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简述网络营销的含义集锦9篇

时间:2023-09-12 17:09:37

简述网络营销的含义

简述网络营销的含义范文1

首先需要准确的理解营销的含义。

美国的Philip Kotler曾经在他的《市场营销管理》一书中给营销下过一个定义,基本都被各国所接受。该书有中文版,但我觉得还是把英文列出来,更能原汁原味的理解营销。

The following definition of marketing was found in Philip Kotlers:Marketing Management, 7th edition, USA, 1991 :

Marketing is a social and managerial process by which individuals and groups obtain what they need and want through creating, offering and exchanging products of value with others.

据此,我可以对营销做如下理解:

1、营销是一个社会化和管理的活动过程。

2、该过程的目的是满足个人和团体的need和want。(需求need、欲望want和需要demand的定义可参考Kotler的《市场营销管理》)

3、而实现该目的,是要通过为他人生产、提供或交换有价值(value)的产品。

4、在这里,产品的概念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而营销的适用范围也包括赢利机构和非赢利组织。

网络营销来自英语:Internet Marketing,Web Marketing,E-Marketing等。冯英健先生在他的《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一书中是这些论述的:

为了理解网络营销的全貌,有必要为网络营销下一个比较合理的定义:“网络营销是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实现企业总体经营目标所进行的,以互联网为基本手段营造网上经营环境的各种活动。”

据此定义,网络营销的核心思想就是“营造网上经营环境”。所谓网上经营环境,是指企业内部和外部与开展网上经营活动相关的环境,包括网站本身、顾客、网络服务商、合作伙伴、供应商、销售商、相关行业的网络环境等,网络营销的开展就是与这些环境建立关系的过程,这些关系处理好了,网络营销也就卓有成效了。

对此定义简单做个分析,可以得出:

1、网络营销也是各种活动。

2、这些活动的目的是为实现企业总体经营目标。

3、而实现这个目标,是要通过“以互联网为基本手段营造网上经营环境”。当然,要实现这个目标还要做很多工作,网络营销只“是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

两者定义做下对比,问题就发现了:

首先,根据冯的“网络营销的核心思想就是‘营造网上经营环境’”一说,可以推论“营销就是企业营造经营环境”。但在营销学科出现以前,一样也有企业,企业一样也需要营造经营环境。而营销概念的提出,是要企业应以消费者为中心,通过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的方式来经营企业并实现企业的目标。可见,营销是一种企业经营的新哲学、新理念,但并不等同于经营本身。那些不能站在消费者和消费者需求的角度,比如站在自己的角度来经营的企业行为,就不能算是市场营销。

其次,冯认为网络营销是为了实现企业总体经营目标。而企业的总体经营目标又是什么?如何才算是实现?非赢利组织是不是无法进行网络营销?

再次,关于“网上经营环境”,冯认为是“是指企业内部和外部与开展网上经营活动相关的环境”。如何界定企业的内部与外部?而什么算是“网上经营活动”?“环境”又如何定义?

简述网络营销的含义范文2

关键词:网络经济;营销框架;构建

所谓营销框架是指用以解决或处理营销过程中所遇问题的营销组合结构。它不但含有营销的理念,而且包含了影响营销的因素,还有营销过程中的基本方案和策略。营销框架,能使企业对整个市场的营销有更多的把握,清晰地把握营销大方向,避免在细小问题上的处理偏差;营销框架,还能帮助企业家对整个市场做出判断,扬长避短,实施相对于本企业最适合的营销手段。营销框架是周围环境结合的产物,不同的环境产生的市场营销框架有所不同。本文根据不断变化的营销环境,结合当今网络流行的形势,试图构建一个适合当今时代的营销框架。

一、传统的营销思想

营销是社会生产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和阶段下的思想观念,核心是商品交换,是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创造更多的生产,保证社会处于良性循环的状态。市场营销学是一门集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它的精髓也不在局限于简单的买与卖,而是发展成为一门系统化理论和思想的学科。从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开始,生产过剩的问题就一直在上演,如何将产品销售出去以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成为迫不及待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最近几十年来,营销理论著作如云,理论不断创新。20世纪五十年代,主要以市场营销组合、产品生产周期、品牌形象、市场细分、市场营销观念、市场审计等,到了九十年代,已经发展到了网络营销、差异化营销、绿色营销及5R营销,直到现在,营销理论一直在不断的更新着。

现在的营销模式也在发展着,由传统的一个实施主体―企业,向多个实施主体发展,这样的组合不但能够降低生产风险,而且还能够带来最大量的该产品的消费。营销框架也在向多元化发展,这都是为了适应社会的新变化而产生的新的模式和方法。正是在传统营销理论基础上,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才推动了市场营销的演化与创新。

二、营销环境的变化和对营销的新要求

营销环境主要包括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且这两种环境并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主从关系,因为微观的营销环境是在宏观环境中产生的,即受制于宏观环境的变化,微观环境的因素都是受宏观环境各方面力量影响的。当前,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新变化主要有:

1、鼓励创新,营销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改革开放的20年后,中国的市场上也出现了“过剩”,不论这种“过剩”表现的是否强烈,我们都必须要认清一件事,那就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期间,改变传统的分配模式是那时急需解决的事情。营销是最直接的手段,因此如何将产品向市场推广,实现最大程度的销售,是生产商家最关心的问题。于是,应这种形势的需求,国家鼓励推陈出新,打破旧有的传统观念,将创新意识融入到生产、销售、消费等各个环节。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各个厂家的市场营销也渐渐的运用各种手段迅速占领市场,推出企业品牌。

2、网络化的兴起,使得网络广告层出不穷、更新不断

网络化的兴起,使市场营销的模式和方法不断接受着新的威胁与挑战,陈旧的市场营销方法

显然已经不太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因此商家又开始绞尽脑汁想办法与网络接轨。于是电视广告的时间限制迫使商家将大量的广告在网络上粘贴,在各大网站都竭力宣传自己的品牌,为市场营销推出新方法提供了环境。

3、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使得营销方法在现实和网络中更替

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不但给实体商铺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而且为虚拟网络购物的实现提供了途径。目前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在网络上购物,不出门就可以满足消费的需求,当然网络店铺的推广成为每个商家想法设法要做的比较难的事情。由此可见,市场营销的大环境已经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如何顺应这种形势并求得生存和发展,每个生产者都正在寻找着最佳答案。

三、网络经济背景下构建营销框架的基本思路

在营销框架的构建,科特勒早已给出了一般的模式:

市场调研市场细分、确定目标、定位营销组合执行控制

这个营销框架就是传统最初的营销框架4Ps,基于这个基本的模型许多学者提出了质疑,主要表现在:(1)这种营销框架没有关注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2)此营销框架过于独立,似乎脱离了组织或者企业的控制(3)这个营销框架仅仅从卖方的角度出发,没有将买方和市场列入进去,多适合于简单的产品交易,在崇尚服务的时代,不太合理。

后来,科特勒又对他的框架进行了补充,将4Ps发展到了10Ps,增加了一些宏观的影响因素和目标市场的选择因素,但是尽管如此,他对于营销框架的思想理念始终没有走出上述的局限。之后各个学者开始尝试更为系统和具有说服力的营销框架的构建,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王成慧和皮圣雷的研究,他们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单的整合,但是并没有将营销中的核心理念和要素进行较好的融合。本文基于对大环境的研究,综合了多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对于营销框架有一个新的认识和看法。

在这个框架中,4Ps中的内容进行了全部保留,这主要是因为这里面提到的各个方面针对组织或者企业来讲都是必须的,实用性很强的。除了这些,本文还考虑了成本与沟通,这在营销框架也是提到相对较多的要素,因为营销理念的核心是交换,但是最低的底线却是尽量不亏损,不然营销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而沟通显而易见,不论采用哪种销售手段,都离不开与消费者、供应商的沟通,它是营销中的基本要素。另外,本文注重了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在营销中的作用,将联系和回报等纳入了考虑的范畴。还有,对差异化因素的考虑,因为网络时代最主要的标志就是信息的及时性和速度的敏捷,这就对整个企业运营方式产生很大的影响,进而对产品的价格和产量,还有营销方式产生影响。因此,营销框架的构建应该包含这些要素。

具体的营销框架包含的内容,据本文分析应为:(1)市场定位。网络经济的盛行,使得市场营销的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变先前的市场定位并对现今的消费需求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从而找准适合本企业的细分市场是打开市场的第一步。(2)沟通。沟通方式的多样化以及沟通媒介的更新,都意味着沟通将成为市场营销的关键要素,通过沟通了解需求,进而满足需求,为企业创造价值。(3)产品。不用多说,产品的供应和质量保证仍然是营销中最具意义的内容,所有的营销都是基于产品而展开的。(4)价格。面对网络的冲击,价格机制更能体现市场的作用,且价格也更加丰富和透明,异质和同质产品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5)渠道。网络的发展,不但将产品的销售带到了网络中,而且也把与上下厂商、顾客的沟通也带到了无纸化的操作中,保存沟通内容对于企业改善产品、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有很重要的意义。这就给营销渠道的转变创造了条件。(6)组织结构。企业的组织结构随着虚拟网络的建立使得企业中的人员数量和素质要求出现了不同的变化,因此就需要构建新的组织结构以适应这个新的时代。

综上所述,在我国的经济环境和国际正在逐渐接轨的过程中,网络的飞速发展给营销带来了挑战和威胁,同时也带来了机会和发展。重新构建适合网络经济时代的营销模式也会给市场营销带来新的定位,从而促进各个企业的关联、监督和运营。

参考文献:

[1]毛恩荣.网络经济上收益递增的原因分析[J].时代经济,2007(3)

[2]杜培培.“蓝海战略”之我见 [J].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07(17)

[3]孙大鹏,汪波.动态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3)

简述网络营销的含义范文3

[关键词]信息科学;信息技术;旅游;交叉研究;系统综述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3)01—0114—15

1 引言

旅游领域正在经历着一个以商业实践和研究活动为平台的迅猛发展期,对于旅游研究者而言,把握领域最新研究进展、了解已被研究的内容以及思考未来的研究方向是非常重要的。在我国的旅游研究中,针对各种研究主题的综述性研究非常丰富,然而信息科学与旅游的交叉研究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交叉研究或跨学科研究一词源于1926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伍德沃斯(Woodworth)创建的英文形容词:interdisciplinary(跨学科的),指超过一个学科范围的研究活动。信息科学是一种横断科学与方法科学,在信息科学所涉及的4个方面研究中:(1)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系统、信息获取与处理;(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3)控制理论与工程、系统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与智能系统;(4)半导体科学与信息器件、信息光学与光电子器件、激光技术与技术光学,其中3个方面都与旅游研究在研究对象上发生交叉(如旅游博客数据挖掘、旅游推荐系统),且旅游研究也不断采用信息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去解决问题(如人工智能在旅游预测中的应用、计算机仿真在游憩行为研究中的应用),体现了交叉研究和跨学科特征。信息科学与旅游的交叉研究客观存在,且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

