认识;然后再向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实验技术涉及面较广的综合性实验递进。综合性实验中既有正常生理功能测定,又有异常病理生理变化观察;既有器官功能的分析,又有药物干预机理的探讨;既包括典型的机能学知识,又增加了部分形态与生化代谢方面的实验内容,使同学们对实验研究有一个比较全面和立体的概念;最后再递进到模拟科研过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探索性实验。

2.2.2形态学实验课程体系结构

形态学实验课程体系遵照以下原则:

一是按照实验技术、发育特点、结构特征归类进行梯次训练,从胚胎组织结构到成年组织梯进,从整体组织结构到单细胞亚微结构梯进,从正常组织形态结构到异常组织病理形态结构的梯进。

二是注意形态学教学的系统性、完整性,从总体上宏观设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实验技术要求相近或相同的细胞生物学、医学遗传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和病理学的实验内容,采取精简、融合、重组等方式进行优化,使知识结构更系统、紧凑、条理性更强。

首先对实验总学时压缩到90个学时。种类实验项目的学时比例进行了调整,基本达到:基础理论及技术占15%,基础实验占50%,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占35%。其次,实验内容的优化组合,即在介绍基本知识和概念之后,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编排实验教学内容,使之更加符合形态学教学本身的规律,符合人的逻辑思维规律,有利于学员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新《实验教程》增加了像空气栓塞、临床病理读片、病理讨论等综合性实验项目。培养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把病变组织的形态变化与机能、代谢以及临床表现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使学员系统地实践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并为以后医学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2.2.3教学内容、比例与组织方式

机能实验学课程计划学时为100学时,我们将教学内容分两阶段实施。第一阶段安排在第四学期完成,内容主要包括实验“三基知识”(占16%)和基础性实验内容(占34%);第二阶段安排在第五学期进行,内容主要包括综合性实验(占32%)和创新探索性实验内容(占18%)。其目的主要是使同学们既能掌握实验综合技能,又使实验知识能与相应学科的理论知识比较好的联系起来。学生所做的各专科基础性实验几乎都是在其理论课开课后不久进行,便于使同学们加深对理论课的理解和掌握。其次,同学到第五学期时已比较全面地学习和掌握了医学相关基础知识,适合于同学开展综合性实验并进行创新思维的设计实验。

形态学各学科实验穿插安排在相应的理论课程之中,与理论课紧密结合在一起,以加深对相应理论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各类实验项目的学时比例也进行了调整,基本达到:基础理论及技术占15%,基础实验占50%,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占35%。

2.2.4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更新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实现实验教学手段网络化和数字化。机能学实验室采用融生物信号的采集、刺激、记录、打印等功能为一体的PC-LAB微机化实验教学系统;形态学实验室采用了先进的显微图像分析系统。通过网络和软件支持,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网络化和数字化。在这套系统上,学生和教师可进行实时、互动的音频和视频交流。

二是采用计算机的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了实验的虚拟性与实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除指导学生进行实际的动物实验或显微镜观察细胞组织等操作外,我们还采用计算机进行三维虚拟仿真实验操作,如模拟药物对心肌功能的影响、小肠平滑肌性质观察、细胞分裂与分化等,不仅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可反复练习,加深印象。

三是实验学教学素材上网,实行网络化教学的超时空特性。学校局域网的普及,以及教学课件的上网,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式。学生可以在课前、课后任何时间、在校园网上的任何一个终端上自学、预习和复习各学科实验学有关内容,提前了解实验的要求、步骤和注意事项,彻底打破了以往“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真正实现了教学“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的优势。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针对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方式,有选择性地学习,打破了教学过程、时间、空间的界限,随时随地地在计算机上进行学习和交流,大大增加了教学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2.2.5教学与科研结合情况

我校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有赵克森教授领导的全军休克微循环重点实验室,他们对休克微循环有深入的研究。因此,我们在机能实验中设置了失血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实验,并对家兔肠系膜微循环进行观察;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尹炳生教授领导的心电研究中心首创头胸导联,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因此,我们在机能实验的高钾血症实验中开展常规导联和头胸导联的对比心电图观察。

2.3师资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师资力量是保证实现教学高水准的关键。在实验教学改革初期成立实验教学管理中心时,学校就十分重视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分别从相关的病生、药理和生理等学科调入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高职称、高学历人员担任该中心的领导和主讲教师。同时注意实验人员层次、结构的合理搭配。目前,本中心管理人员8人,专职教学人员31人,其中主系列人员27人,辅系列人员12人。他们专业结构与层次组成合理,分别由各相应专业人员组成,具有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实验师等职称;整个师资队伍人员年龄匹配合理;学历构成高,具有博士11人、硕士9人、学士1人,其中硕研以上比例占51.3%。

我们还注重加强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选择优秀的硕士生或本科生毕业留校,分配到实验教学管理中心;同时选拔本中心的优秀青年教师考研深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实验中心有计划地对部分教师实施岗位培训,由相关学科的专家教授讲授,通过短期培训学习,使实验教学人员除掌握原来的学科知识外,还对其它相关学科的实验特点和实验方法有尽快的了解和初步的掌握。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年轻教师的培养,为每位青年教师安排了高职教师进行教学指导,定期检查备课情况。教研室每学期实行开课前的预做与试讲制度,同时要求指导导师进行听课,及时将听课意见反馈回青年教师,以提高他们的授课水平。

鉴于形态学教学的特殊性和我校的具体情况,根据形态学实验室建设管理“专管共用”的目标定位和教学实际,决定不将形态学实验课程与相关学科完全剥离。在师资队伍建设上,着眼于各学科的长远发展,我们采取了实验教学管理中心对形态学实验室行使管理职能为主,教学任务的组织实施和各种实验项目特别是切片、标本等实验准备工作,都要依赖于相应的形态学科教师来完成。在组织实施的实践中,不断加强学科间知识的渗透和融合完善实验课程体系,依托现代教育手段,开展相应的实验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的改革,探索形态学实验教学管理模式和新型教学模式,逐步实现形态学实验技术队伍的专业化。

2.4教学研究

我们在多年的实验室建设和教学实践中,非常重视教学研究。2003年,我们顺利完成了世界银行贷款资助、教育部高教司重点立项的教学研究课题——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编号1292B13044),并通过了国家教育部的评估验收;我们提出的“机能实验学教学方法体系的建立”获2003年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及2004年度校级教学(管理)优秀二等奖;“教学与科研结合,加快学科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课题获2001年军队教学成果一等奖;继2001年主办全国“机能实验学师资培训班”之后,有132所院校的约300人次的同行来本单位参观交流,“机能实验学”遂于2005年被批准为全国继续教育项目。近5年来,发表实验教学改革论文近40篇。

我们在实验教学改革过程中,非常重视高水平教材的建设。在教材内容上,对形态学课程内容和体系进行研究,既体现基础性又要有先进性;既体现学科内涵、实验内容的更新,又要反映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的现代实验技术和手段。我们组织机能学科的专家教授对实验项目进行了多次研讨、论证和认真编写,于2000年4月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了集基础性、综合性和探索性实验为一体的《机能实验学》教材。在该教材编写过程中,我们确立了把握好“三个关系”和体现“三个结合”的编写原则。“三个关系”即一是把握好实验课程的系统性与创新性的关系;二是把握好传统实验内容删减与实验知识完整性的关系;三是把握好实验教学的独立开设与相关课程理论教学的协同关系。“三个结合”为实践经验与经典技术的结合;技术创新与素质培养的结合;实验项目与科研工作的结合。在此基础上,2006年3月,新版《机能实验学》(金春华教授主编)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它综合了生理、病理生理,药理三门学科的核心实验课程,增加了综合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内容,强调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更加注重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课程的实施分为三个阶段: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探索性实验。

其他教材包括《现代病理学与实验诊断技术》(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现代医学技术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大学病理学图谱》(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病理学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病理组织学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临床细胞病理学》(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病理学实习指导》(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组织学与胚胎学》CIA课件(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组织学与胚胎学》(科学出版社,2004)、《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指导》(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病理生理学复习考试指导》(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等。

