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渔业养殖问题集锦9篇

时间:2023-09-22 09:48:25

渔业养殖问题

渔业养殖问题范文1

(一)加强湖区管理,绷紧依法生产之弦

1、领导重视,制度落实。一是及时调整并充实了镇政府湖区管理开发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为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明确了各部门的责任。二是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由分管领导主持的渔业生产工作会议或座谈会,研究全镇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落实整改措施。今年以来,镇政府针对不同时期存在的问题,先后召开多次会议对湖内挖沙作业船和打击湖内违规捕鱼行为等问题进行研究部署;三是每逢大风来临,镇里主要领导都要按照分工,负责驻守到各渔业村、渔业养殖场等重点防范部位现场指导对养殖设施进行加固、落实渔船就近返岸避风。

2、加强渔业法规的宣传教育,切实提高群众依法兴渔意识。我们每年都组织渔业部门举行渔业街道专题培训,并结合伏季休渔,在全镇开展渔业法规的宣传教育和咨询活动。同时,我们还对渔业生产知识进行培训授技,大大提高了渔民的养殖积极性。

3、加大打击力度,规范渔业生产秩序。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水产养殖用药、养殖设施加固等巡查,严厉打击水产养殖违法行为,维护湖区渔业生态环境。针对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部分养殖户使用违禁农药造成渔业生态环境破坏的渔业违法行为和破坏渔业资源的“电、炸”鱼违法行为,重点加大查处力度。同时,加强与县渔政部门的沟通联系,共同打击非法湖内取沙行为,蹲点监管,采取疏导与处罚相结合的措施,使今年全镇非法采沙作业船舶比往年有大幅度减少。目前,全镇渔业生产秩序井然,渔业发展前景广阔。

(二)突出特色,推动渔业生产的全面进步。

我镇渔业生产的工作思路是:保持四大家鱼的养殖,膨胀乌鳢、泥鳅的养殖,引进新品种的养殖,实现名、优、特产品的养殖。

在渔业生产方面,我们通过实施利益驱动、政策启动、产业带动、市场调动、服务推动等策略,使全镇的名、优、特水产品养殖实现了大突破。目前,全镇已形成了南北长20华里、东西宽10华里的乌鳢养殖带,养殖面积近2万亩;湖蟹养殖面积达到3000余亩;600亩的泥鳅养殖基地,今年又注入了新活力,鱼苗的繁育开发将是泥鳅发展的重点。渔业的发展,已成为支撑全镇农村经济的“半边天”,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二、渔业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1是执法环境不理想,渔民的安全意识差、法制意识亟待加强。渔民对安全宣传、教育置若罔闻,采取各种形式绕过安全检查、私自捕捞,置安全隐患于不顾,甚至酿成事故。二是法制意识不强。个别渔民只注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违规使用网具,在捕捞作业过程中实行“一网打尽”,严重的破坏了湖区渔业资源,遏制了渔业资源的再生能力。

2是宣传不到位。近年来,虽然我们加大了重点渔区渔业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但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众还不了解《渔业法》,不了解渔政部门的职能,不了解保护渔业资源的意义。对渔业资源的违法行为,采取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没有形成群管专治的良好氛围。

三、维护渔业生产的建议

1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公众参与、舆论监督在渔业执法中的作用。只有加大宣传渔业法律法规的力度让广大渔民充分了解《渔业法》,充分了解渔政部门的工作职责和任务,了解保护渔业资源的重要意义。对一些严重危害渔业资源的违法行为,形成“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高压态势,让违法分子无机可趁,无利可图。

2是切实加大渔业行政执法力度。要把渔业部门的职责准确定位在对渔业实施统一监督管理上,在经济社会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要针对突出的渔业问题和薄弱环节,开展渔业执法重点专项检查。这些重点包括:严厉打击违法捕捞(特别是电力捕鱼)、严格执行湖区禁捕期制度。专项检查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抓住不放,要责令和督促其整改,直到解决问题。

渔业养殖问题范文2

关键词:北方淡水养殖;问题;发展对策

北方淡水养殖的发展历史并不算短,但是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其发展速度一直不是很好。但是,相关研究者在研究北方淡水养殖中存在的问题时,还应该注意到北方淡水养殖业的发展潜力。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事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渔业产品越来越被广大公众所接受,尤其是一些渔业的“无公害的绿色食品”,人们对它们的青睐度也越来越高。

1 北方淡水养殖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北方淡水养殖业的发展历史不断,但是由于市场供应、养殖技艺等因素的制约,目前依然处于低迷状态。通过相关研究者的积极研究,总结出一下几点,在北方淡水养殖中存在的问题。

1.1 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疾病 在养殖业中,暴发性疾病的危害性是不言而喻的,它严重影响着养殖业的发展,尤其是北方淡水养殖业中的淡水养殖鱼类的暴发性疾病。这类型的暴发性疾病的发生时间短、蔓延范围广、治疗较难,而且很多种鱼类对于这类型暴发性疾病都没有较强的抵抗力,致使这类型的暴发性疾病一旦爆发,则会迅速蔓延,而且随着时间延长、这类疾病的抗药性增强,危害性将会更大。

1.2 淡水养殖饲料的配合 我国北方淡水养殖业虽然由来已久,但是渔户对于养殖饲料的配比、选取问题依然存在很大的误区。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渔户对于饲料配比的认识严重不足,认为只要最贵的、国外产的饲料就是最好的饲料,对饲料的成分、配比,不同淡水养殖品种所需营养的需求不同等因素,都没有很好地考虑在内;另外,由于饲料的生产厂家多,品牌质量乱,饲料市场的管理力度不够,也是影响北方淡水养殖业发展之后的因素。而且,还有些质量确实很好的饲料,但是其价格却不是大部分渔户所能接受的,致使北方淡水养殖的饲料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1.3 养殖品种混乱 因为大部分的渔户缺少系统的市场调查,致使他们对于市场的供求关系等问题,认识不足,从而造成养殖品种混乱的情况严重。另外,在大部分的北方淡水养殖区,多以传统的养殖品种为主体,这些养殖品种的数量多,这样在价格上就会降低。同时,在选择养殖品种时,单纯只以经济效益为出发点,很少考虑当地的自然情况与资金、设备、销路等供应因素,盲目的投资的后果严重。

2 促进北方淡水养殖业发展的对策

若想促进北方淡水养殖业的发展,相关研究者就必须解决渔户的养殖技术问题、市场供求问题、渔业产品的销路问题以及开发新型淡水养殖产品,以从根本上发展北方淡水养殖业。

2.1 积极学习新型养殖技术 在北方淡水养殖中,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鱼类的暴发性疾病问题。所以相关渔户应该将防病放在养殖的首要位置,另外在发生暴发性鱼类疾病时,要沉着、冷静,迅速制定出有效解决方案,尽量减少损失。所以,地区相关部门要积极组织淡水养殖渔户,进行新型养殖技术的学习,学会区分各种不同鱼类疾病的主要特征,进而对症下药;通过有意识地记录、研究,找到暴发性鱼类疾病爆发的规律,以进行及时的防范措施。

另外,还要注意对淡水养殖的饲料的选取技巧的学习,针对不同的鱼类等,选择不同的饲料,提高饲料质量,学习饲料成分的合理配置,满足鱼类的营养需求;学习养殖的日常管理技术,适量减少单位放养的数量,以期在最佳的放养范围内,使利益最大化。

