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科学技术的缺点集锦9篇

时间:2023-09-12 17:09:42

科学技术的缺点

科学技术的缺点范文1

关键词:高校 科技成果转化 内部环境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之一,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而如何提高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优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内部环境,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已经成为当前摆在高校面前的重要课题和热点问题。

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一大批科技成果以不同的形式走入市场,强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实践中,我国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在基本要素、转化环节和宏观环境等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障碍亟待解决。

1.1高校科技人员大多缺乏成果转化与科技竞争意识

要做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观念更新显得更为重要。长期以来,我国科技体制和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可谓存在着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加上本位主义思想和不健康的竞争意识,人们的科技成果转化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竞争意识。在高校科技人员看来,只要取得成果,通过技术上的鉴定,工作就算完成了,很少考虑科技成果转化或产业化问题。

1.2高校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

由于长期缺乏科技、经济与教育等一体化的发展规划,国家宏观政策又严重缺乏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导向力量和规范尺度,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政府主导作用不明确。缺少统一的组织和政策协调。致使大量科技成果游离于企业外,力量分散、低水平重复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国家创新体系在我国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高校和企业缺乏技术进步共同利益机制;由于缺乏科技管理部门、科技信息咨询机构的分析、加工和调节,导致高校科技机构与生产部门的科技成果供需信息交流不畅。

1.3高校科技成果先天不足

高校科技成果的先天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高校科技课题自身存在缺陷。如纵向课题是以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项目为主,主要侧重方案的理论分析与评价。着重考察技术的可行性而不注重技术的论证。横向课题虽与生产结合最为紧密,最具市场应用前景,但结果应用面过窄,针对性太强。除委托单位使用外,难以推广和再次转化。自选课题虽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但因大多研究方案不够完善,或因缺乏资金,亦很难进行中试应用研究和转化。另一方面是高校科技成果很多并不成熟,缺乏社会实用性。长期以来,高校的研究开发项目违背市场导向原则,致使大量科技成果在研究、开发、产生之前就没有明确的应用对象和形成产业化的条件。

1.4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服务缺乏

科技成果的转化离不开有效的技术转化中介服务,他们是完成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的重要环节。与发达国家高校相比。我国高校还缺乏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主要表现在:缺乏统一的技术市场网络体系、技术市场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技术经营机构缺乏、缺乏懂技术懂经营的技术贸易人才等等。由于高校科技成果的中介服务的缺乏,造成许多有价值的科技成果不能实现有效转化,也影响了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1.5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短缺且投入比例失衡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资金来源主要是靠国家财政拨款、高校自筹和金融机构贷款。据有关资料统计,在已成功转化的我国高校科技成果中,转化资金靠高校自筹的56%。靠国家财政拨款的26%,而风险投资仅占23%。由于科技投入尤其是成果转化资金短缺,大多数高校均没有能力组织中间试验,从而严重影响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成熟性与可行性,导致科技成果大多以未经中试的不成熟技术状态面市。

1.6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缺乏风险投资推动

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性决定了高校科技成果有效转化需要风险投资的推动。目前,我国高校科技风险投资很不理想:一是对风险认识存在偏差,二是科技成果转化风险具有时滞性。一旦当生产风险和市场风险较大时,将堵塞其成果转化的直接通道,导致高校将科技成果进行存档、封存。

1.7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不完善

长期以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偏重于精神奖励上,而独立物质利益机制又缺乏使科技成果生产力功能实现的原动力,使科技成果的供给游离于市场需求之外,科技成果价格与价值严重不符。并直接导致高校科技人员待遇偏低,科技创新队伍缺乏凝聚力。

2 优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内部环境的对策

高校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成果的重要生产地以及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合作者,承担着科学发现、知识生产、技术创新和知识传播的任务,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高校是源头,科技成果的开发,要从源头把关。当前要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步伐,优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内部环境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创新高校办学理念

理念更新和观念转变是新时期高校科研创新的基础。在21世纪的今天,高校应从“学术-技术-生产力”的办学目标着手,充分认识落实成功创业。发展和提高生产力才是科学知识的最终价值表现。科学研究不仅要注重创新。更重要的是要面向市场需求及社会需求,以便于社会受益、经济发展及人类生活水平提高。

2.2建立科学的科研管理机构

高校要创新科研管理,需要建立职权相对统一的科研管理部门和科学化的科研管理体制。科研管理与其他管理职责分开,理顺体制、健全机构、明确责任、各司其职,实现适当的分权与相对的集中管理。高校可以在“宏观引导、中间放开、微观管活”的方针下,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建立由不同级别领导的管理体制,各级的科研管理权力明确。责任清晰。可以尝试性地成立科研中心,这样一个扁平的科研管理机构。实现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还可以建立大学技术成果转化办公室,来支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2.3建立灵活、开放的用人机制和多样化的激励机制

高校要想在科技创新和科技工作中取得重大突破和辉煌成果,就要完善用人机制,建立灵活、开放的用人机制。广纳天下英才。一要打破僵化的用人机制。建立专职、兼职相结合,固定、流动相补充的开放的人才体系;二要营造宽松自由的科研氛围,建立灵活的科研人员管理机制;三要打破单一的成果评定与奖励办法,建立多样化的创新激励机制。鼓励科研人员全面发展;四要强化激励与保障机制,稳定师资队伍。通过激励与保障机制的强化,把保障机制放在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

2.4加强跨院系跨学科的集成科研

科技创新的突破点往往产生在学科交叉点上,同时学科的交叉又促进新兴学科的产生,正是这样的过程推动科技不断地发展和创新。所以,应根据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的重点领域和重大专项,结合各个高校学科特色和科研领域优势。组建一批校内、校外跨院系跨学科的科研实体。瞄准下一代的核心技术和国家战略需求。组织若干团队进行集成研究。在瞄准国家目标组织大科学研究的同时。必须支持和鼓励一些教师开展“兴趣驱动”的自由式探索研究。

2.5设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风险基金

风险投资是发达国家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手段。在目前国家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下,设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就成为实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必然选择。

科学技术的缺点范文2

[关键词] 教育技术研究; 文化; 理论溯源; 学派

[中图分类号] G40-057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李艺(1956―),男,山东临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技术哲学、教育游戏和信息技术教育研究。E-mail:。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技术在学科建设、指导实践、与其他学科对话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进入21世纪,伴随着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求,教育技术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逐渐被整个教育界所关注,在推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与此同时,回顾教育技术的发展,我们也看到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教育技术研究的学术品质落后于时展的需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形象地说,将教育技术比喻为一支队伍,在它初创时期,因安身立命的需要,要讲求实效,可以不拘形式,可以是一支游击队,可以打游击战。但当发展到一定规模,产生一定影响,承担“正面战场对敌”责任的时候,就必须是正规军了。这时候,教育技术必须在继承传统优秀品质的基础上,一扫游击队习气,将自己打造成一支在思想、技术及方法各方面都合格过硬的正规军。

历史责任落在了当前一代教育技术学人肩上,我们必须将教育技术带入一个由“游击队”向“正规军”转型的阶段之中并使其顺利地完成这个转变。而所谓“游击队”和“正规军”的差异,在教育技术研究上,表现在文化传承、思想溯源和科学精神的缺失与建构上。

一、教育技术研究文化传承的缺失

这些年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无论是基本理论还是整个学科体系的建设,主要是依赖对国外理论的引进。类如叶澜教授指出,“中国教育学科的发展离‘根’离‘土’,长期未构筑起自己的‘家园’,长期保留着‘舶来品’这一从降生之日就带有的‘胎记’”。[1]在学科发展的初期,“引进”情结在所难免尚有情可原,但在后续的发展中,应避免习惯性地简单模仿和移植,应在借鉴参照的同时更强调根植于自身文化的健康发展。教育技术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在倾听、领会别人的文化精神时,更重要的是守护自己的文化家园,以本土问题为先导,借鉴先进国家学者的研究,建构本土的概念框架和理论路线。唯有如此,才能既更加有效指导本国实践,又在国际学术舞台上进行平等而有尊严的对话。

在教育技术研究中,缺乏文化传承的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

1. 思想引进“食洋不化”