在机能实验教学实践中,我们也注意教材的多样化建设,充分利用不同媒体教材的优点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过去2年中,我们自行拍摄了十余部机能实验教学录像片,内容包括基本实验技术方法、基础性实验项目和部分综合性实验项目。也引进了一部有关机能实验的多媒体光盘。同时,我们还制作了较完整的多媒体课件。上述多媒体的课件和录像片都放置在实验室局域网和学校局域网上,供同学们随时调阅。这样既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果,也减轻了带课教师的劳动强度。

此外,我校最近拟向国家教育部申请开展远程网络教育。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推广我校实验教学改革取得的经验与成果,我们将《机能实验学》多媒体课件上报作为进行远程网络教育的课程及课件,使更多的学校和同学能了解我校的实验教学情况,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影响。目前我们已着手制作和增补用于远程教育的流媒体课件。

2.5教学初见成效

我们几年的改革成果深受学生欢迎。我们对近3年来参加实习或实验的24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初见成效。结果见表2。

外语教师论文范文3

关键词:文学概论;双语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275-02

一、文学概论课程双语教学的现状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深,早在2001年,我国教育部就提出,今后本科教育20%以上的课程必须进行双语教学,尽快与国际接轨。十几年来,国内双语教学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有一些与西方文学、西方文化联系紧密的专业课程,非常适合采用双语教学的方式,例如外国文学、西方文论等专业课程。在这些课程中,文学概论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由于其中涉及大量源自于西方的文学概念和文学理论,也适合采取双语教学的方式。目前,国内各大高等院校使用的文学概论教材,以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为代表,普遍以艾布拉姆斯《镜与灯》中的“文学四要素说”为结构依据,围绕文学本体论、作品论、作家论、接受论安排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中除了纳入中国古代文论的诸多优秀成果之外,还借鉴西方文艺理论,大量引入了一些重要的西方文艺理论概念和具有重要价值的学术观点。在文学概论的日常教学中,如何使用双语教学,以更好地达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已经成为国内高校进行文学类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国内高校文学概论课程使用英语的教学模式有两种:第一种是以英语专业为依托,在课堂上完全使用英语教学。这种模式对英语能力要求较高,无法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文学概论课程通常开设在大学一年级的第二个学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英语使用能力方面,存在着阅读能力与听说能力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学生可以借助工具书阅读并理解西方文艺理论原著,但在课堂上直接使用英语授课,学生在听力上的接受就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障碍。第二种模式是用PPT课件上的英文内容进行辅助,实际上仍然主要用汉语进行教学,这种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往往成了对教材的翻译,缺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语互动。如何解决《文学概论》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教学改革课题。

本文旨在总结以往文学概论双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方案,以促进《文学概论》的双语教学。

二、文学概论双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从目前国内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设置情况来看,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大多还是采用母语教学的形式,即便在尝试进行双语教学改革的院校,文学概论教学采用的也是母语为主、外语为辅的形式。之所以没有采用完全外语教学的范式,一方面,考虑到师生外语能力以及运用外语熟练程度的问题,另一方面,还在于双语教学不同于语言教学,在语言教学中,语言仅仅是教学目的[1];而在双语教学中,教学的目的则是完成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是学习和训练语言。

在文学概论的双语教学实践中,目前暴露出一些问题,值得我们重视。

第一,双语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目前国内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其人员构成大致分成两类。一类是留学归国的“海归”,另一类是在国内接受教育成长起来的中青年教师,这批人是目前国内双语教学的主力。双语教学不但要求教师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扎实的外语功底和外语听说能力。“海归”教师符合这个条件,但数量有限,无法满足对双语教师的需求。在国内成长起来的中青年教师缺乏外语培训,更缺少国外语言环境的浸泡,其双语教学能力要弱一些。

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双语教学师资方面的薄弱,与本专业主要师资力量的专业背景有很大关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大多出身纯粹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极少有外语专业背景,也很少有留学或者国外长期访学的经历,这就导致了外语语言能力的缺陷,在使用外语时,往往是长于阅读理解,短于演讲辩论。外语发音不够清晰、准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双语教学的效果。

第二,学生之间外语能力差异较大。在运用外语进行专业学习的能力方面,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较大。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的读写技能发展较为均衡,外语能力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听说能力上。一般而言,来自发达地区、大中城市的学生,听说能力稍强一些,来自小城市和农村的学生,听说能力就要弱一些。在课堂上,由于学生们的听说能力参差不齐,使用外语材料授课就受到很大制约,外语材料使用得多了,听力程度差的同学反应不过来,外语材料用得少了,程度好的同学又吃不饱。

第三,教学设备与教材问题。在高校双语教学中,多媒体教学设备发挥着非常便利的辅助作用。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多媒体教学设备已经实现了普及,但在使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高校对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运用,存在着重购置、轻维护、轻管理的倾向。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购置,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目前高校在这方面的投入还是比较重视的。但是在多媒体的管理和维护方面,有些地方就存在问题。在一些学生和教师流动性较强的教室,周边设备的损耗现象比较严重,常常出现麦克风发不出声、投影仪灯泡烧坏的情况。由于教学楼内众多教室上课时间集中,多媒体控制室工作人员又很少,出现问题之后,一般无法立即解决,这就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

另外,在文学概论双语教学专用教材方面,国内还是一片空白。国内没有现成的双语教学教材。在目前的文学概论双语教学中,教材使用是一个大问题。既没有引进国外的优秀教材,国内也没有做出编撰双语教材的尝试。学生依据的往往是国内较有代表性的文学概论教材,教师则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制作教学课件来实现双语教学材料的充实。

三、解决问题的途径

在文学概论双语教学的尝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比较棘手,但我们也不是无计可施。通过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双语教学实践,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对待,文学概论课程的双语教学效果还是大为可期的。

第一,师资力量问题的解决。我们注意到,新加坡的双语教学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学习的范例。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教师近一半是外籍教师,他们来自教育水平发达的国家,如英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全都来自著名学府,教师以英文授课。由于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教师资源,新加坡双语教育的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1]。新加坡援引国外名师的做法值得我们效仿。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目前国内高校的财政状况足以支持、或者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引入外籍教师,以改善国内的教学水准。以我国高校之多,学生数量之巨,外籍教师的引入不可能占据高校教学的主流,但是却可以借此引入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经验,带动国内双语教学的水准。

除了积极引进外籍师资之外,还要大力培养国内双语教学的师资力量。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高层次学历教育制度的完善。目前高校中,青年教师成为本科教学力量的主体。这些青年教师大都具有硕士、博士以上的学历,具有良好的外语功底,具有培养和提高的潜力。完全可以通过留学、国外访学或者短期语言培训的方式,提高他们的双语教学能力。

第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克服双语学习中的语言障碍。学生在学习双语课程中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语言能力。由于语言环境缺乏,高校学生在外语听说读写诸方面的能力发展存在着不平衡的问题。一般而言,学生在运用外语时,听说能力要滞后于读写能力。在没有充分预习教学内容的情况下,课堂教学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外语听说能力的提高非一日之功,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很少有课前进行预习的。学生是否愿意自觉进行课前预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一个好的教师,凭借其渊博的学识和深入浅出的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能够有效地说服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此外,由于目前双语教材付之阙如,教师还应当给学生提供充实的双语教学材料,自己动手,解决问题。

第三,编撰双语教材,充分利用教学设备,革新双语教学手段。教材问题的解决,有两种思路。一是引进国外的原版教材,二是自编教材。国外的原版教材价格偏高,考虑到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直接引进不太现实。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由国内知名高校牵头,自编双语教材。这样编写的教材,能够贴近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接受能力,甚至比直接引进教材更有优势。

在多媒体设备已经普及的条件下,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制作双语教学课件,补充与专业相关的双语资料,提纲挈领,聚焦文学理论知识要点。多媒体教学能够综合运用声音、文字、图片等媒介手段,有利于调动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互动的形式增强课堂教学效果[2]。

此外,新媒介的发展日新月异,双语教学完全可以利用公共电子邮箱、飞信、Q群、微博等现代通讯交流手段,鼓励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相辨难答疑,作为网络双语教学平台的补充。

四、结语

使用双语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专业能力,与世界知识体系接轨,对于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而言,双语教学是时代的需要[3]。在双语教学中,教师只要能够课前做足准备,照顾到非外语专业大学生的外语实际水平,充分发挥多媒体以及Q群、电子邮件等现代通讯手段,帮助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就能保证教学任务的高质量完成。通过完善双语教学,帮助学生养成使用双语资源的习惯,丰富学生的专业资源选择,健全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无论学生将来选择进一步深造还是直接投入与专业相关的职业工作,都会有极大的助益。

参考文献:

[1]李晓娣.新加坡双语教育对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4,(2).

