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德育原则的内涵集锦9篇

时间:2023-09-20 16:08:32

德育原则的内涵

德育原则的内涵范文1

[关键词]高校德育;涵化分析;客观性现实;象征性现实;“共识”

[作者简介]齐佩芳,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教育部广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成员,“广西21世纪园丁工程”导师,“广西名师工程”导师;全守杰,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硕士研究生,广西桂林541004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11―0161―03

结构功能学派德里本与阿普尔把学校看作是一个社会化的场所。他们认为:“在隐性课程上不仅应从宏观上注意到学习者身心特征之外影响学习成效的因素,如学校组织特征、学校文化、师生关系等,而且要从微观上注意到学生学习的动机、态度和技能,以及学习目标对学习效果的影响。”隐性课程已经为一些课程专家所倡导,提出从多层次进行隐性德育课程设计,注重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在传播学领域,涵化分析理论强调通过对事件的涵化,进行价值传播,使受众受到一种长期的影响效果。培养理论关心媒介(尤其是电视)灌输与潜移默化的长期效果,认为电视提供社会各阶层的人一套同质的“隐藏课程”,提供一个媒介环境,并且对不同的人提供一套对生活、世界、生命的解释。可以说,涵化分析理论为高校隐性德育的设计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一、涵化的内涵及其特征

涵化是在不同文化群体因持久地相互集中的接触过程中,不同文化群体间相互适应、借用,使一方或双方原有的文化模式发生文化变迁或部分渗透,它是异文化间横向影响的过程。美国学者乔治・格伯纳(George Gerbner)首创的涵化分析(Culti-vation Analysis)理论,是大众传播中的一种效果理论。其基本观点是,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有一种共识,也就是对客观存在的事物,重要的事物以及社会的各种事物、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要有一个大体一致或接近的认识。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人们的认识、判断和行为才会有共通的基准,社会生活才能实现协调。

涵化分析的理论核心是:传播内容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通常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的,它们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于潜移默化之中。从本质上说,涵化是社会现存制度的巩固和维持。正如斯坦利・J・巴伦所提到的一样:“电视的主要功能是维护稳定社会模式。就是说,现存文化的力量关系是通过电视内容来进行巩固和维持的。”“按照李普曼的观点,在大众传播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的行为与三种意义上的现实发生密切的关系”:客观现实、象征性现实与主观现实。涵化可以借用这三种意义上的“现实”来实现:一是对实际社会事件的选择,即客观性现实;二是对实际社会事件的选择加工,实现信息涵化,即象征性现实;三是通过媒介将象征性现实传给受众,以达到受众对象征性现实的“共识”。涵化的过程即把大量经过大众媒体“包装”的新闻事件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现实社会观的一个过程。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可看成是传播活动。教育是关于培养人、发展人的活动,其本身就是一种传播活动。传播学家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包括的要素是:传播者、受传者、信息(传播内容)、媒介(传播渠道)、反馈。结合“五w”模式,对高校德育的相关要素进行分析:其一,从传播者来看,涵化分析的传者是新闻媒体机构的工作人员,是属于某一机构的群体;高校德育工作者是高等院校从事高校德育的工作群体(包括教学科研和专职辅导的教师)。其二,从研究的受众来看,涵化分析是研究不同背景、性格各异的大众的一种效果理论;高校德育的对象是有背景差异、观念差别的大学生群体。其三,从传播内容来看,涵化分析研究的内容是经过大众媒体“包装”的象征性事件;高校德育的内容也是来源于客观社会现实事件,却又经过高校德育工作者选择加工,或是概括深化的内容。其四,从传播渠道来看,涵化分析表明了丰富的视听和对新闻的“包装”能促进受众获得对主流的趋同的“共识”;高校德育也可以利用各种载体、多种手段来引导主流,促进学生社会化。最后,从传播的反馈来看,涵化分析的效果是潜移默化的效果;而当今隐性德育课程已居于德育课程的核心地位,将更加注重德育对大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由此,涵化分析的研究成果与高校德育具有互通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既是要坚持主流价值观教育,又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涵化分析理论正是通过对各种事件进行合理的涵化,并针对受众进行一种价值传播,以达到对社会主流的共识。格伯纳认为,大众传播不仅是现代社会的“故事讲解员”,而且是缓和社会各异质部分的矛盾和冲突的“熔炉”,是维护现在制度的“文化武器”。从涵化分析的目的来看,其要达成的是一种“共识”;从价值导向看,涵化分析引导的是“主流价值”;从涵化分析的影响方式来看,是一种隐性的、潜移默化的方式。这种隐性的、价值主导的影响为高校隐性德育设计提供借鉴。二、涵化分析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在涵化分析研究中,研究者们发现,象征性的现实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社会的犯罪等现象,象征性现实将社会现象加以夸大,实现对受众的影响。在高校隐性德育中,涵化分析研究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德育源于什么样的社会现实,又是通过什么手段将社会现实“包装”成怎样的象征性现实而展示、影响大学生的。

一方面,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当今高校德育强调“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就要求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状况与认知结构,使得大学生的现实状况更能接近象征性的现实,在理解和建构象征性现实中很好地形成“共识”。只有与大学生经历相似或者重叠的那部分象征性现实,才能使大学生产生共鸣。大学生认可象征性现实,形成“共识”才能达到德育的目的。

另一方面,德育的社会现实来源和象征性现实要有真实的联系,但是两者却不能完全等同,不是对所谓的社会基准生搬硬套。象征性现实是经过“包装”后的社会现实,是夸大后的社会现实,与社会现实存在差别,要实现主流价值观导向,就必须

使象征性现实高于社会现实,让大学生勤于探索,勇于追求。

三、涵化分析在高校隐性德育中的运用探索

格伯纳认为,社会结构和媒介内容的关系的核心在于:文化变迁起源于科技革命所带来的讯息生产,这种大众产品快速分配后,创造出新的符号环境系统,它的作用是帮助决策和指导有效的社会行为。将涵化分析运用到高校隐性德育中,就是要注重德育内容的选择、设计以及考虑大学生这一受众群体所达成的“共识”。无论多么重大的事件和问题,不经过电视报道就难以被人们作为“社会现实”所认知;反之,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经过电视媒介的大肆渲染,也会成为万众瞩目的“重大事件”。因此,合理利用涵化分析理论,优化高校隐性德育设计,是一个新的尝试。

(一)高校隐性德育中信息的选择。格伯纳认为,大量经过大众媒体“包装”的新闻事件的所谓“直观性”、“现场性”和“真实性”,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现实社会观。而“直观性”、“现场性”和“真实性”是以社会的现实事件为基础的,也只有如此才能为受众所认可,并产生共鸣。大学生是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其自身已经拥有一定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判断能力,而且这些能力影响对社会基准的认识。所以,要提高高校德育的针对性,使大学生能够在贴近其实际的德育中,逐渐深化对主流价值观的认识,就必须选择贴近大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的客观社会现实作为高校德育的基础。

高校德育工作者在选择客观社会现实的过程中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坚持社会现实的主导性事件为主,如职业人的勤劳与敬业等。二是坚持贴近学生实际的原则,如学生身边的帮助他人等利他性事件。三是坚持正反面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即既要以倡导主流为主,但是也要揭示非主流的现实社会事件。高校德育工作者参照这些原则进行客观社会现实的选择,实际上就是对其自身的判断能力的考验。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掌握丰富、科学的理论知识,努力成为“有知识、懂业务、胜任本职工作的内行”。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有必要在理论上寻求支撑,如有关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传播技术和符号学等的相关理论,并在现实社会事件的选择上,参照上述几个原则作出合理的判断与合宜的选择。在实践中,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当运用科学的技术对社会事件和大学生之间的关联性做测量研究,如开展广泛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为开展高校德育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持,并在实践中进行反思,提高自身的洞察力和判断力。

