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古代文化常识课件集锦9篇

时间:2023-09-12 17:09:41

古代文化常识课件

古代文化常识课件范文1

关键词:视频公开课;古希腊文;西方文化概论

程网易和中国网络电视台等视频网站上向全国公众免费播出,这是教育部准备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中国大学1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中的首批课程。本人主讲的“古希腊文明的兴衰”有幸列入其中,成为武汉大学乃至湖北省高校第一门上线的精品视频公开课。在首批上线的20门课程中,除了几门涉及到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之外,其余大部分都是关于中国文化的课程,如北京大学阎步克教授主讲的“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宋志明教授主讲的“中国传统哲学通论”、南开大学陈洪教授主讲的“六大名著导读”、浙江大学董平教授主讲的“王阳明心学”等等,而本人主讲的“古希腊文明的兴衰”成为其中唯一一门关于西方文化的精品视频公开课。

一、本课程的背景情况

对于中国的大学生和社会大众来说,了解西方文化要比了解中国文化困难得多。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生活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中,虽然未见得对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有过专门的研究,但是毕竟身在其中,耳濡目染,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中国文化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和亲近感。然而西方文化却与大家多有隔膜,一般中国人不仅对西方文化的历史脉络和传承演变了解有限,而且对西方文化的不同分支和地缘情况也知之甚少。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西方只是一个笼统和模糊的集合概念。尤其是对于那些在网络中长大的年轻一代大学生而言,所谓西方文化就是以美国的好莱坞、麦当劳、英特网为代表的高科技和消费文化。由于历史传统、地理环境、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念等多方面的差异,中国的大学生们很难像体验中国文化那样深切地进入西方文化的意境之中。这样就使他们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总是难免有一种隔靴搔痒之感。近20年来,本人在武汉大学等多所高校所讲授的“西方文化概念”通识课程,就是为了帮助同学们系统地了解西方文化的不同源流传统和发展演进历程,从而使他们能够对西方文化形成一种清晰而全面的认识。

众所周知,古希腊文化是整个西方文化的源头或摇篮。一个中国大学生要想系统地、全面地了解西方文化,就必须从古希腊文化入手。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也把“古希腊文明的兴衰”作为整个“西方文化概论”课程的第一个阶段或开端。讲授该课程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同学们了解那个充满了美丽神话和睿智哲学的古代希腊,而且也是引导他们进入博大精深的西方文化殿堂的初步训练。因为古希腊文化与其后的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精神联系。20多年来,我在讲授“西方文化概论”课程时始终坚持一个基本观点,那就是把西方文化当作一个具有生命力和连续性的有机整体,从宏观的和长程的角度来展现西方文化的整个发生、发展和演变历程。具体地说,就是不仅要分别描绘出西方文化发展的各个阶段――希腊城邦、罗马帝国、中世纪封建社会、近现代西方文化――的具体历史面貌和不同文化特点,而且还要从那些殊异的历史时代和文化现象背后寻找到一种内在的逻辑联系和连贯的精神脉络。这种有机论的基本观点,是与把西方文化按照不同的学科领域――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来进行分割的机械论观点针锋相对的。它的宗旨就是要让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西方文化是一个有机演进的生命体,而不是一个机械拼凑的综合物。

任何一种文明或文化都是在历史过程中逐渐生长起来的,历史作为一种时间性的纵坐标,是通过一系列具体事件、年代和人物而呈现出来的。但是对于中国的大学生来说,那些发生在遥远的西方世界中的历史事件、年代和人物往往是一些很抽象、甚至很枯燥的东西。为了使同学们能够真切地进入西方文化的具体情境,本人和课程组成员在制作“西方文化概论”课程的课件时,采用了大量的图像资料,从古希腊的城邦遗址和艺术作品,到古罗马的斗兽场所和中世纪的哥特式教堂,再到近现代的科技创新和社会变革。本人在讲课过程中,将西方文化史上的那些重要事件、人物、场景等通过鲜明生动的图像资料展现在学生面前,使他们能够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这些发生在遥远国度和古老时代的事情。除了大量的图像资料之外,历史地图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门径。我们的很多大学生之所以对西方历史不感兴趣,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他们对西方地理不了解,这样就很容易把历史中发生的真实事件变成一些死记硬背的抽象概念。如果授课老师能够结合不同时代的历史地图来讲解西方文化的发展演变过程,将纵向的历史过程与横向的地理环境相结合,把事件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具体地表现在直观的历史地图中,这样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所以本人在讲授“西方文化概论”课程时制作了几十幅历史地图,从古代的爱琴文明(克里特一迈锡尼文明)一直到现代的大西洋文明,将整个西方文化的发展过程都体现在不断变化的文明版图之中。

与国内其他兄弟院校开设的同类课程相比,本人讲授的“西方文化概论”课程的最大特点就是努力践行“文化发展与逻辑演进相一致”、“历史事件与地理环境相联系”、“传授知识与陶冶情操相交融”这三个基本理念。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一样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同样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充满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和感人心魄的崇高情怀。讲授西方文化的课程,不仅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讲解文化典故而引发同学们的情感共鸣,提升他们的道德境界,调动内心深处的崇高感。授业的目的不只是在于解惑,更重要的在于传道,即传授人生修养之大道。从而不仅把同学们培养成为一个有系统知识的科学人,而且更要引导他们健康地成长为一个有道德情操的性情人。

在上述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再加上20多年的授课经验,以及将科研成果不断地运用于教学过程的教学相长做法,本人讲授的“西方文化概论”通识课程不仅成为武汉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而且还在2008年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精品课程。近些年来,本人还先后应邀前往电子科技大学、东南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高校给大学生们系统地讲授该课程。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把本人主讲的“西方文化概论”列为该校的人文精品课程之一,澳门科技大学更是将该课程列为全校学生的通识必修课。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均采用本人撰写、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年初版,2008年插图修订版)并被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的《西方文化概论》作为讲授该课程的指定教材。可以说,本人

主讲的“西方文化概论”课程已经成为国内通识教育课程的一个著名品牌。

二、本课程的建设过程和缺憾之处

正是由于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当2011年教育部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建设1000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时,本人讲授的“西方文化概论”课程非常顺利地通过了武汉大学和教育部的层层评审,入选教育部首批建设的103门精品视频公开课之列。在这103门课程中,武汉大学有4门入选,除了本人主讲的“西方文化概论”之外,还有国学院郭齐勇教授主讲的“中国古代思想智慧”、历史学院李工真教授主讲的“大学现代化”和潘迎春教授主讲的“简明世界史”。

2011年暑假期间,在武汉大学教务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我和其他三位教授开始进行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制作。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我们每位主讲老师都必须把入选的课程在录像机面前系统地讲一遍,然后由专业人士制作成符合要求的视频录像资料,报送教育部进行评审。与平时在课堂上讲课不同,精品视频公开课要求每一讲的时间长度为半个小时,课程总长度控制在10讲左右。按照我平时在大学讲课的教学计划,“西方文化概论”课程的总时长为36个课时(每个课时45分钟)。但是在制作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录像时,由于受授课时间的限制,所以我只能采取一种分段讲解的方式,即先集中时间讲授西方文化的源头古希腊文明。至于后面的古罗马文明、中世纪基督教文明和西方近现代文明,只能留待以后再制作视频录像了。

