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市场经济秩序集锦9篇

时间:2023-09-17 15:03:33

市场经济秩序

市场经济秩序范文1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新形势下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深入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事关国家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进一步搞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站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切实抓紧、抓好、抓出实效。要把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结合起来,全面推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突出重点,切实开展好专项整治活动

按照省、市政府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今年全市整规工作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对问题较多的行业或区域开展专项整治。专项整治要坚持整治与规范并举,打击和建设并举的原则,在落实上下力气,边治理、边规范,整顿一个行业,规范一个行为,务求实效。今年重点要开展好五个方面的专项整治工作。

(一)继续开展好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

由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牵头,市卫生局、市工商局、市质检局、市公安局、市商务局、市农业局、市畜牧水产局、市林业局配合。

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和《**省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食品安全监管责任》,进一步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全面推行28大类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积极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和农村药品“两网”建设。严格实施食品认证管理、索证索票制度和药品管理规范,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和追溯制度步伐,建立健全食品检测体系。

食品方面重点抓好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四个环节,以粮、肉、油、菜、水产品、儿童食品、散装食品等为重点监管商品,以超市、食品专业市场、专业商店等为监管对象,以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为重点监管区域,把小作坊和无证生产“黑窝点”、伪劣食品生产点作为重点打击对象。药品、药械要以农村市场为重点,以小诊所、小药店、小医院为重点监管对象,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和医疗器械违法活动,确保食品药品安全。

(二)继续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专项整治。

由市知识产权局牵头,市文化局、市工商局、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市监察局配合。

以保护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为重点内容,以商品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商场(超市)、宾馆饭店、校园周围、娱乐场所、展销会为重点场所,以知识产权权利人反映强烈、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案件为突破口,严厉查处重大侵权案件,依法保护企业和个人合法权益。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宣传和培训,增强全社会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进一步调动全民技术创新积极性,增强我市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我市保护知识产权的能力。

(三)打击商业欺诈专项整治。

由市工商局牵头,市委宣传部、市物价局、市卫生局、市商务局、市公安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消协配合。

严格广告管理,严厉打击在平面媒体、电视媒体、广播媒体上的各类虚假广告;打击各类传销和变相传销行为;规范商业经营行为,打击以各种方式的虚假打折、虚假宣传、虚高标价和降价为诱饵等误导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和掺杂使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及合同欺诈等商业欺诈行为;打击无证行医、外租科室和超范围经营以及违规鉴别胎儿性别等医疗行为。禁止和取缔非法义诊。

(四)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

由市农业局牵头,市质监局、市工商局、市物价局、市供销社、市公安局配合。

抓住春秋关键时期,以种子、农药、化肥、农机及零配件为整治重点,对问题较多的区域实施集中整治,大力宣传农资知识,积极推进农资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规范生产流通秩序,建立健全农资案件举报投诉和查办监督体系,坚决打击哄抬物价、坑农害农等不法行为,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五)开展建材市场专项整治。

由市质监局牵头,市工商局、市建设局、市发改委、市林业局、市公安局、市监察局配合。

有效整治有毒有害、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装饰、装修材料,严厉打击违法生产“地条钢”行为;加强对建筑扣件、水泥、电线电缆的监管力度,大力整顿建材批发交易市场,大力整顿重点建筑工地在用建材产品,严格执行建材产品质量标准,规范建材企业生产经营行为,有效杜绝已经淘汰、限制使用和不合格建材产品生产、销售和使用。

三、标本兼治,强化日常监管,建立长效机制

(一)完善监管机制,巩固专项整治成果。

对已开展专项整治的领域,要针对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加大整改力度,防止反弹。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制度,强化监管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巩固整治成果,逐步建立和完善长效监管机制,加强有关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建设,积极探索综合行政执法,改善执法效果。坚持整顿和规范并举、治理和帮扶并重的原则,积极推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促进生产经营活动向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二)协调联动,密切配合。

坚持政府统一领导,整规办协调督办,各职能部门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各专项整治牵头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配合部门要各司其职,积极配合,协调联动,形成整治合力,使整规工作进一步规范化、法制化。

(三)探索治本之策,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加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落实《**市2005年至**年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三年规划》。加快推进个人、企业、政府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积极推进行政管理部门信用等级分类监管,同时整合信用资源,着手搭建互联互通平台,为实现资源共享打好基础,推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深入开展。

(四)加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法制建设。

深入贯彻《**省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规定》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有关意见,积极探索,突出重点,积极建立、完善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制体系,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促进整规工作法制化和规范化建设。

四、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推进整规工作深入开展

(一)加强领导,建立整规工作责任制。

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列入重要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各部门要细化各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和目标,坚持和完善整规工作责任制,健全责任追究制,分工负责、落实到人,形成行政首长负总责、职能部门具体负责、相关部门协作配合的整规责任机制。

(二)切实加强督导检查。

市整规办要加强督导检查和目标考核,定期调度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督促各级各部门切实强化措施,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市直各专项整治牵头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督促、指导本行业的整规工作。各县市整规办也要深入基层、加强督导,加强部门之间和县域之间的协调配合,扎实有效地推进我市整规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着力查处大案要案。

要把查处大案要案作为推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深入开展的突破口,集中力量查处和曝光一批社会反映强烈、严重危害群众利益、情节恶劣的大案要案,严厉打击和有效震慑危害社会、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要强化行政执法和刑事执法的衔接,防止只“查”不“处”和以“罚”代“刑”的现象发生,按照“五不放过”(案情没有搞清楚的不放过、假冒伪劣商品源头和流向没有查明不放过、制假售假责任人没有依法处理的不放过、该移送司法机关而没有移送的不放过、包庇纵容、参与制假售假的国家公职人员没有受到追究的不放过)的原则,坚决予以查处。

市场经济秩序范文2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和学习国家和省市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会议精神,部署全县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刚才史书记在部署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全市社会治安工作的同时,对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也提出了明确要求,马上朱县长还要作重要讲话,我就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有关问题讲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对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市场经济秩序混乱是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是中央从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出发作出的重要决策,也是今年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抓好这项工作,取得预期效果,关键是思想要统一,认识要到位。

第一,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来看,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十分必要。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是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前提和保证。随着“九五”计划的胜利完成,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在社会经济的各个层面和环节,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状况,某些方面和领域还相当严重。这些问题不解决,势必严重影响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公平竞争经济,如果继续允许地区经济封锁,全国统一大市场就不能建立,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功能就会受到削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法治经济、信用经济,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也使各种市场信号受到严重扭曲,如不严厉整治,就不可能最终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刻不容缓,我们必须自觉地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精神上来。

第二,从巩固和发展国民经济良好势头的要求来看,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非常迫切。当前,我县社会经济运行情况总体是好的,但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秩序混乱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坑害消费者的行为屡见不鲜;市场交易不讲规则,商业欺诈、逃废债务现象严重,偷税、逃税、抗税等不法行为及财税工作以权谋私行为尚未杜绝;建筑工程招标中违规现象时有发生;文化市场管理问题比较突出;安全生产隐患没有完全消除等等。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彻底解决,就会影响致到群众的正常生活和守法经营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扼制全县国民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还会严重损害对外开放形象和国际信誉,破坏投资环境,削弱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这些都清楚地表明,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直接影响经济的健康运行,只有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才能为对外开放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国民经济来之不易的重要转机得到巩固。

第三,从实践“xxxx”重要思想的要求来看,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是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具体体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根本出发点和着眼点是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也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集中反映。如果在发展过程中,放任假冒伪劣商品横行、建设工程质量低劣、安全事故特别是重特大安全事故不断,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就得不到保证,人民群众应该从经济发展中得到的实惠也就得不到体现。可以说,市场经济秩序混乱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使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受到严重损害。因此,我们一定要从贯彻落实xx同志关于“xxxx”重要思想的高度,站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高度,站在国家安危、民族兴衰和现代化事业成败的高度,增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各乡镇、各部门只有按中央、省市的统一部署,迅速大张旗鼓地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工作,下决心解决那些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才能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二、明确工作任务,确保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取得明显成效