2.2 研究市场供需关系 北方淡水养殖市场的需求量还不是很多,所以在进行北方淡水养殖业促进发展计划时,就要对淡水养殖市场进行调查。相关工作人员对市场进行调查,研究消费市场对淡水养殖产品的需求情况,进而指导渔户进行养殖规模、种类等条件的变更,进而促进经济效益的收取。

2.3 积极寻找新的销售渠道 随着北方的淡水养殖业,规模越来越大,发展速度也在逐步提高,所以在满足当地市场需求的条件下,还要积极寻找新的销路,以提高淡水养殖产品的价值。在寻找新的销路时,首要还是要对市场进行调研,研究市场的供求情况,以适当的时机进军新的市场,才可以将利益扩大到最大。

2.4 无公害绿色渔业产品的开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食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我国北方淡水养殖业要想持续发展,必须努力开发新型的渔业产品,以满足人们对于食品的高质量、高标准要求。

渔业养殖问题范文3

关键词:北方地区; 淡水养殖; 问题与对策

 

 北方淡水养殖的发展历史并不算短,但是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其发展速度一直不是很好。但是,相关研究者在研究北方淡水养殖中存在的问题时,还应该注意到北方淡水养殖业的发展潜力。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事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渔业产品越来越被广大公众所接受,尤其是一些渔业的“无公害的绿色食品”,人们对它们的青睐度也越来越高。所以,本文将重点研究北方淡水养殖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促进北方淡水养殖业的发展对策提出几点对策。

1 北方淡水养殖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北方淡水养殖业的发展历史不断,但是由于市场供应、养殖技艺等因素的制约,目前依然处于低迷状态。通过相关研究者的积极研究,总结出一下几点,在北方淡水养殖中存在的问题。

1.1 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疾病   在养殖业中,暴发性疾病的危害性是不言而喻的,它严重影响着养殖业的发展,尤其是北方淡水养殖业中的淡水养殖鱼类的暴发性疾病。这类型的暴发性疾病的发生时间短、蔓延范围广、治疗较难,而且很多种鱼类对于这类型暴发性疾病都没有较强的抵抗力,致使这类型的暴发性疾病一旦爆发,则会迅速蔓延,而且随着时间延长、这类疾病的抗药性增强,危害性将会更大。在2006年,黑龙江佳木斯地区爆发这种急性的综合型淡水养殖鱼类疾病,危害了近千家渔户的五万多亩养殖区,鱼类死亡400多万kg,损失更是直接打到千万元。

1.2 淡水养殖饲料的配合   我国北方淡水养殖业虽然由来已久,但是渔户对于养殖饲料的配比、选取问题依然存在很大的误区。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渔户对于饲料配比的认识严重不足,认为只要最贵的、国外产的饲料就是最好的饲料,对饲料的成分、配比,不同淡水养殖品种所需营养的需求不同等因素,都没有很好地考虑在内;另外,由于饲料的生产厂家多,品牌质量乱,饲料市场的管理力度不够,也是影响北方淡水养殖业发展之后的因素。而且,还有些质量确实很好的饲料,但是其价格却不是大部分渔户所能接受的,致使北方淡水养殖的饲料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1.3 养殖品种混乱   因为大部分的渔户缺少系统的市场调查,致使他们对于市场的供求关系等问题,认识不足,从而造成养殖品种混乱的情况严重。另外,在大部分的北方淡水养殖区,多以传统的养殖品种为主体,这些养殖品种的数量多,这样在价格上就会降低。同时,在选择养殖品种时,单纯只以经济效益为出发点,很少考虑当地的自然情况与资金、设备、销路等供应因素,盲目的投资的后果严重。

2 促进北方淡水养殖业发展的对策

 若想促进北方淡水养殖业的发展,相关研究者就必须解决渔户的养殖技术问题、市场供求问题、渔业产品的销路问题以及开发新型淡水养殖产品,以从根本上发展北方淡水养殖业。

2.1 积极学习新型养殖技术   在北方淡水养殖中,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鱼类的暴发性疾病问题。所以相关渔户应该将防病放在养殖的首要位置,另外在发生暴发性鱼类疾病时,要沉着、冷静,迅速制定出有效解决方案,尽量减少损失。所以,地区相关部门要积极组织淡水养殖渔户,进行新型养殖技术的学习,学会区分各种不同鱼类疾病的主要特征,进而对症下药;通过有意识地记录、研究,找到暴发性鱼类疾病爆发的规律,以进行及时的防范措施。

 另外,还要注意对淡水养殖的饲料的选取技巧的学习,针对不同的鱼类等,选择不同的饲料,提高饲料质量,学习饲料成分的合理配置,满足鱼类的营养需求;学习养殖的日常管理技术,适量减少单位放养的数量,以期在最佳的放养范围内,使利益最大化。

渔业养殖问题范文4

关键词 渔业;发展现状;问题;对策;广西昭平

中图分类号 F32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3-0339-02

昭平县地处桂东北,拥有桂江上游110 km水系,是上天赋予昭平人民的宝贵财富,自北向南纵贯全境,水域总面积达11 333.3 hm2,具有发展渔业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近几年来,昭平县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渔业生产,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跨入全区渔业重点县行列,渔业从业者广、社会功能齐全,生产规模化、产业化稚形初成,渔业已成为推进昭平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民纯收入“倍增计划”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1 昭平县渔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昭平县和全国一样全面进入了改革开放时期,经济建设成为全县的中心工作,渔业也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并经30余年的发展后,渔业取得了质的飞跃。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 渔业规模、总量大幅度增长

到2013年全县养殖水面达到1 466.7 hm2,比1983年增加800 hm2,增长1.2倍,渔业生产总量实现1.7万t,比1983年增长50倍以上,总产值2.94亿元,增长68倍,其中常规品种产量占63.4%,名特优品种产量占36.4%。

1.2 渔业生产模式、方式向多元化发展

除池塘养鱼、山塘水库养鱼等常规养殖生产模式外,水产部门注重进行水产养殖方面的总结和创新,先后推广了江河网箱养殖、庭院渔业、种草流水高产养鱼及休闲渔业等具有地方特色养殖经营新模式,这些模式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渔业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江河网箱养殖、种草流水高产养鱼、休闲渔业从无到有,2013年网箱养殖面积发展到8.6 hm2,产量5 520 t,种草流水高产养殖面积达到15.5 hm2,产量3 970 t,休闲渔业55家,年综合经营收入6 260余万元。这些新兴特色产业成为当前渔业经济的亮点和增长点。

1.3 养殖品种朝着优质化、多样化发展

在巩固发展“四大家鱼”等常规品种养殖的基础上,积极引进推广良种、新品种、名优鱼类的人工养殖,先后引进推广了罗非鱼、淡水白鲳、杂交鲤、斑点叉尾等10余个新品种,开发了光倒刺、倒刺、黄颡鱼、桂花鱼、斑、翘嘴红、灰鲶等多个桂江地方名优品种养殖。目前,全县养殖品种达到25个,其中名优品种占65%。全县地方名优鱼网箱养殖面积已达到5.53 hm2,年产量逾2 700 t,成为具有地方特色品牌产品。