旅游研究一直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吸纳着其他学科的营养;信息科学与旅游研究的交叉与融合为解决旅游领域的新矛盾、新问题和探索新规律、新原理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是信息时代旅游发展的产物与趋势。信息科学与旅游的交叉研究无论对旅游学术研究还是对旅游业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研究进展应得到关注与重视。

已有关于信息科学与旅游交叉研究进展的综述研究川没有体现出两种研究的“交叉”性,即信息科学研究中有哪些以旅游为研究对象或者解决旅游领域的问题?旅游研究中涉及哪些信息科学方法与技术应用?这些问题的回答对于研究者广泛与深入开展信息科学与旅游的交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较为全面地阐述信息科学与旅游研究之间的“交叉性”,本文采用系统综述方法对该交叉领域最近12年发表的文献进行了搜集、筛选、整理、归纳与分析.以期帮助相关研究者了解这一交叉领域的主要研究问题及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深入研究有所借鉴与启发。

2 系统综述方法

系统综述(systematic review)又称系统评价,起源于医学领域,是指在复习、分析、整理和综合原始文献的基础上进行的二次研究方法,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逐步应用于社会学、教育学、图书情报等领域。系统综述可被精确区分为两种类型:(1)定性系统综述,原始文献的研究结果被分析与总结,但未经统计学合并;(2)定量系统综述,又称元(meta)分析或荟萃分析,应用统计学方法对若干个研究结果进行定量统计合并的过程。在某些不强调或较难实施统计学合并的研究领域,直接将定性系统综述称为系统综述,将其作为一种对某研究问题、主题或现象的可获得的所有研究进行评价和解释的方法,目标在于通过一种可信的、严格的以及可审计的方法来提供公正的研究评价。信息科学与旅游科学的交叉研究属于较难实现统计学合并的研究领域,因此本文采用定性系统综述方法,简称系统综述。

本文关于信息科学与旅游的交叉研究的系统综述研究包含如下步骤:

(1)确定研究问题

为了全面了解与分析信息科学与旅游的交叉研究现状,本文确定了如下系统综述的研究问题:①信息科学研究中面向旅游的研究主要有哪些方面?②旅游研究中与信息科学相关的研究主要有哪些方面?③信息科学与旅游的交叉研究有哪些趋势?

(2)确定文献搜索策略

基于所确定的研究问题,设计如下文献搜索策略:

①搜索工具与数据库:采用Google Scholar、IEEE Xplore、ScienceDirect;

②搜索关键字:采用关键字组合“tourism”AND(“computer”OR“communication technology”),即“旅游”与“计算机”或“通信技术”同时出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信息科学研究领域中最为活跃的方向之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科学与技术在信息科学研究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经过反复搜索测试,“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作为关键字与“旅游”进行组合搜索,搜索结果能够较为全面地覆盖信息科学与旅游的交叉研究,实现本文系统综述的研究目标;③搜索的时间范围:2000年之后。

(3)文献搜索

按照上述搜索策略分别在3个工具与数据库进行搜索。Google Scholar显示共有54500条结果(2011年12月22日),其只提供最相关的前1000条;IEEE Xplore(搜索字段为“摘要”)共搜索到46条结果(2011年12月24日);ScienceDirect(搜索字段为“题目”或“关键字”或“摘要”)共搜索到36条结果(2011年12月24日)。

(4)文献筛选

在上述搜索到的条目中,按照表1所示的文献入选和剔除标准,筛选用于本文系统综述的文献。

表1所示第一步完成后共有512篇文献入选。第二步经过多次逐步细化筛选,最终确定用于本文系统综述的入选文献共245篇,其中期刊论文158篇,会议论文87篇。245篇文献来自106种期刊和58种会议,文献来源分散且涉及领域广泛,有关文献来源、作者等的定量分析结果已另文撰写,本文则侧重对系统综述研究步骤(1)所确定的研究问题的回答。

(5)分析与完成报告

根据系统综述研究步骤(1)所确定的研究问题,对入选文献进行分类、分析与总结。分析结果见下一章节。

为了分别回答问题1与问题2,本文需要将入选文献划分为旅游研究和信息科学研究两种视角,分别简称为旅游类研究和信息类研究。而事实上,当两种研究产生交叉与融合,进行上述严格区分是较为困难的。为此,本如下处理:

(1)按照文献来源所属学科范畴进行划分,如来源于Tourism Management及《旅游学刊》的文献则划入旅游类,来源于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及《计算机工程》的文献则划入信息类;

(2)按照期刊载文的学科范畴划分,如《华东经济管理》刊载旅游类文章,则归为旅游类,《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刊载信息技术类文章,则归为信息类;

(3)按照入选文献的具体内容划分,一些综合性期刊无法直接确认属于哪一类,则阅读入选文章原文,如果偏重人文社会学视角,则归入旅游类;如果偏重信息科学及技术视角,则归入信息类。

由此,经管类、电子商务、地理类等期刊归入旅游类中,测绘类期刊归入信息类中;两类分别含有入选文献147篇和98篇。

3 综述结果与分析

3.1问题1:信息科学研究中面向旅游的研究主要有哪些方面?

“面向旅游”并不特指专用于或专门针对旅游的研究,而是指其研究问题由旅游领域而产生,或者旅游是其最为典型的应用。面向旅游的信息科学研究几乎涉及了信息科学研究范畴的各个方面,而许多研究领域更是体现了信息科学领域较新及较前沿的研究方向与热点,如表2所示。面向旅游的信息科学研究中最受关注的研究主题是应用系统、人工智能、地理信息系统、移动应用、推荐系统以及语义网与本体等;而Web服务、虚拟现实、普适计算、计算机仿真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关注。下面对表2排序前10的研究主题的进展情况进行详细阐述。

3.1.1

应用系统

应用系统指面向各种终端设备,如电脑、手机、PDA(掌上电脑)、电话等使用者的可用人机交互系统,也包含网站(Web)应用系统。本文为了强调移动应用和推荐系统两类特殊的应用系统,在本类研究主题统计中将其排除,另列类别。应用系统研究占据了面向旅游的信息科学研究的较大比重。一方面是因为信息科学向旅游研究中进行渗透的最初方式正是其在旅游行业中的实际应用;另一方面是人选文献中我国研究占据较大比重且较集中于该类研究。

应用系统的相关研究可分为:①战略设计或实施建议,如航空业信息技术应用战略与战术研究,以及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旅游组织实施电子商务的建议;②技术架构设计,如基于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SOA)的旅游资源信息服务模型研究;③系统设计与开发,如一种智能旅游行程导航系统,以及四川、山西和赣东北等目的地或区域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3.1.2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面向旅游的信息科学研究较多采用的方法与技术,可将相关研究分成以下几个方面:①推理,即采用人工智能推理技术支撑各种应用系统,如基于贝叶斯网的旅游行程推理;②数据挖掘,如旅游突发事件预测预警、消费者特征分析、基于机器学习的旅游博客观点挖掘以及数据仓库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③主体(agent),如主体旅游者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并向旅游者进行旅游推荐弛;④评价,如基于神经网络的上海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⑤决策支持,如旅游目的地选择决策支持系统。

3.1.3地理信息系统

旅行活动是一种人地关系,地理信息是设计与开发各种旅游应用系统的重要信息资源,地理信息系统就是为这些应用系统提供地理信息使用接口的重要支撑系统。个性化目的地推荐系统、基于短信服务的餐馆推荐系统、导航系统、位置服务系统、旅游资源监控预警系统以及古建筑信息系统等应用系统都离不开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撑。上述“应用系统”主题研究中,几乎所有面向目的地与区域的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都离不开地理信息系统。有关旅游地理信息系统本身的研究也较为活跃,如雅安市WebGIS(万维网地理信息系统)的实现研究、基于WebGIS的旅游地理信息系统研发以及泰山三维(3D)地理信息系统的研发。

3.1.4移动应用

移动通信技术,特别是移动终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面向旅游者手持终端(如手机、PDA)的各种移动应用得到了迅猛发展。相比较于传统的计算机应用,移动应用较好体现了旅游以“人为中心”而不是计算机为中心的理念。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面向旅游者服务的信息推送与搜索、导航、实时路线及目的地推荐;并向普适计算的方向进行扩展,如手机电子门票、基于全球定位系统的车辆监控与导航以及手机与环境之间的交互游戏等。除了面向旅游者服务外,移动应用研究还包含面向旅游研究者、旅游公共管理与服务部门以及旅游企业的旅游行为数据采集与分析,如可通过基于手机数据的散客流分析,对目的地住宿的可容纳量进行估算。移动应用中与位置信息相关的应用也被称为位置服务,如位置信息服务、导航以及实时路线推荐等。

3.1.5推荐系统

推荐系统是为解决互联网“信息过载”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个性化服务,帮助用户从大量信息中发现其可能感兴趣的或者满足其需求的资源,如信息、服务以及商品等,并自动生成个性化推荐。目前,推荐系统在旅游中的典型应用为旅游行程规划,可面向旅游电子商务用户,也可面向互联网用户;可规划旅行的时间、地点以及活动等全套行程规划引,也可推荐旅游目的地、餐厅以及住宿等。推荐系统主要采用人工智能、语义网、移动应用、定位与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相关研究还涉及用户个性语义模型、系统架构设计等方面。

3.1.6语义网和本体

语义网(semantic Web)是传统网站的一种扩展。在语义网中,信息具有明确的含义——语义,人类语言与机器语言之间能够相互理解,机器能够自动地处理和集成网上对于人而言可用的信息,使得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变得像人与人之间交流一样顺畅。本体(ontology)是用来描述网络文档中术语的明确含义及其之间关系的技术,能够实现语义网信息处理的自动化,提高网站搜索的准确性以及网站服务质量。旅游领域是语义Web与本体研究的问题来源与典型应用对象,如基于语义Web与本体技术的旅游中小企业间信息交换、动态生成客户供给的客户关系管理、旅游网站信息系统、旅游目的地管理系统以及旅行推荐系统。这些系统能够对旅游领域知识进行本体表达,从而集成对于用户有用的或者满足用户需求的语义信息;其中,旅游知识域的本体表达、行程规划的语义信息推理是实现这些系统的关键技术。

3.1.7Web服务

Web服务(Web services)是Web上数据和信息集成的有效机制,是解决Web上各种应用系统高维护与更新代价的最为合理的解决方案。因此,Web服务在旅游中主要用于信息集成、交换以及系统之间的互操作。Web服务技术对于旅游目的地管理而言非常重要,能够实现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与旅游企业之间以及目的地旅游企业之间的异构数据交换、共享以及集成。Web技术还是Web推荐系统的重要技术之一,能够获取推荐系统所需的动态与实时的万维网数据。

3.1.8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主要用于旅游目的地、景区、景点的市场营销。国内的相关研究集中于旅游目的地、景区及景点等的虚拟展示,如西安市360度全景虚拟旅游系统、北京妙峰山古建筑群的网络虚拟漫游系统、村镇民俗旅游资源的立体展示。郑鹏等认为这是一种旅游产品的虚拟试用体验。而国外的相关研究则侧重于游客的现场体验,特别针对历史文化遗产与遗迹,如意大利的PEACH(personal experience with active cultural heritage,个性化体验活动的文化遗产)项目针对提升游客在博物馆对于文化遗产的体验以及马来西亚凯利城堡(Kellie’s Castle)的虚拟旅游原型研发。虚拟现实技术在旅游中的应用还包含了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如十三陵景区的虚拟复原。

3.1.9普适计算

普适计算模式下人们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进行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由于移动终端设备及其应用的发展,普适计算在旅游研究中非常活跃,如一种面向移动终端的基于旅游本体的信息广播与推送方法研究,用以解决传统移动终端对于旅游者需要花费昂贵的“漫游”网络连接费用以及需要主动获取信息等问题;一个面向德国雷根斯堡(Regensburg)游客的移动终端游戏的设计与应用,游客可以通过在空中晃动手机来与游戏中的历史人物沟通,该游戏以一种有趣的方式向游客介绍雷根斯堡的历史。普适计算是我国目前形成研究热点的物联网应用的基础理论与技术之一。

3.1.10计算机仿真

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中面向旅游的研究包含基于概率统计方法对上海旅游服务系统顾客满意度进行仿真以及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对新度假制度对城郊旅游的影响进行仿真等。

3.2问题2:旅游研究中与信息科学相关的研究主要有哪些方面?