陈震宁市长在市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讲话中强调指出,当前工作要着重从三个方面取得突破,即:打击制售危害群众生命健康的假冒伪劣商品的犯罪活动;坚决杜绝造成重大事故隐患的违法违规行为;强化税收征管,整顿金融秩序。这三个重点前两个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搞得不好是要出人命的;后一个是财政金融秩序问题,直接关系到经济的稳定、健康运行。这三个问题也是社会反映强烈、群众十分关心的问题。我县各乡镇、各部门要围绕这三个重点,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和市政府的有关意见,明确目标、任务和措施,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工作,当前我县要从以下七个方面的入手,扎实开展工作:

(一)坚决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制假售假,直接危害群众的切身利益,为群众所深恶痛绝。这些年我县有关部门加大了对假冒伪劣商品和制假售假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取得一定成效,情况有所好转,但面临的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必须进一步加大联合打假力度。打假的重点主要是食品(包括肉类、酒类)、药品、种子和农资(包括化肥、农药)、棉花、食盐、卷烟、一次性输液(输血、注射)器、汽摩和农机配件、建筑装璜材料等。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商标假冒侵权行为的治理力度,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抓好对明令淘汰产品和无许可证产品的打假工作。坚决查处生产销售无许可证产品,以及转让、伪造、假冒生产许可证的违法行为。

(二)强化税收征管,严肃财经纪律。近几年来,我县税收跑冒滴漏现象及抗税、逃税等案件时有发生,越权减税、免税、缓税或“先征后返”的现象也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和税法的威严。财务资料失真,企业会计报表水分大,资产严重不实,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较为普遍。针对这些问题,要继续贯彻“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工作方针,加大税务稽查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偷税、逃税、骗税、抗税以及其他涉税犯罪行为和各种涉税犯罪活动。积极推进部门预算编制工作,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审查与监督。推行预算内外资金综合预算和“票款分离”制度,保证达到“两个%”,坚决取缔乱收费、乱摊派和乱罚款行为,全面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扩大和完善会计委派制度,加强对重大项目投资和财政专项资金的审计,强化监督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果。

(三)规范市场主体准入机制,整顿市场交易秩序和竞争秩序。当前,企业无证照经营、超范围经营、许可证和合格证不齐全等经常出现,以次充好、以虚假广告诱导消费者的现象比较普遍,利用垄断地位质次价高服务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因此,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要求,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市场准入条件和程序,确认市场主体资格,坚决取缔无证照经营和“三无”企业,依法加强对已准入的市场主体的监管和考核,坚决查处违反登记管理法规的行为。对医疗等特种行业的准入,要从严审批。尤其对烟花爆竹、化学危险品经营企业、成品油经销企业、有关中介机构等,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对坑害消费者的要依法按有关规定严肃查处。严厉打击虚假违法广告,对虚假广告者和媒体依法进行处罚。

(四)强力推进文化市场整顿。净化文化市场,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特别是对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我县文化市场违法违规经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特别是以音像出租、电脑培训、网吧等各种名义,利用计算机从事经营性电脑游戏的活动相当普遍,特别是在校园周围不少含有不健康甚至色情、暴力、反动等内容,已成为社会一大公害,必须下大气力进行整治。对娱乐服务场所要继续实行压减政策,依法取缔无证照和证照不全的文化音像市场经营单位。加强对电子游戏经营的监管,对非法经营有害网吧、游戏机房等行为要依法惩治和取缔。坚决查缴淫秽色情、盗版、反动、“ ”xx等各种非法出版物,力争使文化市场经营秩序在较短时间内有根本好转。

(五)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建筑市场混乱是导致建筑质量低劣的重要因素。如规避招标、虚假招标、串通投标、哄抬标底,以及转包、违法分包、签定阴阳合同、地下合同等,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逃避应有的监督。因此,必须把建筑市场作为市场经济秩序的一个重要方面,按照“治乱从严、标本兼治”的原则进行整顿和规范,所有招投标行为,都必须依照《招标投标法》和省、市有关规定进行。坚决制止规避招标、虚假招标、转包、违法分包、无证和越级承包工程等不法现象,严惩招投标过程中的腐败行为,切实加强对工程中标后工程实施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强化工程建设质量的监管,对造成工程质量低劣的施工单位必须追究负责人及其主管部门领导的责任,造成人身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的,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六)强化信用观念,整顿规范金融秩序。确保金融的安全稳定,是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当前金融诈骗、不讲信用、恶意逃废债务特别是银行债务、欠债不还等现象在不少企业中一定程度存在,这个问题不解决好,势必影响企业的发展后劲,势必影响经济有效运行。因此,必须从信用这个源头抓起,标本兼治,切实规范金融秩序。要增强全民的信用观念,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信用制度,规范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产关系、信用关系和契约关系,逐步建立全社会统一的信用体系。要坚决制止企业逃废债务。对恶意逃废金融债务的企业,法院、公安、工商、税务和金融机构要严厉制止,情节严重的,要追究企业法定代表人的法律责任。要采取有力措施,打击各种形式的金融犯罪。

(七)强化安全管理和安全监察。当前我县交通运输、公共聚集场所、集贸市场、工矿企业、学校、建筑等行业和单位还存在不少隐患,特别是最近我县接连发生几起安全事故,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使各种安全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当前要对交通运输、煤矿、建筑、公共聚集场所、学校和烟花爆竹、易燃易爆物品(含化学危险物品)、锅炉等,开展重点专项治理,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查找安全隐患,要层层签订责任状,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国务院的规定,严肃追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行政领导责任,对疏于管理、玩忽职守、造成重特大事故的责任人和有关领导,包括政府和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必须依法、按规追究其责任。

三、切实加强领导,形成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整体合力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群众参与程度高,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整治力度,上下形成合力,确保顺利实施。

一是加强对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组织领导。市政府已经成立“连云港市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组织全市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工作。县里根据市政府的要求也将相应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领导小组,设立精干的办事机构,精心组织,抓好落实和督查工作。各乡镇和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加强领导,全面检查了解各项整顿和规范任务的落实情况,分析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研究提出工作方案,协调有关部门抓好大案要案的查处工作,确保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深入开展,取得实效。

二是各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齐抓共管。经委、工商局、质监局、公安局、文化局等部门要根据这次会议的部署,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抓紧制定方案,落实工作措施,精心组织实施。对于涉及多个部门、责任一时不明确的问题,要及时研究,明确在各个环节上不同部门所应承担的职责。同时,各有关部门都要主动配合,积极参与,不得推诿扯皮。对那些涉及面广、数额巨大、危害严重、影响恶劣的典型案件,要一查到底。对屡教不改的违法犯罪分子要依法从严惩处。要充分发挥商会、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等组织的作用,教育、监督、约束企业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三是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是市场的参与者,也是市场的监督者。深入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必须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心和支持。对群众在消费过程中权益受到损害的问题,相关部门要及时进行处理。有关部门要公布举报电话、设置举报信箱,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经营者积极举报,扩大案源,实行全方位的社会监督,使违法违规行为成为众矢之的,受到应有惩处。要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对提供重要线索、使破坏市场经济秩序行为及时得到查处的举报有功人员进行奖励。新闻媒体要积极配合整顿工作,组织精干力量,通过多种形式及时、广泛宣传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工作成效,运用以案说法等形式,形成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强大舆论声势。

四、正确处理整顿和发展的关系,努力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做到管而不死,放而不乱,在规范中整顿,在整顿中规范,通过整顿和规范,使市场经济秩序得到根本好转,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发展。根据我县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要做到三个结合:

一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必须同抓好当前工作相结合。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我们始终必须坚持的主题。今年是实施“”计划的第一年,必须围绕高起步、开好局的要求,努力保持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因此,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同时,必须一着不让地抓好全年的经济工作。做好增加投资、促进消费、扩大就业、开拓市场、农民减负增收等方面工作,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对各项改革,要按照县里的统一部署,稳步推进,正确把握各项政策措施出台的时机和力度,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对改革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要认真分析,做好过细工作,及时化解矛盾,确保社会稳定。