经过精心的准备,包括合理安排每一讲的课程内容和形式、修改和充实文字与图像资料、完善PPT课件等,我在7月下旬非常顺利地一遍完成了“古希腊文明的兴衰”课程的全部13讲的视频录像过程。然后经过专业的后期制作,包括音频效果、画面质量、字幕校对等一系列复杂的工作,到10月初,武汉大学4门入选课程的视频录像资料送交北京,由教育部组织专家进行最后的审查。经过严格的挑选,我主讲的“古希腊文明的兴衰”有幸被选入首批2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之列,于2011年11月9日在爱课程、网易等视频网站上与广大观众见面。两个月后,郭齐勇教授主讲的“中国古代思想智慧”也作为第二批精品视频公开课(23门)之一在上述网站播出。而武汉大学的另外两门入选课程在经过适当修改之后,也将在近期陆续上网面世。

本人主讲的这门精品视频公开课原名为“西方文化概论之古希腊文明”,后来采纳评审专家的建议,改名为“古希腊文明的兴衰”。在录制过程中,我仍然坚持平时授课时的基本教学理念,力图通过古希腊文明的发生、演进过程来展现西方文化的精神特质,并通过大量生动具体的图像资料和历史地图来引导同学们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古代希腊文化的具体情景。根据课程计划,本课程的全部内容共分为13讲,分别对克里特文明、迈锡尼文明、希腊神话传说的源流、荷马史诗与“系统叙事诗”、赫西俄德的《神谱》、希腊城邦制度的早期发展、斯巴达与雅典、城邦时代的宗教生活、希腊悲剧、从希腊悲剧到希腊哲学、从分离主义到帝国主义、亚历山大帝国与希腊化时代、希腊文化精神的凋敝等主题进行了系统性的讲解。其中涉及到特洛伊战争、奥林匹亚竞技会、城邦民主制度、亚历山大东征、希腊文明衰落等重大事件,并对古希腊时代的瑰丽的神话传说、独特的城邦政治、优美的文学艺术、深邃的哲学思想等作了较为细致的介绍。尤其是凸现了古希腊文化所具有的浓郁的人文精神和欢愉的生活态度,既突出了古希腊文明与其他后续文明――古罗马文明、中世纪基督教文明――之间的文化差异,也揭示了它与后者之间内在的精神联系。为了说明该课程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我按照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制作要求,专门写了下面这段课程推介词:

古希腊文明作为西方文明的摇篮,以美轮美奂的神话传说、崇高典雅的奥林匹亚竞技会、寓意深刻的命运悲剧和充满睿智的哲学思想而著称于世。无论是爱琴海文明依稀如梦的断壁残垣,还是城邦文明气势恢弘的神殿剧场,抑或希腊化时代开疆拓土的赫赫武功,都在不断地激励着后世人们的浪漫理想和英雄豪情,使得古希腊文化成为西方人心中永恒的精神家园和梦幻故乡。武汉大学赵林教授主讲的“古希腊文明的兴衰”课程对整个希腊文明的发生、发展和演进历程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讲解,生动而贴切地引领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走进交织着神话氛围和哲学意境的古希腊文明。

由于受授课时间和视频录像等因素的影响,本课程也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这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课时分配不够合理,例如开篇的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讲得太细,花费了较多时间,而后面的一些内容却显得有些仓促和单薄。特别是关于古希腊哲学的部分,未能详尽地加以讲解。事实上,希腊哲学不仅与神话传说一样构成了古希腊文化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我最熟悉的领域之一。在武汉大学,与“西方文化概论”同样深受大学生欢迎的一门课程,就是我主讲的“西方哲学史”。早在2006年,我主讲的专业课程“西方哲学史”就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几年前,我还为超星数字图书馆的“名师讲坛”专门录制了36讲、长达18小时的“古希腊哲学”。该课程的视频录像在超星网站上播出之后,一直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点击率非常高。事实上,在设计“古希腊文明的兴衰”课程的教学内容时,我本来准备用整整一节课的时间来讲授古希腊哲学的发展梗概和精神特征。但是在录制视频的过程中,由于前一讲希腊悲剧的内容比较多,而且在讲完希腊悲剧之后又必须简单地介绍一下希腊喜剧,所以不得不占用了原本计划用来讲解希腊哲学的课时。结果,希腊哲学只用了不到半节课的时间来讲解,难免有些仓促,只能简单地介绍一下希腊自然哲学和形而上学的思想脉络,未能详尽地展开。至于希腊科学的发展情况,更是由于时间限制而忍痛割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令人扼腕的憾事。

古代文化常识课件范文2

论文摘要: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特色、极具代表性的部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如何介绍这部分中国文化的精髓,本着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教学,如何创新教学的手段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依据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留学生汉语言专业需要而设置的课程。一般在留学生本科四年级讲授。“古代文学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留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如何介绍这部分中国文化的精髓,本着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教学,如何创新教学的手段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一、明确中国古代文学史与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我国现行的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汉语言技能课程、汉语言理论课程、中国人文知识课程、经济管理课程。汉语言技能课程包括综合汉语、汉语口语、汉语阅读、汉语听力、汉语写作、汉语翻译、商务汉语等;汉语言理论课程包括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汉字与文化、汉语语法精讲、现代修辞学引论等;中国人文知识课程包括中国概况、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化概论、中国简史、跨文化交流导论等;经济管理课程包括进出口贸易实务、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等。通过讲授这些课程力求优化留学生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其中,中国古代文学课主要讲授中国古代文学知识,要求学生大致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概况,熟悉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样式、源流变化,以及有代表性的重要作家。要求学生了解、熟悉一定数量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并对古代作品的艺术表现特点有初步认识。在内容安排上以时代先后为序,将中国古代文学分为诗歌(词曲)、散文和小说三大类,突出重要作家作品的介绍,力求突出重点,让学生形象而具体地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知识。这门课程能使外国留学生较多地了解中国优秀的文学遗产,提高对中国古代文学的阅读能力,属于提高留学生整体汉语水平的课程,为留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文化课程奠定基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进行汉语教授的同时,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切实提高学生素质,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根本目的。 

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来表现中国古代文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教授中国古代文学非常具有特殊性——外国留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知之甚少,或者根本就是一窍不通,想要把精深而悠久的中国古典文化向他们展现开来,得到共鸣,非常困难。所以,当代对外汉语教学应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的理念,使用多媒体技术向外国学生教授中国古代文学,是切实的选择。 

多媒体技术能拓展课堂,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和热情。因此,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应当尽可能地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来表现中国传统文化。教师应注意搜集和整理有关素材,向学生传播。比如周杰伦的《发如雪》、《菊花台》,林俊杰的《江南》等意境古典、唱词含蓄优美的佳作、香港艺人黄霑创作的许多古韵词曲运用得炉火纯青的影视歌曲,教师还可以自己动手创作一些中国古代文学课件。 