旅游研究中与信息科学方法与技术相关的研究范围较为广泛,表3显示本文入选文献中归入旅游类的研究主题共有43种。其中最受关注的研究主题是电子商务、网站评估以及在线消费者行为。人工智能、移动通信、地理信息系统等信息科学方法与技术在旅游中受到了相应重视。旅游网站空间、系统评价、网络营销、应用系统以及正在大范围普及的Web 2.0互联网应用模式也受到了旅游研究的重视。信息科学领域中的某些前沿研究也在旅游研究中得到了关注,如计算机仿真、推荐系统、Web服务、语义网与本体。

进一步对表3各类主题的文献内容进行剖析与归纳,可以得到以下旅游研究中与信息科学方法与技术相关的6个研究范畴:

3.2.1信息技术对旅游的影响

信息技术对旅游的影响研究主要包含信息技术对旅游产业的影响与信息技术在旅游中的应用影响两个方面。其中,信息技术在旅游中的应用影响又分为现状研究、作用研究、影响因素研究等方面。

信息技术对旅游产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对传统旅游产业价值链的重构上,集中表现于电子商务对旅游产业的影响、新型电子中介(供应商、互联网门户网站、拍卖网站、数字电视、移动商务等)对传统电子中介(计算机订座系统、全球分销系统等)的影响、信息技术对分销渠道的影响。

信息技术在旅游中的应用现状研究主要侧重于旅游企业,如电子商务在北京旅游企业中的应用现状、土耳其旅行社对互联网的使用情况、爱尔兰旅游中小企业和乡村微型住宿业对信息技术使用情况的分析、南非中小旅游企业对于信息技术使用的状况研究。

信息技术对旅游的作用研究既包含旅游企业整体层面,如信息技术对埃及中小接待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知识管理对于澳大利亚旅游业的作用等;又包含旅游企业的某项具体功能,如信息技术应用对于泰国酒店运营效率的作用;还包含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方面,如计算机技术对于泰国古建筑重建的重要作用。

信息技术应用的影响因素研究对于旅游业如何有效应用信息技术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相关研究包含:①电子商务的应用影响,如泰国旅游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影响因素、酒店业应用电子商务的影响因素②网络营销对旅游企业的影响,如互联网广告对旅行社运营的影响;③旅游企业对技术应用的态度,如希腊旅行社对互联网技术的使用情况与态度;④旅游者对信息技术使用的态度,如游客在度假时是否愿意使用基于技术的信息、影响旅游者使用互联网进行旅游规划的因素。

3.2.2信息技术在旅游中的应用模式

目前,信息技术在旅游中的应用模式研究主要集中于电子商务模式、网络营销以及Web 2.0。电子商务模式的相关研究有区域旅游电子商务开发计划研究、旅游电子商务模式现状与趋势研究、旅游电子商务模式以及运营模式研究等。

网络营销是除了电子商务之外信息技术在旅游中最主要的应用模式。网络营销研究多围绕网站展开,如英国农村接待企业网站营销现状研究、塞尔维亚旅游网站网络促销现状和形式研究、美国旅游官方网站网络营销使用分析、旅游目的地营销组织网站的客户需求研究。此外,在线葡萄酒旅游以及在线客户关系管理都是一种网络营销方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Web 2.0作为一种新型的互联网应用模式受到了旅游领域的高度关注。相关研究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①营销,即基于Web 2.0的网络营销方式,这是目前旅游研究领域最为关注的方面,如Web 2.0对克罗地亚旅游产品的营销作用研究、博客对于旅游市场营销的中介作用;②旅游者行为与服务,如Web 2.0下网络旅游消费行为模式及旅游网站应用研究、基于Web 2.0的用户个性化定制研究以及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微博“旅游情感”数据挖掘;③网站分类,如Web 2.0旅游网站的分类机制研究。

此外,面向产业价值网络的四川旅游信息资源整合推进模式和机制是一种信息技术在旅游中应用模式的有效探索。

3.2.3信息技术在旅游中的应用评价

网站评价是信息技术应用评价研究中最主要的内容。从评价对象上看,相关研究涉及官方旅游网站、目的地营销组织网站、各国及地区旅游网站;从评价内容上,包含有效性评价、可用性评价、使用分析、功能分析、网站设计、网站旅游本体分析、游客价值以及网站访问者分析等;从评价方法上有调查法、启发式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法、内容分析法、网站日志分析法、领域本体分析法等。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应用在旅游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针对移动应用系统的评价研究也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如从用户角度对移动应用进行评价、各种移动旅游者指南功能与可用性评价。

3.2.4信息社会视角的旅游研究对象

较传统旅游研究对象,如旅游资源、旅游企业以及旅游者等,信息社会视角的旅游研究对象发生了扩展,如从旅游者的地理时空变化扩展到了在线旅游者行为变化,从旅游资源的空间格局扩展到了旅游网站的网络结构等。

在线旅游者行为研究中最受关注的是消费行为研究,如消费影响因素与满意度、忠诚度与推荐行为、在线分享行为。随着社会网络的形成,在线旅游者的情绪研究得到关注,如通过旅游者在论坛、博客(微博)上的评论分析旅游者情绪,相关方法包含内容分析、统计与语言学分析、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以及数据挖掘技术等。一项研究还将旅游者的博客进行了计算机可视化,用来辅助其他旅游者的旅行计划。此外,旅游目的地营销组织网站的旅游者在线行为也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目的地地理尺度的旅游网站空间结构也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主要包含方法研究与案例研究。方法研究有统计方法以及网络拓扑图方法等;案例包含欧洲、意大利厄尔巴岛]以及河北省等。

旅游虚拟社区是社会信息化背景下形成的新型社区,部分旅游研究者对其给予了关注,如针对具有中国文化背景的芒果社区网(Mango)的综合性研究。

3.2.5社会信息化下的旅游研究方法

社会信息化下的旅游研究方法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指传统旅游研究方法可借助社会信息化背景进行扩展,如网络调查方法扩展了传统现场发放问卷的调查方法;基于射频识别(RFID)与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的追踪系统扩展了传统旅游者游憩行为问卷调查方法,并提高了数据的精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RS&GIS)技术可提高旅游资源监测的准确性等。

二是指旅游研究方法对于信息科学方法与技术的借鉴。人工智能是旅游研究中采用最多的信息科学方法与技术,其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需求预测,如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西班牙巴利亚利群岛旅游时间序列预测、遗传算法在旅游需求预测中的应用、模糊时间序列及灰色理论在短时间序列旅游需求预测中的应用以及人工智能方法与其他预测方法的比较;②在线行为分析,如基于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的在线消费者行为数据挖掘;③基于主体(agent)的旅游系统仿真研究,采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重要分支——多主体系统(multi-agent system,MAS)对多层面、多地理尺度旅游系统进行计算机仿真,探索旅游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规律,如基于多主体的旅游空间结构演化研究、旅游者在目的地以及景区范围的动态性研究。

计算机仿真方法与技术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也受到了旅游研究者的关注,具体研究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①预测,如旅游收入预测;②旅游经济研究,如区域旅游经济系统动力学分析;③旅游主体行为研究,如上述人工智能研究中基于主体的旅游系统仿真研究。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信息科学与地理科学的交叉研究领域,作为旅游研究的一种研究方法或工具,主要被用于旅游资源评价。

3.2.6旅游领域中的信息科学研究

随着移动终端设备在旅游者中的普及,旅游研究者对移动应用的相关研究给予了较大关注,如上下文适应的移动应用体系框架设计、上下文相关的信息推动服务系统设计以及用于博物馆导游的多媒体技术研究。语义网与本体是信息科学的前沿领域,但由于其对于提升面向旅游者的网络服务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受到了旅游研究者的关注,如用于搜索引擎的旅游域语义表示研究。智能系统作为信息科学的前沿领域,在旅游研究中也受到了关注,除了综述性研究外,还出现了有关智能系统设计方面的研究。

应用系统的规划建议与系统结构设计是旅游研究者较为关注的信息技术研究,如基于知识管理视角的目的地管理系统设计。而其中以我国的相关研究为最多,如赣东北网络旅游信息系统研究、上饶市旅游资源信息系统。

数字旅游是一种典型的旅游与信息技术的综合叉研究主题,在我国旅游研究领域受到了关注,既包含了偏重技术的研究,如数字旅游的体系框架,也包含了围绕数字旅游系统建设的保障体系研究,如相关政策法规方面的研究。

3.3问题3:信息科学与旅游的交叉研究有哪些趋势?

尽管信息科学与旅游的交叉研究在近12年间经历了快速发展,但其仍然属于新兴交叉学科,其发展需要相关学者更为广泛与深入的探索研究。在本节,笔者在对最近12年信息科学与旅游的交叉研究进行系统整理的基础上,通过捕捉旅游类与信息类研究共同关注的研究主题(表4),以及基于笔者对信息科学以及旅游研究趋势的把握,找到信息科学与旅游交叉研究中的研究重点,其反映了两类科学的交叉发展趋势,或者研究者们重新认识某些对该交叉领域的发展来讲非常重要的问题。以下分别对它们进行阐述:

3.3.1人工智能在旅游领域的深入应用

人工智能方法与技术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高级阶段,研究如何应用计算机的软硬件来模拟人类某些智能行为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涉及知识表示、自动推理和搜索方法、机器学习和知识获取、知识处理系统、自然语言理解、计算机视觉、智能机器人、自动程序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内容。尽管目前人工智能在旅游中的应用以旅游需求预测最为成熟,然而其相关理论、方法与技术并没有在旅游领域中得到充分应用。如何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方法与技术来有效处理与使用旅游数据、信息与知识,深入挖掘旅游者、旅游公共管理与服务部门以及旅游企业的特征、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决策支持,是信息科学与旅游科学交叉研究中较为迫切与前沿的问题。

3.3.2基于语义网与本体的旅游推荐系统

语义网与本体研究是信息科学领域的前沿领域,是海量网络信息之间相互理解的基础。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传统面向旅游者的“线下”服务扩展至“线上”,包含以传统计算机为中心的和以新兴各种移动终端为中心的“线上”服务,“线上”服务质量对于信息时代的旅游者体验是非常重要的。基于语义网与本体技术的旅游推荐系统正是提升网络服务质量的有效方法与工具,如何将语义网、本体技术以及旅游推荐系统进行理论、方法以及应用上的有效集成,使其对旅游者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是信息科学与旅游科学交叉研究中的另一个前沿问题。

3.3.3

普适计算与旅游(物联网、移动互联与旅游)

普适计算是我国目前形成研究热点的物联网应用的基础。随着移动终端设备及其应用的发展,传统以计算机为中心的网络服务扩展至以移动终端一旅游者为中心,基于普适计算模式的连接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的物联网以及各种移动应用系统在旅游研究与实际应用中得到了重视。然而,无论是普适计算还是物联网,在信息科学研究中都是前沿领域,存在许多未解问题,因此,普适计算以旅游领域为问题域或典型应用,将同时有助于其本身以及旅游问题的解决。

简述网络营销的含义范文4

中国的二、三线本土品牌则不存在这个问题,在国外品牌因为语言障碍未能快速拓展其线下实体店时,他们则活得游刃有余。许多国外品牌刚到二、三线城市开店时,就像去了潘多拉星球,进入完全陌生的方言语系和思维逻辑,运营一波三折。

那么为什么在网络中更容易进行全国性的品牌推广呢?

