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6 17:05:25
导语:在农业发展阶段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农村区域发展 专业 建设 模式
1999年,教育部在本科专业目录中增设了农村区域发展这一专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为我国的农村发展、扶贫、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日益深入,在科教兴农战略指导下,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关键是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农村人才的培养,因此农业技术和实用管理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加大。广西财经学院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增设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于2009年开始招生,是目前广西唯一一所开设此专业的学校。
一、广西农村人才需求情况
由于广西财经学院是一所地方财经类本科院校,从历届毕业生的就业来看,大部分集中在广西区内,少部分学生在区外就业。因此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人才培养要立足于广西区内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适应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坚持以农业技术人才为重点,以提高科技素质、实用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大力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到2015年,统筹城乡人才协调发展,深入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农村特设岗位教师计划和西部志愿者计划,推进城镇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社会工作者服务新农村建设、科技人才和文化人才下乡支农。到2015年,全区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37万人。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西部大开发、北部湾经济区快速发展等诸多利好政策背景下,广西农村与农业发展对懂技术、会经营、擅管理的应用型复合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
二、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建设情况
广西财经学院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即培养具备农村区域发展方面的理论和知识,接受农村发展调查分析、规划设计与实施、管理与评价等方面的基本训练,能在党政机关和涉农企事业单位等从事农村发展政策的研究与制定、区域发展规划的设计与实施、区域发展项目的管理与评价、企业和农协的组织与管理、农产品策划与营销、农业综合开发与推广等工作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级人才。开设的主干课程包括管理学、西方经济学、农村发展概论、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农业资源与区域发展、农业项目投资与评估、社会经济调查方法与实务、涉农产业组织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农村发展规划、农业产业化与营销等。
从三年来的专业实际发展来看,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与华南农业大学联合培养农业推广硕士(农村区域发展方向),基本形成了“双体系―双平台―多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相关领域内的学术成果明显增加等等。但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思考:如专业特色仍不突出;部分学生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缺乏认同感,基于这种心理和观念,专业学习主动性稍不足;师资队伍有待于加强,主要表现为相关研究专业师资不足,教师进修和实践机会不多;实践性教学形式大于内容,缺乏针对性;对学生多方面发展提升引导不足等方面。
三、现阶段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发展的建议
(一)引导学生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客观认识,树立专业认同感和信心
出于调剂的因素、对专业前景的设想因素及亲朋好友、社会观念影响的因素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部分同学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认同感不强。学校和老师要积极、客观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专业,特别是对大学一年级新生需要进行更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专业介绍,尽量减少学生的负面情绪,以树立专业发展的信心和保持积极身上的学习态度。
(二)根据实际突出专业特色、广西地方特色与财经特色
迄今国内开设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高等学校有四十余所,其中较集中地属于农林类大学、综合性大学及财经类院校这几类。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的教学资源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办学特色。与其他高校比较起来,广西财经学院开设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之前没有开设过农业经济学或发展经济学等相关专业,所以专业基础比较薄弱,突出特色的专业建设也需要在实践中慢慢探索。特色建设中应该参照两个原则,一是突出地方特色,作为唯一一所开设该专业的广西高校,无论是人才培养模式,还是培养目标和就业前景的选择都应该突出广西的地域特征;二是突出财经特色,与农林类大学不同的是,财经类院校经济管理方面的教学资源得天独厚,要紧密结合学校办学特色,集结全校优势教学资源探索专业建设的发展思路。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多层次教师团队
现有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师资大部分是来自经济系,虽然近两年引进了相关专业的博士和硕士,但从专业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的实际来看,师资相对薄弱。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特别是引进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等高水平人才,提升专业建设的高度与层次;二是加快现有教师队伍的专业优化与调整,着眼于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特点、本校特色及现有教师研究方向,安排和鼓励教师进修和参与社会实践;三是打造研究团队,团队建设要力求层次性与长效性,现有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邀请客座教授、兼职研究人员及吸纳对本专业发展有意向的年轻教师来加快团队建设速度。
(四)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以实验室和项目作为实践教学的突破口
实践教学是突出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特色的重要环节。现在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基础认识性实践、专业性实践、综合应用性实践和创新性实践四个模块。在现有实践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大实训课教学及完善教学内容与手段,利用实验室、实训基地等教学条件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弥补校内教学资源的有限性与不足;上述四个模块的实施过程尽量与专业建设研究项目对接,使教学实践活动、研究团队、实训基地、专业特色等方面内容相衔接,研发模拟实验项目,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专业实习力度,建立定点实习单位,加强与企业、农业相关部门及农村信用社等多单位的沟通与合作,建立实习合作工作机制,力求实习环节的制度性和延续性。
(五)完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学生多元化发展
应用型复合人才的培养,在关注和充分考虑学生兴趣的前提下,为学生发展提供更有效的参考和引导。首先确立合理课程体系,科学安排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等课程比例,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注重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善和专业兴趣的培养;提倡学生以课程论文、调查报告为依托,学习学术论文写作方法及积累科研成果,加强指导教师与学生在研究领域的互动,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并结合就业前景与要求准备相关考试及培养社会交往能力;鼓励学生提高学历层次,开设研究生考试相关辅导,介绍国内学科前沿的高校,提高学生考研积极性,形成良好学风。
【参考文献】
[1]许文娟,侯立白,贾燕.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 高等农业教育,2005(7):55-57.
