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航天事业的发展史集锦9篇

时间:2023-09-15 17:14:43

航天事业的发展史

航天事业的发展史范文1

一、江西航空精神的内涵

江西航空精神是随着社会历史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表现和内涵,以新中国成立为分水岭,分别形成了航空救国和航空强国两种具体内涵。

(一)“航空救国”精神的发展

1931年开始的航空救国运动是中国近代航空业的开端,在这场抗日救亡运动中,政府大力宣传,广大爱国仁人志士纷纷慷慨解囊,捐献飞机,并成立了中国航空建设协会和中国航空协会,创办了多所航空学校,为抗日战争前的航空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其间1935年在南昌成立意式飞机训练班,同年与意大利合办南昌中央飞机制造厂,是当时中国三大飞机制造厂之一;1936年在南昌成立航空机械学校,奠定了南昌作为中国航空重地的历史地位。

1935年,在中意合办的南昌中央飞机制造厂制造出了当时中国第一架双发动机的大飞机,在我国的航空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两个机场和一个飞机制造厂的南昌是中国空军的重要基地,也是抗战爆发后日军空袭的主要目标。1938年2月25日南昌空战中,中日双方均出动大规模的兵力,战况异常惨烈,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空战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正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形成了“艰苦奋斗,倾力救国”的航空救国精神,成功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忱,对于抗战时期的航空发展、人才培养以及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航空强国”精神的发扬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便积极培养航空人才,派遣多名技术人员赴苏联学习航空知识与技术。1946年,中共中央决定于东北组建航校,东北航校为新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和技术基础。

新中国成立伊始,面对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和孤立,中国在艰苦的条件下开始了自主探索航空产业发展的道路,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江西省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历史条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在航空工业和航空教育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塑造了江西特色的航空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百废待兴,建立完整航空工业体系亟需人才的培养。南昌航空大学和江西航空学院作为江西省两所航空特色明显的高等院校,为航空事业的发展输送了大批技术和研究人员。他们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国防,瞄准航空科工领域,与多家航空企业及科研院所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在培养和输送人才的同时也培育和发扬了“航空报国,服务国防”的航空精神,为地方航空产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新中国成立早期,航空工业尚未形成独立体系。1954年7月,南昌飞机制造厂所制造的新中国第一架飞机――雅克-18(初教5)试飞成功,新中国的航空工业在江西揭开发展的序幕。

经过60多年的艰苦奋斗,江西航空工业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建立了中航工业旗下洪都、昌飞、中国直升机研究所602所等一系列航空企业和科研院所,在研发制造的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却有所统一的企业文化。无论是“献身航空,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争创一流”的洪都精神,还是602中国直升机研究所的“航空报国、强军富民”宗旨和“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昌河精神,都是江西航空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西航空精神独具地域特色,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所积累的红色精神在江西航空产业发展中起到了支撑作用。在中国航空业曲折的发展过程中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

二、江西航空精神的特点

江西航空精神是江西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江西省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反映,独特的区域特点和历史发展影响,江西航空精神有其独有的特点。

首先,江西航空精神与中国航空航天精神具有一致性。在中国航空发展史上,涌现了一批批为航空事业发展无私奉献的航空人,他们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和中华儿女的优良传统,融合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为了民族解放、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的幸福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开拓进取、攻坚克难的创新精神。

其次,江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井冈山精神”的发源地。2001年同志在江西视察时,将“井冈山精神”概括为“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江西航空精神是对“井冈山精神”的发展和创新,是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的具体实践和航空产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对井冈山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江西航空精神是中国航空航天精神和江西红色文化的有机结合,除了具有民族性、科学性等社会主义文化的共性外,更具有丰富的时代性和现实性,对江西航空产业的发展具有强大的现实价值。

三、江西航空精神的现实价值

江西航空精神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密切相关的,在江西航空产业的发展中具有强大的导向作用。江西航空精神是江西航空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体现了党和国家积极倡导的先进文化的内容,体现了人们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奋斗的精神,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首先,江西航空精神丰富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涵。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江西航空精神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航空企业员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积极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成果。江西航空精神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方向,是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实践中不断扩展和深化的成果。作为各大航空企业的企业文化,是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大贡献,有利于充分发展文化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作用。

其次,强化航空精神,有助于建设航空强国。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积极探索航空事业的发展,中国的航空事业发展迅速但不平衡,对于航空精神的强化,有助于先进地区发挥引领作用,形成区域协同发展和产业集聚,从而带动落后地区的发展,使平均水平有所提高。比具体航空事业发展更为可贵的是人们的航空理念、航空意识。航空意识是航空发展的重要基础,国民航空意识的复苏和航空政策环境以及航空文化氛围,可以托起和推动航空事业的跨越发展。

航天事业的发展史范文2

天津海事测绘中心就是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一朵美丽浪花,是我国沿海航海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护航使者。

过去58年来,他们通过加强文化建设凝聚团队精神,通过打造核心价值观彰显社会责任,通过提供卓越服务助推区域经济发展,铸就了一只“善于开拓、勇于奉献、敢打硬仗”的专业技术队伍,成就了“万里海疆,探路先锋”的品牌,也成为了我国海事测量事业中的一个标杆。

