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劳动与教育的关系集锦9篇

时间:2023-09-05 16:45:59

劳动与教育的关系

劳动与教育的关系范文1

【关键词】劳动就业 职业技术教育 经济发展 就业形势

一、职业技术教育在中国的发展

仅仅依靠传统的劳动方式注定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最终将会被淘汰。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主体的职业教育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以及促进社会和谐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技术的研发需要高端专业人才,而后期真正的投入生产则仰仗于底层劳动者的专业技能和素质。职业教育提高了人才队伍素质,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支撑了行业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在培养劳动者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能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培养他们对工作的热情,提高对工作的忠诚度,企业非常需要这样热忱度高的技能型技术人才。

纵观当今职业教育整体形势,呈蓬勃发展之势。我国正处于关键的社会转型期,对技术性人才的需求仍将不断扩大,因此职业技术教育仍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在我国劳动就业市场以及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我国劳动就业形势

当今就业者就业行业选择多元化,但合理就业的比率则很低,这是由对自身未来工作的要求看法以及自身能力素质决定的。多数就业者趋向于选择自己喜欢或者专业对口的工作,而并未考虑自身的能力能否胜任,因此在求职过程中屡屡碰壁。据最新数据显示,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仅达38%,而研究生就业率仅占三成,这是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受教育程度高了,自视也甚高,不合心意的工作宁愿不做,把锻炼自己的机会也一并拒之门外。一方面劳动力的需求还较大,一方面失业待业的人数却很多,这是一个充满了矛盾和悖论的问题。我国劳动力就业的形势严峻,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已直接影响到很多企业的发展,也波及到原本就脆弱不堪的就业市场。裁员,减薪,转行,跳槽造成了劳动就业市场的波动。随着高校扩招,高校毕业生呈逐年递增之势,2009年突破600万大关,供求关系的偏离值正在加大。2010年近三分之一的大学毕业生因缺乏技能而离职,表明大学生在大学里所习得的知识大部分并非企业所需,毕业之后自然很难在社会中立足。而与之相反的,是职业技术教育带来的曙光。很多经过职业技能培训的学生,往往很容易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甚至成为企业抢手人才。

近几年来,我国城市就业压力持续增大,到2004年底,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登记失业人数为827万。据有关专家判断,我国城镇实际失业率远不止这个数字,而是已经超过了7%的警戒线。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调整还没有完成,但劳动力商品化和按要素分配已经占据主导地位,贫富差距拉大。内需不足依赖出口的局面已经形成,就业问题日益严重。一般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因为急于求发展,急于赶超发达国家,往往操之过急,很难处理好发展和增长,内涵扩大再生产和外延扩大再生产的关系。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处理不好这些基本的战略关系,就会造成各种经济结构失衡,造成产品积压,消费不足,就业岗位短缺,供求不平衡。

三、劳动就业形势与我国整体经济形势关系

随着经济的增长,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消费需求量和消费需求结构也随之变化,一方面。消费需求量的提升促使企业扩大生产,使产业规模得以扩大;另一方面,需求结构的变化引导产业结构的适应性调整,使产业结构不断向合理化和高级化方向发展,并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不断吸纳更多的劳动者就业。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职业技术教育,促进劳动就业的增长。

政治和经济是支撑一个国家的最根本力量,经济形势和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走向。根据上文所做分析,职业技术教育关系着整个劳动就业市场的稳定,而就业形势则关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大势。因此,在我国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自明。职业技术教育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就业问题,也为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形势仰仗于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而具体政策的实施需要整个社会各个部件的协调合作。

四、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有助于劳动者技术水平的提高。劳动就业问题的症结在于供求不平衡,劳动力的紧缺不止表现在数量上,更体现在劳动者的素质上。劳动者如果掌握了一门专业性较强的技术,那就能在寻求工作时多一块敲门砖。“术业有专攻”,有了一门技艺,自然就比别人多了一个优势,否则,就很难在茫茫人海中脱颖而出。职业技术教育是对针对劳动者所进行的文化技术教育,目的简单而明确,就是使劳动者获得一技之长,以适应复杂的经济环境和产业结构调整,尽快就业。

第二,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不仅能增强劳动者的专业技能,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劳动者的适应能力。劳动就业问题能否顺利解决,除了与劳动技能直接相关之外,与劳动者的适应能力也是有着密切的联系。国际劳工组织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凡是重视职业培训,劳动者素质的国家,适应能力强的劳动者,在就业中往往能更好更快地适应多变的就业环境。

第三,发挥就业培训和职业教育的作用,是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重要措施。从市场就业情况来看,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工还处于严重供不应求的阶段。这些技术工人才是支撑整个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能够维持技术行业的良好健康发展,从而促进经济的平稳发展,维持健康的经济形势。

五、结束语

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要同时解决就业问题,又要保持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重中之重。职业技术教育能解决严峻的就业问题,能支撑技术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维持经济形势的稳定。因此,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明智之举,也是大势所趋。本文针对职业技术教育和劳动就业及经济发展的关系做了一个大致分析,观照了当前中国整体经济形势,以期彰显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促进行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

参考文献:

劳动与教育的关系范文2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市场力量在教育领域内的渗入,我国公立中小学校和教师的关系已不再是简单的行政隶属关系,也不能等同于企业的劳动雇佣关系。我国公立中小学校和教师的法律关系不能完全归属于以上某种关系定位,是一种具有复杂性和多重性的法律关系,包括具有行政属性的管理关系、基于合同的平等的劳动关系等。这些不同性质和类型的关系并存于公立中小学校对教师的管理活动中,使得公立中小学校的教师管理同时接受行政法和民法的调整,呈现出类型上的多重性和内容上的复杂性。我国公立中小学校和教师的法律关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认识。

一、我国公立中小学校和教师的关系是具有行政属性的管理关系

政府作为学校的举办者,授权给学校,使学校具有一定的行政意志,所以学校管理具有一些行政管理的性质。教师对学校负责,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校在某些方面行使了国家的权力,代表着国家。所以,公立中小学校和教师间必然存在具有行政属性的管理关系。具体来讲,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具有行政属性的管理关系存在的原因

(1)公立中小学校是与国家教育权的实现和公民基本受教育权的保障关系紧密的专业组织,它的行政性是固有的。公立中小学校在某些方面接受国家公共权力授权,代表国家对教师进行行政管理,这受到行政法的保护。近代学校组织的系统化、制度化是在国家教育权的强化和公民受教育权的要求下实现的,公立中小学校是国家行政主体为实现国家教育权和公民受教育权的特定目的而设立的服务性机构,享有一定公共权力,承担着特定的、强制的国家普及义务教育的行政职能,与国家利益联系紧密。学校的校长由政府委派,代表政府进行管理,这其中必然有行政管理的性质。公立中小学校由于其在对政治和社会方面的特殊意义受到政府在教学和人事等方面较多的行政授权。

(2)公立中小学校的教师具有不同于其他职业的强烈的公共性特征,教师必然接受公立中小学校代表国家进行的具有行政管理性质的领导和管理。公立学校的教师是由国家拨款发工资并确保各种福利待遇的从事特定的教育教学的工作人员。公立学校的教师属于公职系列,是特殊的公职人员。尤其是对于公立中小学校阶段的教师,教师职业的公共性尤为突出。从法理上说,教师作为一个由国家雇佣的整体,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国家负责。在大多数国家,由于考虑到教育自由和教师所从事的教育活动不同于政府机关中的公务员所履行的法定职责,与一般的公务员比,教师受到较少的政治限制,但是,与一般雇佣关系比,公立学校教师受到较多的限制,尤其是在集体谈判、罢工、教学责任等方面。如在日本,教师的结社、组织和集体行动等宪法权利受到严格的法律限制,在许多问题上都无法谈判。同样,在美国,公立学校教师的雇佣条件很多都由法律规定,在行政管理雇佣领域能否集体谈判仍有争议。即使是能够进行谈判,在谈判中也是把教师的教学责任作为一个法律(《学校法》)问题而不是合同问题来讨论,这些都充分表明教师职业的公职性特征。教师必须接受公立中小学校代表国家进行的具有行政属性的管理和领导。

2.具有行政属性的管理关系存在的表现

公立中小学校和教师间具有行政属性的管理关系,表现为公立中小学校教师的聘任合同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劳动合同,有较强的公法色彩。在公立中小学校和教师的法律关系中,不应该由于过于强调教师的受雇佣性而忽略了教师聘任合同与企业的劳动雇佣合同在内容和性质上的不同。国外教育法学界认为教师雇佣合同应包括两个方面内容:工作条件和教育教学。教师的工作条件多属于合同约定内容,但是其中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职称等级等内容实际上也不属于合同约定而由国家法律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的规定属于具有强力性质的国家行政管理内容,不属于合同约定。教师雇佣合同的制定者在不同国家各有不同,在教师具有公务员身份的国家,由政府立法规定教师的教育职责;在教师作为公务雇员的英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是由国会下面的教育科学部规定教师的教学任务。目前英国教师与地方教育当局签雇佣合同,雇主和教师协会协商决定除了专业任务以外的其他服务条件(如病假、缺勤等)并写入教师合同。可见,教师聘任合同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劳动合同,它所受到的限制正体现公立学校和教师之间关系的行政管理色彩。