二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必须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提高经济整体素质是我县加快推进现代化的关键举措。当前市场经济秩序中出现的问题,与经济结构不合理有着很大关系。因此,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也要注意围绕经济结构调整来展开、来实施。坚持把打假治劣与扶优扶强、市场监管与企业自律结合起来,按照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和国家产业政策加强引导,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手段,加快发展优势产业、优势企业,有计划、有步骤地淘汰那些设备和技术落后、浪费资源、污染严重、质量低劣、产品无市场的企业。通过这些措施,既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又从根本上铲除假冒伪劣商品生存的土壤。

市场经济秩序范文3

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 一、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也是诚信经济。随着交易规模的日益扩大,交换关系变得十分复杂,交易各方信息不对称的矛盾愈发突出。特别是买方市场形成并成为常态以后,信用交易成为主要的交易方式,商品交换关系也更多地表现为市场经济主体之间的信用关系。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进一步完善这个体制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从近几年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来看:社会信用的严重缺失,是导致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的主要原因之一。信用环境对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我国经济体制逐步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逐渐成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手段,企业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经营者,经济利益主体趋于多元化。一些经济利益主体不顾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乘市场发育不成熟和市场体制不健全之机,肆意扰乱和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特别是近些年来,偷税漏税、制假售假、走私骗汇、非法集资、恶意合同违约、故意拖欠债务等违法犯罪现象严重。即使在不违法的界限内,也存在着大量失信违约现象。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种失信现象,严重地干扰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内经济进入国际分工和交换体系的程度越来越深,信用缺失的问题不解决,将干扰我国的对外开放,影响我国的国际形象。所以,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必须着力于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党中央、xx高度重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近几年先后部署并开展了一系列打击走私、偷逃骗税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专项斗争,出台和修订了一批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政策文件,初步建立起权责统一的市场监管体系和执法体系,形成了各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有效地遏制了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蔓延的势头。 两年多来的专项整治斗争,着力解决的是市场领域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具有针对性强、行政组织推动、依靠社会力量联合实施等特点,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必须看到,专项整治是一种事后解决矛盾的办法,为治本创造了良好氛围,但很难根除滋生经济秩序混乱的社会土壤,整顿过后秩序混乱的现象还有可能复生。中央提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治本主要是指完善市场经济秩序的制度建设,其中最重要的制度建设就是建立社会信用制度,形成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只有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社会信用体系,才能更好地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真正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切实保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是实践“xxxx”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二、抓好关键环节,建设长效机制 社会信用体系是一种规范诚信的社会机制,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和长效机制。它对于失信行为具有记录、揭露、预警和惩戒的功能,可以有效地遏制市场交易当事人信息不对称的现象,造成一种“违规失信,处处制约;诚实守信,路路畅通”的社会氛围,使失信者付出沉重代价,诚实守信者得到应有的经济利益和保障,从而有力地维护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 建设社会信用体系要注重抓好以下关键环节。 完善社会信用法律。立法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把信用信息的采集、披露、使用,信用服务机构的市场准入和运行规则,以及政府部门的公共信用服务和监管等,用法律加以规范,使关系社会信用的各个方面都有法可依,有利于在法治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目前,我国协调交易主体行为、规范市场秩序的法律已有不少,但社会信用方面的专门法律还有空白,应当抓紧建设,逐步完善。 倡导诚实守信的社会道德。道德是市场经济秩序的支撑,主要依靠社会公认的价值观、信念、文化习俗和社会~来维持,从对人的人格、品质塑造和社会评价上形成对不良行为的约束力。世界各民族的文化都把诚实守信作为道德教化的重要内容,同时也作为经济活动和社会交往必须恪守的行为准则。社会信用体系覆盖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涉及法律、制度、道德、管理、服务、信息等许多方面,是一个综合的体系。社会信用缺失,严重损害中华民族明礼诚信的道德传统,是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亵渎。因此,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必须以道德为支撑,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关于诚信的宣传教育,普及信用知识,使社会成员树立诚信方面的道德意识,重视他人和社会对自身信誉的评价,增强对各类失信行为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誉从信来,人无信难立,企无信难兴。我们要通过诚信道德这个支撑力量,使我国的信用体系形成最广泛的社会自律机制和道德评判机制,引导和约束经济活动主体守信践诺,自觉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现代产权制度是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而健全的信用体系则是产权的有力保障。只有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市场主体才会产生追求长期经济利益的动力,事事处处讲信用、树信誉;只有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才能保护产权不受侵犯,保障产权的合理收益。抓紧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在明晰产权归属的基础上,推动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健全。 公开政府信用信息。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我国政府各部门,包括有政府背景的特殊企业和公用事业单位,掌握着大量管理对象的信用信息。目前这些信息主要用来为内部监管服务,很少向社会提供。要按照完善法规、特许经营、商业运作、专业服务的方向,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这实际上是要求我国的信用信息服务在政府的依法管理下,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政府部门应依法公开所掌握的管理对象的信用信息。当然,信息公开应当建立在保护~、保护合法的商业秘密和保护个人隐私的基础上。对此,需要科学地界定,也需要法律规范。公开政府信用信息,不但可以支持信用服务领域的商业运作,从公共管理角度看,也是政府对市场主体监管方式的重要转变,即通过信息的采集、交换、公开,使过去针对某个时点的监管变成全过程的监管;由单个部门的专业监管变为全方位的综合监管;由相互隔绝、各自为战的内部监管变为相互配合、互联互通的开放式监管;由单纯依靠行政手段的监管变为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化手段,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监管。这样一种全新的监管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处罚违规失信行为,而且能够更全面、更充分地掌握管理对象的信息,从而使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更有效率、针对性更强,并大大降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行政成本。 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支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经济结构已变得十分复杂,经济活动的主体日益增多,经济活动的范围扩展到全球。这些深刻变化,使得依靠传统手段对市场实行有效监管已非常困难,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社会信用体系实际上也是一个社会信用状况的动态监测网络,更需要电子计算机、数据平台和信息网络等先进技术手段的支撑,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提供物质前提。近年来,我国实施“金关”、“金税”、“金卡”等工程,对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起到了极大的作用。通过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建立信用行业标准化体系,可以使各地区、各部门信息互联互通,堵塞监管漏洞,使违法违规、不守信用的行为无处藏身。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信用体系 目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未能在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方面发挥出全面的强有力的作用,必须加快建设步伐。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工作,应当以建立全社会的诚信环境,形成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的;以发挥政府的示范作用,培育良好的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为重点,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信用体系。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应当包括社会信用制度、信用管理和服务系统、信用实践活动、监督与惩戒机制四个方面。建立社会信用制度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培育信用管理和服务系统是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任务,开展社会信用流动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践环节,建立信用行业监督和失信惩戒机制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复杂的任务。在方法步骤上,应当坚持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全社会广泛参与;坚持总体规划,精心试点,统筹协调,分层推进,分步实施;坚持诚信宣传教育与信用制度建设并重;坚持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统一的信用信息标准;坚持培育社会信用市场需求、促进商业性信用服务行业发展与加强信用监管相结合。通过3-5年的努力,力争达到以下目标:全社会诚实守信的道德水准、企业的信用管理水平和政府部门的公信力显著提高;信用管理方面主要的法律法规、信用制度基本形成;社会信用服务行业有较大发展,信用服务需求明显扩大;对偷逃税款、恶意合同违约、故意拖欠债务、商业欺诈、假冒伪劣等行为形成有效的社会联防和制约惩戒机制,面向企业和个人、覆盖经济社会生活主要方面的社会信用体系初步建立,市场经济秩序明显好转。            xx区xx路街道司法所    xxx                        XX、6、15

市场经济秩序范文4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方针和既定的工作格局,紧紧围绕影响全区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继续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巩固、扩大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成果,促进市场经济秩序继续好转。