但是,推行教学手段的改革,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表现中国古代文学应注意适度原则。不能将多媒体的“白板”变成扩大的“黑板”,不能将古代文学课变成影视赏析课。多媒体技术手段只是教学的手段之一,不是教学的目的。一定不能俗用滥用、喧宾夺主。在影视作品的使用中,要注意改编的问题,教师要以文本为主体,处理好原著和改编的关系,切忌以改编代替原著,混淆视听。 

三、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突出现代思想,体现当代意义 

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界对古代文学课的定位多是服务于语言的研究,认为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留学生的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古代文学课是为学习语言而设置的课型,将古代文学课边缘化、弱势化和冷漠化。其实,留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非常感兴趣。国外中文系的课程设置中,中国古代文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汉城大学为例,29个课目中与古文相关的课目就有11个。 

古代文学课是为了培养学生们讲授、阐释、鉴赏和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进而借助文学这一载体传播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专业基础课,它是通过对语言艺术的审美鉴赏进而吸收和理解中国文化,在传授文化知识之外,通过文学作品的内容辐射出中华优良传统的精神内核,通过作家的人格魅力和作品的艺术感染力集德育、智育、美育等多重功能于一身,具有独特价值的课程。对留学生的古代文学教学正是出于这个目的。对教师来说,更重要的任务是如何突出现代思想,体现当代意义,将古代文学课程的讲授真正应用于当代留学生的生活。如何用当代意识去激活古代文学,将“死”的文本还原为活生生的生活,是古代文学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首要问题。 

四、切实处理好文学史与作品选的比重问题 

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由文学发展史与作品选两大部分组成。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很好地衔接文学史与作品选的内容,如何具体分配它们在课堂教学中的时间比例,怎样更合理地采用与各自的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是教学的重中之重。不能只讲作品,不讲文学史,也不能只侧重文学史。目前此方面教材很少,笔者建议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对外语言文化学院主持编写的“对外汉语教学· 中国文化系列”教材。该教材收录了从先秦至明清的文学作品二百多篇,涉及到散文、小说、诗歌、赋等多种体裁。每篇作品后面都有详尽的注释,以便于留学生理解。书中还对每个时代的文学发展情况进行了概述。该书适合中级以上汉语水平的外国留学生学习或自读,也是普通高校大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总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是一项非常复杂、具有很大难度的工作,它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灵活的现代意识,同时还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必须熟练地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将对外古代文学课传授好。 

 

参考文献: 

[1]涂文晖.论对外汉语高级阶段古代文学教学的特殊性[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2]杨冬梅,訾希坤.对外汉语专业古代文学课的教学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古代文化常识课件范文3

[关键词]古文教学兴趣缺失培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30032

文言文可谓是承载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精髓,其中还蕴含着古人博大精深的智慧与文采。在高中语文课本中节选的各类古文,对于已经有了一些文言文学习基础的高中生来说,可谓是经过精挑细选最适合的古文基础读物。因此,不管是基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还是为了满足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学习古文必须在高中语文教育中被重视起来。

然而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学习热情却并不如预计中的那么高涨。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下面就来简单分析一下几个比较关键的问题。

一、高中古文教学中学生兴趣缺失的原因

1.古文晦涩难懂,学生能力不足,接受困难

文言文产生的环境距离现代生活较远,而且与现代汉语在语法、构词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区别,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陌生感。许多字词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十分简单明了,一旦到了古代汉语中就大相径庭了。比如,“汤”在现代汉语中是“煮东西的汁液”的意思,而在古代汉语中则多是“热水”这个意思。《两小儿辩日》中的“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一句,“探汤”就是把手伸进热水里的意思。

还有各种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句式。古代汉语中的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就分为:用“者”或“也”表判断,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用动词“为”“是”表判断,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判断,还有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语法学习与现代汉语学习区别较大,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地方也不多,因此很难融会贯通。

2.古文教学形式单一,难以激起学生学习热情

目前的高中语文课堂上,文言文教学仍是“阅读―翻译―背诵”这样的“三段论”式教学方法居多。因为大部分文言文都要求背诵,而且在如今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大部分学生与家长把成绩放在学习的首位,忽视了学习能力与学习兴趣的培养。不少学校为了提高高考升学率,依旧在实行“填鸭式”的灌输知识教学,完全没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意识。

比如,在文言文阅读训练过程中,许多教师在讲解翻译题的时候,只顾要求学生记住答案和死记硬背答题技巧,而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也不给学生时间来融会贯通,久而久之,很有可能让学生认为学习文言文是枯燥无味的死记硬背,把对文言文的好奇扼杀在摇篮里。

二、培养高中生古文学习兴趣的策略

1.利用多媒体课件,打造现代化课堂

在多媒体逐渐进入课堂的当下,教学过程中借助幻灯片放映音乐、视频相结合的形式越来越普遍。作为一门偏工具性且需要大量记忆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经常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课内外的名篇佳作,以此帮助学生将单一的书面知识转变为生动形象的多维理解。

同样,在古文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能够扩大课堂知识容量和提高效率,应该被教师作为辅助讲解的首选。比如,可以提前在备课时选用PPT课件,增加知识的补充。以人教版高一必修一第四单元的《廉颇蔺相如列传》为例,教师备课时在PPT课件中加入课文朗诵的小视频或者音频,同时还有关于“完璧归赵”这个典故的由来拓展课外知识,利用有趣的网络视频或动画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还可以加入介绍古文时代背景的PPT内容,丰富课堂容量,拉近学生与古文之间的距离,把枯燥的文言文课堂转化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生动有趣的课堂。

2.加强古文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古代文化常识课件范文4

关键词:世界古代史(下);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290-03

《世界古代史(下)》(又称《世界中世纪史》、《世界中古史》、《世界通史(中古部分)》等),是大学历史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它上接《世界古代史(上)》(又称《世界上古史》),下启《世界近代史》,是《世界通史》大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自1994年从安徽大学历史学专业毕业分配到阜阳师范学院工作以来,一直从事该课程的教学工作,至今已近二十年。在长期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结合课程自身的特点,并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对于课程的教学有一些较为成熟的思考,也有一些较为有效的教学经验。下文对此做一粗浅论述。

一、从通史的高度统筹教学内容

在《世界古代史(下)》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必须树立通史意识,站在世界通史全局的高度对教学内容做出统筹安排。

首先,要根据《世界通史》大课程的设置目的制定课程教学目标。

我们知道,所谓世界历史,其实是指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即人类社会由低级、原始的社会形态不断向高级、文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纵向过程,以及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彼此孤立到逐步开放、不断交往,并最终成为统一联合的整体世界的(“地球村”)的横向过程。《世界通史》大课程的设置,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这两个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其内在的规律。换句话说,《世界通史》大课程就是要说明我们今天的高度文明且一体化的世界是如何形成的。

因此,作为《世界通史》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古代史(下)》课程的教学自然要服务于这个目的。教师备课时不仅要了解并把握这个目的,而且要根据这个目的制定出相应的课程教学目标或教学主线――即课程不仅要说明人类社会在中世纪阶段社会形态的演进,而且要讲清此阶段各区域、各文明间相互交往的状况。只有这样,才能使《世界古代史(下)》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世界”或人类社会的中世纪史,而非国别中世纪史或区域中世纪史的简单综合。