二、我国公立中小学校和教师关系是基于合同平等的劳动关系

上文谈到在公立中小学校和教师间存在具有行政属性的管理关系,但是公立中小学校对教师的管理也不同于政府对公务员的管理。虽然公立中小学校接受法律法规授权,是在一定程度上享有某种行政权力的公共组织,其对教师的管理具有一定的行政管理的色彩,但是这种管理不是命令――服从式的、绝对的上下级管理关系。公立中小学校对教师的管理不同于政府对公务员的管理,其原因在于二者之间除了行政法所规定的行政管理关系之外,还存在着一种平权型的民事法律关系――平等的劳动合同关系,这是学校和教师之间的主要关系。劳动合同关系又称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关系,主要包括劳动者以自己的劳动为用人单位完成一定的生产、工作任务,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一定的劳动条件,并支付一定的劳动报酬。劳动合同关系在劳动合同中得到比较具体的反映,合同条款包括劳动合同的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内容及条件,劳动报酬、纪律,合同终止条件,违反合同的责任等。一般认为,我国公立中小学校和教师之间是基于合同的平等的劳动合同关系。这主要来自于两方面的依据。

1.我国现行的教师聘任制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教师聘任制是我国以法律形式确立的教师管理制度,这是劳动合同制在教育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它是学校和教师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以签订聘任合同的方式确认教师职务职责以及双方权利和义务的教师任用制度。教师聘任制实际上就是一种劳动合同制度,它不仅要受到《教育法》的约束,同时还要受到《民法》与《劳动法》,以及《合同法》的约束,显示出其劳动合同性。它的实施意味着教师与学校之间的人事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学校不但对外以法人的身份参与社会各领域的活动,而且在学校内部,学校与教师、学校与学生在民事法律关系中都带有平等的民事主体地位,这也体现了市场和产业在教师管理中的作用。根据2000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在《关于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中的规定,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按照‘脱钩、分类、放权、搞活’的路子,改变用管理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办法管理事业单位人员的做法,逐步取消事业单位的行政级别,不再按行政级别确定事业单位人员的待遇。”“全面推行聘用制度。破除干部身份终身制,引入竞争机制,把聘用制度作为事业单位一项基本的用人制度。通过聘用制度转换事业单位的用人机制,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单纯行政管理向法制管理转变;由行政依附关系向平等人事主体转变;由国家用人向单位用人转变。”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背景下,相应地,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式朝着聘任制度方向前进,使得学校与教师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得以确立,使得教师队伍人事关系由计划向市场转化,学校人事管理制度由身份管理向产业管理模式转化。

2.劳动合同关系和教师聘任合同的法理学分析

劳动合同是雇主与雇员之间就劳动管理、工作条件、工资、津贴和奖惩作出的约定。劳动合同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关系,主要包括劳动者以自己的劳动为用人单位完成一定的生产、工作任务,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一定的劳动条件,并支付一定的劳动报酬。教师聘任合同具有劳动合同的基本特征,体现为教师聘任合同是教师本人和学校当局在平等的基础上达成的一种关于权利义务的协议,不存在一方对另一方的胁迫或强制命令,这符合劳动合同的基本特征。这里学校和教师的“平等”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平等,事实上学校作为一个法人组织,教师作为一个个体、自然人,二者之间明显存在实力强弱的不同,这里的“平等”是基于法律意义,指的是二者“法律地位的平等”,即二者在法律上都享有权利、承担义务,都是法律关系中的重要主体。教师聘任合同的这个特征符合劳动合同的“订立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和“当事人之间达成的关于权利义务内容的一种协议”的原则,在形式和法律要求上体现了劳动合同的特点。另外,教师聘任合同的内容虽然具有规定性,但是也基本符合劳动合同的要求。劳动合同的规定性是指必须具备法定的必备条款,如在教师工资工时、劳动保护、福利待遇和标准等方面,国家一般都有相应的法律或法规作出最低或最高限的标准,当事人双方不得违背法律法规的规定。而这一特征与劳动合同作为“一种有限的自由契约”的特征相适应,适用《民法》中的契约自由原则,所谓“有限”是指以不与国家法律相抵触以及遵守法定权限和程序为前提,法律规定的必备条款必须按规定的条件执行,不得协商改变。可见,教师聘任合同在具体内容上也基本符合劳动合同的内涵要求。我国《劳动法》中没有明确规定教师职业的适用性,这主要是考虑到教师职业的公职性、人事制度改革中立法的滞后和敏感、我国教师人力资源市场发展的不成熟以及我国教师聘任制自身的不完善。但是实际上教师聘任合同在内涵和形式上基本符合劳动合同的特征,公立中小学校和教师的法律关系必然包含劳动合同关系。任何社会组织和与其内部通过合同联系的工作人员关系属于平权型法律关系,是一种平权型的劳动关系,可以认为公立中小学校和教师间存在基于合同而产生的平等的劳动关系。

参考文献

[1] [德]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2]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北京:学林出版社,1999.

[3] Jan De Groof(ed).The legal Status of teachers in Europe,Mobility and Education Uitgeverij Acco Leuver,Amersfoort,1995.

[4] Kihter.M.,Remmlein,The Law of Local Public School Administration,McGraw-Hill Book Company,Inc.,New York ,Toronto London,1953.

劳动与教育的关系范文3

【关键词】职业教育 区域经济 互动机理

职业教育的作用是通过人的劳动能力的再生产来实现的。职业教育投资最终体现在人的劳动能力的提高上。职业教育将个体由自然人进化为职业人,将以体力劳动和运用经验技能为主的简单劳动力变成脑力劳动和运用科技知识为主的复杂劳动力,从而提高劳动力的智能素质,改变劳动力的形态,为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促进经济的发展。

职业教育可以对现实的劳动力进行再教育、再加工。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日益加快。知识与技术的半衰期,在19世纪约为30年,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缩短到5年左右。一次性的教育与培训很难使劳动力工作终生,现代职业人一生都要进行不间断的知识更新才能适应突飞猛进的科技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由于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比普通教育更密切,因而在劳动力再培训中比普通教育有着更大的优势。

一、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推动机理分析

1、经济发展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源泉

经济社会的多元化和教育的迅速发展,不仅为人们在职业的选择上提供了很大的自由度,而且也使用人单位在人才选择的范围上日趋广泛。这使得人们无论在主观上还是在客观上都有可能在一生中从事不同类型的职业。在这种情况下,受教育者只单纯地掌握一种或者几种职业技能,是远远不够的,终身学习的理念深入人心。这些都在客观上促进了人们更加主动地要求接受各种层次的职业教育。

2、经济发展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保障

职业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本身是不能创造利润和赢利的。因此教育事业的发展当然就需要物质资本来支持。兴办和发展职业教育所必需的条件是以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的,无论是规模的扩大,发展速度的加快,还是内部结构的变化,职业教育都必须有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用于求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工资、福利和培训,还要用于课程开发、设备更新、校舍建设及日常开支方面,这些都必须考虑到经济承受能力,也就是说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都是受经济制约的,因而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经济状况,尤其是财政状况的好坏,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有较大影响。

3、经济发展影响职业教育的规模、质量、速度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能提供的就业机会也多,其中需受职业教育的就业机会也就增加了。社会能否给受职业教育者提供就业机会,是职业教育能否发展的基本前提和条件。社会生产一方面淘汰旧的劳动力,一方面又需要新的符合规格的劳动力,这时,职业教育势必要调整内部专业、程度结构,更新课程内容。职业教育学校的前进和发展,必须有充足的生源、合格的教师、先进的教学设备和良好的教学环境,而这些硬件的落实到位必须依靠足够的资金保障才能得以实现。经济水平低下的地区,难以保证教师的工资待遇,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教学质量;不能购置最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实验器材,影响学生的实践课程的质量;办教育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必须依照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来决定,即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制约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职业教育经费方面的支付能力。同时,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了一个社会所能提供的剩余劳动的数量,即社会中可能受高等职业教育的人口。

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和质量也取决于地区经济的实力状况。职业教育的各项保障条件的落实是依资金投入为前提基础的,没有经济条件作为物质后盾,高职教育的发展速度就无从谈起,只有在各项条件都落实到位的情况下,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运行,进而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与此同时,职业教育质量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区域经济水平的高低。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实践活动,其本质是教育人、培养人的过程,那么,这一实践活动的最终结果怎样,必须靠质量来见证。职业教育的质量主要包括办学质量、教学质量、学生的质量等,即职业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欲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必须要有先进的教学设备、良好的教学环境等条件等物质保障,所以,区域经济的实力对职业教育的质量具有很大的制约作用。

4、经济发展决定职业教育的结构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不断细化,职业教育不可能为每一种职业培养人才,因此职业教育在培养人才时,通常把工作要求相近的职业归类,然后通过一定的专业计划或弹性较大的课程计划实现对人的培养。这样就形成了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对职业教育师资培养设备的配置、课程开发、教材建设都有很大的影响。显然,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受社会生产的分工状况和社会职业结构制约,由于社会生产的分工状况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也需要不断调整。

职业教育一般有初、中、高三种层次,社会各就业层次中应受职业教育的劳动力数目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就总的趋势而言,社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总是拾级而上的,半熟练工、熟练工的比例逐步下降,技术工人、技术员及工程师等智能型劳动力的比例逐步增加。由于社会生产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是工业化的必然趋势,职业教育培养层次逐步提高也是适应技术结构升级的必然反映。世界经济发展情况表明,人才从劳动密集型产业流向资本密集型产业和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与人才从第一产业流向第二、第三产业保持同步的趋势。这就需求要有与之相配套的教育结构体系、教育类型以培养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技术人才。

职业教育内部各种专业、系科设置的比例关系等,都必须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与在此基础上形成起来的社会经济、产业结构相适应。否则,职业教育将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对所需的人才要求,甚至可能导致职业教育体系内部的比例失调,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还可能因为人才培养的结构不合理或相对过剩,造成职业教育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