任何教育理论都有其生长的社会土壤,都会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不同民族的教育理论也都体现着不同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西方的教育技术理论,特别是美国的教育技术理论,其形成有深厚的本国教育实践背景,即先有教育实践,积累经验,然后再形成理论,深深地带有美国式的实用主义文化的烙印。无论是AECT几次对教育技术定义的更替,还是遍布美国本土的其他形形的派别思想的形成,都有其深厚的实践基础。范寿康曾说道:“美人论学,往往轻系统,重实利,其弊流域肤浅驳杂。”[2]美国学者如同美国公众一样,在享受着“冠誉”全球的“美国式”声望之时,对其崇尚的实用主义更是不假思索地全盘接受,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渗透到其骨髓里。他们更热衷于在实践中解决问题,而无暇去寻求更加深邃的答案。实用主义有利弊两个方面:好处是可以不受概念和理论体系的困扰,将焦点放在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上;缺点是由于缺乏扎实稳固的思想支撑,限制了其对具体问题的超越,从而影响到对问题的深刻认识,在启发思考和引领发展方面就必然有所不足。因此,无论是拿其二百年文化成绩和人类数千年文明相比较,还是拿美式思想和林立全球的众多学派相比较,亦步亦趋、盲目地迷信而唯其为是,照搬照抄囫囵吞枣乃至逐字把玩,实在是非常不可取。

对于理论的引进,必须考虑理论的适应性和适用性两个问题。在适应性方面,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引进的理论能否适应中国的教育实际。在教育技术领域,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屡见不鲜,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文化理念的不相容,在理论上盲目模仿,而在实践中却忽视了实际问题的文化情境,必然会遭到文化理念排斥,起不到解决问题的作用,这就造成了由于文化土壤不同而产生的“南橘北枳”现象。在理论适用性方面,我们会追问这个理论本身对问题解决的可满足性如何。卓有成效的理论学说会引领我们对问题认识的深入。近年来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深入,国外的许多理论被引入国内,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内学术的发展,但有些理论的效用却被夸大了。如前所述AECT教育技术定义的引进和解读,就是典型的问题之一。同样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后现代课程理论本是学术上的一家之言,却在我国上升为课程改革的国家意志,几乎没有深入考虑我国的文化背景、社会意识、管理体制及我国教育的发展诉求等诸多要害问题,不得不说是一个严重的失误。

2. 理论建设缺乏本土意识

理论具有鲜明的文化性。理论是对特定文化背景下的实践问题的抽象、论述和反思。我国的教育技术发展二十多年,问题争论无数,却陷于肤浅琐碎,引进大量理论但鲜有本土特色的理论创见,理论创新缺乏本土意识。略举一例,据南国农先生介绍,“日本的‘教育工学’这个名称,是在读过《天工开物》这本中国名著后受到启发而提出来的。并说,日本教育工学界的许多学者都把《天工开物》、《梦溪笔谈》作为必读的经典文献。”[3]这不禁让我们教育技术界的学者们羞愧不已,这个“工”,不是工业的工,是一个饱蘸着传统技、艺乃至思想的“工”。可以想象,一个“工”字,若被妥当地置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上,会给我国教育技术领域带来什么不同?遗憾的是,实际上我们为了一个“针尖上的天使”式的定义争论不休,我们拿着“教育”、“技术”、“Education”、“Technology”甚至“Technique”排来排去,却把自己拥有的文化遗产遗忘在脑后。如有学者所言,“一旦我们取消本土的自我反思能力,以西方的需要为需要,以西方的反思为反思,长期压制本土的真实需要的表达,就会导致在文化、心理、思想、精神诸方面成为西方的附庸”。[4]实际上,何止是附庸,更是不伦不类。

在教育技术理论本土化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我国教育技术所具备的文化性,增强我们的本土文化意识。首先,守望与传承文化血脉也将成为当前理论研究与创新的生命之源。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民族认同的前提。文化传统可以为理论研究提供“支援意识”,它为新理论的创生和推广提供文化支撑,离开了文化传统,任何理论研究都将失去其赖以生存的根基,成为空洞之物。另一方面,新的理论需要经受文化传统的选择,特别是对外来移植的理论,“文化的新项目,不论来自一个社会的内部或外部,必须能为原有文化的意义所接受。如果这些意义完全是另一回事或不协调,那么新项目,不论是一个观念、一件人工制品、一种另一方信念或一种方式,都将直截了当地被拒绝。新项目也常常被接受,但在接受过程中必须对之进行诠释和修正,以适应原有的文化。”[5]

考虑到教育技术较多关心教学设计问题,不妨再以其为例谈谈这个问题。教学设计是西方理性与教学需求相结合的产物,旨在促进教学活动的程序化和精确化,提高教学的效率。上世纪80年代,教学设计被引进到我国,并在教师教育和培训中得以推广。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能对教学设计及其条款如数家珍,但对教学设计的理解和运用却显得机械而肤浅,正是因为该教学设计的理念没有很好地和中国文化融合,没有将教学设计的精华融入到教师的文化灵魂之中。教学设计理论要真正根植于中国的教育土壤,需要一个本土化的过程,要经过“借鉴―协同―融合―创新”的过程,若要生搬硬套,就必然会形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节。遗憾的是我们没有看到这个真正智慧的实施推动,看到的只是简单的抄搬和灌输。即便有少部分教师能对整个教学过程驾驭得得心应手,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个人经验,归功于在其内部偶然顺利地完成了文化融合,而未必是对教学设计及其相关理论进行形式化“推销”的结果。或者说,凡有老师对教学设计的诠释有精到之处,多为渗透着浓郁传统精神以及面对我国特定教学文化的独到解读。

二、教育技术研究理论溯源的缺失

教育技术作为一个新兴、复杂的研究和实践领域,需要吸收多方面的理论养分,综合各种教育经验。一方面,需要接受教育学、心理学、哲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知识的指导,另一方面,教育技术也在实践中丰富、发展这些学科知识。而目前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理论基础相对薄弱,新概念、新模式、新策略层出不穷,却甚少审视本领域、本学科的理论基础。诚然,在理论积累不甚丰富,研究方法不甚完善时,理论研究不免会出现“摸着石头过河”的情景,但若要得到长足有效的发展,必须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教育技术研究理论基础的缺失表现以下两方面。

1. 基础理论研究的缺席与忽视

首先,技术哲学的缺席造成教育技术研究的理论缺失。桑新民教授指出,“教育技术学最深层次的基础理论应该是技术哲学和教育哲学,因为这决定了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技术观和教育观,并由此决定了他们的教育技术观。”[6]长时间以来,人们对技术的理解仅局限在“工具和活动”上。这种认识虽然有其合理性,但也“遮蔽”了技术的本质,也对教育技术的认识和实践造成了不良影响。“技术不同于技术之本质”,马克思主义技术观认为技术不仅展现了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展现了他的生活生产的直接过程,因而也展现了人的社会生产关系以及由他们而产生的文化表现。[7]技术哲学作为教育技术研究的理论基础,将会更全面地理解教育与技术的关系,有力地拓展教育技术研究的视野,丰富教育技术的内涵。所幸的是国内部分高校的一批学者,不盲从国外,主动开展了这个方面的思考并形成了一定的积累。

其次是教育技术研究对自身理论体系架构的忽视。教育技术作为一个研究和实践领域,使人们更热衷于其工具价值的追求,实践倾向较为明显,理论建设与研究则显得较为平淡。所谓理论,大多是教育学、心理学的简单的抄搬式的“借用”,或者是相关技术应用层面的经验总结,这样教育技术研究就成了教育的技术研究,成了研究教育技术。当然,我们也不完全排斥这样的研究,甚者认可其一定的合理性,但我们的最终目标不是教育的技术研究、研究教育技术,而是教育技术研究,前者是达到后者的途径和手段,这也如同将各个学科知识的各行其是的“独奏曲”变成教育技术的“交响乐”。

如何完成“交响乐”乐章的谱写?有学者提出的教育理论发展“分层模式”可供参考:“我们将研究分为三大类,并依次分为三大层面,第一层是事实研究,第二层是价值研究,第三层是技术研究。”[8]相应地,事实性研究即本体论研究,即对“教育技术是什么的研究”,旨在运用哲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透过复杂的教育技术现象寻求本质。价值研究是对教育技术以“应该”的方式来追问的,是对人、技术与教育三者价值的追问,表现为教育与技术的价值关系、教育技术与人的发展的价值问题等,有助于树立良好的教育观、技术观和人的全面发展观。技术研究则应在实践领域展开,将先进的理论理念转化成实践的精神财富,也从实践中不断地丰富理论,促进理论与实践相互支持,教育技术研究的目的所在。

2. 理论引进的简单“拿来主义”

作为一个新领域,教育技术的创生和发展是各学科知识整合的结晶,是教育实践的需要,是时代精神孕育的结果。只有顺应时展和学科潮流,才能体现其独特的综合性和实践优势。20世纪初是科学大发展、思想大飞跃的时代,现代科技成果和思想逐步渗透到教育领域中,为教育技术的发展吹响了号角。随着学习心理学、传播学、系统科学以及其他理论的引进,教育技术逐渐走向成熟,这些独特的“基因”应该成为教育技术发展的优势所在,也成为教育技术研究的理论来源。而这些时代精神的变革及其所产生的教育技术理论内在的演化却未被我们所重视。