1.4 渔业科技水平明显提高

通过试验研究、示范推广,不同品种的综合配套养殖技术不断得到普及应用推广,并在不断提高常规品种养殖水平的同时积极开发养殖新技术,先后成功开发和推广了光倒刺等多个地方名优品种的江河网箱高产养殖技术、种草流水高产养殖技术等多项先进的养殖新技术,同时成功开发了光倒刺、倒刺、黄颡鱼等地方鱼类苗种人工繁育技术,为推进渔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1.5 生态无公害安全养殖正在推进

随着人们对安全、绿色水产品需求的增加,加速了渔业无公害生态养殖的发展。近年来,在全县重要养殖水域、渔区大力推行无公害生态健康养殖,积极开展健康养殖示范创建,2013年全县池塘、山塘水库健康养殖普及率达到62.3%,网箱养殖普及率达到89.6%,种草流水高产养殖普及率82.3%,有3个规模网箱养殖场获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全县水产品质量安全有较大的改善和保障。

1.6 渔业组织化程度有较大提高

全县现有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6个,社员196人,县级水产养殖协会1个,会员108人。这些民间组织在行业管理、科技培训、产品推荐、信息交流、咨询服务和示范带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渔业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昭平县水产养殖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也不少,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比较薄弱,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比较差,养殖投入后劲不足,渔民增收难度大,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养殖业的持续发展。二是水产品生产至今仍然是以一家一户的传统生产、销售方式为支撑,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低,由于缺乏养殖、流通、加工一体化的龙头企业的带动,产业化进程推进慢。三是渔业产品质量与市场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在养殖总量中常规品种产量仍占绝对优势,而能与市场竞争的名优特品种产量总量偏小,尤其是能畅销外地市场的地方特色优势品种如光倒刺、倒刺、黄颡鱼、桂花鱼、斑 、翘嘴红、灰鲶等产量占渔业总产量的比例不到20%。常规养殖产品不时会出现滞销现象,而地方优势产品市场好,价格高,但总量小,满足不了市场需要。四是渔业公共服务机构不健全、条件差、服务能力低,还不能适应渔业发展的服务需要。全县仅有9名水产技术推广人员,12个乡镇中4个乡镇各有1名水产人员,8个乡镇没有水产工作人员,水产技术力量十分薄弱。五是养殖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明现。生产要发展,环境要保护,如何协调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成为今后渔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六是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缺结构、缺人员、缺经费、缺手段,监管能力弱,安全隐患多,产品质量安全还有待加强。

3 推进昭平县渔业发展的对策

昭平县渔业已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面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要求,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提升优势产业、发展特色产业、拓展新兴产业”的思路,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好渔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提升渔业整体水平,开创新的局面。

3.1 强化宏观引导,加大政策扶持,科学而正确地引导渔业向现代化产业扩展

渔业与其他行业一样,离不开政府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宏观引导和政策扶持,也离不开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和服务[1]。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需要正确判断和把握县内外市场变化趋势,分析渔业发展的优势和潜能,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以发挥资源区域对比优势为重点,制定适宜本地渔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首先是制定利于融资的各项优惠政策,推动外资投入;其次是加大对从事规模化养殖的渔农民、渔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力度,激活群众参与渔业开发的积极性;再次是加强苗种、养殖、流通、市场各环节的监管措施,健全市场准入制度,确保市场产品的质量。

3.2 发挥区域资源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渔业

昭平县地处桂东北,属“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林区县,山多地少但雨水充沛,气候宜人。境内众多河流属著名的桂江水系,昭平段干流全长110 km,有14条较大的支流。全县水域总面积约11 333.3 hm2,其中河流型(水电站)库区约8 000 hm2,山塘水库667.6 km2,池塘小水池813 hm2,江河库区可发展网箱养殖30~40 hm2,山涧溪流及低产田可开发流水高产养殖333.3 hm2以上,江河中可开发养殖的经济动物40余种,渔业资源十分丰富,发展养殖业的潜力很大。

昭平县要继续立足本地渔业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加快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力发展特色渔业,努力挖掘渔业经济新的增长点,积极推进渔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和渔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根据渔业区域资源比较优势特点和县内外市场需求趋向,应着重推进如下产业的发展:一是全面推进山塘小水库提产增效工程实施。要充分利用林区山塘小水库水多、水好和周边青饲料丰富的特点,优化养殖品种结构,全面推广应用高产、高效、生态养殖技术,力争“十二五”期末提产增效工程完成实施面积466.7 hm2,实现增产1 400 t。二是继续推进桂江网箱养殖发展。大力发展网箱养鱼仍是昭平渔业经济增长和助农增收的重头戏和主攻方向,要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外资投资开发江河网箱养殖,并根据不同区域特点和市场优势确定养殖主打品种,如文竹、昭平镇应着重发展已闻名遐迩的光倒刺、倒刺等地方优势品种养殖,五将镇、木格乡重点发展草、青、斑点叉尾等品种养殖,马江镇重点发展在广州市有销售市场的长江名贵品种长吻养殖。着力推进规模化养殖基地建设和产业化生产发展,重点建设文竹、昭平、五将、马江“四大”规模网箱养殖基地,并以基地为中心,辐射带动全县江河网箱养殖的发展,力争“十二五”期末规模养殖基地养殖总面积达到8 hm2,全县网箱养殖面积达到12 hm2。三是努力推进庭院水产养殖发展。庭院养殖具有投入少、易管理、高效益的特点,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拓展农村经济增收门路的新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要根据不同行政区位特点,确定养殖模式和养殖品种,形成各具特色的“一乡一业”或“一品一村(或一带)”规模产业化的农村庭院经济,着重建设樟木林、五将2个龟鳖庭院养殖产业化乡镇和黄姚、凤凰、北陀3个黄鳝、泥鳅庭院养殖产业化乡镇,加大推广、普及养殖力度,力争到2015年全县庭院养殖户达到5 000户以上,实现庭院经济1亿元目标。四是加快推进发展种草流水高产养鱼。昭平县的种草流水高产养鱼历史悠久,在广西有一定的知名度,2013年养殖总面积、产量均居广西前列,潜力十分巨大。要加快全县老化养殖水池的改造提产,积极引导仙回、文竹、昭平、五将、马江、富罗等水、草资源丰富的山区乡镇以“村”为单位大力开发流水高产养鱼,全面推广种草流水养殖技术,新建3~4个连片、规模养殖基地,力争到2015年全县种草流水高产鱼面积达到149.33 hm2以上,产量达到6 700 t,成为昭平县渔业新的优势产业。五是稳步推进休闲渔业发展。休闲渔业是集渔业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新型渔业产业形态,是一种延长渔业产业链,拓宽渔业功能,提高渔业综合效益,促进渔业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要进一步强化现有休闲渔业设施建设、环境美化,功能扩展,着力提升综合经营水平,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养殖户投资开发休闲渔业,不断壮大休闲渔业产业,力争“十二五”期末休闲渔业综合经营收入突破1亿元的目标。