(二)高校隐性德育中信息的涵化。在涵化分析中,对客观性现实进行涵化,是将已经选择客观的社会现实进行选择加工,并通过符号传递给受众。高校隐性德育要实现对大学生的涵化,基础是高校德育工作者对客观性现实的涵化。客观性现实都是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和他们亲眼目睹的,既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只有将客观性现实涵化为象征性现实,以符号的形式传播给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才是可能的和现实的。

基于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根据实际的教育要求和大学生的现实状况对客观的社会现实进行一定的理论深化和精神升华。一方面,对正面的现实事件进行合理的“包装”和一定的深化,在可能的范围内夸大其积极影响,以使大学生产生共鸣。另一方面,对负面的现实事件进行深刻剖析和批判,揭示其不良影响,控制不良影响的扩散。实现客观性现实到象征性现实的转化,力求做到三个层面:一是主题层面的处理,即在运用客观的现实进行道德教育的同时,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为大学生对现实事件的理解提供解释,从而深化教育主题。二是语言层面的处理,即用合理的,合乎大学生心理习惯的言语和符号来表征现实社会事件,这主要是对社会事件的表征要结合大学生所处的学习情境来进行,并且有助于他们理解日常生活学习中的意义与体验。三是技术层面的处理,即运用现代传播技术等对客观性现实进行处理,形成有利于高校德育的象征性现实。

(三)高校隐性德育中受众的涵化。根据格伯纳的研究,贴近受众已有经历与象征性现实有较大的关联性,通过丰富的视听手段,受众认可象征性现实,产生共鸣,使受众对象征性现实形成“共识”。当今社会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化的社会,人们对信息的获取渠道增多,信息获取方式也实现了多样化。传统的德育传播手段、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象征性现实到形成“共识”的转化要求了。在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的象征性现实的基础上,使大学生形成“共识”,关键在于采取多样性的德育传播手段和多种的方式。

德育原则的内涵范文2

Abstract: "The doctrines, in manifesting the clear character, in people-centred, in all worlds." The famous words in "University" pionts out a clear direction of today's moral education. This paper carefully study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moral content, effort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 work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which is an urgent problem placed in front of al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ollege moral education work target and main research contents, this paper focuses on moral education as an example, describes the necessity of moral integrity education in college students, and puts forward the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关键词: 高校德育;德育目标;诚信教育

Key words: college education;moral education target;moral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3-0195-02

1高校德育内涵

“德育”一词的使用最早来源于西方,18世纪末德国哲学家康德首次提出“道德教育”的概念,即遵从道德法则、培养自由人的教育。1860 年英国学者斯宾塞在《教育论》一书中把教育划分为智育、德育、体育,自此“德育”逐渐成为教育界的一个基本术语。我国古代有德育事实却无德育概念,直到20世纪初,“德育”一词才传入我国,不过与专指道德教育的西方不同,我国德育的内涵更加丰富。概括起来,我国教育理论界目前对德育内涵主要有以下几种解释:第一种观点认为“德育是教育者按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对受教育者心理上施加影响,以培养起受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第二种观点认为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需要和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为形成教育者一定的政治立场、思想观点和道德品质而进行的教育”;第三种观点认为德育是“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分析德育内涵的不同解释,可以看出人们对德育的认识存在着三种倾向:一是将德育与道德教育等同;二是用德育来直接指道思想政治教育;三是将德育概念泛化,认为德育还应包括纪律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

2高校德育目标

德育内容的选择是以德育目标为依据的,所以探讨高校德育研究内容,必须把握高校德育目标,下面我们来看看近几年我们高校在德育方面所制定的一些目标。

2.1 政治素养目标教导学生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联系起来,做忠诚的爱国者,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2 遵纪守法目标 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与民主参与能力,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遵守社会公德和校规校纪,维护集体荣誉,维护安定团结的稳定局面。

2.3 思想素质目标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树立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2.4 道德人格目标使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行为和文明习惯。努力做到诚实守信、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热爱劳动、艰苦奋斗,自觉抵制不良风气。

3近年来高校德育主要内容及评论

3.1 重视理想信念教育近年来,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模糊,人生目的不明确,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教育大学生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统一起来;把个人的理想融入到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当中;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奋斗中,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的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和自己担负的社会责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

3.2 重视诚信教育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大学生在现代社会中做人立世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是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必须对他们进行诚信教育,要把教育大学生做一个诚信之人放在首位。全国道德模范吴天祥曾经讲过:“一个人人格的高低,取决于他的诚信度。关心别人,不让别人利益受到损害,这样的人才是大写的人,才是人格高尚的人。”

3.3 重视培育民族精神总书记曾指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项极为重要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中国古代社会所孕育与形成的优秀传统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之根源。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对其进行民族精神培育,是其肩负历史社会使命的需要。民族精神凝聚着大学生内在的精神力量,对大学生成才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全球化条件下的高校德育,尤其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重要的任务,贯穿到高校德育的各个环节中。同时,把民族精神教育与时代精神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改革开放精神、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价值取向、锐意进取的艰苦奋斗精神等。

4以大学生诚信教育为例的论述

在经济和生活变化飞速的今天,高校校园经常出现诚信缺失行为,这不仅是对传统伦理道德的挑战,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影响着高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提高高校德育实效,已经成为高校德育工作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4.1 大学生道德现状迫切需要在高校德育中加强诚信教育目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考试作弊、弄虚作假等诚信缺失问题仍然存在。这些既影响着大学生的社会声誉,又考验着高校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大学期间,学生正处于各种观念、态度、品质的形成期,甚至是逐渐定型的关键时期。他们在高校所形成的世界观、价值观及人生观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在德育工作中,应不断加强正确的诚信教育引导,采取有力措施遏制诚信缺失现象,这样才能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推进诚信教育的开展,有效提高高校德育实效。

4.2 大学生诚信教育是高校德育的内在要求诚信,是中国伦理道德最基本的要求。随着经济发展和时代进步,诚信教育在社会生活各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高校,在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中,责无旁贷。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的重要使命,其诚信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和谐社会的建设。可以说,高校德育工作是国民教育全局工作的基础。因此,应当把诚信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教育体系,落实到教育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引导学生培养诚信意识,让诚信意识渗透到高校校园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4.3 高校诚信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诚信是社会和谐的根本。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其中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公民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提出了新的要求。总书记在2006 年“两会”期间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强调要“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更加明确了开展诚信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所以说,在高校德育中开展诚信教育,不仅是落实“以德治国”战略的基础,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

5确立高校现代德育理念的基本原则

5.1 导向性原则导向性原则有两层含义:一是德育内容上要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导向。德育意识形态性是德育的本质属性,它通过理论自身的逻辑力量和受教育者的情感定向、信息认同等中介,为受教育者所认同和内化并转变为自觉的意志和行为。二是德育方法论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我国高校德育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高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的批判武器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5.2 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表现在多方面。首先,高校现代德育理念要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作为理论基础;其次,高校现代德育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即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对大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规律;最后,高校现代德育是个批判与开放的体系,它既对传统德育进行批判与继承,又在借鉴西方德育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依照科学性原则树立的德育理念,就应该体现出宽容、客观、全面和公正,体现出时代的民主性。

5.3 创新性原则只有不断地对高校德育进行创新和发展,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化要求的创新型人才。高校德育理念的创新性还表现在德育内涵的不断丰富。德育内涵已跳出传统的狭隘圈子,向人本化、伦理化的方向发展,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现代气息。

5.4 现实性原则现实性原则,是确立高校现代德育理念的根本原则,要求高校德育立足实际。德育不是抽象的存在,它必须和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相结合。面对高校德育内、外部条件的深刻变化和它的现状,更突出了现实性原则的重要性。

5.5 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亦称人性原则,即要求确立德育对象的主体地位,研究他们的特点,尊重他们的人格,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德育工作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单向说教、服从关系。因此,高校现代德育工作要适应这一变化,应深入研究德育对象的个体和群体特点,充分尊重、理解和关心学生,并依据大学生不同的个性和群体性,体现出多样化、层次化的德育方法。

6结语

加强高校德育内容的理论与实践建设,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全面实现高校德育目标,是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一项刻不容缓的系统工程,需要学生、高校、家庭和社会多方参与、积极配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刻认识和把握高校德育工作的客观规律,特别是了解把握大学生道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加大德育建设投入,创新德育工作方法,不断开创高校德育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丁元秀.高校德育理论研究[J].青年科学,2010,(6):174.