比如,大家比较认可教育传播学是教育技术学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这个基础理论的建设远未完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教育技术领域内曾掀起一股传播学向教育移植的热潮,譬如有人认为“传播理论是全面研究人类进行信息传送、交换、加工的科学。它建立起来的传播过程模式的理论,传者、受者与传播媒体的理论,对教育过程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用它解释教育过程产生了教育传播学,成为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之一”,[9]其实多是对传播学的抄搬,并未就教育传播这样一个承担特定社会责任、有特定的组织形式、有特定的管理方法的特定“传播”的“特定性”进行深入思考,未能得到一个真正的“教育”的“教育传播学”。进入本世纪,教育传播学又颇受冷遇,恰好错过了教育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期,面对网络等新传播媒体和网络教学等新教育传播模式的出现,教育传播学并没有与时俱进,紧随时展,严重滞后于教育实践的发展,从而对教育实践的解释和指导功能大为减弱。

再如,教育技术研究方法的探索也仍在迷茫之中。根据传统的学科范式要求,各学科有自己相对独特的研究方法。所谓独特的研究方法,一是根生于本学科的方法,二是从其他学科借鉴并作适应性改造的方法。当前教育技术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大多是从其他学科借鉴而来,教育技术研究者会无意识地、自发地借鉴与改造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的借鉴与改造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育技术没有研究方法的问题,拓展了教育技术的研究视野与领域,但由于缺乏方法论的指导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比如存在研究方法的运用肤浅与研究视角散乱问题:由于不同学科的研发方法其衍生的知识背景不同,在相异的知识领域中会表现出不同的适用性或局限性,不考虑教育技术研究对象特征与情境的差别而机械套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势必会造成研究的肤浅;由于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造成的研究视角散乱,有人形象地把它称为“坑道视界”,研究者虽然同处一个教育技术学科和领域内,但由于存在不同的话语沟壑,彼此之间却难以展开对话,研究方向与方式也日趋分散。

三、教育技术研究学派精神的缺失

所谓的“学派”,是指一门学问中由于学说师承不同,学术观点、倾向、风格有别而形成的派别。[10]从某种意义上讲,科学史就是学派史,正是因为学派的争鸣才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波普尔认为,理论源于问题,“应该把科学设想为从问题到问题的不断进步――从问题到愈来愈深刻的问题。”同时,由于问题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催生了不同的理论体系的诞生。“只有当理论的核心问题是重大的,独特的,并具有深刻的学理意义时,理论才可能成为范式,并形成一种主导话语。这种主导话语界定了理论研究的议程,而围绕这种主导话语也就形成了所谓的‘话语联盟(discourse coalitions)’或理论学派。”[11]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派的发展主导了科学的发展,足见学派及学派精神的重要性。而我国教育技术研究中的学派建设及学派精神是严重不足的,有下列表现。

1. 对“学派”朴素的误解

有论者指出教育技术存在若干学术流派,[12]诸如“电化教育学派”、“教育技术学派”、“计算机多媒体学派”与“教育应用技术学派”等。我们认为,当前我国的教育技术领域学派还未充分形成,因为学派除了具有师承性,还具有独立性、可持续性和对话性。

学派具有独立性。与学科强调制度性不同,学派更强调研究者的文化和精神认同。学派的立足点是追求真理,学派成员围绕自己的学术带头人,共同拥有相同或相近的理论核心,并具有鲜明的学术特色和风格,而且这些稳定的要素形成了学术上的内聚力和排他性。这种凝聚力一方面对学派内理论学说加以辩护,另一方面也能对其他研究者的观点加以排斥。古今中外的学术史上不乏学派的存在,学派的存在能积极地活跃学术气氛,有力地推动学科的发展。反思过去的教育技术研究缺乏丰富性和长久生命力,多以经验的表述为主,具有明显的随意性,学术话语中核心概念使用随意,核心概念之间亦未能形成有机的内在联系,没有形成内在的富有逻辑性的架构,如此种种,根本无法导致学派的诞生。

学派具有可持续性。学派的发展需要清晰的脉络。每种学派理论都具备一个理论硬核,起源于问题,并且永远不会完全脱离这一初始问题意识,在学派理论的演化过程中,也必然遵循“一以贯之”的主导话语体系和学术传统。在这一点上,我们在系统考察六十多年来美国教育技术学理论研究的发展过程,可以清晰地看到主要是“媒体派”和“学习派”两大学派的争鸣。“媒体派”更具学派特征,并形成了导师和博士生三代传承的查特斯(W. W. Charters)―戴尔(Edgar Dale)―芬恩(James Finn)―海涅克(Robert Heinich)谱系,美国印地安纳大学是此派的学术重镇。[13]

学派具有对话性。学派具有独立性,并不意味着学派就是封闭的,一方面,学派需要一个良好的学派生态系统,需要健康适宜的学术环境,对于教育技术学派来讲,这显得尤为重要。正确处理哲学、心理学、教育学和计算机等学科学派以及教育技术学派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学派之间“生态链”的平衡,这对促进教育技术学派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任何学派都有理论盲点,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因此,各个学派不是替代、倾轧关系,而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另一方面,学派间需要良好的对话,学派是在对话与磨砺中成长的。各学派间往往在对话中立足于本学派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吸取其他学派的理论学说或者受到其他学派的启发,不断充实、丰富、扩展自己的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和话语体系。因此,这是“平等式”对话而不是简单机械的套用。有类似描述为:“真正的教育学学派必定是这样的:它虽然难以拒绝相关学科学派资源的诱惑,但并不把这种外来资源当做‘根基性资源’,它试图将其纳入到教育学的语境中加以转化、再生。”[14]

2. 学派精神及其缺失的表现

我国的教育技术,学派意识的淡漠与学派精神的缺失相伴随。可以认为,学派精神是学派组织、活动及其学术成果的精神积淀,学派精神主要体现在“求真”和“创新”两方面。“求真”是学派创生和发展的灵魂,在“求真”精神的鼓舞下,具有共同学术旨趣的研究者在对问题探索过程中形成相对稳定、独立的理论立场;“创新”精神是学派发展的立足点,“学派的核心思想必须是对传统理论的重大突破,或者是对一个全新领域的开拓。它给人们提供了一幅新的视野图景,使人们具有通过进一步工作而获得成功的巨大希望。”[15]创新也是学派发展的根本动力。

教育技术学派精神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教育技术研究问题零散,形不成理论硬核。如前所述,教育技术研究的游击习气不利于对理论体系的探索与完善,对问题的“浅尝辄止”式的描述又阻碍了对真理的发现。第二,教育技术研究没有形成统一的话语体系。学派精神的存在也是研究者聚集并开展研究的精神动力,也只有具有学派精神才能真正促使学术团队向学术流派的转化。目前在教育技术领域存在为数不少的研究团体,但仍然缺乏研究的合力,“散沙式”的研究难以形成统一的话语。第三,教育技术理论研究的原创性不足,缺乏创新性,教育技术研究的现状就是“引进多,原创少;成果多,精品少;问题多,思想少”。教育技术学派精神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其研究的理论品位的提升与学科的发展。

3. 从“逻辑起点”到“学派”

建设教育技术学派,对于我国的教育技术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既是教育技术学发展的内在驱动,也是理论研究的必然要求。众所周知,教育学对其“逻辑起点”的讨论众说纷纭的气氛也感染到了教育技术学领域,对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讨论一时间风生水起。参与讨论的学者们虽未能最终就逻辑起点究竟是何达成共识,但都默认了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具有“唯一性”,并机械地套用了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及其探讨的思路来探讨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然而,我们认为这种观点的合理性值得探讨。

我们先辨析“科学”与“学科”两个概念。蔡曙山指出“科学研究是以问题为基础,或者说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科是科学研究发展成熟的产物。并不是所有的研究领域最后都能发展成为新学科……学科以规范化为目标,英文的‘学科’一词,本身就含有‘规范’、‘纪律’这样的意思。从学科的这种特性可以看出,在时间上它相对于科学而言是滞后的,在空间上它相对于科学研究是不连续的,仅仅是若干科学研究领域的集合”,“在科学与学科的相互关系和矛盾运动中,科学是第一性的、决定的方面;学科则是第二性的、被决定的方面。这个关系不能颠倒”。[16]从上述两个概念的辨析看开来,我们更倾向所谓逻辑起点应该是针对教育技术“科学”的,而不是教育技术“学科”的。科学是以“问题”为中心,需要有形成专门的说理系统及专门的特定的“逻辑起点”,而学科是“容器”,其间可以容纳不同的学说或派系。逻辑起点针对科学理论流派而言是必然的,即它在某一理论流派具有唯一性,逻辑起点不仅因理论体系而异,更是该理论体系定的部分。具体到教育技术,作为我国的一个学科,首先应该有关于不同学说和流派的包容性,即使当前教育技术领域的学说和流派仍在迷雾之中未能清晰显形,也万勿轻率遑谈什么唯一的逻辑起点。可以看出,我国教育技术领域中关于逻辑起点的讨论,首先是学派和学派精神发展不够成熟而致的模糊认识,其次是对“科学”和“学科”两个概念区分不清所致。