3.3 着力推进品牌建设,以品牌促发展

质量和品牌是市场竞争的制胜法宝。建设地方特色水产品区域品牌,走极品化的渔业发展道路,是建设现代渔业、促进渔业增收的必然选择[2]。面对水产品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应充分利用昭平县渔业资源区域对比优势,进行区域特优水产品品牌创建,实行品牌化、产业化经营,逐步提升产品市场地位和竞争力。昭平县桂江水系水质优良,水产品质优、味鲜,符合安全食品要求,且部分产品具有鲜明地方特色,产品品质比较优势明显,昭平桂江鱼在区内外已有相当的知名度。要充分利用好产品质量优势,加快无公害产地产品认证、商标注册和原产地登记等品牌建设,进一步提升品牌效应,全力打造桂江鱼品牌。

3.4 加强水产品安全监管,确保渔业产品质量安全

水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部分,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对于维护渔业健康发展、提高渔业产品美誉至关重要。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一是加快全县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确保县、乡二级有机构、有人员、有经费、有手段、有制度,保证监管工作的正常运行;二是强化监管的广度、深度,加强养殖、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监管,减少安全隐患;三是全面推行水产品标准化生产,规范渔业生产流程,实行无公害生产管理;四是积极创新养殖技术,提高水生动物疫病防控的技术水平,减少药物使用;五是建立健全投入品管理、质量检测机制,严格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切实加强养殖生产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努力确保养殖产品质量安全[3-4]。

3.5 正确处理好渔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确保渔业健康与持续发展

昭平县生态环境良好,排污类工业少,外来污染源对水产养殖环境影响不大。造成水产养殖环境污染主要是内源性污染,产业主要集中在集约化程度较高的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两大块。就目前来说,污染影响还不明显,但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展,污染影响就会突显出来。控制养殖环境污染,首先要制定养殖规划,科学规划养殖区域布局、养殖规模,全面实施养殖证制度,确保养殖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其次要规范行业管理,加强渔药、饲料等投入品监管,严格控制过度投饲和使用抗生素,严禁使用禁用药物、有害添加剂,尽量减少投入品对水体的污染;再次要积极推行无公害养殖、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使水体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5-6]。

3.6 强化示范带动和科技促进作用

建设现代渔业示范基地是探索实践渔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载体,是示范和推广现代渔业发展模式、发展成果的良好平台,是促进渔业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的重大举措,对示范和引领现代渔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要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加快转变渔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渔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以质量安全和生态环保为重点,着眼全县现有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区位条件和产业发展基础,选建一批覆盖不同产业类型、不同地域特色、不同发展层次的示范效应显著的现代渔业示范基地,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根据昭平县渔业的产业特点,重点建设山塘小水库提产增效、江河标准化网箱养殖、庭院渔业、种草流水高产养鱼、休闲渔业等示范基地。通过示范建设,推广普及先进实用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幅度提高渔业生产管理水平,带动各类产业的快速发展。

4 参考文献

[1] 葛相安,刘世禄.我国渔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出路[J].中国渔业经济,2009(4):9-16.

[2] 刘展新,张军,刘洁清.农业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8(9):27-29.

[3] 庄国舟,张新杰.浙江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53-58.

[4] 韩沙沙.对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水产科技,2001(2):9-11.

渔业养殖问题范文5

1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业存在问题及结构调整策略

1.1存在问题

首先,水产品安全及水污染问题。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水产品的产量,过多使用各种化学药品,不仅导致水产品中化学药品残留超标,影响食用者的身体健康,而且也使周围的水质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其次,良种覆盖率低。我国水产品养殖不注重培育优良的品种,其良种的覆盖率远远低于种植业和畜牧业的覆盖率,严重制约了水产品质量的提高。最后,养殖的品种不合理。养殖的品种多是低档的大宗品种和市场需求少、成本高的高档品种,从而造成了市场低档产品和名贵产品过剩的问题。

1.2结构调整策略

首先,注重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和防止水污染。在养殖的过程中,采用科学的养殖方法,尽可能减少各种违禁药品投入,提高水产品的质量,保证水产品的食用安全。此外,养殖的水产品数量要符合区域环境的承载力,严禁使用污染水质的药物,保证水质的安全。其次,提高水产品的良种覆盖率。加大资金投入,注重优良品种的选择、培育和推广工作,全面提高优良品种的覆盖率。最后,优化水产品的品种结构。以市场为导向,多养殖符合市场需求的水产品,如提高市场需求旺盛的中档品种的养殖率。

2水产养殖业结构调整的新方向——大力发展休闲渔业

2.1转变思想,高度重视

必须转变思想,认识到发展休闲渔业对于改善我国渔业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方面的重要意义。相关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休闲渔业的发展,把发展休闲渔业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积极鼓励和支持休闲渔业的发展,及时落实相关政策,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2.2因地制宜,合理规划

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来发展休闲渔业,注重健康养殖,合理开发资源,要重视可持续发展,将渔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将经济效益和生态平衡结合起来;要合理规划休闲渔业的战略地位,将其纳入渔业的发展中,同时注意平衡与旅游业的关系,实现休闲渔业与旅游业的和谐共赢。休闲渔业涉及的产业众多,包括渔业、旅游业、餐饮业、娱乐业等,必须合理规划,将各个产业有机联系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当地经济的健康发展[1]。

2.3健全法律,严格执法

由于休闲渔业是一种新兴的产业,其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而且其涉及的部门众多,关系复杂。因此,有关部门必须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休闲渔业。有法可依是前提,接下来就是执法必严,有关部门在执法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执法,严厉打击和取缔各种违法行为。此外,还应积极进行相关的法律宣传,提高休闲渔业相关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2.4秉承绿色发展理念,注重环保

发展休闲渔业,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发展理念。在发展过程中,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总之,科学调整水产养殖业结构以及大力发展休闲渔业,是我国渔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渔业养殖问题范文6

中国渔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期和近年来的调整整顿,步入了一个持续、稳定、健康的阶段、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素质明显提高.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中国对渔业经济体制和价格体制进行了改革,极大地调动了渔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使我国渔业走上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水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自1990年起连续十几年位居世界第一位、渔业的发展不仅满足了人们的水产品需求,扩大了水产品出口,而且为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了渔民的收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近年来,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渔业经济增长方式开始发生重大转变,从过去单纯追求产量增长,转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减缓海洋捕捞产量高速增长对资源造成的压力,对海洋渔业结构实行战略性调整,自1999年开始,首次提出海洋捕捞产量“零增长”的目标,后又进一步提出“负增长”的目标对海洋捕捞强度实行了严格的控制制度。自20__年起,为减缓新的海洋制度实施对我国海洋渔业造成的影响,国家实施了海洋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工程,连续三年由中央政府出资对渔民报废渔船实施补贴,引导渔民压减渔船,退出海洋捕捞业。近年来我国水产品产量增长幅度保持在3-4%左右,呈现稳定发展的态势;其中养殖产量增长幅度较大。而捕捞产量已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20__年水产品总产量达4565万吨,较上年增长4%,其中海洋捕捞产量1433万吨,比上年下降22%。

由于国家加大了渔港和渔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并在产业政策上予以扶持,我国渔业整体素质和现代化水平有一定提高;同时由于坚持了以市场为导向,及时对产品结构和生产方式进行调整,狠抓产品质量,使渔业效益明显提高,渔业产值和渔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增长。

(二)水产养殖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而且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业已从过去追求养殖面积扩大和养殖产量增加,转向更加注重品种结构调整和产品质量提高。新的养殖技术和新的养殖品种不断推出,养殖领域进一步拓展,名特优水产品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工厂化养殖、生态健康养殖模式迅速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发展势头迅猛,养殖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逐步提高。20__年水产养殖面积达6815千公顷,养殖产量达2907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2%和平解决%,养殖产量占水产品总产量的比重达64%,其中名特优产水产品的养殖面积和养殖产量明显增加。