(四)开展满意度测评,把学习实践活动推向深入(2月20日前)。
学习实践活动基本完成时,认真做好总结工作,并通过召开座谈会、通报会、发放书面通报材料等形式,向党员群众进行通报。在此基础上,广泛开展“问效于民”活动,认真做好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实事求是地评价活动取得的成效,找出不足,提出巩固扩大学习实践成果的努力方向和措施。
1、明确测评内容。制定科学可行的群众满意度测评方案,对学习实践活动进行满意度测评。主要评议内容:一是党员、群众对解决本地本部门本单位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突出问题的满意度,主要是围绕分析检查报告、整改落实方案所列突出问题是否准确全面、问题整改的效果是否明显等作出评价;二是党员、群众对解决本地本部门本单位民生民计问题的满意度,主要是围绕为民办实事好事的作风扎实不扎实,联系群众够不够,办实事好事效果好不好等作出评价;三是党员、群众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际效果的满意度,主要是围绕本地本部门本单位学习实践活动的目标作出评价。
2、确定测评人员。合理确定参加测评人员的规模、范围,使之既有一定的代表性,又规模适中,力求测评工作简便易行,测评结果真实可靠。参加评议对象范围原则上参照第二阶段分析检查报告的评议对象范围确定。还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扩大参加评议对象范围,并以适当方式广泛发动群众进行评议。
3、选好测评方式。测评采取集中评议、无记名投票、随机抽样调查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测评。满意度评价一般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三个等次。
4、上报测评结果。测评结束后,以适当的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向社会公布测评结果,接受党员群众监督。机关各科室、局直属各单位2月18日前将测评情况报局学习实践办。
三、相关工作
(一)继续深化学习。要坚持把深化学习、提高认识贯穿于整个学习实践活动的始终。通过学习,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在联系实际、增强信心、谋划对策、提高能力上下功夫,进一步深化认识、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切实增强改造主观世界、解决存在问题的积极性,增强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推动工作的主动性。
(二)坚持边查边改。要把解决问题贯穿于学习实践活动全过程。解决问题要突出重点,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多为人民群众办看得见、摸得着、促进科学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实事。要紧密结合当前经济形势,着力解决好保持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思路和工作措施上的突出问题。
关键词: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3-01-03
农村是我国现阶段实现小康社会的主战场,而农村小康的核心问题就是实现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结构的提升与优化。社会资源在农业方面的分配正处于相对稳定的时期,农业结构调整是农村小康化发展的必要途径,调整要针对于农产品市场需求以及农业增产,因此,在农业布局中,根据各地的区域特点,发展特色农业是实现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之一。
1 特色农业的内涵与特征
1.1 内涵 特色农业是以区域性气候条件、资源优势为契机,以追求社会、生态、经济的最大化为根本目标,以农产品为特色,通过独特的生产工艺及方式,突出地域特征,产品特色鲜明,在同类产品中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的农业产业体系。特色农业是农业发展的产物。
1.2 特征 相对于过去传统的农业发展,特色农业具有以下四方面的特征。(1)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色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本地特殊的地理环境,比如气候、土壤、水源以及其他地区没有的资源禀赋,使得该地区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这种独有的区域特征,为区域农产品增色,提高市场竞争力注入了天然优势。(2)具有较强的阶段性和动态性。特色农业除了在天然优势上的特点外,还需要特殊的生产技术与加工工艺,使得这些技术和工艺流程在其他地区或者生产厂商无法复制。由于技术进步与创新不断进行,以及技术进步的不均衡性,当生产技术在其他地区或其他生产者的技术超速发展之后,本地的原有技术独占的厂商或者农产品将失去自身的特色,因此,在这一角度上讲,特色农业具有极强的阶段性和动态性。(3)具有产品品质的特优性。特色农产品是特色农业的核心,具有较强的地方性,产品特征明显。概括地讲,产品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特质,以名、优、特、新赢得市场地位。(4)特色农产品经营活动具有较高的风险性。特色农业的生产投入与技术应用具有一定的专有性,普及效应较小,特色农业生产活动范围与规模受到束缚。一旦农产品市场需求发生变动,特色农业所投入的技术及劳动无法及时做出变动以适应市场需求。此外,技术专业性及农产品特性阻碍了技术资源、投资的再利用,因而对特色农业的生产经营造成极大风险。
2 特色农业是农业发展阶段的必然产物
2.1 农业发展阶段的特点 国民经济布局中,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其发展的特点同其他产业一样,同样具有农业特征的阶段特点。首先,农产品供给从弱于市场需求到供大于求,出现结构性生产过剩;其次,农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效应越来越凸显,城乡二元结构渐渐模糊,农业产业化经营范围越来越广,农产品服务体系渐趋完善;第三,农业发展方式正由传统的投入式经营向以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农业转变;第四,农业生态系统在农业发展中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可持续发展观念正在向农业领域渗透,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农业生产经营局面正在改变;第五,涉农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农民受教育程度、以及技术运用能力逐步提高,直接带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技术应用;第六,农民增收渠道实现了多元化,由过去的依靠农业增产向农业多种经营和非农业经营转变;第七,农业制度与农业政策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了农业的发展速度;第八,开放的农业经营以及农产品贸易使得农业发展的国际化程度和开放程度得到很大的提高。
2.2 农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农业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与外部经济发展所不适应的因素。首先,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与方法同现阶段的要求不适应。短缺经济时代的烙印、计划观念和经营方式无法同步的适应新阶段,生产总量相对过剩的现实问题;其次,农业产业结构不适应现阶段的需要。农产品资源在市场分配中的错位问题仍然非常突出,无法满足城乡居民对农产品多样化、标准化、优质化、绿色化的消费需求。农产品贸易竞争力因此急剧下降,逐步被高价国外农产品挤占市场空间。导致农产品价格走低并且剩余的原因就在于农业结构不合理、产品质量不一,加工能力弱等。最后,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化结构与现阶段的要求不相适应。分散的个体农户直接进入农产品市场,面对市场竞争,农户的利益将直接受到市场的威胁,而强大的农业合作组织将对个体农户有一定的庇护作用。低层次的农业合作组织是农民在现阶段中参与农业经营的根本制约因素。农业科技支撑、农民受教育程度、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地位等都与现阶段农业的发展要求有不相适应之处。
2.3 特色农业拉动现阶段农业的快速发展 经过多年的农业发展经验表明,特色农业的发展是拉动农业快速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推动科技兴农、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全新发展模式。
第一,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看,特色农业是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必经的阶段。传统农业的生产力普遍较低,而特色农业主要表现为土特产品,产业形成难度大,产量低,市场范围小。就多数特色农产品而言,大部分的消费者无法享用到,然而在近年来,随着特色农业的大力推广,科技应用对农产品增产的贡献使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能够得到满足。第二,特色农业伴随着社会分工细化而不断发展。信息化时代给社会资源带来的最大福利就是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资源配置效率不断加快,从而促进了特色农业的出现与快速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产前服务业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了垂直分工,生产区域及其影响范围扩大使特色农业规模增加与质量优化,同时还促进农家乐等关联性较强的旅游业等行业的发展。第三,特色农业极大化地发挥区位优势。特定的自然条件、特有生物资源,造就了独特农业景观。各地区应充分认识其资源优势,并利用特有的资源生产农产品,发挥农业优势,凭借此契机调整农业结构。第四,特色农业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多层次、多样化、多变化的要求。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是持续有力的,而且特色农产品在同类产品中具有多层次性、多样性、数量品种多、质量稳定的特点。一个地区的农产品生产满足不了该地市场需求,需要来自其他地区的供给。因此,必须实现特色农业在不同地区的推广才能适应市场需求。第五,特色农产品适应了绿色消费、营养保健的消费需求。绿色、天然、营养的农产品供不应求,市场潜力较大,同时也是现阶段农产品消费的特点。各地区通过发展特色农业,能满足消费者多元化、深层次的农产品需求。第六,特色农业开拓了国内农产品市场,而且增加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入世以来,农产品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特色农产品中的特色性以及产品差异性吸引了足够的消费者的关注。特色农产品在本地市场的地位,在外地市场的绝对优势,在国际市场的相对优势或绝对优势,体现了特色农业的巨大发展前景。目前,各地成功经验表明,特色农业已经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增长点。
3 农业结构调整对特色农业的定位
特色农业是在充分有效利用本地的资源环境、气候、地理以及产业基础等条件,以市场为信号,发展起来的具有区域主导作用的高效农业。然而,农业产业化经营正在由政府主导向农民共识和自觉参与转变。现阶段,我国已经存在的不同规模,不同模式的农业产业化组织7.6万余家。在利益分配、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下,大量的分散农户联合起来,以集体的力量左右市场变动,让自己直接参与到市场经济活动中去。特色农业发展的经验表明,充分、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本地特有农业资源或利用优势环境,从而形成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动力较为强劲,但持续性不高,发展初期会出现产品供不应求的局面,有着良好的发展潜力。因此,在农业结构调整中,为促进特色农业长期发展,实现持续推动农业结构优化提升,积极开展特色农业产业化合作组织应是当前政府和个体农户经营活动的出发点。
首先,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围绕着本地独特的农产品,一方面稳固已占市场,另一方面有利于开拓其他地区市场。其次,发展特色农业有利用解决连片农业产区农业经营重复的问题,根据各地特殊情况,调整农业结构,进一步实现农产品结构优化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其三,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够实现弥补农产品市场殊产品的稀缺,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对天然、绿色、不同地方风味产品的需求。其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良好的市场性、前瞻性和发展性,充分利用中西部地区丰富的生物资源、旅游资源等,有助于缩小区域经济差异,良好的市场性和发展性,而且具有良好的前瞻性。
4 对策建议
近年来,政府持续加大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投入力度,虽有一定成效,但没能从根本上改变农业地位。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方式之一,应更好发挥其作用。鉴于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市场调查。做好前期市场调查,查明市场需求结构;根据区域内外,市场发展趋势,做出相应的生产调整。
(2)立项。通过对当地经济、科技以及农业专家、农民、企业代表等论证会意见的综合评估,确定经营项目。
(3)筹备、实施项目。组建项目团队,以该行业龙头企业为首,与分散的个体农户订立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协议,明确职责以及利润分配,建立规模的管理制度和运行章程,在公证部门与监督部门的协助下,顺利实施以确定立项的农业项目。
(4)政府职能划分与制定。当地政府部门要通过一些列的政策引导,给予适当优惠,鼓励农户与企业参与到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活动中,促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适应性调整。
(5)重视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管理,发挥好政府职能,充分协调好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关系,适时的把具有一定规模水平、品质水平的产品申请绿色产品资格、注册品牌,然后做好品牌的宣言与推广,选择适合的营销方案,开拓新市场。
(6)政府职能部门要充分做好服务工作。政府职能部门要端正态度、服务基层。及时修改、优化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资产,围绕经营项目的实施和发展,做好保障和服务,解决农户和企业在行政审批中的困难。
(7)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资源与生态环境既要充分利用,又要大力保护。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新产品研发和综合利用资源的技术应用,不断改善资源品质,建设和谐环境,实现农业产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伯亚,等. 特色产业论[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9.