我们也关注到教育学领域关于逻辑起点的讨论,也在默认教育学学科的逻辑起点唯一的基础上进行,如有参与该问题讨论的学者就含混了科学和学科的差异,称逻辑起点“是指一门科学或学科结构的起始范畴。是指理论体系的始自对象,是使整个逻辑体系由以开展和得以丰富完成的一个最初的规定。”[17]似这也是教育技术界学者们在关于自身逻辑起点讨论中默认其为“唯一”的重要原因之一。笔者考察,在我国建国后的教育发展历程中,一直坚持的是“党的教育方针”,尽管在不同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也在发生细微调整,但其作为我国教育思想及教育实践的灵魂却一直是不变的。就是说,我国的当代教育,从同志倡导的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描述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与所谓教育是“使人成为人”的本质描述不同,是在倡导“使人成为人才”,这是我国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之需导致的,实际上可称之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教育”。在这种特立独行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的教育有着延绵不绝的传统继承,有着锲而不舍的价值追求,它就是一个学派!所以,它的逻辑起点有唯一性!

再说到教育技术的逻辑起点问题上来。在我国的官方规定的体制中,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的一个二级学科,从属于教育,但放眼全球实践,教育技术既是与教育高度相关又是一个似有着某种特立独行品质的领域。因此,要讨论我国教育技术的逻辑起点,首先要从这里开问,即在它是否是一个学派的基础上开问,而不是在默认“唯一性”的基础上盲目地自说自话。

中国教育技术问题必须由中国学者来解决,必须怀着一颗“中国心”深入生活,面对中国客观存在,关注研究解决中国教育技术的实际问题。历史赋教育技术以重任,然而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教育技术研究学术品质的建设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叶澜.中国教育学发展世纪问题的审视[J].教育研究,2004,(7):6~16.

[2] 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293.

[3] 南国农.参与历史研究 共创美好明天[J].电化教育研究,2008,(11):5~10.

[4] 李承先,陈学飞.话语权与教育本土化[J].教育研究,2008,(6):14~18.

[5] 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76 ~ 177,102.

[6] 桑新民.技术―教育―人的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1999,(2):3~7.

[7] 许良.技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57.

[8] 周皓波.教育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75.

[9] 李运林,李克东.电化教育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54.

[10] 陈燮君.学科学导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413.

[11] 秦亚青.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问题与中国学派的生成[J].中国社会科学,2005,(3):165~176.

[12] 陶立志.电化教育学派之说[J].电化教育研究,2001,(3):3~8.

[13] 桑新民,李曙华.教育技术学范畴体系建模研究及其方法论[J].中国电化教育,2007,(11):1~8.

[14] 李政涛.论中国教育学学派创生的意义及其基本路径[J].教育研究,2004,(1):6~10.

[15] 郭贵春. 学派建设与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06,(10):35~38.

[16] 蔡曙山.学科制度建设笔谈[J].中国社会科学,2002,(3):74~91.

[17] 瞿葆奎.教育学逻辑起点:昨天的观点与今天的认识[J].上海教育科研,1998,(3):2~9.

科学技术的缺点范文3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既是培养高等专门人才不可缺少的途径,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及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的历史较短,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刚刚起步,还没有形成自身特色,如何准确定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拟从淄博职业学院科研工作实践出发,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定位做初步探讨。

一、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现状分析

1.认识存在偏差,人财物投入不足

高职院校大多起步晚、基础薄,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科研工作的认识存在偏差,导致人财物投入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认为高职院校教学是最重要的,课堂教学是硬任务,科研是软指标,有人甚至认为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二是认为众多本科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科研实力雄厚,高职院校,在申报课题、成果方面难以有效果,产生了畏难情绪。由此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开展,也势必影响学校的全面健康发展。

2.缺乏广泛的群众参与基础,科研氛围尚未形成

当前,高职院校科研工作中,教师的参与面较窄,存在一定的“唯功利”倾向;成果层次普遍较低,浓厚的科研氛围尚未形成。主要表现在:一是不少教"币仍然认为科研是高不可攀的事,再加之近年高校连续扩招,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繁重、压力较大,对科研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广泛参与性;二是不少教师科研目的在于职称晋升和成果奖励,一味追求写几篇论文,缺乏持久性,科研工作在“功利”思想引导下,呈现一种短期推动效应;三是大多数高职院校是由中专学校合并组建而成,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所占比例偏低,科研队伍中缺乏骨干和带头人,教师队伍整体科研水平不高。由此导致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缺乏广泛的群众参与基础和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3.管理机制不健全,科研工作形式化、表面化

由于多数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起步较晚,与普通高等学校相比,在科研管理机构、管理制度、管理水平等方面均有较大差距。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全国约40%的高职院校没有专门的科研机构,也没有分管科研的领导;有些学校成立了专门的科研管理机构,开展了科研工作,也制定了一些相关政策,但落实不到位,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科研工作流于形式。由此导致教师科研积极性不高,不进行理性思考和科研实践,教学中习惯于照本宣科,缺乏创新精神。

4.科研结构、工作重点亟待调整

大部分高职院校缺乏科研工作长远规划,科研结构欠合理,工作目标、重点不明确。主要表现在:重申报,轻研究,项目结题数量、质量有待提高;应用技术项目欠缺,与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专业建设重点不协调;项目研究定位欠准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脱节,产学研结合程度差,成果转化慢等。

二、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定位的实践探索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工作的意见》指出:“教学与生产、科技工作以及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结合当前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现状,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应定位在:面向教学、面向地方生产建设第一线;强化实践意识,重视中小型技术课题,突出技术实用性;体现高职教育特点,探索高职教育特色;通过大力开展科研工作提升师资水平,促进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

1.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应坚持为教学改革服务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凸现出诸多实际问题,如生源的多样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教学质量的评价问题,教材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等。这些来源于高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只能靠学校和教U币立足学校实际,用新的教育理念作指导,通过教育实践加以研究解决。

为了开展好高职教育科研活动,淄博职业学院组织广大教师学习、研讨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对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现代教学手段与方法等方面逐步深入探讨和改革,使广大教师树立了正确的高职人才观、质量观,逐步形成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思想观念。

(1)提供研究平台,设立专门机构。2003年,我院出版了《淄博职业学院学报》,设有“高职论坛”、“教育教学研究”等专栏,为教师提供了有关高职教育思想讨论和争鸣的阵地;为进一步加强高职教学研究,2004年我院成立“高职教育发展研究所”,配备了专门研究人员,并编辑内部刊物《高职教研》,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展开研讨,交流经验。四年来,教职工在省级以上刊物及学院报刊上发表教研论文400余篇,有力促进了学院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2)针对高职教育热点问题,大力开展教育科学课题研究。为鼓励广大教职工立足本职工作,在创新中谋发展,2006年我院开展了“岗位创新百万行动”,以解决学院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为主攻方向,以岗位应用研究为出发点,每年投入100万元用于支持岗位创新课题研究,连续投入三年。岗位创新课题研究活动,既有前瞻性又有现实性,既有操作性又有理论性,为学院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我院还组织精干力量积极申报国家、省、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现已承担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1项,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规划课题 24项,山东省高等院校实验技术课题 24项。

随着高职教育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极大地推动了淄博职业学院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近年来,学院先后获得2个部级实训基地、1门部级精品课程、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9部,省级精品课程5门、示范专业2个、教改项目3项、教学成果奖1项。 2.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应以产学研结合为切入点,实现校企双赢

高职教育必须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而科研活动在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模式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产学研结合的一个结合点、切入点。我们学院近几年以科研工作为先导,在产学研结合上进行了大胆尝试,探索出了一条适应学院发展的产学研合作之路。

(1)以专业建设为纽带,深化合作层次。2004年12月学院成立了“淄博职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建设指导委员会”,地方政府领导及省内外100多位企业家到会共商产学研合作大计。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从增担任名誉会长,96家企业成为理事单位。各系根据专业服务面向,分别成立了系级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形成了院系两级产学研合作管理体制,搭建了校企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坚实平台。