[2]李戬.基于道德学习的高校德育策略探索[J].高教高职研究,2010,(3):169.

[3]马欣,王美娜.增强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途径探究[J].北方经贸,2010,(4):127-128.

[4]司会敏.论我国高校德育实施途径及特点[J].咸宁学院学报,2010,5,30(5):95-96.

[5]舒服华.网络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挑战与机遇 [J].中国建设教育,2006,12,

12(12):31-33.

[6]李宁宁,王海波.“体验式”德育:高校德育课程新思路[J].中国建设教育,2009,10,10(10):28-31.

[7]邓灿辉.高校现代德育理念的理论依据和确立原则[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5,31(5):102-104.

德育原则的内涵范文3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 三贴近 内涵 特点

新课改要求对德育课程教学进行改革,要求在德育教学中按照 “三贴近”原则,也就是要求教学要紧紧地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那么,究竟什么是“三贴近”呢?下面笔者主要就其内涵和特点进行解读。

一、“三贴近”的内涵

“三贴近”原则,最早是在2003年初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参观西柏坡时的讲话中提出的,是对国家宣传工作提出的一项要求,指的是新闻宣传工作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之后把它运用到教育教学领域中来。新教改就是沿用这一说法,指出职业学校教授德育要按照“三贴近”原则,就是说教师在职业学校德育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内容、方法以及手段等,必须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 也就是说我们要走进学生的真实生活,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相对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使他们的认知能力得以提高。课堂上教授的知识与我们生活中的规范是紧紧相连的,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贴近生活,特别要采用围绕学生的现实生活题材,而不是去使用学生相对陌生的,脱离他们实际的内容。

1.贴近生活

“贴近生活”指中职院校的德育教学要紧贴学生生活实际及学生所学专业,在行课过程中要注重把德育课程中的深奥理论和现实生活以及所学专业在社会中的现状紧密地结合起来,能够引用生活中和行业中的鲜活事例,使得学生通过德育课教学程的学习,能够指导学生的生活,为其生活服务。

德育课程改革更应该将目光投向社会生活,对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投以目光。这些年德育改革的主要成果是使我们在教学一线的人明白德育必须回归生活,这同时也是我们国家中职教育里德育教学的发展方向。著名教育家鲁宾斯坦这样说过:“教育的主要功能就是要使人和生活产生各种各样的联系,并从各个方面对他提出具有吸引力的重要任务,被其看作是自身且须自己解决的问题。这非常重要,概因道德上之所有缺陷,所有越轨行为之根源,皆因其对身边生活的漠不关心和冷眼旁观,因为他们对一切都会满不在乎。” 只有扎根于道德教育的德育教学,才能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才能为人们正确世界观的形成服务,从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贴近实际

“贴近实际”指的是贴近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引申到职校德育教学里是指教学内容,要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步伐相一致,与时俱进,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德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去解决学生实际生活中对一些社会实际问题所具有的疑惑。

“贴近实际”就要求在讲课中,教学理论应主动联系实际,道德规范的形成联系实际,不回避社会现实和矛盾,不脱离实际,在联系实际过程中着力引导学生去正确观察发生的社会现象,分析这些现象,解决问题。回避社会现实,不愿去直面当前热点、焦点问题的德育教学,是没有说服力的,也是没有可信力的 。

3.贴近学生

“贴近学生”指的是教学活动要贴近学生的心理、思想、情感,符合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帮助其解决成长中所遇到的烦恼以及困难,真正让他们的感受入耳、入脑和入心。

德育针对的是人,这就要求德育必须直面生命,满足生命需要,提升生命质量。只有将学生身心发展作为德育教学的起点和终点,拨动他们生命中的“琴弦”,才会走如学生的内心世界 。“人”是教育的根本点,教育面对的是人,是一个个非常具体的、非常现实的、鲜活的生命个体,而且他们有着自我观点、自我需要和自我追求,我们教学应将目光投射在学生身上。

总而言之,“贴近生活”与“贴近实际”原则是德育教学的基础,而“贴近学生”原则是德育教学的目的与归宿,“三贴近”原则的核心还是要做到“贴近学生”。

二、“三贴近”的特点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德育课教学过程中实施“三贴近”原则不能成为空话,必须贯彻到日常教学中。以当前教学状况看,个别老师在教学中实施“三贴近“不够,不光与其理解有关,更与对”三贴近“原则重要性的认知程度有关。只有理解并且认识它,并在实践中去总结经验,才能把这一理论转化为实际的德育教学效果,才能为学生收获情感、能力、知识提供帮助,才能够离德育课培养学生品德的本质要求越来越近。

1.知行合一:“三贴近”的基本特点

“知行合一”最早是由王阳明提出的。他认为,“专听讲而不去实践,即使是时时刻刻在耳边讲,也不曾有益处,甚至会越听越糊涂,事亲、敬长、读书、听讼、洒扫等道德行为都必须在行动中学习,在“事上磨练”,才能获得良好的道德品格。所以说,为了学生健全人格以及生活智慧的培养,中职院校的德育教学必须开展各项符合该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实践课、体验课、活动课,鼓励学生处理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让学生实践德育理论中去培养个体的自我意识,促进身心全面成长,勇敢地去面对人生中的各种挫折,用自己的体悟去感受世界,用自己的经验去判断。这是德育课“三贴近”原则的精髓所在。

中职院校的德育教学应该做到“知行合一”,教学工作者应当善于从社会形形的案例中找到符合教学要求的素材,能够为学生答疑解惑,让学生在没有走入社会之前,树立正确的人生规范,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能够让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理论与社会实践相对比,将德育课教授的理论转化为内心的道德规范。

2.生动务实:“三贴近”的鲜明个性

德育教学过程做到生动务实,这是“三贴近”的鲜明个性。用最直观的现实案例,吸引学生的参与,让他们能够深刻领会德育教学理论内容,进而促进内心道德品质的提升。与相对比较枯燥的书本内容相比,更多的实践活动更能吸引学生的参与,更能走进学生的内心,进而将理论知识深植他们内心,使之能够指导他们以后的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着重举围绕学生身边发生的典型案例,让学生积极参与,进行分析研究,只有这样,德育教学才能吸引学生,让学生想用学到的理论去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在获得实践经验后,又促进了理论知识的更深理解,如此良性循环,周而复始。德育课要秉持“贴近生活“的原则,尽量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尽量采用具体生动的案例,采用学生所喜欢的方式,使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要秉持“贴近学生”原则,将课堂教学和丰富的业余活动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与老师就不同观点加以讨论,增强学生对德育教学的认识。

参考文献

[1]许立群.教学生活化理念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德育课教学中的运用[J].中等职业教育,2009,(17):101

[2]李大建.论高校德育贴近生活的路向[J].思想教育研究,2007,(1):65

德育原则的内涵范文4

一、回归生活的德育内涵

1.回归生活的德育首先是对传统德育的一次重要矫正

在教学实践层面,主体性的缺失一直是传统德育为人所诟病的焦点之一,回归生活的德育,反对对受教育者的单向灌输、刻板说教,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参与及情感体验。