因为网络语言比较统一,有自己的特点,特别是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网络语言变得更加个性化、个人化和开放,交流和传播更为迅速。你要深刻理解这些特点,找到所谓的网感!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是:品牌在网络中开始被消费者定义。品牌不再像以前那样,定位后单向传播来形成,品牌的形成过程会不断被消费者重新定义和修正。如果你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个特点,有效引导,就非常有可能引发品牌危机以及品牌识别模糊化!

例如iPhone做了这么多的推广和网络营销,那么多人在使用iPhone追新款,那么你知道它的屏幕尺寸是多大?用的处理器是多少赫兹?有多厚?多重?这些问题,即便对iPhone有着狂热迷恋的女性消费者也一无所知。

在北京到处可见的公交站牌iPad2的广告,整个画面就是两根手指轻轻捏着抬起iPad2的一端呈15度,在右上方仅有iPad2这几个字,没有任何广告语和再多一个字或标点符号。这对于许多品牌来说都是不可思议的,按照常规的广告标准来看,简直是失败透顶。

多数国内品牌的广告恨不得把100%全棉免洗,某某知名设计师设计,用的是什么工艺等大量信息包含其中。但消费者根本无法有效记忆这么多信息,特别是在网络时代,他们更愿意主动去获取信息,而不是被单向灌输。无论是获取新闻,还是在论坛发起话题引起讨论,抑或是通过微博进行多层次的传播讨论,这种主动获取信息的习惯由于网络应用的多样性和易用,都变得更加容易。

这样一来,品牌广告更多的目的是引起消费者在网络上的二次讨论和搜索。你要做的,是在广告出来之前,先通过网络营销推广手段做好引导和铺垫。这种铺垫,一方面是品牌的自我描述和说明,另一方面是引发消费者的议论或提问。

简述网络营销的含义范文5

有描述新事物的新词汇, 有为便于输入而形成的缩略词, 还有走向世界通用的符号语言。这些英语新词汇具

有词义通俗易懂, 生动贴切, 简洁易记, 输入快捷的特征, 还具有一定的隐喻性。网络英语新词的语义呈现和

更新速度快、数量多。

关键词: 因特网; 英语; 词汇; 特征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opularity of internet, engl ish thereupon develops and changes as main language in

internet. newvocabulary of english on internet has a new vocabulary which either describes the new things, or the newly formed

abbreviation for easy inputting, or the common symbolic language of the world. newvocabulary of the english has the character of

easy- to- understand, vivid and proper, succinct and easy to remember the meaning of a word and swift input. it also has certain

metaphor nature. the semanteme of the english neologisms of network appears and upgrades fast and in large quantity.

keywords: internet; english; vocabulary; characteristic

21 世纪人类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 因特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有力的推动者, 推动着人类

社会走进一个新的时代。社会的发展、进步是语言发展的重要土壤。随着因特网的发展与普及, 英语

作为因特网上的主要语言也随之发展变化。

一、因特网上的英语新词汇

自因特网产生至今,大约生成了1000 多个英语新词汇。这些词汇主要有以下几种。

( 一) 描述新事物的新词汇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一系列新技术的出现, 人类的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些新事物。这些新事物

与计算机技术密不可分, 描述这些新事物的词汇在网络中产生并开始被广泛应用, 如knowbot,

mailbot, infobahn, coopetition, e- mail, infwindow, internet, internet, download, netspead 等。这些新词汇的

构词法有混成词, 如interpedia, telnet 等; 也有复合词, 如multimedia, homepage, componentware 等。

在对新事物的描述过程中, 有时旧词直接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使其词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这成为新

词中的一大类。如mouse 原为“ 老鼠”, 在计算机技术中表示“ 鼠标定位器”; flame 原为“ 火焰、激情”, 计算

机技术中表示“ 不良信息”; antivirus program原为生物学中的“ 抗病毒素”, 计算机技术中指一种“ 反病毒

程序”。

( 二) 为便于输入而形成的缩略词

因特网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同时沟通的方式也主要以文字为主。网络沟通的这一特点, 使

输入速度成为影响人们沟通的一大问题。在网络聊天或发送电子邮件时, 为了加快打字速度节约交

谈的空间和时间, 出现了许多新的英语缩略语和不规范拼写。

缩略语是因特网语的一种主要的构词手段, 它们具有造词简练, 使用简便的特点, 具有很强的生

命力。缩略的语句一般为常用的起衔接作用的短语, 即使初次触网的人不明白其含义, 也不会对理解

对方的意图影响太多。这些缩略语通常很快就会被广大网民所接受。这些词语的缩略方法主要有以

下几种:

1. 同音借用缩略法

英语重形, 汉语重意, 而因特网语重音。根据词汇或句子的读音进行简化改写成为因特网语所特

有的一种构词方法, 如ic 表示i see , y 表示why, u 表示you 等。还有一种就是词组仅按照发音来描述, 而不再有一一对应的替代字母。如icq( i seek you) 中seek 的尾音k 和you 结合在一起用发音

相同的字母q 来代替。

2. 开头字母缩略法

开头字母缩略法用每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 通常大写) 进行组合来取代该词组或短句, 是因特

网语中最为常见的, 也是最令初上网者费解的。其中, 既有一个字母代表整个单词的, 也有一个字母

代表部分单词的缩略词。如iow( in other words) , lol( laughing out loud) , btw( by the way) , tla

( thanks in advance) , asl( age sex location) 等。

3. 截短缩略法

为了输入方便, 网友们有时还会截去词尾、词头或者去掉元音, 写出了一些新的缩略词。截词尾

的如hang on a sec=hang on a second, rep=reputation。有的单词甚至截至只剩第一个字母, 如

p=pardon、g=grin or giggle。截词头的如cause( 或cuz) =because、m=am, 截词头在因特网语中似乎比

较少见。去元音是指去掉词语中的元音字母, 只保留辅音中发音突出、外形明显的那些字母。如

“ msg”表示message“、pls”表示please“、ppl”表示people“、thx”表示thanks 等。这有点类

似汉字输入法中智能abc 中的联想输入。

4. 借用数字缩略法

因特网英语中有一种特殊的缩略形式, 即用数字替代重复字母或同音数字代替某一字母, 可以

把它称之为数字缩略语。这是缩略语的一种新动态, 也是因特网英语的新事物。例如b2b(商家与商

家, business to business)、3w(万维网,world wide web)、4p's(4p 营销策略。电子商务中的一种营销术

语, 包括product, price, place, promotion); 4c's ( 4c 营销策略。电子商务中的一种营销术语, 指

consumer's wants and needs, costto satisfy wants and needs, convenience, communication) 、3a( 3a 服务,

anyone, anytime, anywhere) 等。

( 三) 走向世界通用的符号语言

伴随因特网发展, 还生成了一些具有英语特征的象形词, 如用“ {}”表示拥抱“, $- )”表示贪婪,

“ x=”表示希望成功“, xoxo”为拥抱和亲吻“, zzz”即无聊或在睡觉等。由字母构成的符号语言通常

是表意的, 但在某些大型正规的聊天室的配置下, 一些单个字母也可表达情感。如在hotmail 中, 上网

者键入一个左括号, 一个特定字母和一个右括号, 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图象效果出现。例如, 键入

“ ( r) ”, 就会出现一朵玫瑰花( 因为r 是rose 的意思) ; 键入“ ( g) ”, 则会出现一个礼物盒子( 因为g

是gift 的意思) 。日本人也创造了一些此类词汇, 并在互联网上得到了认可, 如用“ @^- ^@”表示脸上泛

红。这些词汇首先在英语网络中出现, 逐渐被网民所接受, 成为一种特殊的没有读音的符号语言, 形

象地表达着人们的思想。

当然, 字母和字母组合的表达力非常有限, 且与不同的聊天室的设置相关, 因此, 在这里就不做

进一步讨论。可以预计的是随着网络的发展, 很可能会出现统一的字母表情符号。

二、因特网上英语新词的特征

语言的动态发展过程满足人们交际需要, 也体现了语言与社会、认识与交际的密切关系。网络

英语正是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日益丰富、逐渐发展起来的, 并体现着媒体的普及和科

技的进步。网络英语是网络文化的产物, 符合了语言的发展规律。网络新词的语义具有生动贴切、简

练明确特点, 在网络交流中更能表达人们的思想或观点, 也更容易被人们接受。

( 一) 词义通俗易懂, 生动贴切

网络交流毕竟不同于面对面的交流, 交流者交换信息只能凭借文字, 不能借助身体语言, 这就要求网络英语新词汇必须是通俗易懂的。它的构词法应该是大家所熟悉的, 即使阅读者以前没有接

触过的词汇, 大部分也可以根据熟悉的词汇推测出来。网络英语的通俗性主要反映在其构词方式大

量地使用派生和合成, 使得上网者只需了解词缀的意思, 便可推断出并掌握由此派生出来的大量的

新词, 如cyber 来源于希腊语, 意思是舵手, 可理解为“ 电脑、网络”或音译为“ 赛博”, 由cyber 派生出

来的词有cyber activist、cyber addict、cyber attack、cyber cop、cyber brain、cyber surfing 等。网络英语中的

合成词数量丰富, 种类繁多。许多新词都是由普通单词与具有特定含义的单词组合而成的, 其新的

语义同样通俗易懂, 极易理解记忆。如web 原意是“ 蜘蛛网”, 引申为网络, 其合成的词有webmaster、

webster、webzine、web site 等。

网络上人们除了使用一些副语言符号来表示语调和情感外, 还常借用一些词汇来描述一些非

语言行为, 如描述网民的动作、情感和体态等。人们面对的是冰冷的屏幕, 用语言来描述网民的动

作、情感和体态, 有着纯文字无可比拟的作用, 可以使网络更具人情味, 更为生动和吸引人, 更接近

实际的交流。如“ haha”表示笑“, lol”表示大笑“, smile”表示微笑“, rose”表示送上的玫瑰“, rotfl”