(2)以技术服务为突破,赢得企业支持。学院各系组织专门人员对驻地企业进行科研调查,积极寻找为企业服务的突破点,利用自身优势,积极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参与企业科技攻关。如电子电气工程系针对城市电水汽热上门抄表、非法窃用、依赖银行网点收费等传统难题,与淄博莱特电气公司联合开发了“城市级电水汽热预付仪表及客户综合管理系统”,提高了运营商的企业管理水平,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校企互利互惠,实现校企双赢。随着校企双方合作的不断深化,解决了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定岗实习和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难题,企业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诸多实际技术问题,双方均感到收益很多。几年来,学院通过产品开发、联合攻关,教师下厂、下店为企业解决技术问题等形式,进一步密切了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社会声誉不断提高,得到了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信任和支持,实现了校企(地)双赢。2006年,淄博市政府计划在三年内投资1亿元依托淄博职业学院建设数控技术、汽车维修、电工电子、应用化工、生物技术 5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中国网通淄博分公司等20余家企业向学院捐赠了1 250万元设备,共建工厂供电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基地5个,有关企事业单位的技术、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学院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百余名来自生产一线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承担了学院的专业课教学和实训指导任务,科研工作在学院产学研合作教育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应从自身实际出发,量力而行,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开展,要定位于自身的实力,客观估计和分析自身的科学研究能力,准确把握可参与科研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研发能力等状况,这对高职院校积极稳妥地开展科研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高职院校开展科研应注意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科研工作领域、范围要量力而行。高职院校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第一线技能型人才为根本,因此科研工作领域可少些,技术服务的范围可窄些。二是科研工作层次要量力而行。高职院校基本是以教学为主的专科学校,应重点开展应用技术研究。三是科研工作对象要量力而行。高职院校科研工

作、技术服务的对象应以广大中小型企业为主。四是科研工作经济效益的确定要量力而行。高职院校由于受到类型、层次、专业结构、办学历史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在短期内通过科学研究、技术攻关不可能取得很大的经济效益,对此,高职院校不可期望值过高。

作为一所地方高校,我们始终将科研方向定位在为地方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服务的方向上。学院各系根据自身专业特点,选择数家企业作为技术合作挂钩单位,通过技术咨询服务、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及推广、调整优化工艺结构等方式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在服务过程中寻找科研内容,在生产一线中捕捉项目难题。生物工程系开发的“低盐固态酱油酿造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并被多家食品企业采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电子电气工程系研制的“无人值守环境远程监控系统”通过了省级鉴定,居国内领先水平,产品已被多家单位使用。机械与汽车工程系研制的“多功能发动机新型翻转架”,为汽车修理厂发动机大修带来了很大便利,得到广大汽车维修企业的认可,现已批量生产。近3年来,学院先后承担省(市)级以上科研课题86项,与企业横向合作开发项目8项,获各类科研、技术成果奖励46项,为淄博市建设文化大市、经济强市、绿色城市做出了积极贡献。

总之,高职院校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结合高职教育特点,发挥自身优势,面向教学、面向地方生产建设第一线,将科研工作重点定位在高职教育教学研究层面,以产学研结合为切入点和结合点,以应用技术研究为主攻方向,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服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毛晓燕,谢芳.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现状与对策探析田.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

[2]罗晓芳.优化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探析田.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3).

科学技术的缺点范文4

【关键词】信息技术 学科教学整合 困难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146-01

在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领域,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一直是大家所关注的问题。随着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层次逐渐加深,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如何有效整合的问题进一步凸显,不论是政府高层、理论界,还是学校和教师的实践层面,对整合表现出了高度的重视。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一、整合过程中,教师遇到的困难

1.思想观念上:教师对信息技术缺乏足够的信心

首先,许多教师认为自己缺乏应用信息技术的技能,一方面,学生对于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能力的态度和预期可能会导致教师的恐惧,在课堂上,面对比自己更擅长操作计算机技术的学生会感到紧张。另一方面,教师们非常担心在学生面前表现出自己不会使用信息设备,“出现故障了,不知道该怎么办”和“不理解信息技术术语和其提供的信息”,从而不愿意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

其次,对于变革的抵制是阻碍教师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充分整合的一大因素。这种抵制意味着教师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教学实践,而要求改变则显得比较困难或不可能。

2.能力上的障碍:缺乏合适的培训,不足以应对有效整合

与教师信心水平直接相关的是教师的技能和能力。为了获得基础的和更高层次的应用信息技术能力,教师们需要合适的培训。有效的培训对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至关重要。教师能力的缺乏与教师的高质量的培训相关联,一并成为教师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障碍。

3.保障与支持上的困难:设备条件不足,缺乏技术和行政支持

首先,缺乏足够的资源支持。接触信息技术的程度决定了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一方面,学校缺乏足够的设备而让教师接触不到信息技术;另一方面,学校信息技术设备的数量足够但由于学校组织管理不充分而让教师接触不到。研究表明,那些拥有高质量的信息技术资源的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的实践才开展得不错。

其次,缺乏硬件的支持。一方面,计算机硬件设备的不足会减少教师接触设备的机会,限制了教师更好地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另一方面,硬件的质量太差会给教师带来应用中的技术问题,减少教师应用技术的信心。

二、针对遇到的困难所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1.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及整合的内涵,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信心

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是正确理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涵义的前提。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不仅仅是演示课和示范课上的简单应用,不止是表面的作秀。信息技术既是教学中很重要的应用工具,同时,也给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文化,在信息技术面前教师和学生完全平等。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不仅仅是在课堂上使用信息技术就完成了。这只是整合的具体表现之一。真正意义上的整合。应该是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等多方面的根本变革,各学科的教师都能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和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有着其应用的诸多效益,对于学科教学而言,首先应该明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整合实施主体和对象,信息技术应用的时机、地点,整合过程中应该采用哪些信息技术工具,教师自身对于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发挥起着决定性作用。不能强调那种为用信息技术而用信息技术的整合课,而应追求以优化学科教学,有效达成学科教学目标为基点的整合课,让教师们能够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宜地对信息技术进行充分而恰当的应用。

2.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为主题,设计系统化培训

为了切实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化学科教学,改进学习,提升学科学习效果,就需要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为主题,从教师的实际需求和持续发展出发,设计系统化的完整培训。在设计培训之前,要对教师的实际水平和需求全面考查和分析,同时要与学校、教师们一起研讨确定培训的计划和设计,根据教师的不同水平,分层次设计培训内容和课程。不同层级的培训对应不同层次水平的教师,更具针对性和适用性,整个系列的培训内容要为建设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教师队伍提供有力的支撑。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教师们所遇到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过程中的困难也将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也是我们要继续追踪研究的问题。只有坚持在研究中发现、在发现中逐步解决问题的原则,相信能够成功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的教师会越来越多。

参考文献:

[1]南国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个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2,(11).

[2]罗德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及思考[J].中小学电教,2005,(4).

[3]张际平,高丹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内涵与层面实质分析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3,(7).

科学技术的缺点范文5

【摘要】 河北省缺乏有竞争力的名牌产品,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制约了经济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其主要原因是,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机构严重缺乏,研发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科技创新人才匮乏,产学研合作机制没有得到根本突破。笔者认为,我省创名牌产品,必须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依靠产学研合作,强化高职院校、科研机构服务企业的能力。同时,要加快企业自身研发机构建设,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与高职院校建立利益共同体,走共同研究开发的路子,才能使我省产品提高科技含量和竞争力。

【关键词】 产学研 提升 产品 科技竞争力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总书记准确指明了建设经济强省的必由之路。我省缺乏有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制约了经济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国际经济的发展已经由产品价格竞争发展到了品牌竞争,已从产品需求、质量需求发展到品牌需求,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不仅会使我省经济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还会使我省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我们要走研发投入多元化的路子。

一、我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

1.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机构严重缺乏

发达国家80%的研发是在企业中完成的。我省大中型企业中有研发机构的仅占25%,有研发活动的仅占30%,75%的企业没有一个专职人员从事研发活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企业仅占万分之三。企业研发资源分散、基础薄弱。利用现有生产线进行研发,成本高、效率低。

2.研发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据资料显示,2005年河北省研发经费仅为gdp的0.59%,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7年科研经费虽然大幅攀升,但占全省gdp的比例仍不到1.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为0.34%,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仅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7.8%。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到20%,科技成果,包括专利技术的运用率,平均只有14%,而专利技术的应用率只有12%。很多行业和领域是有技术没专利,有专利没应用,有应用没产权化。与先进省市有很大差距。