二、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机理分析

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发展生产总要有一支懂生产、能使用现代生产工具、运用先进生产技术的技术人员队伍。如果没有这样一支队伍,即使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先进的生产工艺,不可能构成现实的生产力,现代化的管理也不可能有效地实施,而要形成这样一支队伍,职业教育是必需的。与普通教育以及那些培养科学研究人才的高等教育相比,职业教育对于促进生产发展和经济发展,有其独特的作用,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适度规模的职业教育都是必要的。一方面它起着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作用,奠定了这些人才的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它又具有传播技术、推广技术的作用,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价值。

要理解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包括直接和间接作用),必须首先弄清楚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通常认为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一般而言,没有经济增长是不可能有经济发展的,但有经济增长不一定有经济发展。

1、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服务和人才支持

人力资源是经济资源中的核心部分,是一切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处于主体地位的资源。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教育,尤其是以培养专业化人力资本为目的的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最为密切,它与生产力、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更为直接和密切,具有很强的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的主动性、能动性,因此职业教育具有直接服务于经济的特点。

区域经济对职业教育的要求是第一位的,要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最终还是取决于人的因素,人才的培养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只有当区域内人才的供给和储备达到一定的水平时,区域经济才能健康有序地发展。职业教育与生产的关系更为紧密,也更能直接地提高劳动生产率。职业教育通过提高劳动力的技术水平,发展其智能,使劳动者提高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能力,并能使劳动力有更多的技术革新和生产创新。

依据当地区域经济的实力,适度发展职业教育,可以起到减轻企业人才紧缺、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经济增长等重要作用。职业教育吸纳适龄青年学生,通过教育和培训使其学习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掌握过硬的技术和能力,这既是一个育人的过程,也是一个人力资本的投资再造过程,通过这一环节培养出一批适合岗位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2、职业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和信息资源的基础,加速科技更新

职业教育的功能特点是发展职业化功能,它将个体由自然人培养为职业人,使个体掌握科学技术,学会运用科学技术,把潜在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所以,职业技术教育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把某种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过程。

职业教育学校具有一批科学技术人才和较为先进的实验设备,是一个能参与技术创新、技术交流、技术转化和技术贸易的场所,一方面它可以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发明创造、先进工艺、先进技术通过市场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科技需要来调整自己科研的方向和计划,使之更符合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如:接受企业的委托,或者主动地和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合作,对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难题进行研究、开发和解决,使之更符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职业教育使少数人所掌握的科学技术为更多的人所掌握,从而扩大其传播的范围,并且缩短再生产科学技术所必需的劳动时间,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职业教育还可以作为劳动力的储存器减轻社会就业的压力,间接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往往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对劳动力的需要也是波动不定的。在经济发展缓慢,对劳动力要求减缩时,通过职业教育对劳动力的培训,可以暂时将劳动力储存起来,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减轻劳动力过剩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压力,调节劳动力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供求矛盾。而在经济发展加速,对劳动力需求增长时,将储存的劳动力注入社会生产领域,以满足社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

3、职业教育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良好市场环境的构建

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调整,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了新兴产业,这种产业结构的调整所带来的职业岗位矛盾,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必要的保障,为不同产业提供了更多的符合需求的高技术人才,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此外,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势必会产生大量的结构性失业人员,通过职业技术教育、职业岗位培训,能够不断提高他们的从业能力,让他们更快地重新适应因为产业结构的变化而产生的新的行业的工作。

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优化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不仅需要靠法制建设,要靠相关执法部门的严格管理,也要依赖全社会的倡导、教育和监督。“职业教育的一个重大命题是职业道德,而职业道德核心价值是诚实守信。”职业教育不仅可以利用自身教书育人的感化功能,而且也可以利用它本身对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教育和培养的重视,发挥其他社会力量难以替代的作用,为经济发展打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基础,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在和谐的市场环境中发展。

4、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消极作用

职业教育要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其前提是要适应区域经济对人才培养的规模、速度和结构的要求。如果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区域经济不匹配,那么就将会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表现为:一是规模过小,无法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区域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遭遇人才瓶颈。二是规模过大,职业教育规模超出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和承受能力,一方面会由于教育教学资源无法适应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张而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下降,一方面会出现大量大学生失业现象,既浪费教育资源又给社会稳定带来隐患。三是过度教育现象,由于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没有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劳动技术结构,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超过了其所从事的工作要求的水平,使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劳动者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由于对其所从事的工作不满意并引起劳动生产率的下降。四是职业教育的无效供给,由于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没有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趋势,导致人才过剩和人才奇缺的双重矛盾现象,既造成教育投资的浪费,又会使区域某些产业或经济部门因所需人才无法得到满足而导致发展受阻。

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

1、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动态关系分析

职业教育的核心是传递职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社会劳动力。经济是指社会的生产、分配与消费,社会生产是基础。社会生产必然是有一定的劳动力参与的。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的一般关系,正是通过培养劳动力和吸收劳动力而发生的,或者说是通过“教育(培训)―劳动力―就业―生产”这样的联系发生的。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它们二者的联系是:经济发展是职业教育的外部环境,是职业教育的服务对象;教育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人才培养基地、技术和信息资源基地,二者相互依赖,相互支持。

在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生产技术构成比较低的情况下,社会生产对劳动力的技术水平、知识水平要求不高,社会劳动的专业化程度也很低,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也没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随着工业革命和大机器生产的发展,劳动的专业化程度提高,社会生产对劳动力的要求有所变化,劳动力必须掌握一定的技术技能、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不同专业岗位的劳动力一般不能互相替代,不同岗位对劳动力智能结构要求的不同,使专业化培养劳动力成为必需,职业教育独立、系统、有规模地发展成为必然。20世纪初,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形成了制度化的职业教育系统。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技术革命的爆发,导致了社会对劳动力要求的进一步变化,从而使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深化。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例明显增长,职业教育涵盖的范围也从原来主要涉及制造业而延伸到第三产业。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加强,成为现代教育中日益重要的部分。人们也开始从理论上分析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尤其是在以舒尔茨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人力资本理论之后,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为人们所重视。在德国,职业教育被当作复兴经济的“秘密武器”;在日本,它也被视为“经济增长的柱石”。

由此可见,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之间是一种动态的关系。社会生产的规模越大,技术水平越高,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高,社会生产中需受职业教育的劳动力人数越多,两者的关系就越密切。舒尔茨认为,个人人力资本存量(即受教育程度)与其收入正相关,是以教育与劳动生产率的正相关以及劳动生产率与工资的正相关为基础的。教育促进经济增长,但这种作用也依赖于经济的增长,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是通过动态发展过程实现的。

2、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三螺旋互动”关系分析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的关系已变得越来越密切。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之间存在着作用与反作用、决定作用与能动影响的关系。

三螺旋互动关系是亨利・埃茨科维兹(Henry Etzkowitz)和洛埃特・雷迭斯多夫(Loet Leydesdorff)提出的,他们认为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学校―产业界―政府”三方(Academy-Industry-Government Relations)应当相互协调,以推动知识的生产、转化、应用、产业化以及升级,促进系统在三者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不断提升,见图1。

Henry Etzliowitz说明了三螺旋模型在知识的创造、扩散和利用方面产生和变化的四个步骤。

第一,在每条螺旋线上都有内点的角色变换。学校在社会中扮演了新的角色,它们不仅仅教育培养学生,同时也承担了知识应用化的重任,企业间建立起研发联盟以及政府承担起风险投资的作用也是同时发生的变化。

第二,螺旋线的互相影响。例如:美国政府不断修改专利法的条文以鼓励技术传播。

第三,三条螺旋线上的网络和组织产生新的三边联系,从而刺激了组织的创造性和区域的内聚性。例如:硅谷鼓励三创新主体中的成员之间进行交互和所谓的“头脑风暴”以产生新思想。

第四,螺旋体对各螺旋线的创新主体成员乃至更大范围的社会产生递归效应。知识的商品化不但改变了学校教师对他们研究成果的认识,同时也改变了大学与企业和政府的关系。正是由于这些关系的变化,知识及其在创新活动中的作用才得以解释。

经济发展的实质是一种新旧结构的大转换,对于一个区域来说,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开发与培养离不开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作为区域经济的特殊产业在人才培养上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使命。如何使为数众多的低素质劳动者接受良好的高等职业教育,是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的迫切要求。区域经济对职业教育提出的要求可以从两个层次进行阐释:一是区域经济出于自身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要求。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水平技能型人才。因此,区域经济为了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将对职业教育提出更高要求,职业教育必须依靠区域经济提供的物质条件,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二是区域经济的发展,促使个体对职业教育提出要求。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应协调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近期和中长期发展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方面需要区域社会(包括政府、社会团体、个人)为其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另一方面要有旺盛的教育需求。而职业教育要得到这两个方面的满足,前提是它能够在实践中证明它有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有能力帮助区域成员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如果职业教育不能促进区域社会和个人向前发展,反而成为社会发展的包袱,那么职业教育要么进行变革以获得新生,要么走向衰亡。职业教育要对区域经济社会起到促进的作用,必须要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走适应性发展之路。从宏观上讲,一方面要适应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要高瞻远瞩,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未来趋势适度超前地培养人才,为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做好人才准备。

(注:本文系江苏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东陇海产业带建设与区域职业教育发展互动研究”,编号:D/2006/01/028;江苏教育厅2009年高校哲社项目“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控制与实证研究”,编号:09SJB88006

0。)

【参考文献】

[1] 高生: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8.

[2] 杨海燕:城市化进程中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6.

[3] 郑海莎、张平:教育对四川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3).

[4] 李晶:西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协调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8.

[5] 陈芳:区域经济特色与职业教育发展策略选择[D].华东师范大学,2007.

[6] 张祥明:区域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芙蓉探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7(1).