其次,要将那些对世界历史的全局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事件和文化现象确定为教学重点。教师备课时,要将中古(中世纪)阶段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放在世界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给以恰如其分地定位。唯有如此,才能较科学地确定课程的教学重点,避免在教学过程中“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将一些低级趣味的人物、鸡毛蒜皮的小事大讲特讲,而将那些对世界历史的全局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人物、事件和文化现象置之不顾或讲之甚少。

最后,要对中世纪时一些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进行贯通的考察。中世纪时的一些历史事件,通常有上古历史传统的影响,而对近现代的历史发展而言又往往成为新的传统力量。同样,中世纪的许多文化现象,也往往有其上古的渊源,并对后世具有重大历史影响。教师在讲述这些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时,就需要进行贯通的考察,而不能将眼光局限在中世纪阶段。这样做不仅可以大致说清这些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的来龙去脉,给学生以历史发展的整体映象,而且有助于与《世界通史》其他课程的相互衔接,符合课程本身的承上启下性。如讲述阿拉伯人的扩张,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列举出上古时期中亚、西亚和北非、东南欧这些地区所出现的跨洲际性大帝国,让学生理解阿拉伯帝国的出现,不仅仅是阿拉伯人武力扩张的结果,也有上古这些地区走向统一的历史传统的影响,且是这些地区走向统一过程的更高阶段。不仅如此,还要让学生适当了解阿拉伯扩张对近现代世界(尤其是西亚、北非)民族、宗教和政治格局的影响。又如,讲述中世纪印度的种姓制度,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上古阶段印度的种姓制度作一回顾,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中世纪时印度种姓制度所发生的变化(教学时间允许的话,对近现代以来印度种姓制度的发展和变化情况要作适当介绍)。此外,对于像印度教、天主教等中世纪其他重要文化现象,也都要做必要地贯通考察。当然,既然讲述的是中世纪史,教师在授课中还是要以这些事件和文化现象在中世纪阶段的情况作为主要内容,避免因涉及上古或近现代内容过多而喧宾夺主,影响教学效果。

二、以学生为中心选择教学方法

要搞好《世界古代史(下)》教学,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目的出发去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师要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只是也只能是居于“主导”的地位――主要任务是指导、辅导学生学习,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不仅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教学方法的选择也要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这既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由《世界古代史(下)》课程本身的特点决定的:课程内容不仅头绪复杂且年代久远(讲述的是人类在中世纪阶段的发展史)、时间跨度长(约1500年)、地域跨度较大(涉及世界亚欧非美四大洲),但教学时间很短(仅一学期约40-50学时),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只有转变观念,给学生和自己正确定位,并选择一些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课下努力自学看书,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笔者认为,在《世界古代史(下)》的课堂教学中,如下六种方法:发讲义、做综述、开书目、讲信息、做比较、搞讨论,应该说较为符合上述要求,是可以作为主要教学方法加以采用的。

所谓“发讲义”,就是教师将自己的讲义或教案在课程开始时发给学生(笔者的做法是将讲义挂在“网络硬盘”上,并把提取码提供给学生,由学生自己根据需要去下载)。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课程内容,并对相关问题做一些初步的思考,以便在课堂教学中或课下与教师展开交流。教师则可以借此在课堂上对讲义或教案中的一般内容不讲或略讲,而将更多的时间放在教学重难点上,放在对学生的答疑解惑上。当然,实行了这种做法后,教师必须在每次上课前做非常充足的准备,且要有丰富的知识面和灵活机智的应变能力,以应对教学中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教师还要想到如下两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其一,学生有可能会发现并指出教师讲义或教案中存在的问题,如文字表述的不当、史实的出入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当众向发现问题的学生表示感谢并加以改正。其二,学生有可能会对教师讲义或教案中以及课堂上表述的某些观点提出质疑,并有可能会提出自己的看法。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要在课下(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耐心地与学生展开讨论,直到双方能够达到一致。不过要说明的是,这种一致并不一定是学生接受了教师观点,如果经过师生之间的讨论,发现学生的观点更有道理,教师也应虚心地加以接受。

所谓“做综述”,不仅是指课程“绪论”部分对世界历史在中世纪阶段发展情况的概括介绍,也指课程各章开头对相关地区在特定时期历史发展大势所做的总体叙述。绪论部分的“综述”相当于课程学习的总纲,而各章的“综述”则涉及的是本章学习所要关注的重点。做这种“综述”的目的,是为了给学生的课程学习提供较为明析的线索,并培养学生总揽历史全局的意识和能力。

所谓“开书目”,是指教师授课时应开出与本课程相关的参考书目(或在具体讲授每一章时,列出与其内容有关的重要参考书目)。要说明的是,教师“开”书目,不能简单地开出一个书单就了事,而是有较高的要求:第一,要自己先阅读过所开的书籍,并能够向学生推介其中的重点书籍;第二,要能够为学生提供获取这些书籍的途径(图书馆、相关网站等);第三,要对学生提出阅读任务,明确要求学生自由选择书目中的几本书在课下作重点阅读,并要求学生看书时做读书笔记(可以采取适当方式检查并在平时成绩中体现出来)。不过,由于是学生是大一新生,教师要对学生作读书笔记给予一定的指导,要告诉学生读书笔记不应只是简单地摘抄,而应当能反映自己读书时的心得、自己对某些问题的见解和看法。

所谓“讲信息”,是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讲清基本史实、基本概念和各章重点、难点问题的同时,要就一些与《世界古代史(下)》课程有关的学科前沿问题向学生适当介绍学术界的观点。这样做既可以帮助学生课后有重点、带着问题看书,又能够培养学生学习和初步研究世界中世纪史的兴趣。不过,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要求较高,教师应在平时多留心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动态,并在笔记本上做好记录,以便在上课时根据课程需要随时提取出来。

所谓“做比较”,就是在教学中运用“比较法”将同一事物做古今的比较,或者将一些具有一定可比性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目的是找出其异同。《世界古代史(下)》课程内容涉及中世纪时亚欧大陆、中南非洲和美洲大陆上的诸多文明,教师在授课时恰当地运用比较法,尤其是进行中外的比较,不仅可以有助于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而且可以启发学生的对相关问题的深入思考。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拿来进行比较的问题其实是很多的。这里仅以几个差异性比较为例,加以说明。如在民族大迁徙的浪潮中,中国和西欧都遭到的游牧、半游牧民族的巨大冲击,但中华文明传统并没有出现如西方那样的大断裂;又如,日本的封建化(大化改新)虽是受中国影响而发生的,改新后建立起来的国家体制显然也是学习或者说模仿中国隋唐制度的产物,但与中国封建制度相比,其有着自己鲜明的风格;又如,印度封建化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土地经营体制,既不同于西方的庄园制度,也不完全相同于中国的个体家庭经营体制,而是“村社”的形式;又如,西欧和东欧在中世纪后期都有商品经济的大发展,但这种发展在西欧造成了农奴的解放,而在东欧却导致农奴制度的强化;又如,在英法两国,城市的发展推进了两国王权的强化和国家的统一,而在德意志和意大利,城市的发展却造成国家更加分崩离析;又如,中国和西欧在中世纪后期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和大规模远洋航海活动,但结局却有着天壤之别。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能够向学生作这种差异性比较,而且还要能够引导学生学会做这样的比较。更重要的是,教师要能够在这些比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课下通过查阅资料以思考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从而深化对相关历史问题的认识。