[2]葛文光.河北省特色农业发展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经管学院,2000.
[3]刘成玉.对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竞争力的理论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3.
[4]陈仁杰.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J].现代农业,1998(11).
【关键词】现代农业;农业机械;农艺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更新,我国的农业技术也取得了较大发展,先进的农业机械已经被广泛使用于农业生产中,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几年,我国已经颁布了很多关于农业的相关政策,为山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不过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机械与农业技术发生了很多矛盾。本文以云南省镇雄县农业发展情况为依据,对农业机械与农业技术的结合进行分析。
1.农业机械与农艺技术概述
农艺技术就是农作物的选种与栽培技艺。其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主要有品种选择、种植制度与栽培方法,涉及到很多农作物生理与发育方面的内容,农机就是被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的各种设备与机械。
农业机械与农艺技术之间存在很大关联,两者互相影响、相辅相成。农艺的实施需要以农机作为载体,农艺与农机结合的主要目的在于创造一个良好的农作物生长环境,这对农业机械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机械设备需要与农艺技术的发展相适应。由于农作物必须生长于特有环境,才能够满足于其生理需求,因此,农业机械的研发要以农作物的种植制度、种植环境、地形地貌、生物特性为依据,确保农艺技术充分发挥作用,达到最佳实施效果,实现农艺技术与农机的完美结合。在农机中,如果技术或机械设备出现问题,便无法达到农艺目标,可通过培育出与机械设备相符合的农作物,使机械作业得到优化,便于对农作物群体特质重新进行塑造。
2.农艺结合农机的发展难点
由于农业具备多样性特征,因此,云南省镇雄县在实现农艺结合农机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导致很多问题的出现。例如农机企业比较散,且规模小,农艺与农机在结合过程中不够紧密,农民习惯采用以前的种植方法,农艺结合农机的实施并不能够在短时间内被大家接受。具体说来,农机结合农艺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农机无法适用农艺的要求
云南省镇雄县的农业耕作十分精细,种植制度比较复杂,在一个区域中,作物的熟制、结构与配置均存在较大差异。由于农作物之间具备不同的特性,因此,作物的混作、间作、连作、单作、轮作之间也表现为多种形式,并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种植制度。
油菜品种对该地收获机械的发展存在阻碍作用,现阶段的油菜品种生存质量较差,不耐裂角,角果成熟后,经过轻微震动后,它便自行裂开,导致油菜籽散落,割台损失率变大。在单株油菜中,角果位于不同部位,其成熟时期也不同,在收割过程中,由于角果成熟不够充分,以至于角果无法脱净,造成大量角果的损失。在机收过程中,角壳与菜籽分离不完全,菜籽的损伤率较高,给收割带来很大困难,这表明农机无法适应农艺的技术要求。
2.2农机企业规模过小
目前,云南省镇雄县的农机企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不过从农机总体上看,其技术生产力水平较低,机械设备已经非常落后,农机企业生产规模太小,生产质量无法得到提升,不能满足农艺技术的高要求。推出强农惠农政策之后,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力变得更强,小型的农机企业在技术、人才、资金力量等方面无法与大企业相抗衡,农机企业规模太小,不能满足农艺技术的要求。
2.3农艺与农机结合不够紧密
农艺与农机属于两个学科,云南省镇雄县更加注重强农作物产量,将农机的重要性忽略,二者的结合并不紧密。为了使产量能够得到增加,云南省镇雄县的农艺部门实现了种植方式的多样化,使农机机械化生产的难度加大。
2.4农民难以改变传统的种植方式
云南省镇雄县的大部分农民都遵循传统的种植方式,并从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且已经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耕作制度,人们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以往的种植模式,对农艺与农机的结合造成很大影响。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民将重点放在生物技术上,对工程技术有所忽略,若要改变传统的种植观念,需要一定时间。
3.农机农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其形成因素
3.1阶段性特征
我国对于粮食安全一直非常重视,粮食安全问题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重点,农业增产必定离不开农艺,通过合理使用农艺,有利于达到粮食增产的目的。在农艺农机结合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始终是农艺。我国以往的农业发展技术比较落后,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无法确保人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为了使粮食安全得以确保,必须要增加农产品产量,这就要求使农艺技术得以完善,改进以往传统的农艺技术。农艺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对农机功能不断改进,这有利于使农机发展能够符合农艺发展的要求。
在我国农产品产量增加的同时,人们已经越来越意识到农业机械在其中的作用,并且农机对农艺也有着更高要求,以往农机服务于农艺的观念,在现阶段已经不再受用,农艺也需要为农机服务,两者相辅相成。例如某省在水稻生产中,实现了全机械化操作,农艺部门的主要负责的就是指导人们做好水稻育秧工作,确保秧苗能够符合种植的要求。通过机械保值,有利于使作业效果与效率大大提升。利用机械,可使人们的生产成本大大减少,采用农机农艺结合的方式,可使水稻产量增加,同时降低农民的工作强度。
3.2阶段性特征产生的原因
目前,农业生产有了新的特征,人们已经不再像过去一样仅仅追求高效益与高效率,农机必须要通过调整之后,两者融为一体,并且服务于农业生产,使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得以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农机农艺需要有所创新,农机功能与农业技术均会产生变化,主要目的是能过确保产品质量与产量,同时还要实现农业机械与农业工艺程序的优化,形成有效的农业生产体系。农机农艺处于不同阶段时,便会产生不同的特征,其特征产生的原因如下:
3.2.1受农业发展阶段的影响
因传统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较大变化,逐渐演变为现代农业,且农业生产规模也有所扩大,从农艺研究上看,人们已经从以往的根据经验做决策转变为依靠科学做出决策,大量农业机械被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在其中充分发挥了作用,以往的农业发展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要求,随着农艺技术的不断更新,农机与农机结合也必定呈现出新的特征。
3.2.2受到人们需求的影响
目前,人们的消费水平与过去相较已经有很大提升,在农产品的消费上,人们已经从单纯追求产量转变为在追求产量的同时,还要追求质量,人们的需求在不断变化,对于产品质量也同样注重,这就要求农机农艺结合也做出相应改变,促进农业生产的进步与发展。
3.2.3受经济发展的影响
当经济发展处于初期时,整体水平较低,从农业发展中看,粮食安全是需要考虑的重点,农艺便能够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对于提升农产品生产效率、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的欲望越来越强烈,迫切需要改变现状,这就要求提升农机地位。农业发展对于农业也越来越依赖,这表明只有实现农机与农艺的共同发展,才可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为国民生产总值做贡献,使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得以提升。
3.2.4受机械技术更新的影响
在农业机械技术尚未取得明显进步时,人们只能够完全依赖人力劳作完成所有的生产程序。当农业机械出现了,起初并没有完全普及,农艺与农机之间的矛盾开始产生。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人们越来越重视机械技术的应用,并且考虑到将农机与农艺两者结合,便于促进农产品产量的增长,提高农产品经济效益。所有农作物在生产过程中,不仅应该想到人们对于农艺技术的需求,而且需考虑到农机对于人们生产的重要性,这就要求实现农机与农艺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推动农业水平的进步与发展。
4.农艺结合农机发展策略
从云南省镇雄县的实际情况上看,可用于种植农作物的土地面积十分有限,大部分耕地经营所具备的规模较小,同种农作物被分配至不同区域,且同种农作物在品种选择与种植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农艺制度上并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制约了农业机械的应用。该地区的农艺与农机的结合必须要建立一个规范的农艺制度,实现农艺制度的统一。
本文第二大部分通过分析云南省镇雄县农艺结合农机的发展难点,发现两者之间的确存在很多矛盾。要想实现农业与农机的完美结合,必须要实施以下策略:
4.1改变传统的种植观念 扩大发展规模
云南省镇雄县的农民必须要转变以往传统的种植观念,在以往种植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该地区具备丰富的农作物产品,不过在种植制度与农作物品种方面具备较强的区域性,在实施农艺结合农机的过程中,必须要将当地的实际条件纳入考虑范围之内,采取因地制宜的策略。农机结合农艺需有步骤进行,当地的农艺部门需与农机部门协商,既要能够确保农产品质量,又要使农业生产效益与效率得到提升,降低劳动强度,减少劳动者数量,并建立起有效的农艺农机生产技术体系。当地农业管理部门可对农民进行培训,让农民学会使用农业机械设备,体会到设备使用操作的方便与快捷。
4.2实现农机与农艺的紧密结合