面对金融危机,世界各国都在加大r&d投入以应对经济衰退,研发投入强度普遍在2%以上,芬兰政府增加到gdp的4%,英国增加到gdp的3.3%,美国是3.2%,日本是2.2%,韩国是2.4%,以色列等中小型科技强国已超过3%。他们的科技成果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已达到70%。我国是1.4%。我省铁矿石对外技术依存度达到70%,远远超过20%的创新型标准,大部分产品制造多属于来料加工或贴牌生产,多数企业仍处于依靠资源消耗,外延式发展状况,无法突破人口资源优势和为跨国公司打工的模式。

3.科技创新人才匮乏

我省著名科研院所较少,人才总量不足,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2.5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8.5万人,企业科技活动人员只占从业人员总数的2.6%。缺少人才聚集的平台,导致人才流失严重。一些科研人员脱离实际,不看市场和实际应用,研究项目与生产脱节,这是制约产业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

4.产学研合作机制没有得到根本突破

目前我省企业对国外技术依存度过高,许多企业仍然急功近利、决策运转缓慢,承接科技成果的能力和意识不强,与院校合作形式松散,往往是“校热企冷”,缺乏稳定合作机制和持续有效的内在动力。科研院所市场需求导向性不强,缺乏形成产业创新的项目合作,不能适应民族品牌打造过程中所需要的持续技术创新,达不到创新周期的需要。

二、创名牌产品,只有依靠校企产学研合作

品牌是企业的生命,美国国际数据集团创始人麦戈文曾讲:“在美国,一件售价49美元的商品,拥有品牌的人能赚到10美元、分销商能赚到8美元,制造商则只能分到30美分。”目前,我省大部分制造商都只是赚取其中的30美分。实践证明,创品牌增强产品竞争力,进行产学研合作是有效之路。

如我省新奥集团、石药集团、博深工具有限公司、三河汇福粮油集团,调味品行业的珍极酿造集团等龙头企业,已率先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产学研相结合成功之路。石家庄永生华清液晶有限公司在我国液晶行业能始终保持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就得益于多年的产学研合作。我省高邑金世纪林果有限公司,通过与天津农大合作开发水果新品种,创出自己的品牌,优先掌控制定全国统一标准。

可见,产学研一体化模式正在成为企业创新的有力武器。因为企业最了解市场需要,具有直面市场并敏锐了解市场需求的灵敏机制,尤其能前瞻性地掌握市场发展所产生的潜在需求,使研发目标更具针对性,更能体现市场导向。

目前,我省的紧迫任务是把立足点从过多依赖国外技术逐步转移到依靠自主创新上来。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1.加快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

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投入的主体、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利益获得的主体。鼓励企业参与合作承担各类科技攻关项目,探索企业牵头实施的重大科技项目机制,实验室可建在企业,直接面向市场,目的性更强。采用市场机制促进技术进步,可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我省钢铁、建材、化工等传统产业,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传统材料向新型材料产品、原料初加工向精深产品制造的转换;用创新增强医药、装备、食品、纺织服装等优势加工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用自主品牌打造生物技术与新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扩散和产业化。

2.强化高职院校、科研机构服务企业的能力

科研院所要根据我省经济发展需求,有效整合利用科技创新资源,调动科技人员把立足点放在了解市场,把握技术创新方向,产业技术创新转化的积极性。按照市场化运作、实体化运营、开放式应用的方式,把有限的经费集中、重点投放,以促进创新资源共享、降低研发成本。按企业所需,搭建产学研结合的综合创新平台,促进信息共享,沟通市场产品、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及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技术供给传输。

科研选题要有针对性和应用性,瞄准我省产业的关键技术,提高转化效率。建立企业与银行沟通协调机制,为企业找资金,为银行找项目,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平台。

3.建立合作各方利益共同体,保证稳定持久的合作关系

要使产学研合作具有旺盛持久的发展活力,必须建立合作各方利益共同体,形成风险共担、成果共享、合作共赢的运行机制。为此,一要充分发挥各级产学研领导小组的作用,及时解决产学研合作中的重大问题;二要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的作用,推动产学研三方交流活动的制度化、经常化;三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鼓励科研机构以技术入股,解决好技术产权的利益分配问题;四要鼓励产学研基地共建,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设研发基地、重点实验室,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单位科技人员相互兼职或挂职;五要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鼓励产学研各方按照平等自愿的原则,发挥各自优势,以共性技术、知识产权、品牌和产品标准的开发、创造、获取、共享为目标,以大中型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为骨干, 在重点行业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权责明确、合作紧密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产学研合作由短期、松散、单项向长期、紧密、系统合作转变。

4.优化产学研合作环境

对企业牵头研发实行“国民待遇”,无论是科研立项,项目管理都与高校、科研院所享受相同标准、相同待遇。保护知识产权,要对假冒伪劣严厉打击。政府应优先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美国有一个优先购买纳税人产品法,即政府要采购国内企业纳税人的产品,在价格、质量相同的情况下需优先采购,支持,鼓励企业创新。我们应借鉴。

尽快改变不注重创新结果对市场影响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科技领域里的浮躁和功利化,使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创新乏力,只有破除这些障碍,构建起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才能让创新的源泉不断涌流。

产学研合作涉及科技、经济、社会诸多方面,需要加强政府各个部门的密切合作,共同创新管理,不断完善政策措施。

5.强化人才支撑

温家宝总理指出:“经济和社会发展要依靠科技,科技进步要依靠创新,科技创新要依靠人才。”营造全社会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公平竞争、鼓励合作、注重实效的氛围非常重要,社会要打破权威崇拜,对敢于探索、敢冒风险、不怕失败、顽强拼搏的青年人要热情鼓励和支持,不断优化人才成长的学术、环境和舆论环境。

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和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是技术创新及企业发展的生命力。根据我省创新人才缺乏的实际情况,依托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快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物是当务之急。同时鼓励科技人才到企业创业,在企业与高校之间开展人员交流,企业可借此探索股权、期权等激励方式,吸引人才留在企业创业,壮大技术创新队伍。其实,经济低迷正是高校和产业界进行人员交流的好时机,高校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包括企业员工的在职培训与知识更新、提供各种信息咨询等。这会使个人发展预算削减,人员交流几乎不花什么成本,还能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因此,人员交流对双方来说是一个相互受益的合作项目。

6.走研发投入多元化的路子

在美国,不受官方控制的企业研发机构和民间实验室扮演着科技创新的主要角色。美国大约2/4的科技研究人员分布在企业科研单位,企业r&d经费投入占全国r&d经费总投入的60%以上。英国政府通过高等教育创新基金会,投资给大学用于知识交换的金额为1.5亿英镑,通过技术战略委员会投资于商业创新活动的金额为3.5亿英镑。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政府可把有限财力,用在重点领域重点突破。引导企业产业技术创新方向,刺激企业技术创新经费增长;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大中型企业建立研究开发中心,加大研发投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承担国家研究开发任务,形成一批集研发、设计、制造于一体并能提供系统集成服务的大型企业。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统计资料显示,政府每投入1美元资金可以带动企业1.7美元r&d经费的增长。

发挥财政投入的引导作用,探索定额补助、资金配套、贷款贴息等多种科技资金配置形式,引导企业和社会增加科技投入。同时,政府与金融机构可建立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引导基金的粘合和多级放大效应,聚集省内外风险投资基金,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自主创新专项的政策性贷款额度。

参考文献:

[1] 于忠宁.3003亿研发经费再创新高的背后.工人日报. 2009,10,18.

[2] 高等职业教育不仅是产学结合.中国青年报(北京) . 2009,03,10.