二、基本原则

(一)标本兼治、突出抓好治本建设

要着眼于从体制、机制、法制上建立长效机制,抓住法规规范制度建设、市场监管体系建设、社会信用建设等主要环节,加大治本建设力度。同时,对损害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对造成重大社会经济危害,和重大经济损失的突出问题,集中力量进行重点整治。

(二)多管齐下,突出运用技术手段

要综合运用市场、法律、经济、行政、舆论等多种手段开展整顿规范工作,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加强软、硬技术体系建设,制订和完善各类技术标准,注重运用信息、检验、检测等技术手段,巩固和增强市场监管的效果。

(三)依法规范、突出形成监管合力

完善立法、按法定程序加快制订有关法规规章;规范执法,加强执法队伍自身建设;依法行政,加强对市场和市场主体的监管,加强对执法部门的监督。组织协调各部门切实履行法定职责,加强合作,形成开展整顿规范工作的合力。

三、工作重点

(一)继续深入开展食品、药品放心工程

以粮、面、肉、油、蔬菜、水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和食品添加剂等为重点,组织深入开展食品、药品专项整治,加强质量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犯罪活动,严厉查处大案要案。特别是要把食品市场整改的重点向农村延伸。定位在城乡结合部和村镇的各类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小加工作坊、小食品店、小餐馆等区域的重点产品(熟肉制品、乳制品、儿童食品和饮料等食品),坚决防止假冒伪劣食品流入广大农村市场。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

以严厉打击无证生产经营和“四无”食品(无保质期、无生产日期、无生产地址、无生产许可证)行为,坚决打击制售假劣药品和医疗器械活动为重点,专项整治,净化药品和医药器械市场。继续推进农村药品监督和供应网络建设。形成区、乡、村三级农村药品监督网络,消除农村药品监督盲区。

(二)加强农资打假专项治理

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商品,特别是种子、农药、兽药、肥料、农资坑农害农的案件查处力度,由重点抓市场检查向抓源头治理和市场检查并重转变,由重点抓案件查处向全程监管和案件查处并重转变,由重点抓打假治劣向抓促进放心农资供应和打假治劣并重转变,健全完善农资打假目标责任制,将监管重心下移,重点抓好区及区以下的农资打假工作。建立健全农资打假长效机制,确保2005年农资打假目标实现。一是建立市场动态、检测和预警机制、定期公布质量抽检结果;二是建立规范化的市场巡查机制,适时不定期的检查市场;三是建立打假扶优机制,曝光违法违规企业,扶持诚信生产经营企业;四是建立督查机制,不定期对各地打假工作进行明察暗访;五是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形成执法合力,确保种子、农药、饲料、兽药等抽检合格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实现我区基本消除假劣农资导致重大,恶性农业生产事故发生的目标。

(三)深入开展网吧和印刷复制业专项整治

严厉打击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对未成年人进入,超时经营违法行为和“黑网吧”现象,取缔无证经营和证照不全的娱乐场所,特别加大农村网吧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的打击力度。深入开展印刷复制业专项整治。以取缔无证照印刷窝点为重点,坚决遏制盗版盗印出版物,非法复制音像制品,以及制假包装、假标识、假商标、假票证和非法广告上升的势头。

积极开展“扫黄”、“打非”斗争,力争不发生在省以上有影响的政治非法出版物、色情出版物经营案件和“×××”等出版物经营案件。

(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统一思想,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落实。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完善保护知识产权的工作制度,加大舆论宣传力度,组织好2005年的“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周”活动。促使保护知识产权工作水平在上一个新台阶。

(五)严厉打击商业欺诈,净化市场环境整治违法广告

整治夸大功能的种子、化肥、农药、兽药等农资广告;打击以新闻报道方式,片面夸大商品功能,误导公众的行为,加强对广告行业的管理、强化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者的责任,严格审查广告内容。对利用虚假广告进行欺诈活动的违法犯罪分子,严格依法追究责任。

整治医疗服务市场。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纠正医疗机构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行医、出租、外包科室的行为;打击无证行医;禁止和取缔非法义诊,建立和完善打击行医综合治理和长效管理机制。

(六)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走私、偷逃骗税和非法传销

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推进综合治理,进一步打击走私行为;加强税收监管,打击偷税骗税行为;取缔“金字塔”式销售方式;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

(七)加强土地市场、建筑市场、建材市场、房地产市场、劳务市场、环境污染、电力市场等项专项整治工作。对违反国家产业政策和未经发改委审批的项目,电力部门供电生产的地条钢、假酒、假食品等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损害的要追纠供电部门有关人员的责任,从源头上端掉制假窝点。

(八)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按照国务院关于禁止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实行地区封锁的规定,撤消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制定的排斥外地产品和服务,对本地产品和服务予以特殊保护的各种文件和规定,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

(九)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重点加强社会信用制度、社会信用服务体系、社会诚信活动三个方面的建设。制定和完善企业诚信管理办法等。加强重点行业、机构及社会组织的信用制度建设,推进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建设。加快信用体系建设步伐,促进信用信息公开,推进行政管理部门信用等级分类监管和部门间信用信息监管共享;逐步形成守信褒扬和失信惩戒机制;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行业信用自律,推动企业建立信用自律和风险防范制度;促进和规范信用中介服务行业的发展。

(十)坚持不懈地抓好各项安全整治工作

安全问题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大事,要增强安全意识,增强安全责任感,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法》,继续深入地开展好各项安全整治工作。着重抓好公共聚集场所消防安全及民爆器材、烟花爆竹生产的安全整治,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力的,即使没有发生安全事故,要严格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认真落实安全责任制,建立建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做到标本兼治,确保安全生产无事故。

(十一)继续做好集贸市场,成品油的专项整治工作

集贸市场,成品油乙醇汽油的推广使用是省安排部署的专项整治重点。集贸市场整治要按照全面检查、突出重点、严格监管、完善制度、标本兼治的要求,集中力量,重拳出击,彻底整治那些危害性大,假冒伪劣,偷税漏税和社会治安等问题比较严重、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集贸市场。

成品油的整治及乙醇汽油的推广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要加大对乙醇汽油的宣传力度,为全市人民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

(十二)认真做好其它各项专项整治工作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范围广、任务重、涉及到20多个部门和领域。各有关职能部门要认真全面地做好各项整治工作。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继续整顿和规范金融秩序,严肃财经纪律,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加强对财政资金重大投资项目、重点专项资金、金融机构及国有企业资产质量的审计,严厉打击和纠正扰乱金融秩序,违犯财经纪律的违法犯罪和违纪违规行为;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各类中介组织,实行中介机构市场准入制度,严肃查处中介机构出具虚假资信证明、虚假评估、虚假鉴证等不法行为;进一步整治税收秩序,强化税收征管,完善征管制度,严厉打击偷漏税行为;继续深入搞好交通秩序整治和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等方面的整治工作,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

四、主要措施

(一)加快完善市场监管体系

一是加强食品安全综合监督,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二是规范消费类票券的发售和使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三是规范企业信用诚信活动,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风险防范机制。四是规范市场经营管理和经营行为,维护商品交易市场秩序。五是规范产品质量检验行为,维护产品质量检验市场秩序。

(二)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今年,重点加强社会信用制度、社会信用服务体系、社会诚信活动三个方面的建设。广泛开展诚信教育,倡导“树信用、守信用、用信用”的良好氛围,着力打造“信用河口”新面貌。

(三)探索实施经济领域的综合监督

实行综合行政执法,有利于降低执法成本,提高执法效果,促进依法行政、从严治政。要在文化和城管领域开展综合执法的基础上,搞好经济领域的联合检查执法,不断总结经验,使之制度化。同时,选择部分食品企业在安全领域开展综合监督试点。

(四)建立实施市场信息公开披露制度

做好市场信息公开工作。一是公布食品安全监管信息。二是房地产市场信息。三是进行产品质量公示。四是披露企业严重违法信息。

(五)努力建设统一投诉举报管理平台

咨询、申(投)诉、举报热线是政府部门或社会服务行业为民服务的重要载体。探索建立投诉举报受理中心,将相关性较强的热线电话整合在一个平台上,统一对外受理,既方便消费者,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也有利于及时进行信息整合、反馈以及开展督办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构