云南省镇雄县农业部门必须要确保农艺与农机技术的发展。在研究农艺技术时,不仅要将确保农作物产量作为重点考虑范围,而且要使农业机械操作起来变得更加方便与简单,这就需要对农作物品种进行改良,实现农作物生物性质的统一,便于扩大农产品规模,实施大规模机械作业。同时,农机企业要研制出能够适应农艺技术的设备与机械。农艺结合农机的重点在于农艺制度的改进与统一,有利于农机作业的实施,使农业生产规模得到提升,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与标准化。农机应该在以往的基础上进行改革,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服务于农艺。
4.3整治农田
农田是农艺与农机技术的作用对象,其对农艺与农机的实现效果具有很大影响。对于云南省镇雄县平整度差异较大的农田必须要进行相应整治,实现农业生产的标准化与规模化。
5.结束语
本文首先对农机与农艺的含义进行了简单阐述,然后以云南省镇雄县为例,探讨山区现代农业农机与农艺结合的难点,最后提出了解决对策,有利于实现该地区日后农业的稳定发展,同时为我国农业发展方向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祁学军,王帮高.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莱州农机农艺“无缝嫁接”结硕果[J].当代农机,2011(1).
一、河北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财税政策取得的成效
2009年河北省财政支出继续向农业倾斜,在促进河北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2009年全省农林水事务支出264.8亿元,增长74.3%。
(一)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省财政整合资金7.3亿元,集中用于80个县农业节水设施改造建设;落实资金4.4亿元,支持农村水电、测土配方施肥、农技推广和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
(二)认真落实惠农政策。组织发放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68.1亿元,比上年增长13.3%。省级投入4.54亿元开展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全省种植业保险保费补贴比例达到80%。
(三)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和现代农业发展。全省投入25.6亿元,建设高标准节水农田156.6万亩,完成生态综合治理12.4万亩,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199个,着力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落实资金2.3亿元,支持发展设施农业和现代果业,促进奶业产业升级。
(四)扩大支农资金整合试点。支农资金整合试点的省级试点县达到34个,自主试点县达到40个,落实补助资金1.2亿,拉动社会投入11.7亿元,促进了农业产业升级、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
二、河北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财税政策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税政策的引导性未充分发挥。目前,河北对农民的四大补贴,只有农机具购置补贴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起到了一定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对于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等补贴,虽然政府动用了大量的财力,但是发放到农户手中的补贴还是比较少,无法对农户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对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其他补贴项目,补贴的力度和覆盖范围还不够大。例如: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在农村还未普及;温室大棚地基、墙体等的设施农业的土建部分还未列入补贴范围;农民专业合作社补贴覆盖面窄、手续比较繁琐,等等。
财政补贴对于生态循环农业考虑不多。目前,还缺乏专门针对于有机生态循环农业的补贴。另外,财税对农膜、化肥和农药在税费上的减免,会鼓励越来越多的化肥、农药的使用,造成土壤腐殖质和自然肥力越来越差,从而导致农作物农药残留的种类与残留量越来越多,对居民健康的损害越来越大;而农膜的大量使用则会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
(二)财政支农资金仍然存在管理部门多、投向零星分散问题。以承德县为例,2008~2010年上级累计下达到县的财政支农资金总额达到28,570万元(不含国家设立的各项涉农补贴),年均9,500多万元,但项目管理涉及到农牧、林业、水务、农开、扶贫、财政六个部门,项目的类别在30个以上。由于财政支农资金参与管理多、设立的项目类别多、各有各的使用范围,有些专项资金政策目标、扶持内容出现交叉重复,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
(三)财政资金对农业科研投入不足。农业科技人员的工资待遇水平很低,尤其是一部分乡镇等基层农技人员的工资收入要靠自己去创收,限制了农技人员的积极性,致使基层专业农业技术人员缺乏。从农业推广支出结构看,人员经费所占比重在不断上升,业务经费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据调查显示,农业推广机构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的比例,县级平均为8∶2,乡级平均为9∶1,业务经费不足限制了农业推广活动的有效开展。
对农业科研人员的教育投入也不足,导致基层科技人员的整体素质、服务水平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同时,河北还缺乏有机生态循环农业的专门人才,国内的大专院校尚没有“有机生态循环农业”这方面的专业。
从设施农业技术角度看。设施农业科研投入不足,技术创新不够,在温室设计和制造等关键环节,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创新技术很少;设施农业装备发展滞后,设备比较简易,环境控制能力差,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形势严峻,农药、化肥超标使用导致果蔬品质下降,动物养殖防疫、消毒设施落后,严重影响消费者的健康。
(四)基层政府财政资金上的制约。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需要政府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支持,但基层政府财政资金上的短缺将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严重制约因素。一是村级债务严重,化解难;二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有限,资金缺口大;三是地方配套的压力大。由于县乡财力有限,部分支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好政策,很多基层政府由于拿不出配套建设资金而不敢去争取,进而影响河北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进程。
配套资金的使用问题在“省直管县”更加突出。由于“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弱化了地级市对县的财政管理权,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地级市的积极性,有可能减少其对所辖县(市)的支持和扶助力度,影响到其配套资金的到位;而省里又没有直补的政策,这样就给县(市)发展带来很大资金制约。
三、完善河北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财税政策建议
(一)各级财政支农政策应大力向有机生态循环农业倾斜。现代农业强调的是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有机生态农业是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力的有效途径。根据蒋高明从事的有机生态循环农业规模生产的实验数据表明:每头牛每年可消耗2.1吨秸秆,产生约150公斤净肉,相当于750公斤粮食的可食热量。扣除养殖过程中消耗的300公斤粮食,即1头牛可带来约450公斤粮食,相当于直接增产45%。另外,每头牛还产出了约5吨牛粪,这些牛粪施加到大田里,即使使用一半的化肥,还可带来10~20%的粮食增产。在实验村使用沼气的130户,年产沼气9.2万立方米,相当于65.9吨标准煤,减少因燃烧化石能源排放的二氧化碳177.9吨;有机肥还田还将农作物固定的大量二氧化碳埋葬在耕地中。可以看出,发展有机生态循环农业,不但能够使粮食增产、土地肥力增强,还能够产生大量生物质能源,从而保证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各级财政支农政策应大力向有机生态循环农业倾斜,减少用于化肥、农药、农膜补贴的经费,增加对有机肥、生态治虫等项目的扶持资金,通过财税政策支持、引导农民走有机生态循环农业道路,增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力。
(二)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自2006年以来,河北省先后在20个县(市)开展了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同时,还有22个县(市)自主开展了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通过资金整合,集中支持了试点县(市)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促进了农业产业升级、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
为了进一步增强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河北省应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一是以县为主抓支农资金整合,确定主导产业,明确支农资金投放重点,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申报、统一管理、统一实施、统一验收”的要求,项目的实施由各部门、各单位负责,财政部门负责协调和资金监督管理;二是以农业发展规划引领支农资金整合,要求试点地围绕新农村建设和“十二五”农业规划,制定年度性和阶段性项目规划,以规划定项目,以项目定资金;三是围绕农业主导产业搭建平台促进支农资金整合,在试点过程中,主要是整合支持农业发展的各项支农资金,发展优势产业;四是省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力度同步加大,要以存量带增量整合,也即是在预算安排时,对有关涉农部门支出存量已经安排的项目,维持不变,对到期的、过时的或效益不高的项目资金进行压减,对用途相近的进行合并、归类。