科学技术的缺点范文6

〔中图分类号〕 G64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9—0018—01

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强调,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为祖国未来和民族希望的当代大学生,其素质和能力如何,直接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科技创新活动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意义

1. 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在知识经济时代,综合国力的竞争主要是技术与人才的竞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但依然落后于发达国家,主要因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基础薄弱、创新人才的匮乏以及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引进和消化国外的先进科技成果。所以,利用科技创新活动来帮助大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十分必要。

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团队意识。培养青年学生自主创业精神和团队意识已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的开展,使一大批活动参与者得到创业起步阶段的基本训练,达到储备创业知识和培养创业精神的目的。同时,科技创新项目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需要由知识能力互补的多个学生组成团队共同完成。团队在运作中既强调分工,又注重合作,协调一致是团队优势的最佳表现。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

1. 参与热情高,缺乏长久坚持。科学研究是一项艰苦的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时间和财力,需要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决心。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既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实践经验,更要有强大的精神动力、坚强的毅力、明确的目标以及一定的时间保证。但现在部分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只有“三分钟热情,五分钟热血”,能够积极地参加活动,却缺乏长久坚持的意志。这使得科技创新活动缺乏系统的组织和长期的物质支撑,难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2. 存在投机取巧心理,缺乏严谨的学术作风。大部分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存在投机取巧的心理,不愿做锲而不舍的潜心研究,只是靠短时间的突击来完成,对课题的研究停留在比较肤浅的程度。因此,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术氛围很重要。

3. 被动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缺乏积极性。大多数学生由于缺乏创新的意识,缺乏对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不能发现有价值的课题,因此,在科技创新的活动中,只是盲目地听从老师的讲解和安排,缺少自己的观点和对新知识、新领域探索的能力,部分学生甚至把科研活动当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去完成,这也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科技成果少的原因之一。

三、我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实施情况

近几年来,我院着力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逐步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整合各类资源,努力为广大学生提供科技学术活动的平台,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 完善各类规章,成立学生组织,规范科技创新活动。校团委围绕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挖掘学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并结合学校实际,逐步健全完善科技创新活动的各项管理制度。目前,《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等已经成为规范全院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纲领性文件。

科学技术的缺点范文7

关于落实《富锦市支持人才创新创业新政14条》的工作汇报

 

市委组织部:

   按照市委组织部要求,现将我局承接《富锦市支持人才创新创业新政14条》的相关工作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相关工作落实情况

2018年,我市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宗旨,以“名医工程”为牵动,按照“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积极打造一支特色突出、技术精湛的医疗卫生人才队伍,为推动全市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一是完善高端人才引进机制。为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水平,吸引、培养和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医疗卫生学科领军人才,按照《富锦市支持人才创新创业新政14条》相关政策要求,结合卫生实际,研究制定了《富锦市医疗卫生高层次人才引进和管理办法(试运行)》,主要针对高层次人才引进和使用的特点,采取特殊政策措施和优惠条件,成熟一个、引进一个、使用一个。二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为充分发挥我市名医示范带头作用,弘扬医者仁心文化,打造医疗服务品牌。按照省、市文件要求,我市积极开展了“锦城名医”、“三江名医”、“黑龙江省青年名中医”、“德技双馨医师”、“最美医生”、“最美护士”、“优秀护理管理者”等一系列优秀卫生工作者推荐选拔工作。其中,锦城名医活动推选出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中医骨伤及康复等类别医疗专家10人,并在卫生计生工作会议上开展了表彰先进活动;市中医院推选一名中医骨伤专家获得了“黑龙江省青年名中医”称号;优秀护士、优秀护理管理者和先进病区均受到上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表彰。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调动了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卫生计生事业和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同步提升。三是加快人才引进步伐。为解决农村人才短缺的问题,我市从2014年起连续三年,累计为乡镇卫生院公开招聘47名医学毕业生,并结合大学生实际离岗情况,我市2018年上半年为择林、隆川和二道卫生院招录3名大学生并已上岗;以公开招聘的方式为乡镇卫生院引进医、护、药、技等专业人才17名;为中医院引进2名麻醉专业本科毕业生,弥补了临床需求。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但全市卫生人才总量依然不足,人才专业结构不合理,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技术人才严重缺乏,现有梯队已不能满足事业发展需求。一是年龄结构不合理。退休人员比例高;在职卫生技术人员45岁以上比例高;2017年之前,卫生系统大部分机构将近10年未引进人才;同时,因“新鲜血液”严重不足,当前乡村医生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老龄化比较突出。从年龄结构来看:56至70岁以上103人,占乡村医生总数35%。按照现行的村医退养补助政策要求,未来可办理退养的乡村医生将达到90人,乡村医生正面临后继乏人的尴尬现实亟待引起重视。二是素质结构不合理。包括科班人才缺乏,专业技术人才中,通过系统学习、正规院校毕业的人才缺乏,有相当部分其知识结构单一、理论水平和整体素质不高;中坚技术骨干缺乏,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仅占37.1%,而初级甚至无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达62.8;高学历人才缺乏,本科生才占10.5%,且其中大部分是通过在职教育取得学历。而那些中专及中专以下的人员占60.3%。三是专业结构不合理。普遍缺乏公卫医师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市直部分医院突出表现为缺乏临床、影像医师及护士。大部分乡镇卫生院影像、检验、B超岗位无相应专业人才,从业人员均为半路出家或临时兼职,诊断和检验水平难以提升。

科学技术的缺点范文8

根据我市科技局“十二五”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分析,到2015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将由2010年的160家增加到200家,全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将由2010年的81家和85家分别增加到90家和100家,再加上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在现有35家基础上的新发展需要,仅以科技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的学术技术带头人为主要培养提高对象的高端人才和高端领军人才及后备人才的培养需求数量将超过500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人才和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人选需求数量也将在千人以上。适应产业、科技、人才一体化,引领和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传统产业高端化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我市科技创新高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迫切需求。

经济发展,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构筑人才优势,转型发展是“牛鼻子”,重中之重是识才、育才、用才。我市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高端科技人才严重缺乏;领军后备人才储备不足;关键人才能力短缺;人才政策严重缺失;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研发经费比重较低,事业环境优势不足及重使用轻培养弱激励,政府服务不足等种种突出问题,主要原因是在思想文化、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一是认识不到位,思想观念滞后,尚未把科技创新高端人才作为我市科学发展的战略核心与根本举措摆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培养目标不够明确,普遍缺少中长期培养计划,事业环境优势不足,人才价值认可上存在着“马太效应”。解放思想、尊重人才的任务很重,错失良才危机意识有待增强。影响认识的主要制约因素一方面是对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战略、方针及科技人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别一方面是没有对科技人才成长的规律和发展的战略进行深入的研究,工作重点和发展目标不明确,缺少科技人才发展的规划和顶层设计。二是投入不到位,人才培养投入力度有限,企业作为投入主体的投入水平不高,多数企业在价值链的低端,经济效益水平低,创新实践层次低,制约创新平台建设、创新活动强度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投入能力。关键是政府部门对科技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缺乏强有力的财力投入保障,没有鼓励企业和引导社会对科技人力资源的持续性投入及制定完善的监督与控制制度。三是机制不健全,市场配置人才的基础性作用还没充分发挥,以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为核心的人才科学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尚未建立,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技术职称评定行政化管理模式制约了创新人才的选拔、使用和成长。促进创新人才成长的选人用人机制尚不够完善,聚才、育才、留才、用才和人才成长与产业发展衔接互动,激励科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及培养领军人才的长效机制、创新活动强度和创新人才培养考核机制有待完善。四是服务不到位,扶持人才发展的配套政策缺失,政府相关部门尚未形成合力,专门为科技创新高端领军人才服务的机构和特事特办制度、为解决他们后顾之忧的服务平台与绿色通道有待建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创新文化氛围有待进一步营造。目前我市还没有出台有效的专项高端科技人才引进政策、培养政策和激励政策,已有的政策措施尚未普遍得到落实,科技人才服务业发展滞后,成为科技人才引进培养的制约瓶颈。

二、对策建议

一是发挥政府统筹协调职能,完善科技人力资源相关制度,为科技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保障。制度设计制定包括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科技人才财力投入、科技人才培养考核、科技激励政策落实监管和科技人才引进、培养的计划项目平台建设、科技人才金融支持等规划和政策措施。

二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为释放科技人才潜能提供动力。重点加强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职称评、聘制度改革,转变行政化管理模式,实行技术职称评定和岗位技术职务聘用分开,鼓励科技企事业单位自主评价科技人才绩效。

三是加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科技人力资源环境,为推进科技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提供条件。建立科技人才信息库、专家库,支持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着力扶持科技人才载体平台战略升级,充分发展科技创新载体平台对优秀科技人才的吸引和培养使用功能,大力支持科技人才服务业发展,鼓励科技人才合理流动、合作交流和开展创新创业。

科学技术的缺点范文9

关键词: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教育;实践

高职院校是为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培养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造就高技能人才的主要阵地,大力推进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与高职专业有机结合,鼓励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认定,对衡量学校教育培养效果,促进高职教育水平提高,检验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毕业学生的就业、创业和工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浙江省教育厅最新数据显示,截至4月30日,浙江毕业生总签约率在22.52%,而其中研究生签约率36.62%,高职毕业生签约率25.65%,本科生签约率仅在17.95%。在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如此严峻的情况下,高职毕业生就业签约率远远超过本科生就业签约率。充分证明高职生作为参与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已经毫无争议地占据一席之地。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设计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培养应用型、创业型高级艺术设计职业技术专门人才的二级学院。2000年4月,在浙江省设计艺术学校的基础上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建制的高职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艺术设计职业技术学院,开展高等职业教育。