表示笑得打滚“, //jump”表示高兴得像小孩子似的在聊天室里蹦蹦跳跳“, //think”表示歪着头想了一

下“, //praise”表示对大家说“ 果然高明, 佩服, 佩服”等。

( 二) 简洁易记, 输入快捷

很多新颖别致的网络词汇是利用常用的词根及词缀, 按构词法规律, 进行创造性重组构成的。

这类词汇具有言简意明, 易于解读, 便于记忆的特点。简洁、易于记忆的网络英语使网民们无须记忆

冗长繁琐的术语或行话, 有效提高键盘输入信息的速度, 利于网络信息的传播。

网络英语的简约性主要体现在网络上涌现的大量的缩略词汇上, 缩略构词法造词简练, 使用简

便, 比较口语化, 不太正式, 缺乏被社会其他领域广泛接受的使用规则。但由于其通俗易懂、简单明

了、易于记忆和传播, 因此, 这类缩略语在网际交流中被网民一致认可并广泛接受和使用。这些词汇

的共同特点是形式简洁、词义单一, 没有丰富的联想意义。

缩略语的使用不仅可以简化文章, 节约印刷空间和阅读时间, 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输入速度,

从而适应计算机科学和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要求。因此, 为了提高输入速度, 网络英语还经常会忽

略首字母的大小写。

( 三) 隐喻性

隐喻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理查兹( richards) 曾经说过“, 隐喻是人类‘ 语言无所

不在的原理’”。p.f'ontanier( 1830) 对隐喻的认知特性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 他指出隐喻就是将某类

事物看作另一类事物。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体现了隐喻特征, 任何一种以一类事物去体会另一类事

物的方式都叫做隐喻, 网络语言自然包含其中。网语的主要构词方式正是以一范畴的事物去说明另

一范畴的事物, 无论是数字范畴的数字网语, 还是符号范畴的符号网语以及网民自创的网络语言都

体现了其隐喻性, 体现了网民认识世界的通常的认知形式。

网络新词汇常依赖人们熟悉的词汇, 借助词汇的比喻意义, 激发读者的联想与想象, 彰显出新

旧事物或观念的相似点或相关性, 赋旧词以新义, 创造出形象生动、喻意丰富的描写新事物、新观念

的词汇。网络英语中包括许多专业的网络技术词汇和计算机词汇。这些词汇在一定程度上属于科技

语言, 所以, 网络英语也就具有了隐喻性的特点。一般来说, 隐喻在人类认知方面有两大作用: 创造

新的意义和提供看待事物的新视角。我们发现, 在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过程中, 人们不断通过

隐喻手段来创造新词或新概念。普通的词汇通过语义变化及隐喻修饰, 原词义加以引申、扩展, 从一

个新的角度去看待它, 便具有新的含义。如computer virus 中的virus 原指生物学中的病毒。而在计算

机领域中, 是指由程序员设计的隐藏在计算机程序中, 意在破坏计算机操作系统使其紊乱或丢失数据等的秘密程序。类似的词汇还有gopher、archive、menu、memory、run、path 等。

由此可见, 在隐喻的作用下, 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复杂的含义简单化, 科学的术语通俗化, 很好地

加强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沟通, 使一个学科从另一个学科中得到启示。正是因为从已知的概念

来认知未知的概念, 从已知的语域往未知的语域映射, 网络英语技术词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词汇非

常接近, 既简洁生动, 又易于记忆。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网络技术和计算机知识的发展和普及。

( 四) 新词的语义呈现和更新速度快、数量多

计算机的高速发展, 网络的广泛普及, 导致了网络新词的大量出现, 这其中就包括了丰富的网络

英语新词。这种新词呈现和更新速度之快, 数量之多是任何一本辞典也难于收录过来的。所以在网络

英语新词发展如此迅猛的时代, 了解其构成及语义特征, 有助于知识的积累, 开阔我们的视野。

当今, 网络文化影响着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因此, 加强对网络英语新词

的研究, 掌握它们的构成及语义特征, 对人们熟悉网络, 学习英语以及日常生活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辛斌,张雪梅.英语因特网语的形式与功能[j].外语电化教学,2006(2).

[2] 杨金菊.网络英语词汇特点初探[j].嘉兴学院学报,2002(3).

[3] 乐勇.网络英语缩略语[j].中国科技翻译,2002(1).

简述网络营销的含义范文6

关键词:个性品牌个性品牌个性特征网络营销网络营销特点

品牌个性是当今企业品牌竞争的核心。只有让产品成为品牌,并成为有个性的品牌,即品牌个性化,才能使企业的产品脱颖而出,独树一帜。而网络营销正有着在时空、速度、服务上的个性化,这与品牌的个性化不谋而合,成为这个时代里能更好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载体。因此,本文从网络营销的个性与品牌个性着眼论证这一问题。

品牌个性的诠释

个性。人类的个性主要由他们所持有的价值观、信仰及日常养成的个性特征所决定。个性,本是一个表述人的性格特征的概念,在心理学中,个性又称人格,它包含三层意义:第一,是指个体之间差异的那些独特的特征,又称个性特征;第二,是指一个人的稳定的个性特征,而不是那些一时的、情绪性的、偶然的表现;第三,个性表现在个体对环境的行动与反应方式上,如遇到危险,不同个性特征的人有不同的表现,有的人勇往直前,有的人懦弱退缩。

个性具有许多特征,如气质特征、性格特征、情绪特征等,气质特征一般被描述为:冒险型、暴躁型、柔顺型或执拗型。情绪型特征一般被描述为:平静或激动、沉着或慌张。

个性的概念运用到品牌上,就产生了品牌个性,美国营销大师奥格威在品牌形象论中,就明确地指出,“最终决定品牌的市场地位的是品牌本身的性格,而不是产品间微不足道的差异。”

品牌个性。品牌个性是品牌的人格化表现,是品牌人格化后所显示出的独特性,一个品牌如果没有人格化的含义和象征,那么这个品牌就失去了其个性。品牌个性使一种没有生命的物体或服务人格化了。

品牌个性本质上是品牌人格化。品牌人格化,即如果这个品牌是一个人,它应该是什么样的……并以独具一格、令人心动、历久不衰作为策略的评价标准,所以品牌个性即是人的个性。我们与人交往,能够记起的只是一些特别的人,记起他与众不同的特征。

品牌个性吸引与之个性相符的消费者。品牌有了个性,就有了自己成熟的表现,同时也会吸引那些喜欢此品牌的消费者,形成认同感,形成消费群体,并逐步形成忠诚度;品牌有了个性,就代表它已经个性化,具有了人格化的特征,有它自己稳定的内在特征,有了他自己的理念和价值观,他们决定着品牌做什么和不做什么,并由这些外在的行为而达到与其他品牌相区别;品牌有了个性,就象一个人在展示他的喜欢,他的想法,他的与众不同之处。他拥有属于他认同自己的消费群体。许多著名品牌有自己鲜明的品牌个性,如:柯达的纯朴、顾家、诚恳;微软的积极、有进取心、自负;锐步的野性、户外、冒险、年轻、活力充沛。这些品牌个性与其消费者群体的个性相吻合,在人们购买之前,通过品牌个性就已经把那些潜在消费者征服了,品牌个性能够强化人们的购买决策,促使购买者与品牌之间的情感联系,从而吸引消费者。

品牌个性的特征

品牌的个性特征是由人的个性特征所决定的。首先个性指的是一个人的内在稳定特性;其次这些稳定特性是可以通过其外观行为进行观察;再次这些行为是前后一致的或者说是协调的,可以理解的;最后这些行为特征是与其他人在相同或相似情况下的展示的特性是明显不同。因此,简单的说,个性有内在的稳定性、外在的一致性和人际的差异性。

内在的稳定性

稳定的品牌个性是持久地占据顾客心理的关键,也是品牌形象与消费者经验融合的要求。品牌如果没有内在的稳定特性和行为特征,消费者无法认识和认定品牌的个性,自然也就无法与消费者自己的个性相吻合,消费者也不会选择这样的品牌,尽管品牌定位可能会有所发展,但一般来说,品牌的战略个性都需要保持一种稳定性,目的是向广大消费者展示一个始终如一的角色,这好比一个人的个性,一旦形成了,一般就不会改变。因为著名的品牌是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塑造起来的,一直都会有诚实的传播方式介绍品牌个性。品牌个性需要有稳定性,失去稳定性,也就失去了品牌所具有的感染力。

另外,品牌个性一定不能太多太杂。虽然人的个性极其复杂、难以捉摸,但是如果让品牌个性达到复杂程度,那是徒劳。品牌的个性特点一般不超过七条或八条,一旦个性“泛滥”,公司就很难面面俱到地表达那么多的个性而把消费者搞糊涂。最好重点建立三到四项个性特点,并使之深入人心,而不要试图通过复杂的宣传活动来推广十条或更多的个性。

外在的一致性

品牌所体现的个性与目标消费群体的个性相一致。现代社会是一个张扬个性的时代,是一个价值观念多元化的社会,人们不再像六七十年代,穿同样的服装,梳同样的发型,背同样的包,崇拜同一个人。人们有多种多样的爱好、兴趣,他们按照自己的个性选择喜欢的品牌,这也是品牌个性化的必然。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被称为品牌消费者,品牌消费者最大的特征是认同品牌情况下的消费。这时,只有在品牌的个性与消费者自己的个性相一致的情况下,消费者才会选择购买。如汽车消费目前在中国市场的品牌个性与消费群体的个性就密不可分,大学教授一般不选择奔驰、商场精英一般不选择奥迪、政府官员一般不选择宝马,原因是这些品牌所彰显的个性与消费群体本身的个性不相符。品牌可以体现真正的自我,表达人们的追求,展示人们的风采。选择怎样的品牌,体现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希望、兴趣、爱好,并为每个人提供了展示其个性的机会,你穿的衣服、开的车、喝的饮料等,所有你购买的品牌购成一幅图画,描绘出你是怎样的人,你有怎样的生活。正是品牌个性的这种外在一致性,才使得消费群体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里,找到了自我的消费个性。

人际的差异性

品牌个性的特征帮助消费者认识品牌,区别品牌。因为品牌个性最能代表一个品牌与其他品牌的差异性,在产品目录中,许多品牌定位差异不大。只有品牌个性才给品牌脱颖而出的机会,并在消费者记忆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转化成购买动机,产生购买欲望,用后产生满意的感觉,并有机会表现自己与众不同的感觉,增强自信心。例如,有人可能会感到:穿上“范思哲”,成熟老练;穿上锐步跑鞋,很有运动感,在亚马逊网上书店购书,新潮时髦;戴劳力士手表,能体现成功气派。品牌在人们心目中所激发的这些感觉,使其得到自我实现,更加有自信。