(三)财税政策要有选择地对农业科技研究予以支持。财政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的经费和教育投入,但是支持农业科技研发和创新的内容要有选择。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事实证明,以美国农业为代表的“化学农业”、“转基因农业”对环境、生态、生物多样性、动物与人类健康都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为提高粮食产量大力发展(转基因)生物技术,并不能让农民受益,化学物质照样污染环境,地力照样得不到提高;配方施肥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化肥问题,徒增加了种地的麻烦。因此,河北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时,首先要确定要以世界什么样的农业作为“现代农业”样板,财政政策应该支持发展什么农业技术。比如,应该以良种培育、绿色肥料研制为重点,下大力组织科技攻关和技术引进;对于在中草药基础上开发的“生态农药”及以益虫治害虫“生态治理”方式优先考虑、研究、试验与应用。
同时,河北财政资金应支持发展基层科技服务,通过发展区域性(乡级)农业技术推广站、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促进现代农业关键技术成果转化、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等五大措施强化农业科技服务能力建设。通过大力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的待遇,吸引农业科技人才,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四)财税政策要充分考虑县乡尤其是省直管县的财政现状。促进河北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财政政策出台时,应充分考虑到县乡的财政现状。目前,县乡财政减收增支严重。一是专项转移支付需要配套资金。如国家和省级财政对基层的投资,一般都要求当地财政按比例配套资金,项目争取得越多,配套的资金也越多,实际上剥夺了地方财政资金使用的自。而且越是困难的县乡,越难以保证配套资金,争取专项资金的难度也越大;二是农业税减免等政策的出台使县乡财政收入大大降低,支出却大幅增加。中央在把财力集中的同时,职能和支出责任却不断下放。目前,县乡政府需要承担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环境保护、义务教育、国防建设、行政管理等诸多责任,而且还要承担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责任,许多还是主要责任和“无限”责任。而且下放的职能和责任通常是刚性强、支出大、管理严、责任重,对并不宽裕的县乡财政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从而严重限制了县乡财政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的资金投放量。有鉴于此,省级财政对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方面的投资可以根据县乡财力的实际情况,给予区别的财税政策,对于贫困县可以要求其少配套、甚至不配套;对于省直管县也可以适当提高省级财政的支持力度。
关键词: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当今,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更为紧迫,科学认识和把握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并积极应对,对于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1我国农业发展现状
1.1规模经营困难,食品安全岌岌可危
据国外经验,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传统生产部门的剩余劳动力转移任务已基本完成,社会劳动力供给开始出现短缺。然而,我国情况与此完全相反。今后,我国经济将步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但农业部门劳动力仍将大量剩余,农业经营规模不但不能扩大而且还将继续萎缩。其后果,一是严重抑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农业生产者的收入增长缓慢甚至下降,劳动者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相应降低。二是阻止农产品商品量增长。三是很难改变小块分割的制度,农业生产率较低。此外,化肥、农药、农膜、种子、机械等生产资料的价格都普遍上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成本。为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率,许多情况下采取化学手段对农作物进行催熟等,从而使得食品安全问题岌岌可危。
1.2农业资源不断减少,水资源缺乏及污染严重
我国人多地少是显而易见的基本国情,小规模家庭经营格局有继续长期存在的客观基础,从而极大地限制了各种技术手段的运用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农业技术在整体上仍相当落后,大多数地区仍然沿用传统精耕细作技术,机械化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不高,化肥使用品种及数量不当,优良品种推广面积有限。水资源缺乏及污染严重问题,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人口与环境配置不协调,造成对环境的巨大压力,也成为农业发展的瓶颈。
1.3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一方面,现在的农业生产中过度使用化肥、农药造成土地板结、野生动物减少,不能维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如今,人们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使得多数人对“绿色有机”食品的需求呼声日益高涨。另一方面,工作岗位日益饱和,加之文化程度的限制,许多人被闲置在家从事农业发展。使得“低门槛”的农业发展工作长期得不到有效发展。
2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
我国人口基数大,农业人口众多,目前虽已基本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但为了全面解决全民粮食问题,我国仍需调整农业发展现状,使得农业出现良好发展趋势。
2.1改变农业经营方式,探索基因农业
如今,中国农村依旧是小块分割制度,农业生产分散、规模小,一家一户的农民很难应对自然和市场风险,不仅浪费资源,不好管理而且效益不高。“若改为大块承包方式,实行农业产业化,不仅好管理,提高效率,而且可以有效将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等优势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相结合,形成利益共同体,有效解决了这一矛盾,才能使一部分人彻底从农业中解脱出来专心从事其他行业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这就需要人才的投入和国家的支持,这是一个必要的前提。“20世纪末以来,粮食产量增长放缓,化肥、农药用量猛增,土壤、水质等农业生态环境早已不堪重负,第一次绿色革命也名存实亡,食品安全问题亟待解决。”而转基因技术正是“第二次绿色革命”的先驱之一,可有效化解此危机。
2.2重视海洋农业,注重新能源开发
海洋农业是一种利用海洋这一巨大的资源宝库,发展以海洋捕捞、海洋养殖为重点的新型农业。目前,我国海洋农牧化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我们要打造“海洋农场”、“海洋牧场”、“海洋林场”,开发海洋生物资源。21世纪海洋农业将获长足发展,“海洋牧场”、“蓝色革命”和“海水农业”是三个重要的发展方向。21世纪是能源的时代,新能源(NE)又称非常规能源,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如今,常规能源基本以非可再生能源为主,比如煤炭、石油、天然气,这些能源越用越少,将来必有枯竭的一天。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现有能源供给越来越紧张,这要求我们必须开发新能源。新能源大部分都是清洁能源,代替一部分常规能源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要提前打算,开发新能源来代替这些常规能源。我国农村每年会产生大量的可再生能源———作物秸秆。而现在许多地方对秸秆的处理是在地里焚烧,这极大浪费了资源,又造成了环境污染。如果可以将这些秸秆利用起来,必将解决21世纪的最大问题———能源。
2.3推广生态农业,开发观光旅游农业
改革开放伊始,国外生态农业思想传入中国并在学术界迅速传播开来。受西方影响,中国也陆续有人提出“生态农业”的设想。当前,我国的生态农业模式主要有:生态村、生态牧场、庭院生态农业、生态渔场、基塘生态农业等。我国辽阔的地域和多种多样的景观,丰富的物种和气候资源构成了我国生态资源的多种多样性,所有这些条件都为推广和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了优势。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将不断得到深化。观光旅游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旅游业,是指用来满足旅游者观光需求的农业。“我国的观光农业是在20世纪80、90年代才兴起的,其类型有:教育农园、休闲农场、市民农园、观光农园等,在青岛等地区就有很多类似的庄园,包括蓝莓、葡萄、草莓等在内的新型田园。”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需要层次的提升,集生态文明与经济效益于一体的观光旅游农业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趋势。在这个趋势下,我们一定会提前实现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
作者:李佳雪 单位:宁波大学
参考文献
[1]万宝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7.
[2]林卿,张俊飚.生态文明视域中的农业绿色发展[M].北京:中国时政经济出版社,2012.
[3]黄文秀.农业自然资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4]丁德章.当前我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3,10(4):25-28.
[5]韩俊.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新阶段与新思路[J].中国农村经济,1999(5):4-11.