2.回归生活的德育更应强调的是“生活之真”

回归生活的德育应该是向全面的、真实的生活回归,它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受教育者当下的现实生活,同时包括受教育者的心灵和精神世界。

3.从教学实践层面来讲,回归生活的德育不反对知识的传授,同时强调道德知识、道德准则对受教育者的内化

回归生活的德育内涵,从教学实践层面来说,强调的不仅仅是对道德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将道德知识、道德原则内化为个人信念,再外化为个人行为。

二、回归生活的德育策略

1.全面、客观地理解真实的生活,架构符合生活之真的学校道德教育框架体系

首先,回归生活的道德是一种日常生活的伦理规范和人际交往准则。其次,回归生活的德育必须注重道德理性的培养。

2.在向生活回归的学校道德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

首先,德育是一种触动人心灵的教育,德育的魅力就在于能触动人的心灵,能把人性中最美的东西激发出来。

其次,不论知识的传授,还是将知识内化给受教育者的过程,都要求教育者有很强的专业知识结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回归生活的德育不仅要求教育者具有哲学、伦理学等学科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求他们具备一般文化背景性知识以及教育专业知识,比如教育、心理及教育技能等知识。

德育原则的内涵范文5

论文摘要:网络道德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上网者人数的不断扩大而逐渐产生和突显出来的一个新问题,近年来,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本文在总结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网络道德内涵、网络道德建设、网络道德教育等问题做了简要的论述。

一、关于网络道德的内涵

确定网络道德的内涵是网络道德研究的一个重要起点。2002年10月出版的《伦理学大辞典》收录了“网络道德”这一新辞条,网络道德,又称“网络伦理”,是指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开发、设计与应用中应当具备的道德意识和应当遵守的道德行为准则。网络道德在计算机网络这一“虚拟的真实空间”中,起着规范人们的行为,调节人们之间利益关系,保证社会整体利益的重要作用。尹翔从道德的构成要素方面着重探讨了网络道德的内涵,认为网络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上网行为,调节网络时空中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蒋灵达以网络参与者的角度界定了网络道德的内涵,认为网络道德这个概念主要是指制约上网者在网上的作为与言论的一套准则和规范。

还有论者探讨了网络道德的实质。刘丽萍认为,网络道德就其实质而言属社会公德,网络属人类共同财富,每一个上网的人都有从网上获得收益的机会和权利,从信息活动的广泛性来说,所有网民均需共同遵守规则,建立良好的网络秩序。”黄寰则认为,“网络伦理就是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人类社会所表现出的新型道德关系,以及对人和各种组织提出的新型伦理要求、伦理准则、伦理规约。”

二、关于网络道德的主要问题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网络产生的网络道德是推动网络文明发展的基础,但是也可能产生网络道德问题。

概括起来说,主要有:其一,网络上的不良信息泛滥。这样就使“与健康的社会文化相比,、色情、暴力等不良现象在互联网上的传播速度更快,面也更广”。其二,合理的个人隐私权频繁的遭到侵犯。网络具有开放性、虚拟性、交互性、隐蔽性等特点为窃取他人的隐私提供了技术的平台,致使“偷窃”而不会被发现,合理的个人隐私权遭侵犯是网络道德问题的主要表现之一。其三,网民的道德意识淡薄。不少网民将违反道德规范的网上活动视为自己技艺高超的表现。真实世界的道德规范难以规范他们的行为,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充斥使得主体价值选择趋向盲点,这些都使得网络中的人际关系以及形成的人群,缺乏基于道德、价值共识所具有的在情感、责任、信念和理想等心理机制上的内在张力,容易导致不良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其四,人性的异化。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性格正常,生活正常。但是,如果长时间僵坐在一个固定地方进行非口头的符号交往,就会使人的性格、爱好发生变化。对网络痴迷的网民常常会产生撒谎、孤独、冲动、暴决、淫逸、空虚等心理障碍。。此外,张道理还认为,网络难以做到人人平等共享信息、容易产生人际衍生冷漠现象、个人隐私和社会安全之间存在冲突、其负面影响威胁社会道德等四个方面的问题。陈万求、唐忠旺进一步认为网络犯罪、网络色情、网络黑客、网络沉迷是网络道德问题的典型形式。

三、关于网络道德教育

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是为了营造良好的网络道德环境,预防并规避网络的负面影响和上网者的网络失范行为的产生,并引导上网者文明上网,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目前,以网络的全体参与者为研究对象来研究网络道德的学术成果比较少,而己大学生或青少年为研究对象来研究网络道德教育的就比较多。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 因为青少年、大学生是最经常、最密集的上网群体之一。另一方面是 因为青少年(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其社会化的形成、发展和逐步定型时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和不良行为的影响,不明事理,不辨是非,容易迷入歧途而沉沦堕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主要困境

主要表现在义务责任感缺位,出现信任危机、“网恋”陷阱、网络色情泛滥、人的异化等。.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是进行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主要困境之一,主要体现在网络道德价值观念模糊、网络行为随意放纵、网络道德人格突出。.在对青年学生网络道德素养调查结果分析可知,大多数青年学生在自身网络道德素养方面存在知行分离的现象,也存在一些如不讲实话、部分青年学生崇尚黑客的有违网络道德的行为。。在大学生中开设的“两课”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材中也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概括,网络色情信息泛滥,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软件、游戏、影视作品、音乐、书籍和论文等知识产权受到盗版行为的严重侵犯:电子商务活动中的欺诈和失信现象时有发生;传播计算机病毒和黑客对网络的破坏日益严重,等等。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陈春萍认为主要包括引导大学生培养网络道德意识、教育大学生讲究网络礼仪、要求大学生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等三个方面二发挥传统“慎独”精神的当代普适教育价值,加强大学生网上“慎独”教育,是确保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保证。今诚信教育是网络道德教育的有力支撑。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目前还无法有效监控互联网的信息提供者绝对真实地传递正确、可靠的信息,所以网络信息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真现象。面对信息不可完全相信的网络,我们应教育学生树立高度的诚信意识与责任意识,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保持真诚,共同维护和提高网络信息的可信度,使网络生活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之上。.高等学校要将网络行为规范教育要加强网上正面引导,加强校园网络文化教育,引导大学生在网络中级取营养、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增强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思想的能力。同时.要大力加强网络阵地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随着信息社会的迅猛发展,教育的当务之急就是把素质教育拓展到信息素养的教育中来。

(三)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

要坚持必要的理论灌输和教育培养,使道德教育从被动的盲目的状态转向主动、自觉的方向发展,一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知道道德行为和不道德行为总有本质区别,不容混淆。二是坚定网络道德意志,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让大学生有个明确的道德实践方向.三是以网络行为规则来指导网络生活行为。。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以网上正面引导为主,强化网络道德教育。学校必须将网络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中,不断将党的方针政策和文明健康的文化信息输入网络,引导大学生在网络中吸取营养,陶冶情操,增强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思想的能力。

四、关于网络道德建设

(一)关于网络道德建设的原则

网络道德的原则是网络道德要求的具体体现,它是建立于一定的社会存在基础之上,是网络社会关系的人际体现。在网络道德的原则的概括上,严耕、陆俊、孙伟平把网络道德的基本原则归结为:全民原则、平等原则、公正原则、兼容原则、互惠原则、自由原则等。。黄寰提出了无害原则、尊熏原则、参与原则、允许原则、创新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自组织和他组织相统一原则等网络道德原则。杨宗建提出了善意无害原则、公平正义原则、尊重原则。并进一步提出了规范网络道德的四个范畴,即自律慎行,平等公正、互利互惠,诚实守信、反对欺诈,关心社会、爱护他人。⑧有论者积极吸收中国传统道德的精华,并把它引入到网络道德研究领域,合理地实行了“嫁接”,提出了网络道德同样适合的道德原则,比如慎独原则,自省原则,节欲原则,以德交友原则,见得思义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原则,以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此外,美国成立计算机伦理学会,制定了计算机伦理原则,即“计算机伦理10戒”来规范网民的行为。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己经制定和实施网络伦理的原则和规范,对网络行为加以约束。