这是一个具有专业精神和技术过硬的实品牌。多年来,他们充分发挥海洋测绘信息和航运信息优势,制作了大量专题电子海图,满足船舶引航、船舶监控、航道整治、渔业开发等方面的需要,为海洋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测绘保障。

这是一个具有服务精神和敢打硬仗的硬品牌。海难事故的应急抢险测绘,是海测人在海事测绘领域能力和奉献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最能反映海事测绘的社会公益性事业特点。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他们总能第一时间果断出击、应对考验,迅速扫测确定沉船、沉物位置,及时开展搜救打捞和事故调查处理,尽最大努力排除险情,为国家和地方经济挽回损失,为海上船舶航行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

这是一个具有团队精神和共担使命的好品牌。海事测绘是一项异常艰苦的工作,长期需要在恶劣的环境中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他们以“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出色完成各项任务,展现出了一支老牌甲级测绘资质单位所应有的精湛技术、优良作风和优质服务。一个个星级测量班组、一段段感人故事、一个个鲜活人物,在航海安全保障过程中不断诠释出“精测海疆,使命必达”的海测精神,也为海测人成长孕育了美好的精神家园。

中国具有悠久的航海史和海道测量史,今天又迎来我国航海事业和航运经济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在建设海洋强国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专业、价值、品牌、服务”已深深镌刻在天津海事测绘中心的文化价值追求中,也正在托起每个天津海测人的“海洋强国梦”。

航天事业的发展史范文3

“倒计时,10、9、8……3、2、1,点火!起飞!”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搭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 遥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5秒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景海鹏、陈冬2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组织实施的第六次载人航天飞行。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不断取得新突破。中国进行载人航天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在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之后。当时的国防部五院院长钱学森就提出,中国要搞载人航天。国家当时将这个项目命名为“714工程”,并将飞船命名为“曙光一号”。进入80年代后,中国的空间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具备了返回式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通信卫星等各种应用卫星的研制和发射能力。特别是1975年,中国成功发射并回收了第一颗返回式卫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和苏联之后第三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这为中国开展载人航天技术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86年3月3日,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王大珩四位科学家联名向中央呈报了一份《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中央很快就批准了这个建议,这就是后来著名的“863”计划。“863”计划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起到了催生的作用。1992年1月,中国政府批准载人航天工程正式上马,并命名为“921”工程。在“921”工程的七大系统中,核心是载人飞船。1992年9月,中央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第二步,发射空间实验室;第三步,建造空间站。从1999年以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共进行了11次飞行任务,先后实现了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出舱活动,从单个飞行器飞行到两个航天器交会对接等一系列重大突破,取得了圆满成功。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稳步前行。从1992年启动载人航天工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取得新突破,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独立开展空间实验、独立进行出舱活动的国家。神舟一号――实现天地往返重大突破。1999年11月20日,我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经过21个小时的飞行后顺利返回地面。“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的成功发射与回收,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技术获得了新的重大突破,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一座里程碑。神舟二号――中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神舟二号”是我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它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新进展,向实现载人飞行迈出了重要一步。神舟三号――载人航天安全性提高。与“神舟二号”相比,“神舟三号”飞船在运载火箭、飞船和发射测控系统上,采用了许多新的先进技术,进一步提高了载人航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次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要进展,为把中国的航天员送上太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神舟四号――突破中国低温发射的历史纪录。“神舟四号”的配置、功能及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相同。神舟五号――成功实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神舟五号”21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神舟六号――成功实现多人多天飞行。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成功发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被顺利送往太空。“神舟六号”进行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多人多天飞行试验,完成了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实现了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一步任务目标。神舟七号――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成功发射,航天员翟志刚出舱作业,刘伯明在轨道舱内协助,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太空漫步,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把太空人送上太空并进行太空漫步的国家。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实现对接。2011年11月1日,无人飞船“神舟八号”发射升空。升空后2天,“神舟八号”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了空间交会对接。组合体运行12天后,“神舟八号”飞船脱离“天宫一号”并再次与之进行交会对接试验,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成功突破了空间交会对接及组合体运行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神舟九号――实现“天宫一号”与神九载人交会对接。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发射升空,共搭载三名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刘洋也成为中国第一个飞向太空的女性。飞船于2012年6月18日11时左右转入自主控制飞行,14时左右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也是在2020年前后建立空间站计划的重要一步。神舟十号――中国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首次应用性飞行。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将三名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送入太空。“神舟十号”是中国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性飞行。它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已经拥有了一个可以实际应用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中国人向着熟悉太空、利用太空、享受太空的梦想又迈进了一大步。神舟十一号――中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2016年10月17日,搭载两名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的“神舟十一号”成功发射。“神舟十一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中从第二步到第三步的一个过渡,为中国建造载人空间站作准备。

航天事业的发展史范文4

2008年9月25日21时07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发射成功,与人类首次太空行走相隔45年,中国的“神舟七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中国人开始以自己的方式在太空中漫步。如此壮举,全球瞩目。更令国人为之自豪,为之骄傲!在欣悦成就的同时,神七的成功发射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思考!