各级、各部门要把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区政府负总责,区直各有关部门加强协调和行业指导。要及时调整、充实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领导机构,落实机构、人员、经费、场所,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指导、部署、协调各专项整治行动,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二)严格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完善行政执法和行政追究等各项责任制。

18个专项整治工作牵头部门和配合部门要进一步细化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整合好各职能部门的力量,成立专门机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整治目标、措施、步骤、要求和验收标准,认真组织实施。对工作不力,市场经济秩序混乱而又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群众反映强烈的地区和领导,要依法依纪追究主要负责人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加强法制建设,提高执法水平

依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全面清理相关规范性文件,坚决废止防碍公平竞争、设置行政壁垒、排斥外地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分割市场的规定。加强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建立预防和打击经济犯罪的有效工作机制,切实解决以罚代管、重罚轻刑、以罚代刑等问题,有效遏制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发生。加强培训,不断提高执法队伍素质,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执法扰民等问题。

(四)整治与服务并举,促进经济发展

寓监管于服务,加强对生产经营业主的培训,理顺市场进货渠道,严格落实商品检验制度,规范业主行为,推动业主自觉守法经营。强化监管和服务职能,打破地区封锁,推动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五)建立建全社会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评议机制

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充分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于整顿规范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定期向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报整顿规范工作情况,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监督和视察。进一步畅通消费者举报渠道,经常听取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的工作建议。提高整顿规范工作的透明度,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评议。

(六)加大宣传力度,推进文明诚信建设

在各新闻媒体设立曝光栏、警示栏,公开曝光典型案件和不合格产品及生产经营企业名单,告知市民识别假冒伪劣产品的基本办法,努力在全社会营造自觉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良好氛围。加强社会诚信教育,加大企业管理人员和中介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信用培训力度,建立健全符合现情的个人信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联合征信业务的实施办法。

市场经济秩序范文5

一、工作任务

(一)加强食品整治和监管

整治的重点是加强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围绕重点环节、重点品种、重点区域、重点对象、重点活动、重点时段,以粮、油、肉、酒、蔬菜、奶制品、豆制品、蛋制品、水产品、酱油、醋、饮料、儿童食品等为重点开展专项整治。通过整治,逐步清理规范食品经营主体资格,强化基层日常监管和食品质量监测,建立和完善食品分类监管制度、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食品安全应急处置制度、市场巡查制度和经营者自律制度,实施对食品市场准入、交易和退市的全程监管,积极推行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建设。今年食品安全整治重点将在以下几个环节上下功夫。1、种植养殖环节,追溯源头;2、在生产加工环节,坚决打击“黑窝点”;3、流通环节,狠抓庙会、旅游、车站的监管;4、消费环节,重点整治餐饮企业、集体食堂。此项工作由县卫生局负责落实,县医药局、公安局、工商局、质监局、商务局等有关部门配合。

(二)规范药品和医疗器械市场秩序

进一步开展药品经营企业“纠违规、促规范”专项整治活动,重点围绕药品流通、广告、价格、使用等环节展开。加强对药品市场监督检查,对全县药品经营、使用企业监督检查的覆盖率达到90%以上;进一步规范全县药品经营持证单位和医疗器械经营持证单位的经营秩序,全面检查《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执行情况,清查药品批准文号,淘汰过期药品;坚决取缔非法行医,坚决查处药品经营企业、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无证经营行为。严格审评审批重点品种,打击违法犯罪,从重查处失职渎职违法违规行为。

此项工作由县医药局牵头负责落实,县卫生局、公安局、工商局、质监局、商务局等有关部门配合。

(三)抓好农村市场整治

加强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市场监管,重点强化农村食品药品市场的整治和日常监管,增强农村食品药品经营者的守法经营意识和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者的业务素质。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村食品“市场流通网”、“监管责任网”、“群众监督网”及农村药品监督和供应网建设,扩大超市进乡镇、放心店进村的覆盖面,发展农村药品连锁,配送网络,阻止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向农村转移,确保农民饮食和用药安全。

此项工作由县医药局牵头负责落实,县卫生局、公安局、工商局、质监局、商务局等有关部门配合。

(四)深入开展农贸市场专项整治

围绕重点季节、重点地区、重点市场,以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农机及零配件、水产品为重点,对全市农资生产、农资经营、农资广告等方面继续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坚决取缔制售假冒伪劣农贸的摊点、商店和地下加工点、分装点,使种子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5%以上,农药产品标签和质量合格率达到98%以上,杜绝坑农害农重大恶性事件。严格规范农贸生产经营主体行为,认真执行农资市场准入制度,对农资生产经营主体进行全面检查,清理不符合资质条件的主体和不合格产品。建立健全农资质量抽检和预警机制,推进农资诚信建设,建立农资生产经营企业档案。推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开展定点农资市场创建活动,推进农资连锁经营和农资直供。加强对农资技术人员培训,多方宣传农资料普知识和农资法律法规,提高农民群众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继续开展毒鼠强等剧毒鼠药的清缴工作。

此项工作由县农业局牵头负责落实,县供销社、工商局、质监局、畜牧局、水利局、公安局等有关部门配合。

(五)严厉打击各类商业欺诈

加大整治虚假违法广告的力度。以药品、医疗服务、保健食品、化妆品和美容服务、种子、农药、兽药、化肥农资等领域和地方媒体、手机短信等媒介为重点,加强对广告的监管,完善和落实广告审查、广告活动主体市场退出、违法广告联合公告、广告企业资质认证和广告审查员管理等制度。建立媒体广告责任制,强化审查责任,引导媒体加强自律,重点整治房地产信息广告和致富信息广告。打击非法行医和地下黑血点、黑血站。打击投资、招商、外贸、加工承揽、旅游、中介服务、农副产品订购、商业促销、汽车和商品房交易等领域各种形式的欺诈行为。

此项工作由县工商局牵头负责落实,县卫生局、广电局、商务局、公安局、物价局等有关部门配合。

(六)坚持不懈地打击传销活动

集中力量查办涉及地区广、参与人员多以及诱骗学生、农民参与的大案要案,严惩传销组织策划和骨干分子,摧毁传销网络。深入广泛宣传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的法规政策,增强人民群众自觉抵制并积极配合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的自觉性、主动性;开展无传销社区(镇、村)和学校活动。严把直销市场准入关,查处违规招募、培训、计酬和未经批准擅自从事直销的行为。

此项工作由县工商局牵头负责落实,县公安局等有关部门配合。

(七)加强价格市场秩序的监管

全面落实国务院元月四日召开的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四措施”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国家发改委《关于对部分重要商品服务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实施办法》文件要求,认真落实提价申报和调价备案制度,严厉打击当前市场上扰乱市场价格秩序、扰乱企业经营秩序、影响人民生活和消费环境的价格违法违规行为。规范市场主体价格。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发现和制止少数企业串通涨价、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现象。

此项工作由县物价局牵头负责落实,县商务局、发改委、公安局、工商局等部门配合。

(八)积极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加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着重打击侵犯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违法行为。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力度,继续开展“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执法宣传月”等不同形式的宣传活动;围绕知识产权大案、要案的查处,进一步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增强公民以及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重点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推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知识产权保护,引导企业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制度。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强化县区政府的责任,开展区域联合执法,完善举报投诉的受理、转交办理、跟踪监督、情况汇总等工作机制和工作制度。

此项工作由县整规办、工商局、文化局、质监局、公安局负责落实。

(九)深化文化市场的整治

按照控制总量、调整结构、规范发展的原则,以促进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和音像业发展为主体,全面推进文化市场的强构优化、产业升级和规范发展。重点加强音像和网络文化市场秩序整顿工作,严肃查处政治性非法出版物、色情出版物、盗版盗印非法出版物以及各类非法报刑出版物、传播有害信息等违规违法活动;坚决打击音像图书市场、电子经营场所的违法经营、行为和娱乐场所中的色情现象,从重查处大案要案;坚持文化下乡,净化农村演出市场。