(二)网络道德建设的内容

网络道德建设应立足于道德的民族性和地域性,要摈弃那些泛道德主义的观点,实现网络道德与现实道德相统一,并从技术手段、法律建设上给道德网络建设以支持,把网络建设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场所,建设成先进文化的传播阵地。网络道德建设要重视网络道德主体的建设。这是因为,“加强网络主体自身的道德修养,培育一支高素质的网络主体队伍,对于规范整个网络社会的道德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德育原则的内涵范文6

关键词:内涵式发展;师德建设;思考

党的十后,高校内涵式发展战略应运而生。内涵式发展战略就是要把大学的办学模式从过去的依靠数量扩张,推动规模化建设转为依靠内生动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大学教育的首要目的。高校能否实现内涵式发展,关键在教师。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师素质的高低意味教育质量的优劣,师德又是教师素质的首要体现。同志说“:师德是深厚的知识修养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因此,加强师德建设,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是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2014年10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的意见》,为高校师德建设提出六大机制,划出七条红线。深入理解高校师德建设,落实《意见》中的要求,这是高校内涵式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高校师德建设中师德概念的质性思考

在讨论高校师德的问题时,人们往往将师德看成是教师个人的道德要求,更多关注师德作为一种道德自律的手段,强调个人内在自觉性,亦即“良心”在师德建设中的作用。师德建设也多是通过提倡和宣传一定的精神观念,从真理性方面激发教师的理想信念,要求教师追求和实现道德完美的理想,成为道德上完美的人,其实质即道德教育。“很容易将适用于全体的和发展的教师角色的道德期望压到单个教师的一言一行上,从而对教师采用绝对主义的评价标准。”然而,审视现有师德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部分教师敬业精神不强,学术境界不高,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淡化,学术研究功利化倾向等,我们发现个体期待性的教师道德在实际道德建设中已不具代表性,原有道德教育存在作用道德原则作用过程缓慢、道德教育效果不明显的缺陷。师德所体现的是社会对教师这一道德主体的共同的和基本的道德要求,不应该也不可能对每一个体的具体行为都作出详尽的规定。作为教师这一群体领域中的职业道德,师德实际上更需要一种制度化的规定来明确职业权责,利用人的怀赏畏罚心理,直接作用于人的行为层面,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所以,师德建设领域讲的师德,属于一种理性建构的道德,是有目的、有计划性的结构性道德,其实质应是一种包含道德精神、道德理念、道德原则的制度化道德。通过制度化的规定,将社会对教师职业领域的道德要求明确表达,将制度的权威性、强制性、直接性与道德的内在自觉性、示范性、超越性等特点结合起来,从制度规定的硬约束入手,逐步过渡到道德标准的软约束,使制度化他律化为道德性自律,将外在约束与内在约束有机统一。

二、高校师德建设机制落实中的关系性思考

1.制度化道德规范要注重师德自律性与他律性的辩证统一。我们已明确师德建设中的师德,其实质是制度化道德。道德和制度是两个范畴,有差别的,道德着重内在的自觉性,制度着重外在的约束性,这二者怎样在师德建设的过程中实现统一,这就涉及师德的自律与他律的内容。所谓自律,指的是人类主动为自己立法并自觉遵守的内在自觉性。“在人的道德行为过程中,始终会受到私欲的纠缠,私欲无限扩张的本性构成道德自律的最大敌人。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借助于道德的外在约束力量,即道德的外部保障机制和外部支撑体系。构成道德外在约束力量的主要东西,就是制度和法律,其中就内含制度化道德。”可以说,道德自律性的形成,是道德规范内化的结果。道德规范首先是一种有目的、制度化的设计,是基于社会对一定群体成员的普遍的道德要求提出的,对个体来说,制度规范的应然性和普遍性本身作为一种外在性的他律,既是一种制约,又是一种导引,更是一种激励。因此,在师德建设的制度化道德规范的设计过程中,将道德的自律与他律统一起来,不但有制裁,而且有褒奖;不光有禁约,而且有示范,既体现出制度的特点,也体现出道德的要求。

2.师德建设具体方案要关注人的社会性和个体性的逻辑统一。制度化道德往往使道德的评价结果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倾向,为他人、集体、社会、国家付出的越多越是道德的,这种对道德社会性的肯定,在不自觉中带有对个体利益的舍弃,带有对个体性的忽视。师德作为一种职业道德,是涉及所有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一切相关的道德理念和道德行为,虽然其规范的对象带有普遍性特征,但这种道德规范要想成为一种可以操作的制度,能够落到实处,不再是一种空洞的“理想”,就必须关注每一个“现实的个人”。这种关注不是要将道德标准作为“个体期待”,而是要从高校教师的实际需要和状况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具体建设方案的设计和组织。要让教师个体成为师德建设过程的关注对象,倡导贴近个体的社会化道德规范,体现出对教师的生存价值的关怀,制度的设计不是用来压抑人性、限制生命发展的多样性,而是用来保证个性的发展,推动教师这一现实群体全面而自由的发展。3.建设过程的实施要重视教师主体性和和生活性的现实统一。制度作为一种社会价值导向,在其原初意义上就使制度范围的道德标准带有了某些超越感性经验的崇高和神圣。师德建设作为融合自律与他律的制度化道德,应当在社会主义道德取向下,关注教师群体的道德生活,重视教师主体性的发挥,在制度设计和践行的道德活动中,体现出对教师的基本尊重,把促进教师主体能力发展、激发教师主体内在精神、内在需要作为重点。制度的设计不是消解主体,而是用来保证教师主体性的发挥。这一主体性的唯物历史前提就是现实人的现实生活。道德反映社会生活,又服务于社会生活,道德必须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师德建设要将教师道德活动、教育活动回归到现实的生活中,立足本校实际,制定师德建设的具体策略和方案,引导教师投身各类教育实践中,培养教师自身的创造性,建立健全科学评价机制,为教师的自我认识、自我实现、自我发展提供一种现实的、制度化的道德生活世界,实现教师在高校内涵式发展过程中的主体性发挥。

三、高校师德建设实现条件的分析性思考

1.经济的发展改变师德建设的社会条件。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离不开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已经影响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利益复杂化、价值多元化都会影响主体行为的选择,使得原有的“以个人伦理为核心的”道德运作方式不再全面的占有道德生活。职业领域的道德评价也由直接转为间接,仅靠道德良心已经明显不足,而更多的由某些作为全体成员的代表的群体成员依据一种将道德良心外部化、明文化了的道德规范而间接地做出的。特别是在教师职业———这一群体性的社会交往领域,个体道德良心作为一种道德感情,仍然存在于特定的群体成员的情感思想交流中,调节着教育活动中的人际关系。但由于在教育活动的整体范围里,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社会之间交往范围日益扩大,已超出了个人直接相关的小团体,与师德相关的一系列道德成为了社会运作模式。因此,师德这一道德生活领域必须冷静地分析社会条件的变化,在确立师德的原则和理念,制定师德相关制度规范,建立长效的师德机制上去寻求适宜的建设措施。