至于“搞讨论”,也就是“讨论法”,在《世界古代史(下)》的教学中可以与“比较法”配合起来加以运用。例如,教师在做了上述各种差异性比较并让学生在课下思考差异的成因之后,就可以适时地搞一些课堂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果觉得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讨论无法深入开展,也可以要求学生在课下以寝室为单位分组继续讨论,并作好讨论记录。需要指出的是,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自觉居于引导者的地位,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而自己则要耐心倾听,并在适当的时候发表意见供学生参考。教师应该认识到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获取知识的途径也日益多样化,今天的教师已经不是教学领域的绝对权威,在讨论中教师固然可以启发学生,但学生的一些思想火花也会引起教师对问题的深入思考,甚至可能会修正教师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所谓“教学相长”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在《世界古代史(下)》的课堂教学中,除上述几种方法外,如提问法、练习法等,也都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好方法,可以适当地采用。

不过,要特别指出的是,在课堂教学之外,教师还应该在课下就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交流,辅导答疑,并要鼓励学生对教师上课时提出的观点和看法以及上课时存在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即使是不成熟的见解。教师可以在下课时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进行沟通,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与学生就一些问题进行探讨。这种课下辅导的方法不仅可以快速有效地拉近师生的距离,有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而且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思维也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手段

在《世界古代史(下)》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学会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信息整合起来制成多媒体教学课件在电脑上播放,并通过与电脑相连的大屏幕展示给学生。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我国大学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笔者自2000年始至今,一直坚持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PPT)上课。以笔者的经验看来,在《世界古代史(下)》课程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至少有如下两大好处:第一,便于教学资源的展示。《世界古代史(下)》与其他历史学课程的教学一样,离不开史料的运用和相关的历史图片的展示,讲述当时的国名、地名也离不开历史地图。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这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而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却可以在讲到相关问题时通过超链接的方式调出事先准备好的文献资料或图片,操作十分便捷。第二,能够节约教学时间,增大教学容量。《世界古代史(下)》课程教学任务相当繁重,但总学时却非常有限(仅40-50学时)。在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板书和史料、图片(包括历史地图)的展示往往要占用大量课堂教学时间。而运用多媒体课件上课,却可以将课程的基本结构和其他过去需要板书的一些重要文字信息在课件上事先设计好,并将相关史料和图片也在课件上链接好,上课时只要点击出来就行了,这无疑会大大节约教学时间,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从而有利于课程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因此,《世界古代史(下)》的课任教师如能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势将对课堂教学有很大的改善。

不过,教师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手段,有三点需要特别注意:第一,要能够熟练操作多媒体设备。以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手段,教师必须能够了解并熟悉多媒体设备的基本构成,掌握设备的基本操作技能,如系统的开关、屏幕的升降、声音的调节、视频的播放等。否则,就有可能会在教学中出现不知所措的尴尬局面,既耽误了教学时间,又影响了课堂的整体教学效果。

第二,要能够自制合适的多媒体课件。教师制作课件应该自己动手,最好不要假手他人。因为只有教师自己最熟悉课程的内容、结构、重难点、教学方法等;最知道课程有哪些重要文字信息需要板书,最了解在何处需要使用史料、图片、历史地图等。不过,制作合适的教学课件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教师除了要掌握课件制作的基本方法外,还应该认识到:制作课件前要认真准备好课程需要的相关材料(讲义或教案、史料、图片、历史地图、视频等);课件内容不应该是讲义内容的翻版,而应该重点反映课程的结构、重难点、课程相关内容所需要的史料、图片、历史地图等;课件的界面必须做到简洁大方且固定不变,不应搞得花里胡哨,以致喧宾夺主;课件文字的色彩要根据课件界面情况而定,应与界面形成明显反差,以突出文字本身,但一般情况下,一个课件使用的文字色彩最好不要超过三种(标题、一般内容、重点内容各一色),且要固定下来,否则会让学生摸不着头脑;课件画面的切换、文字的出现和图片的展示等确实需要有一定的动画,但要简单些,且最好不要有声音,以免分散了学生课堂注意力。

第三,要避免对多媒体技术的依赖。教师上课既要能够使用多媒体,但也不能完全放弃传统教学手段,要能够将两种手段配合起来并达到最优化,更要能够做充分的准备,以便在出现多媒体设备故障而又不能及时修好的情况下使用传统手段正常上课。教师在思想上不能简单地认为有了多媒体课件,就能将课上好,以致授课时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激情,只是非常死板地点击课件和念课件的内容。此外,教师授课时也不能为课件所束缚,眼睛只是紧盯电脑屏幕,而要注意学生的课堂状况,要对学生的课堂情绪做出及时的反映,否则课堂就会真正成了教师的“一言堂”,师生之间不能形成互动,导致课堂气氛沉闷。

参考文献:

[1]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古代文化常识课件范文5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及活动的特点,能刺激学生感官,在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创设情境方面,具有其它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教学需要、创设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等等,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可以进行假想旅游,让学生乘车到桂林去游玩,大屏幕播放“桂林山水”一幅幅画面,加上配乐朗诵,学生随着镜头,欣赏到了桂林甲天下的风光,仿佛置身于美妙的情景之中。这种用图像、音乐喧染的情景给学生以强烈的情感体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传统教学方法不能替代的。

二、直观形象展示,增强感性认识。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宏观的自然现象、逝去的事物或者需要长时间才能感知的事物,因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无法让学生亲眼看见,这些都是课堂教学的难点。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为学生提供了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直观具体、感染力强的感性认识材料,使学生看到了事物在运动、变化和发展。真情实感取代了凭空想象,难题无须多讲,“百闻不如一见”。例如,在教学《恐龙》这一课,由于恐龙生活的年代久远,学生对恐龙这种中生代的爬行动物可谓一无所知,这就给教学带来了难度。如果运用多媒体教学,再现出恐龙的生活环,层现出各种恐龙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教师加以解说,就会增加教学内容形象性,学生如同观看生动有趣的动画片一样,轻松愉快的获得知识。