网络营销的含义

网络营销,全称是网络直复营销,属直复营销的一种形式,是企业营销实践与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指企业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媒介和手段而进行的各种营销活动(包括网络调研、网络新产品开发、网络促销、网络分销、网络服务)的总称。国际互联网正迅速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领域,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带来社会经济、人们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目前,在美国有超过40%的企业在利用互联网开展营销业务;美国《财富》杂志统计的全球前500家公司几乎全都在网上开展营销业务。据美国国际电信联盟和国际数据公司统计,全球互联网上的交易额2000年突破2230亿美元,预计2010年网络贸易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比重将达到42%。网络营销极具发展前景,必将成为21世纪企业营销的主流。同时,网络营销本身的特点为塑造品牌个性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使得塑造品牌个性在方法上更方便、时间上更快捷,成为企业塑造品牌个性、传播品牌个性的重要平台。

网络营销个性化的特点

网络营销时空的个性化。互联网营销突破了传统营销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在时间上,网络营销可以提供全天候的24小时服务,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接受服务。即使你深夜想到异地旅行,也可以立即用鼠标在网上查询订票。地点上则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远程服务和移动服务。

网络营销方式的个性化。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提供更具特色的服务。如你到Dell公司的网站购买PC机,你可以自己设计,然后由Dell公司根据你的要求迅速组装,改变了“企业提供什么,用户接受什么”的传统方式,变成了“用户需要什么,企业提供什么”的新方式。

网络营销服务内容的个性化。利用一些智能软件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专门服务,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自己需要的服务,帮助企业实现与消费者一对一沟通,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

网络营销中的品牌个性塑造

网络营销几乎使每个品牌都有机会直接为顾客服务,从而塑造自己产品的品牌个性。网络营销对品牌个性的塑造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会更强烈。学习的东西似乎更容易记忆,从而影响到消费者的行为,这种品牌个性的塑造与消费者参与更容易使品牌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由于消费者在最快的时间里参与了网络活动,他们的个性更容易产生与品牌个性的联想。

网络营销提供给消费者最新、最丰富的信息——特别是有关品牌个性的在其他地方找不到的信息。例如许多汽车制造公司在它的网站上细致地描述生产流程,每种车型的详细说明。塑造鲜明的品牌个性,从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等多角度组织材料,提供服务。在网上一个品牌可以通过提供有用、可看的信息参与到交易过程中,并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过程。更重要的是,减少了来自竞争者对消费影响的机会。在网上塑造品牌个性最新、最时尚的信息或横幅广告。会让人感到企业的活力和现代感。网站如果能吸引消费者再次访问,就会有助于建立品牌与消费者的联系。一个网站可以通过新的评论、卡通游戏最新的产品介绍等形形的内容,这促使人们把网站收入“书签夹”,定期进行访问。通过丰富、细致的品牌个性信息传播加深了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一个网站如果可以激励消费者真正了解一个品牌个性,一种更深刻的联系就会产生。

网络营销的个性化给予消费者个性选择的空间,更有利于传播品牌个性。一个访问网站的人,通常可以在菜单上选择他感兴趣的话题,避免接触与自己无关的内容。如麦当劳网站开始出版的内容是一个家庭走进一家餐厅,如果点击孩子的按扭,网站展示的内容就是适合小孩的。如果点击家长的按钮,网站内容就趋向成人化。产品的信息和功能性利益的展示都可以个人化,这就更有利于传播品牌个性。一些网站都通过人们在网上注册时提供的内容收集资料设计有针对性的品牌个性,使品牌联想更明确,从而更有力的建立起顾客与品牌的联系。

总之,网络营销的特点为品牌个性化的塑造创造了极佳的机会,这种个性与个性的互动,使得品牌个性的传播、塑造更为快捷,使得品牌个性与消费者个性的融合在时间、空间、服务上更一致。所以,充分利用网络营销彰显品牌个性对企业来讲是极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美]赛奇著,石晓军译.网络时代的品牌.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

2.[英]莱斯利、德•彻纳东尼著,蔡晓煦等译.品牌制胜.中信出版社,2002

简述网络营销的含义范文7

【关键词】企业网站 电子企业 网络广告

一、企业网站的诞生基础

1、电子商务发展的推动

中国网络购物规模以平均每季度15%的速度增长,作为互联网领域里最“商业”的应用――电子商务,牵动了无数商家的神经。以家乐福、国美为代表,无数的传统企业迫切的想要跨入网商的行列;另一方面,也有无数从淘宝、拍拍等C2C平台成长起来的个人卖家意欲突破瓶颈,拥有更大的作为。B2B、C2C等电子商务平台模式的发展遇到了新的挑战,随着市场的细分,从网络里成长起来的买家和卖家对个性化、差异化、专业化的需求不断增强。

回首从前,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经历以下三个阶段:1999-2002年萌芽阶段:2000年中国网民仅1000万。网民的网络生活方式停留于电子邮件和新闻浏览的阶段。网民未成熟,市场未成熟,电子商务环境里没能养活几家电子商务平台,只是孕育了一批初级的网民。2003-2006年高速增长阶段:当当、卓越、阿里巴巴、慧聪、全球采购、淘宝,这些生在网络长在网络的企业,在短短的数年内崛起。2007-2010年电子商务纵深发展阶段:拥有一定规模实力的传统企业,以及中小网商会是未来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核心力量。他们开展电子商务所采用的普遍方法首先是在Internet上建立起企业的“店面”,树立起企业的网上形象;其次是在网上扩大企业影响,并利用Internet的各种功能,以尽量少的投资和精力来获取大量的客户群。

2、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企业上网是近年来企业界谈论较多的话题之一,企业对上网感兴趣,归根结底是因为网上存在无限商机。企业如果自身资源允许建立自己的企业网站是最理想的上网方式,有了自己的企业网站可以为企业带来多方面的影响和优势。

(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Internet是强有力的工具,能以低代价却很方便的把产品或服务的信息发向全世界的每个角落。全世界所有客户都能通过网站,了解企业。Internet已经连接了相当多的网民、企业、机构和政府,而且向着更广阔的范围发展。所有的企业都可以借助互联网络与世界各国的企业进行互通。

(2)实现电子企业。电子企业(EB,e-business),它描述了一个组织通过电子联结与它的关键利益相关者开展工作的方式,以便更有效率和更有效果地实现其目标。这些利益相关者包括雇员、管理者、顾客、供应商和合作者。企业上网通常都会加入到网上的某个行业协会网站或商业网站中,成为会员或网员。在行业协会网站或商业网站上供求信息,获取有关政策和市场信息,享受其他的服务。第一种类型称之为电子企业增强型(enhanced)组织,即传统的组织一方面建立电子企业能力,通常是电子商务能力,同时还维持它的传统结构。许多《财富》500强组织都是通过这种方式介入电子企业的,它们利用互联网来增强而不是取代它们传统的做生意的方式。第二种类型称之为电子企业使能型(enabled)组织,在这种类型的电子企业中,组织采用互联网来更好的完成它的一些传统的业务功能,但不是销售任何东西。换言之,互联网使组织成员能够更有效率和更有效果地从事他们的工作。存在大量的组织采用电子联结来与雇员、顾客和供应商进行交流,以向他们提供信息的方式支持他们。电子企业进入的最后一个领域是成为全部电子化的企业。许多企业如亚马逊、雅虎和eBAY公司,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完全的电子企业组织,它们的全部存在都是基于互联网的。企业建立网站,从销售的观点看,可以减少交易的中间环节,降低成本。企业网站还可以扩建成为网上销售和售前售后咨询服务中心。

(3)与客户互动往来。企业建立网站,将信息咨询开设到网上,可与外部建立实时的、专题的或个别的信息交流渠道。一些企业在网站上公开电子邮件地址,使客户能够通过电子邮件向企业发表意见。一些企业的网站以BBS或公告板的形式联系客户,客户可以发表意见,同时也能够看到其他客户的信息和从前的信息。还有一些企业充分利用Web2.0的思想,更多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

(4)建立企业形象。让别人看到自己,展示企业的实力。企业就能够在国内和世界亮相,无疑是一种宣传企业、产品和服务的机会。从广告意义上看,企业网站事关企业形象建设,没有网站也谈不上企业形象。

(5)主动抢占先机。企业上网,这是时展的必然,任何一家企业要想跟上时展的潮流,必须尽快上网。为了不被竞争对手建立网站抢占先机,为了不落后于时代潮流,应该考虑建站的必要性。

(6)开展网络广告。企业可以利用自己或别人的网页在网上打广告。一些专业的网络服务者(ISP,网络服务提供商)在网上开设汇总信息的大型信息服务系统(ISP网站),面向企业提供广告服务业务。企业网站本身就是广告,一些企业在网上建立自己的网页,或者开设自己的网站,把企业信息集中起来,分类分栏,方便浏览。现代社会中的所有著名企业都在网上建立了自己的网页或网站。

二、企业网站的含义

1、定义

简单来说企业网站(Enterprise Web Site)是企业整体形象的网上延伸,是企业在互联网上的形象展示平台与销售渠道,是企业在互联网上开展营销的综合性的工具。

2、企业网站要素分析

一个完整的企业网站无论多么复杂或者多么简单,都可以划分为四个组成部分:网站自身的组织结构、网站所能够提供的内容、网站提供的服务、网站所具备的功能。对于企业网站的基本要素来讲,如何做到网站的优化即对用户来讲使用灵活,符合个人操作习惯;对网络环境来讲,做到能够容易被搜索引擎检索,并且可以方便的统计出用户的来源,以及网站的维护人员日常维护的便捷。

三、企业网站的分类

企业网站主要为了外界了解企业自身、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并适当提供一定服务的网站。根据行业特性的差别,以及企业的建站目的和主要目标群体的不同,大致可以把企业网站分为以下类型。

1、基本信息型

主要面向客户、业界人士或者普通浏览者,以介绍企业的基本资料、帮助树立企业形象为主;也可以适当提供行业内的新闻或者知识信息。

2、电子商务型

主要面向供应商、客户或者企业产品(服务)的消费群体,以提供某种直属于企业业务范围的服务或交易、或者为业务服务的服务或者交易为主。

3、多媒体广告型

主要面向客户或者企业产品(服务)的消费群体,以宣传企业的核心品牌形象或者主要产品(服务)为主。在实际应用中,很多网站往往不能简单的归为某一种类型,无论是建站目的还是表现形式都可能涵盖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对于这种企业网站,可以按上述类型的区别划分为不同的部分,每一个部分都基本上可以认为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网站类型。

四、企业网站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1、企业网站现状

目前在互联网上出现众多企业网站无人访问,深入研究发现,企业做网站有两大需求,一个是利用互联网开展营销活动,一个是利用互联网服务于企业管理,简而言之就是网络营销和企业信息化。对于后者,一般适用于大型企业提高工作效率和协同办公,而对于广大的中小企业而言,做网站主要的目的则是开展网络营销。如果企业没有明确自己为什么要做网站就盲目上马,自然会出现“无人喝彩”的尴尬境地。最新的CNNIC公布的《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目前中国网站数量已达150万个,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6万个,增长率达到78.4%。这个数据表明,占国内网站数量比例超过70%的企业网站数量在快速增长。大批新企业网站的诞生标志着众多企业开始利用互联网。

2、企业网站未来

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有自己的独立运营的企业网站,相对来讲大型企业几乎都拥有自己独立运营的企业网站。而中小型企业,截至2006年10月底,总数达4200万,占我国企业总数99.8%以上,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缺憾,商机难寻,信息化滞后,业务难管,人才难求,资金不足。这一切决定着中小企业很难独立运营自己的企业网站。而成为建立在其他网站基础上的企业网站。但是不论是哪种类型的企业网站,都可以作为网络营销的工具与企业信息化的标志。对于企业网站面临的现状不容乐观,而企业网站的未来又将如何?