劳动与教育的关系范文4

【关键词】劳动;劳动教育;“四育”;“教育化”改造;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1918年-1970年),苏联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被赞誉为“教育思想泰斗”,他一生著有41部多著作600多篇论文,他的著作波称为“教育百科全书”他在巴甫雷什中学工作32年,在他领导下该中学成为世界著名的实验学校之一。他作为苏联教育的集大成者,对于教育工作拥有着丰富的经验,其“公民教育”、“劳动教育”和“个性全面发展”等教育思想早已享誉世界。自上世纪80年代其著作相继传入中国,我国教育界“苏霍姆林斯基热”历久不衰。毋庸置疑,我国建国以来教育就受到苏联深刻影响,苏联虽已解体,但作为曾经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之一的苏联教育仍然拥有永恒的价值。当前我国中小学新课程改革已历时十年之久,针对中小学中劳动教育长期被歪曲或着忽视,从而限制了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等问题,我们要认真研究苏氏的劳动教育观,“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这可为新课改中解决劳动教育的有关问题寻求理论基础。

一、劳动与劳动教育

西方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思想很早就有,16世纪,莫尔就幻想人们从小学习农业,部分时间在学校接受理论,另外时间在田里实习;17世纪,约翰·贝勒斯主张从小教育儿童学习农业和手工业,凭自己双手谋生;18世纪的卢梭主张儿童必须学会一种职业,“像农民那样劳动,像哲学家那样思考”,他特别推崇手工业尤其是木工;18至19世纪,裴斯泰洛奇主张学习知识和手工劳动放在一个统一的过程中结合起来;19世纪的欧文认为人类在劳动中实现体力与脑力相结合是“自然的价值标准”,把劳动教育与建立新社会的任务紧密地联系起来。但这些劳动教育思想还多是停留在理论构想上,缺乏实践经验,往往从抽象的人性出发。

自19世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劳动教育思想又有新的发展。马克思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列宁进一步指出“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禾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苏维埃政权成立后,克鲁普斯卡娅等人将劳动教育这一原则贯彻到对旧教育的改造中去,马卡连柯在高尔基工学团和捷尔任斯基公社中,也将劳动教育作为改造流浪儿童的重要手段。劳动教育并非马克思主义独创,但马克思主义将劳动教育提升到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发展、建立新社会的根本途径的思想高度,社会主义国家也将其作为教育的根本性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思想,他认为“劳动教育——这是一个含义特别丰盛的、多方面的概念”,“劳动教育并不是要学生从事大量的体力劳动。因为离开智育、德育,离开创造、兴趣和需求,劳动便成为学生的负担和累赘”,“劳动和劳动教育,是不能与学习、与道德的培养和发展相提并论的。劳动,这是渗透一切、贯通一切的东西”。劳动教育不是一般指的只是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是劳动与教育的内在统一,是以劳动贯穿全部教育的过程,也是沟通劳动与教育的中介。他所指的劳动教育中的劳动是个广义概念,它不再指一般劳动,而是被“教育化”改造后的劳动,劳动已成为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和方法,其既有学习、自我服务、日常生活中的劳动,也有美化校园、物质生产等活动,他将劳动教育的活动进行分类:

(一)按社会意义

一些劳动的社会目的性表现得很明显,如直接参加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另一些则不宜使孩子理解,比如自我服务,两者都是社会必要的劳动,但前者对于增加社会福利和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具有更重大的意义。

(二)按教学目的和教育目的的相互关系

一些劳动的首要目的是掌握知识和技能,另一些劳动则是纯粹的教育目的——形成道德概念、信念和习惯,丰富道德经验。此外,除去与教学直接相关的劳动外,还有一些主要目的是培养人的道德品质,让学生享受劳动快乐、体验公民自豪感的劳动。

(三)按智力和体力的相互关系

一种是脑力劳动,一种是体力劳动,再者是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劳动。我们决不允许有没有脑力的纯粹体力劳动,体力劳动决不能作为最终目的,而只能是实现创造性意图的一种手段。

(四)按劳动活动的成果

一种情况是劳动能创造出物质成果,或者为创造物质成果做准备,另一种情况是劳动成果仅有精神财富而无物质财富,前者的劳动成果可以在人们之间分配,后者的劳动成果不是消费品,但对于社会也有价值。

(五)按报酬

劳动可以分成无报酬劳动和有报酬劳动,这两者的比列分配是以社会实际发展情况为指导方针的。学生从社会无偿获得的福利越多,他们应为社会提供无偿劳动也要越多,同时付给个人报酬和工资的有偿劳动也有很大的教育作用,可让学生作为家用补贴,养成对家庭的责任感。

此外,按照劳动在实现德、智、体、美育中的作用和地位分;还可按劳动工具的性质分成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等。

二、劳动教育是促进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

他认为:“脱离劳动,没有劳动,就没有,也不可能有教育”,“对年青一代进行劳动教育是学校的重要任务”,“劳动教育是对年轻一代参加社会生产的实际训练,同时也是德育、智育和美育的重要因素”。教育是实现人的个性和谐全面发展,其中全面指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不出现欠缺;个性指德智体美等素质在个体身上的特殊结合,是富有个性特色的发展;和谐则是把人的两种职能配合起来并得到平衡,一种职能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另一种是人的内在本质如世界观、信念、意志力等在积极的劳动和创造中,以及在集体成员的相互关系中的表现和显示。学生在劳动教育中获得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应该表现为四个层次,示图如下:

(一)劳育内在地包含有德、智、体、美育,并分别对其深度和广度进行发展

1、劳动教育与德育。劳动教育中的培养学生劳动观念,珍惜劳动成果,热爱人民的情感,反对奢侈浪费等意识,这些也是德育的目标,但劳动教育不仅强化了这些道德认识能力,而且实现了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和习惯的转化,使德育成果得以巩固和升华。

2、劳动教育与智育。“儿童的智慧出在他的手指头上”,劳动向儿童揭示了客观世界的事实、现象、因果关系、规律等情形,激发儿童的大脑和学习兴趣,这些都促进了智育发展,但劳动教育还实现了知识与生活联系,手脑结合,认识向实践的转化,使智育成果得以创造性运用。

3、劳动教育与体育。劳动教育在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和技能,磨练意志力,培养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愉悦身心方面所起的作用同体育一样。但劳动教育比体育更有优越之处,如栽培花草树木、嫁接、剪枝等不仅需要体力,更多的是细微的操作,这些劳动可显示出体力与技能、技巧的多样多种的结合,还促进机体的所有功能,增强神经系统的发育,此外户外劳动对于那些神经过度兴奋的孩子具有良好的影响。

4、劳动教育与美育。与一般美育中那种静止的、消极的、消费性的审美不同,劳动创造了美,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劳动创造的美不仅指其物质成果具有审美价值,而且指在劳动过程中伴随着精神美,在创造中显示出自己的天赋和能力,在克服困难后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在集体成员相互协调工作中表现出秩序和和谐,劳动还塑造了人的完美外型。

(二)劳育是实现德、智、体、美育整合的平台,克服其各自内在的片面性

德、智、体和美育是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其中德、智、美育是受教育者心理发展的层次,体育则是生理层次;“四育”培养重点也有所不同,德育偏重道德培养,智育重智力,体育重体质,美育重审美,各自都有片面性。劳动教育就成为联系“四育”的纽带,在劳动教育中使手脑并用,脑力和体力相结合,身心和谐发展,实现德、智、体、美育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成为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使得学生素质得到全方位培养。

(三)劳育挖掘出学生自身的天赋和才能,实现个性的发挥、显露和发展

劳动教育是学生个性自由发展的重要途径,学校教育的使命就在于要使劳动进入学生的精神生活,使每个学生都能形成自己独特的兴趣,都有一些情有独钟的劳动活动,在劳动中展示和发现个性。“我们的劳动教育的理想是,要使每一个人早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就找到这样一种劳动,在这种劳动中能够最充分、最鲜明地展示他的天赋才能,并给他带来精神创造性的幸福”。

(四)劳育是沟通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的桥梁,克服教育因脱离生产而限制人的发展

他痛斥传统学校教育脱离生产劳动,学校是为培养统治者服务,极力灌输鄙视体力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思想,这一方面使劳动成为单调而繁重的体力活,“劳动也使人受到奴役,劳动分工剥削了人的自由”,劳动者沦为愚昧无知的会说话的牲畜;另一方面,知识丧失了实践的源泉,“变为奴役和压迫人的工具”,教育“窒息、摧残和扼杀创造性的禀赋和才能”,这种脑力与体力相分离教育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劳动教育就是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活动相联系的重要途径,使得知识联系实践,学校联系社会,学生得以将自身的个性、才能等“内在本质”在创造性劳动中展现出来,在劳动成果凝结出人的主体本质,这也是最高层次的人的个性全面发展。

三、劳动教育的原则

(一)全面性发展原则

首先,劳动教育与德、智、美、体育结合,“没有单独的‘智育’,也没有单独的‘德育’,也没有单独的‘劳动教育’”,“要实现全面发展,就要使这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互相交织,使这几方面的教育呈现为一个统一的完整过程”;其次,劳动同多方面的精神活动结合,不能仅有劳动,只有当孩子同时享受到其他的快乐,接触文化珍品和精神财富时,劳动的快乐才能展现出来;最后,脑力和体力结合,手脑并用,使劳动具有创造性,在劳动中掌握技能,进行试验研究和运用科学资料,激发学生兴趣。

(二)个性化发展原则

劳动教育中个性的发挥、显露和发展,劳动不仅是为获得物质资料,更在于精神创造及自身才能和天资的发挥,使每个人早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就能领悟到劳动能使他的自然天赋更全面、更明显地发挥出来,劳动会带给他精神创造的幸福。