一、需要对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方式进行重新评价。

首先,“神七”升空,中国人开始以完全自主的方式在太空中漫步。此举标志着中国已经迈入工业化国家的行列,其工业体系与技术装备已经基本齐备,中国的经济社会已经有条件进入新的飞跃阶段。

尽管目前的中国,其经济结构还在调整中,产业结构还在升级中,但是,当中国人用自己的技术、自己的培养方式,独立自主地把自己的航天员送上太空时,接下来的发展,将是更高的标准、更多的自主创新、更大的社会进步,以及更加注重整体效率的经济增长。

这一点,可以从20世纪下半叶,凝聚着诸多高科技的航空航天技术有了飞速发展,特别是在航天员踏上太空之后、航空航天技术广泛运用于老百姓的生活之后,整个人类社会的生产力获得了巨大解放、人类社会的科技与文化有了长足进步,可以从这样的历史记载中,得到最好的证明。

有鉴于这样的历史参照,现在,有必要对中国经济的整体实力与发展基础进行重估。而这样的重估,将会对现有的资本市场投资估值体系,产生全面影响。

其次,“神七”升空,中国人用自己的装备在太空中漫步。此举不仅意味着中国的技术与产业链已经延伸到当今世界的科技高端,同时也标志着中国的市场能量与潜在机会又有了新的拓展,中国不仅有条件在高科技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还将在更广泛的市场上获得更多话语权。

现在,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的航天产业每年平均投入上百亿元,其带动效应虽然还没有欧美那么大,但也可以产生5至6倍的辐射效果。据有关专家粗略估算,此前,通过“神五”、“神六”带来的产业价值已经超过1200亿元。也就是说,航天产业不只是象牙塔里的事,它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所带动的产业链、释放的市场能量是巨大的。

由此来看,由中国人的太空漫步带来的潜在市场机会与市场效应,也需要人们换一种眼光,予以重估。

二、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式也值得重估。

因为,中国目前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的人均GDP还没有达到中等国家水平。中国人能够在太空漫步,此举不仅意味着中国的综合国力在最近几十年有了很大提高,而且也表明,中国人采取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发展方式,自有它独到之处。

与其他自然发育的市场经济国家不同,近30年来,中国社会一直在进行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在此过程中,一方面,由市场经济带来的巨大经济活力,使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特殊的历史文化,近年来,仍保持着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传统。事实证明,在中国社会向工业化、现代化过渡的特殊历史阶段,这种两条腿走路的方法,对迅速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实施科技赶超,还是行之有效的。

中国的实践表明,只有根据自己的国情,探索独立自主的经济发展道路,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当然,走到今天的中国,只有革除陋习,更加自主地改革开放,吸收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与技术,不仅在科技上,而且在体制机制上进行新的探索,才能实现新的历史飞跃。

汶川地震没有摧垮我们,却使中国人的自豪感、向心力迅速提升。刚刚过去的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更是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卓越的创造力和组织能力。而神舟七号则是中国科技与经济实力的集中体现。

从神一到神七,中国航天事业的每一次进步,都建立在技术实力和国力强盛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中国人的勇于梦想、敢于创新之上。

奥运,使世界认识一个人文的体育的中国。神七,使世界认识一个经济的科技的中国。

时光荏苒,当这千年的印迹伴随着起伏的沧桑迤逦而来时,我们更激动地发现,一个民族,在经历沧海桑田的百年巨变之后,正抖落着历史的风尘,向着一个更高更远的历史高度行进,而神舟七号的发射,更是将这行进的速度与高度推向了一个高潮!

航天事业的发展史范文5

【关键词】航道 航道工程港口港口工程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在中国辽阔的版图上,有两条横贯东西的长河,那是我们的母亲河,长江和黄河。最早的生命是水中微生物,最早的文明是依附水源而存在的,可见水的重要性。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亦是是世界上最早利用水运的国家之一,航道和港口应“运”而生。

1航道

1.1什么是航道

中国利用水运开辟航道历史悠久。大禹治水时“导四渎而为贡道”,开辟航道疏导水流以达到治理水患的目的,这可以认为是我国最早利用水道的佐证。而后历经千年的发展,我国水运愈加壮大,形成了巨大的航道网,古代更是有“漕帮”“漕运”等水运的特有部门和制度,大大促进了航道运输的发展。那么,什么是航道呢?

(1)定义

简单来说,航道就是船舶在水域中航行的线路。即为所有可通行水域中水道的统一,包括内河、湖泊、港湾等,外河河道的基本河槽以及沿海水域中高潮位以下的部分。

(2)分类

与古时漕运一样,现代航道管理也有国家、地方之分,同时,根据性质的不同,主要留与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建设维护以及社会建设、抗震救灾应急使用的是公用航道,与之区别的是专门留与军事、水利、林业、水产等机关单位部门以及其他企业事业单位自行建设、维护、使用的专用航道。另外,古时多利用的是自然形成的江、河、湖、海等水域中的天然航道,历史上也有很多人工开凿运河、航道、通渠的记录,如,最著名的是,相传隋炀帝因一朵琼花而下令开凿的京杭大运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甚至与长城的修筑并称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工程。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地理位置分成内河航道和沿海航道。现代航道运输业主要的分类依据是通航的条件,根据航道通航时间长短、通航限制条件、船舶类别等,可以细分成许多类别和等级。