三、激发想象思维,加强诗歌教学。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诗歌占有一定的比重。这些诗歌语言精炼,意境优美。但是由于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对诗歌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感到疏远。教学中采用电化教学媒体并合理运用,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古诗的学习理解,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如指导朗读古诗《静夜思》,我制作了课件,在出示图片的同时播放录音,让学生一边看画面,一边聆听配乐朗读,把学生带进一个明月当空,诗人倚窗思家的环境中。然后指导学生朗读这首古诗,让学生体会诗的韵律、节奏,并用缓慢、低沉的音调把诗人身在异乡那种孤独的思乡之情表达出来。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对读的兴趣,同时,对理解古诗的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又如:古诗《望庐山瀑布》引导学生观看录像,画面上:草木葱茏,苍翠欲滴,危峰兀立,山峦叠嶂,而香炉峰此时正被烟雾笼罩,在阳光的照耀下,一团团紫烟不断从山谷中升起,景象美不胜收,录像将古诗中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动态画面,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四、激发写作欲望,丰富写作素材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许多学生怕写作文,写作文时常是敲额头、皱眉头、咬笔头,好半天也开不了头,即使写了也是三言两语,且病句错字连篇。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用视听媒体创设情境,强化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兴趣,产生了写作欲望,才能用心作文,从而提高作文教学效果。如让学生写热爱生命的作文,为防止学生写空话,我找了关于四川汶川地震的图片和视频,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与场面,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宝贵,同时我又找了关于残奥会方面的视频,学生被运动员们热爱生命、超越自我的精神所感动,情动而笔发,写作任务也就完成了。

五、精心设计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古代文化常识课件范文6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方法;发展

前言

通常来讲古代文学作为中文专业中的较为重要的一门课程对于中文专业学生的后续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该门专业课程从本质上讲涉及知识领域较为宽泛,不仅涵括史学知识,同时还涵括文学知识,甚至是哲学知识也包含在内。课程从内容上讲可以说是我国上下三千年的文学知识综合体,不仅含有较为丰富的艺术风格同时还含有众多的文学形式。因而可以说该门专业课程对于提高中文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以及艺术修养都具有积极的影响价值。

一、初探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的实际教学意义主要是体现在以下三方面:其一能够促进学生对于古代文学发展规律以及实际演变过程和相应的文体发展的有效理解。其二是通过丰富的文学作品以及较多的文学形式进行帮助学生了解古人思想观念以及生活方式状态,更重要的是了解这些文学知识对于后世的实际影响价值。其三是通过对于古代文学的实际学习能够提高学生文学素养以及帮助学生具备崇高的文学情怀,并促进学生将这种文学素养以及文学情怀实际的应用在现实的工作学习中,进而为我国的文学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探析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实际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之启发式

对于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实际教学方法的研究首先要从启发教学展开。具体来讲所谓的启发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进行古代文学实际教学环节中依据学生学习客观规律以及教学任务最大化的激发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处于主体学习地位,通过正确引导学生进而帮助学生主动解决学习中实际遇到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该种教学方式主要是强调对于学生学习过程的良好启发与引导,通过应用该种教学方式进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文学知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将文学思维给与有效拓展。如果将该种教学方式进行比喻的话,启发教学就是在教师的循序引导启发下让学生自主开启文学的学门。例如教师在讲解“《诗经•王风》”中可以就“悠悠苍天而此何人哉”这句话向学生进行提问,而之所以专门针对该句话提问的原因在于:对于“何人”的了解是掌握文章思想主题的关键所在[1]。而教师在提出该问题之后可以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由解读并对在解读之后阐述对“何人”的个人见解。通过这种启发提问进而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解读方向并最终获得文学知识。

2.教学方法之情境式

对于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实际教学方法的研究还可以从情境教学展开。具体来讲所谓的情境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进行古代文学实际教学环节中通过创设一些生动的场景氛围来帮助学生有效的理解文学知识并促进学生实际心理机能获得良好性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而应用该种教学方式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对于文学知识的情感感悟,另一方面也能够对学生的实际文学审美进行有效拔高和良好陶冶。例如教师在讲解唐代诗人张若虚的著名诗歌时就可以进行文学情境的有效创设,通过播放“春江花月夜”进而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感知诗歌内在情感,同时通过动人旋律在大脑中勾勒出诗歌联想画面,而这种身临其境的情感感知则能够促进学生加深对于诗歌的理解[2]。再比如教师在讲解庄子的名作“《逍遥游》”的时候还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制作漫画课件来创设文学情境,学生通过这种漫画课件的形式犹如置身作者的情感世界进而将文学知识更加的形象具体化。总结来讲无论是利用音乐还是多媒体来进行文学情境的实际创设都可以较好的促进学生对于文学知识的有效深层次获取。

3.教学方法之表演式

对于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实际教学方法的研究除了上述两种教学方式之外,还可以从表演教学展开。具体来讲所谓的表演教学主要是指通过将学生放置于实际的文学情节演绎中进行促进学生获取文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而应用该种教学方式则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最大化的发挥文学想象,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学生不断提高文学创新意识。例如教师在讲解王实甫的名作“《西厢记》”的时候就可以针对文学作品中的不同人物进行角色划分,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通过自身对于该文学作品的实际理解来进行文学表演,而具体的情节设置以及演绎道具都需要学生进行实际准备,而学生在该种文学演绎过程中也会直接加深对于文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将自己的一些文学想法添加其中[3]。再比如教师在讲解“《红楼梦》”的时候同样也可以利用上述表演教学方式来开展实际教学活动。总结来讲通过表演教学能够最大化的提高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知识的有效理解还能最大化提高其创新意识。

三、结论

综上分析可知我国在进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非常看重文化的良好传承,而作为实现文化良好传承的中文专业则逐渐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性关注。而作为中文专业中较为重要的古代文学课程而言,良好的教学方式则可以有效的促进该门课程教学实际目标的有效实现,通过利用启发式以及情境式和演讲式、表演式以及研究式这五种教学方法进而真正的促进中文专业学生获得人文素养的有效提高以及专业知识的有效掌握,为其今后良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海楠.对开放教育专科《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混合教学模式应用实践探讨[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5:80-82.

[2]王自红.民族地区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以升本后的四川民族学院汉语文系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4:111-113.

古代文化常识课件范文7

关键词:传媒类专业;古代文学课程;五大矛盾;教学改革

《古代文学》历来是高等院校文科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传媒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加强《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和教学效果,可以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民族情感,进一步推进高等新闻传播教育综合改革,提高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培养造就一大批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传播后备人才,为推进我国新闻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一、传媒类专业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现状

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和融媒体的发展,传媒类专业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当前面向传媒类专业的古代文学课程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还未能担负起培养具有较强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新闻传播人才的重任。当前面向传媒类专业的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主要存在以几个方面的问题和矛盾:第一,教学内容多与课时量不足的矛盾。进入21世纪后,随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推进,大量通识类课程的教学时数大幅增加,而古代文学等传统课程的教学时数被大幅缩减。与此同时,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却没有太多的删减,却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形成了教学内容多与课时量不足的矛盾。第二,学生学习模式的变化与教学方法陈旧之间的矛盾。传媒类专业学生在学习古代文学课程时,会经常拷问学习的意义。如若古代文学任课老师忽视学生的变化,无法充分利用互联网、多媒体技术来创新教学方法,调整教学模式,进而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第三,培养人文素质、创新能力与学生专业文献阅读不足的矛盾。古代文学经典文献阅读不足,传媒类专业学生将会失去获得文学阅读、文学思考的能力,而在新闻传播工作中缺乏文化底蕴和厚积薄发的潜质。第四,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衔接不足的矛盾。语文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文学教育仅仅止步于课堂,缺乏课外实践环节,致使传媒类专业学生缺乏了对学生古典文学阅读、理解和认知的能力,从而也无益于新闻采写、制作等方面的能力的培养。