(三)崇高道德性及公益目的性原则

要用为社会带来利益的愿望激励孩子,不宜过早地让他们参与有报酬的劳动,而是首先去做创造全民财富的事,让他们经历大量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而无报酬劳动的精神体验,学生集体劳动报酬都按本集体意愿,用于满足集体成员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从而培养学生对社会的义务感和荣誉感。同时,还应在劳动的物质成果中体现他的智慧、技艺和敬业乐群,让他为自己的成果而自豪。

(四)量力性原则

劳动中产生正常的疲劳是允许的,但不许导致体力和精神系统的过度疲劳。儿童劳动适度不光决定于负担量要符合孩子的体力,而且还决定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恰当交替,以及劳动活动种类的多样化。同时,孩子们的劳动不是进行一些零散的操作,而是基于一种有趣的计划进行,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

此外,还要遵循以下原则:1)劳动活动内容、技能和技巧的衔接;2)尽早参加生产劳动;3)生产劳动的普遍性;4)儿童劳动中要带有成年人生产劳动的特征;5)劳动的经常性的和连续性;6)劳动的多样性等。

四、劳动教育的实施

(一)首先,劳动教育实施需要准备好如下条件:

1、一定的物质基础。建立物质基础,才能保证孩子们早日投入劳动,劳动活动的多样性以及劳动与工农业生产相联系。

2、师资条件。教师的素质应该包括:首先热爱孩子,了解孩子们的兴趣和爱好,愿意参与到学生们的劳动活动中去;其次,要有一定的劳动的素养,拥有丰富的劳动经验和知识,精通某些劳动技能,能够担当学生劳动活动的指导者;再次,掌握劳动教育的技能和方法,“不是以教师的身份,而是以本门业务内行的资格参加的”。

3、劳动教育大纲。劳动教育有两套教学大纲,一是必修课程,即低年级班有手工劳动;五至七年级在教学实验园地和车间里劳动;八至十年级进行与工农业生产基本知识的学习相结合的劳动,这些课程是根据学生年龄发展阶段特点设计的,是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二是非必修课程,是学生自愿选择适合自己天赋、兴趣、倾向的劳动,以小组形式进行的,每个工种在自愿选择的基础上,按年龄或兴趣组成小组,主管人一般都由最有才华的高年级学生担任,另由教师负责个别小组的指导工作。

4、劳动制度。劳动制度是可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的各类不同劳动活动在教育上合理的秩序,它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和交替;由学生根据自己选择最适合个人天资和兴趣的那些劳动项目;拥有空余时间等。

(二)其次,劳动教育实施有以下方法

1、树立榜样。孩子具有模仿所喜爱的一切的天性,因而在劳动教育中要经常树立颇具吸引力的劳动榜样。首先,教师的劳动榜样,这不仅指教师亲手做事,而且指教师整个精神生活的构成状态,也指其精神从与孩子们相处中所受到的鼓舞程度,同时,教师的劳动素养与本学科紧密联系的那一面以及教师见识的广度和知识的深度及多面性也极具教育作用;其次,高年级以及已毕业的同学爱劳动的榜样,以高年级同学的娴熟技艺和精巧劳动激励低年级同学,让高年级生的劳动和精神生活成为低年级同学的理想和向往目标,这些学生榜样就是学生集体中自我教育的源泉。

2、复习。复习的性质取决于劳动的目的,它具有教学和教育两方面的因素。从教学因素讲,通过劳过程或操作方式的多次重复可以练出扎实的技能和技巧;从教育因素讲,当学生把获得的技能和技巧成功地应用到公益性的创造活动中时会提高自身的道德尊严和自豪感,“复习的教育意义在于培养习惯去完成同一种劳动的作业或过程,以达到劳动的社会目的、创造目的和审美目的”。

3、竞赛。对同一种劳动表现有良好才能的学生在完成劳动任务时可以比赛谁做得更好,比赛内容包括劳动的创造性、劳动技艺和劳动在美学上的完善。每次劳动结束后举行劳动成果全校性展览,选出最好的那件,而这也作为下次竞赛超越的样板,这种方法给学生开辟了取得相当大成就、争取冠军并在最符合他个人素质、能力和干的那个创造性劳动领域里成为优胜者的前景。

4、培养劳动兴趣。学生的劳动兴趣是激发学生参加劳动教育的内在动力,劳动的吸引力来源于各种各样的动机,如追求因实现自己的意图而带来的满足,意识到对集体的劳动义务和感觉到完成必要的劳动的责任,期望得到明显的物质成果,希望把某种新东西带人劳动过程等等,“我们在教育的实际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强化所有这些动机,同时力争使意图成为其中最有力的动机”。

此外,还有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育相结合,劳动中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劳动与多方面的精神活动相结合,从取得小成绩开始,形成学校——家庭教育体系等方法。

五、对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启示

(一)一般劳动并不具有教育的功能,劳动教育中的劳动活动是对一般劳动的“教育化”改造,它在目的要求、活动对象、组织形式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劳动教育的目的在于教育即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其劳动的对象一般不是原始的自然,而主要是被人改造后的自然,是学生在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和帮助下进行的,劳动的产品中虽然也会伴随有物质产品,但更关键的是精神产品,即对学生的精神改造和天赋的发挥,这些变化的实质是对一般劳动的再改造,集中、发扬和利用它本质的积极的方面,即自觉自由的创造这一方面,扬弃它非本质的消极的方面,使它脱开那种为生活所迫、强制和奴役人的外观。因此,我们不能认为凡是有参加劳动就自然而然地受到教育了,教育者必须对学生参加的劳动活动进行“教育化”改造,使得学生参加劳动不再是纯粹的劳动,而是实现教育目的的过程和手段。

(二)劳动教育不是一般指的只是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是劳动与教育的内在统一,是以劳动贯穿全部教育的过程,“劳动以外的教育和没有劳动的教育是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的”,它与德、智、体和美育的关系不是并列,而是内在地含有“四育”,也是实现“四育”的基础。我国教育界长期误以为劳动教育是教育的五个组成部分之一,事实上德、智、体、美和劳动教育是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对前“四育”而言,劳动教育是另一个类型也是最高层次的教育,因此在当前“应试教育”环境下,忽视劳动教育,甚至将劳动与教育对立起来,认为参加劳动是浪费时间,耽误学习的看法是极为错误的。

劳动与教育的关系范文5

关键词 :    徐特立;德育;德育方法;

徐特立的一生历经我国从清末以来的民族民主革命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从以教书为职业到以教育为事业,在长期的教育工作中形成了极具价值的教育学说。德育是徐特立教育思想灵魂部分,他认为,学校德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即马克思主义宇宙观,要“培养学生能够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宇宙观处理他们学习及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问题”。[1]142为此,徐特立提出极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德育方法,在当今学校德育建设方面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一、徐特立的德育方法

(一)言传身教

徐特立素以“身教主义者”标榜自己,在办学与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以身作则。他认为教师应具有两种人格:一为“经师”,二为“人师”。“经师”即为教授科学文化知识,“人师”则为教授行为习惯、人格品质等。他认为教育者首先要将自己当做模范人物,教师要有“高度的道德修养、热爱自己的专业,专心致志,钻研业务”[2]102,以自身品质感染、影响学生,阐明了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应该树立的身份。

(二)民主教学

民主是徐特立德育方法中一贯强调的教学原则,他强调教师与学生关系既不应是旧式的“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对立,也不应是资产阶级单纯的“以教师为中心”与“以学生为中心”的对立,而是一种平等的相互关系。他认为在民主教学过程中要建立双方平等的同志关系,即师生相互学习、相互批评,完成受教育者从被动接受教育到主动自觉学习的转化,使受教育者在平等和谐的教育关系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

(三)劳动教育

不管是小学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干部教育,徐特立都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作指导,认为教育要与劳动实践紧密联系是“贯彻用手与用脑、学习与劳动、生产与教育、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的原则”[2]129重要途径。他认为,教书育人要让受教育者“劳心”与“劳力”相结合,手脑并用,在劳动与生产过程中逐渐培养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如吃苦耐劳、实事求是、勤俭节约等。

(四)个性人格培育

徐特立将人格作为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认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所要达到的本质性目的就是“造成一定立场、一定方向而无限生动发展的人格”[3]。“一定立场”即他认为学生始终要坚定共产主义方向,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一定方向”即他认为应当对学生统一要求,进行远大理想、共产主义宇宙观、革命传统、实事求是、勤俭节约等方面的教育;“无限生动发展”即他认为要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针对学生不同个性特点、不同社会经历、不同环境影响,采取不同德育方法。徐特立认为在德育过程中,只有将共性要求与个性培育相结合,才能实现德育根本目的,增强德育实效性。

二、徐特立德育思想的现代启示

(一)以身立教,发挥榜样模范作用

徐特立作为一名身教主义者,是一个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教育楷模。徐特立早期在家乡兴办学校,在收入有限的情况下,不仅创办的小学不收取任何费用,每月还将补课的费用贴补给所办学校,“这样发动教员和学生爱校的情绪,增加他们的积极性和人力上、物质上的一切帮助”[4]。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他指出了传统教育中区分“经师”与“人师”的弊端,即“教导分离”,意为只教授理论知识,不教导学生养成良好道德素质和行为习惯,提出要将“经师”与“人师”相结合的观点,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科学知识和道德素养。

首先,教育者首先要成为模范人物。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其政治素养、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生活作风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而青年正处于身心成长发育的阶段,思想上呈现出极强的可塑性,与此同时,看待问题往往过于偏激和片面,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以身作则进行言传身教显得十分重要。一个言行如一、忠于职责、知识渊博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一定是积极正面的,这种影响通过潜移默化和日积月累,会使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自觉养成高尚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