(三)水产品贸易持续增长,远洋渔业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渔业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渔业发展格局。随着国家减船转产计划和发展远洋渔业的优惠政策的实施,远洋渔业特别是大洋性公海渔业得到较快的发展,入渔船数和企业效益不断提高,管理更加规范、目前,我国共有1800多艘远洋渔船作业于世界三大洋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管辖海域、问时我国水产品国际贸易近年来也得到迅速的发展,优势水产品的出口市场已基本形成,除日本、韩国、香港等传统出口市场外,对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也有较大的增长;形成以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主的国际市场格局、20__年我国水产品对外贸易总量4576万吨。贸易额的6亿美元其中出口208.5万吨,出口额46.9亿美元,水产品已成为各地农产品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特别是在养殖水产品出口方面;鳗鲡、对虾、贝类、罗非鱼、大黄鱼、河蟹六大类名优水产品在国际市场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四)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在产业发展的同时中国政府更加重视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实行了严格的禁渔期和禁渔期制度,严格控制捕捞强度,对捕捞渔船进行大规模压减,对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自1995年起,中国政府在东黄海全面实行伏季休渔制度,自1999年起将休渔范围扩大到南海、目前,中国沿海已全面实行了2-3个月的伏季休渔制度;休渔的渔船达11万多艘,涉及渔民100多万名、该制度实行已经9年,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对渔业资源的养殖养护产生了重要的作用。自20__年起,我国长江流域首次实行禁渔期制度;20__年将禁渔范围进一步扩大;目前禁渔范围包括金沙江江段以下长江干流和主要通江湖泊,涉及渔民5万多人、目前我国的主要湖泊也已普遍实施了禁渔期制度,有的禁渔时间已长达半年,青海湖自20__年开始实施为期十年的封湖禁渔制度。各地还加大对电、炸、鱼等非法作业万式的查处力度,加大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管理力度、在此基础上,各地还积极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和人工鱼礁建设;对养护渔业资源。改善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二、当前中国渔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发展与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仍相当突出,产业结构深层次的问题仍十分尖锐。由于陆源污染依然严重,一些鱼虾生长繁殖和水生野生动物栖息场所被严重破坏,部分水域渔场出现“荒漠化”现象。虽然近年来我们采取许多控制捕捞强度、保护渔业资源的措施,但非法建造捕捞渔船的现象仍时有发生,捕捞强度并未得到根本控制,我们在资源和渔船管理方面还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

(二)受新的海洋制度影响,海洋渔业面临严峻挑战、随着新海洋制度的实施,大批海洋捕捞渔船要撤出部分传统作业渔场,使近海渔场变得更为拥挤,海洋捕捞渔民面临转产转业的压力.但由于沿海渔民转产转业渠道狭窄,资金缺乏,减船转业的难度大;加之资源衰退,渔业生产成本上升;渔民生产生活面临很大困难。同时由于海洋渔业管理制度的变化,渔民还难以完全适应,涉外渔业事件增多,渔民生命财产损失严重,涉外渔业管理难度加大。

(三)水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出口贸易壁垒增多,影响了我国水产品市场开拓.近年来,一些国家采取了许多针对我国水产品的贸易壁垒措施,贸易纠纷增多,由于企业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处理贸易纠 纷的机制不成熟,使我国水产品出口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加之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管理体系尚不健全;质量安全监控手段薄弱制约了水产品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开拓。

(四)水产养殖水域规划和管理问题日渐突出,苗种引进和病害防治体系和手段滞后,制约了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三、今后发展重点和措施

(一)继续推进渔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首先是继续实施减船转产规划,引导捕捞渔民转产转业;严格控制捕捞强度,根据国务院批准由我部下达的《20__年-20__年全国海洋捕捞渔船控制制度实施意见》,严格控制新建和购买在我国管辖海洋生产的捕捞渔船,重点压减拖网、机张网和定置作业渔船,实现压减3万艘捕捞渔船的目标。

(二)扶持和鼓励养殖业健康发展,提高发展养殖业的发展质量。重点是抓好养殖水域的规划,确定科学的养殖容量,鼓励和推广生态养殖方式,加强养殖业管理;防上养殖对水域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同时加强政策引导,加强水产苗种和病害防治体系的建设,推广健康养殖技术,实现鱼塘到餐桌全过程质量管理,提高养殖产品质量;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名特优新水产品养殖,为国内外市场提供优质水产品;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的需要,增加注农民的收入。

(三)引导远洋渔业、加工业和休闲渔业,推动渔区经济全面发展、继续按照“走出去”的战略部署,实施好《远洋渔业发展规划》,保持远洋渔业健康发展、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按照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运作、政策扶持、加快发展的思路,积极组织公海渔业资源探捕,通过加强双边、多边合作,推动远洋渔业的健康发展。目前,与渔业发展相适应水产品加工业和渔业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要继续支持和引导水产加工业的发展,扶持龙头企业,形成加工企业与渔民相结合的产业化生产方式,带动渔业效益的提高、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率先从渔港建设和搞活渔业流通着手,加快渔区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渔区经济全面发展、要因地制宜开发集旅游、观光、休闲为一体的渔港经济;加强中心渔港建设,建设以渔港为中心、以批发市场为纽带、以人工鱼礁垂钓为热点、以餐饮、休闲娱乐为补充的资源良好、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的现代化渔业小城镇,充分吸纳转产转业渔民就业。

渔业养殖问题范文7

业内有关专家乐观的估计,到2005年,中国渔业总产值有望突破2500亿元,人均水产品占有量将由目前的32.4公斤提高到34公斤。根据中国政府公布的《2010年食物发展纲要》,到2010年中国人均水产品消费量还将增加10公斤,这就意味着未来10年内中国渔业还要更加快速稳定的发展。据预测,新世纪我国人口将进入高峰期,到2025年人口至少达到15亿,耕地面积却要下降到低谷。因此,"水中捞食"即水产业在新的世纪里,就具有了一种特殊的意义:不仅要改善人民食物构成,而且要为保障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二业并举,东方不亮西方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海洋捕捞业得到长足发展,已经步入世界前列,但眼下渔业捕捞强度的快增长与海洋生物资源慢增长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鱼少船多,劳动力多,再加上我国渔船淘汰制度和国家补贴政策尚未出台,渔船以旧变新使得捕捞强度呈增长态势。而且,过度开发、过度捕捞使海洋生物资源自然规律遭到破坏,生态环境日益脆弱。以往常见的黄鱼汛、带鱼汛已成为历史。《国际海洋法公约》的实施,更是"雪上加霜",使捕捞作业区大为缩小。还有专属经济区制度的实施,使我国近外海渔场受损,造成大批渔民、渔船面临转产转业的难题。形势的严峻迫使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资源,于是"以养为主,养殖、捕捞并举"的观点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并开始贯彻实施。2000年,我国养殖产量占水产品总产量的比重由1985年的44%上升到2000年的60%,成为世界上惟一的一个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目前全国非国有渔业专业劳动力628.7万人,其中养殖专业劳动力372.2万人。养殖渔民的生产积极性较改革开放前有了明显的提高。养殖业的发展充分证明了养殖业在调整渔业结构、振兴渔业经济、确保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解决渔民生产生活、维护农村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重困扰,挑战中国水产界