2.教师群体确定了师德建设的主体条件。师德建设是以教师主体为中心而展开的,旨在调节主体行为,提高主体素质的一种道德调控体系。传统师德建设中,强调教师个人修养,更多关注教师个体的作用,对教师群体认识不足,把群体排斥在道德行为主体之外,使大量的道德主体游离于师德调控之外。实际上,群体作为共同体的责任和义务的承担着,体现为优势整合,从本身情况看就具备道德行为主体的特征。群体主体的能动性不是各个个体能动性的简单相加,而是群体为了实现群体主体的目标,按特定结构和要求整合而成,最终统一到新质的能动性。在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中,教育教学任务不是由单个教师孤立完成,而是在群体创造的环境中,在教师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中进行的,教育的过程就是群体智慧和情感的交流与转化过程。深化对师德主体的认识就是不但看到教师个人的道德主体作用,而且更要关注教师群体道德主体价值,个体道德行为和群体道德行为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师德建设中关注对群体行为进行道德调控,通过各种途径将社会对教师群体的道德要求内化为群体道德意识,并转化为群体的自觉行动,发挥群体道德对教师个体行为的导向作用。

3.制度的完善明确了师德建设的基础条件。师德作为一种制度化道德,制度的作用发挥是关键,制度的完善是保证道德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条件。制度是将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落实成道德原则的人为制定的规范,应当完善,也需要完善。加强制度完善,应坚持科学性、适用性、系统性的原则。一直以来,在我国的教育领域中存在着教育制度“层级化”,即上级制定,下级遵守,这就需要将制度不断的完善和细化,针对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制定相关的实施细则,形成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才能保证高校师德建设顺利进行。毫无疑问,在制度制定和完善的过程中,都要发挥教师群体的主体性,制度只有体现出参与者与遵守者共同与共通的价值理念安排,才能最大程度地具有道德的合理性,才能在实际的建设中达到良好的效果。加强制度完善,应树立改革创新的观念。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实际的变化而变化,师德建设的各项制度应该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以实现制度的与时俱进,确保改革创新的效果。

作者:刘凌 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哲.制度伦理在高校师德建设中的适用与局限[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4,(9).

德育原则的内涵范文7

一、以德立身,强师之本

19世纪俄国教育家康斯坦丁·德米特里耶维奇·乌申斯基(1824—1871)曾说:“如果我们把我们的健康信托给医学家,那么我们就要把我们的子女的道德和心智信托给教育者,把子女的灵魂,同时也把我们祖国的未来信托给他们。”可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承担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于孩子们灵魂的塑造,即乌申斯基之所谓“道德和心智”,而且教师对于孩子灵魂塑造的成败,直接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既如此,教师本身的道德修养水平就必定对他们的工作成效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很难想象,一个本身道德不够完美的人能够培养出道德完美的学生。陶行知就说过:“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教师)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没有道德,学问本领愈大,为非作歹愈大。”可见,从教育培养“人”的角度去看,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作风优良的师资队伍是办好教育的最重要的基础。

何谓师德?简言之,就是为师之德,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是其对教育理念的理解在本职岗位上自觉的行为选择,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师德的核心是教师的人格魅力与道德修养,包括教师丰富渊博的学识、平和宽容的心境、诚实守信的品格、遵纪守法的公民素养和坚守社会公德的自觉意识。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必须在正确理解师德的内涵和师德教育的目标基础上,结合教师工作的实践,不断促进教师人格魅力和道德修养水平的提升,从而打造出一支具有示范意义的教师队伍,使其不仅在学校里对学生有榜样作用,而且对整个社会同样具有榜样示范的意义。唯有真正理解了师德的内涵,我们才能开展真正意义上的师德教育,才能理解和认同社会对教师的高要求。

二、正视现状,任重道远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社会美誉度和群众认可度有了明显提升,也涌现出了一批师德高尚的典型,这与广大教师的辛勤劳动和敬业奉献是分不开的。但是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师德建设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这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师德师风现状存在种种令人遗憾之处;二是师德建设中存在诸多误区。

前不久网上爆出的浙江温岭市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是当前师德师风尚存缺陷的一个显证。当然,这仅仅是个例,但这一事件折射出来的背后的师德缺陷则是显而易见的。当前,师德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部分教师爱岗敬业精神不够,使命感、责任感淡薄。由此导致他们事业心不强,对教学工作缺少热情,上课也缺乏激情,更奢谈开拓和创新精神。二是部分教师缺乏爱心,育人意识淡薄。片面追求个人教学成绩而忽视学生身心健康,甚至出现体罚或者变相体罚的行为。三是部分教师自身素质不高,给学生造成了不良影响。有的教师沉迷于;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有的行为散漫,酒后进课堂,或者在课堂上打电话;等等。这些现象虽然只是少数,但会严重损害教师的群体形象,严重影响教师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教育管理部门必须正视这种现实,及时解决问题,维护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同时,在师德教育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突出的是师德教育存在着方向性的误区。在以往的师德教育中,我们往往把它简单地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遵纪守法教育,或者把师德教育的重点定位在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等。这些都是片面的,必须予以纠正。在具体的师德教育方法上,我们往往以政治学习代替师德教育,以训诫教师来代替师德教育,或者以少数简单的师德教育活动来代替完整、系统的师德教育。在师德考核中,也往往以教学实绩来考核教师的师德水平。这些做法都是因为我们对师德的内涵理解不够准确全面,或者是对师德教育本身的重视程度不够所导致的。十报告中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深入思考开展师德教育的有效方法,摸索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途径,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教育事业取得更大辉煌用心用力。

三、精谋良策,确保长效

有问题不可怕,我们需要的是直面问题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良策。针对当前师德师风方面的种种问题,笔者以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把握好一个核心

所谓把握好一个核心就是全面把握师德建设的时代内涵。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师德内涵的侧重会有所不同。韩愈有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他那个时代,师德的核心就是传道,即传播儒家之道。在当今这个伟大变革的时代里,师德的内涵除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做到“为人师表”,高举起奉献的旗帜,以自身丰富渊博的学识、平和宽容的心境、诚实守信的品格、遵纪守法的公民素养和坚守社会公德的自觉意识来给学生做出表率,给全体公民做出榜样。陶行知之所谓“(教师)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表的地步”,“日三省吾身”,以达到心灵深处的高尚,就是今天师德的时代内涵。这种内涵表现出来的就是教师的爱与责任,是教师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只有准确把握了教师的时代内涵,我们的师德建设才会有明确的方向。

(二)大力倡导两种精神

我们应倡导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教育是事业,其要义在于奉献;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教育是要讲奉献的,因为这是一项塑造灵魂的工作,这项工作很难量化,它的业绩很难用报酬的多少来衡量。当然,单一地以教学成绩来衡量教师的教育水平那也是极端错误的。因为教师身上承担着培育下一代的责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为之付出自己的全部心血,要防止任何形式和数量的误人子弟的情况出现。我们不能把教师完全当作一种职业,而应该在职业的基础上有所拔高,自觉地为下一代的茁壮成长而奉献自己的全部热情。在教育工作中,我们的对象是人,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动物,这就决定了教育工作的复杂性,这也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开动脑筋,以最合理的方式开展工作。面对不同的情况,我们总要找到最合适的方法,这个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教育工作尤其需要创新精神,特别是当前知识爆炸,社会情况复杂多变,学生接受的信息庞杂而良莠不齐,在这样的背景下更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创造力,以最佳的教育方法去教育各种不同的学生。必须强调的是,教育的创新并非在课堂上想一个新点子那么简单,它必须是一个综合考量种种社会因素的复杂的工程。它以教师的奉献精神为基础,只有爱之深,才能拿出最好的教育办法。同样,教师只要诚心诚意地想要教好学生,是一定可以找出适合的教育方法的。