其次,教育者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把握教学分寸,教育强度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要严格而不要严厉。“严厉是封建的,如体罚等,那是使教师变成了统治者,而学生则变成了被统治者。”[5]161同时,教育也不能对学生采取不闻不问、过于放松的策略,认为这样就成了“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因此,教师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要注意保持适度张力,对待学生既不能过分严厉,也不能过分放松,要以饱满的教育热情、严谨的教育态度、谆谆善诱的教学方式感染、熏陶学生,使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得到正确引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相长,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徐特立针对学校学生与教职员对立情绪问题,认为首先要明确师生关系及态度问题。他强调师生对彼此的态度应当是“教师是(学生)中的领导者,要尊敬教师”[1]205、教师对待学生应当“高度阶级友爱”;其次,徐特立对师生关系做了详细阐述,同时亦有独到见解。他认为,总体来说师生之间要建立一种“同志”式的关系,“建立教师和学生一切都是相互平等的关系”[4]174,而这种师生关系包含两种内容:

师生要相互学习。在传统师生关系中,学生向教师求学属于既定内容,而教师向学生学习的情况并不多见。徐特立引用昔日孔子择师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名句典故印证教师向学生学习的重要意义。他本人在赴法留学过程中,就以40岁高龄向熊瑾玎之子熊信吾学习法文,曾说“只要学生不嫌我老大,肯教我法文,我就算年老,也是个进步的老人”[1]3。此类事迹感染了当时一同赴法留学的年轻人。因此,教师与学生应当建立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师生关系,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知识领域的扩展,还能从中习得虚心学习、不耻下问等道德品质,实现在道德修养上的提升和飞跃。

师生要相互批评。徐特立所指的“批评”与“指责”含义不同,这里的“批评”更多的是强调对事实情况进行理智分析,肯定其中正确的成分,而对其错误部分进行纠错。徐特立认为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进行“反批评”是新型师生关系的标志,“我们实习批评时,不独要批评实习者之错误,还要批评批评者之错误”[6]178。学生只有明晰教学内容,并对教师提出质疑和问题,才能实现知识从表面到深层的内在转化。同时,教师与学生的相互批评还能够打造和谐的学术空间,使学生养成坚持问题导向、敢于挑战权威的学术习惯,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三)劳动教育,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徐特立认为人类的发展包含三方面,即德育、智育、体育。他在论述三者关系时,将体育作为智育与德育的物质基础,强调要将体育与德育、智育结合。在徐特立道德教育理论中,“体育”即劳动教育,“我们的劳动教育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教育与生产联系起来的意思,也就是把生产的经验和常识转化为科学”[1]127。徐特立十分重视劳动教育在德育过程中的参与,他指出劳动教育在当前学校德育中的缺位问题,“人类的发育包含德育、智育和体育三方面,由于劳心和劳力的绝对分工,而人类的发育因此偏枯成为半身不遂”[5]139。强调学生在提升智力的同时要发展德育和体育,在三者结合中实现全面发展。

第一,劳动教育要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相结合。

在劳动教育方面,徐特立既不偏向只学习知识而忽视技能,也不偏向只学习技能而忽视知识,而是将知识与技能结合起来,强调要养成学生言出必行之的道德品质、主张“学科与术科的亲密合作,脑与手的亲密合作”[5]149。他为德育中的劳动实践定性,认为劳动实践的目的并不是单纯为社会服务、为生产服务,而是要在德育过程中开展实地教学,将所学知识通过实践检验,解决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将知识内化为观念,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第二,劳动教育要将“劳心”与“劳力”相结合。

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和社会历史的进步,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逐渐分离,造成了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社会地位悬殊的不合理现象。现代社会的生产实践越来越证明,体力劳动中必须有脑力劳动的参与。但在当前社会,部分学生对劳动生产实践方面的了解和体验较为匮乏,对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等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认同流于表面。我们要将教育与生产实践劳动相结合,使学生在“劳力”中“劳心”,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还能充分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因材施教,塑造生动发展人格

徐特立十分重视个性人格的培育,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培养生动而无限发展的人格,为一定的社会服务。他坚决反对奴隶主义教育和奴隶主义的学习态度,“作而不述,创而不效,是孤陋寡闻,是野蛮也,难以达到复杂的创造。教条主义是奴性,经验主义是井底蛙”[7]。他以杜绝培养模式化,强调个性人格培育的德育要求给予我们现代德育的创新性启示,那就是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坚定社会主义立场、进行共性道德教育,又要遵循学生的个性化规律,进行因人而异的德育。

因材施教要坚持共产主义基本立场。从德育目的来看,徐特立认为社会主义时期的目的就是“要教育后一代成长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品质的人”、培养“积极的、觉悟的新社会的建设者”[6]156。因此,德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德育培育的道德必须是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要对青年进行远大理想、优秀品德、革命传统、实事求是等方面的教育,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因材施教要遵循实事求是原则。实事求是,意为按客观规律办事,用在学校德育中,则意味着要按照师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育。首先,因材施教要反对自以为是,“即在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作风中训练自己”[5]174,要按照客观规律进行教育,在因材施教中教育者要抛弃主观主义,以客观公正的视角看待问题。其次,因材施教要进行调查研究,注意学生心理状态的实时变化,“教师要了解情况,了解学生个人的情况”。[8]我们要吸收借鉴徐特立关于因材施教的实施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及时针对学生思想上产生的困惑和误区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实现育人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徐特立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2]吉多智,李国光,戴永增徐特立教育学[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0.

[3]赖雄麟,葛蕊萌徐特立辩证性德育思想的启示[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9(12).

[4]陈桂生徐特立研究:从人师到人民教育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 83.

[5]李之钦.徐特立教育思想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3.

[6]武衡,谈天民,戴永增徐特立文存: 第四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5.

劳动与教育的关系范文6

一、要了解教育系统劳资关系的现状

教育系统的劳资关系,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看,它与企业基本相同。劳动和资本的最初结合是由于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通过生产要素的结合实现利益的创造,从而满足双方自身的需要。当前教育系统劳资矛盾的实质是利益分歧,其具体表现为:

因为存在“资本短缺,劳动过剩”的客观现状,这使得在双方的谈判中,资方常常处于强势地位,劳方处于弱势地位。我国的企业、事业距离现代市场条件下的现代企业仍有较大的距离,原始的资本积累仍未完成,资本方为加速积累,往往会通过压低劳动者工资的原始方式来获取利润。相对于国资、外资,市场实力更弱的民营企业为了生存,把成本和损失转嫁到比他们更弱的劳工身上,由此造成对劳动者的伤害。劳动者由于政策博弈能力弱、组织化程度低,在劳资的谈判中就处于不利地位。虽然政府对于在企业中设立工会做出了明文规定,但由于大多工会负责人由上级指定,工会难以成为劳动者维护合法权益的代言人,个别企业、事业工会甚至和企业形成共谋损害劳动者利益。

契约是界定劳资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最有利凭据。科斯认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组合。资方和劳方通过契约结合在一起,契约是链接双方的纽带。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我国目前的非公有经济的劳动合同很多时候是一种不完全的劳动合同,资方掌握合同的签订走向。合同的不完全主要表现为:一是由于劳动供过于求,劳动者在求职中处于弱势,不少非公有制企业的企业主趁机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二是即使签订合同,也是模糊、残缺或不平等的合同,如霸王条款、生死合同等,一旦发生工伤意外,资方容易利用合同上的漏洞逃脱责任。三是合同多流于形式,合同的执行缺乏监督和约束,资本方获取大量的剩余控制权,劳动者处于受动者地位。

产权是人们行使财产所有权所引起的相互认可的行为规范,它侧重于说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劳方和资方分别拥有产权。劳动者拥有劳动力产权,主要是指劳动者对自身的劳动技能、体能和智力等人力资本拥有使用权、收益权、让渡权、处置权:出资者拥有资本产权,对付出的证劵、实物和货币拥有使用权、收益权、让渡权、处置权。产权的归属清晰有助于减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但现实生活中,企业中的劳动力产权和资本产权往往是不清晰的,产权界定的不清晰必然引起所有者对自身有利的理解偏向。阿尔钦认为,产权的界定不清晰时,一种权利是否被侵蚀或者已属于所谓的入侵者是不明确的。产权的不明确,加之双方力量的不均衡,受损害的往往是劳动者的权利。

二、要规范教育系统劳资关系处理方式及

策略

就总的来看,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系统劳资之间矛盾已经不再是改革初期表层的、暂时的、仅涉及福利和待遇的矛盾,而是更多地开始触及到深层的、长远的利益的博弈,在更大层面上牵涉到人本身和制度的问题。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劳动者作为我国的主人翁,资本作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两者的矛盾和相容并存。

教育系统劳资关系的紧张的结果是劳动者异化和资本强势的并行不悖。在体制转轨中,劳资关系脱离了社会制度应规制的范围之内,容易引发经济秩序的混乱和社会的不稳定。规范非公有制经济中劳资关系的正确策略应该在于市场和政府之间的均衡中寻找。

政府作为超越各阶层利益之上的公共权力代表,对劳资关系中的不和谐应予以积极干预。市场力量的不均衡、契约的不完全和产权的界定不清,将劳动者推到社会成果分享的边缘,沦为弱势,同时将资本推到强势地位。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应启动其干预机制,超越劳资双方利益,缓和双方之间的紧张关系。要致力于建设“强化市场型政府”,一方面政府有责任对产权给予清晰的界定,并保证契约的强力执行。另一方面政府要约束自身,不去侵犯个人权利。在现行体制下,仍需发挥政府传统的行政优势,从制度上保障教育系统劳资双方的正当权益。