外语教师论文范文4

论文关键词:高职外语教师 外语教学特殊性 技能 教学组织能力 科研 素质

近年来,外语教学理论研究逐渐将重心移向了主体,教学活动的组织也越来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这一趋势固然纠正了传统的外语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语言创造能力的倾向,但是如果因此而低估甚至忽略了高职外语教师在整个外语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那就又走上了一条极端和危险的歧路,有碍外语教学质量的真正提高。对此本文就高职外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提出一管之见。

一、作为一名普通意义上的教师,高职外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1)知识上的准备

任何一个教师必须具备两种知识,一是所教学科的知识,二是如何教该学科知识的知识。外语教师同样需要具备这两种知识,他们不但要精通本学科的知识,即外语知识(包括使用该外语的能力),同时还须具备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知道如何教学生学习英语。

(2)品格上的准备

一个理想的教师,他应具有人类所有的美德。一方面他的美德将成为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言传身教,身教的效果往往胜过言传;另一方面,他的优秀品格将吸引学生,学生往往会将对教师的尊敬和喜爱转化为对该教师所教学科的喜爱。学生家庭和社会背景、感情经历千差万别,教师对学生的父母般的爱才能使他们克服种种心理障碍,在学习中发挥最大的聪明才智。

二、受外语教学的特殊性影响,高职外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一名理想的外语教师,他不仅应具备一个普通教师所具备的基本素质,而且还应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要有相当的跨文化交际和外语习得理论方面的知识,要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以及与其相关的个人品质,这是由外语教学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外语教学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环境和社会环境方面外语教学一般是在学习者对外语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开始的,缺少真实的外语环境,大部分语言输入依靠外语课堂,因此,外语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就显得尤其的重要,因为他不仅是学生外语输入的一个重要提供者,而且是外语输入质量的控制者,对外语教学活动起着关键的作用。

(2)文化因素方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之一。语言结构中,尤其是词汇中包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信息,语言意义的理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了解,因此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意识,避免套用本族文化的标准来进行外语交际,同时增加学生目的语文化的知识,就要求外语教师不仅自己有充分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而且要对学生本族文化和目的语文化有较深的了解,能洞察两种不同文化的异同之处,在关键时刻能帮助学生避免语言交际中的文化误用现象。

一个合格的高职外语教师,必须具备一个任何普通教师所具备的基本素质,还必须具备适应外语教学这一特殊学科的专门素质。根据职业教育英语教学要求,概括起来高职外语教师应具备以下几点基本素质:

1.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

高职外语教师应具有较高的外语语言水平。以英语为例,英语教学的目的概括起来,就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使用英语的基本技能,具有较熟练的口头及书面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要达到上述教学目的,教师就不但要向学生传授英语语言基础知识,而且要对学生进行较多的语言实训。这就要求教师运用英语的能力达到较高水平,能流利、正确地使用英语。外语教师的语言水平包括以下内容:

(1)语言能力。语言能力包括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其中,基本知识包括语音、语法、词汇、语篇分析等基础理论知识,这一部分内容是普通外语使用者所不具备(或不必具备)的。因为,作为一名外语教师,不仅要熟练地使用外语,而且要能够从理论上给学生讲解外语语言基本知识,使学生能较容易地掌握语言规律,尽快提高使用外语的能力。基本技能包括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有两点需要说明,一是近几年外语教学强调听、说能力多了,而读、写、译的能力有些弱化,但在我国目前的社会形势下,大多数外语学习者使用外语时,读、写、译的机会要比听、说的机会多得多,因此,外语教学一定不能忽视读、写、译能力的培养;二是语篇能力作为外语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作为一名高职外语教师,要具备基本的语篇知识和语篇能力(语篇知识包括文体分类、语篇结构、语篇衔接与连贯,语篇能力包括语篇写作能力和语篇阅读能力)。

(2)交际能力。交际能力包括掌握基本的社会语言交际知识,具备基本的交际策略和能力。社会语言交际知识包括外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语言功能知识、语体知识、语言交际策略、非语言交际策略;交际策略和能力包括能使用得体的语言进行交际、能面对不同交际对象和在不同交际场合进行交际、使用语言手段或非语言手段进行交际、能使用掌握的语言知识和背景文化知识进行交际等。外语教师必须具备外语语音、词汇、语义、语用方面的知识,同时必须具备较高的外语听说读写的技能。因为,作为一名高职外语教师,不仅要熟练地使用外语,而且要能够从理论上给学生讲解外语语言基本知识,使学生能较容易地掌握语言规律,尽快提高使用外语的能力。

2.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

高职外语教师必须具备心理学尤其是教育学和教学法方面的知识,熟悉教学组织的步骤和基本的教学原则,具备运用传统的和现代化的教学辅助工具和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当代外语教学中,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外语教学不可缺少的,例如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电脑课件的制作与使用等,当然,传统外语教学中使用的板书、简笔画、实物教学等仍是外语教师所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语言实训能力是外语教师的必备能力,包括组织模拟实训、现场实训,参与实训并进行指导等能力;语言测试能力是每位教师所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包括编制试卷、评阅分析试卷、进行口试并正确评分等。

3. 相当的外语习得理论知识及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

现代语言教育要求产、学、研相结合,科研能力是外语教师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因此,要求外语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外语教学理论水平,对语言学理论、中外教育史、外语教学流派等有一定的了解,用理论指导教学,在教学中丰富理论知识。高职外语教师不仅要成为一名教书育人的合格教师,还要成为既具有实践教学能力,又具备语言理论知识的教学科研人员。近年来,外语习得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对许多传统的外语教学的认识做出了修正。特别是近年来有关错误分析、中介语研究和学习者策略等方面的成果对外语教学实践有一定的启发。外语教师必须在一定程度上熟悉最新的外语习得理论,对外语习得和外语教学的特殊性有清楚的认识。

4. 较高的品格修养

一个理想的教师,他应该具有人类所有的美德。一方面,他的美德将成为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将对学生良好的品格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言传身教,身教的效果往往胜于言传;另一方面,教师的优秀品格将吸引学生,学生往往会将对教师的尊重和喜爱转化为对该教师所教学科的喜爱。学生家庭和社会背景、感情经历千差万别,教师对学生的父母般的爱才能使他们克服种种心理障碍,在学习中发挥最大的聪明才智。

高职外语教师除了具备以上基本素质外,还应该具备以下能力:

1.领导、组织能力。高职外语教师要组织学生的各种外语活动,例如外语短剧、外语晚会、外语演讲等,还要组织学生进行情景学习、语言实训,因此一定的领导、组织能力是必须的。

外语教师论文范文5

专业必修课开设情况:对外汉语专业开设15门,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11门,两个专业相同的必修课有7门,都由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任课。相同课程之外,对外汉语的专业必修课还有中国文化概论、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写作、高级英语阅读、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对外汉语教学法、第二外语等8门课。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课还有文学理论、语文教学论、学术论文写作等课程。再看专业必修实践课:对外汉语开设7门,实际施行的有4门,汉语言文学开设8门,实际施行的有8门。根据《目录和介绍》的要求,对外汉语专业最注重语言、教学法及在此基础上中外文学和文化的修养和外语的学习。因此,下面再从语言学及教学法、文学与文化、外语几个方面进行分类,来观察相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我校对外汉语课程是否符合要求。首先看对外汉语专业:语言学及教学法类开设的专业课程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法、汉字教学专题、汉语词汇教学专题、汉语语法教学专题、言语交际学、学术论文写作9门,本校方案中设置而未开设的课程有汉语修辞、汉语教育改革研究2门。中外文学和文化类开设的专业课有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比较文学、中国文化概论、外国文化与礼仪、古代文学作品欣赏、汉语写作8门,本校方案中设置而未开设的课程有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现当代文学作品欣赏、当代西方小说研究、欧美文学专题、东方文学专题、海外华文文学专题、民俗学、岭南文化、东南亚文化与习俗9门。外语类必修和选修课程,有大学英语、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写作、高级英语阅读、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6门课,本校方案中设置而未开设的课程有英语口译理论与实践、商务英语、专业英语3门。再看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及教学法类开设的专业课程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语文教学论、学术论文写作、形式逻辑、语文教育实习指导、中学语文教材研究、训诂学、教学案例研究、语文现代文研究、朗读学、修辞学13门。本校方案中设置而未开设的课程有词汇学、音韵学、社会语言学3门。中外文学和文化类,开设的专业课有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外国文学、民间文学、台港文学、儿童文学、鲁迅研究、新诗研究、女性文学研究、中国古代山水诗研究、庄子散文研究、文学理论、西方现代文论、中国文学批评史、美学、应用文写作、基础写作、中国文化概论19门,本校方案中设置而未开设的课程有诗经研究、楚辞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国古代戏曲研究、东方文学、宗教文化研究、俄罗斯文学研究7门。