(3)航道工程

航道工程,通俗理解为与航道有关的所有工程,可包括建设、维护、开拓、整治、疏浚、绞滩、改善航行条件等。当然保证航道工程的顺利进行和航道的畅通无阻的同时必须兼顾公共工程的统筹管理,综合防洪、农业灌溉和水电工程的治理与开发。

1.2航道工程发展

2011年长江口深水航道的顺利竣工验收并正式投入生产,标志着我国水运建设史上最大航道工程的圆满成功。中国幅员辽阔,水系发达,江河湖海纵横交错,水运资源丰富自不用说,水运的历史也是源远流长。近现代史上,航道的强大运输功能更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建国初期,资本主义国家针对我国的封锁轰炸,全因这“打不烂、炸不垮”的航道运输线而使我们坚持了下来,可谓功不可没。虽然近年来随着公路的修建、铁路的架筑、民航的起飞都在挑战航运的地位,甚至有人预言发展缓慢的航运已经“日近西山”,即将被历史淘汰,但事实证明,航运依旧是我国现代化交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逐年不急不缓的发展,彰显了它强大的生命力,亦昭示着这个古老的行业“宝刀未老”,发展前景依然似我国辽阔的水域般广阔,相信只要有水流的存在,就会一直有水运。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对于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中国,水运依旧具有关键性的战略地位。现阶段我国的航道建设致力于长江中游的黄金水道,以提高内陆的经历推力。

2港口

2.1什么是港口

最早的航道是天然航道,相应的,最早的港口也是最原始的,拥有优势地理条件的天然避风掩护的天然港口。港与航的区别就在于,一个是停靠,另一个是扬帆。二者相辅相成,相对存在,密不可分。所以中国港口的发展历史与航道的发展历史一样悠久。在空中运输还未产生,陆上交通尚不便利的时候,港口就已经在经济发展、开拓版图、科学探索甚至战争中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

(1)定义

与航道不同的,港口不仅有水上领域,更重要的是陆上领域,是水陆兼备的联运结点和重要枢纽。最早是供来往船舶停靠、补充给养的场所,后来因为物质资料和人员流通的需要,成为商业贸易和货物人员运输的重要集散地。

(2)分类

笼统一点分,港口可分为基本港和非基本港,基本港像是陆上运营的“直达车”,是船舶公司的船只一般定期签到挂靠的港口,这类港口多为较大的口岸,设施健全;而非基本港则是“转机航站楼”,停靠收费、转航收费、货物转运收费,因为它仅仅只是一个中转地。细致些分,可根据港口的用途,有商业货品运输的商港;有国防战略中海军军事演习、巡航、外派以及运输军火武器专用的军港;有工业运输生产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所用的工业港;有民用的,水产业养殖、捕鱼、运输、贩卖的渔港;最重要的是遇到海上恶劣天气的情况下,供船只紧急停靠的避风港。因着航道的分布在江河湖海等不同的位置,港口所处的位置也不同,可分为河口港、海港、河港。

(3)港口工程

港口工程较之一般意义上的工程有其特殊的地方。由于港口是水陆联结,又需要特殊的地理位置的要求,港址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而水上作业的难度系数大,常有复杂多变的天气、潮汐、水深、风浪、水位变幅等不可控因素干扰,故而兴建时除却陆上设施的完善,更重要的是前期工作的准备,和抢建水上工程。

2.2港口工程发展

新世纪以来,我国紧紧跟随国际经济发展的步伐,国内经济高速发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进出口贸易更是前所未有地爆炸式增长,港口作为交通运输的联结点,在水运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随着中部的崛起,产业活动由沿海向内陆转移,我国将逐步倚靠西部以及中部长江中游城市的经济驱动。虽然沿海出口制造业的日渐式微,内河港口工业优势渐增,可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十二五”规划期间,中央政府投入港口工程建设的资金是“十一五”期间的两倍,政府依旧重视水运建设,只是将侧重点从沿海转移向长江两岸的“长江走廊”,这将是我国实现更稳定更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的必要前提,可见港口发展对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重要意义。

3存在的问题

就像“人无完人”一样,“金无足赤”,我国航道和港口的开发利用可追溯到千年前,千年的时间足以将我国水运系统发展完备,但是时代和环境不是不变的,而是运动的、发展的。建国以来,航道和港口工程一直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在取得各方面成就的同时,也显现了许多的问题。比如,海洋环境的保护不到位导致沿海岸线的海洋生态的破坏,甚至威胁到海洋生物的生存;空间布局的不合理,老港口区资源处理不当,使得资源的严重浪费;管理的松散和法律的约束力低下,港区聚集人口的复杂,为治安管理带来极大的不便,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起居;频发的溢油事故,和事后清理的不便利亦是让人头疼的问题之一。