二、建构传媒类专业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模式

古代文化常识课件范文8

创新型教育应目前瞬息即变的知识经济社会环境而生,以知识的应用与发展为目的,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在致力于培养创新型、研究型人才的高校,创新型教育更突显出其重要性。《中国古代文学》是我国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自20世纪初中国近代第一个学制系统《癸卯学制》确立“中国文学门”开始至现在,历时百余年,其内容上溯先秦两汉,下至明清近代,包含着极其丰富深厚的传统文学文化内涵。由于教学内容多而课时少,一贯沿用传统的粉笔黑板式授课方式以及当代学生对课程认知的偏离等原因,在课程教学中一直存在较多的问题,创新型教育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尝试也就更为迫切。

创新型教育应用于《中国古代文学》课堂,是通过调整课堂学习氛围,确立有别于传统的学习目的、方法、模式和评价机制,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学习责任感、动手能力、研究思维、表达能力、超前学习的能力、独立自主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一、 营造自由、积极,富有古典意趣的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作为课堂教学的大环境,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思维活跃程度以及学习情感体验都有着直接影响。有心理学家本文由收集整理的研究表明,智力因素对人成功与否的影响程度只占20%,而情绪、情感等因素占80%。[5]在古代文学课堂中营造和谐、积极而又具有古典风格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开拓学生思维。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其一,以交谈方式展开教学,鼓励学生自由表达。由于知识涉猎面广,信息量大,传统的古代文学课堂教学一般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忙于点鼠标,学生忙于记笔记,至于学生对哪些内容特别关注,有没有自己的观点都变得无关紧要了。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思维是僵化的,虽然被灌输了一定的知识,但只能沿着教师、教材设定的方向走。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被严重束缚,同时因为思维活跃程度及自由表达受限制,他们对于古代文学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信心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杨振宁教授就曾指出:“中国学生胆子小,教师没讲过的不敢想,教师没教过的不敢做。”[6]

为打破这一现状,教师在上课时可以作出一些调整,即不用急着传授知识,而不妨先听听学生怎么说,教师不再是一言判对错的权威,而作为朋友与学生展开对等的交流。如在学生的第一堂古代文学课上,可以先了解本班学生对学科的看法:“你眼里的古代文学是什么样的?”讲戏曲,可以问:“你的家乡现在还有没有戏曲演出?喜欢看吗?为什么?”学生凡是经过思考所做出的表达,教师首先都应予以肯定与尊重,这样有助于学生建立自信,更加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当有不同或截然相反的意见时,教师不必忙于作判断,应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表达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如完全可以把这一任务交还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发言、讨论找到答案。

其二,融文学作品、历史故事与哲理思考于一体,活跃课堂气氛,并引导学生体会古典文学的魅力。此前提到,古代文学课程是知识密集型的,为了让学生在堂上一直保持高度注意,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需要插入一些轻松、有吸引力的话题。如讲苏轼时插入他与学生黄庭坚、与政敌王安石的一些轶事,不光能引起学生听故事的兴趣,而且还能让学生体会到苏轼随和、幽默、通达的个性;研究古典四大名著时,可以联系各种英译版本对书名的有趣翻译来探讨其影响与传播;讲先秦诸子的散文时,结合人生哲理或教师、学生本人的生活体验进行解读,能使学生实际感受到文史哲一体、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典文学魅力,对本课程有更深入的认知。

其三,教学语言、实例尽量贴近学生生活,教学素材、课件体现古典意趣。《中国古代文学》的授课对象是刚20出头的年轻学生,他们身处高科技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环境下,而古代文学是比较遥远、陌生的事物,学生自然无法在课堂学习中很快产生兴趣。对此,除了课前对教学环节进行巧妙设计之外,教师还可以从课堂教学语言、教学实例以及素材、课件等细节处下工夫,如近年来“雷”、“高富帅”等网络用词风行,课堂中也可以信手拈来一用,像“根据史料记载,嵇康是当之无愧的高富帅”、“新版电视剧《红楼梦》很雷人”等语言,学生听来觉得新鲜而又容易认同;选择教学实例时,像青春版《牡丹亭》、《于丹庄子心得》等,都更容易让当代学生接受;同时,在教学素材上可选用具有中国风的图片、音乐,如《清明上河图》等名家书画、古琴曲《高山流水》、现代歌曲《在水一方》、《月满西楼》等,也可以适当地将繁体字、隶书、竖排文字等古典色彩浓厚的因素运用于多媒体课件制作,突出古典美学风格,强化古代文学课堂的个性色彩。一方面以现代化的语言和实例吸引学生,一方面以浓郁的古典美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营造无距离感的古代文学课堂氛围。

二、明确古为今用、为我所用的最终学习目的

国内许多高校中文专业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标准”将学科学习目的确立为:使学生系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轮廓、各种文学现象的兴衰变异与交融等状况,具备扎实的学科基础,提高文学修养、道德修养、审美能力、研究能力,能写出较成熟的学术论文等等,着重强调通过继承来完善掌握前人已有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应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与应用的技能,讲究“衣钵相传”、“滚瓜烂熟”及其之后的“熟能生巧”。但要在古代文学课程中培养创新型人才,就不能仅仅局限于接受、记忆、理解与简单运用,还要进一步开拓发展知识,注重知识的相对真理性、发展性,明确古为今用、为我所用的最终学习目的,讲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温故知新”与“推陈出新”。

古典文学知识的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即通过挖掘古典文学作品、古代文人思想中的精华,把握各种文学现象变迁之道,对知识予以现代化的阐发,指导并作用于我们的现代学习、创作与生活。例如毛泽东提出的我党实事求是工作路线,就是对汉初河间献王刘德的治学之法“务必事实,每求真是”进行创造性发展而得来的。[7]

教师作为学习过程的引导者,需要将最终学习目的有意识地贯穿在整个课堂学习中。例如在学习黄庭坚“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诗歌创作理论时,一方面应启发学生,这一理论虽然在当时影响颇大,但需要客观辩证地分析看待,究其实质不过是文学创作的速成法则;另一方面也要提醒注意,现作常用的 “化用”、“借用”技巧与之一致,关键在于如果脱离社会现实和真情实感就只会沦为伪文学,因此必须创造性地加以应用才能真正有助于我们自身的创作;还有,像读《论语》、《道德经》、《庄子》这些先秦思想家们的著作,不仅要让学生读懂,能翻译,能背诵经典段落,而且还要求思考有哪些是能为我们今天所用的,哪些对现代人来说是要加以改进甚至是摒弃的。