劳动与教育的关系范文7

高校开展劳动法教育的原因

我国劳动法教育现状目前,我国高校对学生的法制教育主要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完成(一般安排在大学二年级 ),但该课程对法律知识的介绍仅限于表面,内容主要是传统的宪法、民法、刑法等显要部门法,而对劳动法仅是蜻蜓点水式的介绍,很难让学生对劳动法有深入的了解与掌握。 此外,虽然高校已开设就业指导课,但绝大多数老师都只是围绕就业形势、就业政策 、简历制作 、面试技巧等内容展开 ,而鲜有涉及劳动法的内容,造成劳动法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缺失,导致大学生劳动权利保护意识淡薄,劳动维权能力低下。与劳动法教育缺失相对应的是大学生们在兼职或就业过程中遭遇的种种侵害。 如:学生因求兼职心切而遭遇黑中介,打工发生纠纷但因无书面协议而举证无门 ,被变相加班剥削或克扣工资而沦为廉价劳动力,人身权利被侵害而维权乏力,劳动合同暗含陷阱而学生浑然不知等。

高校开展劳动法教育的必要性1.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自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来,各界对依法治国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已取得长足进步,全社会的法治意识空前提高。随着我国依法治国进程的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法制素质已成为衡量人力资源质量的重要指标。 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他们开展劳动法教育,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2.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及大学生就业方式转变的需要上世纪90 年代中后期, 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发生了一次革命性的变化,国家对高等教育人才的招收与分配作出了重大调整,实现了从“双包”到“双自”的历史性转变,使高等教育逐步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大学生业由“天之骄子”变成“普通劳动者 ”,就业问题成了横亘在大学生与高校面前一个突出的问题。 聚居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大城市的无收入或低收入的大学毕业生被人们称为“蚁族”,成为下岗工人、农民工之后又一个弱势群体。 据统计,2011 年,全国在校大学生总人数超过 3000 万;2012 年,全国大学毕业生将达680 万。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在激烈的就业竞争和劳动力买方市场中,大学毕业生的权利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劳动者权利被侵犯,劳动争议案件逐年递增。 而一个通晓劳动法基本知识、懂得如何在劳资双方博弈中维护自己正当权益的大学生,无疑在职场中具有更大的主动性和竞争力。 因此,开展劳动法教育,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劳动法知识,可以消除学生面对劳动争议时的茫然和恐惧, 有利于提高他们在职场上自我保护的能力,促进他们毕业后的可持续发展。3.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需要劳动关系是指劳动力的所有者(劳动者 )与劳动力的使用者(用人单位)之间,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成为用人单位的一员,从用人单位领取报酬和受劳动法保护等过程中所产生的法律关系。 有关研究表明,2012 年,我国有效劳动力(25~54 岁黄金年龄阶段劳动力群体)将达到 6.1 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 45%。 2006年10 月,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决定。 劳动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我国劳资矛盾突出的现实背景下,劳动关系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近几年劳动领域此起彼伏的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没有和谐的劳动关系,就不会有和谐的社会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难以实现。我国每年新增的几百万大学生劳动力是我国庞大劳动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劳动力中的精英分子。对他们开展劳动法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也有利于整个社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4.完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需要2009 年 1 月 ,国务院办公厅了 《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要求高校强化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课作为必修课。 就业指导课的开设在改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提高大学生的求职技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大学毕业生法律知识尤其是劳动法知识的匮乏、维权能力低下、社会经验欠缺,在求职、就业过程中经常遭遇侵权困局。要解决这个难题,有必要进一步改革就业指导课程体系,而充实完善课程内容便是其中一个重要步骤。从内容上讲,就业指导应包含与大学生就业密切相关的各学科知识,不仅要讲形势、讲政策、讲技巧,还要讲必要的劳动法知识。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形势的变化,劳动法教育越来越成为就业指导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发展的客观需要,受到了越来越多学生的关注与欢迎。 教育部办公厅在 2007 年印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将就业权益保护列为就业指导课程内容。 因此 ,不包含劳动法的就业指导课是不完整的。

高校开展劳动法教育的方法与策略

劳动法教育的目标是让大学生掌握与勤工俭学、求职、就业等过程有关的劳动法知识,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通过法律武器增强履行劳动义务的自觉性和维护自己劳动权益的能力,促进大学毕业生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及和谐劳动关系的形成。 劳动法教育有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两种形式,二者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 ,不可偏废。

劳动与教育的关系范文8

高校开展劳动法教育的原因

(一)我国劳动法教育现状

虽然高校已开设就业指导课,但绝大多数老师都只是围绕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内容展开,而鲜有涉及劳动法的内容,造成劳动法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缺失,导致大学生劳动权利保护意识淡薄,劳动维权能力低下。与劳动法教育缺失相对应的是大学生们在兼职或就业过程中遭遇的种种侵害。如:学生因求兼职心切而遭遇黑中介,打工发生纠纷但因无书面协议而举证无门,被变相加班剥削或克扣工资而沦为廉价劳动力,人身权利被侵害而维权乏力,劳动合同暗含陷阱而学生浑然不知等。

(二)高校开展劳动法教育的必要性

1.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自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来,各界对依法治国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已取得长足进步,全社会的法治意识空前提高。随着我国依法治国进程的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法制素质已成为衡量人力资源质量的重要指标。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他们开展劳动法教育,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

2.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及大学生就业方式转变的需要。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发生了一次革命性的变化,国家对高等教育人才的招收与分配作出了重大调整,实现了从“双包”到“双自”的历史性转变,使高等教育逐步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大学生业由“天之骄子”变成“普通劳动者”,就业问题成了横亘在大学生与高校面前一个突出的问题。聚居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大城市的无收入或低收入的大学毕业生被人们称为“蚁族”,成为下岗工人、农民工之后又一个弱势群体。据统计,2011年,全国在校大学生总人数超过3000万;2012年,全国大学毕业生将达680万。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在激烈的就业竞争和劳动力买方市场中,大学毕业生的权利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劳动者权利被侵犯,劳动争议案件逐年递增。而一个通晓劳动法基本知识、懂得如何在劳资双方博弈中维护自己正当权益的大学生,无疑在职场中具有更大的主动性和竞争力。因此,开展劳动法教育,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劳动法知识,可以消除学生面对劳动争议时的茫然和恐惧,有利于提高他们在职场上自我保护的能力,促进他们毕业后的可持续发展。

3.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需要。劳动关系是指劳动力的所有者(劳动者)与劳动力的使用者(用人单位)之间,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成为用人单位的一员,从用人单位领取报酬和受劳动法保护等过程中所产生的法律关系。有关研究表明,2012年,我国有效劳动力(25~54岁黄金年龄阶段劳动力群体)将达到6.1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5%。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决定。劳动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我国劳资矛盾突出的现实背景下,劳动关系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近几年劳动领域此起彼伏的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没有和谐的劳动关系,就不会有和谐的社会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难以实现。我国每年新增的几百万大学生劳动力是我国庞大劳动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劳动力中的精英分子。对他们开展劳动法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也有利于整个社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4.完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需要。2009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高校强化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课作为必修课。就业指导课的开设在改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提高大学生的求职技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大学毕业生法律知识尤其是劳动法知识的匮乏、维权能力低下、社会经验欠缺,在求职、就业过程中经常遭遇侵权困局。要解决这个难题,有必要进一步改革就业指导课程体系,而充实完善课程内容便是其中一个重要步骤。从内容上讲,就业指导应包含与大学生就业密切相关的各学科知识,不仅要讲形势、讲政策、讲技巧,还要讲必要的劳动法知识。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形势的变化,劳动法教育越来越成为就业指导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发展的客观需要,受到了越来越多学生的关注与欢迎。教育部办公厅在2007年印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将就业权益保护列为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因此,不包含劳动法的就业指导课是不完整的。

高校开展劳动法教育的方法与策略

劳动法教育的目标是让大学生掌握与勤工俭学、求职、就业等过程有关的劳动法知识,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通过法律武器增强履行劳动义务的自觉性和维护自己劳动权益的能力,促进大学毕业生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及和谐劳动关系的形成。劳动法教育有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两种形式,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不可偏废。

(一)以第一课堂为主渠道

在劳动法教育中,要以课堂教学为抓手,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鉴于劳动法的重要性及其内容的丰富性,为增强针对性与实用性,有条件的高校可开设劳动法公共课,将劳动法教学纳入学校教学大纲,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劳动法教育。一时还不具备条件的高校,可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引入劳动法知识,对劳动法的重点内容做相应的介绍。

1.课程内容

(1)课程基础。劳动法教育主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2007)、《就业促进法》(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0)、《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2011)等规范性法律文件为依据,其中《劳动合同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应作为重点内容详细讲解。