4结语

任何有生命力的事物其生长曲线必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发展”的,我国的水运历程亦是如此,漫长的时间里,水运有过辉煌,也面临过挑战,遇见过困境,但始终没有被历史抛弃。不再“年轻”的航道与港口工程,在一次次科学技术发展的洗礼中,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与时俱进,焕发新的生命力,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今天,虽然还存在着问题,但相信航道和港口工程定会抓住机遇,实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炎保.港口工程与科技和社会进步.[J].《中国港湾建设》.2001.10.25

航天事业的发展史范文6

2005年3月5日,奥凯航空有限公司首架航班从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起飞,投入航线运营。这一事件,被业界认为标志着中国民营航空正式开始腾飞。彼时,除奥凯航空外,鹰联、春秋、华夏等其它民营航空公司也已蓄势待发。自2004年民航局开始接受新设立航空公司申请起,国内先后有十余家民营企业提出申请,欲设立航空公司。

分析人士认为,民营企业积极进入航空市场,或将带动航空产业由“二元世界”进入“多元世界”:第一世界是国航、东航、南航三大航空运输集团,相当于三个超级大国;第二世界则是上海航空、山东航空、四川航空等地方航空公司。人们热切期望,历史包袱轻、机制灵活的民营航空公司可以对前两大阵营带来冲击。

如今回首,一切不过是水中花镜中月。

目前仍在独立运营的民营航空公司已为数不多。2010年1月,成都航空公司成立,这意味着,2004年开始涉水民营航空的鹰联航空自此退出历史舞台,完成了从民营航空到国有航空的转变。同一年,国航继增资6.8亿控股深航,完成了对国内最大民营航空公司的收购后,又再度提出参股春秋航空――若不是王正华的坚持,我们下面的故事已无从写起。

航天事业的发展史范文7

关键词:校本课程;物理学史;航天物理学;万有引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6)3-0049-3

随着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进行,校本课程成为了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之一。所谓校本课程,指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设计制定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大力实施校本课程,能够使学生在基本学习任务的基础上,拓展学科视野,对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物理课程是高中阶段学生必修的自然科学课程之一,现有的课标教材在内容体系上已经相当完善,但还是以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的讲授为主。因此,将物理校本课程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既能扩大学生的物理视野,又能提升学生的物理基本素养。在此以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的物理学史角度为例,设计了本章的校本课程。为一线物理教师设计校本课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1课程题目

“航天物理学发展史”

2课程分析

人类对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过程和牛顿建立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是对学生进行“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难得的好材料。托勒密的地心说、哥白尼的日心说、第谷布拉赫的观测和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生动地体现了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方法[1]。牛顿根据前人的发现进一步总结,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进一步放眼宇宙说明了万有引力定律和引力常量的意义,这部分知识是圆周运动在航天中的应用,包含着丰富的物理学史。教师在本章教学过程中将物理学史渗透其中,不仅能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能激发学生对航空航天事业的热爱,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学习的意义所在。

3学生分析

本校本课程针对的学生群体是普通高中的文科实验班学生。这类学生具有以下特点:1)具有良好的感性思维,认识事物与理科生相比较感性。2)基础知识扎实,对知识有良好的接受能力,所学内容的知识面可以更宽泛一些。3)多数文科生对物理学科不感兴趣,这就需要加强兴趣的培养。

4课程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为我们校本课程的制定明确了方向和目标。本课程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物理学史的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富有兴趣地学习物理概念与规律。另一方面,物理学史是培养学生科学本质观的重要手段。通过了解科学家探索物理学科未知领域的过程,突出科学知识、科学探究以及科学事业的多种本质属性,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的学科魅力和人类艰苦卓绝的不断努力[2]。同时,本课程的物理学史介绍有多处留白,这能够让学生自己搜集更多的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整理,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5课程内容设置

本校本课程共设计了4节的内容,均是以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的教材内容为依托,挖掘教材中包含的物理学史。具体目录的设置如表1所示。校本课程目录与教材课程目录相对应,教师在实施校本课程时,需充分挖掘与航空航天有关的物理学史,并将这部分内容有针对性地渗透到物理必修2《万有引力与航天》对应章节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在理解教材知识的同时,能体会到科学家在探索过程中付出的艰辛与努力。每节目录下对应的课程内容设置如表2所示。

6时间及教职资源分配

校本课程实施时间安排在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在学习完高中物理必修2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后开设,时间为一个月,授课时数为5课时。教职资源分配可以按照以下两种方案进行:1)各个班级的物理专业老师进行授课。2)学生课下自主阅读,上课时师生互相交流。

7注意的问题

在实施该校本课程教学时,教师要注重物理学史与社会发展的融合,将物理学家曾经的航天探索与如今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简单的联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通过物理学史激发学生未来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科学精神。在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有的内容抽象性太强,学生不容易理解;还有的内容不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3]等。在这里,需要教师在进行该课程教学时要把握好文科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知识储备,遇到抽象性太强的内容可以通过列举示例将其形象化,将多媒体教学与课程内容充分地结合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陈洪云.物理科学方法在卡文迪许扭秤设计及实验中的妙用[J].物理教师,2015,36(2):15—17.

[2]侍敏.浅谈物理学史的教育作用[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5,44(7):16—17.