一、依托分类依据,甄别地理事物
对地理事物的性质、类型、表现及合理程度的甄别需要依据恰当的分类依据。一旦学生能够结合课堂所学的知识对地理事物加以归类、定性,准确指出某一地理事物对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影响,其对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地理问题就有了得以解决的切入点,不至于遇到新情况手足无措。课堂教学时教师可根据教材中的图形、表格、文本阅读材料结合活动题引导学生逐步具备甄别地理事物的方法与技巧。
如在学习湘教版必修Ⅲ“区域发展阶段”内容时,可要求学生阅读教材,找到区域阶段划分的主要依据和各个阶段的主要特点,填写导学案设计好的表格,完成配套的连线训练题。在学生掌握了区域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后,再展示教材中阅读材料“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回答活动题中所提出的问题。教师还可以结合湘教版必修Ⅱ所学的工业地域类型内容引导学生分析我国山西能源基地目前所处的区域发展阶段。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不断深化区域所处发展阶段的认识,进一步思考促使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使得学生的思维延展性得以增强。
二、基于地域特点,描述地理事物
地域性是地理学科最基本的特征,地理事物的描述必须以区域为载体。课堂教学时教师可选择不同的尺度要求学生辨别出区域所在的大致位置(海陆、经纬度及相对位置),在此基础上去分析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主要包含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自然资源等要素)、区域的产业活动状况(主要有工农业活动、交通运输、商业与旅游业等角度)。教师结合具体案例帮助学生梳理描述地理事物的最基本思路,具备对材料所给信息的有效抓取能力和最基本的文字表达能力。
如在学习“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时,教材是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的,教师可设计思维导图,要求学生对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特点加以整理并据阅读材料分析该区域荒漠化严重的主要原因,进而分析荒漠化的危害及治理措施。在学习时,教师可适当放手,要求学生在自主思考的情况下参与小组讨论,教师在学生展示所得时加以纠偏和小结。
三、比对角度差异,阐述区域异同
就区域而言,差异性是绝对存在的,如何引导学生选取角度对区域的差异加以分析,阐述区域之间的异同是教师一直在研究的课题之一。在对区域特征的比较时,一般可先综合分析,然后根据需要选择不同角度加以区分,分析环节的重要性远大于比较的过程。通常情况下可从自然和人文两个角度展开。可分析不同区域,也可就同一区域的不同阶段加以分析比^。
如在学习“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将美国中部商品谷物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与我国东北部进行对比;将美国东北部和欧洲西部及我国大城市周围三个不同区域乳畜业的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分析;还可以就我国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特点进行对比,从中找到我国农业发展的对策。
当学生们依据教材对区域加以比较分析时,教师在关键点加以正确指引,帮助学生构建分析区域差异的基本策略,势必会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学生在课堂的参与热情也得以激发,他们成了学习的真正主体。
四、分析对策措施,指出影响利弊
地理学科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教师教授给学生的不是相对固化、机械的知识点,更多的是方法的给予。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主发现问题、合作分析问题并最终在教师的参与下一同去解决源自生活的各种地理问题。在分析对策和措施时必须建议学生结合教材中的各种案例指向问题背后的原因并遇见到解决问题的措施可能产生的影响,以避免出现偏废现象导致思考问题全面性不强。
如“针对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选取恰当的解决措施”,教材中配备了比较好的活动题,教师可要求学生在回答了美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后再将问题和对策进行连线。在学生们解决问题后还可以让学生继续分析措施带来的主要影响。该教学策略是对这一学习内容的全面落实,而不是简单的就事论事。
五、挖掘各类资源,顺利实现迁移
学以致用是每一个学科的出发点和终点,如何让地理学习“源自生活、服务生活”则需要教师对教材的更好把握、对学情的了然于心和更为精心的教学准备。若教师能够更多的关注各类教学资源的挖掘,有效帮助学生实现学习内容的准确迁移势必可在更为理想的高度放大学习效果。
如在学习“产业转移”时,其对区域的影响学生们往往均能思考出部分内容,但若出现新的情境时很多学生特别容易惯性思维照搬书本。教材中已有产业转移对广西所产生的不利影响的阅读材料,教师也可根据学校所在地产业发展状况、我国珠江三角洲区域内部产业转移、世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方向等加以挖掘,原创一些问题供学生分析。数个案例在逐一分析时就能够强化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结构调整;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7)01―0051―04
我国当前关于“农业结构调整”的大量研究,基本上都集中在农业的生产结构上。虽然我国农村经济已不同于原苏联那种短缺经济,但是我国的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低,农民还不富裕,需要研究如何通过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来增加农民的收入。与发达国家的情况有明显区别的是,虽然影响这种变化的基本力量应当是市场,但是由于我国农民的数量特别庞大并缺乏组织,计划经济还存在着某种“惯性”,因此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仍然非常重要。
一、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实践的回顾与评价
产业结构的调整,实质上是等量的生产要素和资源在同一地区的不同生产项目上的比例调整、优化组合和重新配置,是在既定资源条件下对生产经营项目和内容的重新选择和安排,它可以在不增加资源及要素投入总量的条件下而得到更高的经济效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共进行了三次大的农业结构调整,目前正在进行着新一轮的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尽管每次调整的目标和效果不同,但作为一项社会经济活动,之所以能够发生和发展,是因为都有着本质相同、规律相似的内外动力机制,即一致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因,只不过不同阶段的动因拉动效用不同而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结构进行过几次大的调整,既有可喜的成绩,也有值得注意的教训。
1.农业结构调整的成绩
(1)种植业结构大范围调整,品种质量不断改善。各地主动调减市场竞争能力差的粮食品种,扩大优质粮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东部沿海地区积极发展出口创汇农业;中部地区在重视粮食增产和提高质量的前提下,努力扩大经济作物的面积;西部地区则强调发展特色农业,发挥当地资源优势。(2)出现一批有规模优势的产业。形成了一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区域性农业发展格局,使重点产业的规模化经营不断扩大,规模效益显现。(3)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不断加大。各地在调整农业结构时,非常重视应用和推广农业先进生产技术和高产优质新品种,如组织实施“种子工程”和建设各类农业科技园区等。(4)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龙头企业日益壮大。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动型、市场带动型、主导产业带动型和中介组织带动型的农业产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的内容也日益广泛,主要集中在畜牧、水产、蔬菜等产业上,同时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地域逐步拓宽。
2.农业结构调整的不足
(1)片面强调“特色”。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是加快农业的市场化进程,应强调“效益优先”原则,通过调整,使农业逐渐发展成能赚钱的产业,而部分地区单纯认为特色就是调整的最终目标。(2)盲目提倡“什么赚钱就种什么”。在全球市场趋向一体化,国内农产品相对过剩、市场竞争激烈的条件下,个别地区依然提倡“什么赚钱就种什么”的作法,这是一种短视行为。(3)行政过度干预和强迫命令。一些地方为了紧跟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快出“政绩”,出现了低水平的“滥调”、数字上的“空调”和对农民要求上的“强调”。(4)对培育中介服务重视不够。从产中领域看,传统的地域急剧削弱,而新兴的专业兴起缓慢;从产前领域看,生产资料服务尚可,而种苗服务及信息服务明显滞后;从产后领域看,几乎整个流通环节服务都相对滞后。在买方市场扩大、农产品过剩和市场竞争加剧的条件下,仓储、运输、销售环节服务滞后,已成为农民走向市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障碍之一。(5)农业结构调整趋同。由于信息滞后,部分地区结构调整的趋同性倾向比较突出。多数农民不知道怎么调,看别人种什么自己就种什么,看什么价格高就种什么,致使一些农产品出现积压和卖难的现象。
二、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结构调整的协调机制
1.农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