为积极响应国家“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和“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求,整合高职教育资源,2004年8月,中国美术学院艺术设计职业学院并归中国美术学院。

经过十余年的起步、发展、改革、壮大的历程,学院坚持以高等职业教育为立校之本,坚持“立足现代艺术设计,发展都市时尚设计,传承工艺美术设计”的办学特色,重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实际动手能力、专业适应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办学体制多元化、办学模式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化、教师“双师”职业化、学生“双证书”制度化,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特色,推动了学院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和输送了一批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各类艺术高技能人才。截至2013年,已累计11届5056名高职毕业学生走上社会。

一、中国美院艺术设计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现状

职业技能鉴定指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行政部门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所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与认证的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实行学历文凭、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教育部、人事部《关于进一步推动职业学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见》中要求,选择部分具备条件的高等职业院校的主体专业,在学生毕业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直接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因此,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获得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全面提高职业院校在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实现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与高职学院专业教学的有效衔接,共同促进是高职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

为贯彻落实国家的方针政策,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艺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学院坚持科学定位,明确办学方向,坚持“立足现代艺术设计,发展都市时尚设计,传承工艺美术设计”的办学特色,重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实际动手能力、专业适应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我院现有平面设计系、工业设计系、特种工艺系、环境艺术系、影视动画系等5个系,开设平面设计、影视广告、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产品造型设计、家具设计、日用陶瓷设计、雕塑艺术设计、珠宝首饰设计、装饰艺术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展示设计、影视动画、动漫设计与制作、网络游戏设计等15个专业。在专业设置上紧密联系市场,采取机制灵活的办学方针,初步形成了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中心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为进一步完善中国美院职业教育体系结构,丰富高等教育体系结构起到了积极作用。

从2001年开始,学院与国家轻工行业职业技能培训总站合作,充分发挥学院专业特色和办学优势,整合师资力量,综合利用学院专业教学场地,借助校外实训基地,大力推行学生“双证书”,学校各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资格证书的鉴定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截至2013年,已累计组织10批高职毕业学生职业技能鉴定,共有2260人获得装饰美工技能资格证,占毕业生总人数44.7%,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二、面临的困难

(1)机构设置缺乏独立性。根据《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规定,职业技能鉴定组织应是一个独立进行职业技能鉴定的机构,拥有专、兼职相结合的组织管理工作人员和考评员,而现实的情况是,我院从事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机构挂靠在教务处,只是作为鉴定任务的临时执行机构,没有职业技能鉴定常设机构,可以说处于有名无实状态。没有职业技能鉴定的专职人员和专职考评员,而且鉴定项目单一,鉴定对象也停留在即将毕业的学生等现状。

(2)师资队伍缺乏专业性。办任何教学,教师是关键,我们高职师资很多都是从自己本科院校留校或引进的师资,可以理解为校本师资。从传统教育体制下走出来的高校教师,习惯的是已知的专业理论知识传授,未知知识探索特别是实践实战能力普遍缺乏。教师转型和“双师型”(既是有实践经验的技师,又是高校的专业教师)教师培养,在高职院校由于有校企合作背景支撑,虽有所改善,但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存在。学院现聘任有双师素质教师资格的有14位,占教师数20%,但还是无法满足高职教育和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 “双师型”教师的严重缺乏,影响了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提高,也严重阻碍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顺利实施。

(3)教学理念缺乏先进性。普通高校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任务是不同的。普通高校教育是研究性教学,而高等职业教育是大众教育。后者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培养技术型人才。学院尽管隶属中国美术学院,但我们与本部之间的培养任务是不同的。众所周知,本科院校办高职教育有着共享本科优质资源的条件,但另一局限也要认识到,由于长期受本科教育教学管理的影响,在高职教学中会无意识地产生本科教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高职教育从教学计划到教学实施,从教学管理到学生管理都可能演变成“本科的压缩版本”,从而背离高职教育的本质任务,不利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4)管理体制缺乏科学性。中国美术学院艺术设计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中国美术学院,是其下属的二级分院。毋庸置疑,中国美院的教育资源、经费必然倾向本科教育,中国美院在学科建设“十二五”规划强调“四目标”的建设:近期目标取得艺术学一级学科硕博点;艺术学学科提升为学科门类前的目标,争取艺术学部级重点一级学科;提升后的目标争取视觉艺术学科与艺术理论研究学科为部级重点一级学科,影视综合艺术学科与建筑艺术学科为省级重点一级学科和重点扶持一级学科。同时强调各学科点与研究方向的基本定位和建设目标。由此可以看到,二级分院的高职教育的学科建设很难列入学校领导的议事日程。可想而知,学校的教学研究和投资重点都会倾向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高职教育所需资源将得不到保证,而它的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规律的进一步研究课题,也将在申报的渠道上被边缘化。

(5)课程设置缺乏有效性。学院的课程体系都是按一级学科设置,在课程的开设和实施上偏重理论性课程,忽视实践性课程和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和提高。教师对国家职业标准理解不够透彻,知识更新不够及时,课堂教学形式单一,照本宣科、生搬硬套,教学质量无法适应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发展。

(6)实训基地建设缺乏系统性。学院实训基地建设相对滞后,现存实训基地数量较少。目前,学院与宁波帅康灯具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琳凯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杭州嘉道展示商业空间设计有限公司等成立了“中国美术学院艺术设计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实践基地”,且形式单一,大多存在的只是挂名,真正发挥其作用的实训基地更是寥寥无几。而且现在承担着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操作的重要场所还是各系部的实验室,与企业的联系沟通相对是比较少的,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欠缺,针对性训练、规范化操作、精度化实践要求不高,与企业实际生产环节和流程脱钩,联系不紧密,培养的学生质量和水平也就大打折扣。

三、学院职业技能鉴定的发展趋势及改革措施

目前我们高职学院的专业设置与其他工科类学校存在较大地特殊性,尚无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做法,这就需要我们锐意改革,大胆创新,摸索出一条符合我们学院特色的职业技能鉴定发展道路。

(1)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为推进我院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改革,提供师资保障。教师是学校的软件,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研究和制定我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的政策,着力解决教师企业生产经历、技能水平考核、专业转型培训、相关激励政策等顶层设计问题,推动加快我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步伐。

学院得由重教师个体培养向重“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转变,由校本师资向社会化师资转变。通过内培外引,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走向多元化、开放化和职业化,为推进我院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提供了师资保障。

(2)激励企业跨界参与我院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建立一套适合高职院校持续发展的新型校企合作的实训实体。激励企业跨界参与为关键。事实上,企业参与学院高技能人才培训具备三大优势, 即市场信号、“实战”环境和实训人才储备。学院职业技能人才培训包括高职院校的市场导向、设备更新、“双师”结构以及专业设备等,如果没有企业的持续性深度介入,都是一句空话。目前企业缺乏参与人才培养积极性的原因,一是忙于市场博弈无暇顾及,二是迫于经济压力不愿参与,三是认为那是学校的事不想介入,四是一些名义上的“校企合作”因缺乏利益共同点支撑难以为继。就全国和我省的情况看,主要不是经费支付问题,而是对企业参与高技能人才培训至关重要性的认知问题。

通过与当地企业合作,进一步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建成反映企业真实生产过程或工艺流程的、满足学生课堂实训、课外实习和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必需的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破解学生顶岗实习的难题。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仿真工厂、仿真车间、仿真工艺,提高学生的实际感知认识和动手能力,形成良性互动的产学研结合新机制,走出一条高职特色鲜明的产学研结合之路。

(3)鼓励结合职业技能鉴定的理论研究,推动四年高职探索。高等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是职业教育的高等层次,职业教育系统目前的状况是职高(技校、中专)―高职(大专)―本科―硕士―博士。目前, 我国大陆只在普通高校中试行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 以及允许部分民办高职院校升格为本科。由于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育方式等差异,这种“本科职业教育”不是同化在普通本科重理论知识培养的惯性中, 就是变成“低水平”的普通本科教育。目前国家教育部已经把建立专科、本科乃至研究生教育的多层次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作为重大课题加紧研究。在国家教育体制没有变化之前,学院可以结合职业技能鉴定的理论研究按照循序渐进、分步试行的原则,开展四年高职探索。

(4)建立健全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是高职院校教学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应将其纳入日常管理机构,成立独立的机构,对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进行统一有效管理,规范技能鉴定工作各个环节,协调处理鉴定过程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全程监控学院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同时要加大对职业技能鉴定的宣传力度,使学生认识到职业技能鉴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职业技能鉴定中来。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