(三)要树立三个理念

一是要树立依法执教的理念。依法执教,弘扬师德,两者相互配合才能相得益彰。依法执教是师德的底线。二是要树立以德为本的理念。在师德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牢牢抓住道德教育这个根本。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是师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孔子所提出的“温、良、恭、俭、让”在新时代里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首先必须是道德的典范。我们应该以教师良好的道德规范来营造良好的学校氛围,并以此感染学生,从而推动整个校园文化建设。教师唯有以德修身,才能以德育人。三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师德建设的目标是促使所有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上,本着为学生的发展用心、用情地工作;二是要始终本着尊重教师的原则,既要有总体要求,又要尊重个人喜好。陶行知先生说:“把自己的私德健全起来,建筑起‘人格长城’来。由私德的健全,而扩大公德的效用,来为集体谋利益。”教育管理部门应该追求百花齐放的局面,只要人人都做到了个人修养的提高,则队伍的整体素质必定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四)坚持四个原则

一是要坚持以正面教育、自我教育为主的原则。师德建设是一项思想工程,关键在于个体的自觉和内化。因此,在创设师德建设良好氛围的同时,更要注重团队目标的设定,坚持用先进的理论武装人、用先进的制度引导人、用先进典型激励人、用先进事迹感召人,启发广大教师的自觉性,促使他们不断进行自我改进、自我提高,把法规、准则内化为自觉行动。二是要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相结合的原则。以学习十精神为契机,在党员教师中召开民主生活会,或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正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三是要坚持关注民生、多办实事的原则。一方面是学校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帮助广大教师解决实际困难,切实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为教师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另一方面是要积极动员和鼓励教师多办善事,真心实意地帮扶一些家庭困难、学习困难的学生,以爱心和责任心来感染学生,影响和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好转。四是要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原则。解决师德问题,不但要治标,更要治本。当前有些师德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们要敢于承认,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有偿家教、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问题。我们必须深入研究造成这些现象的深层次原因,看准病因,对症下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药到病除,重建教师的社会威望。

(五)要落实五项工作措施

德育原则的内涵范文8

一、夹缝的形成及其原因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时代的来临,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激烈冲撞,现存的价值规范体系、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也受到猛烈冲击,许多人由于不同的原因而丧失了他们对于正确或错误事物的认识,或者说,他们是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不再相信传统价值;不能很好地运用这些价值于他们所面临的问题。作为学校教育灵魂的德育正遭遇困惑和价值失落,道德教育要在实践中进行,教师和学生就不能完全脱离现实存在的情境回归非现实存在的情境当中。因此,在学校的教育中,传统道德故事的教育价值意义就凸显出来。

传统道德故事是道德教育中重要的教育素材,我们的学校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在这个大形势下也面临困境。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发展中,传统道德故事的教育意义对协调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方面起了很大的整合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转型,社会对传统道德故事的演绎提出了要求。要求它要顺应时代潮流,进行自我扬弃和超越,赋予道德故事以新的内涵或者是对道德故事进行另类演绎,从而符合现代大众口味。那么传统道德故事在这样一个夹缝中如何演绎,既是我们面临的问题,同时也值得我们深思。

二、沿着夹缝走出去,寻找平衡点

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大都寓于传统道德故事之中,主要是建立在儒家的个人伦理道德哲学之上的社会认识和社会规范。学习者能从道德故事中熟悉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和伦理准则,道德故事能使学习者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影响学习道德品质的形成。毋庸置疑,一个社会是极其重视道德精神领袖的,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从来就不乏“道德楷模”。但随着时境变迁,榜样的无常与真实可信性使他们的影响力越来越弱。其中一些完美的榜样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神”,往往最后却很难经受岁月的磨练和考验,其效应也越来越短,这就形成了一个道德社会的最大怪圈。实践证明,这些完美的道德是脱离社会现阶段发展的实际要求,同时也是有违人的本性的。“英雄故事”很感人,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但它毕竟在实践上很难转化为一般人的道德行为。

在科学技术至上的今天,我们的传统道德故事的确有些脱离现实生活和大众文化,一些人认为传统道德故事形成于某一具体年代,有具体的人物和具体事物的特殊性,没有看到其中包涵了超越时代的普遍因素;另一些人则是全盘继承和复古,而夸大了传统道德的普遍性,看不到不同时代的特殊性。因而,我们在走出夹缝的时候,寻找的平衡点就是要找出对现代社会仍有指导意义的精神文化遗产,而这个对现代社会仍有指导意义的平衡点要求我们将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的精神内涵转化为生机勃勃的精神,把文化精神深化为获取幸福的生存智慧,使学习者兼有民族精神与世界视野。

三、批判地继承,发掘优秀成分

美国社会学家希尔斯认为:“传统意味着许多事物,就其中最明显、最基本的意义看,它的涵义只是世代相传的东西,即任何从过去延传至今的东西。”可以看出传统与现代内在关联,不可分割。传统内在于现在之中,它相对于现在来说是无法任意选择、不可逃避的一种历史的与现实的存在。因而五千年文明史中那些蕴含优秀传统道德资源的故事可以拿来为我们所用。

传统道德故事繁芜庞杂,需要我们批判地继承,同时更要注意创新,更要贴近、关注受教育者的个体生命和现实生活,把体现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构成学习者由衷需要、喜闻乐见因而卓有实效的具体教育内容系列。

对传统道德故事的筛选不只是几个道德专家学者的任务,它应该集合社会科学领域的各方面专家组成一个研究共同体,哲学家、人类学家、伦理学家、法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等集思广益,发掘传统道德资源的优秀成分,共同建构具有当代现实意义的道德故事体系。尤其是教育哲学家应该关注道德理论基础的形成,一方面,从传统道德资源角度,对与道德教育相关的概念做意义厘清工作,重新思考道德教育课程应该包括的内容;另一方面,从当今全球发展的背景来分析这些传统道德故事,分离出它们所蕴含的基本小农经济和宗法制度的传统道德因素,区别开与之交织的封建性糟粕,赋予新时代的内涵,使它们成为中国特色的现代道德教育内容的重要来源。

四、方法革新

道德教育在实践中进行,我们应当批判地继承中国道德教育方法。新时代的道德教育的方法应是在旧的道德教育方法的基础上升华,在升华的过程中,不断与世界优秀道德文化交流,随时实现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方法的现代性转换。

1 故事新演绎

中国传统道德的现代化过程,也是传统道德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补充新的内容、不断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的过程。此时,传统道德故事以新的内涵进行自我扬弃和超越,用另类演绎的方式来符合现代大众口味的时候,同时也要遵循以下原则:生命价值原则、善良或正确原则和公正或公平原则、诚信原则,之所以需要这些原则,是为了在道德交往中建立信任,道德之谓道德,就在于它是一种真诚的自觉的向善;还有个人自由原则。

动画片《孔子》正是致力于在传统文化和青少年间架起一座桥梁,通过小朋友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了解孔子,让原来在孩子心中遥远的孔子形象生动起来,让原来对孩子来说晦涩的儒家思想“仁”的精神逐渐渗透他们的日常生活。可以看出用这种新演绎方法来传授我们优秀的文化传统道德,转化为适应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观念形态,是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要求。同时要促使学习者在生活工作中实践这些道德规范,因为这些道德规范既可以用以调整封建时代的人伦关系,也可用以调整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

2 补全故事,有效引导

故事一般都由一定的情节组成,是经过人们加工了的、能够引起兴趣的情节。其中正义的力量一般被塑造成可爱和能够引起人们同情的形象,它能激起人们强烈的情感共鸣。作为学习者,他们是道德教育的主体,以及为自己的发展提供服务和承担责任的主体。道德学习有别于一般的知识学习,它更强调学习中的适应和调整,强调“回到自身”的反思与体悟。因此,德性的培养是一个复杂过程,它需要外部影响不断内化和内在观念逐渐外显。

柯尔伯格曾经利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测试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根据学习者对道德的认识和感受。就要设计出各种令人满意的情节和结局。在补全故事的过程中,学习者必须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和对道德的认识,也要使故事情节曲折而有吸引力,使故事的结尾符合社会伦理道德的要求。引导者通过指导学习者相互比较、共同提高的办法来促进其对道德认识的发展。

3 实施多元文化教育,尊重异己,接受差异

德育原则的内涵范文9

关键词:三严三实;工作作风;专业发展;职业尊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1C-0008-02

“严”是组织原则、纪律要求;“实”是工作方法、处世态度。总书记的“三严三实”,是针对现实中存在的“宽、松、软”和“浮、躁、虚”提出的,是坚持问题导向的典范。

一、“严以修身”不能松

总书记指出,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抵制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如何以学修身?用什么涵养心性?