(2)知识体系。第一,劳动法的适用范围。首先,要介绍劳动法中“劳动者”、“劳动法律关系”的概念及其判定标准,使学生懂得它们的确切含义,并清楚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承揽合同的区别,同时明确大学生在勤工助学、勤工俭学、打工、兼职、实习、就业等过程中不同的法律地位与权利义务;其次,要介绍哪些情形适用劳动法,哪些情形不适用劳动法,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就业情况判定其是否处于劳动法的调整范围内。第二,劳动合同制度。专门规范劳动合同的制度称为劳动合同制度。劳动合同制度是整个劳动法体系中的核心制度。劳动合同与每个劳动者息息相关,是每个劳动者走上工作岗位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关系时都必须签署的协议。劳动合同制度的内容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经过平等协商后达成的关于责任、权利和义务的条款。劳动合同一般包括当事人名称(姓名)和地址、合同期限、试用期、职务、工作时间、劳动报酬、劳动纪律、政治待遇、教育与培训、劳动合同变更、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终止、违约责任、其他事项(如住房问题、特殊困难)、争议处理等内容。通过对劳动合同制度的讲解,让学生懂得签订劳动合同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劳动者依法享有哪些权利、承担什么义务、劳动合同变动的风险与后果等问题。第三,劳动标准制度。劳动标准是指国家劳动法规定的用人单位必须保障劳动者享有的最低劳动权利和劳动待遇。劳动标准制度包括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工资制度、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及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制度等。劳动法所规定的劳动标准为最低劳动标准,一般属于强行性法律规范,不容当事人通过合意予以变更。完善和落实法定劳动标准,是推动我国劳动关系调整的现实需要,是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必然要求,这不仅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从长期看也符合用人单位的利益。在劳动标准制度中,要重点向学生讲明的是工时制度和工资制度,因为吸纳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私有企业都存在加班加点、变相或隐性克扣工资的问题。第四,社会保险制度。社会保险制度是由国家通过立法建立社会保险基金,对参加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在丧失劳动能力或失业时给予必要的物质帮助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它以劳动权利为基础,实行权利义务相结合、并由雇主与劳动者缴费形成各项社会保险基金,以解除劳动者在养老、医疗、工伤、事业等方面的后顾之忧为目标,是促进劳资关系和谐、维护劳动者福利的根本制度,它不仅事关全体劳动者的切身利益,而且对国家与社会能否持续、健康、文明发展产生重大深刻的影响。依据我国劳动法,我国劳动者在退休、患病、负伤、因公伤残或患职业病、失业、生育五种情形下分别可享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待遇。通过社会保险制度的教学,纠正学生在求职与就业过程中过分关注工资多少而忽视社会保险待遇的误区,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社会保险的重要性,为将来的生活筑起一道“防洪堤”。第五,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是指在劳动争议处理过程中,由争议处理机构各自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形成的有机整体。目前,我国劳动争议处理采取“一调一裁二审”制,即劳动争议发生后首先由当事人申请调解,调解不成或当事人不愿调解的应当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只有当一方或双方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裁决,才可向人民法院。仲裁是劳动争议的前置程序,诉讼是劳动争议的最终程序。除了对我国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做大致介绍外,还要重点提请学生注意仲裁和诉讼的时效,避免因时效届满而得不到法律的保护。根据劳动法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后,劳资双方应在60日内提请劳动争议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一般应在60日内作出裁决;当事人不服裁决的,可在收到裁决书的15日内向法院提讼;法院应在6个月内审结,特殊情况下可延长6个月;当事人不服法院一审判决的,可在15日内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应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特殊情况下可延长。最后,还要提醒学生注意举证问题,即在劳动过程中要注意保留证明劳动关系存在或劳动者权利成立的相关证据,以备不时之需。

2.课程安排

开课时间最好选在三年级第一学期,因为三年级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一方面,大三学生经过两年摸索,已熟悉大学学习、生活的特点与规律,并且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技能,参加社会实践的愿望空前强烈;另一方面,大三学生一年以后即将面临求职考验,除掌握专业知识外,未雨绸缪,了解一定的劳动法知识也是非常必要的。单独开课尚难实现的高校可通过增加就业指导课的课时量来讲授劳动法知识,以满足学生对劳动法知识的需求。

劳动与教育的关系范文9

摘 要: 学前教育是高职院校开设的重要专业之一其为提高我国学前教育质量、呵护儿童茁壮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从高职院校教学现状分析,一些高职学生表现出职业责任淡薄、劳动意识缺失的特征。结合新时期高职院校办学目标,进一步结合专业,开展高职生劳动教育课程已经成了当前的重点教学任务。本文从高职院校教学特点出发,结合学前教学专业教学实际情况,对基于职业素养的高职学生劳动教育课程进行探究。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前教育 劳动教育课程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同时社会岗位对人才的劳动素质提出较高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在让学生掌握技能的同时,需要拥有更高的劳动素养。学前教育是高职院校开设的重要专业之一,其为提高我国学前教育质量,呵护儿童茁壮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劳动素质作为高职院校学前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其现状还有待改进。

一、一些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劳动课程教学现状

1.一些学生责任意识淡薄

由于学校、社会、家庭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使得现阶段学生劳动能力下降,责任意识淡薄。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暴露出岗位适应能力弱、岗位责任意识淡薄等问题。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受到父母的溺爱,在日常生活中缺乏相应的锻炼,表现出生活自理能力弱的特点。另外,在当前高职学生生活环境中,由于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给大学生生活提供了大便利,但同时滋生了学生的懒惰思想,例如:食堂就餐基本实行餐厅花管理,学生吃完东西直接把餐盘往餐盘回收处一放就走人。加上受到偏颇教育观念的影响,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了一种重视专业技能课程、轻视劳动品质培养的教学格局,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劳动素质的培养和发展。具体表现为一些学生不喜欢劳动,轻视体力劳动,把专业技能、文凭获得作为奋斗的唯一目标和最终追求,甚至厌恶和逃避劳动,缺乏对劳动人民的情感,不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等等。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都认为劳动是很辛苦的,近48%的人不喜欢劳动或拒绝劳动,部分学生不喜欢劳动甚至厌恶劳动,看不起清洁工人或劳动的学生。刚毕业的一些高职学生找工作,在选择企业的时候不是以单位发展前途适不适合自己为标准,而是以“工作越清闲越好,工资待遇越高越好”为标准。“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不劳而获可耻”的劳动观念正面临挑战。

2.劳动教育课程教学成果不佳

劳动教育课程教学成果不佳的原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呈现出重视专业技能课程、轻视劳动品质培养的教学格局,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高职劳动教育课程中,学生学习态度往往消极散漫,认为劳动教育课程没有意义;甚至一些教师未对劳动教育课程加以重视,认为劳动教育课程可有可无。二是教学体系存在缺陷,教学内容单一,没有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教育方式过多靠学生在扫地、擦窗户中领悟。对于这种简单乏味的劳动教育课程,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丧失热情,更谈不上从参与中获得劳动素养。据问卷调查统计,69.8%的学生认为目前开设的劳动课程内容形式都过于单一,不能起到劳动教育的作用;50.2%的学生对目前开设的劳动课程的教学方式感到不太满意;58.6%的学生希望劳动课程内容向更丰富有趣的方向发展。甚至在部分高职院校中,将劳动教育课程等同为岗位实践,安排学生进行一些基础操作,这种单调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设置使得高职劳动教育课程枯燥无味,长期发展下去难免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三是劳动教育课程管理体系尚未健全。高职劳动教育课程分为理论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其更倾向于实践教学。然而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实践较短,相关的管理制度、实践体系还不够完善,校企合作项目不足,使得很多劳动实践教学课程难以开展。

二、基于职业素养的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劳动教育课程教学探究――以贵阳幼高专为例

1.强化师生对于高职劳动教育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当前高职院校劳动素质培养的相关内容较为匮乏,劳动素质在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有占有一席之地,被排斥在课程体系之外,关于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教育、劳动精神的教育则是散落于各门课程教学之中,泛泛而谈,内容甚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加强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把劳动教育列入教学计划,逐步做到制度化、系列化。”贵阳幼高专按照要求,把劳动素质培养纳入教学教育计划,并把其作为一门必修课进行考核。规定学生在每年必须修够一定学时的劳动课学分,劳动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成为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

贵阳幼高专开展高职劳动教育课程首先让师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做好这一点工作,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出发。教师要拟订相应的劳动课程教学计划,以具体教学目标的形式量化劳动教育课程教学。教务处制定相应的奖励制度,对于完成教学任务较好的教师给予奖励,以激励教师切实开展好劳动教育课程相关教学工作。对于学生而言,需要培养其责任意识,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职业发展未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向学生阐明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要性。

2.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并不是任何劳动都能教育人,只有那些按照教育原则组织的、作为教育过程总的体系的一部分的劳动才有教育意义。贵阳幼高专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从两个方面考虑,即劳动教育课程教学体系和管理体系。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而言,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规划为两个部分――共同劳动课程教育部分和专业劳动课程教育部分。贵阳幼高专共同劳动教育部分安排学生参加学校的勤工俭学、社会活动(调查、志愿者等),通过这些公共劳动教育,强化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在校生平均每学期要以分散或集中方式参加劳动课程学习,有专门的课程表、有专门的机构、有指导教师、有相关配套的规章制度,并以必修课学分制进行规范。专业劳动课程教育部分充分考虑到学前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坚持以实践为主,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延伸到劳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专业劳动教育课程开始之初,教师规划好专业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以现场感受(组织学生定期参观幼儿园,与幼儿亲密接触,感受其日后的工作环境)、教育模拟(教师模拟幼儿环境,学生客串幼儿角色、家长角色等,锻炼学生的知识迁移应用能力)为主,让学生了解幼儿园各年龄段教学班的全日教学活动内容及幼儿园的工作性质与过程。完善劳动教育课程评价制度,增加劳动教育课程所占学分比重,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完善课程管理体系将劳动课程纳入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范畴,不断完善校企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劳动实践机会。同时,在劳动实践过程中,校方构建一套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明确相关人员的管理责任,督促其履行好管理义务,保障劳动教育课程的安全性。

3.加大对劳动教育课程的投入力度

高职劳动教育是提高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为了保障相关教学工作的稳定开展,贵阳幼高专提高对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加大对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投入。学校相继建立蒙台梭利教学、儿童阅读等多个实训中心,建立系统、全面的操作平台,模拟相关专业的岗位操作模式,组织学习在实训平台上进行劳动实践。劳动教育是关系到学生就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拥有教学必需的软硬件设施),才能保障劳动教育课程教学取得显著教学成果。

综上,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劳动教育课程对于学生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的培养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劳动教育必须结合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和学生实际情况,紧密围绕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目标,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对劳动的重视程度,加强其劳动技能的培养,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劳动素质培养的新方式、新方法,才能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培养出真正德才兼备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