航天事业的发展史范文8

一百多年前大哲学家康德说:“有两种东西,我们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所唤起的那种越来越大的惊奇和敬畏就会充溢我们的心灵,这就是繁星密布的苍穹和我们心中的道德律。”

我对《飘》中女主人公郝思嘉与邻居老人的对话印象深刻。那位年逾古稀的老祖母对从不服输的郝思嘉说:“我劝你,留着一点什么东西去敬畏吧,正如要留着一些东西去爱一样……”当时读后只是唏嘘,现在才懂得,“要有值得敬畏的东西”,是箴言。

要有值得敬畏的东西

那么,到底何谓“敬畏”?我认为,敬畏是一种我们对待事物的态度,一种源自于内心深处的情感。对生命、对某种信仰、对个人的人生观、对一个国家的强大……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答案,一个敬畏的对象。一个人,处在不同的年龄段,经历不同的事情,所敬畏的对象都会不一样,而最终,不管对象是什么,这种敬畏是来自于内心,是一种无法言说却深深触动心底的东西。

曾经有一位意大利的女科学家独自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在她到达终点后,她对着沙漠的方向跪拜很久。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她说:“请不要说我征服了沙漠,我要感谢塔克拉玛干允许我通过!”这是对大自然的敬畏。敬畏自然,顺应自然,理解自然,我们人类方可在大自然中和合万世,颐养天年。

弘一法师在圆寂前,再三叮嘱弟子把他的遗体装龛时,在龛的四个角下各垫上一个碗,碗中装水,以免蚂蚁虫子爬上遗体后在火化时被无辜烧死。猎人看到母兔向他下跪乞怜而折断猎枪誓死不再打猎,这是对生命的敬畏,生命是可贵的,而只有我们拥有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

日本名古屋市长在会见南京访问团时发言否认南京大屠杀引起了国人的愤慨,两市的友好往来中断。众多国际国内团体都对名古屋市长发出了批评的声音,谴责这种对历史不尊重、不敬畏的行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历史是人类前行过程中留下的足迹,对历史怀有敬畏之心,是对人类自身的尊重,是一个健康民族所必备的心理状态。只有敬畏历史的民族才能在继承先辈优良传统和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不断的发展壮大。

我们敬畏亲情、友情、爱情,它们是我们心灵的慰藉;我们敬畏理想和信仰,它们是我们生命的支撑;我们敬畏美丽和崇高,它们是我们人生的向往;我们敬畏真诚和善良、质朴和率真以及一切美好的品德和崇高的道德风尚,它们是生命存在的意义和应有境界。

作为航天人,我们更需要敬畏科学

成为科学家是很多人小时候的梦想,尽管最后并没有全部如愿,但相信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一定经常与科学打交道。科学是这个世界存在和运行的规律,正因为人类认识科学,利用科学,才有了社会的进步,才有了国家的安康。可以想象,如果没有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该会多么糟糕;如果没有掌握强大的科学技术,人们哪来今日的安定与幸福。

中国与菲律宾关于黄岩岛海域对峙的事件目前已经引起了海内外华人的广泛关注。很多军事专家开始讨论,中菲会不会发生武力冲突,中国会对菲律宾采取何种军事威慑以打破目前的僵局?无论事件如何发展,舆论如何传播,有一点是肯定的:中国始终希望以和平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和平的最大筹码,便是我国逐渐发展壮大的军事实力。

从钱学森冲破层层阻挠毅然回国,撑起了我国火箭导弹技术、航天技术乃至整个国防高科技事业的一片天时开始,我国军事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的绚烂篇章就已经徐徐展开。无数的航天人沿着钱老的脚印,走上了科技强军、航天报国的道路。

我国著名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专家和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被称为“巨浪之父”的黄纬禄院士,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严谨务实、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正是他的这种坚持,才造就了我国国防事业的强盛发展。更加可贵的是,黄老的这种治学态度深深的影响了一批,甚至一代航天人。

黄老在主持型号研制工作中,非常注重深入科研生产第一线。在一次飞行试验中,导弹出水后自毁,作为现场技术总指挥的黄老尽管心情沉重,但他在挫折和失败面前镇定自若、毫不气馁,他立刻组织型号设计人员一起分析遥测数据,对分离插头上的每个接点对应的参数逐一判读,最终查出是因为分离插头误分离造成的故障,随后在试验现场采取了有效措施,保证了另一发导弹的成功发射。

黄老从不放过任何一个质量与可靠性问题,一旦出现问题,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因为他深知处理、解决这些问题的经验教训是多么宝贵。根据了解和掌握的第一手资料,他牵头编写了水下发射导弹和陆基固体导弹的“故障汇编”,汇集了研制、试验过程中所发生的质量与可靠性等问题,列举了处理和解决问题的经过与经验教训。而这本汇编将作为所有航天人的宝贵财富,指导我国导弹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我国航天动力事业的奠基者之一,刘兴洲院士曾说过:“一个人活在世上总要有点贡献,为国家做些事情……”而他的一生也正如他所说的全部献给了国家!刘老带领科研团队克服种种困难实现了我国冲压发动机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对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提出了“以载人飞船起步,以空天飞机为方向,模块式发展我国航天事业”的建议。