二、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

(一)对外汉语课程结构不合理

李铁范指出:对外汉语专业课程的设置,汉语语言学是主体和核心,教育类和文化类是重要的“两翼”[1]。综合《目录和介绍》的要求及李铁范的观点,对外汉语专业合理的课程结构应为:语言学及教学法为主体课程,文学与文化和外语类是两翼(一体两翼)。表一显示,我校对外汉语的15门必修课中有7门与汉语言文学相同,比例近1/2,其中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两门主体课的课时也少于汉语言文学,古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作为两翼课程,课时远远低于汉语言文学。表3更清晰的显示出对外汉语的“一体两翼”比例失调:汉语语言学及教学法课程门数比24.3%、课时比20.2%,都低于汉语言文学同类课程的30.2%和25.1%,未能体现出语言和教学法类课程在对外汉语专业中的主体地位。而文学文化类课程门数比21.6%、课时比21.8%,远远低于汉语言文学同类课程44.2%和47.8%,使作为两翼的文学文化类课程比例过于单薄。再从对外汉语自身看,课程门数上,“一体”比例为24.3%,“两翼”为21.6%、16.2%;从课时比上看,“一体”比例为20.2%,“两翼”为21.8%、31.8%。“一体”远不丰满,“两翼”课时超过“一体”。再看我校方案中对外汉语专业开设而实际未实施的课程中,语言学及教学法有2门,而文学和文化类有9门,外语类有3门。如果加上这些课程,两翼的课程必然太臃肿,超过“一体”。而两翼中外语类开课门数远低于文学文化类,两翼之间的比例也失衡。因此,我校的对外汉语课程未能体现“一体两翼”的框架。

(二)专业实践课程单薄

在培养方案中,对外汉语的专业实践课规定7门,而实际实施的只有4门,为书法、教师口语、专业技能和毕业论文,而专业技能实际上开展的只是对学生普通话的训练,而重要的教学技能、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与对外汉语密切相关的实践课实际上没有开展。学校和学院没有创建相关实践场所、场地,没有统一安排学生进行校内外实践和毕业实习。对外汉语专业大四年级全年没有开设课程,在没有统一组织和安排的情况下,学生很难自行联系到实践资源。目前我校对外汉语专业仅有的实践是越南班学伴,从对外汉语专业中选出部分学生担任越南留学生学友。但是这种部分性参与毕竟不能顾及全部学生,没有普遍意义。表2可见,汉语言文学的专业实践全部实施,学院专门组织学生到各个单位毕业实习,教学专业技能上则有完备的微格教学等设施和教师配备。

(三)课程设置未体现渐进性和丰富性

对外汉语是汉语和外语的双结合,课程安排应按年级体现出循序渐进性,突出由浅入深的过程。一年级应以开设基础课程为主,如语音、语法、文学史、文化史、普通话口语、写作、英语口语、听力等课程。学生具备一定基础知识后,在二三年级的课程中加入具有深度和对比性、跨越性的课程,如中西文化比较、国外汉学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第二语言教育、英汉口译、商务英语等课程,并注意将基础知识和社会实际需要联系起来,辅以种类丰富的实习训练,如授课实操、授课观摩等,而我校的对外汉语基础和实践课的结合未能凸显。学校每年也招录了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地区的留学生,可以开设日语、越语、韩语等第二外语选修课,丰富英语之外的第二语言,而目前对外汉语专业二外只开设了日语,且只开设一个学期,课时少,且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海外华文专题、民俗学、东南亚文化与习俗等文化类课程更是形同虚设。整体上看课程设置未能体现出循序渐进和丰富性。

(四)师资缺乏

学校目前对外汉语专业的任课教师都是中文专业教师,没有专门的对外汉语教师,给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授课模式和方法与汉语言专业的学生没有明显区别,语言文学类课程的教材与汉语言专业也几乎一样,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存在较大的依附性。而外语类课程的教师则全部来自外语系,外语系的老师只强调外语教授,没有站在对外教学视角,缺乏对外教学视野,如不能教给学生使用外语授课技能,用外语来解释一些中外文学文化现象,表述对外汉语专业词汇和术语,使学生很难达到使用外语进行教学的水平,对专业的发展产生限制,造成了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不如英语专业学生,而中文专业知识比不上中文专业学生的尴尬处境,自然产生身份的困惑和对未来出路的迷惘。

三、对外汉语专业身份定位和方向发展的途径

(一)突出本专业特点,辨清自身身份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历史、师资、课程等方面都比较成熟,而对外汉语专业只开设三年,各方面都不成熟,师资、教材、课程同汉语言专业多有雷同,有的课程只是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外汉语教学法、语言学等课程,有的课程则是汉语加外语的简单叠加,造成了对外汉语学生的身份模糊感。要辨清自身的专业身份,必须在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改革,课程比例应凸显“一体两翼”结构,授课内容应区别于汉语言文学专业,针对对外汉语学生的需求。对外汉语受众对象是外国人,如在同样讲授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课程时,应针对外国人学习汉语过程中易出现的语法问题讲授,如外国人多数对虚词的使用易于出现错误,授课就应该多举实例,总结规律,对外国学生在语法、语言学习方面的错误进行归类研究,让学生了解外国人的语法障碍,以便日后教学能有的放矢,使教学理论更好与实践结合,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到本专业的独特性和专业实力,明晰专业身份。

(二)培养实践型和社会型人才

我校对外汉语专业的实践课程并未实施,没有固定的见习、实习基地,学生得不到实践技能的锻炼。应该加大力度建立一批实习基地,增加资金投入,加强与外企、公司的联系。扩展学生与留学生接触,给留学生授课的机会,尽量并选派学生到海外实习、交流。结合我校教学方案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学术型人才的目标,应在社会型和创新型人才能力培养上下功夫,构建学生汉语、外语、文化、文学、教育等综合学科知识结构和应用技能的整体性,整合优势资源,让学生既能走向社会实地教学和开展交流,又能承担研究工作,有创新意识。与汉语言文学专业比较,对外汉语还应突出国际化和对外性视域,增强外向性联系,向着“教学语言国际化,教学内容国际化,教师资源国际化,服务对象国际化来形成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与国际化竞争力。[2]”这样培养出来的对外汉语人才才能真正成为实践性、社会性、创新型人才。

(三)引进优秀师资

我校对外汉语师资的引进迫在眉睫,师资决定了课程的质量和特色。应该引进和聘请对外汉语专业教师,尤其是高职称教师,以及有实际跨文化交流和教学经验的教师和学者,开发国内国际资源,增强与国内同类院校的交流,并聘请优秀外教授课。招收更多留学生,让学生参与到教授留学生的授课实践中,与留学生多交流。另外,还应结合我校人文和地理历史特征,发掘地方高校特色文化,作为选修课程,如砚文化,潮汕文化,旅游文化,龙母文化,聘请这方面的教师、学者担任对外汉语学生的课外文化指导教师。还应适应世界上汉学热的潮流,开设一些国学、国际汉语学等语言文化类选修课,聘请知名的客座教授来讲座,组织本校的教授博士讲坛,以优秀的师资从语言、文化、教学各方面促进学生的培养。

(四)努力建设双语教学团队

外语教师论文范文6

 