近年来,国内水产品价格持续走低,高档水产品不再高价,进口水产品抢滩中国市场等等,都说明我国水产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今年广东省湛江市海鲜市场经营惨淡,大量网箱养殖海鱼卖不出去,价格一跌再跌,平均跌幅已达到一半。正值牡蛎肉肥膏腴大量上市之际,地处浙南沿海的洞头渔民,却为数千亩牡蛎的出路而焦虑万分,苦于找不到买主,致使一年辛苦劳作,丰产却未丰收。三四年前,大黄鱼在我国沿海几乎绝迹,即使市场上偶有一见,价格之高也是令人瞠目结舌。而今据调查,浙江省宁波市网箱养殖黄鱼积压数量达千吨左右,市场上大黄鱼收购价迭破每市斤10元,也少人问津……

归纳起来,主要问题有下述3个方面:

1.水产品结构不合理。养殖品种结构基本雷同,使品种结构调整从旧的趋同走向新的趋同。不少省市的养殖户对目前的养殖品种结构调整感到茫然,你调我也调,大家都在调,到底应该怎样调,谁也不明了。前几年网箱养鱼形势较好,一些养殖珍珠、对虾的专业户看到网箱养鱼风险小,有钱赚,纷纷上马,于是从事网箱养鱼的人数成倍增长,致使年总产量迅速膨胀。但市场需求并没有同步增长,种群混杂、种质退化。我国虽然突破了"四大家鱼"人工繁殖技术,彻底扭转了养殖业受天然苗种限制的局面,但生产中普遍存在着只讲产量、不讲质量、忽视种植、近亲、逆向选择、品种混杂等问题,具体表现为养殖对象生长速度慢、性成熟年龄提早、抗病能力下降等。例如河蟹人工繁殖亲体小型化和辽蟹南移均促使河蟹种质的混杂和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种质的退化。宁波黄鱼缘何滞销?种质退化恐怕是一个重要因素。宁波今年养殖的大黄鱼,多系福建引进闽侗族,由于多年的养殖,种质严重退化,不再具有原来的大黄鱼的风味。

污染严重,水质恶劣。鱼儿离不开水,水是水产品的生存环境,但遗憾的是在新的世纪,水域污染不仅没有得到遏制,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赤潮频繁发生,污染事故接连不断。再加上养殖生产高密度,自身污染也日趋严重。近几年,随着水污染的日益加重,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水体环境和养殖业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日益明显。1997年以来,我国海域多次发生前所未有的赤潮,致使大量海洋生物死亡。目前,全国每年发生污染死鱼的事件近千起,直接造成渔业经济损失10亿元。养殖水域的二次污染亦十分严重,在淡水养殖方面,养1吨淡水鱼产生的粪便相当于20头猪的粪便量,在海水养殖方面,每生产1吨虾需要投下饲料3吨~5吨,相当于蛋白质1吨~1.3吨。大量的氮流入水体中,造成养殖水域的二次污染。1994年全年沿海对虾养殖相继爆发了大面积传染性疾病,病害面积约168万亩,对虾减产12万吨,直接经济损失达35亿元,这与养殖水体的二次污染有着密切的关系。

四大战略,铸就新世纪水产之路

渔业大国的盛况下面潜藏着如此严峻的问题,我们在面对现实的同时,更要群策群力,着眼于解决问题,使水产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之路,为缓解人口增长对粮食和肉类消费压力,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做出应有贡献。

调整养殖模式,品种向多元化、优质化方向发展。要瞄准市场,适应消费需要。从主养品种上、规格上进行调整,合理布局,制定出适宜本地的最佳放养模式。常规鱼类要盯住"三口之家"的消费市场,如农村鲢、鳙鱼消费量大,小城镇主要消费有规格适宜的鲫鱼、草鱼、鲤鱼等,大城市的普通消费品种有青鱼、团头鲂、乌鳢等;主养的名特优品种要看国内国外市场,如河蟹、青虾、罗氏沼虾、鲫鱼要求大规格,甲鱼要野生的。同时要根据苗种来源及养殖技术,因地制宜,积极推行鱼蟹、鱼虾、鱼鳖、鱼龟、鱼蚌以及鱼虾蟹等多品种混养模式,使当家鱼类和特种水产品协调发展,并且采取轮捕轮放技术,使水产品均衡供应市场,可避免淡季过淡,旺季过旺,产生水产品过分集中的现象,以利于加速资金周转,缓减养殖资金难的问题,这样不但有利于提高销售价格,还能控制养殖对象的合理密度,减轻浮头、疾病的发生,从而减少死亡,节约饲料、提高产量。

优化养殖品种,提高养殖品质。江苏省淮阴市某个体甲鱼商贩以40元/斤的价格将甲鱼400斤一转眼卖出。原因是甲鱼品质好,身体厚实而不浮肿,裙边宽厚,特别是背板呈嫩绿色,底板呈白色,其体色非常接近自然生长的甲鱼,深受消费者青睐。由此可见,要卖出较高的价格,提高品质是一种办法。

优良的品质与苗种的优良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在养殖品种改良方面一直做着积极的探索。1999年11月7日,日照市水产研究所经山东省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实地考察验收,确认为全国首家"中国对虾原种场"。近来水产养殖品优质种层出不穷,但并非处处可养、人人可养、养了就能赚钱。还要进行实地考察,研究论证,解决"水土不服",做到因地制宜。在确定养殖品种之后,接着便是通过养殖手段的改善,进一步提高养殖对象的品质。人工养殖的种类为什么品质不如天然野生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养殖业者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缩短养殖周期,投放饵料单一,营养成分不合理,高密度养殖,运动量不足。因此目前提出的模拟自然生态的养殖方式,已越来越受到养殖业的青睐。

做水的文章,改善生长环境。在养殖水体上下再大的功夫都不为过,因为加强对环境污染的管理和控制,对防病治病、健康养殖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据了解,海南经典生物技术工程有限公司三江养殖示范基地引进台湾最先进的成套微生物养殖技术养虾,设有统一的污水处理系统,每个虾池都配有生化室,培育新的微生物以净化水质。经过微生物处理的水通过管道进入虾池可常年循环使用,不向外排放,因而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同时,这种方法还能科学有效地清除池底的各种污物,保持池水清洁,为对虾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概括起来,改善水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3种:首先是物理方法,其次是化学防治法,最新的一种是生物处理法。

利用信息技术,发展电子渔业。21世纪是知识经济,信息技术在每一个领域里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作为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产业必须自觉利用最新的信息和技术来谋求更大的发展。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可大大改善渔业分散、可控程度差等固有的行业弱势,使水域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同时水产养殖户可以根据网上的信息更科学地制定本地的生产目标在网上可以寻找到高产高效渔业生产技术和其他信息,并可以在网上进行水产品的销售。另外,现代计算机技术在水产养殖业的应用可以加快我国设施渔业的发展,使得水体环境各种理化因子的自动监测和调控成为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传统水产养殖业靠天养鱼和凭经验养鱼的局面,使设施渔业成为可能。