美国农业经济学家梅勒(1966)根据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的现实,把农业发展分成三个阶段:以技术停滞、生产的增长主要依靠传统投入为特征的传统农业阶段;以技术的稳定发展和运用、资本使用量较少为特征的低资本技术农业阶段;以技术的高度发展和运用、资本集约使用为特征的高资本技术农业阶段。美国另一位经济学家韦茨(1971)根据美国农业发展的经历,把农业发展分成四个阶段: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维持生存农业阶段;以多种经营和增加收入为特征的混合农业阶段;以专业化生产为特征的现代商品农业阶段;以自动化生产管理为特征的现代农业高级阶段。此外,日本著名经济学家速水佑次郎(1988)根据日本经济发展的实践,也把农业发展分成三个阶段:以增加生产和市场粮食供给为特征的发展阶段,提高农产品产量的政策在该阶段居于主要地位;以着重解决农村贫困为特征的发展阶段,通过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是这个阶段农业发展的主要政策;以调整和优化结构为特征的发展阶段,农业结构调整是这一阶段农业政策的主要目标。
2.我国新阶段农业结构调整的特点
新农村建设时期的农业结构调整,与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中初期的几次调整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一是农产品供需形势不同。这次调整是在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根本变化,绝大部分农产品供大于求的背景下进行的。二是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过去主要是解决温饱,而现在人们对农产品消费提出了优质化和多样化要求。三是调整的主体不同。过去结构调整的主体主要是政府,采取层层下达指标和运用行政手段进行,而现在结构调整的主体是农民。四是调整的内容不同。过去主要是通过面积增减和规定粮经比例,局限在种植业内部进行平面调整,而现在是依靠科技进步,优化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立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因此不仅要考虑农业和农村自身的发展,而且要考虑国民经济的全局,是要进行一次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性调整。可以说,这次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复合型的目标,目标不但要“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优化农村区域布局,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解决农产品卖难和农民增收困难”,而且还要“立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长
远发展”和“考虑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
新时期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趋势是适应国民收入增长和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高收入弹性产品对低收入弹性产品的替代。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农业结构调整是农业资源从边际生产率低的传统行业、传统产品的生产向边际生产率高的新型行业、新型产品生产的转移,这一转移无疑可以改善农业资源进而改善全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加速农业增长和国民经济发展。根据收入效应原理,农业结构调整收入效应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调整后由价格提高和市场需求量增加而形成的新产品边际收益提高的幅度,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大,收入效应越高,相反则小;同时,与调整后新产品生产占用的农业资源份额的大小也相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新产品生产占用农业资源份额越大,收入效应越高,反之则相反。农业结构调整的收入效应预示着农业自身的增长潜力。在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无法实现较大幅度向外转移的条件下,农业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可以一定程度上扩大农业部门的就业机会。
3.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结构调整的协调机制
发展农业产业化对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一件带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也为今后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新的背景。
(1)产业化经营可以提高产业整合程度和规模效益,增加农民的获利机会。农业结构调整应当超出初级生产范围,拓展纵向和横向与其他经济活动的联系,而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不同生产和经营者之间建立新型的伙伴和联盟关系,把企业界与农民群体联系起来,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改变了以往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分割现象,有利于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说,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推动粮食部门的劳动力向畜牧业转移,进而向食品工业转移,使农业摆脱仅仅提供原料和初级加工品的地位,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从而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这是一个普遍规律。我国农业结构调整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逐步实现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一体化协同发展。
(2)产业化经营可以降低农民进行结构调整的盲目性和风险。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供给结构,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发展的基本准则。然而,广大分散的农户由于自身条件所限以及市场本身的不完善,在调整供给结构时面临着许多风险。这种情况下,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户签订合同,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农民按照企业要求专事生产,企业利用其优势去开拓市场,可以有效地规避千家万户的小生产直接进入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风险。
(3)产业化经营可以促进农产品优质化、有利于质量标准的控制。在产业化经营中,企业一般都从种子、技术、收购、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为农民提供服务,并适时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而且企业一般都制订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要求农民严格执行,如一些加工企业对农民施用农药的种类、剂量、次数和时间都有严格规定,这样统一批量的标准化生产,就容易达到质量标准,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和扩大出口。
(4)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农业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分工,加快特色农业和高效农业的发展。产业化经营中,一个大的企业通常可以带动一个产业,使当地的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目前,不少地方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重点产品和产业,特色经济发展迅速,如山东的蔬菜、新疆的棉花、海南的冬季瓜菜、黑龙江的绿色食品、陕西的苹果、山西的小杂粮等,已经成为了当地的支柱产业,而这些成效的取得与产业化经营密切相关。
(5)产业化经营有利于科技推广和应用,可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促进产业升级。原因在于,一方面龙头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对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有强烈的需求,它通过多种形式与科研、教学单位结成产学研共同体,提高了科技开发水平与科技成果转化率;另一方面凭借龙头企业的实力和与农民的联系,可以很快地把科技成果直接应用到生产实际,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
三、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结构调整协调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按照统筹城乡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路考虑农业结构调整问题,就要把农业结构调整问题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着眼于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协调发展,着眼于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考虑。
1.搞好规划引导,优化农业结构和布局,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特色农业
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认真研究当地资源特点、区位优势,正确分析国内外市场需求,找准切入点,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制定结构调整的总体规划。当前要抓紧组织力量制定生态农业发展规划、优质专用农产品规划、主要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和农产品市场规划等。城市郊区尤其要注意从城市化进程中重新审视农业结构调整的内容,将农业与休闲、观光、旅游联系起来,建设一批集观光休闲、农业体验、农业科普教育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园,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田园农庄,建设一批高标准的设施农业和适应城市绿化要求的花卉园艺产业基地。边远山区要充分利用气候、植物、土壤等的多样性,紧紧围绕特色做文章,进一步挖掘传统优势产品的潜力,顺应、预测、创造市场需求,规模发展耐贮藏、耐运输的特色产品,通过发展农村经纪人、合作社、信息市场、有形市场等中间组织和订单农业的作用,提高农产品的流通能力,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