此项工作由县文化局牵头负责落实,县公安局、工商局、质监局、科技局等有关部门配合。

(十)巩固建材生产经营秩序专项整治效果

对建材产品全面开展生产许可证、3C认证管理的监督检查。进一步提高建材生产企业受检率和经销企业受检率。巩固地条钢和劣质钢材专项整治成效,采取“回头看”的办法,对已关停并转的地条钢和劣质钢生产企业进行全面的复查,防止死灰复燃;按照“五彻底”要求,坚决捣毁生产地条钢和劣质钢材的非法钢铁厂,确保专项整治工作不反弹。

此项工作由县质监局牵头负责落实,县公安局、工商局、商务局、供电公司等有关部门配合。

(十一)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20*〕17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政〔20*〕28号)精神,开展诚信宣传教育。组织形式多样、贴近实际、惠及群众的诚信创建活动,大力倡导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推进诚信制度建设。以各部门行政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结合执法需求,推动市场监管信息的互通共享;实行信用分类监管,综合治理失信行为,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加强行业信用建设,强化诚信自律。加快地方信用体系建设。

此项工作由县商务局牵头负责,县人行、广电局、工商局、质监局、物价局等有关部门配合。

(十二)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配合

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重点抓好衔接工作平台建设,以贯彻落实《**省行政执法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暂行办法》规定,建立健全联席会议、线索通报、案件交接、联合办案、法律监督和责任追究等工作制度,逐步建立完善有关执法单位之间,以及政府、社会和公众之间的工作平台;规范案件查处、移送、立案、侦破、等程序,依法追究该移送而不移送、该接受而拒不接受案件,以罚代刑的有关人员责任,加强衔接,标本兼治,确保专项整治工作的实效。

二、保障措施

(一)抓好重点工作的落实

各乡镇和县直各成员单位要根据《20*年*县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要点》的安排,结合本地、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突出工作重点,抓好关键环节,有针对性地制订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积极组织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切实把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抓好、抓紧、抓出成效。

(二)加大查处力度

对大案要案,尤其对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等危害人民群众人身安全和健康的违法犯罪行为,要坚决严厉打击。要排除阻力,按照“五不放过”(即案情没有搞清的不放过、假冒伪劣商品源头没有查清的不放过、制假售假责任人没有依法处理的不放过、对涉案人员该移送司法机关没有移送的不放过、支持和参与制假和售假的机关工作人员没有受到追究的不放过)的要求,一查到底,决不手软,做到不“护短”,不留死角。对监管不力、执法不力或渎职的,要追究有关部门主要领导的责任。对大案要案、有影响的案件和重要情况要及时报告,公安、监察部门要及早介入,配合办案。

(三)增强协同作战的合力

各乡镇和县直各成员单位要树立整体作战观念,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中发挥各自的优势,既合理分工,又密切合作,既单独执法,又联合行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整治工作的合力;要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制定整体工作计划和具体的整治方案,确保各项整治行动有序开展,取得实效。

市场经济秩序范文6

[关键词] 政府诚信 市场经济秩序 作用

市场经济秩序是指市场经济中用以约束和调整市场主体行为的规范和准则的总和。规范的市场秩序是市场顺利运行的基础。市场秩序主要体现为信用秩序和法律秩序。不论是信用秩序还是法律秩序的建立和维护,都以诚信为基础。在所有的诚信中,政府诚信是最关键的。本文就政府诚信在市场秩序形成中的作用做一简要论述。

一、政府诚信在社会信用秩序形成中的作用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政府的诚信则是整个社会诚信的基础。在一个政府信用失范的社会,不可能建立起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也不可能实现政府的有效职能。因为政府信用对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良性运行具有主导作用。

现代社会是契约社会。契约既包括社会内部各公民之间的契约,也包括公民和政府之间的契约。按照在民的基本理念,人民把权力委托给政府并承诺做一个守法的公民,这是有条件的――政府和国家权力机构必须守信。如果政府和国家权力机构带头失信,不遵守承诺,那就必然失去人民的信任,更为严重的是,还会进一步导致人们彼此之间,以及人们对政府和国家的失信,比如相互欺骗,违法乱纪。如果出现大规模的政府官员的、失信于民的现象,而人们对此又无可奈何的话,那就会使政府陷入严重的信用危机,而且,人们会学习、模仿政府,导致整个社会信用崩溃,诚信全无,最终危及到市场经济秩序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信用秩序的建立。

政府在市场中的身份是双重的。一方面它是市场主体,也就是人们说的“运动员”,另一方面它更是社会经济运行的管理者,也就是人们说的“裁判员”。政府的这种特殊身份,决定了它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也正由于此,在市场诚信体系建设中,政府诚信就是关键的一环了。源于它在市场中的双重身份,政府诚信也可以概括为两种情况:一是作为市场主体,必须以身作则,遵循市场规则,树立诚信为本,服务社会的观念;二是作为管理者,制定和执行游戏规则时必须讲信用,不能朝令夕改,随意行政。这是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中主导作用的具体体现,也是规范的市场秩序得以建立和维护的关键。

政府诚信还具有公权效益,这会极大地促进市场秩序的形成。由于政府的特殊位置,它的诚信得到认可和尊重的话,公共政策的诚信就顺利和成功。相反如果它的诚信受到质疑和挑战,那么公共政策的贯彻就大打折扣,公权的合法性就受到威胁。这就是政府公信力。在市场秩序的建立和维护中,政府要求公民遵守一定的规范,通过倡导良好的社会风俗和道德习惯等非正式规范使公民行为自觉遵从一定的社会约束。作为倡导者,政府应该是实践这些规范的榜样。一个本身假、大、空的政府,人们是不会遵从其倡导的文明守信的规范的。

二、政府诚信在市场经济法制建设中的作用

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确立市场游戏规则,用这些规则惩恶扬善,为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完善的法制基础。因此,政府既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和维护者,也是市场规则的执行者和监督者。所以不仅要求市场主体要讲信用,恪守诚信原则,而且作为具有双重身份的政府自身更要率先垂范,依法行政,充分尊重和保护各市场主体的自,使各市场主体自觉遵守市场交易和竞争规则,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政府为了建立和维护市场秩序,除了通过倡导良好的社会风俗和道德习惯等非正式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之外,还要通过制定法律强制规范人们的行为。作为正式规范的法律法规制定者的政府来说,诚信与否就关系到正式规范――法律法规的公平与公正,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整个社会秩序当然也包括市场秩序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一个本身违法乱纪、目无章法的政府,当然不能胜任法律法规制定者的角色,完成市场秩序的构建。

市场经济秩序范文7

关键词:市场秩序;规范化;经济伦理道德建设

1、市场秩序规范中经济伦理道德建设的作用分析

1.1是经济、行政及法律手段之外的重要补充

就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在市场经济发展上的经济、行政及法律三大層面的调节方式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市场秩序的规范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退一步而言,即便是此三者调节得到立体化的健全,因其自身固有的限制,依旧不会做到全面覆盖。而经济伦理道德则不同,道德作为人们内化的一种精神文明规范,对于人们的行为有着一定调节的规范,在经济、行政及法律手段无法覆盖的市场经济活动上,通过建设市场经济伦理道德,可以帮助人们在树立市场经济运行伦理道德观的基础上,在市场经济运行中自觉维护市场秩序。

1.2有助于形成市场经济主体的自我约束效应

较之常规性质的经济、行政及法律调节方式,经济伦理道德并不需要一个特定的管理机构,只需要在人们心中形成市场经济伦理道德观的基础上,就可以实现调节市场秩序的目标。伦理道德从其本质上来看,是一种人们经过长期社会实践,形成的为社会公众群体所普遍承认的一种内化的行为及精神规范。伦理道德的存在,使得人们在日常行为中会进行自我约束。同样的,通过经济伦理道德的建设,人们也会在意识上重视市场秩序规范发展的作用,并且在市场交易中自我约束经济行为,借此来确保市场经济得以稳定发展。