五大变化,蕴含困难和希望

一是渔业的作用和地位发生了明显变化,发展渔业已不仅仅是满足市场需求、丰富"菜篮子",而是对促进农村和地方经济发展,增加渔民收入发挥着重要作用,渔业尤其是水产养殖业在不少地方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经济增长点,成为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二是水产品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渔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已由供求不足转到受市场和资源的双重约束,渔业的比较效益和渔民收入明显下降,渔业产品质量和产业素质的提高都已显得刻不容缓,渔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尤为迫切。

三是保护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既是时代的呼声,也是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渔业水域环境的污染进一步加重,以及捕捞强度居高不下,渔业资源严重衰退的状况未得到根本扭转。保护渔业水域环境不仅是渔业部门更是全社会的重要职责,切实降低捕捞强度、保护和恢复渔业资源任重道远。

渔业养殖问题范文8

关键词:水库;渔业;健康养殖;技术

中图分类号:S964.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水利行业的蓬勃发展,其水库的规模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各种大、中、小型的水库星罗棋布,并且适宜渔业生产的水面范围也十分的丰富,因此,近几年来,水库渔业养殖逐渐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水库经济辅助产业。然而由于养殖技术的不规范、不科学,导致水库的水质、环境遭到破坏,进而造成水库渔业产量降低、效益减少。因此,必须要加强水库渔业养殖的健康技术。本文就我国水库渔业中常见的健康养殖技术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就如何加强水库渔业尤其是北方水库渔业健康养殖技术进行研究和探讨,从而在确保水库水质环境良好的前提下,更好的提高水库渔业的经济效益,使之形成一个良性、健康的水库渔业发展机制。

1 水库渔业健康养殖的方法

1.1 自然养殖技术

这种养殖技术主要指的是利用天然无污染的水域(包括其中的天然生物链),在基本不进行施肥、投饲、用药的条件下,进行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生产的水库养殖技术。

1.2 生态养殖技术

由于集约化的养殖池塘中底泥过多以及水质富营养化,导致渔业生产常常发生病害,降低健康养殖的质量,因此就需要进行生态养殖,即在一定范围的养殖水面中,利用堤埂进行种草养鱼、农作物种植等,从而将底泥、水质等进行综合性的、无公害的生态利用,从而建立起一个良性、健康的水库生态渔业养殖系统,尽可能的利用系统当中产生的剩余能量进行有机污染源的综合、全面、科学的处理和利用,从而达到对水库系统的直接(间接)的再循环利用。

1.3 生物学养殖技术

这种养殖技术主要指的是在各种水质理化指标和环境条件均达标的水库养殖水域内,通过科学、合理的选择优良、适宜的品种(可以适当的引进地方或部级的优良品种),采用绿色、无污染的饲料,在整个渔业养殖过程中进行合理、科学的培育生产。并将那些无毒副作用、无残留、无污染的生物学制剂当作防病药物和添加剂应用到养殖过程中去,同时,还要尽可能的应用中草药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并严格的实行休药期,从而尽可能的将药物残留量保持在允许的安全范围中。

1.4 休药期养殖技术

这种养殖技术主要指的是将水库渔业养殖的周期科学的划分成两个阶段,即:第1个阶段,按照常规的精养池塘方法进行水产的饲养管理,养殖期间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饲料和药物添加剂;第2个阶段,根据所使各类添加剂和药物的有害物质残留量实行休药期,并确保水质、环境各方面的指标达到绿色水产品的要求标准。

2 加强水库渔业健康养殖的措施

目前,我国水库渔业尤其是北方水库渔业的健康养殖水平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措施进行加强,具体措施包括:

2.1 水库渔业健康养殖中的水处理技术

在水库渔业健康养殖过程中,首要的基础性要素就是良好的水质环境,这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即:良好的生态状态和良好的理化状态。目前,常见的水库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2.1.1 化学处理法

即运用化学反应方法对水源当中的悬浮胶粒或污典物等进行处理,具体包括有:中和、凝絮、络合、消毒、氧化还原等。

2.1.2 物理处理法

即依照不同用途水的物理特性,经过物理、机械的方法将水源当中的有害气体或悬浮物质进行去除,具体包括有:过滤、沉淀、吸附、逆渗透、泡沫分离等。

2.1.3 生物处理法

即利用自养性植物(如高等水生植物、绿色藻类等)和微生物(光合细菌等)对水库水质进行改良,从而有效的降低和避免因代谢产物或残饵积累对水质造成的破坏。

2.2 水库渔业健康养殖中的品种选育技术

在对水库渔业养殖进行品种选育时,要尽可能的选择那些高效、高产、高病害抗御力的无公害品种,并且尽可能的选用适应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健康、优良的品种。同时,要尽量的选择那些大江、大湖中的天然苗种进行育苗养殖,以便于防止因近亲繁殖造成的品种退化等问题。

2.3 水库渔业健康养殖中的营养施配技术

在水库渔业养殖中,水产品的营养需求常常包括以下几种,即:

2.3.1 碳水化合物

它是鱼类饲料当中需求量最大也是来源最广泛的营养物质,其每克碳水化合物的热量利用为5~16kJ。

2.3.2 氨基酸和蛋白质

鱼体的主要构成成分就是蛋白质,它的含量高低直接决定了鱼苗生长的速度和质量。而氨基酸又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因此,在健康养殖过程中,要科学、合理的应用氨基酸和蛋白质。

2.3.3 维生素

它是促进鱼类生长发育、确保鱼类健康、调节鱼类生理功能的一种不可或缺的必要性有机化合物。在鱼类生产过程中主要起着辅酶、氧化还原、调节物质代谢等作用。

2.3.4 矿物质

即无机盐类,也是组成鱼体的一类十分重要的物质,充分的矿物质能够有效的保证正常的物质代谢,维持正常的鱼体内在环境。

2.3.5 脂肪

适量的脂肪能够有效的为鱼体提供必要的脂肪酸、能源等。

2.4 水库渔业健康养殖中的施肥技术

在水库渔业健康养殖过程中,必须要遵循“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施肥基本原则,坚决杜绝应用被污染或毒副作用大的肥料。并且,在施肥过程中,要尽可能的采用量少次多的施肥方法进行施肥。

3 结语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水利事业的蓬勃发展,水库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这些水库的位置范围分散、养殖面积广阔,从而形成了水库水产养殖的新经济模式。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由于养殖技术不规范、管理知识不充分等原因,导致有些水库出现水质变坏、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在今后的水库养殖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健康养殖技术的重视和应用,提高养殖的质量和水平,从而在保证水库水质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水产产量,增加水库渔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胡传林,董方勇.中国水库渔业的现状与趋势[J].湖泊科学,2013(04).

[2] 王雅琴.关于水库渔业健康养殖技术的研究[J].科技资讯,2011(34).

[3] 张忠.实施吉林渔业健康养殖的思考[J].水利渔业,2013(01).