关键词:师资教育 理论学习 专业技能 

一、英语教师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对外交流的扩大,教育改革的不断完善,英语教师面对新形势出现的不足和不适应越来越明显。据调查,发现的问题主要为: 

1.外语教师队伍不稳定。老教师逐渐退出教学第一线,中年骨干教师严重短缺,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而且很不稳定。加上市场经济给外语教师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少教师没有把全部的精力放在教学工作上。师资流失严重,师资紧缺,使得在岗教师超负荷运转,无暇自我提高,无暇从事教学研究。 

2.师资队伍知识结构和学历结构不适应。大部分学校整个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偏低,师资队伍的知识体系过于偏重语言知识,教学思想也偏重语言知识。 

3.教师思想观念不适应。许多教师仍然奉行应试教育模式,追求以考试成绩为代表的学习结果上,无视现代外语教学发展的要求,经验主义思想严重,对英语教学改革冷漠,不关心新的教学理论和语言理论。 

4.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不适应。由于教材单一,更新缓慢,制约了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更新,除教学语言较为陈旧外,教学内容普遍缺乏时代性、科学性、实效性。教学方法和手段也落后于时代,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5.外语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不适应。在教学过程中检测手段单一,缺乏自我观察、自我评估的能力,对语言整体教学缺乏批判性评价,对新的教学思想和观念不能主动审视,不能自动寻求相关学科的支持。 

有关调查表明,有92%以上的教师认为他最迫切需要提高的是外语教学理论水平,英语课堂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何广铿、孙宪惮,1999)。 

二、英语师资素质教育的目标 

英语师资教育的目标通俗地看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指导教师自身的外语语言能力;二是培养将外语教给学生的教学能力(吴宗杰,1997)。具体地说,必须培养教师以下几个方面的意识和能力:⑴语言意识和技能:语言意识包括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技能包括听、说、读、写、译等。⑵教学意识和技能:包括二语习得、实践课堂观察、大纲设计、教学法,也包括微型教学、教育实习等实践课。⑶文化意识:包括跨文化交际、英美概况等。⑷主体意识,即高层次的认知能力和服务于社会意识,包括学习者策略和技能、中教研究方法、eps课堂等(顾建新,1996)。 

三、提高英语教师素质的对策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提高自身的素质,迎接新的挑战。不善于学习的人是要落伍的,终身学习是当前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者只有接受再教育,不断丰富、提高教书育人的水平,才能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危机感和紧迫感。作为当代一名英语教师,他所教的是英语这门日益国际化的语言,他又必须具备更多的与英语教学特点有关的知识和品格,从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及教学手段方面来考虑,一个合格的英语教师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自身素质。 

1.外语教师必须加强理论学习,如参加外语进修班、回到大学学习、做访问学者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进修,使自己具备较系统的现代语言学理论,对语言和语文的本质特征、交际能力的本质、语言理论的发展趋势等有所了解,并能自觉地利用语言学方面的知识来指导外语教学;对外语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方面的知识,不仅要知其然,并且要知其所以然;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语言教学的人文性。

2外语教师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外语教学法知识。外语教学史上曾有过多种教学流派和方法,这些教学方法都是在一定的语言学和心理学理论基础上产生的。外语教师应了解这些外语教学法的来龙去脉和优劣之处,运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它们,并结合我国国情,取长补短,为已所用,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如开展适当的校内、校际、国内、国际交流活动,这样既可做到优劣互补,又可在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中接受语言、文化、交际诸方面的培训;进行课堂观摩训练,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敏感度,促使教师对教学进行反思与探索;进行专题学习,以讲座的形式为主,可进行教学示范,也可进行教学案例分析,使教师将学到的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增强教师的感知效果和领悟能力等。切忌盲目崇拜,人云亦云。 

3.外语教师必须具备较为扎实的专业技能。只有具备较高的听说读写的技能,才能在课堂内外展示外语的工具性。这样,

作为一名外语教师要博览群书,充实自己,打好自身英美文化知识的基础,才能灵活自如地用于实践。教师的外语实践能力既能为学生提供楷模,又能为课堂教学的交际化提供可靠的保障。外语教师应该时刻把提高和完善自己的外语实践能力摆在重要的位置。 

4.外语教师必须具备现代教学的意识和教学中运用现代技术的能力。目前,多媒体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使得真实的教学素材进入了教室和家庭,其强大的储存容量和灵活的交互性能调动人体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外语教师需要掌握和充分利用这一现代化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5.外语教师课前必须认真备课,并做到精益求精。北京外国语大学刘润清教授(2000)曾撰文“漫长的学习道路”。文中所谈皆为作者几十年学习与教学的亲身感受。刘老师上课之前总是要大量查阅各种词典,自己编写句子,更为可贵的是作者数年如一日坚持这样的备课方式。刘老师在工作上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令人感动和敬佩。也许每个英语教师不一定能达到作者的教学与学术水平,但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若想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毫无疑问认真备课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过程。 

总之,我国英语教学的现状,迫使我们对现有外语师资进行在职培训势在必行。在培训中强化改革意识,摒弃经验主义及墨守成规,积极参与落实新的教学方案和教学大纲,积极参与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舍弃“拿来主义”;改变重视语言能力、忽视教学和教育能力的观念,把对学生教学、教育能力的培养带入各门课程的教学之中,以切实搞好我国的外语教学。 

参考文献: 

[1]顾建新.师专外语师资教育:基本要求及改革思路 [j].外语界,1996,(4) 

[2]桂诗春,宁春岩.语言学研究方法 [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3) 

[3]何广铿,孙宪惮.中学英语教师业务素质评估标准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4]刘润清.剑桥英语教师丛书[m].外研社. 

外语教师论文范文7

论文摘要:对国内外近三年外语教师教育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笔者发现,语界同行对“中学英语教师素质发展”课题研究的广度和力度都不够,对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师素质发展的专题研究甚至为空白。研究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师的素质发展,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1前期基础调研

二00一七年,笔者深人都匀市周边20多所乡镇中学的英语课堂,听了二十多位教师的课。在贵州这样的少数民族地区,笔者发现:无论教材、教法、教学设施怎么先进,如果不提高教师的素质,教学质量的提高将无从谈起。在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师的整体素质发展状况是怎样的?本着这一问题,笔者对国内近3年的外语教师教育研究的核心期刊论文进行了整理和总结,旨在于对研究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师的素质发展提供参考。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对国外研究的描述

近三年来,有三篇教师教育研究的综述文献代表了我国外语学术界近来对于外语教师教育研究进行综述的最高水准、它们是:《外语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研究综述》(贾爱武,2005);《外语教师教育研究综述》(刘学惠,2005);《近十年我国高校外语教师教育研究文献评析》(高云峰,李小光,2007)。以上几篇文章对近三十多年国外在英语教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作了类似的概述,认为外语教师教育可分为以下叹个阶段:70年代交际法兴起之初,人们研究重在教学内容,80年代开始热衷于研究教学方法,并创造了多种教学法和技巧,但是教师们并不能顺利地实施这些教学法,于是90年代的研究重点转到了研究教师上来了。WWW.133229.cOM1997年在英国布赖顿举行的第31界国际英语外语教学协会年会上,英语师资教育与教师发展成为会议六大主题之一,其中关于教师自身发展的机制和动力问题是目前外语师资研究的重要课题。tesol组织的学术刊物tesolquarterly推出专刊“英语教师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展开国际性讨论,它标志着英语教师教育己经成为各国从事英语教育专业人士的研究焦点。

2.2国内高校相关研究

《外语界》等十种外语类核心刊物在近十年总共发表高校外语教师教育论文64篇(高云峰,李小光,2007)。从时间跨度以及刊物的分布来讲,没有形成持续、稳定增长的研究态势,说明目前我国外语界对外语教师教育问题的认识不足,研究力量薄弱(同l)厂〕我国90年代后期开始有学者对外语教师教育表示关注,但多是从理论研究以及外语教学技能的角度展开的,对教师的培训也多是表层化,相关的文献中常出现“外语教师培训”、“外语教师教育”,而“外语教师发展”一词的使用频率较低,说明了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应从教师内部自身提高内在素质才是关键所在(国内研究算是勉强跟上了国际研究的步伐,但仍有不少差,特别在强调教师发展这一点上,我们更注重理论,培训也是采取自上而下的灌输式,而国外更注重教师自我发展的反思意识以及促进发展的途径(贾爱武,2005),笔者对国内一卜种外语核心(或重要)期刊,如《外语界》等近3年刊发的外语教师教育类文章作了统计,结果如下:

表1国内重要外语期刊近…万三年发表的教师教育类文章数量统计表(单位:篇)

统计结果与高云峰,李小光((2007)的论述一致。不少刊物如《外语学刊》等近三年刊登的外语教师教育论文的数量居然为01所刊发的教师教育类文章数量很少,并且多是讨论抽象的理论为主,如教师培训模式、教师信念、教师自主等。

以上统计都是与我国高校教师教育研究有关,似与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师素质发展的研究无关,其实不然,原因如下:第一,高校,特别是师范院校是培养英语教师的主阵地,担负着培养基础英语教师的重任,中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素质发展与高校的教学理念息息相关。第二,高校是引领科研和学术活动的最前沿阵地,其科研理论、成果和模式对中学英语教师的教学及科研有很大的参照作用。第三,高校的理论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向,代表国内该领域理论的最高水平,对推动外语教学改革直接产生重大影响,起到对外语教学改革进行导向的作用。

笔者还对2004-200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所资助的常规项目以及西部项目的数量进行了相关统计,结果如下:

表22004-2007年国家社科基金所资助的英语教学以及教师教育的项目数量统计表(单位:项)

统计表明,近几年获资助的英语教学类项目偏少,这与我国庞大的外语教育环境不相符,2007年外语教学类获资助的项目增加到10项,但仅一个项目与外语教师教育有关,但不是专门针对外语教师教育发展的。国家社科基金对外语教师教育项目的资助还非常薄弱。

2.3国内中学英语教师教育研究概述

近年来,《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小学英语教育》、以及各类学报都刊载了一定数量的针对中学英语教师教育类的论文。各种相关学术会议也在热火进行。这些文章和学术会议大多针对英语教师教育的某个问题进行探讨,以教学介人为主,多是讨论教学信念、师资培训,或者优秀教师个案研究,没有从全面的角度探讨中学英语教师素质发展问题。可喜的是,已经有的教师开拟,再辅助动画等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全方位感受实验的动态过程。这样既节约实验成本,避免使用昂贵、有毒有害试剂,也适合易燃易爆、造成环境破坏的实验;又能让学生掌握实验内容、方法,观测到真实的现象,也能得到准确的实验结论。如对有机物燃烧、蛋白质电泳等实验进行模拟,就能从根本上实现整个实验过程的绿色化。

2.4考核方法绿色化

目前很多学校都开展了对实验课程考核办法的改革,采取了小论文加平时成绩、一次操作考试加平时成绩、实验理论考试加实验操作等多元化的考核办法。但这些考核办法更多的是针对学生实验能力本身的考核,注重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环保意识和实验道德规范的养成。考核方法绿色化就是在考核实验能力的基础上增加对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环保责任和团队精神等的考察,以培养具有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的高素质人才。

3教师素质绿色化,构建绿色实验环境

教师作为实验环境构成中的一大主体,其自身素质的绿化对于实验环境的绿化至关重要,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很大,绿色教育开展的成功与否、质量高低,直接取决于教师的素质。为此,教师自己必须加强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知识的学习,更新知识结构,面向实际,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调查。无论在教学方式上和个人行为上都要对学生起到模范作用,对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提出思考,进行改革,将绿色教育的理念在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

外语教师论文范文8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发展方向;教师认知;教学研究型;信息技术;教学能力

收稿日期:2013-10-19

基金项目:上海电力学院校级重点教改项目“2012年卓越教改——基于外语自主学习平台课后学习模式”的研究(C-8268-

10-024)的资助

作者简介:王治琴(1968-),女,上海电力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应用语言学。

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一直在紧锣密鼓进行着。经济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逐渐迈向国际化,带给英语教学的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新的理念、新的技术。处于改革浪潮中被裹挟的大学英语教师,不管是否情愿,必须在多方面做出不同程度的调整,否则很有可能被时代甩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谈到“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可见,教师的重要作用在教学改革中不容忽视。教学的研究从教学方法技巧、研究学生差异、学习策略和自主性转移到研究教学中的“教”,焦点放在了教师研究上。

本文将结合教育部2007年颁布的目前正在实施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讨论大学英语教师今后发展的途径,并对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如何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大学英语教师整体现状

了解大学英语教师的现状与困境,是全面思考解决问题,进一步改善大学英语教学的第一道门槛。许多发表的论文都谈到了大学英语教师面临的问题[1][2],归总起来,涉及三个方面:学历职称问题、工作量大、科研能力弱。具体来说,有如下可视化的外在特点:

博士学位所占比例很小,职称结构偏低,女性为主;教师边缘化;课时繁重,内容重复,缺乏挑战性;研究能力整体弱,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学术研究能力,无明确的研究方向,主要依靠上课完成工作量。论文著作,科研项目廖若星辰;教学知识得不到更新,参与各种学术活动少,自身知识难有长进。

除此之外,学生的四六级通过率还压在肩头。如此辛苦,还要招致“应试教学,费时低效”的指责,还要承担着“哑巴英语”的凶手罪名。面对着或兴趣全无或满怀证书动机的学生,面对功利社会,大学英语教师困惑重重。长期恶性循环,导致了大学英语教师整体自身问题:自我提升能力、方法、意识弱;后续发展动力欠缺;课堂教学不善反思;同事间学术教学沟通少。

二、大学英语教师今后的发展方向

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今后大学英语教学的趋势应该继续沿着教育部高教司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内容纵深发展。《教学要求》中明确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学生)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笔者发现对于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内涵,很少有研究者给予明确的定义,在《教学要求》中也没有确切说明。从狭义角度来说,可以包括听、说、读、写、译五个技能,从广义角度来说,可以涉及到以下方面: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译)、学习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策略、调控策略、认知策略)、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文化理解、文化知识)、情感态度(国际视野、祖国意识、合作精神、自信意志、兴趣动机)[3]。

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广义角度的理解更符合目前英语教学的目标。

围绕着这一宏观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分为三个不同层次:一般要求、较高要求、更高要求。那么,围绕着《教学要求》,大学英语教师也可以,规划出以后的发展途径。

方向一:开设人文素质类或单项技能类课程

依据:“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开设课程可定为:选修课,如影视评论课、西方文化史、中国文化英语谈、英美文化概括,笔译或口译、中高级口语、中高级写作、阅读技能课等。具体目标:深入拓展学生人文兴趣,改善人文知识结构,强化弱项能力,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依托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的教学模式,将知识与人文素质融合,使英语教学多元化。

方向二:开设专门用途英语(ESP)下的通用学术英语(EAP)或行业英语(EOP)课程,依据:“有条件的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类型和人才培养目标所选择的标准。”开设课程:电力英语,商务英语,房地产英语,财会英语,机械英语等等,凡是用英语作为工具讲解专业知识的课程,即“英语+专业”课程。具体目标:为培养学生成为复合专业型人才铺垫过渡。

方向三:研究具体课堂教学

依据:“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具体目标:大学英语课程教师教学实践丰富,开展基于课堂、用于课堂的教学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可操作性强,能够更清楚认识教学规律。

上述的方向发展具有内涵多层次性、发展可持续性。大学英语教师可以沿着上述三个方向,找到发展自我切合点,设计切实可行的发展途径,找到准确定位,然后提升自己。当然,这些都离不开所处的外在环境的支持。

三、实现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手段

近几年,研究大学英语教师如何走出困境的建议很多,有的借鉴西方理论[4][5];有的对新形势的变化进行个人思考[6][7];有的专注于教师发展中某一具体问题[8][9]。这些方法策略对于解决大学英语教师的困惑都有一定意义。笔者欲结合《教学要求》,重新拾起该话题,进行讨论。