第一,网站职能将分离。企业网站的两大职能就是网络营销和企业信息化。这两块职能在网站架构、目标人群、应用方式和效果评估等诸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目前仍然有大量的企业网站将两者融为一体,这种局面在未来将逐渐发生改变。随着互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一个企业将会拥有两个甚至多个网站,分别用于不同的目的。

第二,高端市场大有可为,低端市场举步维艰。目前网站建设市场的竞争是相当激烈的,特别是在低端市场,众多网络公司参与竞争,已近乎肉搏战。未来企业网站建设市场的发展过程中,低端网建市场上的散兵游勇将更加难以生存,此块市场将逐步被智能建站平台和免费建站所取代。而对于大型网建的高端市场,在可预见的未来仍然蕴含着大量的商机和能量,将是专业网站建设服务商努力奋斗的方向。

第三,综合网上营销平台将取代部分企业网站。企业开展网络营销所需的网上营销平台,未来的发展将不仅仅局限于企业自身的网站,而更多的将是一些综合性平台。它们同样能够起到建平台、做推广、促转化的网络营销目的,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网络营销效果才是最终所追求的内容。

第四,Web使用挖掘技术的支撑。对于这样的严酷的现实,作为企业网站来讲就要从自身角度加以调整,使之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要,向健康而完善真正做到面向客户,面向需求的做好自己。做到网站的优化即对用户来讲使用灵活,符合个人操作习惯;对网络环境来讲做到能够容易被搜索引擎检索,并且可以方便的统计出用户的来源以及网站的维护人员日常维护的便捷。而这一切要依赖于具有强大数据分析处理功能的Web挖掘,尤其是web使用挖掘的运用和开展,使之成为符合用户习惯,满足用户需要又能达到企业建站目标的工具。

【参考文献】

[1] 斯蒂芬・P・罗宾斯(Stephen P・Robbins)、玛丽・库尔特(Mary Coulter):管理学(第7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 乔纳森・施瓦茨(Jonathan Schwartz):我博客,我领导[J].商业评论,2006(6).

[3] 冯英健: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第三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 第21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省略.

简述网络营销的含义范文8

摘 要:网络的出现和发展历时并不长,但它的即时性、互动性、传播网络的巨大性,使之迅速成为大众传播、意见表达的重要工具。时至今日,整个社会的碎片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而网络时代的到来也使碎片化现象越来越明显。因此,研究网络影视碎片化传播成为洪流的原因,分析碎片化背景下网络影视传播现状,提出加强网络影视碎片化传播力的有效途径也就成为本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影视;碎片化;传播力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10-0109-02

麦克卢汉曾经提出“媒介即人的延伸”。他认为,任何媒介都不外乎人的感觉和感官的延伸:文字和印刷媒介是人类视觉能力的延伸,广播是人类听觉的延伸,电视是人类视觉和听觉以及触觉能力的延伸,丰富着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另一种现象,由于人们文化程度与职业的不同,对媒介所需的内容也不再相同,从而造成了社会角色碎片化。直至科学技术发展到21世纪,互联网的普及,SNS、微博等技术的应用,使整个网络传播模式呈现出“去中心化”和“分裂”的特征,形成网络信息的碎片化传播,人们可通过自己的社交圈在网络上获得所需信息,从而解决了这一问题。

一、网络影视碎片化概述

“碎片化”一词是描述当前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种形象性的说法。所谓“碎片化”,原意为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碎片化在传播本质上是整个社会碎片化或者说多元化的一个体现,所以我们也可将“碎片化”理解为一种“多元化”,通过我国网络影视碎片化传播特征可发现,网络影视碎片化传播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网络视频以短小精悍的方式进行传播;另一层含义则是通过网络信息的碎片化对影视进行传播。当然,这一切都源于人们自我意识的崛起。

二、网络影视碎片化传播优势

互联网信息时代,网络社区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新模式,信息的碎片化传播深入人心。无论是微博平台的“个人门户”,还是主要视频网站,网络影视碎片化传播已经成为一股洪流,分散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方便人们在阅读、观看时对各种影视碎片进行筛选、组装、解读。同时,也是对各种信息进行流动、碰撞、优化与整合的过程。

1.短小精悍的视频,更具传播力。当今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在获取信息的方式中,更喜欢方便阅读的简短信息。特别是2010年,微博的诞生,使信息传播速度更为迅速。微博140个字符限制,造就了其短小精悍,简单明了,节省时间,可随时观看的特性,日益成为信息传播和分享的精髓,使它引领的信息碎片化传播深入人心。信息如此,视频更是如此,面对电影电视时间长、节奏慢以及内容中规中矩,在快餐时代早已不适应人们的生活,不能缓解压力。在网络视频行业,以分享为目的的技术创新,使这些不会占用人们过多时间,又可了解最新信息资讯或者仅供娱乐放松的简短视频快速传播,并逐步深入人心,将视频传播带入碎片化分享时代。

2.碎片推动整体,调动受众好奇心。目前,除了微博,在视频网站领域,优酷、搜狐、土豆、爱奇艺等网站全部都设有用户个人空间,网民可通过注册建立自己的“个人门户”,将自己拍摄、制作的视频上传并分享。以优酷为例,登陆优酷首页我们可以看到,不再只是来源于几个“权威”媒体的“封装”信息,优酷全视角、优酷拍客等大多是来自于各种不同信息源的碎片,网友拍摄上传,且都是不超过5分钟的简短视频。这些视频并不能完整讲述一件事儿,多是一个完整事件较为精彩的部分,观看过后可调动观众好奇心,为获得更多的信息,观众会在该网站对整个事件进行再次搜索,以试图了解全部。

三、网络影视碎片化传播现状分析

影视作品要获得高关注与高点击量,除了要在优酷、土豆、爱奇艺等视频网站首页出现,给人直观提示外,网络意见领袖的推动也必不可少。

1.网络意见领袖影响力的推动。网络大V是指在网络上十分活跃,又有着大群粉丝的“公众人物”。这些人大多是有一定知名度的学者和名人等,微博等账号总有千万“粉丝”追踪,往往他们的一次转发或评论会使得一条信息迅速火起来,影响力足以推动一项社会问题被快速“围观”乃至解决,这些大V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了半个媒体,他们时时引导着互联网上的言论和话题,并引起轩然大波。就如近期冯小刚贺岁电影《私人订制》,刚上映就听到负面评价如潮,是何种原因造就它华语2D电影首映最高票房纪录呢?有人说是因为葛优、冯小刚黄金搭档的号召,有人说是众星云集为看明星等等各种说法。但追其根本,我们会发现,在一个月前微博上就传出了《私人订制》未过国家审核,可能要更改上映日期,这时许多网络大V,有影评人、有明星,都对这部电影提出期待,在电影中客串演出并有着2000多万微博粉丝的著名影星成龙更是说出“冯小刚导演的电影不管好不好都会去看”,瞬时间关于《私人订制》的各种话题刷入微博热门榜数天,为电影在前期起到了强大的宣传作用。上映之后,影评人恶评如潮,正是因为这样激起网友想去看看片子到底有多烂的好奇心。

2.优秀作品无关注,直至消失。相对于《私人订制》《小时代》的高关注度,由著名导演王家卫监制的《逆光飞翔》则是呈现另一边倒的局势,影片是由真人真事改编,按照常理感人的故事势必有人捧场,可这部电影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电影在上映前曾代表台湾参与过许多电影大奖评选,均取得不俗成绩。上映后,口碑爆棚,电影评分高达四星半,但是与“零差评”相反的则是在大陆最终仅有163万的票房。通过了解我们会发现,《逆光飞翔》从上映直至下档,微博上无任何消息,视频网站首页也无新片推荐,直至电影下映后,某次采访中王家卫写下这封“观众需要好电影,中国需要好电影。这个故事打动我。”的推荐信被网络大V传上微博,姚晨、九把刀等名人才纷纷推荐力挺,提升了这部电影的知名度,使之登上微博热门话题榜,但也只是下映之后的事了。

四、提升网络影视碎片化传播力的有效途径

传播力的实质是实现有效传播的能力,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有效的传播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依靠相关人员对整个过程进行全盘策划,才能使有效传播的能力得以最大的发挥。除此之外,郭明全在《传播力――企业传媒攻略》一文中指出,媒体传播力实际是一种提高媒体传播效果的能力,是一个媒体通过各种传播方式的组合,达到信息的广泛扩散从而提升传播效果的能力。也就是说,关于网络影视碎片传播对社会影响的大小,还取决于它的传播手段和方法是否有效。

1.扩充网络影视碎片化传播的渠道。网络影视碎片化传播的渠道主要是指通过视频网站投放花絮、微博中发起投票、网络大V转发支持等作为宣传工具,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影视传播力的打造。现今,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代替大众媒体成为人们的耳目喉舌,不仅能够引导舆论而且能够再造现实。正如《失恋33天》这部无一线明星,导演首次执导电影,怎么看都没有票房保证的小成本影片告别了中国电影“海报+传统媒体炒作+首映礼”大的传统模式,开创了网络传播的先河,使它一举打败诸多国际大片,高奏凯歌。在前期该电影宣传团队奔赴全国各地拍摄“失恋物语”并剪辑成2分钟花絮作为预告在微博上,经过网络名人精品电影的转发,10多个小时就获得4万多转发与评论为电影成功宣传,随后宣传方趁热打铁通过新浪微博、优酷视频等主要网站每周一款“失恋物语”短片,仅一个月这则视频在各大视频网站的播放量已经超过两千万。

2.改变网络影视碎片化传播的营销策略。营销推广是一种以增加产品销量为主的经营活动,通过各种方法向顾客和消费者宣传产品或服务,以激发其观看及购买欲望和行为。由此可见,网络影视碎片化传播力研究中涉及的营销推广策略,是指在网络影视传播活动中,相关人员利用网络传播手段向社会大众传达相关影视信息,以提升人们对该影视的关注度而采取的一系列测试。适用于网络影视传播营销推广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利用网络对影视作品进行品牌营销、广告宣传、影视作品传播、口碑营销以及病毒营销。其中在网络中对影视的病毒式营销早已不是新鲜事,国内已有许多成功的案例。2011年的电视剧《步步惊心》在热播时,微博上就出现了“《步步惊心》VS愤怒的小鸟”恶搞图片、“《步步惊心》和《宫》女主角你更喜欢谁?”的投票活动,在PPS、优酷等视频网站还出现了同名网络游戏的广告和搞笑花絮视频集锦等,在这些“网络碎片力量”的推动下,该剧持续盘踞微博热门转发和评论的前三位。不少人直呼自己“中了《步步惊心》的毒”,从中可看出网络病毒式营销的强大力量。有这么多成功例子在前,未来的影视也要多加利用网络进行碎片传播,从而创造更大的影响力。

3.加强网络影视碎片化传播“USP”的提炼。互联网传播把信息迅速传播变为海量传播,当信息的供给超过需求,注意力就会下降,因此,面对排山倒海而来的资讯,一个人的“注意力”就会变成稀有珍贵的资源,因此,在网络中抓住“注意力”显得尤为重要。USP(独特的销售主张)就是根据影视定位,提炼影视传播的卖点。在传播时,它要求所强调的主张必须是强而有力的,必须聚焦在一个点上,集中打动和吸引观众。电影《失恋33天》是为神棍节定制的治愈系影片,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恋爱故事,影片主题就是“爱,就疯狂。不爱,就坚强。”在前期进行网络宣传时,单单一句广告语就吸引了无数在网络上活跃着的80与90后,引起他们的共鸣与热烈讨论,为高票房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由此看来,在网络传播中USP的提炼尤为重要。

五、结 语

网络影视碎片化传播力的研究只是网络信息碎片化研究的组成部分,由于随着社会发展社会角色碎片化的出现以及网络时代的到来等原因促使它的出现,虽然具有短小精悍、调动观众好奇心等传播优势,仍呈现出特殊力量推动致使的两极状态。面对这些问题,网络影视在进行碎片化传播时应从传播渠道,营销推广,USP研究等方面多做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专业、成熟的网络影视碎片化传播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志隆,江敏.CCTV重大事件报道传播力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9.