2.加强系统培训,优化农村就业结构,拓宽农业结构调整的发展空间
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是农民。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就要加大对农民的系统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以增强农民对结构调整的认识。当前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有必要对农民加强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知识的学习培训,围绕当地优势产业有针对性地加强技能培训,引导、鼓励农民按照标准化组织生产,积极发展绿色、特色农业,应对人世的挑战。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规模经营有赖于优化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结构,有赖于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这就要求农业结构调整要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齐头并进。通过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和建设中心镇、中心村,加快农村人口集聚和产业集聚,加快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加快农村人口的梯度转移,从而增加务农农民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增加农村人口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为农业规模经营和农产品成本的降低创造条件。
3.合理配置、优化、集聚资源,发展产业化经营,形成农业结构调整的强大动力
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把市场信息、技术服务、销售渠道更直接、更有效地带给农民,是推动结构调整
的重要措施。特别要以农产品加工业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要因地制宜,制定完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根据规划培育相应的紧密型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订单的合作形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以带动农民共闯市场。要不论成份论带动,培育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要加快特色绿色基地建设,全面提高农产质量安全水平。按“产业化促标准化”的思路,大力引导农业龙头企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指导农户按标准化要求进行生产。要优化农业投入机制,解决资金相对贫乏问题。要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的市场主体。
4.探索组织模式,规范运行机制,积极培育农村专业合作组织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是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载体。为了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应加强组织管理,积极培育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一是积极探索发展专业合作组织的模式。台州市发展专业合作组织的模式值得借鉴。具体做法是,第一层次是引导龙头企业、购销大户和农产品流通经纪人联合种养大户与农民组建“公司+合作组织+基地”或“公司+合作社+农民”的专业合作社;第二层次是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主体的家禽、生猪、奶业、西兰花、柑桔等产业、行业协会;第三层次是在各行业协会的基础上组建农业总商会,在更高的层次上提高农业生产加工及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二是理顺专业合作组织管理体制。最好确定一家职能部门统一管理全市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打破因多头管理而管理不力的局面,以协调各专业服务主管部门的关系。三是规范组织内部运行机制。组织内部章程没有或不健全的组织,要尽快健全和完善组织章程;对已建立系统的组织章程的专业组织,管理部门要督促其严格照章办事,处理好服务和盈利的关系,保护各方的合法利益。
5.改革农技推广体制,优化农业科技结构,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支撑
科技是调整农业结构的重要支撑,农民要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离不开科技人员的技术服务。重点要做好以下四项工作:一是各地要加大农技队伍的改革力度。围绕区域特色农业的发展,加快改革现有的农技推广体系,主动紧缩传统专业,发展充实新兴专业,建立与产业区域相适应的市场型、专业性的科技服务体系。二是转变农技推广机制。采取多种措施,制定更优惠的政策,鼓励农技人员直接创办、领办基地,以技术入股参与到农产品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种养大户中去。同时要积极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和社会力量,组建各类民营农业科研开发机构,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三是要创新农业科技结构,加强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农业科研工作要围绕农业结构调整,适应主导产业发展和品牌农产品的培育,进行技术攻关。四是要大力实施种子种苗工程。围绕支柱产业的发展,加强同农业科技院校的联系与合作,抓好良种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为顺利实施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优质种子种苗保障。
所谓新型农业技术是以新兴技术来带动农业的发展,以生物经济的非农思路来解决农业问题。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深入,我国进入了工农互补、城乡共荣的发展阶段,研究新型农业体系的技术应用体系,研究在利用常规农业技术的同时合理的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的最新成果来拓展农业新的领域。生物技术价值的主体是人,农业生产运作基本上是靠人为的进行操作,农业的发展既能满足农民的生存需求,保障农村的建设。
从社会利益和商业利益两个方面出发,农业技术的进步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生物技术主要是服从国家和民族利益进行运用和展开的。目前,生物技术界是众所注目的重要领域,被视为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对“三农”问题前所未有的重视,都是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今天的中国生物科技事业应该时刻往这一方向努力,实现生物技术的多重价值和意义。
现阶段,我国对于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技术方面,例如,光合作用机理研究,通过光合作用,促进植物的增长,提升作物的产量,有效的利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另一个就是生物固氮,通过提高微生物的固氮能力,实现DNA重组改造共生真菌,促进植物作物的根系生长。还有就是转基因技术,用转基因植物来生产具有商业价值的蛋白质及其他特殊化学性质的物质进行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了一些进展。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实现生物技术的应用,既能提升农业的生产能力,还能够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二、未来生物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实践道路
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是一项长久的事业,带来的社会价值也是巨大的,所以应该加大政府的关注力度,通过政府的强有力的财政支持和技术支持,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操作技术,对农业发展和农业生产提供新的发展道路和空间,农业生物技术产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是高投入、高风险和高回报产业。在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要正确发挥政府对生物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产业化方向的宏观调控作用。同时要积极引导和调动地方、企业、金融等力量参与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工作。
同时,积极的鼓励科技创新,加快新技术的研发,为生物技术的应用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对于有建设性的农业项目予以鼓励和支持,通过反复的实验和测试实现农业的高产高效的生产状况,保障农业技术发展的安全性和科学性。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农业生产的生物技术应用应该形成产业化,通过行业的优势互补实现双方的效益的最优化。
最后,发现生物技术的发展潜力,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行业间的发展都是具有相互性的,相互促进能够实现产业链的形成,从总体的实力上加强竞争力,带来更多的集群效应,让农业发展有更多的保障,以工业发展带动农业发展,以农业的进步来支援工业的发展。同时生物技术的应用也可以解决更多的实际应用问题,让现实问题得到更加快捷和方便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