持续用党的理论涵养。结合当前实际,主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涵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涵养、用中国梦涵养。

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实事求是。掌握了这一精髓,就从根本上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涵养,就必须时刻绷紧实事求是这根弦,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决具体问题;就必须经常反思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给个人、给组织、给集体带来的损失和危害;就必须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把党的方针政策变成具体工作措施,推动改革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理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涵养,就必须时刻不忘我们所处的发展阶段,不能因为生活有所改善,条件有所改善而忘乎所以,盲目自大;就必须坚定改革开放的信心和决心,以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以扩大开放引进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实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就必须扩大民主依法办事,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理念,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让人民当家作主,按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推进改革、建设和发展。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兴旺、人民幸福。其主要特征:一是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的实力特征,二是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的幸福特征,三是中华文明在复兴中进一步演进的文明特征,四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终极价值追求。用中国梦涵养就是要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为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为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为中华文明在复兴中进一步演进贡献力量,更主要的是,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素质而竭尽全力。

持续用传统文化涵养。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出于孔子。孔子是中国文化之中心;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精髓是礼、仁、中。遵守“礼”的要求。礼即规则、秩序及其养成。领会“仁”的精神。仁即修己安人,推己及人。善用“中”的方式。中就是不断纠偏的过程,与时俱进。君子因时行止。持续用传统文化涵养,就是要懂得规矩和秩序,养成自觉遵守规矩和秩序的习惯,使之成为自发行为;就是要时刻反省自己,修正自己的不足,培育仁爱之心;就是要不偏不倚,敢于修正错误,因时因势决策和行动,既不左倾冒进,又不右倾保守。

持续用专业本领涵养。专业本领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之和。在专业知识领域,文科类以传承文化为中心,学习掌握文科知识的过程,本质上是了解文化的过程,用文化滋养的过程。理科主要是揭示自然规律,理科的诞生与发展是人类智慧发展的结果,标志着人类懂得了思考自然。学习掌握理科知识的过程,是培养人类科学与自然思维的过程。工科是研究应用技术和工艺的学问,“应用科学和技术的原理,解决问题”。学习掌握工科知识的过程是培养设计、制造和程序操作能力的过程。在专业技能方面,深刻领会并用好专业技能蕴含的科学精神、科学方法、智慧经验,它涉及的是专业知识和专门领域的分析能力,以及对相关工具和规章政策的熟练应用。

二、“严以用权”不能宽

总书记指出,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对我们而言,“严以用权”就是要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全面用权,不可偏废。

依据法律法规行使办学自。列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及自治区人大针对这些法律制定的实施办法及有关教育法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权力清单,按照法律法规授权清单办事;按照学院章程确定的办学思想、发展定位、办学自规范教育教学行为。院系两级管理以后,各系(部)要抓紧制定实施细则,这是更好地使用系部管理权的基础,也是重要组成部分;严格执行近年来学院制定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师聘用办法、学生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从严从实管理。

依据教育教学标准行使教育权。教育权是神圣之权,不可轻易授人。有权不可渎职,不能任性。要制定详细的培养方案,明确教育教学界限;要尊重学科规律,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要全面理解学科专业的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不可偏废。

依据制度规范使用管理服务权。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变约束、限制为引领、规范,以指导、帮助代替指挥、命令。

三、“严以律己”不能散

总书记指出,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我们如何做到“严以律己”?

时刻以党纪党规律己。党纪党规按照调整关系的不同,可分为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宣传纪律、人事纪律、经济纪律、群众纪律、外事纪律、保密纪律。主要的是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群众纪律。以党的政治纪律律己,要求各级组织和党员,必须在政治原则、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路线、方针、政策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党的组织纪律律己,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严格遵守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以党的群众纪律律己,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不以任何借口、手段侵犯和损害人民群众的正当权利和利益。

时刻以法规制度律己。法规制度的本质是公众意志。以宪法律己,要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必须保守国家秘密,必须爱护公共财产,必须遵守劳动纪律,必须遵守公共秩序,必须尊重社会公德。以教育法规律己,要提高教育法律意识,增强教育法治观念。要依法执教,同时注意以德治教。要依照法律进行教师职业行为选择。以管理制度律己。以管理制度保障学校管理的有序化、规范化,最大程度降低运营成本;以管理制度防止管理的任意性,充分保护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以管理制度规范师生员工行为,建立评判对错的价值标准,规范职业道德,使学校和师生员工的利益得以保障。

以公民道德律己。“道”是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则,“德”是按照道的规则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道德是人们为了群体的利益而约定俗成的,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是不成文的制度规范。以公德律己,公德是指存在于社会群体中的道德。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以私德律己,私德是私人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指个人品德、修养、作风、习惯以及个人生活中处理爱情、婚姻、家庭问题、邻里关系的道德规范。私德通常以家庭美德为核心。以“品”德律己,“品”德是指有品位、有层次的道德,这是对共产党人的特殊要求,是在普通民众公德、私德基础上的特殊要求,摒弃低俗,追求高尚。

四、“谋事要实”不能浮

总书记指出,谋事要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我们应该结合实际谋什么?

谋发展规划。以事业发展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发展措施和保障机制,以专业建设规划明确示范专业目标、品牌专业定位、特色专业标准,以队伍建设规划明确管理干部队伍、教师队伍、学生工作队伍的层次结构、培养培训、保障措施。

谋队伍建设。谋管理队伍建设,增强管理队伍的全局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双师”素质,谋学工队伍建设,明确学生工作队伍的基本要求、选拔标准、评价体系。

谋文化育人。文化是群体对事物的共同认识和态度。文化需要长期积淀才能形成,打造优秀物质文化,建设科学制度文化,培育先进哲学文化。

五、“创业要实”不能躁

总书记指出,创业要实就是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就职业学院改革和发展实际而言,要在三方面做出努力。

创专业建设之业。不断完善专业建设规划,扎实推进实践教学、课程群设置和核心课程建设规划,有效实施教师队伍培养计划和专业学术活动规划。

创集团办学之业。通过政校融合积极争取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在专业调整、人才引进、建立区内校际联盟等方面予以支持,积极争取行业主管部门的支持,提供行业发展规划及有关信息支撑,聘请有关专业管理干部作为学校发展规划顾问。通过校校融合争取先进院校在教师队伍建设、课程改革、管理干部培训、柔性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学生交流等方面深度合作。在课程改革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帮扶;通过校企融合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学校与企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创人才辈出之业。持续出人才,出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把职业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培养职业理想;把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作为重点,培养专业基础能力;把终身教育理念落到实处,培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六、“做人要实”不能虚

总书记指出,做人要实就是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我们应该从哪几方面努力做老实人?

对组织坦荡真诚。拥护党的路线、方针,不能口是心非;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不能阳奉阴违;执行党的决议、决策,不能敷衍塞责。

对同事真心实意。与同事同忧同喜,以同事之忧为忧,以同事之乐为乐,不可幸灾乐祸;事业上、工作上,与同事比翼齐飞。生活中,不占便宜,不耍聪明。

对学生至爱宽仁。爱是教育的灵魂,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职教生对爱的需求多、标准低,更需要爱,更容易接受爱、满足爱。

参考文献:

[1]刘吉发.马克思主义视阈下政治实践的哲学思想[J].社会主义研究,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