[2]王莹.城市形象传播力的研究:以武汉市为例[D].武汉理工大学,2010.

[3]黄升民,杨雪睿.碎片化品牌传播与大众传媒新趋势[J].现代传播,2005(6).

简述网络营销的含义范文9

伴随着网络购物的快速发展,网络购物中消费者权益保障问题也日益突出。从消费者遇到的维权问题着手,分析成因,提出加强网络购物消费者保障相关的建议。权益保障网络购物维权 网络购物,狭义概念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进行消费购物的一项快速发展的网络服务,广义概念还包括其配套的快递服务和支付业务服务。“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截至2011年6月底,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1.73亿,使用率提升至35.6%”。CNNIC报告指出“十一五”期间,我国网络购物用户数增长了4.8倍,伴随着网络购物人群的日益增加,网络购物给消费者带来的简洁、便利的同时,被投诉的数量也逐年增加。如何保护消费者利用互联网购物时的权益问题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网络购物消费者权益保障的法律问题网络购物消费者在网络购物中会遇到格式条款、商品存在质量问题、费用支付问题、证据保留问题和网络购物维权成本高的问题,当出现这些情况时,消费者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1.网络购物时格式条款排除消费者公平交易权利消费者在网络购物时,商家将货物价格、邮递方式和商品质量等信息放在互联网上就是向消费者发出了有效的要约邀请。但通常情况网络购物网站的购物合同是通用的格式条款,因其可以反复使用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网络购物中。面对格式条款时消费者的选择只是同意选项或者不同意两种选项,却不能对条款经行修改。消费者为了购买商品就必须接受这些格式条款。消费者在做出承诺的过程中,没有太多和商家商榷的机会。虽然《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并且不影响其他条款的效力。但是网络购物中的现实却是消费者想要达成购物合同就必须接受网站上的格式条款,被迫接受这种不合理的格式合同。正是由于这种情况,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被限制了,不能全部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意思表示。2.网络购物时知情权受限《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所接受的服务得真实情况的权利。购物网站上的商品都有广告和说明,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种是商家针对商品性质的描述;另一种是其他消费者的评价。第一种的商品说明是商家自己的承诺,具有法律上的意义。与传统的消费不同,网络购物不能直接的接触购买物品,商品出售者在对商品描述的时候,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会省略关于商品缺陷的描述。而消费者对商品的了解都是基于网站上的广告说明,加上个人对文字的理解的差异,双方会在描述的商品性质与字面理解上产生争议。第二种的说明只是属于“前”消费者的个人主观评价,对商家不具有法律效力。3.网络购物费退换货物费用2007年,中国消费者协会与四十五个省市的消费者协会联合的“全国城镇消费维权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消费者认为求偿权是消费者权利中维护最差的一项,在“农村消费维权状况”调查报告中,消费者的求偿权也仅排在知情权之前,列倒数第二位。这两项调查报告显示出我国消费者求偿权保护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消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经营者应当承担商品的包修、包换、包退或者其他的责任。这其中就应当包含因退换货物所产生的必要费用,因退换货物产生的送回邮递费用也应包含其中。网络购物也应适用这一规则,但现状却是由消费者承担网络购物商品退换货和维修的快递费用,商家只是承担再次邮递给消费者货物时的快递费用。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应由商家承担退换货物所产生的必要费用。从商家角度理解,这一规定也有缺陷。网络购物是一个虚拟的市场,双方都承担着一些风险。网购商品付费有三种情况:一通过网络银行支付;二通过第三方支付;三货到付款。三种付费方式在订立合同的时候对第一次邮递费用有明确的认定,但对于退货的规定却有漏洞。商家承担的风险有两种:一是消费者订购商品后,不付款或者消费者恶意订购;二是商品送达后,消费者对商品不满意,但质量不存在问题却要求退货,商家有类似“7天无条件退货”的承诺时,应当满足消费者的要求。退回商品的费用应当由消费者承担,但商家自己也要负担第一次送达消费者的邮递费用。这两种行为都为商家增加了运营成本和风险因素。4.网络购物时证据保留困难网络购物是在虚拟条件下进行的活动,其合同性质是电子合同具有其高科技性的特点。网络消费正在呈现消费人群日益年轻化和整体使用人群受教育水平降低的特点,“目前网购用户以中高学历为主,但初中及以下用户占比继续增长。三年数据对比显示,用户的学历差距有所缩小,初中及以下学历用户占比持续攀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从2008年的59.5%下降到2010年的40.4%”。对于低学历人群来说,普遍对计算机相关知识掌握不足,不能很好地保留相关证据。因为有些承诺商家在网上做出的,是临时会话或者网站上的广告语。电子合同容易修改,网站上的广告随时都可以更换,临时会话如何保留和保留的证据关联性、合法性、客观性是否能达到有效的证明力,这些都是对于缺少相关法律和计算机知识的网络消费者的不利因素。5.网络购物维权维权成本高《侵权责任法》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对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商品销售者承担侵权连带责任”。据CNNIC统计2010年网络购物的商品价格集中在300元以下的商品,占到销售商品总额的62.1%。消费者购买的物品多是价值较小的商品,可维权时却要负担比较大的成本,如对商品质量存在争议时的质量鉴定费用需要消费者先行垫付,这笔费用只有在商品被确定存在质量问题后才会由商品销售者承担。在赔偿过程中的交通费、通信费和误工费等也都由消费者自行垫付。消费者维权过程时间久,资金投入大,这些都增加了维权消费者的负担。二、国内外相关网络购物的法律规定1.国内有关网络购物的法律规定我国消费者在进行网络购物维权时主要援引的是:《民法》《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侵权责任法》和工商总局的《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 行政规章里的相关消费维权条款。我国现在还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网络购物消费维权法律体系,没有制定专门的网络购物的法律。各个部门法之间存在法条竞合的情况很多,当遇到发条冲突时很多不具备相应知识消费者无从着手。2.国外有关网络购物的法律规定美国的网络购物发展最早,法律体系建立比较完善。“为了促进和保障电子商务的全面发展,美国的很多州都制订了电子商务法,美国的国会也在就全国性的电子商务法案进行审议,尤其是《全球电子商务纲要》的颁布使其成为美国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德国《信息与通讯服务法》对个人信息保护、禁止对未成年人传播不道德出版物和价格标示显示等容易引起争议的内容做了明确的规定,有利的保护了消费者的权利。发达国家由于进入互联网时代早,对网络购物权益保障积累了很多经验,这对于我国设立网络购物法律法规有很多借鉴意义。三、保障网络购物消费者权益的建议1.增加网络购物格式条款可修改选项由于网络购物用户多、网络购物合同订立频繁,格式条款在网络购物中存在是必然的,但可以在网络购物电子格式条款中增加可修改选项。在消费者审核格式条款合同时,如有特别的权利要求或者对合同中的部分条款提出修改意见时可以选择此选项,与销售者商议最终达成合同的意思一致。这既能满足格式条款方便、快捷和可重复利用的特点,也能满足消费者在和销售商达成销售合同中的公平交易权。完善的网络购物合同,在合同订立之初就中对退换货物的邮递费用权利义务明确,避免出现问题时的费用负担产生争议。2.增加网络购物网站运营商的商品质量审核义务网络购物消费者在最终取得商品之前,对商品的了解都是通过网站的广告宣传。对商品的属性信赖源自对网络运营商的商誉信任,权利与义务的对等要求网络运营商应该加强对商品质量监督的义务。《侵权责任法》中要求在商品质量出现问题时,消费者可以对商品出售者或网络购物网站运营商追诉,要求销售者承担责任或者运营商承担连带责任。增加了运营商的审核义务不仅仅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保障,也是减少了消费者对质量问题的投诉和对销售商的信任。对构建和谐的消费环境有促进作用。3.附加网络购物合同的下载功能完善购物合同可修改选项后,增加其下载功能。这对消费者的购物证据保留,具有可操作简单性、易取得性和提醒性。因网络购物群体的年龄和受教育程度逐渐降低,对不具备相关意识和能力的购物者,增加了此项功能可以减少其产生纠纷时证据保留不完整、取得困难和相关法律知识储备不足的缺点。同时也能为销售商减少不合理的投诉、不必要的诉讼和时间花费。对合同双方权利义务确定都具有明确的、规范的保障。4.推广小额诉讼和小额商业仲裁程序诉讼和仲裁的时间花费比较长、程序繁琐。消费者在遇到网络购物维权时,经常因为维权成本大和维权时间长的问题而放弃维护自身权益。而小额诉讼和小额商业仲裁因其时间短、程序简单、处理时间短、理赔快速等原因,会减少消费者和商家为解决纠纷的负担。推广小额诉讼和小额商业仲裁不仅可以减少司法资源浪费和仲裁资源浪费,也是针对网络购物商品价值低、网络购物满足现代消费者快捷的生活要求和维权成本考量的体现。5.加快设立网络购物专门法律法规处理网络购物的法律规定分布在不同部门法中,虽然对网络购物纠纷起到了一定的调整作用。但只有设立对应的网络购物法律法规才能更好地解决网络购物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司法部门在处理网络购物案件时的效率。我国司法审判要求公正、效率,提高司法案件的效率需要司法部门审判人员的职业素质和相关法律的完整。法律法规的配套可以加快司法效率,减少因法条冲突引起的判决争议。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二十八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1.

[2]刘志鸿.网络购物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1,11.

[3]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0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eb/ol].

[4]徐林,邵显结.国内外电子商务立法初探[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2,(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