1.深化教师认知

教师认知包括教师所思、所知及所信。教师认知,是一个概括教师综合思想方面的集结词,涉及教师学科文化、学习生活经历、教学经历、专业教育经历等。教师认知是教师的精神世界,具体内容包括语言学习、学科知识、教学经验、教学反思、教学态度、价值观,涉及语言理论观、语言教学观、专业知识、师生角色、课堂活动设计、教学方法等。教学不仅仅是课堂表现,更是支撑课堂表现的基于各种知识、信念之上的决策过程。认知上的差异导致决策的不同。教师课堂行为由教师潜在的、相对稳定的无法观测到的思维决定。教学改革在于教师,教师能够带来教学变化的第一步在于教师信念发生变化。在教师认知中,最重要的当属教师“所信”,即教师信念。思维决定做事,比起知识,教师信念中的对改革的态度更重要,是教学改革之“本”,指导着教师一切教学行为。

尽管《教学要求》制订的要求针对学生,换个角度来看,可以看作是对教学的要求。大学英语教学已到了非改不可地步,作为教学主体的大学英语教师对于自上而下改革的看法,对于改革的方式,改革的内容,改革中遇到的可能困难,是否有了心理的充分准备,这些是关键问题。教师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者,做出的决策直接影响着教学各个方面。对于大学英语教学一直进行的改革,困扰着教师认知一个共同的、突出的问题是:自己的语言观、教学观、语言学习观与教学改革相一致,但囿于认知环境(学校文化、高风险考试等)和认知对象(学生、学校领导、教师同行等),教学实践却在不同程度实行着“应试”教学[10]。外语教育政策与具体教学层面之间需要教师衔接。教学本身就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知识复杂的过程,教学改革更具复杂性、艰巨性。对于《教学要求》中的规定目标,需要教师不断深化各方面的认知,不断更新信念和知识,根据不同的教学处境,不断进行反思,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最大程度达到“以学习为中心”重在提高学生素质的目标。

2.变为“教学研究型”教师

“教师即研究者”重新界定了高校外语教师的角色。只有当教师站在较高的平台上,本着探索、发现、创新、提高的态度时,才会感到工作得心应手。作为大学英语教师,立足于课堂教学,不能仅作“教书匠”,还应承担研究者的角色,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外语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必要。本文已指出,大学英语教师可根据《教学要求》,结合自身条件和自身综合素质,以及自己对未来发展形势的判断,寻找自己发展方向。无论何种方向,教师都应主动发展自己,具有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提升教师内在专业特性。只有这样,大学英语教师的发展才具有可持续性。

对于大学英语教师来说,研究课堂教学是发展自己专业的一个抓手。大学英语教师教学经验和感性知识丰富,对课堂教学熟悉,将课堂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将教学实践和理论联系起来,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教学理论,积累更多的课堂教学实践经验。教师可以从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研究,找出办法。这一过程就是专业的发展过程,既可以提高教学水平,又对自身专业发展有利。换句话来说,课堂教学既是培养学生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教学成长发展的实践途径。“教研结合,以研促教”是大学英语教师发展趋势,是自主发展的有效手段。教学科研有机结合可以作为教师自身发展与培养学生的接口,即教师与学生同步发展的结合点。专业化发展可提升教学效率,提高教师素质,拓展自身发展空间,改善师生关系,促进良性循环。

ESL教师教育已从对教师的培训转到了描述、理解教师如何通过自我意识及反思学会教学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探索已成为教师摆脱职业倦怠的有效方式。一线教师应该有意识参与探索性的反思教学,结合实际情况,变通教学法(每一个教学法都有存在的理由和实践的价值),根据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调整教学,以适合教学处境和教学对象的需求。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都应该具有个性化。

3.重新认识教学能力

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息息相关。教师在智力、经验、教学态度等方面随着环境的变化可以不断发展,所以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过程。根据《教学要求》内容,大学英语教师需要调整教学能力,主要体现学科知识的扩展和教学技术的更新。

目前,还有一部分大学英语教师没有接受过从事教学的正规培训,他们从学校直接进入教学领域,缺乏应有的教学理论意识及训练。外语教学法加上多学科理论知识,构成外语教师教学能力的内容。把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灵活运用在教学实践中,转化为教学实践能力,是教师的另外一种能力,不同于学科知识(语法、词汇、语音、形式),所以,这部分教师更应该加强教师的教育观念。

国外关注的是二语教师的发展教育,而我国本质上是有别于ESL的EFL的教学,只有扎根于真实的课堂中,借鉴合理的理论并发展新的自己的个人教学理论和模式,才能真正提升自己教学能力。世上无十全十美的教学法,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指导。

教育信息化带来了巨大的教育改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专门阐述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问题,明确了教育信息化在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地位。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教学的信息化。信息技术的使用,在英语教师资格培训中没有明确的定位,所以既不能看作是灵丹妙药,也不可看作是洪水猛兽。我们把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定位于教学工具,应该与课程有机整合。如何使用这一工具是教师教学能力的表现。应该注重技术能否合理融合到交互式的学习活动中,促进自主学习,而不能看技术的新颖性、刺激性。教师如同一个房屋建筑师,从琳琅满目的建筑材料中根据自己设计的挑选有价值起作用的不同材料,搭建不同用途的房屋。总之,教师应该能够利用网络获取知识,同时能促进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主动学习。

四、结 语

自上而下的大学英语改革能否进一步顺利进行,关键在于站在课堂前沿阵地的每一位教师。教师的理念、情感、态度、能力与课堂教学效果直接相关。大学英语教师从事的是基础学科教学,在大多数的院校中处于基本边缘化的位置,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改革带来风险,同时带来的是机遇。把科研置于课堂教学之中,寻找自己专业发展突破口,成为教学的研究者,在教学中采用行动研究,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组织教学设计,调整优化教学,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挖掘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外语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当然,这一切需要外在教学处境的支持,教师的工作需要交流、合作、引导、帮助的群体文化。可喜的是,我国在2009年已成立了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专业委员会。笔者相信,大学英语教师一定会在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学校支持的和谐环境下,展示各自充满创意的个性化教学。

参考文献:

[1] 陈凤然,马兰.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研究[J].教

育与职业,2011,(2):63-64.

[2] 刘玉杰,宋银秋.大学外语教师发展现状及互动发展新

范式探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2,(11):73-75.

[3] 于学勇.蓝鸽校园网语言学学科培训第17期主题发言,

2013,8.

[4] 陈钧.论“以人为本”视角下的外语教师自主发展[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S2):

134-137.

[5] 王玉萍.论外语教师PCK发展路径[J].外语界,2013,

(2):69-75.

[6] 曾正平,敬金秀.新课改背景下外语教师的自主发展[J].

教学与管理,2013,(9):51-53.

[7] 耿畅.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师角色的转变及能力发展研究

[J].中国报业,2012,(14):194-195.

[8] 胡胜高,谭文芬.行动研究与外语教师专业发展[J].黑

龙江高教研究,2012,(1):88-90.

[9] 陆敏.论外语教师的意识发展[J].教学与管理(理论

版),2011,(9):50-51.

[10] 郑新民.聆听大洋彼岸的声音:外语教学改革 教师研

究为本——Donald Freeman教授访谈录[J].外语界,2006,

(3):38-41.

Teacher Development on the Journey of

the ELT Pedagogical Innovation and Change

WANG Zhi-qin

外语教师论文范文9

论文关键词:教学改革;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为了适应我国新形势的发展和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教育部于2007年正式颁发了《大学英语课程要求》(简称《要求》),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测试评估等方面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著名的课程专家Stenhouse(1985)认为:“把握改革关键的是教师,而不是别人。”因为英语教师是课堂的实践者、决策者和改革者,他们在多大程度上接受改革,为什么要改,如何改等都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改革的效果。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除了教学方法或教材外,教师是理解和提高英语教学的关键。教师的专业水平是决定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研究如何推动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是当前改革和学科长远发展的需要。

一、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定义和内涵

Perry(1980)指出,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人在专业生活中的成长,包括信心的增强、技能的提高、对所教学科知识的不断更新、拓宽和深化以及对自己在课堂上为什么这样做的原因意识的强化。Fullan&Hargreaves(1992)则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既指在职教师教育或教师培训而获得特定方面的发展,也指教师在目标意识、教学技能和与同事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国内外语界有专家将其定义为教师在教师教育机制中的一个不断学习、反思、发展和成长的动态过程。有些学者则从教师素质角度来界定这个概念,吴一安(2005)认为优秀外语教师的专业素质框架由4个维度构成:外语学科教学能力、外语教师职业观与职业道德、外语教学观、外语教师学习与发展观。戴曼纯、张希春(2004)认为新时期的英语教师应具备以下素质:有过硬的英语基本功;懂教育理论,了解学生的心理及二语习得的基本规律;了解中西文化,能将文化内涵渗透在英语教学中;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用多媒体等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紧跟应用语言学理论的发展。