1.3顺应市场经济内在控制的基本要求

从经济控制的角度上来看,对于经济活动的控制可以分为包括的经济、行政及法律三者在内外在控制及内在控制,其中的内在控制也被称之为自我控制,具体来说就是伦理道德的调节。较之外在的强制控制,内在经济伦理道德调节诉诸于市场经济主体的自觉及能动性。经济伦理道德建设借助于善恶是非的评价来全面分析违反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通过社会舆论导向及宣传教育等方式,使得人们在心中知晓可为及不可为的行为,使其在经济伦理道德的指导下开展市场经济活动。从而在全面发挥市场经济内在控制的基础上,有效结合外在强制控制,来保障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

2、经济伦理道德建设的具体路径

2.1建设与市场经济相适应道德体系

我国经过几千年发展形成的传统道德体系是以自然经济作为基础的,换言之,与当下的市场经济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而在我国计划经济阶段形成的平均主义等经济伦理道德观念继续沿用反而会阻碍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此,为了确保经济伦理道德可以在市场秩序规范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就需要以市场经济作为基础建设一个与之相对的道德体系。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在坚守取精去糟原则的基础上,合理继承传统经济道德观念的精华,并对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主义经济伦理道德做出时代化的诠释,在去除其中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因素的基础上,创新市场经理伦理道德的内涵及观念。除此之外,在建设适应市场经济的伦理道德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将当前市场经济运行中的诸如公平、互利等原则上升到伦理道德规范的层面上,并将之全面纳入到市场经济伦理道德的体系中,以便促使经济伦理道德规范得以在市场经济运作中发挥相应的作用。

2.3公民道德教育的强化

伦理道德的作用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同时伦理道德也是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总结出的约束全体社会成员行为的精神文化,为此,在建设市场经济伦理道德体系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强化公民教育来提升公民整体的道德素质水平。市场经济运行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实现资源自身的合理配置,这一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市场经济主体的道德素质,但是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人类的主体性往往都会受到物质世界的侵蚀及制约,公民道德教育的出现主要是为了避免经济主体因为市场经济及财富的发展带来的人格萎缩问题。在公民道德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在合理肯定人类欲望的基础上,宣扬利他性精神,通过市场经济主体诚信及责任意识的不断提高,以便在市场经济的运作环节中严格遵循经济伦理道德规范开展各项经济活动。

2.3建立与之相关的社会保障机制

道德本身也是社会意识形态,换言之,具备与之相应的客观基础和动力,单纯依靠道德来解决道德失范的问题是不太实现的,伦理道德作为社会生活及社会运动的产物,在建设经济伦理道德的过程中,除了道德体系内部的要素需要进一步健全之外,还需要完善其外部支撑,也就是完善对应的社会保障机制,具体一些来说,就是依托于一定物质生活基础的保障人们得以遵循特定伦理道德规范的监督、维护机制,就是指法律及其他相关制度。在道德内在教化机制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就需要外在社会保障机制发挥作用。市场经济主体的道德失范问题,除了个人原因之外,制度规范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并且制度规范引发的道德失范问题将是全局性的。为此,制定出一个完善且有效的促使人们道德素质提升的社会保障机制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以发现存在于保障机制中的问题作为基础,完善现有的社会保障机制。

市场经济秩序范文8

据检察日报消息,昨天,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志刚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报告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方面的情况时透露:三年来中国检察机关共批捕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案47721件73902人。

张志刚介绍说,行政执法部门和公检法机关是整治活动的主要力量。三年来,工商系统共查处各类经济违法违章案件706万余件,案值942亿余元,移送司法机关案件3625件。质检系统共查获假冒伪劣产品货值111亿元,立案查处案件60余万件,移送司法机关952件。

公安机关共破获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案件22.1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0.1万余名,挽回直接经济损失545亿余元。检察机关共批捕此类案件47721件73902人。法院审结此类案件4.5万件,判处犯罪分子近6万名。

中新网·林世钰

 

市场经济秩序范文9

一、对企业与市场的理解

(-)企业与市场的关系

由于企业会计和市场经济秩序分别属于微观和宏观两个领域的问题,要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首先必须明确企业与市场的关系。

对企业性质的理解属于企业理论的范畴,企业理论的发展明显经历了传统和现代两个不同的阶段。传统的企业理论是指新古典理论,它主要从技术角度看待企业,单一产品企业由生产函数表示,并符合利润最大化假设。新古典理论忽略了企业内部的激励和组织问题,其研究主题是市场交易,即价格在平衡供求关系中的作用。在这种理论下,市场被认为是价格和竞争发挥作用的场合。由于企业制度并不重要,会计似乎与市场毫不相关。

由于新古典理论完全忽略了企业内部的激励和组织问题,现代企业理论则试图克服这些问题。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并非独立存在的主体,而是“一系列契约的结合”。因此,企业没有明确的目标,诸如利润最大化,它被看作是一群有自身利益的个人的组合,组成企业的每个人都为企业的生产过程提供某种要素(如人工、管理技能、资本等),他们提供这些投入是期望能从中得到报酬。此外,这些人认识到企业内部的利益冲突,因此需要签订契约来具体规定在各种可能情况下每个人的权利。债权人、优先股股东、普通股股东、租赁人、经理人员一一一所有的人都签有契约,这些契约具体规定了应如何分配企业活动创造的现金流量。

对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联系,Chueng(张五常,1983)认为,科斯所说的“企业”取代“市场”是不十分明确的,而应说一种契约形式取代另一种契约形式,企业与市场也就是要素交易契约与产品交易契约的关系。因此,契约是企业与市场的共性,而其主要差别在于契约的完备性不同,相对而言,市场是一种比较完备的契约,而企业则是一种不完备契约(张维迎,1996)。例如,债权是一种典型的状态依存所有权,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债务契约具有如下特点:在企业正常经营的情况下,债权人不实施对企业的控制,仅仅享有企业经营的固定收益权,但当企业经营不善、面临破产时,债权人则取得企业实质上的控制权。债务契约确立了债权人的权利,这种关系的实施对于银企关系的规范乃至金融市场的稳定是至关重要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与银企关系的不规范从而形成大量的银行呆账不无关系)。因此,维护企业的契约关系与市场经济秩序是密切相关的。

(二)法律、契约与市场经济秩序

市场经济的核心是竞争,优胜劣汰的竞争原理是人类得以进步与繁荣的必要条件。但无序的竞争不但不会推进反而会阻碍这种发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具有比较健全的契约制度。作为通用契约,法律制度是支撑市场经济最基本的“硬制度”,而类似合同这样的特殊契约则是降低市场经济中摩擦的一种“软制度”。法律制度是使市场经济朝着健康方向发展的最基本的制度环境,其作用就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市场经济中的交易成本和维系社会公正(翟林瑜,1999)。在我国,市场经济的法制环境得到了高度的重视。例如,国务院于2001年4月颁布的《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要求全面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其中大部分都与市场法制秩序有关人法律制度包括法律框架的制定和实施。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相对比较齐全的法律框架,在会计法规体系方面,已经形成了以会计法为最高层次,以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为第二层次的规范体系。但对于各项法律法规的实施仍然不容乐观,正如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所说,中国的政治思想经常重视形式,超过实质②。如何提高法律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实施力度是维护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关键所在。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企业由一系列契约组织而成,如债务契约、管理报酬契约等。契约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经协商谈判而由当事者签署的“明示契约”(explicitcontract),二是指基于彼此的相互信赖而形成的“隐含契约”(implicitcontract)。契约制度的基本原则在于契约自由,它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1)缔约自由,即由当事人双方自主决定是否缔结契约;(2)选择契约相对人自由,即当事人决定与何人订立契约的自由;(3)确定契约内容自由,即选择契约类型和契约条款的自由;(4)缔约方式自由,即当事人有权自由选择意思表示的方式(苏号朋,1999)。契约自由原则本质是体现契约的公平性,这体现在契约订立过程中的信息对称,如果签约双方处于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状态,是有悖于契约公平精神的。对于契约的各契约主体,其目的是从参与企业中获取一定的财务利益,因此契约订立过程中企业财务状况的信息披露成为签约的重要参考价值。例如,债权人在向企业提供资金之前,一般会根据会计报表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企业通过上市募集资金必须向公众招股说明书,其中财务会计资料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企业契约与会计目标体系