渔业养殖问题范文9

关键词:海洋渔业;经济发展;海洋世纪

一、日照渔业的经济现状

1.传统特色优势显著

作为中国著名四大渔场之一的日照面朝海州湾腹地,海州湾渔场。日照人自古就凭借着临海之便得渔盐舟楫之利,在渔业生产作业中,不断改革创新渔具渔法技术,捕鱼技术始终走在山东前沿,甚至有些技术已经闻名全国。日照渔民从古至今就有到外地渔场捕捞的习惯,外地的渔场有南、北口之分,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南口北口大网捕捞量就占大网总产量的45%以上,南口包括舟山、长江口等,北口包括辽东湾、渤海湾.葫芦岛等地。70年代之后,随着大马力渔船的投入,又开辟了石岛外、济州岛、前三岛等外海渔场,外口捕捞量所占份额进一步提升。

二、日照渔业面临的新挑战

1.不利条件

(1)日照的渔业发展面临重重困难。目前日照优势产业的捕捞生产面临资源日益衰竭,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大发展时期“掠夺型”的捕捞。随着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的实施,国内捕捞的领域面积越来越小。大马力船也从努力开发多年的外海中退出。由于超过了环境承受力,扇贝养殖业经过了最初几年的高效益之后,出现了高温期大量死亡现象。对虾养殖、紫菜养殖等病害问题现在仍无法得到良好的解决,只能把它降到最低。日照渔业整体加工水平仍处在粗放模式中,冷库效益波动起伏,精深加工能力偏低。

(2)日照渔业劳动力素质的趋势整体下降。近年来,当地部分渔业劳力“弃海上陆”,从事了流通等第三产业。据调查,自本省内陆地区和江苏、四川、河南、辽宁等地的渔民占了日照渔业生产一线的70%左右。这些从内陆补充而来的渔业民工,他们的渔业知识和渔业经验都相当匮乏,劳力的整体素质明显的下降。另外,近几年日照大马力铁皮渔船发展迅猛,来源于他船的“二把手”职务船员,大都经验、素质等方面参差不齐。

2.有利挑战

(1)日照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政策优势。日照的日照港,岚山港不仅是国家一类开放港口,而且还是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群之一。日照渔港是山东省地方性第一大渔港,海州湾渔场是全国著名的渔场之一,资源丰富。204国道贯穿境内,048、017省道在境内交叉,而坪岚铁路线更是联结岚山港与西部内陆的纽带。同时岚山工委、办事处成立4年以来,制订了一系列扶持渔业的优惠政策。

(2)03年以来,新上的蟹肉生产线和深加工生产线都深受人们的喜爱,显示出不错的生命力。自06年以来,全处已新发展锚张网生产船23艘,许多新的经济增长点、捕捞生产方式都是渔业获得了较高效益。高科技含量的养殖模式开始兴起(如:海水养殖,海珍品养殖、网箱养鱼等),扇贝换季养殖技术的推广,有效的避免了病害,收到了不错的效益。受到加工企业的高度重视的水产品加工,处级鱼货加工、精细深加工、终端产品加工等已有很好的发展。

三、日照渔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1.渔业捕捞业面临空前挑战

近海的资源严重衰减。从06年开始,日照沿海各地渔船数量猛增,个体渔船趋向小型化,大多数渔船主要分布近海捕捞,随着捕捞能力的开始增长,捕捞强度的不断增大,导致近海资源严重衰退,使渔货质量整体逐步下降,劣质鱼比例开始大幅度上升。另外,捕捞空间日趋缩小。《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1994年11月16日在正式生效后,中、日、韩、朝等沿海国纷纷建立370.4km专属经济区[2-3]。同时,全国沿海各地的竞争日趋激烈,以及国家对近海渔业资源的严格控制,日照渔船到外海捕捞作业也受到严重限制。再者,捕捞时间也受严格限制。全国范围内的酷渔滥捕现象已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从1995年开始全国实行的长江以北每年的6月1日到9月1日,长江以南每年6月1日到9月15日的休渔制度,极大限制了渔民的有效作业时间。

2.海水养殖业在低谷徘徊

日照的海水养殖业虽然发展较早,但市场波动和病害等因素,造成海带停养,对紫菜、对虾养殖也造成了冲击,到现在为止海水养殖面积为3663.33hm2,其中扇贝3276.67hm2,占67.2,对虾436.00hm2,占65.6%;紫菜213.00hm2,占16.7%;海虹养殖783.47hm2,占15.4%。养殖效益最好的年份是2004年,养殖产量达到76283.43t,产值4.8亿元;其中,仅扇贝1项产量就达到76952.5t,产值1.3亿元。

四、以后发展对策

1.加大力度实施海洋农牧化工程,积极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

海水养殖是未来海洋渔业发展的重点和主力军。海水养殖业应该受到政府重视,日照海域越来越狭小,适宜养殖的浅水海域只有4.33万hm2。实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着重突出个体养殖、工厂化养鱼和虾池综合利用3个重点,走集约化、高效、精养之道。养殖业不仅仅是巩固海洋渔业发展的资本需要,更是满足众多中小渔船谋出路的需要。

2.大力扶持,积极开展政策

政府各级各部门对农村养殖池流转要大力配合,积极支持。主要对策有以下几个点:一是加强项目资金扶持。海洋、财政、水利、渔业、农业等部门要整合涉渔资金和项目,并适当向鱼池集中流转的乡(镇)、村倾斜,鼓励渔民流转鱼池承包经营权,培育规模经营主体。二是加强金融支持。加强信贷力度,扩展抵押物范围,创新渔村金融产品。同时,养殖大户、渔船经营要自己开始创造条件,特别的是要加快延伸产业链,增强银信部门的信贷投放。三是渔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进一步加强。渔技、渔资、渔船等部门要创新服务模式,为渔民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劳动部门要加强技能培训和形式宣传,加快渔民的转业。保险部门要积极探索建立渔业规模经营保险机制,加强政策性渔业保障力度,降低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的风险。市,区,镇教育、卫生、劳动保障、民政、财政等部门要根据各自的工作性质,量身打造有关子女就学、医疗保障、养老保险、户籍办理、盐油税补贴等的相应措施加以支持。

五、未来发展方向

为了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日照渔业要在“加快发展养殖,养护和合法利用近海资源,合法扩大远洋渔业,做好加工流通,强化法制管理”的方针指道下,开展推进落实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的两个根本性转变。

由于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海域环境与养殖品种之间的矛盾不断突显,养殖水域出现超负荷和污染严重等问题。要注意养殖品种的优化和选择,通过合理布局,要及时处理污染。调整浅海养殖区的区域布局。养殖户要向外海发展,走渔业农牧化道路。要防止养殖污染,实现可持续开发。从日照近几年养殖发展来看,近海海域已不适宜养殖扇贝,可改养裙带菜、海带等品种,1000米以外深养殖区可以继续养贝类。另外,根据市场不同的需求,社会的不断进步,要不断的开发新品种、新的经营养殖模式,做好品种的科学更换,避免单一的品种养殖。要充分利用现有成熟的科学技术,合理搭配各品种的养殖,使其更好更快速的生长。有效利用对虾混轮养殖和紫菜的生物特性利用全浮、半浮式的养殖方式,抓好池养海参等海珍品的增养殖,合理调整养捕比例,进一步提高养殖产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实行可持续发展。

二十一世纪是蓝色的海洋世纪。日照奋战在一线的水产工作者们和勤劳的广大的渔民们,我们要向蓝色的海洋要效益的“蓝色革命”中去,相信我们每天都在创造着新的业绩,从里面我们可以看出日照渔业发展的希望和曙光,希望这就是二十一世纪中国渔业兴旺的曙光,更诠释我们的海洋梦,中国梦。(作者单位: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鲁丹萍,构建对外开放平台促进海洋经济发展.