刘老曾在给钱学森的书信中说道:“我们的冲压发动机一定要快一点搞出来……目前面临的关键问题是‘起动点火’问题……对冲压发动机来说一定要解决好这个问题。”然后在信中详细列举出了解决办法。钱老在回信中说:“既然已经认清了冲压式发动机点火问题的关键,那么就可立即发动相关同志研究讨论,以求早日搞出好的冲压式发动机,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国防建设作出贡献。”可见,两位专家始终心系祖国命运,不忘科研本质,以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对待研究中出现的每一个问题。靠着这腔报国热情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刘老带领技术人员建成了当时亚洲最大的冲压发动机试验台。

在钱老、黄老、刘老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为科学无私奉献、勇于攀登、开拓创新的敬畏精神,而正是这种精神,壮大了我国的军事力量,铸就了钢铁长城。在面对国际军事威胁时,我们可以冷静地以不变应万变,只因我们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足以让每个中国人因此感到骄傲与自豪。

航天事业的发展史范文9

航天领域的每一项进展,都离不开火箭发射这“第一棒”。早在2000年4月,中新社曾编发《中国火箭发射成功率创世界第一》的消息,报道称1997年起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连续成功发射15次,以连续三年百分之百的发射成功率向世界证明了长征火箭的可靠性。

10年后,2010年国庆之夜,“嫦娥二号”在“长征三号丙”火箭的助推下,顺利飞入远地点高度接近38万公里的指定轨道,成为中国长征火箭发射历史上最远的高度!

历经54年发展,中国的运载火箭研制技术与能力究竟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在世界上到底占据什么样的位置?让我们跟随“嫦娥二号”绕月探测工程运载火箭系统总指挥岑拯一起来探寻、梳理中国“神箭”的“长征”之路。

中国航天史上第131次发射

岑拯的工作单位,是坐落在北京南苑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这里被誉为“中国神箭的发源地”,是国资委下辖特大型央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第一分院,系统内常简称“一院”。1989年,岑拯从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硕士毕业后来到一院,起初,在一部从事“长征三号甲”火箭的空气动力和热设计工作,后来,被抽调到总体组,并担任总体组组长,先后任室主任、副总师,2004年出任“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总指挥。

岑拯担任总指挥后,执行的第一发发射任务就面临着一次重大考验。2004年9月,长三甲遥九火箭进入靶场,在进行地面测试的第3天,平台突然。如果是正式发射,将是一起箭毁星亡的惨剧。岑拯带领同事们从源头排查,最终发现是设备老化引起电路闭合不严,导致指令错误,致使平台。

正是在类似这样的一次又一次调试、测试、纠错、评审中,岑拯与同事们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与日俱增,驾驭火箭的技术与能力也日渐增强。在成功发射“嫦娥一号”卫星后,“嫦娥二号”的发射任务又一次由岑拯和他的团队来承担,岑拯又一次被推上奔月工程运载火箭系统总指挥的关键位置。

相比“嫦娥一号”,“嫦娥二号”任务对运载火箭推力的要求更大,卫星入轨精度要求更高。航天界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发射卫星就像一种特殊的“打靶”,力量要把握得恰到好处――推力大了,卫星有可能直接撞上月球;推力小了,卫星又可能与月球擦肩而过。经过反复研究论证,航天领导与专家们确定由“长征三号丙”来担当“嫦娥二号”的运载重任。

自2008年首飞以来,“长征三号丙”已经进行了4次发射,成功率100%。与发射“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火箭相比,“长征三号丙”运载能力由2.6吨提高到了3.8吨,可以将“嫦娥二号”直接送入近地点高度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约38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开辟了地月之间的“直航航线”,而“嫦娥一号”是先发射到地球附近的过渡轨道,绕地球7天后才飞向月球,如果说“嫦娥一号”是“走步梯”,“嫦娥二号”相当于“坐电梯”一步到位。

尽管3年前就担任“嫦娥一号”探月工程火箭系统的总指挥,顺利完成了“嫦娥一号”的发射,但任务临近,岑拯还是很紧张,他和同事们神经始终绷着,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干我们这一行的,谨慎惯了,似乎都有点强迫症了,哪个环节不亲眼看一看,就总惦记,看了才踏实。”

“火箭发射的成功,是嫦娥飞天的第一步。”迄今为止,人类已进行的100余次探月活动成功率仅约为50%,专家分析称多数问题源自火箭。在新中国50余年的航天发展史上,有着航天人无法忘却的痛:1996年2月15日,“长征三号乙”火箭托举着卫星在发射台上准备出征,当人们翘首企盼它首战告捷时,火箭却在起飞后不久就撞在发射场附近的山坡上,星箭俱毁……火海烧掉了火箭和卫星,却烧不掉航天人的梦想,航天史上那些黑色的日子,让航天人深深铭记“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

每一次火箭发射,都令电视机前的观众期待而又紧张,对于航天人来说更是如此。“航天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成熟不代表成功,一次成功不代表次次成功,次次成功不代表永远成功。每一次发射,我们都必须全力以赴。”“只准成功,不准失败”、“万无一失,确保成功”、“成功发射,精确入轨”,这些张贴在航天博物馆墙上的航天人出征宣言,早已铭刻在岑拯与同事们的骨髓中。