综合上述观点,教师专业发展可以理解为教师内在专业知识结构、专业素养和专业心理不断更新、完善的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的持续更新;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技能的提高以及教学策略意识的不断强化;科研意识和能力的不断提高;教育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人际交往和与同事合作等能力的完善。

二、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

(一)应对改革的需要

《要求》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实施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这意味着大学英语教学任务日益复杂化、教学目标的多元化、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化。教师只有及时更新教学理念,理解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新概念,提高课堂交际活动的组织管理能力,培养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网络监控能力,才能够应对改革带来的挑战。根据周燕(2005)的调查:“58%的教师目前最大的愿望是得到业务进修的机会”。但目前除极小部分教师有国内外进修机会外,绝多数大学英语教师只能参加由几大出版社每年组织的暑假专业培训。因为时间短,培训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培训效果不尽人意。在这种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必须积极谋求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来应对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二)提高教师素质的需要

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学重点正在转移,教材、教学模式正在发生变化,这要求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即语言素质、教学观念、教学理论水平、教学技能都必须提高。《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素质是改革成功的关键,也是学科长远发展的关键。”但是专家和学者的广泛调查结果发现,大学英语教学师资存在一些严重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工作量过大;知识结构单一;科研基础薄弱;教学理念需要更新,理论素养需加强等。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改革的成功和学科的发展都需要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研究迫在眉睫。

三、改革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教师发展的原动力来源于教师对自己职业的热爱、对学生的责任感和对教与学的深刻认识。虽然部分教师有比较强烈的发展需求,但是还远远没有迈上自主发展的良性轨道。影响我国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进程的因素,一是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主体意识不足;二是教师管理制度问题。因此,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是在外部环境和有效的人际互动的基础上,教师内在自我主动建构并逐步实现的过程。

(一)外部发展路径

教师的教学文化环境也能够决定改革的成败。外语教学单位应积极探求如何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营造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机构文化和学术环境,具体的路径有:

1.构建“校本培训”机制

外语教学单位可以因地制宜地构建“校本培训”机制,积极促进外语教师成长。如:可以通过调查,了解教师发展的需求。有针对性地邀请国内外专家到学校开展满足教师普遍需求的、与语言教学研究前沿接轨的“专题式短期教师培训”。如南京大学外语学院就成功举办了“全国首届英语学习策略与研究研修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Richards(1998:29)认为教师教育要减少对以语言学和语言理论为其渊源学科依赖,强化以教育为基础的、更为全面的综合性教师教育。为了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心理学理论知识,综合性院校的外语教学单位可以借助本校教育哲学、教育理论、教育测量、教育统计、心理学、管理学等领域的专家为教师进行教学实践知识的强化培训,完善大学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构建“群体”发展机制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由人自己建构的,而不是由他人传授的;但这种建构发生在与他人交往的环境中,是社会活动的结果。外语教学单位可以通过构建合作性教师学习群体,使教师在合作交流过程中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学习群体的构建使教师有机会与其他教师密切交往、互相学习、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谐的教学文化环境能促进教师的身心健康和专业提升。例如:通过融入学习群体,教师可以交流在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克服教学中的焦虑感和孤离感。周燕(2005)的调查发现,外语教学单位中构建的“教师实践集体”或“教师学习群体”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强劲推动作用,如以专家型教师为主导、青年教师为主力而形成的教师实践集体,有效地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学改革研讨会、示范课、教学心得交流会、课题研究、集体备课等合作学习活动都有助于提高教师教学实践能力。Richards和Lockhart(1991)的研究发现,教师以自愿为基础、与他人合作相互观摩彼此的课堂教学并描述他们所观察到的情景,随后彼此交换所获得的信息,并进行客观分析,不仅能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还能加强彼此间的理解和认同,带来职业的愉悦和满足。

3.构建“以研究促发展”机制

Long(1983)指出,基于日常教学开展科研活动,不仅可使教师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深入了解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而且可以帮助教师对各种教学理论保持理性和思辩的态度,促进对自身教学实践经验的提炼和升华,提高教师的职业判断能力。吴宗杰(2005)认为,课程的核心是教师,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成长,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要培养一代新人。各高校可以设立专门外语教学改革和青年教师成长项目,鼓励教师对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自主学习问题、学生英语需求问题开展研究。在申请项目和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加深对大学英语教学规律和特点的认识,更好地把自己的实践理论化,理论实践化。除此之外,在《要求》的指导下,外语教学单位应鼓励教师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开设英语选修课,通过开选修课教师必将挑战自我,打破自己原来的知识结构,在教学和科研方面上台阶,最终达到促进教师发展的目标。

(二)内部发展路径

外语教师教育除了强调教学技能的培训和理论素养教育,更强调教师自我发展的反思意识以及促进发展的途径。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明确专业发展目标,通过内部自主逐步实现自我发展。

1.提升语言技能

Richards认为外语教师应具备的首要专业知识是语言熟练和交际能力。美国2001年的《外语教学标准》对于外语教师在岗培训的主要内容就是提高外语教师的语言熟练水平。近年来,随着任务型教学法、交际法等强调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推广,“教师的英语水平和熟练程度正是关系到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大学英语教师除了在日常教学中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语言技能外,仍然需要有意识地进行大量阅读和写作,坚持收听、收看英文节目从而保证自己驾御外语能力的不断提高。

2.提高应用语言学理论素养

我国传统的外语教师教育主要包括:语言技、语言学理论和教学法三个方面,这直接导致教师在应用语言学理论方面的欠缺。很多英语教师,尤其是占总数65.25%的低教龄和低年龄教师,只是具备了英语学科的知识,达到了“能教”层次,但离“会教”尚存在很远的距离。英语教师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我国三大出版社从国外引进应用语言学丛书,逐步提高自己的应用语言学理论修养。如: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和2000年引进的29种牛津应用语言学丛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在2000-2001年引进的112种当代国外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文库,2004年引进的19种汤姆森英语教师丛书。除此之外,通过学校的电子图书文库和网络,教师可以阅读国外知名应用语言学期刊AppliedLinguisitcs,TESOLQuarterly,Modenr Lan—guageJournal,Studiesin Second LanguageAcquisition等刊物上刊发的学术论文,了解应用语言学领域的前沿信息和科研动态,提高自己的外语教育理论素养。

3.进行反思性教学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的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我国教育学家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多年的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反思性教学是促进外语教师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因为教师在反思的过程中,可以不断优化和完善自身的教学理念、方法和策略,加深对教学活动规律的认识和理解。经过反思,教师的认知水平会不断地提高,教学经验可以不断积累,教学行为能够不断完善,教学效果不断地提高。

在改革环境下,教师应以现代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为指导,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理性反省,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材使用等方面去思考、质疑或评价自己教学的有效性,并自觉地根据反思的结果矫正自己教学中的不良行为。通过这种科学有效的反思,教师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反思性教学的手段有很多,如:写教学日志、回顾课堂录像、与同事交流和开展学生调查等。James(2001)认为写日志能有助于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审视自己熟悉的学校和课堂,进而重新构建自己的观念和设想。调查问卷可以使教师认识到自己期望中的教学效果和学生评价之间的差距,在反思之后通过相应的调整来提高教学效果。

4.开展教学行动研究

所谓教学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以及由此产生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在反思中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观念,探讨、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以达到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和更新教学理念的目的。行动研究主要包括确定研究问题,提出假设并通过调查研究重新确认问题,通过相关文献研究和与其他教师交流探讨制定行动计划,实施计划,通过观察和收集数据分析,反思并评价行动效果,发现新的问题为开展下一轮次的行动研究做好准备。行动研究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开展行动研究,教师能够在理论的指导下有意识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系统的考察和探究,这既可以直接帮助解决自身教学中的问题,还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行动研究对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化自主发展都有着极大地推动作用。

5.提升教育信息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