既然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结合,企业本身是没有明确的目标的,各契约主体总是致力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由于他们的目标并不一致,企业总是生存在各种利益的冲突之中。而契约本身并不会减少这些利益冲突的成本,除非签约各方能够确定契约是否被违反。因此,基于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结合”这一观念,人们要求对这些契约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会计在制定契约的条款以及在监督这些条款的实施中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尽管复式簿记原理延续了500多年而无大的变革,但从会计思想史来看,会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计从来就受社会经济权责结构的影响,其监督的目的——即监督经济活动中经济权利、义务或责任的履行总是随着社会经济权责结构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李若山,1991)。系统的会计目标理论包括受托责任现和决策有用观两种,从这两种目标本身及其演化可以看出,会计的本质在于它在连接企业契约方面的作用。在企业契约中,股东凭借其拥有的财务资本而参与企业契约,但股东的资本一旦投入企业,其事实上的控制权则由经营者所享有,股东为防止经营者的逆向选择行为,要求经营者提供会计信息,以对其财务资本的经营状况进行监督;债权人也同样面临着问题,例如经理人员为了迎合公司股东的利益,有可能将公司的资产转换为股利发放给股东,留给债权人的仅仅只是一个“空壳”的企业,从而债权人的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债权人需要利用会计信息来监督限制性契约条款(例如一定的利息保障倍数条款)的执行情况。除此之外,供应商、购货商以及管理报酬契约等都涉及到会计信息的利用。可见,会计信息是实施企业契约的基本前提。但是组成企业的一系列契约总是处在不断的变革之中,这要求会计也随之而变。受托责任观认为在委托——关系中受托方负有向委托方交待其履行受托责任的活动和结果的义务,而这一义务具体由会计人员完成,财务报表的目标就是对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反映。这一观点依赖于:(l)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2)拥有所有权的所有者和拥有控制权的经营者是明确的。在这种环境中,受托方和委托方都关注着受托资源的保值与增值,一旦受托方未能完成既定的受托责任,委托方可以更换受托方。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股权呈现出日益分散的趋势,委托受托关系变得不甚明确,小股东数量增加,使得搭便车问题无法解决,监督经营者的个人收益远小于社会收益,股东不再积极实施控制权,他们更加关注资本市场的报酬与风险,因此会计信息要求面向未来,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这是决策有用观所依赖的环境(吴联生,2001)。因此,会计信息作为维系企业契约的纽带,总是依存于企业的权责结构或契约结构。

三、会计目标的实现与市场经济秩序

会计是维系企业契约的纽带,契约是企业与市场不可缺少的内涵元素。因此,会计对维护市场秩序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会计信息与市场经济效率

会计是对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一种程序,旨在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信息使用者根据会计信息可以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经济资源流向效益好的企业,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依据。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市场经济的重要法则。豆、会计信息与债务契约。

1、信息提供了债务契约履行情况(如限制性条款)以及未来偿债能力(如破产预测)的信息,有助于信贷资金的配置。债务契约中一般都包括了大量的关于运用已公布的、经审计后的财务报表数据来限制管理当局行为的条款,任何不属于上述条款的行为均被视为违约,它将使债权人有权采取一般对待违约而采取的行动。另一方面,财务会计信息有助于债权人预测企业的财务危机,从而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Altman&Saunders(199)提出了信用评分模型,它是利用所有可取得的借款人的财务资料来计算违约的概率,并评定借款人的信用等级。其基本思路是,利用企业的历史财务数据作为模型的输入数据以说明企业贷款的偿还能力。根据历史资料,可以选择一定数量的破产企业以及与破产企业相对应的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对破产企业可令Zi=l,对控制样本则令Zi=0.然后,可以通过对一系列的随机变量(Xij)的线性回归来描述这种方法,其估计模型如下:

其中,Xij为企业I第j个财务指标,βj为第j个财务指标的敏感度。根据研究样本可以估计出各财务指标的系数,假定该模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我们可以将其应用到其他的企业,从而评价该企业未来破产的可能性,即Zi,从而为信贷政策提供依据。上述模型的有效性在我国也得到了广泛的实证支持。

2、股票市场效率与信息披露。现代公司以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为特征,上市公司主要由股东、董事会和经营者组成,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他们具有对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并负责选举产生董事会,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一方面,董事会是企业的法人,它任命最高管理人员,决定投资,并把经营权交由经营者行使;另一方面,董事会是股东的受托人,承担受托责任。股东——董事会——经营者之间是典型的委托关系(钱颖一,1989)。实际上,由于股权的分散,企业剩余控制权掌握在经营者手中,一般投资者既没有精力和兴趣,也没有可能来关心企业的经营,董事会的控制也是十分有限的。Jensen(199)认为,大量的证据显示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在更换高级管理人员、组织变革等方面的作用并不显著。然而投资者为何仍然愿意将自己的资金交由那些追求自我利益的经营者去经营,这种现象具有两个基础,即投资预期能带来收益而且这种收益具有一定的保障,而公司治理结构则提供了这种保障。公司治理结构具体由一系列的契约所规定,所有这些契约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正式契约;另一类是非正式契约。而前者又分为通用契约和特殊契约,通用契约包括公司法、破产法、证券法等,特殊契约则包括公司章程、条例以及一系列具体合同(张维迎,1996)。纵观各个上市公司的监管,无不以会计信息为其核心,究其原因在于会计信息向资本市场传达了企业质量的信息。陈晓、陈小悦和刘剑(199)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研究了盈余报告在我国A股市场上的有用性,证实了中国A股市场上,盈余数字同样具有很强的信息含量。它意味盈余数字为中国A股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提供了有用信息,在资源的有效配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赵宇龙(1998)的研究也支持了会计盈余数据具有信息含量的假设。可见,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作为沟通筹资者和投资者的桥梁,使上市公司的各种真实情况如实展现在股票投资者面前,投资者可根据这些信息作出较为合理的投资决策,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投机行为。另外,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有助于提高市场透明度,规范市场行为,形成良好、稳定的市场秩序,确保市场的组织和服务功能高效运转,从而促使公平竞争,提高投资理性,减少投机行为。张人骥、王怀芳、王耀东和朱海平(2000)认为,自1994至1998年间,我国上市公司的系统风险呈现连续下降的趋势,在这个期间公司信息的披露,是投资者信息最完整与最透明的阶段,也是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相对理性和准确的阶段,市场对公司质量的差别能力有所增强。他们将这一现象称为年度报告效应。可见,会计信息在股票市场具有一定的作用。

3、会计信息与经营业绩。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是现代股份公司最显著的特征,股东(即股票的持有人)是企业真正的所有者,管理者受其委托对企业进行经营管理,会计信息反映的相关指标就成为委托方评价其经营业绩的主要尺度。而且会计数据往往是一种硬性的指标,Jensen(199)认为通用汽车公司和IBM公司董事会在更换高级管理人员、组织变革等方面的作用并不显著,但当出现巨额亏损时,两家公司的CEO均遭到了解雇。会计信息在评价企业管理业绩方面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会计指标经常被用于管理报酬计划。管理报酬契约为企业众多契约中的一种。这一契约通过对经理人员报酬的构成做出约定,激励经理去选择和实施可增加股东财富的活动。管理报酬契约因其可调和经理与股东之间的潜在利益冲突而成为一种控制问题的重要方法。分红通常与企业利润相挂钩,这样,企业的会计数字如总利润就成为管理报酬契约制定与执行的一个重要依据。

(二)会计信息与市场经济公平

对于维护市场经济的公平性而言,会计信息缓解了内部人与外部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也是功不可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