“嫦娥二号”卫星的发射,是长征系列火箭的第131次飞行,也是2010年中国第10次航天发射。2010年国庆之夜,在电视机前,我们看到:在“嫦娥二号”卫星升空半小时后,发射环节宣告成功。作为绕月探测工程火箭系统总指挥的岑拯,和他的团队笑容灿烂,掌声一片。然而,当夜,他们并未狂欢,只是像平常周末一样,来一小罐啤酒,然后回到忙碌的工作常态中。

从28年到9年的历史跨越

中国是火箭的故乡。大约600年前的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火箭向太空搏击的英雄。虽然最终万户因此而殒命,但他借助火箭推力升空的创想却使得他被世界公认为“航天始祖”,并激励着中国一代又一代航天人早日实现飞天梦。

自1956年10月6日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宣布成立至今,一代又一代航天人自强不息、集智攻关,在导弹武器、运载火箭、卫星应用、载人航天、空间探测等方面不断创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成就: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自此,中国成为继前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第5个能够独立研制和发射卫星的国家;虽是后发,但“东方红一号”重达173公斤,比前苏联、美国、法国、日本4国发射的第一颗卫星的总和还要重;

1975年11月,“长征二号”火箭成功地发射了中国的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

1984年4月,“长征三号”火箭成功地发射了中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使用低温燃料发动机和第2个掌握发动机高空2次点火技术的国家,从此,中国具备了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发射能力;

1990年4月7日,“长征三号”火箭成功发射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商用通信卫星“亚洲一号”,中国从此跻身被欧美航天大国垄断的商业发射市场。令国人自豪的是,长征火箭第一次发射国外卫星,就刷新了以往31颗休斯同类卫星的入轨精度记录;

2003年10月15日,“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将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飞船准确送入浩瀚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中国成为继前苏联和美国之后第3个把宇航员送上太空的国家;

……

事实证明,人类飞天梦想的实现离不开运载火箭。运载火箭技术是航天技术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夺取空间优势的核心能力,是开发和利用空间资源的前提,世界上各航天大国都把发展先进的航天运载技术作为保持其领先地位的战略部署之一。

岑拯所在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是中国最大的火箭研制、试验和生产基地。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先后研制出四大系列十多种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其中,“长征二号F”载人航天火箭被党和国家领导人授予“神箭”称号,“长征二号丙”、“长征三号甲”火箭被授予“金牌火箭”称号。

中国系列运载火箭取名为“长征”,寓意很明显:中国的火箭事业一定会像红军长征一样,克服艰难险阻,到达胜利的彼岸。从1970年“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以来,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走过了从常规推进剂到低温推进剂、从串联到捆绑、从一箭单星到一箭多星、从发射卫星到发射载人飞船的技术历程与跨越,“长征”已成为中国第一、世界知名的高科技品牌。

2007年6月1日,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这一天,“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地将“鑫诺三号”通信卫星送入太空,书写了长征火箭家族的第100次太空之旅,这使得中国成为美国、俄罗斯和欧洲之后第4个实现航天发射过百次的国家。令人骄傲的是,这100次发射中,93次都是成功的。虽然与俄、美等航天强国相比,中国运载火箭的发射次数还不是最多,但发射成功率却位居世界前列,尤其是2000年至今,中国运载火箭的发射成功率与同期世界各国相比堪称第一!

尤其令人瞩目的是,这100次发射中,从第1次到第50次发射,用了28年的时间,而从第51次到第100次发射,仅用了9年时间!上世纪80年代,我国几年才能生产、发射一发火箭;上世纪90年代,我国每年也只能生产、发射两三发火箭,而今,我国第150次发射将在未来4年内完成,“十二五”期间,我国火箭发射频率将达到一年15次到25次,这标志着中国运载火箭的生产与发射已实现从实验、研制到应用的跨越,进入了产业化时代。作为国家新兴战略产业,火箭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正与日俱增。

火箭“长征”路漫漫

长征系列火箭发射100次时,国务院总理批示说:“这100次发射,是我们国家航天事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也是我们航天事业的新起点。”对于中国航天人来说,总理的批示是鼓舞,更是鞭策,“50余年来,新中国的火箭生产与发射取得了非常了不起的成就,然而,‘长征’之路依然还很漫长。”

横向来看,中国在火箭发射次数上,与世界航天强国相比,尚有一定差距:俄罗斯总共发射了3000余次,美国也已发射有2000余次,欧空局的“阿里安”火箭也已发射逾百次。在运载能力上,中国与俄、美等航天强国相比,也还存在一定差距:俄、美两国已经可以发射航天飞机、空间站了,中国这方面还没有。令国人期待的是,目前正在研制中的中国新一代大运载火箭“长征五号”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将达到25吨,这样的运载能力将有望发射大吨位空间站,届时,中国与俄、美等航天强国的差距将进一步缩小。

谈到中国火箭的发展及趋势,浸淫业界20余年,身为一线管理,岑拯有很多的想法与憧憬,“首先一条,作为高投入、高风险的特殊行业,火箭的发展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亲切关怀,离不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领导的关心与领导,离不开院领导的总体规划,离不开各有关部门、单位的大力支持。”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