当然,所谓过犹不及,在继承和发展古典文学文化精华的同时,我们始终要坚持求实原则,穿凿附会、发挥过头则容易失实。

三、培养鉴赏文本为主,敢质疑、求实证的学习方法

笔者曾在一次公开教学竞赛中选讲李白的诗歌,有评委当场发问:“中国古代文学课为什么重点讲作品,而不是讲文学的历史?”实际上,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包括《古代文学史》和《古代文学作品》选两门课,由于作品赏析耗时费力而课时有限,在传统教学中往往选择避重就轻主要讲清“史”的发展,把作品选留给学生课后自学,表面上看这似乎并不影响正常教学,但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角度来说,文本鉴赏却至关重要。首先,文学发展的历程本就是由具体的作家作品组成,若脱离文本赏析而只叙述文学现象,无疑舍本逐末,学生即使对“史”的轮廓有所了解,也无法真正理解其具体内容,更无法作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其次,文学的本质是作品的艺术之美,若在教学中不能顾及文本的审美鉴赏、文体自身的解读,而只解释字句,或者加上模式化的几句评点如“情景交融”、“思想深刻”之类,都未能使学生真正领会到古典文学的艺术美,反沦于机械的记忆背诵。

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以“史”的叙述为线索,以各时期代表作的赏析为中心,重点培养学生以鉴赏文本为主的学习方法。具体可指导学生运用诵读、联想与想象等多种手段进行作品赏析,如《秦风·蒹葭》篇,画面由苍苍蒹葭、白露等组成,通过想象能感受到清冷萧瑟的物象层面,而通过诵读则能体会音韵上的苍凉凄冷,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诗歌所要表达的那种苦苦追寻却又求而不得的情感内涵。同时,还需引导学生将自身情感体验、生命意识融入作品的审美体验,以及要“知人论世”,结合作品时代背景挖掘其深层含义。

学生对作品作细致深入的赏析和把握是学习古代文学的基础,教师还需培养他们敢质疑并求实证的学习方法。这既是对文本鉴赏的延伸,也是促进学生养成创新性、研究性学习习惯与能力的关键。要创新,就不能人云亦云,不能尽信书。因而在学生赏析作品、了解文学现象时,教师就应鼓励学生大胆地发现问题,为了训练学生敢于并善于质疑,教师最初不妨在教学中刻意穿插一些明显存在问题的观点,甚至还可以在不影响自身威信的前提下,在课堂中故意犯错,并引导学生随之展开更深入的探讨,即求证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求证是动手又动脑的学习活动,且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发挥的极大空间,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除了在学生面临困难无力解决的时候提供适当的启发外,均无需参与过多,但也并不意味着其他时间就不关注学生,对此,我们可以结合网络学习平台,利用其信息容量巨大、交流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一来便于及时掌握学生学习进度,二来还可个别同学遇到的疑难问题,让全体学习者共同研讨,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还到学生手中。

四、确立独立思考,多合作的学习模式

现代人本主义教育观不仅强调个体独立自主学习、“个性化和创生性地占有”精神财富,而且也强调合作交流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8]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二者并不矛盾,独立的本质是自立自主,独立学习把学习活动建立在人的自主活动上:自主选择、自主质疑、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它不等同“独自”,也不意味着封闭,与它们相反,独立思考的不仅是合作交流的前提,且其成果恰恰要求通过合作交流得到进一步的检验。

为此,古代文学学习应确立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模式。具体如下:

首先,建立固定的合作学习小组,且经常以组为单位开展相关竞赛活动。如笔者一般以学生能力互补与学生自愿组合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学习小组,依教学内容的不同,组织主题辩论赛、小组学习汇报、戏曲改编及表演等活动,在长期的合作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队荣誉感。

其次,独立思考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如果说独立思考的主要表现形态是“静”,是树立“个性”,那么合作学习就主要表现为“动”,是寻求“共性”,只有动静皆宜、和而不同者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推动事物发展。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因考虑到学生已逐步成熟,独立性增强,且课时有限,可将大部分独立学习的活动安排到课前进行,教师在“教”之前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超前学习,让学生在既定教学内容中寻找自己最喜欢最能发挥潜能的事情做——这就使得这一学习过程不同于传统的由教师指定、具有从属性和跟随性的预习,也更能学有所得,形成可以交流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展开的合作学习才不会流于形式。

再次,合作学习为独立思考服务。独立思考后的小组对话、共同解疑以及成果共享并非学习的重点与终点,重点在于学生是否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对自身独立学习有所反思,是否对独立学习的成果有了更深入的融化与应用。基于此,合作学习是下一个独立思考的起点。例如学习《孔雀东南飞》时,学生表示对刘兰芝被休弃的原因很感兴趣,笔者便引导学生课后通过独立解读作品,并结合相关资料形成观点,然后参与小组讨论,结果显示各组意见都不太一致,或说因为不能生育,或说不得婆婆欢心。但经过这些交流,部分同学又从中发现了新的问题,如刘兰芝如此优秀为什么不得婆婆喜欢等等,从而又为新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最后,制订相应的学习监测制度。具体可包括组长责任制、组长轮流制、组长与组员互评制等,相关措施还将在下一部分创新学习评价机制中涉及,此处不予赘述。

五、制订综合能力为主,测试为辅的学习评价机制

既然创新型教育注重开发非智力因素,是包括情感、兴趣、意志、思维方式等心理因素的训练,那么如果一直沿用常见的古代文学课程考核方式,即平时作业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80%的终结考核,就无法准确、充分地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为解决这一矛盾,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对学习评价机制进行创新,以日常综合表现评价为主,占总成绩的60%,试卷测试为辅,占40%。

日常综合能力的评价内容具体为:

1.是否进行论文及文学创作。包括课程学习过程中写作的小论文、读书笔记和学生公开发表的论文、文学作品。

2.是否进行网络自主学习。即看利用网络课程平台进行课外学习的成果及活跃程度,包括课程学习次数、参与网络论坛讨论等。

古代文化常识课件范文9

高校在开设古代文学课程的时候首先应该合理安排课时,按照教学内容设置课时,保证在上课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对字词有一定的掌握,而且对相应的古代文学内容也有深入的了解,教师在规定时间内能将内容讲授完毕。其次,对相关的课程顺序进行优化,因为古代文学课本中有大量的生僻字词,学生不认识,学起来就会非常吃力,所以学校应该在开设古代文学课程之前,开设古代汉语,让学生首先解决认字的问题,这样后面学起来就相对比较轻松。

2、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水平,需要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模式。古代文学教学中大多讲授的都是古代经典的文学作品,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情境。另外,因为大学生还处在心理成长期,他们有强烈的视听需求,古代文学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出视听兼备的课件,为学生更好的学习创造氛围,让学生在身临其境般的体验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3、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

师生之间的沟通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不仅教师要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学生也应该积极与教师进行交流。教师在上课之前,应该对学生古代文学知识进行大概的调查,从而帮助教师制定教学计划,选择合理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学生在学习古代文学的过程中要遵循不懂就问的原则,在上课或者课后要积极与教师进行探讨和沟通,可以针对教学内容提出异议,也可以这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更好的建议。通过这种双向的互动师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4、改革考核机制

考核包括教师的考核和学生的考核两个方面,目前对于教师的考核主要还停留在对科研成果的评价上,对学生的考核是以学生成绩为主要内容进行,这种考核方式不能真正实现古代文学教学目的,所以必须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在教师考核中要将学生评价和教师科研成果有机结合,只有两方面都优秀的教师才能获得相应的荣誉。在学生的考核中要将学生日常的工作与考试结果结合起来,对全过程的学习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